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工贸易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的国际理论比较及启示

加工贸易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的国际理论比较及启示

加工贸易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的国际理论比较及启示
加工贸易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的国际理论比较及启示

加工贸易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的国际理论比较及启示

加工贸易是一种基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水平分工与交换方式。“二战”以后,随着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深度和广度日益拓展,全球化生产网络体系不断加强,传统上多国相对独立的部门间分工贸易日益被跨国跨地区企业集群式分工、贸易方式替代。特别是随着战后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部门内、产品内公司内贸易日益扩大,制造业全球布局与外包不断拓展,加工贸易作为产品内公司内分工的产物,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推动了战后世界贸易的高速发展与空前繁荣。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主导了战后作为产品内公司内分工产物的加工贸易大发展格局。同时,随着全球生产网络布局的拓展延伸,继日本之后,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相继加入到产品内公司内加工贸易大发展行列,走上了新型工业化之路,助推了经济顺利起飞。随后,中国和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转轨经济体加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体系,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实现了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与升级。

(一)国际贸易理论演变与加工贸易

作为一种国际分工与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转型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二战前虽然经济全球化也曾掀起过高潮,但国际分工与贸易基本上是以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主导、以比较优势原理为基础。这个时期,参与国际贸易的产品的比较优势与要素

禀赋主要体现在不同产品上,如制造业产品与农产品、矿产品之间,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基本上在独立的民族国家内部完成,且很多时候是由单个企业而不是由企业集群完成的,产品在出口时基本上不含进口成分,部门间产品间分工与贸易成为绝对主导。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即各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获取比较利益、调剂余缺。

1、基于深化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加工贸易。“二战”后,由于国际经济治理三大体系的建立推动了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传统的以独立民族国家和单个企业自主生产与贸易为主的方式逐步被部门内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所取代,加工贸易应运而生。这时的比较优势更多体现在同一部门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上,不同国家共同参与到同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在制造业产品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出口产品中含有愈来愈多的进口成分,而按照关贸总协定规则,出口商品中有进口的成分可以享受保税待遇,这就是加工贸易产生的源头。所以加工贸易是基于一种深化的比较优势理论,战后亚洲“四小龙”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导向战略都是基于这种深化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同一个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发达经济体利用资金、技术、销售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承担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市场营销等环节,而发展中经济体则承担其中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发挥某些资源的优势。

2、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加工贸易。198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产业内贸易学说”,认为:贸易结构不仅受比较优势和要

素禀赋影响,还会受产业规模经济的影响,各国基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而实行专业化生产也必然产生国际贸易。加工贸易就是基于产品制造工艺过程上下游环节分工的贸易,是一种水平型分工与贸易的方式。因此,产业内贸易理论适应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内水平分工获得快速发展并成为国际分工主导的大潮流,为新兴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分享全球化红利、实现外贸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

3、公司内贸易理论与加工贸易。“二战”后,跨国公司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理论应运而生,公司内贸易则成为跨国公司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臵资源的深度广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形成了其产业链价值链在全球范围的优化布局,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产品通过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进行分工生产,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形成了交集,公司内贸易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方式,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加工贸易特质也显示出未来国际贸易越来越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基本特征。

4、产业集群理论与加工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日益融合,一些新的贸易理论开始从产业和企业本身的角度来考察贸易的原因。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反映了跨国公司全球配臵资源、形成高度融合互动产业群体的新形势,也体现了加工贸易产业链价值链全面延伸的新现实,此后产业

集群理论成为国际产业与贸易理论的新热点。传统的单个企业制造与贸易方式完全退隐,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产业集群分工合作体系成为国际竞争与贸易的主流方式,基于产业集群基础上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技术管理外溢效应成为国际竞争的新制高点,也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战略与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而全球产业集群与供应链体系的不断扩大和完善,也成为新形势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标志。

5、动态竞争优势理论与加工贸易。在许多新兴经济体取得成功的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些发展中经济体仅仅依赖静态的比较优势而陷入跟随式发展陷阱,技术和创新能力滞后,经济失去持续增长的动能,因此克鲁格曼在继承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竞争优势理论。其逻辑结论是,随着发展中经济体经济起飞,其要素禀赋结构会发生动态变化,所以比较优势在不同阶段是动态变化的。克鲁格曼还指出,资源禀赋并不是决定比较优势的唯一要素,边干边学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产生动态的比较优势。同时,比较优势也不一定会转化为竞争优势,这需要一定的制度政策条件,而只有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提升发展中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和比较利益。因此,要避免跟随式发展陷阱,发展中经济体必须着力培育动态竞争优势,加快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而加工贸易总体上仍由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主导,不能仅满足于获得贸易活动的“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而是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支持和配合本国动态竞争优势的建立。而且为了控制风险与成本,培育规模经济竞争和

产业集群新的优势,也需要加快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进程,实现加工贸易及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二)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加工贸易

1、美国是现代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创者。美国长期占据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位臵,同时还是现代加工贸易活动的开创者。早在1930年代,美国就开始实施海外装配计划,规定美国进口利用美国零部件和原材料在海外加工装配产品时可获得相应的关税优惠,这实际上是一种出料加工方式。战后,美国很长时间是国际制造业产品第一出口大国,时至今日仍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而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制造业成为部门内、产品内、公司内贸易的先锋,因此也是加工贸易的先导,拉动了全球加工贸易的大发展。据统计,1971-2000年间美国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超过4倍。美国1980年代的零售业革命进一步助推了加工贸易,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店为了降低进货成本,建立了面向全球的海外供应链体系,成为加工贸易的重要采购方。

2、美、欧跨国公司成为战后全球分工深化和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如前所述,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主要受益者。战后世界贸易空前繁荣,其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增速的2-3倍,名副其实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而更重要的是世界贸易方式的巨大变化,即由传统的民族国家自主发展向跨国跨地区企业集群式发展转变,作为产品内、公司内和企业集群式发展交集的加工贸易成为主导方式,发达经济体及其跨国公司是这一进程的主导者和支配者。从全球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到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到一

次又一次跨国投资与产业转移的高潮,到全球制造业外包与供应链体系的形成,到90年代国际生产网络体系进一步向全世界渗透并掀起全球化新高潮,这里面都有美欧跨国公司的身影,而且总体由他们主导。跨国公司公司内贸易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形态,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据统计,1983-1993年间,美国公司向国外子公司用于加工贸易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重从34%升至44%,进口比重从33%升至约50%;同期,外国跨国公司对其美国子公司进出口中加工贸易占比分别从83%、55%升至86%和64%。据OECD统计,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有近1/2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间的商品贸易构成;美国母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占美进出口额的近40%。

3、美、欧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各有不同。美国是世界上设立自由贸易区最多的国家,按照法律规定自由贸易区或外贸加工区是加工贸易的主体,非外贸加工区外没有专门的加工贸易政策规定。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美国的制成品贸易也都是广义的加工贸易,因为美国不实施增值税制度而且关税率很低,美制成品出口中或多或少都含有进口料件成分,只不过没有必要设臵专门的保税政策,企业也无多大好处和兴趣。而欧盟的做法与美国完全不同,不针对专门区域,而实行非常开放的办法,不仅所有区域和企业进口料件加工产品出口时可以享受免除关税和增值税的待遇,或者实行先征后退,而且还规定了出料加工、串料加工、临时进出境等灵活待遇,为双向加工贸易提供了最宽松的环境。

4、美国的外贸加工区监管模式。美国加工贸易的组织形式是外

贸加工区,外贸加工区是作为公共设施经营的,每个港区可设立一个外贸加工区。根据美国外贸加工区法案的规定,允许在进境港内或毗邻区建立特别的封闭区,并当作美国海关关税以外区域看待,外贸加工区就属于这种区域。为确保美国关税与贸易法的统一性,海关监督尤其重要,外贸加工区经营者必须偿付海关监督管理活动的费用。企业可利用外贸加工区延付关税,避开外国原产标记规定,获较低税率或免税,规避许可证限额,以及避免双重征税。在国家层面设有外贸加工区委员会,主席由商务部长担任,成员有财政部长和陆军参谋长等人。

5、欧盟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特点。欧盟加工贸易监管的最大特点是,由海关依法进行以便利多数企业、控制负面风险为目的的常规监管,并不作为全面意义上的产业或贸易政策,也不会随时调整。欧盟的管理模式分为保税与退税两种体制。保税方式是指允许一些非欧盟成员的货物在进境时暂不缴纳关税和国内其他税款,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在进口时可以确定其加工后的产品在欧盟以外进行销售的料件;退税方式主要是指允许货物在进口时保留在加工后复出口退还已征税款,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在进口时无法明确其加工后产品是否销往关境之外的料件。欧盟对深加工结转登记进行变通管理,允许进境加工许可证持有人在保持加工记录的情况下,由下一个环节的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保税加工的产品在补交关税及滞纳金后,可以转为正式进口,进入内部市场流通。此外,政策还允许串料出口以及异地进出境等。

(三)日本和新兴市场的加工贸易

日本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升级得益于其贸易立国战略到技术立国战略的转变。“二战”后,日本外汇严重短缺,资源匮乏,日本将加工贸易政策与国内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在各个不同时期选定有发展前途的出口产业加以扶持保护,将国内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协同发展,使日本迅速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80年代以后,随着日元迅速升值,日本提出技术立国战略,在加工贸易中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高消耗型加工贸易产业逐渐转移到国外,在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共同促进下,日本经济结构得以转型升级。同时,外贸政策也随之调整,一改过去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大力发展出料委托加工进口。

韩国加工贸易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情形与日本非常相似,由于国内资源匮乏、外汇短缺,韩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国内廉价劳动力和扶持政策相结合,生产加工在国际上有一定价格竞争力的产品。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纷纷崛起,韩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逐渐丧失,开始推进本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采取金融财税等政策鼓励本国企业自主研发,提升自主品牌,扶持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并选择汽车、钢铁、船舶以及半导体、计算机等行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逐渐走到了价值链的高端。

(四)香港、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

1、香港以“前店后厂”模式实现加工贸易和产业的同步转型升级

(1)转型历程。香港从一百多年前的小渔村发展为目前的世界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对外贸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外贸依存度达到300%。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本身没有也无需一套加工贸易概念和政策设计,但由于本地缺乏原材料、实际上本港制造品出口绝大部分是进口料件加工再出口,而日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转口贸易更大部分是典型的加工贸易。从这个角度看,香港加工贸易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起步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向内地转移期和随后的“后厂前店”向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期,香港的经济结构也由此发生了战略性变化。

(2)发展本地加工装配业打造亚洲制造中心。香港加工贸易的快速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韩战引起禁运,香港的转口生意一度中断,因此促成香港工业在六、七十年代的崛起,制成品加工贸易因此兴起。从60年代开始,香港利用当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利用外部资金和原材料,大力发展本地加工装配制造业,到70年代制造业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1978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7.8%,1980年制造业占GDP的份额22.4%。

(3)80年代香港产业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型加工贸易合作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劳动力和商务成本大幅上升,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业向内地转移,以“三来一补”为起步方式,形成了“前店后厂”型合作模式,通过设在内地的子公司或“三来一补”基地开展加工装配制造业务,母公司从国际市场上采购原材料和半成品交其加工装配成成品,然后再由母公司向全世界市场销售。从早期

的“三来一补”到后来的合资建厂,香港加工装配制造业纷纷内迁,截至2000年6月,港商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612.94亿美元,分别占内地吸引外资总额的53.6%和49.7%。到90年代末,制造业绝大部分已转移完毕。

(4)“前店”功能升级助推产业和经济转型。港商“前店”开始只是从事简单的转口和国际销售,主要属于批发零售贸易业务类型;但是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和规模链条不断扩大,香港母公司除了担当贸易商的角色外,还从事产品设计、生产流程管理、物流供应链、商务管理咨询培训、金融和专业服务等,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系列化发展,孕育出众多的新兴业态、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有力推动了香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香港也成功完成了从制造中心向国际贸易服务中心的转变。到1996年,香港制造业占GDP比重已降到6.7%。

(5)香港顺利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型。随着制造业内迁和“前店”功能拓展,香港较快实现了向服务经济转型,198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0%,1990年升至75%,2000年开始超过90%,目前已占93%以上。同时,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直保持在50%左右。香港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进程与其对内地的加工贸易密切相关:从20世纪50-60年代以制造业为主体,到70-80年代香港制造业向珠三角迁移,到90年代进入香港生产性服务业与珠三角内地制造业密切融合互动期,到进入新世纪香港生产性服务业成长为独立的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产业群,成为香港经

济的支柱,并使香港成为了世界上生产性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进入新世纪,香港服务业进一步向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双向外包市场。在服务业发展升级中,香港已经成为一个发达的服务外包市场,本地化服务外包非常普遍,使本地企业可以分离非核心业务获得低成本更专业的服务。同时,由于本地市场趋于饱和、营商成本高涨,香港也大力拓展国际服务市场,整合全球资源,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由于香港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较强,香港离岸服务外包既有接包也有发包,而且两者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香港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模式。

2、台湾以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推动经济持续成功转型

随着80年代两岸关系僵局被打破,台商掀起了几次到大陆投资的高潮,台湾对内地和其他新兴市场的投资直接配合了其产业升级的进程,其加工贸易形态也相应出现了“由进到出”的转变,由过去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出口导向工业,向对外转移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及环节、发展“出料加工”转变。到90年代中后期,台湾岛内的电子产业特别是电脑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这属于台湾的新兴高端产业,实际上是与本岛发展同步的产业转移。两岸加工贸易呈现出随着台湾产业结构升级而升级的态势,从低端轻纺制成品向高科技产业不断递进,两岸产业合作以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为主导,成为继香港之后助推内地加工贸易发展与升级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对台湾经济的国际化新转型进程发挥了助推作用。

总之,台湾经济和产业升级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同时又进一步面

临向知识密集型生产和服务升级的新挑战,并遭遇人才不足、研发不足、运营成本上升等制约。正如台基电董事长张忠谋所指出的,台湾经济面对最大也是最后一次的重大转型,再跨一步就可以与发达经济体并驾齐驱。台湾要实现新的经济转型,必须整合两岸优势,利用大陆广大腹地、巨大市场和人才优势,加强加工贸易深度产业链价值链的合作,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组优化各自的整体产业链,重塑核心竞争力,而两岸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仍是主渠道。

台湾在产业重大转型前期曾经制定了有形的加工贸易政策,既有针对出口加工区、保税工厂、仓库等封闭区域,也有针对广泛的开放区域。但是随着台湾市场的开放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原先针对进料加工复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法律上依然存在但在实际运作中已失去功效,因为台湾不设增值税而关税税率很低,海关服务很便利,企业已很少有人去申报关税减免优惠,因为得不偿失。台湾加工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已经式微,但作为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方式已成为常态,只不过其具体形式和侧重点会随着产业升级而不断变迁。

(1)台湾是以加工贸易型工业为主实现开放式产业升级的典型。以纺织品、食品、电子、电器、塑料、皮革、橡胶以及其他杂项制品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工业,一直是台湾工业发展的主导,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到1990年,台湾出口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高达43.1%。台湾以发展加工贸易型工业为主实现工业化的

原因是:一是台湾自然资源不足,不拥有形成规模的自然资源,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料;二是台湾劳动力资源丰富(70年代以前),且素质较高,可发挥这一人力资源优势来发展工业;三是台湾属于海岛型经济,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进口,可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工业,即发展那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工业。

因此,台湾选择了既可摆脱资源桎梏、又不受内部市场限制,通过进口原料、零部件,在岛内加工组装后,再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来实现工业化的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工业形态。这种加工贸易型为主的工业又可分为进口原料加工型工业(如纺织、服装、炼油、石化等工业)、零部件组装型工业(以电子工业为主)、替代进口型工业(主要是钢铁工业)和内部原料加工型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四种。直到今天,台湾工业发展可以说仍然以这种加工贸易型工业形态为主,尤以出口导向的进口原料加工型工业和进口零部件组装型工业为主。

(2)60-70年代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战前,单一的农业经济构成了台湾经济的基本特色,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工业几乎是空白状态。1953-1960年的第一次“进口替代”,优先发展了纺织、轻工、食品等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1961-1972年,台湾为了摆脱岛内市场狭小的局限,转而实现了劳动密集型消费品工业的出口导向政策,并致力于大力发展电子、电器、塑料、金属制品等耐用消费品出口装配产业;1973-1981年,在继续发展消费品出口工业的同时,台湾开始实行重化工业战略,选择“人造纤维、塑胶—石化”

及“金属制品、机械—钢铁”两大系列产业为代表,实行从下游到上游逐步推进的逆向工业化路径,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钢铁、造船、石化、核电、电信及交通等重化工业部门。

通过6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大的产业升级,台湾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1952年,台湾工业生产净额、出口额、固定资本投资额及就业人数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仅为17.9%、7.8%、30.0%和9.3%,到1980年这些比重分别上升到44.7%、90.8%、46.9%和42.4%。1963年工业生产净额超过农业,1966年工业品出口额开始超过农业,到1973年工业就业人数也超过农业,1986年工业生产净额占全部生产净额的比重更达到47.64%的最高点。

(3)80-90年代加工贸易产业链向高科技产业为主导转型。为了应对贸易摩擦全面升级、市场开放外部压力加大等新的形势,1984年台湾提出了推进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三化”计划。“三化”的基本点可以用16个字加以概括:即开放市场,减少干预,分散贸易,健全法规。自由化与国际化、制度化三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核心是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产业发展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其他自由化等五个方面。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和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1991年台湾通过并颁布了6年建设计划(1991-1996年),以促进经济的进一步转型,总体目标是,重建经济社会秩序,谋求全面平衡发展,解决社会秩序和经济失衡问题。6年建设计划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突出位臵,规定了十大重点新兴产业:通讯工业、资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器

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等。

经过6年建设计划和90年代的发展,台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新机遇,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重大突破。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台湾出口中占据了主导位臵。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调查,1996年台湾有15项产品产量居于全球第一,其中资讯产品有9项。除传统的螺丝、自行车、缝纫机、聚酯纤维、ABS树酯、主机板、监视器、影像扫描仪之外,近年又增加了网络卡、数据机、电脑键盘、绘图卡、电源供应器与电子玻璃纤维布等7项,加上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产品,共有30余项。

(4)进入新世纪台湾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型。从1998年至2003年,台湾经济经历了数年的停滞,但技术进步并没有停滞,专利数量反而创下新高,仅次于美、德、日,居世界第四位。高科技产业生产总值占制造产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35.3%升至2004年的54.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升至46%。

在高科技产业进一步升级的同时,在消费升级带动下,经济结构基本实现了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1995-2006年,台湾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3.9%上升至74%,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从1990年的45%升至2005年的58.2%。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经济的主导领域,是台湾经济结构的最大转变。

(5)台湾作为政策性的加工贸易已经式微,但作为内容和产业

链价值链组成部分的加工贸易已成为常态。台湾把握全球产业分工大调整的机遇,不断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最初的代工到后来的高技术制造业的崛起和服务型经济的形成,台湾的加工贸易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提升,将产业链价值链的核心环节留在岛内,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高效的政府服务、便捷的通关、优惠的税收体系以及现代物流和金融的集聚。加工贸易本质得到保存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3、台湾、香港加工贸易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的启示

台湾、香港加工贸易伴随其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升级全过程已基本完成了动态变迁和转型过程,其路径对后起国家和地区有普适价值,值得我们总结和吸取。

(1)从产业链价值链角度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核心在于内容。尽管在起步阶段有针对性的加工贸易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对台湾、香港产业发展与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其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合作、优化资源配臵乃至技术创新都提供了便利化渠道,但是加工贸易作为一种贸易合作方式总体上只是辅助和形式,而不是主体和内容,主体和内容是其背后的产业。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进程决定了加工贸易的具体形式、结构,而不是相反。台湾、香港在产业不断转型的长期过程中其加工贸易制度政策安排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2)加工贸易自身结构、形式、功能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一些动态变化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和企业主体的瞬时调整,政府难以取代。港、台加工贸易主体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由“进料”向“出料”、由制造外包向服务外包等不断发生的一些动态变化与调整,这主要都是

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基本上是自发的转型过程。

(3)产业梯度转移规律难以改变,加工贸易由“进”到“出”是必然规律。香港、台湾加工贸易的兴起都源于当地廉价高素质的劳动力,通过从外引进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含量的加工业逐步转到成本更低的大陆寻找生存空间,港台从进料加工逐步向加工贸易的发包方转变,自身经济也占据了产业链价值链的更高端。加工贸易的转移是全球产业分工不断调整和当地经济结构不断升级的结果,是必然规律。

(4)政府宜选择以正面鼓励为主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导向。加工贸易无论是从自身的形式变化到背后作为内容组成的产业链价值链升级,香港、台湾都采取了正面鼓励的做法,即对符合政府战略导向的产业加大支持鼓励力度,而不是采取负面表列,采取简单禁止和限制,主要靠完善制度并让市场自然淘汰。

国际贸易课后答案88149

第八章 1.什么是非关税壁垒?其日趋增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原因: 1.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引起世界经济动荡不安,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非关税壁垒措施应运而兴。 2.关税作用的日益下降使非关税壁垒取而代之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 3.非关税壁垒自身所具备的灵活性,隐蔽性等特点亦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主要种类。 特点: 1.非关税壁垒的隐蔽性。 2.非关税壁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3.非关税壁垒的差别性和歧视性 4.非关税壁垒较关税壁垒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分类: 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和间接非关税壁垒 (前者是指一国政府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的限制,或迫使出口国自己限制自己商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后者是指一国政府不直接限定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而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的限制商品的进口 3.什么是进口配额制?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以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规定一个数量上或金额上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里,限额内的货物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禁止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甚至罚款后才允许进口。 类别: 绝对配额------分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国别配额------分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 1.全球配额(又称总配额指的是对一种商品只笼统的跪地一定时期内的其进口的最高配额,但不作国别或区域分配(对邻近国家有利)) 2.国别配额(在一定时期的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进行分配,各国家和地区安配额使用,超过不准进入)又分为自主配额(又称单方面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单方面强制规定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区域的进口配额。) 协定配额(又称双边配额它是由进口国和出口国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谈判达成协议,规定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配额) 关税配额: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绝对数量不加限制,只是对面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免税,减税,或低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进口配额对国内产业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由于它可以直接限制进口数量,因此已由最初的防御手段变成一种进攻性的贸易措施,在贸易谈判中,配额给广泛使用作为适合他国让步的武器。

产业链、创新链构建

1 张建华 上海大学 上海OLED 产业联盟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OLED 产业链、创新链构建

上海AM OLED 产业链与创新链 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现状AM OLED 产业、技术发展 ?Part 2. 1 演讲提纲 ?Part 1.?Part 3.

?万亿产业:显示器面板产业规模过亿?东亚产业:韩、日、台湾、大陆?高度融合:产业链与创新链 ?高度集中:资本、技术、人才、市场?持续发展:新产品、新技术 ?高速发展: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 平板显示产业特征 韩国48% 中国台湾33% 中国大陆12% 日本7%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TFT-LCD 面板经营收占比 2013/2014 预期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将在2018年超过韩国, 位居全球第一

新型显示产品向高附加值发展 智能健康家居 曲面显示智能可穿戴高分辨 超大尺寸创新产品驱动AM OLED 产业可持续发展

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慢?与平板显示发达地区相比,新技术积累 少、产业化进程慢, 面板产品结构快速变化影响追赶先进步伐产业链配套建设滞后 ?平板显示产线核心工 艺设备、零配件和关 键材料70%以上依赖 进口 知识产权积累欠缺 ?新兴显示技术发展步 伐相对缓慢,产业化 进程落后,核心知识 产权缺失带来行业隐 忧 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迅速增长(2014年总产值逾千亿),但是不可否认国内平板显示产业规模仍然相对较小(10%),新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相对迟缓,核心知识产权缺失,产业链配套能力滞后等,离建设平板显示产业强国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大陆平板显示产业发展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答案) 第一章 案例分析题:某年 3 月,A 公司与 B 公司按照 CIF 条件签定了一份出口某种日用品的合同。由于考虑到该商品的季节性很强,买方要求在合同中规定货物必须在4月底之前运达目的港,以保证5月初投入市场,过期买方不再接受货物。卖方为了卖得好价钱,同意了买方的条件,并在合同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期内发运了货物,然而载货船只在途中发生故障,修船延误了时间,结果货到目的港已是五月中旬。买方拒绝接受货物,并提出索赔,双方为此发生了争执。卖方认为,合同是按照 CIF条件成交的,根据《INCOTERMS 2010》的解释,CIF是在装运港交货,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是以装运港船上为界划分,也就是说卖方只承担货物装上船之前的风险,而在运输途中发生的货物损坏,灭失以及延误的风险均由买方承担。但买方则认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已明确规定了期限到达,这是买方接受货物的前提条件。现在货物抵达目的港的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最后期限,买方自然有权要求解除合同。你认为卖方主张有理,还是买方主张有理? 答:我认为是买方的主张有理。 理由:虽然根据《INCOTERMS 2010》的解释,CIF是在装运港交货,买卖双方承担的风险是以装运港船上为界划分也就是卖方只承担货物装上船之前的风险,而在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在一般情况下卖方不承担因为装船之后的由于运输公司逾期到达目的港的风险责任。但是,由于在合同中有一条对于卖方极其不理的条款:“保证在 4 月底之前到达目的港,过期买方不接受货物”,买方也同意签署了合同,那么就应当根据合同中的条款履行,买方可以拒绝接受逾期货物。 第二章 思考题: 1、EXW 买卖双方的基本义务卖方基本义务: (1)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合同约定的货物置于买方的处置之下 (2)承担将货物交给买方处置之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3)提交商业发票或有同等作用的电子讯息,以及合同可能要求的,证明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其他任何凭证。 买方基本义务:(1)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受领卖方提交的货物,并按照合同规定支付货款。(2)承担受领货物之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3)自担风险和费用,取得任何出口和进口许可证或者其他官方许可,在需要办理海关手续时,并办理货物出口的一切海关手续。 2、比较 FCA、CPT 和 CIP 的异同点。 相同点: 第一、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也包括海运。 第二、卖方在规定的日期或期间内在出口国的内地或港口把货物交给承运人或第一承运人照管。 第三、卖方自行负担风险和费用,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它官方批准证件,并办理货物出口所必须的一切海关手续;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取得进口许可证或其它官方批准文件,并办理货物进口以及必要时经由另一国家过境运输所需的一切海关手续。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许斌版

(判断选择题答案,有些是我自己做的,仅供参考。后面是书上老师划的一些简答和综合题,有几个发的文档上没答案。另外,老师好像提到了列昂惕夫悖论,有时间可以了解下) 第一章判断题√、√、×、×、× 选择题C、D、D 第二章判断题√、×、×、×、× 选择题C、A、B 第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D、C、A、D 第七章判断题×、×、×、√、×、×、√ 选择题D、C、C、C、C 第八章判断题×、×、×、×、√、×、× 选择题C、B、A、AD、D 第九章判断题√、×、×、×、√、×、√ 选择题D、B、D、C、D 第十章判断题√、×、×、×、×、√、× 选择题C、A、C、B、D 第十一章判断题√、√、√、×、√、×、× 选择题D、C、B、C、A 第十二章判断题×、×、×、×、√、× 选择题B、C、A、B、D 第十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B、BD、B、D 绝对优势:指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高于另一国。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既可以出自绝对优势较大的生产领域,也可以出自绝对劣势较小的生产领域。 赫克歇尔-欧林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的自由贸易均衡中,一个国家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稀缺资源的

商品。 斯图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中,贸易开放必定提高一个国家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同时必定降低一个国家稀缺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进口关税: 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出口补贴:是鼓励出口的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刺激本国产品出口,对出口商品 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资助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提高 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自愿出口限额(VER):是出口国“自愿”设置的对出口数量的限额。我们把它视 为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因为出口国一般是在进口国施加的压力下才采用出口 限额的。 倾销行为:倾销指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于其本国市场销售价格之下的行为。在某些国家的反倾销法规中,除了上述定义外,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 于他的生产成本之下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倾销。 掠夺性倾销:出口国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得很低,目的在于将进口国的竞争对手逐 出市场,或者是为了阻碍潜在竞争着进入这个市场,由此确立垄断地位然后在提 高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这种行为被称为掠夺性倾销。 美国301条款 一般301条款:授予总统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来消除外国贸易壁垒的权力。可针对外国政府“不正当的、不合理的、歧视性的、给美国商品造成负担或限制的”

价值链分析(整理).

价值链分析与应用 1 价值链分析主要内容 1.1 行业价值链分析:将企业的上游企业、下游企业列出,并找出主要供应商(上游企业)及主要顾客(下游企业)作成本与利润分析,最后决定良好的并购、外包、与供应商及顾客联盟合作等策略。 (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和顾客价值链的联系,是通过购销活动来实现的) 一个企业可以在无法得到财务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了解其它企业在产业价值链的各过程中是如何竞争的,应用定性分析找到自己在竞争中的位置。 1.2 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企业通过了解竞争对手在生产价值链的每一环节上是如何完成任务以及其成本情况,将结果同本企业的价值链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明确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即同竞争对手相比是处于成本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从而采取一定的战略行动,消除成本劣势、创造成本优势。 1.3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强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职能活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组织,完成成本最低、差异最佳,从而价值增值最大的目标。区分增值与非增值的作业,探索提高增值作业效率的途径。 2 价值链分析的步骤 (1)确定企业的价值链

在了解行业发展背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生产流程)及竞争对手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价值链。 (2)将成本分摊到价值链各种活动中并计算各价值活动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率。(“成本—价值”计量与分析) (3)价值链优化 价值链分析中的难点:“成本—价值”计量与分析 如何进行:“成本—价值”计量与分析 方法:采用“作业成本法(ABC)、层次分析法(AHP) 3 价值链分析在某电冰箱生产企业的应用 3.1了解企业生产流程 电冰箱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是:设计与研发;外购压缩机、温度控制器、箱体钢板等原材料;协作生产内胆、抽屉等塑料件;协作生产冷凝器、散热器等制冷系统部件;箱体发泡;流水线安装;测试;打包入库;销售;服务。

(完整版)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

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 什么是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它反映企业所从事的各个活动的方式、经营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企业各项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产业链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 一、它们三者的区别: 概括地说三者的区别是:产业链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它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而价值链是互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供应链是来自于物流范畴,对其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指的是跨企业的物流管理 价值链是针对企业经营状况开展的价值分析,它的目的是弄清楚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剖析企业的价值链条的构成并尽可能加以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所以价值链主要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企业具有的不同价值生成机制也不同,在这些企业的价值链条构成中各有它们价值生成的重要节点,如生产、研发、营销或管理等。如果企业在某一节点上的价值创造能力远远超过同行,那么这个企业在这方面就具有了核心竞争能力。而供应链是企业之间的链条连接,它是对多个企业而言的,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可能会构建自身的供应链,但对于中小型企业一般很难构建自身的供应链。供应链来自于物流范畴,对其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一般指跨企业的物流管理。但是,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企业在完成自身流程的变革后实现同其他企业的连接已不仅仅局限于物流管理上,这使供应链管理又增加了商流的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也是企业实施战略联盟和虚拟经营的结果。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降低成本,二是提高反应速度,它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产业链是相对于不同企业的,甚至是相对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可以说,产业链是企业社会分工的有序结合。所以,产业链的含义范围大于供应链。产业链理论在宏观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于经济板块联系的加强以及产业复合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它们三者的联系: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集附答案精简最终版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集 第一模块货物的品质 一、不定项选择题 1、卖方根据买方来样复制样品,寄送买方并经其确认的样品,被称为(BDE )。 A、复样 B、回样 C、原样 D、确认样 E、对等样品 2、在国际贸易中,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或具有色香味方面特征的商品适合于(A ) A、凭样品买卖 B、凭规格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产地名称买卖 )3、若合同规定由品质公差条款,则在公差范围内,卖方(A A、不得拒收货物 B、可以拒收货物 C、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D、可以拒收货物也可以要求调整价格 4、大路货是指(D ) A、适于商销 B、上好可销品质 C、质量劣等 D、良好平均品质 5、卖方交货是因采用GMQ 标准而发生争议,通常的解决方式是(C ) A、根据买方所在国法律解决 B、根据卖方所在国法律解决 C、同业公会一仲裁的方式解决 D、国际法庭解决 6、目前我国出口的某些工艺品、服装、轻工业品等常用来表示品质的方法是(A ) A、凭样品买卖 B、凭规格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产地名称买卖 10、凭样品买卖时,如果合同中无其他规定,那么卖方所交货物(B ) A、可以与样品大致相同 B、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 C、允许有合理公差 D、允许在包装规格上有一定幅度的差异 二、判断题 1、在出口贸易中,表达品质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明确责任,最好采用既凭样品又凭规格买卖的方法。N 2、在出口凭样品成交业务中,为了争取国外客户,便于达成交易,出口企业应尽量选择质量最好的样品请对方确认并签订合同。N 3、在约定的品质机动幅度或品质公差范围内的品质差异,除非另有规定,一般不另行增减价格。Y 第二模块货物的数量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以毛作净”实际上就是(B)。 A、以净重作为毛重作为计价的基础 B、按毛重计算重量作为计价的基础 C、按理论重量作为计价的基础 D、按法定重量作为计价的基础 2、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计量方法(B)。 A、按数量计算 B、按重量计算 C、按长度计算 D、按体积计算 3、国际贸易中大宗农副产品、矿产品及部分工业制成品习惯计量方法(C )。 A、按面积计算 B、按长度计算 、按容积计算D、按重量计算C.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3学年上学期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考试说明: 1、大作业于2013年6月13日下发,2013年6月29日交回;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2、总贸易与专门贸易:①总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一定时期内,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凡输出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②专门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专门进口;凡输出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专门出口。 3、普惠税与特惠税: 普惠税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②特惠税是指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特惠税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但不适用于从非优惠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 4、班轮运输与租船运输:班轮运输是指,我们在贸易术语里讲过班轮条件。班轮,就是轮船公司的船舶按照固定的船期,固定航线,固定的港口往来行驶的,这样的船舶叫做班轮,这样

的运输就叫班轮运输。 租船运输中,有程租船、期租船、光船租船等三种。程租船又叫定程租船,是按里程来计算,程租船的费用计算问题,可由租船人和船东专业人员商量确定 5、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共同海损是指载货船舶在海上运输中,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时,为了使船舶、货物免遭共同危险,有意地采取合理措施而引起的特殊牺牲或支出的额外费用,应由各受益方共同分摊损失的一种法律制度。 单独海损是指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驾驶人员等的航海过失直接造成的船舶或货物的损失。这部分损失不能要求航海中的个利害关系人来分摊,只能由各受害方自行承担,或按运输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答:对

价值链与成本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竞争核心已从提供价低质优的产品竞争转变为争取客户最大满意度的竞争,竞争范围也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企业,企业被看作是一个为最终满足顾客需求而设计的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活动集合,形势的发展呼唤更加先进的管理理论的指导和管理方法的推广。 着名企业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教授早在1985年的《竞争优势》一书中为我们贡献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即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其中低成本战略又是最为基础战略选择,是不同战略条件下同样适用的选择。波特在《竞争优势》中同时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分析法被广泛地用作企业的战略分析工具。此后,价值链的思想被逐渐引入会计理论和实践中,其被运用于成本会计领域的探索开辟了成本管理的新天地,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成本分析模式。本文将重点研究在价值链理论指导下的新的成本分析的内容、原则、乃至方法意义,继而探索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运用。 一、价值链理论在成本分析中的引入和运用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把不同企业的生产制造不同产品的活动抽象概括为一系列的价值活动,组织生产流程就是一个价值创造和转移的过程。约翰?桑科(john?shank)在此基础上认为企业应当把自己的价值链放到整个行业价值链中进行考量,至此价值链的理论已经基本成熟,为其引入成本领域的运用奠定了基础。成本控制是成本分析的目的和更高阶段。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一书中也提及了如何利用价值链进行成本分析:确定成本分析的价值链;分摊成本和资产;具体的成本分析。波特的见解对我们进行成本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价值链理论下成本分析的内容 在价值链理论框架下,成本分析的内容总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根据分析的目的确定分析的范围和对象;其二,把该价值链的业务活动细分为价值增值业务和非价值增值业务,把价值增值过程划再划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业务活动都会占用公司的资产或者劳务,花费一定的成本,无论是价值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都是我们分析的重要内容;第三,成本动因的分析;最后,引入和运用相关的财务指标和手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一)根据成本分析的视角不同把需要识别的价值链分为三个层级 根据成本分析的目的不同,可以把需要识别的价值链分成三个层次: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和作业层次。 战略管理层级价值链成本表现为企业价值链上的整体成本结构。战略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是实现和引导企业潜力、实现企业目标、应对日益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核心概念①。在这一层级的成本分析中,需要把企业价值链浓缩成一个价值结点②放在整个市场这条大的价值链上去分析,寻找最优整体成本结构,判断企业的整体成本结构是否在接受的范围内,是否可以做出降低整体成本的努力。 管理控制层级价值链成本显示了一种典型的战术成本特征。管理控制是落实企业战略的过程,是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保证。管理控制层级价值链基本等同于企业价值链。该层级的成本分析主要是针对各个价值活动进行的。按照波特的理论,企业的价值活动包括主要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种,前者指采购、制造、产品发送、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后者指基础性管理、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二)根据成本分析的范围把需要识别的价值链分为三个方面 可以通过范围的划分,把需要识别的价值链分为企业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相对应的成本分析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1.企业价值链 对企业的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首先要对构成价值链的各个价值活动进行分析。该分析包括:一是分析该活动是否为增值活动;二是分析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优化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价值链。其次,要建立基于价值链的责任中心,即建立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责任中心,明确成本归属。 2.竞争对手价值链

电子行业的产业链和经营模式

电子行业的产业链和经营模式 来源:银通智略 电子行业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中国电子行业总产值约占电子信息产业的五分之一,其上下游产业链覆盖广泛。以宏观的角度上讲,从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上游的原材料、化工产品、生产设备。中游主要是电子元器件行业,按照工作是是否需要外部能量源,电子元器件可以分为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两大类。其中被动元件包括电容、电阻和电感;主动元件包括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下游是各种消费电子、通讯设备等终端产品。 电子行业产业链结构 一、半导体行业 1半导体产业结构 半导体行业的上游为半导体支撑业,包括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中游按照制造技术分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下游为消费电子,计算机相关产品等终端设备。半导体行业除了受行业供需变化周期性影响外,还受到新产品周期的影响。每当新产品大范围推广时,就会带来半导体行业的繁荣。整个半导体产业结构如下图。 半导体产业结构

半导体产业转移将经历从初期、中期、后期到新一轮产业转移后期4个阶段。目前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还处于转移的初期,一方面受益于工程师红利和技术的进步,成本优势显现,进口替代空间大。近几年国内每年芯片进口金额都接近甚至超过原油进口。国产半导体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随着半导体产业项目在我国的陆续落地,我国目前已经处于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的第一阶段末期,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产业转移中期。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如下图。 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

2半导体行业经营模式 半导体行业的核心主要是IC(集成电路),主要的经营模式有两种IDM模式和分工模式。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s)集成设备制造商,主营IC 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全球的大多数半导体厂商都是IDM模式,比如三星、因特尔、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 而半导体行业的另外一大模式是由台湾最先开启的一种分工细化模式,由于IDM 模式的公司必须同时完成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高技术、高门槛的环节,大大增加了难度。而产业分工细化的模式使得IC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可以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案例研究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之道 研究背景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 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出现。 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品质。当前 中国的食品行业,中小型企业众多,技术水平低,竞争激烈,价格低廉,利润空间 狭窄,质量不一。但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及多样化的饮食结构是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 基石,所以整合食品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迫在眉睫。而中粮集团作为我国国 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的国有企业 , 致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且安全放心 的食品。 中粮集团在 2009 年首次提出“全产业链”战略,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 整合,将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管理协调,可以提高价值的增值效率和企业对产业 链的掌控能力。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三井物产通过交叉持股,网状 辐射,渗透中国钢铁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国企业通常采用的纵向并购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 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 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中粮全产业链战略模式通过对原料获取、物 流加工、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 通。企业采用全产业链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竞争优势: 首先,“全产业链”模式能够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行业内竞争激烈。仅靠企业内部发展,快速提高竞争力并不现实,但可以通过兼 并收购迅速扩大规模。 第二,“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型跨国企业专注于核心 技术的发展,而国内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从而导致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通 过收购上下游的公司,企业能够学习到新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答案详解 第十九章 仲裁

第十九章仲裁 一、思考题 1.在进出口贸易中,解决争议的办法有哪几种 答:在进出口贸易中,买卖双方解决合同争议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1)友好协商 争议双方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通过协商,达成和解,这是解决合同争议的好办法。但是,遇到与合同当事人有较大利害关系的争议时,争议双方往往各持已见,难以达成共识,故此种解决争议的办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2)调解 若争议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不能达成和解,则可在争议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出面从中调解。调解应在确定事实、分清是非和责任的基础上,尊重合同规定,依照法律,参照国际惯例,根据客观公正和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以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和解。 (3)仲裁 仲裁是指买卖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交给双方所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而这个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必须遵照执行。国际货物贸易中的争议,如经友好协商与调解都未成功,而当事人又不愿意诉诸法律解决,则可采用仲裁办法。 (4)诉讼 争议双方经过友好协商与调解,都未达成和解,而他们又不愿采取仲裁方式,则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争端。 考虑到友好协商与调解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诉讼也不是理想的途径,所以仲裁就成为解决合同争议广泛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 2.何谓仲裁为什么仲裁是能为买卖双方所接受的一种比较常用的解决争议的方法 答:(1)仲裁的含义 仲裁是指买卖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交给双方所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而这个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必须遵照执行。 (2)仲裁是解决国际贸易争议重要方式的原因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买卖双方解决合同争议有友好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途径。考虑到友好协商与调解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诉讼也不是理想的途径,而仲裁具有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费用开支较少,具有灵活性、保密性、终局性和裁决易于得到执行等优点,所以仲裁就成为解决国际贸易争议广泛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 3.进行国际商事仲裁,通常要经过哪些程序根据我国仲裁规则,仲裁庭是如何组成的答:(1)仲裁的程序 仲裁程序是指进行仲裁的过程和做法,主要包括仲裁申请、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审理及作出裁决等。各国仲裁法和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对仲裁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 (2)我国仲裁庭的组成规则 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或本规则另有规定,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 4.简述仲裁协议的作用。 答:按照我国和多数国家的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仲裁协议表明双方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自愿提交仲裁。仲裁协议约束双方当事人

国际贸易课后答案66308

第一章导言 1.对外贸易产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1)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存在各自为政社会实体间的交换行为 2.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后贸易才具有“世界”的概念? 地理大发现将各洲独立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 3.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6)各种类型国家经济发展对贸易的依存度都在提高。 4.什么是对外贸易量?它与对外贸易额是什么关系? (1)对外贸易额在进行年度对比时存在缺陷,它在反映规模的同时,也涵盖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2)对外贸易量是以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它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单纯反映规模因素对贸易额变动的影响。 5.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是什么? 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 6.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它要说明什么问题? (1)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 (2)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第二章国际分工 1.为什么说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与资本输出使得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的分工、工业产品生产国家与初级产品(农产品、矿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得以强化,导致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具体表现为: (1)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2)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他们之间也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关系。 (3)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除亚、非、拉国家之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 总之,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参加国际分工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许多部门首先是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而每一个国家消费的许多产品都源自世界市场,直接或间接凝结着许多国家劳动者的劳动。 2.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5)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渐显著。 3. 为什么说比较成本论是对绝对成本论的继承和发展?

创新链产业链

附件 深圳市2015年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新链+产业链” 融合计划申报指南 一、重点支持链条 1.无人机 重点突破无人机一体化数字航空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用发动机控制系统、高精度飞行姿态控制系统、通用地面操控平台系统、数据链通信及导航系统、人机交互系统、动力系统、无人机载荷系统和高清图像传输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无人机设计、测试、总装集成能力,重点培育无人机在影视传媒、商业航拍、现代物流、城市规划、智能交通、警务通勤、应急救灾、地质水电和农林渔牧等领域应用,推动无人机产业规模化发展。 2.航空电子 重点突破陀螺仪、航空用微电机系统、高集成度一体化封装电路板、IC封装载板和LED显示/触控模块等核心零组件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飞行管理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飞行导航通信系统和机载影音娱乐系统等,提高关键机载电子设备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适航取证工作力度,努力扩大航空电子产业规模。 二、设定依据 (一)《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深

府…2013?118号)。 (二)《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深府…2013?122号)。 三、支持数量及资助方式 支持数量:根据年度资金扶持计划和项目评审结果确定。原则上每个“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链条支持一个实施方案。每个实施方案的资助总额不超过总投资的20%,年度资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支持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补助资金将根据实施方案年度检查评估情况分期拨付。 支持方式:企业自筹为主、政府无偿资助。申报单位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社会公示、资助机关审定。 四、申报条件 (一)实施方案符合产业规划和申报指南重点支持领域要求,实施周期不少于3年,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 (二)项目单位必须是在深圳市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强科研或经营能力、运行管理规范的从事未来产业研发、生产及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其中: 牵头单位应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生产及服务,拥有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发表过相关高水平研究论文或取得发明专利,具备良好的产、学、研、用合作基础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 协作单位应具备相关领域的工作基础、健全的财务制度和优秀的技术及管理团队,具备承担子项目研究开发或产业化推广的基本 - 2 -

国贸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世界贸易概览 1、引力模型的作用:引力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而且能够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仍然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因素。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亦可等于对该国所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之和。 3、引力模型产生的基础是:现实充分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其进出口总额息息相关。 4、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 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其方程式为:T ij=A*Y i*(Y j/D ij) 其中,A是常量,T ij是i国与j国间的贸易额,Y i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Y j是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 ij是两国间的距离。 5、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即其有效的原因:广义的讲,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同时,由于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进而大量出口产品。(在两国贸易中,任一方的经济规模越大,则双方的贸易量就越大。) 6、引力模型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有助于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文化的亲和性、地理位置、运输成本等都会影响贸易规模。 7、所有估计出来的引力模型都表明两国距离对贸易有负的效应。典型的估计是两国距离每增加1%,则两国的贸易量要降低0.7%~1%。下降幅度部分地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 8、在各国GDP和距离给定的情况下,有效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比无效的贸易协定更能显著增加成员国的贸易量。贸易协定虽然可以消除成员方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对各国国界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最近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即便产品和服务可以免关税和无限制地进入疆界,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产生的贸易量也要比在同样条件下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量大。 9、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亦称为离岸服务,是指曾经必须在一国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10、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工业制成品,如汽车、计算机、服装等;矿产品,包括从铜矿砂到煤炭各种产品,如石油;农产品,如小麦、大豆、棉花等;服务出口,包括传统的运费、保费和旅游收入(运费由航空公司和船舶公司收取,保费由国外客商支付,旅游收入由国外游客提供。);服务贸易、电子传输等。 本章重点习题(P23~24) 1、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英语国家,两国的人口规模也相差不太大(加拿大多60%),但是相对各自GDP而言,加拿大的贸易额是澳大利亚的两倍。为什么会如此? 根据引力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不仅与两国的GDP相关,同时两国间的距离也是关键因素。澳大利亚由于地处偏远而面临着成本相对较高的运输进出口贸易,从而减少贸易的吸引力。加拿大的边界有一个大型经济体——美国,而澳大利亚附近没有主要经济体,这使得加拿大的经济更加开放而澳大利亚的经济就相对独立。 2、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贸易伙伴不同。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其GDP而言很大。用引力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墨西哥在地理上相当接近美国,但却远离欧盟,这就导致了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在地理上与这两个经济体的距离相当,所以它与这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量是大致均分的。墨西哥的贸易量比巴西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墨西哥接近一个主要经济体——美国,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墨西哥是它是一个庞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成员。巴西是远离任何大型经济体,并且它是一个与相对较小的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

产业链整合的优势及案例分析

产业链整合的优势及案例分析 产融联盟吴志岗 1. 产业链整合的提出 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由于廉价劳动力丰富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资进入,中国逐步成为跨国企业的生产基地。而单纯的产品制造本身不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品牌建立,因此中国走上一条以单纯产品制造为主的制造业发展之路。然而正是因为产品制造的低技术复杂度和无品牌纯代工的策略,使得生产制造成为整个产业链中中利润最小的环节。例如“代工帝国”富士康的母公司,台湾上市公司鸿海集团的利润率,从2006年的5.9%降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2.0%水平1。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以及制造利润的不断走低,如何摆脱中国制造业的产业格局困境,成为近年来不断被讨论的话题。其中有不少人认为产业链整合是制造业的出路,而支持这一观点的郎咸平教授则了提出“6+1产业链”2理论,认为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整体垂直整合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困境摆脱欧美企业控制的出路。但产业链整合是否真的是拯救中国制造业的一剂良药?本文阐述中国制造业的整整困境所在,以及产业链整合策略为企业带来的利弊。 2. 产业链整合的优势及案例分析 产业链整合思想的核心是企业从初期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再到物流配送,以及最后的批发与零售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做垂直整合,形成“全产业链”。产业链整合力求解决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如下问题: (1) 摆脱低利润的制造环节,整合后拥有更多创造利润的空间; (2) 摆脱过去对产品的研发和品牌塑造的忽视,增加产品和企业的附加价值; (3) 通过整合前端供应商和物流,把握更多的成本控制筹码; (4) 打破国外品牌在定价策略上的垄断,控制零售渠道,让企业享有定价权; 可见产业链整合策略若能实施,将大为加强企业和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拥有2000亿美元和15%年增长率的零售巨头沃尔玛集团,并非只是一家零售企业,其在中国就拥有1800种以上的自有品牌产品,范围涉及食品,电器,家居用品,服装等。而在不断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同时,沃尔玛还不断加强对上游农产品货源的控制,从而形成具有垄断地位的全产业链格局。 相应的,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京东也积极学习沃尔玛避免重走淘宝旧路,花费所募集资金的大部分(例如C轮15亿美元融资的几乎全部)建立庞大的仓储库存及物流配送体系,使其在正式IPO前就已经在仓储物流和存货周转率上取得竞争优势。乳制品巨头蒙牛集团则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建立现代牧场加强对前端奶源的掌控,使其在黄曲霉毒素事件发生前的确取得了较高的增长。 而对产业链整合最为成功的当属日本四大垄断财团之一的三井集团。三井集团从前端的石油天然气开采,矿产资源开发,远洋运输钢铁制造,直至电子,机械,医疗设备等终端消费品均有世界级企业分布并形成垄断。前端有三井物产,巴西淡水河谷等公司把握供应链和物流环节的企业,后端则有索尼,东芝,丰田汽车等顶尖500强公司控制零售渠道及生产消费品。可以说三井集团的全产业链帝国甚至超越了我们对传统跨国企业的分析和理解。 3. 产业链整合的利弊案例分析 产业链整合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前景虽好,如今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想做到却有着很大的实际操作难度。前面提到蒙牛集团为控制前端奶源供应而建立现代牧场,然而这样一个垂直整合的策略,却使从前只需要为终端奶制品安全性负责的蒙牛遭遇了奶源抽检不合格的问题。垂直整合后企业不但需要更多资源对上下游产品质量负责,还需要承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 比亚迪集团2005正式进军汽车行业后,与传统汽车企业的发展不同,其凭借在电池行业积累的成本控制和垂直整合的经验,迅速在整个产业链扩张其产业布局。到2009年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全产业链格局:从前端发动机、空调、安全带、安全气囊、倒车雷达等绝大部分配套零件的生产,到焊接、涂装、总装的装配流程,再到被称为“千店工程”的覆盖省会城市100%、地级市80%、县级市达到70%、总网点达900个、客户服务中心8个的庞大销售网络提供配件配送和技术支撑,全部自给自足。然而巨额投入形成的全产业链格局并未带来营业额的显著提升,从2010年至今,比亚迪在不断调低汽车销售量预期的同时,成本不断上升,应收和利润则大幅降低。一家以制造业出身的生产企业却拥有巨大的销售成本,2011年上半年的销售成本就达到了185.31亿元,2011上半年,总营收下降4.3%,净利润较少88.6%。而2010年还遭遇了和蒙牛类似的自造雨刷被大量投诉事件,致使明星车型F3销量锐减。2011年,比亚迪已经开始采购博世的雨刷配套产品。

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联系与区别

价值链、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联系与区别 1三个概念的定义 所谓价值链(Value Chain ),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它 反映企业所从事的各个活动的方式、经营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企业各项活动本身 的根本经济效益。 供应商生产帝经誚商零售户I—消费看 价值上游价值琏下游 图一价值琏图示 企业价值链分析示意图 所谓供应链(Supply Chain),是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所谓产业链(Industry Chain),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 我国通用航空全产业链

图2服装产业链架构 2.三个概念内涵的区别 由定义可见,价值链主要是相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 是针对企业经营状况开展的价 值分 析,其目的是弄清楚企业的价值生成机制, 剖析企业的价值链条的构成并尽可能加 以优化,从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企业不同其价值生成机制也不同,在这些企业 的价值链条构成中各有其价值生成的重要节点,有的在生产,有的在研发,有的则在营 销或管理上。如果企业某一节点上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同行中遥遥领先, 我们可以说这个 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了核心竞争能力。 供应链往往是相对多个企业而言的, 除非是大型的企业集团,否则很难构建其自身 的供应 链,即便如此,有时也难免向集团外部延伸。因此,供应链可以说是企业之间的 链条连接。供应链来自于物流XX ,对其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一般来讲指的是跨企业的 物流管理。但是,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企业在完成其自身流程的变革后实现 同其他企业的连接已不仅仅局限在物流管理层面上, 这使得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增加了商 流的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推动的, 同时也是企业实施战略联 盟和虚拟经营的结果。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 提高反应速纺织技术研发 面辅料生产 K ______ __ _______ 服装设计 服装加工 ----- ------------- \ 时装 辅料 成衣 I ________ ) 国内市场 际市场 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