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货币银行学考试复习题

货币银行学考试复习题

货币银行学考试复习题
货币银行学考试复习题

货币银行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是指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的商品。

2.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3.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4.格雷欣法则:当金币和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通常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又成为“格雷欣法则”。

5.信用,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6.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

7.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存款或其他方式筹集资金,以贷款等方式运用资金的信用活动。

8.国家信用,是以国家财政为主体所发生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信用。

9.消费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用以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10.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本金额的比率。

11.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即在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条件下的利息率。

12.市场利率,是在借贷资金市场上由货币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利息率。

13.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14.利率体系,是指在一个经济运行体(如国家)中存在的各种利息率相互连接而成的有机系统。

15.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是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

16.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

17.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18.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下的金融资产为交易标的物的短期金融市场。

19.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

20.同业拆借市场,是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21.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与基础金融产品相对应的,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基础金融产品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22.中央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是管理一国金融体系、控制货币供给、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的最高金融机构。

23.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货币供给量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部分,等于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

24.原始货币,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以及从中央银行取得贷款、再贴现款而直接形成的存款,它是商业银行的最初存款。

25.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资产业务派生出来的存款。

26.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间存在倍数关系。

27.货币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措施的总和。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目标和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28.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而引起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采取不同形式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29.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

30.金融监管,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还包括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

二.简答

1.简述货币形态的类型。

答:货币形态,亦称货币形式,是指以什么货币材料来充当货币。货币形态经历了实物货币(含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三个阶段。

(1)实物货币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货币。任何货币,如果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则统称为实物货币,又称“足值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和扩大,实物形态的商品货币就逐渐由内在价值稳定、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便于携带的金属货币所替代。

(2)代用货币是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制货币,他是作为实物货币特别是金属货币的替代物而出现的。典型的代用货币是可兑换的银行券。

(3)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信用货币主要有辅币、纸币、银行存款和电子货币四种形态。

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最基本的职能又有哪些?

货币的职能由货币的本质所决定,也是货币本质在经济功能上的具体表现。货币在现代经济中执行着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

值。

(2)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②不需要有足值的货币本体,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

③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 (3) 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做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

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4)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力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他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以及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5) 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界并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它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3.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标准)是什么?我国和IMF 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1)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层次时,都以货币的流动性作为标

准。

(2) 我国是从1994年开始划分货币层次,并按照货币层次进行货币量的统计,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内容如下: M 0 =流通中的现金

M 1(货币) =M 0 +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 2(货币+准货币) = M 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 其他存款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划分如下:

M 0 = 现金

M 1 = M 0 + 活期存款(私人活期存款、邮政划汇、企业活期存款)

M 2 = M 1 + 储蓄存款 + 定期存款 + 政府债券

4. 简述货币制度的类型?

货币制度自产生以来,从其存在形态看,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四大类型。

(1)银本位制。银本位制是出现最早的货币制度。它分为银两本位与银币本位。银本位制的出现是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

(2)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和银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复本位制按金银两种货币的不同关系又可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①平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货币均按照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 ②双本位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两种货币的比价,两者按法定比例流通。

③跛行本位制,是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而银币不允许自由铸造,并且金币和银币可以按照固定的比例兑换。

(3)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主要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

①金币本位制。他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在这种制度下,国家法律规定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即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充当本位币。

②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黄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

③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市场上没有金币流通,国内流通纸币或银行券,但他们在国内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只能换取外汇,这些外汇可以兑换黄金。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不兑现的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又称为“管理货币本位”或“不兑换纸币本位制”。

5.简要叙述信用的基本功能?

(1)促进社会资源再分配。现代信用主要是货币的借贷,而货币借贷的背后却是资源的借贷,因此信用在经济运行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分配闲置资源。他使得社会资源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从资源闲置者手中转移到资源需要者手中,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与有效使用。

(2)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活动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信用工具,即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凭证。信用工具的出现不仅保护了债权人(或所有者)的权益,而且还能节约流通费用。

(3)节约社会流通费用。他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节约了与货币流通有关的各项费用。而且它还家属楼商品的销售过程,既节约了货币流通费用又节约了商品流通费用。同时,他也促进了商品的扩大再生产,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4)调节国民经济。信用作为一个经济杠杆,不仅能够准确、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还能够对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积极的干预,对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进行适时、适度的调节。信用调控经济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各种货币金融政策及法规,利用各种信用杠杆,调节信用的规模及方向,从而调节实体经济。

6.消费信用有哪些形式?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如何?

消费信用是指由银行及其金融机构、商家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现代市场经济的消费信用方式具体包括赊销和消费贷款。

(1)赊销方式是指零售商直接以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它是一种短期消费信用形式,是商业信用在消费领域中的表现。赊销可通过分期付款方式和信用卡结算方式来进行。

(2)消费贷款方式,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消费者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及支付旅游费用等。

消费信用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人们消费结构有了较大变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既是一种刺激消费需求的方式,也是一种促进生产发展的手段。当然,如果消费需求增长超

过了生产扩张能力,消费信用就会加剧市场的供求紧张,促使物价上涨,形成虚假的繁荣,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

7.信用工具具有哪些特点,其关系如何?

由于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的需要,信用工具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虽然不同的信用工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同时也具备如下一些共同特点;

(1)偿还性。偿还性是信用工具的发行人或债务人如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特性。(2)流动性。是指该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并且在价值上不遭受损失的能力。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能不能迅速变现,而是在变现过程中其价值的损失程度大小。(3)安全性。是指投资于信用工具的本金是否会遭受损失的特性。信用工具持有者面对的风险有两大类。一类是来自市场的风险;另一类是来自债务人的信用风险。

(4)收益性。是指信用工具可以为其持有者或债务人带来一定收益。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债务人可按固定利率取得稳定利息收益;二是债务人可以在流通市场上低价买进信用凭证,再适时高价卖出,赚取买卖差价。

信用工具的偿还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之间往往具有关联性,有些情况下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对于某一具体的信用工具,在一些情况下很难同时兼具上述所有特征。

8.构成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不同?

(1)主体不同。商业信用是厂商或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信用,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或厂商。银行信用不是厂商或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的债务人是厂商、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而债权人则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客体不同。商业信用提供的不是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而是处于再生产过程中的商业资本。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3)与经济景气状态程度不同。商业信用的盛衰和经济景气状态相一致;而银行信用的变化与经济景气状态往往不一致。

9.构成信用的要素?

(1)债权债务。任何信用要得以成立,必须至少有两个当事人:一方是借入的债务人;一方是贷出的债权人。

(2)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是债权债务的载体。

(3)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也即借贷期限。

(4)利率。利率是利息和本金之比,是信用回报高低的表现,也是信用的必备要素之一。10.简述利率体系的基本内容(结构)?

利率体系是指在一个经济运行体(如国家)中存在的各种利息率互相连结而成的有机体统,主要包括利率结构和各种利率之间的传导机制。就一般体系而言,利率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

中央银行利率对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具有重要的宏观指导和调节作用。一般把中央银行利率称为基准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灵敏的反映着资金供求状况,因而是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指示器。在实际工作中,中央银行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依此监测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相应采取调节措施,其中包括调整

中央银行率。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率体系大都是以市场利率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利率为核心,以商业银行利率为主体,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并具有灵活有效传导机制的利率体系。

11.试述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各种因素?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平均利润率。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利率要受平均利润率的约束。因为利率具有一种统一的特征,即使是市场利率,也存在着趋同的趋势。

(2)银行成本。银行作为经营存、放、汇等金融业务的特殊企业,直接以利润为经营目标。要赚取利润,就必须讲究经济核算,其成本就必须全部通过其收益得到补偿。

(3)通货膨胀预期。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期间,利率水平有很强的上升趋势;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利率水平也趋于下降。

(4)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供给,来影响可贷资金的数量。当中央银行想要刺激经济时,会增加货币投入量,使可贷资金的供给增加,这时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下降,同时会刺激对利率敏感项目如房地产的支出。当中央银行想要限制经济过度膨胀时,会减少货币供给,使可贷资金的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利率上升,家庭或企业的支出受抑制。

(5)商业周期。利率的波动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在商业周期的经济扩张期利率上升,而在经济衰退期利率下降。

(6)借款期限和风险。利率随借贷期限的长短不同而不同。通常,借贷期限愈长,利率愈高;反之则愈低。从存款方面看,存款期限浴场,资金就愈稳定。从货款方面来看,借贷期限愈长,所冒风险就愈大,银行所受到的机会成本损失也就愈大,银行理应按更高的利率收取更多的利息。

(7)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8)政府预算赤字。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水平将会同方向运动,即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利率则会上升;政府预算赤字减少,利率则会下降。

(9)国际利率水平。在国际市场逐步形成、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的时代,国际利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对一国利率水平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国际间的利率具有很强的联动性,或者说,利率在国际间具有严重的“传染性”。

12.利率在经济中有何作用?

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利益调节实现的。借贷双方的经济效益是运用利率杠杆的基本条件。利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具体是通过对储蓄、消费、投资等活动的影响而发挥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利率对储蓄的调节作用。利率对储蓄的调节作用就广义储蓄和狭义储蓄有所不同。就广义储蓄而言,利率主要影响储蓄的构成。利率对狭义储蓄的主要作用是影响储蓄的总量。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当利率上升时,经济主体会推迟现实消费,增加储蓄份额;当利率下降时,经济主体则会减少储蓄,增加即期消费水平。

(2)利率对消费的调节作用。消费是收入的减函数,即在生活水平既定条件下,随着收入

的增加,用于消费的比例将会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将会增加。

(3)利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投资可分为实质性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利率对投资的影响因投资类别不同而有异。利率与实质性投资关系密切,对实质性投资影响大;而利率对证券投资的影响主要是调节银行储蓄与金融证券的结构以及金融证券不同种类的选择。利率对投资影响大小的关键在于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小。如利率弹性较低,则利率水平的高低变动对投资活动均无约束,不能有效调节投资活动,若利率弹性较高,则可以规范投资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

(4)利率对货币流通的调节作用。利率是调节货币的有力杠杆。第一,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第二,运用利率杠杆,调节现实购买力与潜在购买力的数量。第三,运用利率杠杆调节信用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第四,利率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状况,从而影响社会商品共给总量和结构,对正常货币流通有重要作用。

此外,利率对调节国际支出,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3.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是,首先从发展货币市场着手,形成一个更为可靠的市场利率信号,进而以这一市场利率为导向,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扩大其浮动范围,并促进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最后逐步放开存款利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和统一,促进市场化的利率信号形成。我国目前货币市场发展规模小、水平低,货币市场子市场分割严重,降低了货币市场对于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力,货币市场上形成的利率信号失真严重。所以当前应重点推进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开贴现率,推进区域性票据市场的发展。

(2)跟踪市场利率及时调整贷款利率。进一步扩大货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逐步放开对整个贷款利率的严格管制,转而只根据市场利率确定一年期贷款利率。(3)推进银行间利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根据市场利率的波动状况和资金供求状况,动态调整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使其成为货币市场的主导利率指标。

(4)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从大额定期存单等品种开始,逐步扩大存款利率的浮动范围。14.试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银行管理是银行的经营者为达到经营的目标而对银行的经营要素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建立银行的管理系统首先要确定银行经营的目标,同时还要遵循既定的原则。通常有三个原则:

(1)盈利性原则。银行的经营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经营中获得利润,实现盈利是银行理所当然的经营原则。

(2)安全性原则。生存是发展的前提,因此,银行在经营中必须要注意控制和缓解风险,保证经营的安全性。

(3)流动性原则。银行在经营中需要有能够随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要的能力。这要求银行不仅能够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的要求,还要能够随时满足合格客户贷款的要求。(4)三性原则的协调。三性原则在经营中既存在着互补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从短期

看,银行的流动性约重组,银行应付以外冲击的能力就越强,银行越安全,但如果流动性过多,银行可用于创造效益的资产就会减少,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性,因此,这三个原则在短期内存在冲突。而从长期看,这三个原则是不矛盾的,银行的盈利性原则是要保证长期的盈利而不是短期的盈利,这存在着一个综合盈利的问题,如果银行过度冒险经营,最终银行的总盈利仍然会小于稳健经营情况下的盈利。而银行的安全从根本上也是由银行的盈利所保证的,只有银行不断盈利,银行才会安全,才可能有充足的流动性。因此,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在这三个原则之间正确处理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最终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

15.商业银行的职能有哪些?

(1)创造货币。创造货币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即具有创造和消灭货币的能力,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金融组织机构的一个特点。现今,主要以存款货币为主。商业银行通过自己的信贷活动,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又是构成货币供给量的主要部分,这样就具备了创造货币的功能。

(2)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在货币经营过程中,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使其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3)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本集中到银行里来,在通过资产业务,把他投身社会经济各部门。

(4)多种金融业务。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使银行间的业务竞争更趋激烈。商业银行联系面广,信息比较灵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使商业银行具备了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条件。

16.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吸收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包括自有资本、各类存款及长短期借款。

①自有资本,是银行最原始的资金来源,也称资本金。资本金的规模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银行的发展。另外,自有资本规模的大小也是银行实力和信誉的象征,良好的信誉是维持公众信心的基础。再者,拥有一定规模的自由资本,也是监管部门商业银行的基本要求。

②各类存款。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的主要来源。它分为:、

●交易存款,是指那些可以由客户随时存取、无存款期限并可通过银行向他人支付款项的

存款。目的是为了促进货币交换,主要是指活期存款。

●非交易存款,其特点是存款人只能存取款项而不能享受银行的支付服务,但利息较高。

非交易存款主要分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③商业银行长短期借款。根据商业银行对外借款时间不同,可以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短期借款,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债务,包括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其他渠道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主要采取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可分为资本性债券、一般性债券和国际金融债券。

(2)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也是银行赖以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面。它主要有现金资产业务、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三类。

①现金资产。是银行中最富流动性的部分,基本上不给银行带来直接效益,但法律对其持有量有严格规定。它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存放同业和托收未达款等。

②贷款业务。

③证券投资业务。商业银行的投资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银行购买有价证券包括债券和股票。但对股票的购入,一般国家都加以限制和禁止。

(3)中间业务。它包括以下两类;

①商业银行无风险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商业银行经营中间业务无需占用自己的资金,所以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内,而且这些业务绝大多数不会转化为资产负债表内的项目。

②商业银行有风险的中间业务,即表外业务。包括提供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提供承诺、金融衍生品交易等。

17.金融市场有哪些要素构成?他们各自的特点如何?

(1)参与者。参与者即参与金融市场交易活动而形成买卖双方的各经济单位。各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个人、企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政府及政府机构。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必须是能够独立作出决策,并承担利益和风险的经济主体。

(2)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即借以进行金融交易的工具。金融交易作为一种有偿转让资金的活动,可以采用口头协定、账面信用和书面凭证三种方式进行。金融工具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能够分别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不同需要,由此形成了金融市场的各类子市场。

(3)交易价格。金融市场上各种交易都是在一定的价格下实现的,但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不同于商品市场的商品交易价格。由于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交易所实现的只是货币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因此交易价格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转让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报酬。由于本金不变,货币资金借贷是的交易价格通常表现为利率。

(4)组织方式。组织方式即金融市场的交易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①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集中进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方式。

②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

③场外交易方式,既没有固定的场所,也不直接接触,而主要是借助电讯手段来完成交易的方式。

18.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金融市场上有多种融资形式可供双方选择。各种金融工具的自由买卖和灵活的调整其闲置资金的保存形式,达到既能获得盈利,又能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目的;使资金需求者能从众多的筹资方式中选择适当的有利方式,及时、灵活、有效地筹集到所需资金。所以,金融市场对于资金供求双方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投资和筹资的理想场所。

(2)合理地分配和筹集资金。金融市场通过利率的差异和上下波动,通过市场上优胜劣汰的竞争以及对有价证券的影响,能够引导资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向那些经营管理好、产品畅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单位。从而有利于提高投资效应,实现资金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间的合理流动,完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灵活地调度和转化资金。金融市场上多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形成纵横交错的融资活动,融资活动不受行业、部门、地区或国家的限制,便于各经济单位灵活地调度资金,充分运用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额度的资金。同时还能转化资金的性质和期限。

(4)有效地实施宏观调控。现代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实施宏观金融间接调控的理想场所。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可以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吞吐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实施再贴现政策,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信用规模。

19.金融市场最常见的分类分为哪几种市场?其中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又分别由哪几种市场构成?

金融市场最常见的分类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其中货币市场由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子市场组成;资本市场由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组成。

20.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包括哪些内容?

(1)中央银行的性质表现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的特殊性、指责管理的特殊性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上。

①中央银行地位的特殊性。中央银行处于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管理一国金融运行的中心。

②中央银行指责管理的特殊性。

●中央银行管理的对象是特殊的商品货币,以及以货币及其他金融工具为经营对象的各种

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管理的方式不仅仅是使用行政手段,更多的是综合使用行政、法律和市场

手段。

●中央银行管理的影响也超过了其他的行政机构,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③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

一方面,中央银行一般只与商业银行和政府进行资金往来;且不以获得利润为其业务经营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垄断了一国的货币发行权。

(2)中央银行的职能

①发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货币发行机构,这是中央银行不同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独特之处。

②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也办理存、放、汇业务,只不过其业务对象不是一般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其具体职能有三种:

●存:集中包括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

●放:作为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要在金融机构资金周转困难而其他途径无法筹措资金时,

对其提供贷款援助。

●汇:组织全国范围内的资金清算。

③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既作为政府管理金融的工具,又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代表国家贯彻执行金融政策,而不是指中央银行的资本归政府所有。其职能如下:

●代理国库

●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向政府融通资金。

●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

●代表本国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21.简述中央银行的业务?

(1)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发行、集中存款准备金、代理国库等业务。

①货币发行。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流通中的现金构成了最大的资金来源。流通中的现金是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如再贴现、贷款、购买证券等途径投入到流通中,来满足经济发展对纸币的需求。

②集中存款准备金。为了满足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清偿能力的要求,同时为了调节信贷规模及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要集中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另一部分是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集中的存款准备金不仅形成中央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是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资金来源,因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收缴的存款准备金通常是不付利息的。

③代理国库。中央银行经办政府的财政收支,执行国库的出纳职能,在执行这一职能过程中,中央银行可以吸收大量的财政金库存款,形成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可以沟通财政与金融之间的联系,使国家的财源与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相连接,充分发挥货币资金的作用,并为政府资金的融通提供一个有力的调节机制。

④资本。中央银行必须保留一定的资本金,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世界各国中央银行按资本所有权不同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政府出资、混合持股、银行持股。

(2)资产业务。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是指其资金运用业务,即对政府、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特殊金融服务,实现宏观调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及放款、证券买卖业黄金外汇储备和其他资产。

①再贴现业务。所谓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买进客户未到期的票据,请求中央银行再办理贴现的资金融通行为。

②贷款业务。中央银行的贷款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第二,对财政部的抵押贷款;第三,其他放款。

③证券买卖业务。在证券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证券买卖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业务。买卖证券的种类主要有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市场性很高的有价证券。中央银行买卖证券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

④金银外汇储备业务。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替政府保管黄金外汇储备是其基本职责之

一,也是中央银行主要资产业务。中央银行在保管黄金外汇储备时,必须从安全性、收益性、可兑现性三方面考虑其构成比例问题。中央银行保管黄金外汇储备,可以起到稳定币值和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3)其他业务。

①提供资金清算业务。

②代理政府债券。

③会计和调查统计。

22.简述中央银行的类型和代表国家?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只设立一家中央银行,其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总行通常设在首都,或该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城市,根据客观经济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若干分支机构,总行对分支机构进行集中统一领导。如英国、日本及中国等。

(2)二元中央银行制。二元中央银行制是指在全国设立中央一级的中央银行机构和相对独立的地方一级的中央银行机构,按规定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中央级与地方级的中央银行机构共同构成一个体系,中央级机构是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利,各自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如美国、德国等。

(3)跨国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是指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设立的机构,在成员国内部统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其特点是:发行货币、为成员国政府服务,执行其共同的货币政策及有关成员国政府一致决定授权的事项。如欧盟。

(4)准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度也称类似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某些国家或地区不设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货币管理机构或授权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如新加坡、巴尔代夫、我国香港地区等。

23.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153

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称为流动性偏好,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也常称为流动性偏好说。这一理论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认为实际货币需求不仅受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利益的影响,这一结论还隐含着货币流通速度也受利率的影响。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凯恩斯将人民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种。

①交易动机是指人们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

②预防动机也称为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预防意外情况发生而持有货币。

③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的某一适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持有货币。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需的货币量与实际收入同方向变动;二用于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与利率反方向变动。若以M1代表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持有的货币量,以M2代表为满足投机而持有的货币量,与这两部分货币量相对应的是两个流动性偏好函数L1和L2,L1是实际收入(Y)的正比例函数。L2是利率(i)的反比函数。于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公式为:

M = M

1 + M

2

= L

1

(Y)+ L

2

(i)

凯恩斯将利率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从而得出了一系列与货币数量论格格不入的结论:第一,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第二,在货币需求出现较大波动时,货币流通速度也必然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因为货币流通速度与实际货币要求呈反方向变动;第三,在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很大的情况下,货币量与名义收入之间就不具有稳定关系。

24.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63

(1)部分准备金制度,即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小于1。

(2)非现金结算制度。即人们能够通过开出支票进行货币支付,银行之间的往来进行转账结算,无需使用现金制度。

25.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分别是什么?175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和影响速度,货币政策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目标层次,即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他们共同构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他基本上与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一致。因此最终目标也成为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

为了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方向和力度,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常在货币工具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设置中介目标。经济学家把中介目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期中介目标。它是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的对象,中央银行对他们的控制力较强,也离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较远;一类是远期中介目标。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间接作用的对象,中央银行对它们的控制力较弱,但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联系较密切。26.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176

(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前提或实质是币值稳定。经常被用来测度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个: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

(3)经济增长。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反映经济增长的程度。(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内),一国对其他锅具或他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27.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哪几类?其中一般性的和选择性的有哪些?181 各国的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一般性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中央银行调控的常规手段,它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为数量工具,它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能影响银行系统的资金运用方向和不同信用的资金利率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旨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情况下,对某些具体用途的信贷数量产生影响。他们主要包括:证券信用交易的法定保证金比率、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等。28.通胀最常用的度量指标是什么?199

(1)物价指数;(2)生活费用指数;(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4)货币供给增长率减去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

(5)核心通货膨胀。

29.通胀按成因分,主要有哪几类?204

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供求混合型、结构性和预期型等。

30. 简述利率结构?

利率结构是指同意利率体系内部各种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大致分为四个方面:(1)期限利率结构。以债权债务到期日为分类标准。

(2)资信差别利率结构。

(3)管理利率结构。

(4)银行经营利率结构。

31.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活动的中心,金融的状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和全局性。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对金融业的监管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金融业是一个存在诸多风险的特殊行业,又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一旦金融机构发生危机和破产倒闭,将直接危害众多投资者的利益,后果十分严重。金融监管可以帮助管理者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只有金融体系安全运行,才能保持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良好的金融秩序是保证金融安全的重要前提,公平竞争是保持金融秩序和金融效率的重要条件。未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都应该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规范的经营,不能进行无序竞争和不公平竞争。

32.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1)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2)1992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专门的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国务院证券委员会;

(3)1998年10月: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专司对中国保险业的监管;

(4)2003年3月: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自2004年2月1日起开始履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等的审批、监督管理职责及相关职责。

三.论述

1.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会利用什么样的一般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经济?

答: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会采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同时在公共市场上大量卖出政府债券。因为:

(1)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迫使他们收回贷款和投资,从而可以相应的减少货币供应量。

(2)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当商业银行发生准备金不足时,一个重要的补充

途径就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因而调整再贴现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当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增加,因而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数目减少,所以向社会供应的货币量减少。

(3)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有价证券时,不论是由社会大众或金融机构购买,都会从市场收回一笔资金,进而减少银行的准备金,已达到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紧缩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因此,通过以上三种一般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达到减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进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2.在通胀或通缩的情况下,政府为什么会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或扩张的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

答:(1)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均是以货币的超经济法行为实现条件的,所以,紧缩银根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必然选择和首选政策。要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限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达到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进而减少对外贷款业务,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②提高再贴现率,较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额。

③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已达到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2)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采用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是治理通缩的有效措施,其中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它包括:

①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进而增加对外贷款业务,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②降低再贴现率,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增加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能力。

③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促进市场上的货币流通。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如果香烟作为交易的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那么香烟的功能就类似于()。 A.银行存款 B.准备金 C.货币 D.可贷资金 2、随着债券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货币需求量。() A.上升,增加,增加 B.上升,下降,减少 C.下跌,增加,减少 D.下跌,下降,增加 3、中央银行通常被称为“最后贷款人”,这是因为()。 A.其贷款利率最低 B.在银行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可以向客户发放贷款 C.可以向陷入困境的银行发放贷款 D.监管银行贷款 4、若今后五年中,每年中的1年期利率预期分别是5%、6%、7%、8%,9%,5年期债券的流动性升水为1%,按照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则五年期利率应为()。 A.8% B.7% C.7.25% D.8.25% 5、张辉购买了某公司股票的欧式看涨期权,协议价格为每股20元,合约期限为3个月,期权价格为每股1.5元。若该公司股票市场价格

在到期日为每股21元,则张辉将()。 A.不行使期权,没有亏损 B.行使期权,获得盈利 C.行使期权,亏损小于期权费 D.不行使期权,亏损等于期权费 6、下列关于票据说法正确的是()。 A.汇票又称为期票,是一种无条件偿还的保证 B.本票是一种无条件的支付承诺书 C.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都是由收款人签发的票据 D.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只能由债务人付款 7、假设某人一月支出为900元,债券每次交易手续费为0.16元,债券利率为8%。则最佳现金持有额应为()。 A.30元 B.60元 C.160元 D.100元 8、假设某国某年的M2为20000亿元,名义GDP为35000亿元,则根据费雪方程式计算其货币流通速度为()。 A.1.5 B.2 C.1.75 D.0.57 9、利率对货币供求有调节作用,当利率下降时()。 A.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减少 B. 货币供应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C.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增加 D. 货币供应减少,货币需求减少 10、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是()。 A.银行信用膨胀 B.财政赤字

货币银行学试题(有答案)

货币银行学(三) 一.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是指 ( )。 A. 货币就是金银 B. 金银就是货币 C. 金银天然地适宜于充当货币 D. 金银不是货币 2. 货币在发挥 ( ) 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3. 在以下几种货币制度中,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是 ( )。 A. 银本位 B. 金银复本位 C. 金本位 D. 金块本位 4. 信用的最初形式是 ( )。 A. 高利贷信用 B. 国家信用 C. 商业信用 D. 银行信用 5. 在各种信用形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信用是 (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国家信用 D. 消费信用 6. 在利率体系中,发挥指导性作用的利率是 ( )。 A. 实际利率 B. 市场利率 C. 一般利率 D. 官定利率 7. 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 )。 A. 保持不变 B. 与实际利率对应 C. 调高 D. 调低 8. 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是50元,而市场平均利率为5%时,那么本金应为 ( )元。 A. 1005 B. 1050 C. 1000 D. 900 9. ( )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它有利于形成市场化的利率信号。 A. 一级市场 B. 二级市场 C. 资本市场 D. 货币市场 10. 以下 ( ) 不属于金融市场的功能。 A. 价格发现 B. 提高流动性 C. 资源配置 D. 降低系统风险 11. 社会公众可以自由参与的金融市场是 ( )。 A. 外汇市场 B. 证券市场 C. 同业拆借市场 D. 票据贴现市场 12. 二级市场是有价证券在 ( ) 之间流通的市场。 A. 发行人与投资者 B. 投资者 C. 发行人与发行中介 D. 证券商 13. 下列是无风险资产的是 ( )。 A. 股票 B. 债券 C. 国债 D. 房地产 14. 如果投资者是风险规避者,得到的投资无差别曲线是 ( )。 A. 负斜率,下凸 B. 负斜率,上凸 C. 正斜率,上凹 D. 正斜率,下凹 15. 最基本,最能表现商业银行经营特征的职能是 ( )。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把货币转化为资本 D. 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16. 下列银行资产中流动性最高而收益性最低的是 ( )。 A. 票据贴现 B. 短期证券 C. 现金 D. 活期贷款 17. 全能型商业银行起源于 ( )。 A. 英国 B. 美国 C.德国 D. 法国 18. 中央银行组织全国的清算职能属于中央银行的 ( )。 A.资产业务 B. 负债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公开业务

现代货币金融学(习题汇总及答案)

现代货币金融学(习题汇总及答案)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综合练习题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用媒介论: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起到转移和再分配社会现实资本、提高资本效益的作用。 2、信用创造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就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一般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5、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 6、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 7、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 8、管理货币:是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它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9、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10、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11、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12、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13、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14、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出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15、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需求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16、现金余额: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叫现金余额。 17、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 18、货币需求: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9、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20、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A )。 A 货币的数量 B 货币的流通速度 C 存款通货的数量 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 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B )问题为中心。A 需求 B 就业 C 货币 D 价格 3、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 B )。 A 为正 B 为零 C 为负 D 不可确定 4、凯恩斯认为(A )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A 公开市场业务 B 再贴现 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 财政透支 5、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D )。 A 物价的波动 B 生产的波动 C 需求的波动 D 利率的波动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C ) A、货币金属说 B、货币名目说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D、国家的发明创造 2、(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错误与遗漏 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与B都可能

5、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C )。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8.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 B、8% C、4% D、10% 1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C)。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 12、商品的价格( A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答案)综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习题 (一)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 1.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物品作为币材的货币形式 2.铸币—铸造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3.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作用的银行存款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补充交换的一个环节或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而进行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5.计价单位—货币计算并衡量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功能 6.狭义货币—反映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最直接的购买能力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7.准货币—反映整个社会潜在购买能力能够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8.货币存量—一国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 9.货币流量—一国某一时期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 10.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 11.价值贮藏—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或代表被人们保存起来的功能 12.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二)填空 1.不同时点上货币存量的差额是_ 货币增量_ ; 2.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 __特殊__的商品; 3.币材一般应具有价值较高、易于分割、 __便于携带___和 __贮存____的性质; 4.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都属于 __信用货币本位制____; 5.我国历史上的“孔方兄”是指从朝沿用到清末的 _圆形方孔形式的金属货币; 6.各国都是以 ___流动性___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 7.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__价值不易流失___ ; 8.电子货币是指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数据,而这些电子数据的取得基于持有人的 __现金_或__存款_; 9.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角度,将货币的职能排列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___贮藏手段、支付手段___ 和世界货币; 10.在财政收支、贷款发放、商品赊销等经济活动中,货币发挥着__支付手段____ 的职能; (三)单项选择 1.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量指标中的货币增长率指标反映了(B )的状况。 A.货币存量 B.货币流量 C.货币增量 D.货币总量 2.一定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D )。 A.货币存量 B.货币流量 C.货币增量 D.货币总量 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 D.现金 4.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D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 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 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 D.答案AC是正确的 5.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D)。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 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A )。 A.货币形式 B.纸币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C)。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8.货币在( A)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商品价值 9.商品的价格是( D)。 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0.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 A.信用货币 B.纸币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下降20%)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 答案:ACDE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A、五铢 B、布 C、刀 D、元宝 E、铜贝 答案:BCE 3、信用货币包括()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教材配套题库(章节练习 第1~2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概念题 1.金本位制[厦大1998研] 答: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三种主要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金银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最先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它是以黄金作为货币制度的基础,并实行金币流通的一种货币制度。它具有4个基本特点: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清偿能力;第二,辅币与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第三,黄金可以自由输入输出;第四,货币发行准备全部是黄金。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有效的货币制度,它保证了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相一致,价值符号所代表的价值与本位币价值相一致,并具有货币流通的自动调节机制,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金币流通的基础不断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停止了金币流通、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输出输入,战后也未能恢复金币流通,只能改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金块的货币制度。这样既节省了货币性黄金的用量,又减少了黄金外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金短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但也使黄金的货币职能逐步缩小了范围。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没有金币流通,但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本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成金币或金块。本国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允许以外汇直接兑换黄金。金汇兑本位制进一步节省了黄金的使用,扩大了各国的信用创造能力,使黄

(新)货币银行学试卷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A卷) 武汉大学20××----20××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 经济与管理学院20××年级××专业 《货币银行学》试题(A卷) 任课老师: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 A、内在与外在 B、目的与手段 C、自发与人为规定 D、变化不一样 2. 下列说法哪项不属于信用货币的特征() A、可代替金属货币 B、是一种信用凭证 C、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D、是足值的货币。 3. 下列有关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B、双本位制下容易出现“双重价格”的现象 C、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D、双本位制下金币作为主币,银币为辅币 4.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一般将现金划入()层次: A、M0 B、M1 C、M2 D、M3 5. 单一中央银行制主要特点是()。 A、分支机构多 B、分支机构少 C、国家只设一家中央银行 D、权力相对分散 6. 在职能分工型的经营模式下,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只有()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A、储蓄银行 B、商人银行 C、商业银行 D、信用合作社 7. 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8.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9. ( ) 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事业的创始。 A、中国通商银行 B、中国交通银行 C、户部银行 D、中国实业银行 10. 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都不是 11. 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是()。 A、工商企业 B、城乡居民 C、政府 D、金融机构 12. 信用合作社属于()。 A.存款型金融机构 B.契约型金融机构 C.投资型金融机构 D.政策型金融机构 13. 下列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

货币银行学多选题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多项选择期末复习(参考答案) 1.一般而言,货币层次的变化具有以下(A D E )特点。 A.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快,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大 B.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大 C.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快,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D.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E.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就越多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 A E )。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E.现金 F.其它存款 3.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B C D E )。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E.其它存款 4.信用货币包括( C D E F )。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纸币 D.银行券 E.存款货币 F.电子货币 5.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 A B C D E F )。 A.税款交纳 B.贷款发放 C.工资发放 D.商品赊销 E.善款捐赠 F.赔款支付 6.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对现钞的正确表述是( A C D )。 A.居民手中的现钞 B.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C.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D.购买力最强 E.以上答案都对 7.关于狭义货币的正确表述是( A D )。 A.包括现钞和银行活期存款 B.包括现钞和准货币 C.包括银行活期存款和准货币要性就越小 D.代表社会直接购买力 E.代表社会潜在购买力 8.货币发挥交易媒介功能的方式包括( A C D )。 A.计价单位 B.价值贮藏 C.交换手段 D.支付手段 E.积累手段 9.贵金属不能自由输出输入存在于( D E )条件下。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E.金块本位制10.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 A C E )。 A.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B.汇率安排多样化 C.国际收支可自动调节 D.黄金美元是国际货币 E.黄金是国际货币 11.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 A B D )。 A.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B.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面值为货币单位的等份 D.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E.足值货币 12.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A B )。 A.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 B.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 D.浮动汇率为主加大了外汇风险 E.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 13.人民币货币制度的特点是( A C E )。 A.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计价、结算的货币单位 B.人民币主币无限法偿,辅币有限法偿 C.人民币采用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D.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发行

按知识点整理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四版)复习讲义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习讲义(第四版): 1、货币的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2、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取决于3个因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3、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16世纪开始盛行)--->金银复本位(16-18世纪;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或银行券) 4、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存、储蓄、其他) 5、信用的基本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家信用、租赁信用、国际信用 6、商业信用: 定义: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特点:①提供的资本是商品资本;②工商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③信用资本和产业资本变动是一致的。 局限性:①信用规模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确定;②商业信用更具有严格的方向性; ③对象上的局限性。 7、银行信用: 定义: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 特点:①贷出的资本以货币形式提供,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②属于间接信用;③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 局限性:无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范围、数量但银行信用不能完全替代商业信用,工商企业能在商业信用范围内解决的问题就不必求

助于银行信用。 8、国家信用: 定义: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一种信用活动。 特点:①以国家政府为主体;②安全性最高;③资金主要用于财政方面,用途专一。 9、消费信用: 定义:由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信用机构以商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特点:①需要消费者个人具有偿还能力;②非生产性;③利息高,违约惩罚也高。 10、信用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支票、银行票据、股票、债券。 11、商业票据分为商业本票和商业汇票。特点:①抽象性;②不可争辩;③流通性。 12、银行票据:银行本票(同城);银行汇票(异地)。 13、信用工具的总特点:①偿还性;②可转让性;③本金的安全性;④收益性。 14、利率的分类: ①年、月、日;②固定、浮动;③实际、名义;④市场、官定、公定;⑤长期、短期; ⑥一般、优惠。 15、利率的作用: 宏观:积累资金;调整信用规模;抑制通货膨胀;平衡国际收支; 微观: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影响家庭和个人金融资产投资;作为资金计算基础的功能。 16、平衡国际收支详解:国际收支严重逆差时,将本国利率调整高于其他国家,阻止资金外流,吸引外国短期资金;当国内经济衰退和国际收支逆差并存,降低长期利率,鼓励投资,提高短期利率,阻止资金外流,吸引外资流入。以此达到内外部平衡。 17、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储蓄取决于人们对消费的时间偏好,投资取决于资本的边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2)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 2010 ~2011 学年春季学期 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试题 一. 1.中央银行业务对象是( D ) A.一国政府与工商企业 B.一国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 C.工商企业与家庭收入 D.一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2.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指(AB) A.到期偿还 B.支付利息 C.存在买卖关系 D.出具担保 E.信用委托 3.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ABE)等阶段。 A.资产管理理论 B.负债管理理论 C.转移理论 D.预期收入理论 E.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4.我国政策性银行有(BDE) A.中国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国家开发银行 E.中国进出口银行 5.流动性陷阱是( 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6. 银行买进一张未到期票据,票面额为1万元,年贴现率为10%,票据50天后到期,则银行应向客户支付( A ) A.9861元 B.9000元 C.10000元 D.9800元 7.菲利普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 B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相关关系 D.没有关系 8.基础货币包括了(ACDE ) A.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B.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贴现票据 C.商业银行持有库存现金 D.超额准备金 E.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 9.一定时期内在利率体系中起指导作用的利率是(B ) A.优惠利率 B.基准利率 C.实际利率 D.一般利率 10.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有(ABCE) A.大额可转让存单 B.商业票据 C.同业拆借 D.长期政府债券 E.银行承兑汇票 F.股票市场 15.就组织形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实行( B ) A.单元银行制度 B.总分行制度 C.代理行制度 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货币银行学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货币银行学》历年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套2008、12 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2、银行作为一种企业,与工商企业有共同点,表现为() A、活动领域相同 B、经营的对象相同 C、经营活动的目的相同 D、资金来源相同 3、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4、信用是()。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5、下列变量中,()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6、《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A、5% B、8% C、4% D、10% 7、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A、1765 B、1921 C、1694 D、1473 8、“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出现的货币制度是( ) A 、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D、银本位制 9、1984年以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10、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时() A、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 B、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 D、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 11、以下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是() A、政府公债 B、国库券 C、企业中长期债券 D、股票 12、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A、再贷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货币发行 13、下列哪个属于间接融资() A、商业信用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银行贷款 14、集中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什么职能()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C)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 第一部分填空题 1、货币政策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二是, 三是,四是。 2、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 和。 3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外,还有两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是,另一种是。 4、国际收支平衡有和两个概念。 5、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 6、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方法最主要有以下三种:、 和。 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 8、保持币值稳定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二是。 9、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二是,三是。10、是一种威力巨大而不常使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12、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 和。 13、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上是指那些介于和 之间的变量。 14、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和。 15、以利率作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学派的观点。 16、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被认为货币供应量通过“黑匣子”操作的。 17、根据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理论,当一国经济出现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就不能使利率下降,于是货币政策无效。 18、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

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愿意接受现行的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是。 A、充分就业 B、非自愿失业 C、自愿失业 D、摩擦性失业 2、下列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物价稳定 D、国际收支顺差 3、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是一致的。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4、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5、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 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利率政策 D、货币政策汇率政策 6、下列是指在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操作,将货币政策两目标都能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A、统筹兼顾 B、相机抉择 C、政策搭配 D、单一规则 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 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8、目前,西方各国运用的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

第7章 货币理论(上)《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最新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货币理论(上) 本章思考题 1.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根本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政府的财政收支。为改变政府的收支状况,有一系列的方法,其中有一部分为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发放量,增发通货,扩大基础货币构成中的通货总量;向中央银行透支弥补财政赤字也同样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总投放量。 (2)黄金存量变化和国际收支状况。黄金是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当中央银行向财政部购买黄金时,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即放出了部分的本币通货,增加了基础货币量;同样,当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汇时,也使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中央银行买进外币,放出本币,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 (3)技术和制度性因素。典型的例子是在途票据,结算中的票据事实上是中央银行为结算而向存款机构提供的短期信贷。若存款机构贷记该票据,而中央银行没有及时借记出票机构的准备金账户,总准备金则暂时增加。 (4)中央银行的行为。中央银行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来达到影响基础货币投放量的目的。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放出本币,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量增加,基础货币量也由于中央银行放出本币而增加。这种操作的前提是要存在一个活跃的政府债券二级市场。 2.下列因素如何影响银行准备金的变化? (1)公众持有现金增加; (2)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存款增加; (3)财政部购买黄金; (4)财政部发行通货; (5)财政部持有现金增加; (6)外国政府在中央银行存款增加; (7)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8)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9)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 答:(1)公众持有现金增加会使银行准备金减少。 (2)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存款增加会使银行准备金减少。 (3)财政部购买黄金会使银行准备金增加。 (4)财政部发行通货会使银行准备金增加。 (5)财政部持有现金增加会使银行准备金减少。 (6)外国政府在中央银行存款增加会使银行准备金减少。 (7)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会使银行准备金增加。 (8)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会使银行准备金增加。 (9)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会使银行准备金增加。 3.什么叫冲销?中央银行进行冲销的目的和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当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在外汇市场买人外汇时,会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通过在公开市场卖出等额证券,基础货币恢复到原来水平,这种操作方法称为冲销。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冲销来调整基础货币量,抵消其他因素造成的基础货币量的波动。 中央银行进行冲销的前提条件是要存在一个活跃的政府债券二级市场。 4.根据定义,推导出货币乘数

2013-2014学年二学期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20140324104121答案

黑河学院2013-2014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C卷)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xxx级 专业: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6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8小题,共24分) 1、货币供给 答案:是一动态概念,是指货币供给主体——银行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2、货币需求 答案: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3、实际货币需求 答案: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需求 4、原始存款 答案:商业银行吸收到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5、货币流量 答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它是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6、货币购买力指数 答案: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实际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7、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答案:由于总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8、消费者价格指数 答案:是指一定阶层的居民根据其消费习惯,选定若干生活必需品和服务项目,计算这些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费用,并考察它们在时间上的变动。 二、填空(11小题,共11分) 1、货币流通容纳量弹性实际上是()的表现形式。 答案:市场供求弹性 2、根据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货币供给模型的分析,货币可划分为()和()两大类。 答案:货币当局的负债(通货)、商业银行的负债(银行存款)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 答案:货币供应量 4、存款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能力越()。 答案:小 5、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财富总额可以用()作为代表性指标。 答案:恒久收入

货币银行学考试题(带答案)四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五、计算:(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以为客户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一笔定期一年的储蓄存款,金额为10000 元,年利率为6%。问:(1)该客户2001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 (2)该客户2003年1月1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银行实行自动转存制 度)(3)该客户2003年3月3日支取,可得本利和为多少?(银行实行自动转 存制度、活期利率为1%) 利息的计算公式:I=P·r·n S=P(1+r·n) S=P (1+r)n I=S-P=P[(1+r)n -1] 2、假定A 、 B 公司都想借入五年起的1000万美元的借款,A 想借入与6个月期 相关的浮动利率借款,B 想借入固定利率借款,但两家公司信用等级不同,故市 场向他们提供的利率不同,如下: 公司 固定利率 浮动利率 A 10.00% 6个月期LIBOR+0.3% B 11.20% 6个月期LIBOR+1.00% 问:(1)A 、B 分别在哪种利率上有比较优势? (2)A 、B 是否可以进行互换业务操作?如果可以如何进行? 答:(1)A 在固定利率上有比较优势 ; B 在浮动利率上有比较优势 (2)可以进行互换业务操作;A 向市场借入固定利率借款; B 向市场借入浮动 利率借款;本金不动, 只互换利息。 1、假设1999年10月5日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为100德国马克=58.88美元。甲 认为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将上升,因此以每马克0.04美元的期权费向乙购买 一份1999年12月到期,协议价格为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的德国马克看涨 期权,每份德国马克期权的规模为125000马克。试分析不同价格情况下甲乙双 方的盈亏分布情况。 甲乙双方的盈亏分布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在期权到期时,德国马克 汇率等于或低于100德国马克=59.00美元,则看涨期权就无价值。买方最大亏 损为支付的期权费, 即125000马克×0.04美元/马克=5000美元(2分)(2)、 如果在期权到期时,德国马克汇率升到100德国马克=63.00美元,买方通过执 行期权可赚取125000×(00.5900.63 )÷100=5000美元,扣掉期权费以后, 他刚好盈亏平衡。(3分)(3)、如果在期权到期前,德国马克汇率升到100德国 马克=63.00以上买方就可实现净赢余,马克的汇率越高买方的净赢余就越多(2 分) 1、某企业持有一张半年后到期的汇票,面额为2000元,到银行请求贴现,银行 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年利率5%,计算该企业获得的贴现金额。 答案 公式:贴现额=票面额*(1-贴现利率*贴现天数/360) 计算:贴现额=2000* (1-5%*180/360)=1950元 2、现有三年期国债,按年付息方式发行,其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6%, 市场利率为8%,其发行价格是多少?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导言(略)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包括商品价值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1 供求决定价格.2 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答案:一般等价物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

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答案:不足值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答案:流通手段 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答案:价值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答案: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就是不做同向运动)运动是货币发挥 ()职 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答案:1948年12月1日 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答案:不兑现 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答案:国家货币主权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答案:B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铜 B、银 C、铁 D、贝答案:A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位本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1948年 B、1949年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派生存款 2.无限法偿 3.价值尺度 4.内生变量 5.信用货币 二、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 3.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 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 7.“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 8.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 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 10.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利息是( )的价格。’ A. 货币资本 B. 外来资本 C. 借贷资本 D.银行存款 2.在影响基础货币增减变动的因素中,( )的影响最为主要。 A. 国外净资产 B.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 C. 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D.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3.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理想值的确定是指规定一个( )。 A.无弹性的固定数值 B. 区值 C. 随机值 D.有弹性的固定数值 4.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 )。 A. 价格机制 B.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C. 利率机制 D.汇率机制 5.实行 ( )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 A.固定汇率 B. 浮动汇率 C. 钉住汇率 D.一揽子汇率 6.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 货币贬值 B. 纸币流通 C. 物价上涨 D.货币供应过多 7.下列哪个方程式中( )是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A.MV=PT B.P=MV/T C. M;PQ/V D.M‘KPY 8.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