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整理

最新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整理

教案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微软中国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得出水循环的定义,从常见的天气、地理现象,分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动画引入自然界水的存在方式,让学生对水圈中的水体有较为形象的认识。 (2)通过“水圈的构成”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看、画、想、辨”等步骤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5)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教学难点: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教学教法 1.创设情景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水的运动 第1课时水循环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 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并掌握三类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于水的运动地理现象,形成宏观的水循环过程的概念。 2.通过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能够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树立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水循环的概念、过程、类型及其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特点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板书板画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2.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要求: 1.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检测学生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的预习情况。 2.通过习题,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教学过程: 任务一:1.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示信息填写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G________H________ (2)甲乙丙分别表示发生在不同领域的水循 环类型,其中,甲表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我市赣江水参与的水 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15?新课标全国1)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任务三: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材料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 000毫米以上。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民教育出版社 3.1.2《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教案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课程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为了达到课标的要求,教材通过图文和活动设计,详细介绍了三种水循环,其中以海陆间循环为主,接着,以活动形式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运用水循环的有关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上一部分“相互联系的水体”这一小节内容已有学习,了解并掌握了水圈的构成以及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2、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学生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建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的分析,了解水循环的类型,理解并说出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水循环的类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分析信息,并运用有关原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地理,做学习上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创设法 六、课时安排 15分钟 七、教学过程

八、作业布置 1、补充完善课堂上的水循环图,边绘制边解释说明。 2、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九、板书设计 3.1.2 水循环的过程 一、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下渗 二、类型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三、圈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十、教学反思(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项训练 1.图甲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乙是湖区各月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答案】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2.读图,(其中图乙为图甲中虚线方框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试比较A、B两湖的矿化度(水的矿化度通常以1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高低;并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原因。(4分) 【答案】A矿化度较B湖高(1分)。 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B湖面积小,水分收入为F河淡水的注入(1分),水分支出为蒸发和径流流入进入A湖(1分),矿化度较低。(或者,A湖面积大,水分收入主要从B湖流入的湖水(1分),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1分),故矿化度较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2013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答案】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不利

于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答案】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10分)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2分);大量渗入地下(2分);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2分)。 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锅炉水循环原理

京能集团运行人员培训教程BEIH Plant Course 锅炉水循环 The Water Cycle of Boiler MAJ TD NO.100.2

目录 1电站锅炉汽水蒸发过程流动和吸热的一般特性和原理 (1) 1.1蒸发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要求 (1) 1.2蒸发系统主要设计原则 (2) 1.3蒸发系统换热性能的主要参数和特征 (4) 1.4管内工质流动特性的基本原理和参数 (6) 1.5水循环的主要类型 (10) 2亚临界及以下状态汽水介质在垂直管中的流动和传热 (13) 2.1垂直上升管内汽水流动和传热分析 (13) 2.2垂直下降管内汽水流动和传热分析 (16) 3亚临界及以下状态汽水介质在水平管中的流动和传热 (22) 4超临界压力及以上状态汽水介质的管内流动和换热特点 (24) 4.1存在临界点区域 (24) 4.2存在拟临界温度 (24) 4.3存在大比热区 (24) 4.4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恶化类型 (24) 4.5影响传热恶化的主要因素 (25) 4.6超临界压力水蒸气的比容、比热和焓 (26) 5自然循环锅炉的水循环原理 (27) 5.1自然循环的原理 (27) 5.2自然循环主要热力特征参数 (28) 5.3自然循环主要结构特征 (30) 5.4自然循环主要运行特征 (32) 5.6不稳定工况对锅炉水循环的影响 (34) 5.7自然循环锅炉水循环方面的控制逻辑 (35) 6直流锅炉的水循环原理 (37) 6.1强制流动蒸发受热面中的流动多值性 (37) 6.2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流体的脉动 (43) 6.3直流锅炉的传热恶化 (47) 6.4直流锅炉的特点 (47) 6.5直流锅炉的启动系统 (48) 6.6直流锅炉的基本型式 (56) 6.7直流炉的运行特性 (60) 6.8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横向裂纹失效 (63) 6.9直流锅炉水循环方面的控制逻辑 (64) 7控制循环锅炉水循环原理 (69) 7.1控制循环锅炉基本原理 (70) 7.2控制循环锅炉一般设计原则 (71) 7.3控制循环锅炉技术特点 (75) 8锅炉缺水事故的预控 (81) 8.1、汽包水位控制当前存在隐患 (82) 8.2、锅炉缺水事故的控制 (84)

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一个是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另一个知识点是水循环的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径流,而径流又可以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径流】是指经土壤或地被物吸收及在空气中蒸发后余下的在地表流动的那部分天然降水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是水循环。由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不同,所以水循环也有不同的类型。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陆地内循环、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水循环是海上内循环。 首先来看海陆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也称大循环。我们来看看海陆间循环的具体过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经历,放一杯水在室外,一天后你会发现水杯中的水变少了。当然啦,排除有人把它喝了倒了这些人为因素。那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水被蒸发掉了。在海洋中,海洋表面的水也会蒸发,海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空中的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水汽从海洋上空到大陆上空这一环节是水汽输送。水汽到达大陆上空后,部分的水汽遇冷会释放出热量而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当小水滴越聚越多凝结成大水滴降落到地面,这一环节我们称它为凝结降水。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而水透过地面下渗到地下的这一环节,我们称之为水分下渗。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通过江河最终回归到海洋。这一整个过程就是海陆间循环的全部过程。 这是海陆间循环的示意图,大家参照这个示意图思考一下: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的过程是具体是怎样的?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思考,并在纸上画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的示意图。好,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画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的示意图。有自告奋勇的同学吗?大家画完了的可以对比一下慧萍和康潮在黑板上画的示意图和自己画的示意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画的是否正确。首先来看慧萍画的海上内循环的示意图。海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上升到空中,部分水汽在海洋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海面。这对了没?慧萍画的是正确的。 再来看看康潮画的陆地内循环的示意图。陆地上的水经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随着气流上升到上空,上空的气流比陆地表面的温度要低,所以上升到上空的气流会放热、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回到陆地上。陆地内循环大家不要忽略植物蒸腾这一点。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以及各类型的水循环过程,留个问题给大家课后讨论:“水资源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 好,下课!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教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水平1:能够在水循环示意图中辨认水 循环的环节和类型。 水平2:能够运用示意图,解释水循环 的时空变化过程。 水平3: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 与地球水体之间的联系,理解水循环的 地理意义。 水平4:能够运用示意图,分析人类活 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 对策。 人地协调观:人类开发利用 水资源应遵循水循环的规 律。 综合思维:分析水循环与水 体转换的联系,分析河流的 补给来源。 地理实践力:观察当地某水 体(河流、湖泊、海洋),设 计科学的水循环实验,并对 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一、水循环 1.定义:在自然界中,水通过蒸发、植物□01蒸腾、水汽输送、凝结□ 02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 03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类型及过程 3.水循环内外因:内因是□ 11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12重力作用提供了□ 13能量和动力。

1.判断正误。 (1)水循环的初始环节是降水。(×) (2)海上内循环的环节主要是降水和蒸发。(√) 2.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 A.河流蒸发B.土壤水蒸发 C.海洋水蒸发D.植物蒸腾 答案 C 解析地球上海面最为开阔,可供蒸发水量丰富,其蒸发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3.盛夏季节我国城市暴雨往往导致城市内涝,地表积水严重。城市建设影响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提示城市地面硬化后,阻止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地表水的下渗;人为改造后的地表,也影响着地表径流等。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01动态平衡。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水循环参与太阳辐射能的□02重新分配过程;地表径流源源 03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质和各种营养盐类。 不断地向□ 3.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其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04搬运、堆积和溶蚀作用,不断塑造着全球□05地貌形态。 1.判断正误。 (1)水循环是地球上最基本的和最活跃的自然现象。(√) (2)水循环是自然过程,人类不能影响水循环过程。(×) 2.下列地貌形成中,水循环极少参与的是( )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 意义应用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 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增强增强减弱减弱 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流量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流速减小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降水 14.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水循环的过程教学设计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通过水循环示意图得出水循环的定义(2)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 (1)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2)播放水循环PPT动画,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学习乐趣。 (2)协助学生树立准确理解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 (2)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启发讲解法、讨论法、分析综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等。 四、教具:PPT课件、黑板、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出李白的诗《将进酒》其中有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指出诗中的错误,请学生跟着我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起来找出错误的原因。 【新课讲授】 【板书】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自学探究】阅读课本P59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 2、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3、水循环的类型有哪些? 展示水循环示意图讲解:

请学生阅读后讨论…… 师:请同学们帮忙老师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师:对了,水循环就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那么我们就能够知道了水循环的定义。 生: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板书】一、水循环的定义 师:我们继续看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二个问题: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师:对了,水循环就是分别在这些领域发生的,那么我们就能够将水循环分为三种类型,那么同学们知道是哪三种吗? 生: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板书】二、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大循环 2、陆地内循环 3、海上内循环 师:对了,看来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预习了,现在老师将给大家演示这三种循环分别是怎么实行的。 【综合分析】通过三组动画分别演示各种水循环的演变过程。 第一组:海陆间大循环 师:海陆间大循环是最重要的一种循环运动,这运动的具体过程是:海洋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持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第二组:陆地内循环 师:陆地内循环就是在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发生的一种循环运动。降落到大路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或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大路上,这就是陆地内循环。由陆地内循环运动而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为数很少。第三组:海上内循环 师:海上内循环就是在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发生的一种循环运动。海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

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一、水循环环节和类型 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连接了四大圈层: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2.各种水体不断更新,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3.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4.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使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5.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五、河流的补给方式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永久性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六、水量平衡原理 水量平衡--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量和区域内蓄水变量之和。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例1、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 mm。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 mm。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例2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高考地理微专题系列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B.④⑤C.③④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9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第1页/共8页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A.a增强 B.b增强 C.c减弱D.d减弱 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流量下降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D.流速减小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D.降水

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基本过程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从全球整体角度来说,这个循环过程可以设想从海洋的蒸发开始;蒸发的水汽升入空中,并被气流输送至各地,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深入内陆,在适当条件下,这些水汽凝结降水。其中海面上的降水直接回归海洋,降落到陆地表面的雨雪,除重新蒸发升入空中的水汽外,一部分成为地面径流补给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入岩土层中,转化为壤中流与地下径流。地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径流,最后亦流入海洋,构成全球性统一的,连续有序的动态大系统。 为全球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概化图。整个过程可分解为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入渗,以及地表、地下径流等5个基本环节。这5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乂交错并存、相对独立,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组合,在全球各地形成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地区水循环。 水循环机理 笫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整个循环过程保持着连续性,既无开始,也没有结尾。从实质上说,水循环乃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而且存在于每一环节。在蒸发环节中,伴随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是热能的消耗,伴随着凝结降水的是潜热的释放,所----------------------------------------------------------- 以蒸发与降水就是地面向大气输送热量的过程。据测算,全球海陆日平均蒸发 量为1. 5808万亿立米,是长江全年入海径流量的1.6倍,蒸发这些水汽的总耗热 量高达3.878X1021焦耳,如折合电能为10. 77X1014千瓦时,等于1990年全世界各国

教案: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案: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微软中国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得出水循环的定义,从常见的天气、地理现象,分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动画引入自然界水的存在方式,让学生对水圈中的水体有较为形象的认识。 (2)通过“水圈的构成”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看、画、想、辨”等步骤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5)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教学难点: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教学教法 1.创设情景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微专题 水循环原理 过程与意义 应用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 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A.a增强 B.b增强 C.c减弱 D.d减弱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流量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流速减小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降水 14.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高三地理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练-最新教育文档

2019届高三地理---水循环原理应用试题专练 1.图甲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乙是湖区各月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答案】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2.读图,(其中图乙为图甲中虚线方框区域)完成下列问题。 试比较A、B两湖的矿化度(水的矿化度通常以1升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克数来表示)高低;并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原因。(4分) 【答案】A矿化度较B湖高(1分)。 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1分)。B湖面积小,水分收入为F河淡水的注入(1分),水分支出为蒸发和径流流入进入A湖(1分),矿化度较低。(或者,A 湖面积大,水分收入主要从B湖流入的湖水(1分),水分支出绝大部分为蒸发(1分),故矿化度较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材料二2019年1月,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湿地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三江湿地的成因。 【答案】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 【答案】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5.(10分)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6分) 【答案】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2分);大量渗入地下(2分);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2分)。 6.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答案】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7.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水循环的影响。 【答案】(3)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答案合理即可)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小专题《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考情分析: 1.考查水循环各环节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考查人类活动对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3.水循环原理的解题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和一轮复习已掌握了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但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没悟透,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处于薄弱阶段,解题思维没成型,解题技巧有待提高。 复习目标: 1.以诗词成语为背景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复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会运用; 2.以诗词成语为背景熟练掌握和理解主要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3.以诗词成语为背景复习水循环的作用和意义,并会运用; 4.通过案例分析掌握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并能熟练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题。复习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 复习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及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题。 教学法:绘图法、合作探讨法、自主解题法、综合分析法、问题启发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入: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物质。文人有很多描写水循环的诗句。譬如李白,身临滚滚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偶遇滔滔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情画意固然美丽,但囿于时代局限性,古人抒写的多是现象。请同学们从水循环的角度,鉴赏下列诗词与成语。 案例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应用——以“诗词成语”为例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井水不犯河水 3.流水不腐一潭死水 分析“1”:从水循环角度判断该诗词的对错并说明理由(提示:从水循环的环节与过程思考)。展示水循环环节与过程示意图,并让学生说出各箭头代表的含义。根据示意图,让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再加以指导: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降水,因此“黄河之水天上来”此句正确;而黄河以径流形式回归海洋,海水经过蒸发,又以水汽输送的形式回归黄河上空,通过降水回落黄河,因此“奔流到海不复回”此句错误。 分析“2”:从水体补给角度思考“井水真不犯河水吗”?(学生先思考回答,教师再展示地下水与河水的相互补给示意图,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讲解。)

教案(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上大附中实验学校陈金香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云、雨、雾的形成。 2.能描述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了解水循环对自然界的意义。 3.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自然界里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难点】:解释水循环中云、雨、雾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材料: 支持材料:PPT课件、活动工作纸 活动器材:电热水壶、热水、清水、烧杯、表面皿 四、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活动一:探究云、雨、雾的形成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试验,分析云、雨、雾的形成,认识到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 2.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

活动二: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活动目标: 1.通过填写、分析自然界里水循环图,进一步认识蒸发、液化对自然界水循环 的作用。 活动三:水循环的意义 活动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讨论和分析,认识到水循环能维护生态平衡。

五、训练与评价 活动工作纸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 年级班第小组成员 活动一: 活动器材: 电热水壶、热水、清水、烧杯、表面皿 活动步骤: 1)在空烧杯中注入半杯热水,表面皿凹面向上盖住烧杯口; 2)用手指测测清水温度,再将少量清水倒入表面皿; 3)观察烧杯上半部分、表面皿下侧现象; 4)用手指感受表面皿上侧水温变化; 5)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面的“活动现象”中。 活动二: 小组讨论,并在适当位置填入下列词语: 海洋湖泊太阳云雨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

地表 河流 下渗 地下河流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