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习题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习题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习题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习题作业

一、判断题

1.1 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

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1.2 运用现代媒体来上课就是现代教育技术。(× )

1.3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多媒化、再现性、高效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1.4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学习理论、视听教育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方法

论。(×)

1.5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

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二、选择题(不定项)

2.1 AECT94定义明确指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B )。

A.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 B.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

C.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D.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

2.2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能充分开发学生右脑的潜能,使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发展。

B.能克服教师自身的局限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教师只需播放课件即可。

C.能有效进行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D.能扩展教育或学习的空间。

2.3 下列选项中( C )不属于组成现代教育技术的三个基本要素。

A. 现代媒体技术

B.现代传媒技术

C. 现代工艺技术

D.教学设计技术

2.4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A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直接相关的是(B)。

A.视听教学的发展 B.程序教学发展

C.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 D.学科教学的发展

2.6 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A)。

A.言语符号 B.视觉符号 C.观摩示范 D.设计的经验

2.7 被西方国家誉为“直观教学之父”的是(B )。

A.戴尔 B.夸美纽斯 C.斯金纳 D.桑代克

三、填空题

3.1 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_ 教育传播系统___和__教育信息传播活动___的全

过程。

3.2 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__

理论___和_____实践______。

3.3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________学习理论___及传播理论。

3.4 1946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这个理

论为__________当时及后来的视听教育____提供了主要依据和指导思想

3.5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_优化教与学过程_和教与学资源为

任务。

3.6 桑代克的三条基本学习定律__ 准备律 ___、练习律、效果律。

3.7 “认知同化说”的三种同化方式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四、简答题

4.1 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民主化——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全民教

育;2.教育终生化——终生教育的思想和制度的建立:终生教育;3.教育多样化—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自动化程度日

益提高;4.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

地位,挖掘学习者的个体潜能,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和形成学习者在人生观、

价值观等个性心理方面的优秀品质,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的教育;5.教育国际化

——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培养国际化的人才: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

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的综合利用,是教育淡化了国界,在世界内实现了

人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4.2 简述现代教育媒体的特点:与传统教育媒体相比,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具有综合性、

再现性、高效性与交互性等特点:(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媒体具有视听等多种

感觉刺激的形声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等的特点,这既

增加信心的输入量,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再现性:运用现代教

育媒体,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绘声绘色地在

课堂或在学习过程中再现;(3)高效性: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传递更多的教学信息,

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4)交互性:它可以根据需要,人为地改变信息的

表现结构,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并得到及时反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

造了条件。

答案:

一、1-5 √×××√

二、1-5 B B C A B 6-7 A B

三、1.教育传播系统教育信息传播活动 2.理论实践 3. 学习理论

4. 当时及后来的视听教育

5.优化教与学过程教与学资源

6.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7.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

四、

1.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民主化——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全民教育;

2.教育终生化——终生教育的思想和制度的建立:终生教育;

3.教育多样化——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

4.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挖掘学习者的个体潜能,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和形成学习者在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心理方面的优秀品质,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的教育;

5.教育国际化——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培养国际化的人才: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的综合利用,是教育淡化了国界,在世界内实现了人类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2.现代教育媒体的特点:与传统教育媒体相比,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具有综合性、再现性、高效性与交互性等特点:(1)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媒体具有视听等多种感觉刺激的形声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等的特点,这既增加信心的输入量,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再现性: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绘声绘色地在课堂或在学习过程中再现;(3)高效性: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传递更多的教学信息,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4)交互性:它可以根据需要,人为地改变信息的表现结构,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并得到及时反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第一章配送作业认知习题

第一章配送作业认知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单选 1. 配送是指“在(),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A、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 B、城市范围内 C、工厂区域内 D、城市之间 2. 配送将物流和()紧密结合起来。 A、装卸 B、供应链 C、商流 D、仓储 3. 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品集中起来,以便进行运输、配送的作业称为() A、集货 B、分货 C、存货 D、流通 4.使用各种拣选取设备和传输装置,将存放的物品,按客户要求分拣出来,配备齐全,送入指定发货地点是() A、配货 B、集货 C、存货 D、分货 5. 适用于需要数量较大的商品,单独一种或少数品种就可以达到较大运输量,可实行整车运输,这种配送方式称为() A、多品种大批量配送 B、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C、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D、定时配送 6.按用户要求,将所需的各种商品(每种商品需要量不大)配备齐全,凄成整车后由配送中心送达用户手中,这种配送方式称为() A、多品种大批量配送 B、少品种大批量配送 C、多品种少批量配送 D、定时配送 7.按规定的批量进行配送,但不严格确定时间,只是规定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配送称为() A、定时配送 B、定量配送 C、定时定量配送 D、即时配送 8.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用户进行配送,具体执行时共同使用配送车辆,称为() A、集中配送 B、共同配送 C、分散配送 D、加工配送 9.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包括传统的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是() A、制造商型配送中心 B、批发商型配送中心 C、零售商型配送中心 D、专业物流配送中心 10. 配送以()为出发点 A、自身的需要 B、市场规模 C、用户要求 D、产品特点 11.配送以送货为目的,但() A、送是配的前提 B、拣货是订单的前提 C、配和送不分先后 D、配是送的前提 12. 配送有资源配置作用,是“最终配置”,因而是接近顾客的配置。()是经营战略至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和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___设计教材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学习资源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非语言符号 ___两大类。 4.___模象直观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精神心理条件____、__审美条件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教学理论 ___、___学习理论__及传播 7.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程序性 ____。 8.在使用投影仪时,如果影幕上的图象模糊,应调节投影仪的__光圈__________。 9.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50/8(或6.25)___mm。 10.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磁头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

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1.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演示型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2.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的__电磁转换___过程。 13.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编写教学程序(课件)___ 和___选择课件__工作。 14.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磁迹跟踪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 15.教学设计以___优化教学效果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教学系统___作为研究对象。 16.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输入设备___和_输出设备____组成。 17.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行为主义联结学派____、__认知学派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8.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教学目标的平衡___。 二、判断题: 1.上每一课程时,应该把自己的所做的课件、教案、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所有文档、视频、音频等资料拷贝到计算机的E盘分区。(对)2.在上课时,我们老师可以将自己与该课程相关的软件装在计算机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

《蜀道难的课件制作》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系别::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行知二班 姓名:郭军 学号:44 注意事项 1.考生需将上述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2.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交卷时请将本答卷和题签一起上交,题签作为封面下一页装订。 论文试题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类别:考察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考试形式: 作品加论文 使用范围:教师教育学院11级 要求: 一、论文题目。 选一节课,必须是你学习的本专业的课程,论文题目为:《XXX课的课件制作》 二、要求: 1、不少于2000字; 2、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课件制作的目的意义。 3、第二部分,你所选课程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要求图文并茂(附制作过程中软件抓图)。

4、第三部分,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应用了哪些制作软件。 三、评分标准: 1、优秀的标准:论文立意明确,观点正确,有独到见解;论述说理透彻,论据充分,逻辑性强,意见或建议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文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语言流畅自然。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为独创课件。 2、良好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正确;论述较透彻,逻辑性较强,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多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比较合理,交互性强,具有一定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3、中等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观点基本正确;论据较充分,有一定逻辑性,能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层次较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太简单,少量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部分为独创课件。 4、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较明确,有一定论述说理,逻辑性一般;文章有一定层次感,语言基本顺畅,字数基本符合要求。 制作课件所用素材少数为自己制作,课件结构混乱,无交互性,具有少量的艺术性,很少部分为独创课件。 5、不及格的标准:论文立意不明,有明显的错误观点和理念;论述说理不明白,文章层次混乱。课件为抄袭课件。 《蜀道难课的课件制作》 目的意义: 《蜀道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教学目 标是通过朗读把握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特点,领会诗歌奔放磅礴的气势和宏伟豪迈的情感基调,加深对李白诗歌特点的理解。 以往的课堂教学步骤的把握常常并不是很科学,老师有时完全不顾课堂节奏超时或者提前下课有时还是会发生,合理的备课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以此同时加入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更好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伴随课件的教学,可以根据课件的播放板块、环节来调整教学的节奏,从而促进学生们积极的、主动的去学习,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提升学习的效果。这就是多媒体课件存在并在课堂中应用的第二个意义所在。 传统的课堂主要是讲读、讲授法教学,教师总是沦为了所谓的“教书匠”,而并不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课堂上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又十分有限,这造成了学生学到的知识的局限性,除了应试以及“死嚼书本”外其他知识均不了解,以至于进入大学、社会之后成为真正的学习的“机器”,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丢了西瓜捡芝麻”,“顾此失彼”的。因此,在当今的现代化课堂中使用课件就有了更加丰富的用途。课件的应用能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增加我们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容量,课件中插入的视频、音乐、图片能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在感官上受到熏陶与感染,更好的拓展、迁移、升华,课件的使用既让学生收获更多多元化的知识同时又对教学过程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传统的课堂可能会出现死气沉沉的情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注意听讲、不主动

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规划课题

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规划课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验研究”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此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长期以来,学校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活动单一,模式呆板,形式机械,学生对做课间操缺乏理解与做操的激情,学生大多数只是敷衍了事,因而锻炼效果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管理不到位,弄不好还会让学生染上一些不良习惯。如做事马虎,被动应付,从而影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此,改革传统的课间操形式势在必行。改革传统的课间操单一模式,构建生活的、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张扬的、生活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形式,是现在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的新形式下的要求。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是研究如何进行有序的、丰富多彩的、快乐的、多项目的体育活动。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1、它是一种学校课程与校本研究,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全面育人任务,调节学生的心理与身理健康的重任,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使学生乐学和乐于参与。 2、它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学校生活中的一方面。学生来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也是生活的。因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容忽视的起点。既然是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生活,也就要进行“人文”教育,使活动具备“人文”爱怀,使活动人情味十足。 3、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能力培养。通过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实行不同项目的不连续滚动,使学生能逐步掌握,仍至熟练掌握运动技巧,增进学生体质,使之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体育活动就应以持续的发展的眼光来构建。 4、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校园文化与德育培养。大课间体育是一种校园文化活动,是在老师的组织下按班级分小组有序进行的活动,且学生在音乐的节拍中舒展身姿,不仅是力与技巧的显示,也是美的展示;同时也是师与生、生与生两者之间共同交流、共同协作的活动,它能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共同协作的思想情操。 在研究方法上: 1、通过论证筛选法,构建生活的文化、健康的、快乐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 课间体育活动课题研究彻底改变了传流的单调乏味的“一日一操”的模式,从构建生活的、文化的、快乐的、健康的和课程的角度来考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研究内容与形式,突出教育特色。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学生的身心特点,文化课程设置等客观实际情况,在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 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 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 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 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 E.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 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 E.织布厂的纺织机 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A.生产工具 B.基础设施

2017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我国的电化教育萌芽于__B______。 A. 19世纪末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4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2. 意义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奥苏贝尔 D. 乔姆斯基 3. 用录音机录制教材时,如果录音机上没有磁带选择开关,那么应使用___A_____录音。 A. 普通磁带 B. 钴带 C. 铬带 D. 金属带 4. 下列几种媒体中,___A_____是听觉媒体。 A. CD B. VCD C. LD D. DVD 5. 在一个校园内构建计算机网络,一般属于___A_____。 A. 局域网 B. 都市网 C. 广域网 D. 因特网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指( B ) A. 罗杰斯 B. 马斯洛 C. 布鲁纳 D. 乔姆斯基

7. ( B )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A. 教学设计 B. 教学策略 C. 教学目标 D. 教学大纲 8.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是( D )的主要观点。 A. 乔姆斯基 B. 戴尔 C. 斯金纳 D. 麦克卢汉 9. 按照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策略,老师不把教学内容___C_____告诉学生。 A. 全部 B. 间接 C. 直接 D. 逐步 10. 教学设计所面对的问题目标状态,是由( D )的要求和教材教学内容本身 的性质所决定的。 A. 学生 B. 教师 C. 教材 D. 教学大纲 11. ( B )环节要作的工作就是:使用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对学生学习前的起点行 为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准备状态。 A. 分析教学大纲 B. 分析学生特征 C. 制订教学目标 D. 实施教学评价 12.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是( A ) A. 班杜拉 B. 布鲁纳 C. 斯金纳 D. 桑代克 13. 用韦斯特莱传播理论解释教学过程,___C__是“把关人”。 A. 教材的编制者 B. 教学管理者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集

A 教学系统设计 B 计算机辅助技术 C 媒体利用 D 项目管理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 2.电化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优化。 A 现代媒传技术 B 现代教育技术 C 教学设计技术 D 现代媒体技术 教育技术新定义中明确的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两大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2.1994年美国AECT()。 A 教学媒体 B 教学对象 C 学习需要 学习资源 D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教育的特征的是() A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B 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 C 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D 现代教育媒体替代教师 ------------------------------------------------------------------------------- ------------------- .下面那种媒体最利于学习记忆的保持?1 A 听觉 B 视觉 视听觉 C D 无法判断2.我国采用以下哪种电视制式? A NTSC B PAL C SECAM D 以上都不是1.下列不属于视觉媒体的是() A 投影仪 视频展台 B C 幻灯机 D 传声器2.下列不属于传统教育媒体的是() A 语言 B 文字 C 印刷材料 D 视频展台

1.下面哪个软件是基于时间的工具? A PowerPoint B Authorware C Flash D Dreamweaver 2.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创建的文件其后缀名为() A .swf B .wrl C .rm D .gif 1.下面哪个软件是基于图标的工具() A FrontPage B Flash C Dreamweaver D Authorware 2.用文字来设计关于教学内容的画面并配以解说词的书面材料被称为() A 文字稿本 电子稿本 B 分镜头稿本 C 以上都不对 D 连接。Internet1.所谓Intranet,就是一类基于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网络,它通过()与 A HUB B 交换机 C 防火墙 D 电话线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参考资料

高新区第七小学七彩教育研修网>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浏览次数:127126) mofan0524 发表于2012-11-18 21:36:07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且刚刚由原来的陈旧学校蜕变成一所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校。同时,学校的硬件设施及信息化配备已走在了同地区的前列。然而,通过调查周边的许多学校发现,各校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差距仍然较大,即使是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教育的许多学校,至今还存在相当多的骨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较差的现象。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老师更应该走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前列。如今的信息社会需要我们培养的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多方面能力人才,因此,作为我们教师,信息素养的迫切提高在教育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素养与技能的掌握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 选择这个课题研究,是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来开展的,因此课题研究的成果将直接对我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改进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最切合实际的方法;另外,作为一所新建示范校,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辐射到同地区的其他学校,为其他学校的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化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因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均是我校处于教学改革第一线的教师,可以为周边学校在教育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一些详实的数据以及一些理论的验证性结果,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探讨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在发展信息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势必要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并把此作为实施信息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关的教材、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之中,以促成教师和学生对信息化的需求。同时,要加大力度培养教师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各种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拓展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与利用。 研究目标: 结合我校的信息化教学现状,充分利用起学校的信息化资源,逐步培养一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多媒体软件创作及应用的骨干教师队伍,从而提高教师们的信息素养和使用技能! 研究内容: 1.教师信息化学习能力的提升。其中包括几个方面:基础信息素养的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信息化资源的使用习惯及社会责任感的转变。信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完全依靠短时间的“培训”能达到的,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适应现阶段学校现有信息化资源或有效的学习机制来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本课题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2.完善学校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提高的评价体系。 3.提高教师的教研教改水平和教学反思的能力。 4.“学校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式”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结合学校现状,在研究过程中对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界定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基础信息素养和独立学习两个方面。 1.基础信息素养的提高主要是让教师能够结合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资源有效地获取信息,并能够熟练地评价信息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撰写相关的论文。 2.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主要是让教师结合自身的条件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资源,并能够 利用学校的资源创造性的再开发、再生成新的适应学校教育的新资源。

第一章习题与作业

1、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倍,摩擦系数λ与Re 的关系为。 2、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摩擦系数,管道总阻力损失。3.277K的水粘度为1cP,在内径为20mm的管内作稳定连续层流时的最大流速为 m*s。-1 4. 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是。5.由实验可确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Re的关系。层流区,摩擦系数λ与管壁的无关,λ 与Re的关系为。而阻力平方区,摩擦系数λ与无关,仅与有关。6.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动力粘度(简称为粘度)μ的SI单位为,运动粘度γ 的SI单位为。7.如图 U形管压差计测得: 。 a. AB间的阻力损失b. AB间的压强差 c. AB间的位头差加阻力损失 d. AB间位头差 8.如右图管中充满水,U形差压计的读数为零,则_____。 2

(A)管内流体肯定处于静止状态1 2(B)管内流体肯定从1流向 1 (C)管内流体肯定从2流向以上 三种答案都不对。9.如图1所示,液 体在等径倾斜管中稳定流动,则阀的局 部阻力系数ξ与压差计读数R的关系式为 _______。 10.如图三根等径管(其内径d=d=d)内的 流量相同,二测压点间距离相同。123(1) 记ΔP=P-P,ΔP=P-P, 112234u→ ΔP=P-P,则_______。 d dd 12345 6356(2)差压计读数R、R、R间关 系 123为_________。11、如图所 示,液体分别从两容器中流出,液面保 持不变,排出管径相同。问(1)图a中1-1′ 和2-2’截面的u>u还是u=u?l2l2为什么?(2)图a、b中Z>Z,其它条件不变,34忽略 阻力损失,则出口处的速度u与u哪34 个大?为什么?(3)图a、b中Z=Z,则截 24面2-2’处的速度与u哪个大?为什么?412. 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列管换热器内, 冷溶液与热苯溶液交换热量。换热器的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教育技术?谈谈你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过程。 答: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1994定义: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200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本质 : 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1)一个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学习的结果,阐明学习是目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手段。 (2)两大研究对象: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两个对象,过程是为达到特定结果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 (3)五个范畴: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五个基本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 (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作为实践领域的教育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教”;作为理论领域的教育技术就是我们的“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教育技术中所指的技术: 有形技术(物化技术):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如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 无形技术(观念形态):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念等。 2. 结合自身体会,说明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积极影响:1.学生由被动型接受学习方式到主动参与。信息技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导,构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的交互性学习平台。它不仅能为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将学习材料转化为动、直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出自主参与学习的情境。而且可以即时反馈与交流,便于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自我调节。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参与,而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境,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需求,从而使学生真正发挥知的主体作用,自主地参与学习。 2、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超文本特性和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探究性和发现式学习,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网络世界是当今人们了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拥有海量信息和飞快的查阅速度,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有目的地进行收集、选择、组织、加工和处理,然后再根据需要加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和过程使学生的智能及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帮助他们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学习,培养其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探究性、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3、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增大。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学校教育环境,能为学习者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平台,人们在网上浏览信息,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社会地位、文化传统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可以查询到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可以跨时区、跨地区同有关专家、学者直接通讯,使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掌握或是对复杂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入,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为有效。 4、促进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所构建的信息互动平台上进行学习,必须有倾听,有交流,有协作,有分享,并积极、大胆地展示个人思想和学习成果。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践了社会技能,促进了社会化情感和意识的发育,有助于形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开 题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 开题报告 前郭县浩特芒哈乡中学姚春风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教育的观念正迅速转变,教育的内容在不断地更新,现代教学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是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元素,如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已成为当前中学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从我校教学现状来看,由于条件限制,目前依然大多采用传统方式教学。随着我校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已经逐步实现,硬件的条件日渐成熟了,但是教师们对于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教学还是比较陌生,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率低,应用层次低,未能发挥现代化技术应有的作用。并且在使用媒体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无法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效的结合。基于这些原因,我校课题组提出本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让教师们对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有系统的认识,通过研究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整合让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形成常态化教学氛围。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带动全体熟练掌握媒体使用技术,让媒体技术真正进入课堂,并且通过研究形成教学资源库,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实质性提高。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运用教学媒体的环境下,如何进行学科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探索现代教学媒体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模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学校现代教学媒体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成为常态化教学,以提高教学的层次与绩效。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现代媒体技术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科学理论指导下,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具体对学科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研究。 2.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规律、模式研究。 3.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基础知识整理、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创新研究。 四、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文献借鉴发、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课题的研究思路是学习—整合—试验—评价—成果。通过对教育教学理论与知识的学习后尝试将现代教育媒体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通过公开课及教学课件、案例评比等活动对研究初步成果进行试验和评价,并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将以论文,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及公开课的形式呈现。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为了更好的完成此课题的研究,我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物理课程标准》作为我的指导思想。

作业题第一章习题

基础练习 1、取干土500g ,通过筛分法和水分法测得其结果见表1-1。 表1-1 颗粒分析试验结果 (1)绘制土的级配曲线; (2)确定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并判断其级配好坏。 2、环刀体积为60cm 3,重84g ,切取湿土后称重为180g ,从其中取湿土18g ,烘干后其重量为15g ,求土的重度、含水量和干重度,结果以3/kN m 表示。 3、用比重瓶法测定某土的三个土样,结果见表1-2,已知土样3的密度为 g/cm 3,试求(1)该土样的颗粒比重;(2)土样2的含水量和孔隙比;(3)土样的饱和度。 表1-2比重瓶试验结果 4、求证以下关系式: /1 s d s G G γγ-= 1s d e γγ= - 5、有一完全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 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相对密度(比重)为, 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按三项比例指标定义求解)。 6、已知Gs=,1m 3 土中土颗粒体积占 m 3 。 (1)若水的体积为 m 3,求天然重度、干重度、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 (2)若水的体积为 m 3 ,求天然重度、干重度、含水率、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 7、某湿土样的密度为cm 3,含水量20%,Gs=,将土样烘干至恒重后体积比原来减小了10%。求该土样烘干前和烘干后的孔隙比。 8、已知某饱和土的含水量为30%,Gs=求其孔隙比和干重度; 9、已知某饱和土的干密度为 g/cm 3,含水量为20%,求饱和容重、颗粒比重和孔隙比。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答案汇集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A正确 1.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 B 错误2.按照现代教育技术的观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A正确 3.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包括教学人员、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 B错误 4.微格教学系统有十分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培养受训者的技能技巧,要求受训者将所学到的理论,在人为创设的情况中转化为含有技能技巧的行为。由于训练时间短、人数少,一次只集中训练一两项教学技能。 B错误 5.纵观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为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错误6.按照“经验之塔”理论,角色扮演属于“观察的经验”。 A正确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故而在教育上主张奖励与惩罚 A正确8.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知识来之于人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B错误 9. 教学媒体的共同特性有:固定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从属性、能动性和工具性。 B错误10.教育传播理论是研究教育技术推广传播的理论。 A正确 11.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并称为“主线”的三种教育实践分别是视听教育、程序教学和在教育中引入系统方法。 A正确12.教育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传统教育技术发展时期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时期。 13. 程序教学的主要的心理学依据是_ ___。C A.系统论 B.“经验之塔”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教育传播学 14.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哪一阶段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领域D A初级发展阶段 B迅速发展阶段 C系统发展阶段 D网络发展阶段 15.教育技术的开发领域应包括_ _,其基础便是媒体制作。A A视听技术 B教学策略 C媒体的利用 D资源管理 16.教育技术利用领域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__ _,而这一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制约点和教育技术的关键。B A革新推广 B政策和法规 C实施和制度化 D教学系统设计 17.现代教育技术的显著标志是 __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C A现代教学媒体 B新课程标准 C现代教学方法 D信息技术 __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修正的过程,而是信息加工过程。B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1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于 ___。C A学习环境的设计 B情感因素的作用 C知识结构的建立 D外部刺激的设计 20. ___学习理论提倡对学习者的创新能力的培养。D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21.香农的传播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传播过程中引入了_ ___。D A反应原理 B刺激原理 C传播原理 D反馈原理 22.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5W”,是指以下的哪一选项A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合同书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E-M A I L: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邮政编码: 起止日期:

2. 详细经费预算

注意事项 1.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对江苏省“十三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委托书要求,项目委托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进行中期检查,组织结题等常规工作。 2、本合同必须经过课题负责人(甲方)、课题承担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课题管理部门(丙方)—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教研究所三方共同签字盖章后有效。 3、项目经费须专款专用,按合同中的预算开支。不得挪作他用或截留,如发生此类情况,一经查实,丙方有权终止项目,要求甲方全部偿还所拨项目经费。 4、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甲方负责组织完成合同所规定的各项研究任务。丙方负责监督,中期检查,保证合同的实施。 5、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如甲方根据研究情况要对合同进行修改,需及时向丙方书面提出,经丙方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同意后上报乙方批准后有效,并按修改后的合同执行。甲方自行修改无效,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行承担。 6、合同期满后,由丙方组织专家进行统一结题,未按合同要求完成者,取消日后申请本项目资格,同时上报乙方并追回拨款。 7、签约各方对秘密资料负有保密责任,未经甲方批准,不得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引用保密数据,结果或其它有关资料,也不得泄露给甲、乙、丙三方之外的单位和个人。 8、本合同正式文本一式三份,甲、乙、丙方各存一份。

签订合同各方 甲方: 本人知晓并同意合同书中相关内容,确保项目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并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乙方: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公章 年月日丙方: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高教研究所(盖章)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月日

第一章习题与作业

1、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 型曲线,其管中心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 倍,摩擦系数λ与的关系为 。 2、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 ,摩擦系数 ,管道总阻力损失 。 3.277K 的水粘度为1,在内径为20的管内作稳定连续层流时的最大流速为 m*s -1。 4. 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 5.由实验可确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的关系。层流区,摩擦系数λ与管壁的 无关,λ 与的关系为 。而阻力平方区,摩擦系数λ与 无关,仅与 有关。 6.牛顿粘性定律的表达式为 ,动力粘度(简 称为粘度)μ的单位为 ,运动粘度γ 的单位 为 。 7.如图 U 形管压差计测得: 。 a. 间的阻力损失 b. 间的压强差 c. 间的位头差加阻力损失 d. 间位头差 8.如右图管中充满水形差压计的读数为零,则。 (A)管内流体肯定处于静止状态 ; (B)管内流体肯定从1流向 2; (C)管内流体肯定从2流向 1; (D)以上三种答案都不对。 9. 如图1所示,液体在等径倾斜管中稳定流 动,则阀的局部阻力系数ξ与压差计读数R的 2 2 1

关系式为。 10.如图三根等径管(其内径d 123)内的流量相同,二测压点间距离相同。 (1)记ΔP 112,ΔP 234, ΔP 356 , (2)差压计读数R 1、R 2、R 3 间关系为。 11、如图所示,液体分别从两容器中 流出,液面保持不变,排出管径相同。 问(1)图a 中1-1′和2-2’截面的>u 2 还是2?为什么?(2)图a 、b 中Z 3>Z 4,其它条件不变,忽略阻力损失,则出口处的速 度u 3与u 4哪个大?为什么?(3)图a 、b 中Z 2= Z 4,则截面2-2’处的速度与u 4哪个大?为什 么? 12. 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列管换热器内,冷溶液与热苯溶液交换热量。换热器的外壳内径600,壳内装有269根Ф25X2.5的热交换列管束。215m 3 的热苯在管束内流过,从95 被冷却到25, ε=0.2.试求(1)苯在管束流过时因克服摩擦阻力引起的压降(2)管束外溶液5×104,ρ=8103,求管束外流动的流型。 d d d 23 5 6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 一、填空题 1.媒体按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划分,可分为视听、视觉和听觉。 2.教学媒体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 3.媒体具有传播和获取的功能;媒体具有积累和存储信息的功能。 4.通常小学教学中最普遍使用的教学媒体有黑板和粉笔、文字印刷、图片、实物和模型教具。 5.教学中使用的投影型视觉媒体主要有幻灯和投影。 6.在使用幻灯机时,如果影幕上的图像模糊,应调节幻灯机的调焦旋钮。 7.录音机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示范模仿、情景展示和配画放音法。 8.听觉媒体是指承载、传输和控制声音的物质材料和工具。 9.计算机辅助学习主要有辅助学习式和模拟环境两种基本模式。 10.多媒体计算机主要包括三部分:信息输入部分、信息管理部分、输出部分。 11.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作为教师、作为学习者、作为学习环境或学习工具、教学管理助手。 12.卫星电视系统由上行地面站、同步地球卫星和地面卫星接收站三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是。 A.传播者、资源、信息、媒体、接受者 B.传播者、资源、信息、接受者、效果 C.传播者、媒体、信息、接受者、效果 D.教师、媒体、教材、学生、学习效果 2.下面关于教学媒体这一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发送者 B.在教学中所有的服务于教学的工具都是媒体 C.教师不能算是一种教学媒体 D.黑板不是教学媒体 3.下面关于教学媒体分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按教学媒体的实用性和价值分类 B.可按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C.可按传递信息的单向或双向分类 D.可按与外界接触的人体器官分类 4.下面关于媒体的教学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的理论和实践是教育技术的唯一研究领域 B.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对教学的效果影响不大 C.能找到一种可以适合于任何教学目标的“超级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现代教育技术 选择判断:教育技术定义的出处了解教育技术的几种定义结合图1-1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区别国外、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麦克卢汉有关媒体的观点电视系统的组成了解教学媒体的接口多媒体教室的设计思想和构成微格教室的主要设备组成网上文件下载的方式理解前期分析的主要内容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目标分类了解教学目标的阐明的ABCD要素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ECT1994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媒体媒体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或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就是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处理的技术。微格课室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微格教室设施包括主控室和若干间微格教室组成。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问答论述: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时间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比较教育技术94定义与2005定义的不同之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视听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分类不同类型课件的特点PowerPoint 母版有何作用校园网络的硬件组成有哪些1、网络的组成:校园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传输媒质、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成器等)、服务器、工作站(1)服务器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根据其在网络中所执行的任务不同科分为: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服务器、Mail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等。(2)工作站——在校园网中,工作站是一台客户机,即网络服务的一个用户。但有时也将工作站当作一台特殊应用的服务器使用,如打印机或备份磁带机的专用工作站。工作站一般通过网卡连接网络,并需安装相关的程序与协议才可以访问网络资源。(3)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防火墙。(4)常用的网络传输媒质:双绞线、光纤校园网络的功能包括哪些网络互联设备有哪些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模式一般过程可以分成哪些步骤教学设计基本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布卢姆目标分类的主要内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目标分类的主要内容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教学策略制定包括哪些内容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A.系统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C.教室环境

最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精)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用好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1、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它是附着在新的教学方法之上,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工具和信息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作用,例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工具。课件内容对教学内容显示的多媒化,改善了信息的多元表达方式,较好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课件在应用过程中的交互性,构成了师生之间适时交流。课件超文本的组织方式,提供了“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的条件。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目前我校大部份教师,已经离不开校园网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例如只要出现停电等特殊因素,多媒体不能正常使用时,就感觉难以上课的样子。而且不仅多媒体设施使用率不断提高,在使用效果上,如多媒体的制作上也有了很大提高。 2、传统的“技术”整合,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的辅助工具,缺少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认知、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互助交流的工具。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看到信息技术的整合功能,在教学的应用中可以有三个层面,一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二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与丰富课程的整合;三是作为学习方式整合于教学体系之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整合,要从符合学科特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发展水平出发。学校选择一部份基础好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力争以点带面。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两年来广大教师在情境探究、自主发现、协商合作、问题解决、开发创造等数字化学习方式中,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①情境探究的学习,即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