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城市“协同型”社会治理应对高龄社会的社区建设案例研究

日本城市“协同型”社会治理应对高龄社会的社区建设案例研究

日本城市“协同型”社会治理应对高龄社会的社区建设案例研究
日本城市“协同型”社会治理应对高龄社会的社区建设案例研究

日本城市“协同型”社会治理:应对

高龄社会的社区建设案例研究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杨锃

一、研究问题

本章旨在通过研究世界特大城市圈东京的周边卫星城——所泽市的社区建设经验,探讨在应对高龄社会中,日本都市社区促进“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在探讨具体的社会治理案例之前,首先必须明确治理理念在日本兴起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治理”概念在所研究区域呈现出的具体含义;同时,也不可忽视社会治理所涉及的相应条件。正如可借用“基层政治”来评价NPO组织所参与的社区建设的视角一样,社会治理的重要性逐渐在日本学界得到广泛认同。在现代日本,作为与“政府一元化管理”相对的概念,“治理”一词以片假名标记、用直接音译的方式频频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其核心要义被理解为是以不同行动主体共同管理,换句话说,治理在多数情况下均被理解为一种相对关系的理论,即“依靠构成全体社会的各种行动主体的相关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秩序关系以及统治系统模式”。(宫川公男等,2002)。从这一理解出发,称政府部门发挥管理职能为“公共管理”,称将市民作为重要的一方纳入一个全新的以多元主体共同对话机制,通过社会力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合作的关系为“社会治理”。 20世纪80年代后深受“新自由主义”影响,政府“放宽限制”

(deregulation),并大力进行“民营化”(privatization).这一改革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在日本逐渐受到了批判。这些批判主要指向这一改革导致传统公共领域的缩小和市场的急剧扩大,尽管市场原理的扩张原本是为了纠正过去的“政府失败”,但同时市场机制则导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弱化了固有社会系统所发挥的综合功能,产生出各种新的社会问题。这就是“市场失败”。因此,在当时背景之下,“社会治理”开启了既须克服“政府失败”,又需避免“市场失败”的探索之路。

因此,社会治理被期许具有恢复已萎缩的社会系统活力的功能。从以往的研究来看,社会系统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发性合作而产生两大机能。一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和支持的功能;二是社会成员相互合作解决共同面对困难的功能。为实现前者的功能而形成的组织被称为“自助组织”,为实现后者功能的协作集团被称为“他助组织”。这一功能分析有助于理解现代日本城市社会治理类型。作为自助组织,典型的有合作社,在日本有“生活协同组合联合会”“劳动者协同组合”等,均为“日本协同组合联络协议会”的成员组织。遵循“国际合作社组织”的规定,日本的协同组织为成员共同所有,通过民主管理,为满足社会文化的需求而自发结成,实行自治。“他助组织”是根据1998年制定的《日本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的规定,以“特定非营利活动的法人”为原型,以增进多数人、非特定群体的利益为目的的组织,即通常说的NPO组织。无论是自助组织还是他助组织,当社会系统的领域向着政治经济系统的领域扩展其外延的时候,从结果上看,社会治理就意味着,社会系统逐步代替原先由政治经济系统所承

担的社会统合功能,也意味着社会系统恢复,向新的治理模式转型。

不过,日本不同于北欧等典型福利国家,把国家、市场、第三部门(即NPO等社会组织)之外的社区(包括家庭)作为“第四部门”加以区分对待,日本学界将第三部门与社区并称为“市民社会组织”。基于这一市民社会组织的概念,可将日本的社会治理相关要素进行简要的图示(参见图11-1)。如以政府为核心的治理被称为公共治理,将围绕市场的成为市场治理,那么围绕社区扩展开来的粗线椭圆之中的范围成为市民社会组织活动的领域,与之相对应的虚线方框中得范围,则成为社会管理的对应领域。这一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存有与公共治理、市场治理相互重叠的部分。在明确治理理念在日本兴起的背景,以及社会治理概念所呈现出的具体含义之后,本章将通过具体的城市治理条例,聚焦探讨“协同型”社区建设对落实社会福利政策的作用,以期对于中国都市应对老龄社会的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二、高龄社会的福祉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在考察具体案例前,首先有必要对现代日本应对高龄社会的福祉制度做一俯瞰,以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在社区建设中是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的。高龄社会的福祉制度牵涉到的法规和制度的发展史较为复杂,本文主要明确现有的福利制度是如何确立起来的。这涉及两大方面。一是了解社会福祉法规的改订与福利政策的变迁过程,二是梳理与老人福祉相关的法规的变迁。

1.社会福祉法规的改订与福利政策的变迁

从社会福祉政策的形成过程来看,近代社会福祉主要通过济贫和特殊教育发展来实现,发展到今日以康复为中心,在早期阶段并未将高龄者纳入福利援助的领域,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家庭功能及社会结构的变化、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围绕护理的福祉政策也就发生了变化。最大

的变化体现在法规的改订上,1951年日本开始实施的《社会福祉事业法》是社会福利领域的基本法律,在经过战后经济社会巨大发展之后几度修订,2000年更名为《社会福祉珐》,对福祉的对象、内容进行了重新确定,并为《护理保险法》的实施、提供社会服务的社会企业的设立等确立了新的规范(秋元美世.2002:243)。不可否认,此法对高龄者社会福祉政策影响深远。在1986年12月《社会福祉事业法》修订之前,对于养老院、居家老人的短期疗养收容等,均依据福祉事务所的行政决定来执行。如此一来,福祉措施的大框架是地方政府事先准备好的,市民只能参加到这一框架之中来进行个别性的援助活动。但是该法律修订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本的福利基础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围绕市民参与福利政策实施、实现福利服务中的协同、构筑社区支持的网络系统等方面,对市民需求的福祉对象、内容和范围也发生了结构性的调整:

尤其重要的是,自1990年起,目本国会对《老人福祉法》等相关8大法律进行修正。依照修订之后的法律规定,全日本的公立养老院等福利机构的各类事务均由各都道府县委托基层街镇进行管理。如此一来,和以往由地方街镇负责的居家福利措施、老年福祉事务一起,都被一元化统合到街镇社区来进行操作了。这就使得地方街镇必须承担起对老龄人群的社会福祉进行总体规划的全面责任。法案还规定了相关法律修订之后的5年内,即在1999年之前,各地方街镇具有制定区域内老龄人口福祉保健的相关服务基准,并实施该计划的义务(小山高志,2002:209)。

从上述背景中可见,对于法治国家而言,立法修订不仅为社会福祉变

革的推进提供了法律保障,立法修订本身还进一步对转变社会福祉的传统结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本国内为依靠原有生活保障制度的人员逐渐减少,但与之相对,高龄人口增加、护理照顾长期化、护理人员也同趋老龄化等,这些状况促使增强社会性的应对。另一方面,城市社会的发展水平已从基础设施投入等硬件建设向更大范围改善民生福祉的软件建设转变,因而进行相应的立法改革成为改革传统社会福利结构的必然要求。

2.老人保健福祉计划

为解决“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及社会系统萎缩导致无法满足高龄者的社会福利需求的问题,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在日本受到推崇。这一模式旨在通过国家(政府)、市场、家庭之外的,以往被忽略的、非市场的、区域性的自发的非营利组织作用的发挥,来充实福利制度。这就是社会服务领域从所谓的“国家——市场——家庭”的“福利三角形”结构向着近年的“护理钻石”结构转化的过程,如图11-2所示。

回顾历史,上述模式的转变在导入社会治理之前就已发生,这可从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窥见一二。从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进入高龄化社会,独居和空巢老人增加,而患病长期卧床的老人、痴呆老人在家中午人护理等成为社会问题。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抚养意识的变迁,使得家庭成员不愿意放弃工作、从事家中护理照顾事务,因此,导致了大量老年病患者涌入医院,造成了医疗资源的紧缺和医疗费用激增等现象。这一“并非需要治疗而因需要接受照顾而住院”的现象被称为“社会性住院”。为解决老人护理及“社会性住院”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做了中长期规划,大致分“五步走”,到20世纪末开始实旋“护理保险制度”。此五大阶段具体如表11—1所示。

经过上述五大步骤,至1999年,日本基本建立起了一整套国家,市场、家庭与社会非营利组织这四个层次相互配合的、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之社会福利制度。从国家、社会两个层面上看,一方面、国家为保障高龄者的各项权益,通过推行长时段的“老人保健福祉计划”,制定较完善的法规和社会政策,试图通过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来解决现代家庭无法做到或做好的事情;另一方面,社区、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提供各类服务项目,则是为了直接面对转变功能后的各家庭,满足其中高龄者的各类照顾需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提升面向高龄者的社区服务质量,1994年的“新老人保健福祉十年战略”设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标。如果要实现这些量化指标,面对迅速增加的服务需求,就必须克服原有的

体制结构,从符合公平、效率及更为合理化的角度出发,将市民参与导人到社会福祉服务系统当中。这也意味着高龄照顾领域社会治理时代的到来。回顾这一历史发展的进程,正是由于当时街镇积极制定老龄保健福祉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协同型”社区建设时代的到来,在落实社会福祉政策的自治分权的区域中,也使社会治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下文将结合具体案例,着重对此进行探讨。

三、高龄社会的“协同型”社会治理:

以东京都市圈内的所洋市为例

在琦玉县西南部有一座东京都市圈的卫星城,叫所泽,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东京都市圈的“卧城”,从东京市内池袋站出发乘坐轻轨“西武线”用不了半小时就可抵达。该市面积71.99平方公里,人口342399人(截至2013年12月1日),属日本都市中的“特例市”之一。因此,它比一般城市拥有更多原本属于上级行政单位(即“都道府县”)的权限,这为自主推进一系列的城市社会治理措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所泽市在应对高龄社会的养老需求中所形成的“协同型”社会治理来看,其中的“协同”不仅包括市民与福祉行政一方的协同,还包括参与付费服务、非付费的志愿者活动及NPO等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协同,以“协同”来考察相关的社会治理,具体有如下方式。

1.成立市民参与的“规划实施委员会”

对于都市规划,日本极为注重事先进行周密论证,努力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合理计划,尤其在2002年修订《城市规划法》并颁布《城市再生特别

措施法》之后,制定出严格的《城市规划提案制度》。例如:在城区开发上,土地所有者、城市设计相关的NPO组纠以及企业必须要在进行城市开发之前,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土地所有者的同意,才可以采用其所制订的规划方案或者提出规划的变更(东京都都市计画局,2003)。依照上述法规,所泽市在社会福祉措施当中,导入市民参与,并采取了多方协同制定社会福祉计划的做法。

首先,为了由市民自主决定今后的社会福利服务,并有效推进高度自治的福利行政,该市专门成立了“市高龄者保健福祉计划推进会议”来商议对高龄者的保健福利计划。迄今为止该会议进行到了第5届。2012年3月,该会议发布了未来3年的相关计划,并为了突出解决高龄者的护理需求,会议还承担起“护理保险计划”的审议。其次,为了真实并尽可能具体地呈现市民的意见,会议公开招募市民委员,市民委员从全市市民中推选,担任该推进会议的委员。公募的委员人数为4人,占全体会议委员总人数的20%。公募委员人选全部来自自荐。以2012年为例,共46人申请,在通过纳税状况等市民资格认定后,公开抽选出4名。关于市民委员的选考方式,该市自1993年起就开始做了一系列基础工作。市政府首先调查收集了市民的各类意见。主要的批评意见认为,仅通过市民自荐,却不进行任何书面考察及面试,无法确保委员的质量,也使委员的产生具有偶然性。不过,通过全市市民的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市民支持不进行带有专家主义色彩的选考、面试,而赞同使原本不具备专门知识和相关经验的市民也能够成为委员,这可以排除其中的各种人为因素。最终,公募委员采纳了市

民意见,采取了上述方式。其他委员则从医师防会、社会福祉协议会、所泽市的社会组织法人、志愿者团体等职业团体和社会团体中选出。再次,该会议公开举行、定期召开,讨论并制定相关的市民参与的具体事项。该会议在每次召开的两周之前就在各公共场所发布会议信息,并到开会当日为止接受旁听市民的申请,旁听人数未设定上限.至今为止旁听人数最多超过了50人,并向旁听者发放与会议委员完全相同的会议资料,做到公开、透明。社会治理需要通过协调政府、市场与市民生活的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该会议正体现出这种协调的功能。特别在涉及高龄者护理保险计划的部分,如何与社会保险制度相互衔接、对于各年龄层次的老人确定怎样自费的标准,对什么人群实施减免收费的政策等,都涉及市民经济负担和相关权益,因此为尽可能增进市民对相关福利制度的信赖、对社会政策的认同,就必须促进市民参与,并在公开、透明的氛围中展开相关议题的讨论,以确保社会服务公共性的实现。

2.通过社会组织提供福利服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泽市市民对社会福祉的认识发生转变,不仅意识到自身可能成为社会福利服务的对象,还注意到应当担当起相应的责任。这一认识过程的转变与“社会福祉协议会”(下文简称“社协”)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关系。

社协是伴随1951年《社会福祉事业法》的实施而发起的,不过起初在都道府县的行政层次上组织起来,并未发展延伸到社区的相应领域。直到1983年修订法律之后,“市区町村”(即日本最基础的地方行政单位)的社协

才有了法律的保障。作为中枢性的社会组织,各市区町村的社协在90年代初期确立起“为了对公众参与社会福祉提供援助”的目标,在推进福祉服务上发挥核心作用,并在开展活动中确定了5项原则,即以市民需求为基本原则、以市民为活动主体的原则、民间性原则、公私相互协同的原则以及专业性原则(全国社会福祉协议会,1992)。作为民间组织的社协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由社区市民、公私双方的福利工作者构成;其次是以市民为主体来解决社区的福祉问题;再次是推动甚至组织市民的福利活动,并策划相关服务方案;最后是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网络,使其成为能够发挥公共性和自主性的社会组织。

在日本,提供福利服务的主体通常分为以下5类,即社协经营型、社会福利组织经营型、医疗机构经营型、公共行政直营型、企业等其他各类经营型。从日本社会福祉协议会的各年度统计数据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行政直营型的数量几乎未有增加,在2010年度仅占10.1%,而前三类服务经营型团体比例逐年上升,同年度的统计数据显示,比例已接近全体的八成,尤其是前两类经营型团体数量占67%。

在所泽市社会福祉协议会的促进下,市民协助参与福祉服务、并在护理保险中承担起相应的市民责任是最为突出的两大方面。由社协推进、市民协助参与面向高龄者的服务有:家务援助服务、配餐服务以及外出引导服务。

针对上述三类服务,各自的《服务手册》中详细说明了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具体内容,各类服务的利用时间、利用手续及私人负担的具体费用。

以家务援助服务为例,服务的对象包括65岁以上独居老人或老年夫妇、有卧床老人或痴呆老人的家庭及有需照顾的65岁老人的家庭等。服务的内容包括:准备膳食、洗涤衣服及修补、打扫居室、购买生活必需品、联络医疗机构、帮助入院、接送入院或出院、代办行政申请或联络银行、外出引导、代笔及朗读、接送到日间照料设施等十几项,可谓应有尽有。利用时间除12月31日至来年1月5日之外,覆盖全年,每日服务时间从上午9点至下午5点。

针对相关服务还制定了细致的利用手续。如需家务服务.事先由利用者提出申请(可电话申请)。此后根据申请的服务,由担任服务的人员入户访问,确认生活状况商议提供怎样的具体服务,并签订相应的服务协议。除外出引导服务为免费服务之外,费用负担通常是通过事先购买服务卷的形式来结算的。家务服务中,一般被照顾者每小时负担700日元,而配餐服务(包括安全确认服务)每次个人负担450日元.这相比2013年东京都市圈每小时最低工资869日元的劳动力价格而言,已是十分优惠了。

这些社协推进的福利服务项目,显示出充分发挥市民主体参与的服务的特点。社协还通过会员制,建立各类福利服务组织的交流平台,着力形成福利服务的社区支持网络,为形成协同型的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可以说,从福利服务的协同经验来看,为实现类似的多元协同,除了需要相关法律的保障外,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一是需要建立一个基本平台,二是协同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纽带型的组织。

3.系统构筑社区支持服务的网络

构筑令高龄者安心、安全的社区,必须建立起一个值得市民信赖的社区支持服务的网络。建立起系统的社区支持服务的网络则离不开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协同。这些主体包括町内会(市民自治组织,类似中国居民委员会)、社区的各志愿者团体、社区的各类专业团体,当然还有该区域的行政组织。

社区支持网络需要通过搭建一个各种专业职业的联合网络平台来得以实现。这一平台为“区域照顾会议”。该会议组织始于2000年7月。2002年全市市民调查的结果显示,尽管真正有护理需求的高龄人口比例还不高,但当时4.7万的高龄者当中,4104人的高龄者(占高龄人口的8.7%)为独居老人,比10年前增加了近4倍。这些老人感到生活中身体衰老、精神不安,需要能够得到日常健康状况的确认和及时的关心。所泽市从预防与援助相互结合的视角出发,以进行有效的预防服务及社区支持服务为目的,通过区域照顾会议这一组织,来应对这一系列服务需求。在具体运营上,区域照顾会议具体分为3种组织形式,其中“区域照顾代表者会议”选举出区域照顾会议代表,该会议组织的人员除有来自社协的代表外,还有来自医师会、齿科医师会、保健所、民间高龄者福祉设施联络会的代表以及志愿者团体联络会的代表。该会议每年召开两次,旨在综合调整各日常生活圈的综合援助中心,通过确认老人生活的日常生活圈内建立的社区支持服务网络功能,来营造使高龄者安心生活的社区。关于具体提供的服务,则由各区域的综合援助中心的代表和保健福祉组织的代表组成的“区域照顾运营会议”确定,该会议每月召开碰头会。还组织召开参与区域照顾会议的各类社会组织和人员的全体会议,每季度进行一次.以把握各区域接受护

理的高龄者的实际状况,并针对下一阶段的护理服务进行具体调整。

通过区域照顾会议14年的推进,全市的社区支持服务网络基本构筑起来。首先,区域照顾会议结合传统的“民生委员制度”(详见下文),在地理空间上,细致盘点各类公共服务资源,设置区域综合性的服务的基本单位——“日常生活圈”。这一日常生活圈指高龄者在居住区域内能够近距离步行到达的范围,和小学学区基本相近。依照上述原则,区域照顾会议通过衡量生活便利的紧凑程度,将该市划分为14个区域,并核算了每个区域的高龄人口数量及比例、申请护理的人数等。其次,在每个日常生活圈,建立起该区域的综合援助中心。依照护理保险制度,在各综合援助中心配备护理支援专业人员、保健师和社会福祉士(即社会工作者)各一名。再次,综合各类服务,形成综合服务的网络系统。如图11—3所示.分别建立起包括护理预防、护理服务、福祉生活援助、医疗服务以及居家服务,含区域综合援助在内共五大干系统。例如,商讨对独居卧床的高龄者甲提供的援助方案,或对因高龄无力继续照顾配偶的高龄夫妇而展开的支援方法,只有各子系统之间顺畅沟通、相互协同,才能真正获得高龄者的信籁,使他们安心、安全地生活。

不过,建立社区支持的服务网络并非只是在于满足高龄者的护理服务需求,其更为重要的目标是尽可能让高龄者晚年健康、自立地生活,因此这社区支持服务的网络尤其着重建立与护理的预防相关的服务机制。在护理预防方面,这一服务网络主要发挥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建立起对全体高龄者提供预防的服务网络。二是对每位区域内的高龄者提供个别性的预防及筛选服务。当然,这两方而的功能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首先,通过基本的身心全面体检,对符合条件的高龄者进行一次预防,确定其为护理预防的对象,主要目标是维持他们的生活机能,保持其身心健康;而对于未符合条件的高龄者则纳入二次预防的对象当中,在二次预防当中,主要是减

缓这些高龄者的身体状况的衰弱进程,延迟其进入需要护理的阶段,提升其日常生活品质。对于已经被认定为需要护理的高龄者,一方面提供给他们可能的选择,如接受区域综合援助中心的服务,或者选择居家接受相应的护理预防服务(所沢市,2012)。市民重视护理预防的服务,对服务网络中各方之间的相互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从上述所提供的各类预防相关的项目上,可具体了解到。从总体上,护理预防被细化为“咨询”“预防活动”以及“预防的可持续支持”三部分。比如,为了普及咨询服务,各方的协同表现在,由区域综合援助中心负责联合医疗、护理以及福利援助等各专业团队,各团队讨论确定出阶段性的服务计划.并分别负责相关的工作。福利援助的社会组织主要负责增进社区的护理预防意识,将印制的“身心健康状况量表”配发给社区高龄者。并把预防建议结果反馈给回答量表的每位老人。咨询工作则由区域综合援助中心联合医疗机构共同承担,在援助中心设置咨询室以及提供预约,直接到养老机构咨询的服务。此外,区域综合援助中心还请市民自发组织的健身组织开办护理预防教室,并聘请专业人员担任有关健体、改善营养、预防认知障碍方面的讲师,定期举办讲座。从统计数据看,2012年之后,讲座从原来的4个社区推广到全市的所有社区,每年参加讲座的人数也增加了近4倍(所沢市,2012:64)。

对于社会治理而言,护理预防的事业不仅仅是某个阶段的工作,其可持续性才是更为重要的。为此,自2012年起,全市的区域综合援助中心在协同各项服务的子系统推进预防服务的同时,开始促进以高龄者为主体的活动小组的工作,目的在于通过引导活动小组的工作,培育包括高龄者自身

在内的护理预防人员。比如2014年度.通过协同医疗服务的团队,由专业人员在各类活动小组中传授、研修,计划培养出具有护理预防知识和技能的高龄者80人,并对包括之前已成为“护理预防援助员”的人们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和技术更新的讲座。

4.行政委托式的志愿者活动

为了提高高龄者的晚年生活质量,仅仅提供预防、医疗和护理的服务仍不够,还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改变一些高龄者闭门不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够轻松、便利地来到社区的某些场所,获得休闲、娱乐的空间,遇见交流的对象,减轻其孤独感。然而.增加或兴建“老人之家”的费用过大,因此,所泽市的做法是,在高龄者居住的社区附近建立一些集会场所,或利用已有的一些社区学校提供的空间,志愿者定期组织高龄者们一起举行茶话会、聚餐、读书会、音乐和电影鉴赏会,甚至组织近郊旅行等,这不仅能满足高龄者的多种需求,同时还可以增进社区志愿者活动的活力。

以该市的“健康俱乐部”为例.该团体所实施的志愿者活动呈现出了一种社区协同型的社会治理形态。首先,这一俱乐部活动完全是在市民志愿者的协助之下,通过开放自家的住宅,招待社区高龄者和近邻友人的方式来实现的。在每次活动,开放居所的市民作为志愿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参加活动的高龄者近期生活状况的见证人。这一见证人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可以了解高龄者的家中近况,以及对各项社会服务的评价和反馈。许多高龄者遭受虐待以及在护理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最初都是在志愿者组织的俱乐部活动时被发现的。基于实际成效,志愿者活动受到所泽市政府的行

政性委托,并确立起了一种明确的契约关系。

这一契约关系在市政府和受委托者之间达成,即市政府一方作为“健康俱乐部”项目的委托方,将项目委托给开放居所的志愿者,因此市政府须担负委托者的责任。不过,受委托一方除了具有照顾高龄者的基本义务之外,对于可能发生的一些意外,比如,由于磕碰等而导致高龄者受伤、聚餐引起食物中毒,也必须负担起受委托者的责任。为此,双方在契约书上明确记载了发生上述具体问题时,受委托者所应当担负的责任。

为了使行政委托的志愿者活动能够得到鼓励和支持,并形成社区为老服务的良好氛围,通过向有经验的志愿者征集意见和建议,委托方和受委托者之间拟定了《健康俱乐部实施纲要》。该纲要明确记载了俱乐部的目的、实施方法、申请委托契约的方法及受委托方担负自评报告义务的各类事项。委托方对符合申请条件的每名志愿者每年支付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00元)的活动经费。2003年,谈志愿者活动开始时全市仅有6处活动地点,到2012年达到了30家,截至2013年度,开展该活动的志愿者及其团队再次翻倍,增加到了60家(所沢市,2012:125)。这10年间,该市的行政委托式志愿者服务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对原先依靠政府公共福祉服务的高龄者服务而言已成为一种有力的补充,这一协同的方式也有效应对了多样化的高龄者养老需求。

行政委托式的志愿者活动还包括“关怀高龄者辅导咨询员”制度所涉及的服务。相应的志愿者主要指担任“关怀高龄者辅导咨询员”的人员,其中有一部分身心健康的老人也担当了这些社会服务的志愿者。行政委托式

的志愿者活动的推行提升了为老服务的质量,同时消除了传统公共福利服务依靠单一性的行政力量所导致的低效且成本过高等弊端。据该市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登记注册的市民志愿者人数(包括个人和团体)超过6000人,接近当时全市人口比例的2%(所沢市,2009)。

5.民生委员制度与协同式护理调查

在构筑社区支持的服务网络、实现协同型的社会治理当中,民生委员制度作为日本社会福祉制度中的传统制度之一,依然发挥着不小的作用。该制度在1936年就已萌芽.起初倡导居民们邻里互助共济,被推举出的社区代表兼职社区的福利事务,称为“地区委员”。1948年的第148号法正式确立起“民生委员制度”,将民生委员作为协助地方政府的社会福祉行政的兼职人员。与儿童福利领域专设“儿童委员”相对应,民生委员涉及的领域有贫困救助,高龄者、残疾人援助等。民生委员由社区的民生委员推荐会举荐,并需在地方都市行政长官听取社会福祉市议会的意见后,向日本厚生省提交申请,受厚生省(现厚生劳动省前身)委托后正式履职,任期三年。其主要职责是切实把握市民的生活状况,向需要生活援助的人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相关的援助信息,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与提供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相互协作。各都道府县的行政区域内,民生委员之间形成的协议会成为常设性的联络机构(小川政亮,2002:505)。

在民生委员制度上,所泽市也有一些创新之处,使其在协同型的社区建设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就所从事的工作来看,民生委员不仅是福祉管理的行政方和提出社会福祉服务诉求的市民之间的中介者,更重要的是其详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与分析 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中出现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一批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应运而生,导致原有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体制和街居体制相继失效或失灵。将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社区治理的概念、内涵和特征,介绍了我国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三种典型的治理模式,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特征、各自特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我国社区治理的最终方向和阶段性过程目标。 “治理”一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足或失效之处。在最具权威的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或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与此巧合的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社区建设的步伐,主要的背景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政府不能再象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靠行政权力垄断所有的资源,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2],个人从单位体制中解放了出来,而原有的主要管理“社会闲散人员”的街道和居委会体制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症状,与此同时,社区中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等,居民也越来越重视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开始参与一些社区公共事务。将“治理”概念应用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对我国社区的长远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社区治理的基本理念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社区治理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推进社区持续发展的活动。与我国过去的基层社会管理相比,社区治理的特征在于: 1、就主体而言,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我国过去在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中,管理主体单一化,只能是政府。而在社区治理中,主体的多元化是必然要求,除了国家(政府)主体之外,还有居民、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等。因此,社区的公共事务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决策,政府与社区之间要形成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信任关系,以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3]为目标,达至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就过程而言,从强调行政控制到强调居民参与。我国过去的基层社会管理,不论是单位体制,还是街居体制,行政功能都非常突出,命令式的上下级科层色彩浓厚。政府与单位之间、单位与职工之间都是服从与被服从的行政命令关系。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都按照行政命令模式运行。而社区治理则强调居民参与,要求社区发展的各项规划、社区建设的实施以及社区事务的处理等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居民不再依附于单位或街居组织,更不受它们的庇护,而是彼此形成平等互惠的关系。 3、就结构而言,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互动结构。我国过去的街居体制结构是从上级政府到街道办事处到居委会再到居民,单位体制结构是从上级单位到下级单位再到居民,只有垂直的关系,没有横向的联系。而在社区治理结构中,社区主体多元化,街道与居委会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由单向运行转变为双向互动;大量社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在居民和政府之间又是一道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从而将社区中行政力量、自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构筑成横向的网状结构[4]。 二、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部分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部分 作者:赛迪时代来源:赛迪时代添加日期:12年08月07日 胡锦涛主席在2012年全国政协年会上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管理信息化正在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建设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成为下一步社会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风起云涌时期,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成为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由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迪时代”)提出的智慧社区建设方案,从社会构成的最基层单位——社区入手,通过惠民便民服务,将国家政策落实;通过网格化管理,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手段;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平安社区;通过加强舆论引导,构建和谐社区,对构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1年,赛迪时代发布了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赛迪时代智慧社区以政府规划为导向,立足于“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宗旨,以物联网、SOA、云计算等技术为实现手段,通过“一个平台九个系统”,建设统一的数字社区信息平台,即建成1个社区服务在线网站系统,1套移动终端服务系统,4个社区应用系统(包括基于3D-GIS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社区惠民便民服务系统、社区党建信息管理系统、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应用系统),并安装社区视频监控系统、触摸屏查询系统、呼叫中心系统等。 一个典型的智慧社区应用场景,如图所示。

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能促进小区公共服务管理、街道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实现了对于社区中的基础设施、环境、居民、生活的多种元素进行综合的智能化管理;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公共信息发布,足不出户交纳“三费”(水费、电费、煤气费)、查询社保,购买商品等等,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公众服务水平;通过智慧社区建设,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社区管理方式,简化流程,优化资源,提高社区管理的效能,方便社区居民贯彻“以民为本,服务社群”的宗旨;通过智慧社区建设,能够打破信息“孤岛”,推倒信息“烟囱”,构建信息共享库,达到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智慧社区建成后,将改变社区工作模式,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提高便民惠民服务水平和社区的安全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

我国城市发展与社区建设的新态势

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方式的变革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化运动浪潮迭起,我国社区建设也面对着一个新的里程。从社会学的视野看,无论是城市化、社会建设或是社区建设,都涉及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格局与配置机制的调整。我们将社区建设正在发生的这一转变称为“社会资源配置的社区化”。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建设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通过“双维社区建设模式”,调整了社会资源“社区化”配置格局,找到了社会资源“社区化”配置机制的实际途径。上城区的这一创新性探索与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对于我国社区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快速城市化过程的社区建设面对的一大挑战,在于如何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和优化。就此而言,我国社区建设正面临社会资源配置格局和机制的深刻转变。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社会资源配置的社区化”。2008 年9 月,我们对杭州市的西溪湿地、西泠印社、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保工程及杭州女装行业协会等十多个社会复合主体的典型案例做了较为深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2009 年6 月,我们又对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建设进行了实地调查,这次调查覆盖了上城区的全部6 个街道办事处,深入到了数十个社区的工作一线。杭州市及上城区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社会资源配置的社区化机制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对于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化过程及城市社区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走向科学与和谐的城市化 城市化也称都市化或城镇化。一般来说,“城市化是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人口转化,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市或集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通常以城镇居住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代表城市化的发展水平。”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

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中的四大问题作了新的思考:当前,中国社区的类型多样,但“中国特色”的社区还处于“行政型”社区向“自治型”社区转型的过程中,而且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行政型”社区将发挥主导作用;社区治理要淡化“行政化”倾向,探索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模式,理顺社区自治模式中的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居委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居委会与驻区社会组织的关系、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面对当今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三大困境,要区分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关系,促进社区文化产业培育;中国城市老城区、老社区建设宜居社区,既要借鉴国外宜居社区的经验,更要从不同社区的实际出发,从“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人际关系”等维度促进社区重塑。 [关键词]社区;类型;治理;社区文化产业;社区重塑

1991年,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民政部提出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之后,中国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对中国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社区建设的不同经验,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确定了26个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由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再由社区实验到社区示范,中国的社区建设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里程,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如何认识社区类型的新拓展 从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社区概念以来,社区概念的内涵不断在丰富,社区的类型也不断在拓展。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历史和不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原因,社区的类型更是复杂多样。比如,上海与北京、天津、重庆、广州等全国各城市的最大差异是:将社区定位于街道。这适应了当时上海城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需要,提高了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现今的社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多。随着企业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及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都下沉到了社区。而目前的城市社区承担着社会治安、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就业等多项工作。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社区工作这一职业对缓解社会问题之压力,接手及逐渐化解社会矛盾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各类矛盾多发。而城市社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改革中的许多矛盾。在城市,国企改革中的“四零五零”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以及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等交织在一起引起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矛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不少城郊结合部的土地被征用,世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也随之转化为市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引发出一些矛盾;改革深化带来利益的深层次调整,但与之相适应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尚不完善,一些群体的利益要求难以充分满足,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复杂,贫富差距现象越来越大,极易诱发社会矛盾;旧楼区的综合整修,拆迁安居已成为居民群众的重要愿望,但一些城区动迁,又往往因不能满足动迁户的期望值而发生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物业管理方面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不少,业主自发维权越来越多。总的来看,社区组织在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前沿”地位。只有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将这些矛盾有效化解,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社区才能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的基础。 社区不仅是广大居民群众生活的家园,需要社区提供越来越多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社区也是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地,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只有高度重视保护困难群体的利益,重视不同群体的需求,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的社区已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基础,在支持党和政府履行执政使命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做好、做稳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和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才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才能最终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把每一个社区的工作都做扎实,充分发挥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才能使社区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好桥梁作用,才能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建设方案

XX社会治理 建设方案 XX 二?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性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预期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提出的背景、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上级有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实有需求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基层有诉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业务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目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技术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设计与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点人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房屋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位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址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机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件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联动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件管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件提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述 (3) 1.1建设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1.3设计依据 (4) 1.4设计原则 (6) 1.5需求分析 (7)

第一章方案概述 1.1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 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9 号),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 九部委《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 年)、《关 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 ﹝2015﹞996 号)等工作要求,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 2016 年6 月27 日,全国综治和平安建设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强调:统一思想认识,群防群治,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共享机制;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整合资源,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向基层延伸,实现重点部位、主要道口、人员密集区域、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全覆盖。建成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的“雪亮 工程”。 “雪亮工程”是以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 系统、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 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 防控体系,在强化治安防控、打击暴恐犯罪、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争创新成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系统的建成,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 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网 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的需要,以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将特殊人群信息全部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做到各类特殊人群“底数清、去向明、不漏管、不失控、服务好”。 1.2建设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在中央 政法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我市“雪亮工程”建设可行性方案的总体框架下,依托 视频监控共享系统,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资源,依法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提供视频图 像信息资源服务,服务公共安全实战需求。到 2020 年,视频监控系统科学覆盖中心 城区、城乡社区、重点行业和领域,确保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及治安复杂区域的公共 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和联网率达到 100%,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

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其对策

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其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社区为代表的基层单位日益承担起居民日常活动的社会空间。本文以我国大陆的城市社区为研究对象,从政府、社区居民、社会公共组织在社区公共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入手,来考察当前公共治理在城市社区的存在的问题; 最后再从政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三方面入手,就如何解决当前制约公共治理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及建议,希望借此为社区建设或者社区公共治理方面的实证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包含:一:本文选题意义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二:列举城市社区、城市社区公共治理等概念。三: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四: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 一、选题的意义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选题的意义 城市社区公共治理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切实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体系的转换,就是要建立由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向政府和社区组织、各种非政府组织积极互动的良性治理结构。而这种体制转换的实质,是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相互依赖的转型,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为此,我国要建立政府依法行政和社会各个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的互动机制,逐步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城市社区管理框架。党和政府必须以切实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自身创新为先导,以培育和壮大城市社区自治能力、各种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的治理格局为前提条件,最终实现城市社区健全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法语完善的社区自治体系的完美结合。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全面整合的各种组织和社会协作,以达到有效的管理城市社区的目的。 2、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从理论上来看,城市社区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还没有抽象出一定的理论,本文在梳理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对其制约要素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对其理论的完善以及分析,同时“合作均衡型”社区治理实践,在一定程度和理念上融合了“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等社区治理模式的合理的一面。在实践上,一方面研究城市社区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推进城市发展,迎合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居民的利益需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合理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转变政府职能,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改由政府管理的事情切实管理好,从而更好地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制。加强对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研究,是落实民生问题的一个表现形式,有利于让和谐社会的成果由广大民众来分享。本文以城市社区治理为研究对象,其核心在于对影响社区治理的变量进行探析,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现有的研究成果局限在对整体模式的探索以及对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践进行概括抽象,这为研究社区治理增添了新的土壤。本文的主要不足与难点在于对有些的理论的应运上还不够完备,对一些理论的解释还不透彻,同时在社区实践的总结抽象上表达的还不能够具体。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概念 1城市社区 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社区的多样化是以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聚集规模作为多元标准,然而把社区划分为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这是社区研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方法。城市社区的主要特点主要是人口集中、商品经济发达、密度大、经济活动复杂、社会结构复杂、社会生活设施完备、社会流动大、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和社会生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化解对策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化解对策 xx (2010141307) (xxxxxxxxxxxxxxx xx xx xxxxxxx)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区地位的彰显,我国城市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社区文化建设资源不足、社区群众参与意识薄弱、社区服务功能不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探索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文化建设、拓宽资金获得渠道、提高居民参与共建意识、推进社区服务和培养高素质的工作者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市社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对策 Facing Our Country Cit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xxxxxx (2010141307) (Management Science Department of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 Guizhou) Abstract:With the city's development and community status highlights, China's urban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resources are insufficient, poor sense of community mass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service function is not perfect, health services are not standardized, increasingly prominent.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of the issues proposed to explore new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capital gain, improv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building the awareness, promoting community service and train highly qualified workers and other c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city community; problems; reasons; Countermeasures 一、社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社区”最初是被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的。20世纪三十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在翻译滕尼斯的著作和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候,将“community”译为“社区”。至此以后,这一译名在中国社会学界被一直沿用下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变化,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在构建我国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改变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和谐社区建设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传统社区管理模式的弊端,并与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相对应,探讨了网格式社区管理的优势和特点,结合我国社区实际,指出了社区管理的操作流程和积极影响,为我国社区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和谐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 (1) 1绪论 (2)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 (4) 2和谐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7) 2.1传统管理模式弊端 (7) 2.1.1依赖政府经费 (7) 2.1.2主导行政观念 (7) 2.2管理理念落后 (7) 2.2.1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7) 2.2.2管理人员理念落后 (8) 3新形势下社区管理要求 (9) 3.1管理特点 (9) 3.1.1主动管理特性 (9) 3.1.2创新管理特性 (9) 3.1.3监督管理特性 (9) 3.1.4环形管理特性 (9) 3.2管理目标 (9) 3.2.1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10) 3.2.2完善社区管理监督 (10) 3.2.3强化事故预警机制 (10) 4创新社区管理对策 (11) 4.1网格化管理模式 (11) 4.1.1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 (11)

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以西部地区社区服务为例 1、城市社区建设的概念: 1.1国外有关“社区”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其标志为滕尼斯1887年发表的《社区和社会》一书。“社区”概念是滕尼斯首先提出的。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欧洲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大发展的时代,存在着社会转型和由此造成的两种社会组织的分野。一种组织是传统的,以农村为代表,其人际关系具有熟悉、同情、信任、相互依赖等特性;另一种组织是现代的,以城市为代表,其人际关系具有陌生、反感、不信任、相互独立等属性。他把前一种传统组织称之为“社区”,后一种现代组织称之为“社会”。并且他看到,在社会转型中,前者正在为后者所取代; 在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社区”与“社会”对立起来看,社会是以目的、利益为基础,社会成员之间合作的纽带主要是契约、交易和计算关系,其制约因素通常是依据正式法律:而社区则是以认同的意愿、价值观念为基础,社区成员之间合作的纽带主要是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其行为控制通常是依据习惯、传统或乡规民约、良风民俗。 (2)“区域”论时代 以麦基文1917年发表的《社区:一种社会学的研究》为标志,麦基文把社区看作是人类在其中共同生活的区域,它可大可小,在这里,社区不再是绝对的,它与社会的界限不再是刚性的。 (3)“综合”论时代 以1958年桑德斯的《社区论》的发表为标志,对社区的研究进入了“综合”论时代,既把社区既看作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又看作是“一个行动的场所”。“综合社区”论把冲突论和行动论引了进来,打破了“组织社区”和“区域社区”的均质、平衡状态,全面地反映了社区的属性,科学地揭示了社区发展,同时为社区发展提供了过程、运动、方案和方法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1.2城市社区服务的概念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引领着社区建设的发展。简言之,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主要包括: 1)社区福利性服务。其对象主要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群体。主要包括老年人的收养和寄托、老年群体文化生活、残疾人康复、以及儿童寄托服务等此外,还有为社区心理障碍群体提供的服务,比如心理咨询、诊治服务等。以及其它一些生活综合服务项目。 2)区行政性服务,即针对社区居民提供的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服务。主要包括家政管理、婚丧嫁娶、子女教育辅导等等方面,属于有偿和无偿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服务。 3)社区商业性服务。指一些提供营业性的服务的方式,比如社区小卖部、理发室等等。目的是拾遗补缺,方面居民,是社区服务的拓展或辐射。

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

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研究 【内容摘要】社区建设不仅是当前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之重要一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政府的社会性职能、企业的社会性职能均向社会转移,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集中在城市社会的基层——社区。本文就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入手,分析问题当前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之间存在突出矛盾,提出加强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矛盾对策 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城市管理工作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化代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国正进入一个全面进行城市建设和社区发展的新时代。学习型社区、服务型社区、文化型社区、生态型社区、数字型社区、安全型社区将成为这个时代社区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发展社区建设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在新的形势下,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社区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 (一)社区的涵义 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有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生活的人群以共同利益、文化和社区意识为纽带而形成的生活共同体。聚集一定规模的人口是城市社区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在我国,一般来说,城市社区是指街道和相对独立的居民区(如孤立的新村),在农村社区是指乡镇和相对独立的自然村(如山村、民族村)。社区主要包括地域、人口、公共基础设施,社会组织和社会心理等要素,

心得体会:从智慧城市迈向智慧治理(最新)

心得体会:从智慧城市迈向智慧治理(最新) 现代社会,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嵌入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每一个细胞,社会治理模式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以重构。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就曾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目前,全国不少城市都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学界也提出了智慧治理的概念。那么,智慧治理与智慧城市是什么关系?推进智慧治理又需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都是当前社会治理创新发展需要回答的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智慧治理的抓手 智慧城市建设体现效率观念。纵观历年《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可以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关注信息技术软硬件基础设施在交通、社保、医疗、环保等惠民服务和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精准施治方面的运用,关注信息互联覆盖与便民自助服务。

某种程度上,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是效率指向,实现途径为用智能感知和数据模型取代传统手动计算和直觉判断,从而弥补个体的能力局限。然而,这并非城市治理的方向性变革。 智慧治理更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抓手,其目标指向是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拥有智慧治理内核的城市,更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和生命力,也更加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智慧治理的话语建构中,效率的唯一性被打破,平等、参与、公平等价值内化并重塑着城市治理的理念、体制、机制与行动。由此,在政府的善治追求中,社会多元主体的主体性地位也得到彰显。 智慧城市建设是传统城市管理向智慧治理转变的契机和基础。智慧治理是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深化的内核驱动和目标指引,城市的智慧治理需要智慧城市建设夯实基础,营造智慧社会的理念认知,为智慧社会提供必要的软硬件。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以及大众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走向智慧治理的内生因子。 智慧治理离不开大数据产业支撑与多方参与 大数据是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推手。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围绕数据强国总体目标,实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

智慧城市概念及国内智慧城市分类

智慧城市背景介绍 一、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研究

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系(院):政法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社会工作 姓名:黄文房学号: 前言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建设摆在了每个正在和将要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中国人面前。社区建设,在新时期中国会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突出的社会问题,面临的建设困境,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中国大陆的重新引进。解决不完的矛盾+不断地实事求是的探索=越来越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社区建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我们需要时刻的保持辩证的历史的唯物的态度去看待建设途中遇到的一切。不因成骄,不为挫乱。 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由民政部于1991年首次提出,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这既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又是政府由权力、责任、利益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的过程。由于长期以来城市街居体制孱弱,民间组织不发达,政府把社会稳定置于首要目标,因此将权力和责任向街居体制转移并实现服务到位。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使社区建设面临着众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强有力的推动,一方面又要实现政府权力的下放和过渡,这对政府是一个考验。同时,对于社区建设面临的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诸多基础性问题,及对于社会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一、当前社区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 1、当前社区建设现状 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

半期开始在城市大力推动失去的服务的发展。90年代后期社区建设达到了高潮。我国的社区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区服务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一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设施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二是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全国已有社区服务专职工作人员30多万人,兼职工作人员50多万人,社区志愿服务者1600多万人,已初步形成由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社区服务队伍。三是社区服务对象和内容得到拓展。服务对象已从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逐步拓展到全体社区居民;服务内容从社会救助延伸到就业服务、卫生和计划生育和体育、便民利民等领域。四是新型社区服务机制初步建立。社会企事业单位、驻区单位、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的局面正在形成。社区服务方式、方法得到改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圈开始出现,“阳光超市”、“慈善超市”等新型服务方式的作用日趋显现,“一站式”服务不断推广,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社区服务。 从实践上看,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加强城市社区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二是在强化组织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满足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再次,通过各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了社区组织的硬件设施和工作、服务条件的建设,以及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最后,在社区组织体系和人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了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服务体系包含了相当广泛的服务项目,其中主要包括服务于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务、社区环境、社会治安服务、社区文化体育和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在就业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以及社区扶贫帮困服务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与青少年、优抚对象和失业下岗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项目,同时还包括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 专业:行政管理学 类型:在线 姓名:李磊 指导老师:唐贤兴

论文摘要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元,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载体,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工作量大,协调任务重,不是单个部门能够牵头推动的,也不是单靠办事处、社区能够完成的。抓好社区建设,事关全区发展全局,事关全区发展长远。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提升文明程度、发扬基层民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基础,社区各项工作都要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在抓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便民、利民、惠民”这个宗旨,积极为群众提供快捷、周到、完善、满意的服务。近几年来,我区按照市委书记对我区社区建设提出“打造精品社区,争创全国一流水平”的要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要瞄准全国先进,打造精品社区,深入推进我区和谐社区建设,我区积极筹备,在社区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相比较,我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不相适应。如何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成为我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我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工作做了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城市化;社区建设;社区管理

目录 一、社区建设状况与城市化进程还不相适应 (1) (一)现有的城区管理体制和功能难以承接 (1) (二)人口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工作难以到位 (2) (三)行政化的社区运行模式难以落实 (2) (四)现在的社区服务水平难以满足 (2) 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呼唤社区建设的突破和飞跃 (3) (一)社区建设的内容转向系统化 (3)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对象转向属地化 (4) (三)社区管理行为转向民主化、互动化 (4) (四)社区经济发展运作转向市场化 (4) 三、加强社区建设要全力构造新型城市社区 (5) (一)转变观念,树立大社区意识 (5) (二)改革管理体制,构建新的社区建设组织体系 (5) (三)强化居民自治,建立较为完善的居民参与机制 (5) (四)探索财力体制,建立社区组织财力来源新途径 (6) (五)发展社区服务,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7) (六)完善管理办法,建立一支灵活高效的社区干部队伍 (7) 总结 (7) 结束语及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智慧城市的概念

文章转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5515060666.html, 一、智慧城市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城市”的理念就是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2、智慧城市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智慧型产业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信息网络综合化、宽带化、物联化、智能化,加快智慧型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建设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 3、智慧城市特征 (1)全面感测:遍布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物联网”,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2)充分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3)激励创新:鼓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