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系统

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系统

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系统
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系统

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系统

用户使用手册

当前版本 V1.0

中国大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图像视觉技术分公司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1)

1.1 系统简介 (1)

1.2 系统特点 (2)

1.3 系统运行环境 (3)

1.4系统登录 (3)

第二章功能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社区医生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功能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操作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眼科医生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功能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操作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检查中心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功能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操作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阅片中心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功能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操作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管理中心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 眼科医院管理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 区域中心管理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 系统管理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模块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分诊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预约数字眼科患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未预约数字眼科患者...............................................................................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门诊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门诊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诊毕病人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各项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远程会诊.....................................................................................................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收到会诊病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会诊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转诊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收到转诊病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请求转诊病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检查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 未检病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 送检病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阅片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1 阅片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2 阅片诊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阅片诊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4 工作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5 图像增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图像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1主窗口界面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2图像匹配界面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3眼底测量界面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4眼底图像拼接界面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查询.............................................................................................................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1 综合查询..................................................................................................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2 统计更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3 影像权限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 私有药品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 电子处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1 医生工作量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2 助手工作量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打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1 电子病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3 预约转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4 预约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VIP病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1 VIP病人病历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2 查看VIP病人病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3 VIP病人操作权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筛查数据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4.1如何搭建筛查数据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4.2使用筛查数据库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4.3如何实现筛查数据与远程眼科网的传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流程应用实例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医院内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远程会诊.....................................................................................................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预约转诊.....................................................................................................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预约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预约阅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常见名词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上传图片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WST 3DPIC PLAYER软件使用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1安装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2产品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3功能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4软件使用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5安装使用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软件技术支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系统概述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影像技术的发展,结合我国卫生服务的特点与需求,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现代服务业行动纲领,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优化配置和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在全国实现各城市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融为一体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公共卫生和国民健康信息管理体系将纳入到下一步规划的重点。但面对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国民经济水平差、东西部发展及城市农村发展不平衡,如何解决农村及社区医疗是摆在政府机构、医疗机构面前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程度的最大难题。

1.1 系统简介

此项目为国家科技部“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子课题——“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在国内第一个建立互联网上的眼科影像数据库(PACS)、临床信息系统(CIS),连接全国眼科专家的远程会诊体系。

针对我国医疗改革的难点及重点问题——加强农村及社区医疗保健的建设,发挥眼科影像学诊断及其远程医疗的技术优势,利用信息交流技术平台(ICT)及多学科合作、整合社区资源实现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系统(以下简称“远程医疗系统”),以其惊人的速度和影响力带动着现代医疗保健技术向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的更深领域发展,开拓了眼科医疗服务的新模式和新境界,使病人与医生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远程医疗可以满足跨院、跨地区的医疗求助或医疗协作需求,打破了传统医疗在环境、地点、场所、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全国医疗卫生资源共享。远程医疗也更贴近人民大众,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实现了医院内部门诊、检查、阅片一体化,同时实现了医院之间远程会诊以及远程预约功能(双向转诊、预约检查、预约阅片),减少患者食宿交通等非医疗费用的支出,解决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同时还节省患者挂号等待时间,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通过远程眼科平台建立三级防盲网,建立初级眼保健新模式和学科规范,使农村、边远地区及城市社区医院均享受专科医院的服务水平;建立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计算机图像分析及智能识别诊断模式,提高可预防盲眼病的诊断水平;通过观测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对重要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进行预测,并通过对特殊人群(高原人群和

妊娠妇女以及艾滋病)等患者的眼底观察,提出其早期预防和干预模式,使眼保健与预防健康保健一体化,创建以预防健康为目标的多学科合作平台;通过医疗信息化建设、电子健康示范应用,整合初级预防保健资源,提高效率、质量,降低成本,实现政府质量监控。

1.2 系统特点

1)升级维护方便

系统采用B/S架构,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应用程序,使用IE浏览器便可访问,程序更新或升级时,不需要用户干涉。

2)可扩展性灵活性

◆基于Java技术开发,可实现跨平台应用。

◆每种角色对应的功能可以随意定制,方便管理。

3)操作方便易学易用

◆为了方便病历书写,实现描述信息标准化,系统提供了通用词库,还可以根据医生专

业类别以及病人群的不同,自行设计私人词库,并可优先显示,只需简单的点击即可完成。

◆具有电子处方功能,可设定公有药品,还可根据医生专业类别以及病人群的不同,设

定私有药品,仅需鼠标点击即可完成处方书写,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速度。

4)简单易用

◆通过底层的查询优化使数据检索及计算快速、高效,操作灵活、方便。

◆具有量化管理功能,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对目标分析的设定,瞬间得到分析

结果,并且同步生成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分析图形,使用过程简单方便。

5)灵活强大

区域中心具有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可进行图像校准、无缝拼图、边界分割、交互处理、定量测量、红绿显示等处理,并可通过多种显示方式帮助阅片,如双窗口显示、闪烁对比显示、立体显示等。

6)安全可靠性

系统采用软、硬件结合的加密方式,并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分配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保护系统数据免受非法访问。

1.3 系统运行环境

存储服务器配置要求:

◆CPU:Intel 四核至强处理器2G以上

◆内存:2G RAM以上

◆硬盘:SCSI硬盘,RAID5,200G以上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 / Advance Server/ 2003 Server

◆FTP服务:支持FTP服务

◆网络:集成双千兆以太网卡

◆其它:扩展性要好

客户机要求:

◆Pentium,64M RAM以上

◆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ies;WindowsXP

◆Microsoft IE 6.0

带宽要求:

◆网络专线2M以上

◆100用户以上,建议采用10M以上带宽

1.4系统登录

确认计算机可以访问互联网的前提下,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区域中心地址,以同仁医院为例,输入http://219.142.75.10:8080/tongrenWEB,启动远程医疗系统,出现用户登录界面如图1-1-1:

图1-1-1 登录界面

可以以医生或VIP客户的身份登录该系统,选择相应的类别,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进入主界面,如图1-1-2:

图1-1-2 系统主界面

如上图所示,我们将图中的主界面分为以下几部分:

1)区域①导航栏:依次显示区域中心名称、眼科基地名称、社区医院名称以及用户名。

2)区域②菜单栏:根据登录用户角色的不同显示不同的菜单。

3)区域③信息栏:远程调阅患者历史病历。

4)区域④主窗口:显示不同菜单项的操作界面。

肿瘤专科医院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2019年版)

肿瘤专科医院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2019年版) 目录 一、基本要求 (2) 二、医疗服务能力 (3) 三、教学能力 (5) 四、科学研究能力 (7) 五、癌症临床试验能力 (8) 六、承担公共卫生任务情况 (9) 七、落实医改相关任务情况 (10) 八、医院绩效 (11) 附表1.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 (12) 附表2.疑难危重症病种清单 (12) 附表3.核心技术清单 (22)

一、基本要求 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应当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或具备相应肿瘤专科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所处地理位置应当交通便利,方便区域内癌症患者就医,开展的诊疗科目齐全,有与之配套的完善的医技科室,有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高水平人才梯队和信息化水平,有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医院具备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能够承担区域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及医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其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安全、教学和科研能力达到国内或区域内领先水平。医院切实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具体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应当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或具备相应肿瘤专科能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二)近三年年均收治癌症患者≥5万人次,其中疑难危重病例数≥60%,肿瘤三级、四级手术病例占比≥85%; (三)肿瘤放射治疗年总人次≥5千人次,直线加速器≥5台,

并有后装近距离治疗设备; (四)年均病理会诊量≥1.5万次; (五)重症监护室(ICU)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1%; (六)须获得肿瘤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二、医疗服务能力 主要临床专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妇科、放射治疗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相应肿瘤专科护理能力达到区域内领先水平;具备组织开展临床研究的能力,配合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临床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能提供内科、外科、麻醉科、妇科、放射治疗科、影像诊断科(包括X线、CT、MRI等)、超声科、检验科、病理科、内镜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核医学科、PET-CT中心、药剂科、营养科、中医科、疼痛科等诊疗服务。 (二)疑难病种诊疗能力。

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

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完善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联体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或者称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 第三条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应当坚持政府主导,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实施网格化管理。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以依托学(协)会等行业组织或医疗卫生机构自主组建为主,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进行指导。医联体建设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办医参与的积极性。 第四条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按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联体各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资金,切

实维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有效提升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体现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第五条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逐步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引导医联体内建立完善分工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医疗联合体持续健康发展。 第六条医联体建设应当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优化资源结构布局,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疾病预防、治疗、管理相结合,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 第七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医联体建设相关政策制定与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实施、管理与监督本辖区医联体建设工作。 第二章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 第八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加强中西医协同,科学规划、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主要发挥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均含中医医院,下同)以及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医院的牵头作用。原则上,委局属(管)医院、高校附属医院、省直属医院应当与城市医疗集团形成高层次合作关系,不牵头管理城市医疗集团网格。 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在城市医疗集

一种区域医疗协同平台系统

本实用提供一种新型的区域医疗协同平台,包含了区域医疗协同服务装置、区域医疗资源注册与管理装置、医疗术语注册与管理装置、EMPI管理装置、PIX 管理器装置、XDS文档库管理装置、ATNA节点认证装置、业务统计分析装置等八大装置,区域医疗协同服务装置中包含区域挂号协同、区域医技协同、双向转诊协同三个功能模块,通过区域医疗协同平台可以进行预约挂号、预约检验、预约检查和双向转诊业务。医疗资源注册与管理装置对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机构、医疗器械设备、医疗卫生人员等资源进行统一注册和管理。医疗术语注册与管理装置对区域内医疗活动角色、医疗事件名称、医疗文档名称等医疗专业术语进行统一注册和管理。EMPI管理装置对居民的人口学和社会学信息进行注册并为该居民生成区域内唯一主索引(EMPI)。PIX管理器装置对居民在每个机构域(系统域)的主索引进行注册并与居民的EMPI进行关联和统一管理。XDS文档库管理装置对居民在区域内的医疗摘要文档、医疗影像资料、检验/检查报告、健康档案信息按照标准化的CDA格式进行存储并提供调阅服务。ATNA节点认证装置保证了患者的信息的私密性、安全性、数据完整性以及用户行为的可记录/可追踪性。业务统计分析装置包含预约挂号统计分析、医技协同统计分析、双向转诊统计分析三个模块,统计在规定的统计(月、季、年)内,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医疗协同业务情况。

一种区域医疗协同平台 技术领域 计算机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当下,“看病贵”、“看病难”、“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平等”等诸多医疗问题严重阻碍了医改的进程和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各医疗机构独自建设自身的信息系统形成了区域内各式各样的“医疗信息孤岛”。“重复检验、检查”、“看病排长队”、“医疗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经济负担和身体伤害,同时给医生准确诊断和疾病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现代网络信息化技术在迅速的发展,为现代医疗服务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供更便捷、更惠民、更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以现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整合区域医疗资源为理念,以支撑协同医疗服务为目的,建设新型的以居民为中心的区域医疗协同平台,实现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和二、三级医院之间的“预约挂号协同”、“预约检验协同”、“预约检查协同”、“双向转诊协同”等业务。整合和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消除异构的“信息孤岛”,达到医疗信息共享。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号难求”、“重复检验/检查”、“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大医院的专家号,同时达到了“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目的。横向整合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设备等硬件资源件;纵向深入了预约挂号、医技协同、双向转诊等协同业务。有利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医疗管理水平和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有效形式

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有效形式 作者:李海威单位:广东省计算中心 1建设的背景及意义 由于存在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供需不平衡等情况,从医疗卫生信息化角度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实现各级医疗机构间、城市与县乡、城市与农村间的区域协同医疗和信息共享。但由于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各异,底层数据结构和网络规划状况也不同,导致医院内部和医院间出现很多信息孤岛,增加了区域协同医疗的难度。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形式,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显得尤为必要。基于信息共享与协同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社区不同区域卫生信息在医院、社区之间的共享以及基于协同的开展实施,让我们对协同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共享模式逐渐的清晰化。 2平台技术架构 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是为卫生信息化提供一个医疗信息数据为核心的开发和运行平台,可以使用此平台快速的定制、开发和部署卫生信息平台项目,来满足日益增加的电子医疗信息共享与管理需求。其包括以下方面:基于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主要包括数据中心数据层、业务服务层、数据交换层,硬件网络基础设施层四个层次,还包括贯穿四个层次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两大体系。数据中心层主要是实现基于卫生信息共享与协同平台的数据存储,需要解决

数据存储的结构、模型、内容、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选型等。数据交换层和业务服务层主要实现基于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采集、交换与共享,数据交换层是直接与外部系统进行沟通的技术层,业务服务层是基于数据交换层根据数据结构设计各种业务服务组件来完成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共享。硬件网络层是指支撑平台的硬件设备和网络平台。标准规范体系是平台中必须遵循和管理的数据标准,是平台运行和应用的数据基础。安全保障体系是从物理安全到应用安全保障整个平台的正常运营。 3平台详细解决方案 3.1卫生信息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要对医疗卫生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交换与共享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标准维护和标准实施机制,指导使用和遵循标准,确保标准能够满足和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其中电子健康档案基础资源库的建设是卫生信息数据中心的重点。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由统一集中开发,统一部署。新建系统时应充分考虑与多级卫生信息平台的衔接,遵循相关数据规范与标准,不断补充、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的信息资源,各级授权用户在遵循相关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均可访问。它用于全面、有效、多视角地描述健康档案的组成结构以及复杂信息间的内在联系。

医院建筑布局 整理

根据2009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 (一)医院建筑区域划分:根据患者获得感染性的程度,应将医院分为4个区域。 1、低危险区域:包括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 2、中等危险区域:包括普通门诊、普通病房等。 3、高危险区域:包括感染疾病科、传染病房等。 4、极高危险区域: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隔离要求 1、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的污染。(四通道三区域) 2、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室宜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立,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 3、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 4、应按照手卫生规范的要求,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 (二)呼吸道传染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

为-15pa 。 隔离要求 1、应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 2、病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3、各区应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池。 4、不同种类传染病患者应分室安置。 5、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 6、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1m.(三)病区病室安置病人数及床间距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09年 第二十五条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第二十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第二十七条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基于分级诊疗的远程医疗协同平台的应用

基于分级诊疗的远程医疗协同平台的应用 目的基于分级诊疗的远程医疗协同平台的应用。方法建立医院信息传输的硬件平台,将远程医疗平台系统应用到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终端,实现医院信息的实时化采集和移动化办公。结果对区域医联体协议医院内纵向开展医疗技术帮扶、人才培养、远程协作、管理培训等交流合作,形成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互惠共赢新模式,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务。结论运用互联网+模式,打造以远程医疗平台为基础的区域专科联盟,可以将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有序高效利用。 标签:分级诊疗;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平台 Application of Telemedicine Cooperative Platform Based on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U Dong-fa Network Data Information Department,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51040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telemedicine cooperative platform based on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he hardware platform of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as established,and the telemedicine platform was applied into the panel computer or smart phone terminal thus realizing the real-time collection and mobile office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Results The longitudinal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assistance,talent training,telemedicine co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medical couplet agreement by the hospital can form an excellent long-term mechanism of medical resources rational flow,improve the medical service level of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realize the new model of mutual benefits and better serve the public. Conclusion The use of Internet plus mode,to create a Regional College Alliance to telemedicine platform based,can be reasonable and orderly and efficient use of high-quality medical resources. [Key words]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Regional specialist alliance;Telemedicine cooperative platform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制度建设的目標,概括起来就是分两步走,两年逐步完善,初见成效;五年全面提升,成熟定型。即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资源利用效

医疗协同信息管理平台方案

医院协同医疗信息平台 项目建设方案简介 景腾达远(南宁)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

(一)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以人为本,以病人需求为导向,实现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以实时互联共享方式开展协同医疗服务,降低协同医疗成本和能耗,提高协同医疗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便官兵与群众看病就医,提高官兵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二)满足医院与其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实时协同医疗服务、控制成本和节约医疗资源的需求;落实十八大和医改精神,促进医院和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密切医院与其它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的联系,提高医院软实力和竞争力,增加医院病源及病源的含金量,增加医院的收益。 二、项目创新点 (一)在区域内建立全方位、一体化的协同医疗服务,实现区域内多医疗机构协同交叉、一体化的协同医疗信息平台,使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官兵和人民群众就诊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方便官兵与人民群众,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 (二)将健康管理、协同诊断、转诊管理、预约服务、回访管理、医疗支援与协作、基层医疗机构医护培训管理等业务融合于一体化的协同医疗信息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与诊疗服务质量,使医院的诊疗服务更科学、更专业、更全面、更合理、更便捷,强化医院的软实力,全面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竞争力。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手段,建设以协调医疗服务为核心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医疗资源与信息资源,提高协同医疗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便患者诊疗,提高患者满意度,强化医院软实力和服务能力,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四、项目子系统介绍 (一)信息共享基础平台 基于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建立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对庞大的健康档案库进行存储和处理。同时在国家医疗信息交换网络尚未建立、标准尚未颁布时,我们采用消息中间件和XML技术以及独立的区域医疗信息交换系统,作为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与医疗信息交换网络互联的桥梁,便于日后实施与国家医疗信息交换网络的对接。 (二)协同诊断管理系统 1、协同医学影像工作站:基于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建立医院全员级Full-PACS、区域PACS、医院-其它医疗机构的协同三维临床诊断,通过互联网实现协同医疗机构的影像远程诊断与咨询服务。 2、协同医学检验工作站:基于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建立医院-其它医疗机构的区域LIS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区域内样本委托检验及诊断。 3、协同病理与内窥镜工作站:基于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建立医院-其它医疗机构的区域病理与内窥镜诊断与咨询工作站,通过互联网实现协同医疗机构的病理与内窥镜的远程诊断与咨询服务。

浅谈区域医疗中心战略和区域重点专科建设

浅谈区域医疗中心战略 和区域重点专科建设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浅谈区域医疗中心战略和区域重点专科建设 (哈医大一院构建区域医疗中心的设想及实践) 一、哈医大一院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疗中心,共有93个临床科室,54个医技科室,现有员工5192余人,副高职称以上专业人员876人,拥有开放床位4440张。2013年门、急诊量达万人次,住院手术万例。医院同时承担着副省级以上领导及重要外宾的保健、诊疗任务。 1992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获全国“百佳医院”称号,2010年再次以全省最高分通过三级甲等医院复审。医院与省内外90余家医院结成了协作医院,医疗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17个专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3个专科成为黑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1个省重点学科,医院以技术创新为源动力,实施“专科有特色,专家有特长”发展战略,每年近百项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 2011年获得“全国首家五星级示范临床教学基地”称号。在院学生3,000余人,年接收进修医师近400人。医院发明的亚砷酸注射液被评为国家二类新药,在中国科学院2000年《科学发展报告》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十大科技发明之一。医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成为多项慈善基金定点医院,每年定期组织专家医疗队赴贫困、边远地区义诊。

2012年5月,舍己救人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病势危重转入医院,经过113天的精心治疗,张丽莉转危为安,痊愈出院,哈医大一院出色的救治工作,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和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的高度评价。 医院大力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合作,2012年,成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学院基础外科及普外住院医师培训中心。每年举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数十次。 二、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布局现状 目前,我国80%的卫生资源在城市,其中约80%在大医院。农村卫生所及乡镇卫生院条件差,医生业务素质低,一次性医疗用品未能普及,消毒设施简陋,造成交叉感染的隐患很大.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服务需求增加,医疗服务模式落后,医疗服务从看病难、住院难到看病贵、看病不方便,而且费时间、费钱、交通不便、缺少人情味,得不到综合、连续的服务。 其实,并非所有疾病和健康问题都需要在医院才能解决,卫生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居民80%的医疗保健需求应该在社区得到解决,只有20%的需求要在社区以上的卫生机构解决。由于配套政策问题没有解决好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接轨的问题,双向转诊问题,双向转诊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级医疗机构对此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而且,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低下,得不到患者的信任,很多患者拒绝向下转诊。 三、黑龙江省自然环境及医疗资源分布现状

关于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区域医疗联合体是由三、二级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医疗机构联合体。建立医疗联合体是本市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完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项涉及到体制机制调整、具有较高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综合改革。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联合体改革,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10年拟在本市选择1-2个区县启动开展改革试点,在探索积累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向全市推广。为指导试点工作的实施,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本市实际,通过医疗机构管理模式、医疗保险支付模式和市民就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构建以区域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医疗资源的总体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探索建立中医医疗联合体,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强化职责,落实功能”的原则。强化各级政府对联合体各级医疗机构的投入和管理职责,切实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坚持分级诊疗,推动联合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切实落实功能定位,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分工协作。 2、“责权对等、统筹协调”的原则。注重责权一致,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府在医疗联合体组建中的积极性。加强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协同和管理协同,统筹兼顾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实际利益,充分发挥各方支持和参与改革试点的积极性。 3、“因地制宜,多元探索”的原则。鼓励各区县在国家及本市医改方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地域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兼顾历史上已形成的合作关系基础,开展不同模式的改革探索。 4、“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主要以管理为纽带,以章程为规范,以技术、人员、流程、信息方面的业务整合为切入点,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平稳启动,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 二、试点目标 通过对不同等级的公立医疗机构实施资源纵向整合,推动建立分工合理、密切协作的医疗联合体,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本市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为公立医院改革探索积累经验。具体目标是:(一)强化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通过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在联合体内率先探索补偿机制、治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改革,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健康区域建设。率先推行健康管理、预约服务和临床路径管理等服务手段的创新,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强化公益性质。

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的基础构件——文档共享服务

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的基础构件——文档共享服务 周世斌① 宋德波① 张月冰① ①北京方正众邦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区域协同医疗项目开发组,100080,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2号中芯大厦16层 关键词 IHE XDS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 文档共享服务 摘 要 跨机构文档共享系统(XDS)规范,对国内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关于机构间信息共享和交互部分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介绍了区域医疗协作中文档共享服务的基本功能和信息关系;并结合方正众邦的工作实践,对XDS规范在区域医疗系统中的应用及系统开发要点作了简要说明。 1概述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是使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逐步形成人才技术、规范管理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分摊医院就诊压力,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横向联结和向社区医疗服务的纵向延伸。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可能涉及多个医疗机构业务系统的整合或数据交换。由于区域内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间,不一定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很难用统一的软件产品约束。因此需要通过以患者ID交叉索引、文档共享服务和患者医疗协同为基础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完成对区域内跨系统跨平台的信息整合。显然文档共享服务是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平台最主要的核心应用之一。 由于区域内医疗卫生保健业务可能发生在各个不同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产生的档案信息也可能存放在各个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同样在社区对居民健康档案的组织存储时,不同的社区也可能以不同的信息形式存放,采用建设标准统一的文档共享服务系统,并维护共享文档的最新索引是必不可少的。 2文档共享服务的主要功能 文档共享服务系统的任务是为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相互调阅位于其他系统的患者诊疗(健康)记录提供服务。以解决区域范围内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共享和交互问题。 文档共享服务系统方便区域内各级医疗服务人员在得到居民授权的情况下,能够调阅和检索患者诊疗档案,查看患者在区域范围内各机构的诊疗服务及社区卫生保健服务记录,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摘要、检查检验报告、身体健康检查报告和居民健康档案等。 文档共享服务系统主要包括文档调阅服务系统和前置机系统两部分,它需要在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中心提供患者医疗卫生文档目录服务,存储和更新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患者就诊信息目录,并维护一个较新的索引,为跨系统跨平台调阅患者诊疗信息奠定基础。

基于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的数据中心研究

基于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的数据中心研究 冷金昌,彭坤,孙晓玮,张震江 [摘要]目的:研究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的功能及设计方法。方法:结合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分析建设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入手,研究数据中心的任务及实现方法。结果:就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的存储策略、服务功能和编码机制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结论:该研究对加快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关键词]区域协同;数据中心;信息共享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TP3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68(2010)01-0064-02 Research of Data Center Based o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Healthcare Platform LENG Jin-chang1,PENG Kun1,SUN Xiao-wei1,ZHANG Zhen-jiang2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048,China; 2.General Hospital of PLA,Beijing10007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functions and design methods of data center for regional collaborative healthcare.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informatization of regional collaborative healthcare,the necessary for constructing the regional medical data center was analyzed,with its task and implementation discussed.Results A set of solution to data storage,service and coding in the data center for regional collaborative healthcare was put forward.Conclusion The data center promotes the informatization of regional collaborative healthcare.[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0,31(1):64-65] Key words regional collaboration;data center;information sharing 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之一的“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新的现代服务理念为指导,以各级医疗机构为主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集成及信息共享,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消除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创建全新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实现我国医疗信息化提供经验和示范。 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作为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1基本概念 区域协同医疗数据中心是指在一个相对逻辑集中或物理集中的环境中,构建一个以存储和处理就诊者的临床诊疗信息为核心,面向区域内主要临床医疗机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中心建设应紧紧围绕医疗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核心,以人群健康和就诊者的医疗活动需求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成一个结构合理、网络互通、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方便实用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1]。成为既能满足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教学与科研管理需要,又能适应社会各阶层需要的信息交流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增值服务中心。 2数据中心的逻辑结构 区域医疗数据中心主要任务是存储、管理医疗服务中的共享数据,并基于此向外界提供核心医疗信息服务,满足区域医疗服务的各项需求,实现系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2]。如图1所示,从逻辑结构上划分,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由数据和服务组成。因此,区域医疗数据中心建设的2大任务就是:数据管理和服务提供。 3数据存储策略 区域医疗数据中心要解决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首先就要确定存储策略。我们从数据中心可能存储的信息分类入手,分析数据的增量,探讨不同的数据存储策略的可行性。 3.1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 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从种类可以分为就诊者的索引信息、就诊信息、各种检查\检验信息、治疗记录、病程记录和手术记录等,从数据格式可以简单划分为文字信息和医学图像/视频等。每条记录包含的信息量存在很大差异,比如:门诊病人的就诊记录一般约3KB左右,化验报告信息平均约5KB,检查报告平均约10KB,而X射线影像约16MB,MR影像约8MB,CT影像约20MB,彩超影像约5~60MB,住院记录约1 MB,病程记录每份约128KB。面对如此庞杂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存储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3.2数据中心的数据增长 目前国家没有权威部门对医疗数据的增长量做出统计,不过根据2008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从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和门诊、住院的平均医疗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数据的增长量。2008年居民每两周患病率高达18.9%,住院率为6.8%,人均住院天数为18d,医院平均门诊费用是128.7元,药费比重占50.8%,检查治疗费占28%,住院平均费用4874元,药费比重占42.3%[3]。从病人的医疗费用构成我们可以推算出,门诊病人平均3人做一次检查,1.5人做一次化验,一次门诊产生的数据量约为10KB文本数据、5MB影像资料,一次住院产生2MB文本数据、30MB影像资料。因此,对于一个面向300万人口的区域数据中心,1a的数据增长量约为文本数据17TB、影像资料70TB。 3.3数据存储策略的选择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H02A28) 作者简介:冷金昌(1970-),男,山东临朐人,硕士,主要从事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彭坤(1972-),男,湖南长沙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院信息系统及信息应用。 作者单位:100048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冷金昌,彭坤,孙晓玮);解放军总医院(张震江) 医院数字化Hospital Digitalization ·64·

区域活动《小医院》观察实录

大班区域活动:《小医院》观察实录: 地点:某幼儿园大班区域观摩活动 时间:2018年9月 观察内容: 区域活动“小医院”的游戏开始了,在区域中我观看到他们投放了医生的白大褂、医药小药箱、打针的一些针剂、药片、盐水袋等医药用品。游戏材料投放进去后,孩子们开始一看到新游戏的开始高兴极了,都争着要扮演医生,进入游戏后,孩子们有序的指导病人排号,引导病人进入不同的科室看病,孩子们拿着一些听诊器,针筒等开始当起了“医生”,“医生”在为病人看病时,其他“病人”在“护士”的引导下安静等待,病人们可以交流、可以各自询问一下看什么科室。当医生的孩子拿起医用用具,耐心的为“病人”检查。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也忍不住扮演病人介入了孩子的游戏,轻轻的问“医生呢?谁来给我看病啊?我的头真疼啊”A护士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说:“我头疼”。那你先量体温吧,医生那儿人很多,她拿起体温计假装着为我量体温,一本正紧地说:“你发烧了,我就带你去排个医生号,给你进一步了解病情。”A护士耐心的带着我去排了号,并指引我来到了医生的办公室,B医生详细的询问了我,并给我拿着仪器听了心脏等,并给我开了“药单子”,我拿了他给的“药单子”来到了收费窗口,交了钱领了“药”离开了医院。虽然孩子们玩的程序都是重复的,但小医院的游戏还在继续,医院依然很热闹。“小医生”有模有样地给“病人”看病,拿起针筒给病人打针,用听筒给病人听诊,并告诉“病人”检查的结果,例如:你发高烧了,你伤风了。”等。说好以后就自顾自地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医院”里多了一张床,旁边有挂盐水的皮管,有的病人进来后也不和医生交流,自顾自地往床上一躺,然后医生就来把管子贴到“病人”手上,那个病人就一直在躺在那里,非常地自得其乐。 观察总结: 1、大班孩子语言丰富,逻辑性较强,知道先干什么,在干什么,

医疗联合体方案

XXX人民医院 医疗联合体工作方案 医疗联合体是指由不同层级类别的医疗机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形成的一种组织体系。根据晋卫医政…2014?40号文件《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及XXX卫生局沁卫医…2014?31号文件《XXX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我院作为一所县级医疗机构,相继与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以“合作单位”身份建立医疗联合体关系。与XX镇卫生院、XXX镇卫生院以“核心医院”身份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关系,为了扎实搞好“医疗联合体”工作,特制定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与山西省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XX卫生院等建立医疗联合体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我院及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二、组织领导 医疗联合体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的长期性工作,为了加强组织协调,全面推动医疗合作体工作顺利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对“医疗联合体”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

组长:院长 副组长:业务副院长 副院长 成员: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院感办主任 院办室主任 农合医保办主任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主要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与上下级医院协调沟通、签订协议、进行督导检查评价、收集工作数据、定期总结汇报等工作。 三、重点工作 医疗联合体要以管理为纽带,开展以人员、技术、专科、信息、双向转诊等多方面的广泛合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临床重点专科 根据我院功能定位和群众需求,与省人民医院、市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大医院(对口帮扶神经内科)、山西省二院等多家三级医院协商帮助我院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帮扶神经内科学科、骨科、心内科、普外科建设。依托重点专科的建设,带动一般科室提升,特别是急需专业(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病理科等)以及对外转诊率较高的专科。 - 2 -

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的实施方案

关于建立xx医院 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的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新医改政策,按照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实行区域集团化经营管理,提高区域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方便群众就医,提升区、镇街、村三级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提高区域内就诊率,逐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基本原则,遵循医学科学规律,立足任城实际,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推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建全合作方式、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促进居民科学合理有序就医,逐步建立符合任城实际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居民受益。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就近就医,方便快捷的原则。 2、坚持规范管理,稳步推进的原则。 3、坚持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 4、坚持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人事独立、资产独立的原则。 5、坚持居民健康为中心,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原则。 三、合作形式

根据任城区实际情况,xx医院与区域内一级医疗机构(包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疗服务共同体;与二级医疗机构(包含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之间建立医联体,形成区域内各医疗机构横向联合、纵向合作的集团化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各单位优势资源,互补互利,建立科学的分级诊疗制度,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低廉的医疗服务。 四、实施办法 1、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成立医共体理事会。 成立由xx医院为牵头单位、各医共体单位为成员单位的“xx医院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理事会”(以下称医共体)。理事会作为医共体的最高决策机构,坚持自愿参加、互相协作、合作共赢的原则,负责理事会章程制定,负责医共体工作方案、绩效考核方案、所属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整改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权利义务,明确管理措施和合作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达到运行有序、共享发展的良好效果。 2、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专家组。 为加强各成员单位的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安全管理管理,xx医院成立有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院感办、临床药学部、药剂科、影像科、临检中心、设备科、后勤保障部等部门组成专家组,定期对各成员单位指导、培训。定期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讨论医

区域医疗中心发展思路

******** 关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缩小区域间医疗技术水平差距,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2009年,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原卫生部编制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按照医疗机构服务的地域范围和医疗辐射能力可设置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医疗中心。建设综合性医疗中心突出临床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建设专科性医疗中心突出专科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主要包括心血管、传染病、儿童、妇产、眼科、耳鼻咽喉科、肿瘤、口腔等专业。 2016年12月份,河南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推进“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工作。讨论通过了《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规划》,决定打造心血管、脑血管、肿瘤、儿童、器官移植和中医骨伤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除以上6个中心外,还将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建设进展情况,积极推进区域综合及其他相关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并积极引导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体单位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建设,具体制订相关区域医疗中心

专项实施方案。同时,进一步引导妇产科、眼科、传染病、口腔、精神卫生、呼吸、老年医学等优势学科发展,促进形成区域专科医疗中心。 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为年度卫生计生工作的重点进行了部署。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变化与发展,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释放,特别是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释放速度加快,患者跨领域就诊问题将更加凸显,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大型城市使得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建设医疗区域中心,调整优质医疗资源布局,能极大的缓解区域内患者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使患者能够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也能够为实现分级诊疗创造条件。 二、医院概况及优势 (一)医院概况。********始建于1949年,原为平原省人民医院;1953年更名为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986年更名为********;2013年在保留原名的基础上,被新乡医学院发展为新乡医学院附属****及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目前是豫北地区唯一一所顺利通过国家卫计委第二周期等级评审,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健康体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省县(市)妇幼保健机构骨干医师培养“512行动计划”培训基地。河南省肿瘤诊疗网络新乡分中心、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新乡分中心、****抗癌协会、****肿瘤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