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版-语文-高一-课后训练 第二单元6辛弃疾词两首

人教版-语文-高一-课后训练 第二单元6辛弃疾词两首

课后训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句,诵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遥岑远目

B.赢得仓皇北顾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尚能饭否

4.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鲈鱼堪脍.脍:把鱼、肉切细。

遥岑.远目岑:小而高的山。

B.舞榭.歌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求田问舍.舍:房舍。

C.元嘉草草

..草草:潦乱、潦草。

把吴钩看了.了:结束、完毕。

D.无人会.,登临意会:领会。

断鸿

..声里断鸿:失群的孤雁。

5.名句填空。

(1)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2)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②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是江东留守叶衡的部属。②“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6.这首词上片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7.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怎样?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8~9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三、语言表达

10.将宋词名句等像“拼盘”一样地拼贴在一起,或者稍加改动、整理之后,进行现代演绎就成为流行歌曲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词曲创作方式。下面这首羽·泉的《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试对这首歌词作简要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弓如霹雳惊弦,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而去,怎见气吞万里如虎?一笑人间万事,春风不染白发,怎忘寒冬冰秋?醉里且贪欢笑,廉颇未老乐悠悠。何处望神州?不尽长江滚滚流。千古兴亡多少事,金戈铁马战不休。天下谁英雄,赢得功名在身后?蓦然回首,数风流,非皇非帝非君非诸侯。

11.(2011·辽宁鞍山一中高三四模,17)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人教版-语文-高一-课后训练 第二单元6辛弃疾词两首

(1)请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漫画的内容。

(2)请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

答案

1.答案:B

解析:应为“断鸿/声里”。

2.答案:A

解析:例句是借代,“红巾翠袖”代指女子;A项也是借代,“金戈铁马”代指战争。B项是比喻,“玉簪螺髻”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C、D两项均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3.答案:C

解析:A项,目,名词用作动词,看,望;B项,北,名词作状语,向北;D项,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4.答案:C

解析:草草:草率,轻率。

5.答案:(1)断鸿声里(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3)人道寄奴曾住(4)

烽火扬州路一片神鸦社鼓

6.参考答案:画线句用了移情入景(或化静为动,或拟人、比喻)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却说青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如万马奔腾而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并借此含蓄表达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

7.答案示例:(1)我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的是词人沉重的忧伤。人们都说头发总是因愁而变白,那沙鸥岂不一身都是愁?明写鸟之愁,实写人之愁,因为所盼望的事情“望来终不来”,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故词人心中充满无尽的愁情。

(2)我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的是词人豁达的心境。人们都说头发总是在愁中变白,那沙鸥岂不一身都是愁?词人故意发此痴想,而且拍手而笑,是对沙鸥的调侃,也是对自己的调侃,显得诙谐幽默。表明词人虽然因为所盼望的事情“望来终不来”,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而心情充满忧愤,但却想要努力驱散心中的阴霾,表现了词人的豁达。

8.参考答案:词的上片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解析:重点把握“柔桑”“嫩芽”“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黄犊”“斜日寒林”“暮鸦”的含义,体会其中的盎然情味,深厚意蕴。

9.参考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解析:结合词的具体意境,分析“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联系作品题目“代人赋”及注释,当时很可能是朋辈中有人为作者罢官后的生活担忧,因而词人便风趣地以代友人填词的方式回答对方,一方面借荠菜花的形象自我写照,一方面又隐隐流露出自己不做愁风畏雨的城中桃李,而做坚强的荠菜花,以此与友人共勉。

10.参考答案:羽·泉的这首《辛弃疾》,歌词内容传达出了辛弃疾作为“词中之龙”的硬朗气质和一个“悲剧英雄”慷慨悲壮的生命特质。羽·泉慷慨悲歌,到结尾处唱道:“蓦然回首,数风流,非皇非帝非君非诸侯。”否定了皇、帝、君、诸侯这些强权人物对历史的主宰,表达了“历史是由平凡人创造”的历史唯物观,这种现代价值观更能引起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共鸣,也肯定了辛弃疾虽然在世之时没有在抗金前线“赢得功名”,建立盖世功勋,但他在身后却赢得了永世英名,是真正的千古“风流人物”!

解析:可侧重赏析歌词与辛词名句的联系、创新及歌词内容的意义。

11.参考答案:(1)漫画的题目是“高科技”。画面上一个来提意见的人表情错愕地回头看着墙上挂着的意见箱,这个意见箱竟然成了一部碎纸机,投进去的意见书被轧成了碎纸掉到意见箱下面的纸篓里。

(2)讽刺了某些政府机构或领导干部不能真正听取群众意见,只是一味装模作样的做法。

相关文档
  •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 6辛弃疾词两首第2课时

  • 6辛弃疾词两首

  •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 高一语文基础训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