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自从大面积推广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以来,由于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没有吃透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传统的教学观念严重地干扰着新教材教学思想的贯彻。一方面,教师觉得新教材语言材料太多,语法知识零散,课不好教,课时紧;另一方面,学生学得辛苦,跳不出“认知”的圈套,其语言运用能力差。

而且根据“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和理论。我国学者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了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思路。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课文整体教学的优势就在于避免课文被肢解,学生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

为此,我们提出了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构想旨在为教师如何使用好新教材提供一套科学的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涵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初中英语单元教学实验是把整个的初中教材作为一个整体,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持续发展为目的,细化到每个单元。在教学中,正确把握各单元之间及每个单元的各课之间的联系,科学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形成以听、说、读、写、演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综合训练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涵

由概念上可知,单元整体教学强调的是它的整体性;从研究方向上看,关注的是理论先行,实践探索为主旨;从研究内容上看,关注外语课堂教学的多个方面,探索性地多角度切入。

三、研究的理论,实施基础

(一)理论依据

1、整体原理认为事物的整体功能大与部分功能之和,人们认识事物总是按照总-分-总的规律,这样对事物的评价才具有综合性、全面性。

2、八十年代的课文整体教学的成功实施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实践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突破

单元整体教学既有与课文整体教学一脉相承的一面。(强调整体功能大与部分功能之和),又有其不同之处:课文整体教学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的每篇课文,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整体把握的是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这样要求是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写方式。初中英语新教材按单元安排教学内容,每一个单元设置一个交际项目(即话题),单元内的四课题围绕话题展开又独立成篇,构成一个有机的单元整体,整元整体教学将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1、把握单元内容,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各单元间及单元内四课间的教学内容不平衡的矛盾,教师应对比做整体性调整或处理,如有些内容可适当调前或调后,有的内容该加,有的该减,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2、整体设计教学过程。一个单元就象一出戏剧,不同课型如同不同场景,他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但每个单元只有一个主旋律,那就是单元话题。教师必须对单元教学过程做整体设计,统筹安排,研究本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研究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处理好课与课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既有单元总体安排又有课时计划。

3、优化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路是相对固定的,但课堂教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信心,让学生乐学、好学,引导他们构建科学的学习方略。

四、研究假说及目标

本课题研究将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采取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突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和自主学习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内容教学体,塑造一批具有综合英语素质的人才。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为:

1、构建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

2、构建以听、说、读、写、演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3、构建融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情感态度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五、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单元整体教学基本理念的研究

单元整体教学综合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的特点,其基本理念的研究从两个要素展开:单元、整体。

1、教材单元体系研究。

2、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研究。

(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自主预习课

初中英语新教材单词量大,如果每节课花费大量时间记单词,则达不到教学要求。单词问题已成为解决课堂教学结构推敲的关键因素:自主预习课,通过学生自主预习,采用自主预习-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互相释疑的思路。

对话交际课

新教材每个单元设置一个话题,单元中的所有都绕话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和教材的特点,重组教材内容,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功能性。通过重组教材,突出知识结构,采取“知集技循”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语言的能力。

对话交际课,以学生说的活动为主,通过学生的听、说、读、演,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思路:创设情景-有意义操练-交际性操练。

阅读课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强化信息输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为了多讲知识,多做题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课旨在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强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课以学生的读为主,采用泛读、精读、朗读等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听力、写作课

修订版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每学期初中学生听力训练不少于40小时,同时,新教材从初一年级起就注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课堂教学中听力训练、写作训练量不足,听力写作课偏重对学生的听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落实教学大约要求。

发展课

发展课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构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平台,把知识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进行活动的同时,把情感态度融于其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精心组织,做好准备工作。

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的测查与评价,将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定量评价中关于成绩等的测查采用绝对评价法。

1、实验起始阶段,研究测查与评价时间及日程,确定组织领导及评价人员,制定评价时间及日程。

2、设计测查、评价包括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评价工具方面的设计。

3、评价日程分为两次前测、若干次中测、若干次后测。

4、对前测、中测、后测的数据、资料等及时做定量与定性分析。

5、理论成果与模式结构都将以文字形式呈现,申请或激请专家进行评价。

七、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的实施过程与步骤

㈠集中识词,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整体学习作准备。

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预习和整体了解单元,生词是必须首先突破的。

1、集中学音标

音标是学生认读单词的拐棍儿,在学生识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

形式学习音标:

⑴利用字母名称音学习音素。根据字母表顺序熟读字母,在熟读字母学字母歌的基础上,学习字母名称音的音标。尤其是五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在熟读的基础上,可把它们的音分解,并按长短音进行比较归类,学生掌握很快。

⑵利用歌谣学习音素。和歌谣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还需突破中国学生发音的特点,既逆迁移的影响,“长音不长,短音不短,轻音不轻,浊音不浊”,我们编过如下的歌谣,“波菜绿,菠有黄,汉语BBB,英语[b][b][b]。”“老婆婆上山坡,汉语ppp,英语[P][P][P],大佛如来佛,汉语FFF,英语[f][f][f]”。

(3)利用卡片熟记音素。老师制作卡片教音标,按音的归类,让学生熟背音素,学生自制卡片,自由提问、竞读,利用小组活动,及时复习音素。

(4)利用迁移练习拼读音标。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已积累了一些拼读能力,这有利于学生练习英语音标的拼读,尤其是辅音+元音式的音标,学生特别容易掌握。

(5)反复操练:及时呈现,周期复习,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讲汉语的环境,学生在生活中不易运用英语,发音易混,所以我们要不怕麻烦,反复操练,并到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及时性呈现信息供学生练习,在掌握好了的基础上,根据遗忘规律,每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一次,防止学生掉队。

2、每学期初步预习生词:开学初,利用一周的时间自主预习生词,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读生词,初步记忆单词,并根据词性对单词进行规类,并在课文中勾划出相应的生词,对于疑难点,教师给予讲解,对于记忆的重点,记忆的方法,记忆的策略,教师给予指导,教师可根据预习的实际设计一些配套的题目来检验预习的效果,并记下出错率较高的地方,以备以后的教学中,重点突破。

3、每周自主预习本单元生词,每周末教师可利用家庭作业的方式,预习下一单元的生词,并初读本单元对话及课文,可利用自习课,让他们初读,难点进行领读,先让学生会读,记忆时才会有效,周一可检查学生们读的情况,并用默写的方式来检查学生们的记忆情况,并可让他们利用课文内容进行造句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㈡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形成单元整体教学法的课堂基本操作模式。

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操作中,教师应把教材作为“学材”,灵活运用教材,把它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依据,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优化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我们的课堂,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认知规律,抓住主干,每节课给学生设计好任务,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和使用英语,并且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作为基础的目标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五种课型,并把它付诸于实践,效果明显,既利于操作,学生学习也有规律,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自主预习课

初中英语新教材单词量大,如果每节课花费大量时间记单词,则达不到教学要求。单词问题已成为解决课堂教学结构推敲的关键因素。

自主预习课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对难点内容以讨论质疑、互相释疑的方式,合作突破。教学的侧重点在学生熟练记忆,掌握本单元词汇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运用,在用的过程中在去理解记忆,该课型应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强化学生遣词造句,语用感悟上。自主预习课,通过学生自主预习,采用自主预习-合作学习-讨论质疑-互相释疑的思路。课堂教学步骤如下:检查预习→造句练习→难点突破→创设情景总体感知。

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1.A free talk:尽可能地运用刚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内容可涉及到本课即将学习的有关内容。

2.检查预习:

a.学生读单词发现难点,集体突破。

b.听录音、正音,训练学生的发音。

c.学生自读,记忆单词,并运用联想、比较、归纳等方法,加深对单词的理解。

3.初步运用:可让学生造句,翻译词组和做练习题,让学生初步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并在运用中,把对单词的学习从表层深化到内层。

4.难点突破:利用翻译句子,勾划重点句型,适当训练等,集中突破本单元的生词,力求在课文中理解,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并给以帮助。

5.总体感知:教师事先备好课,借助课文或自编对话、文章等,里边尽量包含本单元所有生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单词。

6.课堂小结。

2、对话交际课

新教材每个单元设置一个话题,单元中的所有都绕话题展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语言的交际性和教材的特点,重组教材内容,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功能性。通过重组教材,突出知识结构,采取“知集技循”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语言的能力。

以学生说的活动为主,通过学生的听、说、读、演,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思路:创设情景-有意义操练-交际性操练。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课前交际→导入话题(创设情景)→扣练(抓住话题主干,集中操练)→听力训练(听课文,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练习和表演(仿编对话表演)可设计如下的教学环节。

1、A free talk;

2、单元话题导入:每单元都有一个话题,教师可以这个课题为基础,提出相应的问题与学生讨论,并努力向单元对话内容靠拢,尽可能多地引出本单元的主干句子,为下一步作准备。

3、运用句型:积极操练,在这一过程中,注意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机械操练→有意义操练

→交际操练→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主干句子,培养他们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开拓思维,结合教材,提高他们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4、听力理解:在学生已对主题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训练他们的听力,可降低难度,提高他们听力的信心,在听之前,教师可根据对话内容,设计二至三道理解题,让学生听并理解,然后再跳读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语流、语速。

5、当堂书面练习,语言的学习,讲究是听说、读、写的全面结合,如果只读不写、不练,学生的学习还是不能深入,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本单元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恰当的练习题,供学生训练。

6、创造性地对话表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本单元的日常交际用语和常用句型,并根据课文提供的词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编、仿编,对话并进行表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7、疑难解释: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恰当地解决难点,并就学生的个别困难给与解答。

8、归纳总结:布置作业,总结最好由学生完成,作业布置开放性作业较好,与客观作业相结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分类作业,不要求全面的统一。

对话讲练课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总之对话讲练课要以听导说,以析助说,读后仿说,创设语境多方练说,导入要新,分析要简,情景要真。该课型的高潮应达到大部分学生能脱离教材,自主运用功能话题进行交流。

3、阅读课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强化信息输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为了多讲知识,多做题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课旨在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强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课以学生的阅读为主,采用泛读、精读、朗读等形式,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阅读能力。整个的教学思路如下:

1、激趣导入:学生进行阅读前,先根据课文内容表述背景知识或其他一些情况。用适当的话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对阅读的的内容有积极的心理准备,教师通过激趣体温方式自然导入。

2、快速阅读:学生带着一至两个问题快速阅读全文,找出问题的答案。问题的设置需要简单合理,最好能在原文找到答案的。

3、精读:学生先阅读练习册中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全文,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和词汇,了解各段的大意和全文的中心思想;最后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分析课文内容,了解意图或主题思想,整体理解课文。

4、听读: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读课文,程度高的同学也可不打开课本来听,让他们感受地道的语言语调,以培养学生语感,同时增强听的能力。

5、谈论和复述课文:教师可根据课文信息,设计适当的表格;学生可根据阅读的信息填表,然后利用表格中的信息对课文中的人物或事件简单复述,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组织,而不是读课文中的句子,错误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

6、疑难解释:教师讲解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习语用法、固定句式以及语言点,同时回答学生阅读时碰到的疑问,帮助他们排除障碍,更好地理解全文。

4、听力、写作课

修订版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每学期初中学生听力训练不少于40小时,同时,新教材从初一年级起就注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是,课堂教学中听力训练、写作训练量不足,听力写作课偏重对学生的听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落实教学大约要求。

听力写作课着重于加强学生的听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听力、写作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如下:A free talk——听力训练(听单词、听句子对话、听力材料)——写作训练

1. A free talk:先讲个笑话,表演对话或值日报告等,创设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情,渐入佳境。

2、听力训练,可采取由易到难,听写结合的方法,教师一定要事先设计题目配合听力训练,做到目的明确,有章可循,题目可以是回答问题,写单词,完成对话和句子,还可以足补全短文。

①先听单词,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生词是否能听、说、读、写,老师可事先对本单元的生词进行改编成题。

②听句子对话:对本单元的重点对话进行改编,空出生词和句子,让学生填写,老师语言控制时间,数量控制难易。

③听文章:本单元的听力材料,力度加大,检查学生综合听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或利用本单元的课文朗读磁带,挖空改写。训练学生的听记能力,不仅训练了学生听力,而且对课文是一次巩固,加深。

3、写作训练:训练的内容不易太难,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先具体易操作,后再增加难度,重要的是学生一定要写

,教师一定要改,然后再反馈。

4、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的训练,把写作训练的内容向外拓展,既是课堂内容的延续,又是课堂内容的补充。

5、发展课

发展课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构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平台,把知识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在进行活动的同时,把情感态度融于其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精心组织,做好准备工作。

可能是知识训练课,也可能是活动课,表演课等。一切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宏观调控,让发展课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舞台。

如果是知识训练课,则应做到:

①不能孤立地教语法。

②不能抛开语法去培养听、说、读、写。

③对待讲解与练习,要做到精讲精练,讲不离练,练不离讲,练习难度要适中。

④要有学生个体学习的时间。

如果是活动课等:

①形式多样:单词竞赛、一句话练习、演讲比赛、对话表演、问卷调查、话剧比赛、课本剧等。

②组织要严密,老师要备好课,设计好,形成要自然有序,千万不能临时抱佛脚。

③要收放自如,无论是活动组织,还是参与人员,以及所要进行的内容,老师可宏观调控,具体实施由学生完成,老师不能包办。

④要有始有终,要让学生玩有所获,学有所乐,体会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任何的活动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活动课不在课堂内结束,课堂只是中间站。

八、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的初步成效

几年来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反响。在本区内,多次举行单元整体教学研讨课活动,许多青年教师主动申请加入到研究队伍中。2003年4月,CCTV-10希望英语杂志栏目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专题报道。

几年来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必须坚持以单元整体为中心,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宗旨,培养他们对英语的整体认识,从而在个人基础上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英语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实现以下几个目标:打好扎实的语音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近乎痴迷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实践,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课时不够”的现象没有了,学额过多、操练面不广的现象也克服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显著提高。通过听说课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了,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比较顺利的进行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并且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当前新教材的高效整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比如演唱英语歌曲,课前演讲,看英语课外书,坚持英语周记,大胆主持英语广播等。学生的课前演讲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听完演讲后,可就内容问答,一篇文章有时能提出20多个问题。学习能力低和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面

对面辅导和校正。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定的自学空间,在老师的指导下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们还通过班会互相接受各自的学习方法,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学生自主识词能力明显增强。由于集中学习了音标,现在90%以上的同学能够自主识词,不需要模仿识词,熟练运用拼读规则归纳、总结单词识记的方法。如:比较记忆、联想记忆、语境记忆等。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摸索出许多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促兴趣的好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们开展了各项活动,使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大大增多:如学生英语作业展览,英语歌曲演唱会、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语法集锦、英语广播站、英语演讲大赛、英语黑板报、英语手抄报、听力测试等。

经过两年的实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英语自学能力均比以前有明显提高,学生的成绩稳步提高。(附:班级成绩优秀及格率三年对比表,其中加黑者为实验班级)

九、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在集中识音标中,注重了学生音素的强化,而忽视了整体音标的学习,和对拼读规则的积累,尤其是学生对元音在前、辅音在后、元音与元音相邻、辅音与辅音相邻以及多音节词的拼读掌握得不好,以后的初识音标中,需强化训练这几种形式。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它,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集中拼读、分类拼读、比较拼读,让学生多动口,在实践中探索,然后再进行使用。

二、忽视了逆迁移对音标学习的影响。比如采用直呼式学习音标,产生了汉语拼音、字母和音素相混的现象,应尽快摆脱引进音素,造成的负面影响强化训练,可先循序渐进,按顺序掌握→熟练→打乱顺序记忆→熟练→分类记忆→应用。

三、缺乏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有时与理论脱节,甚至走了弯路。

四、调查、研究不够。信息输出的反馈回收工作还需加大力度。在教学中,要及时强化正确信息,避免错误信息的输入。在检查中尽量少用选择题型。

五、研究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整体成绩还要继续提高,还要对优生的培养策略进行整体构建。学生的个性发展策略还不够完善。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概念界定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内容设计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五、研究思路 六、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七、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一、课题概念界定 1.薄弱初中: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教学质量相对偏低、社会信誉不高的初级中学。 2.数学作业设计:数学作业是指课前、课堂、课后的数学作业。作业设计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和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通过研究探索不同类型的多元化作业的设计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作业,感受自己的价值,乐于作业,提高对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1.本校数学学情的研究 调查全校学生作业情况,如:您喜欢哪门学科的作业?您喜欢什么类型的数学作业形式?您希望数学作业侧重于哪一个方面?您觉得现在的数学作业量怎样?等等。调查数学任课教师作业设计现状,侧重于发现存在的不良作业设计及纠正的对策。 2.本校数学作业设计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 从作业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入手,有针对性开展数学习题设计情况调查与分析。 3.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在实践中将数学的教学专题——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进行系列分类研究,形成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练习设计。 三、研究内容设计 1.学生分层研究,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分层。 2.课内练习分层,包括“数与代数”练习的作业分层、“空间与图形”练习的作业分层、“统计与概率”练习的作业分层、“实践与综合应用”练习的作业分层等。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执笔人:毕建祯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完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集美区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三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学应该启程了。 (2)厦门市从2003年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是化学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我校随着厦门市一起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人教版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按分类可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而其中有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上册13个,下册11个)。这次我们共选择了其中的19个进行探究教学,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刚开始大多学生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或者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方案;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大家知道,学生会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我校实验室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汲取过去几年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我校化学组确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同时也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化学探究性实验,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展开,即: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新课标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的指导策略; 2、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 题目: 《农村初中化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9月9日 地点:河头中学 评议专家:课题专家、研训中心教研员 参与人员:课题专家、教科室主任,及全体课题组成员 张俊仙、季秀梅、宋国美、徐凯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1、题目:农村初中化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 2、目标: (1)、提高教师认知水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加快专业成长。 (2)、引导初三阶段的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与个性独特发展。 (3)、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实验动手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 (4)、为小班化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可靠依据和借鉴。

(5)、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小班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3、内容 所谓小班化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减少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组教学活动形式。可以说,小班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因为它更有利于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有利于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 (1)对小班化化学教学理念的理论研究 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报告,与有经验的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心得,及时总结学习心得,记下学习疑问,共同讨论。 (2)对小班化化学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将所习得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相结合,从不同等的课型中设计适合课堂教学。 (3)对小班化化学教学理念的实践总结与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怎样保证关注每一位学生;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怎样感觉到被关注 (4)其他学科的小班化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本学科促进的研究。 4、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个案法等。在研究过程中,注意阶段性评价反思与连续性评价反思,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课题研究报告(1)

中学生与网络世界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的背景: (1)计算机网络是即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又一个信息存储与传播的伟大创造。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中,网络无疑是了解外界最快捷有效的手段了,但网络也有其不利影响。网络游戏更是容易让人上瘾,影响学习。那么对中学生来说,网络的介入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E时代,“触网”成为许多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会上网的人被同学们称为“网盲”,我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交友、娱乐……,但在许多父母的眼里,网络成了影响孩子学习的罪魁祸首,家长反对孩子上网,当网络成为互不相识的人相互联系的纽带时,在许多家庭里,网络却成了家长和孩子难以沟通的屏障. 因此,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调查的内容是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 二、目的和意义: 研究本课题是为了了解学生日常网络使用情况,及中学生家长对其子女上网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互联网,令他在学习上给予我们益处,而不是影响成绩的罪魁祸首。在进行完本次活动,便可权衡利弊,看中学生到底该不该过多依赖网络,从而树立正确上网意识和观念,促使个人及社会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内容: 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有意义,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针对学生: (1)中学生的上网地点在哪里? (2)中学生的上网时间为多少? (3)中学生的上网目的是什么? (4)中学生的上网有何观点? 针对家长: (1)家长对其子女上网的态度 (2)家长是否了解子女上网情况 (3)家长是否担心网络对子女的影响 四、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深刻体会到网络带给我们的有益之处时,更应明白,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种种担心。的确,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也表现出了其明显的特性。为了正确认识网络,为了引导中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①、以高二级为单位,进行全员口头问卷调查; ②、是采访高二级部分学生的家长。

初三化学组微型课题开题报告 -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三物理组校本课题

*初三化学组微型课题: 2007--2008年 中考化学试题试题分类汇编及试题 分析 (开题报告) 单位: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三化学组 课题负责人:明海 课题研究人员:廖俊宁明海何丽萍肖利辉曹建华刘斯仪

一、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课题研究背景: 现在我们学校处在一个特别时期,今年是四大名校撤销初中部以后的第一届学生的毕业时间,学校面临与外面同类学校激烈竞争的局面。社会,学校,家长给毕业班老师很大的压力。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升学率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当前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课题研究意义: 1.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学生在学习时和老师在教学时做到事 半功倍。 2.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使学生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就可以学校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 二、研究的依据及内容 (一)研究的依据 1.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学校的指标,家长的期望,学生的前途,社会的关注等几方面决定。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上课、改作业辛苦,学生做作业辛苦,这样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对学生减负, 又要提高升学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学生少做题少走弯路,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 时间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有更多的时间去加强体育锻炼。 (二)研究的内容 1.中考考点的研究 2.本市过去几年已考题的研究 3.过去两年全国中考题的研究 4.今年中考题预测

三、研究的方法 1.分类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四、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人员组成: (1)课题负责人:明海初三化学备课组长中教一级 (2)课题组成员: 廖俊宁:初中部教务处主任初三教师高级教师 明海:初三教师中教一级 何丽萍:初三教师中教一级 肖莉辉:初三教师中教一级 曹建华:初三教师中教二级 刘思仪:初三教师中教二级 (二)课题具体分工: 廖俊宁:负责整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搜集、整理与教材第十、十一单元内容相关的2008年中考试题;分析、整理与编写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的第二轮专 题复习内容 明海:负责分配工作及协调成员工作,收集2008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搜集、整理与教材第三、四单元内容相关的2008年中考试题;分析、整理与编写化学 实验与科学探究部分的第二轮专题复习内容 何丽萍:搜集、整理与教材第五、十二单元内容相关的2008年中考试题;分析、整理与编写针对性疑难易错题训练部分的第二轮专题复习内容 肖利辉:搜集、整理与教材第十、十一单元内容相关的2008年中考试题;分析、整理与编写化学简答题与推断题部分的第二轮专题复习内容 曹建华:搜集、整理与教材第八、九单元内容相关的2008年中考试题;分析、整理与编写针对性疑难易错题训练部分的第二轮专题复习内容 刘斯仪:搜集、整理与教材绪言及第一二单元内容相关的2008年中考试题;分析、整理与编写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的第二轮专题复习内容 (三)研究步骤及主要活动

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 《农村初中化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 时间:9月9日 地点:河头中学 评议专家:课题专家、研训中心教研员 参与人员:课题专家、教科室主任,及全体课题组成员 张俊仙、季秀梅、宋国美、徐凯 二、开题报告要点 1、题目:农村初中化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 2、目标: 、提高教师认知水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加快专业成长。 、引导初三阶段的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与个性独特发展。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实验动手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 、为小班化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可靠依据和借鉴。

、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小班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3、内容 所谓小班化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减少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组教学活动形式。可以说,小班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因为它更有利于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有利于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 对小班化化学教学理念的理论研究 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报告,与有经验的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心得,及时总结学习心得,记下学习疑问,共同讨论。 对小班化化学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将所习得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相结合,从不同等的课型中设计适合课堂教学。 对小班化化学教学理念的实践总结与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怎样保证关注每一位学生;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怎样感觉到被关注其他学科的小班化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本学科促进的研究。 4、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个案法等。在研究过程中,注意阶段性评价反思与连续性评价反思,

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报告

东风中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题 ——2012年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 【课题】乌江源头三岔河水污染情况 【组长】麦富澜 【组员】麦富澜、杨文玲、麦海欣、梁结雯、郭佩雯、吴结如、刘咏欣 【指导老师】杨发会 前言: 随着时间的兜转,我们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由于人们大量用水及排放废水,致使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社会各界纷纷为“保护水资源”这份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值得深思的是,这真的能有效防止水资源不再受到污染吗? 不仅仅如此,保护水资源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职责。你试想过吗?我们人类每丢一块垃圾时,全世界都将变得忙碌和肮脏吗? 让我们走近生活,走近勒流街道的河涌,让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勒流——我们这个需要保护的家吧! 一、学生课题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的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近年来,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所谓的水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缘的正常用途,并且危害国民健康及人们的生活环境。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另一方面,赤潮还会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另一方面,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尽管顺德在近几年来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是勒流街道的河涌仍然出现了一系列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恰当解决与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环境问题,成为勒流一张卫生情况良好且靓丽的名片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可以反映出我们勒流政府是否加大了管理力度,以及勒流人有否为保护水源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二、研究目的 1.通过各种途径探索与了解乌江源头三岔河的水污染情况,了解群众对河流 1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宁江区毛都站镇中学马池玉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普通初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研究》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三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学应该启程了。 (2)松原市从2003年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是化学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人教版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按分类可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而其中有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上册13个,下册11个)。这次我共选择了其中的19个进行探究教学,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刚开始大多学生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或者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方案;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大家知道,学生会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我校实验室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汲取过去几年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我校化学组确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同时也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化学探究性实验,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展开,即: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2020年化学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全文

化学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全文 以下是费尽心机的收集与出来的化学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全文!希望能帮助到您!欢迎阅读参考!喜欢的朋友给个赞!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西方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历程中,探究学习的思想由来已久。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大量研究表明,探究学习的确在学科知识系统传授方面效率较低,但在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是有较大优势的。在xx年3月正式出版的我国理科各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国家标准促进探究式学习实施的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主题中设置了“活动与探究建议”,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重要性: 1.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五个一级主题之一,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强调课程结构要增强学生探究的能

力和创新意识,提出教材要有利于学生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2.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而探究性活动与更是一个新事物。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做好探究性教学对于搞好化学新课堂程改革,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3.义务教育的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本技能。乐于动手完成各种化学实验,继而愿意为化学研究努力奋斗,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化学科研人才。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题的名称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要研究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探究性学习(inquiry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

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怎么写?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九大要素: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 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 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 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 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 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 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 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 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 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 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 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 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 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 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 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 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 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 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 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 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 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 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 以1999届至2001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 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 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 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 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 是什么,才能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 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在目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文章、著作、研究比比皆是,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仍存在参差不齐、不尽人意的地方,并且,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还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不争的事实。过去,以应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尤其进入毕业年级满堂灌的倾向,注重知识讲授、接受学习、强化训练的倾向就越严重;课堂学习中只有老师的一言堂,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单一思维的现象依然严重。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脑思考获取知识的多元思维、经历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被取而代之,教师费尽心思、费尽精力,课堂教学收效甚微。这些问题根深蒂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制约着教学质量提高的大问题。在规范办学的今天,如何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还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一是在教师,二是在学生,三是在各种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有效利用上。但关键在教师,只要我们广大教师参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落实,相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定能再上新台阶。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最新化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遵义县马蹄镇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的研究》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二零一四年四月

遵义县马蹄镇初级中学《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 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在2014年2月,我校理化生组的化学老师在教研会上提出了《初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提出,得到了马蹄中学、马蹄镇中心学校、遵义县教育局教研室的肯定,并与2014年4月确定为县级教研课题。 一、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化学学科的任务是在分子原子等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尤其是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出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物以及生成物,反应物与生成物量之间的关系,还有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些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化学学科的思维特征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学科特色是化学实验。所以化学课堂要培养的学科能力是实验能力、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学好化学反应就要学好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包括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确实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从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存在的问题就能知道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的认识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在书写过程中,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化学式写错、不写条件、不配平、不标状态符号等,究其原因,化学式写错,说明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不过关;反应条件不写说明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不到位,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状态符号不标说明对反应的外在现象认识不清,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小实验来说明,如生成气体和生成沉淀的实验。 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教学,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化学是学生在初三时才接触的起始科目,面临毕业和升学,初三学生学业负担重,主动学习的热情降低,课堂教学如果没有有效创设,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难以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于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创设各种情境,希望利用各种现实、生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精编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篇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客观诉求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发展纵向深入的应然需求, 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近年来, 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价值虚化、目标弱化、内容窄化、实施僵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有悖于“以学生为核心”课程理念的践行, 而且桎梏数学本质凸显, 严重弱化了数学的育人功能, 影响了生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提升。基于问题解决, 不少人士都积极投身于基于本土化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江苏省洋思、东庐中学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探索的自主教学模式, 既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 尽管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论文、案例数以万计, 但因山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师资水平相对薄弱, 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如何引导县域初中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 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县域初中数学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

旬阳县地处陕南山区, 辖22镇, 现有初中、九年制学校29所, 初中数学教师200余名。一直以来, 我们以校本研修为抓手, 立足县情, 大胆实践, 开拓创新, 总结出“行政推进、统筹资源、校际合作、活动引领”的校本研修经验和“三模四载”研修方式。十_大地增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建构了覆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库。然而, 由于参研教师教育理念、施教水平、教学环境等良莠不齐, 致使成果生成参差不齐、普适性受限、新型教学模式运用效度受阻, 难以适应课标教材变化和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 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进一步创新学科研修方式、提升研修品位、实化研修价值、强化研修目标、深化研修内容、活化研修策略, 解决课堂上“过于追求热闹, 忽视教学绩效, 过于倚重现成资源, 忽视个性化创新, 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 数学素养有所降低”等问题, 已成为数学学科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本课题研究是对《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自然延伸, 重点围绕前期研究所探索建构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和课例研究模式的进一步优化, 引导县域初中数学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 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轻负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助推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体优化, 促进师生数学素养质性提升。 三、课题名称界定及解读 本课题主要研究义务教育第三学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有一定人数的班级, 教师根据国家规定

化学课题开题报告

《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与实践》课题 开题报告 秦皇岛市卢龙县卢龙镇中学周丽红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背景) 1.课题提出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步深入,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仍有不少教师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甚至片面地认为:课堂上基础知识越少讲或不讲、设计的探究问题越多、课堂上越热闹、运用的教学手段越多、提供的资料素材越丰富,也就越是新课程下的教学。显然,这样的教学只是在追求形式上的像“新课程”,在教学工作也就出现了大量的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课程改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一个方案是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高效课堂的理念,掌握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技术。 为进一步总结、完善、提升近年来的课改经验,教育局明确提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效益为中心”的理念,积极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避免无效教学,减少低效教学,提高有效教学的力度,因此,根据我校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化学学科特点,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好地发挥学科带头人和进修学校的“研究、服务、指导”作用,特提出《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与实践》的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学、会学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国内外研究背景 高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其核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惟一标准。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课堂教学高效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分析了各种影响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因素。 (1)20世纪初研究的是教师特征与教学高效性的关系。 (2)20世纪60、70年代研究的是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高效性的关系。 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要研究人员有加涅、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②关注师生关系。③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3)教学媒体与教学的高效性。①微格教学。六十年代初,发端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微格教学是为培养、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能力而设计的。②新技术与教学的高效性。美国学者布兰斯福特(1999)认为,由于许多新技术都具有交互性,因而现在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创建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学习、获得反馈和不断地改进他们的理解以及建构新知识。 国内近几年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李如密认为,高效课堂教学应该是将教学的速度、收效和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很多,但针中学化学学科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见。特别是“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有效教学的契合点”、“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多样

高中生课题研究报告【可编辑版】

高中生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中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态度形成的研究》撰写:高兴星年级/班级:高二三班课题组长:吴淋淋指导老师:魏艳红课题组成员:李婷;吴琳琳,翁焰芳;高兴星;王硕东;翁武平;李永升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中学生学习英语普遍存在缺乏主动探求英语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被真正调动、激发起来。针对中生学习英语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我们开展了中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态度形成的研究,意在探索培养和发展学生形成主动学习英语能力的方法,引导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工具,利用它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担负的重要任务,又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随着新教改的深入,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大部分老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然而学生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下已经学了三到六年英语形成的“填鸭式”教学思维定式,他们的意识没有改变,学生等着老师去“灌”!我校现在高一,二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没有主动思维、主动提问的能力,只等着老师去“教授知识”,我想在我们中国

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大家都知道,知识是要领会的,“灌”只能灌知识,不能提高能力。所以,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用什么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如何给自己定位,构建有效课堂,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再到“我能学”的转变,培养学生提问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围绕这些问题,我组将《中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态度形成的研究》作为课题,旨在通过结合我校学生的学习现状,研究并找出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我校学生现状特点,调查问卷得出的启示: (一)调查目的和方式为了解目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他们的学习效果如何及他们当前英语学习主动性情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对高山中学高中部三个年级名学生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共设问题18个(其中开放性问题3个),发放问卷共520份,收回508份,其中有效问卷508份,有效回收率97%。在问题设计上,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高中生在校的课内学习和课外的自主学习情况。题目分为三部分:关于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及方式的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的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53%的学生对英语比较感兴趣,反映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况比较满意。但29%的学生外语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而在我们问及“你认为学英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时,占前两位的选项为“语法”和“单词”(分别占到40%和24%的比例)。这样的结果反映出,尽管我们的外语教学改革这些年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集锦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合集 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质Ca(HCO3) 2 Mg(HCO3)2 Ca(OH) 2 Mg(OH )2 CaCO3 MgCO 3 溶解 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 不 溶 微 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可能含有Ca(OH)2和。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 无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 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 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化学式),理由 是 。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 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 置)。 以上实验(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最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曹文忠所在单位:恒口镇中心校 课题参与人员:何爱明、张先勇、张为民、李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1、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探究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来促使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 2、初三化学教学现状的需要。初三化学教学内容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十九个二级主题,教材内容有十二个单元,内容庞杂,学完教材内容需要近80学时,而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各科学习、复习任务繁重。再加之我区大部分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氛围浓厚,学校实验条件简陋,好多实验无法做,有的教师干脆不做实验。所以只有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完成“提高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学习目标。 3、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学实施能力中,要求教师能恰当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有效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目前,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积极倡导教学改革,探讨如何落实“高效课堂”,这给本课题的研究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也使得研究本课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1.通过开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对我区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化学教师走出误区。 2,通过课题研究,能带动我区初中化学教师更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理念,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提升,明确其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3.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较大的转变,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序的新型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全面发展,促进我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