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移动通信基站整体的防雷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基站整体的防雷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基站整体的防雷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基站整体的防雷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基站整体的防雷设计方案

、八、亠

刖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移动通信迅猛发展,遍及全国每一个角落,而移动通信基站能否正常运行是移动通信的关键。基站的设备大部分是微电子设备,它的电磁兼容能力低,抗雷电、抗电磁干扰能力弱。基站在建设时虽然已安装了一些避雷装置,但往往还是因雷击而造成通讯中断,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做好基站的综合防雷,保障通信系统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移动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移动通信系统的类型也越来越多。

基站防雷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其防雷措施是一个讲究整体防御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基站主要由通信和供电设施组成,其中,通信设施包括天线、馈线和通信设备,供电设施包括电力传输线、变压器和电源设备,各个设备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基站系统。从防雷的角度讲,这些设备引入雷电的危害形式并不单一,主要包括了直接雷击、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雷电过电压侵入和反击,一旦某一设施遭受雷电袭击,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与它相连的其它设施,造成破坏。

针对基站遭受雷害的情况,本文简单地将基站的组成概括为基站铁塔、基站电力传输和基站机房三个部分来讨论基站的整体防护,着重阐述了每一组成部分各设施的具体防雷措施。并应用这些方法,对基站进行了防雷方案设计,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现有的防雷理论还不够完善,还需大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争取将雷击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目录

1、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1雷电成因

2雷电对基站的危害形式

2.1直接雷击

2.2感应雷击

2.3电磁脉冲辐射

2.4 雷电过电压侵入

2.5反击

2、移动通信基站整体防雷探讨

1基站铁塔部分

1.1天线

1.2馈线

13 其它设施

2基站电力传输部分

21高压架空线

22变压器

23低压输电线

3基站机房部分

3.1机房

3.2电源系统

33信号系统

34其它设施

35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

4.基站地网部分

4.1铁塔地网和机房地网

42 联合地网

3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设计

1外部防雷设计

11接闪器设计

12引下线设计

13地网设计

2内部防雷设计

21 过电压保护

22等电位连接

4 设计依据

5 总结

1、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

1雷电成因

当天空中有雷云的时候,因雷云带有大量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作用,雷云下方的地面和地面上的物体都带上与雷云相反的电荷。雷云与其下方的地面就成为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当雷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压高到一定的时候,地面上突出的物体比较明显地放电。同时,天空带电的雷云在电场的作用下,少数带电的云粒(或水成物)也向地面靠拢,这些先驱流柱延续形成电离的微弱导通。当先驱放电到达大地,或与大地放电迎面会合以后,就开始主放电阶段,形成雷击。人们通过模拟地球原始大气在密室中进行放电的实验,结果由无机物合成了11 种氨基酸。这些物质的出现,是生命起源的基础,因此,一些生命起源学说认为,是雷电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类有今天的文明应该感谢雷电,但是,雷电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更值得我们关注。

2雷电对基站的危害形式

雷电是自然界中强大的脉冲放电过程,雷电侵入移动通信基站造成灾害是多渠道的。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雷电放电对地面建筑物或设备可能产生的危害形式划分为下列几类。

2.1直接雷击

在雷暴活动区域内,雷云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或设备等对地放电所产生的电击现象,称之为直接雷击。此时雷电的主要破坏力在于电流特性而不在于放电产生的高电位,我们可由基站天线和机房遭受直击雷的情况看出它对基站的危害。①机房随着城市高楼的增加,使雷电击穿空气的距离缩短,建筑物遭受雷击概率加大。

当雷电击中机房时,强大的雷电流变成热能。雷击放电的电量大约为25?100C, 据此估算,雷击点的发热量大约为500?2000J,该能量可以熔化50?200 3 mm 的钢材,因此,雷电流的高温热效应将引起机房建筑物燃烧。在雷电流过的通道上,物体水分受热汽化而剧烈膨胀,产生强大的冲击性机械力,该机械力可以达到5000?6000N,因而可使机房建筑物结构断裂破坏,导致工作人员伤亡,设备破坏。

②天线基站天线也是雷击的主要破坏点,由于天线大多设置在机房的房顶上,也有一部分安装在铁塔上,从防雷角度来看,相对周围环境而言,形成十分突出的目标。雷电流在闪击天线过程中将进入与天线相连的馈线,它沿着馈线可以传送到很远的地方。除了在馈线上产生电或热效应,破坏其机械和电气连接之外,当它侵入与之相连的BTS设备时,还会对BTS设备的机械结构和电气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同时,它在BTS 设备处出现一个强大的雷电冲击波及其反射分量,反射分量的幅值尽管没有冲击波大,但其破坏力也大大超过微电子器件的负荷能力,尤其是它与冲击波叠加,形成驻波的情况下,便成了一种强大的破坏力。可见,直接雷击的危害十分大,绝不能掉以轻心。

22 感应雷击从雷云密布到发生闪电放电的整个过程中,雷电活动区几乎同时出现三种物理现象,其中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两种现象是可能造成感应雷击的危害形式。感应雷击虽然没有直接雷击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接雷击高得多。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高压架空线、馈线分别在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作用下是怎样将雷害引入基站的。

①静电感应

当雷电来临时,雷云底部分布着大量的负电荷,它们将产生静电场。高压架空线

路上将感应出大量与雷云底部电荷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静电感应作用随着与雷云正下方高压架空线路的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与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

如图2.2.1所示。在雷云对地面或另一雷云放电后,雷云上所带的电荷,通过闪击与异种电荷中和。此时,高压架空线路上虽未受到雷击,但已聚积的电荷却产生了很高的电压,它必然要放电。而由于高压架空线路与大地间的电阻比较大,感应电荷不能在同样短的时间内相应消失,这样就会形成高压架空线路上的感应高压。

这样形成的感应高电压在高压架空线路可达300?400KV,电荷放电时,将产生一个很大的脉冲电流,其雷击效果虽然比直接雷击小一些,但由于电力线对雷电波的传输损耗小,雷电流几乎无衰减的沿电力线进入电源设备,也会造成设备损坏。

图221 高压架空线路雷电静电感应示意图

②电磁感应

闪电电流在经铁塔入地过程中,在铁塔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这种磁场将随时间而变化,其感应作用随着与落雷点的距离的增大而较快地减少(与距离平方成正

比),如图2.2.2所示。磁场在馈线同轴电缆的金属屏蔽层上激发出感应电流,屏蔽层的电阻会使屏蔽层产生相当高的电压降,此时,由于芯线上没有感应电流,即为电位零点,此电压降就成为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电压。

2.3电磁脉冲辐射雷电放电产生的第三种物理现象就是电磁脉冲辐射,闪电放电时,其电流是随时间而非均匀变化的。一次闪电往往由几个短脉冲放电组成,脉冲电流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电磁脉冲辐射虽然也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却比较缓慢(与距离的一次方成反比),闪电的电磁脉冲辐射通过空间以电磁波的形式耦合到对瞬态电磁脉冲极其敏感的设备。

随着通信网日趋庞大,通信设备的集成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此类设备一般

工作电压低、耐压水平低、敏感性高、抗干扰能力低,受雷电影响及损坏的几率增大,即使是几公里以外的高空雷闪或地面雷闪都可能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

2.4 雷电过电压侵入

当机房建筑物并不处于雷暴活动区域内,或者虽然在雷暴活动区域内,但机房设备已受到防直击雷的避雷装置的保护与屏蔽,有时仍会遭到雷害。其原因可能是在电力电缆、同轴电缆或金属管道上未采用防止雷电过电压侵入的措施。下面以电力电缆为例说明雷电过电压侵入对基站的危害。直击雷或感应雷都可能使电力电缆产生过电压,如图2.2.5所示。这种过电压沿着电力电缆从远处雷区或防雷保护区域之外传来,侵入设备内部,使交、直流电源和整流器损坏。由于雷电过电压波沿电力电缆传播的距离远,扩散面大,特别是当地并无雷电活动,工作人员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袭来,所以,雷电过电压侵入造成的损失也比较严重。据统计,在电子设备遭受的雷击事故中,雷电过电压沿电源线侵入设备而造成的

雷击故障,大约要占80 %

图2.2.5雷击大地对附近电缆放电示意图

2.5反击

在雷暴活动区域中,当雷电闪击到基站的接闪装置上时,尽管接闪装置的接地系统十分良好,其接地电阻也很小,但由于雷电流幅值大,波头陡度高,雷电流流过时也

会使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电位聚升到上百千伏。如果基站的接地引下线与各种金属管道或用电设备的工作地线间的绝缘距离未达到安全要求,则可能造成引下线与各种金属管道或用电设备的工作地线之间放电,从而使这些金属管道或用电设备的工作地线上引入反击电流,造成工作人员和设备雷击事故。

图2.2.6 雷电流对金属钢管反击示意图因此,基站的防雷既要防直击雷,又要防感应雷,既要防止高电压雷电波从金属线缆输入,也要防止高电压反击。

2、移动通信基站整体防雷探讨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控制暴烈的雷电,但是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现在己积累了很多有关防雷的知识和经验,并形成一系列对防雷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成功的防雷方法和技术,归纳起来有接闪、均压等电位连接、接地、分流、屏蔽以及躲避等。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雷电对基站的危害。

1基站铁塔部分

移动通信基站的铁塔部分包括天线、馈线和塔灯电源线,它们暴露于室外,受雷电的影响相当大,应尽可能做好其防护工作。

1.1天线

利用基站铁塔和常规避雷针,可以有效地保护天线免遭直接雷击。

①接闪器

大部分天线的防雷措施,主要是在通信铁塔上安装避雷针,这种方法经济、简单,但应严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计。

基站天线通常放在铁塔上,天线安装位置应在避雷针的防护范围内。避雷针应架设在铁塔顶部,与铁塔焊接,并做好焊点防腐处理。避雷针的架设高度按滚球法计算,滚球半径应符合所选择的防雷体系的保护等级,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钢管组成,当针长为1?2m时,可采用直径为16伽的圆钢或直径为25 mm的钢管。避雷针应与天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如图3.1.1所示,以防止由于避雷针的存在而损坏天线的辐射图形,影响通信效果。

图 3.1.1 避雷针保护天线示意图

②引下线有铁塔的基站,铁塔本身就是良好的引下线,因铁塔已良好接地,塔身截面足以安全通过雷电流。所以,只需接闪器与铁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做防腐处理,即可保证雷电流及时流入大地,这样既减少投资,又达到保护的目的。

1.2 馈线

基站的馈线一般采用同轴电缆,由于它已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其引入机房的主要是感应雷电波,所以,可采取屏蔽层接地的方法,将雷电流尽快泄入大地,

减少对机房通信设备的影响。应将同轴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在塔顶与铁塔的钢梁连接,作为一个接“地”点;离开塔身至机房转弯处上方0.5?1m适当位置与铁塔钢梁连接,作为另一个接“地”点;在机房入口处就近与地网引出的接地线妥善连通,作为第三个接“地”点,如图3.1.2所示。当同轴电缆长度超出60m时, 金属屏蔽层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点,使相邻两个接“地”点间的距离不超过60m。

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可以防止高电位引入机房,在高电位到达电缆时,电缆金属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绝缘介质被击穿,两者连通。根据集肤效应,电流被排挤到金属屏蔽层而进入大地,从而起到钳制高电压引入的作用。

同轴电缆进入机房后,在连接到基站通信设备前其芯线应加装天馈避雷器,以便让从芯线传来的雷电能量泄放到大地,防止感应雷的引入。

1.3 其它设施基站铁塔顶部如设有航空标志灯,对于使用交流电的塔灯,其电源线也是雷电流引入的途径之一,应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首先应保证塔灯在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塔灯电源线应穿金属管布放,金属管全长应保持电气上的连续。穿线金属管在铁塔顶端与铁塔钢梁作可靠连接,在机房入口外侧处应与机房地网就近连通,为了加强屏蔽的效果,横向布设的金属管可每隔5?10m 就近接地,尽可能焊接,并处理好焊接点防腐防锈。塔灯电源线应在机房入口外侧对地加装避雷器后再进入机房,如图3.13所示。塔灯电源线若不穿金属管,则必须采用有金属护套的电缆,绝对不许只用普通电源线引接灯塔电源。

图3.1.3 塔灯电源线加装避雷器示意图

2 基站电力传输部分

基站由市电供电,通过架空线将高压电输送到变压器,经变压器变成低压电后,再由电力电缆进入基站交流配电屏。

2.1 高压架空线由于高压架空线要经变压器、低压电缆才进入基站,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减小高压架空线进线段遭直击雷的概率,是我们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了防护高压架空线免遭直击雷袭击,宜在其上方架设避雷线,对高压架空线进线段进行保护,避雷线的架设长度不宜小于500m。避雷线能将雷云对高压架空线的放电引向自己并泄放到大地,防止高压架空线遭受直接雷击,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如图

3.2.1

所示。一旦高压架空线受到雷电绕击时,避雷线还会起到分流、耦合和屏蔽作用,

使高压架空线所承受的过电压降低。为了稳妥起见,还可在高压架空线终端杆上对地增设一组氧化锌避雷器,从而起到限制雷电波幅值和陡度的作用。

图3.2.1 避雷线保护高压架空线示意图

图3.2.2 高压架空线防护示意图

避雷线和氧化锌避雷器都应作相应的接地,避雷线除终端杆处,应每杆作一次接地,使得雷电流分散泄入大地。站区内终端杆接地体,离基站地网的距离应有20m 以上,以避免地电位反击,若达不到此距离,需与地网连接。站外各杆应单设接地体,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如图3.2.2所示,接地电阻值终端杆应小于10 Q,其余各杆小于30 Q。

2.2 变压器

基站宜设置专用变压器,并在变压器处完成由TN-C 系统到TN-C-S 系统的转换。为了保护变压器,必须在其来波方向设置一条装有避雷器,且其阀值电压远远小于雷电电压的接地支路,让雷电冲击波先行泄入大地,使其降低到变压器绝缘能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变压器高压侧的三根相线,应分别在靠近变压器处,对地装设相应电压等级的氧化锌避雷器。

在变压器低压侧,三根相线也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氧化锌避雷器,如图3.2 3所示。它可将侵入低压配电系统的大部分雷电流泄放入地,同时也保护了变压器的高压部分,因为侵入低压系统的过电压可以通过正、反变换到高压端,破坏高压端的绝

缘。

图 3.2.3 变压器防护示意图

23 低压输电线

从变压器到基站的机房,低压线路宜全程采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缆穿钢管埋地引

入,电缆长度不宜小于50m,埋地深度不小于0.7m。在机房入口处,将金属护套和钢管就近与地网连通,由于雷电流的集肤效应,可使相当大的一部分电流沿金属护套和钢管接地端口泄入大地,最大限度衰减从其上引入的雷电高电压。电源引到机房后,应根据设备的多少和配置来增设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

3 基站机房部分基站的工作人员和通信设备都在机房内,因此,做好这部分的防雷是基站整体防雷工程的关键。

3.1机房

如果基站机房位置的海拔高度很高,有时直击雷可能从横向及斜面击来,出现绕过避雷针,再击中机房的绕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独立的避雷针往往已不能防御雷电对机房的直击,因此,必须采取其它有效的防雷措施。机房的防雷主要在屋顶安装避雷带或避雷网作为接闪器,并与屋顶各种金属设施就近焊接连通,以有效防止直击雷和绕击。避雷带和避雷网一般可采用圆钢或扁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伽,扁钢截面积不小于48伽2,厚度不小于4伽,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应与机房的防雷等级相一致。

图 3.3.1 机房笼式结构示意图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机房,可利用其梁、柱、楼板和四周墙面内的混凝土钢筋作引下线。钢筋上端应与房顶避雷装置相连,下端与地网可靠电气连接,中间与各层均压环焊接,如图331所示,这样形成的法拉第笼式结构,可大大削弱闪电时的瞬变电磁场。

3.2 电源系统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的“心脏”,做好通信电源的防雷保护是做好整个通信系统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电源系统的防护,可在该系统中加装过电压保护器,它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电路上因雷击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将被保护线路连入等电位系统中,使设备各端口的电位差不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冲击耐受电

压,从而保护设备免遭损坏

①分级保护

图322电源系统三级防护示意图

根据设备的不同位置和耐压水平,可将保护级别分为三级或更多。多级防护是以各防雷区为层次,对雷电能量逐级泄放,让各级避雷器的限制电压相互配合,最终使过电压值限制在设备绝缘强度之内,电源系统的三级防护如图3.3.2所示。

1)第一级保护

考虑到进入配电房的电缆容易遭受雷电闪击或者感应雷电波,并且进入配电屏的

雷电流没有分流,雷电流最强。因此,在变压器到机房配电屏的电缆芯线应对地加SPD,它可以对通过电缆的直击雷和高强度感应雷实施泄放,将数万甚至数十万伏的过电压限制到数千伏。

由于配电房入口处的SPD要承受沿电缆侵入的浪涌电流的主要能量,应根据情况选择较大通流容量的开关型SPD,它主要采用气体放电管,其放电能力强,但残压较高。

2)第二级保护

考虑到从配电屏到机房配电箱的输电线路,主要是针对电源的次级防雷,也应在配电屏至机房配电箱之间的电缆芯线两端对地加装SPD,用于保护UPS、整流器等设备,它可将几千伏的过电压进一步限制到一点几千伏。

由于配电箱处的SPD是对经过初级避雷器限制电压后的直击雷和感应雷实施泄放,可选用通流容量相对较小的限压型SPD,它主要采用氧化锌压敏电阻,其残压低,无续流、响应时间短。

3)第三级保护

考虑到可能有残压和高压反击,在通信设备的前端也应对地加装SPD,用于

对终端设备的保护,它可将过电压限制到对后级设备没有损害的范围内。终端设备的防护可采用抑制二极管,较之气体放电管和MOV,它有更高的电流导通能力,当受到瞬态高能量雷电冲击时,它能以9 10 s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并且限制电压低而且稳定,有效地抑制外来雷电波的入侵。

②级间配合

SPD应设置在任意两个防雷区的交界处,各级SPD的电压等级和通流量等级要与各级可能承担的雷电能量和各级设备的耐压配合,下面以三级防雷为例,讨

论SPD的级间配合问题,如图3.3.3所示。

图3.3.3三级防雷示意图

3.3信号系统

①馈线

天馈通道是雷击感应的主要通道,因此,同轴电缆除了其金属屏蔽层就近接

地外,还应选择加装不同的天馈避雷器。因SPD存在一定的插入损耗,会对天线辐射信号的强度造成影响,选择时应保证其损耗尽可能小,阻抗和工作频率等指标与通信设备相匹。同轴电缆SPD 一般在室外端和室内与设备的接口端分两级设置,其接地端子应就近接到机房外同轴电缆入口处的接地体上,以便让从同轴电缆芯线传来的雷电能量逐级泄放到大地,防止引入感应雷电流。

②信号线

基站的信号线一般采用2Mb/s线,其芯线在设备接口处也应加装相应的信号避

雷器,尽可能减少浪涌电流对通信设备的影响。

在设置SPD 时,还应考虑它的保护范围。这是因为在SPD 和需要保护设备之间的线缆上,由于雷电波的反射效应造成振荡电压,其幅值与线路长度、负载阻抗成正比。如果线缆较长,SPD 上的残压加上线缆的压降仍可能损坏设备,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所以,SPD 应靠近通信设备安装,但有时设备不一定恰好设置在防雷区的交界处,这时应在通信设备处再加装一个SPD 。

3.4 其它设施由于金属管道如水管、气管等在地下易受到反击,所以应将它们在穿越各级雷电保护区的分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在LPZ0 区与LPZ1 区的界面上,虽然机房屋顶与四周墙壁及地面已形成笼式结构,但由于受门、窗等影响,雷电电磁脉冲仍会侵入机房内,因此,可将所有金属门、窗等电位连接在一起。此外,还应将机房内走线架每隔5m 就近连接到接地母排上,连接点不应不少于两点,以便让感应雷电流能顺利泄入大地。

3.5 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良好的接地可以将雷电流迅速引入地下泄放,从而达到防雷的目的。机房设有防静电地板时,应在地板下围绕机房敷设环形接地母排,并与机房钢筋保持绝缘。接地母排的材料为截面积不小于120mm 2 的铜材,也可采用相同电阻值的镀锌扁钢。机房内的所有设备、SPD 以及各种缆线金属屏蔽层均应就近

连接到环形接地母排上,形成一个等电位体。接地线可采用截面积为35?95mm2的多股铜线,因其导电性能和强度都比较好,且接地线应尽可能做到粗、短、直,以降低引线电感,确保防雷效果。为了能兼顾共同接地方式在防雷时的优点和分开接地方式在正常工作时的优点,可采用瞬态共地的方式,即将防雷和电源的强电系统与设备等弱电系统分开接地。在两个接地系统之间接入放电间隙,如图3.3.5所示,这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两种地是分开的,不会有泄漏电流对设备工作时必需的信号接地点,即零伏参考电位产生干扰,而当雷击发生时,放电间隙击穿,两种地瞬态导通,保证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和信号接地最终接到一起,以达到等电位。

图3.3.5 机房等电位连接示意图机房的接地母排通过接地引入线跟地网可靠焊接连通,形成一个完整的防雷接地系统。接地引入线一般不应少于两处,可沿机房四周均匀对称布置,接地引入线应作防腐、绝缘处理,裸露在地面以上的部分,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其材料可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0mm 的镀锌扁钢或截面积不小于95mm 2的多股

铜线。在建筑物内可能有多个局部等电位接地母排,这些接地母排与总等电位接地母排相互连通,以实现全建筑物范围内的等电位连接。

3.4 基站地网部分地网是接地系统的基础,地网能否快速发散电流,是整个防雷系统建立等电位的关键,因此,要根据地理环境和土壤电阻率的不同,设计地网的结构。

3.4.1铁塔地网和机房地网铁塔位于机房旁边时,应设单独的铁塔地网,同时利用塔基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铁塔地网面积应延伸到塔基四脚外 1.5m 以远的范围,网格尺寸应不大于3m x 3m,其周边为封闭式。若铁塔位于机房屋顶,铁塔四脚应与屋顶避雷带就近不少于两处焊接连通,并对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一定要保证连接点的数量和分散性,以利于分散引流。

机房地网应沿机房散水点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房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共同组成机房地网。当机房基础有地桩时,可利用地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将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这样,接地体

是分布在地下四周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与大地接触面广,接地电阻低且又稳定。

3.4.2联合地网

铁塔地网、变压器地网、机房地网互相连接成为一个联合的共用地网,三网共地是均衡三网地电位极其重要的措施。当变压器设在机房内时,其地网可合用

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变压器地网和机房地网任意两者之间,应每隔3?5m相

互焊接连通一次,连接点不应少于两点,以相互组成一个周边封闭的地网,如图

3.4.1所示。经验表明,封闭环形结构的接地体有助于降低地面电位梯度和降低地电位反击的强度。

图3.4.1基站地网示意图

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5 Q,当地网的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适当增加地网面积。在地网外围增设1圈或2圈环形接地装置,环形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水平接地体周边为封闭式,与地网宜在同一水平面上,环形接地装置与地网之间以及环形接地装置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

连通一次。

3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设计

3.1外部防雷设计

1.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确定:

N = k N g A e

式中:N —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

k ― 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在下列情况下取相应数值: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取2;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位于河边、湖边、山坡

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

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 1.5;

N g —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 a)];

A e—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2. 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应按下式确定:

1 3

N g = 0.024T d

式中:Td—平均雷暴日,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d/a)。

3. 建筑物等效面积A e应为其实际平面积向外扩大后的面积。其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建筑物的高H小于100m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和等效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附图1. 1):

D =、H (200 - H )

A e =[LW 2(L W) ? H(200-H)二H (200 - H )] 10“ 式中:D―筑物

每边的扩大宽度(m);

L、W、H―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m)。

(2)当建筑物的高H等于或大于100m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应按等于建筑物的高H 计算;建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下式确定。

A e =〔LW+ 2 H(L + W)+ nd 〕10-

(3)当建筑物各部位的高不同时,应沿建筑物周边逐点算出最大扩大宽度,其

等效面积A e应按每点最大扩大宽度外端的连接线所包围的面积计算。由上述公式算得基站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以及属于第几类防雷建筑物。

接闪器设计

首先在铁塔上安装避雷针对建筑物进行保护,避雷针的高度以及保护范围根据规范《GB50057-9牟中的要求来计算得出,且在屋顶女儿墙上敷设避雷带,材料为热镀锌圆钢,直径12为伽。如果还不能完全保护建筑物,需利用建筑物屋顶的钢筋作为避雷网,对建筑物以及机房等进行保护。

引下线设计

①天线避雷针避雷针可用铁塔作引下线,因铁塔已良好接地,所以,只需在安装避雷针时保证避雷针与铁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将铁塔分别在四个角上与建筑物混凝土内的钢筋相连即可,同时做好防腐处理。

②机房建筑物避雷网机房建筑物避雷网可用建筑物内的钢筋作引下线,同时建筑物内的钢筋也起到了均压环的作用。

地网的设计机房建筑物的接地体可采用建筑物地梁和框架柱混凝土桩基础内的钢筋,用框架柱基础内的主钢筋作垂直接地体,用地梁内主钢筋作水平接地体,它们可连接成均匀布置的地网。

地网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规范要求,小于5Q。

3.2 内部防雷设计

①电源避雷器

1)当220/380V供电线路进入基站时,应首先在进站后的第一配电处进行第一

级防雷保护,即在交流配电屏处安装第一级电源避雷器。达到IEC规定的最高防

护标准。技术参数:雷电通流量》100KA( 10/350卩s);

残压峰值 < 2.5KV;

响应时间 < 100 ns;

2)在机房配电箱的输入端加装相应的第二级电源避雷器。

第二级电源避雷器采用C类保护器进行相-中、相-地、中-地的全模式保护。技术参数:雷电通流量》40KA( 8/20卩s);

残压峰值 < 1000V; 响应时间 < 25n s;

3)在机房设备处安装第三级电源避雷器。

技术参数:雷电通流量》5KA( 8/20卩s);

残压峰值 < 500V; 响应时间 < 25n s;

②天馈避雷器同轴电缆线进入机房后,在连接到基站设备前应安装天馈避雷器,以防止来自天馈线引入的感应雷。

③信号避雷器基站的信号线采用2Mb/s 线,在连接到基站设备前应安装信号避雷器,以防止信号线上的感应雷。

2.2 等电位连接

在机房四周沿墙体敷设规格为40mm*4mm 的铜排,铜排相互交叉处做好可靠连接,形成机房内部的接地母排。将所有的设备用40伽2的多股铜线就近与铜排连接,并将进出机房的各类线缆屏蔽层连接到铜排上,如图4.2.8所示,再用95伽2多股铜线将铜排与地网连接。

4 设计依据

1、I EC61024《建筑物防雷》

2、I 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3、Y 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4、Y D 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5、G 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7、G 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8、Y DJ 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9、G B 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10、XQ3-2000《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

5 总结

机房防雷工程技术方案

机房防雷工程 技 术 方 案 设计单位:***************** 设计时间:2013年1月23日

第一部分雷电概述及破坏性 雷电是由天空中云层间的相互高速运动、剧烈磨擦,使高端云层和低端云层带上相反电荷。此时,低端云层在其下面的大地上也感应出大量的异种电荷,形成一个极大的电容,当其场强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产生对地放电,这就是雷电现象。 在气象学中,常用雷暴日数、年平均雷暴日数、年平均地面落雷密度,来表征某个地方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和强度。此外,也使用年雷闪频数来评价雷电活动,它是指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年共发生雷闪击的次数。 我国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将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20天)、多雷区(20—40天)、高雷区(40—80天)、强雷区(>80天)。我国的雷电活动,夏季最活跃,冬季最少。全球分布是赤道附近最活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极地最少。 1.雷电的破坏性 雷电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和大地之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25—30kV/cm)时,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 通常雷击有三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感应雷是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出现局部高电压,或在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而发生闪击现象的二次雷。 1)直击雷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亡。 2)感应雷破坏: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

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总7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监控系统(立杆)防雷设计方案 编辑:万佳防雷负责人:杨帅一、概述 每年各种通讯控制系统或计算机网络因雷击而损坏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安防监控系统因受到雷击而引起设备损坏、自动化监控失灵的事件也时常发生。道路监控子系统中,有一部分前端摄像机安装在室外,对于雷雨多发地区,容易遭受雷击损坏,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防雷保护。 道路监控系统中,分布在各处的室外型监控摄像机,其交流220V供电电源通过两芯电缆、视频信号通过带BNC接头的10Base2细缆、RS485通信控制信号通过多芯电缆,传输至中心控制主机,进行集中监控。 为了防止雷电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和过电流,在所有监控设备的电源线入口、信号线连接的设备两端均应安装相应的避雷器。监控系统中的前端摄像机一般分为室外安装型和室内安装型,室内型摄像机信号传输线缆和电源供给线缆均通过"地埋"方式布线,遭受雷击的机会较少。进行防雷器设备选型时,必须注意防雷保护器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正常运行时,雷电保护器的接入应不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雷电保护器的对地阻抗应尽可能大,串联在电路中的阻抗应尽可能小。 2)在雷电袭击通信总线时,雷电保护器应发挥良好的电压钳位作用,其钳位电压应低于RS485芯片的耐受电压水平。 3)在抑制不超过防雷器最大通流量的雷电袭击过程中,雷电保护器自身应完好。 4)雷电保护器对雷电袭击应具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 二、监控系统防雷总体方案 1、直击雷的防护 直击雷的防护较简易的方法是采用避雷针,室外各球形摄像机由于分别分布在室外,距离较远,因此室外各摄像头须设计安装避雷针。具体设计方案为:在室外各球形摄像头的立杆上(立杆的顶部)分别安装一支避雷针,规格为φ16×1000mm镀锌圆钢,安装方式为焊接。 2、防雷接地要求 防雷接地由引下线、接地线和接地体组成。引下线是引导雷击电流从避雷针入地的通道。接地体埋于地下与引下线相连接,雷击电流由此泄放到大地,接地体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多种接地体距离无法大于20M时,必须加装

防雷接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脱硫系统接地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一)、施工图纸:大唐吉木萨尔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 (1)《室外接地体平面布置图》(YQH1667S-D0801-02) (2)《室外暗装断接卡子做法》(YQH1667S-D0801-03)(二)主要规程、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1,9999(03)D501-1) (4)《利用建筑物金属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475-2006)(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范(火力发电厂)》(DL5009-2002)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9-2010)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69-92) 二、工程概况: 大唐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位于新疆昌吉市吉木萨尔县五彩湾工业园

内,距五彩湾镇约30km。大唐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包括SO吸收系统、烟气系统、制浆系统、脱水系统、水工系统、事2故浆液系统、工艺水系统、湿式电除尘器系统。配电系统包括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包括重复接地及共用接地装置。 三、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1、组织机构图 大唐吉木萨尔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防雷接地施工组织机构图

水电班班长:肖洪海 施工作业班组 、劳动力组织2 作业人员表:

机房工程中防雷接地的建设方案

浙江湖州XX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改造方案与报价 1系统概述 防雷接地系统一直是数据机房关注的重点,技术日趋成熟。目前,雷电对设备的破坏途径更加多样,破坏程度更加广泛和深入。防雷接地系统必须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综合防御,提供高效的接闪体,安全引导雷电流入地,完善低电阻地网,清除地面回路,电源浪涌冲击防护,信号及数据线瞬变防护。 浙江湖州XX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是机房其它系统的应用基础。 2设计思路 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防雷保护和接地保护两个关联的子系统。 在防雷保护方面,本项目主要考虑室内雷电防护方面的内容,室外防雷已在建筑物土建施工时进行考虑。室内防雷措施主要是做好机房等电位连接工作,在各主要供配电链路上安装必要的防雷保护器来进行过电压保护。 所谓接地,就是把电路中的某一点或某一金属壳体用导线与大地连在一起,形成电气通路,其目的是让地电流易于流到大地。国家标准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文件》及GB50174—2008《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均对计算机机房接地系统的要求做了具体的规定。标准计算机机房一般应具有以下四种地:计算机系统直流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和防雷保护地。 3防雷系统设计 根据业主的土需求,防雷系统的建设不列入在本次项目的内容。 4接地系统设计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为多点联合接地方式,将强电、弱电、安全保护、防雷共用接地由汇流接地排重复引入大地。 做好计算机机房接地系统的建设主要有两个目的: ?机房建立接地系统是为了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在机房中要做到安全用地,保护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做好接地系统建设是必需的。特别是做好 防雷电的措施,对人和设备的安全尤为重要。 ?机房建立接地系统是计算机设备稳定、可靠工作的需要。由于计算机设备和通讯设备都要求有可靠的工作参考点,即等电位。另外还有防干扰

防雷工程设计方案

学校综合防雷工程设计方案 目录 一、前言 二、现代防雷基本知识 三、现场分析 四、设计依据 五、防雷设计思路 六、防雷设计方案 七、产品的安装及说明 八、结束语九、工程预算

一、前言 雷击已成为大自然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学校是教书育人,学生聚集的地方,防雷设施尤其重要。近几年来,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雷电隐患 也随之增加。2007年5月23日,市开县兴业小学遭受雷击,造成7名学生死亡、39人受伤的重大雷击事故,由 此可见,学校做好防雷设施的预防是多么的重要。 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必须设计完整有效的防雷方案。 二、现代防雷基本知识 根据不同的破坏机理,雷这种特殊的自然放电现象表现为两种形式: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是指带电云层与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其破坏原理主要是机械破坏作用,体现在楼房顶 角被雷击落一块水泥,大树被雷劈开,屋外的人畜被雷打死等;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某一围带上异种电荷,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围由于散流电阻的存在,以至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 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其破坏机理主要是电子设备的过压击穿,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严重者造成设备整机报废。 “直击雷”是在短时间以脉冲的形式通过强大的电流,它的峰值有几十KA乃至几百KA,峰值时间很短,以 us计的;“感应雷”没有直击雷那么猛烈,但它发生的机率远比直击雷高得多。因为直击雷只发生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造成灾害,而感应雷则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 此外,直击雷一次只能袭击一两个小围的目标,而一次雷击可以在比较大围多个小局部同时发生感应雷过电压现 象,并且这种感应高电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网络线等金属导线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围扩大。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防雷已由以前的防直击雷为主发展到今天的综合防雷。 直击雷的防护一般采用楼顶安装避雷带、避雷针等,配合引下线、地网以保护建(构)筑物及建(构)筑物 人员的安全;感应雷的防护主要采用线路上安装雷击过电压保护器,即防雷器,配以线路屏蔽接地、等电位接地处理等综合运用,以保护设备的安全。因此,只是防直击雷或只防感应雷都是不全面的,而应进行综合防雷。 三、现场分析 该学校的建筑物主要有一号楼、二号楼、科技楼、体育馆、食堂、二栋学生宿舍楼组成,其中一号楼是机房 所在地,机房有在较多电子设备,需要做为一个重点防感应雷保护。另外在场外还有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也在重 点防感应雷保护之,七栋建筑物不但需要安装完善的直击雷防护设施,还要做好接地、等电位连接和防感应雷保 护措施,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综合防雷系统。 四、设计依据 1、GB50057- 94《建筑防雷设计规》 2、GB50174- 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 3、JGJ/ 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 4、GB9361-88 《计算机场站安全要求》 5、GB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6、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文件》

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方案

防雷接地系统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安装 一、设计意图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装置。防雷与工频共用一个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检测值不大于1Ω。利用基础桩基主筋、地梁与底板钢筋网作接地体,接地体必须饱和焊接形成可靠的电报通路。 所有基础地梁应保证两根≥φ12主钢筋电气连续贯通,并与桩承台台面环形接地体采用φ10圆钢搭接连通,焊口单面焊焊缝长120mm,双面焊缝长60mm,保证电气连续贯通。利用立柱内二根≥φ16对角主筋(剪力墙内至少两根φ12立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采用两根φ10圆钢分别和基础接地系统搭接连通,焊口单面焊焊缝长。采用40*4热镀锌扁钢,暗敷在部分基础地梁内将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连续贯通组成联合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引出,采用200*200*90钢盒暗埋于墙(或100*100*60钢盒暗埋于柱)内,钢盒内预留80*50*5端子板,并用40*4热镀锌扁铁与接地系统可靠焊通。接地系统测试点采用63*63*5角钢预埋于立柱内(与柱外侧平),预埋角钢同引下线可靠焊通,下口距室外地坪500mm。 将建筑物内的各种竖向金属管道、金属构架每层(每层预留63*63*5角钢与结构主钢筋焊通)与防雷系统连通。所有进出大厦的金属管道皆与就近接地系统连通,做总等电位连接。 屋面避雷带采用25*4镀锌扁钢女儿墙压顶上明装,采用支撑卡与女儿墙压顶固定,卡间水平间距1.0米;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间用25*4热镀锌扁钢焊接贯通。将各层的金属门窗框架、阳台、金属栏杆、面积较大的金属装饰物以及金属结构物等就近与防雷引下线或楼层均压环搭接连通。玻璃幕墙的金属支撑架从一层开始每层就近与防雷引下线、楼层均压环连接。 本建筑的防雷接地装置与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共用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二、施工要素及施工工艺流程 具备完整的设计文件并充分领悟文件意图;施工操作人员及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接地电阻

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格式(精选.)

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格式 1、雷电概述 说明]:简述雷电的发展历史、雷电的危害、雷电的基本性质、雷电防护的法规政策。 2、雷电防护原理 说明]:需依据具体情况,分外部防护系统、配电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监控与传输系统等系统,针对项目的类型和实际情况进行讲述。 3、项目概述 A、项目勘察的具体情况 说明]:依据工程勘察记录表各项内容对项目进行描述。 首先,确定保护对象(是做整个建筑整体的外部、内部防护,还是只做建筑内的一部分,如:一个机房或者仅仅配电系统的防护)。 其次,确定项目周围的环境和需做防护的项目目前的状况; 最后,标明甲方的具体要求(关于: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均压装置、屏蔽措施、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天线馈线系统九项具体的要求)。 B、雷暴区及危险等级 说明]:依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要求,在本企业网站查找该地区年平均雷暴日,评估其所属雷暴区域(少雷区、中等雷暴区、强雷暴区),然后依据公式计算起危险等级。 C、设计需达到的保护等级

说明]:此项为我公司全面评估其雷电灾害、危险程度后提出的设计方案中所应该达到的保护等级。属全面系统的防护要求。 D、甲方需要达到的保护等级 说明]:此项为客户方的要求,如其只要求我公司对其部分区域进行防护,那我公司仅对所防护的区域负责,由于区域外未防护的线路、通道、引下线、地线等引入的雷电对其线路、设备等产生的损坏,我公司不与赔偿。 4、设计方案 A、引用标准 说明]:凡被引用的标准必须在方案中出现。 B、设计方案 说明]:本部分为整个工程方案的重点部分。 1)、将其分为:(外部)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内部)均压装置、屏蔽措施、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天线馈线系统九个部分(项目不涉及的部分可以不写入)。 2)、标明每个部分中a、标准的设计要求(注出标准的条文),b、甲方的要求,c、设计方案所能达到的要求,d、所选产品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注出产品说明书中所列该型号产品的技术参数)。 3)、在每个部分中简要的叙述完成该工程各部分的具体施工措施(包括:避雷针用什么品牌、什么型号、依据什么标准架设多高;避雷带用什么材料、什么规格、依据什么标准安装;接地装置用什么材料、

机房防雷防静电方案

中心机房建设工程 1、机房概述 网络数据中心机房(IDC)工程属于多学科技术,涉及到电子工艺、建筑结构、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技术和消防安全等多种专业,而且又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机房设计必须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由于数据中心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水、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的数据中心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展性的机房。 网络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整个景区的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区域,将为景区的医疗内网、互联网、智能化专网等多个网络提供优良的运行环境。本网络数据中心机房按国标B级机房标准设计建设。 2、设计思想 根据网络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计算机网络机房设备要求及各系统运行的特点设计本方案。方案设计以“功能第一、实用为主、兼顾美观”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其安全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和其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以完善为

基础,力求功能齐全,技术规范,安全可靠,便以日后维护和管理,同时也考虑了日后的扩展。在选材方面、投资方面根据功能及设备的要求 区别对待,做到投资有重点,确保各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3、设计目标 景区网络数据中心机房要求主要指标按B级机房标准建设,装修和布局要简洁、合理,并满足以后计算机网络的扩大设备增加的需要。在原建筑结构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容安全性、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及经济性于一体的机房,机房设备的选用,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完善的功能。 4、机房建设 一、网络数据中心机房 本项目网络数据中心机房的主机房按《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规定的B级机房标准建设,其它功能间按C 级机房标准建设。设置以下系统: 1)机房装修 (1)地面:除缓冲区、斜坡外均铺设600*600*35钢质抗静电活动地板,距楼地面抬高40cm安装。 (2)墙面:采用彩钢板墙面,四周采用100mm高亚光不锈钢踢脚线。 (3)吊顶:采用微孔吸音铝天花,规格为600*600*0.8mm进行装修,采用高5cm厚1mm不锈钢角线收边,该天花板美观、耐用,防污、防火、防潮。颜色:建议采用亚光白色,冷色调。吊挂方

防雷设计方案

防雷方案设计 4.1 标准依据: 现场勘察情况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版 GB500174-93<<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A173-1998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IEC1312-1.2.3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安全规范(讨论稿) QX3-2000 《气象信息系统雷击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T13615 -92<< 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YD5078-98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无线电管理规则>> GB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9361-88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DL/T621-1997<< 交流电器装置的接地>> YD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5078-98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GB50198-94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2 防雷方案设计内容 雷电分为直击雷和雷电电磁脉冲危害。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和瞬时性特点,强大的闪电产生静电场、电磁场和电磁辐射,以及雷电波侵入、地电位反击等,统称雷电电磁脉冲,严重干扰无线电通讯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许多微电子设备损坏。仅仅依靠避雷针等防直击雷系统是无法保证防雷效果的,需要有一种合理的工程保护方式, 既要防护直接雷击,又要防护雷电电磁脉冲,做到综合保护。

根据国内外最新的防雷技术规范、防雷设备、防雷实践经验,本次贵单位智能化系统 机房综合防雷工程主要包括对智能化系统中弱电设备的综合防雷保护。主要考虑:机房设备电源的浪涌冲击防护、信号及数据线的瞬变防护、地电位反击、完善的等电位低阻地网等 方面。因为从综合防雷的思想除了考虑建筑物直接雷防护还须全面考虑到这些弱电子系统的供电线路、通信信号信线路的感应雷防护并保证良好有效的等电位接地。确保人身、各系统设备稳定运行。 4.3 具体防雷措施 1)直击雷防护(大楼直击雷防护措施已有, 本次不考虑) 2)机房感应雷防雷保护 供电线路防雷保护主要是在机房设备的各配电线路安装多级防雷器,“电源防雷器”并接在电力线路上,可遏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从总进线到用电设备端通常配置分为三级,经过逐级限压和放电,逐步消除雷电能量,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选用”防雷箱”、“可插拔模块型”、“端子接线式”和“移动插座式”等品种。 针对机房重要设备及主要的终端设备,可在交换机等设备的电源进线端,串联安装插座式防雷器,其作用是将雷电及其他浪涌电压限制到对设备没有损害的水平,特别是对日常的电源系统操作过电压、电源高次谐波等具有限制和保护作用。 电源系统防雷保护采用多级防护的原理,关于多级保护的要求,主要来源于IEC 中雷电 分区的概念,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残压。因为既满足通流容量大,又要求残压低的避雷器 元器件是不存在的。在IEC 及GB50057-94 中要求,第一级电源避雷器残压小于4KV ,第二级电源避雷器残压小于2.5KV ,第三级电源避雷器残压小于1.5KV 。对于采用220V 的供电设备而言,瞬间耐冲击过电压幅值为1.5KV ,国标中考虑留有余地,要求末端避雷器残压值小 于1.5 X 80%=1.2KV。本方案通过以上三级防护,可以把过电压箝制到1KV以下。对使用UPS 供电的重要设备而言,再通过UPS 滤波整流后,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1.1 机房电源第一级防护 扌措施:①在网络机房电源自切配电柜处,分别并联安装一套一体化三相高能量电源避雷器LAYM-120*4 ,作为机房电源系统的第一级防护,该型产品具有通流量大、残压较低、具有灭弧效应、防爆功能、智能化故障显示功能。计1 套。

防雷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系统设计方案 防雷系统发展 电的普遍使用促进了防雷产品的发展,当高压输电网为 千家万户提供动力和照明时,雷电也大量危害高压输变 电设备。高压线架设高、距离长、穿越地形复杂,容易 被雷击中。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不足以保护上千公里的输 电线,因此避雷线作为保护高压线的新型接闪器就应运 而生。在高压线获得保护后,与高压线连接的发、配电 设备依然被过电压损坏,人们发现这是由于“感应雷”在 作怪。(感应雷是因为直击雷放电而感应到附近的金属 导体中的,感应雷可经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 体,一是静电感应:当雷云中的电荷积聚时,附近的导 体也会感应上相反的电荷,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中的电 荷迅速释放,而导体中原来被雷云电场束缚住的静电也 会沿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就会在电路中形成电脉 冲。二是电磁感应:在雷云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 在其周围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其附近的导体中产 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研究表明:静电感应方式引起的 浪涌数倍于电磁感应引起的浪涌。雷电在高压线上感应 起电涌,并沿导线传播到与之相连的发、配电设备,当 这些设备的耐压较低时就会被感应雷损坏,为抑制导线

中的电涌,人们创造了线路避雷器。 早期的线路避雷器是开放的空气间隙。空气的击穿电压很高,约500kV/m,而当其被高电压击穿后就只有几十伏的低压了。利用空气的这一特性人们设计出了早期的线路避雷器,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在输电线上,另一根导线的一端接地,两根导线的另一端相隔一定距离构成空气间隙的两个电极,间隙距离确定了避雷器的击穿电压,击穿电压应略高于输电线的工作电压,这样当电路正常工作时,空气间隙相当于开路,不会影响线路的正常工作。当过电压侵入时,空气间隙被击穿,过电压被箝位到很低的水平,过电流也经过空气间隙泄放入地,实现了避雷器对线路的保护。开放间隙有太多的缺点,如击穿电压受环境影响大;空气放电会氧化电极;空气电弧形成后,需经过多个交流周期才能熄弧,这就可能造成避雷器故障或线路故障。以后研制出的气体放电管、管式避雷器、磁吹避雷器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毛病,但她们依然是建立在气体放电的原理上。气体放电型避雷器的固有缺点:冲击击穿电压高;放电时延较长(微秒级);残压波形陡峭(dV/dt较大)。这些缺点决定了气体放电型避雷器对敏感电气设备的保护能力不强。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防雷新材料,比如稳压管,其伏安特性是符合线路防雷要求的,只是其经

机房工程与防雷接地等系统方案

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等系统 12.1概述 XXXX大酒店弱电机房共有 2 个,一层西侧为监控和消防机房,主要布臵安保监控、背景音乐等系统,机房面积约为 80 平方;五层为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机房,它也是我们所设计的重点,机房内布臵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线架机柜、程控交换、话务管理、卫星机房、 UPS 机房以及智能化服务中心等。根据国家对弱电机房的要求,浙 江XXXX 大酒店的机房按照 C 类机房进行设计。其中重点考虑五层的计算机网络机房,一层的机房主要考虑静电地板、应急照明、双电源以及UPS 系统的设臵,其中 UPS 系统是从五层 UPS 机房引出 5KW 作为其后备电源。五层网络机房除上述功能外,还要求考虑机房的供电、接地、消防、装修、静电处理等要求,装修可由专业公司统 一装修。 中心机房位于一层的通信机房,面积为 80 平方,根据功能区分可以分为网络中心、通信中心、 UPS 间、监控中心、数字电视机房、配线区及管理值班间。其中 UPS 间、网络中心二者之间应有分割,便于管理与操作。房间的分割也应根据功能区进行划分。 UPS 间采用隔音轻钢龙骨石膏板(中间采用石膏棉)隔离,并设臵不同的进 出通道,网络中心内的隔断采用透明玻璃隔断完成(玻璃隔断下方 1.2M 为轻钢龙骨石膏板)。 12.2设计原则 参照国家机房设计标准 C 级标准设计。 12.3设计依据 在计算机机房设计中必须遵循国家以及相关行业的标准规范执行。 《电子计算机机房规范》GB 50174-93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550-86

防雷检测技术设计方案

一、施工组织设计 一、检测目的 雷电放电电压高、时间短,整个过程伴随多种物理效应,如:静电感应、高温高热、电磁辐射、光辐射等,这些物理效应的共同作用已严重危害室内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确定一个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合格应进行防雷检测工作。 二、检测依据: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 《建筑物防雷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三、$ 四、检测内容:

三、检测方法: 1、接闪器 【 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 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1/3以上。检查接闪带是否平整顺直,固定支架间距是否均匀,固定可靠,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并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应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首次检测时,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的防侧击雷保护措施是否符合规定。 当底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除底层和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作为暗敷接闪器。 【 2、引下线检测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引下线隐蔽工程记录。 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否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吴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锈漆是否完整,专设引下线截面是否腐蚀1/3以上。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整顺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引下线固定支架间距均匀,是否符合水平或垂直直线部分弯曲部分的要求,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检查专设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 首次检测时,用卷尺测量每组相邻两根专设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专设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专设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首次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专设引下线的规格尺寸。 检测每根专设引下线与接闪器的电器连接性能,其过期电阻不应大于Ω。 检查专设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电气和电子线路。测量专设引下线与附近电气和电子线路的距离符合规定。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方案 一、前言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同时也预示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这些微电子网络设备的普遍应用,使得防雷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微电子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这就使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如果防护措施不力,随时随地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雷电不仅仅破坏系统设备,更为重要的是使系统的通讯中断、工作停顿、声誉受损,其间接损失无法估量。 二、方案设计依据: 1.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2.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4.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5.GB3482-3483-83《电子设备雷击试验》 6.IE1312-1∶19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 7.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8.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三、防雷设计思路 由于网络集成系统防护点多、面广,因此,为了保护建筑物和建筑物内各向电子网络设备不受雷电损害或使雷击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应从整体防雷的角度来进行防

雷方案的设计。现在都采取综合防雷,综合防雷设计方案应包括两个方面:直击雷的防护和感应雷的防护,缺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和有潜在危险的。(1)、直击雷的防护 如果无直击雷防护,按IEC1312的估算几乎所有雷电流都流经进出建筑物的导体型线路(如电源线、信号线等)侵入设备,这样的损害就非常之严重,因此做好直接雷击防护是做感应雷击防护的前提;直击雷防护按照国标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设计和施工,主要使用避雷针、网、线、带及良好的接地系统,其目的是保护建筑外部不受雷击的破坏,给建筑物内的人或设备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2)、电源系统的防护 统计数据资料表明,微电子网络系统80%以上的雷害事故都是因为与系统相连的电源线路上感应的雷电冲击过电压造成的。因此,做好电源线的防护是整体防雷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3)、信号系统的防护 尽管在电源和通信线路等外接引入线路上安装了防雷保护装置,由于雷击发生在网络线(如双绞线)感应到过电压,仍然会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彻底破坏网络系统。雷击时产生巨大的瞬变磁场,在1公里范围内的金属线路,如网络金属连线等都会感应到极强的感应雷击;另外,当电源线或通信线路传输过来雷击电压时,或建筑物的地线系统在泻放雷击时,所产生强大的瞬变电流,对于网络传输线路来说,所感应的过电压已经足以一次性破坏网络。即使不是特别高的过电压,不能够一次性破坏设备,但是每一次的过电压冲击都加速了网络设备的老化,影响数据的

防雷设计方案

目录 一、雷电防护理论概述 二、防雷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情况 三、施工方案 四、工程进度表 五、产品售后服务

一、雷电防护理论概述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常见放电现象,自然界每年都有几百万次闪电,每年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仅次于水灾而大于其它任何灾害。 雷电灾害所涉及的范围几乎遍布各行各业,尤其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组件的测量、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电子设备广泛运用的电力、航空、国防、通信、广电、金融、交通、石化、医疗以及其它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大型CMOS集成元件组成的这些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对暂态过电压、过电流耐受能力较弱的缺点,暂态过电压很可能造成电子设备产生误操作,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尤其地处山野外的高速公路,水电厂、污水处世理厂极易遭受雷击过电压的侵害。它们的共同特点,电力线路往往要翻山越岭,传输和控制线路往往经常穿越复杂的地质层面,这些都是易遭直接雷击或感应过电压的薄弱点。 防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依靠一两种先进的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就能完全消除雷击过电压和感应过电电压的影响,必须针对雷害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性能产生雷击的因素进行排除,采用综合防治——均压、习屏蔽、分流、接地、保护(包括安装先进的防雷产品、过不去电压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才能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1、雷电的危害 自然界的雷击分为直接雷、雷电感应高电压及雷击电磁脉冲辐射两大类。

a)直击雷是雷雨云对大地和建筑物的放电现象,它以强大的冲击电 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强烈的电磁脉冲辐射损坏放电通道上的建筑物、输入电线、室外设备等,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b)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是由于雷雨云和雷雨云之间及 大地之间放电时,在放电周围产生的电磁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以及雷雨云电场的表面电感应,使建筑物上的金属部件,如屋顶管道,铁塔,水箱,电源线,信号传输线,天馈线等感应出雷电高电压,沿这些金属部件线路通过室内的管道,电缆等进入各种电子电气设备,从而放电并损坏设备。 c)因为直击和雷电感应高电压及雷击电磁脉冲的侵害渠道不同,其 次是由于被保护系统的屏蔽差,没有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综合布线不合,接地不规范,没有安装电涌保护器或安装电涌保护器不符合规范的要求等,使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入侵概率高,损坏电子电气设备,全国年薪因雷电造成的损失高达数亿元,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到提高对雷灾的防御能力,并提供完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2、雷电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a)直击雷和雷电感应高电压及雷击电磁脉冲的侵害渠道不同,防护 措施也就不一样,防直击雷主要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网、线)等传统装置,只要设计规范,安装合理,这些设施是能够对直击雷进行有效防御。 b)但是无论多么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对雷电感应和雷击电磁脉冲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方案 1前言 安防监控系统防雷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很少用到,但是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尤其室外监控系统,雷电天气常出现的地方更应做防雷设计。 2概述 我们首先应准确了解安防监控系统的系统构成,进而,准确分析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以及可能的雷击过电压的入侵途径。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防雷保护装置,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合理布放,明确屏蔽及接地方式,方可给出准确的、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有效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抗雷击过电压干扰能力,优化系统的整体防雷水平。 3安防监控系统构成、分类及雷电防护概述3.1安防监控系统的构成 3.1.1安防监控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前端部分:主要由黑白(彩色)摄像机、云台、防护罩、支架等组成。 传输部分:使用同轴电缆、电线、双绞线,采取架空、地埋或沿墙敷设等方式传输音频、视频、控制信号和馈送交、直流电源等。 终端部分:主要由控制设备、画面分割器、监视器、录像存储设备等组成。

3.1.2安防监控系统的防雷分类 依传输部分的传输方式分类,安防监控系统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A.同轴电缆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传输电缆的两端线路接口防护及传输电缆自身的保护; B.双绞线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电源防护及双绞线接口防护; C.光缆传输监控系统:雷电防护重点在于,前端及终端的电源防护及光缆自身屏蔽铠层及加强筋的防护; D.微波传输监控系统:防护重点在于,前后两站无线设备的自身直击雷防护。 3.2安防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 3.2.1直击雷 A.雷电直接击中露天的摄像机上,直接损毁设备; B.雷电直接击在线缆上,造成线缆熔断、损坏。 3.2.2雷电侵入波 安防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或进入监控室的其它金属线缆遭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这些金属导线/导体侵入设备,导致高电位差使设备损坏。 3.2.3雷电感应 电磁感应:当附近区域有雷击闪络时,在雷击落实通道周围会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处在电磁场中的监控设备和传输线路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以致损坏、损毁设备。 静电感应:当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在雷云下面的建筑物和传输线路上会感

避雷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避雷工程施工方案 1、工艺流程 接地体→接地干线→引下线暗敷(支架、引下线明敷)→避雷带或均压环→避雷针(避雷网)。 2、接地体安装工艺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其顶部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2)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应小于2.5m,其相互之间间距一般不应小于 5m。 3)接地体埋设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1.5m;遇在垃圾灰渣等埋设接地体时,应换土,并分层夯实。 4)当接地装置必须埋设在距建筑物出人口或人行道小于1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添置沥清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5)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3、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如下:

1)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不得过死,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 2)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3)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4)镀锌扁钢与镀锌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直接将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4、当接地线遇有白灰焦渣层而无法避开时,应用水泥砂浆全面保护。 5、采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金属腐蚀性弱。 2)水溶性成分含量低。 6、所有金属部件应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7、人工接地体(极)安装 1)接地体的加工 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

通信基站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通信基站综合防雷接地方案 编制依据 工程涉及的产品规范与标准;工程施工涉及的规范、标准及验收规范、标准等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此):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YD/T5175-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 1联合接地 在整个防雷系统中接地系统是一个基本前提,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接地系统,防雷设备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接地系统的建设是所有防雷工作的基础。 1.1接地的目的 1)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起屏蔽作用; 2)接地是为了泄放过电压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3)接地是为了起着工作回路的作用; 4)接地是为了给通信设备提供零电位参考点。 5)在受到雷击时以供大电流泄放入地,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1.2地网的组成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中规定: 1)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2)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组成,地网的组成如图1所示。基站地网应充分利用机房建筑物的基础(含地桩)、铁塔基础内的主钢筋和地下其他金属设施作为接地体的一部分。当铁塔设在机房房顶,电力变压器设在机房楼内时,其地网可合用机房地网。 图1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示意图 3)机房地网组成:机房地网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共同组成机房地网。当机房建筑物基础有地桩时,应将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当机房设有防静电地板时,应在地板下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环形接地线,作为地板金属支架的接地引线排,其材料为铜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2,并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出不少于二根截面积为50~75mm2的铜质接地线与引线排的南、北或东、西侧连通。 4)对于利用商品房作机房的移动通信基站,应尽量找出建筑防雷接地网或其他专用地网,并就近再设一组地网,三者相互在地下焊接连通,有困难时也可在地面上可见部分焊接成一体作为机房地网。找不到原有地网时,应因地制宜就近设一组地网作为机房工作地、保护地和铁塔防雷地。

建筑防雷设计方案

防雷设计方案概述 消防系统主要有其主机、感应探测器、执行系统和对讲系统四部分组成,探 测器与主机之间通过总线方式进行连接,信号通信格式多数采用RS-485的格式;执行系统依靠电磁阀动作来驱动相应机构,主机与执行系统多数采用线缆24V直接驱动。这些电子设备的耐压水平都相当低,雷电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在这些电子设备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通常都在千伏以上,足以导致消 防设备工作异常或损坏。 消防系统的防雷应在做好防直击雷基础上进行感应雷防护设计。 防雷设计方案雷电入侵途径分析 1、雷击造成危害的五种途径: (1)直击雷:带电雷云直接对消防设施所在的建筑物或其上的尖端物体发生猛 烈放电,雷电高电压沿消防供给电线缆直接入侵设备。这种情况的雷电能量非常大,严重时会导致导线熔化,设备的和元器件烧焦、炸裂。 (2)感应雷。雷击可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形式,在各种导线中感生几千 伏到几万伏的高电压,感应高电压沿线路入侵设备。感应雷是直击雷的二次效应,所以能量比直击雷要小得多,往往设备受感应雷袭击后,其元器件外观无明显损坏痕迹,而用仪表测量才发现内部击穿。这种情况表现最突出的是一些脆弱的集成器件、晶体管。 (3)雷电电磁脉冲:在发生云地或云内放电时,强大而瞬变的电流会在周围空 间感应出巨大的电磁场,架空导线或室内的环路线路会因此而感生雷电波和过电压,沿线路传入室内的信息设备,从而造成损害。 (4)操作过电压:因带负载而进行断路器或者电力中负荷以及感性负荷的投入 和切除,突发性的带负载切断电源而产生的内部过电压,即暂态过电压会最终以波的形式侵入电子设备,造成损害。 (5)地电位反击:由于建筑物避雷针接闪,在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地网入地的瞬 间,引起建筑物附近地电位急剧变化,通过各种分立接地线引入高电位,对设备造成反击而损坏。这种情况相对前两种雷击发生较少,但对设备损害最为严重。 2、雷电过电压(浪涌)对消防系统设备造成损害的主要途径: (1)网络数据线路在远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沿网络线路进入设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