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课余生活。

2.通过小游戏体验课余生活带来的快乐。

3.通过故事分享会,懂得丰富、健康的课余生活对我们成长是有益的,对社会是有意义的。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成长是有益的。

2.懂得课余生活既要注重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要注重活动的意义。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谈话导入——课余生活真丰富

1.首先,教师出示几名学生课余生活的照片,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快乐课余生活的兴趣。

2.学生在分享时教师适时点拨,让学生知晓课余生活不仅仅指暑假这段时间,还有其他一些时间,比如在学校上课之余、每天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等等,让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范围有更全面的了解。

3.这时教师出示调查表,引导学生结合课前调查数据一起回顾自己的课余生活。

4.教师在唤起学生生活经历的同时引导他们在小组里和同伴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余生活是什么,哪些是适合我们小学生的,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并板书课题:自由选择课余生活。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暑假生活聊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根据调查表了解学生课余生活的类型,通过图标反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余生活的丰富。】活动二: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一)体验游戏——课余生活真有趣

1.首先播放学生平时喜欢的一些课余活动照片,由此引出折纸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衬衫”的折纸方法,鼓励学生体验并尝试创新玩法,最后请每组代表向全班进行展示和经验分享。

(二)故事荟萃——课余生活收获多

1.教师首先给学生讲书本第四页的两个故事,引发他们进行思考:

从这几个故事的分享中,你认为课余生活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交流、分享。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和提升,让学生明白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还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和不同的人交流,增强我们的合作意识。

(三)社会实践园——课余生活有意义

1.教师出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图片:如参加“地铁志愿服务、敬老院志愿服务、爱心捐赠等活动”,唤起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真实感受。

2.接下来教师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并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比如,比起一些娱乐休闲的课余活动,刚开始做志愿服务你们喜欢吗?刚开始不喜欢,可后来为什么还坚持去做呢?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不能仅凭自己的兴趣,还要考虑是否有意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课余生活对学生成长的帮助分为三个层次展开:1.通过折纸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课余生活真有趣;2.通过课本上的几个故事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课余生活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各方面能力;3.通过调查本班学生的社会实践感受,引导他们懂得课余生活不仅对自己成长有益,还可以对社会有意义。】

活动三:生活放大镜——困惑大收集

1. 本环节教师通过出示好朋友丁丁的故事情境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课余生活:我特别喜欢运动,希望每个周末都可以和伙伴们踢半天球,可是妈妈不同意,我该怎么办呢?学生在帮助丁丁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在不断学习选择课余生活的过程。

2.通过丁丁的故事延伸到学生曾经遇到或现在遇到的困惑中来,通过“我的困惑大收集”了解学生在选择课余生活时遇到的困难,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课后延伸环节,旨在了解学生在选择课余生活时的真实困难,为下节课“学会选择”和“合理规划”课余生活提供有效的资源。】

6.学生在组内讨论、汇总。

【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课余生活对学生成长的帮助分为三个层次展开:1.通过折纸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课余生活真有趣;2.通过课本上的几个故事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课余生活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各方面能力;3.通过调查本班学生的社会实践感受引导他们懂得课余生活不仅对他们自己成长有益,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对社会有意义。】

三、生活放大镜——困惑大收集

1.课余生活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但是究竟该怎么选择呢?五年级的丁丁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听——

2.出示丁丁的困惑:我特别喜欢运动,希望每个周末都可以和伙伴们踢个半天球,可是妈妈不同意,我该怎么办呢?

3.你们在选择课余生活的时候遇到这样类似的困难吗?课后完成调查表,下节课一起来讨论解决的好办法!

第二课学会沟通和交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们要学会理性对待分歧。

2.懂得坦率地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3.学习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学会恰当地表达、耐心地倾听。

3.在与他人交流沟通时能够主动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在与他人观点发生分歧时,能够理性看待,学会换位。

2.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小游戏,感受视角有不同。

1.今天上课之前想请几位同学来读认几张小卡片,上面有一些字母和数字,请你写下你看到的分别是什么。

(邀请几位同学分别站在桌子两边,位置不可以移动,然后分别出示“U、6、O、P”)写出你分别看到的字母和数字。

2.展示学生观察记录的答案,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小结:同样的卡片,同样认知能力的我们,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就出现了千差万别的理解,游戏中这样,生活中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设计意图:课前热身小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同时,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不同角度和立场会影响人们的理解与判断,为理解观点为什么不同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经历共分享,发现观点常常有不同

1.今天,老师在校园里就听到有个班级的同学正在讨论一件事:他们班级在篮球比赛中输了球,班上的几个同学放学后说起来自己的看法,你们瞧他们对输球的原因各有各的观点呢。

2.你们平时还讨论过哪些话题,大家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呢?

4.学生交流生活中有不同观点的一些生活经历。(注意引导学生拓展话题的视角:学校里、家庭中、生活中)

5.教师小结:原来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还有社区生活中,不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都有过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在同学们的描述中,甚至大家还有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呢,看来人们的观点常常有不同啊。板书:观点不同常常有。

(设计意图:以案例唤起学生生活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从不同生活领域说说观点有不同的经历,发现生活中发生观点不同的情况是很常见的。)

二、撕纸游戏体验,观点不同很正常。

1.人们面对相同的话题或事情怎么会有这么多不一样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大家刚才七嘴八舌的猜想了很多原因,我们先来一起来做一个撕纸的小游戏。

2.请你根据老师的口令完成游戏。

(口令:对折两次;撕掉右上角一个角;再斜角对折一次;撕掉右上角一个角。)

3.展示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4.为什么大家的作品会不一样呢?你当时是怎么执行口令的?

5.是的,游戏中每个人对口令的理解不一样就会导致我们的行动有了偏差,作品也各不相同。迁移到我们的生活中,面对同样的事情,因为各自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就一点都不奇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设计意图:通过参与游戏,引导学生体验到一件再简单的事,因为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也会导致结果的千差万别,从而迁移到生活中,理解大家出现观点不同的情况很正常。)

三、一起来分析,观点不同有原因

1.面对同一场篮球比赛,为什么同班同学的看法会不一致呢?

2.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提炼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关键词(观众、裁判、球技……)

3.小结:原来他们是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同一场球输球的原因,如同我们课前的读认卡片一样,不同角度会导致大家的想法不一样呢。

4.课前搜集了一些最近大家经常争论的话题,想想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一致呢?在小组中和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说。(话题可根据班级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进行调换)

5.根据学生交流相机板书:角度、立场、习惯、经历……

4.小结:就像同一棵树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我们每个人因为习惯、生活经历、看问题的视角、立场不同,所以就会出现不同的观点,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板书:观点不同很正常。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反观已有生活经历,在反思中学会理解不同观点,帮助学生建立“观点不同很正常”的认知体验。)

四、情境小剧场,对待分歧需理性

1.梁毅和吴云飞是好朋友,周末经常一起下象棋,有一次,发生了这样一幕。(PPT出示情境)

2.想一想,梁毅和吴云飞为什么会发生争执呢?

3.小结:是呀,他们都各自只从自己的角度想,自然观点就相背驰。当出现观点分歧的时候,如果你是梁毅或者吴云飞,你会怎么做呢?(你还见过别的做法吗?)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互不相让、简单拒绝、一味妥协、沟通协商

3.对待不同观点的这些不同态度解决问题时结果会一样吗?选择其中的两个在小组中模拟演一演、比一比有何不一样。

3.分组模拟小剧场后,交流发现对待分歧的不同态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4.生活迁移:你在生活中见过因为对待分歧的不同态度而导致不同结果的事例吗?说一说,给你怎样的启发。

5.小结:有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就会产生矛盾冲突,而一味妥协虽然不会激化矛盾,但内心并不认同,也不利于和谐。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又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板书:对待分歧需理性)通过真诚坦率的沟通交流我们的看法和思考,才有助于化解分歧,解决问题。这么多不同的看法和思考怎样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呢?下节课继续讨论。(板书课题:学会沟通交流)

(设计意图:选择对待观点分歧采用的不同处理态度进行模拟情境表演,发现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从而明白对待分歧时需要多角度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理性对待分歧,并激发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分歧学会沟通的学习动机,引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晰对待分歧应理性

1.我们生活在班级、学校、社区中,希望自己得到群体和他人的认同与接纳,但有时候却会出现观点不一样的情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该如何看待这些不一样的观点呢?

2.是的,面对分歧,我们需要理性,需要真诚坦率的态度,需要学会沟通交流,该如何进行沟通交流呢?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巩固对不同观点的理性看法,并引出本节课交流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分析,真诚坦率很重要

1.(PPT出示情境:学校马上就要召开秋季运动会了,这次运动会的主题是“倡导低碳生活”,在入场方式服装上大家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说可以定制印着环保口号的T恤,有的同学说用一次性杯子自己制作,还有的同学说直接穿校服……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时,班长说“我是班长,就听我的。”)

在刚才这个小故事中,大家对“运动会入场服装”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他们也想到了沟通交流,你们觉得这样的沟通交流能解决问题吗?为什么?

2.结合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各执己见、强加于人。

3.是的,各执己见,甚至强加于人是对他们的不尊重,蛮横的态度容易激化矛盾,因为怕得罪人“一味接受”是事不关己的消极态度,这些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那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他人沟通交流呢?

(设计意图: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到真诚坦率很重要,激发学生学会真诚坦率的沟通交流。)

4.教师小结学生发言:刚才同学都说到了应该互相理解、语气要平和,好好商量,的确真诚坦率才是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沟通交流时我们不妨学会换位想一想。

5.(出示“换位三部曲”请你根据“换位三部曲”想想刚才几位同学的观点,有没有一些道理呢?说说你的想法。

6.小结:是的,当与他人看法不一致时,不要总是试图改变他人,学会换位,真诚坦率地与人沟通更有效,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也是尊重我们自己。(板书:真诚坦率、学会换位)

(设计意图:如何做到真诚,学会换位思考是第一步,针对学生只站在自己角度思考问题的现状,教给学生“换位三部曲”的小技能,指导学生学会换位,在实践中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利于认知向行动的转化。)

三、AB体验剧场学会表达与倾听

1.沟通过程中除了态度要坦诚,还需要注意什么呢?让我们走进AB 小剧场一起来体验一下吧!同桌任选AB角色,并各自阅读“小剧场要求”,注意不可以互相交流你看到的“小剧场要求”哦!

(小剧场要求:A(表达者)请你围绕“运动会应该选择什么出场服装”发表你的观点,发表观点时不停强调“你的想法太简单,听听我怎么想的……。”

B(倾听者)请你在A向你发表观点和看法时表现出不耐烦、东张西望、发呆、打岔、

打断他的话问他“刚刚说了什么”等。。

2.同桌进行AB小剧场的体验

3.小采访:请AB同学说说各自说说自己在刚才的沟通中自己的感受;这样沟通下去结果可能会怎样呢?看来,真诚地沟通要先学会表达与倾听。

(设计意图:在AB小剧场的体验活动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倾听和表达也是有技巧的,从而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常有的表达倾听方式很可能会给对方带来不舒服的体验,激发学生探究恰当地表达与倾听的技巧的学习欲望。)

4.回忆你的生活经历,在和别人沟通交流不同想法时怎样表达和倾听会让沟通更和谐呢?分小组选择一项根据表格议一议。

怎样表达和倾听

5.交流讨论结果

当学生交流到如何表达时引入表达方法的指导

再教你一招:出示“我”句式和“你”句式,读一读,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掌握恰当的技能方法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在之前的AB剧场活动中的体验与已有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表达与倾听的技巧,结合学生交流补充指导不同的表达句式,学习如何表达和倾听。)

6.练一练。按照我们交流的表达与倾听的方法再试着交流一次,看看这一次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呢?

再次进行AB小剧场的体验

7.体验后交流感受。这次沟通和上一次沟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

(设计意图:第二次情境体验既是对学生探究出的沟通技巧的实践,也帮助学生在两次活动中获得对比体验,从而认同真诚坦率有效沟通的价值,激发保持行为的情感动机。)

四、思辨讨论学会接受与理解

1.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回忆一下,你有没有和别人沟通也没有达成共识的经历,你当时的心情和做法是怎样的呢?

2.课前老师通过调查,发现同学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常常会有这样一些表现

出示:

▲随你怎么说,我还是觉得我的想法就是最好的。

▲大家虽然都赞同你说的,我就退出吧,后面怎么做也不参加了。

▲再沟通沟通,看看能不能有个折中的办法。

▲志不同不相为谋,互相怀恨在心。

▲听他说的也挺有道理,先试试看吧,如果不行再按我说的试试看,谁的意见真的好就采纳谁的。

3. 辨一辨,这些做法可取吗?为什么?

4.小结: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结合具体问题可以再讨论,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才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设计意图:针对沟通过程中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的情况,调查了学生通常的处理态度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辨,在辨析他人做法的同时也是反思自己,指导学生的行为。)板书设计:

第三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吸烟与饮酒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2. 知道毒品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吸毒是违法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吸烟与饮酒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教学难点:剖析一些青少年明知烟酒和毒品有危害,还是铤而走险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活动1:说说身边的禁烟标志

师:(出示禁烟标志)同学们这个标志你们一定不陌生吧。

师:你们在哪里见过?

师:(出示照片)除了你们说的这些地方,我们在医院、地铁、出租车、影剧院、餐厅等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些地方都是什么场所?

师:从2011年5月1日起,我国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都禁止吸烟。

师:走出国门,禁烟标志也随处可见。(出示照片)这是韩国沙滩上的禁烟标志,这是越南原始森林里的,这是日本步行街上的禁烟标志。下面这张照片是一位游客在泰国街头拍摄到的。请看——让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禁烟区,严禁吸烟,违者罚款5千铢。

师:“铢”是泰国的货币单位。看了这个专门用中文书写的禁烟标志,你们想到了什么?

活动2:中国“烟民”知多少

师:中国烟民多,多到什么程度?咱们先从自己身边找起,好不好?在你们家的亲朋好友中,有“烟民”的请举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有11亿烟民﹐中国的3.5亿烟民占世界烟民的1/3﹐是全球烟民最多的国家。

师:我们周围就已经有这么多了,放眼全国呢?(出示,齐读)

师:他们为什么吸烟呢?

只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

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

活动3:吸烟危害真不小

师: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课前,我们分小组开展了研究。请结合你们的研究来谈谈。

分组汇报

师:吸烟的危害还有许多,我们书中就有相关介绍。

自读,指名介绍

师:烟草之害,甚至超过了非典和海啸,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师:(出示,指读)看着这些数字,你知道了什么?

l全球每7秒钟就有1人,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

中国平均每天有2000人因吸烟导致的疾病而死亡。

师:咱们来做个计算:

1天有86400秒,平均每天全球死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人数约为多少人?

我国因烟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百分之多少?

师:全球共有266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因烟死亡人数竟然高达16%,这又是一个世界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因烟死亡率世界第一,这两个世界第一可一点都不光彩呀。

师:看着这些逝去的生命,我们该痛恨谁?

师:香烟真是既害人又害己!

活动4:毒品更危险

师:饮酒呢?还有一样比烟酒更危险,那就是毒品。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阿辉的经历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播放录音:花季少年的噩梦)

师:为什么说“吸毒一口,落入虎口”?强制戒毒,能使他终身摆脱毒品吗?

师: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哪些危害?课前有小组查阅了相关资料,请他们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吧。

师:听完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活动5:受到危害有原因

师:可是有的青少年明知有危害,还是抽烟、饮酒甚至吸毒。这是什么原因吗?

师:因此,对于烟酒和毒品,我们都应该提高警惕、主动拒绝。那么怎么拒绝?下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

四、板书设计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百害而无一利

很好奇不知情受影响

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第四课选举产生班委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班委会的职责,知道班委会的分工与相应的职责,积极参与班委会选举,增强为班级作贡献的意识。

2.了解班委会委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在参选班委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自我,了解个人成长增长点,明确个人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班委会的分工与相应的职责,积极参与班委会选举,增强为班级作贡献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忆班级活动,明确班委及职责。

1.(教师出示以前班级运动会的照片)

学生回忆自己参加活动时的感受或者收获。

2.引导学生发现在此次运动会中体育委员的付出。

赛前配合体育老师选拔运动员,填写运动员表格,带着运动员训练……

3.体育委员是我们班委之一,在我们班级中还有哪些班委呢?

4.这些班委委员就构成了我们班级的班委会。每个班委都有自己的职责分工,请班委们

说说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5.通过梳理我们再次明确了每位班委岗位的具体职责。在这些班委为班级服务的过程中,你对哪次活动或者哪个班委印象深刻呢?

学生分享:

宣传委员负责每个月的主题黑板报和教室外面的展板更换。

班级庆祝活动中,文娱委员组织大家排练节目。

教师总结:通过分享,我们不仅明确了各位班委的具体职责,还通过回忆再次感受了班委们为我们班集体的发展默默付出了很多,谢谢他们的付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回顾和发现班委们为班级服务的身影。第二是希望通过分享和梳理让班委们对自己的职责更加明确,其他同学也对班委的岗位分工有明确的认识,为解决班级问题以及自己参与班委竞选打下基础。

活动二:对比分工图,明白班委有不同

1.(教师出示以前班级的班委分工图),和现在班委分工图进行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1)不同的方面:岗位有不同,以前班级有纪律委员,现在班级没有?

教师追问:为什么呢?

总结:班委会的岗位设置不是固定的,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班委岗位。

(2)相同的方面:不同班委负责班级不同方面的工作。

教师追问:这样明确的分工有什么好处呢?

总结: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方面,这样班委们就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就是“各司其职”。同学们遇到班级问题也知道由谁负责,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2.通过分享交流,我们了解了每位班委的具体职责。刚刚也再次明确了我们班级每位班委的具体职责,是不是真的明确了,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职责分工对对碰”的挑战活动。

(1)最近我经常发现有些同学乱丢废纸,垃圾桶旁边也有很多没有丢进去的垃圾。(卫生委员)

(2)最近,班级同学在出操整队的时候,总有几个同学在交头接耳,做操也不认真做。(体育委员或者班长或者纪律委员)

总结:通过刚才的挑战,不仅让班委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范围,也让我们所有人都明白了,班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应该跟哪位班委反馈情况。班委们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开展工作,他们也共同承担了责任。

(设计意图:当学生明确了自己班级的班委组成后,老师再出示以前班级的班委会组成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班级的班委会组成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班级发展的需要来设置不同岗位,这样以后如果班级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大家就可以建议设置某个班委岗位,这也是实现民主参与班级事务的一个途径。)

活动三:相互协作促发展

1.是不是每个班委只要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做好就够了呢?

预设:如果有集体的大活动,还需要班委们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才能让我们班级取得更大进步。

2.小组活动:学校每年都会开展运动会,针对即将到来的运动会,大家先来说说看,班委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班委们结合活动说说,你们可以怎样相互合作?

预设:

体育委员组织大家训练,排列队形。

宣传委员做宣传标语为运动员加油。

纪律委员负责训练时候的纪律。

文艺委员组织啦啦队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

5.想想看,班委们的通力合作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呢?

预设:因为齐心协力,班级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做也协助老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总结:因为有了班委们的协助,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其他工作,班委们在组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能力。

6.刚才大家集思广益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那班委们用什么时间来做这些事情呢?

总结:他们放弃休息时间,来为班级做这些准备工作,这就是一种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这也是我们班委们的主要职责。

(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了一个情境,学生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参与的体现。他们以班级主人翁的身份为班级活动集思广益。最后通过讨论明确班委的主要职责是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也避免了空洞说教。)

活动四:担当班委有条件,沟通协调需班长

为了班级更好地发展,班委们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他们的工作涉及到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那班委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哪个班委应该发挥作用

1.班长这时候就有责任把大家组织起来商量并讨论解决的办法,看来在班委中对班长的要求要更高一些,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当班长呢?

2.课前老师在我们班级和整个五年级做了一份调查,从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很多人都觉得当班长要公平公正,当班长也要成绩好等等。

总结: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家都觉得一个好的班长应该具备沟通和协调的综合能力。

(设计意图:大家心目中当的班长条件是怎样的?通过本班级和本年级学生的真实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不仅是班长,作为班委的条件都不是唯一的标准,而这些综合标准中民主、公平、热心是大家更看重的。这也正是班委们应该具备的服务和奉献精神。这一环节既深化了本课的主题,也呼应了开头。)

全课总结:班委们为班级服务的时候奉献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总是付出,班级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我们集体才能更好,所以我们班委要定期选举。

第五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班级事务决策的形式,感悟班级民主决策的意义;决策中,学会清楚表达个人见解,倾听他人意见,体会他人需要,学会与他人平等交流合作。

2.知道决定班级事务的基本原则,运用该原则解决班级生活中的问题。

3.知道共同决定需要落实的要求,能够正确对待班级共同决定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决定班级事务必须依据程序共同商定,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2.通过理解决定班级事务时应遵循的原则,帮助学生深层次认识民主,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共同的决定要落实”,同时能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这句话。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回顾第四课选举产生班委会,唤醒学生在本课中获得的对民主的初步认识。倾听班委们分享自己在这一周开展的班级事务,在回顾分享与反思的过程中,感悟班级重大事务的决策方式对于整个班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交流话题——班级事务如何决策。

活动二:体验协商,初识内涵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以班级中将要开展的班级活动作为学习民主协商的载体,比如本课选取的是国庆假期即将组织的爱国主题班级特色活动。同时,因全班人数众多,如果直接展开全班的协商,很难保证每位同学都能亲历民主协商的过程,因此这部分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

首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就组员在课前设计的方案展开交流,推选最佳方案,根据小组的讨论情况动态生成交流话题。如对于已选出最佳方案的小组,邀请他们分享推选方式,采访组员是否认可这个方案。鼓励其他小组充分表达对该小组选举方式的评价和意见,相机引导关注其中能够体现民主选举的细节。如对于未推选出最佳方案的小组,采访其中的原因,同时将难题抛给全班同学。由此引出共同协商,既然要协商,必然要有一个同学组织。

1.民主选举主持人:四人小组围绕如何产生本小组主持人展开讨论,邀请完成任务的小组分享,如毛遂自荐法、推选法。邀请没有完成任务的小组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难,如:无人愿意承担、小组内部不能完全认可毛遂自荐者、好几位同学都想当,难以抉择等等。此时,我会鼓励大家对不同小组发生的不同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如何产生主持人进行方案提议。根据大家商定的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通过主持人选拔方案。同时,邀请班级同学就刚刚选举主持人的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处进行总结:协商班级事务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民主。就像我们刚刚选拔产生主持人的过程,采取的就是民主讨论的方式。通过这样的动态互动,既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民主协商的必要性,同时也能感受到民主原则渗透在协商的每一个细节中。

2.主持人履行职责:下面由各组选出的主持人组织小组继续就组内的活动方案展开讨论。过程中,我会主动关注讨论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共性问题将成为接下来班集体讨论话题。如教材中呈现的问题:小组讨论中,有一个同学和其他三个同学的意见不一样,对于这样的不同意见,我们该如何对待?对于此问题的讨论,我会侧重引导学生在讨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鼓励其他学生尊重他人表达意见的权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在协商过程中开展充分地讨论。

3.大会表决:在刚刚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的提案在组内进行了讨论,下面要形成一个代表组内共同意见的提案,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表决产生呢?此处我有两个预设:一是投票产生,选举认可度较高的一份;二是以一个提案作为基础,结合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再表决。组织班级同学就两种表决方式展开交流,选取其中一种方式。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一步步体验与现场的动态问题研讨,引导学生了解协商的基本流程,感悟每一个细节中渗透的民主。在充分讨论的环节中,通过对小组遇到困难的讨论,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尊重他人表达意见的权利。

活动三:回顾体验,感悟价值

在此环节,组织学生回顾刚刚的讨论过程,总结民主协商的流程,用总结出的流程再次协商出班级的最终提案。通过组织班级民主协商会,巩固其意识与能力,感受民主讨论对于班级以及个人的价值,为日后班级民主讨论活动的继续开展打下基础。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一、教学目标:

1.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位置、国土面积;了解我国的临海、邻国,初步建立“国土”的概念。

2.学会读政区图,了解我国的省、直辖市、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学习读地形图,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感受祖国的疆域辽阔,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位置、国土面积。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和感受我国的疆域辽阔,树立国土意识。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我国辽阔的国土

课的一开始,请同学们说说对“国土”的认识。

出示世界地图,谁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中国?中国的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你能用地理的语言描述出我们国家的位置吗?先复习地图上的方向,再进行练习:我国位于亚洲的(),()洋的()岸。

试着和同桌说一说,全班汇报。

呈现中国疆域图。刚才我们说到“国土”,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陆地面积有多大吗?96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我们国家的大小和整个欧洲差不多。

那么,960多万平方千米究竟是多大呢?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一下。

接下来,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小组活动,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我们的国土很辽阔”的感受和认识。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读过的书籍、诗歌,在旅行中的切身体会,交流一下他们是怎么感受到祖国地域辽阔的。接下来,每组推荐同学进行全班交流,并进行补充完善。

在我国的东南两面,临近哪些海洋呢?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在地图上找一找。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从北向南指一指。注意,不要忘记找到太平洋。

我国的东南两面临海。又哪些邻国与我国隔海相望?用圈画出,再说一说。试着填写表格右边的一列。

我国的西北两面是陆地,又有哪些国家与我们陆地接壤?用波浪线画出。最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汇总后将表格填完整。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体现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的整体感知。通过引导学生交流,采用各种形式表达对祖国疆域辽阔的感受,同时在本环节渗透读地图的方法,教会学生读图例)

活动二: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

出示行政区划图。在图上你能找到我们所在的省吗?你的爸爸妈妈老家在哪儿,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吗?

除了我们江苏省,还有哪些省?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省。

出示冀、渝、黔、赣、鄂、闽、粤等几个简称。你知道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地方吗?平时,我们在哪里还能看到这些简称?

四人小组合作,在地图上找一找刚才说到的这些地方。找到后交流:它们在我国的位置,说说你对它们有什么了解?

对于我国的行政区划,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呢?自己读读书p46的阅读角,有没有解决你的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己所在区域为线索,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有哪四类,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感受“我”在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中什么地方,“我”去过或了解什么地方,将地图上的地名变成学生生活中鲜活的一部分。)

活动三:台湾是我国的宝岛

你能在中国地图里找到台湾吗?在世界地图上呢?

出示台湾地形。台湾岛的形状像什么?这时可以指导学生学看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黄色越深,海拔越高,绿色越深,海拔越低。

根据图例,说说台湾的地形特点。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与周围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台湾省。

台湾被称为“宝岛”,为什么这样说?赶紧读读书p47资料,边读边做勾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除了书上介绍的,台湾还有很多的美称。请孩子们读一读。

呈现补充材料,感受那里的物产丰富。

出示并简介:1661年,郑成功亲自率兵,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台湾。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回到祖国怀抱。今天,我们来到台湾,仍然可以看到郑成功接受荷兰侵略者投降的赤崁楼,看到台湾军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古炮台。它们都提醒我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和我们大陆地区一样,那里拥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非常丰富。根据作业单,完成课后探究。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读地形图,通过读图了解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河。认识不同地貌带来的独特景色,了解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

2.感受祖国历史悠久、景色奇丽,拥有众多自然文化遗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知道旅游时应当如何做,能够用实际行动自觉保护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感受我国山河壮丽,拥有众多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知道自己在游览时应该怎样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宝岛好风光

出示台湾地形图。

上节课后,大家分别了解了台湾的美丽风光。把你的收获和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一下。小组交流。全班抽签选一列同学来汇报。全班同学补充。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活动,分享课后探究的收获,认识台湾的风景名胜,既作为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总结和提升,也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风光的热爱之情,激发继续认识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愿望。)

活动二:祖国山河美

我们的祖国土地广袤,美丽的风光又何止是台湾一处呢?出示中国地形图。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看地形图吗?我们国家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现在你知道“百川东到海”是为什么了吗?

除了黄河、长江,还有哪里有大河?哪里有大山?同桌分工找一找,再交流。

9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许多名山大川,让古往今来的人们流连忘返。每逢寒暑假,同学们也都会到很多不同的地方去领略祖国各地的风光。和同桌交流交流,自己去过的名山大川。

出示一组同学们在著名景区拍摄的照片,猜猜他(她)在哪儿?

相机采访照片上的同学:爸爸妈妈为什么选择带你去那儿?你对哪里印象最深的是什

么?相机提问其他同学:还有谁也去过?有什么补充?

相机小结,板书:山河壮丽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初步了解我国拥有许多名山大川后,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展示孩子们假期内外出旅行的照片,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交流自己在旅行中对这些著名山川的感受。)

活动三:文化遗产多

祖国处处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独特,还有些美景十分罕见,还有些美景在研究自然环境演化时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它们就是世界自然遗产。(板书:世界自然遗产)

在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美景中,你知道哪些是世界自然遗产吗?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共有14项(出示图片集)一起读读它们的名字。除了刚才同学们说到的,看了图片,你又认识了哪些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有机会的话,希望大家都能够到这些自然遗产去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大自然留给我们人类的馈赠。

人类要保护的世界遗产,除了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指的是哪些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普遍性价值的文化,比如一些古迹、建筑群和遗址等等。我们的家乡有吗?

我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图片出示:长城、莫高窟、苏州园林、澳门历史街区、福建土楼。你认识这些地方吗?除他们外,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孔庙、京杭大运河、鼓浪屿……

出示数据: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与意大利并列为拥有最多的世界遗产国家。看到这一组数据,你的感受如何?

我们国家有四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这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比较简短的补充资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读资料,做简单批注,写下感受,接着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也可以在课前布置孩子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自然、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珍爱它们。如何用自己的行动爱护自然、爱护文化遗产、爱护祖国的一草一木呢?请和你的同桌小声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完成《旅游文明公约》。

四、板书设计

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

位置:

面积:

行政区划分:

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2.初步感受各民族间的交往,明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3.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明白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2.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明白各民族一律平等。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歌曲导入,初步认识民族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民族。

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适时追问:这首歌中有一个数字反复出现,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56”这个数字的含义,同时,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从而使学生明白: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的歌曲欣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到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活动二:分享交流,感受身边民族

此环节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分享交流:1.我们班都有哪些民族的同学?2.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民族的同胞?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交流,感受身边的民族。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主的分享交流中感受身边的民族情况,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各民族是和谐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

活动三:调查阅读,了解少数民族含义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

1.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上台分享展示研究成果:年级同学民族构成的情况。

2.结合学生分享的调查情况,教师相机提问:看了他们的调查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年级学生民族构成情况:汉族同学居多,其他民族的同学少。

3.紧接着,教师出示教材54页“民族比例饼状图”,追问:这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画出来的图,看了这张图,你又有什么发现?学生在阅读、分析、比较年级和全国范围民族构成情况后,自然而然明白了“汉族人数多,其他民族人数少”这一普遍特点。

4.此时,教师请学生计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具体人数,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少数民族”名称的由来及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研究,结合图表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懂得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个和谐大家庭中的一员,像兄弟姐妹一样,关系亲密无间。】

活动四:小组活动,感受民族分布

此环节主要围绕“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了解小组活动要求后,首先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包进行探究,资料包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探究结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进行汇报交流。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对民族分布的特点,形成初步的认知。此时,教师相机播放有关民族分布的视频,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开展学习,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辅助以资料包,让学生的小组活动有所依托,有话可言。同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欣赏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的民族分布。】

活动五:数据分析,感受民族交融

此环节,学生首先通过阅读教材55页“活动园”中的资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阅读完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后,很容易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各民族、各地区间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需要引导学生再往下走一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这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学生需要思维的碰撞,因此,此处教师请学生进行同桌交流,打开思路,激活思维。

此时,教师再相机邀请班级中的少数民族同学交流自己对生活地区变化的感受,以及生活在现在这个地方的体验等,使话题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其他学生也会在身边人的讲述中,逐步感受到身边民族交融的常态化。

【设计意图:民族交融是平时生活中的常态,学生是不会陌生的,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学生能更直观和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民族交融情况,从而明白我国各民族间通过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活动六:宪法规定,保障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此环节主要围绕教材“相关链接”中宪法第四条规定展开。

首先,从学生自己说起:在你印象中,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明白:每个成员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接着,出示宪法第四条规定,并提问:宪法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学

生自然而然会根据刚刚提及的,家庭成员间相互平等的关系,进行正向迁移,得出结论:虽然各民族人口数量不同,但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

宪法第四条规定所包含的内容不止于此。于是,教师适时追问:除了平等的民族关系之外,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于“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与利益”这点上。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需要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设计探究问题为: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民族平等以及国家注重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呢?与之前的小组活动步骤类似,学生在明确要求后进行分工,围绕“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习。

(1)学生交流过程中,当提及“民族区域自治”时,教师相机引导:目前,我国建立了哪些自治区?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来吗?引导学生认读这五个自治区。

(2)教师相机补充资料:自治区相当于我们的省,除了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逐步明白:国家重视民族平等,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奋斗,共谋发展。

这几个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当结合板书,进行课堂总结,在帮助学生梳理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再次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汇聚成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四、板书设计

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民族数量:

少数民族:

民族风采: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

第八课美丽文字民族瑰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2.了解汉字发展中不同字体的风格,学习欣赏独特的书法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以及汉字发展中不同字体的风格。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汉字——从无到有

1.我们书本上使用的文字,我们阅读的书籍,都是汉字,猜一猜汉字没有出现时,人们是怎样记事的呢?

①结绳记事②刻画

2.这两种记事的方法有什么不便呢?

小结:于是慢慢地有了最早的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因其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你对甲骨文还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汉字的起源板块引导学生猜绳结图表达的意思,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古人记事的方法不容易把事情表达清楚”以及“汉字的出现非常伟大”,用学生的“自悟”代替了老师的“灌输”,对造字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活动二:汉字——有趣的象形字

1.说到甲骨文,我们并不陌生(出示识字3),在一二年级的语文书上,我们就和甲骨文相遇啦,考考你,还记得吗?看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来。(日、月、水、尘)你怎么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字?

2.我们再来看一个甲骨文:

(1)(出示“猴、虎、象”的甲骨文)

你发现这几个甲骨文和动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2)说到动物,我们书上还有12生肖的甲骨文,打开第64页快速找找你和家人们的属相。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我们的古汉字就像一幅幅图画,这些图画就是照着物体的形状画出来的,我们一看就知道它表达的意思。

3.其实汉字与绘画同出一源,人们很容易根据字形去判断它所表达的意思。你最想对这些汉字的创造者说些什么?

4.2019年11月习近平同志还特别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

(出示贺信内容)

你有什么想说的?

5.小结:正因为聪明的祖先使汉字诞生,中华千年的文明得以书写,汉字真不愧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啊!(板贴:民族瑰宝)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孩子喜欢探究,通过猜一猜、找一找、看一看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认识甲骨文、了解甲骨文的兴趣,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活动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1.甲骨文又是怎样一步步演变成今天的汉字的呢。出示“马”字的演变,仔细观察,拿出助研单,小组学习,然后全班交流。

探究汉字的形体演变

探究活动一:看一看,哪一个时期汉字的变化最大?

探究活动二: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探究活动三:写一写,你发现汉字的发展有什么规律吗?

小结: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栩栩如生的文字,把他们的智慧和灵感熔铸在一个又一个汉字里。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汉字演变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会倾听和反思,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

活动四:汉字——魅力无穷

1.据我所知咱们班就有不少的书法爱好者(图片),有人带书法作品来了吗?全班展示一下。

2.相机采访:你为什么喜欢书法呢?(相机板贴:传承)

3.辨析:在键盘盛行的当代,电脑打字这么便捷,有必要练习书写汉字吗?

你是怎样的观点呢?

4.小结:汉字形体优美,有十分独特的审美价值,书法艺术更是绚烂多姿,异彩纷呈,

汉字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永久地弘扬与传承!

四、板书设计

丰富多样的文字

古老而优美的汉字

意蕴隽永的汉字

影响深远的汉字

第九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让学生知道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2.小组合作探究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作为本课的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眼中的“四大发明”——民族骄傲

1.教师采用的谈话的方式引入主题,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前段时间网上有这样一条信息非常火爆。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猜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2.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追问:哪一项发明,你尝试过?教师通过课前预设,适当点评:如高铁速度快,环境好,让城市间的距离不再遥远。支付宝:出门不用带钱包,带个手机全搞定。国外商家也支持支付宝转账呢。网购:坐在家中,吃穿用都能购置齐全,省时省力。共享单车:公共交通,既环保又健身。)

3.在学生回答交流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小结:它们都是由中国制造或设计,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成为改变世界的中国力量。

4.教师话锋一转,中国古代也有四大发明,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因为学生原有认知中,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有一定了解的,可以轻松回答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5.教师恰当时机,总结中国古代就有了世界影响力的发明。并及时进行板书:四大发明。

6.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准备,以你对“四大发明”有什么了解为指引,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完成表格。

7、以上就是活动一,我眼中的“四大发明”——民族骄傲的教学过程,设计这样的活动环节,我们的设计意图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学生们还是比较了解的,一些应知应会的知识点我们就应该交给学生自主学习,而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容才是我们应该和学生共同重点学习的。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以学定教,教学更加高效。)

活动二:探究中的“四大发明”——民族之魂

1.通过活动一的学习,生生互助,师生共学完成表格。作为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完成这张表格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结束,而是我们学习的开始。学会探究发现才是关键,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格,通过思考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并请两三位学生说一说他们初步的发现,教师适当点评。引出本节课的核心环节——研究性学习,并出示相关四人小组研究学习的要求。当学生在四人小组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走下去,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学习交流,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研究学习。

设计以上活动环节,我们的设计意图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采用探究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也改变了原先教师说教式的教学方式。

2、学生小组研究学习之后,采用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评,适当引导的方法开展以下的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基于学情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充分进行预设。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A: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1.当学生汇报过程中提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所发明创造的,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时。教师适当指引,结合发给学生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找出哪一项发明最能说明刚刚学生提出的观点。

2.教师课前预设,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是最能说明这样的观点,播放相关视频,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汇报研究结果,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进行点评,突出相关核心词积累、合作、长期等。并进行小结相机板书祖先(课件:西汉天水放马滩纸迄今发现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看来,造纸术的发明绝非一人之功,是我们祖先(板书:祖先)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3.通过以上的活动教学活动环节学习,学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这个认识还停留在集体创造的表面。二在表面以下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汗水的体验还没充分体会到,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师再次结合课前学生完成的预习单,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样的问题引领,使得学生发现纸发明以前,人们在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历经多次改良,使用多种材料来书写文字。

4.教师及时总结,考古发现,这么多种书写材料出现在不同的朝代,从商朝开始,我们的祖先用龟甲、兽骨、青铜器刻字,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竹简、木牍,秦朝还曾用绢帛写字,汉代终于用上了纸。采用时间轴的方式直观呈现。通过体验、比较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发现我们发明纸以前的书写材料有的笨重,不便携带;有的坚硬,不易书写;有的价格昂贵,不便推广。纸克服了这些不足,成为最合适的书写材料,一直沿用到现在。再看这一发明的过程,从时间和材料来源及变化的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哪些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