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林化学2-3

农林化学2-3

农林化学2-3
农林化学2-3

《化学》电子教案

【教学进程】

引入

生物体内细胞的生长和活动需要一定的pH,体内pH环境的任何改变都将引起与代谢有关的酸碱解离平衡移动,从而影响生物体内细胞的活性。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以及食入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人体内的体液对外来的酸碱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保持恒定,避免造成酸中毒或碱中毒。如果人的肌体发生某些疾病,代谢过程发生障碍,体内积蓄的酸或碱过多,超越了人体体液的缓冲能力时,血液的pH就会发生变化,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哪些溶液能起到对酸碱的缓冲作用?这种溶液的组成如何?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本节我们来学习。

板书

第四节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

演示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由体积比为1:1的0.1 mol/L CH3COOH与0.1 mol/L CH3COONa组成的混合液,用精密pH试纸分别测它们的pH。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滴0.2 mol/L的HCl溶液,再用精密pH 试纸分别测它们的pH,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pH是否有变化。

现象

蒸馏水中滴加HCl溶液后,它的pH由7降至4 (或比4更小),变化很大。而向由CH3COOH与CH3COONa组成的混合液中滴加HCl溶液后,它的pH基本不变,保持在4.7左右。

演示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0.1 mol/L CH3COOH溶液和0.1 mol/L CH3COONa溶液,摇动使之充分混合。取少量混合液到另一支试管中,用蒸馏水稀释大约10倍。用精密pH试纸分别测它们的pH,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pH 是否有变化。

现象

CH3COOH与CH3COONa组成的混合液,将其浓度稀释10倍后,它的pH 也基本不变,保持在4.7左右。

讲解

在水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和pH马上就会发生显著变化,但在某些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因加入少量的酸或碱及溶液的稀释而发生显著变化,即溶液的pH基本不受少量外来的酸、碱或稀释影响。能对抗外来的少量酸、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板书

1.概念:能对抗外来的少量酸、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过渡

缓冲溶液为什么具有缓冲作用呢?

讲解

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而且两种成分含有相同的离子,通

常把这两种成分称为缓冲对。缓冲溶液的组成通常有三种:一般由弱酸与其盐或弱碱与其盐以及多元弱酸的两种盐所组成。

板书

2.组成: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一般由弱酸与其盐或弱碱与其盐以及多元弱酸的两种盐所组成。

举例说明

由CH3COOH和CH3COONa组成的缓冲溶液,可表示为:CH3COOH-CH3COONa。

由NH3·H2O和NH4Cl组成的缓冲溶液,可表示为:NH3·H2O-NH4Cl。

由NaHCO3和Na2CO3组成的缓冲溶液,可表示为:NaHCO3 -Na2CO3。

强调

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随着向缓冲溶液中加入的强酸或强碱的增多,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也随之逐渐减弱,直到完全失去缓冲作用。

思考

1.强酸及其盐和强碱及其盐能组成缓冲溶液吗?

2.为什么说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过渡

能对抗外来的少量酸、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几乎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缓冲溶液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

二、缓冲溶液的应用

讲解

缓冲溶液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土壤里存在着多种缓冲溶液,其中主要是由KH2PO4(作为弱酸)和K2HPO4(作为弱碱盐)组成的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存在,使土壤具有比较稳定的pH,有利于土壤里的多种微生物的正常活动,也有利于土壤里的有机质在微生物、水分、空气等共同作用下,分解为能被植物吸收的无机态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土壤的pH保持稳定,也有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提高农林业生产的效益。

在动物的血液里也存在缓冲溶液,通常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等可以起到血液缓冲溶液的作用,同时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也可起到缓冲作用,其中在血浆中以NaHCO3-H2CO3缓冲对为主,红细胞里则以血红蛋白缓冲对为主。血液中缓冲溶液的存在使动物体内血液的pH保持稳定,以维持动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如猪血液的pH在正常情况下是在7.85~7.95。当猪患肺炎时,血液的pH会升高。所以,在诊断畜病时常要测定血液的pH。

在科学研究上,经常用缓冲溶液来控制一定的pH,以便于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测。

让学生思考

长期使用一种化肥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过渡

胶体在自然界尤其是生物界普遍存在,它与人类的生活及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板书

第五节胶体溶液

一、胶体溶液的组成

讲解

在初中化学已经介绍过的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布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通常称为分散系。其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称为分散质,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板书

1.概念

(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布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2)分散质: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3)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举例说明

对溶液来说,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

讲解

胶体也是一种分散系,其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介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直径(一般小于10-9 m)和悬浊液或乳浊液微粒的直径(一般大于10-7 m)之间。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 ~10-7 m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板书

(4)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 ~10-7 m的分散系。

演示实验

在一个烧杯里加入20 mL的蒸馏水并加热使之沸腾,然后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1~2 mL。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棕色时,停止加热。观察得到的胶体溶液。

指出

氢氧化铁胶体分散在水里形成的胶体溶液是红棕色的。

FeCl3 + 3H2O Fe(OH)3(胶体)+3HCl

演示实验

在一支大试管里加入0.1 mol/L的碘化钾溶液10 mL,用滴管滴入8~10滴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观察得到的胶体溶液。

指出

碘化银胶体分散在水里形成的胶体溶液是浅黄色的。

KI+AgNO3AgI(胶体)+KNO3

胶体溶液中的分散质可能是微粒直径在10-9~10-7 m的多分子集合体或晶体颗粒,如演示实验中Fe(OH)3或AgI颗粒;也可能是分子直径在10-9~10-7 m的单分子,如淀粉、蛋白质等。

设问

胶体是如何组成的呢?

讲解

胶体溶液由胶团和胶团间液体(也就是分散剂)组成。

板书

2.胶体的组成:由胶团和胶团间液体组成。

讲解并板书

胶粒

扩散层——反离子

强调

胶体溶液中的分散质是胶团中的胶核,但胶核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有很强的吸附性,在溶液中能优先吸附那些与胶核自身组成、结构相类似的离子——定位离子,定位离子的吸附具有选择性,以AgI 胶体溶液为例,AgI 胶核在KI 过量时总是吸附溶液中的I -,在这里I -就是定位离子;定位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吸附溶液中反离子K +,使部分K +与胶核和定位离子一起运动,形成吸附层;反离子K +没有被吸附在胶核上,能在水中自由移动,使胶核附近反离子浓度大,远处反离子浓度小,形成扩散层。

小结

1.缓冲溶液的组成、类型及其缓冲作用。

2.胶体的概念和胶团结构。

作业

1.上网查阅缓冲溶液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农业生产和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

1.概念:能对抗外来的少量酸、碱或适当稀释而保持溶液的pH 几乎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2.组成: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一般由弱酸与其盐或弱碱与其盐以及多元弱酸的两种盐所组成。

二、缓冲溶液的应用

第五节 胶体溶液

胶团 吸附层 定位离子 反离子

校核

一、胶体溶液的组成

1.概念

(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布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2)分散质: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3)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 ~10-7 m的分散系。

2.胶体的组成:由胶团和胶团间液体组成。

胶团

吸附层

定位离子

反离子

校核

扩散层——反离子

胶粒

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制度

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 为了加强永昌县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农业投入品控制管理,达到科学合理选用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公示制度。基地办公室定期公布并明示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 二、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 1、从源头上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农业执法单位要会同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环保等部门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资料的市场准入制度。 2、对基地所需的各种物资的招标、选购,严格控制种子来源,购买和使用的种子必须具备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引进种子必须有检疫证明;有专门的种子仓库和保管人员,种子应有详细的进库、出库记录;过期种子应及时清理。尤其是肥料和农药,选购时必须审查肥料、农药是否符合绿色食品使用的肥料、农药准则,肥料、农药经销企业经营手续是否齐全,所销售的肥料、农药是否三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登记证号)齐全,经审查合格后,将所选择的肥料、农药销售企业上报市绿色食品原料生产领导小组批准、备案,方可进货施用。 三、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1、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执行。不得使用的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

家明文规定不得在农作物上使用的农药;设立专门的农药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应核对农药的数量、品种和“三证”后,方可入库;在肥料施用上,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平衡施肥,坚持以增施农家肥为主,积极使用生物农药,配之以生物有机肥和绿色食品专用肥,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控制化肥施用量。 2、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或有关技术部门的病虫情报,指导用药,做到适时防治,对症下药,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提高药效,严格掌握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时做好农药使用的田间档案的记录。 3、肥料按种类不同分开堆放于干燥、阴凉的场所,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肥力损失的环境污染。 4、严禁使用含有有毒离子、重金属离子的化学合成肥料,城市垃圾肥和污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含氯离子的肥料。 四、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基地办组织力量对基地生产中投入品使用及投入品敲击进行监督检查的抽查。

化学与农业

化学与化学肥料的使用 111103114 申宇 摘要:当今农业的进步,离不开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适当的使用化学肥料,能够使粮食增产,庄稼丰收,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对生态环境乃至人体造成伤害。 关键词:化肥、农业、环境污染、 化肥是农业生产和科学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农业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充分和合理使用化学肥料是促进农作物增产,加速农业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 1增加作物产量 在1959年和1980年,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壤普查,并科学细致地分析了土壤养分状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也正是利用这些土壤普查的基础信息,依据“土壤中缺什么就补什么,缺多少就补多少”的原则,先后开展了平衡施肥和测土施肥技术的推广,建立了适合当时社会条件和生产条件的作物施肥技术体系。从单一施用氮肥发展到氮、磷肥配施,后又增氮稳磷加钾、氮磷钾复合化,发展到今天氮磷钾配合高效化、复合化、长效化并注重微量元素的使用,因而我国的化肥施肥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性水平[2-3]。以梨树县为例,粮食单产也由应用化肥前的1 500~3 000 kg/hm2,逐步提升至11 250 kg/hm2以上。不仅解决了国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用占世界9%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25%的农产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据专家估算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为50%左右。因此,1998—2008年11年间,全县的化肥施用量(氮)从115 kg/hm2增加至200 kg/hm2,相应的粮食产量由7.2 t/hm2提高至11.5 t/hm2,秸秆也相应增加,不但解决了广大农村的取暖问题,而且大量剩余秸秆不仅直接还田,还通过发展畜牧业过腹还田而培肥地力。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对科学施肥的基本认识。 2提高土壤肥力 每次生产投入农田的化肥,在当茬作物收获后,都有相当数量残留于土壤中(氮约30%、磷约80%、钾约50%),其一部分经由不同途径继续损失,大部分则可

化学与农业生产范文整理

化学与农业生产 课题第九章第三节课型新授 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能力 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 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1.铵根离子的检验 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教学 用品投影仪 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玻璃片、玻璃棒、酒精灯、火柴、铁架台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尿素、熟石灰、蒸馏水、磷矿石、过磷酸钙、草木灰

教法 设计 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法 设计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探 究 释疑 合 作 交 流【自问自答】常用的化肥有哪些? 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这节课主要讲氮肥、磷肥和钾肥。 【板书】化学肥料 【提问】植物为什么需要氮肥、磷肥和钾肥?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进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

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提问】你所知道的化肥中哪些属于氮肥?它们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和特点? 【投影】 【板书】氮肥 【】 名称化学式主要性质保存 氨水NH3.H2o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2So4 尿素co2 【】各种氮肥的优缺点。 氨水它是氨气的水溶液,浓度一般是20%左右,氨水是混合物。它加工简单,使用方便,易分解,易挥发,使用时必须稀释。某学生在一次劳动时把氨水直接浇在作物上,没多久,茎叶顷刻变黄。 碳酸氢铵它长期使用也不会影响土质,受热易分解,所以要防潮和防曝晒。 硫酸铵硫酸铵性质较稳定,长期使用土壤易结块、硬化,

土壤农业化学

化学肥料分析 氮肥的测定方法 铵态氮、尿素 1.蒸馏法 2.甲醛法 3.酸量法 硝态氮 1.锌粉-硫酸亚铁还原蒸馏法 2.铁粉还原法 3.铬粉-盐酸还原蒸馏法 4.定氮合金法 5.氮试剂质量法 氰胺氮 1.蒸馏法 2.硝酸银质量法 硝态氮的测定——氮试剂质量法(见GB3597-83 方法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与氮试剂作用,生成复合物而沉淀,将沉淀过滤、干燥和称重。其反应如下: C2HN4(C6H5)3 (氮试剂) + HNO3 C2HN4(C6H5)3·HNO3 该法适于作为一个参照方法,并能用于所有的硝态氮肥。 方法要点 沉淀、过滤、洗涤应在冰浴中(0~0.5℃)进行,否则将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而使结果偏高基偏低。 平行测定结果不大于数据平均值的0.4%,不同实验室的测定结果不大于数据平均值的1.8%。 尿素中缩二脲的测定(GB/T2444-91) 方法原理 缩二脲(C2H5O2N3)在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的碱性溶液中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波长550nm 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反应式如下: 方法要点:防止混浊或沉淀的产生。 磷肥分析待测液的制备 磷肥的形态:水溶性磷、枸溶性磷和难溶性磷。 不同性质的磷肥其浸提剂的性质和浸提方法均有严格规定。 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的有效磷的提取,是先用水浸提后,再用微碱性的柠檬酸铵溶液浸提并测定其有效磷; 沉淀过磷酸钙以中性的柠檬酸铵浸提后测定有效磷; 钢渣磷肥、碱溶磷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等是碱性热制磷肥,用2%柠檬酸浸提。 肥料全磷测定样品的分解,用强酸如盐酸、王水或硝酸处理。 直接作为农田磷肥施用磷矿粉,一般须测定其全磷及有效磷含量,以计算枸溶率,枸溶率是评价磷矿粉有效成分高低的重要指标。 注意副成分的分析 游离酸 三氯乙醛(吡啶-碱目视比色法或吡啶-碱-联苯胺-甲酸分光光度法 磷肥测定的分析方法 1.磷钼喹啉质量法 2.磷钼喹啉容量法 3.钒钼黄比色法 钾肥测定待测液制备 1.KCl,K2SO4 和KNO3 等中性水溶性钾肥,可直接制成溶液测定; 2.窑灰钾肥水溶性和弱酸溶性钾90%以上为有效钾,一般的例行分析中,可用HCl,HNO3或它们的混合溶液溶解样品; 3.难溶钾用碱熔融或HF消化制备待测液。 钾肥测定的分析方法

农业化学

一、农业化学与农业生产 (一)农业化学的含义 广义:是农业科学和生产中有关物质的合成、转化及应用。 狭义:是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农业生物的科学。●研究对象:植物、土壤和肥料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目的: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中心任务:研究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问题。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它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二)农业化学与农业生产 增加粮食生产的途径:①扩大耕地面积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还能提高土壤肥力。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化肥在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的作用占40%~60%。 我国多年的统计数据: 化肥总用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4。 化肥亩用量与粮食亩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 合理施肥必须根据植物的营养原理和作物的营养特性,考虑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掌握各种肥料的性质,应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合理施肥的理论和技术,以发挥肥料最大的增产效益。 二、农业化学的发展概况 (一)农化研究的早期探索 1.比利时:万·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农化史上第一个定量试验:柳条试验。结论:水是柳树的惟一营养物质。(错误)功绩:把科学的试验方法引入了植物营养的研究领域。 2.英国:渥特沃Woodward(1665~1782)认为,土和盐都有营养作用。 3.德国:格鲁伯Glauber 认为,硝也有营养作用。 4.18世纪末,相当一些人认为植物营养物质包括:水、气、土、盐、硝、油和火(燃素)等。 5.18世纪至19世纪:认为空气也是植物营养物质的一种来源。瑞士化学家索秀尔De Saussure(1767~1845)首先将新化学理论应用于植物营养。他在含有不同浓度CO2的空气中培养植物。证明:植物体内碳素来自植物同化的大气中的CO2,植物的灰分来自土壤,C、H、O 来自空气和水。 ●从本质上说植物营养物质是什么? .法国农业化学家布森高Boussingault(1802~1887 ),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植物营养的创始人,1834年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农业试验站。 他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碳素、氮素营养,证实了植物碳素来源于空气中的CO2;豆科植物能利用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从而使土壤含氮量增加。 (二)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提出: 1.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以后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植物的原始养分是矿物质。 2.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以不同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必须把植物带走的养分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 ▲学说意义: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矿物质);在实践上,引出了巨大的化肥工业。 ●1842年英国的鲁茨(Lawes,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的创始人)取得了制造过磷酸钙的专利,1843年利用兽骨加硫酸制成过磷酸钙,以后逐渐发展为磷肥工业。●1855年德国开采钾盐矿,精制出钾盐用于生产。●1913年根据德国化学家哈伯(Harber)提出的合成氨工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合成氨工厂。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根据矿质营养学说的原理,植物学家萨克斯(Sachs,1860)和克诺普(Knop,1861)先后设计了营养液培养试验,证明了矿质营养学说的正确性。●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确认了目前已知的16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三)现代农业化学的研究进展 1. 美国Hoagland(1884~1949)在20世纪初提出?°霍格兰氏营养液?±,也导致了无土栽培(水培)产业的发展。研究养分吸收发现,矿质元素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体。 2. 20世纪初苏联农业化学家普良尼施尼科夫根据生理与环境统一的观点,把植物、土壤、肥料三者联系起来,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以施肥为手段来调节植物的营养,建立了生理路线的农业化学派。 3. 20世纪初30年代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开展了有关植物生理的研究,在氮素营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4. 在营养液试验中,1922-1939年先后发现了一批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1954年又确定了必需营养元素氯。 5.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Epstein提出离子吸收的酶动力学假说,发展和丰富了载体假说,后人又提出了离子泵假说、变构酶假说,近年又发展成为离子通道、转运子等理论。 6. 1904年Hiltner提出了根际的概念,研究集中在根际微生物方面。 7. 近年来,植物营养基因型研究和应用发展较快,利用细胞诱变,筛选突变体,进行植物性状改良。 三、农业化学(总论)的研究内容●农业化学包括了植物营养原理、肥料学、作物施肥学和植物营养研究法。 ●农业化学(总论)的内容:1.植物营养原理:植物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同化及代谢过程;植物营养与植物各时期的生长和发育的关系等。2.肥料学:涉及肥料的种类、成分、性质及其施用;肥料各组分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及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四、农业化学的研究方法1.生物试验: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对生长中的植物进行某种处理,然后观察和分析测定植物对该处理的反应,从而得到某一问题的结论。(1)田间试验:研究植物营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包括试验设计,实施管理,采样分析及资料整理等。(2)培养试验:土培、砂培、水培。(3)实验室试验:在生长室内的研究,适用于一些模式植物(如拟南芥)的营养研究。 2.植物营养分析:主要对土壤、肥料、植物等进行分析测定。分析测定方法有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1 植物营养 Plant Nutrition §1-1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1-2 植物的根部营养§1-3 植物的叶部营养§1-4 作物的阶段营养§1-1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的有益元素●组成有机物的化学元素:C.H.O.N●组成灰分的化学元素:P.K.Ca.Mg.S.Cl.Fe.Mn.Cu.Zn.Mo. B.Al.Na.Ba.Si.Co.F.Br.I等几十种。由于这些元素存在于植物的灰分中,又称灰分元素。 (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确定标准1939年Arnon和Stout提出了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1、该元素必须是植物完成整个生活周期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性2、缺少该元素时植物会显示出专一的缺素症,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3、该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而不是间接地起改善环境的作用。--直接性 根据三条标准,确定了以下16种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C、H、O、N、P、K、Ca、Mg、S Fe、Mn、Cu、Zn、Mo、B、Cl。 (四)植物体内必需营养元素的含量1.大量营养元素:C、H、O、N、P、K、Ca、Mg、S九种,或大量元素,又称常量元素。占植物干物重的百分之几十~千分之几(﹥0.1%)。2.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Mo、B、Cl 七种,或微量元素。占植物干物重的千分之几~十万分之几(﹤0.01%)。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虽少,但在植物营养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1、构成植物活体的结构物质、贮藏物质和生活物质▲结构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果胶质等。▲贮藏物质:淀粉、脂肪、植素等。▲生活物质:AA、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类等。 2、加速植物体内的代谢Cu、Mn、Zn、Cl、Mo、B、Fe、Ca、Mg等是植物体内。进行代谢作用的许多酶的辅基或激化酶活性的活化剂。 3、对植物体有特殊功能K、Mg、Ca等参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化与运输,调节细胞的透性,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二、有益元素~·某些元素适量存在时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或者是某些特定的植物、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的,这类元素称为“有益元素”。 §1-2 植物的根部营养植物根系从营养环境中吸收养分的过程叫作植物的根部营养。 ●根系吸收养分的部位 ●根系对无机(矿质)养分的吸收(离子态)●根系对有机养分的吸收(分子态)●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及其调节●养分在物

九年级化学下册113化学与农业生产课后达标训练(含精析)鲁教版

11.3 化学与农业生产课后达标训练(含精析) 【基础达标】 1.(2012·滨州中考)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H2PO4)2 D.KNO3 2.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 ) A.营养元素种类齐全 B.肥效快 C.不破坏土壤的结构 D.肥效长 3.(2012·南京中考)下列物质不可作为钾肥施于土壤中的是( ) A.氢氧化钾 B.硫酸钾 C.硝酸钾 D.草木灰 4.某校九年级(5)班教室里的一盆茉莉花叶片变黄,显出病态。同学们提出的下列猜想中不成立的是( ) A.土壤中缺少氮肥 B.土壤的酸碱度不适宜 C.教室里二氧化碳含量过大 D.教室里缺少阳光照射 5.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使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小组辩论,正方的观点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正方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加产量 B.使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化肥肥效快 D.复合化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6.分别向下列化肥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 ) A.KNO3 B.CO(NH2)2 C.K2SO4 D.NH4Cl 7.从农药DDT和六六六的发明、推广、禁用,到医药PPA的发明、推广、禁用,人类对化学合成药物的研制和应用有了更新的认识。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 A.应当研制、推广和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化学农药 B.在开发应用一种新药时,只有全面、正确地掌握药物的性质,深入了解其对人体、动植物以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才能推广使用这种新药 C.农药不仅能杀灭病虫害,还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应杜绝使用农药 D.有害农药的大量滥用,导致了粮食、果品、蔬菜、食品的污染 8.(双选)(2012·湛江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B.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属于氮的固定 C.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料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放出氨气,因此氯化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9.目前,农村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技员对某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配方中主要有KNO3、K2SO4、NH4NO3、NH4H2PO4等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年化学农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化学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微观粒子具有的特征: A.微粒性 B.波动性 C.波粒二象性 D.穿透性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 下列分子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根据分子杂化轨道,根据分子空间构型判断分子极性。 3. 下列浓度为的溶液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D. H3BO3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酸碱滴定中的直接滴定,cka>10-8 4.下列物质中,△f HmΘ为零的物质是: (金刚石) B. CO(g) C. CO2(g) D. Br2(1)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考察标准物质的状态参量。 5.用NaC2O4标定KM N O4溶液时,滴定开始前不慎将被滴定溶液加热至沸,如果继续滴定,则标定的结果将会: A.无影响 B.偏高 C.偏低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KM N O4发生分解。 6.化学反应N2(g)+3H2(g)=2NH3(g),其定压反应热Qp和定容反应Qr的想法大小是: A. QpQv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考察知识点Qp=Qr+△nRT此反应方程。

7.在反应I和II中,△r HmΘ(I)>△r HmΘ(II)>0,若升高反应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相同的倍数 B.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 C.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增加倍数较多 D.反应Ⅱ的反应速率增加倍数较多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考察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8. 定量分析中,多次平行测定的目的是 A.减小系统误差 B.减小偶然误差 C.避免试剂误差 D.避免仪器误差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误差的影响因素。误差是可以通过减少偶然误差来减小的。 9. 下列各组量子数(n,1,m,m s)取值合理的为 ,2,3,+1/2 B. 3,2,-2,-1/2 C. 3,3,-1,+1/2 D. 3,-3,2,+1/2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物质量子数的标准规则。 10.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考察溶度积的定义KΘ=C n(A m+)*C n(B n-)。 11. 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法测定Fe2+时,加入磷酸主要目的是: A.增大突跃范围 B.防止Fe3+水解 C.调节溶液酸度 D.加快反映速率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指示剂范围的影响因素。 12. 欲使原电池(-)Zn/Zn2+(c1) ∣∣Ag+(c2)∣Ag(+)的电动势下降,可采取的方法为 A.在银半电池中加入固体硝酸银 B.在锌半电池中加入固体硫化钠 C.在银半电池中加入氯化钠 D. 在锌半电池中加入氨水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根据化学电势反应方程,在减小正极的浓度或者增大负极浓度的条件下,电动势下降。 13. 在碘量法测铜的实验中,加入过量KI的作用是 A.还原剂、沉淀剂、配位剂 B.氧化剂、配位剂、掩蔽剂

农业化学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完整版

编号:TQC/K148 农业化学安全监管工作计 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e cos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oice of appropriate way, in order to achieve low cost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化学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计划资料适合用于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特点,推出各项具体执行方案。主要特点是细致、周密,操作性强和不乏灵活性,同时考虑费用支出事项,根据自身力量选择合适的方式,以实现较低费用取得良好效果。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农业化学安全监管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司其 职、经营单位严格自律、社会各界齐抓共 管”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 全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监管机制,严格农 业化学投入品市场准入登记备案制度,严 厉打击制售禁用农业化学投入品行为,健 全县、镇、村三级农业化学投入品直供连 锁配送体系,逐步形成横向联合、纵向协 作、运行高效的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新格

化学与农业国内外现状

从化学农业到生态农业 ——论化学与农业国内外现状学号:111103106 姓名:韩欣宜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于化学农业和生态农业的介绍以及实际例子的分析和讨论,并与此同时通过对一些常见的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介绍,分析传统化学农业和现在生态农业的利弊,得出从化学农业到生态农业是现在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农业可以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的农业,使得农业生产得以持续的发展。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一些常见化肥的成分以及现代制取方法,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到化学和农业的一些联系。文章中也对化学农业的问题和弊端做了全面的分析,从而为为什么要从化学农业转变为生态农业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农业现状化学农业弊端生态农业未来发展 正文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物生产食品以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

产业,在人类社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农业在今天的高度,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在农业的发展中,自然离不开化学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就用化学办法来使农业产量增产,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业的质量。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化肥以及农药。在化肥和农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人们通过一些错误和教训也渐渐意识到了一些化学化肥和农药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危害。近年来农业也开始从化学农业转变为生态农业,如何更合理的使用化肥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都在探索的问题。本文就通过对化学与农业现在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分析为基础,简要的探讨一下如何从化学农业到生态农业,如何更好的利用化学提高农业,如果使农业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从世界农业发展史看,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化学农业等主要阶段。原始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在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状态下,人类从自然界单向取得食物的初始农业状态。化学农业又称石油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最初阶段,主要是指部分发达国家率先在石油化工的基础上,大量采用化学投入和机械作业来提高农业产量,这一时期的农业一度为人类创造了惊人的农业生产量。但是,由于这种以超投入追求超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资源进行的是掠夺式利用,致使大气、水、热、土地等主要农业生态急剧恶化。这些尖锐的矛盾暴露出来之后,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开始考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渠道。由此,7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态农业等各种类

化学与农业生产课后练习

1.(2019?德保县二模)某贫困户种植的玉米前期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如果你是帮扶者,应建议贫困户使用下列哪种化肥() A.Ca3(PO4)2B.K2SO4 C.K2CO3D.CO(NH2)2 2.(2019?綦江区校级模拟)下列与化肥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叶片发黄,可施用适量氨水 B.硫酸钾可增强植物抗倒伏和病虫害的能力 C.水稻结实率低、籽粒干瘪,可施用适量磷矿粉 D.熟石灰可检验某复合肥中是否含氮元素 3.(2019?恩施市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叶片发黄,是因为土壤中缺氮 B.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中含有酸根离子 C.加了洗涤剂的水能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是因为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4.(2019?神木市模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都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为金属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可能会爆炸,所以点燃H2前要检验其纯度 C.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D.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5.(2019春?中原区期中)春暖花开时,张大爷往麦地施了一种复合肥,结果,他家的麦子绿油油的,茎秆很粗壮。这种复合肥是() A.NH4NO3B.CO(NH2)2C.NH4H2PO4D.KNO3 6.(2019?大庆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一定能做氮肥 B.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利用还原剂(CO)将铁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C.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CO32﹣ D.pH等于6的溶液可能是盐溶液 7.(2019?江阴市校级模拟)下列对课本中的原理、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B.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化肥的简易鉴别可知,用熟石灰可鉴别出氯化铵和硫酸铵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8.(2019?盱眙县校级模拟)某菜农使用的化肥其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对该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包化肥中碳铵的质量是50Kg B.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C.含氮量是指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D.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与农业生产》知识梳理

初三化学下册《化学与农业生产》知识梳理知识点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更好的掌握,接下来查字典化学网初中频道给大家整理化学与农业生产知识梳理,供大家参考阅读。 【知识梳理】 一、化肥 1.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为、、、等。 2.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各种肥料的作用 化肥种类 主要作用 常见化肥 氮肥 磷肥 钾肥 4.常用的铵态氮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中_______________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举例: 6、.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向肥料中加入___________会释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_________,利用这一反应可检验

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或检验某一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二、农药 1.农药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农药因毒性强、药效持久、残留时间长,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家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药。 2.波尔多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而成的,有关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能用铁桶来盛放吗? 。原因:。 【知识导学】 本节知识点多,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 1.对于化肥的作用进行强化记忆。 2.铵盐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都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防止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3.了解一些常用农药如波尔多液的名称、成分及配制方法。【疑难突破】 1.为什么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硝酸铵、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铵) 2、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基本计算

化工与农业关系

化工与农业关系 一,化工对农业的发展的影响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因此农业的发展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中之重。从原始农业开始逐步发展到传统农业,直至今日的现代农业,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工具和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革命都将农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现代农业是工业化的农业时代,工业的发展使人们从人力畜力进行农作变为了机械的运作。二十世纪合成氨、尿素、六六六、对硫磷等,化肥、农药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可以说没有化工就没有现代农业,化工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化工也融入了农业的方方面面。 二,现代农业离不开化工产品 1化肥-最重要的增产措施 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根据中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中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农药-最重要的稳产措施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如果农业生产上不使用杀虫剂,而用非化学方法来替代,估计由害虫引起的作物损失还要增加5%;停止作用杀菌剂,作物的损失会计将增加3%;如果限制使用除草剂,作物损失将增加1%。事实证明,从不使用农药的自然农业发展到使用农药的现代农业,农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不施用农药,因受病、虫、草、害的影响,人均粮食将损失1/3。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大国,农药在缓解人口与粮食的矛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生存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化工的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展望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世界农业的潮流是建立实现,“高效、低耗、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这其中化工的调整与发展对农业的推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化肥:大力发展,施用硝化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又称氮肥增效剂,能够抑制土壤中铵态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提高化肥的肥效和减少土壤污染。由于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铵态氮的硝化变缓,使氮素较常时间以铵的形式存在,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 2、农药:为植物保护(1)重点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一些剧毒、高毒和稳定性农药正在被淘汰,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停止使用DDT,有些国家对DDT、666、艾氏剂和砷、铅、汞制剂,以及2,4,5-D除草剂也严格控制使用。1605、1059等近年来也正在被淘汰之中,大力发展高效低毒性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这类农药在植物、动物及土壤中迅速分解成无毒物质,不会有害地累积于生物体内。(2)推广使用低毒杀菌剂。某些铜、汞制剂对人、畜、植物有毒害作用,因此,近十多年来大力发展有机杀菌剂新品种,已部分取代铜,汞制剂(3)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同时肥料增加也加剧了杂草危害,加上劳力缺乏应高速发展除草剂。(4)激素防治虫害 3化工还渗透到迅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学中,这些学科的研究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植物激素跟农作物增产的关系,创造新的生物和新的品种等方面,开辟了以前所不能想象的广阔的前景,并且有的方面已经有了重要的应用。 化工为现代农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小的污染与隐患,化工的发展刻不容缓,化工的发展对未来的农业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着粮食需求量

初中九年级化学 化学与农业生产导学案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常见化肥,知道对农作物生长的主要作用 2.知道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3.知道农药特性、与环境的关系及对农作物的作用 【学习重点】 常见化肥及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主要作用 【学习过程】 模块一关于化肥 学习任务一:自学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农作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从哪里来? 2.化肥是怎样分类的? 3.各类化肥对农作物生长有什么作用? 学习任务二: 1、指出下列化肥中的营养元素并进行分类。 2、试分别计算纯净的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N 14. H 1. O 16 .C 12)

3、如图为一尿素包装袋上的说明,试计算该化肥的纯度是多少? 学习任务三:学以致用 1.分别向下列化肥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 ) A.KNO3 B.CO(NH2)2 C.K2SO4 D.NH4Cl 2.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用水浸泡,将上层浸出液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说明草木灰是一种(酸/碱/中)性肥料;向滤液中加盐酸,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它不能与肥混合施用。 模块二、关于农药 学习任务:自学课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波尔多液的原料是什么?它为什么可以杀菌? 2.配好的波尔多液能盛在铁桶内吗? 3.为什么说农药是一把“双刃剑”? 【诊断评价】 1.某农作物的叶子发黄、发育迟缓且易倒伏,应追加的一种化肥是() A.(NH4)2SO4 B.KNO3 C.Ca3(PO4)2 D.KCl

《化学与农业生产》word 公开课获奖教案 (5)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2.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 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NH3?H2O 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NH4HCO3 硝酸铵NH4NO3 氯化铵NH4Cl 硫酸铵(NH4)2SO4 尿素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进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铵 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00年1月出版的一本书,由鲍士丹撰写。 本书适用于土壤,农业化学,植物营养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内容有效性 21世纪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教科书(用于土壤农业化学资源和环境)已由国家农业高等学校指导委员会批准。在第二版中,我们试图反映1990年代土壤农业化学分析的进展。土壤分析的含量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在植物分析中为农产品质量分析增加了新内容;由于从工业“三种废物”排放到水和农田中的有害重金属元素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毒性日益严重,因此增加了“无机污染物(有害)物质的分析”一章;肥料分析部分添加了无机复合肥。材料分析的内容均为国家标准方法。鉴于每个学校都开设了单独的仪器分析课程,因此根据大家的意见删除了“仪器分析”一章;为了全面进行质量控制,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分析工作的质量,加强分析工作的科学管理,特别增加了“分析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一章。

在本书的第二版中,现在不再使用许多度量单位和符号。在第二版中,严格按照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法和相关的国家数量和单位标准进行了相应的全面修订,以保持整本书的一致性。 图书目录 第一章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第四章土壤氮和硫的分析 第五章土壤中礏的测定 第六章土壤中钾的测定 第七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第八章土壤阳离子交换隆能的分析 第九章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

第十章土壤中碳酸钙的测定 第十一章土壤中硅、铁、铝等元素的分析第十二章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水分测定第十三章植物灰分和各种营养元素的测定第十四章农产品中蛋白质和氮基酸的分析第十五章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第十六章籽粒中油脂肪酸的测定 第十七章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分析 第十八章无机污染(有害)物质的分析 第十九章无机肥料分析 第二十章有机肥料的分析 第二十一章分析质量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附表

大学农业用品化学实验研究

大学农业用品化学实验研究 摘要:化学学习的过程需将化学理论与化学实验相结合。通过动手实验可以对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更深入了解,还可解答在学习中所产生的困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而这些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大学化学实验模式与大学化学具体实验进行研究探索,说明了与农业相关的化学实验,这样可以为广大化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化学实验;研究;探索 创新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因为创新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力量源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大学课程学习中,除去基本的理论知识外,更要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应在实验课上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化学带给我们的奥妙与乐趣,并了解掌握实验过程中所使用仪器的构造与原理,这些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现阶段由于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在高校内的大型精密测试仪器数量较少导致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极少,从而使其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弱。为弥补不足,学生应主动找寻解决办法,在实验课中勤勉练习实验手法、测试方法来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自我创新能力。 一、基础型实验 目前阶段,大学化学实验模式主要以基础型实验为主,比如,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以及物理化学实验。在基

础实验课中,学生必须勤加练习,因为这些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在理论课上所理解的知识,还为后续的实验学习奠定坚实的操作基础与了解实验必要的安全常识。举例而言,在实验课中,我们可以了解农业相关的药品保存方法、使用方法以确保自己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不仅如此,在实验课中所学到的每种操作都为自己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四大基础化学的实验基础会为我们日后的专业课实验提供诸多帮助。 二、提高型实验 在完成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后,学生便掌握了实验室安全法则与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便可进一步学习提高型实验课程。这与专业化学理论课相辅相成,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专业课内容。与基础型实验不同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要求独立设计实验并且自己动手进行简单实验仪器的操作,这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热爱,并在制备样品与仪器操作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如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制备过程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也可以手动配置农药,并检验农药对杂草和正规农作物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做到学以致用。 三、科研型实验 科研型实验是对前两种实验的进一步提升。目前许多高校鼓励且提倡本科生参与到科研型实验当中,不仅能提升实验能力,还能提升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了解学习。征得专业老师的同意后,进入相关实验的学习。作为“实验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