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docx

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docx

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docx
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docx

植物景观设计

第一章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

第一节概述

一、相关概念及解释

(一)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一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各种游憩境域。

在这期间也有如庭院、园池、别业、山庄等叫法

古代园林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拥有和使用的园林,或建于自然郊野,或建于城中一隅。

现代园林则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公园、游园、花园、绿地、风景名胜区等。

20世纪 80年代以前,“园林”一词一直成为该学科、该行业通用的名词。它涵盖了当时园林规划

设计、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范围。

(二)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是 20世纪 80年代由学者孙筱祥先生提出的。当时主要是针对”园林”一词内涵与外

延局限性而提出来的 , 是对”园林”内涵与外延的丰富与发展。

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性质与研究领域与国外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 是相同和接近的。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学科已经超越了原来传统园林的范畴与界限,成为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

科。

(三)景观(Landscape )

景观一词最早在文献中出现是在希伯莱文本的《圣经》中,用于对圣城耶鲁撒冷总体美景的描述。

这时的“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

“景致”、“景色”相一致 , 等同于英语中的“ scenery ” ,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景观

( Landscape ):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

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都与景观有关系,都是景观。我们留给后人的是历史景观,正在体验的是

现代生活景观。” ( 俞孔坚 )

景观设计学在国外发展历史比较长,但在国内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国内与景观设计相近的专业也在从事景观设计的项目,比如建筑、园林、环境艺术、城市规划等

专业。

可以说是引导中国景观设但是专注于理论研究和教育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计教育和实践的一个开始。

(四)植物景观

主要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

生一种实在的美感和联想

(五)植物造景:

指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

自然美来创造植物景观。

(六)种植设计:

是指根据园林布局要求,对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

植物等之间的搭配以及这些植物与园林中的山、水、石、建筑、道路的搭配位置的策划 , 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简言之:在园林绿地或城市环境建设中利用植物材料进行布置的技术。

(七)植物景观设计:

与“园林设计”、“花园设计”,“景观植物设计”等有相同的核心内容植物种植设计。

二、植物景观的特点

(一)植物景观的自然性

(二)植物景观的多重性

三、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

建造功能:构成空间、分割空间、围合、连接、障景、控制私密性

环境功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生态防护等

造景功能: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地、芳香等要素形成特色景观

( 观赏功能 ) 。

美化功能:完善、统一、强调、识别、软化、框景(体现城市风格、城市建筑艺术效果、装饰生

活等)。

生产功能:食用、药用、轻工业原料

情感功能(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

四、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植物景观设计 ?±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包含植物分类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

生态学、植物造景及配置等学科内容,是这几门学科在城市景观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景观植物基础知识、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设计专题三大部分。

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景观植物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识别100以上常用景观植物并了解应用。

多观察实践,善分析总结。

第二节中国植物景观发展与类型特点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境界

中国体系(典雅且精致):以中国园林为代表,影响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主要特色是自然山水、

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

西亚体系(植物和水法):以阿拉伯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及波斯为代表,主要特色是花园与教堂

园。

欧洲体系(规整而有序):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及俄罗斯为代表,各有特色,基本以规则布局为

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勘称世界艺术之奇观,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曾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一、中国早期的植物造景(古典园林)

发展历史进程:

1.生成期——殷、周、秦、汉 ( 公元前 11世纪——公元 220年 )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

商周,其时称之为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挖池筑台,供帝

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

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

林苑”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

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 公元 220 —— 589 年 )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

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

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出现以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山有高林巨树,悬葛垂萝,, 沼

池种荷莲蒲草,再杂以奇木”。讲究意境与配置,是园林发展到成熟的标志之一。

3.全盛期——隋、唐朝 ( 公元 589—— 960年 )

真正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还是在隋唐之后。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运用诗画传统表现

手法,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引用到园景创作上,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寓画意于景,

寄山水为情,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隋炀帝在洛阳兴筑别苑,以西苑最为合理。唐明皇宫苑中,讲究造园技术,发展起盆景技术。唐朝

王维辞官隐居到蓝田县辋川,相地造园,园内山石溪流、堂前小桥亭台,依照他所绘的画图

布局筑建,如诗如画的园景,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园林妙境,在园林发展历程中创立了一个

典范。兴起了“写意山水园”。

宋朝元朝造园,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他

对绘画有些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 ,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

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

“寿山艮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苏州、扬州、北京等地也都有“花石纲”遗

物,均甚奇观。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

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 , 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 如“沧浪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明·计成明代造园艺术巨匠)。

5. 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 公元 1736— 1911 年 )

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

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高度融合

3.诗画情趣盎然

4.注重意境的创造

二、中国早期植物造景类型与特点

( 一)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

1. 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再配植花草树木和建筑,将天

然山水风景浓缩在一个较小的地域范围内。

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居多。

2.天然山水园

天然山水园一般选择地处城郊自然景致优美的山林地为基,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经营,包括山

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天然山水园的建造关键在于基址选择,若选址得当,则能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

园的天然风景真趣。

1.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和皇族私有,按不同的使用情况可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称谓有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2. 私家园林为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个人私有,主要为个人和家庭服务,古称园、园亭、

园墅、山庄、别业、草堂等。

3. 寺观园林即佛寺、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服务

于宗教或具有宗教性质的建筑及其所属外部环境。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占地 564公顷,北界狮子沟,东临武烈河。山庄的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的规则,宫

廷区设在南面,其后即为广大的苑林区。

苑林区包括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山岳景区。

万壑松风

芝径云堤

避暑山庄

月色江声

月色江声回廊

烟雨楼

平原蒙古包

松云峡

清漪园为颐和园的前身,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

水园。

明代,万寿山原名翁山, 昆明湖原名西湖。北山南水

乾隆时期的清漪园

建园前后的山水关系

私家园林的设计理念

私家园林意境的主题是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超脱世俗功名的情结。

私家园林追求的是一种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习惯于在有限的空间将景象无限地拓展和延

伸。

私家园林总体的风格是曲折深邃、清新雅致,突出宁静致远的氛围。

造园要素的处理

①建筑:外观上则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结构上一般用穿斗式或穿斗式与台梁式的混合

结构,建筑的外墙一般较薄。

②筑山理水:多取用真山的山姿山容、气势风韵,经过艺术的概括提炼,用简单的石头叠砌,使

其再现园林之中,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品味的余地。

③植物配置:植物的选取配置就如同其整个的园林风格,显得清新雅致。其园中的植物以单体欣

赏为主。

④楹联碑刻:它可使文景有意、画景有情 , 在造园中起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不管是直抒胸

臆 , 还是含蓄藏典 , 游人都能从中领悟到景致的意境。

拙政园

位于苏州城内东北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致仕回乡,占用城东北原大

弘寺所在的一块多沼泽的空地营建此园,历时五年完成。王死后,园林屡易其主。

后来分为西、中、东三部分,或兴或废又迭经改建。太平天国时,西部和中部作为忠王李秀成府

邸的后花园,东部荒废。“是亦拙者之政也”。

留园

简介:

位于苏州阊门外上津桥下塘。于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由太仆寺少卿徐泰时修建。当时称为“东园”。

清嘉庆年间改筑,更名为“寒碧山庄”,收集太湖石12峰置于园内。同治十二年(1873),因刘姓主人而俗呼为“刘园”。

光绪年间为大官僚盛康购得,又加以扩建,更名“留园”。面积大约2公顷。

网师园

位于苏州城东南阔家头巷,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当时的园主人为吏部侍郎史正志,园名“鱼隐”。后几经兴废,到清代乾隆年间归宋宗元所有,改名“网师园”。

网师即渔翁,仍含鱼隐的本意,都是标榜隐逸清高的。乾隆末年,园归瞿(q ú) 远村,俗称瞿园。

今日的网师园大体上是当年瞿园的规模和格局。

狮子林

在苏州园林中以湖石假山奇巧、有趣著称,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

一般所指为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

狮子林现占地 1公顷,包括花园、祠堂、住宅、园呈长方形。全园布局紧凑,东南多山、西北多

水,假山洞壑盘旋、奇巧,素有“假山王国”之誉。

乾隆帝六次南巡,就曾六次游狮子林。

私家园林小结

私家园林的园主人多是被贬仕宦或怀才不遇的文人画家,他们的身世大都是经历风波,饱尝沧桑。其兴建的园林,总是面积不大,而寓意深远。

私家园林的传统创作方法,一般要经过三个创作“境界”。这种创作过程,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创作方法的高度结合。

第一步,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美”境界,称为“生境”。是私家园林来自自然、来自生活

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反映。

第二步,把自然和生活中发现和体验到的美,经过取舍、艺术加工,上升到“人工美”和“艺术

美”的境界,融入山水画的画理和造园人的个人艺术风格,这种境界称为“画境”。

第三步,从“生境”“画境”触景生情,便是私家园林的第三个境界“意境”。

三、中国植物配置的特点

(一)配置技巧:主要以欣赏植物姿态、崇尚意境为主。

(二)配置形式与方法:数量上以孤植、丛植为多,数种用的不多;色彩上以红黄、红绿、红白

相间较多。

第三节国外植物景观发展与类型特点

一、西亚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二、欧洲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三、日本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西亚园林指从西班牙到印度,包括古埃及园林、巴比伦空中花园、波斯园林等。

埃及与西亚邻近,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同为人类文明的两个发源

地,园林出现也很早。

以古埃及墓园、园圃;西亚地区的花园,波斯天堂园及水景园最为著名。

它们采取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园林风格较为严整,后来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所继

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主要传统。

西亚园林的特点是用纵横轴线把平地分作四块,形成方形的“田字”,在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中心喷水池,中心水池的水通过十字水渠来灌溉周围的植物。

这样的布局是由于西亚的气候干燥,干旱与沙漠的环境有关。

西亚造园历史,可推溯到公元前,基督圣经所指伊甸园)就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岸,公元前3500 年就有花园。

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是历史上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相传,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博得爱妃的欢心,比照宠妃故乡景物,命人在宫中矗立无数高大巨型圆柱,

在圆柱之上修建花园,不仅栽植了各种花卉,奇花常开,四季飘香,还栽种了很多大树,远望恰如花园

悬挂空中。支撑花园的圆柱,高达75英尺,所需浇灌花木之水,潜行于柱中,水系奴隶分班以人工抽水

机械自幼发拉底河中抽来。在空中花园不远处,还有一座耸入云霄的高塔,以巨石砌成,共7级,计高650英尺,上面也种有奇花异草,猛然看去,比埃及金字塔还高。据考证,这就是《圣经》中的“通天

塔”。空中花园和通天塔,虽然早已荡然无存,但至今仍令人着迷。

作为西方文化最早策源地的埃及,早在公元前3700年就有金字塔墓园。那时,尼罗河谷的园艺已很发达,原本有实用意义的树木园、葡萄园、蔬菜园,到公元前十六世纪演变成埃及重臣们享乐的私家花园。比较有钱的人家,住宅内也均有私家花园,有些私家花园,有山有水,设计颇为精美。

古波斯的造园活动,是由猎兽的囿逐渐演进为游乐园的。波斯是世界上名花异草发育最早的地方,以

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

公元前五世纪,波斯就有了把自然与人为相隔离的园林——天堂园:园四面有围墙,其内开出纵

横“十”字形的道路构成轴线,分割出四块绿地栽种花草树木。道路交叉点修筑中心水池,象征天堂,

称以称之为“天堂园”。

古埃及陵墓壁画的奈巴蒙花园

在西亚这块干旱地区,水一向是庭园的生命。因此,它也被应用到造园中。

公元八世纪,在平面布置上把园林建成“田”字,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置

中心水池,把水当作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具体用法是点点滴滴,蓄聚盆池,再穿地道或明沟,延伸到每条植物根系。

这种造园水法后来传到意大利,每处庭园都有水法的充分表演,成为欧洲园林必不可少的点缀。

在西亚,阿拉伯人在 7世纪崛起。他们继承了两河流域的建筑传统,汲取了古希腊、古印度的经验,形成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其庭院通常采用封闭式,有拱廊,庭中有水池,建筑物大多采用穹顶,重视

十字形图案。

阿拉伯更是把水看成是造园的灵魂。尽量发挥水景的作用,并且神化起来,点滴蓄积大小的水池。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从可考的历史看,欧洲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

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

古罗马受希腊影响,也很讲究园林。

欧洲园林在中世纪常附属于修道院或封建主的城堡。树木修剪成几何形,园中有小草坪。欧洲园林的总的特点就侧重在表现人为的力量。

随着文艺复兴,欧洲园林形成了以16世纪意大利园林、17世纪法国园林以及18世纪英国园林的三种

风格为代表。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山地和丘陵占80%。意大利的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

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

由于庄园一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为便于活动,就采用了连续的台面布局,也就成为台地园的雏形。

意大利园林在规模上强调宏大,建筑上强调雄伟,其建筑大部分都是以宫殿式的别墅为核心,四周以大面积的花园围绕。同时还强调封闭,有高大的围墙。花园的设计上,通常突出主观色彩,追求新奇,使夸张和冲突达到最大极限。

意大利朗特别墅( Villa Lante)台阶式布局清晰可见

16世纪中期是意大利园林的全盛时期。这时期普遍以整个园林作统一的构图,突出轴线和整齐的格局,别墅渐起统率作用。基本的造园要素是石作、树木和水。

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有埃斯特别墅(建于1550年)和朗特别墅(建于1564年)。

埃斯特庄园坐落在朝向西北的陡峭山坡上,全园面积 4.5 公顷,园地近似方形、全园分为 6个台层,上下高差近 50m。

底层花园中有著名的水风琴。

第二层中心为椭圆形的龙泉池,

第三层为百泉谷,并依山就势建造了水剧场。庄园的最高层在府邸前约12m宽的平台,俯瞰全园。

埃斯特庄园以其突出的中轴线,加强了全园的统一感。庄园因其丰富的水景和水声著称于世。

(二) 17世纪法国园林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 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到了 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

法国的古典园林是以规整式园林为代表,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

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

一般呈具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圃草地、笔直的林荫路、整齐的水池、华丽的喷泉和雕像、

排成行的树木(或修剪绿篱)。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

需要。其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与靳诺特式的园林完全相反,它否定了笔直的林荫道、方正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扬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

自然环境相融合。之前规则式的园林被毁或改造成为风景式的园林

三、日本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日本园林深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园林艺术中注入了中国园林的元素,但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日本是一个岛国,地理特征形成了它独特的植物景观,较为单纯和凝炼。庭园大者

不过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小庭园颇有民族特色。强调自然式又深受禅宗影响,注重转瞬即逝的美景,如春赏樱花。

(一)庭园类型

1、枯山水:假山水,无山无水之庭。白砂示河流湖海;景石树木示山峰森林。

2、池泉:池泉是微缩的真山水,池泉一般是园景的中心,枯山水与池泉都是在自然布局的水池

中设溪坑石代表岛屿,与岸相连的驳岸称中岛按不同位置分别称为龟岛、鹤岛、蓬莱等名,立在水中或

砂中的岩石有更多名称。

筑山庭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 缀以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

规模 , 以表现开阔的河山, 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 达到幽深丰富的景致。日本庭院中一般有池泉,

但不一定有筑山 , 即日本以池泉园为主 , 筑山庭为辅。池泉式指园林构架以池塘和流泉组合为主景观,筑山庭则是偏重于地形上筑土为山;

平庭:

平庭对应于筑山庭指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园林规划,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 , 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和溪流配置在一起, 组成各种自然景色, 多用草地、花坛等。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庭等。

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种格式。真庭是对真山真水的全方位模仿,而行庭是局部的模拟

和少量的省略;草庭是大量的省略。

茶庭也叫露庭、露地。源自茶道的一种园林形式。

一般是在进入茶室的一段空间里,按一定路线布置景观,拙朴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矮松

寓指茂盛的森林,蹲踞式的洗手钵联想到清冽的山泉,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

氛围。

有很强的禅宗意境。

(三)常用植物

1、苔与草:青苔与草本植物,追求和、寂、清、幽。

2、竹与桂:

3、松与柏:

第四节现代植物景观的发展

生态园林与景观设计

人居环境与现代景观

第五节我国的景观植物资源及分布

一、景观植物的概念

1、景观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净化、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

植物,故又称园林植物、观赏植物。

2、景观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两大类。各种针叶、阔叶树木,花卉,竹类,地被植物,草坪植物及

水生植物等。

二、我国景观植物种质资源特点

1.种类繁多

2.分布集中

3.丰富多彩

4.特点突出

1、种类繁多

植物种质资源是具备一定遗传物质,表现一定遗传性状的植物资源。

在已知的27万种有花植物中,中国

有25000种,原产我国的乔、灌木树种

7500余种,乔木2000

多种,原产欧洲的乔木树种仅250余种,原产北美的乔木树种也只

600余种。以耐寒乔、灌木及松、杉

类而言,原产我国的占全世界的33.5%,引自北欧与南欧的仅占11.8%,可见中国树木种类丰富。

1)中国幅员广阔,气候温和地形变化多;

2)地史变迁。第四纪冰川时,中国没有直接受到北方大陆冰川的破坏,只受到其气候波动影响,

基本保持了第三纪古热带比较稳定的气候,使植物资源丰富,为园林树木的宝库。

2、分布集中

很多著名花木和观赏的科、属,是以我国为分布中心的,尤其是西南地区,在相对较小的地区内,

集中了很多原产树种。现举几例:

3、丰富多彩

地域辽阔,引种驯化历史悠久,常有丰富多彩的变异类型,如:梅花全国有233个品种,分属直枝

梅类、杏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樱李梅类。每类中有多种变型。杜鹃属植物株型有矮杜鹃20cm,平卧杜鹃 5—10 cm ;巨型杜鹃 25m高。常绿杜鹃的花序、花形、花色、花香等差异很大:单花或数朵成

花序;花朵呈钟形、漏斗形、筒形等;花色有粉红、朱红、紫红、玫瑰红、金黄、淡黄、雪白、斑点、

条纹及变色等;花香有清香、淡香、幽香、浓香等。

4、特点突出

孑遗植物多,特产树种多。

孑遗树种指的是在远古时期已经存在,并有化石被发现,而且原种的树木依然少量存活于世的珍稀树种我国地跨五个气候带,气候温和、地形地势变化多,所以园林树木种质资源多,但最重要的是新生

代第四纪冰川降临。大冰川从北向南运行,因中欧山脉多属东西走向,以致北方树种为大山阻隔而几乎

全部受冻灭绝。当时我国是山地冰川,有不少山区未受冰川的直接影响而形成了避难所,因此许多在欧

洲已灭绝的树种,在我国仍然生存着如:银杏、水杉、水松、鹅掌楸、金钱松、红豆杉等。

三、我国景观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我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 ?±之美称。对世界园林贡献巨大。19世纪大量的中国观赏植物开始外流。

一百多年来,已有数千种观赏植物从中国流向世界。例如,北美引种中国的乔、灌木在1500 种以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树木花草有70%以上来自中国,意大利植物中有50%来源于中国,荷兰40%。英国爱丁

堡皇家植物园内现有中国观赏植物1527 种及变种。欧美各国对中国观赏植物的大量引进,不但丰富了这

些国家观赏植物的种类,直接为世界各国的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还被用作杂交育种的亲本,许多当代名贵花木如杜鹃、月季、山茶等都有中国原种作为亲本,经过选育而成的。

英国著名的月季专家格莱斯在《月季种植大全》一书中写道:“在当代月季的血统中,一半是中

国的血液。”

现代月季目前多品种,是月季间反复杂交得来的,但都有中国月季、及其变种参与。

杜鹃,没有中国的杜鹃就不成为英国的园林。英国从中国引走了许多种杜鹃。99世界花卉博览会英国人说:我们受惠中国的园林植物太多,现在是我们报答的时候了。英国园子都是用中国植物建造的。

山茶花属世界上有226种,中国 195种,美国引走了几十种。以前杂交培育山茶花有三个目标(1)花香( 2)耐寒( 3)黄色重瓣。前些年(60年代)中国植物学家在广西发现金花茶,并把具体地点公开

发表,还因现在繁殖技术手段先进,致金花茶很快传到国外。

前些年美国大量榆树遭病害,几乎灭绝,后通过和中国榆树杂交,选育出抗病的新榆树,挽救了

美国的榆树。

银杏、金钱松、杪椤、水杉、珙桐、红豆杉、夏威夷椰子

我国十大传统名花

梅花

别名有春梅、红梅。被人们称为“花中之魁”。

历史上,在宋代、明代、清代及民国人们都对梅花推崇倍至。在人们的心目中,梅花是贤贞不屈、

意志坚强、不畏强暴、品格崇高的象征。

人们赞赏梅花的品格与精神,综合梅花的各种特质,归纳为12个方面,俗称梅花“十二韵”,即

花早、品谦、质坚、格高、色雅、香幽、枝秀、姿俊、名远、神清、性犷、魂忠。

被南京、武汉、无锡等地尊为市花。

牡丹

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秀雅,国色天香,仪态万千,艳压群芳,被人们寓意为吉祥、美好、

繁荣、幸福、尽善尽美、至荣至贵、富贵、兴旺发达和贵客。

牡丹在唐代最受推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赞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

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因此牡丹又有“国色天香”之称。我国洛阳、菏泽、铜陵等地已

将牡丹作为市花。

菊花

于秋风中开放,它姿韵不凡、临霜不凋。自古就有许多著名的文人赞喻它,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屈

原,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元稹,明代的唐寅等等。人们视菊花为“高洁, 坚贞不屈”和“顽强”的象

征,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与兰、水仙、菖蒲合称为花中“四雅”。现已有太原、南通、开

封、湘潭、中山及德州将列为市花。

兰花

又称“花中君子”“空谷佳人”“空谷仙子”等,自古被称为王者之香。在南宋以后被作为爱国

的象征。兰花在江浙、福建、广东、云南、四川民间栽培广泛,人们多赞赏兰花有淡雅的色姿、纯正的

幽香、高洁的品格、刚毅的气质。寓意兰花为美好、高洁、贤德、贤贞、朴实、谦谦君子。为绍兴和贵

阳市花。

月季

叉名月月红,它花容秀美,花色繁多,四时不绝,它有花中皇后之称。月季是现代玫瑰的杂交亲

本之一,它在北方城市绿化,三季有花的建设中.功不可没。北京、天津、大连、青岛、南昌、郑州、

威海、西昌、芜湖、常州、淮阴、泰州等已将其评为市花。

杜鹃

又名映山红,为花中西施,它如火如荼、灿若蒸霞、艳盖桃李,相传为古代蜀国的望帝死后化为

杜鹃鸟,悲啼时,口中鲜血滴落所化。宋代杨万里则将杜鹃比喻为烈士热血染成。杜鹃也是世界名花,

它的分布中心在中国。杜鹃的喻意是美丽、英雄、吉祥、如意。它是无锡、长沙、珠海、大理、九江、

井冈山、嘉兴、三明、马鞍山等市的市花。

山茶

是我国特产的珍贵花卉,/在世界园林花木中与杜鹃、报春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花。山茶花原

产云南,早在隋唐时就已种植。明清时期,云南大理一带成为著名的山茶花乡,培育出许多著名品种。

山茶姿色俱佳,潇洒自若,繁花满枝,簇锦峥嵘,红艳生辉,红似火,白如玉。因其寒冬怒放而

寓意为“不畏严寒及强暴”。

宁波、温州、重庆、昆明、青岛、金华、衡阳及威海等城市巳将其列为市花。

荷花

是夏季池塘中的仙子,它与荷叶前后交错,顾盼掩映。荷叶像亭亭玉立舞女的裙,荷花像刚出浴

的美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人赞美为出淤泥而不染。奉为“廉洁”和“洁身自好”的象征。藕寓意为

“藕断丝连”和“思念情偶”,并蒂莲被称为“恩爱夫妻”。桂花碎金屑银,茸金繁蕊,树枝挺秀、四

季常青,飘香四溢,沁人肺腑。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月宫中的仙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桂花美酒的佳句。唐代时就有了月中

的仙人吴刚酿造桂花酒的故事。因此,桂花的寓意是清香、高洁、崇高、美好。古人将考中状元、进士

称为“蟾宫拆桂”。将桂花列为市花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合肥、马鞍山、老河口、泸州、桂林、南阳、恩施、信阳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喻为凌波仙子,它叶似翠带,花似素裳,白花黄心,香清而微。它于严冬开

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是我国元旦、春节期间家喻户晓的水养盆花。其花莹润,其香清幽。人们寓意水

仙为“万事如意”、“吉祥”、“美好”、“纯洁的爱”、“高尚”及“妇女德行”。福建漳州市是我国水

仙之乡,将水仙尊为市花。

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

植物景观设计 第一章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发展史 第一节概述 一、相关概念及解释 (一)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一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各种游憩境域。在这期间也有如庭院、园池、别业、山庄等叫法 古代园林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和上层社会拥有和使用的园林,或建于自然郊野,或建于城中一隅。 现代园林则包括了各种类型的公园、游园、花园、绿地、风景名胜区等。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园林”一词一直成为该学科、该行业通用的名词。它涵盖了当时园林规划设计、管理等领域的工作范围。 (二)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是20世纪80年代由学者孙筱祥先生提出的。当时主要是针对”园林”一词内涵与外延局限性而提出来的,是对”园林”内涵与外延的丰富与发展。 ?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性质与研究领域与国外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是相同和接近的。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学科已经超越了原来传统园林的范畴与界限,成为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三)景观(Landscape) 景观一词最早在文献中出现是在希伯莱文本的《圣经》中,用于对圣城耶鲁撒冷总体美景的描述。这时的“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 “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都与景观有关系,都是景观。我们留给后人的是历史景观,正在体验的是现代生活景观。”(俞孔坚) 景观设计学在国外发展历史比较长,但在国内才刚刚拉开序幕。 在国内与景观设计相近的专业也在从事景观设计的项目,比如建筑、园林、环境艺术、城市规划等专业。 但是专注于理论研究和教育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可以说是引导中国景观设计教育和实践的一个开始。 (四)植物景观 ?主要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到大脑皮层,产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常见园林景观植物一览 八角金盘: 指其掌状的叶片,裂叶约8片,看似有8个角而名。它叶丛四季油光青翠,叶片象一只只绿色的手掌。其性耐荫,在园林中常种植于假山边上或大树旁边,还能作为观叶植物用于室内,厅堂及会场陈设。八角金盘原产于日本暖地近海的山中林间。我国早年引种,现广泛栽培于长江以南地区,作城市绿化和庭园观赏,台湾尤多。为亚热带树种,喜阴湿温暖的气候。不耐干旱,不耐严寒。宁沪一带宜选小气候良好处种植,以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宜,中性土壤亦能适应。 常春藤: 一种颇为流行的室内大型盆栽花木,尤其在较宽阔的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摆放,格调高雅、质朴,并带有南国情调。是一种株形优美、规整、世界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吸收由家具及装修散发出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为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原产欧洲、亚洲和北非。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耐寒力较强,可入药。在庭院中可用以攀缘假山、岩石,或在建筑阴面作垂直绿化材料。在华北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植,也可盆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常春藤绿化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立体绿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花期5~8月,果期9~11月。

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近四棱形。叶片革质,表面有光泽,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约6—12毫米。花绿白色,4数,5—12朵排列成密集的聚伞花序,腋生。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直径约1厘米;种子棕色,假种皮桔红色。大叶黄杨叶色光亮,嫩叶鲜绿,极耐修剪,为庭院中常见绿篱树种。可经整形环植门旁道边,或作花坛中心栽植。其变种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可用以装饰为绿门、绿垣,亦可盆植观赏。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

电子信息工程1班201207020122 杨若雯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 杨若雯 电子信息工程1班 201207020122 摘要: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电脑,已历经了50多个春华秋实。50余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电脑却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回顾电脑发展的历史,并依此上溯它的起源,真令人惊叹沧海桑田的巨变;历数电脑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发明故事,将给后人留下了长久的思索和启迪。 关键词:机械、电子、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 引言:计算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用手指计算、石头计算或绳结计算,当文化越来越复杂、社会越来越进步,计算工具也在相应变化,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就源于这种需求。而计算机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如果说,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那么计算机的发明则导致了信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名叫ENIAC。60余年来,计算机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之迅猛是当初发明者所始料未及的,如今,“计算”已经无所不在,计算机及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而再从头回顾,我们会惊喜而又毫无意外地发现,其实这一切,都是人类文明史的必然产物,是长期的客观需求和技术准备的结果,那些令人惊艳的天才们与无数的专家们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今天的一切——那么庞大迅捷的联系网与媒介,而我们这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计算机的未来历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计算机的史前时代 计算机的史前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我们祖先用手指或者石头绳结帮助计数的远古时代。数学的萌芽让公元前四五千年的苏美尔人开始了“数字化生存”的初次尝试,他们在发明楔形文字的同时,也在泥板上刻下了人类最早的数字符号。 随后,计算工具开始了快速的演变。中国古代的筹算发展成了算盘,这是人类经过加工制造出来的第一种计算工具,是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重要成就之一。而西方自17世纪初起,也开始出现了计算尺,至1957年,卡西欧公司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小型电子计算器。 机械式计算机 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从17世纪至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计算机”的研究,这些计算机虽然构造简单、性能不够好,但其工作原理与现代计算机极为相似,为现代计算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计算机的荣誉应归功于德国图宾根大学的教授威廉·契克卡德,他的发明早于1642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思想家布莱斯·帕斯卡的加法机。1674年,德国伟大的数学家、因独立发明微积分而与牛顿齐名的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发明了乘法机。1805年,法国一位机械大师约瑟夫·杰卡德完成了法国纺织机械师贝斯莱·布乔关于“穿孔纸带”的构想,设计制造了“自动提花编织机”,这意味着程序控制思想的萌芽。1822年,被誉为“现代计算机的奠基人”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查尔斯·巴贝奇从杰卡德的“自动提花编织机”上获得灵感,制成了差分机,并提出了“分析机”的构想,为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1873年,美国人弗兰克·鲍德温制造出手摇式计算机,这在电子计算器发明之前是办公室和家庭主要的计算装置。 从机械到电子的进程 机械式计算机采用的都是机械零件,利用机械转动原理工作,而在社会的发展中,电气控制技术逐渐取代了纯机械装置,这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也标志着由机械计算机时代向电子计算机时代迈进。 1888年,美国统计专家赫尔曼·霍列瑞斯博士首次使用了穿孔卡技术的数据处理机器,

景观设计理念

如何看——视知觉如何表达——形式表达 设计的过程: 思维结构——视觉化表达(视觉语言形式)——视觉表达语言风格化 分析这个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从创作构思到形成视初觉感知的形式 三维设计: 2.5维设计——软装饰 2维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二维动画、书籍装帧(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平面、杂志、报纸、插图设计) 国内:CI是企业将物的价值转化为信息价值的过程。 国外:发展至目前CI包括三个概念 MI:是指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哲学、经营理念、 BI:是指员工的行为规范,行动准则 VI:是指企业的视觉规范系统。三部分是一个互动的有机体共同发展CI功效。 1956年,世界CI史上重要的全面规划实行CI案例是IBM。 垂直线:表示无限最暖和运动的最简洁形态 对角线:包含了寒冷和暖和和无线运动的最简极形态。 外界信息刺激输入 基本心理特征:购买心理、使用心理 需求刺激——认识问题——查询问题——评价选择——购买行为——信息反馈 产品评价:产品选择、品牌偏好 购买特征:时间、数量、产品潮流、购买地选择 基本特征设计过程心理 准备 社会文化心理酝酿 明朗 个性心理情绪检验 设计者决策结果:概念、草图、效果图、模型、产品、包装、广告设计、环境设计 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 设计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重大命题的对策要予以足够的关注,这里面涵盖了生态、环境、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网络和新的价值观的探讨。 1、技术功能方面的可持续(产品) 节能、环保材料、省耗材、低耗能,垃圾成为未来设计的原材料,让设计成为减少垃圾的手段。 2、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产品) 传统生活方式,文化精神深层的当代化发展。 3、管理模式的可持续性(服务系统) 建立新型互助的网络,建立良性循环体系(如何创新型社区)

计算机三百八十年发展史

回首三百八十年——计算机编年简史 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 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进行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算机,首次确立了计算 机器的概念。 1674年:莱布尼茨改进了帕斯卡的计算机,使之成为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运算的机器,并且提出了“二进制”数的概念。(据说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的八卦)

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B.?Bouchon)发明了“穿孔纸带”的构想。 1805年:法国机械师杰卡德(J.Jacquard)根据布乔“穿孔纸带”的构想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在后来电子计算机开始发展的最初几年中,在多款著名计算机中我们均能 找到自动提花机的身影。 1822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C.?Babbage)制造出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 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

1834年:巴贝奇提出了分析机的概念,机器共分为三个部分:堆栈,运算器,控制器。他的助手,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独生女阿达?奥古斯塔(Ada Augusta)为分析机编制了人类历史 上第一批计算机程序。 阿达和巴贝奇为计算机的发展创造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对计算机的预见起码超前了一个世纪以上,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后来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G.Boole)发表著作《逻辑的数学分析》。

1852年:阿达?奥古斯塔(Ada Augusta)去世,年仅36岁。 1854年:布尔发表《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与概率的数学理论基础》,并综合自己的另一篇文章《逻辑的数学分析》,从而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布尔代数,为百年后出现的数字计算机的开关电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学方法和理论基础。 1868年:美国新闻工作者克里斯托夫?肖尔斯(C.Sholes)发明了沿用至今的QWERTY键 盘。 1871年:为计算机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巴贝奇(C.?Babbage)去世。他与阿达所设想的分析机最终也未能问世,但是他们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那就是面对困难不屈不挠 的精神,以及那数十种设计方案和程序。 1873年:美国人鲍德温(F. Baldwin)利用自己过去发明的齿数可变齿轮制造了第一台手摇 式计算机。 1886年:美国人Dorr E. Felt (1862-1930), 制造了第一台用按键操作的计算器。

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在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就整个行业而言,任何单一化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设计理念或设计方法,最终都将遭到社会的抛弃。但就个体而言,面对激烈的竞争,每一个设计师又不得不追求个性化、专门化的工作方式。因此,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而言,我们只能“就人论人,就事论事”,绝不能以偏概全,用几句口号来概括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理念。对于同样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个人,当他面对不同的场地或项目时,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来。此外,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总的来说,我们的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已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 注重空间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一些景观元素构成的实体,一是由实体构成的空间。 3 注重时效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园林景观是随季节和时间变化的,是有生命的,是处在不断地生长、运动、变化之中的。 4 注重地域景观的再现 所谓“地域性”景观,就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它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等。 5 注重简约的设计理念 “少即是多”,简约并不是简单,相反却是对本质的深度挖掘和坦诚表现。简约的理念实际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对闭门造车的设计方法。 6 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在近邻德国的影响之下,法国风景园林师逐渐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7 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 自然与人工,是贯穿整个园林景观发展史中的对立统一体,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是改造自然,还是顺应自然,既是某种园林景观形式、风格、类型的衡量准则,也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根据场地状况和使用要求来决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 8 注重科学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边缘性学科,与多门学科交*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如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植物学、美学等等。因此,风景园林师应采取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个学科特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调科学的设计方法。 9 注重个性的设计理念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社会,个性体验、个人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园林景观设计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保证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 摘要:不论是观花、观果、观叶的植物,还是乔木、灌木,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不同的植物各有所长。苏州园林中运用的植物的造景,展现的是造园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绿荫护夏,红叶迎秋,经霜雪而傲冬,抗寒冬以迎春。“以景寓情,感物吟志”的花木精神是把诗情画意写入了苏州园林。从“生境”到“画境”到“触景生情”,终于将情景相融推向了高潮,把“意境”的细细微微体现到淋漓尽致[1]。文章详尽系统地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特色,配置原则,品种选择及具体配置方式等内容。以便为保护或修复苏式古典园林和营建仿古园林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造景,孤植,丛植 1.植物造景定义及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苏州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为山水园,一般着重于山水,植物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能单独形成优美的纯植物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园林中许多景观的形成都与植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枇杷园、远香堂、玉兰堂、海棠春坞、留听阁、听雨轩等,都是以植物作为景观主题而命名的,有的是直接以植物素材为主题,有的则是借植物素材间接地抒发某种意境或情趣。其植物造景形式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乎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植物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具体配植上讲究入画,讲究细玩近赏;注重花木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等特征;对个体的选择常选用兼顾神形之美的植株,以"古""奇""雅"为追求的对象;追求植物的意境美[2]。 2.种类的选择 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可用于造园的种类很多,温带常见的树木、花卉和藤本在此均有种植,当地大型园林的植物都在百种之上,中小型园林植物种类少的有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doc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见彩图)。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二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大型的园林和风景区,往往表现一季的特色,给游人以强烈的季候感。中国人有某时某地观赏某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西山红叶等时令美景很受欢迎。在小型园林里,也有樱花林、玉兰林等配置方式,产生具有时令特色的艺术效果。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设计 园林植物空间的创作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划分,创造出某一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这种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立意在先。而植物配置在平面构图上的林椽线和在立面构图上的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立意的必要手段。 相同面积的地段经过林缘线设计,可以划分成或大或小的植物形成的空间;或在大空间中划分小空间,或组织透景线,增加空间的景深。经过林冠线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林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丛中,如突出一株特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游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分枝点有高有低,在林冠线设计中,也可根据人体的高度,创造开敞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常见园林植物100种

1.洋紫荆: 拉丁名:Bauhinia blakeana。 别名:红花紫荆、红花羊蹄甲 科中文名:苏木亚科 属中文名:羊蹄甲属 习性:喜光。不甚耐寒,喜肥厚、湿润的土壤,忌水涝。萌蘖力强,耐修剪。 观赏及应用:花期冬春之间,花大如掌,略带芳香,五片花瓣均匀地轮生排列,红色或粉红色,十分美观。洋紫荆终年常绿繁茂,颇耐烟尘,特适于做行道树;树皮含单宁,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树根、树皮和花朵还可以入药。 2.大叶榕 种中文名:高山榕 种拉丁名:FicusaltissimaBl. 科中文名:桑科 属中文名:榕属 别名:马榕、鸡榕、大青树、大叶榕(海南岛) 观赏应用:高山榕为桑科榕属的一种。高大乔木,树冠大;叶厚革质,有光泽;隐头花序形成的果成熟时金黄色。极好的城市绿化树种。树冠广阔,树姿稳键壮观。只是树体量太大,根系过于发达不太适宜作路树。非常适合用作园景树和遮荫树。又为优良的紫胶虫寄主树。 生长习性:阳性,喜高温多湿气候,耐干旱瘠薄,抗风,抗大气污染。耐贫瘠和干旱,抗风和抗大气污染,生长迅速,移栽容易成活。

3.大叶紫薇 科:千屈菜科 属:紫薇属 景观用途:适合用作高级行道树、园景树、林浴树与庭荫树,单植、列植、群植均可。适于各式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美化。特别推荐用于风景林建设,紫花品种宜用于中、近距离观赏,而红花品种可用于供远距离观赏的风景林。 生长习性:阳性植物。需强光。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碱、耐风、耐半荫、耐剪、抗污染、大树较难移植。喜高温湿润气候。 4.猫尾木 种:猫尾木 科:紫葳科 属:猫尾木属 拉丁名::Dolichandrone cauda-felina (Hance) Benth. et Hook. f

浅谈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成高教育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年级:14春计算机信息管理 学号: 学生:吴晶 指导老师:汪玲 完成日期:2016年5月4日 内容摘要 当今时代计算机发展迅速,计算机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极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学会用,更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应用与未来,以便站在一个考前的地方思考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创新。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调查以及芯片对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和芯片的发展历史,并以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为参照对象,把计算机芯片发展分阶段进行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当今时代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计算机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代一代的升级。计算机同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计算机;芯片;计算机的普及 引言;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诞生,第一台计算机是美国军方定制,专门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特性表面而研制的,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1946年这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电子管。该机使用了1500ENIAC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m2,重量重达30多吨,耗电150KW,造价48万美元。开机时让周围居民暂时停电。这台计算机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用今天的标准看,它是那样的“笨拙”和“低级”,其功能远不如一只掌上可编程计算器,但它使科学家们从复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革命时代。 1.计算机 当今计算机已经成为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计算机给人们带来了大量信息的同时也给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的利益。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大范围的普及,计算机应用逐渐由大规模科学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转向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这就产生了以台式计算机为核心,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开发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大规模的事务处理和对工作流的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个管理系统,是个社会系统。 在网络普及的21世纪,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甚至是在社会上工作的人,

欧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征

欧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征 作者:周向频文章来源:城市规划学刊点击数:2294 更新时间:2006-6-7 19:38:34 欧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征 周向频 The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of Modern Europe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ZHOU Xiangpin Abstract:Modern Europe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 born in the background of ri ch garden culture tradition and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t is developing it s ideas and form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showing outstanding in the wo rld by respecting tradition and locality, applying new technology and absorbing the spirit of modern art. Keyword:Euro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radition, modern, characteristic, tenden cy 提要欧洲深厚的园林文化传统和现代工业文明蕴育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诞生,它的发展经历了各种风格形式和思想观念的演变。在全球化进程急速推进的今天,欧洲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仍然以其对传统和地方性的尊重,对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对各种艺术观念与形式的借鉴而在当代世界景观舞台上独树一帜,引领潮流。 关键词欧洲景观规划设计传统现代特征趋势 文章编号1000-3363(2003)04-0049-07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 A 1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萌芽 随着欧洲工业城市的出现和现代民主社会的形成,欧洲传统园林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开始向现代景观空间转化。英国设计师莱普顿(H.Repton)被认为是欧洲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最早从理论角度思考规划设计工作,将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对自然与非对称趣味的追求和自由浪漫的精神纳入符合现代人使用的理性功能秩序,他的设计注重空间关系和外部联系,对后来欧洲城市公园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英国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许多城市环境恶化,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政府划出大量土地用于建设公园和注重环境的新居住区。1811年伦敦摄政公园(Regent’s Park)被重新规划设计,设计师纳什(J.Nash)在原来皇家狩猎园址上通过自然式布局表达在城市中再现乡村景色的追求。1847年在利物浦市建造的面积达50hm2的Birkenhead公园(图1)是当时最有影响的项目,设计师J.Paxton将住宅布置在公园周边,以环形车道紧凑布局,创造了城市中居住与自然结合的理想模式。此后,英国和欧洲其他各大城市也开始陆续建造为公众服务的公园。

特色景观植物苗木特征

特色景观植物苗木特征 (1)、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 :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叶片金黄色。枝条萌生力很强,对寒冷、干旱气候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庭园观赏树或行道树。 (2)、垂榆Ulmus pumila var. pendula(Kirchr.) Rehd.:榆科榆属乔木。别名垂枝榆。树冠伞形。花先叶开放。翅果近圆形。喜光,耐寒,耐干旱,适应性强。庭园观赏树或行道树。可孤植、对植或列植。

(3)、金叶垂榆:落叶小乔木。单叶互生,椭圆状窄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9厘米,基部偏斜,叶缘具单锯齿。叶片金黄鲜亮,有自然光泽,格外醒目。枝条柔软、细长下垂,花先叶开放。翅果近圆形。喜光,抗干旱、耐盐碱、耐土壤瘠薄,耐修剪,耐旱,耐寒。不耐水湿。根系发达,对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庭院观赏、公路、道路行道树绿化, 还可作绿篱使用 (4)、金丝垂柳Salix X aureo-pendula: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冠长卵圆形或卵圆形,枝条细长下垂。小枝黄色或金黄色。喜光,较耐寒,性喜水湿,耐干旱,不耐庇荫。根系发达,生长快,对有毒气体有一定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适应性强。行道树、庭荫树或孤植于草地,建筑物旁。

(5)、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f.atropurpurea (jacq.) Rehd.: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叶椭圆形,紫色。花淡粉色,花期4-5月。核果。弱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观赏期4—10月。庭园点缀观赏树种。 (6)、俄罗斯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别名樱桃李、樱李。花白色,核果扁球形,熟时黄、红或紫色,花叶同放,花期3-4月,果常早落。可打成丛,做彩色绿篱。是庭院、园林、街道绿化珍贵彩色树种。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论文.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计算机的发展史——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的发展史 ——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摘要: 在过去的三百年中,每一个世纪都有一种技术占据主要的地位。18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是伟大的机械时代;19世纪是蒸汽机时代;20世纪的关键技术是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送、处理和利用;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则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使我们周围的信息更在高速的传递着。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迈进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新的信息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扩展和性能的提高,计算机包含的功能部件也日益增多,其间的互连结构日趋复杂。以通信子系统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分布计算机系统等重要的计算机研究与应用领域。为了提高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提供一种全社会的、经济的、快速的存取信息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因而,计算机网络这种手段也应运而生,并且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趋势更是可观。只有更好的学习与了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等重要的计算机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发展史,才能更深入的了解计算机并且发展计算机技术。因此我就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写成了这篇论文。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一)计算机简介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

世界风景园林发展史

世界风景园林发展史(实践篇) 工业革命和城市化(18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园林学科的发展 造园时代: 欧美国家在18世纪中叶以前手工业时期,只有供皇帝使用的猎苑(Hunting Park)(相当于中国周文王之囿)、皇家营苑、王子或贵族的城堡园林、贵族的别墅(Villa),园林、寺庙园林、富裕阶层... 风景造园时期(Landscape Gardening) 18世纪中叶,欧洲发生工业革命,接着出现了城市化,城市居民厌倦了那种精雕细刻、修剪整形、中轴对称、了无生趣... 在工业革命与城市化以后,西方园林学科的发展 奥姆斯特德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环境规划设计学院劳莱教授(Prof.M.Laurie)在其著作《An Intrnduetion T 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 美国是世界上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国家,早在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他虽然是在纽约宣誓就职的,但他深感美国的特...

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与Landscape Planning 1986年3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举办的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World Conference。n Educ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明确阐述了关于Landscape Planning学科的含义: 在欧洲工业革命以前,中国造园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是人类文化的典范 国际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联合会(IFLA)的第一任会长和终生名誉会长英国杰列科爵士(SirG.A Jellicoe)曾经在1985/861FLA年报发表论文《伊甸园的探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国都中心建设大园林的国家 全世界的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以外,从埃及、巴比伦、希腊、印度到罗马帝国,在城市中心,一般都是没有园林的... 中国的杭州与西湖是全世界最早、最美的园林城市(Garden City) 园林城市(Garden City)是令人类人居环境(ekistics)的最高理想。Garden City这个名词,是由西方人提出来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大自然’为原型进行园林创作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园林设计,不但埃及、巴比伦、希腊是整形几何式的,中国也不例外是整形几何式的。

植物景观意境营造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 植物造景论文报告 论文题目:植物景观意境营造 ——园林植物四季变化带来的意境学生姓名:陈纳 学号:200830410301 班级:园林 指导老师:邱巧玲 日期:2011-6-2

植物景观意境营造 ——园林植物四季变化带来的意境 文章摘要:园林是一种艺术作品,是设计者感情、意愿、理想的表达。植物造景不仅是视觉艺术效果的表现,还是生态与文化的沉淀。园林意境是文化素养的流露,是对山水景观欣赏美感的升华。本文讲述园林意境的含义及园林植物四季景观带来的感受。 关键词:意境;季相;园林植物;综述; 1 前言 英国造园家克劳斯顿(B. Clauston)说:“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1]。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性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植物造景,不仅仅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休憩、娱乐场所,同时也是创造、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艺术空间。意境是植物造景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作品的灵魂,如果把植物材料看作是景观的躯体的话,那么使之配置成景的“意”则是经管的灵魂,也是植物景观文化内涵的反映。园林反应的是真实的自然境域,其意境随时间而演替变化,园林上称为“季相”变化[2]。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既要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构图,还要借鉴运用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副具有意境美的动态构图。 2 园林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即是主观的理念、情感,境是客观的园林空间景物。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石[3],换句话说就是寄情于景。园林意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虽然不像一山、一石、一水、一花、一草、一木那么实在,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在生活美、自然美的基础上升华产生的艺术美。园林意境就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创作意境的过程中要做到“意在笔先,情景交融”,站在欣赏的角度上来说,可能是“意随人异,境随时迁”。 意境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园林意境即指园林的诗情画意,即诗情画意在园林中的表现。我们创作的意境应该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但是在这个园林意境的特点把握上,我们不能犯一个倾向性错误,即为了让大多人理解而一哄而上,创造出俗文化,失去园林意境所应有的个性化特点,在这一点上,特别要防止媚俗、跟风的现象。 传统造园植物造景取法自然,模拟自然景色,更有化情于物,融情于景,景中有诗,诗中有画,画里藏景,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人文自然景观和优美生活环境[4]。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信号的感觉,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觉。诸如

景观设计中常用植物简介

景观设计中常用植物简介 1紫叶小檗 形态特征:叶常年紫红,秋果红色 适应地区:华北,西北,长江流域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 阔叶林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温带草原区 生长习性:中性,耐寒,要求时,叶色方呈紫红色 景观用途:花灌木类 金叶女贞 形态特征:半常绿小灌木,高2.0至3.0米,冠幅1.5至2.0米,幼枝有短 柔毛。单叶对生,叶纸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至5(7)厘米,先 端渐尖,全缘,小叶金黄色,尤以新梢叶为甚,老叶绿色有光泽,叶背具 腺点,柄短。花期6月,果期10月。核果阔椭圆形,紫黑色。 适应地区:华北南部至华东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 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 生长习性:性喜光,耐阴性较差,耐寒力中等,萌蘖性强,耐修剪,适应 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好。 小叶黄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乔木。茎和小枝四棱形,有短柔毛。叶对生,革质,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有柔毛,背面无毛。花簇生在叶腋或枝条顶端,4月开花,花淡黄绿色,没有花瓣,有香气。果球形,9——10月成熟。

适应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生长习性:中性,耐寒性弱,抗污染 繁殖培育:栽培时一般用枝条插播繁殖 大叶黄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5-6米。小枝绿色,稍呈四棱。单叶对生,椭 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钝齿,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革质。5月开花,花绿白色, 5~12朵成聚伞花序,腋生于枝条顶部。10月果熟,蒴果扁球形,粉绿色,成熟 后四瓣裂,假种皮橘红色。 适应地区:原产日本南部;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长江流域各城市尤多。生长习性:适应性强,喜光,也能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及肥沃湿润土壤,耐寒性略差。温度低达-17℃左右即受冻害,黄河以南地区可露地种植。极耐修剪整形;生长较慢,寿命长。耐干燥瘠薄,耐碱性,喜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萌芽力强。对各种有毒气体及烟尘有很强的抗性。 榆叶梅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褐色,粗糙。叶宽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尖或为3裂状,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等的粗重锯齿。花粉红色,常1朵-2朵生于叶腋。花期4月。核果红色,近球形,有毛。果期7月。 适应地区: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温带草原区 生长习性:阳性,稍耐阴,耐寒,耐干旱,忌涝

论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论计算机的发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及软件业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计算机已经由过去的功能单一,体积盘大等特点向功能多样化、体积微型化、资源网络化、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应用已经贯穿了各个学科,并促进各个学科的快速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已无处不在,它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计算机进程、未来前景 一、引言 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它的发展已经经历了60多年来的变迁。计算机在运算速度、增进性能、缩小性强、降低成本以及开发应用等方面得到了空前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不仅继续深化,而且节奏加快。 在计算机本身发展的同时,它的应用领域从过去的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已无处不在,无论是军事领域、教育领域、工业领域还是其他商业领域,它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本文对计算机的历史进程来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计算机当前的应用领域,分析了计算机的应用前景,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二、计算机按构成元件经历的四个时代进程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值。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1944年Howard H. Aiken(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器,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这台简称 Mark I 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用电磁信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适应性很差只用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的等式。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政府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I快1000倍,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40年代中期,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小组,1945年设计电子离散可变自动计算机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将程序和数据以相同的格式一起储存在存储器中。这使得计算机可以在任意点暂停或继续工作,von Neumann结构的关键部分是中央处理器,它使计算机所有功能通过单一的资源统一起来。

景观规划思想发展史

景观规划思想发展史 2003-2-19 9:34:03 《中国园林》2001《设计新潮》2002/1 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阅读5620次 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 ——在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的演讲 《中国园林》2001 《设计新潮》2002/1 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规划设计系亚历山大与维多利亚·维利终身教授,早年师从城市设计泰斗凯文·林奇,并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从1966年起执教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是国际权威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教育家,历届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主要学术主持人,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负责人,对现代规划理论有举世公认的重要贡献。在景观视觉分析、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以及景观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1984年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杰出教育成就奖,1999年获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突出成就奖。斯坦尼兹教授同时也是包括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在内的国际多所大学的荣誉教授。 我作为一个教师、研究者和景观规划师,主要受到的是欧美文化的影响,但在研究生时期就学习中国文化及亚洲文化。因此我清楚地知道,景观规划的概念并不仅仅起源于欧美。严格地讲,我也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我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景观规划师,而且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的景观规划师。 两年多前,我就一直想作一个报告,以告诉大家前人的思想如何影响我现在的工作,今天很高兴能给大家作这么一个报告。在报告中,你们所见到的不是一些著名项目的幻灯,而是关于大约30个重要人物的介绍。对于其中每个人,我将展示他(她)的照片并介绍其生平。更重要的是,我将介绍蕴藏在他们所作项目背后的重要思想。同时,这个报告是非常简短的,这30个人每位都有不凡经历,而对我而言,他们每人可能会有一两个重要的思想影响至今。 关于我们这个学科最好的定义是赫勃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1968年所写的《工艺科学(The Science of Artificial)》中提出的,他写道:所谓设计,"就是找到一个能够改善现状的途径"。但是设计对象的尺度和比例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就小尺度而言,我们可以在一个地块上设计住宅;在中等尺度上,我们可以规划新开发区或新的城市公园;而在大尺度上,我们可能会规划一个新居民点或制定一个区域保护战略。一个规划设计师会做某一尺度上的设计,并不意味着他能做其他尺度上的设计。而我本人更感兴趣的是做大尺度的、战略性的景观规划。在这里我并不是贬低小尺度的设计,只是认为大尺度的景观规划更加重要,7今天的报告将主要侧重于大尺度上的景观规划。 今天我最初的两个主要例子,都是中国南宋时候的案例。第一个例子是杭州(图1),为什么西湖是一个如此重要的例子呢?这是因为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有意识地决定在这里进行大尺度的景观改造(图2),而这个景观最终却变成了自然景观。现在大多数人仍认为景观规划只是一种保护性的规划,西湖例子可以证明景观规划也可以是具有前瞻性的筹划。西湖的规划最初是出于防御、供水和农业的目的,但是从一开始,它就成为一个美丽而且充满了诗意的景观。一个伟大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具有实用性,另一个方面要具有精神含义。但同时也正因为此,西湖现在面临好多新问题。图3是供旅游者浏览的一张图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湖面占据了整个图幅的3/4,而今城市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给西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甚至会损害整个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