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艺术品精华欣赏

中国艺术品精华欣赏

中国艺术品精华欣赏
中国艺术品精华欣赏

中国艺术品精华欣赏

田园情趣玉雕《田园情趣》11 x 8X 13.5CM, 以绝妙的构思俏色雕刻,蟋蟀在白玉地张之外最精妙地起到了对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神,

整件作品采用了镂雕、立雕技法,白菜造型技法吸收了以瓷器薄胎特点表现形式雕刻,白菜卷曲自如,造型完美,雕刻技法细腻,白菜卷叶胎薄如纸,在灯光下更显滋润、通透,该件作品具有精湛的技艺以及高升的美学造诣,是俏色玉雕中之精品。祝寿图整

件作品由名贵的紫檀木及印度檀香木制成。紫檀檀香插屏宽:35cm

高:33cm ,画面描绘出童子祝寿的吉祥如意的欢乐场面,寓意富贵长

寿和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神州处处皆春风的祥和气氛。其花纹全部

由手工拉锯制成,花纹图案对称均匀、精工。画面拉花精细,人物图案采用烙铁经不同的温度变化绘制。该插屏制作难度大,整座插屏设计

古朴庄重,典雅秀逸华。寒江独钓壶寒江独钓壶

17 x 6.5 x 10CM是寿山石雕著名工艺师林文霖先生的作品,

石壶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江雪》一诗,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寂静、凄寒的渔翁独钓图:空中雪花纷飞,山中无鸟兽,路上无人迹。然而就在这幽僻清冷的世界里,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

翁,竟独自坐在一只孤零零的船上垂钓寒江!柳宗元是借描写山水景

物,歌咏隐居的

渔翁,来巧妙地表达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内心世界。林文光

在制作中巧妙地采用巧色处理画面,技法的多变,使作品更充满其意境,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精品。

观音该尊《观音》22 X 28CM以整块黄水晶雕刻创作,

黄水晶是一种颇为罕有,产量较少的水晶。作品中水晶透彻质感把观音慈仁的神态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手执莲花姿态高雅、自然。雅服饰的皱褶刻画得犹如飘动的感觉,表现极具细腻完美,再现了高超的工艺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作品采用立雕形式构思设计表现,技法则运用了镂雕、圆雕等多种刀法。作品造型独特,含蓄,展现出了极富浓郁的东方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宗教文化。翡翠吉羊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崇敬。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羊”“大”之美《。说文》云"美与善同意",“羊者祥也”足见其时羊已成美、善象征.中国先民深信羊可为人带来上苍关怀、恩赐,是故以羊为吉祥如意神兽,并传梦中见羊乃王者之兆。中国古代"吉祥"多被写作"吉羊",阳与羊同音。该作品就是以羊为美之写照。该作品16X 14CM以整件翡翠以镂雕、透雕等技法创作完富贵长寿该作品

13X 19CM,以极其罕见的天然金黄水晶创作,并以立雕、圆雕等技法雕刻,作品构思独特,富有强烈的艺术韵味。作品意喻富贵平安、长长久久、圆圆满满、生意兴隆,也是消灾辟邪镇宅的吉祥之物招财金蟾琉璃《招财金蟾》12X 11 x 9CM以五彩缤纷的色彩及柔和润滑的质感更使人迷恋。金蟾口含一串钱币昂首向上,爪下满是金钱,体现出特有中国民间神秘色彩,意喻招财纳福国泰民安的象征日丽河山作品《日丽河山》40x 36CM 作者陈舟,以名贵鸡血石雕刻,刻画了锦绣河山的美景,作者以娴熟细腻的技法把亭台楼阁、繁茂劲松、绿树、老

桥流水等刻画出美的形态,使人感受大自然那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艺术韵味,作品充分利用其俏色再显了我国工艺美术独到的艺术魅力。

福寿无疆作品《福寿无疆》17 x 30CM,运用立雕、镂雕技法雕刻,以硕果寿桃、佛手、石榴为主题,意喻福寿无疆、子孙满堂,整件作品以写实手法表现,充分利用其翡翠俏色,更突出了作品的意境. 龙啸九天作品《龙

啸九天》宽33CM 高112CM ,采用天然水晶极品“金发晶”,整件作品构思严谨,设计古朴庄重,大方,气势宏大。以多变的镂雕、圆雕雕刻技法,水晶以其透明的质感使作品增添了一种祥和富贵之气。作品,巧妙运用透明和磨砂工艺,祥龙的神态更显栩栩如生,使作品更显艺术之神韵。龙象征着权力,它是和平的使者,也是消灾辟邪镇宅的吉祥之物

鞋作品《鞋》31 x 14.5CM,采用青田封门冻石雕刻,作品构思独特,巧妙运用其俏色,作者以生活中平凡的一个鞋,刻画出反映了人生经历的曲折,在平淡中更凸显人性化

的生活阅历。路在脚下,这鞋曾经踏遍万里崎岖、这鞋曾为事业的成功走南闯北、这鞋永远使人难忘,是它陪伴我们走向了成功之路. 花开富贵翡翠《花开富贵》30X 40CM该作品以镂雕技法把百花齐放、喜气百鸟刻画得生动、活泼。作品中以民间喜闻乐见的牡丹、佛手、寿桃、石榴等图案表现,寓意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富有和长寿的追求。作品展现出"双喜临门"、"喜报春先" “花开富贵”的热烈喜庆画面,更是一件翡翠工艺精品。水藻纹镂雕白玉

壶玉器,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到现代丰富多彩的玉器制品,其中无不包含着华夏民族对玉的崇尚,以至于历史学家不得不在浩瀚的中国发展史上为其确立了单一的“玉器时代”,从而使玉器由手工艺品提升到一个历史的文化特征,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水藻纹镂雕白玉壶22.5 X 14.8 X 11.5CM,是由整块质如凝脂的白玉雕琢,壶身纹式为满工水藻纹,采用镂空透雕,圆雕等高级工艺技法。器身造型饱满,圆润洁白,又玲珑剔透,华丽富贵。在现代玉器艺术品中,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收藏极品。白玉对瓶该对瓶

14X 10X 26CM在雕刻上采用镂雕、圆雕、薄意技法进行精细雕刻,通体圆润细琢,造形优美,其精美细腻的雕工令人叹为观止。盘于瓶盖的镂雕祥龙更是体现出身宁久藏,辟邪消灾之势,突出祥龙物象外形内质至高无上的神韵,展示出了

中国民间艺术的精髓。六个龙耳形和圆雕环的组合意蕴着六六顺之涵意,瓶身薄意云纹雕刻图案更是象征招财纳福、如意平安。该对瓶的精妙之处还在于两瓶的设计对称以及三足鼎立之势,更显其似炉似瓶的稳重感,设计引人入胜遐想万千,是及其珍罕的精品。并蒂相连玉雕《并蒂相连》9.5 x 6X 19CM以绝妙的构思俏色雕刻,嫩绿色的青椒在青海白玉地之上最显精妙,起到了对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神,整件作品采用了镂雕、圆雕技法,白菜造型技法吸收了以瓷器薄胎特点表现形式雕刻,白菜卷曲自如,造型完美,雕刻技法细腻,白菜卷叶胎薄如纸,在灯光下更显滋润、通透,该件作品具有精湛的技艺以及高升的美学造

诣,是俏色玉雕中之精品。达摩《达摩》根雕作品高70CM 、

宽50CM 。采用深山经风雷雨打的老树根制作。达摩面壁九年,对禅学佛理和武功有着深刻的彻悟,达摩把自己的所悟所得耐心地传给大弟子小宝。少林寺住持慧光感于达摩的功力,主动让出宝座给达摩。达摩行医济世,遍施爱心,在下层百姓中广结善缘,引起共鸣,达摩所以深受人们的爱戴。作者利用其自然造型,以巧夺天工神功鬼斧的刀法将作品中的形象雕琢得栩栩入神,整件作品构思巧妙,作品采用了以立雕、镂雕、和高浮雕等多种技法,该苍老的根雕材质,在娴熟、精工的刀法下,更是表现和刻画出达摩疾恶如仇、为民忧心的内心的表情,而且更体现了达摩刚直的性格,整件作品雕工精细、刻画传神,富有独特的艺术性。

檀满雕圆云石地屏该紫檀满雕圆云石地屏

285 X 75 X 310CM采用南洋紫檀木。其质坚硬,密度极高,其材质黝黑如漆,几不见纹理,圆云石直经200CM ,该地屏共耗 3.6 吨紫檀木材,整件作品以九龙戏珠构思设计,整体以高浮雕、立雕技法创作,满雕九龙气势宏伟,更显皇家气派,其雕工精美绝伦,是紫檀木雕中最宏大的极品。

白玉链瓶链瓶通体用整块白玉雕刻而成12X 32CM,链

瓶在设计上运用了对称如意纹图案设计,制作中以镂雕工艺为主,链瓶上以浮雕刻画的天真的童子形象,作品在构图、雕工超越了传统工艺,精美的玉链象征美意延年、永结连心。旺旺生肖中有他的排行。属狗人直率、诚实,为人仗义,对事公平,勤奋好学。中国几千年来对狗

都有很深的情结,民间历代以艺术品形式描绘狗的作品是胜不数举。狗是忠诚的象征,“旺旺”也是民间最喜欢使用比喻发财的好口彩,意喻着财富兴旺和事业发达。《旺旺》玉雕作品15X 7X 8.8CM,作品构思巧妙,作品以立雕技法创作,其玉色温润细腻的特点更显示了汪汪狗造型的生动可爱,不愧为一件生肖精品。豐收《豐收》張愛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39 年出生在青田鶴城鎮。張愛廷技術全面,工藝高超,並富有創新,為石雕行業所推崇,實為難得之一代人才。舉凡人物、山水、花卉、動物、植物無不精通;鏤雕、圓雕、淺雕、浮雕,無不熟諳。該《報春》作品55 X 75CM 是張愛廷先生的精品之作。

中国古代彩陶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陶器概论 人类最早先从猿人进化为直立人,再进化为智人,最后才成为现代人。这个过程用去了差不多几十万年。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原始人类之所以能在身体条件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正是因为它们懂得了运用不断进化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来制造工具,懂得了过群落生活共同御敌,懂得了举一反三总结生存经验,于是,原始人类依靠采集果实和狩猎野兽来养活部落中的成员。 此时的人类也开始懂得了使用火来御寒和烧烤食物,史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人类的旧石器时代。 随着我们祖先生存技能的日益发展,人类终于开始走出与狼共舞的山林,找到有山有水有平原的地方定居下来。他们首先要建房子抵御寒冷和野兽。为了让房屋更坚实耐用,早期的定居人类建造的是一种半地穴式的房屋,在室内挖一个火坑。 居住在这种房屋中的原始人类,主要的家庭生活都是围绕中央的火坑进行的。而陶器作为蒸煮食物,盛水储粮的重要工具恐怕就会是这个小小房间中最主要的家当了。那么,我们的祖先到底是怎么发明了陶器的呢? 但是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按照学者们的猜测在篮子上涂满泥后放到火上烧,结果外面的编织物被烧掉了,而里面的泥巴却都开裂了,只是变成了一些硬块,根本无法成型。 那么,生活在混沌初开,还没有开始具备任何物理化学思维的原始先民,到底是因为什么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陶器的呢?这依然令许多人感到好奇。 当考古学家对人类8000年前的房屋遗迹进行研究时,发现房子中央的火坑侧壁上被掏出了一个小洞,里面还有一根未烧尽的炭棍,这给陶器的产生又提供了另外一种猜测。 在偶然的启发下,我们的祖先学会了运用火来制陶,他们在定居的家园中专门建起烧陶所用的窑,使制陶技术得到更稳定的发展。 有了日臻成熟的窑和烧陶的技术,远古先民按照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烧制出各种陶器。这件形状奇特的器皿底部尖翘,并不能像我们通常所见的容器那样摆放,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几乎难以找到对应的物品,那么,它在7000年前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最早的陶制品都是作为实用器被烧制出来的,不论是用于取水的尖底瓶还是用于烹煮饮食的盆或钵,他们都与原始先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说陶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彩陶则是陶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彩陶是将各种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到陶器上,形成五彩缤纷的各类图案。大多数彩陶都是先在陶坯上绘制,然后入窑烧制,颜料发生化学变化后与陶胎融为一体。这也是为什么历经数千年,彩陶的色彩依然不曾脱落,将无数耐人寻味的远古印迹保留至今。 如果说在人类的发明史上,陶器是为了生活的现实需要,那么制作彩陶又是为了什么呢?这种不易脱落的纹饰色彩是否寄予着原始先祖们的某种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呢? 事实上,仰韶出土的彩陶并不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的原始彩陶。早在安特生到达中国之前,人们已经在西亚一带发现了类似的原始艺术。依照当时一些西方学者的考古报告,西亚是国际学术界公认最早迈向新石器时代的区域之一,大约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号:20135014245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华悦 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指导教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2014年 12 月 28 日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姓名:陈华悦学号20135014245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指导老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但是中国真正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人却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及其蕴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特点影响 Abstract: China music has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but Chinese appreciate classical music Chinese person but not much. 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China classical music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classical music, focusing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and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feelings contained, thus to show the world the charm of art and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hina method.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 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至于在8000—9000年之前何时开始出现音乐,是千年还是以万年计,难以定论。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以其浓郁的民

中国工艺品企业名单

中国工艺品企业名单 1. 佛山市名古民间艺术铸造厂秉承前人的宝贵经验,继承与发展,融合现代工艺方法铸造的青铜艺术品,主要有青铜雕塑铸造、寺庙铜钟、宝鼎铸造、水泥雕塑、佛像贴金、铸铜香炉、铜狮子。 2. 上海鑫米罗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艺术浮雕钢模,金、银饰品艺术浮雕模,高级浮雕锌合金系列礼品、金属纪念章、纪念票、纪念卡,奖牌、奖盘、高级企业领针等企业高档礼品。 3. 西安五环仿古工艺品有限公司从事中国仿古青铜器的出口贸易,如铜马车等,在青铜器复仿制行业名列前茅,是中国文物学会仅有的会员单位。 4. 南京亿达金箔制造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南京金箔的发源地,生产贴金工艺用铜箔、铝箔、金箔、银箔以及各种金箔画,产品厚薄均匀,色泽一致,畅销海内外。 5. 浙江省平阳县胜利冲压厂制造纪念币、纪念章、领带夹、校徽、钥匙扣,皮带头等各种金属制品。是九运动会吉祥物、会徽、纪念币专利生产商。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制作美中友谊代代传特殊纪念章。 6. 西安陵江工艺美术制品厂生产铜车马、仿古青铜器,产品适合馈赠、会务礼品、家居装饰摆设。承接大型铜雕、城市雕塑的制作。 7. 安溪新隆工艺有限公司生产铁艺手工艺品。 8. 北京北郊青铜艺术铸造厂从事青铜铸造,铜雕塑,铸铜工艺品,雕塑加工。 9. 北京国际经济合作公司青铜器制造公司经营青铜器手工艺品。 10. 北京聚珍坊工艺品有限公司设计制作景泰蓝、珐琅、铂晶礼品旅游工艺品、錾铜、铜浮雕、佛像及佛教法器。 11. 北京龙港金辉金属工艺厂生产奖品、礼品、贵宾卡、奖杯、徽章、奖牌等。 12. 北京苏盛达金箔贴金招牌中心制作金箔贴金,招牌。 13. 北京市特种工艺装饰品厂经营机械产品,医疗器械,环艺装饰品和工艺美术品。 14. 泊头市兴林工艺铸造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有灯杆、花盆、炭火炉等工艺铸造件。 15. 常州市武进轻颖工艺厂生产铁艺庭院家居制品。 16. 长安特种仿古工艺厂从事各种青铜文化艺术品、精仿制青铜器的策划、设计、制造。 17. 潮州市凤洲金属工艺厂生产铁线工艺制品等五金工艺品。 18.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青铜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艺术铸造、铜铸件、锻不锈钢、雕塑设计、电铸、复合材料雕塑。 19. 东莞伟光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纪念章,钥匙圈,领带夹,袖扣等。 20. 扶风县轩宣金属工艺品厂青铜器鉴赏,文物复制,仿制青铜器工艺品。 21. 福星金属工艺有限公司上海市,生产徽章,钥匙牌贈品,奖牌,工业标牌等。 22. 广东省百奇五金工艺厂位于鹤山市,生产各种铁线工艺品和装饰品:烛台、酒架、家私、园艺装饰、花架及电渡制品等。 23. 广州市番禺区海景工艺美术铸造厂从事青铜艺术铸造,生产铜钟,铜香炉、铜狮子,佛像,不锈钢雕塑,贴金,青铜人像,标志。 24. 广州市金大昌工艺品厂以先进的电镀和喷漆技术生产铁线工艺品,有铁线CD架、酒架。 25. 杭州嘉荔工艺礼品厂从事铁线产品生产。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学校:河南工业大学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F1101 学号:201123910305 姓名:史永坤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中国古典园林是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中国古典园林或是因地制宜,直接利用自然景观,亦或是叠山造石,建亭修阁,创造了既适合居住,又不缺乏观赏性质的人间仙境。郁郁葱葱的树木及应时而易的花草点缀在房前屋后或石山、小径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流水潺潺,鸟语啾啾,别致的门和窗,独具韵味的诗词书画。这些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世界园林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词中国园林的发展建筑类型艺术特征中国古典园林价值 (一)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园林是初形成与“囿”,形成于商周时期,除部分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的景色。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了大量建筑和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为兴盛。 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是中国园林的成熟期。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十分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的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明清则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极盛时期,由于历史悠久,我国也就被列为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我国“人工为之,宛自天”的自然式园林艺术颇

负盛名。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 园林中的建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的愿望。中国自然式园林,其建筑一方面要可行、可观、可居、可游,一方面起着点景、隔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厅、堂、楼、阁、桥、亭等。 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山为石。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设门。 堂:是居住建筑中队正房的称呼。一般为家中举行庆典的场所。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饰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楼:是两重以上的建筑,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阁:与楼近似,但较小巧。平面为方形或多边形,多为两层的建筑,四面开窗。一般用来藏书、观景,也用来供奉巨型佛像。 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桥就有特殊的情愫。“杨柳迎桥绿,玫瑰拂地红”桥的出现使得难倒之处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温馨、浪漫。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你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也能发烧吗?中国古典音乐 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 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这里有有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当音乐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叶落、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琴所作的 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故事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可见琴声乃心声, 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歌唱性强,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神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和中国民乐乐器的特有魅力。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悠久长远。在现代重金属流行音乐盛行的喧嚣声中,来听听具有 传统风味的丝竹乐器,相信您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如秀外慧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纯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内心世界丰富敏感,情感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没有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又怎能体会到它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的意境。 古典音乐用纯净、朴素洗去这世界的纷繁复杂,用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淡

中国艺术品精华欣赏

中国艺术品精华欣赏 田园情趣玉雕《田园情趣》11×8×13.5CM,以绝妙的构思俏色雕刻,蟋蟀在白玉地张之外最精妙地起到了对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神,整件作品采用了镂雕、立雕技法,白菜造型技法吸收了以瓷器薄胎特点表现形式雕刻,白菜卷曲自如,造型完美,雕刻技法细腻,白菜卷叶胎薄如纸,在灯光下更显滋润、通透,该件作品具有精湛的技艺以及高升的美学造诣,是俏色玉雕中之精品。祝寿图整件作品由名贵的紫檀木及印度檀香木制成。紫檀檀香插屏宽:35cm 高:33cm,画面描绘出童子祝寿的吉祥如意的欢乐场面,寓意富贵长寿和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神州处处皆春 风的祥和气氛。其花纹全部由手工拉锯制成,花纹图案对 称均匀、精工。画面拉花精细,人物图案采用烙铁经不同的温度变化绘制。该插屏制作难度大,整座插屏设计古朴庄重,典雅秀逸华。寒江独钓壶寒江独钓壶 17×6.5×10CM,是寿山石雕著名工艺师林文霖先生的作品,石壶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的《江雪》一诗,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寂静、凄寒的渔翁独钓图:空中雪花纷飞,山中无鸟兽,路上无人迹。然而就在这幽僻清冷的世界里, 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竟独自坐在一只孤零零 的船上垂钓寒江!柳宗元是借描写山水景物,歌咏隐居的

渔翁,来巧妙地表达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内心世界。林文光在制作中巧妙地采用巧色处理画面,技法的多变,使作品更充满其意境,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精品。 观音该尊《观音》22×28CM,以整块黄水晶雕刻创作,黄水晶是一种颇为罕有,产量较少的水晶。作品中水晶透彻质感把观音慈仁的神态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手执莲花姿态高雅、自然。雅服饰的皱褶刻画得犹如飘动的感觉,表现极具细腻完美,再现了高超的工艺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作品采用立雕形式构思设计表现,技法则运用了镂雕、圆雕等多种刀法。作品造型独特,含蓄,展现出了极富浓郁的东方文化底蕴和深邃的宗教文化。翡翠吉羊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崇敬。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羊”“大”之美。《说文》云"美与善同意",“羊者祥也”足见其时羊已成美、善象征.中国先民深信羊可为人带来上苍关怀、恩赐,是故以羊为吉祥如意神兽,并传梦中见羊乃王者之兆。中国古代"吉祥"多被写作"吉羊",阳与羊同音。该作品就是以羊为美之写照。该作品16×14CM,以整件翡翠以镂雕、透雕等技法创作完富贵长寿该作品 13×19CM,以极其罕见的天然金黄水晶创作,并以立雕、圆雕等技法雕刻,作品构思独特,富有强烈的艺术韵味。作品意喻富贵平安、长长久久、圆圆满满、生意兴隆,也是消灾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二僧“画禅” 公艺1101 李云方 0600110315 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中国传统艺术赏析课上我们欣赏了包括壁画、中国画、陶瓷、惠山泥人等中国传统艺术,虽然课时不长,但确实领略到了传统艺术独有的气质和感染力。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而我尤为钟情水墨画,钟情于它散发的气韵,细腻而或洒脱的笔触。在众多优秀的国画精品中,对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画最为敬仰,课上老师也对八大山人和石涛的画作了讲解,在此稚拙的粗谈“二僧”水墨。 石涛(朱若极)、八大山人(朱耷)都是明末遗民,后出家为僧,他们都深通禅学,寄情书画,各有独特造诣。与弘仁(江韬)、髡残(刘介丘)并称为清初四高僧。 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朱若极),又号苦瓜和尚,自幼出家,对禅学有着极高的悟性,作品受到禅学思想的影响。在禅学思想的影响下,他的画风独树一帜,笔墨超凡脱俗,不拘一格。他在《苦瓜和尚画语录》四时章第十四写到“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 石涛说的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他对禅“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理解。因为禅不可说,一说即错,所以文字很难表达出画中所含的禅的意境,而充满禅之意境的画,即是无字的诗。曾经在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的《禅说》看到过郑石岩教授为他题的序,其中就提到“禅不是知性化理论所能传递的,禅家常说“言语道断”意思是说光用语言文字来讨论禅是行不通的”。石涛的《细雨虬松图轴》,表现了秋日黄昏的山景。画笔方圆结合,行笔舒缓而自然,有一种清丽幽雅、清谧淡远的韵味,恰恰饱含“不可说”的禅意。 《山水清音图》画面上松枝逆势右出,竹条左右摇曳,似乎吹来了淡淡轻风,伴随着淙淙流水,交响之音,仿佛溢向画外,流入观者的心田,有人认为这幅画稍显避世之态,却又蓄含着宽容的积极的审美境界。台湾佛学大师,圣严法师在为蔡志忠的《禅说》题序中写到,“一个成功的禅者,只觉得永无止境的发挥生命的活力,是绝对自由的表征,所以禅的生活必然是积极的”。这张画既表达了石涛对闲静和自然的向往,但同时又流露出禅中所包含的积极。 他在自然的真实感受和探索中加以对前人技法长处的融会,因而他对绘画创作强调“师法自然”、“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在石涛看来,“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坐禅入定,超凡脱俗。

公共艺术作品赏析

SHANGHAI UNIVERSITY 论文 THESIS 题目:聆听城市脉搏的《东方之光》 学院数码艺术学院 班级 A类08班 学号 08123643 学生姓名黄庭 任课教师何晶晶 起讫日期2010.4.25

评分表

在世纪大道与杨高路交会的开阔环岛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景观雕塑—《东方之光》,背靠世纪广场和世纪公园。它的垂直高度达到了20米,由大量不锈钢 构筑成一个错综 精致的圆盘网架, 一根巨大的钢针 从圆盘中央穿过, 如同一把利剑,直 指天际。显得既雄 伟大气,又通透灵 秀。其实当大家第 一眼看到它时,就 会联想起中国古 代的计时仪器- 日晷,东方之光就 是以日晷为原型 而建造的。该雕塑 以艺术功能为主,计时功能性为辅,并且巧妙的运用了现代建筑语言。 日晷又称为“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令人联想到遥远的历史,上小下大、椭圆的晷盘又象征地球,晷针穿过的中点代表中国,同时整件雕塑的造型像是某种高科技卫星天线。它的晷针已由天文专家测定出指向正北的方位,具有计时功能。 《东方之光》位于的世纪大道是第一条绿化和人行道比车行道宽的城市景观大道,从东方明珠至浦东世纪公园全长约5.5公里,宽100米。被誉为“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世纪大道是一项宏伟的建设工程,两侧的景观工程和商业、文化、旅游、休闲功能开发工作将逐渐完善。世纪大道两侧的地块充满着无限的商机。 《东方之 光》的造型融入 了创作者对古 代文化符号的 改造,或者说暗 含着将传统文 化与现代审美 精神的嫁接。当 我看到这件作 品的时候,不由 自主的让我联 想到计算机显 示器里闪现的 三维结构图,这 个由井然有序、 疏密有秩的不锈钢管焊接组成的日晷在不同的观赏角度下的审美体验有所不同。但我觉得那一圈供计时之用的矩形板有点画蛇添足的嫌疑,感觉是对一种多余的功能的执著,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音乐赏析摘要: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浪漫、温馨。《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典音乐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梅花三弄》、《夕阳箫鼓》、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汉宫秋月》、《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沉浸其中,再加上由传统乐器古筝、古琴、琵琶的演奏,声音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传统乐器古筝古琴 1.典故 《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后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但俞伯牙是晋国的大夫,钟子期却是楚国的樵夫,两人虽然国别不同,地位悬殊,却都精通音律,酷爱琴艺,堪称古代的两位音乐家。两人萍水相逢,即由于“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2.版本派别 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2.1山东筝派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2.2河南筝派 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2.3浙江筝 浙江筝派的曲调优美。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3.《高山流水》谱本 此曲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3.1琴曲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

刺绣文化

中国刺绣文化 班级:地理信息系统08级08508130毕杨08508140黄富雪08508132陈红燕08508133陈晓莎 中国刺绣文化

针舞经纬-繁花三千 ——刺绣文化 刺绣是中国民间手工艺传统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古代称“黹”、“针黹”。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一、刺绣的基本介绍 1.刺绣的来源 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也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开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尚书》说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上衣六种花纹,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下裳六花纹,为宗彝、藻、火、粉米,共十二种花纹,称十章。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养蚕、缫丝了。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宋代时期崇尚刺绣服装的风气,已逐渐在民间广泛流行,这也促使了中国丝绣工艺的发展。 2.刺绣工艺流程 包括:上绷、画样、配线、劈线、刺绣、落绷、成和。 其中,劈线就是将一条线分成两条或多条细线来构成图案中线条粗细的变化效果。绷面上的纹样绣完后,将绣好的成品从绷上取下来,称“落绷”。 3.刺绣的发展 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绣品,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品,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 中国古代的刺绣,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不走销,价格平平。直至1993年起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才开始有人专门收集。据市场分析家推论,

中国最贵的10件艺术品赏析

中国最贵的10件艺术品赏析 NO.1: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器高16.5厘米,香港苏富比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122,408,800元 古月轩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用珐琅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绘,经高温烧制而成。此器系为乾隆皇帝特别烧制的赏玩器,由宫中造办处御画匠亲绘。该双耳瓶曾于1975年5月12日于伦敦佳士得拍卖,以16000英镑(合22万人民币)成交,30年后的今天其价格涨了500多倍。 NO.2:翡翠原石 110×55×60厘米/重约500公斤,中鸿信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88,000,000元 此翡翠原石体积庞大,重约500公斤。原石通体绿色,有三条石筋分布其间,整体呈现磅礴气势,在原石细腻的表面上,亿万年自然形成的片片浓绿色的凸起部分,及一道道石筋,犹如一幅层峦叠翠、溪涧奔流的山水画,又如一首沧海桑田、韵律优美的田园诗。 NO.3:元十四世纪中期青花锦香亭图罐

器高27.3厘米,香港佳士得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49,989,600元 该罐是8件传世的元朝人物故事图青花罐中的一件,所绘场景出自著名杂剧《孟月梅写恨锦香亭》,亭台、花草、人物都栩栩如生。此罐为英国铁路基金会旧藏,1989年5月香港苏富比曾以308万港元的价格拍出。 NO.4: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 器高40厘米,纽约苏富比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47,615,200元 此器是乾隆早期御窑厂烧造的器物,器型规整,工艺精湛奇巧,集粉彩、珐琅彩、镂空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器,纹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文化,代表了中国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1984年纽约苏富比拍出该瓶的价格为54.6万港元,至今升值约80倍。

马踏飞燕 (中国艺术品赏析)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一件举世无双、空前完美的艺术杰作,是传说中天马的铜铸偶像,也是古代西域良马的真实写照。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骏马的形象出现于汉朝雕塑和工艺作品中,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这件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汉代乃是我国开疆拓土、抵御外奴的辉煌年代,汉高祖的亲征、文景的盛世、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的开通西域,使得西域各国慑服於大汉天威,而纷纷遣使通汉,广开经贸的交流大门。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批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陪葬器物,不仅是一批非常优美的古代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在近两千年之後,还能见到汉代马的精神面貌,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次惊人发现。 这一文物瑰宝1969年从武威雷台汉墓出土后,曾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等14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引起了极大轰动和高度赞誉,称它是“绝世珍宝”、“一颗引人注目的明星”、“艺术作品的最高峰”。它踏鸟追风的奇妙艺术造型和匠心独运的力学平衡原理,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天才的中国”美称。1996年,“马踏飞燕”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

浅谈如何欣赏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以来音乐的精华所在。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文明史展现了灿烂辉煌的一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也同样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开始,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花,中国音乐也迎来黎明的曙光。之后的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更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音乐高峰,经典音乐更是层出不穷。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中国音乐过去的辉煌成就,曾震撼了无数世人。稽康善古琴,《广陵散》、《梅花三弄》慷慨激昂。从那时起,音乐成为了知识分子阶层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中国古典音乐与诗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一样,诚可谓“阳春白雪”。而这一切,都是思想体系形成一定高度的产物。 一中国古代的乐器 中国古代的乐器,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年伏羲氏创造了琴与瑟,比埃及发明弦乐器要早一千年;公元前2500年颛顼时期造出了鼓;女娲氏时发明了笙、簧、管、箫、笛等乐器。而到了夏、商、周时期,则为三代盛行铸钟,尤以周代为最,且分为特钟和编钟两种;周代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发明的乐器也多,如馨、搏、竽;秦代主要是造筝。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有:琵琶、箜篌、羌笛、胡笳等。据统计,中国的民族乐器多达1000余种,共分为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四大类,具有风格各异、演奏形式

多样的特点。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河北吹歌、西安鼓乐、舟山锣鼓、新疆十二木卡姆和西藏弦子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唐代伎乐人乐舞图》真实展示了1000多年前庞大的宫廷乐演奏的情景。 二古典音乐乐器音色 古人在演奏乐器时特别讲究氛围,必定先焚香沐浴,净心调神,这与佛教文化似出一源,体现了中国乐器的深邃性和高贵不可亵渎性。中国的古乐器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味无穷。 中国乐器的音色历来注重个性化,强调不可替代性。凡是在历史上被淘汰或没有得到长久传承或普遍使用的乐器,大都是因为其音色与其他乐器相似。如瑟因其音色与筝和箜篌相近而几乎绝迹,排箫因其与洞箫相近而失传多时。因而好的乐器都有各自的品性特征。 三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 1.旋律与和声: 中国古典音乐虽然很早已经掌握七声音阶,但一直偏好比较和谐的五声音阶,重点在五声中发展音乐,同时将中心放在追求旋律、节奏变化,轻视和声的作用。中国古典音乐好像是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 2.场面与气势: 中国古典音乐似感情流露,委婉缠绵、细水长流,很多是独奏或者“琴瑟合奏”“琴箫合奏”,场面不大,让欣赏者仔细品味、得以慧悟,

中国刺绣的渊源历史

中国刺绣的渊源历史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中国的刺绣究竟源于那个朝代?由于刺绣作品不易保存,因此极难说清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恐怕要算殷商和西周的了,从那个时期的出土文物来看,粘附在泥土上的丝织物的纹路和刺绣的花纹依稀可见。特别是在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绣衾(被)和禅(单)衣,上面绣着龙、凤、虎和花卉等,形神兼备,绮丽多变。证明刺绣在中国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工艺门类。 人们一定会想,为什么会出现刺绣呢?其实,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 第一、说到刺绣不能不说丝织,可以这么说,是丝织的产生和完美造就了剌绣的诞生。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比之以前更发达,男耕女织成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经济特征,几乎家家种植桑麻,从事纺织。由于当时的养蚕方法已经十分讲究,因此所缫出的蚕丝质量很高。其纤维之细之均,可与近代相媲美。发展到西汉时,从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织锦来看,每根纱由4-5根丝线组成,而每根丝线又有14-15根丝纤维组成,也就是说每根纱竟由54根丝纤维捻成。如此高的丝纺水平,同时也推动着染、绣的发展,使它的成品更加美观和更富表现力。 第二、社会等级制度的强化和人类审美感的提高、商品制的形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期间,华夏民族的部族联盟首领在举行重大庆典、祭祀等礼仪活动时,必须穿着绘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雉鸡)图纹的上衣和有宗彝、水藻、火、米粉、黼、黻图形的下裳(裙)礼服,后世称为“十二章服”并形成定制。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刺绣工艺渐趋成熟,这可从近百年来的大量出土文物中得到印证。这一时期的刺绣有经过夸张变形的龙、凤、虎等动物图案,有的则间以花草或几何图形,虎跃龙蟠,龙飞凤舞,刻画精妙,神情兼备;布局结构错落有致,穿插得体,用色丰富,对比和谐,画面极富韵律感。 进入秦汉时期后,刺绣工艺已相当发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汉王充在《论衡·程材篇》中所描述的:“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齐郡临淄(今山东临淄)为汉王室设官服三所,织工数千人,每年耗资万万。在前汉武昭之世,不但帝王之家是“木土衣绮绣,狗马被缋(毛织品)”,就连一般的富人也服用“五色绣衣,缛绣罗纨、素绨冰锦”,而且坐卧的席子也要“绣茵”,床上帐幔也是“黼绣帷幄”、“锦绨高张”,甚至死后殉葬的口袋也是“缯囊缇橐”。民间如此,朝庭贵族更不待言,他们的宫室以丝织藻绣装饰,以至“屋不呈材、墙不露形”,甚至“柱槛衣以绨锦”,其奢侈程度可见一般。汉代剌绣的空前繁荣,使刺绣的艺术处理又前进了一大步,在马王堆一号汉墓里的竹简“遗册”中记载着三种刺绣名称:“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 到了汉末、六朝时期,中国便开始进入“像教弥增”(佛教因造像众多,故也称之为“像教”)的时代,因而兴盛了绣制佛像之风。1965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北魏的一佛两菩萨说法图刺绣残片一件,用几种彩色丝线绣出佛像、菩萨、供养人和相应的文字,供养人的长衫上绣有忍冬纹和卷草纹,示意着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融贯通,并在刺绣中得到反映。说到这一时期的刺绣,不得不说说三国时期吴王赵夫人的“三绝”――机绝、针绝、丝绝。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吴王赵夫人,丞相赵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于指间以彩丝织为龙凤之锦,宫中号为“机绝”。孙权尝叹,蜀魏未平,思得善画者图山川地形,夫人乃进所写江湖九州山岳之势。夫人又于方帛之上,绣作五岳列国地形,时人号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轻幔,号为“丝绝”(见壬子年《拾遗记》)。汉末、六朝剌绣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开始出现了人物形象,为今后的人物绣品开了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意义。

中国古典艺术品鉴赏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国传世国宝鉴赏》课程论文 陶瓷鉴赏 学院名称: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011级2班 学生姓名:齐欣 学号:201102020051 2014 年6 月

璀璨的国宝——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它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陶器的发明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一、陶瓷的历史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离开形象就没有文艺;离开对于形象的感受,也就没有文艺的鉴赏。文艺本身的特性要求,鉴赏必须从作品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这是鉴赏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中国古代有些诗歌评论,是重视形象与感受的。它们不仅为诗歌创作总结了可贵的艺术经验,也对诗歌鉴赏的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如严羽的“别材”、“别趣”说,尊重诗歌本身的特点,尊重形象思维的规律,接触到诗歌创作和诗歌鉴赏的一些核心问题,就颇有可取之处。但是也有一些诗歌评论,完全不顾诗歌的特点,脱离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形象给人的感受,根本违背了文艺批评和文艺鉴赏的规律。下边我将举出两种有代表性的评论方法,并加以简单的剖析。 附会政治,是古代正统的解释诗歌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从原则、概念出发,比附历史,牵合政治,干方百计地到诗中寻找寄托、象征或影射。用这种方法读诗,无不是皮词隐语,微言大义;可以任意穿凿附会、深文周纳。汉儒对《诗经》的解说,便是运用这种方法的代表。他们主观地认为,《诗经》是为圣道王功而作的,是先王用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①的工具。他们戴着这副有色眼镜看《诗经》,其中许多作品都被曲解了,就连一些民间的情歌也成了政治教化的宣传品。例如,《关服》明明是一首情歌,他们却硬要说成是政治诗。申培《鲁诗故》说:“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周康后不然,诗人叹而伤之。”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康后的。后苍《齐诗传》说:“康王曼起,毕公唱然深思古道,感被关服德不双侣,愿得周公纪以宪窃。”薛汉《韩诗章句》说:“诗人言关服贞洁慎匹,以声相求,必于河之洲,隐蔽于无人之处。……今时大人内倾于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雄、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也。”②则又认为是讽刺康王的。《毛诗序》曰:“后纪之德也。”则说是赞美后纪的。解释虽不相同,其牵强附会荒谬不通却是完全一样的。随着经学地位的提高,汉儒的诗论也取得了正统诗学的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人陈沉的《诗比兴笺》,就是用汉儒解释《诗经》的方法,来笺释两汉至唐代诗歌的。陈沉讲诗注意联系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思想,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由于他先抱定了“比兴寄托”的观念,常常离开诗歌形象给人的感受,主观地猜测诗中的寓意,所以也有不少穿凿附会、迂腐可笑的地方。汉乐府挠歌十八曲中的《上邪》和《有所思》本是两首著名的情歌,他却硬要拉扯到政治上去。关于《上邪》,他说:”此忠臣被谗自誓之词钦!”关于《有所思》,他说:“此疑藩国之臣,不遇而去,自抒忧愤之词也。隐语假托,有难言之隐焉。”这两首诗显然都被他曲解了。清朝常州词派的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论词,重视作品的现实意义,对词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但是他编的《词选》以汉儒说诗的方法说词,有些评语也不免牵强附会室碍难通。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显然是写一个深居简出的孤独少妇的迟暮之感,张惠言却评曰:“庭院深深,闺中既以邃远也;楼高不见,哲王又不窃也;乱红飞去,斥逐者非一人而已。殆为韩(苟)、范(仲淹)作乎?”不顾全诗的艺术构思,把诗的意思一句句割裂开来,比附《离骚》,牵台韩、范,根本不能自圆其说。 中国古典诗歌确实有寄托象征的传统,美人香草、春兰秋菊各有习惯的寓意。诗人有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露给读者。有时为了使诗歌显得含蓄蕴藉,也故意隐去真意,用其他事物来比兴。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尤其多用这种手法。对这类作品的鉴赏,当然应该透过表面的词句揭示其中的深义。但是也必须从诗歌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如果离开形象和感受,任意往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