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草地学

草地学

草地学
草地学

1.从植物体的某一营养器官获得一株完整的植物叫营养繁殖;营养更新是恢复以某种方式被损失或枯死的个体部分;牧草被刈割或被家畜采食后,重新生长的特性叫牧草的再生性;再生次数是指在生长期内牧草能忍受刈割或采食的次数;再生强度是指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干物质重量;再生速度是指牧草被利用后,单位时间内生长的高度。

2.植物在同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正在生长的器官,另一部分运送到贮藏器官贮藏起来,供植物在饥饿时或制造养分受到障碍时利用的营养物质,称为贮藏营养物质也称为可塑性物质;

3.草地类型:存在于一定空间的具有特定自然、经济与社会属性的具体草地地段,是草地资源实体特征的高度抽象与概括;草地类型学:草地为对象,草地类型为单元,研究草地发生发展原理、草地类型形成特征、分布、演替规律,确立划分草地类型的原则、系统与标准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4.草地的综合培育,就是把草地的合理利用,科学的经营管理与草地的改良结合起来。治标改良,是在原有天然草群的基础上,加强培育和管理措施,如地面整理,改善和调节土壤水、肥、气,清除毒害草、草地封育等草群的复壮改良和延迟利用,补播等草群的更新改良等丰富和复壮草群的措施,保护和提高草地的生产力。所谓治本改良是对严重退化的草地进行耕翻,建立新的植被,变天然草群为人工草群,是草群的重建改良。

5.封滩育草,就是把草地暂时封闭一段时期,在此期间不进行放牧或割草,使牧草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积累足够的贮藏营养物质,逐渐恢复草地生产力,并使牧草有进行结籽或营养繁殖的机会,促进草群自然更新。划破草皮是在不破坏天然草地植被的情况下,对草皮进行划缝的一种草地培育措施。耙地是改善草地表层土壤空气状况的常用措施,是草地进行营养更新、补播改良和更新复壮的基础作业。

填空

1、3.?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结构物质(戊糖酐、纤维素、半纤维素)、营养物质(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

营养物质贮藏的部位

???⑴、一年生植物:贮藏在果实、种子中,

????⑵、两年生植物:头一年贮藏在地下器官,第二年贮藏在种子中,

????⑶、多年生植物贮藏的部位:主要贮藏在地下器官:包括:

????①根系、②根茎、③茎的基部,分蘖节(根颈)、鳞茎、块茎等。

在以上器官中,根系中的营养物质贮藏量相对值(即百分比)少,但根系量大,故绝对值最大,其次是根茎,第三位是分蘖节。

贮藏营养物质的最大消耗量在萌发—分蘖期

贮藏物质的最大贮藏量在晚秋

营养状态转向生殖状态的过程中,生长速度达到最快

从化学物质的动态看牧草的营养价值

???一般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c在牧草生长初期含量最高。

草地放牧利用应不迟于抽穗期(禾本科)或孕蕾期(豆科),草地刈割草应在开花初期为好4.进行营养繁殖和更新的器官有:匍匐茎、根茎、块茎、鳞茎、分蘖节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和过度类型。影响再生能力的因素

⑴生物学特性

⑵环境条件

⑶利用时期

⑷利用方式和程度

⑹贮藏营养物质

2.要全面地恢复草地的生产力,最好在草地封育期内结合采用综合培育改良措施,如松耙、补播、施肥和灌溉等,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水分状况,个别退化严重的草地还应进行草地补播。

选择什么样的草地进行封育这要根据利用目的、植被类型和草场的退化情况而定。三大效益(生产、经济、社会)

简答

1.采用德国学者克涅尔的划分方法,根据外貌将植物生活型划分为四大类:乔木分为带绿乔木(针叶)和夏绿乔木(阔叶)

灌木它可以分为常绿与夏绿两种?半灌木多分在干草原或荒漠半荒漠地区,是冬春季家畜主要饲草。

多年生草类一年生草类苔鲜、地衣类藻类

根茎生长的特点:

①根茎分布在距地表5~20公分深处。

②根茎自母枝长出,形成节和节间。

③在根茎的节上生长的垂直的更新芽,并可形成枝条。

④垂直枝条长出地面后形成绿色的茎和叶。

饲用植物的分蘖类型:1、根茎状草类2、疏丛状草类?3、根茎-疏丛状草类4 、密丛状草类5 、匍匐茎草类6 、轴根性草类7 、根蘖性草类8 、鳞茎和块茎性植物9、粗壮须根型草类

饲用植物的株丛类型,根据饲用植物枝条,叶片分布情况,可为下面四类:???①上繁草?②下繁草?③半上繁草??④莲座状丛草

2.草原生产能力评定的方法:一、可食牧草法,可简称P2指标法

二、植物营养物质指标法(也称P4指标法)三、载畜量(动物生产量)指标法,简称P5指标法

四、畜产品单位指标法

3.那些情况下草地需要补播

原有植被稀疏或过牧退化的地方;

滥垦、滥挖使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或风沙危害的地方;

清除了灌木、毒草及其他非理想植物的地方;

原有植被饲用价值或种类单一,需要增加豆科或其他优良牧草的地方;

开垦后撂荒的弃耕地等。

草地补播的意义

???? 草地补播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群中播种一些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有价值的优良牧草,以增加草群中优良牧草种类成分和草地的覆盖度,达到提高草地生产力和改善牧草品质的目的。

补作牧草种类的选择????选择补播牧草种类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牧草的适应性。(2)选择的补播牧草类还应从饲用价值出发,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和产量较高的牧草进行补播。

(3)根据不同的利用方法选择不同的株丛类型。

4.防除杂草的意义

????在天然草地上,这些草地杂草不仅占据着草地面积,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排挤优良牧草的生长,使草地生产能力和品质下降,而且当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家畜误食中毒死亡,给畜牧业生产带来损失。

??草地有害植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使乳品品质变坏?2.降低肉品质量,使肉变味、变色等?3.降低羊毛品质和刺伤家畜肌肤4.使畜产品含毒

?杂草防除的方法:1、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2、生物防除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毒害草的“天敌”生物来除毒害草,而对其他生物无害。3、机械除草法????机械除草是用人工和机具将毒害草铲除的方法。4、化学除草法????利用化学药剂杀死毒、害草植物的方法,称为化学除草法。

5.畜种结构调整,应以草地资源类型、饲草供应量为基础,根据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基本要求,合理配置。畜群结构的调整,应根据饲养目的、家畜种类、家畜生产性能、经营管理水平及畜产品市场等加以区别

6.草场退化产生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1、使用不合理,严重超载过牧草牧场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3、无节制的开垦

4、《草原法》执行不到位

5、鼠虫害久灾难除

7.青贮料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它具有

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水分、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

消化性强,适口性好;

扩大饲料来源;单位容积贮量大(450-700kg/m3);

长期保存;

调制和贮藏受气候影响小的优点。

2.青贮原理

一般把常规青贮分为三个阶段。

(1):好气性活动阶段又称预备发酵期,当青贮原料密封后,由于存在或多或少的空气,附着在原料上的好气性微生物(酵母菌、霉菌、腐败菌、酪酸菌等),利用植物的汁液生长繁殖,植物细胞继续呼吸,它们活动的结果,形成了厌氧环境,并产生CO2、H2、有机酸和醇类,放出热量。从而有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此期一般需3天,PH5左右。

(2):乳酸发酵阶段或酸化成熟期,乳酸菌生长环境的形成,乳酸菌就开始大量而旺盛地繁殖起来,乳酸的进一步增加,饲料便进一步酸化成熟,PH的下降,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此期需2-3周,PH下降到4.2。

(3):保存阶段或完成保存期: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对乳酸菌也起到危害作用,乳酸菌的活动受到抑制,并开始逐渐死亡。当乳酸积累到最高峰时,PH为4—4.2,乳酸菌的活动也完全停止,青贮料就在厌氧和酸性环境中得以长期保存。

上述三个阶段是常规青贮的过程,如果在第一阶段时间过长,或第二阶段由于含糖量少,含水量多,温度过高等,都可能导致其他发酵。

二、青贮时应坚持的原则

1、青贮原料要有充足的含糖量:一般青贮原料的含糖量不应低于鲜重的1---1。5%,各种原料要求的含糖量不同,这是由于缓冲作用的大小不同。要选用正青贮糖差原料。

青贮原料最低需要含糖量=饲料缓冲度*1.7

饲料缓冲度指中和100g全干饲料中的碱性元素,并使pH下降到4.2时所需的乳酸克数,1.7是形成1g乳酸需葡萄糖1.7g。(转化率60%),

2、适当的水分:一般水分65—75%为好。过多时,可凉干或添加干料,添加量为

D=(A-B/B-C)×原料用量。

3、厌氧环境:

4、适宜温度:25—30℃。

祥答

1.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放牧家畜通过采食、践踏和排泄(粪和尿)对草地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影响草地牧草的产量、品质和植物学组成;反之,这些因素又受草地牧草属性的影响。所以,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加以区分。此外,许多影响还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环境状况(气候与土地)的影响。(一)采叶家畜在草地放牧,主要是采食牧草茎叶,因此对牧草产量、牧草营养物质、牧草繁殖、草地植物学组成诸方面产生影响(二)遗弃牧草在放牧过程中,家畜除采食牧草的茎叶外,总伴随采食行为把植物整株从土中连根拔出,把发育中的草茎和它们的叶鞘撕裂,把它们不吃的草弄碎和遗弃。(三)畜蹄践踏家畜在草地放牧生产过程中,无不通过畜蹄的践踏对草地的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四)排泄粪尿放牧家畜的粪尿对草地牧草的产量、质量、适口性和植物学成分均有局部影响,但对草地的总体影响不十分明显。

2.草原生产流程:

初级生产过程与次级生产过程

???①、初级生产: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从日光能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牧草)称初级生产过程。

??②、次级生产:由牧草转化为畜产品叫次级生产过程。

①、日光+无机物→植物生产量(总初级生产力)

?通常牧草对日光能的利用率只有1—2%(此值难以改变或通常科技改变不大),除去植物生命活动(主要是呼吸)消耗,通过R1转化初级生物生长量(植物生长量p1),即:总初级生产能力。它包括了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等地上器官)和地下部分(根、根茎等地下器官)。

②、总初级生产能力→净初级生产能力

????总初级生产能力中,由于牧草地下器官占一半以上,一般不为家畜采食,没有饲用价值,通过R2转化率(50—60%)除掉这一部分,才能构成“净初级生能力,也就是作为可食牧草(P2)的形态贮存下来,这叫净初级生产能力。

③、净初级生产能力→采食牧草

????由于净初级生产能力(即可食牧草)受下面三因素影响

???草原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高低影响,如青贮、饲草加工等水平。

???? 动物种类的差异,例如:品种本身的因素。

???? 植物生育阶段不同,采食率不同。例如:幼嫩牧草采食率高,粗老牧草采食率低。????故通常要经过R3转化率(30—80%),扣除不能被采食的,才是家畜采食的“采食牧草P3,这一物质贮存形态。

?④、采食牧草→消化营养物质

????动物所采食的牧草除去消化率所造成的损失(R4=30--80%),才能成为“消化营养物质”(P4)的形态,这与家畜的年龄、品种、牧草的品质等有关

?⑤、消化营养物质→动物生长量(关键的一个环节)

???? 家畜的消化营养物质中,一部分通过以下途径损失消耗,

(1)从尿中排除物中流失;

(2)动物本生的呼吸、循环、消化维持体温和必要活动的基本代谢消耗。

扣除这一部分,转化率一般为60—80%,低者可能为0—85%,剩下的才能变成动物有机体,也就是“总次级生产能力P5。总消化营养物质到总次级生产能力的转化率为大(0—85%),这是因为:当动物饲养管理不当时,如果:

a:供给可消化营养物质少,低于维持需要,动物消耗体内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体重下降,R5为负值。如养只春乏。

b:供给的营养物质较少,只够维持需要,R5为零。

C:供给的营养物质多,高于维持需要,R5为0—85%。

⑥、动物生长量(总次级生产力)→ 净次级生产力

????动物的生长量并不是全部转化为有经济意义的可用畜产品。如肉用家畜要除去屠宰率,奶用家畜饲养条件不同产奶量从零到较高,这一过程耗变幅度较大,约为0—50%(R6=0—50%)

????综上所述,就是草原生产流程的全程,在这儿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从R1到R6,即从牧草生长量到可用畜产品,要经过物质的多种储存形态和转化阶段,才能得到可用畜产品。

教育学试卷及答案三

1、在科学分类中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人是___________。() A.培根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洛克 2、以下哪个不是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不稳定性 3、根据人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___________。()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防微杜渐 D.因材施教 4、我国现行学制属于___________。() A.分支型学制 B.单轨学制 C.双轨学制 D.都不属于 5、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___________。() A.教学方案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6、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_____。()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教育漫话》 7、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___________中形成的。() A.学校学习 B.社会交往 C.家庭生活 D.师生交往 8、《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___________。() A.斯宾塞 B.克鲁普斯卡娅 C.杜威 D.洛克

9、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 A.间接经验 B.生产活动 C.直接经验 D.生活经验 10、一种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能够满足所有年龄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叫___________。() A.继续教育 B.成人教育 C.普通教育 D.终身教育 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___________的成功教育经验。() A.乌申斯基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赞科夫 12、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要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因此,教育具有___________。() A.历史性 B.永恒性 C.继承性 D.阶级性 13、《爱弥尔》是哪位教育家的著作___________。() A.杜威 B.皮亚杰 C.卢梭 D.科尔伯格 14、“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___________。()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内容 D.教育制度 15、“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和人的可暗示性,把教学组织得如同演剧活动,以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配合教学活动,调动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教学理论?() A.“非指导性教学” B.“暗示教学法” C.“结构——发现教学”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6、信度是指___________。() A.测验的有效性

《鱼类学教程》教学大纲

《鱼类学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鱼类是海、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又是人们生活中主要蛋白质来源。鱼类学是动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水产养殖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鱼类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鱼类形态、分类、生态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鱼体各部分的一般结构、功能,掌握鱼类分类学的一般知识与技能,了解鱼类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鱼类生物学研究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包括鱼类形态学、鱼类的系统分类学、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以后学习鱼类增养殖学奠定基础。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绪论 (1)鱼类学的地位、性质、任务; (2)鱼类的定义。 要求:了解鱼类学的发展简史、鱼类学的基本内容,掌握鱼类的定义。 第一章鱼体的外部形态 (1)鱼体外部分区 了解鱼体的分区,头部分区。 (2)鱼类的体形 了解鱼类的基本体形,了解体形与生活方式的相互统一关系。 (3)鱼类的头部器官 了解头部器官的位置、机能及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4)鳍 掌握各种鳍的位置、机能。 第二章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皮肤和腺体 掌握鱼类皮肤和腺体的结构。 (2)鳞片 掌握软骨类、硬鳞类、真骨类鳞片的结构特点;重点掌握骨鱼鳞的结构特点,鳞式。 (3)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了解鱼类的三种色素细胞、发光器的一般结构。 第三章骨骼系统 (1)轴骨骼 了解鱼类头骨、脊柱、肋骨和肌间骨的构成,了解鱼类骨骼保护和支持作用。 (2)附肢骨骼 学习鱼类带骨和支鳍骨的构成。 第四章肌肉系统 (1)肌肉的类别

了解鱼类三种不同的肌肉组织,了解鱼类肌肉的命名。 (2)肉的结构 了解体节肌和鳃节肌的结构。 (3)肌肉的变异——发电器官 了解鱼类发电器官的一般结构与机能。 (4)鱼类的运动方式 了解鱼类在水中的三种主要运动方式。 第五章消化系统 (1)消化管 掌握齿、舌、鳃耙、食道、胃、肠的结构与机能,掌握齿式、鳃耙式的写法。(2)消化腺 了解胃腺、肝脏、胰脏的位置、结构与机能。 第六章呼吸系统 (1)鳃的构造 了解鱼类鳃的一般构造,圆口的鳃囊、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鳃。 (2)鱼的呼吸运动 了解鱼类的呼吸运动方式。 (3)辅助呼吸器官 了解几种辅助呼吸器官,了解其代表种类。 (4)鳔 了解鳔的一般构造与机能。 第七章循环系统 (1)血液 了解鱼类血液的成分。 (2)心脏 了解鱼类心脏的构造与机能。 (3)动脉和静脉 了解鱼类动脉、静脉的分布,主要血管的名称。 (4)淋巴和淋巴管 了解鱼类淋巴、淋巴管的组成。 (5)造血器官 了解脾脏、淋巴髓质组织、头肾。 第八章尿殖系统 (1)泌尿系统 了解肾、输尿管、膀胱的结构与机能,各类鱼泌尿器官的特点。 (2)泌尿机能和渗透压的调节 肾和鳃的泌尿机能,各类鱼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方式。 (3)生殖器官 了解生殖腺、生殖管的结构与机能。 (4)雌雄区别及性逆转 掌握从外形区别鱼类雌雄的方法,了解某些鱼类性逆转现象及鱼类的生殖方式。

最新《教育学基础》试卷(三)

《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 1 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3 1.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4 5 2.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6 A.孟禄 B.利托尔诺 C.沛西?能 D.康德 7 3. 古希腊提出“助产术”(“产婆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8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9 4. 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福禄倍尔 10 11 5.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哪本书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12 ()。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13 14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15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16 7.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 17 A.社会研究 B.调查研究 C.职业培训 D.学校教育 18 8. 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自学 D.终身学习 19 20 9. 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21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10.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 22 23 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24 A. 白板说 B.外铄论 C.内发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 25 1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26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27 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8 29 1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30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1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31 32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33 14. 双轨制形成于() 34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35 1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36 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37 38 1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39 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0 41 1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42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43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44 1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45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46 值观 47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48 1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三-精选

教育学(一) 总分:110.0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主张教育要从儿童本性出发,尊重儿童天性,发展儿童个性,并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乡村进行的观点是()(2分) A:自然教育 B:绅士教育 C:骑士教育 D:和谐教育 2、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身份特征是()(2分) A:准专业人员 B:专业人员 C:非专业人员 D:不确定 3、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2分) A:重要依据 B:重要前提 C:重要条件 D:重要途径 4、德育对学生生存、发展和享用产生的影响属于德育的()(2分) A:社会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自然性功能 5、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规定了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2分)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资料 6、个体动作遵循着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发展的规律,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2分)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分)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复式教学 8、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2分)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9、班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是()(2分) A:健康舆论的形成 B:学生干部的选拔 C:共同目标的确立 D:班级制度的建立 10、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系统脱敏、行为契约、模仿学习等属于()(2分) A: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B: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D:运用游戏及艺术活动的方法 1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于()(2分) A:原始杜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杜会 D:资本主义杜会 12、我国首次规定了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2分)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戌学制 13、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主要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等的基本法律是()(2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部门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14、提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等教学原则体系的是()(2分)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鱼类学重点

1、鱼类的体型有哪些? (鱼类的体型:五种基本类型: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棒形(鳗形)、不对称形。特殊的体型:带形、箱形、球形、海马形、翻车鲀形、箭形。) 2、鱼类的上口位、下口位、端口位与它们的生活习性的关系 (a、凶猛肉食性鱼类:口裂较大,齿尖锐锋利。b、深海鱼类:口更大,齿尖锐。c、温和肉食性鱼类:一般口裂较小。d、有些食浮游生物的鱼类:口裂很大。e、烟管鱼等:口延长呈管状,口很小,开口于管状吻的前端。) 3.鳍条分类以及鳍式 4、真皮层可分为哪三层 (真皮:起源于中胚层。多数鱼类可细分为三层,即外膜层、疏松层和致密层。) 5.、粘液的作用 a. 可以减少水和鱼体表面的摩擦阻力,增加鱼的游泳速率。 b. 可以减少细菌或寄生虫类对鱼体的侵袭。 c. 使鱼体润滑,不易被捕捉,或被捕后易于挣脱滑逃。 d. 能协助调节皮肤表面的渗透作用。 e. 有些鱼的粘液还具有类似明矾的净水作用,可使悬浮于水中的泥沙污物迅速沉淀。 6、鳞片的类型及分区、侧线鳞以及鳞式 三种基本类型:盾鳞、硬鳞和骨鳞。鳞片分区:基区、顶区、上下侧区 侧线鳞:在鱼体两侧的有侧线管穿过的鳞片。侧线鳞的数目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鳞式:记录鳞片数目的表达式。一般包括三方面: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7、有那几种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 8、硬骨鱼类脑颅分成那四个区域 分为四个区域:鼻区、眼区、耳区及枕区 9、咽颅的组成、躯椎以及尾椎的组成 咽颅:颌弓、舌弓、鳃弓 躯椎:椎体、髓弓、髓棘、椎体横突 尾椎:椎体、髓弓和髓棘、脉弓和脉棘、无椎体横突 11、什么叫韦伯氏器,它的结构和功能 为鲤形总目的鱼类所具有,位于椎骨两侧,由第1~3椎骨所分化而成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所组成的连接鳔和内耳的一组小骨片。 12、什么是轴上肌、轴下肌、红肌、白肌 体侧中央有结缔组织的水平隔膜将大侧肌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背部的肌肉称为轴上肌,腹部的肌肉称为轴下肌。 轴上肌和轴下肌之间有呈暗红色的条状肌肉,叫做红肌。 除红肌外,鱼体大侧肌的其余部分的肌肉色较白,叫做白肌。 13、知道那几种鱼会发电 电鳗、鳐属、裸背鳗、电鳐、电瞻星鱼、电鲇 14、什么叫咽齿、咽上器官 鲤科鱼类的第五鳃弓的角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咽骨或下咽骨,咽骨上长的齿,就是咽齿。鲢鱼和鳙鱼的咽鳃骨和上鳃骨卷成蜗卷状,称为咽上器官

教育学试题3

一、单选题 1.“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这一命题告诉我们()A.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根本不存在对立 B.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对立始终存在 C.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完全统一 D.在目前条件下,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对立还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尖锐2. 追求教育目的的永恒性是哪种教育目的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B.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C.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3. 关于全面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B.使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同样的发展 C.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特长 D.不要求学生门门功课都精通 4. 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内容的是() A. 正规教育 B. 非正规教育 C. 终身教育 D. 非正式的教育 5. 学校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 A. 教师 B. 报刊杂志 C. 声像资料 D. 教材 6. 实现教育目的、完成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的是() A. 教育内容 B. 教育途径 C. 教育过程 D. 教育制度 7. 制约教育内容的根本因素是() A. 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B.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 文化传统 D.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8. 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 A. 增强学生的体质 B.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 C. 培养良好的品德 D. 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

9. 智力的发展的前提是() A. 形成技能技巧 B. 发展能力 C. 提高认识 D. 掌握知识 10.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 道德品质教育 B. 政治教育 C. 宗教教育 D. 思想教育 11. 下列不属于欣赏自然美的形式的是() A. 组织学生远足 B. 美术 C. 指导学生写生 D. 地理课教学 12. 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A. 国家课程 B. 显在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学科课程 13.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 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学大纲 D. 教科书 14. 最基本的教育过程是() A.学生从进入小学到大学毕业或受完一定阶段教育的总的教育过程 B.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教育过程 C.一门课程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育过程 D.一点知识或一课书的教育过程 1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一般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6. 特别重视学生活动的重要性的教育流派是() A.传统教育 B.现代教育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 17. 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教育过程作为提高学生认识的规律”的范畴的是()A.已知与未知的关系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读书与活动的关系 D.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18. 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规律性”的范畴的是()A.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C.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 D.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9. 对于教育过程中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之间成正比关系

3.近三年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B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C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 中的( C ) 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 ) 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5、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A )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C )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 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D )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D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9、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 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C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都是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A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2.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3.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4.幼儿的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把重点放在()的形式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5.下列不属于智育内容的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求职兴趣 C.良好的学习习惯 D.爱祖国的情感 6.( )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之一。 A.科学的幼儿体育活动 B.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C.教师的示范作用 D.开展和体育相关的游戏

7.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 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二、名词解释 1.幼儿体育 2.幼儿智育 3.幼儿德育 4.幼儿美育 5.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三、判断题 1.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2.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通过平常的艺术活动。 3.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 4.幼儿园体育必须以全面、科学地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5.为了让幼儿在艺术方面有所特长,可以暂时放松智育方面发展的需要。 四、简答题 1.简要叙述在实施体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实施幼儿智育过程中可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3.幼儿德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4.简要叙述幼儿美育的基本内容。 5.简述体、智、德、美的意义。 6.简述幼儿体育的内容。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资料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考点总结 第1篇第1章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 一、名词: 1.群体效应:鱼体群居有利于群体中每一尾鱼的生长,并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3.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许多鱼类的卵含有使比重降低的油球,如鲻、鲮;有的鱼卵卵径很大,卵粒小,但卵黄周隙很大。主要是海水鱼类。 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黄周隙较小,产出后沉于水底,一些产于石砾砂底的鱼卵即如此,如海鲇的卵为沉性,卵径11.7mm,重0.98g,油球很小。 漂流性卵:介于浮性卵与沉性卵之间,卵的比重稍大于水,卵产出后即吸水膨胀,有较大的卵间隙。这种卵在静水中下沉,稍有流水即能浮于水面,青鱼、草鱼、鲢、鳙、鲮、鳜鱼和短盖巨脂鲤等的卵属于这种类型。 粘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膜有粘性,粘附在水生植物或其它附着物上。鲤、鲫、鳊、鲂、鲴、泥鳅、胡子鲶、鲟、六线鱼、太平洋鲱、松江鲈、鰕鯱鱼等均产粘性卵。 4.滤食性:它们的口一般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好比一个浮游生物筛网,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 草食性:代表种类草鱼、团头鲂、长春鳊等,摄食器官咽喉齿,摄食方式吞切咽,食物类型水草和嫩陆草 杂食性:代表种类鲤、鲫、鲮、鲻、梭鱼、遮目鱼、鲴、罗非鱼、泥鳅、鮰、鳗鲡和黄鳝等,食物类型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物性成分 5、性逆转:鱼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由雌到雄(或由雄到雌)发生性别转变的现象。 6、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刺激,促使鱼类集合成群,为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这种性质的迁徙称为生殖洄游。 7、索饵洄游:即鱼从产卵区或越冬区游向摄食区的活动。 8、越冬洄游::由摄食区到越冬区的行为。 二、知识点 1.鲢、鳙鱼的摄食器官结构与食性的适应性变化特点? 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摄食方式滤食,食物类型浮游动物。 2.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与摄食器官。 鲢鳙:滤食型,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 草鱼、团头鲂、长春鳊:草食性,摄食器官咽喉齿,摄食方式吞切咽。 鲤、鲫、鲮、鲻、梭鱼、遮目鱼、鲴、罗非鱼、泥鳅、鮰、鳗鲡和黄鳝:杂食性。 牙鲆、大菱鲆:营底栖生活,主要以伏击方式摄食虾和小鱼,随着生长,逐渐以摄食鱼类、头足类和甲壳动物为主,常栖息于银鱼、沙丁鱼较集中的海域;肉食性。

《教育学基础》试卷(三)

教育学基础第三版试卷_《教育学基础》试卷(三) 《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1.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礼记》C.《史记》D.《左传》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利托尔诺 C.沛西?能 D.康德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产婆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4.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福禄倍尔5.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哪本书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大教育论点》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7.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 A.社会研究 B.调查研究 C.职业培训 D.学校教育8.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自学 D.终身学习9.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10.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A.白板说 B.外铄论 C.内发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1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

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 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1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 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13.一切教育活动的出 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14.双轨制形成 于()A.美洲B.欧洲C.亚洲D.非洲15.“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 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 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A.民主型B.依赖型C.自由放任型D. 对立型16.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 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17.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 包括()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C.儿 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18.新课程改 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知识、智力、能力B.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 础性学历D.知识、智力、情感19.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 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20.从教师 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作业的布 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21.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 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22.最近 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23.把大班上课、小 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开放课堂 D.导生制24.教学活动的本 质是()。

2015鱼类学形态学重点已归纳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鳃耙:与鳃丝相对的鳃弓外侧的细长骨质突起 脂鳍:位于背鳍后方正中央的无鳍条的肉质突起 腹棱:位于腹部由肛门向前到腹鳍基部或胸鳍基部的刃状皮质棱起 齿式:鱼类的齿由颌生齿和咽喉齿两类,通常用下咽齿 的数目和排列方式表示齿式。如 2 ? 3? 5表示单侧下咽骨上咽喉齿的排列方式 倒刺:背鳍起点前方一根向前横卧的硬刺(如倒刺鲃属 鱼类) 体轴:鱼类的身体与其他动物一样,一般都是左右对称并且是三维的,鱼类有三个体轴:头尾轴(主轴) 、背腹轴(纵轴) 、左右轴(横轴) 棘:每枚鳍条都是完整的,非左右两半组成,鳍条本身不分节;棘有坚硬和柔软的两种 硬刺:鳍条由左右两半愈合而成,分节,强大而坚硬,末端不分支 分支鳍条:鳍条由左右两半愈合而成,分节,柔软,末端分支 不分支鳍条:鳍条由左右两半愈合而成,分节,柔软,末端不分支 鳍式:用来描述鱼类鳍的种类、鳍条类别及其数目的表 达式 二、简答 1. 列举鱼类可数性状和可量可比性状(每种至少五项) 答:(1) . 可数性状:背面胸鳍鳍条、腹面腹鳍鳍条、背鳍鳍条、臀鳍鳍条、脊椎骨数、侧线鳞数等 (2) . 可量可比性状: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宽、吻长、尾柄长等 2. 列举并简要说明鱼类的体轴。答:鱼类的身体和其他动物一样,一般都是左右对称且三维的,鱼类具有三个体轴:头尾轴(主轴) 、背腹轴 (纵轴)、左右轴(横轴) 3. 列举鱼类的体形,并简要说明每一类的特点。 答:鱼类的体形分为5种,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圆筒形和其他形 (1) . 纺锤形:尾柄粗壮,游泳迅速,洄游距离较远,体色始中,背部色深,腹部灰白,眼大,视野良好 (2) . 侧扁形:尾柄短、扁,移动速度慢,洄游距离短,体色浅,银白色,背腹色泽差异小 (3) . 平扁形:激流底栖生活,腹鳍平展,有吸盘,体色深,背腹色泽差异明显,除少数种类外(鲟、铜鱼)多为定居鱼类,眼小,辅助感觉器官发达 (4) . 圆筒形:生活环境复杂,鳞片无或细小,食性杂 (5) . 其他形:身体外部形态发生次生变化,部分器官退化或加强,种类较少 4. 列举并简要说明鱼类的鳍条。 答: (1) . 硬刺:鳍条由左右两半愈合而成,分节,强大而坚硬,末端不分支 (2) . 棘:每枚鳍条都是完整的,非左右两半组成,鳍条本身不分节;棘有坚硬和柔软的两种 (3) . 分支鳍条:鳍条由左右两半愈合而成,分节,柔软,末端分支 (4) . 不分支鳍条:鳍条由左右两半愈合而成,分节,柔软,末端不分支 5. 列举并简要说明鱼类的鳍。 答: (1) . 背鳍:维持身体直立 (2) . 臀鳍:运动和平衡 (3) . 尾鳍:推进和转向作用 (4) . 胸鳍:平衡作用 (5).腹鳍:平衡作用

徐州市教育学历年真题(3)-(附答案)

徐州市教育学历年真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其重要标志是() A.杜威的儿童中心思想B.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思想 C.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思想D.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 2.()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 A.文化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D.实验教育学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提出者是() A.蔡元培B.黄炎培 C.陶行知D.杨贤江 4.下列称谓和人名对应错误的是() A.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B.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C.实验教育学——斯宾塞D.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 6.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A.教给学生知识B.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C.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D.让学生知书达理 7.我国近代“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是由()提出的。 A.鲁迅B.胡适 C.蔡元培D.陈独秀 8.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 9.教材、教学参考书属于教育基本要素中的() A.教育者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D.教育活动方式 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 A.家长批评孩子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吮吸母乳D.参加画展 11.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统,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 A.生产性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 12.“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主要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B.价值性

教育学试卷3

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 1、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的环境的构成处于()的控制之下。 A、教育者 B、家长 C、园长 D、社会 2、幼儿一起扫地,擦桌子和整理玩具,这体现了幼儿() A、开放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参与性原则 3、幼儿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幼儿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是() A、游戏活动 B、生活活动 C、自由活动 D、幼儿教育实践活动 5、()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6、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A、使幼儿掌握美学知识 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 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 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7、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A、经济性 B、多样性 C、开放性 D、参与性 8、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与家长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 B、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C、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D、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9、以下不属于合理分组的特点的是() A、有比较 B、有层次 C、有特色 D、有变化 10、幼儿从事的两大类实践活动主要指() A、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B、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 C、操作实际物体和人际交往活动 D、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有() A、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B、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 C、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 D、参与幼儿民主管理的权利 2、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作用包括() A、准备环境 B、控制环境 C、调整环境 D、改变环境 3、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主要内容有() A、与家长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 B、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C、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D、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真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4、关于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教育机构数量增加 B、幼儿教育机构多样化 C、幼儿教育家大量涌现 D、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幼儿园的环境就是指幼儿园内的空间。 2、()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 3、()家长可以直接参与到幼儿园教育的活动过程中。 4、()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容易脱节。 5、()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要严厉批评幼儿。 6、()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观察力。 7、()幼儿智育的主要途径是上课听讲。 8、()幼儿道德认识的发展不是幼儿德育的重点 9、()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 10、()蒙台梭利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四、简答(每题5分,共30分) 1、什么是物质环境? 2、何如理解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这一原则? 3、实施幼儿智育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指导幼儿行为的技巧有哪些? 5、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教育学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请在对应位置填写教育家或其著作 教育家教育著作 孔子 《大教学论》 布鲁纳 《普通教育学》 2、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一门科学。 3、智育的基本任务是、、。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核心,以为原则,以、、和为着力点。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具有阶级性。() 2、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之分在于有没有教师。() 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4、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5、德育过程必须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6、教师的全部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有条件的。() 8、课外活动就是学校在课堂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 9、教学就是上课。() 10、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同学校教育的影响相比,往往是先入为主的()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四书》 2、学制 3、义务教育 4、人的全面发展 5、个体社会化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试分析实现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 3、述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4、向学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简述我国现行学制的基本结构。 6、曾有人打比喻说:“智育不合格是次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不合格是半成品。”这一说法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五、论述题(以下3题中任选2题做,每题15分,共30分)

1、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目标是如何概述的?试结合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2、什么是素质教育?你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3、教学中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019年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2011年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答案:D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 B.科技进步 C.教育技术进步 D.产业革命答案:B 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人的现代化答案:D 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A.1996年3月 B.1996年5月 C.1987年5月 D.1989年6月答案:A 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A.发展 B.成长 C.成熟 D.生长答案:C 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答案:A 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教育规范 B.学制 C.教育体制 D.国家答案:B 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答案:C 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劳动者

D.推进素质教育答案:C 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A.融合课程 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 D.合并课程答案:B 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答案:B 1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答案:A 1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 A.教育的社会化 B.社会的教育化 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D.全民接受教育答案:C 14.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答案:A 1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初期答案:C 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A.身体发育不良 B.智力发育不良 C.认识水平较差 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答案:D 1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答案:A 18.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C 1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教育学考试考卷B卷

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学制: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 2、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3、教学过程:教学条件下学生认识与发展过程。 4、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和工作的闲暇做一些贴进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些事情,并对以后进入社会提供帮助的活动。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 2、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等方面。 4 5、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创举是在年代建立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6、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由高到低分别是。 7、大学教学过程具有特征,这一特征是由认识的主体 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所决定的。 8、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 9、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是。

10、斯克里芬在1967年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了两个概念。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答:通才教育即培养全方位、多功能、复合型的高综合素质人才。他是相对于传统的“专才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该教育模式注重人才方面素质的培养,除了具有专业特长外,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全面发展。通才教育学生一般只设院系,不分专业。 2、简述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目的中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所谓的全面发展,一是指发展要素的全面性,即是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指德智体美诸要素的全面发展;三指发展要素的整体性。人的基本属性是不可分割的,反映人的基本属性的要素也是不可分割的; 2、全面发展是人的理想发展,人的发展总是同社会历史的进步及人的解放相互作用,同步前进的是一个由片面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3、现代人提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社会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现代化的主导趋势,人的全面发展即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不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3、简述考试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 4、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体现了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

教育学试卷

公共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 D )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 D )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 A.体育 B. 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 A )。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 D )。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B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B )。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 C )。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 A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 )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