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岳霖知识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

金岳霖知识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

金岳霖知识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
金岳霖知识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

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2年

哲学研究

金岳霖知识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

刘俊哲

摘要:金岳霖知识论中的主观是指个体观和普遍的理念及特殊的事意,客观是指类观和外在对象的普遍的理和事的客观实在。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关系是主观理念、事意和客观实在在官觉活动和思想活动中的统

一。这一思想通过对正觉、所与、事实、思想、命题的真假等方面的全面论述体现出来。金岳霖的主观与客观

之间关系的理论有不少合理因素和真知灼见,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修正和深化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主观;客观实在;正觉;所与;事实

金岳霖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知识论大家,他在其5知识论6巨著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知识论体系。在金岳霖看来,他的知识论是素朴实在主义的知识论,这是因为他把人类本能信仰中的常识作为知识论基础,且以官觉经验(即感觉经验)为知识的大本营。但是,无论是本能信仰的常识,还是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都具有主观性特征,而常识或官觉经验的获得又是对客观外在事物的直接感知的结果。因此,在金岳霖知识论中充分体现着对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一、主观与客观的涵义

我们要准确地把握金岳霖知识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他是如何阐述主观与客观涵义的。

金岳霖所说的主观是同有观密切联系着的。他认为,外部世界分为本然世界和自然界,本然是无观的,它是本然的现实。现实的本然界有时间的川流,空间的占据,个体和个体的变动,还有自身的固有的条理即共相的关联。本然世界既然无观,就没有官觉者的官觉呈现,因此是无明的/黑漆一团0。但是,它又是可以认识的。自然界与本然界不同,它是官觉者官觉到的世界。自然的时空也是如此,它是官觉者直接呈现出来的时空。毫无疑问,有观的自然是无观的本然界的一部分,无法逃出本然界的范围之外。

就有观的官觉者来讲,有个体的官觉者,有类的官觉者。金岳霖是人类中心观的反对者,他认为类的官觉者既包括人类,又不止于人类,还有诸如牛类、马类、鸟类,等等。官觉者呈现的世界是特殊的,因而各官觉类有着特别的世界。各官觉类虽然有自己特别的世界,但还有其共同世界。这个共同世界不是无观的本然的现实个体,而是指共相底关联的理,即/共相底关联底世界01。每一类官觉者的共同世界和各自的特别世界就是该类的自然界。

有了无观的本然世界和有观的自然界的区分,就为金岳霖的知识论奠定了可供依据的客观前提。由此可见,从整体上讲,他的知识论的直接对象就是有观的自然界。金岳霖说:/所谓有观,即有关系质,无观即无关系质0。o有观里面有主观与客观的两个因素,于是就有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就能把主观与客观纳入到一个统一体中来考察。那么在金岳霖的知识论中什么叫主观,什么又叫客观呢?

纵观金岳霖的5知识论6,主观与客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从知识者的官觉呈现层面上讲,主观与客观有着明确界定。金岳霖说:/所谓客观既是类观,就不止于个体观,所谓主观只是个体观而已。照此说法,主观的呈现只是某官能个体所得的呈现,客观的呈现不只是某官能个体底呈现,而且

是同种中正常的官能者所能得到的正常呈现。0?简言之,主观是指个体观,客观主要是指类观。其二,

从知识的内容与对象上看,金岳霖指出,知识论/是以知识为对象而作理论的陈述底学问0?

。知识论的对象知识包括知识内容和知识对象。知识内容是普遍的理念和特殊的事意。知识对象是对象的理和事。理是共相的关联,事是事体事实、情形、现象,它占有特殊时空。作为理念和事意的内容之理是思想图案或结构,它是随思想或想像活动而俱来,随思想或想像活动的生灭而生灭的主观意识。作为知识对象的事物之理和事,不随思想或想像活动的生而生,不随思想或想像活动的灭而灭,是客观实在的。金岳霖认为,客观实在具有三个特征:实在感、硬性、独立性。他说,/我们底主要要求是理论底真正感,而理论底真正感要靠对象底实在感。对象(知识论底对象)底实在感要靠被知(知识底对象)和被觉(官觉底对象)底实在感。这二者底实在感要靠二者底实在。实在是有硬性的,而这硬性分析起来有独立存在成分0?。在这里,实在感、硬性和独立成分是同一个意思,即外在事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心思意志0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知识对象就具有上述三个特征,因而它是客观实在的。

总之,主观是知识者的主观意识,客观是独立于知识者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这就是金岳霖知识论的主观与客观的基本含义。二、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是主观内容与客观事物

在官觉活动或思想活动中的统一

金岳霖认为,主观与客观之间有一种关系质,二者的关系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对象即外物在官能活动或思想活动中的统一。这也就是金岳霖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思想,这一思想从多方面体现出来。

1、正觉是主观呈现的内容和客观对象的外物的统一。

在金岳霖看来,知识的获得在于官觉。所谓官觉,就是正常生活中的官能活动,它有正确与错误之别,由此分出正觉、错觉和野觉。正觉是正常的官能活动。错觉和野觉的对象是被扭曲了的外物在官觉中的映象,它们是非正常的官能活动。对于错觉和野觉我们以正觉为标准去加以校对,同时正觉也以正觉为自身的标准。

正觉是呈现官觉内容的,那么它同外物究竟是什么样性质的关系呢?在此问题上,西方近现代哲学史上有洛克的/代表说0,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觉说0,罗素的/因果说0等。金岳霖指出,洛克认为官觉呈现代表外物,这就把官觉内容与外物视为两个不同的东西,实际上它们不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贝克莱把被知的外物看作是依赖于主观官觉的,把独立存在的外物取消了;罗素把官觉内容与外物看作不是一个东西,且认为外物是不能知晓的,这就需要由果溯因,其实正觉与因果应付不相干,即使呈现的是外物之果,我们仍然不能由因果关系推论出外物。金岳霖指出,官觉内容与外物的真实关系是同一关系,/在正觉中呈现就是所与,呈现或所与就是外物或外物底一部分0?

。外物又是什么样的外物呢?金岳霖认为,外物不是主观官觉者的,是不靠官觉者的官觉,自身有形色状态的占有特殊的时空位置的,又有其同一性的客观实在或独立存在的外物。外物的客观实在性和独立性是金岳霖所反复强调的,并且对唯主学说否认外物的实在性和独立性进行了尖锐地批评。

他指出,唯主学说以主观的或心理上的官觉内容的无可怀疑的原则出发,从主推客或从主推人,因此唯主学说得不到真正的客观和真假,也得不到独立存在的外物。因为外物不是建立或推论出来的,外物的独立存在是常识所不怀疑的,实在主义的知识论就是直接承认和肯定外物之有,无论采取官觉立场,还是采取逻辑立场,也不强迫我们放弃/有外物0。/有官觉0也是如此。/有官觉0同/有外物0一样都是本能的信仰,二者都同样地给我们以真正感和实在感。金岳霖还把/有外物0和/有官觉0作为他的知识论的出发方式。官觉作为一种官能活动是主观的。官觉中又以正常的官能活动即/正觉0为基本,正觉是知识的大19 专刊刘俊哲:金岳霖知识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

20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2年

本营,任何知识材料,从活动而言,都直接或间接地根据于正觉。因此金岳霖认为,他的5知识论6整本书可以说都是对正觉的分析,始于正觉,也终于正觉。正觉虽然是呈现内容的主观性的东西,但正觉又是官能者与外物的关系集合,它本身就是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因此,正觉就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实在的内在统一。

2、所与是其呈现的主观性和客观实在的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的统一。

金岳霖在阐释了正觉之后,紧接着谈所与。他认为,所与是知识对象的基本材料。所谓所与就是正觉的呈现,所与中有内容,所与的内容是呈现,所与既然是呈现,就有主观与客观的分别。

所与究竟是客观的呈现还是主观的呈现呢?金岳霖认为,所与是客观的呈现,客观的呈现不是个体观,而是类观。官觉者类型同正常的官能者是同一的。因此所与是客观的呈现,也就是正常官能者所得到的呈现,当然也就是正觉的呈现。个体官能者的呈现是主观的私的呈现,因而不是所与。/无论主观也好,客观也好,呈现总是有观的0?。而有观的呈现就有/自己认为如何如何0à。因此,所与作为客观的呈现(即内容)就有与客观实在相对的主观成分,其主观成分主要是指官觉经验或意像图案。

所与的内容是主观的,那么它有无客观实在性呢?金岳霖强调指出,所与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这是因为/所与就是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0á。不仅如此,他还以外在关系说作为所与中有外物的坚实可靠的理论前提。

外在关系说是西方现代哲学家罗素和摩尔针对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说提出来的。根据内在关系说,处在内在关系的任何关系者由于受到其它关系者的影响,便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人们要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认识与之相关的一切事物,因而认识具体的、部分的真理就根本达不到。由此可见,如果坚持内在关系说,人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即使可能,知识的对象在知识中和不在知识中就完全不一样,从而人的知识就不是外在客观对象的知识。正如金岳霖所说:/如果我们坚持内在关系论,我们所知道的决不是事物底本来面目0?。这是金岳霖不能接受的。因此,他运用西方哲学史上的外在关系论作为捍卫他的实在主义知识论中有外物的思想武器。他认为,在关系集合中,各个关系者与以前所处的关系虽不一样,但各个关系者的性质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关系上的影响。在金岳霖看来,官觉者与外物的关系也可以是这样的外在关系,因为一官觉者对一外物的呈现,虽然要受到官觉者特殊的影响,但这特殊的影响可是官觉者代表的官觉类(正常的官能者)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不改变外物的性质,即官觉对外物的呈现中可以有客观的呈现,这就是所与;所与又是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因而所与中有客观实在的外物。

既然所与是客观的呈现,呈现具有主观内容,而所与又是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因此所与就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实在的外物的统一。

3、事实是客观的所与和呈现意念的混合物。

金岳霖在5知识论6中的/事实0是他的知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西方哲学史上的事实理论有着根本的区别。在西方哲学史上,经验主义者大多把/事实0看作是独立于感性经验之外的客观事物,理性主义者与此相反,把/事实0当作一种观念的东西。罗素最初把/事实0当作客观事物本身。他说:/-事实.这个词照我给他的意义来讲只能用实指的方式来下定义。世界上的每一件事物我都把它叫做-事实.0 l v。后来他把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称为事实。维特根斯坦认为/事实0虽离不开事物,即包括事物,但它比事物更根本。他说:/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0 l w由此可见,西方哲学史上的事实理论都没有把外在事物和主观意识或意念纳入到一个统一体中来考察。

金岳霖又是怎样看待事实的呢?他认为,事实中有意念,它包括时空意念和秩序意念。时空意念是接受或安排时空的基本方式。但是,事实意念又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其源头河水来自外在的客观实在,如事实中的时空意念来源于外部自然时空。同样的道理,事实意念秩序归根到底也来自自然秩序,正如他说:/自然界有秩序也就是说自然界底项目本来是有秩序的。这秩序当然会在所与中呈现出

来0。 l x 于是事实就是意念和客观实在的自然外物的结合体。金岳霖正是这样来构建他的事实理论的。他说:/事实是一种混合物,它是意念与所与(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抄者注)底混合物,我们既可以说它是套上意念的所与,也可以说是填入所与的意念。0

l y 事实是主观意念与客观外物的统一或混合,这可以说是金岳霖独树一帜的事实理论。

金岳霖还认为,事实是主观意念和客观外物的统一,表明事实既是有软性又是有硬性的。事实的软性是就意志行为方面的事体而言,通俗地说,是指意念的软性,我们可以随意安排和创造意念事实。从思想历程来讲,事实的软性是指意念的流动性,它是昙花一现的,且可以被替代。事实的硬性一是指事实虽能为我们去安排,但不能随意,事实是既成而现实的东西,我们简直拿它没办法。意念有硬性又可以从思想结构说,意念本身不能随便改变,只能对前提和内容有所取舍,没有办法把/东0这一意念变成/西0那一意念。二是所与有硬性。这是指引用意念于所与,不能随便取舍和引用,只能逆来而顺受,逆来所与,顺受所与。与此同时,金岳霖又认为,事实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就表明事实是处于/已经0或/正在0之中,因为既然是套上或填入意念的所与,那么只有/已经0或/正在0被意念接受或安排的所与才是事实。具体说来,事实在时间上只能是处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或事件,因为它已经或正在被接受或安排,未来的或没有发生的,不管它有多么大的可能性,不是事实,只是一种趋势,这对于主体来讲只是无。原因只有一个,即它没有被安排和接受。

4、思想是意像、意念、命题等主观内容和事件、情形和外物之理等客观对象的统一。

自从西方哲学史发生/认识论转向0以来,出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认识论派别。唯理论夸大理性,否认感性经验的作用,经验论则认为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理性是不可靠的。金岳霖指出,理性派和经验派都是各执一端,实际上纯理意念和无理念(纯经验)都不能应付或控制所与。在他看来,若没有经验,官能者不会有可靠的或有内容的知识;若没有理性的意念或思想,不仅没有哲学的可能,也没有任何知识的可能。因此,他既采取经验派的主张,又采取理性派的主张。注重理性,可以说就是采取理性派的主张,注重经验,就是采取经验派的主张。前面所谈的几个方面说明金岳霖注重官觉经验,/思想0这一部分主要是讲的理性知识的内容。

金岳霖把思想分为思和想,思是指思议,想是指想像。这两个方面的思想活动各有其内容和对象,以前者为/在内0,以后者为/在外0。为内的内容是随思想活动而俱来,随思想活动的生灭而生灭,在外的对象是独立于思想的,不随我们的视觉或意念的生而生,不随我们的视觉或意念的灭而灭,是一客观实在。但是,不论是内容还是对象,又都在思想活动中,内容是思想活动内的所思,对象是思想活动外的所思。那么什么又是思议和想像的各自的内容和对象呢?金岳霖说:/想像底内容是像0, l z 即意像,它

是类似具体的、类似个体的和特殊的,也是可思议的东西。思议底内容是/意念或概念、意思或命题0。

l {它是靠抽象这一工具或活动从所与或意像中抽取而得的,是普遍的。从对象上讲,想像的对象是具体的、个体的、特殊的东西,大致说来是客观实在的事件、情形、景致等。这说明想像有着实物上的依据,是经验所供给的。这就是非创作想像。思议的对象是共相的关联,即普遍之理,它不在思议活动中,是自然之理。尽管想像和思议的对象不相同,它们都来自外在世界,其原料都是所与。/想像底原料是记忆所保留的所与,思议也需要一种工作去化所与为原料。0 l |这就是说,作为外物或外物的一部分要成为所与的呈现,需要知识者以记忆为工具才能储存于自己的头脑中,如果知识者是人的话。作为自然的普遍之理要成为思议的内容也要知识者运用抽象这一工具才有可能。自然之理通过抽象这一工具抽象出普遍的意念、概念或命题来,这就是在特殊中见普遍,在事中明理,在然中了解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又以理夺事,以所以然去必现象之然。这些均说明思想活动把主观内容与客观对象统一了起来。

5、真理是客观实在与主观命题的统一。

金岳霖在5知识论6中对真的范围、真的涵义、真的性质及真的标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尤其对真理的客观性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对唯主学说的真理观予以了十分有说服力的批评。21 专刊

刘俊哲:金岳霖知识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

22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2年

金岳霖认为,他在5知识论6中所讨论的真假不是宇宙底整体或大全,不是形而上的真假,是在官觉经验的意义上,有彼此分别的这这那那种种等的常识范围内的真假。与此同时,他认为,他的知识论所探讨的也不是概念或真命题的总结构的真理问题,实际上这样的总结构是得不到的。他所探讨的是一条条命题的真。

命题中有真假,那么真的涵义是什么呢?

金岳霖指出,真是关系质,不是命题本身的性质,即不是命题与命题之间的性质。真的关系质就是命题与客观实在的符合关系。因此真就是符合,命题之真就是命题与客观实在的符合。

命题是在内在我的,客观实在是在外在客的,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一条鸿沟呢?在金岳霖看来,在他的实在主义知识论中这条鸿沟是不存在的。因为他的事实理论中的/事实0是以意念去接受所与,就所与说(所与是外物或物外的一部分,)))抄者注),它是在客或在外的;就意念接受说,它又是在我或在内的,命题与事实本来就没有鸿沟。他说,现在我们不用/事实0两字来表示与命题相符合与否的客观情形,因为客观情形不只是事实而已,所以他换了一个说法,叫做命题与实在的符合。既然事实与命题之间无鸿沟,那么命题与客观实在之间也就无鸿沟。但是,在唯主学说和内在关系论那里就有鸿沟问题。因为唯主学说只从官觉内容出发,以主观的官觉去建立或推出外物,否认外物的客观实在性,这样的外物就是主观内容而已,在此情况下,客观对象就老在我们的主观经验范围之外,因而二者之者有一条鸿沟,客观过不来,主观过不去。内在关系论认为一切关系都是内在的,这样命题与事实非有鸿沟不可,因为内在关系论认为所有的关系都是内在的,那么在经验中的事实,我们能接受与命题相比较的事实,一定同经验之外的事实不同,因此客观的事实只能在外。

金岳霖认为,命题与实在的符合不是照像式的符合。如果是的话,则符合论说不通,因为命题根本不是照片。既然如此,符合又怎样是照片式的符合呢?倘若是这样的符合,就有照片有底片彼此对照问题。要使它们能彼此对照,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要照片和底本或原物同在经验中。就真假而论,底本或原物是/实在0或/事实0。/实在0或/事实0相当于底本或原物,这同命题(相当于照片)不是同样地或平行地在经验中,这就存在着命题和实在或事实一个在内,一个在外,无法知道二者之间是否符合。如果它们均同在经验中,也会有问题,因为二者都在主或在内,不在客或在外,这样命题与实在或事实也无法相互对照。

在金岳霖看来,真理问题上的有效说也是有问题的。现代西方哲学史的实验主义(实用主义)主张有用即真理。金岳霖称之为有效说。有效说特别注重用。/有用0和真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真假是认识的性质问题,有用无用是价值问题。金岳霖认为,真命题都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必都是真理。有效说重用,这就不存在永恒的问题,因为一时有用,一时不必有用;如果把有用当作真理,那么真理同用一样,在时间上就是一时为真,另一时不必真,重用就免不了以人类为中心或以自我为中心,也免不了特别地注重主观意志,把意志和真联系起来,真就成了依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因此,有效说是一种主观主义真理观。

金岳霖对真理的性质另有见解,他说:/以真为符合,真不是我们底情感意志所能左右的。,,以真为符合,真底客观性,独立性,超越性,都很明白地表示。0 l}这充分说明金岳霖的真理观是客观主义真理观。

三、金岳霖主观与客观关系理论评价

在金岳霖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中有不少合理之处,甚至不乏有真知灼见。

首先,他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纳入到一个统一体中加以考察,并且认为在正觉、所与、事实、思想、命题等诸多方面都有主观内容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关系质,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或相统一的关系,在命题真假问题上坚持命题之真是主观命题与客观实在之间的符合,从而克服了西方近

现代哲学史上唯主学说以主或我出发,将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进而抹杀客观外界事物的独立性的缺陷。把主观与客观纳入到一个统一体中考察是金岳霖知识论的一个独到见解,不失为解决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可贵的、有一定价值的探索,是他对真理的执著追求的结果。金岳霖关于客观实在的外物不是同知识者毫无联系的外物,而是已经或正在被知识者经验到,已经被知识者收容到自己的想像和意念图案结构中的外物的思想,对于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坚持实事求是,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第二、金岳霖的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始终坚持朴素实在主义的立场,不仅承认外物之有,而且承认外物是不依赖于主观的心思意志的客观实在,知识者不能抹杀和歪曲外物等,尽管他不愿谈唯物和唯心,但这一观点闪耀着唯物论思想的光芒。

第三、金岳霖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不仅对正觉、所与、事实、思想、真理等方面的主观内容与客观实在的统一进行了深入而系统地阐释,而且还明确地表明了他的知识论既采取经验论立场,又采取唯理论的立场,又十分有说服力地批评了形形色色的唯主学说,从而始终如一地坚持素朴实在主义立场,又克服了在感性经验与抽象理性上各执一端的错误倾向。

但是,毋庸讳言,金岳霖的知识论既然是素朴实在主义的知识论,非常自然地在他的主观与客观关系的思想理论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虽然他正视到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缺陷,但他尤其注重官觉经验中的主客关系,对理性认知中的主客关系的论述尚嫌不足,特别是对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中的主客关系问题避而不谈。不仅如此,他在讲客观实在的外物时,把科学外物和哲学外物加以拒斥。

第二、金岳霖非常敏锐地看到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一个具有关系质的相互统一的关系,且对此进行了十分周详地论证和精辟地分析,然而是什么东西使主观与客观统一了起来,换句话说,主观与客观相统一须要有一中介或桥梁。金岳霖对此没有予以理论上的关照,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

第三、在真理问题上,金岳霖不把真理看作是知识者所获得的一个个正确认识,而认为真理是知识者的认识所达到的无数真命题或概念的总结构,这样的真理是得不到的,从而真理被他悬置了起来,知识者只能得到真命题或一方面的概念结构,所以他所说的真理是命题的真。金岳霖在命题的真假问题上主张真理的符合说,正确地提出真(理)是主观(命题)与客观(实在)的符合,且对真理的有效说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评。但是,他在衡量真的标准上,把哲学史上的有效说、一致说和融洽说运用来作为标准,说它们都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充分的。我们认为,这些标准任何一个都有主观性,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因而不能视为真理之标准。真理的标准应是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因为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从而判定出一个主观命题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所以真理只能以实践为标准。

注:1o?????àá?金岳霖:5知识论6(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87,158,147,1,101,135,473,140,124,150页。

l v 罗素:5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6,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6页。

l w )维特根斯坦:5名理论6,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l x l y l z l { l | l

}金岳霖:5知识论6(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81,741,298,335,333,918页。(作者 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 指导教师 胡军教授)23 专刊刘俊哲:金岳霖知识论中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

徐志摩与林徽因张幼仪陆小曼之间的情感故事

徐志摩与林徽因张幼仪陆小曼之间的情感故事林徽因 林徽因 《人间四月天》这 部电视连续剧,是2000 年春天在全国热播的, 到现在已经四年了。那 一段,有关徐志摩的书 卖得很火。这个剧本是 一个台湾剧作家王蕙 玲写的,她是台湾铭传 大学、世新大学和台湾 艺术学院的讲师,她选 择《人间四月天》这个 题材应该说是很有眼 光的。 这部戏从演员阵 容、演出效果上,都得 承认是成功的。但实在 说,我作为一个研究现 代文学史的人,还是有 自己的看法的。当时我 正着手写《徐志摩传》, 还在搜集资料、整理年 谱阶段,光搜集资料编 年谱,就用了三年时 间,刚要动手写就赶上 了这么个“徐志摩热 ”,不能说一点感慨也 没有。 我的《徐志摩传》 是2000年6月写完的,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0月印出来,当年就印 了第二版。这个时候, 《人间四月天》的热劲 已经过去了。有人说, 老韩啊,你要是早写上半年,不是就搭上这个车了吗?我不这么看。我的看法是,多亏我写得迟,我要是写得早,他们就把我的研究成果吸收到电视剧里头了,这个片子就不可能留下那么多的话题让人评说了!

徐志摩是花花公子吗? 现在所以重提徐志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 跟几个优秀的女人有关系,要是没有这几个女人, 光凭着那几首诗,写得再好,人们的兴趣也不大。 男人喜欢徐志摩,只能说感兴趣,因为他艳福不浅, 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这样活一回呀;女人喜欢徐志摩, 是真喜欢,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怎么那么多优秀 的女人都爱他爱得死去活来,我倒要看看这是个什 么人!怎么不想想,是徐志摩真值得爱,才会有人 爱,是徐志摩真优秀,才会显得那些女人优秀。如 果张幼仪不是徐志摩的前妻,只能说是个会理家理 财的女强人;要不是和徐志摩有那么缠绵的恋情, 林徽因不过是个漂亮的女建筑学家;要不是成了徐 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不过是个才貌双全的民 国名媛。还是徐志摩好,才有了她们的好。她们的 本事是她们的,她们的名声,有一大半是徐志摩带 给她们的。 千万别认为徐志摩是个花花公子,只会讨女人喜欢。他的人品也很好,基本上可说是完美的,无可指摘的。这从他死了以后朋友们的评价上可以看得出来。我编过一本书,叫《回望徐志摩》,收录了许多朋友的纪念文章,其中有梁实秋的一篇《谈徐志摩》,很长,有两三万字。梁实秋是个很自负的人,轻易不说过头话,和徐志摩的关系也不是十分亲密。徐志摩去世后,有人说徐志摩是纨绔子弟,意思就是浪荡公子、花花公子,梁实秋就说: “有人说志摩是纨绔子,我觉得这是不公道的。他专门学的学科最初是社会学,有人说后来他在英国学的是经济。无论如何,他在国文、英文方面的根底是结实的。他对国学有很丰富的知识,旧书似乎读过不少,他行文时之典雅丰赡即是明证。他读西方文学作品,在文字的了解方面没有问题,口说亦能达意。在语言文字方面能有如此把握,这说明他是下过功夫的。一个纨绔子能做得到么?志摩在几年之内发表了那么多的著作,有诗,有小说,有散文,有戏剧,有翻译,没有一种形式他没有尝试过,没有一回尝试他没有出众的表现。这样辛勤的写作,一个纨绔子能做得到吗?” 梁实秋还说,他数十年来奔走四方,遇见的人也不算少,但是还没见一个人比徐志摩更讨人喜欢。讨人喜欢不是一件容易事,须要出之自然,不是勉强造作出来的,必其人本身充实,有丰富的情感,有活泼的头脑,有敏锐的机智,有广

《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精)

《老子》是战国时期成书的一本哲学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篇,81章,5000余字;上为《道篇》37章,下为《德篇》44章。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关于《老子》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它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曲乡人老聃的思想。 《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典。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老子》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作为文化基因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因此,可以说《老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根。 《老子》思想所以能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老子对远古以来的思想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其学说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既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道”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笔者还认为,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础并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方位影响的《老子》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先,《老子》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根据的形上之“道”,创立了以“道”为核心,包括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使“道”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金岳霖《道论》。从先秦道家、两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所提出的诸如“道”、“德”、“有”、“无”、“动”、“静”、“无极”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因此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蕴涵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

论林徽因的爱情

论林徽因的爱情 ——听《南渡北归》讲座有感姓名:郑婷婷学号:114171456 班级:11会计4班 摘要:一代才女林徽因是众多女生心目中的偶像,男生心目中的完美女人。三个优秀的男人,诗人徐志摩、建筑师梁思成、学者金岳霖都爱上了这个完美的女人,而她最终情归何处?通过了解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爱情故事来解读林徽因的爱情。 关键词: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一、林徽因与徐志摩 林徽因与徐志摩是在伦敦相遇的。他们一个才华横溢,浪漫多情,一个年芳二八,情窦初开,很快便相爱了。徐志摩向林徽因求婚并表示会与自己的妻子离婚,但林徽因还是拒绝了他,因为她认为徐志摩可以和现任妻子离婚,那以后也可能会与自己离婚。事实证明林徽因是正确的,在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不久,徐志摩便爱上了交际花陆小曼,很快就结婚了。 但我想林徽因还是爱徐志摩的,毕竟是初恋,不能说忘就忘。后来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林徽因便拿了一片飞机碎片挂在床头用来怀念徐志摩。 二、林徽因与梁思成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而梁思成的宽容善良和他对林徽因的爱更是让这段婚姻持久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一个细节,当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她同时爱上两个人的时候,梁思成虽然震惊,但最终还是对她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老金,我会祝福你们。”就算是现代也没几个男人能说出这样的话,而梁思成说了,他是真的爱林徽因的,只要她愿意,他愿意成全他们。 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终身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那么梁思成就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额美丽的阑额。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

金岳霖的生平事迹简介讲课稿

金岳霖的生平事迹简 介

金岳霖的生平事迹简介 金岳霖是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金岳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金岳霖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金岳霖先生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中国哲学家。他创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这个哲学体系,不仅是近代的,而且也是民族的。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金岳霖先生走过的哲学之路及其创建的哲学体系,为我们研究中国哲学,推进和发展中国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金岳霖先生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他深入研究了逻辑哲学,并把逻辑分析方法应用于哲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金先生认为,“各种学问都有它自己的系统”,“既为系统,就不能离开逻辑”。就是说,各门学问要系统化,都必须运用逻辑工具。哲学这个学问也不例外,如果要精确化和系统化,也必须完善和发展逻辑工具。金岳霖先生本人的哲学就以细密的逻辑分析见

长,他的著作具有精深分析和严密论证的特色,形成一种独特的严谨学风。 在哲学本体论方面,他提出了“道”、“式”、“能”三个基本哲学范畴,认为个别事物都具有许多殊相,而殊相表现共相。个别事物还具有一种不是殊相和共相的因素,这就是能。那些可以有能但不必有能的“样式”就是可能。由所有可能构成的析取就是式。他认为,能出入于式中的可能是事物的变动生灭乃至整个现实世界的过程和规律,也就是道。 《论道》是金岳霖教授在抗日战争期间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中国现代哲学中系统最完备,最富有创造性的本体论专著。书中以道,式,能为基本范畴,采用逻辑学书写形式,每一条都是一个逻辑命题,通过纯逻辑的推演建构出独特的本体论。这本书的问世使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方法论上的革命,在重感悟而轻逻辑的中国文化圈中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书充分体现了金岳霖中西合璧的著述风格,他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最高概念“道”将“式”、“能”统括起来,成为他的哲学的“最上的概念”,“最高的境界”。书中大量采用无极、太极、理、势、体、用、几、数等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并有意使用很多中国传统哲学命题,但赋予新解。 在认识论方面,金岳霖肯定有独立于认识主体的本然世界。在其中,一方面有个别事物的变动生灭,另一方面有普遍共相的关联。认识主体通过他的认识活动就可获得许多关于本然世界的意念、概念、意思和命题。认识主体同时又应用他已获得的意念、概念、意

读《林徽因》有感

读《林徽因传》有感 林徽因,一位灵魂具有香气的传奇女子,一生中赢得了三位男子对她深深地欣赏与爱恋,徐志摩恋她,梁思成爱她,金岳霖痴她,因此,在我看来,她的一生是幸福的。而这幸福,与她周身所散发的清淡简约却不失才气有着莫大的关联,而这一切说到最根本,是因为家庭氛围的熏陶。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降生在了杭州这个天堂般的城市,她的到来给她的家族带来了喜悦,乖巧而灵动的小粉脸令人百般宠爱。她出身在官宦世家,她的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年己丑科进士,早年留学于日本。祖母游氏高贵典雅,是一个端庄贤惠的美丽女子。父亲林长民擅长诗文,精通诗画。她的大姑妈林泽民是清朝末年的大家闺秀,从小接受私塾教育,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林泽民也是林徽因的启蒙老师,在林徽因时五岁便开始带领她读书识字,背诵词赋,接触人生最初的课程。 在那个时候时候的大家闺秀,常常与深宅大院联系在一起,虽然那里不缺少诗情画意,缺少了自由的气息,她们常常低吟,为寂寞,也为未来的迷茫,等待她们的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徽因就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中,然而幸运的是,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接受过新思想的开明人士,他们及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又乐于迎接新式的思想思维。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林徽因的身上既传承了父辈的优秀血统,成就了她与倾国倾城的绝代容颜相得益彰的端庄气质,又使她日后接触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成为一代才女成为

必然。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家庭的圆满是很重要的,父母之间的和睦和婚姻的完满是圆满的核心所在,但是她的父母的婚姻并不圆满,可以让人说是遗憾。林徽因的父亲富有性情,性情之外又兼有才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才子。而她的母亲何雪媛是典型传统就旧式妇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加之她的父亲是个商人,因此她一直以来过着 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擅长操持家务,因此既得不到丈夫的疼爱,又讨不到婆婆的欢心。婚后八年,才生下第一个孩子林徽因,虽然这个女儿立即得到了全家人的疼爱,但是她的处境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不久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明又娶了一房妻室,何雪媛更加备受冷落,因此埋藏在她心底的嫉妒开始疯长,性情也变得多愁善感,阴晴不定,即便是在女儿的面前,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折让林徽因产生了错综复杂的情感,她既爱她的父亲,又恨他对于母亲的残忍,她既同情她的母亲,又怨母亲的懦弱。 林徽因的少女时代,受时局与生活所迫,整个家族一直处于迁徙状态。13岁的林徽因,有时独自待在家中,却也能将家中打理的井 井有条,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充实、精彩。她在培华女子中学读书时,无疑是让人过目难忘的,她的诗意与柔美总是那样的醉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在父亲的要求下,梁思成来到林长民的家中去见林徽因,在未见到林徽因时,梁思成按照当时的时尚想象,林徽因应该梳着一条油光光的大辫子,穿着绸缎衫裤。然而,年仅14岁的 林徽因走进来时,梁思成看到的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梳着两条

(完整版)林徽因传。读书心得

《林徽因传》读书心得 很早就知道林徽因,知道她是一位才女,知道徐志摩对她的爱恋,知道她是梁思成的夫人,知道金岳霖因爱恋她而终身未娶,知道她于五十年代早逝。但她的才,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不了解;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情感纠角怎样,我不了解。对于她五十年代早逝,我竟然在心底里为她庆幸:她这样的人,到了“文革”,估计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非人的折磨;早逝,未必是件坏事。周迅主演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好象是在为林徽因作传,但因不喜欢周迅沙哑的声音,也没有去看。所以,对林徽因,我仅仅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水平上。 在图书室偶然看到一本张清平著的《林徽因传》,仔细阅读之后,惊叹世间竟有这样的女人,集美丽、才华、骄傲,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林徽因,这位出身名门,兼具文学家的敏锐与建筑学家的缜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和建筑史上都颇有建树的才女,是一个站在塔尖上的女人,是一个用一生追求自由、双脚一直在行走的女人。林徽因的生命是短暂的,她只活了五十一岁。然而她的生命又是灿烂的、夺目的。她不仅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作为女建筑学家,她亲自主持并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对保护中国的古建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的美丽有目共睹,众人称羡;她才思敏捷,分析、评论头头是道,这一点令许多男士自叹弗如。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她的丈夫梁思成

曾说过:“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她又是骄傲的,她不流俗,不惧权贵,有着知识分子的高贵的灵魂。 民国初年,乱世纷争,却有这么一位才女横空出世。我欣赏的林徽因,不做作、不娇情,尽管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她没有丝毫贵族习气,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和任何人都能相处融洽。她不追求浮华,也没有去走捷径,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人生道路上跋涉着。否则以她的才学和美貌,她完全可以过另一种生活。八年抗战她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贫困与疾病始终困绕着她,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仍然坚强地乐观地面对生活,孜孜不倦地钻研着她的学问。为了考察古建筑,她和梁思成深入荒野山乡,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和弘扬中国的古建筑尽了心血,以至于五十一岁便因肺病离开了。 世上有一种美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纵然已被时光覆盖,当你再一次翻开它的时候,仍然掩不住它的烁烁光华,让后人为之赞叹,而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人,她就是拥有着这样美丽光华的人。 城乡建设学院2011级工程管理一班刘思佳 2012/5/28

《论道》中金岳霖哲学中的“能”与“式”

摘要:金岳霖试图用西方的逻辑方式建立起中国的形而上学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他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中体西用”的观点,而是重新用西方哲学的视角来解决中国文化或者哲学遇到的问题。他有别于冯友兰的“接着讲”而是从源流“重新讲”,重新定义新的认识方式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体系,为人们重新确立获得知识的方法与思考的方式。 关键词:《论道》;能与式;逻辑;道 金岳霖认为在中国文化中,可以称为逻辑和认识论的意识不发达。所以,他的哲学的重要内容就是研究逻辑和科学的道理,说明知识的必然性。在《论道》中,他通过道、式――能、共相与殊相、理与势、无极、太极等一系列范畴,建立了本体论哲学体系。他的本体论的核心就是逻辑、科学的必然性。 他坚持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为基础,同时作为他对知识必然性论证的起点。他将这一切归于“道”,但这个道不再仅仅是作为传统文化中万物起始的解释,而是更多的作为逻辑论证与思辨方式的阐述,因此金岳霖是“借中国之体,讲西方之式”。金岳霖在“道”中注入现代西方哲学的思想。“中国思想中的道,也许相差很远.如果相差很远,则我在这本书里的用字方法就是普通所谓旧瓶装新酒的方法” 本体论哲学的主旨在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自身。它区别现象和真实的存在,它要在形形色色的现象中去寻找永恒的真实的存在,以便现象世界的存在找出理由和根据。在《论道》中金岳霖认为本体有两类,一为式,一为能,它们是最基本的分析成分。式、能之有是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相反,任何别的东西的形式和存在都离不开它们。任何个别事物都是由式、能综合而成,所以个别事物不是单一的本体。 他认为对于普遍问题休谟却没有足够的认识,他认为一切经验来源于印象,印象形成观念,这是客观单一的反映。金岳霖认为这缺乏普遍性,这种知识不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也不符合知识的必然性。 金岳霖认为“能”是个别事物,是质料“根本非任何相底成分”。“式”是“析取地、无所不包的可能”。能动的、有数量限制的“能”遵循现实原则出入于“可能”,导出了具体、个体等慨念,进而形成有规律,有秩序的现实世界。 金岳霖认为,能是不具备任何性质或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材料”。任何一特殊的事物不仅仅只是一大堆的共相、殊相堆积而成,共相,殊相表现在具体的个别事物中为性质、为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以特殊的个体,只要我们用抽象的方法,把它具有的共相、殊相或性质、关系抽掉,最后就形成了所谓的“能”。能虽是形成万物的材料,它却不是万物。所以如此者,是因为仅有能还不足构成万事万物,能必须与式或可能结合才能形成万事万物。能没有任何性质,它没有个体事物所具有的在时空中存在与否的问题,但它却是实在的。 从能自身不足以构成万事万物、不能作为万事万物形成和存在的唯一的、最终的根据而言,能不同于历史上唯物哲学的物质或物质元素。因此金岳霖这里虽然肯定了能作为万事万物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这是他企图为传统经验性的中国哲学寻找一个新的出口,他认为经验性的思维体系正是中国科学滞后的原因。而为知识寻找一个新的出口,为理性打开一扇合理的大门,这一切都必须从传统的认识基础开始 能与式。 对于“式”,金岳霖认为式是“析取地、无所不包的可能”,可能是容纳能的框架。可能是实在,是非心非物的,它是实在的共相,具有普遍性。金岳霖这里的“式“同亚里士多德作为动力因、目的因的形式有相同之处。但金岳霖的式不仅仅是作为事物本质的含义,他认为形式是质料的框架,也就是式包含能,同时式也是一种逻辑和必然的。相对于亚里士多德相对性的质料与形式,金岳霖的式则为纯形式、纯质料。 金岳霖与亚里士多德关于“能与式”的不同认识,不仅只是单一的相对与绝对的区别,

王宇《抗战时期的林徽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抗战时期的林徽因》,完成21—23题。(共9分) 抗战时期的林徽因○1 王宇 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林徽因i留给世人的印象,正如她笔下的这首小诗,美丽、浪漫,富有才情。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生命中所经历的艰辛与苦难,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为这可爱的国家带着血活着,流着血或不流血地死去,都觉得荣耀!” 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狼烟突起,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恰恰也在这一天,林徽因和她的丈夫梁思成在五台山发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代佛光寺大殿,这也是他们一生古建筑考察中最伟大的一次发现,对中国建筑史意义重大。五台山外烽火连天,而五台山中的他们却对局势一无所知。他们回到北平,不久即收到一份日本军部的请柬,邀请梁思成加入“东亚共荣协会”。离开北平已刻不容缓。他们匆匆处置了大批凝聚着多年心血研究的资料、文献,草草收拾行装,带着年幼的儿女,仓皇上路,流亡西南。 ③在长沙,空袭警报响起,林徽因夫妇两人本能地一人抓起一个孩子,奔到屋外,一刹那,身后的房屋轰然倒塌。又一枚炸弹从头顶上方落下。林徽因想,这下逃不掉了,那就一家人死在一起吧。但这一枚炸弹竟然没有响,死神大度地与他们擦肩而过。 ④去往昆明的路上,常找不到交通工具,一家人不得不在土匪横行、野兽出没的湘黔边界中徒步穿行。在贵州偏僻的小县城,林徽因突发肺炎,高烧不退。更糟糕的是,夜幕降临,风雨滂沱,根本找不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一家人在黑暗和泥泞的道路上挣扎。就在此时,奇迹般传来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循着暗夜里的琴声,他们找到了八个空军航校学员的住宿地。小伙子们大方地腾出一块地方让他们一家容身。林徽因整整躺了两个星期才退烧。从此这一家和八个年轻人结下深厚的情谊,林徽因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弟弟。正好她弟弟林恒与他们年龄相仿,而且也是空军航校的学员。到达昆明之后,他们经常来往。这八个年轻人的父母都在沦陷区,梁林夫妇成了他们的代家长,还出席他们的毕业典礼。不久,这八个热血青年先后为国捐躯,遗物被陆续寄给梁林夫妇,每一次收到遗物,林徽因都悲痛不已。从此每到七月七日中午十二点,一家人都要为这些青年英烈肃立默哀。更让她悲痛欲绝的是她亲爱的弟弟林恒也血洒长空,年仅25岁。三年后林徽因写下《哭三弟恒》一诗,悲悼亲人。战事最危急的时刻,孩子曾问过妈妈:“如果日军攻入四川怎么办?”林徽因冷静地回答:“中国的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⑤到昆明后,他们已经捉襟见肘。林徽因不得不每天爬四次山坡,走很远的土路到云南大学做兼职英语老师。1941年11月,为了躲避轰炸,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所属的中国营造学社跟随中研院史语所迁往四川李庄,从此开始了他们生命中最为艰难的五年时光。初到李庄,林徽因常常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她就像贫苦的农妇那样,整天都在缝补那些几乎补不了的内衣和袜子,直到实在补不下去。生活的辗转艰辛加之长期的营养不良,使林徽因原本病弱的身体终于到了承受的极限,肺部和肾都严重感染。她每日不停地咳,却又尽力克制,那声音仿佛是要将五脏六腑一起涌出。在无法就医的情况下,她几乎终日卧床,只有靠着坚

金岳霖、梁思成与林徽因

金岳霖、梁思成与林徽因 封面人物 02-15 11:07 (美丽优雅大方聪慧的一代才女) 梁思成与林徽因于1928年3月结成夫妻。 金岳霖1931年结识林徽因,随后萌生了浓浓的爱慕。 对这种感情的处理,晚年的梁思成回忆说:可能是在1932年,我从宝坻调查回来,徽因见到我时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和我谈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和丈夫,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 听到这事,我半天说不出话来,一种无法形容的痛楚紧紧地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凝固了,连呼吸都困难。 但是我也感谢徽因对我的信任和坦白。她没有把我当一个傻丈夫,怎么办? 我想了一夜,我问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还是和老金一起幸福? 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个人反复放在天平上衡量。我觉得尽管自己在文学艺术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修养,但我缺少老金那哲学家的头脑,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 于是,第二天我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徽因,我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他们永远幸福。 我们都哭了。

过几天,徽因告诉我说:她把我的话告诉了老金。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 从那次谈话以后,我再没有和徽因谈过这件事,因为我相信老金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徽因也是个诚实的人。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三个人始终是好朋友。 我自己在工作上遇到难题,也常常去请教老金。甚至我和徽因吵架也常要老金来“仲裁”,因为他总是那么理性,把我们因为情绪激动而搞糊涂的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 金岳霖一生未婚。 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与世长辞。 老金去世的前一年(1983),林徽因作品的编撰者拜访老金,请他为即将出版的林徽因文集写篇东西附于书中,老金忽然沉默了,过了很久,一字一顿,毫不含糊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稍停片刻,又更加神圣与庄重地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当代中国十三位著名哲学家

当代中国十三位着名哲学家 当代中国十三位着名哲学家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主要代表作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叶秀山,1935年阴历6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县,祖籍江苏镇江,于上海读小学、中学。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迄今四十余年。现任哲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教授,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主攻西方哲学史,尤以古代希腊、近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为主,兼及美学,近年注意思考中西哲学沟通问题。平时喜好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书画、戏曲。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Luce Fellow!,曾任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香港科技大学,1992!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1990!等校客座教授,纽

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1986!,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 主讲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 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 ) 理事,第19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 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 1992--1994!,现任该会驻中国代表。国内任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 饶宗颐,字国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着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着'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一九七二年

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

暮年金岳霖重谈林徽因 找个机会去拜访金岳霖先生,是心仪已久的事。这不仅仅因他是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开山祖师式人物,还因为他有许多奇闻轶事令我好奇与疑惑。 金岳霖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然而他又常常不像绅士。他酷爱养大斗鸡,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泰,与鸡平等共餐。听说他眼疾怕光,长年戴着像网球运动员的一圈大檐儿帽子,连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眼镜,据传两边不一样,一边竟是黑的。而在所有关于金岳霖的传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终生未娶。阐释的版本相当一致:他一直恋着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 1983年,我跟我的老师陈钟英先生开始着手林徽因诗文首次编纂结集工作。林徽因已于50年代去世,其文学作品几乎湮没于世。为收集作品,了解作者生平,这年夏天我们到北京访问金岳霖。这时他已88高龄,跟他同辈的几位老人说,他有冠心病,几年来,因肺炎住院已是几进几出了。他身体衰弱,行动不便,记性也不佳,一次交谈只能

十来分钟,谈长点就睡着了。几年前,在老友们的怂恿催促下,他开始写些回忆文字,但每天只能写百多字。这一年由于体力精力不济,已停笔了。听了这些话,我的心凉了半截。不过,一位熟知他的老太太的话却给了我们一丝希望与鼓舞:“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我们找到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金岳霖寓所。进了他的房间,见他深坐在一张低矮宽扶手大沙发里。头上依旧戴着一圈宽檐遮光帽,头顶上露出绺绺白发,架着黑框眼镜。瘦长的双手摊在扶手上,手背上暴起一根根青筋。两脚套着短袜,伸直搁在一张矮凳上。他的听力不佳,对我们进来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我们坐近他身边,对着他耳朵,一字一句地说明来意。我趁陈钟英先生跟他慢慢解释的当儿,打量着屋里的摆设。屋里右边,一张老式横案桌上摆着一些书,桌边挂着一根手杖,还斜靠着一根拳头粗、一人多高、顶端雕有兽头的漆金权杖,大概是学生们送的。作为哲学界和逻辑学界的权威与泰斗,这根金色的权杖,于他是颇具象征性的礼品。屋子右边,则摆着一个有靠背的坐式马桶。他要靠人扶着就此如厕。这金色的权杖与暗淡的马桶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顿令我感到人生易老,时光无情。 我们对着他耳边问谁了解林徽因的作品时,他显得黯然,用浓重沙哑的喉音缓缓地说:“可惜有些人已经过去了!”

我眼中的林徽因[1]

说不出的美丽 ----浅谈我眼中的林徽因 初识林徽因 提起林徽因,常常是与别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他们都是林徽因生命中重要的人,是她的丈夫、知己和朋友,我们常常从他们的身上搜寻到林徽因的影子。不可否认,我最初想了解她是因为好奇诗人徐志摩当年为什么因痴情于林徽因而亲手捣毁了自己的家庭,载林徽因如诗如画的年龄,她遇到了才华超群并因诗而享誉盛名的诗人----徐志摩。徐志摩被她的才华和美貌打动。他对她的爱迅疾而热烈,他大胆的向她表白。她没有接受,她想到自己的母亲是“二夫人”,而且父亲还有“三夫人”。她从小就目睹母亲常常暗自垂泪,也深谙这种家庭的不道德和不正常。她决不让自己重蹈母亲的覆辙。于是,她把爱的绣球抛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一个同样优秀、同对建筑痴迷的建筑学家。她没有因他的腿跛而削弱对他的爱,成为他的伴侣和助手,与他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支持他的理想和事业,与他一同奋斗。林徽因在我心中更布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当我读了作家林杉先生写的《林徽因传》后,我为我的肤浅和无知懊悔不已,才明白那些印记并不是真正的林徽因,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位气质超俗,风姿迷人,思维敏捷,洞察锐利,治学严谨,艰苦探索,傲骨博学的大家风范。 林徽因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建筑系,为了更深刻、更形象给予学生知识和艺术上的熏陶,常常带着学生到北陵和故宫去上课。我不知道,一

个长在南方的女子如何适应北方的严寒;一个美丽绝伦女子,如何用严谨、执着的治学态度培育二十年代末渴求的学子。林徽因患有肺结核病,可她却以顽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带病治学、考察、调研。有时系里让她休息,她却说,只有站在讲台上她才能忘记自己的不适,她才能舒服些。 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曾说过:“她是我一生中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热情。她是语言艺术的大师,我不能想像她那瘦小的身躯怎么能迸发出那么强的光和热,她的眼睛里怎么能同时蕴藏着智慧、诙谐、调皮、关心、机智和热情。真的,怎么能包容那么多的内容。当你和她接触时,实体的林徽因便消失了,感受到的是她带给你的美和强大的生命力。她是那么吸引我,我几乎像恋人似的对她着迷……”林徽因,不仅因为她著名的才貌双全,更因为她的气质修养、风度性情,犹如稀世美玉,难以形容,她是一个女人中的女人,独一无二。阅读林徽因,滋生出一份感佩,惊叹世间果然有这样的女人,集才气、集美质、集傲岸,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古今中外,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女子能够像她这样,即便是当今的新时代女性也会为之叹然。 作家林杉先生以清丽如诗的文字,运用巧妙的散文手法,详细的记录了诗人、建筑学家、一代才女林徽因浪漫而坎坷心路历程。开篇从风姿绰约的少女——林徽因与风流倜傥的诗人——徐志摩相识康桥写起,止于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和另一个哲人联手共同为其题写的挽

金岳霖简介

金岳霖简介 学习总结(1): 金岳霖(1895-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为中国第一批院士。字龙荪,浙江诸暨人士,生于湖南长沙。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说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只凭三本著作,金岳霖就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界的地位。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学习总结(2): 金岳霖——一代哲学大师 浙江人,生于湖南。字龙荪。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191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到英国学习。1925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说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现设立有金岳霖学术基金会。 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其中《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

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金岳霖是一位风流儒雅的学者。他不仅仅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创造了不朽的哲学体系,成为使认识论和逻辑学在现代中国发达起来的第一人,而且在诸多领域里都表现出惊人的才华。金岳霖一生天真浪漫,率性而行,他总是按自己的志趣去生活,去做事,从不为名利所累。他不愿做行政工作,怕与人打交道。金岳霖又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冰心女士说,有幽默感的人,尤其是能在自己身上找到幽默资料的人,总是开朗、乐观而豁达的人,使人愿意接近。 学习总结(3): 金岳霖,字龙荪,祖籍浙江诸暨,出生于湖南长沙。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北京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195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说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素养的哲学和逻辑学专门人才。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凭三本著作,奠定了他在中国哲学界的地位,其中《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完整版)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见 颜凌燕114171839 11工商管理1班 摘要:人生若只如初见,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关键词: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爱情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1955年4月1日去世,公认的美女,在建筑和文学上有成就。但让我感兴趣的是她和生命中三个重要的男人的故事,即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他们的故事是探讨爱情、揭示爱情真谛最好的材料。 这三个男人中,最出名的当属诗人徐志摩,他的“再别康桥”,人人皆知。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在英国定居一年,恰巧徐志摩也来到伦敦。诗人在和林长民交往过程中认识了林徽因,很快被吸引并爱上了林徽因。“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诗人激情洋溢,写下一首首这样的情诗。 当时的徐志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第三个孩子,正怀在妻子张幼仪的腹中。为了林徽因,他甚至逼着妻子打胎,在妻子生产后不久,就逼迫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因此成为中国离婚第一人。可是当他兴冲冲的去向林徽因表白时,却被拒绝了。当时,徐志摩24岁,英俊潇洒,浪漫多情,前途无量。我想,很少有女孩不为之所动吧。可见林徽因这个女子不简单。后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身亡,林徽因非常伤心,据说将徐失事飞机的一块残骸挂卧室内悼念徐志摩。有人因此认为她其实是爱徐志摩的。 第二个男人梁思成虽然不太出名,但他的父亲却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林梁两家是世交,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人的父亲交情也极好。林徽因热爱文学,却选择了建筑作为自己的主业,说明她的天性中有冷静理性的一面。拒绝了浪漫的诗人,她嫁给了梁思成,1928年在加拿大结婚。婚后,由于梁思成也主修建筑,两人成了事业上的伴侣。金岳霖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梁思成、林徽因的婚姻生活也很有情趣,闲暇时,夫妇俩比记忆,互相考测,哪座雕塑原处何处石窟、哪行诗句出自谁的诗集,那甜美的家庭文化氛围,疑似李清照、赵明诚重返人间。 林徽因、梁思成的婚姻虽然美满幸福,可是在他们结婚三年后,却出现了危机,因为第三个男人:金岳霖。 金岳霖没有什么名气,一般人都不太清楚他,据说他是搞哲学和逻辑的,除了专业人士以外,

林徽因 梁思成 金岳霖

林徽因:花开一季、暖到落泪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 “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 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

还是没有选择他。 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 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

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 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 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 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 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 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 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 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

当代中国十三位著名哲学家

当代中国十三位著名哲学家 当代中国十三位著名哲学家立文,1935年生,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主要代表作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畴发展史,天道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叶秀山,1935年阴历6月4日生于扬中县,祖籍,于读小学、中学。1952年考入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迄今四十余年。现任哲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教授,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主攻西方哲学史,尤以古代希腊、近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为主,兼及美学,近年注意思考中西哲学沟通问题。平时喜好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书画、戏曲。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原籍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大学哲学系。现任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

学者,Luce Fellow!,曾任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科技大学,1992!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1990!等校客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研究院研究员,1986!,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主讲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 Research in Value and Philosophy ) 理事,第19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1992--1994!,现任该会驻中国代表。国任大学、大学、大学、首都师大学、理工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饶宗颐,字国庵,又字伯濂,伯子。号选堂。一九一七年生于潮安。父亲饶锷,为大学者,著作甚富。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大学之聘任通志馆专任纂修。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国专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志'总编纂。一九四九年迁居。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大学中文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职。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研究所作学术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