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物理电学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电学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电学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电学基本概念

07级09春物理复习提纲

A.上学期必须记住的知识点

一、电流和电路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相反)。

3、电源是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5、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7、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8、导体和绝缘体的主要区别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但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9、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它移动的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10.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11.电路有三种状态:(1)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断开的电路叫开(断)路;(3)直接用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或用电器两端)的电路叫短路。

12.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方式的图叫电路图。13.把元件逐个首尾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相互影响)

14.把各元件首尾分别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相互独立)15、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电流用符号I表示。

16、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

17、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大格是0.1A,分度值是0.02安;②0~3安,每大格是1A,分度值是0.1安。

B。要熟记的本学期的知识点

二、电压

1.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用符号U表示。

2.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此时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大格是1V,分度值是0.1伏;②0~1 5伏,每大格是5V,分度值是0.5伏。

5.要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三、电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电阻用符号R表示。

2.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00千欧;1千欧=1000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大小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滑动变阻器:

(1)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元件两端的电压。

(3)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该变阻器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4)正确使用:①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要"一上一下";③通电前应把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地方。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 I=U/R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 R

=nR

④分压作用:U

1 :U

2

= R

1

:R

2

6.电阻的并联有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

1+I

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

和)②电压:U=U

1=U

2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

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

数和)或1/R=1/R

1+1/R

2

(R=R

1

R

2

/R

1

+R

2

)如果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

= R /n

④分流作用:I1:I2= R

2:R

1

五、电功率

1.电流所做的功叫电能(电功),符号为W 2.电能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kW·h=3.6×106J

3.测量电能的工具是电能表(电度表)。表上的220V表示要在220伏的电路中使用;10 A表示标定电流是10安(20)A表示短时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0安;600r/ kW·h 表示用电器每消耗1 kW·h,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计算方法:

(1)W= n

N

kW·h(n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表已

经转过的转数,N表示每kW·h电能表转盘要转过的转数)

(2)W=Pt(P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t表示用电器的工作时间;当P的单位为kW,t的单位为h时,W的单位对应为kW·h;当P的单位为W,t的单位为s时,W的单位对应为J)5.用电器在1s内所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P);国际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有:千瓦(kW)6.计算电功率公式:

(1)定义式:P=W/t

(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 →伏(V);I→安(A))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2)测量式:P=UI=I2R=U2/R

7.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8.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9.实际电压: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10.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它决定灯泡的亮度。

(1)U

> U

时,则P

> P

;灯很亮,易烧坏。

(2)U

< U

时,则P

< P

;灯很暗,

(3)U

= U

时,则P

= P

;正常发光。(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

用,则有P

:P

=U

2:U

2。)

11.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功率

(1)实验原理:①测电阻:R=U/I;

②测电功率:P=UI

(2)实验器材:标有额定电压的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3)实验电路图

(4)实验注意事项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②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的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一端,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能保护电路③测量时应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5)问题

①小灯泡电阻能通过取平均值减少误差吗?

②如何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③灯泡的电功率能通过取平均值减少误差吗?

11.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

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 →安(A);R→欧(Ω);t→秒(s)。)

(3)在纯电阻电路(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的电路),即有W=Q,可用电能公式来计算Q(Q=W=Pt)。(4)应用:计算电阻、电热器(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电饭锅、电暖器、电灯等)产生的热量

(5)电热的防止措施

①散热窗②散热片③散热风扇

(6)问题:为什么通过电线接到电路中的电炉丝热得发红,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六、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插座等组成。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当电路被保险装置切断后,应先找出故障并排除后再恢复供电。

5.插座用于给可移动的用电器供电,对于三孔插座,其中两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插座的另一孔接地线。

6.测电笔是辨别火线的工具,使用时手指接触金属笔卡,金属笔尖接触电线,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如果所测的两根线氖管都发光,则说明零线出现断路故障。

7.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并与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或大地构成通路造成的。为了安全,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8.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9.家庭电路安装的原则是: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

10.几种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①电线的绝缘皮破损;②用电器机壳没有接地;③在电线上晾衣服;④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

11、触电的急救步骤①立即切断电源;②必要时应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③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七、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钢、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S极。

3.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它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形状相似。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位置刚好相反但并不重合,这个现象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提出来的。

4.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

5.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它是利用铁芯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中能被磁化的性质制成的。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场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

6.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控制电路)的通断来间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工作电路)的装置。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它由电磁铁、衔铁、弹簧、触点组成。

7.扬声器是把不断变化的电信号通过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带动线圈和纸盘振动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

8.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所有的电动机都是由转子(线圈)和定子(磁体)两部分组成。电动机中的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能连续转动;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9.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大型发电机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周期是0.02s,电流在每秒内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100次。

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

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 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 U R、P = W t、P = UI、Q = I 2Rt 。其他 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 P U(5) U = IR (6)R = U I(7)R = U2 P(12)P = U2 R(13) P = I 2R (14) W = Pt (17) Q = I2Rt 这八 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本资料大部分来自网络,经过格式转换,以便大家使用,并对部分内容修改整理。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公式总结: 欧姆定律: 电功: 电功率: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1+P2,也可以跟据P=UI进行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与之类似。 2、用欧姆定律I= U R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但此 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3、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 t 与P=UI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 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即:I=错误!、P =错误!、P = UI、Q= I2Rt。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可以在掌握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5、应熟练掌握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导出公式。具体公式:在表中分别是如下八个公式(2)I= 错误!(5)U = IR (6)R=U I (7)R =\F(U2,P) (12)P =错误!(13)P= I2R(14) W =Pt(1 7) Q =I2Rt这八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的频率也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初中物理电学详细知识点 一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1.①电荷只________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正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负电荷。②同种电荷互相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③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 ____④电荷的多少称为________。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等是常见的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是常见半导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总结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句话概括一个知识点】公式整理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 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生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C)。 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1.6×10-19C 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 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闭合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 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 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 c =3×108m/s =3×105 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 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

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 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 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 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人教版初三物理电学实验专题训练

初三物理电学实验专题训练 1.当温度降低到—定值时,某些物质的电阻值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如果能够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材料,那么下列家用电器可大大提高效率的是:( ) A.电风扇 B.微波炉 C.电饭锅 D.白炽灯 2.现有图9所示的实验器材,其中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额定功率是0.8瓦.要求开关控制电路,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灯泡的电阻和电压;用滑动变阻器调节通过灯泡的电流,且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电流变大. (1)按上述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成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请在图(b)中标出这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R甲大于于R乙,通电一段时间后,甲瓶玻璃管中的煤油上升得比乙高。该现象能够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电压 B.电流 C.电阻 D.通电时间 4.小明为了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找来了如下器材:12V的电源,开关,一段电炉丝,粗细、长短与电炉丝相同的 铜导线,蜡和导线若干。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 实验:把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在电炉丝和铜导线上分别滴上几滴熔化的蜡。 如图3-3所示,等蜡凝固后,合上开关,过一 会儿,发现电炉丝上的蜡熔化了,而铜导线上

蜡没有熔化。 (1)他的这个简单实验能不能用来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2)他把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什么? (3)电炉丝上的蜡能熔化,而铜导线上的蜡没熔化,则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实验桌上备有电流表一只 (量程为0.6A和3A),电压表一只(量程为3V和15V),电源—组 (6V),额定电压为3.8V灯炮一只,其灯丝电阻约20Ω,“10Ω1.5A"和"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若用以上器材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 (1)为组成实验电路除以上器材,还需要 1只,导线至少根,实验中,电流表应使用______A的量程;电压表应使用_____V 的量程。根据实验要求,他应选择规格为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若闭合开关之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在零刻度线左侧,解决的办法是。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中未连接的部分连接好,使它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3) 上表是四位同学在实验中遇 到的现象,请你分别写出造成这些 现象的具体原因。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知识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 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点总结大全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路的几种状态: ①、串联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 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②、并联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 本支路上用电器。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 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 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 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 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 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U)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 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详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项练习 一、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 1.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开关S3连入电路中.(要求:只闭合开关S3后,R1、R2以及电流表串联;导线不许交叉) ②小明将S3闭合后,发现电流表均无示数.于是他用一只电压表对电路故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进行了检测,将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电压表与电流表均无示数;接在R2两端时,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电路中的故障是.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读出了电路中各电流表的示数,得到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继续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①各开关的连接情况是(填写各开关断开或闭合). ②分析实验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如图2所示),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 ③电阻R1:R2=. (3)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拓展】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小明两次实验中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P最大:P最小=.2.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九年级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电学基础知识点回顾与归纳 电学一:电路 一、简单电路的组成 简单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 二、电路种类 1、通路:线路接通时,有电流从电源正 _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到电源负__极. 2、开路:线路断开时,电路中没有(有或没有)电流. 3、短路:当电源直接用导线相连时发生短路,此时用电器中没有电流;但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使电源及导线发热过多而被烧坏,因此电源是不允许被短路的. 三电路的连接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四、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金、银、铜铁、铝等)、人体、大地、碳、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难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纯水等.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有可能变为导体. 五、六、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进户线有有两条,一条叫零线,叫火线,能使试电笔的氖管发光。电灯和开关是串联连接的,插座和电灯并联连接. 2、白炽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内_能和光能,因此灯丝要用熔点高的钨制成 3、电路中的总电流是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的.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超过安全电流的常见原因是短路和用电器功率过大. 七、安全用电 1、触电:触电一般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事实表明,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触电类型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2、安全用电的原则:对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即不接触高于36伏的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皮。发生触电时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3、保险丝的作用:是在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危险程度以前自动切断电路. 4、三线插头:标有L字样的接火线;标有N字样的接零线;标有E字样的接地线; 电学二:欧姆定律 一、电流I 1、电流的方向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导线等流向电源的负极. 2、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必须有电源,电路必须是闭合回路. 3、电流[强度]:表示电流的强弱。用符号 I 表示。 4、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主单位是安培,国际符号是A.1 A=103mA=106μA 5、电流表( ):实验中,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它必须串联在被测的电路中,并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通过它的电流绝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使用时,绝对禁止不经过用电器将它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6.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数学表达式I=I 1=I 2 . 并联电流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数学表达式I=I 1+I 2 二、电压U 1、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主单位是伏特,国际符号是V.1kV=103V=106m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是2V;照明电路(或称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 2、电压表( ):实验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测量时,必须把它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正接线柱应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那端;使用时,所测电压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3、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数学表达式:U=U 1+U 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数学表达式:U=U 1=U 2 . 二、电阻R 1、电阻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导体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主单位是欧姆,国际符号是Ω.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资料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公式 质量m 千克kg m=ρv 温度t 摄氏度°C 速度v 米/秒m/s v=s/t 密度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F 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 功W 焦耳(焦)J W=Fs 功率P 瓦特(瓦)w P=W/t 电流I 安培(安) A I=U/R 电压U 伏特(伏)V U=IR 电阻R 欧姆(欧)Ω R=U/I 电功W 焦耳(焦)J W=UI t 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Q 焦耳(焦)J Q=cm△t 比热c 焦每千克摄氏度J/(kg?°C) c=Q/m△t 常用数据: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N/kg。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 单位换算: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

电学专题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知识点一:伏安法测定值电阻Rx的阻值 1、实验目的用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2、实验原理:R=U/I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通过它的电流 4、实验电路 5、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电阻、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同时又保护电路) 6、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测得的电阻值并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流和电压,计算出测得的电阻值并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 ④: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⑤: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7、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知识点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1、实验目的用电流、电压表测小灯泡L的电阻 2、实验原理:R=U/I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4、电路图:

5、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同时又保护电路) 6、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读出电压表、 电流表的示数,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并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 ④:计算出每次测量得的电阻值并填入表格中。 ⑤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7、记录表格: ◆实验中注意事顼: (1)连接实物时,连线不能交叉,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目的是防止短路引 起电流过大保护电路。 (2)测定值电阻Rx的阻值时,三次电压、电流值,算出三次Rx的阻值,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少误差。(3)测小灯泡L电阻时要测出三次电压、电流值,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但不能求平均值,因为小灯 泡的亮度电流、电压变化时、温度是变化,从而使电阻变化。测量三次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当电流、电压变化时,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情况。 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的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特点:在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在串联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I=U/R的变形公式U=IR可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电阻R2两 端的电压U2=IR2所以,即,该式表明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特点。 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的关系:设串联电路的分电阻阻值分别为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通过这个电路的电流都是I,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R,U1=IR1,U2=IR2;由于U=U1+U2,因此 IR=IR1+IR2,由此得出R=R1+R2。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第一章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第二章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5.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 大。 6.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 是等效的。 8.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9.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 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0.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1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 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12.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13.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 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4.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5.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 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焦耳。 16.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 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初中物理电学学习知识点及公式总结.doc

. 1、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的中的规律:(☆☆☆☆☆) 电流: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I1R1=I2R2 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U=U1=U2 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 电阻阻值都要小。(总电阻越并越小) 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如果 n 个阻值都为R0 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 ◆如果 n 个阻值都为R0 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0/n

. 功:◆串路:功等于各个用器的功之和。即:W = W1+ W2+?Wn 流通各个用器所做的功跟各用器的阻成正比,即: ◆并路:功等于各个用器的功之和。即:W = W1 + W2+?Wn 流通各支路在相同所做的功跟支路的阻成反比。即: 功率:◆串路:功率等于各个用器功率之和。即: P = P1+P2+?Pn 各个用器的功率与各用器的阻成正比 ◆并路:功率等于各个用器的功率之和。即:P = P1+ P2+?Pn 各支路用器的功率与各个支路的阻成反比。 2、公式:(☆☆☆☆☆) ◆ 流 (A) : I=U/R (流随着,阻) ◆ (V) : U=IR(不随流。是生流的原因) ◆ 阻(Ω ): R=U/I( 于此公式不能阻与成正比,与流成反比。阻与 流、没有关系。只与本身材料,横截面,度,温度有关) ◆ 能 (J): W=UIt , W=Pt (此二式是普适公式) W=I2Rt, W=U2t/R ( 适用于阻路中) KW.h 也是能的位俗称度。1KW.h=3.6 ×106 J ◆ (J):Q=I2Rt( 普适公式 )在阻路中(消耗能全部用来生量的路), Q=W 。所以在阻路中算可通算能来。注意:接有机的路不 是阻路,在的路中算只能用普适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 一、仪器使用 (一)电流表 1、观察电流表 (1)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____,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________. (2)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其中“-”是公用接线柱,“”或“3”是“+”接线 柱.当使用“-”和“”接线柱时,量程为__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当使 用“-”和“3”接线柱时,量程为__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 2、使用方法 (1)校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 (2)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 (4)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注:“试触“时,应使用用大量程,且只能把一个接线柱接好,用另一根导线头迅速试触另一接线柱,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反应…… 3、读数 上图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数为________;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数为________。两次读数之比为________。 4、理解 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很小,通常将电流表看成一根导线,电流表两端的电压忽略不计。 [典型例题]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分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他们的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 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 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同学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电压表 1、观察电压表 (1)电压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____,用此表测量的电压值的单位是________. (2)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其中“-”是公用接线柱,“3”或“15”是“+” 接线柱.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量程为__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当使用“-”和“15”接线柱时,量程为__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 2、使用方法 (1)校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 (2)并联:电压表必须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并注意使电流从标有“3”或“15”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 (3)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 3、读数 上图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数为________;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数为________。两次读数之比为________。 4、理解: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很大,所以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若跟其他用电器串联,会导致 其他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故在电路分析电路时通常将电压表看成是断路。 (三)滑动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________,达到改变电路中的 ________的目的。 2、观察滑动变阻器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初中物理概念汇总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公式 质量m千克kgm=ρv 温度t摄氏度°C 速度v米/秒m/sv=s/t 密度p千克/米3kg/m3p=m/v 力(重力)F牛顿(牛)NG=mg 压强P帕斯卡(帕)PaP=F/S 功W焦耳(焦)JW=Fs 功率P瓦特(瓦)wP=W/t 电流I安培(安)AI=U/R 电压U伏特(伏)VU=IR 电阻R欧姆(欧)ΩR=U/I 电功W焦耳(焦)JW=UIt 电功率P瓦特(瓦)wP=W/t=UI 热量Q焦耳(焦)JQ=cm△t 比热c焦每千克摄氏度J/(kg?°C)c=Q/m△t 常用数据: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 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v=s/t ③单位换算: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小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路有三种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

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三,电压 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