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郑日昌《心理测量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测验的误差及其检验【圣才出品】

郑日昌《心理测量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测验的误差及其检验【圣才出品】

郑日昌《心理测量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测验的误差及其检验【圣才出品】
郑日昌《心理测量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测验的误差及其检验【圣才出品】

第3章测验的误差及其检验

【本章要点】

1.测验误差的来源。

2.真分数的数学模型及假设。

3.信度的含义及影响信度的因素。

4.效度的含义及影响效度的因素。

5.各种信度系数的使用条件。

6.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3.1复习笔记

一、测量的误差

(一)误差的定义及种类

1.误差的定义

误差是在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因素所产生的不准确的或不一致的结果。

2.误差的种类

(1)随机误差

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使得多次的测量结果不一致,这种误差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机的,因此称为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既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又影响一致性。

(2)系统误差

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恒定的有规律的误差,它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这

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只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二)误差的来源

1.测验自身引起的误差

测验自身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测验的编制过程,其中项目取样影响最大。

(1)当测验的项目较少而取样缺乏代表性时,被试的反应很难代表其真实水平。

(2)对于有些类型的项目,例如是非题、选择题,被试可能凭猜测作答,从而降低分数的可靠性。

(3)题目用词模棱两可,或对要求叙述不清等,也都会带来误差。

2.施测过程引起的误差

(1)测试环境

施测现场的温度、光线、桌面高低好坏等对被试都有影响。

(2)测试时间

时间安排也是影响测试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时间安排不当或时限不统一,必然会引起测验结果的改变。

(3)主试因素

主试的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表情动作、对测验过程的熟悉程度等都能影响测验的结果。如果不按照规定施测,如给予暗示、制造紧张气氛等都会带来很大的误差。

(4)意外干扰

在测试环境复杂,特别是当被试人数较多时,可能发生意外情况,从而影响到测验结果的准确性。

(5)评分记分

评分不客观和记分出现错误也是较常见的误差。一般来讲,客观题的评分较为准确客观,

而主观题的评分标准难以掌握,再加上阅卷者的风格、情绪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干扰,因而很难保证分数的一致性。

3.被试引起的误差

在测量工作中,最复杂的和最难控制的是由被试本身引起的各种误差。

(1)应试动机

被试对测验的动机不同,会影响其作答态度、注意力、持久性及反应速度等,从而影响测验的结果。在测量成就、能力时,被试如果动机不强,被试就不会尽力作答。如果被试动机效应在反复测量中以一种恒定的方式出现,会导致系统误差;如果动机效应引起了偶然性的不稳定反应,会导致随机误差。

(2)测验焦虑

测验焦虑是被试在应试前和测试中出现的一种紧张的情绪体验。测验的焦虑会影响被试的反应。一般来讲,适当焦虑会使人维持一定的兴奋水平,注意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从而对测验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过高的焦虑会使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思维狭窄,反应速度减慢,因而会大大影响成绩。测验成绩与焦虑程度呈倒U型关系。

(3)测验经验

被试对测验的经验也会影响测验的成绩。对于任何一种项目形式,当被试对其还比较陌生的时候,其测验成绩可能会比较低;但是如果提供足够的演示和练习,其测验成绩一般都会提高。

(4)练习效应

任何一个测验在重复使用时,由于被试对测验的内容和程序已经相当熟悉,因此会使成绩提高。

(5)反应倾向

独立于测验内容的反应倾向,也会使得本来能力相同的被试获得不同的成绩。

①对于速度测验,由于测验时间有限,而题量又较大,求快与求准两种不同倾向会对测验成绩产生影响;

②对于是非题,某些人可能有偏好选“是”或选“非”的倾向;

③对于选择题,有些人可能有偏好选择某个位置或偏好选长项的倾向;

④对于人格测验题目,有人可能会掩饰自己。

(6)生理变因

生病、疲劳、失眠等生理因素,以及在智力、情绪、体力等方面的生物节律也会影响测验成绩而带来误差。

(三)真分数

1.真分数的含义

真分数是指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它只是一个理论上构想的概念。真分数的操作定义是无数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2.真分数的数学模型

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作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这是经典测量理论(CCT)的基本思想。即:经典测量理论假定,观察分数(X)与真分数(T)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且只相差一个测量误差(E)。用公式表示为:X=T+E,这就是CTT的数学模型。

其中,测量误差E指的是引起测量不一致的变因所产生的效应,即指随机误差,不包括系统误差。E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因此,一个人的实得分数可能大于真值,也可能小于真值,总是围绕着真值上下波动。

3.真分数的假设

根据公式X=T+E,可以引申出三个相互关联的假设公理:

(1)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平均误差为0,即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用公式表示为:E(X)=T或E(E)=0;

(2)真分数和测量误差之间相互独立,即ρ(T,E)=0;

(3)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关为零,即ρ(E1,E2)=0。

4.实得分数、真分数和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团体来讲,实得分数、真分数和测量误差之间有如下关系:

即实得分数的变异数等于真分数的变异数加上误差变异数。这里只涉及随机误差的变异,系统误差的变异包含在真分数的变异中。即真变异数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即:

是与测量目的有关的(亦即有效的)变异数,S2I是与测量目的无关但却是稳定的式中S2

V

变异数。S2V是由所要测量的变因引起的,S2I是由其他变因引起的。将前面二式合并可得到:

因此,一组测验分数的变异性是由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数、稳定的但出自无关来源的变异数和随机误差变异数所决定的。

二、测量的信度

(一)信度的含义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程度。在测量学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即

式中的r xx 称为信度系数;S T 2代表真分数的变异,S X 2代表总变异数,即实得分数的变异。

(二)估计信度的方法

1.再测信度

(1)含义

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两次测验分数所得的相关系数为再测信度。因为它能反映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动,也就是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因此又称稳定性系数。

(2)计算公式

式中X 1、X 2为同一被试的两次测验分数,1X 、2X 为全体被试两次测验的平均分数,S 1、S 2为两次测验的标准差,N 为被试人数。

(3)计算再测信度应满足的假设条件

①所测量的特质必须是稳定的;

②遗忘与练习的效果相同;

③两次施测期间被试的学习效果没有差别。

(4)采用再测信度应注意的问题

①两次测验的时间间隔要适当。时间太短,第一次的回答记忆犹新,因而夸大了稳定性;时间太长,由于受学习、成熟等的影响,从而降低了稳定性。

②再测法适用于速度测验或人格测验,而不适用于难度测验。这是因为速度测验或人格测验项目多,被试无法记住测验内容,所以受第一次测验影响小。

③应注意提高被试的积极性。由于是再测,被试易失去兴趣,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使得第二次测验不可靠,所以提高被试的积极性是再测法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