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挥能人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发挥能人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发挥能人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发挥能人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发挥能人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束城镇把在外人员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进招商引资、发展镇村经济的宝贵资源,大力推进能人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带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一、推动招商引资

束城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8000多人,该镇鼓励他们提供信息、推介项目,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束城镇建立了“在外人才信息库”,在每个村聘请2到3名在外人员担任招商信息联络员;利用中秋、春节等外出人员返乡时机,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联络感情、宣传政策、推介项目。

今年,束城镇还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和效益,对引荐人和其所在村给予奖励。3年来,全镇在外务工人员共提供招商信息150多条,帮助引进奥丁空调、美格橡塑、大浩保温、美能达建材、腾龙正利等7家亿元企业,吸引投资30多亿元。

二、促进镇村经济

经过多年打拼,不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技术,有了回乡创业的意愿。为此,束城镇成立了“回乡创业人员服务办公室”,从项目申报、证照办理、政策衔接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

束城镇还把鼓励回乡创业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目前,全镇

共有100多人回乡创业,发展创业项目31个,带动了农民增收。通过大力支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在外经商人士投资于农业,已有16人进入农业产业,经营土地12000亩,培育了占地5200

亩的嘉德农业科技园,占地2200亩的乐丰农合社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促进了农业增效。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2013年以来,束城镇先后在北京、石家庄、青岛等地建立多个

党建联络点,并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重点跟踪培养,条件成熟后吸纳进党员队伍。

为解决部分村班子软弱涣散问题,束城镇实施“能人回请”,鼓励引导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回村担任村干部。后孟回村之前是有名的乱村和穷村。一次偶然的机会,束城镇了解到在北京从事保温的党员王瑞恒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把他“回请”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王上任后,带领群众为村里修路、挖沟、搞绿化,抓经济,后孟回村一跃成为全镇的先进村。全镇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中,37人进入村“两委”班子,7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教育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各位评委同学,大家下午好. 我方观点是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我们并不否认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反作用,但是,教育发展只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也就是说教育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而对方辩友刚才言辞犀利但没有认清教育依照自身的规律发展是受经济发展客观条件所制约的。 ( 恩格斯曾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教育内容,理念,方法手段无不受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发展更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战败后的日本制定了长远的经济强国战略,在这个战略指导下,教育才得到空前重视得以飞速发展。因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物质条件为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支持,没有经济需求带来的内容变更,教育谈何发展?终究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试看从尼罗河畔和两河流域的璀璨文明,到华夏汉唐盛世,哪个不是经济发展强大后才有了耀眼的文化?正如库姆斯教授所言,教育不是靠口号和良好意愿就行的,而是靠资金来发展的。 再者众所周知的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这么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没有以教育发展为前提。而科教兴国的战略也是在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发展之后才提出的。因此,显而易见,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前提。 然而对方辩友却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三段论: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所以得出教育为前提。但对方辩友明显断章取义,忽略了人才发挥作用的物质性前提从何而来。却站在经济已经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待两者的关系,显然是有失公允,也不符合实际国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当今社会的基本教育是培养适应变化着社会的人,如今主导社会变化最强的动力就是经济,古语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日的你我,哪一点不是在以社会经济为标杆? 驻足时代,当今中国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由此带来的人才需求也带动中国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而正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支持,从而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提供保障,让我们看到了通往美好未来的方向,我们相信,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教育发展,必能让我们的国家真正的富强起来! 谢谢! 质询一辩:请问对方辩友,你所认为的经济发展是?那么你所认为的教育发展的前提是什么?那好,请问您是否认定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就是不重视教育发展呢?那好,如果以教育发展为前提,那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那什么来支撑这个政策呢?还是说对方必有认为教育发展为前提可以不考虑大量的资金输出? 那么你所认为的教育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自由辩中\\\\\\\\\\\;:1、对方辩友妄图以科教兴国来证明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众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

长沙市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一研究背景 (1)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长,到2020年人均GDP将达3500美元左右甚至更多,这将进入世界旅游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国家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略和加快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将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新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将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和世界舞台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对现行休假制度的完善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将形成巨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2)“喜上眉梢”岳麓山景区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2012年1月5日长沙市没有国家5A级景区的缺憾将成为历史,就在这一天国家旅游管理局正式确认岳麓山景区成为国家5A级景区,并将择期授牌。5A 级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景区的最高级别,代表着景观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以及游客满意度的顶级水平,是景区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成为5A级景区必将极大的提升长沙市旅游业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是笔宝贵的无形资产。 为此在上述的背景下讨论长沙市旅游业对于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对于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长沙市旅游业对于地方经济的实际带动作用,继而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继续重视旅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显著的。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主体入手研究经济对教育的作用。这里我计划通过经济发展使教育产生的变化来阐述这种影响力。 首先,从教师群体出发,我们可以从教师待遇、素质以及教师所教授课程的种类三个角度来观察。 (一)工资待遇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以赚钱为目的,但是,教师待遇的提高是有效激励其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我国,自“文革”恢复高考以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待遇都有了显著提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教师即是贫困的代名词,很多人都不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让我们来看一段那个时候一名教师的自述: “刚参加工作时,生活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几年都不买一件新衣服,整年也吃不上一顿肉,一家人挤在三间土屋里,晴天还好些,可一下雨便没了落脚的地方。生活的贫困还可以克服,但精神的折磨却让人难以忍受,天天开批斗会,那时候真是度日如年。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关心,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教师的政治地位提高了,生活待遇提高了,我们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消除了危房,更换了课桌、板凳,添置了电脑等现代化的设备,现在学生上学连学费也不用交了。 我们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教师的衣着很新潮,而且还用上了各种现代化的工具,有的还买了小汽车。我家也早已盖上了楼房,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教师成了 人们羡慕的职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是提高教师待遇的前提和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教育的发展。 (二)教师素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逐步提高。现在,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各个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我们从教师岗位的激烈竞争中,可以感觉到,只有真正的高素质人才才能真正胜任这一工作。经济的发展使得教育得到普及,而教育的普及必然惠及教师的培养。 现在,每个教师虽然只教授一门课程,但是,对与其所教课程相关的知识,他必定也会很熟悉。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关联性正在不断加强,这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大环境的作用下,教师的素质也在不断得到提升。教师不再只是一个领域的专家,而是正向着博学的方向发展。 (三)课程的多样化

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效应

数字经济的发展及其效应 “数字经济的出现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使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学术界对数字经济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唐·塔普斯科特相关著作《数字经济》的问世,使数字经济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2]原美国经济事务商业部副部长Robert J. Shapiro(1999)在美国商务部报告中指出,1997年曾有预测分析认为,因特网将在2000年为零售业创造高达70亿美元的价值,但事实上在1998年几乎就超越了该水平的50%。[3]美国的数字经济时代,早在20世纪末就已变为现实。[4]那么数字经济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杨占生、杨颜僮(2001)在论述数字经济内涵时指出,“由工业革命的经济学完成向信息革命的经济学的转化成为可能”[5]。客观地讲,其正是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从工业革命向信息革命转型的过程而衍生的新兴经济模式。根据《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6]459(参见表1),美国数字经济规模以10万亿美元的额度领先全球,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规模不断扩张、融合特征显著、由消费向生产领域拓展、福利型数字经济表现突出、影响社会治理等多方面。以中国数字经济为例,2016年的同比增长速度位于全球较高水平,高达18.9%,总量也达22.6万亿元,中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在2016年为58.7%,其在GDP中的占比高达30.3%.比2015年度提升了2.8%,并在2017年创造了4.9万亿元的分享经济交易规模,涵盖诸多领域的共享发展和新兴业态。[6]460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数字经济具有相对突出的特点——开放性。倘若现代市场经济失去开放性的重要特征,基于物联网、电子商务和全球贸易而衍生的数字经济根本就无从谈起。接下来将做出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客观分析,力争探明开放型经济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的真实景象,为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可供参考的系统方略。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辩论稿)

谢谢主席,主席,对方辩友你们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开宗明义,首先,发展,就是指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成长的过程。前提是指事物的先决因素及其本源。教育发展是指教育事业,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水平、教育机构、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等的进步和拓展。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我方今天的标准是哪一个对另一个的长远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下面,我方将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经济发展需要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以人为主,要想发展生产力只能通过教育。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在科学理论的引导下进行改革,在专业的知识下进行创造。科学理论怎么来,专业知识怎么来?是教育,通过接受前人的不断积累下来的经验技巧,才合理有效的提升了劳动力的素质,从而使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第二,教育不发展,经济要想长远良好的发展就犹如空中楼阁。古代价值观念的落后、近代长矛对大炮的惨烈教训和科教水平落后的严酷现实使我们有绝对充足的理由去坚信科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不是教育的发展使得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府能够做出科学有效的决断,恐怕就算短时间内通过某些手段,或抓到某些机遇一夜暴富,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维持也能让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夜归贫。一场极乐之后的急速倒退,这还能叫经济发展了吗? 第三,经济不发展,教育依然可以通过政府加大力度投入而发展的。并且在这样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知识科技发展必然会带动经济的进步。如何有效的将现有的教育投入合理的利用,增强投入向提高教育水平的转换是解决目前教育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一个不确定因素绝不会成为其他事物的先决因素,抛开不确定性来看,就算经济不发展,教育依然可以得到发展,再次说明经济发展不是教育发展所需的必然条件。我们再次抛开经济不发展的情况单纯进行逻辑推理也得出了我方观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治贫先治愚。再穷不能穷教育。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认为教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统计研究.pdf

摘要:处于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旅游业俨然已经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经济理论为依据可以得知,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增加区域内的国民经济收入、带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就业范围、赚取更多外汇,同时还能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区域的一部分,与京津地区相比,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仍然较低,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促进河北省经济增长。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经济;统计研究 这几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脚步匆匆,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稳步增长的动力源泉。处于区域旅游业持续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我国已经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性关注。河北省本身具备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据可靠数据显示,2018年河北省旅游业已经实现7000多亿元的收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河北省旅游业的收入与资源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应该对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保证河北省旅游产业的经济地位,促进河北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对河北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通过调查《河北省统计年鉴》可以得知,我国河北省在过去几年的时间中,2013年到2017年旅游总收入(单位:亿元)分别为:2000、2850、3650、4670、5600,在这一时间段中的GDP(单位:亿元)为:28553.65、29530.25、30132.56、32064.68、33251.26。从上述数据中分别选择两个指标,并借助于“旅游总收入”指标来表示旅游产业而实际发展情况,以“地区生产总值”指标来表现经济增长情况。假设河北省旅游总收入为变量Xi,地区生产总值(即GDP)为Yi。最终求出河北省旅游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通过科学的统计检验最后的结果为:当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1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则小于或者等于0.01。换句话说:河北省的旅游总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显著相关,并保持正相关。如果河北省旅游业收入增加,则会带动地区生产总值的收入增加。因此,河北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河北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河北省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在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区的政府应该及时转变自身职能,有效降低政府操控程度,合理挖掘市场资源的内在价值,科学配置相关资源,以市场力量主导旅游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河北省一些旅游区域中存在开发过度、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开发的情况。故此,政府应该完善市场运行制度,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调整旅行社的价格,确保正常有序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对旅行社不符合规定的操作及时处罚改正。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考核,保证导游持证上岗,使旅游相关的从业人员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化、优质化的旅游服务,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制度先行,才能够保证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进而推动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政府应该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规范市场操作行为,建立健全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经济质量,促进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二)开发特色旅游产业,构建多元化旅游模式。河北省应该按照自身的区域旅游特征,构建多元化旅游模式,如休闲旅游、节假日度假旅游、短途观光游等。首先,完善旅游自营地的建设,对于河北省旅游区域进行科学规划,主要分为内地旅游区、坝上草原旅游区、沿渤海地区旅游区。按照沿渤海地区的区域划分特征,可以将唐山湾三岛、南北戴河等海滨海岛型营地进行旅游规划;按照坝上草原的特征可以构建草原旅游区为特色,对沿线景点、著名景观、休闲游区作为基本建设点,加快草原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其次,河北省应该牢牢把握京张2022年冬奥会的机会,以承德、张家口等地为建设核心,构建中国冰雪旅游景区。最后,以旅游产业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典型特色型旅游。在旅游业中,可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避暑游乐、休闲娱乐、农产品等。同时,促进民间艺术与民俗风情的有效结合,挖掘观光教育与科普教育,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村落等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三)积极创新“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首先,河北省可以将一些旅游区打造成医疗养生基地,以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基本方向,如建设以岭健康城养生基地。同时,以促进区域旅游养生基地发展为基本目标,对霸州国家温泉、白洋淀温泉、平山温塘等地区加大建设开发力度,构建养生开发旅游区。其次,制定“旅游+中医药”计划,对内丘、巨鹿、安国等重要的中医药旅游地进行建设,重点以“养成+放松+休闲”为理念,推动旅游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综上所述,河北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与基础,但是在不断发展中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难题,其与发达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故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优势,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进而促进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有效结合,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旅游业专业人才,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瑞芳,卢晓宾.河北省旅游业与旅游交通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关系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15(02):83-86. [2]耿峥嵘,王凯勃.我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协同研究———以全域旅游为背景[J].北方经贸,2018,(11):149-151. [3]王志燕.山东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时空耦合分异研究———基于2005-201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A].中国旅游研究

教育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相关辩论材料

作为学生, 我们与对方同学一样, 也深知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但关键在于如何为我们的教育发展选择一条正确的途径. 我方认为教育发展主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对方同学没有认清教育依照自身的规律发展, 是受经济发展客观条件所制约. 前者是先决条件, 也就是决者不备, 受决者不出.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社会批判家指出: 教育环境是由人通过经济发展的实践来改变的, 而教育的内容则是来自经济的实践. 首先,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物质条件作为基础,也就是我们在评价一所高校时的硬件条件。实验器材、科研经费、校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那一样不是由经济发展的好坏决定的吗?没有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支持, 没有经济需求带来的内容变更, 今天推动我们教育的恐怕就是箪食瓢饮的颜回. 而如果没有内容的变更带来的公平竞争的理念, 那么我们今天还只有那种痛苦的历史状况, 如果没有环境稳定带来的安定气氛, 今天教育依托的还是动荡不安的社会. 试想, 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 教育还能发展下去吗?对方辩友说, 教育导致人的素质的提高, 请问教育的内容从何而来? 对方辩友还说, 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具有见效慢的特点, 再问作为一项投资周期长的事业, 它的投资由谁来保证? 首先让我们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看教育到底是为何而来的...... 生产实践中所产生的传统劳动经验的实际需要, 才是教育产生的前提. 第二, 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 又是谁使教育从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呢? 还是经济的发展! 只有当教育成为一项单独的事业时, 我们才有可能讨论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而教育的产生和独立都是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前提的. 第三, 教育依靠自身规律的发展有经济发展作为前提. 正如库姆斯教授所言, 教育不是靠口号和良好意愿就能推行的, 而是靠资金来发展. 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资金的增长, 还带来了内容的变革,结构的调整和环境的稳定. 这又哪一样不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呢? 回顾历史: 如果没有原始经济的发展带来剩余产品这个物质基础, 就没有尼罗河畔人类第一所智慧的殿堂-- 学校的诞生; 如果没有唐宋之后学田制的推广为学校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就没有中国封建官学的兴盛; 如果没有14 世纪欧洲商业, 手工业的发展这个动力, 就没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旗帜的高扬和启蒙思想划破中世纪漫漫黑夜的闪光. 再看现实, 我们只有强调经济发展, 保障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需要, 才可以使大山里的孩子也能背起书包. 我们只有强调经济发展, 种下梧桐树, 才能引得凤凰来, 吸引国内外的高科技人才; 我们只有强调经济发展, 缩小东西部的贫富差异, 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从根本上得到全面发展!对方辩友能让一个饥锇了三天的孩子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吗? 他唱得动吗?对方爱谈日本, 我就来谈日本, 日本在1872 年就颁布了[学诏令], 可仅在七年之后又被废止了, 原因何在? 其一, 教学经费不到位; 其二, 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 所以仅在第二年冈山县的农民就爆发起义, 一口气烧了64 所学校. 下面我们来看看发达国家. 美国一年的教育支出费为1800 亿美元. 而日本仅维持一座东京大学就要 1 千亿日元. 这笔钱足够维持50 所复旦大学. 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费用, 对许多并不富裕的国家来说, "玩得可就是心跳" 了. 反观印度的教育算是发展了. 在70 年代, 印度培养的大学生人数属世界第三位. 可是滞后的生产企业根本无法吸纳如此众多的人才, 所以在1978 年一年, 印度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70 万之众. 同样, 非洲也不会教育超前地支持教育. 由于占用了过多的建设资金, 坦桑尼亚近十年来人均GNP 增长率为零. 面对这样哭笑不得的事实, 政府首脑不无感慨地说: "学校办多了, 工厂搞少了, 经济弄砸了." 而中国摆正了教育与 行经济体制改革, 1985 年水到渠成, 进行教育体制发展, 到1994 年我国一年的教育费为1500 亿元人民币, 比1990 年高出40.46%, 与之配套的[教师法],[教育法] 又相继出台. 终于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我们和对方辩友一样也知道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但我们更知道如果不完善经济发展这个造血机制, 教育发展就像一个贫血的婴儿, 很容易夭折在襁褓之中的."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庶之, 富之, 然后教之",我们正忙着进行经济建设, 让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前提. 我请问对方辩友, 你们讲来讲去, 那么教育发展的前提是什么呢?战略选择不还是经济吗? 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 岂不是又叫马儿跑, 又要马儿不吃草, 等到马儿学会不吃草, 马儿可就跑不了了呀!对方辩友, 我们现在确实是肚子饿, 但是, 我们的头脑更饿呀! 我们中国有 2.29 亿文盲啊! 反: 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不赶快发展经济的话, 恐怕更多的人都要饿肚子了.请问对方辩友, 你们"再穷不能穷教育" 的做法是如何从行动上得到保证的呢?对方辩友, 我欣赏你的尊师重教, 但是, 你光谈不练的话, 我怎么知道你是尊师重教, 还是毁师灭道呢?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 人怎么能全面发展呢? 只有当社会物质资源极为丰富, 资源不再稀缺, 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啊!第三世界国家, 人均教育经费是27 美元, 而发达国家则为428 美元, 请问到底是我们无心办教育, 还是无力办教育?可是我要请问对方辩友, 是1871 年明治维新在先, 还是1907 年的学诏在先呢? 我们赞赏中国知识分子乐于奉献的精神, 但是我们更不希望蒋筑英,罗健夫的悲剧重演.首先, 今天对方辩友显然把他们的理论建立在了人力资本理论上, 只是为什么不给我们讲一讲, 到了60,70 年

论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论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北票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旅游经济发展起来会带来人民收入增加,会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这种带动作用越发明显。不仅我市开始重视旅游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更加关注旅游经济,创造黄金周,利用旅游经济拉动全国经济。 关键词:旅游经济;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反映旅游活动过程中,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种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们的生活富裕了,腰包鼓了,有剩余的钱了,人们需要更多的休闲娱乐等精神享受,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旅游,用于旅游的费用越来越多,于是旅游成为当今时尚。正因为如此,旅游对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旅游经济收入也成为我们北票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据统计,2009年旅游带来经济效益5.43亿元;2010年旅游带来经济效益7.3亿元;2011年旅游带来经济效益9.8亿元。 一、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旅游的发展可以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三燕文化、佛教遗址等。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可以吸引众多的游人,在旅游的同时会增加消费,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效益的增加。北票是贫困县,如果旅游经济发展好了,很有可能会通过旅游来摘掉贫困的帽子。 首先,旅游的发展可以带来当地环境的改善。环境优美的地方才可能吸引众多民众,要想持续发展旅游,就必须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同时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一个城市的旅游开发的越是深入,这个城市的建设就越优美,环境越清新。反过来,一个城市脏乱差,不可能吸引民众来。 其次,旅游的开发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旅游经济涵盖内容广泛,发展起来必需要相关配套设施,如旅行社、交通、住宿和餐饮等相关设施的发展,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再次,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民众的收入。由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的是衣食住行多个行业的发展,而衣食住行涵盖了服装店、小饰品店、饭店、旅店、超市、水果店等众多店铺,几乎涉及所有的个体商户。旅游的发展,将会直接增加他们的收入,进而增加当地社会的收入。人民增收,生活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对摆脱贫困是指日可待的。如果某个区域发展比较落后,可以研发旅游项目来拉动经济的发展。落后地区的旅游项目可以吸引富裕地区的民众到此游玩观光消费,这样钱就流入到落后的旅游当地,从横向看可以削弱贫富差距的拉大。当地政府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政府要重视开发旅游项目,可以利用此来脱贫,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项目。 二、我市旅游助推经济发展缓慢因素 旅游经济不仅带给人们精神的愉悦,还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助推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有: 第一,缺乏真正的品牌。目前北票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共四个,有大黑山景区、白石景区、燕湖园和惠宁寺,这些景区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特色,单一个大黑山景区就开发了杏林春晓、黑山烟树、群峰竞秀、烟霞深处等多处迷人的景区。但是从城市的整体上看,缺乏品牌。 第二,旅游经济发展欠缺合力。各个景区都在争相发展自己,对北票经济的发展起到促

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题研究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小组成员 祥玉 依 江叶帆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理论基础 (3) 三、实证计量分析 (5) (一)、数据的来源与确定 (5) (二)、模型构建 (6) (三)、参数估计与检验分析 (6) 1、对模型进行回归 (6) 2、多重共线性检验 (7) 3、检验是否为线性相关关系 (11) 4、检验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13) 5、序列相关性的检验与处理 (14) 四、结论与启示 (14) 参考文献 (15)

教育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教育是影响人力资本的一个关键性 因素。因此,我课题小组采取多元分析的方法,构建多元线 性模型,对1992至2010年间我国我国教育情况对国民经济的 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国民经济教育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4%的目标。在各大高校纷纷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显著增长的同时,在校本科生选择继续读研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大家都希望通过接受更多的教育来提升自己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教育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它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到底有多强,我们如何通过提升教育质量的途径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而且,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排名世界第二,但跟排名第一位的美国相比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探求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选择了本课题。结合二者1992至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我课题小组试图运用计量的方法,

最新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改进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

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 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计划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很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很多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有的基础是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省区拥有的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 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谈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论述题 1、谈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答:(一)知识经济对宏观层次教育价值的影响 宏观层次教育价值表明的是教育与人类社会及个体发展的关系,它具体表现为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价值关系两种类型。一方面,知识经济提升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知识与社会、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联系。社会拥有知识,才能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个人拥有知识,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知识的价值不再是抽象的观念,而是实在的物质生活条件,是实在的综合国力。这就加强了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对知识的需求。教育是生产知识、传播知识、满足社会与个体对知识需求的重要途径。因而,教育的价值也就得到提升。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提出了普遍提高人们智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也就加强了个体主体对自身智力发展的需求。教育也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其价值也同样得到提升。在宏观层面上教育价值的提升,反映到教育实践中,则表现为教育将普遍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会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不一定是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选择,教育战略地位观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由于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中对人们的智力要求是不同的,因而,教育的发展将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与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相适应,教育将更加专门化,强调英才教育,重视天才的培养。与知识的分配和使用相适应,教育将更加全民化,注重教育的普及。由于知识的生产和使用的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利益。因而,教育的专门化和全民化都将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 但是,知识所提升的主要是知识的经济价值,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也是为了最终取得经济利益。追求经济利益是知识经济的本性。因而,在宏观的教育价值层面上,就社会主体而言,它实际强调的是教育的经济价值;就个体主体而言,它实际强调的是教育的生存价值。这反映到教育实践上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片面性。其一,片面强调教育的经济属性,如片面追求教育的经济利益或片面强调能获取经济利益的知识的生产和传授,而淡化(忽视)教育的政治、文化等属性,从而有可能使教育在知识经济的旗帜下走上片面性;其二,强调个人为了经济目的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作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高低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知识创新依赖于人的创新的素质。但是,并不是人的任何素质都能带来经济利益。因此,在追求最佳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就不符合经济利益的原则。这就有可能促使人们把有限的教育资源仅仅用于与经济有关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人的其他素质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对微观层次教育价值的影响 教育价值的微观层次表明的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体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为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在这个关系中,学生作为价值主体的一方面是更为主要的,可以说,在微观层面上,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学生主体的发展。因而,在学生成为价值主体的关系中,知识经济的两个变化将会转化为学生主体对新知识的追求和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教育者要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这种需要,就必须更新观念,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水平,提高自身的修养。反映到教育实践中,未来的教育者将成为一个学者、研究者与教育者三结合的新形象。终身学习、不断创新成为未来教育者的基本信念;不断地学习、研究以实现自我更新,将成为教育者的一项日常活动。 在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上,知识经济对于作为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内容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知识经济强调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强调工艺性的、可操作的知识,这就带来了两个直接的结果:一方面是知识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知识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知识迅速陈旧过时,

发挥能人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发挥能人效应,带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束城镇把在外人员作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进招商引资、发展镇村经济的宝贵资源,大力推进能人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带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一、推动招商引资 束城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8000多人,该镇鼓励他们提供信息、推介项目,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束城镇建立了“在外人才信息库”,在每个村聘请2到3名在外人员担任招商信息联络员;利用中秋、春节等外出人员返乡时机,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联络感情、宣传政策、推介项目。 今年,束城镇还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根据项目投资规模和效益,对引荐人和其所在村给予奖励。3年来,全镇在外务工人员共提供招商信息150多条,帮助引进奥丁空调、美格橡塑、大浩保温、美能达建材、腾龙正利等7家亿元企业,吸引投资30多亿元。 二、促进镇村经济 经过多年打拼,不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积累了资金、掌握了技术,有了回乡创业的意愿。为此,束城镇成立了“回乡创业人员服务办公室”,从项目申报、证照办理、政策衔接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 束城镇还把鼓励回乡创业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目前,全镇 共有100多人回乡创业,发展创业项目31个,带动了农民增收。通过大力支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在外经商人士投资于农业,已有16人进入农业产业,经营土地12000亩,培育了占地5200 亩的嘉德农业科技园,占地2200亩的乐丰农合社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促进了农业增效。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2013年以来,束城镇先后在北京、石家庄、青岛等地建立多个

党建联络点,并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重点跟踪培养,条件成熟后吸纳进党员队伍。 为解决部分村班子软弱涣散问题,束城镇实施“能人回请”,鼓励引导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回村担任村干部。后孟回村之前是有名的乱村和穷村。一次偶然的机会,束城镇了解到在北京从事保温的党员王瑞恒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把他“回请”到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王上任后,带领群众为村里修路、挖沟、搞绿化,抓经济,后孟回村一跃成为全镇的先进村。全镇外出经商务工人员中,37人进入村“两委”班子,7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