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六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观察

实验六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观察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蛙的体循环血压、心肌收缩和心电图(ECG)的同步记录与分析 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 专业:10级生物技术及应用(基地班) 教室:A414 学生姓名:徐棒夏凡女 学号:10350083 10350081 指导老师:龙天澄张碧鱼陈笑霞 日期:2012年5月15日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蛙的体循环血压、心肌收缩和心电图(ECG)的同步记录 2.记录和分析植物神经系统和重要神经递质对血压、心电(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心搏(心肌的收缩特性)的影响。 二.动物与器械 青蛙;蛙心插管、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采集系统、蛙心夹、YP100压力换能器、三通管、注射器、保护电极、露丝电极、一维位移微调器、固定针、蜡盘、培养皿、污物缸、棉线、纱布、滴管、小烧杯;任氏液、石蜡油、肾上腺素溶液、乙酰胆碱溶液、肝素溶液;

三.实验原理 神经与体液因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可通过心肌收缩力、心电图和血压的变化反映出来。尤其是血压的指标直接反映了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变化,可以较好的评价整体的心血管功能。 本实验用青蛙主动脉插管法,直接测量血压,并同步记录心搏和心电图。记录和分析植物神经系统和重要神经递质对血压、心电(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心搏(心肌的收缩特性)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 1. 分离迷走交感混合神经干 按常规方法用探针刺毁蟾蜍的脑和脊髓,将动物背位放在蛙板上。把左侧下颌角与前肢间的皮肤纵向剪开,用镊子紧贴下颌角分离皮下组织。找到体轴走向的提肩胛肌,小心地将提肩胛肌横向剪断,即可见到其下方的血管神经束(皮动脉,颈静脉和迷走-交感混合干)。在迷走—交感混合干下方穿一线,用玻璃分针分离开神经,用湿生理棉球暂将神经覆盖,以避免神经干燥。 2. 暴露心脏 在胸骨柄后方的皮肤上先剪开一小的切口,再自切口处向左右两侧锁骨外侧方向剪开皮肤,切口成V形,把切开的皮肤掀向头端。在胸骨柄后方的腹肌上也剪一小切口,沿身体正中方向剪开剑突和胸骨(剪子尖向上翘以免损伤血管和心脏),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及提臂肌,使胸部创口也呈V形。可见到心包和心脏。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在心脏舒张时夹上蛙心夹。蛙心夹拴线的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换能器的输出端与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一个输入通道相连)。 3. 主动脉插管 YP100压力换能器的直端和侧端管上加装三通管。从侧管注入液体石蜡,将系统内气泡赶净。用装有50%柠檬酸钠溶液(肝素-任氏液)的注射器连接于侧端管上,直端管上连接心脏插管。 用线结扎动脉的远心端,在左主动脉分叉处穿线备用。用手术剪在结扎处与穿线处剪一V形口,将插管经V形口插入动脉圆锥适当深度。穿线结扎并固定于插管上。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试验指导

前言 本教材是在长沙医学院药学系领导下,由药剂学教研室组织编写,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配套实验教材,充分结合了本系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供药学专业教学使用。 实验课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使课堂中讲授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得到验证、巩固和充实,并适当地扩大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实验方法在医药学相关领域的应用,掌握专业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习惯。 一、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由指导教师讲皆实验的基本原理、要求、实验目的,注意事项及主要设备的操作方法; 2.实验小组人数为3~5人,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 3.学生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所记录的现象和数据、使用的仪器和负责的清洁工作,经指导教师检查,符合要求,方可离开实验室。 4.教学实验除验证课堂理论外,并要求掌握相关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报告 1.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始记录、结果、结论、讨论等部分的内容; 2.每个实验的实验报告应于实验结束后第三天,交实验指导老师处批改; 3.实验结束时,实验报告中的原始记录应由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 三、考核与报告 1.实验完成后,由学生将实验过程、原理、目的及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 2.指导教师对每个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 3.每次实验成绩的平均成绩记为实验考试成绩,不另外进行实验考试。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 - 1 -

- 2 - 实验一 磺胺嘧啶在体小肠吸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在体肠管泵循环法研究吸收的实验方法。 2.掌握药物肠管吸收的机理和计算吸收速度常数(ka)、吸收半衰期(t 1/2(a ))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药物消化道吸收实验方法可分为体外法(in vitro )、在体法(in situ )和体内法(in vivo )等。在体法由于不切断血管和神经,药物透过上皮细胞后即被血液运走,能避免胃内容物排出及消化道固有运动等的生理影响,对溶解药物是一种较好的研究吸收的方法。但本法一般只限于溶解状态药物,并有可能将其他因素引起药物浓度的变化误作为吸收。 消化道药物吸收的主要方式为被动扩散。药物服用后,胃肠液中高浓度的药物向细胞内透过,又以相似的方式扩散转运到血液中。这种形式的吸收不消耗能量,其透过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可用下式表示: h C C DkS dt dC P GI -=- (1) 式中 dt dC 为分子型药物的透过速度;D 为药物在膜内的扩散系数;k 为药物在膜/水溶液中的分配系数;S 为药物扩散的表面积;C GI 为消化道内药物浓度;C p 为血液中药物浓度;h 为膜的厚度。令Dk =P ,则P 为透过常数。 一般药物进入循环系统后立即转运至全身各个部位,故药物在吸收部位循环液中的浓度相当低,与胃肠液中药物浓度相比,可忽略不计。若设 'k h PS =,式(1)可简化为: C k dt dC '=- (2) 式(2)说明药物透过速度属于表观一级速度过程。以消化液中药物量的变化率dX/dt 表示透过速度,则: X k dt dX a =- (3) 上式积分后两边取常用对数,变为: t k X X a 303 .2lg lg 0- = (4)

实验十-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家兔肠管平滑肌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 实验目的 1、掌握离体平滑肌的实验方法。 2、观察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 教学时数2学时 实验原理 一、离体实验 1、所用组织:心脏、膀胱、子宫、气管、肺、肠等均可用于离体实验 2、特点:实验条件易于控制、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节省时间,可进行大量 药物的筛选。 3、要求:离体实验需在一定生理环境下进行,模拟体内环境。 (1)温度:38±0.5℃ (2)通氧气:1-2气泡/s (3)营养液:含有一定离子和葡萄糖的溶液,不同的组织所选用的营养液不同。 二、离体肠管实验 1、肠管的选择: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进行选择 (1)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2)自律性:频率较慢,起博点位于十二指肠,自律性自上而下渐弱。 (3)空肠多做定性实验,回肠多做定量实验 2、肠内受体及作用原理 (1)受体:家兔小肠平滑肌上存在α、β、M受体。 (2)作用:α、β受体兴奋可使小肠平滑肌抑制而舒张;M受体兴奋可使小肠平滑肌兴奋而收缩。 (3)药品对受体的作用:

1、氯化乙酰胆碱(Ach):M受体激动剂,乙酰胆碱可兴奋M受体,使小肠收缩幅度 增加,蠕动加强。 2、阿托品(Atro):M受体阻断药,为竞争性拮抗剂,单独用药对肠管无作用,可阻断 M受体,对抗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使肠管收缩幅度降低。 3、肾上腺素(Ad):α、β受体激动剂,可激活α、β受体(主要是β2受体),α、β 受体激动可产生与M受体激动相反的效应,表现为肠管舒张,小肠蠕动减弱。 4、氯化钙(Bacl2):①Ba2+进入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使平滑肌收缩,②Ba2+可使细 胞膜发生去极化。所以加入Bacl2肠管会发生强直性收缩,Bacl2并非作用于受体,所以阿托品不能对抗这一作用。 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 2.药品①5X10-4氯化乙酰胆碱 ②0.5%硫酸阿托品 ③0.1%盐酸肾上腺素 ④20%BaCL2 3、器材:RM6240多媒体化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PC80586计算机、张 力传感器、保温式麦氏浴槽、超级恒温水浴、“L”型通气钩、高位吊瓶、量 筒、烧杯、培养器、氧气瓶、外科剪刀、眼科剪刀、眼科镊子、缝衣针、棉线、注射器、台式营养器。 实验方法 一、首先调试RM6240系统,使进入肌张力测定状态. 1.在主菜单中用鼠标选择<实验>中的<消化>,选择系统显示<平滑肌生理特性>。 2.在界面右侧控制参数区选择<张力>,〈选择3g〉,扫描速度1.0s/div,确定信号输入,选择〈通道2〉,在工具菜单选择快速归零(空载时钩上无任何东西)。 3.在主菜单中选择〈示波〉,进入示波状态。

生理学实验报告一

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1.实验员:马冰(0941054) 2.时间:2011年10月10日 3.组号:第二组 4.班级:09生科 二、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技术 3.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4.观察电刺激对神经兴奋性、兴奋传导的影响 5.熟悉阈强度、最适刺激强度及单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兴奋:也就是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并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阈强度:在刺激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时,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也叫阈值或阈刺激。 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其特点:①“全或无”现象;②进行长距离无衰减传递(神经纤维、骨骼肌细胞等)。 阈下刺激引起局部电兴奋,其特点:①幅度在阈下刺激的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升高;②在细胞膜上可进行电紧张性扩布,即衰减性传播;③可以相互融合(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最适刺激强度: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会产生一次机械性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兴奋性作为三大基本生命现象(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那么,什么叫兴奋性呢?它是指可兴奋组织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所有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

(也就是动作电位)都必须有一个条件:刺激。 刺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其中,刺激强度就是电刺激的脉冲电压,刺激时间就是某个单刺激所持续的时间。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固定刺激的时间和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单根神经纤维或肌纤维对刺激的反应是“全或无”式的。但在神经纤维肌肉标本中,则表现为当刺激强度很小时(阈下刺激),不能引起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和肌肉的收缩;当刺激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肌肉收缩的幅度与之成正比。因为坐骨神经干中含有数千万条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其兴奋性各不相同。弱刺激只能使其中少量兴奋性高的神经纤维先兴奋,并引起它所支配的少量肌纤维收缩。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增大,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逐渐增多,其所引起收缩的肌纤维数目亦增多,结果肌肉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刺激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干中全部神经纤维兴奋,它们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也都发生兴奋和收缩,从而引起肌肉的最大收缩。此后,若再增加刺激强度,肌肉收缩幅度将不再增加。我们把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时的最小刺激强度叫最适刺激强度。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把刺激强度固定在最适刺激强度,把单刺激改为连续单刺激):刺激频率就是单位时间内连续刺激的次数。随着刺激频率的增高,肌肉的反应依次表现为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⑴如果刺激频率很小时,每相邻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很大,当其大于肌肉收缩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之和时,肌肉表现为一个个的单收缩。单收缩包括收缩期及舒张期。前者占时较后者为短。 ⑵当逐渐增加刺激频率,使新的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未完全舒张的基础上就开始新的收缩,形成锯齿样的不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⑶当刺激频率继续增大时,新的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落在前一次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收缩期,这样,肌肉在连续收缩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收缩,形成一个类似方波的完全强直收缩张力曲线。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见生理学实验指导P36,P40,P44) 五、实验对象 蟾蜍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 实验目的一 、学习离体小肠平滑肌灌流的实验方法;1 、证明小肠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和紧张性活动,观察若干刺激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2 实验原理二 动物的胃肠道由平滑肌组成,胃肠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的共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运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收缩,缩性之外,尚有自己的特性,小肠还有分节运动及摆动。胃还有明显的容受性舒张,主要有紧张性收缩,蠕动。此外,动,、温度以及气体供应等pH如果将动物的小肠平滑肌离体,放置在各种化学成分、渗透压、并可以观察可保持离体小肠段长时间地存活下来,因子十分接近机体的内环境的溶液中时,温度刺激、化学刺激十分到小肠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紧张收缩性、伸展性和对机械牵拉、将小肠的一端通常用台式液做灌流液,敏感,而对电刺激和切割刺激不敏感等一系列特性。固定,另一端连张力换能器,即可通过一定的记录装置记录下小肠肌的收缩曲线。使用仪器、材料三 仪器:细线,注射器,恒温平滑肌槽,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万1、能支架,螺旋夹,双凹夹,温度计,橡胶管,制氧机等。溶液,溶液,1mol/LHCl:10000乙酰胆碱,1êCl1:50002、材料:台氏液,肾上腺素,12 1mol/LNaOH溶液,阿托品等。. 实验步骤四37摄氏度。、开启恒温平滑肌槽电源,使其恒温工作点定在1 2-3cm长的十二指肠,用台氏液漂洗,置于低温台氏液中备用。、猝死兔子,剪取2连接各种仪器,将小肠的两端分别与标本固定钩和张力换能器连接,让制氧机正常为台3、氏液供氧,进入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摄氏度台氏液中的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待中央标本槽内的台氏液37、先后观察、记录4待台氏液中恢复供氧,停氧1min ,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温度稳定在37摄氏度后,℃37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再灌流分别换成22℃,45℃的台氏液,的小肠稳定后,溶溶液,1êCl溶液,台氏液待肠段活动恢复后,依次滴加1mol/LNaOH1mol/LHCl2乙酰胆碱,阿托品观察肠段收缩曲线的改变。每次实验:100005000肾上腺素,1:液1 次。37在观察到明显变化后,都应用预先准备好的℃台氏液冲洗3实验结果及分析五 )缺氧对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1收缩张力最小值为/min,17次从图一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离体家兔肠段收缩频率为对浴槽内的离体小肠停氧的瞬间可以看到基线明显上移接着又下降回35g。26.8g,最大值为34.6g,最大值为。收缩张力最小值为原来状态,其节律为16次/min, 23.7g 张力:g 图一缺氧对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12.5s/Div)s 单位:1 / 5 . 分析:在缺氧情况下,家兔离体肠段收缩频率和强度都略有下降,但在缺氧瞬间上移的基线是小肠对生理需要的适应,故收缩有所加强但时间很短。从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说明,氧气也是影响小肠活动的因素,缺氧时对小肠收缩活动有抑制作用。)低温对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2最大张力次/min,小肠收缩张力最小为16g,离体小肠在适宜的温度下,其节律为17℃的台氏液后,

磺胺嘧啶在体小肠吸收实验

实验一 磺胺嘧啶在体小肠吸收实验(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要求 1.掌握大鼠在体肠管泵循环法研究吸收的实验方法。 2.掌握药物肠管吸收的机理和计算吸收速度常数(ka)、吸收半衰期(t 1/2(a ))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药物消化道吸收实验方法可分为体外法(in vitro )、在体法(in situ )和体内法(in vivo )等。在体法由于不切断血管和神经,药物透过上皮细胞后即被血液运走,能避免胃内容物排出及消化道固有运动等的生理影响,对溶解药物是一种较好的研究吸收的方法。但本法一般只限于溶解状态药物,并有可能将其他因素引起药物浓度的变化误作为吸收。 消化道药物吸收的主要方式为被动扩散。药物服用后,胃肠液中高浓度的药物向细胞内透过,又以相似的方式扩散转运到血液中。这种形式的吸收不消耗能量,其透过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比,可用下式表示: h C C DkS dt dC P GI -=- (1) 式中 dt dC 为分子型药物的透过速度;D 为药物在膜内的扩散系数;k 为药物在膜/水溶液中的分配系数;S 为药物扩散的表面积;C GI 为消化道内药物浓度;C p 为血液中药物浓度;h 为膜的厚度。令Dk =P ,则P 为透过常数。 一般药物进入循环系统后立即转运至全身各个部位,故药物在吸收部位循环液中的浓度相当低,与胃肠液中药物浓度相比,可忽略不计。若设 'k h PS =,式(1)可简化为: C k dt dC '=- (2) 式(2)说明药物透过速度属于表观一级速度过程。以消化液中药物量的变化率dX/dt 表示透过速度,则: X k dt dX a =- (3) 上式积分后两边取常用对数,变为: t k X X a 303 .2lg lg 0- = (4) 以小肠内剩余药量的对数lgX 对取样时间t 作图,可得一条直线,从直线的斜率可求得吸收速度常数k a ,其吸收半衰期t 1/2(a )为: a a k t 693 .0)(2/1= (5)

神经生理学模拟实验报告材料

实用文档专业:应用心理学 : 学号:日期:地点:汪加诚3110102422 2016.1024 医学楼 C512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实验名称: 神经生理学指导老师:成绩: 同组学生: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实验类型: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蛙类坐骨神经干产生动作电位后其兴奋性的规律性变化。学习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 应期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神经组织和其他可兴奋组织一样,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以后,其兴奋性将会发生规 律性的变化,依次经过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然后再回到正常的兴奋 水平。 采用双脉冲刺激的方法。将两刺激脉冲间隔由最小逐渐增大时,开始只有第一个刺激脉 冲刺激产生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第二个刺激脉冲刺激不产生 AP,当两刺激脉 冲间隔达到一定值时,此时第二个刺激脉冲刚好能引起一极小的 AP,这时两刺激脉冲间隔即 为绝对不应期。继续增大刺激脉冲间隔,这时由第二个刺激脉冲刺激产生的 A P逐渐增大,当 两刺激间隔达到某一值时,此时由第二个刺激脉冲刺激产生的 AP,其振幅刚好和由第一个刺 激产生的 A P相同,这时两刺激脉冲间隔即为相对不应期。 三、材料和方法 【材料】:蟾蜍或蛙;标本屏蔽盒、任氏液、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实验方法】: 1.系统连接和仪器参数设置 (1)RM6240 系统:点击“实验”菜单,选择“肌肉神经”或“生理科学实验项目”菜 单中的“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测定”或“神经干兴奋不应期的自动测定”项目。系统进入该 实验信号记录状态。仪器参数:1通道时间常数 0.02s、滤波频率 1KHz、灵敏度 4mV,采样频率 80KHz,扫描速度 1ms/p。双刺激激模式,最大刺激强度,刺激波宽 0.1ms,起始波间隔 30 ms,延迟 2ms,同步触发。

在体小肠吸收实验

沖尢丿、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鼠在体肠管泵循环法研究吸收的试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研究药物消化管吸收试验方法:体外试验法、在体试验法和体内试验法。 2、 消化管吸收药物主要方式是被动扩散。 这种形式的吸收不消耗能量,其透过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 正比, 可用下式表示: -dQ/dt=DKS (C-C b )/h ( 1) ? -dQ/dt=PSC/h=k '(2) dQ/ dt :分子型药物的透过速度 D :药物在膜内的扩散系数 k :药物在膜/水溶液中的分散系数 C :消化管内药物浓度 C b :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h :膜的厚度 式(2)说明药物透过速度属于表观一级速度过程:以消化液中药物量的变化率 dx/dt 表示透过速度, 则: -dX/dt=KaX ----------- lnX=lnXO-Kat lnX 对取样时间t 作图,可得一直线,从直线的斜率可求得吸收速度常数 k a ,其吸收半衰期t 1/2为: t1/2 = 0.693/Ka 小肠在吸收过程中,不仅吸收药物,也吸收水分,导致供试液体积减少,故不能用直接测定药物浓度 的方法计算剩余的药量。酚红不被小肠吸收,因此向供试液中加入定量的酚红,在一定间隔时间测定酚红 的浓度,就可以计算出不同时间供试液的体积,再根据测定的药物浓度,就可以得出不同时间小肠中剩余 的药量或被吸收的药量。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蠕动泵 试剂:供试液(SD 浓度:20ug/ml 、酚红浓度:20ug/ml )、酚红液(酚红浓度: 20ug/ml )、20%乌拉坦、 生理盐水、0.1%NaNO2 溶液、1mol/L 盐酸、0.2mol/L NaOH 、0.5%氨基磺酸铵(NH 2SO 3NH 4)溶液、0.1% 萘乙二胺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循环试验的操作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___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 ___________ 2、掌握药物肠管吸收的机理和计算吸收速度常数( ka )和吸收半衰期t i/2的方法。

小肠的吸收

小肠的吸收 一.摘要 饲料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其分解产物通过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小肠吸收的物质种类多且量大,所以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因此评价小肠的吸收能力对于生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各种营养物质的小肠吸收动力学及吸收促进剂、ph值对其在小肠吸收速率的影响,探讨小肠吸收机制。 二.关键词:小肠吸收吸收机制吸收动力学 三.吸收特点 2.1 小肠有许多有利的吸收条件: (1).在小肠内,糖类、蛋白质、脂类消化为可收的物质。 (2).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小肠粘膜形成许多环行皱襞, 皱襞上有许多微绒毛,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 (3).小肠绒毛的结构特殊,有利于吸收。绒毛内有毛细 血管、毛细淋巴管(乳糜管)、平滑肌纤维及神经纤维网, 消化期间小肠绒毛的节律性伸缩与摆动,可促进绒毛内的 血液和淋巴流动。 (4).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能被充分吸收。 2.2 小肠吸收的途径和机制 2.21 吸收途径 (1)跨细胞途径 腔肠内的营养物质通过绒毛上皮 细胞的腔面膜进入细胞,在经细胞 的基膜和侧膜进入血液和淋巴。 (2)旁细胞途径 腔肠内的营养物质通过上皮细胞 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再进 入血液和淋巴。 2.22 吸收机制 吸收机制主要可分为被动转运、主 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四研究观点 综合对小肠吸收的研究,我准备从三个方面对小肠的吸收进行分析:1)小肠的吸收能力 2)小肠吸收机制 3)小肠吸收的动力学特征 3.1 小肠的吸收能力

3.11 小肠在口服药物的吸收中,药物浓度的时间曲线表明,小肠内药物浓度总体呈指数衰减,但有周期性波动,波动周期约为90 min,给药4 h 后,小肠内药物浓度在小肠蠕动后大幅下降至较低水平,提示在天麻素注入小肠后,小肠内天麻素溶液被小肠液所稀释,浓度急剧下降,而且小肠的分节运动或蠕动冲使天麻素在小肠内液体中不断重新分配,造成浓度的波动。药物在该小肠段内的排空时间约4h。静脉血液的药物浓度比动脉血液药物浓度高一个数量级,并随小肠内药物浓度变化而变化。 3.12 在对小肠吸收改善实验中,紫草素微乳和异甘草素微乳通过提高肠壁通透性一定程度地改善其吸收,在小肠的吸收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在体单向灌流实验结果表明,微乳剂型可明显改善异甘草素的实验性肠吸收。药物在整个肠段都有吸收,结肠吸收最好,异甘草素微乳在各肠段的Ka均高于原型药物,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 05) ;异甘草素微乳在各质量浓度下的Ka均高于原型药物。 3.13 研究发现在热应激条件下,饲粮中添加Gln 有利于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小肠组织结构,并提高小肠的吸收能力,缓解热应激对肉鸡造成的危害,且对后期的影响优于前期,综合考虑可知前期添加2.0%较好,后期添加1.2%较好。 3.2 小肠吸收的机制 3.21 在羟基喜树碱细胞转运的试验中,当加入P-gp抑制剂环孢菌素A 和维拉帕米后,羟基喜树碱的跨膜转运明显增加; 当加入表面活性剂Cremophor EL后,羟基喜树碱的跨膜转运有所增加,但不够明显; 而加入TPGS 后,羟基喜树碱的跨膜转运明显增加,可能是因为Cremophor EL 的P-gp 抑制作用没有TPGS 的强而导致的。 3.22 在巴戟多糖在体肠吸收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可促使膜脂质和蛋白质溶解,表面活性剂分子可插入脂质双分子层,提高膜通透性,促进药物吸收。结合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吸收促进剂主要通过改变小肠细胞膜结构来促进巴戟多糖的小肠吸收,通过考察不同吸收促进剂对巴戟多糖的吸收促进作用,启发我们利用吸收促进剂可以提高口服巴戟多糖的生物利用度,对于进一步研究巴戟多糖的口服剂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实验结果表明,在吸收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巴戟多糖溶液在大鼠小肠内的Ka无显著性差异,符合Fick 扩散定律,表明巴戟多糖在大鼠小肠主要以被动扩散的方式吸收,所以确定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3.23在蝙蝠葛酚性碱在大鼠小肠吸收特性研究也确定了蝙蝠葛酚性碱的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随着肠循环液pH 增大,蝙蝠葛酚性碱Ka 增大。 3.3小肠吸收的动力学特征 3.31 研究牛蒡子苷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实验方法是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方法建立牛蒡子苷大鼠肠吸收模型,考察牛蒡子苷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情况。 动物给药后,小肠在吸收过程中不仅吸收药物,也吸收水分,从而导致供试液体积减少,故不能采用直接测定药物浓度的方法计算剩余药量。酚红为大分子络合物,不被小肠吸收,可用来测定被小肠吸收的水量。通常苷类药物在肠循环液中较不稳定,易水解代谢为苷元,实验分别考察牛蒡子苷在37.4 ℃条件下的稳定性,发现在肠吸收实验过程和样品储存过程中,牛蒡子苷较稳定,未发生水解。实验结果表明,牛蒡子苷10~50 μg/mL,在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相关指标K a、t1/2、P、Papp的值不随质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基本保持恒定。3.32 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吸收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体外油水分配系数测定试验可模拟药物在体内水相与生物相间的分配情况。根据经典理论,log P < 0 时药物在肠道中极不易被吸收,仅适于血管给药; 0 < log P < 3 时可经胃肠道给药吸收。试验结果表明,红景天苷是含酚羟基的酚类化合物,其log P 在不同pH 条件下均为负数,亲水性强,亲脂性弱,不易透过生物膜,口服不易吸收;酪醇的log P 在不同pH 条件下均在1 左右,说明其具有一定的亲水亲脂性,口服吸收较好,该结果与原位肠循环灌注试验中红景天苷和酪醇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实验目的:学习一种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方法;观察离子成分,酸碱度,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 平滑肌的作用;分析平滑肌活动的某些生理特性及理化 环境改变对它的影响。 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较大的伸展性,对化学物质,温度及牵张刺激较为敏感等生理特性。将离体的 组织,器官置于模拟的内环境中,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 其功能,从而为我们检测它们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特性提 供了便利的条件。功能和维持的时间长短与模拟内环境 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有关。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0~~2.5kg,雌雄不拘。 实验器材:台氏液,0.01%肾上腺素溶液,0.01%乙酰胆碱溶液,0.01%阿托品溶液,1mol/L盐酸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 恒温平滑肌槽,小烧杯,丝线,温度计,张力换能器,污 物杯,双凹夹。 实验步骤:1..处死动物 2.制备肠段标本 注意事项:1.肠管勿牵拉过紧或过松,且连线必须垂直,且不得与浴槽的管壁,通气塑料管接触,以免摩擦。 2.浴槽中液体的量以高过肠段为准,并保持液面高度一 致。

3.药物应滴在肠管附近,药物要事先预热至38度。各药 用量系参考剂量,若效果不明显,可以增补加药,但不 可一次过多,以免引起不可逆反应。 4.每次加药出现反应后,必须立即更换浴槽内的台氏液 至少三次,待肠管恢复稳定活动后,再观察下一项目。 实验结果:1. 正常情况下,离体小肠平滑肌在台氏液中可以自由缓 慢收缩,但其节律性不规则。在浴槽中加入乙酰胆碱 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增强,描计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 快,幅度增加。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消化道平滑肌 产生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与钙离子的内流有关,乙 酰胆碱可与肌膜上的M受体结合,使得两类通道开 放:一类为电位敏感性钙离子专用通道,另一类为 特异性受体活化钙离子专用通道。前一类对Ach敏 感,小剂量Ach即引起开放;后一类对Ach相对不 敏感,只有大剂量才会引起开放。这两类通道开放 都使得肌浆中钙离子增高,进而激活肌纤蛋白—肌 凝蛋白—ATP系统,使平滑肌收缩,肌张力增加。 当加入抗胆碱药阿托品后,现象消失。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解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实验讲义 中药药剂学教研室编写 2006年12月

目录 实验一片剂溶出度试验 (4) 实验二尿药法测定水杨酸钠片剂的生物利用度 (7) 实验三扑热息痛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10) 实验四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 (13) 实验五氨茶碱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15)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须知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属于药物临床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实验课不仅能印证、巩固和扩展教学内容,还能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 为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中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1.预习实验内容通过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对实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合理安排实验顺序与时间。要明确每个处方中药物与辅料的用途。 2.遵守实验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保持实验肃静,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物品带离实验室。 3.重视药剂卫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整洁的白工作服。先将工作台面擦洗干净再开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台面、地面的整洁,各种废弃物应投入指定位置,不能随手乱丢,更不能弃入水槽内。完成实验后,应将容器、仪器清洁,摆放整齐,台面擦净,经教师同意后方能离开。值日生负责整理公用器材,清扫实验室,关好水、电、门、窗。 4. 细心操作、勤于思考称量药品、试剂时,要在称量前(拿取时)、称量时和称量后(放回时)进行三次核对。称量完毕应立即盖好瓶塞,放回原处。对剧毒药品更要仔细核对名称与剂量,并准确称取。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好实验条件,认真操作每一道工序,以保证成品质量。实验成品应标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并交教师验收。实验中遇到问题应先独立思考,再请教他人。在实验中逐步形成整洁、细致、严谨、冷静、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实验风格。 5.正确使用仪器、注意安全使用仪器时要按使用方法正确操作,不熟悉操作方法时,应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各种仪器、容器使用时要注意轻拿、轻放,用毕要清洁后放回规定位置。

小肠平滑肌实验报告

实验十二消化实验 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 [目的要求] 1、学习离体肠段平滑肌的实验方法。 2、了解肠段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基本原理] 哺乳动物消化管平滑肌与肌肉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与收缩性等。但消化管平滑肌又有其特点,即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与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这些特性可维持消化管内一定压力,保持胃肠等一定的形态与位置,适合于消化管内容物的理化变化,在体内受中枢神经系统与体液因素的调节。将离体组织器官置于摸拟体内环境的溶液中,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功能。本实验以台式液作灌流液,在体外观察及记录哺乳动物离体肠段的一般生理特性。 [动物与器材] 兔、恒温平滑肌槽、支架、烧杯、20ml注射器、张力传感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温度计、台式液、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1:10000)、阿托品针剂(1支)。 [方法与步骤] 1、装好实验装置,平滑肌槽恒温调至37℃。 2、制备离体兔肠段 用木槌猛击兔后头延髓部,致其昏迷后立即剖开腹腔,找到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在十二指肠起始端扎一线,取出十二指肠、空肠、放入冷台式液内。先用20ml注射器冲洗内容物,冲洗干净后剪成若干约1、5cm长的小肠段(每一实验小组一段)在其两端结扎,一端做一短线环固定在通气的浴皿内,另一端扎线与张力传感器相连。将肠段完全浸浴在调好温度的平滑肌槽中,并调整好台式液充气量(小气泡接连不断)。 3、开启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接通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的通道。固定管并调节扎线与张力传感器,使肠段运动自如又能牵动传感器(注意:扎线不可贴壁或过紧过

生理实验十三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实验十三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离体肠段平滑肌的实验方法。 2、观察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某些因素对它的影响。 3、加深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消化管、血管、子宫、输尿管、输卵管以及输精管等均由平滑肌组成。哺乳动物消化管平滑肌与骨骼肌、心肌一样,具有肌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但消化道平滑肌又有其特点,即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这些特点对维持消化管内一定压力、保持胃肠等一定的形态和位置,适合于消化管内容物的理化变化具有生理意义。这些特点在整体内受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家兔小肠平滑肌上存在α、β、M受体。其作用是:α、β受体兴奋可使小肠平滑肌抑制而舒张;M受体兴奋可使小肠平滑肌兴奋而收缩。 下面是各类药品对小肠受体的分别作用: 1、乙酰胆碱(Ach):M受体激活剂,乙酰胆碱可兴奋M受体,使小肠收 缩幅度增加,蠕动加强。 2、阿托品(Atro):M受体阻断药,为竞争性拮抗剂,单独用药对肠管无 作用,可阻断M受体,对抗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使肠管收缩幅度降 低。 3、肾上腺素(Ad):α、β受体激活剂,可激活α、β受体(主要是β 2受体),α、β受体激动可产生与M受体激动相反的效应,表现为肠 管舒张,小肠蠕动减弱。 4、氯化钡(Bacl 2 ):Ba2+ 进入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使平滑肌收缩。Ba2+ 可使细胞膜发生去极化。所以加入Bacl 2肠管会发生强直性收缩,Bacl 2 并非作用于受体,所以阿托品不能对抗这一作用。

5、盐酸(HCl):加酸可使Ca2+ 内流减少,肌浆网Ca2+ 释放减少,从而 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减少,因此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幅度都降低。 6、氢氧化钠(NaOH):加碱后[H+]降低,Ca2+ 内流增加,肌浆网Ca2+ 释放 增多,从而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多,因此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幅度都 升高。 7、磷酸组织胺:作用于静息电位较高、兴奋性也较高的Ah型神经,使其 兴奋性进一步增强,冲动发生频率增加,破坏了神经丛原有的冲动发 放频率,使得小肠平滑肌痉挛,持续收缩而不舒张。 三、动物与器材 实验动物:家兔 1只。 实验器材:恒温水浴槽、滴管、小烧杯、培养皿、张力换能器、桥式放大、细线。 实验试剂:台式液、1/10 000肾上腺素、1/100000乙酰胆碱、0.01%磷酸组胺、1mol/L的NaOH溶液、1mol/L的HCl溶液、0.5mg/ml 硫酸阿托品、1%氯化钡溶液。 四、方法与步骤 1、恒温浴档的准备:使用平滑肌槽恒温仪,浴槽用电热棒及恒温仪控制加热, 恒温工作点定在38C左右。实验前将台氏液加入4支小试管,放入浴槽水域中。开电源开关,使其加热,同时指示灯亮(若恒温控制失灵时,需用温度计随时探测浴槽中的温度)。 2、通入氧气:连接氧气管,经橡皮管送入装有台氏液的培养皿中,调整气体量 至3-5个泡/s。调整Powerlab,准备张力换能器,使其固定于营养管正上方。 3、制备标本:用木检猛击免头忱部,使其昏迷,立即剖开腹腔,找出胃幽门与 十二指肠交界处。由此取长20一30cm的肠管。先将与该肠管相连的肠系膜沿肠缘剪去,再将此肠管两端分别用线结扎,干结扎两端内侧剪断.取出肠段,置于古氏液中轻轻漂洗,当肠内容基本洗净后,将肠管分成数段.每段长2—3cm、两端各系一条线,保存于供氧的35℃左右的台氏液中。 4、标本安装:将小肠段一端固定于营养管钩子上,一端连于张力换能器,放入 营养管中,使肠段完全浸于台氏液中,且保证其不贴壁,液未碰到其他阻碍,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方法 掌握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操作技术,为此后有关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 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

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及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双毁髓:左手握蟾蜍,背部向上。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的背部,使头向前俯;右手持毁髓针,由两眼之间中线向后方划触,触及两耳后腺之间的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的位置。将毁髓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以毁脑组织。再将毁髓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以捣毁脊髓。脊髓彻底捣毁时,可看到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此时的动物为双毁髓动物。 2、剥制后肢标本:左手持手术镊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右手持手术剪横向剪断皮肤,然后往后肢方向撕剥皮肤。剪开腹壁肌肉,用手术镊提起内脏,翻向头部,在看清支配后肢的脊神经发出部位后,于其前方剪断脊柱。 3、分离两后肢:将去皮的后肢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上,右手持

金冠剪纵向剪开脊柱,再剪开耻骨联合,使两后肢完全分离。 4、分离坐骨神经:将一侧后肢的脊柱端腹面向上,用玻璃分针沿脊神经向后分离坐骨神经,股部沿腓肠肌正前方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裂缝,找出坐骨神经,剪断盖在上方的梨状肌,完全暴露坐骨神经,剪去支配腓肠肌之外的分支,再剪去脊柱及肌肉,只保留坐骨神经发出部位的一小块脊柱骨。 5、分离股骨头:沿膝关节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保留股骨的后2/3,剪断股骨。 6、游离腓肠肌:在腓肠肌跟腱下穿线并结扎,提起结扎线,剪断肌腱与胫腓骨的联系,游离腓肠肌,剪去膝关节下部的后肢,保留腓肠肌与股骨的联系,制备出完整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应包括: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和一段脊柱骨四部分。 7、检验标本:用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的两极接触神经,如腓肠肌发生收缩,则标本机能正常,把标本固定在肌槽上。 8、连接好装置,调节适宜的灵敏度及刺激强度,开动记录仪,走纸速度为10mm/s,用手控触发开关,以单脉冲刺激神经,记录肌肉的单收缩曲线。 9、分别用1 Hz、2 Hz、3 Hz、4 Hz、6 Hz、12 Hz、24 Hz、30Hz 等频率去刺激坐骨神经,记录肌肉的收缩曲线。 六、分析及讨论 七、思考题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实验五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2)

实验五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实验目的】 学习一种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方法;观察离子成分、酸碱度、温度、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分析平滑肌活动的某些生理特性及理化环境改变对它的影响。 【实验原理】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较大的伸展性,对化学物质、温度及牵张刺激较为敏感等生理特性。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家兔,2.0-2.5kg 实验药品:台式液、0.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01%乙酰胆碱溶液、0.01%阿托品溶液、1.0%氯化钙溶液、1mol/l盐酸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恒温平滑肌槽、小烧杯、污物杯、张力换能器、双凹夹、温度计、BL-420生物信号系统、丝线等。 【实验步骤】 1.恒温浴槽的准备工作; 2.标本制备; 3.仪器连接与设置; 4.启动计算机,打开BL-420生物信号系统,调节参数,开始记录。 观察项目 1.自动节律性收缩,描记一段离体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观察其节律性 收缩及张力水平。 2.观察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肠断收缩的影响及阻断剂的作用。 (1)乙酰胆碱的作用: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0.01%的乙酰胆碱溶液1~2滴,观察肠管张力和收缩有何变化。作用产生后,洗涤三次,进 行下一项实验。 (2)阿托品的作用: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0.01%的阿托品溶液2~3滴, 两分钟后,再加入0.01%的乙酰胆碱溶液1~2滴,观察肠管张力和收缩 有何变化。与(1)比较结果后,洗涤三次,待其活动稳定后,进行下一

项实验。 3.观察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肠断收缩的影响及阻断剂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0.01%的去甲肾上腺素2~3 滴,观察肠管张力和收缩有何变化。然后洗涤三次,待其活动稳定后, 进行下一项实验。 4.观察钙离子对肠断收缩的影响 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1%的氯化钙溶液2~3滴,观察肠管平滑肌的反应。然后洗涤三次,待其活动稳定后,进行下一项实验。 5.观察酸碱度对肠断收缩的影响 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1mol/l的盐酸溶液1~2滴,观察平滑肌的反应,待作用出现明显后,在此基础上,加入1mol/l的NaOH溶液1~2滴,观察平滑肌的反应。 【实验结果】 1.乙酰胆碱对肠断收缩的影响: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加强。 2.阿托品和乙酰胆碱对肠断收缩的影响: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不受影响。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作者: ————————————————————————————————日期: ?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一、【目的要求】 1、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法。 2、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乳酸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二、【原理】 将离体蛙心(失去神经支配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能够保持节律性收缩,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某些成分,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作用。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外源性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可产生类似心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兴奋时对心脏的作用。 三、【实验仪器】 青蛙、常用手术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棉线、任氏液。套管夹、0.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肌碱、3%乳酸。 四、【方法与步骤】 1、斯氏蛙心插管法 (1)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按前面的方法暴露心脏。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见右图)。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动物个体小时,结扎位置可靠上些)。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套管内2~3cm高度)任氏液(内加入一滴肝素溶液)的斯氏蛙心套管,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见右图)。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下口)。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人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亡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稳定住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套管用双结扎紧(不得漏液),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留静脉窦与心脏的联系,使心脏离体(切勿损伤静脉窦)。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使套管内灌流液不再有残留血液。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一致(1.5~2cm),即可进行实验。 (2)将插好离体心脏的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不可夹得过多,以免因夹破心室而漏液)。再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如右图)。注意:勿使灌流液滴到传感器上。调节显示器上心脏收缩曲线的幅度适中。 2、实验观察 (1)记录正常心搏曲线 (2)改用0.65%NaCI溶液灌流,并作好加药标记,观察心搏变化。待曲线氏插管装置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同时做好冲洗标记,并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注意:换液时切勿碰套管,以免影响描记曲线的基线,同时保持灌流液面一致(以下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