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画与贴的组合》 (2)

第2课《赛龙舟》 (6)

第3课《疏密的花纹》 (9)

第4课《我的小像框》 (11)

第6课《墨点的趣味》 (15)

第7课《墨线的变化》 (19)

第8课《步行街》 (22)

第12课《泥卷动物》 (25)

第13课《恐龙时代》 (30)

第14课《美丽的花挂毯》 (34)

第15课《素雅的青花瓷》 (37)

第16课《好看的农民画》 (41)

第17课《花园城市》 (46)

第18课《美景我来添》 (50)

第1课《画与贴的组合》

1教材分析

《画与贴的组合》是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美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用线条装饰的画》中的第1课,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色块与线条的组合表现;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装饰画的相关知识,运用彩纸剪贴色块并用疏密的线条绘画组合的方法,制作一幅装饰画。虽然彩纸剪贴学生比较熟悉,但是要富有装饰意味,不是学生很熟悉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欣赏其他的装饰画以及本课优秀作业,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剪贴的形象要概括、简洁,也可夸张一些。形的变化,大小对比、色彩搭配也有一定的要求。线条的装饰与彩纸剪贴的形可有一定的呼应,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作业表现的形式不一定要局限于教材中的步骤图,可以从其他优秀作业中发现更多的表现形式与方法,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去选择和表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疏密的线条组成纹样并与彩纸剪帖色块组合成为装饰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把大小色块与疏密线条有机组合为装饰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彩纸剪帖与线条结合形式的装饰美感;体会艺术作品美好生活的作用。

3学情分析

1.彩纸剪贴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已经学过类似的内容,本课将学到的粗细及疏密线条,与彩纸剪贴结合表现却是第一次的,以艳丽的色纸加上黑色的线条产生特别的装饰效果及视觉冲击,学生由此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

2.通过学生去尝试制作表现,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体会线条与色彩组合的美感。从画与贴组合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点燃学生创意、制作、美化生活的热情,锻炼学生动脑、动手的技能,在活动中拓宽学生对美术概念的理解,增添生活的情趣。

4重点难点

色块与线条的组合表现。

色块的大小与疏密线条的对比。

5教学过程

5.1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欣赏与讨论

欣赏导入:多媒体欣赏生活中多种材质的装饰画,了解装饰画的特点与种类等。

2.欣赏课本中优秀的学生作业。

学生讨论交流各种装饰画制作的手段与方法。

3.揭示课题《画与贴的组合》

活动2【讲授】观察与讨论

教师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方法与技能:

先在底板上绘画,再剪贴。

先剪贴,再在色块上绘画。

绘画与剪贴穿插运用。

画面组合形式设计的讨论与指导。

具象组合。

抽象组合。

师生讨论,哪张画面效果比较好?(比较)剪贴的形象简洁、生动。归纳绘制要点、注意色块大小对比和色彩搭配。

演示色块大小不同的对比效果。

注意线条的多样化和疏密关系。

学生构思。

活动3【活动】设计与制作

提出具体的作业要点:

线条有多种变化。

线条组织有疏密变化。

彩纸剪帖的形象简洁概括。

色块大小的变化。

色彩搭配协调、整体。

2.交流构思、相互建议,不断完善作品。

3.学生创意表现装饰画面

活动4【练习】展示与交流

.创设情境展示与交流。

以为自己设计一个特别的字典袋为主题,将已经设计好的装饰画作品直接贴在纸袋上,独一无二的袋子就完成了。

2.教师评价,评议内容:

色块的造型与摆放是否生动有变化。

线条是否多样并有疏密变化。

画面色彩是否注意深浅搭配。

作品是否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第2课《赛龙舟》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赛龙舟的民俗活动及其划船人物的动态特点,学会表现划船人物侧面动态的整齐排列,并能用线条装饰画面。

2、过程与方法:在分析、讨论龙舟与人物动态造型特点过程中,学习利用线条表现众多人物侧面划船动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物动态整齐排列的装饰美,增强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关注,体会团结的力量,培养集体意识。

2学情分析

端午节和赛龙舟的民间习俗与活动,学生不是很陌生,但是了解也不会很深入。龙是学生感兴趣的表现内容,但会因为龙复杂的造型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观赏、分析、游戏等活动,增加学生对龙的感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为学生大力营造赛龙舟的情境,与学生一起玩赛龙舟这一游戏,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认知,突破表现人物动态和刻画人物表情的难点。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人物动态整齐排列并以线条装饰。

2、教学难点:人物动态与比赛氛围的表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观赏与交流

1、播放赛龙舟的视频。

2、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赛龙舟知识。

3、教师简单介绍相关知识。【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在我国南方十分盛行,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它通过集体划桨竞赛,不仅是一种竞技、娱乐活动,而且体现出人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身上的色彩及花纹具有民族特色装饰和美感】。

4、揭示课题。

(预期学习效果:了解赛龙舟的相关知识)

活动2【讲授】讨论与发现

1、请学生交流赛龙舟的形象认识感受。

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旗手、鼓手和划桨的人物各是怎样的动态和表情。

3、教师归纳:划船人物动作整齐排列,并具有装饰性。

4、教师示范:单个侧面人物划船动态,尝试用线条装饰龙舟。

5、出示优秀范作,引导学生欣赏并启发思维。

(预期学习效果:了解人物侧面划船动态和装饰方法)

活动3【活动】作业与表现

1、讨论:如何表现赛龙舟的场景?画面应呈现怎样的气氛?

2、小组交流,师生共同小结:通过人物划桨的动作、神情,龙舟在画面中的构图安排等来表现。

3、提出作业要求: ①侧面人物划船动作整齐排列。②表现赛龙舟比赛的激烈气氛。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预期学习效果:掌握人物排列方法和表现赛龙舟气氛)

活动4【作业】欣赏与

1、展示作品,全班欣赏。

2、评价内容:①人物排列整齐,造型生动。②画面构图及人物动态等烘托了竞赛气氛。③龙舟造型和人物划船动态的刻画。④线条装饰富有变化和美感。

3、交流自评、互评作品,老师总评。

(预期学习效果:交流作品,欣赏并评价他人作品)

第3课《疏密的花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学会用不同的线条装饰的方法,表现有疏密变化的苗族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讨论和尝试的过程中,感受民族服饰中美丽的装饰图案,学习用疏密线条排列组合进行人物装饰表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用疏密线条表现的各种图案,意识到民族服饰的美,激发对少数民族服装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线条类的装饰图案很感兴趣,经过了三年的美术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在以往的绘画作业中或多或少的对画面中的某些局部进行装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从民族服装中的花纹得到启示,调动起对装饰方法的兴趣和实践应用的热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的线条排列装饰的疏密性。

【教学难点】用线条的疏密表现深浅变化。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图片导入

这是什么少数民族?

2.揭示部分课题——苗族服饰

活动2【讲授】观察与思考

1.欣赏苗族服饰,观赏衣服上花纹的细节

2.为苗寨小公主设计生日服装,揭示完整课题《苗族服饰我设计》

3.提问:什么是疏密?

4.寻找苗族服饰中的花纹哪里稀疏那里密集。

5.为什么要有疏密?

教师总结:有疏密变化后,在视觉上更有美感

活动3【活动】欣赏与创作

1.教师示范,绘制一件有疏密花纹的苗族服饰。

①分割装饰区域

②添加花纹

③适当添加背景

2.出示同龄人作品欣赏

3.提出作业要求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活动4【作业】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举行时装博览会

2.学生自评互评,选出“最美苗族服装”

3.教师点评

第4课《我的小像框》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像框的功能和式样,学会用彩纸或其他材料,剪贴、折叠等方法,为自己的照片或作品设计制作有特色的小像框。

过程与方法:在制作小像框的过程中,了解像框的作用及常见式样,学习选材、设计与创意制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像框造型的装饰美感,培养搜集材料的习惯,增强美化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本课教学取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颇高的。课外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也是学生比较喜欢做的事情,把一些小纽扣、吸管、用过的贴纸等材料运用于照片或作品进行再创作,是学生喜欢的美术活动。合理针对照片或作品本身的图案与色彩进行装饰美化是学生本课的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巧妙组合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像框。

教学难点:像框造型有创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回忆与交流

1、PPT展示照片,邀请学生介绍照片的故事。

2、出示一张有像框的照片,一张没有,哪张更好看?说说像框的作用。

3、教师小结像框的作用:展示照片、室内摆设、美化环境。

4、师:那么就让我们开始设计属于自己的像框。(板书:我的小像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介绍照片的故事,以及直观感受像框带来的作用,引出课题。

活动2【讲授】发现与创作

(一)像框的形状

1、谁来说一说,像框外形有哪些形状(板书:外形)

2、学生说,教师出示形状(板书)

3、媒体出示基本形的像框

4、师:我们把这些形状可以看成基本形(板书:基本形)

5、教师演示制作像框外形形状

6、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设计各种图案,瞧这是什么?(板书:动物外形、汽车外形),你有什么更好的图案?(板书:图案)

7、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图案像框

(二)像框的装饰

1、只有外形的像框太单调,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像框变得更美?(板书:装饰)

2、师:看看老师用什么方法?举例:绘画(板书:绘画)

3、媒体出示绘画装饰方式图片

4、师生合作绘画方式装饰

5、还能有什么方法呢?学生尝试回答(板书:剪贴、综合材料)

6、教师演示两种装饰方法。

·剪贴上适合的花纹。

·利用综合材料进行组合装饰。

7、媒体出示剪贴、综合材料装饰的像框。

【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进行像框设计,对于此重点运用我采用讨论法,充分利用三年级大胆设计、创造的特点,结合已学知识点,直奔主题,出示各种有趣的不同的作品,打开学生思维空间。

活动3【导入】构思与创作

学生作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提供学生参考和欣赏相关的图像资料。

【设计意图】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提供同龄人的作品进行参考,有提示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活动4【活动】展示与评价

1、以“照片墙”为背景,进行作品展示

2、邀请学生参观“照片墙”,选出最心仪、最新颖的像框。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

活动5【讲授】拓展活动

学生欣赏综合材料的美术作品,感受综合材料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以及带来的美感。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开阔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创新带来的神奇,创新是无止境的

第6课《墨点的趣味》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点,初步学会水墨画中点的基本表现技法,并用变化的墨色表现有蝌蚪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演示学生跟画尝试的练习过程中,学习用毛笔表现墨点浓淡干湿变化的水墨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韵味,体会浓淡墨点变化的美感,体验可爱的小蝌蚪带给大家的快乐心情。

2学情分析

《墨点的趣味》一课是上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的美术教学内容,也是学生从幼儿园起在小学阶段美术学习中的第一节水墨国画课。之前学生大都习惯了用蜡笔或油画棒作画,对于毛笔和宣纸的性能知之甚少。传统的国画教学以老师示范学生跟画的形式开展,从用笔用色的技能上来讲,学生可以较好的掌握。但这样的教学是存在缺陷的,学生所画的作品往往中规中距,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和体现,更难以看到别具一格、富有童趣的水墨作品。本课设计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通过若干块面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水墨画的无穷魅力与创想,能充分体验画水墨画带来的快乐心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水墨画中点的墨色变化。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与墨点的应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与导入

一、激发兴趣,寻找墨点。

1、出示一封信,信封写有“今天美术课表现最好的同学收”字样,激发兴趣。

2、出示吴冠中水墨作品,引导学生探寻画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的运用,并引出“墨点”。

二、感受墨点,体验趣味。

1、出示几幅水墨画作品,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感受画面中墨点代表的事物。如:花朵、瓦片、乱石、杂草、浮萍等等。

2、在艺术的感悟中,学生体验墨点的抽象性、概括性、多义性等这一特点,从中感受墨点的趣味。

3、导入课题:墨点的趣味

活动2【讲授】讲授与尝试

三、探索墨点,尝试练习。

1、简介水墨画工具材料,执笔方法等。

2、PPT出示墨破水和水破墨两种画墨点的方法,学生理解并尝试。(先说一说,再画一画)

3、学生交流尝试心得。

4、请一学生上台在教师指导下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画水破墨的点,墨破水的点,浓点与淡点,教师结合学生示范同步解说画法(如调墨、用水、运笔等)要点。

5、学生再次尝试用较短的时间画出一个或几个浓点或淡点。

6、请几个学生展示练习作业并交流体会。

“说说你画了一个怎样的墨点、它有什么独特之处,是怎样画出来的?”

活动3【练习】想象与创作

四、想象墨点,添加创作。

1、单个墨点的联想:“看到这样一个个墨点,你有怎样的想象?”

2、欣赏齐白石作品《蛙声》。

3、出示影片,观察小蝌蚪外形特征,交流发言。

4、请一学生上台尝试画小蝌蚪,教师再演示画小蝌蚪。

5、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想象有小蝌蚪的画面,交流。

6、作业要求:

(1)画出有大小、干湿、浓淡变化的墨点。

(2)表现有趣和生动的小蝌蚪主题的画面。

7、学生练习(表现墨点),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4【作业】展评与拓展

五、评价墨点,展示作品。

1、评价交流活动:展示学生的作业。

教师引语: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对哪幅作品有更好的想法与建议?谁的表现最好?学生自由发言。

2、把课前的信给表现最好的学生,看看信里写了什么:请老师在范作上添画一只青蛙送给我。(教师当场画好)

3、课堂拓展与延伸:

(1)欣赏画有小蝌蚪的大师作品

(2)出示画有墨线的水墨画,告诉学生我们除了用墨点,我们还可以用更多的造型元素来进行艺术表现,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墨线的画法。

第7课《墨线的变化》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墨画各种线条的表现,初步学会中锋和侧锋的用

笔方法,能画出有变化的墨线。

过程与方法:在涂鸦线条的尝试过程中,学习用粗细、浓淡变化的墨线表现水墨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水墨画作品,感受与体验水墨线条丰富变化和用笔的独特美;乐于大胆表现。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课《墨点的趣味》学习中,了解到墨色变化的技法和趣味。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探索墨线的变化。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中锋和侧锋的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变化的墨线造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一、欣赏与感受

1、欣赏齐白石、吴冠中的作品,了解中锋和侧锋用笔的特点。

2、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水墨画的执笔姿势并作中锋和侧锋演示(学生讨论水墨画执笔的特点以及中锋和侧锋用笔的区别)。

3、揭示课题。

预期学习效果:了解水墨画的执笔姿势和用笔方法。

4.1.2新设计

二、尝试与体验

1、学生尝试练习,体验用中锋和侧锋画线条的乐趣。

2、教师作执笔姿势和蘸墨的指导。

3、说说线条的变化主要有哪些,如直曲、粗细、浓淡等。

预期学习效果:体验中锋和侧锋用笔方法。

4.1.3新设计

三、演示与练习

1、师生共同演示:用有粗细、浓淡、干湿的线条表现生动的形象。

2、提出作业要求:

画画粗细、浓淡变化的线条。

用富有变化的墨线表现有趣的形象。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预期学习效果:运用有粗细浓淡变化的线条画出有趣的形象。

4.1.4新设计

四、展示与交流

1、展示并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

2、学生自评:交流自己运用水墨画线的心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