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税专报改版方案说明

财税专报改版方案说明

财税专报改版方案说明
财税专报改版方案说明

《财税工作专报》改版方案

为了适应财税工作发展新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区第党代会精神,更好地服务全区“”中心任务,结合我区财政收入征管和协税护税实际,决定从2012年开始对《财税工作专报》进行全面改版。具体方案如下:

一、专报改版的必要性

《财税工作专报》从2004年编发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各协税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专报结构不断优化,内容更加充实,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增强,为财政收入征管和协税护税工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动态信息,为领导准确把握财税工作实际情况和加强对财税工作管理决策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坚持了以下几点:一是强化了财税收入完成情况目标跟踪和实时分析。紧紧围绕区财税收入绩效考核指标,对国、地、财征管三局绩效目标月进度完成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特别是加强了对国地税二局自身组织收入情况分析;关注全市及中心城区财政收入情况,及时通报我区在各中心城区财政收入完成规模、增幅和进度排名情况,便于对财政收入完成实时调度。强化对财政收入的税种分析,从税种层次对财政收入月完成情况进

行深入分析,便于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征管。

二是强化了街道等单位绩效指标情况通报和分析。从区绩效合格目标和挑战目标两个指标值层面,对全区个街道和建管、房管等单位财政收入绩效目标进度进行月通报,督促责任单位加快目标进度。同时,强化了对零散小税完成进度通报,充分调动了街道协税护税积极性。

三是强化了三大产业及相关行业税收情况分析。从工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等三大产业分类层次,对我区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行业分析,特别是注意从税收收入完成情况的角度,对我区产业和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反映了我区产业发展的新动态。

四是强化了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税收情况分析。突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我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对全区上规模的企业收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特别是税收过百万以上重点企业进行动态跟踪服务;抓住我区项目建设高峰期契机,突出对重点项目税收全程跟踪,努力把经济发展成果落实到税收增长上。

应该说,多年来专报在服务财政收入征管和强化协税护税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特点是协税护税长期办刊积累的宝贵经验,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现有专报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字表述繁琐,数据信息量相对不足;行业分类过于简单,缺乏对一些新兴产业发

展关注;侧重单向督促通报,互动性较为欠缺;缺乏对上级财税政策动态信息和征管部门阶段工作发布,对责任单位指导性不足等等。同时,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确定了未来五年新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我区财税工作特别是协税护税工作如何更好地贯彻区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精神,让专报更好地体现工作要求和贯彻领导意图,这也对我们提出一个重要课题。

二、专报改版的主要内容

新的《财税工作专报》将从形式、内容、政策和征管等四个方面对现有专报进行全面改版,力图做到“形式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翔实,政策宣讲互动,征管导向明确”。改版调整的主要内容如下:

在形式上,新专报将以数字、图表等为主,进一步弱化文字分析,要围绕财政收入完成情况、产业和行业发展等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数据信息,更加突出形象生动直观。

在内容上,新专报将对现有内容进行进一步调整和丰富,将原三大产业(工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按国家统计局规范分类合并为两大产业(工业、现代服务业),其中,房地产业并入现代服务业。在现有的现代服务业中,增加对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银行证劵和保险担保等新兴产业的税收分析。同时,还将增加财政收入月报,方便协税护税等相关单位全面了解区级财政收入和中央、省、市的分享

情况。

在政策上,新专报着力加强财税政策新动态和问题反馈解答,及时发布上级政府财政收入和税收政策宣传和相关疑问解答,加强对街道等单位协税护税业务工作指导。同时,按季度及时发布各街道辖区内地块、厂房、楼宇等闲置资源情况和企业需求信息,方便其开展招商引税;

在征管上,新专报将及时通报征管三局的工作重点和阶段性工作部署,积极引导街道等责任单位结合征管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协税护税工作。

《2017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17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17年8月,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2017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出台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改革部署,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7 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宁德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结合我市实际,印发了本《实施方案》。 二、制定依据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7 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7〕66号); 2.《宁德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 三、政策用途 《实施方案》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分解落实2017年度各项具体改革任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债务风险防控机制。推进减税降费和各项税制改革,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做好财政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落实省对市县转移支付办法。 四、主要内容 本《实施方案》包含五个方面内容,具体是: 1.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具体含六项工作,分别是:推进预决算公开,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清理整合专项资金,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2.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具体含四项工作,分别是:抓好收入预算执行,落实支出进度通报和约谈机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 3.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具体含两项工作,分别是:强化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完善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4.推进减税降费和各项税制改革。具体含三项工作,分别是: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跟踪落实其他税制改革,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5.做好财政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具体含两项工作,分别是:研究市以下财政收支划分改

财税服务平台版开票软件初始设置指南

财税服务平台版开票软件初始设置指南 主要内容时间节点 00′18″软件初始化设置 01′23″登录开票软件 02′09″修改销售方信息/修改初始化设置 02′53″添加操作员信息 06′09″切换登录身份 初始设置指南 打开【财税服务平台客户端】—点击【本地开票】(如本台电脑初次安装软件,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初始化设置) 一 企业基本信息设置

【第一步】:点击【本地开票】,进入开票软件初始化设置的页面,管理员密码无需设置,点击【下一步】 【第二步】:进入基本信息设置界面,设置企业的基本信息 各项基本信息输入说明: ▲纳税人识别号:自动取自税控盘中记录的本企业税号,不可更改,税号可以为15位-20位数字和字母;

▲企业名称:自动取自税控盘中记录的本企业名称,且不可更改; ▲营业地址: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填写; ▲开户行: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填写; ▲银行帐号: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填写; ▲电话号码: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填写; ▲主管姓名: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填写。 【第三步】:正确输入企业基本信息后,点击【下一步】,进入界面风格选择窗口 界面风格选择窗口 【第四步】:选择界面风格后,点击“初始化”按钮,进入登录界面,如图所示:(因上一步没有设置过管理员密码,所以操作员口令无需再输入)在“证书密码”输入初始化密码(通常为123456/666666)登录

错误1:证书密码共有8次输入的机会,如果证书密码输入错误,则会弹出数字证书密码输入错误提示窗口 税务数字证书密码错误提示窗口 错误2:如果税务数字证书密码连续输入错误8次,则会锁死税控设备税务数字证书,此时,需要去企业所属税局进行处理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经验回顾与展望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30年经验回顾与展望 作者:马海涛,肖鹏时间:2009-01-18 浏览次数:599 次 [摘要]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为主线,回顾了30年来我国在上述三大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总结归纳了我国30年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五大经验: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同步进行、坚持走渐进式改革道路、改革中强化政府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财税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协调推进、预算管理内部的改革也需要坚持同步推进。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了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在财政体制、工商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领域的进一步改革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财税体制改革经验回顾展望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决定从1979年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度里,一场令世界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这30年发展中,财税体制几经变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并符合公共财政运行规律的财税体制,基本规范了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财政资金分配管理。30年改革成就有目共睹,但是,财税体制改革仍需在总体框架、运行机制、法制建设等方面作进一步完善。本文通过对中国30年来财税体制改革历程的回顾,总结改革得失,并对新时期的财税体制改革进行前瞻性描述。 一、30年来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 (一)30年中国财政管理体制变迁 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是明确各级政府间职责划分和财力分配。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

财税体制改革和财税政策

财税体制改革和财税政策

财税体制改革和财税政策 (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讲座) 大家都知道,1994年那一轮财税改革提出的新的改革。二十年前中国历史上进行了一场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财税体制改革。分税制改变了中央和地方的种种关系,形成了当今财政运行的基础。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这场改革的大幕刚刚开启,营改增就是我们参与其中的一项重要财税体制改革,也是我们这批税政业务从事者的责任和光荣。。 一、财税体制的概念 大家对财政及财税体制的概念应当并不陌生,但并不意味着我们非常熟悉它的严谨定义。说到财政,我们是在讲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或者是政府的收支活动,好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入与支出,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收入与支出一样,政府也有自己的收入与支出。所以,但凡涉及到政府的收支活动,通常用财政这个概念来表述。说到财税体制,无非是围绕着政府收支而形成的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十八届三中全会给予了对财政、财税体制一个纯属回归

其本意的特殊定义。在讲到财政的时候,三中全会文件表述的是,它系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以此为基础,还对财税体制的功能给予了更宽范围的定义。比如讲到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原先财税的功能定位无非讲的是三件事: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对比三中全会文件关于财税体制定位,我们看到的要远远超出通常所认识到的那样一种定义,它不仅仅涉及到经济领域,而且跃出经济领域延伸到了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其它相关的领域。这是一种从更广范围、更深意义上的一种重新认识。 三中全会定义的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还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甚至包括党的建设制度在内。这次三中全会文件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改革总目标的概念。那么,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呢?完整的表述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中全会文件中第一次把财政视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第一次使用了“现代财政制度”这个字眼。将财税体制的功能定位得到大大的拓展,不仅仅涉及资源配置,而且包括市场统一、社会公平、国家的长治久安等几个方面,把它视为重要的制度保障。在这一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浪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以事权与财权对等为核心的新一轮分税制完善和改革能早日启动,才是中国经济有可能走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前不久表示,我国将实施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重点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能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发挥分税财政体制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作用。 十多年以来,分税制使得中央政府能够集中大量财力来调控经济发展,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充实地方财政的“腰包”,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将在阵痛中开始“破冰”!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 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较好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十多年来,对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深化改革和加以完善的地方,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78%下降到2004年的42.7%;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却明显上升,从1993年的22%上升到2004年的57.2%。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没有相应变化,一直在70%左右的水平上波动。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用43%左右的相对财政收入支撑了70%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与分税制改革前地方政府用68.4%的相对财政收入仅仅支撑59%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恰恰相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最重要的职责,带有非常强的外溢性特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理应由中央政府提供,政府的基本职能也必须依此来确定。如果由财力严重匮乏的基层政府来承担,必然会导致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不足或严重不均等,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正是由于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严重背离,分税制就无法起到平衡地区差异的作用,更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源缩减,促使其从预算外寻找收入来源,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财政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土地财政”。据统计,1999至2008年间,中国土地出让面积从45391公顷上升至165860公顷,年均增长率15.5%。同期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不断上升,成交价款从514.3亿元上升至10259.8亿元,后者大约是前者的20倍,年均增长率39.5%。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土地出让金成交价款年

浅谈我国当前财税体制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出路

浅谈我国当前财税体制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出路 刘华光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LiuHuaGuang (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20) 作者简介: 刘华光(1976—),男,汉族,广东广州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税务 摘要: 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财税体制框架,增强了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财政税收的稳定 增长。然而,由于现行财税体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致使其在执行过程中面临 一些矛盾和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利于我国财税体制 的科学发展。为此,进一步深化我国当前财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我 国当前财税体制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财税体制深化改革的出路进行探析。 关键词:财税体制;分税制;税制改革 一、我国当前财税体制面临的问题 (一)分税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分税制改革的目标是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然而其 在执行的过程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上下级政府之间呈现出事权模糊不清的 现状,导致财政与事权不相匹配。虽然分税制财政体制在原则上明确了中央与地 方地府的事权和财权,但是在执行中两者矛盾依然突出;其二,尚未规范划分财 政收入预算级次,国地税的收征管不协调,同时在地方税收方面,其税收权利被 严重弱化,财政收入空间一再被积压;其三,税收立法滞后,中央政府没有赋予 地方政府足够的税权,并且其自身的税收管理制度也尚未健全;其四,转移支付 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宏观税负不合理 这里的宏观代表的是一个国家,而宏观税负则可通过国家一定时期政府获得收入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政府获得收入总量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

根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和公共财政建设的基本要求,针对中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运行中遇到的外部障碍,借鉴国际经验,在“十五”期间乃至2010年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公共财政原理,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为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提供基础性条件 1.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责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干什么、能干好什么以及如何干?由私人机构来执行政府的一些任务,能否做得更好?这一直是世界各地的选民和决策者不断思考、探索实践的重要问题。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责尤为紧迫和重要。根据世界银行对转轨国家经验教训的研究结论(世界银行:《从计划到市场: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117页),首先政府在生产和产品分配及服务方面的作用应大幅度地削减。由公共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一做法必须是一种例外,而非惯例。只有在市场失败的方面,如国防、初等教育、农村道路和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等,而且在政府干预能够改善市场的情况下,政府干预才被视为合情合理。其次,政府必须停止对微观经济活动的限制和直接控制,政府应致力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为私营部门的发展和竞争提供一种法律上的保证。最后,提供社会保障是所有国家政府的主要功能,但在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应该主要针对最需要保护的那些脆弱的群体,政府不应为了使所有的人获得足够的生活标准而提供慷慨的保障,而是有必要强化个人在收入和福利方面的更大的责任心。 2.按分职治事、受益范围和法制原则依法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 分职治事是指在政府事务与民间事务按效率原则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对政府有充足理由承担的事务,在政府内部按照凡是低一级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上一级政府、凡是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处理的事务一般就不上交中央政府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受益范围原则是指政府行使政治经济职能和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时,若受益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则应划为中央政府事权,若受益范围仅限于特定区域的居民和企业则应划归某一级地方政府。法制原则是指各级政府事权的确认、划分、行使及调整等应具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做到法制化、规范化并保持相对稳定性。根据上述原则和中国国情,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及主导作用应主要包括:(1)制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GDP分配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调节经济总量关系,协调宏观经济结构偏差,促进并保持总供求和部门结构的大体均衡,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运行;(3)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有效承担起跨省际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等;(4)调节GDP分配结构和组织社会保障,从全国着眼把收入差距控制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范围内,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5)调控各地区之间的财政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7)自觉组织和推动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8)维护国有财产的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9)维护全国的生态平衡,搞好环境保护和人口控制等。 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应主要包括:(1)制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本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方向、结构、生产力布局、收入分配关系等具有区域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通过各种手段组织实施;(2)根据本地区居民(包括居民企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数量和质

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我县财税体制改革工作在省市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财税体制改革精神,积极适应财税体制改革新形势,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从加强预算管理和完善税收制度入手,着力构建体系规范、公开透明、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实现了财税体制改革工作的平稳推进。 一、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快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一是健全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和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加大“四本”预算资金统筹力度,坚决把政府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统一安排,对大项目等支出优先使用政府性基金及相关非税收入,如有不足再通过公共财政预算解决。同时,做好将全口径政府预算提交县人大审议准备工作。完善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出台了县直机关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硬化预算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预算未安排的 。 资金认真梳理、查找原因、分类处理,并将结余结转资金与预算安排紧密结合,努力消化和压减结余结转规模。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在保证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的前提下,着力抓好支出调度,及时保障重点支出。督促各预算部门加强预算执行分析,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切实提高执行效率。对预算执行进度较慢的单位,进行深层次剖析,及时查找根本原因,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对预算执行不力的部门,采取通报、调研或约谈等方式,推动其查找原因并改进工作。注重结果利用,对当年预算执行进度低于平均进度的项目,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罚;对于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结转资金,取消项目经费;对于支出进度较低,存量资金数额较大的预算单位,适当核减下年度预算。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探索财政绩效管理新路子,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及跟踪问效,从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办法入手,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县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项目库管理和绩效管理办法、县本级财政绩效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规范。同时,以重点项目和部门支出管理为突破口,组织预算、投资评审、财政监督、会计科等组成专门班子,建立局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加大预算绩效考核。加大预算绩效管理扩面试点工作进度,明确规定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覆盖每个预算单位,并选取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民生项目,如基本公共卫生、文化、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财政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等开展重点绩效评价。 (四)完善税收制度,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全面推进“营改增”工作。围绕做好营改增工作,对已明确的改革事项坚持做到早着手、早研究,及时研判税收制度改革对地方产生的影响。2013年初,组织人员开展了“营改增”工作专题调研,对纳入“营改增”范围的业户进行全面调查,深入分析税负变化和收入增减情况,印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截至2014年9月底,全县共有营改增纳税人登记1378户,占我县增值税户数的26.6%,其中小规模纳税人845户,占比91%,一般纳税人133户,累计入库增值税1430万元,顺利实现了新旧税制的转换。二是做好资源税改革准备工作。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工作要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学习改革精神,组织专门人员对行政辖区内的三家煤炭企业2011年以来的产销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据实测算企业税负,为上级拟定资源税改革政策提供了详实资料。 二、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切实提高省直管县财政资金分配调控能力。自去年起,省财政

创新财税服务行业模式

《创新财税服务行业模式引领财税大服务》 中国财税服务向何处去?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中航鼎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杰,杜杰先生兴奋的告诉记者,中国财税服务机构改变服务模式的时代到来了!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依靠互联网模式改造财税服务行业的问题,经过思考和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解决财税服务行业普遍存在的 收费价格高,服务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路径,打造了一个高效,便捷的瞄财网财税服务平台。 可以说,近年来,可以说“互联网+”模式风靡了中国,各 行各业都在积极融入这一浪潮中,如:饮食行业的美团外卖、饿了么;出行行业的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等软件;旅游行业的携程网、去哪儿网等;而在财税服务行业领域,却很少看到有什么影响力 的平台化的新秀出现。 瞄财网作为一个财税领域垂直性020一站式服务平台,是由北京中航鼎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一家集税务咨询、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造价四位一体的财税服务平台,也是一个专注于服务不同层次的财税创业者和财税服务需求者的网络 交易平台。相比财税服务行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对各财税服务需求者、财税服务机构和创业者来说,瞄财网平台具有四大优势:1. 全方位服务:作为一个财税互联网交易平台,做到了服务一体化,集税务、会计、评估、造价四位一体。 2. 服务与创业的结合。瞄财网是一个服务平台,又是一个创业

者的平台。是服务机构二次创业,进行服务转型的平台,为财税服务个人创业者零成本创业提供了机会。 3. 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平台基于财税服务的特点,在全国各地形成落地服务联盟,使财税服务能够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无缝对接。 4. 安全可靠,服务便利:机构和个人均能参与财税服务,可轻松完成注册,认证;抢单;客户可快捷下订单;便捷对接事务所。此外,客户实名认证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令资金交易更安全,有效避免业务纠纷。 瞄财网作为一个行业的创新性平台一出现便以独特的魅力展现 在财税服务的风口,他的第一个方向就是线上与线下的一体化,实现商业模式的再造。以线下引流创造线上的交易服务。第二个方向是从线上向线下发展,发展线下体验与服务,与线上服务一起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更好地打造瞄财网价值体系,瞄财网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在线下大力开展了渠道建设,目前已经有50多家事务所加盟了瞄财网平台,2016年1月9日,在山西太原,瞄财网组织了20余家事务所召开了座谈会,针对瞄财网平台的发展和创新进行座谈研讨,获得了更多事务所的认同。 在将来,瞄财网会建立自有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实现信息流、资金流、资源流。瞄财网会从改变客户的价值创造方式入手,建立起独有的平台价值体系。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16265231.html,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陈会霞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03期 摘要:文章结合财税体制改革落实的现状,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建议。基于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落实情况来看,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稳定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需要着力解决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充分协同各方力量,做好财税体制改革实践工作,以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关键词: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营改增:实践性 现阶段,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任务具有传承性、制度性、导向性特点,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营改增”正式开始是2012年,到现在已有5年,就改革的成效来看较为乐观,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还面临着重大的挑战。财税体制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导向,更是人们观察深化改革的风向标,因此必须要做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确定要将财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的优先位置,并且通过的《决定》中,有32条决定和财税体制改革相关,基于此能够看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在201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有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方案。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比如“营改增”全面启动:推进了资源税改革进程;消费税征税范围不断扩展等。 二、财税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税改革成效不高 就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参差不齐的问题,间接税改革不断推进,而直接税改革未得到有效的推进。直接税在我国整体税收结构中,所占据的比例近30%,与间接税相比相差较多。财税体制改革需要重视调整与优化当前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中,将重点加强对个人所得说以及房地产税等直接税的改革力度。就2016年财税体制改革情况来看,“营改增”全面推行,但是直接税改革进程不明显。 (二)税收立法需要细化 就我国现行的实体税种体系来看,仅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有正式立法,其余税种实施的依旧是暂行条例,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这是财税体制深化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营改增”所涉及的范围较广,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深化,使得各界也重点关注税种立法问题。

党校心得体会:学习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现状趋势及深化改革的思维有感

学习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现状趋势及深化改革的思维有感 今天听了XX教授关于财税体制改革课后,明白了财税体制改革本质上就是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的分配问题。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确定了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但由于相关方面的改革没跟上,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一直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中央与地方出现了严重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地方政府以54%的财权收入承担了85%的事权支出,中央政府以45%的财权收入仅承担14%的事权支出。因此,在过去二十多年,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各种其他手段进行“开源”:一是卖地收入,二是通过融资平台的举债作为收入。前者形成的“土地财政”,是持续推升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根本因素之一,也是多年来房地产调控重需求、轻供给的主要原因。后者是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不能直接发债融资而催生的替代产物(2014年预算法修订之后地方政府才可以发债),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国有公司)等等平台发债融资,并对其进行隐性担保,是造成当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急剧膨胀的历史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只有通过财税体

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开源,纠正央地财权与事权的错配,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泡沫困局和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从而解决当前存在的行政运行效率偏低、国家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等问题,为建立全国市场统一、司法公正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根本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两大目标: 一是健立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的可持续的财政制度。 体系上要统一规范,即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公平统一、调节有力的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功能上要适应科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财政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调节分配、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职能;机制上要符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包括权责对等、有效制衡、运行高效、可问责、可持续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二是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 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等关系全国政令统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事务,集中到中央,以提高全国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在

众创平台孵化器财税服务合作协议doc资料

众创平台孵化器财税服务合作协议

财税服务合作协议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下述合作协议,共同遵守执行。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合作事项 1.甲方指定乙方作为甲方的财税、工商服务平台。 2.乙方提供专业人员作为甲方的工商注册、代理记账、公司财务税务服务专员。 第二条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为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共计___年。 第三条合作业务

1.合作方式: 乙方作为甲方指定财税、工商合作平台,甲方向___________平台的企业推荐乙方作为其财税、工商服务机构,乙方自建财税团队与工商团队承接入驻___________空间企业的服务。 2.对接事项: 甲方负责将旗下企业推荐到乙方,乙方提供一位财税或工商专员专门对___________空间的企业的工商与企业财税问题提供服务,具体对接方式包括:由甲方推送其旗下企业主联系方式给乙方专员,乙方专员通过一对一方式与客户沟通;亦可由乙方设置单独二维码提供予甲方,由甲方自主进行宣传等(甲方有权负责监督跟进)。 第四条保密事项 甲、乙双方应当保守在签订及履行本协议过程中获知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以及本协议约定可以对外宣传的事项外的其他信息。本协议的终止、撤消、无效不应影响本条款约定的效力。 第五条不可抗力及责任承担 如果出现不可抗力,双方在本协议中的义务在不可抗力影响范围及其持续期间内将中止履行。任何一方均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第六条争议解决

双方当事人对本协议的订立、解释、履行、效力等发生争议的,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向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其他 1.一方变更联系人、通讯地址或者联系方式的,应及时将变更后的联系人、通讯地址或者联系方式通知另一方,否则变更方应对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承担责任。 2.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经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授权代表:授权代表: 年月日年月日

众创平台孵化器财税服务合作协议

财税服务合作协议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下述合作协议,共同遵守执行。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条合作事项 1.甲方指定乙方作为甲方的财税、工商服务平台。 2.乙方提供专业人员作为甲方的工商注册、代理记账、公司财务税务服务专员。 第二条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为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共计___年。 第三条合作业务 1.合作方式:

乙方作为甲方指定财税、工商合作平台,甲方向___________平台的企业推荐乙方作为其财税、工商服务机构,乙方自建财税团队与工商团队承接入驻___________空间企业的服务。 2.对接事项: 甲方负责将旗下企业推荐到乙方,乙方提供一位财税或工商专员专门对___________空间的企业的工商与企业财税问题提供服务,具体对接方式包括:由甲方推送其旗下企业主联系方式给乙方专员,乙方专员通过一对一方式与客户沟通;亦可由乙方设置单独二维码提供予甲方,由甲方自主进行宣传等(甲方有权负责监督跟进)。 第四条保密事项 甲、乙双方应当保守在签订及履行本协议过程中获知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以及本协议约定可以对外宣传的事项外的其他信息。本协议的终止、撤消、无效不应影响本条款约定的效力。 第五条不可抗力及责任承担 如果出现不可抗力,双方在本协议中的义务在不可抗力影响范围及其持续期间内将中止履行。任何一方均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第六条争议解决 双方当事人对本协议的订立、解释、履行、效力等发生争议的,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向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其他

目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展及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进展及主要问题分析 刘晓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比,特别是与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相比,目前财税体制仍然存在着宏观税负偏高、财力事权不对称、税制结构不健全、支出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等重大问题。财税体制改革滞后,既不利于促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政府转型,不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良性轨道,甚至会进一步固化经济社会发展中原有的结构性矛盾,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推进科学发展,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协调推进。 一、宏观税负偏高,挤压居民收入增长,制约消费需求扩大 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它不仅反映一国政府取得收入的多少,也反映一国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税负的轻重一般以税收负担率来表示,即纳税人实纳税额占其计税依据的比例。衡量世界各国税负轻重的指标,通常用宏观税收负担来加以比较。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税负水平,一般通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政府取得的收入总量占同期GDP的比重来反映。基本上有三种统计口径:一是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二是中口径的宏观税负,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包括税收在内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收入;三是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即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包括税收收入、预算内收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等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的总和。 采用不同的指标,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中国宏观税负高低判断的结论相去甚远。鉴于中国预算制度的不完善性,存在着各式各样庞大的政府预算外收入,且这些数据难以获得,以及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状况的不透明性,要精确测算中国的宏观税负,并以统一口径与世界各国的宏观税负进行比较,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但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其他可获得的相关资料,还是可以做出大致的测算和比较科学的判断: 1、中国大口径宏观税负高达30%以上,比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2008年全国税收收入54219.6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小口径宏观税负,即

财税体制改革

摘要: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中国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十二五’期间改革的重点。未来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财税体制改革是一个前提。所以,没有财税体制的改革,就没有中国改革的未来,也很难建设成一个公平、正义、善治的现代国家。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为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体制保障,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字:财税体制改革十二五 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完成,我们迎来了我们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时期,我们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完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财产税、环境资源税及其他特定目的税相协调,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复合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和调控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财税体制改革作为“十二五”规划重点中的重点,我们更加应该予以重视和完善,所以新世纪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应着重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财政体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做好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相关工作。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二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继续试编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研究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探索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继续推进预算公开,进一步提高透明度。三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相应调减营业税,从制度上逐步解决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统一的问题。完善消费税制度,将部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按照“正税清费”的原则,清理政府非税收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2013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分析报告

2013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分析报告 2013年5月

目录 一、背景脉络 (3) 1、包容性增长 (3) 2、从包干制到分税制 (5) (1)1980-1993 (5) (2)1994-2001 (5) (3)2002 -至今 (7) 3、面对的问题 (8) (1)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对等 (8) (2)土地财政 (9) (3)基层财政 (9) (4)转移支付 (10) 二、完善分税制 (10) 1、事权与财权 (10) 2、税种切换 (11) 3、税制改革的理念 (13) 三、国际比较 (14) 1、美国案例 (14) 2、香港案例 (16) 3、德国案例 (16) 四、对行业的分析 (18) 1、流转税与所得税 (18) 2、营业税改增值税 (20) 3、消费税 (23) 3、资源税 (24) 5、房产税 (25) 6、预期与超预期 (26) 五、现时中国各主要税项说明 (27)

一、背景脉络 1、包容性增长 不久前,新任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演讲中谈及了“包容性增长”,引起广泛的关注。在他看来,“包容性增长”从广义上说,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统筹发展;狭义上来讲,就是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的地区,惠及所有的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对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途径,有三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其一:强调政府职能,国家通过大比例地提取财政收入进行再分配,以此实现结果的公平。其二:国家适当地提取财政收入,适当地进行再分配政策,注重公民发展机会的公平,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其三:国家较少地提取财政收入,通过长期赤字维持大规模的再分配。 楼继伟部长强调第二条路径才是走向“包容性增长”的正确之路。政府适当介入,该管则管,但也要留给市场足够的空间。注重机会均等,平等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结果平等。 这应该是接下来的财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财税体制牵一发而动全身,被认为是中国市场经济新一轮改革的先行者。 在长远发展的路径选择之外,财税改革一个更为迫切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以流转税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增速也随之放缓。然而财政支出受制于各种刚性费用,其增速下

财税体制改革

摘要: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是中国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十二五期间改革的重点。未来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财税体制改革是一个前提。所以,没有财税体制的改革,就没有中国改革的未来,也很难建设成一个公平、正义、善治的现代国家。因此,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为推动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体制保障,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字:财税体制改革十二五 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完成,我们迎来了我们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时期,我们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完善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财产税、环境资源税及其他特定目的税相协调,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复合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筹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渠道作用和调控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财税体制改革作为“十二五”规划重点中的重点,我们更加应该予以重视和完善,所以新世纪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应着重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财政体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做好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相关工作。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二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 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继续试编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研究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探索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继续推进预算公开,进一步提高透明度。三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相应调减营业税,从制度上逐步解决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统一的问题。完善消费税制度,将部分容 易产生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 者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按照“正税清费”的原则,清理政府非税收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然而在斗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我们不但要做到以上三方面,而且还要加快改革 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根据〈〈建议》精神,结合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

财税代理公司服务口号

财税代理公司服务口号 口号,财税代理公司服务口号 1、同舟一家,共济远航。 2、知财,善用,风雨,同舟。 3、诚信征纳,和谐共赢。 4、风雨同舟,财富共赢。 5、共担钱路,商海合赢。 6、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7、专业共济,财富同舟。 8、风雨同舟,财税双赢。 9、携手同舟,未雨绸缪。 10、你诚我信同舟路。 11、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精彩。 12、“税”能载舟,亦能共济。 13、同舟,让您更放心。 14、同舟共济,合理避礁。 15、税通财运,同舟共进。 16、因为同舟,所以要共济。 17、齐心协力,理财有道。 18、商海同舟,共济互盈。 19、风雨同舟,不抛不弃。 20、携手同舟,永立潮头。 21、同舟同心,共济共赢。 22、同舟共济,商海合赢。 23、风雨同舟,和衷共济。 24、同风共雨,同济一舟。 25、同舟共济,共赢佳誉。 26、同舟财税,共济你我。

27、同舟共济,互惠双赢。 28、财税代理,同舟共济。 29、财富共济,商海同舟。 30、我心如你,同舟共济。 31、财运税通,同舟共进。 32、我不抛弃,你不放弃。 33、诚信征纳,和谐共济。 34、商海自有道,同舟当先行。 35、同舟财税,风雨共济。 36、省财有道,节支有招。 37、商海航行,风雨同舟。 38、贴心服务,给力成长。 39、敢于同舟,方能共济。 40、征纳共赢,服务民生。 41、财税好代理,同舟诚共济。 42、共担钱路风雨,同舟共济。 43、选择同舟,你我风帆远航。 44、同舟共济,一帆风顺。 45、同舟共济,诚信致远。 46、同舟则同心,共济则共嬴。 47、众多的使命,同一颗真心。 48、同舟财税,责任积聚财富。 49、同舟共济,最佳代理。 50、同舟财税,与你共风雨。 51、避税无忧,就找同舟。 52、互信互利,共聚财气。 53、你我携手,荣辱与共。 54、同舟同心,财理税清。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和展望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和展望 财政体制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在致力于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调整的同时,着眼于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公正化,力图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运行机制。本报告拟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进行概括的回顾,对其现状进行粗线条的描述,并简要涉及可能进行的进一步的改革。 本报告的第一部分回顾中国财政体制的沿革,着重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制度的演变;第二部分描述中国财政体制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纵向财力分配,以及地区间横向财力分布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中国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改革以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1978年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1980年、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四次重大改革。其中前三次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实行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财政包干体制;后一次则是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尽管其中还存在很多缺陷。 1.财政包干体制的沿革 (1)1980年中国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以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率先进行。为了改革过去中央政府统收统支的集中财政管理体制,在中央和各省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方面,对大多数省份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了财政包干体制的基础。从1982年开始逐步改为”总额分成,比例包干”的包干办法。 (2)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以适应1984年两步利改税改革的需要。 (3)1988年为了配合国有普遍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6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和”定额补助”.2.对财政包干体制评价(1)财政包干体制的历史作用首先,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统收统支的过度集中管理模式,中央各职能部门不再下达指标,地方政府由原来被动安排财政收支转变为主动参与经济管理,体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