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织学(2)考点

机织学(2)考点

机织学(2)考点
机织学(2)考点

第七章开口

第一节一、梭口的形状

1、梭口:开口时,经纱随着综框的运动被分为上下两层,形成一个菱形的通道BC1DC2,这就是梭口。

2、综平位置:梭口完全闭合时,两层经纱又随着综框回到原来的位置BCD,此位置就是经纱的综平位置。

3、梭口高度H:开口时经纱随综框上下运动时的最大位移C1C2;

4、梭口长度:从织口B到经停架中导棒D之间的水平距离L1+L2;它由前半部长度L1和后半部长度L2组成,L1与L2的比值称为“梭口的对称度”。

二、梭口形成方式

按开口过程中经纱的运动特征,分为中央闭合梭口、全开梭口和半开梭口。

1、中央闭合梭口:每次开口运动中,所有经纱由综平位置出发,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分开形成所需的梭口;在梭口闭合时,所有上下层经纱都要回到综平位置。起点:综平位置特点:(1)上下层经纱的张力变化规律一致,可通过后梁的摆动进行集中调节;(2)有利于挡车工处理断头;(3)但是经纱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增加,断头多;(4)梭口不够稳定,对引纬不利。

应用:毛织机和丝织机上的多臂开口机构或提花开口机构。

2、全开梭口:下一次开口时,要变换位置的综框上升或下降到新的位置,其他不需要变换位置的综框并不回到综平位置,而是静止不动。

特点:(1)经纱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少,断头率降低;(2)梭口较稳定,对引纬有利;(3)但是需增加平综装置以便于处理断头;(4)无法用活动后梁来调节片纱上机张力。

应用:凸轮、多臂、提花开口机构均可采用。

3、半开梭口:继续留在下层的经纱保持不动;继续留在上层的经纱稍微向下降,然后在形成下次梭口时上升到原来的位置。

特点:降低上层经纱张力差异。

应用:多臂开口机构

三、梭口清晰程度

1.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梭口前部的上层经纱处在一个平面内,下层经纱处在另一个平面。特点:(1)有效空间大,引纬条件好,使梭子飞行平稳,开口清晰;(2)但经纱张力差异大,易造成布面不平整,摩擦增大,断头增多。

2.非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上下层经纱均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特点:(1)各页综框动程差距缩小,经纱张力比较均匀;(2)但是梭口有效空间小,不利于梭子飞行,尤其是下层经纱不平齐,不能成为梭子飞行的可靠依托。

3、半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下层经纱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上层经纱不在同一平面内。 特点:(1)下层经纱平齐,有利于梭子的平稳飞行;(2)上层经纱不平齐,能减少经纱张力差异,改善织物的匀整度。

4、小双层梭口: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的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二页综的经纱。这样可使第一、二页综框的综平位置与第三、四页综框的综平位置错开,相当于全部经纱交错时密度减半。

特点:(1)属非清晰梭口,用于织制高支高密平纹织物。(府绸、羽绒布)

(2)减少经纱的相互摩擦和由于静电引起的粘连,减少织疵。(三跳)

四、1、梭口高度的确定:(1)保证纬纱顺利通过梭口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H ;(2)影响梭口高度的主要因素:引纬器的结构尺寸;开口运动、引纬运动与筘座运动的配合。同时,梭口高度还与织物的结构、经纱性质以及织物品种等因素有关。

2、挤压度:x 值大小影响梭子进出梭口时经纱对梭子的挤压度P %。挤压度是梭子与上层经纱摩擦程度的指标。

(1)若挤压度大,则梭子飞行困难;增加梭子飞行速度引起机构负荷增加,机物料消耗增加,噪音增加;边经断头,产生织疵。(2)若挤压度小,则梭口较大,开口运动的动程增加,使得经纱拉伸变形增加,造成断头率增加。

对于棉织物,进梭口时P=25%;出梭口时P=70%。 第二节 一、综框运动角及综平时间的概念 1、综框运动角:织机主轴每一回转,经纱形成一次梭口,经纱运动经历三个阶段:

(1)开口阶段:经纱离开综平位置,上下分开,直到梭口满开为止。

(2)静止阶段:使纬纱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梭口,经纱要有一段时间静止不动。

(3)闭合阶段:经纱从梭口满开位置返回到综平位置。

2、开口时间:在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的经纱达到综平位置的时刻,梭口开启的瞬间,称为开口时间,俗称综平时间。

3、织机工作圆图:如图所示,标注有织机主要机构运动时间参数的主轴圆周图称为织机工作圆图。

工作圆图的前方、下方、后方和上方四个特征位置(记为、a 、b 、c 、d )分别为前心、下心后心和上心。摆动筘座到达最前和最后的位置e 、f 时,主轴所在的位置分别称为前止点(前死心)和后止点(后死心)。 前止点的主轴位置角为0o,以此作为度量基准。开口时间的长短用开口角k α表示,静止时间的长短用静止角j α表示,闭口时间的长短用b α表示。

4、综框运动规律是指综框在开口、闭合过程中的位移与织机主轴转角之间的关系。

(1)补充:对综框运动规律的要求:

1)综框运动的速度必须平稳,避免突然的变化。经纱处于紧张状态时的运动速度应该缓慢;在松弛状态时,运动速度可以快些。因此,在接近梭口满开时,综框运动的速度应该慢些;而在综平位置附近时速度可以较快。2)综框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的过渡要%100?-=s

o s h h h P

缓慢,即加速度要小,以免引起综框的震动。

(2)三种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椭圆比运动规律、多项式运动规律。

(一)简谐运动规律的特点:

1)运动速度:经纱张力较小的综平附近,综框的速度快,不易断头,且有利于开清梭口;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速度慢,对梭子飞出有利。

2)加速度:闭合开始后和满开前的一段过渡时期,加速度为最大值,综框产生较大的振动,不利于高速。——简谐运动规律一般用于低速织机的开口机构。

(二)椭圆比运动规律的特点:

1)运动速度:经纱张力较小的综平附近,综框的速度更快,更利于开清梭口;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速度更慢,对梭子飞出更有利;

2)加速度:闭合开始后和满开前的一段过渡时期,加速度较小,综框振动小。

(三)多项式运动规律的特点:(右图为简谐运动规律与多项式运动规律的对比)1)运动速度:综平时综框的速度更快,更利于开清梭口;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速度更慢,对梭子飞出更有利;

2)加速度:闭合开始和满开的一瞬间,加速度为零,有利于织机高速。

第三节

开口机构一般由提综装置、回综装置和综框升降次序的控制装置组成。

开口机构详细分类适用范围

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消极式: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

构、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

积极式:共轭凸轮开口机构、连杆

开口机构和电子开口机构。

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织物,

可用2~8页综框。

多臂开口机构拉刀拉钩式、偏心盘回转式织制较复杂的小花纹织物。一般用16页综框,最多可达32页综框。

提花开口机构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复动式提花

开口机构、电子提花开口机构

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直

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纱的升

降,如1400号提花机。

一、凸轮和连杆开口机构

1、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以织制平纹为例)作用原理:

(1)一个凸轮与吊综分别控制一页综框的下降、上升。当织制平纹组织时,需要两个凸轮呈180°相位差共轭配置,来控制平纹的两页综框;

(2)转子5受凸轮2大半径作用被压下时,综框10下降;同时另一个转子4受凸轮1小半径作用而上升,综框9通过辘轳8受吊综带的拉动而上升,如此形成了一次开口;(3)梭口的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来决定;

(4)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的外廓曲线形状决。

2、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作用原理:

(1)一个凸轮和一套弹簧(综框每侧7~15根)同时控制一页综框;

(2)当转子受凸轮大半径作用时,转子及提综杆铁鞋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钢丝绳拉动综框下降,回综弹簧被张紧,储蓄能量;

(3)当转子受凸轮小半径作用时,转子及提综杆铁鞋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钢丝绳被放松,弹簧释放能量,将综框拉回上方。

开口机构特点综框的上下图例

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机构一对凸轮+吊综同

时控制两页综框

(平纹)

综框的下降:凸轮

综框的上升:吊综

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单个凸轮+一套弹

簧控制一页综框

综框的下降:凸轮

综框的上升:弹簧

共轭凸轮开口机构一对凸轮同时控制

一页综框

综框的下降:凸轮

综框的上升:凸轮

连杆开口机构一对曲柄同时控制

两页综框

综框的下降:曲柄

综框的上升:曲柄

二、多臂开口机构

1、作用原理:1)拉刀1由织机主轴上的连杆或凸轮传动,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

2)拉钩2通过提综杆4、吊综杆5控制综框6是否被提起;

3)竖针3的上下运动由纹板8、重尾杆9控制;

4)纹板如右图所示,每块纹板上有两列纹钉孔(每列纹钉孔对应纹板图中一根纬纱),呈错开排列,若干块纹板串联成环形纹板链,套于花筒上,由花筒驱动。

5)当纹板上植钉时,对应的重尾杆被抬起,竖针3下降,拉钩落在拉刀上,受拉刀的作用;当拉刀受凸轮或连杆作用往左运动时,综框被提升。即:纹板植钉,综框提升;纹板有孔,综框下降。

6)纹板数的确定:纹板至少八块;纹孔列数为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整数倍;纹板列数必须为偶数。如1/2右斜至少需要9块纹板。

注意:拉刀的往复运动必须与花筒的转动配合好,纹板翻转应在拉刀复位行程中完成。

2.多臂开口机构的分类:

(1)按拉刀往复一次所形成的梭口数分为单动式和复动式两种。

(2)按信号储存器和阅读装置的不同组合,可分为机械式、机电式和电子式。

(3)按提综装置的结构不同,可分为拉刀拉钩式和偏心盘回转式。

(4)按回综方式不同,可分为积极式和消极式。

三、提花开口机构

1、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

(1)提综装置:由刀箱、提刀、竖钩、首线、通丝组成。若竖钩的钩部在提刀的作用线上,当刀箱上升时,提刀就会将竖钩提起,与竖钩相连的首线、通丝、综丝和经纱都被提起;反之,若竖钩的钩部不在提刀的作用线上,对应的经纱就处于梭口的下层。

(2)选综装置:由花筒、纹板、横针、横针板组成。花筒由纹板(图7-21)包覆。

每当刀箱下降至最低位置,花筒便摆向横针板。如果纹板上对应于横针的孔位没有纹孔,纹板就推动横针竖钩向右移动,使竖钩钩部偏离提刀作用线,与该竖钩相关联的经纱在提刀上升时不能被提起;反之,若纹板上有纹孔,纹板就不能推动横针和竖钩,因而竖钩将对应的经纱提起。刀箱上升时,花筒摆向左方并顺转90°,翻过一块纹板。

第八章引纬

第一节1、投梭动程(投梭力):织机由静止状态被人工缓缓转动其主轴,皮结推动梭子移过的距离。

2、根据上机筘幅、梭子进出梭口时间以及投梭机构的动态特性确定所需的投梭动程。

3、投梭动程的调节方法是:松开侧板后端的固定螺丝,向上调节侧板支点,侧板受投梭转子作用的动程也将增大,则投梭动程也大;反之,向下调节侧板支点,侧板受投梭转子作用的动程将减小,则投梭动程也小。

4、投梭动程对织造的影响:投梭力越大,梭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越大

(1)投梭力过大:1)制梭时,梭子进梭箱后产生回跳,定位不良,造成轧梭或者飞梭;2)易产生崩纬,脱纬(特别是粗支纱);3)梭子和机物料损耗、织机动力消耗增加,噪音、振动增加。

(2)投梭力过小:1)梭子出梭口比较迟,经纱对梭子挤压度大,摩擦也大,易造成边经断头,且由于梭口较小,易产生跳花,跳纱等织疵;2)梭子进梭箱时,由于速度小,不能进入梭箱中正常位置,换梭不良或易造成下次投梭时由于投梭力不足造成轧梭。

在保证梭子能顺利通过梭口和不影响梭子正常定位的前提下,投梭力越小越好。

5、投梭时间:投梭转子开始与投梭鼻接触、皮结即将推动梭子时的主轴位置角。

6、投梭时间的确定需考虑所许可的进梭口挤压度,即要与开口、打纬运动相配合。

7、投梭时间的调节方法:松开投梭转子在投梭盘上的位置,顺着投梭盘的转动方向前移投梭转子,将使投梭时间提前;反之,投梭时间推迟。

8、投梭时间对织造的影响:

(1)投梭时间过早:1)梭子进梭口早,梭口高度小,边经断头增多;进梭口时,梭口清晰度较差,易产生跳纱等织疵,底层经纱与走梭板间距离较大,梭子飞行不稳;2)投梭时间过迟:与上述情况相反;可供梭子飞行时间的利用率下降,要使梭子飞行速度增加,则投梭力必须提高,不利于生产。

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早投梭时间,以减小机物料消耗。

第二节1、扭轴投梭机构的四个组成部分:

(1)扭轴部分:扭轴、击梭棒、击梭块、套轴;

(2)四杆机构部分:摇臂、连杆、三臂杆、机架;

(3)投梭凸轮部分:投梭凸轮、投梭凸轮轴、解锁转子、锥齿轮;

(4)液压缓冲部分:液压缓冲器活塞14 。

当三臂杆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就会受到液压油的缓冲作用。

2、扭轴投梭机构的工作过程:在投梭前的相当长时间内,扭轴加扭储存投梭需要的能量;投梭时,扭轴迅速释放弹性势能,使片梭加速到所需飞行的最大速度。

(1)储能阶段:凸轮顺时针回转,逐渐转向大半径;

(2)自锁阶段:凸轮半径最大时,回转轴心与连杆两端中心呈直线,定位螺钉刚好与摆杆下端接触;扭轴达到最大扭转状态,投梭棒及滑块静止在外侧,等待引纬片梭就位及递纬器递纬的完成;

(3)投梭阶段:凸轮继续回转,其上的解锁转子3推动摆杆的弧形臂使摆杆逆时针稍有转动,解除自锁;扭轴迅速复位使投梭棒击梭;

(4)缓冲阶段:当三臂杆复位到一定程度时,液压缓冲器作用,使投梭系统平稳地复位。

3、混纬:两只递纬器由各自的筒子供纬,按1:1的比例轮流将纬纱递给片梭,要求两只递纬器轮流与片梭的工作位置对应;混纬的目的是:消除纬纱色差或纬纱条干不匀给布面造成的影响。轮流从两个筒子上引入纬纱到织物中,可避免筒子之间的差异对织物外观的影响。混纬方式在由筒子引纬的无梭织机上应用很普遍。

4、片梭引纬的品种适应性:

(1)入纬率:织机速度为470r/min时,入纬率1400m/min,低速高产特点;

(2)织机幅宽:190-540cm,能织制单幅或多幅不同幅宽的织物,最窄上机筘幅33cm,几乎满足所有织物加工幅宽;

(3)多色纬功能:4-6色的选色;

(4)引纬方式:属于积极引纬,对纬纱具有良好的握持能力,片梭对纬纱的夹持和释放在两侧梭箱中静态条件下进行,所以引纬质量好;

(5)开口装置:凸轮,多臂,提花;

(6)适用纱线: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短纤维纱、各种纤维长丝、金属丝及各种花式纱线,不宜使用低强度纬纱及弱捻纱,纬纱容易断裂;

(7)适用织物:精纺毛织物、工业用织物、装饰织物、特阔高档棉型织物、细布、府绸、卡其类织物。

第三节1、剑杆引纬的分类:

(1)按剑杆配置分类:1)单剑杆引纬;2)双剑杆引纬。

(2)双剑杆引纬时,纬纱在梭口中央由送纬剑交付给接纬剑,交接方式有:1)叉入式引纬;2)夹持式引纬。

(3)按剑杆材质分类:1)刚性剑杆;2)挠性剑杆——常作为剑杆织机的分类依据。(4)按传剑机构的位置分类:1)非分离式筘座引纬:传剑机构固装在筘座上;2)分离式筘座引纬:传剑机构固装在机架上,与筘座分离。

大部分剑杆织机均采用传剑机构与筘座分离的分离式筘座。

2、几种典型的传剑机构:(1)非分离式筘座的剑杆织机:连杆与周转轮系组合的传剑机构;(2)分离式筘座的剑杆织机:变螺距螺杆传剑机构、球面曲柄传剑机构、共轭凸轮传剑机构。

3、剑杆引纬的品种适应性:(1)多色纬功能:8-16色;

(2)积极引纬:对纬纱握持良好,低张力引纬,适合强捻纬纱织造,抑制纬缩疵;

(3)适用纱线:多种纤维的长丝及短纤纱,适用于花式纱,变形纱及弱捻低强纬纱;(4)适用织物:细布,府绸,卡其类,多色纬织物,花式纱,复合纱的厚重织物,特种工业用,精纺毛织物,毛圈织物,劳动布们,割绒,双层,多层织物。

第四节1、由引纬方式和防气流扩散方式的不同,组合成喷气引纬的三种形式:

(1)单喷嘴+管道片;(2)主喷嘴+辅助喷嘴+管道片;(3)主喷嘴+辅助喷嘴+异形筘。2、圆射流的卷吸和扩散作用:压缩气流从圆形喷嘴喷射出来后形成圆射流,当接触到周围空气时,靠近射流边上的微团与相邻的静止空气混合,结果一部分的静止空气被带动向前运动,即射流的卷吸作用;一部分的静止空气获得垂直射流轴向的作用,即射流的扩散作用,扩散作用使射流能力逐渐耗尽,速度越来越低,射流截面越来越大。

3、圆射流结构图

(1)核心区:各点的流速相等,为喷口流速ν0;

(2)混合区:在同一截面上,越靠近轴线,速度越大;距喷口距离S处轴线上速度:核心区S0内:速度为ν0;出核心区后:速度v随S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当S=360mm时,轴心流速只有原来的1/5;当S=740mm时,轴心流速只有原来的1/10,故要设置防气流扩散装置。

4、防气流扩散装置:(1)管道片优点:防气流扩散效果好;缺点:但对经纱干扰重,筘座动程大,不利于高速。(2)异形筘:引纬时,筘槽必须位于梭口中央;打纬时,织口接触筘槽上部。缺点:防气流效果不及管道片;优点:筘齿密度和间隙与普通钢筘一样,适应高经密织物;异形筘的槽口小,梭口满开时钢筘处的梭口高度只需15mm左右,钢筘打纬动程只有35cm,有利于高速。

5、喷气织机的种适应性:(1)WIR=1500-2000m/min;(2)多色纬功能:4~6色;

(3)引纬方式:消极引纬(自由端引纬);(4)适用纱线:多种短纤纱及长丝,粗重结子纱、圈圈纱等花式纱线作为纬纱;(5)适用织物:可以加工轻薄到厚重各类织物以及高支高密单色织物;(6)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适宜面大量广的单色织物生产,经济效益高;(7)工艺性能理想,在织物质量、生产率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喷气织机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种织机。

6、为什么要在喷气织机中使用防气流扩散装置而喷水织机却不需要?

(为什么要在喷气中采用喷气接力引纬,而喷水只需单喷嘴?)

答:因为气流的扩散作用会沿射流的行进方向一直发生下去,在核心区长度以外速度会越来越低,射流截面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满足引纬要求,实现宽幅和高速,喷气织机需设置防气流扩散装置;而由于喷水射流的集束性远比气流好,加之水对纬纱的摩擦牵引力也打。所以,喷水织机不用任何防水流扩散装置,它的筘幅也能达到2m多。

第五节1、和气流相似,水射流的结构也包括核心区和混合区。核心区内各点的速度相等,且等于喷口速度;射流的速度由轴线往两侧速度递减。

水射流沿其引纬方向可分为三段:

(1)初始段LA:度为核心区长度,轴线上各点流速相等,等于v0;

(2)基本段LB:由于射流周围的空气不断介入,流速逐渐降低,但射流未出现分离现象,

仍能牵引纬纱;

(3)雾化段LC:水滴出现分离,水滴雾化,失去牵引纬纱的能力。

2、喷水织机的喷射泵的工作原理:

(1)当凸轮由小半径转向大半径时,通过角形杠杆与连杆拖动柱塞向左运动,则弹簧内座连同弹簧一起向左运动,弹簧被压缩。缸套内呈负压状态,出水阀的钢球接触阀座下方密接,阻止水流流出;

(2)当凸轮转至最大半径以后,随凸轮继续转动,角形杠杆与凸轮脱离,角形增大的压力使进水阀关闭,而出水阀打开。水流从出水阀经喷嘴射出,牵引纬纱向前飞行。

第六节1、无梭织机上加固边种类:折入边、纱罗边、绳状边、热熔边、针织边

2、折入边的特点:1)只需一个织轴;2)两侧回丝较少;3)但布边处纬密增加,不利于后道加工。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可采用每隔一纬折入的两侧折入边,或采用减少刚筘穿入数和减少布边的经纱密度来解决布边增厚的问题。

3、储纬器的分类:(1)普通储纬器:1)用于积极式引纬无梭织机。将纬纱从筒子上预退绕下来,普通储纬器仅起储存纬纱的作用。2)根据储纱鼓是否转动,可分为动鼓式储纬器和定鼓式储纬器。(2)定长储纬器:1)用于消极式引纬无梭织机。不仅用于储纬,且能定长。2)分为动鼓式定长储纬器和定鼓式定长储纬器。

第九章

第一节1、打纬动程:筘座从后止点摆到前止点,钢筘上的打纬点在织机前后方向上的水平位移量。

2、常用的打纬机构按其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连杆式打纬机构(六连杆、四连杆和变化动程打纬机构)、共轭凸轮式打纬机构以及圆筘片式打纬机构。

3、四连杆打纬机构可按以下特性来分类:轴向打纬和非轴向打纬。

(1)轴向打纬机构:筘座脚摆动至最前、最后位置时,相应位置上牵手栓中心的连线若通过曲轴的中心,则该打纬机构被称为轴向打纬机构。

(2)非轴向打纬机构:筘座脚摆动至最前、最后位置时,相应位置上牵手栓中心的连线若不通过曲轴的中心,则该打纬机构被称为非轴向打纬机构。非轴向打纬机构具有筘座脚向前摆动和向后摆动占织机主轴工作时间转角不相等的特性。

1)曲轴中心到这根连线的距离被称为轴向偏度,用e来表示。

2)若曲轴和摇轴处于连线的同侧,则e<0,最大加速度出现在前止点之后;

若曲轴和摇轴处于连线的异侧,则e>0,最大加速度出现在前止点之前。

4、按曲柄和牵手长度的比值R/L的大小,将四连杆打纬机构分为:

(1)R/L<1/6称为长牵手打纬机构;(2)1/6≤R/L≤1/3称为中牵手打纬机构;(3)R/L>1/3 称为短牵手打纬机构。

5、共轭凸轮式打纬机构作用原理:(1)织机主轴1上装有一副共轭凸轮2和9;

(2)凸轮2为主凸轮,驱动转子3,使筘座由后往前打纬;(3)凸轮9为副凸轮,驱动转子8,使筘座由前往后摆动。

6、打纬区宽度:从打纬开始,到钢筘移动到最机前位置,织口在钢筘推动下向机前移动的距离。

第十章 求卷取量的计算题。

织一块布,设计纬密纬200根/10cm,经缩为2%,求卷取量。

Pw=100/L(1-a),L=100/Pw(1-a)=100/200ⅹ(1-2%)=0.5

第十二章

1、织机的生产效率 (1)理论台时产量:P 理=6N/PW (2)理论引纬率:L 理=NA

(3)实际台式产量: (4)实际引纬率:

P 理:织机理论台时产量,m/(台·H) ; Pw ::织物纬密,根/10cm ;

N :织机主轴转速,r/min ; L 理:织机的理论引纬率,m/min ; A :织物的上机筘幅,m ; η:织机时间效率

2、织造疵点:

(1)断经和断疵:织物中缺少一根或几根经纱称为断经;经纱断头后,其纱尾织入布内称为断疵。

(2)穿错和花纹错乱:由于穿错综或穿错筘,沿织物经向出现稀密纵条。

(3)吊经纱:布面上呈现1~2根经纱因张力较大而呈张紧状态;在丝织中称为宽急经。

(4)经缩(波浪纹):部分经纱在松弛状态下织入布内,出现经缩或毛圈状疵点;轻者称为经缩波纹,重者称为经缩浪纹。

(5)纬缩:纬纱扭结织入布内或起圈现于布面。

(6)“三跳”:跳纱、跳花、星跳。织物组织错乱。

(7)双纬、百脚:纬纱断头但未关车,造成布面缺纬;平纹中称为双纬;斜纹中称为百脚。

(8)脱纬:有梭织机中纬纱从纡子上崩脱下来,使在同一梭口内有3根及以上的纬纱。

(9)稀密路:纬密低于标准称为稀纬;纬密高于标准称为密路;统称为织物的横档疵点。

(10)烂边:在边组织内只断纬纱,使其边部经纱不与纬纱进行交织;或绞边经纱不与经纱交织而使经纱脱出毛边之外。

(11)边撑疵:布边部分经纬纱被边撑轧断或拉伤。

(12)毛边;(13)油污、浆斑疵点;(14)棉布长度和宽度不合规格。

3、横档疵点(1)概念:织物表面因织机性能不佳、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纬纱排列不匀的疵点,表现为稀纬、密路。

(2)产生的原因:1)织机开关车引起的;2)送经不良;3)卷取不良;4)经纱和织物蠕变引起的;5)纬纱条干不匀引起的。

η?=理实P P η

?=理实L L

标准溶液的配制

硫酸铁铵标准溶液 配制:称取24g 硫酸铁铵(NH 4Fe(SO 4)2·12H 2O),置于500ml 烧杯中,加入100ml 水、 10ml 硫酸(3.10),加热溶解,取下,滴加0.1%高锰酸钾溶液至呈现微红色,加热煮沸分解过量的高锰酸钾。冷却,移入1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标定:称取0.1000~0.1500g 二氧化钛(3.2)3份。以下按照5.3.1~5.3.4条进行。并 随同做空白试验。按式(2)计算试样中硫酸铁铵标准溶液对二氧化钛的滴定度: m T=V-V …………………………(2) 式中:T ––––硫酸铁铵标准溶液对二氧化钛的滴定度,g/ml; m 0––––称取二氧化钛的量,g; V ––––3份二氧化钛溶液所消耗硫酸铁铵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ml; V 0––––空白试验所消耗硫酸铁铵标准溶液体积,ml; 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0358mol/L): 称取1.7552g 预先在150~170℃烘2~3h 的重铬酸钾基准试剂,溶于适量水中,移入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每ml 相当于2.0mg 铁)。 2. 锰标准溶液 称取1.0000g 纯锰(99.99%),用50ml 硫酸(1+3)溶解,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 含1mg 锰或1.291g 一氧化锰。 3.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 配制:称取2.5g 优级纯三氧化二砷(剧毒)溶于20ml 氢氧化钠溶液中(16%),用水稀释至500ml ,以酚酞溶液(1%)作指示剂,用硫酸溶液(1+1)中和至红色消失,再滴加10%碳酸钠至红色出现,加入1.75g 亚硝酸钠,并使其全部溶解,混匀。(浑浊应过滤)。用水稀释至4000ml ,充分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此溶液约0.025N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 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3、 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聞創 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 气体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 )和毫米汞柱(mmHg ) 1 mmHg = 133 Pa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 帕,即 760毫米汞柱 16、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 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 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 19、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短时间内气压变化较大,人会由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 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20、气压对液体沸 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 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 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22、压强计算公式: P = S F (F :压力 S :受力面积) (此公式算出的是两个压强差) 四、风和降水

常用溶液配制方法

一.常用贮液与溶液 1mol/L亚精胺(Spermidine): 溶解2.55g亚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精胺(Spermine):溶解3.48g精胺于足量的水中,使终体积为10ml。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0mol/L乙酸胺(ammonium acetate):将77.1g乙酸胺溶解于水中,加水定容至1L后,用0.22um孔径的滤膜过滤除菌。 10mg/ml牛血清蛋白(BSA):加100mg的牛血清蛋白(组分V或分子生物学试剂级,无DNA酶)于9.5ml水中(为减少变性, 须将蛋白加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加入蛋白),盖好盖后,轻轻摇动,直至牛血清蛋白完全溶解为止。不要涡旋混合。加水定容到10ml,然后分装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二硫苏糖醇(DTT):在二硫苏糖醇5g的原装瓶中加32.4ml水,分成小份贮存于-20℃。或转移100mg的二硫苏糖醇 至微量离心管,加0.65ml的水配制成1mol/L二硫苏糖醇溶液。 8mol/L乙酸钾(potassium acetate):溶解78.5g乙酸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1mol/L氯化钾(KCl):溶解7.46g氯化钾于足量的水中,加水定容到100ml。 3mol/L乙酸钠(sodium acetate):溶解40.8g的三水乙酸钠于约90ml 水中,用冰乙酸调溶液的pH至5.2,再加水定容到100ml。 0.5mol/L EDTA:配制等摩尔的Na2EDTA和NaOH溶液(0.5mol/L),混合后形成EDTA的三钠盐。或称取186.1g的Na2EDTA·2H2O和20g的NaOH,并溶于水中,定容至1L。 1mol/L HEPES:将23.8gHEPES溶于约90ml的水中,用NaOH调pH (6.8-8.2),然后用水定容至100ml。 1mol/L HCl:加8.6ml的浓盐酸至91.4ml的水中。 25mg/ml IPGT:溶解250mg的IPGT(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于10ml 水中,分成小份贮存于-20℃。 1mol/LMgCl2:溶解20.3g MgCl2·6H2O于足量的水中,定容到100ml。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第一课时)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技能; 3.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重、难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溶液的配制 【教学过程】 一、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一)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表达式:c B = n B / V aq 【典型例题】 1·1mo l/LNaOH溶液是指:1L溶液里含有NaOH1mol 分析:①溶质是谁②溶质的物质的量③溶液的体积,不是水的体积 ④溶液的体积单位是L

例题:将53.0gNa 2CO 3 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 量浓度是多少? 《问题解决》配制250ml0.200mol/LNaCl溶液,需要多少克NaCl固体? (二)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 (1)构造:细颈、梨形、平底的玻璃瓶、磨口 (2)特点:①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 ②瓶颈上有一道刻度线 (3)容积规格:50/100/250/500/1000mL (4)使用:当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时,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即为容量瓶上所标识的体积。 (5)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②.适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③.使用前要事先用蒸馏水洗涤容量瓶; ④.容量瓶不能用作物质反应或溶解的容器,不能长期贮存溶液,热溶液需待冷 却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2.溶液的配制 课本24页《活动与探究》配制100mL0. 1mol/L 的Na 2CO 3溶液 实验步骤: (1) 计算: m(Na 2CO 3)=1.06 g (2) 称量: 托盘天平的读数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 溶解: 恢复至室温 (4) 转移: 洗涤2-3次,再转移,振荡 (5) 定容: 摇匀 所需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课堂小结: 学会一个概念: 认识一种仪器: 掌握一种实验方法: 课堂巩固 1、1mol/LNaCl 表示 ( )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课题1 空 气 一、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 2P 2O 5 5、注意事项: ①、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②、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③、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④、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差;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④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 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四、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 )、二氧化氮(NO 2)、二氧化硫(SO 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点燃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单元试卷(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不再发生的是( ) 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拍下D.用吸管喝饮料 2.随着台风“山竹”消散,浙西南地区高温再现。9月19日,龙泉最高气温达到36.4 ℃。 “36.4 ℃”一般出现在这一天的( ) A.午后2时 B.午后4时 C.中午12时 D.日出前后 3.下列《科学》课本中的四个实验,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4.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发生时一般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降水 B.降温 C.升温 D.干旱 5.我国的海南岛气温高、长夏无冬,漠河夏季短、冬季寒冷。造成两地气候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 B.纬度位置C.海陆分布 D.地形地貌 6.小科为了探究空气的对流运动,往对流管内加满水并在B处加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证明空气对流 B.该实验可类比空气的对流 C.管内的水按逆时针流动 D.若改在A处加热,管内的水按顺时针流动

7.小科同学在学校创意实验设计中,展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8.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B.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C.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9.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加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B.降低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C.缩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10.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溶液配制步骤

一.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所用仪器: 1、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分析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移液管(液体溶质使用) 2、容量瓶 1.构造: 磨口、细颈、梨形平底 2.特点: ① 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容积。② 容量瓶颈部有刻度线。 3.使用范围:专门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注意事项:① 使用前先检漏。 ② 不可装热或冷的液体。③ 不能用来溶解固体物质或存放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 3、使用容量瓶六忌: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会洒到外面);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六忌标准溶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二.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骤: 全过程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八个步骤 八字方针:计,量,溶,冷,转,洗,定,摇 以0.1mol/LNaCO 3溶液500ml 为例说明溶液的配制过程 1.计算:NaCO 3物质的量=0.1mol/L ×0.5L =0.05mol ,由NaCO 3摩尔质量106g/mol, 则NaCO 3质量=0.05mol ×106g/mol=5.3g 2.称量:用分析天平称量5.300g ,注意托盘天平、分析天平的使用。 3.溶解:在烧杯中用100ml 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注意:应冷却,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 4.转移,洗涤:把溶解好的溶液移入500ml 容量瓶,,由于容量瓶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同时不要让溶液在刻度线上面沿瓶壁流下,用玻璃棒引流。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该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二、三次,并将每次洗涤后的溶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用玻璃棒引流) 5.定容:加水到接近刻度2-3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刻度,这个操作叫定容。。定容时要注意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和刻度线相切,眼睛视线与刻度线呈水平,不能俯视或仰视,否则都会造成误差 6.摇匀:定容后的溶液浓度不均匀,要把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这个操作叫做摇匀。 7.贴上标签:把定容后的Na 2CO 3溶液摇匀。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问题: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溶液浓度的误差? 三.过程分析: 根据 ,引起误差的原因就在“溶质n B ”和“溶液体积V ”是否准确,所以引起误差的可能有: 一.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二. 溶于水放热或吸热的试剂,溶解后未冷却会引起溶液体积偏差,使所配溶液浓度出现误差。 c B == n B  ̄ V

《会计基础》 第二章重点归纳

第一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 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运作的第二层次的划分。 意义: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2.企业会计的六大要素: ①资产 ②负债静态要素(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 ③所有者权益 ④收入 ⑤费用动态要素(反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的构成要素 ⑥利润

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6.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①历史成本②重置成本③可变现净值④现值⑤公允 价值

7.本次新增内容: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 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资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8.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9.会计科目的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0.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11.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 划分 12.会计科目的分类 总分类科目(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A 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驾驭关系的不同分类 明细分类科目 资产类 负债类 B. 按其所属会计要素的不同分类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损益类 13.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 其总分类科目的详细和具体说明所有者权益类的“本年利润”科目属于利润会计要素;成本类归属于资产要素;损益类分别归属于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14.会计科目按其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 类、成本类、损益类五类 15.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①合法性②相关性③实用性,另外,会计科目要简明、 适用,并合理分类、科学编号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

八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 A、没有天气变化; B、没有声音; 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 可以把大气分为 5 层(从下到上):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 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问: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例:* 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五要素)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 观察。【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C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1.大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具体事例:(1)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 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 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 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1 )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是很大的。2.大气压强的大小: 5 A、标准大气压P= 1.01 X 10帕斯卡(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U标 r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 2. 了解生产和研究中经常要用中和滴定和沉淀法等方法定量测定。 能力U标 1-通过精确配制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自主研究、自主总结和 提炼,提高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 悄感U标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a.结合学生操作练习中出现的现象来分析误差,增强学生感受性。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展示不同商品的标签,如牛奶、矿泉水、啤酒等,引导学生关注上面浓度的表示方法。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在初中我们学过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X100% [提问]1八某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25g,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 % ,其溶解度为 3、欲配制100g7%NaCI洛液,怎么配制呢 引入新课 九、十月正是流感高发期,严重时虫生会要求患者验血。请看验血报告单。 报告单上出现的这个单位mol/L在化学实验室我们也能经常看到。它是怎样的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呢让学生观察单位,来猜想公式, 单核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 血红蛋白111 (120-160g/l)

白蛋白() ?总胆红素:正常情况间接胆红素:正常情况宜接胆红素:正常情况umol/L (n/v)这个物理量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物质的量浓度J用字母C来表示。(C 二n/v)请类比摩尔质量的概念自己在心里给“物质的量浓度"下个定义。 总结归纳: 【板书】物质的量浓度 PPT: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的物理 量,叫做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 单位:mol ? L 1 表达式:CB=nB/Vr n= 请判断这三句话谁对谁错 Imol ? 的NaCI 溶液中含有Imo!的NaCL . 2、从ILlmol ?L-1 NaCI溶液中取出lOO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仍为Imol*!/】。 (注意:从某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3、将106g Na2CO3固体溶于IL水中,所配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Imol 这样做对不对,那应该怎么配才对呢(会导致溶液浓度变小) 练习: 2?将4gNaOH溶解在lO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lOmL,则取出的lOmL 洛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Imol/L BL D lOmol/L 2.配制500ml L的NaCI溶液,需NaCI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质量是多少学生 黑板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专题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规律: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22 1gt h =,速度公式:v=gt 3.两个重要比值: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3: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23(:)12--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以下公式全是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常用的匀变速运动的公式:○ 1v t =v 0+at ○2x=v 0t+at 2 /2 ○ 3v t 2-v 02=2ax ○42/02 t t v v v v =+=-x=(v 0+v t )t/2 ○52aT x =?(一定是连续相等的时间内) (1).上述各量中除t 外其余均矢量,在运用时一般选择取v 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该量与v 0的方向相同则取为正值,反之为负。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负号,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结果是正值,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同,反之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反。 另外,在规定v 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a 为正值,表示物体作加速运动,若a 为负值,则表示物体作减速运动;若v 为正值,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v 为负值,表示物体沿反向运动;若s 为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若S 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 (2).注意: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 专题三.汽车做匀变速运动,追赶及相遇问题 (1)追及 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如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从不同地点出发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若二者速度相等了,还没有追上,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 若二者相遇时(追上了),追者速度等于被追者的速度,则恰能追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若二者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二者的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再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有最大距离,位移相等即追上. (2)相遇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分析同(1). 相向运动(两物体对着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改

八年级上第二章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 3、 4、 5、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6、对流: (1)液体的对流 (2)气体的对流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0、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4、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 15、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 760毫米汞柱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实验2 溶液的配制

实验2 溶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溶液配制方法; 2.练习量筒、移液管、容量瓶、密度计的使用,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验室常用的溶液根据其用途不同,可以粗略的分为一般溶液和标准溶液。一般溶液不用于定量,不需知道其准确浓度,使用时只知道其大致浓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标准溶液在物质的定量分析中使用,所以必须知道其准确浓度。 一般溶液的配制不需要用精密仪器,用精确度为1%天平以及量筒等仪器就可完成。一些物质容易水解,在配制其溶液时,应先用相应的酸溶液溶解该物质,再加水稀释。 标准溶液的配制可采用直接配制和“粗配精标”两种不同方法。“粗配精标” 方法是如一般溶液的配制一样先粗略配制(尽可能接近目标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或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定(又称为“粗配精标”)。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必须采用分析天平、容量瓶和移液管等仪器。 无论是配制什么溶液,首先都需要根据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所需试剂的用量,包括固体试剂的质量或者液体试剂的体积,然后再依法配制。实验室使用的浓度表示方法很多,主要有质量分数、质量摩尔浓度和物质量浓度。在配制溶液之前,必须熟悉有关计算和配制步骤。 1. 由固体试剂配制溶液 (1)质量分数 溶质A 的质量分数w 为溶液L 中溶质的质量m A 与溶液的质量m L 之比: m w m =A L 由于m L 为溶质质量m A 和溶剂S 的质量m S 之和,所以,m A = w m L = w (m A + m S ),即 11S S S A wm w V m w w ρ==-- 式中ρS 和V S 为溶剂的密度和体积。如果溶剂是水,取ρS 为1(3.98 °C 时水的密度值)。 根据计算结果,称取需要量的溶质A ,转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需要量的溶剂S 也倒入烧杯中,搅拌溶解(必要时可加热),完全溶解后即为目标溶液。将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 (2)物质量浓度 若需要配制的溶液物质量浓度为c ,体积为V ,则需要溶质A 的质量m A 为 m A = cVM 式中M 为溶质A 的摩尔质量。溶液配制方法同(1)(一般不考虑固体引入的体积变化)。 (3)质量摩尔浓度 若需要配制的溶液质量摩尔浓度为m (单位为mol·kg -1),体积为V ,则需要溶质A 的质量m A 为 1000 A M m V m ??= 溶液配制方法同(1)。 2. 由液体试剂(或浓溶液)配制溶液 由液体试剂(或浓溶液)配制溶液,需要知道溶液的相对密度或质量分数。相对密度可用密度计测量,质量分数(或物质量浓度)依相对密度值从有关表中查得。 (1)质量分数 设一浓溶液质量分数为w o ,目标溶液质量分数和体积分别为w 和V ,则所需浓溶液体积V o 为wV /w o . 例如,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9%的盐酸溶液100 mL ,需要浓盐酸体积为(9 × 100 / 36 =)25 mL 。这样,在具体配制时,用量筒量取25 mL 36%

高一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检测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检测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容量瓶上标有( )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答案】 A 2.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200 mL 2 mol/L MgCl2溶液 B.1 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 C.250 mL 1 mol/L AlCl3溶液 D.300 mL 5 mol/L KClO3溶液【解析】c(Cl-) 与体积无关,比较c(Cl -)时,一看溶液的浓度,二看溶质的组成。【答案】 A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解析】NaOH固体不应直接在托盘上称量;浓H2SO4的稀释应将浓H2SO4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答案】BC 4.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Na2CO3溶液润洗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解析】A项,润洗过程中增加了Na2CO3的量,使浓度偏高;B项,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结果偏低;C项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结果是加水多,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浓度偏低;D项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吸收空气中的CO2,结果偏低。【答案】 A 5.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该混合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1 mol?L-1 B.0.26 mol?L-1 C.0.42 mol?L-1 D.0.56 mol?L-1 【解析】n(H+)=0.1 L×0.3 mol?L-1×2+0.3 L×0.25 mol?L-1×2=0.21 mol,c(H+)=0.21 mol0.5 L=0.42 mol?L-1。【答案】 C 6.若m g密度为ρ g?cm -3的Al2(SO4)3溶液中含SO2-4 n g,则该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ρn32m mol/L B.ρn48m mol/L C.1 000ρn192m mol/L D.1 000ρn288m mol/L 【解析】SO2-4的物质的量n(SO2-4)=n96mol,则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n96×3mol,溶液的体积V=mρcm3=m1 000ρL,故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c=nV=n96×3 molm1 000ρL=1 000ρn288m mol/L,答案为D。【答案】 D 7.(2009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点通传奇专用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不变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一条. 分类:(1)速度随着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 (2)速度随着时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速度公式: 2.对公式的理解: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t时间内;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就可以得到t时刻物体的. 一、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加速度a恒定不变; (2)v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a与速度v同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加速度a与速度v同向. 二、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1.公式v=v0+at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v0是开始计时时的瞬时速度,称为初速度;v是经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称为末速度;at是在时间t内的速度变化量,即Δv=at. 2.公式的适用条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3.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正值;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负值. 4.特殊情况 (1)当v0=0时,v=at,即v∝t(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a=0时,v=v0(匀速直线运动). 针对训练质点在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222所示,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5 m/s,经过3 s 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14 m/s,若再经4 s到达C点,则在C点时的速度多大? 答案26 m/s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1.一辆以12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险情而紧急刹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2的加速度,汽车刹车后5 s末的速度为() A.8 m/s B.14 m/s C.0 D.32 m/s 答案 C 2.火车机车原来的速度是36 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 m/s2.机车行驶到下坡末端,速度增加到54 km/h.求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 答案25 s 12.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立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时,交通灯恰好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一半的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的过程用了12 s.求: (1)卡车在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 12、(1)-1 m/s2 2 m/s2(2)8 m/s 6 m/s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v t,在速度图象中,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 t图象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围的矩形面积.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由v t图象求位移: (1)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32甲所示,把物体的运动分成几个小段,如图乙,每段位移≈每段起始时刻速度×每段时间=对应矩形面积.所以整个过程的位移≈各个小矩形.

科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层 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①大气层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得以发生;②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较小;③阻挡了大部分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④阻挡了小天体的撞击 3、 — 4、对流层:大气底层,在两极地区厚度约为8千米,赤道地区增大到17~18千米。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最显著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5、对流: (1)液体的对流 、 (2) 气体的对流 … (3)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容易发生空气对流。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与人们生活生产最密切的一层。 7、平流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二、气温 分层 高度(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 对流层 0-17(赤道上空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地区厚度为8千米)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 17-5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中间层 { 55-85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暖层 85-500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外层 500以上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 分层依据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主要是依据大气温度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8、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9、{ 10、气温: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指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11、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我国常用的单位:摄氏度(℃)。 气象观测中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测一天中最高温)、最低温度计(测一天中最低温) 温度计放在白色的百叶箱中(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气温最高值:下午2点(14:00);气温最低值:日出前后 11、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三、大气压强 12、大气压的压强: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简称大气压 13、? 14、马德保半球实验:验证了大气会产生很大的压强 15、大气压的测量:空盒气压计(携带和使用方便)和水银气压计(测量较精确)测量单位分别为百帕(hPa)和毫米汞柱(mmHg) 1 mmHg = 133 Pa 16、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大气压数值接近1.01×105帕,即760毫米汞柱 17、利用大气压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物品、吸尘器、离心式水泵. 17、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甚至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18、高压区:空气从上往下流,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人心情较舒畅 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天空多云,长形成阴雨天气,人 感到疲倦、心情烦躁,有胸闷的感觉 | 19、大气压对人体 的影响:人体对大 气压的变化有一 个逐步适应的过 程,短时间内气压 变化较大,人会由 于来不及作出相应的调节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从平原进去 青藏高原,气压减小而出现高原反应;反之也会有不适应现象。大多数人能通过自身调节,使反映减轻或消失。 人体内也有压强,与体外压强大致相等,抗衡体外受到的大气压,所以人体不会有异常反应。(中医拔罐疗法、飞机高空舱内须增压、宇航员穿内增压航天服) 20、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大,液体沸点会升高(压力锅);气压小,液体沸点会降低 21、气压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液体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通道越小,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流体遇到阻碍时,流速会变大,导致压强变小。 力的方向:压强大向压强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