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拓展阅读】8集大型纪录片《路遥》解说词

【高中语文拓展阅读】8集大型纪录片《路遥》解说词

【高中语文拓展阅读】8集大型纪录片《路遥》解说词
【高中语文拓展阅读】8集大型纪录片《路遥》解说词

8集大型纪录片《路遥》解说词第一集黄土

【本集提示:从路遥出生到离开王家堡的这一段童年时期,展开叙述路遥的出生地——陕北

陕北的地域文化、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的体现;包括具体与路遥生命和生存有关的渊源以及黄河、无定河、王家堡和郭家沟的小河。山川地貌、剪纸、腰鼓、民歌、民谣、谚语等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人文精神。

(采访对象:路遥的家人、父母、天笑、黄土文化专家、陕北艺术家)】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对于中华民族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这一天,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就在这一年的两个月之后,十二月三日,路遥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父亲给他起了个乳名叫卫儿。

路遥的出生地陕北是一块贫瘠而广阔的土地,也是黄土高原的腹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古代战争的主战场,北靠内蒙,西接宁夏,向南是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大地,东临黄河与隔岸的山西省遥遥相望,著名的黄河大峡谷从天而降。

陕北在历史上属少数民族杂居区域,在这块不足一千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创造了很多奇迹,黄帝陵就坐落在这块土地上,明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是陕北大地的骄傲,蒙汉人民在这里建立了永久的友谊,蒙古族的人民英雄成吉思汗,对这块土地的影响也十分广泛。

路遥在读小学前一直是没有名字的,直到一九五八年上四年制小学一年级时,才起名为“王卫国”,含保家卫国之意,卫儿才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路遥这个名字是他开始写作,立志成为一个作家的时候起的笔名,当然是路遥知马力的路遥,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字,三十多年后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响亮而流传久远的符号。

路遥是家中的长子,他的父母先后生了八个子女,路遥在王家堡村生活到一九五七年的冬天,度过了他苦难童年的一部分。

在陕北的广大农村,一般只记农历,而农历的计算方式,恰恰又是农耕文化根深蒂固的精神命脉,它的计算方式与农事有关,与二十四节气有关,是几千年来一直不可动摇的传统,

它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陕北的民间文化都随着农历和节气展开,也许剔除了农历对时间的计算方式,农耕文化的根系就会彻底消失。

路遥的出生和他的整个命运与这些又有什么关联呢?

一个从农村降生的人,一个从土地出发的人,一个在大山里长大成人的人,不管他走到哪里,成就了多么大的事业,他都与出生地有关,永远不会忘记土地,就是在梦里也会怀抱着大山,脚踩着土地……

不背叛土地就是不背叛生命,黄土地对于路遥而言,就是一生的所有。

路遥说:“在人山人海的大都市穿行,我感到一种生命的压抑,自我渺小到极限。而只要仰卧在黄土高原的群山之间,或者在沙窝子里行走,才能有一种完整的思考,好像整个世界就是你的了。”

我们不完全把这段话看成是路遥对城市化、对人性异化的批判,至少也是对人类脱离大自然的一个警示。

路遥从来都是一个勇敢的斗士,尽管他的一生也基本上处在贫困线上,但他的精神生活极其富有……

可以说,他一直都在憎恨贫困和落后,他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处境,并且呼唤所有的农村青年建立新的人生观,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为此,路遥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三十年以后,路遥因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等重要作品一举成名,一时间读者的来信像雪片一样飞往他居住的那个陕西省作协的小窝里,或者他料想到了,或者他没有料想到,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路遥怎么看待这些问题,一时成了关键性的焦点。

他完全可以沾沾自喜,他也有资本夸夸其谈,傲气十足地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赞誉。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以看到这样所谓的作家,而路遥没有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他选择了继续创作。没有人等待我们的选择,只有自己给自己做出选择。

土地给了我们一切,包括生命的终极想象。憎恨贫困和落后与热爱故乡和土地并不矛盾,路遥常常因为家乡不能尽快富裕起来而哀声叹气,这叹息仿佛大山一样沉重。

有一条河在陕北的土地上穿行,有的老乡叫它老河,有的老乡叫它大河,有的叫它老爷河,那是一条什么样的河?

它就是黄河,黄河在陕北高原的穿行,使陕北的天地充满了活力,有一条黄河的陕北和没有一条黄河的陕北是不一样的。几千年来,哪怕是洪灾连绵,也会给寂寞的陕北带来意外的快乐与惊喜。

有黄河在,陕北就是活泛的,跳跃的,有生命力的,它带给陕北无限的开阔与大气,他是陕北大地上的一部永恒的大书,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多少年来阅读着它起伏不定的波涛长大,从出生到死亡,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在苦难中创造快乐的陕北人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有一首陕北民歌叫《黄河船夫曲》在陕北地区广为流传。(演唱这首民歌……)

路遥生平酷爱民歌,路遥仿佛就是这船上的船夫,在黄河上行船啊,水流急,风浪大,他就是这样漂泊、颠簸,一次又一次地拼博。

人的生存状态决定艺术状态的表现力与内涵,在陕北一条横穿大片土地的黄河,以及本地水系的无定河、洛河,它们构成了陕北大地最重要的流动话语,是活生生的自然生命与人类生命直接交流和沟通的活化石,这几条黄色的河流成为陕北人生命的基本底色,成为它对映蓝天白云辽阔无边的呼应。

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中原的农耕文化的繁荣,使北方之北的蒙古游牧民族长期侵犯中原。

农耕与游牧的文化,塑造了黄河中游地区与外部世界的隔离和亲疏远近的共存关系,蒙古人种的豪放与扩张性,使陕北的古代长期处于战争的历史,给陕北人的个性里也注入了豪爽大气的一面,路遥坚强忍耐的性格里就有就有这种因素,他匈奴式的串脸胡以及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说明了一切。

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陕北村子里,一般每家都有六七个孩子,天暖了,各家的孩子出去玩耍,五六岁的、七八岁的,男男女女混和在一块,所有的孩子都一丝不挂,在一块玩耍没有任何害臊的感觉。路遥上学了,他的小伙伴们还在农村,他们大部分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即使出类拔萃的路遥上了学,在学校里也总是感到矮人一等,城里的孩子穿得很好,很干净,就瞧不起他,欺负他。从学校回来,路遥和这一群农村的孩子在一起,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世界里一样,觉得特别痛快。

陕北的天气是多变的,春天很短,不断有沙尘暴袭来,夏天又酷热,沙漠性气候,使它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秋天是陕北的好季节,深秋是迷人的,草木主要在深秋生长,郁郁葱葱,展示着它的魅力,也是心情最为舒展和敞开的时间。但刚刚收获就投入到初冬的怀抱。

陕北的冬天,一切都裸露着,像一个少女的胴体。路遥最爱冬天,爱这种坦诚的裸露与大气,路遥爱大自然更爱陕北的一草一木,即使是贫穷也是最好的,正是因为贫穷它才与母亲一样温柔,父亲一样威严的山紧密相连,命运依从,心心相印。

陕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当一个民族的心灵遭受重创的时候,我们的命运就失去了重型,一个没有或者说是丧失了哲学根基的人群,再也不能有任何闪失,路遥思考的,路

遥小说的创作正在继承并瓦解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他在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更值得我们去研究。

城市和乡村的结合,路遥与苦难的拼博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拼博,而是整个土地上的劳动人民与贫穷的博斗。

对土地又亲又恨的矛盾纠葛,是这块土地上祖祖辈辈人民的生命本质,在这种矛盾中博斗的结果是越斗越亲,越斗越爱,结果是永远地不肯舍弃,永远的相恋。据有关资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察团经过对陕北以及黄土高原地区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这里是一块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虽然如此,这里的人们绝对不会放弃这片土地,虽然苦难深重,但谁又会答应这样的挑衅,这是我们这一群人唯一的家园,这个家园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第一篇章,我们不会放弃这一片古老的土地,永远不会!

答案是明确的,但必须有忧患意识。在路遥的作品中,很多人物都是在去留之间奋斗与徘徊,很多人物遭受着人为的苦难与遭贱,而并非大自然的灾害所致。人类成了制造灾害的中心,我们应该防范人类自己,并不是贫瘠的土地,而每一寸土地,都应该有人来坚守,我们就是坚守黄土地的主人。

路遥每一次写作,都要回陕北体验生活,回到陕北他就会有一种满足感,他就不会感到心慌,他大量的重要作品,几乎都在陕北写作。他离不开这块土地,更离不开那里的父老乡亲。多少年来,他一直就这样,穿梭于西安和陕北,他一直在上路,一直在途中完成他的创作计划和城乡结合部的交汇与纠葛,矛盾与热恋。用一生的经历说和城市与乡村的姻缘,为此,他像一个媒婆,把腿都磨短了,把嘴都说破了,不就是为了让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相互谅解与沟通吗,不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向善吗,不就是让所有的乡下人都过上像城里人一样快乐而幸福的生活吗?

质疑与反抗,在有关路遥的言谈和文字中并不多见,作为一个文学大家应该在这方面有所表现。但是,由于路遥具体的个性,以及他本人在政治方面的敏感嗅觉,会习惯性地抑制和消减这方面的表露。但在其作品的人物中,戏剧性地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拒绝与批判,这在《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等诸多作品都有所表现。他笔下的主要人物可以说从来就是边缘化的,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位置,更得不到最起码的温暖。大多数都远离主体文化、经济、政治中心。

在路遥的笔下,他的主人公几乎都是从农村走进城市,纯贞的心灵在都市中挣扎和碰撞,暴发出激情和愤怒,从这些事实的描述中,我们终于看清路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用现代的手法书写生命状态真相的大手笔。

陕北是敞开的,从古到今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和灾害的洗礼,接纳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就是现在,我们在农村到处可以看到一个村落,一个农家的院子里是没有围墙的,路遥就生长在这样四面敞开的大山里,狼和狐狸,野羊和兔子们都有机会在人的居住地自由出入。这样的陕北很容易与大自然毫无阻隔地交流,与大山间的窑洞,与装在窑洞里的老百姓融为一体。虽然地处偏僻远离大都市的陕西之北,但它心灵的自由是从来没有缺失过的,路遥的心灵自由对行为自由的要求是发自生命源头的渴望。

在这条创造了华夏文明的黄河中游,陕北在它的暴躁和洪水肆虐中成长,塑造了坚强、忍耐,倍受屈辱,生着、活着并且痛苦着的人,他们把灾难和快乐同时收割。陕北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它的史诗性和英雄气概在这块土地上表现得更加充分,刘志丹、李子洲、谢子长、柳青和路遥,就是一批优秀的陕北儿女。

黄河文化对陕北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中造就心灵自由的流淌是肯定的。一切创造都始于疯狂和沉思的融合,路遥那气吞山河的长篇巨作,不正是感受于这条河流的巨大声响和排天的巨浪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一个大自然中的信息,会引发我们做出某种伟大的选择,路遥在每一次的创作之前,都要回陕北,回他的老家,看父母,看山川,看黄河,看沙漠之舟在地球上不停地运动与旋转。

1989年7月11日,一位诗人在黄河壶口瀑布与路遥巧遇,才有幸听路遥唱陕北民歌。其情其景,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回旋,那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痛苦,甚至是折磨……

从壶口返回宜君的路上,路遥首先唱起了陕北民歌,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又粗又厚。这雄壮而有力的旋律开始蔓延,像天空上的乌云,像大地深处的煤。那声音从车窗飞出去,在黄河两岸的群山中回响着,他唱道:“青天蓝天老蓝天,杀人的老天不眨眼……”这悲伤凄凉的调子,使人感到背上突然发冷,从歌唱的声音和伤感的程度判断,路遥在流泪。车上的人都在静静地听着,倾听他心灵深处的忧伤。

第一次听路遥唱民歌,被他那真诚而纯粹的心声所感动,听到一种沉重的责任感,这也许就是路遥小说里要表现的那种悲壮恢宏的气势。他对陕北民歌的理解是如此深刻而内在,把中华民族的苦难都融进了他的声音里,路遥还唱了《赶牲灵》、《兰花花》、《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夜晚》等歌曲。

路遥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从小生长在陕北,浸泡在陕北民歌的海洋之中,可以说,陕北民歌是一直埋藏在他心里的音乐,是他后来文学创作和艺术修养最基本的因素之一。他的体内流淌着陕北民歌的血液,这成为艺术创造中从民族化的创作手法发展到具有交响性创

作手法的必然结果。这是路遥创作中一个最伟大的飞跃,最震撼人心的哲学思考,那些思想和结构就是来自陕北民歌,来自音乐抽象的智慧和无限的感染力。

那么这条汹涌的大河究竟给了路遥什么,什么原因使这位作家一次又一次地来拜谒这条开创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之河,路遥在黄河岸边独坐,手中的香烟缭绕,他在沉思些什么?

路遥一直在反思和怀疑的前提下,逐渐构成自我强大的胸怀,不依赖任何即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从事写作的作家,在非名利的灵魂深处,自觉的,真实的,有创造性的书写者。

选择了善良就与邪恶终身为敌,选择了追求和探索,就选择了与堕落相对的真理和正义。路遥在陈家山写《平凡的世界》时,与矿工们一起下矿,一起劳动,像一个矿工一样体验着矿工的艰苦生活,当他和矿工一起抬起那几百斤的大石时,谁能知道他正身患重病呢?路遥啊,始终保持着一个农家子弟的劳动本色。

陕北的春节是一个艺术的世界,扭秧歌、唱民歌、剪窗花、垒火塔塔、穿新衣服、能吃好吃的食物。

陕北的春节就是一个狂欢节,腰鼓、唢呐、转九曲,所有的人把一年的能量尽可能地用欢乐的形式释放出来,只要锣鼓响起来,就神鬼乱了,什么是神鬼乱了,就是亲人与亲人之间也乱了辈分,可以开玩笑,也不会责怪。

显然,不管是大河还是小河,最终的归宿都是流入大海,而最初影响路遥一生的河流,也许是他家门前流过的并不汹涌的小河。而第一次见到黄河的路遥,大概在他青年时代引起了巨大的震撼。

任何青春相对于时间老人都是渺小而短暂的,关健是怎样度过这短暂的过程,也许结果在其次。

当地有一种风俗,谁家生了男孩儿,就在门外挂上一个桃木弓,那么路遥是家中的老大,这支弓一定是挂了。这种习俗是在尚武时代流传下来的,这支弓的作用于路遥是否起到一些必然的联系,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弓变成了笔,笔起到了比箭更大的作用。他没有用弓箭像后羿一样射天上的太阳,而是作为一种语言的武器,解释生命的意义和力量。

路遥热爱陕北,热爱土地,热爱祖国,但从来都不盲目。他笔下的人物以及人物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他理性思考的结果,就像他对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思考一样,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他说:“我认为一个民族的成熟首先应该是文化方面的成熟,文化的成熟就是怎样吸收全世界优秀的东西,在我们自己文化的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一种文化。如果试图割裂我们的传统文化,然后靠外国的文化代替我们自己的文化,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也是没有前途的,这是我的看法。但是我反对保守,反对认为我们的文化全部是金银,全部是祖传秘方,能包治百病。我们应该看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中也存在着一些落后的已经是不能被现实所接纳的东西。”

路遥的创作始终由生命的内部出发,关注农民最真实的劳动状态,他从来都没有停留在对苦难的表达之上,而是超越了苦难的精神层面,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处在最艰难的低层,且有着“精神贵族”般的诗意追求。这些人物一生的快乐,正是在这种追求中展示的淋漓尽致。路遥是这样去做的,他从土地上出发……

第二集饥饿

【本集提示:饥饿是中国农村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大约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都在解决温饱问题,陕北又是靠天吃饭常常处于灾年,对于幼小的路遥而言,对饥饿的记忆犹为深刻,在他上小学到初中的这一段时间,他不仅仅是胃对食物的等待与渴望,也是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对这块土地和这个世界的了解,是路遥的另一种更为急迫的饥饿,而这才是最重要的。

采访对象:当时的知情人、同学、同伴以及村里人对当时的回忆,比如刘凤梅、海波、张涛)】

路遥说:“在这个时期,可以说农民一生中最大的理想就是吃饱肚子。现在我们看来,这是多么渺小的目标。但在当时,农民基于生存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吃饱,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生中最伟大的目标。就这样一个渺小的目标,大部分人,老一些的农民都没有实现,一生为了一口吃,而一生都没有满足这个愿望,随后就睡在黄土地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1957年冬天,因家境贫寒,为了减轻生活负担,路遥的父亲决定将路遥过继给没有儿女的大哥,他们以为这样对路遥来说比在家里的条件会好一些,当告知路遥他们的决定后,没想到小路遥一口答应了。

路遥认为在家里也不好活,吃不饱,而且得不到任何保护,反正走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大不了和这个地方一样受罪。

也许,这次苦难的迁途,会成为路遥第一次心灵的远征,征服和屈服同样重要,苦难如果用力恰当的话会变成一种有益的动力。

路遥的大伯也是农民,也很穷,没有子女,他想收养路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来老了

有人伺候。苦难使路遥早熟,使一个小孩儿直接进入生活的核心。

但我们能够知道的就是,贫穷和饥饿还将继续,命运未卜。

海明威说:“对一个作者来说,最好的早期教育,是他不愉快的童年。”路遥的童年何止是不愉快,根本就是苦难。苦难当然是所有贫困线上人民的核心。路遥的伟大之处,就是长大后将这一苦难表达出来,展示给我们。

大伯家勉强供路遥读完小学,在小学读书时,路遥没有穿过一条新裤子,有时屁股后边烂得简直不能见人,就不敢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怕被人看见,总有一些调皮小子硬把他拉在人群中,让路遥出丑,他就是在这样一种无比屈辱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

饥荒。对于陕北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恐惧的字眼。

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中国百姓的大敌,大约几千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过直正有效的解决。不说因为连年征战的古代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烈景象,就是在近代中国也有民国十八年的大灾荒,这次灾荒使多少民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成群结队,饥民遍野啊!

最近的一次饥荒要数上世纪六十年代了,通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其实包括“文革”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人民一直处在饥饿状态之中,仅仅是没有大面积的饿死而已,浮肿、断顿、因为饥饿而昏迷的现象普遍存在。

路遥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就一直处在这样的困境之中。

路遥一直在这种贫穷的环境中生活和挣扎,到考中学的时候,伯父并不同意他考,因为这个家再供不起他上学了。让路遥下地劳动才是伯父的真实想法,也是现实的处境所决定的结果。

路遥热爱学习,如果就这样结束他的求学生涯,他不甘心,于是,他给伯父提出能不能让他试着去考一考的要求,就是考上了他也不上,还是回来劳动。路遥就是想证明一下自己不是没有这个能力上学,而是你们没有能力供我上学。

路遥的伯父同意了,结果路遥考上了中学,考上了就必须上这个学,踏进中学的大门,戴上县立中学的校徽是他当时的希望。当上山砍柴的路遥再不能忍受这种方式活下去的时候,他终于把绳子、砍柴刀扔到沟里,跑到县城上学了。

在路遥的努力下,他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梦想,从此踏上了更加艰难的学习道路。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几乎是路遥真实经历的生活再现。

1963年,路遥考入了延川县中学初中66级乙班,离开郭家沟,到百里以外的县城去读书,开始了他对饥饿的进一步的深刻体验和恐惧。

当听说路遥要到城里上学的消息之后,全村人尽管都饿得浮肿了,但仍然把自己那点救命粮分出一升半碗来,几个老爷爷竟然把儿孙们孝敬他们的几个玉米面馍馍也颤巍巍地塞到了路遥的衣袋里,他忍不住在乡亲们面前放声哭了——他猛然间深切地懂得了:正是靠着这种伟大的友爱,生活在如此贫瘠土地上的人们,才一代一代延绵到了现在,是他们教给了路遥负重的耐力和殉难的品格。

一个农民的儿子,终于踏进学校的大门了。

在县立中学,难道能带着野菜和树皮去学校的大灶上去吗?路遥这样想。家里每顿饭都只能在野菜汤里像撒调料一样撒上一点粮食,既然地里长不起来庄稼,也就不会有多少野菜的。家里也就全凭一点当年喂猪喂剩的陈谷糠和一点榆树叶子维持着生活。

这个班除过路遥,全班都是干部子弟,饥肠辘辘不说,他那身农民式的破烂衣服,在城里干部子弟看来,路遥简直就像一个叫花子。

每当下了自习课,路遥就饿得头晕目眩,忍不住咽着口水,而同桌偏偏就拿出好吃的东西大嚼大咽起来,吃完后还有意打着响亮的饱嗝。

有一次别人偷吃了东西,竟然怀疑到路遥,因为在某些人看来,偷吃一个微不足道的玉米面馍,大概只有这号饿死鬼才能干得出来。

有时候饿得实在不行了,路遥就在远郊的土地上疯狂地寻觅着,酸枣、野菜、草根,一切嚼起来不苦的东西统统往肚子里吞咽。要是能碰巧找到几个野雀蛋,那对他来说真像从地里挖出宝贝一样高兴,他拿树技烧一堆火,急躁地把这些宝贝蛋埋在火灰里,而往往又等不得熟就扒出来几口吞掉了。

饥饿经常使路遥一阵又一阵地眩晕,走路时东倒西歪,不时得用手托扶一下什么东西,才不至于栽倒。课间同学们都到教室外面活动去了,他不敢站起来,只能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甚至觉得脑袋都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不使尊贵的脑袋在这个世界面前低垂下来,身上其它部位都在拼命挣扎着来支撑它啊!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常年缺水少雨,本来就靠天吃饭,有十年九旱之称,凡是陕北出生的人,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感受更为深刻。哪一个能逃脱经历那个难忘的苦水般的岁月呢,干旱和饥饿就像瘟疫一样,即使到后来摆脱了现实饥饿,但饥饿的感觉长期在身体的记忆里被一次次唤醒,甚至终身携带。

路遥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恐怕在50、60年代出生的人对饥饿都比较敏感,直至今天,只要在电视上看到非洲小童那瘦骨嶙峋的样子时,就会想起我们当时的童年。由于严重营养不良造成的发育不良,到了发育期也看不到明显的性别特征,或者对异性也没有应有的反应,

直到应该婚嫁的时候才恍然大悟,便开始手忙脚乱地谈婚论嫁,并且匆匆结婚了事。这一时期的婚姻状况大多数不正常,更谈不上幸福,所以到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进步到一个新阶段的时期,有能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便纷纷离婚,寻找自己新的生活,人生有了新的定位。

这一代人可以说除过战争没有经历过,其余的一切苦难都亲身体验了。路遥的小说为什么能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他表现了整整几代人的艰难生活和痛苦,而追求幸福生活更是每一代人所无法放弃的目标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奇怪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里常常说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想起来,我们当时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贫困和饥饿使我们愚昧和落后,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我们自己还以为在拯救全人类,封闭让我们一无所知,一无所有,而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路遥用他锋利的笔将饥饿的真实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谁只要阅读《在困难的日子里》就会了解到整个这一段历史,它虽然表现的是一个学校的局部,而主人公是代表了广大的农村,广大的农村就是整个社会,最大多数人民的真实也是最低层人民生活的真相,只要是事实,就是当时社会的全部内容。

我们常常因为白天吃不到什么东西,可晚上只要一睡着,就梦见自己在大嚼大咽,对吃的东西已经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欲望,甚至干扰得连课都上不下去了。路遥在《在困难的日子里》描写马建强这一段,既真实又极富艺术的想象力:“在上数学课时,就不由得用数学里的数学公式反复计算那点口粮的最佳吃法;上语文课时,一碰到有关食品的名词,思维就要固执地停留在这些字眼上,而一上化学课,便又开始幻想能不能用随手可拾的物质化合出什么吃的来……”如果作者没有真切的亲身体验,是绝对不可能写出来如此绝妙又逼真的描述。

路遥在描写他在上中学的时候,怎样惧怕冬天的日子,那是最最难熬的季节:“冬天啊,你给这个饥饿的大地又平添了多少灾难和不幸!我那点单衣薄裳在寒风中立刻变得像纸一样不济事了,浑身经常冻得抖成了一团,而且肚子越饿,身上也就感到越冷。”所谓饥寒交迫就是这个样子。

《在困难的日子里》当马建强拿到给县武装部打工挣来的钱时,向国营食堂飞跑而去,他感到浑身的血液像是在燃烧着一般沸沸扬扬,长期凹下去的胸脯骤然间就隆起来了。他在食堂里买了四碗烩菜,八个蒸馍,端在墙角落的一张桌子上,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看,除过吃,一切别的好像都不存在了,满头大汗地吃!浑身大汗地吃!拼命地吃!吃!

吃,成了整个生命的核心。本来,温饱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前提,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衣服也穿不上,那叫什么生活呢?但是,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就是现在,也还在努力解决这个基本问题。我们有时候在认真思考,人的生存究竟是为了什么,有没有意义,

有什么意义?路遥的小说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并且为这一层面的青年朋友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后来在路遥的回忆里,他讲到过这段经历和当时的一些想法,他是这样描述的:“父亲是那种在生活上没有能力抵抗任何暴风雨的打击,而我作为这样一个父亲的后代,就不可能有任何依靠。我小时候出去经常被别的孩子打得鼻青脸肿,跑回家里,一般的孩子希望得到大人的保护和安慰,但是我回来,还要被大人另外打一顿,理由是你为什么出去惹别人。所以在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形成了一种意识,就是不靠别人。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可能依靠别人来保护你,必须靠你自己,或死或活,只能靠你自己,尽管你年龄很小,但是你不可能有任何依靠。”

路遥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对饥饿的感受影响了他的一生,造就了他个性和人格最基本的品质。饥饿的表现本身就是苦难的直接再现,并且深深扎在心灵和血液的记忆之中。贫穷是靠不住的,这也许是路遥最初奋斗的动力。

路遥一直对陕北地方饮食抱有一种生命意义的崇敬,使他对土地和土地上的劳动者、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产生了血脉相连的情感。他的作品表现了贫民生活中,农家子弟的奋斗精神,就表现出了在苦难中闪烁的人性光辉。

同时,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努力学习,也使他得到了早期的思想启蒙。

路遥对饥饿的感受是绝无仅有的,直到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说起路遥,就觉得他还在饿肚子,因为他想吃饭的时候,就说成是饿。这种表述在陕北大地上是极为普遍的,也表现出对食物的迫切渴望。

饿对于路遥就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因为面对饥饿的记忆已经形成一种病态的表现形式,路遥自己也控制不了。我们不知道医学上怎么解释这种现象,但我总觉得,从1978年路遥调到西安以后,饥饿应该不存在了,但是饥饿的感觉却是跟随了他的一生。

路遥在他最饥饿的时候,也就是在困难的日子里,也正是他长身体和长知识的时候,所以,我们可以把他的饥饿扩大为对食物、对知识、对爱情的全面需求,而恰恰是在这个时候,他最需要的东西,或者是应该有的东西完全没有可能得到。这种现实,不仅会毁掉他的前途,甚至要致他于死地。

路遥一生都在努力拒绝苦日子,拒绝贫穷和落后。他小说的主题,可以说基本是围绕这个色调展开的,他痛恨苦日子,痛恨贫穷和落后,痛恨懒惰。他主张个人奋斗,摆脱困境,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变命运,让生命的活力全部焕发出来。

他的这种力量来自哪里?

很多人会这样寻访,这样追问,其实,回答并不太难;路遥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的创作之根深深地扎在大地的泥土里,可以说,他的写作、他的爱情、他的生命,始终站在土地的立场上,站在土地的立场上就是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因此,他的力量是来自大地的力量。

如果,再能说得简单点的话,他的一切都是从反饥饿开始的,能够吃得饱,就是首要的,也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路遥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假如,他把所有的事物都看得神圣和庄严,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写作,是他一生中最基本的生存要素,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在平凡中突显出来的伟大情怀和精神气质。

路遥所表达的情感是具有人类共同理想的情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他的精神世界是崇高的,他的人格是完整的,完善的,完美的,他的追求使他快乐和幸福。

路遥是一个对写作宗教般虔诚的作家,他一直追求以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精神力量为荣。

我们并不想把路遥的生命过程看作是一种英雄行为,尽管英雄的代价太大,然而,他的行为已经是一个英雄了。如果路遥依然在我们中间有说有笑,那他的亲人、朋友和同事,都会感到快乐。

与路遥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路遥永远是一个叫人痛心和同情的弱者,他从来就不注重保护自己的身体,而是不停地索取自己的才华和生命。当他进入都市解决了温饱之后,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把目光投放得更远,为实现人生的第二个理想,他开始阅读这个更广泛、更繁杂的世界,并且将自己的理想设计得更高更远。

这个靠灵魂深处的理性光芒征服世界的路遥,也许是过早的苦难使他对生活树立起了坚强的信念,保持了一个人所能拥有的自尊自强的精神。这些都构成了他绝对坚强的内在力量,这种有关生命的生活经历,是他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这些正是他小说要展示给我们的心理里程,也包括他对饥饿的全部体验与痛苦,恐惧与美感。

路遥的作品,包括本人都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气质,他喜欢这种英雄气概的行为,这是路遥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层面,也是闪光点,一切的荣辱都与这种英雄主义有关。路遥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如果是战争年月,他会成为战场上的英雄。

在路遥的小说里,改变命运是所有主要人物的一个主旋律,所以,不管是他的小说,还是他本人的经历,都能说明这一点。我们相信,苦难的现实生活塑造了一个苦难的路遥,但我们谁也不愿意像路遥那样苦难,路遥的追求正是用文字的方式留住这一段历史,成为一笔

精神财富。并且告诫后人,如何改变命运,如何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努力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他的代价只能是造福后人,并不是让我们像他一样受苦受难,而是传承一种伟大的精神。

第三集爱河

【本集提示:主要从1966年开始一直到1973年上延安大学这一段时间.路遥是1968年开始恋爱,一直到1978年结婚,这一段的岁月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被撤职的低谷,总之,路遥对别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爱和别人对他的关爱,都交织在这一重要时期。

(采访对象:曹谷溪等熟知路遥爱心历程的朋友,也可以找与路遥林达这个家庭共同的朋友,以及路遥的同事同行讲述。)】

路遥说:“春天一来,地上的一星点儿绿色,就激动得不知怎么办。陕北的杏树是最早开的花,杏树开花的时候,人的感觉是那么美妙。漫漫的黄土地上突然有一树杏花开起来,孩子们高兴得大声欢呼,但是谁也舍不得摘那杏花,就在树底下转过来转过去看。后来杏树结了绿色的毛杏,大家都特别想吃一颗,吃了那颗杏子,好像把整个春天就吃进去了。”

1966年,路遥从延川县中学初中毕业,“文革”开始了,路遥也被卷入这场被他称为“没有胜利者的内战”之中,他参加了红卫兵到北京串联。

1968年,年仅19岁的路遥作为群众组织的代表,当选为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不久停职。停职后他作为返乡知识青年回到郭家沟村,成为一名农民。

这一年路遥萌发了爱的火花,青春的激情有了暂时的归宿,爱找到了路遥——这个一直处于苦难之中的游子。然而,随着他的革委会副主任被撤,爱情也远离了他,这对路遥而言是一个双重的打击,尽管20岁的路遥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但这个阴影可能影响了他的一生,也许某种神奇的动力又给了他灵感和想象力,但是随时可能疼痛的伤口使他远离很多本该是自己的快乐人生。

1969年,在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下,他成为一名乡村的“民办教师”,并且开始创作。

路遥的爱情可以说始于“文革”,他的前女友也是北京知青,尤其是他失恋之后,认识了另一个北京知青,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林达,才滋养了他那颗受伤的心,直到1978年结婚,这十年之恋,成就了路遥。路遥的爱仿佛是一条大河,不仅仅是恋人之间的爱,而扩大到更为广阔的领域——对土地的爱,对亲人和朋友的爱,对真理的爱,都是他爱的内容。

路遥的爱情观在很多小说里表达得很明确了,他在《人生》一开始就写道:“刘立本的三个女儿都长得像花朵一样好看,人也都精精明明,可惜有两个是文盲。”我们知道其中刘立本的二女儿就是巧珍。这个认识是高加林高中毕业回村劳动之后的一段内心独白。显然有知识、有文化是他择偶的一个重要条件。

当高加林第一次见到本班从江苏转来的女同学黄亚萍时,很快被她所吸引,他认为本地女同学和黄亚萍相比,都有点不大方,有的又很俗气,动不动就说吃说穿,学习大部分赶不上男同学,他很少和她们交往。而和黄亚萍就不一样,在一块儿讨论看过的小说,或者说音乐,说绘画,谈论国际问题。同学们曾议论过他们的长长短短,他当时并不敢想什么出边的事。他和黄亚萍相比,有难以克服的自卑感,这不是说他个人比她差,而是指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这些方面。

所谓爱,并不仅仅局限在爱情、爱家和爱国的范围里,它应该更广泛、关注得更远,就会想得更远、看得更远,路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观点总是有独到的见解,而且新鲜深刻,具有哲理性和艺术的感染力。路遥的创作和爱情,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才有辽阔的胸怀和日后的丰富性及长久的远见。

其实,最重要的应该是爱情的力量,路遥的审美是非常细腻的、敏感的,我们从他对爱情的体察、描写,对文字的精细,都能感受到他心灵的微妙。这也是路遥能够成功的基础。

当我们阅读过很多路遥作品之后,会有一个最重要的发现,包括爱情的发生和发展也一样,就是对比性,比如,他把贫困与富足、美与丑,放在两个人身上,再让他们恋爱,等于把两个尖锐的矛盾放在一起。设置强大的对立面,给人物强大的压力,他的主人公总是在这样极其艰难的境况下苦苦地前行,让不可能变为可能,并且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向前推进很小的一步。

路遥吃惯了生活中的苦药,不过一旦尝了一丁点儿生活中的甜头,就会陶醉,那味道不但不能消失,还反过来使苦痛加剧,于是他就可能会放弃。他在《在困难的日子里》为了不使大卫和亚玲因为他的存在而分手,最终决定退学,他的理由是,“我要让别人不痛苦,只能使自己付出巨大的牺牲”,因为他也爱吴亚玲,否则他就不会付出巨大的牺牲了。这恰恰说明了路遥的爱情观是会主动放弃的个人小爱,而保全他认为是通过牺牲自我而不让别人痛苦的大爱。

现实中的路遥是个什么样子,我们知道,他有奉献精神,有英雄主义,但是每一个人都是多面性的,路遥的忍辱负重,路遥的委曲求全,往往使他在现实中痛苦不堪。这是不是一种爱,这种爱往往被我们忽视,并且取笑,事实上这种爱正是舍去了小爱,才能实现的大爱。

路遥在爱情观上似乎还有另一个侧面,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自虐者的形象,这种自虐的情结是否毁掉了他的真爱,他在《人生》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高加林经过一段炼狱式的折磨,权衡了一切以后,已决定要和巧珍断绝关系,跟亚萍远走高飞,他想拦住她,但又没拦。做出这个决定,是对他们憎恨的农村旧道德观念和庸俗语论的挑战。他的性格中有一种冒险精神——也可以说是英雄主义品格。他一旦确定目标之后,就会精力充沛,精神集中,见解清晰,一刹那间,需要牺牲什么,他就会献出。”

但在黄亚萍和巧珍之间的选择,高加林一直反复不定,他当然想和黄亚萍在一起,他现在觉得黄亚萍和他各方面都合适,她有文化,聪慧,家庭条件好,又是一个漂亮的南方姑娘。在她身上弥漫着一种对他来说是非常神秘的魅力。像巧珍这样的本地姑娘,尤其是农村姑娘,他非常熟悉,一眼就能看到底,他认为她们是单纯的,往往也是单调的。巧珍将来除过是个优秀的农村家庭妇女,再没有什么发展了。

可以说,路遥的一生一直在两难之间选择,巧珍还是亚萍,城市还是乡村?

其实,当我们发现路遥往往不是在好与不好之间选择时,就会恍然大悟,哦,他原本碰上的是两块金子,不管选择谁都是错的;不管把谁舍弃了也都是错的,读者也不会答应。这就是他小说的迷人之处,也是路遥在爱情中碰到的难题。

这可能就是爱情的风险,假如他选择了巧珍,读者也会指责他毁了自己,也毁了黄亚萍,所以,世界上是存在着两难的处境,路遥把这个秘密写出来了,就是一个发明,说明了他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级的层次。命运的选择、爱情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问题,它有更深远的困境,有超越现实的力量。

所谓大爱是对爱的未知领域的开发,和对已知领域的提升,路遥对土地是爱,对事业是爱,对亲朋好友是爱,对父母兄弟是爱,对妻子女儿是爱。正像路遥小弟天笑所讲:“大哥比我大20岁,在我的心目中,大哥就像父亲一样,是全家里的顶梁柱,虽然在经济上帮不上,在精神上是一个支持。”

往往在事业上做出成绩的人物,往往自己失去了很多具体的爱情生活的享受,他更多的是通过艺术作品的想象力来完成自己最终爱的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的路遥,常常会为情所困,突然买一张火车票,到一个什么地方待上几天,而且闷在一间屋里,哪里也不去,谁也不见,之后又原路返回。

有朋友说:路遥有时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就会激动不已,我们猜想,这一定与他的初恋有关,而路遥的初恋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又有谁知道,又有谁见过?

路遥在小说《人生》里这样叙述:“高加林和黄亚萍快乐至极的时候,猛然就会想起巧

珍来,心顿时像刀绞一样疼痛。亚萍一时猜不透他为什么情绪会这么失常,感到很苦恼,有时候他们简直是一种苦恋。”

有人问路遥,像巧珍这样的妇女,有人认为你是不是在农村就遇到过巧珍,路遥说:“不是;因为这个人我可以说,她就是整个陕北劳动妇女的一种形象,陕北的劳动妇女就是这样,确实如此。”

我们往往被一种崇高的思想感动以后,它的美好的行为和精神,像一道闪电照亮我们自身的缺陷。

当路遥被县上撤职以后,再次回乡劳动后,村民们再一次伸出朴实、实诚、友谊的双手,他感慨道:“他们在你走运的时候,也许远离你;但当你跌了跤,众人却都伸出自己粗壮的手帮你,这种伟大的同情心,永远会给予不幸的人。”这是一种人民之爱,路遥的大爱正是从朴实的农村父老乡亲那里学来的,对于路遥而言,农村是学习善良和大爱的课堂,是一本无边无际的书。

农村的孩子长大一些了,知道害羞了,虽然裤子很破,但也都穿上了。有时候裤子破了,这些女孩子就会给缝补。有时也闹着玩,用针在屁股上猛猛扎一下,你若在山上摘下一颗青杏时,就会想起补过裤子的那个女孩子,把这个杏子给她,她一定会高兴。就会从山上跑下来,因为跑得快就绊了一跤,绊得灰头灰脑的,但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杏子。回到村子里见到那个女孩子的时候,杏子已经被汗水揉成黑色,但她仍然很高兴,也吃得很高兴。那些特别美好的东西留下的印象特别深,时常会想起她们,就是被这样一种情感左右着,其实,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们。

后来,路遥进城上学了,上中学、上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脸洗得干干净净,背着黄书包回到村子。看到小时候一起耍大的女孩儿们,她们早已经出嫁,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怀里抱一个,手里拉一个,头发像沙蓬一样乱着,还像童年那样向你笑着,关怀着你,问外边的情况,而且不论怎样非拉着你,到她家里去吃一顿饭。到了她家,尽管你在一边吃着,她的孩子在炕上一边拉着屎,但是每次离开村子的时候,你总会两眼泪水蒙蒙,你就感觉到你必须要把这些感受,把这一切心酸,一切非常美好的东西写出来。路遥写巧珍的形象就是在这样一种情绪中升腾起来的。在路遥艺术的那个地平线上,这个人物早就出现了。他的目的就是写出来叫人们爱她、同情她,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这就是陕北的劳动妇女,漂亮、美好、不幸,路遥从心底热爱着这些劳动妇女们。

他曾经在几篇文章中写过与农民的这种感情,比如走进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透过那一片花花绿绿的人头,会猛然在人群中停住,停住后,泪水就忍不住在眼眶里旋转,他仿

佛看见在那黄土山上有一个老农脱成光脊背,在吭哧吭哧地挖地,脊背上的汗在流着,被太阳照得亮亮的,那老头已经七八十岁,没有任何人帮助他,还在那儿靠原始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就是这样一种爱,就是这样一种感情。

对于一个追求大爱,把整个生命和心思都放在写作上的人而言,有家人的全力支持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如果没有这个幸福也是正常的,可以说一个家庭一种风格,这是不可以强求的。世界之大,每一个人都有追求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跟路遥一同殉道。

路遥创作的源泉是不是来自爱情的力量,路遥创作的深度,是不是来自爱情对他的伤害,反而有一种动力,谁也无从知晓,或者是,或者不是。因为路遥情感的丰富性,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是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获得的,路遥的智商和情商超出了一般人的高度。现在的问题是找不到有力的佐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它或许在民间流传,或许在某一个朋友手中善存。当然我们也许没有必要寻觅,相信路遥的罗曼蒂克。

爱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是终极关怀的生命意义。而现实平民百姓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的坎坷,也不仅仅是反映男欢女爱,只要是真诚的爱,爱世界,就是爱一个人,爱一个人也包含着大爱的因素。只要有爱就是好的,就是幸福的。

路遥的爱正是植根于土地和民众的前提下展开的,他始终如一地履行着他神圣的职责。在1968年至1978年这十年间,是他生命成长的关键时刻,也是他真实而具体地感受到爱的岁月,感受到爱恨情仇的年龄。失恋也罢,痛苦也好,都处在基本甜蜜的爱情之中。

对爱情的渴望是每一个青年人的生理反应,然而,爱情在“文革”中显得灰暗,这是那个时代赋予它的多余部分。对自小就缺爱的路遥而言,爱情对他有多么重要啊,他需要爱的抚慰,需要被爱情唤醒。那么,是不是没有爱情才狂热地去寻找爱,是不是得不到爱才追求爱呢?

大爱是无界的、宽广的,爱就是善和美的结合,爱就是追求正义的行为,路遥通过他的小说净化读者的心灵,使善良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惟一的生存方式,爱就会在每时每刻发生发展,这不正是爱的全部意义吗?

如果说一个人经受了痛苦,就懂得了爱和自由的话,那么路遥是快乐的,他选择了给予的存在方式,他艺术的全部内涵就是将自己的生命奉献出来,并且完善和成就了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路遥献出了自己才会获得,获得了才会有智慧,才敢把自己放在大火上燃烧,才敢把自己摆放在祭坛上,成为爱神和宗教的圣徒。

在路遥的这条爱河里,也包含了太多的不幸,不幸中的万幸,就是他用爱心书写了巨著,那正是路遥精神的延续。否则,我们此刻的饶舌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者多余。当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路遥的爱就是奉献和牺牲,我们所有的人都将爱的目光投向路遥以及他的作品。

路遥认为:每一个青年人身上应该有一种罗曼蒂克的东西,尤其是在一个太世俗、太市民化的社会中,浪漫的情怀可以带来一种生活的激情,想想战争年代,那时候男女青年有什么物质的享受?但他们那么年轻,有的人在二十来岁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为一种理想、为一种精神,而使青春激荡。

如果一个人在精神生活上没有光彩,即使他有好多钱,仍然是贫困的——和贫困一样可悲。归根结底,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和一种过分的自我主义。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使自己活得好,也应该想办法去帮助别人。这就是路遥,这就是路遥的爱,爱的生活,爱的事业。也许,这样一种人生,才能够更充分地体现爱的完美。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也是对女性最黑暗的时期,“存天理,灭人欲”,就是统治者推行的基本思想。个体的爱是需要的,但我们更需要广泛的爱,无边的爱或者叫大爱,大爱无疆的爱。

在路遥的小说里,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往往以美丽、聪慧、活泼的形象出现,就是有这样和那样错误的女人,也会转变成她本来就具有的善良本质。这既是现实的也是路遥所希望的结局,我们不排除作者有引导作用的意图,但那是善良和美好愿望的祈盼。

我们也知道封建的残余并没有彻底消灭,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这股势力有深厚的基础,我们要随时提防,提防它卷土重来。路遥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拥抱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他说过,对于黄土地上的人们要批评,要表现出来落后和庸俗的一面,但不能少了致敬。因为贫穷和愚昧并不是他们想要的,难道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错误吗?

在路遥的真实生活里,在他的小说里,对女性人物的塑造是多姿多彩的。有刘巧珍、田润叶这样勤劳、善良、美丽、纯情、豁达开朗的传统女性代表,也有黄亚萍、田晓霞这样聪明睿智、潇洒豪爽、反叛世俗生活规范的浪漫女性代表以及清纯秀丽,好学上进,善良正直的卢若琴、吴亚玲等一些具有美好心灵的女性。

路遥对女性的描写也是充分、细致的,完全彻底地表现了他对女性从审美到品质的全面价值观。路遥对女性的渴望与期盼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他的作品里所看到的事实是,一个个善良美丽鲜活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他自己的母爱与博爱的巨大胸怀。没有对女性抱以极大的热情,是不可能塑造出这么多鲜活灵动的女性形象的。

“我永远记着那个遥远的大雪纷飞的夜晚,我有生第一次用颤抖的手握住我初恋时女朋

友的手。那美好的感觉至今如初。我曾和我的女友穿着厚厚的冬装在雨雪弥漫的山野手拉手不停地走啊走,并仰起头让雨点雪花落入我们的嘴中,沁入我们的肺腑。”

路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的首页标题下写道:“献给我的弟弟天乐。”天乐就是路遥的四弟,是《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的原型。他们兄弟俩超越了兄弟情,上升到一种友谊,是兄弟,也是朋友,是知己,也是相互鼓励和批评的同道人。

每当路遥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在身旁,他甚至是路遥思想的执行者,为他创作上出现的问题排忧解难。与大哥一起交流思想,一起哭,一起笑,就像凡高与他弟弟提奥一样,有着心心相印般的神奇通灵。

天乐说:“路遥需要我给他创造奇迹,而他要给读者创造奇迹。”

路遥在文章里给女儿写道:“孩子,我深深地爱你,这肯定胜过爱我自己,你也许并不知道,我在深夜里,常常会久久立在你床前,借窗外的月光,看看你的小脸,并无数次轻轻地吻过你的脚丫子。”

路遥的爱女路茗茗16年以后,用这样一段文字来表达父爱:“我知道父亲是如此深爱这片土地,深爱一切生命;父亲用他深沉而朴素的爱感染了许多人,可能也正是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这么多朋友记得他。我从小跟父亲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没有多少向父亲撒娇的机会,但我却深深地知道,我是幸福的!我得到了一生中独特而深沉的爱,这份爱凝结了他对生命的爱与责任。”

路遥在女人眼里是一个好男人;

在朋友中是精神领袖;

在兄弟姐妹中是好大哥;

在读者的眼里是一个默默耕耘的天才。

第四集立志

【本集提示:路遥从1969年开始喜欢文学,1970年开始文学创作,他在青年时代就有充满激情的创作欲望,亦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是路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

路遥从小就表现出友善和多愁的倾向,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发奋读书,善于想象,在延安大学期间,已经显露出特立独行的个性,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和文学方面的才华.

我认为大学期间是路遥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学创作的关键,是他立志并迅速成长的圣地。

(采访对象:申沛昌、陶正、闻频、叶锦玉、陈泽顺等同学和当事人,还有他的代课老师) 】

路遥给大学生讲演时说:“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跨越了第一步,这值得骄傲,但是这不够,今后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你们现在就应该做好准备。我的作品中主要人物都是青年,我主观上也是着力塑造好青年形象,对青年问题的关怀我相信一代比一代强,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我个人,我曾经在好多场合说过,每一代青年的主要使命就是战胜前人。但是我们不是要打倒前人,我们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这样才能证明我们一种新的人生。”

路遥1969年在马家庄小学任“民办教师”。这时候就开始了文学创作,1970年第一次以署名“路遥”发表诗作《车过南京桥》。

同年进入延川“毛泽东文学宣传队”,从事文学创作工作,与北京知青陶正合作创作了歌剧《蟠龙坝》。与闻频合作创作歌剧《第九支队》,直到1972年这部歌剧在延川县演出。

同年6月,路遥与诗人曹谷溪去黄河畔采风,创作的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发表在延川县张家河公社新胜古大队的黑板报上,1971年同诗歌《塞上柳》一并发表在《延安通讯》上。

1973年,路遥以当时工农兵学员的方式走进了延安大学的校门。进入延安大学,是路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路遥从小就表现出友善和多愁的倾向,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发奋读书,善于想象,在延安大学期间,已经显露出特立独行的个性,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和文学方面的才华。

我们认为大学期间是路遥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学创作的关键,是他立志并迅速成长的圣地。

1973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消息《重视群众文艺创作牢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一文是这样表彰路遥的:“陕西延川县刘家圪崂大队,回乡知识青年王路遥,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亲眼看到广大贫下中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劈山修渠,改土造田,深受鼓舞和感动,他一边积极参加集体劳动,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写了50多篇文学作品,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的精神风貌,他写的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塞上柳》、《进了刘家峡》以及小说《优胜红旗》等,已在地方报纸和陕西省文艺刊物上发表。”当时能在《人民日报》得到这么一大段表彰,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路遥当时已经在县城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2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兴之路观后感200字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可以借鉴的哈。 今天我看了《复兴之路》这部影片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 中国历经了多少风雨沧桑,也历经了多少磨难。 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火烧圆明园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今天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当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当嬉笑打闹的那一刻;当在课堂上欢快上课的那一刻;当与家人共进晚餐的那一刻……你,是否想过,这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至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正是中国的强大,正是我们拥有四大发明,才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欧洲等各个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

1840年,因为中国的禁烟措施,遭到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 中英两国爆发了鸦片战争,由于中国的科技落后,导致中国大门第一次被打开。中国彻底失败,并且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然而中国人的思想还未被打开。1860年英法舰船200只,侵略军16000余人闯至天津大沽口外。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委曲乞和,无心抵抗,致使侵略军长驱直入,进逼京城。咸丰皇帝仓皇逃奔承德,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 次日下午,当侵略者将圆明园的财宝洗劫一空后,又放火将圆明园烧成粉末。 这时的中国彻底宣告失败。 “国破家何在?”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有志人士挺身而出,前赴后继,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如: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毛泽东……一批批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仅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终于迎来了今天这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

(完整版)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16集诸子百家

第16集:诸子百家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一个时期至关重要,公元前500年左右,东方西方,群星璀璨,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均在这个时期诞生,中国、印度、希腊,三大古典文化中心最终形成,其所产生的文化,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思想与生活。这个时代,是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称其为轴心时代。中国的哲学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蓬勃而出。在战国时代,被称为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各种思想交错碰撞,即彼此批评博弈,又相互吸收交融,形成了为后世所称到的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写下了最为灿烂的篇章。 这里是山东省邹城市的孟庙,庙宇里正在进行的是成年加冠礼,在集体叩首之后,老者主持加冠仪式,少年加冠之后便正式成年,千百年来,殿堂里的亚圣孟子注目着无数后辈少年加冠成年,孟子是孔子的弟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推崇备至,孟子遗憾自己不能亲自倾听孔子的教诲,只能成为私淑弟子,但孟子却坚定地视自己为孔子的直接继承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人之初,性本善,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开头的这句话,就是孟子思想的基础。孟祥居老人是孟子的74代孙,也是中华孟氏宗亲会的名誉会长。 孟祥居: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来讲都是善良的,他认为就是说老百姓就能享受到帝王的仁义和慈爱,他才能真心实意地拥护你,才能爱戴你,你的江山才能够坐的稳,所以说得人心者得天下。 这里是位于河南开封的游梁祠,2014年夏季,河南孟氏宗亲会在这里举行了一场规模不大的祭祀仪式,仪式里有一项告祖的内容,孟氏后人准备重修游梁祠。和孔子一样,孟子也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和孔子困厄陈蔡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同,孟子在各国都受到了统治者的厚待,享有丰厚的待遇。当年,孟子生平出游第一事就是游梁说惠王,在魏国国都大梁,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段对话流传至今。国君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会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却毫不客气的回答: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只有有仁义就足够了,在儒家历史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孟子第一次向一国之君阐述行仁义、兴王道,后人为此专门修建游梁祠,纪念孟子。梁惠王虽然多次向孟子请教,但他只想通过战争使魏国扬威天下,与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爱民,不嗜杀,省刑罚,减免赋税的思想格格不入。因而孟子的仁政主张很难被统治者真正接受,孟子最终对梁惠王绝望了,生气地说梁惠王望之不似人君,然后离开魏国。 孟氏宗亲的祭奠过后,游梁祠重归平静,世代在这里看守的后人细心地打扫着院落,实际上,游梁祠大部分已毁,所剩殿宇也被改造成了工厂厂房,祠内仅存的两方石碑,一方为康熙二十八年,阎兴邦《重修由梁祠书院碑》,另一方为嘉庆年间之碑,碑上面的字迹剥落模糊,游梁祠的魄罗情形,仿佛就是当年盛名之下的孟子,在宣讲仁义之说时的遭遇,离开魏国后,孟子转赴齐国,他对齐国抱有很大的希望,尤其想尽快到达稷下学宫。轴心时代的东方,有一所群贤聚集,思想之火无比璀璨的学术中心,它既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也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和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这里汇聚了当时了最著名的学者,他们收徒讲学,交流论辩,各种思想交流碰撞,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的场所。 韩伟东:这是一个稷下学宫的一个标志碑,稷下学宫的具体的位置呢,根据史书记载,应当是在齐国都城宫城西墙的南门,它南边正好有稷山,现在都湮没在这些田地之下了。韩伟东,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局长,稷下学宫的兴衰是生活在稷山下的所有人最为感慨的。对于稷下学宫,郭沫若曾高度评价说,这稷下之学的设置,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是有划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篇一: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纪录片,题目叫做《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败走向兴盛。是的,我们的中国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蜕变,最终繁荣昌盛!回忆过去,那一点一滴都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复兴之路》以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的画卷,为我们演绎中国的蜕变。它站在新的中国,新的历史上,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它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如何觉醒,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部纪录片从“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这六个主题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如何从以前的落后走向现在的繁荣昌盛。 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也有过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但是到了近代,我们的祖国由于种种原因变得衰弱了,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欺负。是中国共产党拯救了我们,领导我们走向复兴之路,带领我们建设新中国。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祖国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说: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们中国成功举办,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号”登天,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复兴之路上的坚持的脚印。 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篇二: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复兴之路》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巨片。看完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中国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宝船下达西洋……

复兴之路__解说词

CCTV《复兴之路》宣传片解说词欣赏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 复兴之路解说词下载复兴之路的解说词 第一集千年局变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第二集:峥嵘岁月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1913年3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他和许多人所期待的议会民主制度成了泡影,随后,为了换取支持,袁世凯基本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年袁世凯终于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而败亡,但北洋政府却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幻大王旗,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报刊上常见的描述是大肆劫掠,惨不忍言。 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1919年梁启超来到欧洲,贫富差距和尖锐的劳资矛盾让他十分震惊,他在《欧游心影录》中描述道: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中国还要沿着这条路再走一遍吗?就在这个时候,从俄国传来了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反复比较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集中国新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同时也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治愈了旧中国无法医治的顽症,农村则继续实

货币央视大型纪录片经典解说词

纪录片《货币》●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泥板上,她在亚细亚海边的贝壳里,她在太平洋岛 上的石头上,她在印第安人的珍珠项链里。她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她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却不知道她将往哪里去。 她,就是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就像一把尺子,给每一个物品定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货币只对有形物品进行丈量定价。 ●货币对发明创造的定价叫做专利。 ●风险可以定价,也可以买卖。人们开始用口袋里的货币,开始衡量自己可以 承担的风险和收益。 ●货币给风险的定价叫做保险、叫做期货,货币给企业的定价叫做股票、叫做 债券。货币给每一种产品定价后就有了交易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可以跨越时空。 ●人对自由的天然追求决定了货币在未来的交易中只会越来越深化。 ●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在货币缔造的金融市场中不再依赖于权利和武力。货币 对全世界的资源进行了市场配置,于是诞生了市场经济,而货币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工具。 ●货币,一个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 进步;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赤字、汇率与国际社会货币体系的稳定与公平,这些由货币产生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时的契约就是货币的雏形。 ●这些泥板告诉人们:人类最早记录的不是诗歌,也不是哲学,而是生意!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以资本主导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制度称为资 本主义。 ●货币与工商业结合起来转化为资本。 ●古罗马文明传承于古希娜文明,古希娜强调人生在世不仅是为赞叹神的伟 大,而且要欣赏人的伟大,因为人类是神的体现,是神在地上的继承者。对宗教神权的批判与对人权的重新认识迅速扩展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和艺术,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文艺复兴”。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黄金——被冰封的欲望。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驳斥了黄金是唯一财富 这一观念,在世界树立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试图恢复黄金作为金属的本来面目。 ●今天,世界主要银行几乎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有义务向公众披露资产、 债务和经营业绩,并接受股东和公众监督,股份制不仅壮大了银行资本,同时明晰的权结构将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分离,银行告别了一人独揽大权的时代,职业银行家从此出现,维护信誉不再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它渗透到一家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第一集:《复兴之路》解说词千年局变

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 序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公元1661年的时候,随着清朝第三个皇帝康熙的登基,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此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联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逼近了中国。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 第一集:千年局变 (福建马尾港)这是位于中国东南的一个小镇。2006年,小镇上的一个造船企业,迎来了自己140岁的生日,今天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三造船大国,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只是行业中十分普通的一家企业。而在140年前的1866年,马尾造船厂的建立,却是一件备受关注的大事。船厂的创办者——大清国闽浙总督左宗棠在奏折中说修建造船厂的目的是“欲防海之害”。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中国第一个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现代船舶修造厂,在小镇马尾动工了。 一百多年前,大清国在海上遭到了怎样的侵害?一个造船厂,如何能迎接这个挑战?马尾造船厂开始修建的26年前,危机从海上而来。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那么,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它将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呢?也许,英国议会在1840年4月的3天辩论,可以帮助后人考察战争的根源。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 对于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激增的英国来说,扩大世界市场是它最急迫的愿望。中国的邻邦印度此前已经成为英国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的殖民地。为了获取利润,英国殖民者在中国人中制造了一种需求——鸦片,以此在40年间,掠走了三、四十亿两白银。马克思曾谴责到:“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 英国议会最后以5票的优势否决了反对党提出的反战议案,鸦片战争爆发。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完全没有准备的清政府,遭遇了完全没有预料的失败。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 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 然而,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几乎没有中国人意识到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上的差距,长期的闭关锁国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人却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作了周密的准备。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精选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精选 下面是为你准备的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作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是CCTV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序言,这部翔实又深沉的影片给予了我极大地震撼。 复兴之路,平辱之途。曾几何时,康乾盛世让中国人沉溺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不愿清醒,当被西方列强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制造出的大炮轰开国门的时候,中国人惊醒了,却以无力抵抗。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灾难遍布中华大地,炮火燃尽美好河山,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眼睁睁看着华夏大地一点点纳入他人怀中,支离破碎。 这股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是中国三千年以来最大的变局。在面对资本主义的疯狂扩张和贪婪掠夺之时,在中华大地面临生死抉择时,幸而有得一批批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毛泽东,这一个个浓墨重彩的姓名,这一次次感人生动的壮举,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正是这一批批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才迎来如今这安宁平静的幸福安康与团结和睦。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乃生存之本,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强大繁荣,我们足够可以自豪与自信的屹立在各国之林,但我们不能忘记先烈前辈曾经走过的那段漫长艰难的道路。遍观世界之史,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列强入侵,无力回击。这并非敌人过于强大,因为每个国家都曾有过扩张版图侵略的野心,真正的原因是旧中国自身思想的零乱粉碎,是清政府自身的腐败无能,是自己的弱点过于巨大最终导致零星之火而以燎原! 大清闭关锁国,孤立自己,在阿谀奉承和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迷醉,使自己在世界上落伍,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之中;清朝军队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13集孔子讲课讲稿

第13集:孔子 安怀堂山东曲阜孔府 童声颂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清晨,朗朗的读书声从这里传出,学生们朗读的是《论语》,《论语》虽然只有11705个字,却被称为中国第一书,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也影响了世界,还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论语》是一部散发着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生命体温的经典,浓缩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孔子弟子思想的精华,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元典之一。 杨朝明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杨:《论语》里面,这个做人的道理,这个处事的智慧,它已经沉淀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一种心理,动成了我们一种生命底色。 钱逊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钱:在这以前,是一种以这个天命为主的这个思想,然后出现的变化,而孔子他的价值,《论语》里面这个思想价值,就是他开始建立了一个完全立足于人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所以从那以后,从孔子以后,中国文化走了一个新的一条道路。 夫子洞山东曲阜尼山 尼山山东曲阜 公元前551年,一个婴儿降生在这个黑暗狭小的山洞中,因为生下来头顶的中间是凹下去的,和尼丘山很相似,这个孩子被取名为丘,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二,所以字仲尼,后世因为要避他的名讳,把尼丘山改名为尼山。 万仞宫墙山东曲阜 因为他,山东曲阜成为朝圣之地,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孔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先祖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宋湣公,宋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公元前710年,在国内权力斗争中失势的孔氏一族逃到了鲁国。 鲁源村山东曲阜 相传,今天山东曲阜东南,尼山附近的鲁源村,是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的所在地,村中现在还存有一块纪念孔子的石碑,是康有为在1924年所立。 叔梁纥塑像尼山孔庙 颜徵在牌位尼山孔庙 启圣门尼山孔庙 启圣王殿尼山孔庙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身为鲁国陬邑的邑宰,在年近古稀的时候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便去世了,孔子跟随母亲搬到国都曲阜阙里居住,在这里,孔子度过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杨朝明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杨:因此啊可以想象,那么孔子那么这个小时候啊,这个在他这个母亲的带领下这个成长的这种环境,所以呢这个孤儿寡母啊这个应该说是这个非常艰难的。

复兴之路观后感1500字_心得体会

复兴之路观后感1500字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复兴之路观后感1500字,感谢您的阅读! 复兴之路观后感1500字(一) 上个星期我们专业在教学楼101教室组织播放了《复兴之路》。但由于时间原因,未能看完六集,而只观看二集。尽管如此,我还是颇有感触。就整部影片的印象而言,我觉得《复兴之路》展现了崛起中中华民族的自豪和信心。这是毫无疑问的,可以从影片格调和取材看 上个星期我们专业在教学楼101教室组织播放了《复兴之路》。但由于时间原因,未能看完六集,而只观看二集。尽管如此,我还是颇有感触。 就整部影片的印象而言,我觉得《复兴之路》展现了崛起中中华民族的自豪和信心。这是毫无疑问的,可以从影片格调和取材看出。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67年,贯穿着中国近代史以来每一个深刻的历史阶段、每一个感人的故事,勾画出了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从这条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历史结论:那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并指导全党。正是由于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正确地判断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随时根据新的情况,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

《货币》(央视大型纪录片)经典解说词.

纪录片《货币》 ●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泥板上,她在亚细亚海边的贝壳里,她在太平洋岛上的石头上, 她在印第安人的珍珠项链里。她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她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却不知道她将往哪里去。她,就是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就像一把尺子,给每一个物品定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货币只对有形物品进行丈量定价。 ●货币对发明创造的定价叫做专利。 ●风险可以定价,也可以买卖。人们开始用口袋里的货币,开始衡量自己可以承担的风险 和收益。 ●货币给风险的定价叫做保险、叫做期货,货币给企业的定价叫做股票、叫做债券。货币 给每一种产品定价后就有了交易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可以跨越时空。 ●人对自由的天然追求决定了货币在未来的交易中只会越来越深化。 ●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在货币缔造的金融市场中不再依赖于权利和武力。货币对全世界的 资源进行了市场配置,于是诞生了市场经济,而货币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工具。●货币,一个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 方面,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赤字、汇率与国际社会货币体系的稳定与公平,这些由货币产生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时的契约就是货币的雏形。 ●这些泥板告诉人们:人类最早记录的不是诗歌,也不是哲学,而是生意!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以资本主导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制度称为资本主义。 ●货币与工商业结合起来转化为资本。 ●古罗马文明传承于古希娜文明,古希娜强调人生在世不仅是为赞叹神的伟大,而且要欣 赏人的伟大,因为人类是神的体现,是神在地上的继承者。对宗教神权的批判与对人权的重新认识迅速扩展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和艺术,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文艺复兴”。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黄金——被冰封的欲望。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驳斥了黄金是唯一财富这一观念, 在世界树立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试图恢复黄金作为金属的本来面目。 ●今天,世界主要银行几乎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有义务向公众披露资产、债务和经 营业绩,并接受股东和公众监督,股份制不仅壮大了银行资本,同时明晰的权结构将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分离,银行告别了一人独揽大权的时代,职业银行家从此出现,维护信誉不再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它渗透到一家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央行要有独立性,不能听命于政府。央行滥发货币,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这样虽然会 刺激经济增长,使政府官员获得连任,但为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货币的发行从最初的起源于民间,逐渐被政府独享,最终被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职能 也从最原始的一般等价物演变成为市场的制动装置。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货币的独立、自由与公平。 ●只要有货币的地方,通货膨胀就像一个幽灵,如影随形。 ●黄金具有保值的功能,尤其在通货膨胀严重时。 ●当通货膨胀来临,投机者可能一夜暴富,诚实劳动者却可能日益贫困。 ●通货膨胀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票子发多了,经济消化不了。通货就是钱,膨胀就是多。

复兴之路第二集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二集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复兴之路第二集观后感(一) 《峥嵘岁月》讲述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诞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国道路,后来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究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复兴之路第二集观后感(二)

《复兴之路》第二集峥嵘岁月,讲的是辛亥革命以后群众不甘再被屈服,他们产生自强的念头,不愿再被外强侵略,这些思想的变化给中国带来影响。但是由于袁世凯勾结日本人窃取革命果实,孙中山被逼让位,中国并没有完成彻底的改变。此时,所有的人都在怀疑到底哪个主义能给中国带来光明!此时,从俄国传来“十月革命”的成功消息,俄国迅速走向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自此,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同时,这一时期踊跃出很多爱国者,他们认为中国应该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 就在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阶段,日本对中国发动侵华战争。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实力薄弱无法单独抗衡日本,因此,中国共产党努力促成两次国共合作,进行“八年抗战”,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援助下,最终打败日本,取得胜利。抗战结束,国民党想要抢夺中国政权,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毛泽东意味深长的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因为国民党左派只代表少数人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后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成为国家的先锋队。时代发展到今天,党章中依旧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中国共产党一直带领着群众走向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复兴之路,顾命思议就是从衰败走向兴盛。是的,我们的中国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蜕变,最终繁荣昌盛!回忆过去,那一点一滴都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复兴之路》就是以一个歌剧的形式,为我们演绎中国的蜕变。它站在新的中国,新的历史上,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它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民族是如何觉醒,选择社会主义,实现改革开放,而后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的源头,我想应该从鸦片战争开始,如果没有清政府的腐败,就没有以下的战争,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当清朝的康熙皇帝登基,使封建社会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段盛世,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当欧洲的国家征服海洋伴随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渐渐连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独立存在。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他毫无悬念的向中国袭来,然而还沉浸在康乾盛世的人们全然不知道自己正面临一场灾难。当欧洲各国的资源不能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时!统一把目光集中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但是一句“天朝物产丰盈”中国便把自己锁在笼子里。通商不成,抢夺的念头便产生了,

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展到东方,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到了尽头。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而又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殖民主义强行向中国倾销走私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去,掀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从此,清政府灭亡!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如果,清政府没有腐败,而是抗击对外,那新中国会不会成立呢?那些人为国捐躯的人是不是不会死,那些侵略我国的人,是不是不敢打我们中国的主意呢?尤其是日本,它是一个小岛,它也敢欺负我们地大物博的中国,说明中国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06集夏王朝觅踪

第 06 集:夏王朝觅踪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既传承着龙山时代诸邦国都邑创造的早期文明,又作为上古夏商周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它又是一个传说中的王 朝,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成熟的文字尚未产生,关于它所有的历史即便最权威的传世古文献也 都是后世根据口耳相传记载下来。怀疑夏王朝的存在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并一度困扰着史学界,直到考古工作的成果不断涌现,夏王朝的庐山真面目才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禹王庙河南省禹州市 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区的一条古老的街道,几千年来一直供奉着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而关于他的各种传说至今流传在禹州的大街小巷,他的精神也被人们世代传颂。 教之忠禹州市文化局前局长 教:这一处建筑啊,是我们禹州市作为一个夏代早期都城传流下来的一 处,涉及大禹治水的一处神话传说遗迹。 在禹州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 事,远古时期禹州一带洪水泛滥,皆因水中的一种怪兽蛟龙作祟,蛟龙在水中兴风作浪,鼓动水势,冲垮人们所筑的堤防,淹没土地和村庄, 致使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后大禹在众神的帮助下,将九条蛟龙一一制服,并 把其 中的一条禁锢在这口八角井中,从此,人们把这口井称为禹王锁蛟井,并在井上塑像立庙,以此世代感谢禹王的恩德。 教之忠禹州市文化局前局长 教:虽然这个它有许多东西是神话传说的东 西,但伟大的这个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为怀念 大禹治水这个英雄之举,所以演变出来这么一个神话传说,它就说明了将这个位置这个锁 蛟, 它就是大禹曾经在这里指挥治水的一个象征物,一个标志 物。 那是一个洪水肆虐的远古时代,河流泛滥,大浪滔天,使无数生灵涂炭,即便所有的人 齐心协力,洪水仍然长期肆虐,治水成为最重要的事情,它关系着人类的生死存亡。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在尧时代,大禹的父亲鲧也是一位治水能手,尧将治理洪水 的任务交给了鲧,可惜鲧没能完成使命,最终因失职被杀。到了舜时代,治理洪水的艰巨任 务转而落到了禹的身上,禹汲取了父亲失败的经验与教 训,改变了治水的方法,经过十几年艰难的努力,终于治理了洪水,直到现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仍为大家津津乐道, 在世人的眼中,大禹功不可没,利泽万世。 李学勤清华大学历史 系教授 李:你可以看到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洪水的传说,可是,我们中国的洪水传说 是不同的,因为我们的洪水传说有两点不一样,因为一般的这个外国的说 法,就像那个基督 教圣经里讲的,那么上帝创造了人,人做了坏事上帝发怒了,就降下洪水把人都消灭了,而 我们中国的传说不是这样 的,我们这是一个自然灾害,虽然是规模很大的一个自然灾害,可是呢凭着人的这个主观的斗争,这个组织的力量,克服这些灾害,随着大禹治水吗,大禹治水,大禹作为一个王,他这个身先群众,这么艰苦的工作做了多少年那么才达到这个效果。 汶川县四川省阿坝自治州 位于河南禹州几千公里以外的四川省汶川 县,几千年来,当地的羌族百姓将大禹视为自己的祖先。 大禹铜像四川省阿坝自治州汶川县 矗立于岷山之畔的大禹铜像,悬胆方口,头戴四面斜坡平天冠,束发带依稀可见,在今天汶

复兴之路观后感_心得体会

复兴之路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复兴之路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一 摘要: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每一步,都伴随着不忍回顾的屈辱;每一步,都推动着中国,向新的台阶迈进! 关键词:复兴之路;中国;变革;跨越 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16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一、中国的屈辱历史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踢门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鱼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 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时,确实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从此中国的灾难降临了。在列强的武力威胁,打击之下,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

央视纪录片京剧解说词

京剧 第一集 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热闹与绚丽,其实,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真正离去。 对于那些有情和无情的岁月里,京剧之对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即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一位著名美国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撰文对京剧这样的形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大多数西方人认为:京剧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历史远去的背影,至今都折射出京剧复杂的身形。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古老艺术,终归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延绵不绝的血脉精魂。 一百多年前的王瑶卿,是京剧舞台上的要角儿,穿梭出入于重重宫门的紫禁城,立于这个富丽堂皇而又戒备森严的宫廷舞台,为一个行将死去的王朝载歌载舞。王瑶卿的身影其实并不孤独。京剧百年,这个舞台,曾经见证了太多粉墨登场的艺人无以掩饰的光荣或梦想、得意或失落。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正是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成就了一个王朝的跨越世纪的欢娱,也成就了京剧自身的灿烂与辉煌。 当所有的繁华已成过往,当所有的热闹归于沉寂,关于京剧,关于那些将自己的精魂,映射在舞台之上的戏梦人生。我们的讲述,就从这个早已陨落的王朝开始。 此时的昆曲已经盛极而衰,管弦悠扬伴随着吴音呢喃,演绎着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的老套情节,抛开身份面子不管,即便是宫廷之内的王公贵胄,大概也对昆曲开始有了审美疲劳。 咸丰十年,也就是公元1860年,紫禁城漱芳斋戏台,终于迎来了第一位演唱皮簧的供奉内廷,他就是日后被称为京剧鼻祖的程长庚。程长庚是三庆班的第四任班长,与所有前辈班长相比,程长庚粗通文墨,是梨园航中凤毛麟角的文化人,作为一名德行高尚的班主,程长庚对戏曲至于世道人心的潜移默化,怀有一份常人不及的敏感和关切。 19世纪50年代,清帝国的大门,已随鸦片战争的失败轰然开启,古老的神州大地,开始了千年未有的艰难转型。然而,紫禁城内时时荡漾的,依然是昆曲男女之情的委婉之音。王朝政治的昏聩腐朽,与戏台下的沉湎萎靡,促使程长庚开始将思考的目光,转向舞台剧目的革新。一次偶然的机会,程长庚与一位常来听蹭戏名为卢胜奎的进京赶考的学子,走到了一起,并最终劝说卢胜奎放弃科考,转而下海入了梨园。以儒生的身份屈就梨园,卢胜奎大概是京剧史上第一人。在倡优并列的封建专制社会,今天的我们简直无法想象,这位来自江西的官宦子弟,需要跨越如何艰难的内心挣扎,总之,卢胜奎的加入,注定将使京剧,在通往艺术神殿的漫漫长路上,很快跨越尤为关键的一级台阶。 程长庚和卢胜奎,为了一改京都舞台的颓靡之势,合作成就了这部涵盖了三十六本的京剧长篇大轴《三国》的问世。三国戏的演出,一时成为京城舞台旷日持久的风潮,而正是在这股热潮的吹送下,京剧终于开始在一百五十年前,开始展现出质朴的泥土气质之外,从未有过的清新刚健和风雅底色了,确保它一举挣脱世俗成见中的下里巴人、卑微底下的身份规约,大大方方地迈上了宫廷演出的大舞台。 中国戏曲源自乡野,其原始声腔普遍具有高喉大嗓的特点。乡村露野,搭台唱戏,台上的人不吼着唱,台下的人是不会答应的。 古老的成见,到一位名叫谭鑫培的京剧老生红遍京城时,总算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复兴之路观后感6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600字 复兴之路>观后感600字(一) 《复兴之路》是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阵容庞大,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名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全剧以历史时间为脉络,有序曲《我的家园》和《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五个章节构成。伟大的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以节目表现了出来。可见主创班底以及演出的艺术家和演员为其付出了多大的辛劳、智慧情感和努力。历史的历程用艺术精彩呈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困难中奋起,百折不挠勇攀高峰。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无数英雄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抛头颅洒热血。 复兴之路这段时期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让中环民族从备受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我们为其展现的宏伟美丽的史诗气质而动容,为其所体现的巨大而坚韧的民族精神而动情,为其精湛而富于艺术想象力的舞台呈现而折服。 艾青名句:'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生长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复兴之路给予了我们启示: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每时每刻都要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放于首位。 我相信,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强势崛起、繁荣富强。 复兴之路观后感600字(二)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影像资料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16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即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