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浅谈文本解读

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浅谈文本解读

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浅谈文本解读
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浅谈文本解读

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浅谈文本解读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光明学校陈委委

按李海林先生关于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理论,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它的原生价值,更要关注它的教学价值。

一、《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原生价值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该书是《国土资源报》记者吴刚写的报告文学,发表于2001年第6期《啄木鸟》杂志。作者以令人触目惊心的大量事实,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呼吁每个公民善待自己,善待家园。

本文是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写出罗布泊这一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通过阅读文中与标题信息相关的语句,我们可以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先看文中有关语句(见下表):

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后半部分则着重介绍罗布泊地区胡杨的死亡,绿色长城的倒塌,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进而写到了罗布泊的消失给予我们的思考,同时也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唤。

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教学价值

教材与教学价值取向与教材的使用形态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我运用王荣生教授的观点对此作了两个方面的理解和思考。

(一)关注报告文学的相关文体知识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本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内容:

1.感受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作者通过叙述事实、列举客观数据,体现真实性。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

2.感受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报告文学从文学引进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艺术构思、艺术想象、描写、抒情和修辞手法,都是可以采取的文学手段。而运用文学手法使表达更具生动而形象。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法是为了增强它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从事实来看,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沙漠,是令人震撼的。作者采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先是客观、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景象,并形成两者之间强烈的反差:“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这些内容使人对美丽的罗布泊消逝产生强烈的惋惜之情。

然后进一步剖析了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揭开盲目的人为因素是导致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这些写法,强烈引起读者的震撼,足以让人顿首疾呼。

在介绍罗布泊地区的“绿色长城”崩塌过程中,作者大量运用拟人等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胡杨林在死亡时的“挣扎、痛苦”:“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进而关注环境保护,拯救生态环境。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而直接的抒情,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3.关注报告文学的体式。

报告文学比较重视标题,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本文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强调了罗布泊曾经是仙湖,现在已经消逝了。文章开头以生动鲜明的形象,简明扼要地把主题提示给读者。给人们展示了罗布泊的荒凉、神秘。同时,作者精心安排好艺术结构。依靠主题思想的论述来组合互不相关的材料。本文作者先安排1—14段明罗布泊消逝了,接着在15—20段写胡杨林的死亡,最后谈了青海湖和月牙泉。看似是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实则有联系,正是罗布泊的干涸导致了胡杨林的死亡。继而作者说悲剧仍在上演,提醒人们关注生态环境。

结尾作者直接点明文章主旨,呼吁人们保护家园。

(二)关注说明性文体的相关知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文章的第1—14段采用了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显示它作为说明文例文的教学价值。作为例文,它可以例证和呈现说明文读写的如下知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明对象是罗布泊,说明内容是罗布泊由仙湖变成了“死地”、荒漠,以及交代了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说明顺序是先介绍罗布泊的现状和过去,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接着着重介绍罗布泊地区胡杨的死亡,绿色长城的倒塌,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进而写到了罗布泊的消失给予我们的思考,同时也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唤。将这些内容加以抽象,即得

出文章的说明顺序是“现象——原因——思考”。

作者又兼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同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例如:

1.“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干穿越。”

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描述了罗布泊的荒凉恐怖。

2.“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水域。”

“20万平方公里”“1000多平方公里”,数字的列举更使人惊讶,也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足以感性显现和例证说明文的释项知识。

(三)作为“样本”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知识技能

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观点,“样本”是用于学生历练读写方法、形成熟练技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依托或凭借的篇目。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对同类诗文中某一篇或数篇的教和学以达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自能学的目的。

1.学会信息的检索、筛选、处理

本文,学生可以学习信息检索、筛选和处理。检索信息的过程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多项能力的训练过程,如句意、文意的理解、概括、阐发能力,均可通过信息检索训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文的标题蕴含了四层信息,从标题入手,在学生审阅标题后,得出标题中所蕴含的信息:(1)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罗布泊。(2)罗布泊曾经很美,是“仙湖”。(3)“已经消逝”,不存在了。(4)逗号。

接着,再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能够反映标题信息的内容,并通过前后不同层次的比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找到信息后作出合理的诠释、得出自己的判断。有些信息通过摘录即可获得,比如关于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以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也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要对检索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后方能获得。进而获取需要的信息:标题的信息——文中相关语句与脉络——作者的写作意图。

2.结论解释

一般文章在布局时都会考虑详略分明,可是本文在介绍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变异的原因、胡杨林的死亡等一些类内容时,几乎都是花很重的笔墨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布局呢?

文章的布局主要看作者的写作意图。罗布泊的过去被誉为“仙湖”,可现在成了“死亡的神秘之地”。作者采用大量的数据和史料非常客观对此作详细介绍,旨在突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并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深刻揭示“仙湖”变成“死亡的神秘之地”的原因——盲目的人为因素是其中的罪魁祸首,进而达到告诫之作用。紧接着作者用抒情的笔触,详细地介绍罗布泊地区的“绿色长城”崩塌,并生动的描写手法刻画胡杨林在死亡时的“挣扎、痛苦”,从而表现作者内心强烈的痛楚和震撼,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那些正在步罗布泊后尘的地区的忧虑、痛惜之情,发出了保护和拯救环境的呼吁。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为了震撼读者,为了呼吁人们对环境的重视,作者采用步步层递的方式将这些问题非常详细、客观、生动地展现出来,也真正地唤起了读者的共鸣和觉悟,自然而然地产生“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三、关于文本解读的思考

作为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做到正确解读,尊重文本的自身价值取向,关注文本的人文内涵。其次要读出文本的层次性,关注文本的语言,挖掘语言的闪光点。窦桂梅老师这

样说过“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细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同时,解读文章的内在结构,感受主题的生成。围绕主题,将语言、细节、结构、背景等相关内容,有梯度、有逻辑地整合为一体,从而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达成人文性。这样一来,教学的设计就可借助整体框架性的问题,把文本的内容拎起来。”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解读文本语言、结构、主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关注教材的原生价值,更要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把两者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根据课文的特点,从“文本解读后的内容”中选择、确定甚至拓展、生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实现课标中所提出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理念,从而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与教学内容的生成性》语文学习2004(3)

[2]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07-08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步根海《谈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语文学习》2009年9月

[5]胡立根《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

摭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摭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课外;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5)08―0048―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备受语文教师的关注。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弄清阅读的内涵。阅读是学生以获取文本的意义为基本目的的,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立足文本,学会阅读;延伸课外,自主阅读;培养思维,鉴赏创新,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立足文本,学会阅读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景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会读是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全身心地读,体验语言、体验形象、体验情感。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细细品读、认真

思考,“深处此景”。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栖息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谊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所以要让学生立足文本,学会阅读。 二、延伸课外,自主阅读 教师应紧扣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来优化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的教学,更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挥出来。当然,教师还要推荐《读者》《语文报》等报刊给学生,鼓励学生收看新闻联播、演讲比赛等节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培养思维,逐步创新 在学生掌握自主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以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基础,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性的、能产生新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能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确定阅读目标,培养思维能力。确定阅读目标是培

浅谈文本解读在主题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文本解读在“主题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主题阅读教学是从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自身特点、课程单元以及教材本身出发,围绕着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在教材、课程资源中寻找、整合或挖掘出来的哲学主题或文化主题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这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本身就建立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所以,文本解读在“主题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关键词:文本解读主题阅读教学运用 多年来,课程改革一直是中国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第三轮新课改的进行,人们在形式上关注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基本理念的翻转课堂;在内容上更重视基于“整合”理念下教师与学生通过分析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性课文来理解文本的意义,从而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策略。 一、新课改背景下文本解读在主题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李海林语)。主题阅读教学基于课堂,面向生活,以文本解读为基石,以整合为手段,加强课内外之间的联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文本解读对师生挖掘教材内外的课程资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的文本解读; 1、“整合”理念下,立足于编者角度对课内教材进行的整体解读 “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解读并把握教材永远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解读清晰,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 1、课内教材的整合单元阅读教学的目标解读。——王敏勤 ⑴、立足编者的角度,解读单元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倡导学习的三维目标,我们要教会学生有整体意识,应引导学生明确单元学习中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于过程和方法。 鉴于此,在备课时,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好语文课程标准,深读教材。弄清各学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目标和重点,解读好学段与一册教材、一个单元教材、一篇课文之间的关系,弄清一个单元中几篇课文之间的关系,弄清课文与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较为准确的解读出教材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找到文本的教学价值。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作一说明: 本单元以“学习生活”为主题,共有六篇课文,《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我的早年生活》、《论语十二章》。从内容上看,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学习生活老师的歌颂和赞美、对学习生活的评价和感触。三篇写老师的文章各自的侧重点和写法又不同。 单元教学目标可定为:学会快速的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2)基于把握单元整体文本解读的主题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教师在把握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把文本解读置于单元整体之中,进而将文本作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 踏上教师岗位一年,在三尺讲台上经历了不少考验,尝到过一些甜头,收获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对教师这一平凡却被赋予伟大使命的职业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刚开始授课,由于缺乏经验,难以把握教学重难点,我习惯于借助《鼎尖教案》等参考书,对其中的教学流程亦步亦趋,很少在教学中注入“自己的东西”。但著名的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过:“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思想的火种”,又怎能“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呢?我想,“思想的火种”必得从文本解读中来。 解读文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来回——走进去,再走出来。所谓走进去,就是要理解文本的原始本意,结合历史背景,走进文字背后,感悟价值;然后又要能够走出来,结合时代特点,联系现实生活,感悟文本的跨时代价值。走进去,就要“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而走出来就是要思考“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文本应该说什么?”。 首先,我们要将自己视为一个平凡的读者,沉下心来反复细读文本,要想方设法让自己读出时代轮廓、读出人物形象,通过品词析句,让文章荡涤我们的心灵。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不容忽视,我们一定依据教材选编意图,再联系作者为文的处境潜心研读,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价值取向,品味文本主旨。“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文本,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发出的究问。答案在哪里?一定在文本的本身。我们要让学生喜欢文本,就要先问问自己喜不喜欢,我们一定要用语文教师的敏感捕捉课文中的语言魅力。 其次,我们在进入教学之前,必须以教师的视角充分、细致地阅读教材文本,每个教师的个性都成为解读文本的一种别样体悟。教师对教材文本其实在进行着再创造,这种创造基于新课标之上,在这个意义上,“超越教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但教师的解读规定,一定只能由文本所包含的意蕴生成,而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以教师的视角解读文本时我们要做的就是: 一、正确把握文章脉络结构,品味精妙构思。 文本细读,脉络结构和语言组织结构是不容小觑的,我们要善于从文本脉络

文本解读艺术浅谈

文本解读艺术浅谈 摘要:文本解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其精准与否,直接关系课堂的教学效果。拟从日常教学的体会和认识出发,结合具体事例,浅谈四则文本解读的艺术。 关键词:文本解读;艺术;四则 文本解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其精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益。钱梦龙认为:“解读文本是一件最能显示语文教师功力的活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是否教到点子上、能否让学生真正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这里,笔者根据日常教学中的体会和认识,浅谈四则文本解读的艺术。 一、借助背景绝处逢生 介绍背景知识是文本解读一种常见方式,但如果我们以程式化、机械化的态度处理,就未免胶柱鼓瑟。而适时地借助背景知识,有时就似在波涛汹涌处、悬崖峭壁间搭建一座桥梁,如绝处逢生,教学中有激活思维,推动进程,深入浅出地理解文本内涵之效。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词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笔者讲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词人的生平经历,人生思想及文学成就,学生就能容易理解这句看似消极的词句,实则包蕴着词人面

对壮志难酬的失意苦闷,不沉溺悲哀其中,而以旷达之情待之的超然态度,读之感受到的是一种奋发进取、豁达处世的人生态度。 又如《兰亭集序》,学生对作者在文中所透露的可贵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体会有较大困难。这时笔者穿插这篇古文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社会上盛行的玄学之风等知识。时值东晋,皇权旁落,外戚与皇族争权,朝廷陷于乱政。社会动荡黑暗,朝不保夕,生存困窘。名士间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消极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一死生”“齐彭殇”。而在这篇文章中,王羲之通过记叙禊事之乐抒发人生之乐,又由乐、生之短暂抒发人生之痛,表达死生之大的观点。首先在思想上委婉地批评“一死生”“齐彭殇”是虚诞妄作。然后行动上由古人“兴感之由”与自己的“若合一契”,读古人文章,“未尝不临文嗟悼”的体验出发,收录兰亭集会诗文,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在对比中,学生自然能体会到当时作者积极有为的生活态度以及它的可贵。 文本解读中借助背景知识,可以先声夺人、造成悬念,引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可以烘托映衬文本,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可以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等。教师如能相机而用,它们定能成为文本解读的有力助推器。 二、引入生活柳暗花明

浅谈细读文本解读

浅谈小学语文文本的解读 【摘要】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文本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唯一桥梁,真正做到正确解读、深入研读文本,是我们把握作者情感与理念的最终目标。那么,我们究竟该从何着手,走近作者的文字,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呢? 【关键词】文本解读;感悟;品析 一、仔细琢磨语言特点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语文老师必须时时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出”,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东碰一下,西摸一把,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沉入词句,关注细节,品味语言艺术。吕淑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章的语言,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用敏感的心捕捉 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对文本潜心涵咏,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1. 抓住关键词句,找准教学切入点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尤其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文题,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以上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例如《将相和》一文中,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就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从文中的三个故事来看,蔺相如确实有一张厉害的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如果教学时抓住了蔺相如的这些语言,就可以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 2. 揣摩细节词句,细读品析,品味语言特色 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很多课文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教师若能关注这些细节,便可突出重点,迅速进入文本语言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将其言若出吾口,将其意若出吾心”。最终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精华都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或是结构特色方面的,或是表达方法方面的,或是语言风格方面的,教师应该走进细节,遵循课标要求,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感悟文章一定要从语言人手,揣摩语言,品词析句,咬文嚼字,通过富于表现力的词句来感悟文本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 二、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 1. 文题层 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摭谈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摭谈 发表时间:2010-07-23T11:20:27.57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2010年第14期供稿作者:冀利平[导读] 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本文从阅读现状入手,分析了阅读效率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语文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 摘要: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本文从阅读现状入手,分析了阅读效率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语文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阅读能力;现状;效率;途径 作者简介:冀利平,任教于山西省寿阳一中。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是以文会友的交往过程,是人类素质的形成过程。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际活动,阅读是吸收也是倾吐,阅读是人类文化不断创新的过程。 读者在阅读中成长,人类文化在阅读中前进。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重中之重。阅读是语文之根,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未来教育“四个支柱”的一块基石。阅读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把读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心灵的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阅读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阅读教学抓得好,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它传达思想、情感、意志,是人与人精神上沟通、交际的工具。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本民族文化的地质层,它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的历史,装载着民族文化的根。 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既有工具属性,又有人文属性,打语言基础和打文化基础应糅合在一起同时进行,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 可是,现在的中学语文阅读现状却令人堪忧,由于应试教育的逼促,又囿于部分教师的素养,长期以来显得先天不足、发育不良。以习题代阅读,以训练代感受,从而篡改了阅读的本质,降低了阅读的品位,这样的阅读是没有灵魂的阅读,也就是精神缺失的阅读。而且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一直是很多语文教师的困惑,总觉得课堂安排得满满的,该讲的都讲了,但再读一篇文章,学生仍然感到满头雾水,教师也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面对这种窘境,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突破? 其实,阅读教学效率低的实质是知能的转化率太低。转化率是指阅读所关涉的知识、能力与文本的人文素养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的比率。这种比率越高,就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力越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师自身的人文积淀、教学能力等操作层面的因素,又与教材、学情、预设达成策略等因素有关。什么才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是根本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许多教师习惯从网络上下载教案,从教学参考书上抄写教案,从各类鉴赏辞典中“转移”大家的解读。这些东西对我们解读文本肯定有帮助,但一味地“拿来”,必定会失掉教师的自我以及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见解。教师将不是自己真切体会到的东西“灌”给学生,“贴”到学生身上,这样的阅读教学何来高效率?因此,教师要真正将所有参考资料放在参考的位置,决不能用搬运参考资料代替自己对文本的研究。 教师要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生命体验去独立阅读、钻研、把握文本,深入理解文章独有的最特殊、最精彩的内涵,从而融会贯通,与作者共鸣,与作者同步,与作者同境。在此基础上,参阅各种资料补充完善,纠正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有了这样透彻的理解,才能明确每教一文应该教些什么,怎么去教。 一些关于名篇的解读、鉴赏文章随处可见,教师如何利用这些文章读出自己的见解?应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多问“为什么”,二是广泛阅读与文本有关的资料。如《荷塘月色》应该怎么理解文中“我”“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情感?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是: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但是参看其他一些资料,笔者认为对文中的感情可以作多元解读。这种“不宁静”还可以理解为他的家庭矛盾在他心灵世界中的投影。同时也和朱自清先生本人的性格有关,他性情温和,个性平和,处事谨慎,有所追求又“放不开”。透彻地了解了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地“点拨”,学生就能真正地读懂文本,教学预设的达成就能真正落到实处,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就能提高。 二、了解学情,尊重学情是关键 作为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课上得精彩,于是认真地钻研教材,认真地钻研教参和其他资料,设计自己认为满意的教学设计,但是这种备课是静态的,要真正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效率,教师还必须从学生出发--了解学情并尊重学情,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把握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掌握教学内容的一般规律,这两个规律是最根本的学情,最根本的实际;二是在课堂上从学生切入的角度、理解的起点出发,决不能只从自己怎么教出发,强迫或诱使学生非钻教师设计好的圈套不可。现在我们进行的学案导学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学案的第一项就是“自主学习”,内容包括资料整合、字词积累、预习所得、自读质疑四个板块。“资料整合”、“字词积累”由学生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总结积累;“预习所得”是学生在其认知能力基础上对文本理解的“原始”收获,“自读质疑”是重点,即学生在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自读质疑”两个板块能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并将这个起点作为教师安排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也是最重要的学情依据。 如学习《季氏将伐颛臾》学生共性的问题有: (1)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将消息告诉教师时,为何不说“季氏将伐颛臾”而说“季氏将有事于”? (2)孔子一向提倡恭谨谦让,为什么在听到“季氏将伐颛臾”的消息时会对两个学生严厉指责? (3)针对批评,冉有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实际上他是怎么想的?

浅谈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

浅谈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 作者:鲁传芝 来源:《读写算》2020年第24期 摘;要;有效的文本解读,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引导的作用。解读文本的基础是了解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之用意,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做到教材资源的合理整合,有的放矢地进行语文教学。接下来就以以统编版六上语文教材为例浅谈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文本解读;六上语文;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125-02 高年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课程标准中这样定义阅读教学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在未解读之前是静止的符号,教师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读出编者的编写意图,读出作者的创作目的,读出文本的丰富内涵,读出文本的时代精神,从而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接受文化的熏陶,得到思想的洗礼。 一、研读课标要求,理清教材体例 解读文本之前必须熟悉课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指南,也是文本解读的指南。教师要熟知各学段的教学要求,才能做到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比如,第三学段阅读教学重心是关注默读训练的能力提升不是朗读能力的培养,关注词句内涵的深度感悟不是简单地造句积累,关注表达方式的学习体会而不仅仅是美文的记背积累等等。 其次解读文本要理清教材体例,了解教材的整体架构、编写原则、特点。本教材一共八个单元,通过解读发现教材采用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进行了编排。“触摸自然”“革命岁月”“有目的地阅读”“小说”“围绕中心意思写”“保护环境”“艺术之美”“走进鲁迅”是每个单元的主题。“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分别是每一单元训练的要素。 二、增强单元意识,领会编者意图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应该重视语文文本的熏陶感染作用。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谓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语文教学达到怎样一种状态。要使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自己得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自己得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自己得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如何能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何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进步,这成了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想要得到提高,首先要博览群书,教师要通过阅读将自己所教的那点知识置于一个宏大的知识背景中。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难以读懂文意和把握内涵,这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这时可以按照以下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一、摄取信息,粗知大意,形成轮廓;二、排疑解难,整合信息,把握文意;三、品析鉴赏,批判质疑,深入理解;四、拓展延伸,实际体验,领悟深化。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快速提高自己的解读能力。 一、把书读深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语文只能是字词句训练,认为把握住了语言

文字也就把握住了语文的本原。因而语文课堂较少强调思维含量和思想深度。仅仅把文本定位在“言语层面”,将文本视为储藏着“语文知识”的仓库。这样的文本解读是教师和学生屈从于语文知识,而无视于那些文本作者的思想,无视于作者的精神世界。如学习古诗词要追求一定的深度,不能光停留在对诗词意义的理解上。古诗寥寥数语,去解读它,也实在是太简单了。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读它个一两遍,就能知晓其中文字意思。不去进行深度的挖掘追寻,又怎么能体会李白在茫茫月光中走向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再如程颢的《春日偶成》乍看之下,这只是一首浅之又浅的小诗,没有什么需要深度挖掘的,甚至有人会说,这样的诗根本没有什么好讲的。那么是不是说,这首诗的教学,真的只需理解字词,熟读背诵,想象画面。事实上这是一首相当难以理解的诗,这首诗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同样是在春光明媚中游玩,同样是傍花随柳,凭什么说诗人的快乐不同于少年的快乐?凭什么说少年的快乐是偷闲,而诗人的心乐,确是高于偷闲的合乎道德的快乐?还有些文本,粗看似乎非常浅显易懂,似乎没有什么语言特色。面对此文,我们往往觉得没什么好教的。实际上,是我们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我们要善于去挖掘这简单中的不简单。如果我们把文本提升到文学层面,把文本提升到文化层次,往往简单的文本也变得不简单了。 二、把书读厚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大多取自于名家名作。所以往往较为短小,

《逍遥游》阅读教学摭谈

◎李波王东志 《庄子》散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语),被誉为第一才子书。而《逍遥游》是其中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篇,影响了历代文人学者。新课标人教版将其选入必修课文颇具意义。然而庄子神鬼莫测,其文亦是难读难懂,而《逍遥游》一文的线索又最为隐秘,读之让人如游武夷九曲,摸不着头脑。不要说一般读者,就是专业研究者也未必真能理清这篇文章的头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老师理解还是学生阅读皆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庄子的逍遥游思想,领略庄子及其《逍遥游》一文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 一、创设情境,还原生活化的庄子 历史是一条时间长河,三千年前的先秦诸子时代离我们太遥远,以至今天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早已将他们符号化、抽象化,更有甚者几乎对他们一无所知。因此,要求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们来读懂几千年前先人们留下的文本的确困难重重。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从特定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历史进行还原,引导学生穿越时空,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创作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阅读《庄子》,尤要如此。庄子是先秦时期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根知识分子,一位隐士,史书文献对之记载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广泛阅读和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庄子,了解庄子的生活时代和庄子其人,使学生能触摸到庄子,对之产生感性认识,拉近与庄子的距离,产生阅读《庄子》文本的兴趣和动力。笔者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工作。第一,将庄子放在时代风云中,还原庄子生活的时代大背景。教师要适当介绍一下春秋战国历史,让学生了解庄子的生活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儒家价值崩溃、诸侯割据、武力兼并、尔虞我诈、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同时庄子生活的时代还是一个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兴起的时代,庄子与孟子同时,但他却有没像孟子等诸子那样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没有干预政治的热情,他只做过漆园吏,基本过着隐居生活,生活范围狭小,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等等。有了这样鲜明的历史画面感,学生自然容易将庄子融入到那个时代中,感受到一个鲜活的庄子,对其有更直观的认识。第二,认识庄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解读庄子个性化形象。教师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庄周梦蝶”、“濠梁之辩”等内容,再补充如鼓盆而歌、庖丁解牛、运斤成风、螳螂捕蝉、日凿混沌七日而死、望洋兴叹、朝三暮四、庄子却聘等寓言故事,组织学生讨论庄子个性,从而让他们了解庄子富有童真、喜好自然、充满浪漫色彩、具有诗人气质而又自命清高、愤世嫉俗、超脱达观等性格特点,还原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庄子形象。第三,让学生了解《庄子》一书的独特风格。对于此问题,教师没有必要让学生了解非常专业的知识,但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庄子》与其他诸子创作风格的不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庄子当然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在不少方面表现出了与时代相同的共性。但庄子又是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人物,个性色彩极为浓厚。正因为庄子有其独特的个性,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文如其人,著作独具特色。庄子认为这个世界太污浊了,不可救药了,甚至和世人正儿八经地讲道理也变得毫无意义,“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故将自己的想法寄予荒唐怪诞的寓言故事中,用“三言”的方式创作了这部作品,形成了荒诞奇诡的风格。历史上只有天才人物才能创作出天才作品,庄子、李白、苏轼等皆为此类人物。后世的曹雪芹创作动机和庄子颇为相似,教师可以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例子进行讲解,则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对《庄子》会有较为宏观的认识。 这种知人论世的文学研究方法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未必完全适用,但像《庄子》这样的经典著作,教师还是应该知其人论其世,从外围入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背景,开拓视野,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地安排这部分教学内容,而不必面面俱到。二、细读文本,深入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

浅谈教材的文本解读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617813194.html, 浅谈教材的文本解读策略 作者:俞德发杨文英陶家金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上旬》2020年第02期 摘要:文章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灰雀》这篇课文为例,从解读文本整体、解读知识要点、解读能力训练点、解读情感价值观四个方面探讨文本解读的内容和方法,为教学设计做好铺垫,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本解读;解读内容;解读方法 崔峦老师说过,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教学实施。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由此可见,教材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解读文本是教师与文本、文本作者,以及编者的一次对话过程。只有解读好文本,才能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这是教师一项必备的基本功。笔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灰雀》这篇课文 为例,探讨文本解读的内容和方法。 一、解读文本整体——定目标 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分别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整体解读文本,首先要关注文本所在的单元人文主题。从三年级开始,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导语,在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灰雀》这篇课文所在的第八单元的导语为“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从中明确单元主题为美好品质。课文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的高尚品德,还表现出了男孩的诚实和天真。其次,要结合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导语还揭示“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的单元语文要素。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的学习。本单元中的《掌声》侧重于思考主人公英子前后的变化来默读;《手术台就是阵地》要求默读时思考课文主题的含义;而本节课训练的是默读,揣摩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三篇课文训练的语文要素一致,都是带着问题默读,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最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灰雀》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是他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通过对文本的整体解读,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解读知识要点——夯基础 结合学情和学段特点,分层解读文本知识点。《灰雀》是三年级学段的课文,识字、写字教学仍然是主要任务之一。这节课要求认识“宁”“胸”“脯”等十个生字,会写“雀”“郊”“养”等十二个字。其中,“或”“者”“惜”“诚”既要会读,又要会写。随文识字需要注意“宁”“仰”“诚”都是

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I教育艺术广场 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郭刁玲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中阶段,阅读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还是学生终身学习、长远发展的基础。这一阶段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关乎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事业成败。在学生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良好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方法的养成,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文课堂无疑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主阵地,对学生在细读文本中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不能急于按照既定的教案设计照本宣科,全盘不漏地展示给学生,更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己有的知识储备,再加上独立自主的思考,尽可能比较全面并且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精神。 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本进行细读。细读要求不拘一格,可以是作者的写作背景时的心理分析,主旨思想归纳,修辞手法运用总结,名言警句欣赏,甚至段落大意,结构的起承转合,前后照应等的模仿。通过对课本的细读,既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迁移、拓展,还能有效培养细读课文的习惯,一举多得。 第三,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以便开阔视野。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学生的细读不可能一下达到较高的程度,有些见解往往是粗浅的。教师在肯定的前提下要因势利导指出其不足,目的在于良好习惯的形成、兴趣的提高和阅读品格的固化。 二、引发深入思考 阅读不仅是个人经验的已知世界,更是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特别是对涉世未深的初中生而言,这种判断就显得十分恰切。面对全新的阅读世界,学生很多时候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思维也会显得非常活跃.表现也会踊跃积极。但学生的认知力、理解力比较弱小,对事物的正误、美丑、曲直的判断难免有所偏差,因此,教师的及时引导显得尤其重要。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美什么,鞭挞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这样既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又有利于规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辨识力。再次,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正确的认知能力养成并不是自发的,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呕心沥血的刻意培养。 三、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屡屡发现很多文章具备“管中窥豹”的特征,其文章的关键点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有的在中间;有的可能是一个自然段,有的可能是一句话.有的只是一个词、一个字。如何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提高初中生既“大而化之”又“具体入微”的文章感知能力,教师要着力在以下二方面进行引导。 1?解题义。文章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居于最显著的位置,常常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教师在进行这一类文章的解析时,只要牢牢抓住标题的含义进行细致剖析,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让学生感知全篇重点内容的目的。例如教读《海燕》一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围绕文章标题进行有条不紊的教学。针对“海燕”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海燕’象征了怎样的人?”“'海燕’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海燕’与其他水鸟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在抓住文题的前提下,将文章的重点逐一突出,化繁为简.较为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2.找出中心句。在实现文本细读的教学过程中,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十分重要。文章的中心句既可能放在文章的开头.起到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的作用;也可能置于文章的末尾,起到收束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能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找到中心句就等于找到打开文本的密码或钥匙。 3.分析文章的重点词语。汉语的生命张力主要体现在汉语词汇上,凡是经典名文无不是锤炼语言的典范。在文本细读中,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当然是理解文意、抵达作者心灵与文本对话的关键。以教读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下列词语尤为重要,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字运用独具匠心.它以拟人化的手法突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如改用其他的“长”“冒”“生”等则韵味全失。再如“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其中“斜”字,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细.而且写出了春风的轻;“织”字紧扣“像细丝”的比喻,细致人微地突出了“雨”的动态,使散文的意境升华到了媲美诗歌的境界。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细读文本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蕴含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同时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深入思考、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功。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文本细读之法贯穿于课堂内外,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18年度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8]GHB26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南湖中学) Q4)椒勺枣?"彳2019年第10期

黄厚江《谈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黄厚江:谈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学习笔记(要点摘录) [注]前面有围绕“文本解读”开展了一次集体研研讨活动,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事对“文本解读”这一专业术语虽然熟悉,但对规范的概念认知知之甚少,撰写文本解读的能力非常糟糕。为此,针对“文本解读”,大家需要补课学习,结合教学实践,去认识、理解、运用,以期望和大家一道能专业地“解读文本”。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否定和改变的过程,不容易;而学而致用的过程,更是挑战。 阅读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对文本缺少深入的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许多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对文本深入、独到的解读为基础的。 ——有必要对语文教师备课中的文本解读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讨。 语文教师备课中的文本解读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过程倒置。先阅读教学参考和各种资料,然后再阅读文本,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 (2)有人无己。有大量教学参考资料充塞自己的头脑,却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独到见解。 (3)重心失当。热衷于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构思和练习,没时间阅读文本本身。 (4)僵化少变。即一旦形成了对文本的某种认识,就很难改变,排斥新的观点和说法。 这样的文本阅读,缺少真正的阅读过程,缺少直接的阅读体验作为教学决策的依据和资源,影响了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制约了教师自身教学潜能的发挥,对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很难有效处理和指导,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要改善阅读教学,必须从改善备课中的文本阅读做起。

文本阅读要经历三个阶段: 1.陌生阅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搁置旧的体验与认知,全新感受,新鲜体验。 (1)不带任何现成的结论进行阅读。备课时,先接触文本,不看参考书,以平静的心态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倾听文字的叙述,倾听作者的叙述,感受和认识自然地生长。 (2)不带任何现成框子进行文本评价。阅读是体验、理解的过程,也是评价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阅读都是文学批评。因自我知识限制,会有评价标准和方式的滞后,导致阅读方式和行为的僵化。 (3)不是以教师的视角进行阅读。陌生化阅读要求我们要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去阅读文本,这样所得会更真实,也更贴近学生阅读过程的体验和认识。一味立足于教师立场阅读,就会更加职业化、技术化,甚至会出现“解剖式阅读”,读文时看到的是一个个知识点和命题点。 2.立体阅读——“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维度和层面观照文本,获得全息解读。 (1)一是文本的作者意义,或者说叫主观意义,尽可能准确地弄清楚作者试图要表达的思想。对于教师来说,绝不是全部。以作者的写作意图作为评价理解准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对阅读教学任务矮化、窄化。 (2)二是文本的客观意义,特定的文本存在和流传时,不再受作者的绝对约束,因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会具体客观意义或社会意义。 (3)三是读者的个性意义,也叫读者意义。会对同一话题或审美对象,有在共同指向基础上的不同解读,或理解的指向本身就不同。 [注] 人们所提倡的个性化解读和多元解读,包括创造性阅读,都是基于这样的阅读基本规律提出来的。当然,要我们对每一个文本的三重意义都认识得十分清楚,是苛求,甚至根本不可能。作为语文教师,不清醒认识这样的阅读规律,非常可怕。认识三种关系不难,难在在具

浅谈文本解读策略

浅谈文本解读策略 【摘要】文本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概念,准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解读好文本是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灵活应对、驾驭课堂的基础。阿兰兹教授说:当教师不能理解所教的科目时,或者缺乏充分的例子解释时,讲解就会模糊不清。所以,文本解读是优化“教学文本”、提高课堂质量的基础。 【关键词】文本解读策略 一、在多维的角色视野中解读 第一是从作者角度去解读。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任何教师,端起书本都要想的问题。因为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精神世界的载体,有的文章表达一种情感;有的阐释一种理念;有的是一种内心的直白;有的是人生的感悟,一己之心得……文章的背后就是作者的灵魂。从文章作者角度去解读,有利于我们对文本的主旨充分把握。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之前,也要像学生那样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这就要求教师能独立地理解文本,不能光借助于参考书和课外资料,要自己的感悟,自己的想法。 第二是从教者自身理解去解读。我们每位教师在解读文本后,都会由于个人的人生阅历、知识背景、阅读习惯,对文本会产生个性化的解读和感悟,这些都将影射到课堂的教学中。但是无论如何,教师的一己之见,必须在文本包含的意蕴中产生,教师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理解和文本的差距,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新课程理念虽然提出“教师即课程”,但这个课程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意志,体现“个性”和“共性”的结合。 第三是从儿童视野里去解读。教材的阅读对象是儿童。所以,就教育本质而言,我们必须从儿童的视野去观照教材,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寻找教材中的特质,发现教材的具有儿童文化的语言、思维、情感,为有效教学提高前提和基础。 二、在多维的理论视野中解读 第一是从教育学、学习论的角度解读。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同样也是接受人文熏陶的载体,我们当然必须用教育学和学习论的视野去解读。要解读学习的目标、过程和方法;要解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解读学生的学习必须在什么样的知识背景下发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发展的方向。 第二是从文学、语言学角度去解读。对于文本,我们还需要从文学、语言学的角度去解读。从文学的角度去解读作品的价值意义,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认识其独特思想意义、审美价值等;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认识文本,从而发现文本中的语言魅力,让学生在母语的学习中锻铸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潜在的生命意义。

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如何成功解读文本 湖北省秭归县一支笔中学赵建华 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 那么什么是文本呢?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和感悟文本。如何做到成功解读文本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解读文本,掌握难易程度。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所以说要想做到准确解读文本,必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掌握难易程度。 二: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了解写作目的。 要想成功解读文本,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应该首当其中。因为文本解读中,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真正的文学作品都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对作者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理解文本,还可以更好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例如在教学《故乡》时,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无疑是教学的难点,这时就需要教师了解鲁迅当时的思想状况。1921年的中国,辛亥革命虽然已经过去十余年了。但军阀各霸一方,在帝国主义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订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挣扎,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鲁迅非常失望,希望找到一条实现新生活的道路,并始终不愉地去斗争,实践。明确了小说当时的写作背景,这时再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就容易多了。 三、站在编者的角度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 每一册语文教材,都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一定的规律体现编者意图的。因此,成功解读文本,理顺编排意图也显得至关重要。再拿《故乡》为例,这篇课文在整册教材中处于第三单元,本单元的课文还有《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心声》。这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这里所说的写少年生活,并不是都像《孤独之旅》《心声》这样,完全以少年人物为中心。《故乡》重在写故乡的人物变化,但是描写少年闰土的片段脍炙人口,让人印象深刻。《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的无义寡情,但它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这一人间悲剧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某种认识。弄清四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再去解读就各有侧重了。 四、站在读者的角度解读文本,领会价值内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