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湘西民间童谣融入幼儿游戏的思考谭旭萍

对湘西民间童谣融入幼儿游戏的思考谭旭萍

对湘西民间童谣融入幼儿游戏的思考单位:召市镇中心小学姓名:谭旭萍电话:177********

摘要:本文从传承地方文化和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丰富幼儿游戏内容、方式的角度出发,力求为本土民族教育资源融入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基本理论构建做出一点贡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湘西民间童谣在幼儿游戏中的开发与应用,解决现在湘西幼儿教育中舍近求远、摒弃民族优秀资源的幼儿教育实际问题。

关键词:湘西、民间童谣,游戏

一、童谣游戏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在幼儿园教育要求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民间童谣指流传于民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儿童乐于主动传唱、以嬉戏娱乐为目的的短小韵文体。包含着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

族重要的思想、艺术、情感与道德内容,真实地记录了当地人的语言、生活习俗、特有地名、特有事物。让传唱它的人娱乐身心、表达情感,并从中体验到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可我们发现,目前童摇的运用主要集中于语言领域,大大局限了童摇作用的发挥。

湘西民间童谣游戏是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的天然纽带,蕴含着多重教育功能。

二、湘西民间童谣融入幼儿游戏的实践

(一)可行性

湘西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这里的人们代代都能歌善舞,且素有“歌海”之称。湘西童谣就是其中一种歌谣,而以游戏形式存在的也不在少数。土家族的《冬冬奎》音乐童谣游戏、苗族的《瓢儿菜》体育游戏等都在童谣的朗朗上口中、游戏的趣味横生中给予一代又一代儿童独特而又有效的教育。

(二)困难及原因分析

时代的变迁,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即使是民族地区的儿童也很多不会念地方童谣,所接触的童谣游戏也不多。我走访湘西吉首、泸溪、龙山三地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和居民区,了解到本地儿童远离民间童谣的原因主要如下:

1、本民族语言、文化淡出的影响

随着民族融合、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湘西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多已汉化,会说土家话、苗语的人一代比一代少。而且当

代幼儿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在家里层出不穷的动画片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手机游戏也让不少孩子为之痴迷。在幼儿园他们的生活世界被现代化的学校教育充实着,被舞蹈、绘画等艺术教育包围着,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感知严重不足。

2、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功利化取向

调研了解到湘西地区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特别严重,当地多数家长最看重的是孩子上了幼儿园认识了多少汉字,能做多大数以类的加减,条件好的家庭则在此基础上关注舞蹈、美术、声乐等艺术培训。家长们认为懂不懂本土文化对孩子将来能否成为有出息的人影响不大,如此功利化心态势必导致家长们忽视孩子对家乡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融入策略

有研究指出童谣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孕育了童谣,而文化又是游戏的进一步发展,那么显而易见,童谣必定是游戏的产物。而游戏又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将民间童谣开发应用于游戏不失为传承优秀童谣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并基于此探究了一些策略:

1、开发什么样的童谣

民间童谣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和发展,如今呈现为一个较庞杂的系统,其间精芜并存。我们选择童谣时应遵循适宜性、教育性、趣味性、地方性、生活性五大原则,精心挑选出属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民间童谣。具体说来即应根据幼儿的生活经历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贴

近幼儿生活实际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的童谣。选中的童谣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且与幼儿的生活、语言习惯相近。

2、开发成什么样的游戏

王瑞祥将童谣按其内容划分为语言游戏类(绕U令、顶针歌、摇篮曲和其他);语义游戏类(知趣类:谜语歌、问答歌、颠倒歌、数字歌和其他,理趣类,情趣类);肢体游戏类(抚慰类、嬉戏类、角逐类) 。据此笔者建议按童谣内容将其开发为童谣语音游戏、童谣语义游戏、童谣动作游戏。

童谣语音游戏范例:

冬冬奎(土家)

冬冬奎、冬冬奎,冬奎、冬奎、冬冬奎,隆头街上玩耍去,保靖街上打鸡去,永顺街上卖烟去,下到辰州卖货去。

其玩法是:地上画四个圈分别表示龙头、保靖、永顺、辰州,前半段玩者根据裁判念童谣的节奏(可快可慢)变化步子(任何走法都可以),冬冬奎走三步,冬奎走两步。后半段裁判给出一个地名,要求玩者用不同于别人的走法走到指定地点,相同者淘汰。

童谣语义游戏范例:

虫虫飞(土家)

虫虫飞,飞到嘎嘎屋,嘎嘎不赶狗,咬到虫虫手,嘎嘎不赶鹅,咬到虫虫脚,嘎嘎不打蛋,虫虫不吃(qi)饭,嘎嘎不杀鸡,虫虫要回去(qi)。

童谣中对“虫虫”宠爱有加的“嘎嘎”是土家子女对外婆的称呼,显然可爱、俏皮的虫虫便是外婆的小外孙,幼儿通过念诵此谣可感知到外婆对其热烈的、无私的爱。

童谣动作游戏范例:

土炮谣(苗)

嘭几嘭,多得桶,矮几矮,多得矮。平平嘭嘭多几开。

大意是:响不响,打破碗。哑不哑,打破瓦。平平嘭嘭炸开花。

其玩法是:将糯性泥土制成一个小碗似的土坯,端在手上往面

上用力反扣,使其爆破开花。没开花者要拿出与爆炸面积相等的泥土填补开花者的花口。然后再重新进行。

烟子烟(土家)

烟子烟,莫烟我,我是天下梅花朵。狗搬柴,猫烧火,老鼠起来挨家伙。

其玩法是:多个幼儿做“老鼠”蹲成一圈,一个幼儿做“猫”守在旁边,当念完“老鼠起来挨家伙”时蹲着的幼儿起身快跑,“猫”追上,抓完所有老鼠(被抓者即视为已被吃)后,第一个被抓的幼儿成为新的“猫”继续游戏。

(四)其他支持

湘西地区舍近求远、摒弃民族优秀资源的幼儿教育是由于家庭、幼儿园、社会各方面职责的缺失,共同形成民间童谣传承的困境。倘若师长们自身都轻视传统文化,那么民间童谣趋向于隐退就难以避免。如果无人帮助儿童接触民间童谣,那么孩子们自发地走近它的机

会便趋于渺茫。因此家庭应培养儿童学说方言和了解民间习俗。幼儿园应将传承民间童谣与园本课程建设、与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政府应在民间童谣传承和创新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如开展民间童谣征集活动,采取走访民间艺人、现场录音、照相录像等方法,收藏整理地方民间童谣;鼓励民间童谣学术研究探索如给研究人员给予物质上的扶持和精神上的奖励等。

参考文献:

[1] 何珍. 湘西民间童谣游戏在幼儿教育中价值研究[J].读写算,2013(29).

[2] 赵静.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组织中运用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5月

[3] 郑薏苡.民间童谣在当代儿童教育中的传承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2011(2).

[4] 陆玲,刘云艳.将民间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7、8).

[5] 蒋美霞.童谣中的游戏精神[J].文教资料,2012(01):15-1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