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2017年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2017年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2017 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专业评审组:序号:

奖励类别:技术开发类编号:

二、推荐单位意见

三、项目简介

我国稻谷年产量在2亿吨左右,居世界首位,但产后增值不显著,其原因主要是两个环节:一是产后储藏环节中生虫、长霉和品质劣变,每年损失在1000万吨左右;二是加工环节的核心技术、加工装备等关键问题难以突破,增值不明显。我国有近三分之二的人以大米为主食,发达国家大米食品50%以上已工业化加工生产,我国大米食品工业化程度小于5%,大米食品潜在市场年产值估计在5千亿人民币以上。

该项目针对我国稻谷等原粮在产后储藏、大米食品加工两个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工艺技术和加工装备落后等关键问题:(1)创新发明现代物联网智能储粮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稻谷、糙米等原粮及其大米制品的安全储藏。以稻谷的“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值、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为监测指标,集成红外信息和探头传感等稻谷米仓储多元信息的实时监控技术,解决了目前仓储存在的信息综合处理滞后、控制精度低等问题,实现了粮食品质的精准控制及储粮的自动化与智能化。(2)创新研发基于产品营养成分、风味品质和理化特性的加工型稻谷品种的快速筛选技术与加工适应性模糊判别方法。在研究稻谷原料和米饭等大米食品的近红外光谱以及稻谷品种指纹图谱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大米食品品质与原料成分的关系,建立基于原料成分的大米食品风味品质(香气、滋味、口感)和理化特性(粘弹性、热特性等)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食品营养成分、风味品质和理化特性的加工型稻谷品种的快速筛选技术;(3)创新研发出基于稻米大分子构象的品质调控技术,开创性的为大米食品品质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研发出湿热结合复合生物酶处理调控大米淀粉技术,明确了大米淀粉高分子构象转变与粘弹特性的关系及质地形成机理、高分子网络结构与粘弹控制方法。(4)基于大米大分子结构特性,创新研发大米食品制品加工高效装备及配套工艺技术。基于大米大分子粘弹特性,研发出螺旋挤压剪切机械,用于各种米线、米糕制品生产;基于大米低玻璃化温度特性,研发出高效的方便米制品工艺技术与设备;研发出基于分子链快速定型的速溶米制品干燥技术。

围绕该项目,先后有“大米主食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粮食储藏与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两项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物联网的储粮监控系统应用研究与示范、晚籼稻产后调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优质籼米的生产技术、稻米主食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等12项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相关成果通过鉴定。共研发5大系列30多种新产品,申报专利和软件著作114项,发表包括SCI和EI收录的论文209篇。制定相关米制品标准14项,出版稻谷专著4部。技术成果先后在湖南、湖北等省市3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累计新增销售298.06亿元,新增利润17.45亿元,产品成功出口到新加坡、欧盟、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稻谷产后安全储藏和大米加工制品工业化安全生产技术起到了强劲的推进作用。

四、客观评价

1.围绕稻谷产后绿色储藏和大米加工系列产品研发,获两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大米主食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135351-J1-214)

(2)“粮食储藏与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201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证书号:20154021-J1-101)

2.围绕本项目,本团队共有12项相关成果通过科技鉴定,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1)“基于物联网的储粮监控系统应用研究与示范”:系统研究仓储研粮情监控技术,2014 年经“湖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聘请国内同行现场评审,评价结论为“优”,综合评分为93.6 分。

(2)“晚籼稻产后调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2014 年通过湖南省农学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评审,评价结论为“优”,综合评分为91.2 分。

(3)“优质籼米的生产技术”:2013 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稻米主食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系统研究方便米饭等主食米制品关键技术,2012年通过湖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

(5)“传统米发糕的现代加工技术”:研究了不同发酵工艺、菌种对传统米制品米糕的色泽、风味、口感的影响,2010年通过由湖北省科技厅主持同行专家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6)“全自动食品干燥机的研制及应用”:系统研究米制品干燥模式,2010年通过由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同行专家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

(7)“米制品专用粉的生产技术研究”:在系统研究各种米粉物性基础上,开发出适合米粑、米线、米饭、米面窝等各种米制品的专用粉,2010年通过由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专家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水平。

(8)“新型健康大米方便食品开发与中试研究”:系统研究主食米制品品种加工适应性和加工工艺,2004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同行专家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

(9)“方便米发糕的生产工艺与应用”:系统研究米糕抗老化工艺技术。2012年通过湖南省科技厅主持的同行专家成果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

(10)“高γ-氨基丁酸米制品的生产技术”:系统研究功能性米制品工艺技术。2012年通过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谷物茶饮料生产技术研制”:系统研究富含伽马氨基丁酸(GABA)谷物饮料生产技术。2011年通过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12)“稻米油掺伪检测系统及应用”:系统研究稻米油指纹图谱和稻米油掺伪定量分析模型,研发出稻米油掺伪量定性和定量甄别方法。2014 年通过湖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本项目发明的技术产品经检测,技术指标好于国家相关最高标准,出口主食产品经相关部门检测符合国际市场相关标准要

(1)稻谷储藏结果比较

湖南粮食集团等企业采用该项目技术储藏稻谷等主粮及其制品,取得很好的效果,经国家法定检测部门检测,本项目技术应用结果明显好于对照。

(2)出口大米主食产品检测结果

出口到美国、欧洲等20几个国家的米线(粉)、方便米饭等大米主食产品,经欧盟认可的国际检测机构“SGS”公司和国内出口检验部门检测,所有指标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特别是有害微生物、重金属等安全指标明显优于国际相关标准。

(3)方便米饭和方便米粉检测结果

经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检测,本项目研发的方便米饭产品,全部有害卫生指标极显著低于相关标准(DB34/T 1112-2009)规定的指标要求10-50倍。方便米线产品全部有害卫生指标极显著低于相关标准(QB/T 2652-2004)规定的指标要求,特别是微生物指标,较标准低100倍以上。

(4)发芽糙米及糙米深加工制品检测结果

经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检测,本项目研发的糙米制品等,霉变粒和黄粒米均未检测到,远低于相关标准(GB/T 18810-2002)规定的指标要求,达到出口标准。

(5)汤圆、米糕、粽子等传统米制品检测结果

经国家面粉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本项目技术研发的汤圆、米糕、粽子等米制品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GB19295-2011、GB7718-2011等)规定的指标。

4.制定获国家监管部门批准的企业标准14 项

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推广应用情况

技术成果先后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河南等省市的30多家企业推广,重点推广企业近3年累计新增产值298.06亿元,新增利润17.45亿元。为我国稻谷产后绿色储藏和大米加工制品工业化安全生产技术起到了强劲的推进作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林亲录,第1完成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方案的总体设计、关键和重大技术的研发,具体牵头负责米线、方便米饭等大米主食技术攻关,对1、2、3、4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与本项目有关论文63篇,申报相关专利42项。

谢文辉,第2完成人,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高级物流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粮食储藏和加工关键技术的整体设计、中试和产业化试验,具体牵头物联网技术储粮关键技术的攻关,为粮食储藏和加工技术产业化推广做出极大贡献,对第1、2创新点有重要贡献,申报相关专利3项。

程云辉,第3完成人,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党委书记,教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长沙理工大学,项目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项目方案的设计、关键和重大技术的研发,主持大米主食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参与发芽糙米、米线等大米主食技术攻关,对2、3、4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与本项目有关论文23篇,申报相关专利6项。

赵思明,第4完成人,教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华中农业大学,项目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项目方案的设计、关键和重大技术的研发,具体牵头负责发芽糙米、米发糕、汤圆等大米主食加工机制、营养转化和关键生产技术研究,负责米制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研究,对2、3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与本项目有关论文58篇,授权相关发明专利26项,获得相关成果鉴定11项。

杨涛,第5完成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项目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关键和重大技术的研发,参与大米主食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参与方便米饭、发芽糙米、米线等大米主食技术攻关,对2、3发明点有重要贡献,发表与本项目有关论文12篇,参与申报相关专利9项。

陈渠玲,第6完成人,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高级实验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与粮食储藏和加工关键技术的整体设计、中试和产业化试验,特别是主持完成了晚籼稻调质增效关键技术的研发,并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了物联网信息储粮关键技术的攻关,为粮食储藏和加工技术产业化推广作出了较大贡献,对第1、2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申报相关专利5项。

吴伟,第7完成人,副教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参与大米主食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参与发芽糙米等米制品主食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对2、3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与本项目有关论文15篇,参与申报相关专利5项。

刘跃军,第8完成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工

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湖南工业大学,参与稻谷产后贮藏包装材料的研究工作,参与米制品中式产业化推广工作,对创新点1有重要贡献。

梁盈,第9完成人,副教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参与关键和重大技术的研发,参与快速检测与营养米制品技术攻关,参与米胚油掺伪识别技术研究,对第2、3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相关论文11篇,参与申报相关专利和软件登记6项。

吴跃,第10完成人,副教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项目技术攻关主要参与者,参与营养米制品技术攻关,参与营养米制品等相关技术在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化推广试验,对第2、3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相关论文11篇,参与申报相关专利和软件登记8项。

张凤琴,第11完成人,讲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湖南工业大学,参与米制品物性分析和相关基础研究,参与中式产业化试验工作,发表论文12篇,对创新点1有重要贡献。

喻凤香,第12完成人,副教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技术负责人之一,主持米胚油掺伪识别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参与营养米制品技术攻关,对第4发明点有重要贡献,发表与本项目有关论文9篇,发明相关专利1项,参与申报相关专利和软件登记22项。

邓婧,第13完成人,副教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湖南工业大学,项目技术攻关主要参与者,参与米制品物性基础研究,参与包装材料对稻谷等原粮储藏效果研究,对第1、2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相关论文5篇。

谢育国,第14完成人,福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福娃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技术攻关主要参与者,参与营养米制品技术攻关,主持营养米制品等相关技术在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的产业化推广试验,对第2、3、4创新点有重要贡献。

陈辉球,第15完成人,东莞市陈辉球米粉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工程师,工作单位和完成单位均为东莞市陈辉球米粉设备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参与大米主食加工成套装备产业化投产试验,对 4 发明点有重要贡献,申报相关专利6项。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第1完成单位,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承担稻谷等粮食储藏和加工关键技术的整体设计、中试和产业化试验,从2011年开始,本单位先后投入近2亿元资金用于现代化粮仓建设和现代储藏关键技术创新研究,特别是在物联网信息储粮、晚籼稻调质增效等方面有两项成果通过评审为优,参与米制品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授权相关专利6项,对创新点1、2、3作出重要贡献。

第2完成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本项目中主要承担本项目成果的总体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的确定、主要关键技术攻关和部署成果的转化。本单位自2001年开始,对大米物性、加工型稻米品种选择进行研究,对方便米线、方便米饭、自热米饭、发芽糙米、汤圆等主要大米主食产品的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对大米适度加工、营养米制品、粮食副产物米胚油掺伪识别等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在相应企业指导中试和产业化应用,对创新点2、3、4做出重要贡献。先后发表包括SCI和EI收录相关论文90多篇,申报相关专利40多项。

第3完成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米蛋白提取与改性技术研究,参与大米米线、方便米饭等技术产品攻关研究,负责部分省份的稻米加工企业成果中试和产业化技术指导,参与大米主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先后发表包括SCI和EI收录相关论文20多篇,申报相关专利6项,对创新点2、3作出重要贡献。

第4完成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在本项目中主要承担发芽糙米、米发糕、汤圆等大米主食加工机制、营养转化和关键生产技术攻关,以及米制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研究,自2003年开始在国内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2、3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与本项目有关论文58篇,授权相关发明专利26项,获得相关成果鉴定11项。

第5完成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在本项目中主要参与稻谷及米制品包装材料研究,研究包装材料和方法对稻谷和米制品储藏性能的影响,并参与功能性米制品物性研究,参与米中制品中式产业化推广方案设计,参与米制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研究,对1、3创新点有重要贡献,发表与本项目有关论文3篇。

第6完成单位,福娃集团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参与米制品主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承担发芽糙米、糙米膨化食品等大米主食中试和产业化推广试验,特别是糙米系列主食米制品自2003年开始在我公司推广应用后,累计产生了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1800多人就业岗位,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创新点2、3、4做出重要贡献。

第7完成单位,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参与米制品主食关键技术研发,承担汤圆、米糕、粽子等传统大米主食中试和产业化推广试验,自2003年开始在我公司推广应用后,近几年累计产生了约30亿元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400多人就业岗位,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创新点2、

3、4做出重要贡献。

第8完成单位,江苏宝宝宿迁国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参与米制品主食关键技术研发,承担米线等传统大米主食中试和产业化推广试验,自2008年开始在我公司推广应用,近几年累计产生了4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320多个就业岗位,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创新点3、4做出重要贡献。

第9完成单位,四川得益绿色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是承担方便米饭、自热米饭等10多种米饭主食的中试产业化推广试验,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本项目创新点2、3、4有突出贡献。

第10完成单位,东莞市陈辉球米粉设备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负责大米主食加工成套装备产业化投产试验,对 4 发明点有重要贡献,申报相关专利9 项。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我们拟申报的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稻谷产后增值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是由“林亲录,谢文辉,程云辉,赵思明,杨涛,陈渠玲,吴伟,刘跃军,梁盈,吴跃,张凤琴,喻凤香,邓婧,谢育国,陈辉球”等科研人员合作完成。林亲录是本项目总负责人(第一完成人),负责项目方案的总体设计、关键和重大技术的核心研发把关;谢文辉负责物联网技术储粮关键技术的攻关;程云辉负责大米主食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参与发芽糙米、米线等大米主食技术攻关;赵思明负责发芽糙米、米发糕、汤圆等大米主食加工机制、营养转化和关键生产技术研究,负责米制品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研究;杨涛参与关键和重大技术的研发,参与大米主食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参与方便米饭、发芽糙米、米线等大米主食技术攻关;陈渠玲负责晚籼稻调质增效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参与物联网信息储粮关键技术的攻关;吴伟参与大米主食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参与发芽糙米等米制品主食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刘跃军参与稻谷产后贮藏包装材料的研究工作;梁盈参与快速检测与营养米制品技术攻关,参与米胚油掺伪识别技术研究;吴跃参与营养米制品技术攻关,参与营养米制品等相关技术在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化推广试验;张凤琴参与米制品物性分析和相关基础研究和中式产业化试验工作;喻凤香主持米胚油掺伪识别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参与营养米制品技术攻关;邓婧参与米制品物性基础研究和包装材料对稻谷等原粮储藏效果研究;谢育国主持营养米制品等相关技术在福娃集团有限公司的产业化推广试验,参与营养米制品技术攻关;陈辉球参与大米主食加工成套装备产业化投产试验。

因完成人员名额有限,申报材料提交的鉴定成果和专利中部分人员没有列入申报主要完成人员,他们已知情,同意我们申报该奖项。

特此说明。

第一完成人签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