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作业题及答案解析苏教版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作业题及答案解析苏教版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作业题及答案

解析(苏教版)

专题一科学之光

2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参与()②框架()③和谐()

④核苷酸()⑤网络()⑥胰岛素()

(2)给多音字注音

①差异差劲②规模模样

③协调调换④与会休戚与共

⑤症结对症下药 2.辨形组词

(1)苷甙(2)诞涎

(3)辜幸(4)怂耸

3.词语释义

(1)双刃剑:

(2)无米之炊:

(3)耸人听闻:

(4)对症下药:

(5)无所适从:

(6)防患于未然:

4.近义词辨析

(1)厚望希望

厚望:名词,深切的期望。

希望:动词,盼着所想的成为现实;名词,愿望,也指能使愿望变成现实的人或事物。

例句:①秦始皇曾4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3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死之药,甚至派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赴东海神山求药。正是这种长生不死的______,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秦始皇立后的进程。

②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的知识青年是祖国富强的______所在。

(2)尊严尊重

尊严:名词,崇高庄严的地位、身份、人格等。

尊重:动词,敬重,维护别人的尊严;或重视,认真对待。形容词,言行庄重,不轻浮。

例句:①______别人就是______自己。

②祖国的______高于一切,我们必须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一、整体感知

1.找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词语,在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第1段:重大工程,科学计划;

第2段:具体目标,基础;

第3段:意义;

第4段:__________;

第5段:__________;

第6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段:________;

第8段:________;

第9段:________;

第10段:________;

第11段:冲击;

第12段:共同的基因组,保护,平等;

第13段:共同财富与遗产;

第14段:隐私;

第15段:自然进化的产物;

第16段:知情权;

第17段: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

第18段:____________。

2.捕捉上题筛选出来的重要信息,认真整合,形成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说明对象的综合理解,串联成

一段话。

二、深层探究

3.文中说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有“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那么这句话对于文本来说有什么作用?为

什么?

三、技法迁移

剖析说明对象,把握总分结构

[文本回顾]本文写法上主要就是抓住说明对象,分条剖析,逐项说明,形成条分缕析的总分结构。

[技法点拨]总分结构又叫“金字塔结构”,这种方法中

的“总”是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出现在文章的首或尾;“分”是文章内容的具体展开,它实际上是文章的主体

部分。

一篇文章在总体布局上,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先总后分再总,它们通常都称作“总分结构”。

“总分结构”是组织文章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它既能使

文章富于条理,又能使文章的中心更为鲜明突出。

运用“总分结构法”时,要注意:首先,要注意“总”

与“分”之间一定要有联系,即“总”是对“分”的概

括,是“略”;“分”是对“总”的扩展,是“详”,

二者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其次,文章主体部分的分写,不是纵式结构关系,就是横式结构关系。因此,在谋篇

布局时,就必须综合地运用纵式结构法、横式结构法和

总分结构法,要考虑好全文的总分结构的安排,又要考

虑好主体部分或按纵式或按横式来组织安排材料。

无论何种文体,都可以运用“总分结构法”来谋篇布局。[技法运用]请以“××的意义”为题,写一个说明性的

文段,使用总分结构。(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1)①yù②kuànɡ③xié④ɡān⑤luò⑥yí

(2)①chāchà②mómú③tiáodiào④yùyǔ⑤zhēnɡzhènɡ2.(1)核苷酸糖甙(2)诞生垂涎(3)辜负幸运(4)怂恿耸立3.(1)比喻事物具有两面性(2)没有米而要做成的饭,比喻没有必要条件而要求做成的事(3)故意夸大事实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吃惊(4)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5)不知道依从哪个才好,指不知道怎么办(6)在祸患发生前就采取措施加以防备

4.(1)①厚望②希望(2)①尊重尊重②尊严

文本互动

1.规模化;序列化;以序列为基础,特点;信息化;医学化;产业化;人文化;基因安全

2.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是一项改变世界、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科学计划。其具体目标就

是测定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生命科学研究

与生物产业发展具有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及医学化、

产业化、人文化的巨大导向性的意义。该计划已经给社

会带来很大冲击,人类共同的基因组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基因对整个人类都是平等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与

遗产,基因信息是重要隐私,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应该

保证公众对基因与基因研究的知情权,防止非和平使用

的可能性,确保基因安全。

3.这句话出现在第17段。所谓“双刃剑”,是指它在

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从结构上

来看,这句话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总结第3~16段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正面意义,又开启下文,总起人类基

因组计划的负面意义。

从内容上来看,这句话对于全文内容起到统摄作用。文

本的第3段~16段,从规模化、序列化、信息化、医学化、产业化、人文化诸方面阐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

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导向性意义,即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文本的第17、18段,重点谈论基因组计划可能给人类带来的不安全影响,即它可能会造成的恶果。

[技法运用]略

专题一科学之光

2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

1.下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诊断(zhěn)转基因(zhuǎn)签订防患未燃

B.伦理(lún)携带者(xí)鉴定骇人听闻

C.官邸(dǐ)撒手锏(jiǎn)防犯孤注一掷

D.便宜(biàn)双刃剑(rèn)受惠信息爆炸

2.下列近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

(1)虽然宋楚瑜安插了几位亲民党的同志进国民党当不分区立委,时不时的放放冷箭,但毕竟不能太明目张胆地______。

(2)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______高呼:“日本如果拥有核武的话,就不必惧怕中国了。”

(3)不过,在观察人士看来,在当前的日本社会,政坛右翼直接操纵和利用民间极右势力的可能性还不大,因为这是一把危险的______,稍有不慎,就容易引火烧身。A.挖墙角日前双刃剑

B.挖墙脚目前双刃剑

C.挖墙角目前撒手锏

D.挖墙脚日前撒手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近日,青岛一对夫妻因协助珠海发货人将4000多吨稀土偷梁换柱,伪装成氧化铁红企图走私出境,最终被

海关查获锒铛入狱。

B.收入分配是关系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抓住关键,对症下药。C.在楼市新政、加息双重考验下,南京楼市首个双休日不温不火。

D.方舟子遇袭案背后是“肖氏反射弧”手术的造假,“李刚门”牵扯出大学校长论文抄袭,诸多事件表明中

国的学术界可能被那些伪学者搞得乌烟瘴气,长此以往,我国的科技水平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将可能被拉大。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

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B.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下半年搭乘俄罗斯的“天顶”号运载火箭升空,其主要任务是拍

照和探测火星附近的空间环境,为我国下一步火星探测

打下基础。

C.台风“莫拉克”使台湾遭受了五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灾,已导致五百余人死亡或失踪,大陆人民积极捐款捐物,

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扶贫济弱、大爱无疆。D.在柏林8月16日晚进行的男子百米田径世锦赛决赛中,博尔特以9秒58的成绩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提高了

0.11秒,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位3次打破百米世界纪录的选手。

二、文本阅读(14分)

阅读课本《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中的结尾两段,完成5~8题。

5.对“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后者),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中对“这样”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种、种族、群体各自之间的差异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武器。B.指人种之间、群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差异。

C.白种人与黄种人对艾滋病免疫的差别。

D.人种、族群、群体的差异导致第一代能识别

“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对这个问题的防范,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也关系到每一个有责任心的科学家,而且要保证民众的知情权。6.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亚洲人(黄种人)还未发现或极少见对艾滋病毒的天然免疫功能。

B.美国白宫早已经注意到了基因组非和平使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C.中国南方并不罕见的蚕豆病患者,吃上几颗蚕豆便将毙命。

D.现在敌对分子利用致命的病因和基因工程生产的衍生物制造的与人类基因有关的生物武器给白宫造成了麻烦。7.作者为什么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为曼哈顿原子计划?(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基因组计划,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科学是柄双刃剑”这种说法的?(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艾滋病

随着艾滋病日的到来,这个被称为“当代瘟疫”、“新

世纪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绝症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它对人类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

现出来。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它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就会减退,病原体以及微生物就会乘机经血液或破损伤

口长驱而入;人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如癌细胞,也

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发展成各类癌瘤。艾滋病病毒又

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呈袋状球形,直径约150毫微米,由皮肤破口或黏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

击和破坏T4淋巴细胞,使T4细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免疫功能。由于HIV的攻击和破坏,T4细胞数量骤减,从而导

致病人免疫功能的全面衰竭,为条件性感染创造了极为

有利的条件。同时,HIV携带的致癌基因可使细胞发生

癌性转化,特别是在细胞免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细胞

更容易发生癌变。艾滋病的潜伏期因人而异,为6个月

到14年,比一般的传染病长。艾滋病感染可分三个阶段:最初的HIV感染,继之有的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

有的最终演变成典型的艾滋病。

实验室中,已从病人的血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

和脑脊液中分离出了艾滋病病毒,但从流行病学证据的

角度来看,只能证明血液和精液具有传播作用。艾滋病

的传播主要有以下的途径:男性之间以及异性之间的性

接触,输血感染,静脉注射感染,母婴传染。此外,和

艾滋病病人接触的职业人员(如医务人员、警察、理发师、监狱看守、殡葬人员),如果皮肤破损时,接触到了艾滋病病毒,则可能被感染。

艾滋病蔓延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

共有四千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目前尚无特效药

治疗。但是,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加强对艾滋病的检

测检疫,加强血液制品、医疗器具以及医疗垃圾的管理,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可以遏制艾滋病的

快速蔓延,减少其发病率的。

9.下列对“艾滋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潜伏期也较长的传染性疾病。

B.艾滋病的医学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发源于非洲。

C.艾滋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发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

D.艾滋病无药可治,所以被称为“当代瘟疫”、“新世纪人类健康头号杀手”。

10.下列对艾滋病病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4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

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

C.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人的血液和精液传播,但从唾液、眼泪、尿液中也能找到它。

D.艾滋病病毒本身携带有使细胞发生癌变的致癌基因。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艾滋病感染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都会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患者。

B.性接触、输血感染、静脉注射以及母婴传染等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C.与艾滋病病毒接触的职业人员,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则被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

D.在目前的情况下,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能有效遏制艾滋病迅速蔓延。

12.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病毒攻击和破坏的T4细胞,在细胞免疫系统

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

B.父亲是艾滋病感染者,而母亲没有感染,她分娩的婴儿一般不会被感染。

C.同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共用手巾甚至礼节

性亲吻一般不会被感染。

D.艾滋病的潜伏期因人而异,感染时身体无病的人要比有病的人的潜伏期长。

四、语言运用(12分)

1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6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

瘤病毒”注入人的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

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

使部分肿瘤细胞进人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

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

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

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

过15个字)

(2)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

过20个字)

(3)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

过15个字)

14.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

应”(不超过30个字)。(6分)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

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

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

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D[A项“防患未燃”应为“防患未然”;B项“携”

应为“xié”;C项“防犯”应为“防范”。]

2.B[挖墙脚:比喻从基础上破坏,拆台。写成“挖墙角”是错误的。属望文生义。日前:今天之前的几天。目前:当前,现在。两者的区别在于:“日前”指过去的一段

时间;“目前”指当前的一段时间。双刃剑:比喻事物

具有两面性。撒手锏:比喻关键时刻使用绝招。本句后

有“引火烧身”,故选用“双刃剑”。]

3.C[不温不火:也写作“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分寸适中,恰到好处。此处被用来表示商品

销售不够火爆,不恰当。]

4.B[A项“围绕”与“以……为中心”重复,造成句式杂煣。C项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应改为“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感情,表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弱、万众同心、大爱无疆的高尚精神”。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8月16日晚在柏林进行的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中”。]

5.D[考查词语的指代义,根据上下文作出推断概括即可。]

6.A[B项将“或然”当作“必然”,原文是“可能很早”;C项病因同B项,原文中提到“可能使”“如果不知病因与抢救不及时的话”;D项时间错位,是“在不久的将来”而不是“现在”。]

7.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会在语言上给生物恐怖主义者以暗示,造成“基因原子弹”的爆炸;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人文性上远远超过曼哈顿原子计划。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引导,向着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努力。

8.科学会造福人类,也会危害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担心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者人类公敌手里,将导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

9.D[并非无药可治,只是没有特效治疗药。]

10.B[文中没有提到“破坏血液循环系统”这一说法。] 11.A[“都会”一词不妥,注意文段中的“有的”一词。]

12.D[“感染时身体无病的人要比有病的人的潜伏期长”的说法没有根据。]

13.(1)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2)加热肿瘤部

位产生热休克蛋白;(3)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14.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

的现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