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培根的“四假象说”看新闻假象

从培根的“四假象说”看新闻假象

从培根的“四假象说”看新闻假象

摘要: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其著作《新工具》中探讨了科学认识方法,对欧洲近代哲学、科学方法论和逻辑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四假象说”更是其中突出的亮点之一,它为假象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在新闻领域,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假象愈演愈烈。本文从培根的“四假象说”出发,力图为新闻假象的成因、表现以及解决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四假象说;新闻假象;媒介素养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之一。他的《新工具》是欧洲近代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批判经验哲学、论述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探讨科学认识方法的不朽著作,对近代哲学和逻辑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工具》何为新?主要是为了区分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工具篇》,昭告世人这本巨著将要给人类的理智开辟新的认识途径。用培根的说法,《新工具》的宗旨是要“给人类的理智开辟一条与以往不同的道路,以便人的心灵能够在事物的本性上行驶它固有的权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培根批判了传统哲学一些致命的缺陷,它认为传统的哲学脱离了我们的实际,脱离了自然规律,对于我们人类的认识来说是毫无帮助的。这种批判主要体现在他的“四个假象”中,培根《新工具》的开篇就对这四种假象进行了一番具体而详细的阐述,还提出了经验认识的原则。

培根认为,共有四类假象蒙蔽着人们的心灵,为了加以区别,他把这四种假象命名为族类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场的假象和剧场的假象。而新闻假象在内容上是指那些失实的新闻报道,以及事件真实但却不符合事物本来面目的新闻报道,在表现形式上是指这些报道通过传播而产生的虚假镜像。[1]

一、族类假象——感官之失

族类假象的根源在于人性本身,其宣称人的感官是万物的尺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刚好相反,感觉或心灵的一切觉知总是依靠个人的尺度而不是依靠宇宙的尺度;人类理解力就像一面凹凸镜,因为接收了不规律的光线,所以反映事物时会夹带自身的特性,从而歪曲了事物的原貌。[2]

在此类假象中,大跃进期间的浮夸新闻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路线的出发点是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的忽视,对调查分析的缺失,根本无法实现。

1958年,新华社、《人民日报》到广西地方诸多媒体报道了环江县放了一颗全国最大粮食“卫星”——“水稻亩产十三万斤”,此事瞬间轰动全国,匪夷所思。而经过调查后发现,这十三万斤的水稻亩产主要是把原来搞试验的一块一亩一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