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认知翻译操作模式的建构_颜林海

试论认知翻译操作模式的建构_颜林海

=5>:C5:8A 5>7B;8<@B856;<>:

9

作者简介:颜林海,

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与翻译,翻译心理学摘

要: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借助于认知科学中若干方法和成果来研究翻译过程。王寅教授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为认知翻译学建立理论框架。本文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认知翻译操作模式”,从体验哲学角度描述了翻译过程的本质,即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互动体验的过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描述了翻译过程的认知机制。同时,笔者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笔者2008年提出的“以命题为翻译单位”的观点进行了完善。

关键词: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翻译互动体验;翻译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14)02-0009-06

1.引言

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并不等同于现实,二者之间“必有人为因素介入”(王寅,2008:3)。既然是“人为因素介入”,这就意味着“介入”并不是机械地而是主动地参与,也就必然“渗透着人的主观性”(王寅,2010:48)。而这种“主观性”的参与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呢?是互动体验,正如Lakoff 和Johnson 反复强调的那样,“从最根本意义上说,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也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这是体验实在论的实质”

(转自王寅,2007:288)。2.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是“现

实—认知—语言”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语言”和

“现实”不是直接相连,而是通过“认知”来加以联系的。那么,人的认知是以何种方式将“现实”语言化的呢?王寅(2007:171)把其中的认知过程概括为“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意义等过程。

”人对现实的体验式认知必然有结果,即感觉、知觉和表象,笔者称之为认知经验,也就是Lakoff 和Johnson 所说的“感觉运动经验”,它们以意象图式等认知模型存贮在人的大脑之中,为再度体验认知时提供合适的解释,人类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进行认知加工,即范畴化和

概念化。范畴化是“人类必须掌握”的能力(王寅,2012:19),是人类在互动体验基础上对客观

现实进行的分类。这就意味着,概念化结果具有多重性,即王寅所说的“动态性

”、“人本性”、“主观性”和“识解性”。“化”的结果就是范畴

和概念,

或者称为意义。笔者更愿意将整个认知过程的结果称之为“心理现实”,即真实存在

于主体大脑中的现实。

语言是范畴、概念和意义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结果。所谓词汇化,王寅(2006:57)给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即“用一个词语将范畴、

概念或意义固定下来”。此处的“语法化”就是王寅(2006:58)所说的广义语法化,即“语言在进化过程中能够形成各种语法手法段及表达方

式。

”“现实—认知—语言”这个原则不仅可以充分解释语言的始源性生成过程,也可以解释语言习得和理解的过程,因为语言符号一旦形成便成为客观现实的一部分。当人对语言进行习得和理解时,也可以将语言当作现实的一部分来体验性认知,如此循环,语言便不断地变化和丰富。图示如下

图1

这个原则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翻译过程,因为翻译也是一种认知的过程。

3.认知翻译学的理论模式

Martin (2010)提出建立“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 )”,但也仅仅是停留在这个概念上,并没有提出任何理论模式。真正进行理论模式建设的当属中国的王寅教授,他早在2005年就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认知

DOI:10.13458/https://www.wendangku.net/doc/537410599.html,ki.flatt.003964

10

翻译学进行了理论研究。

3.1“翻译体认模式”简介

王寅教授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现有的翻译观进行了精辟扼要的梳理,并据此对翻译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翻译也是这样,体验和认知先于翻译活动,译文也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翻译是译者基于对原文语篇各种意义理解之上的,理解必定来自体验和认知。只有从这一角度才能对人类的理解和翻译活动作出始源性的理论解释”

(王寅,2005:16)。简言之,就翻译结果而言,翻译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译者的“体验和认知”是如何

进行的呢?王寅(2005,

2012)先后提出了两个模式来加以解释。根据其内容阐述的重点,笔

者概括为“翻译体验模式”和

“翻译认知模式”。3.1.1翻译体验模式

523/

9861;<4

0-8

+=:.:7:.:,

图2

(王寅,

2005:17)在这种模式中,王寅提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语篇所表达出来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的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他还讨论了翻译的五个“性”和“两个世界”。下面,笔者按自己的理解分别简述如下:

翻译具有体验性。体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发出的一种认知活动,即图中由认知主体到认知对象的外射型箭头。王寅认为翻译主要是基于体验的认知活动,只有对文本作体验性的了解才能获得其创作意图。

翻译具有互动性。互动性是体验的形式,认知主体既要主动向认知对象“发射”体验要求,同时又要站在认知对象角度对认知主体“发射”出的体验要求作出反应,即内射型箭头,如此反复,便构成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之间的互动性。

翻译具有创造性。王寅提倡译者只有在互

动体验中才能处理好创造性,反对“踢开原文‘闹创译’”。按笔者的理解,翻译的创造性体

现在互动体验翻译过程中,即化原语为“胸中之竹”,再化“胸中之竹”为译语,而非拿着目标语

词典寻找等值词汇。

翻译具有语篇性。王寅的翻译体验模式接受了de Beaugrande (1978:13)的观点,主张“以语篇为单位”,其根据在于就“整体性”而言,而在另一篇文章中,王寅(2012:20)主张以构式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翻译具有和谐性。既然翻译是一种互动体验,就必然涉及到种种关系。因此,王寅主张翻译必须和谐地处理翻译中的各种关系。

翻译的两个世界。王寅把翻译的两个世界概括为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他认为译者在翻

译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译出原作所欲表达的这两个世界。要能透彻理解语篇所提供的整体

信息和各类意义并将其译好,就需要透彻理解

作者和作品关于两个世界的认识,因此,翻译主要应尽量译出原作者和原作品对两个世界的认

识和描写”(王寅,2005:18)。可见,翻译的体验模式并不主张翻译在两种语言形式上寻求一

一对应式等值,因为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存在,而是寻求原语和译语在两个世界上一致性,即王寅(2008:212)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及的“翻译的客观性”

。3.1.

2翻译认知模式

+-0/.3,-0/

.3

图3

(王寅,2012:18)

王寅(2012:18)解释说

,“在将A 语言翻译为B 语言时,一方面要考虑A 语言背后的认知

机制和现实社会等因素,同时又要兼顾到B 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和现实等因素,完全对等的翻译并不存在,完全不能翻译的东西在理论上也是没有的。

”以上两个模式虽然是在不同时间提出来,但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上,即基于非客观主义的体验哲学

和认知语言学基础上而提出的翻译模式。“翻译认知模式”

是一个理论框架,而“翻译体验模式”是对认知模式中的“认知”加以详细阐释。翻译认知模式中的“认知”具有普遍性,即王寅

=5>:C5:8A 5>7 B;8<@ B856;<>: 11存在巨大差异也就不足为奇。

王寅的“翻译体验模式”和“翻译认知模

式”形式上看是两个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模式。

笔者把这两个模式合二为一称为“翻译体认模

式”。

4.认知翻译操作模式

王寅的翻译体认模式是建立在“现实—认

知—语言”这个原则之上的。这个模式不仅可

以解释已有的种种翻译现象,也为翻译研究提

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翻译体认模式”

的启发下,为了更加明晰和清楚地解释和指导

翻译实践过程,笔者基于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

和翻译认知研究,建构了一个“认知翻译操作模

式”,图示如下:

图4

上图告诉我们,翻译不是在语言之间寻找

等值,而是指将原语所呈现的“心理现实”用译

语再现出来,即原语和译语所承载“心理现实”

互为映射,达到同一性。然而由于译者自身的

缘故,在与各种“现实”的互动体验中往往会出

现主观性,也正因如此,同一原文,不同的译者

往往会译出不同的译文来。

4.1六种现实

认知翻译操作模式中,我们把现实分为六

种:两种客观现实、两种心理现实、两种语言现

实。

两种客观现实是指原语和译语分别赖以生

性的基础。

两种心理现实是指原语和译语所承载的心

理现实,是人们通过与客观现实互动体验这种

认知方式,并根据一定的认知模型,按照一定的

认知机制获取到的对客观现实的知识,它是认

知的结果,出现在认知主体的大脑里。心理现

实都只是客观现实的局部映射,因为“真实世界

与人类通过感知体验建立起来的认知世界不一

定完全相同”(王寅,2007:219)。对译者而言,

原语所承载的心理现实也就是翻译的客观性,

但由于又是译者将原语现实加以体验认知的结

果,因此,翻译也带有主观性。

两种语言现实是指原语和译语各自以不同

的符号形式客观存在的现实。二者都是心理现

实的符号化,一旦符号化便以语言符号的形式

成为客观现实的一个部分(即图中叶面向上箭

头)。两种语言形式都可以分为四个层面:音、

字、句篇。原语如此,译语亦然。尽管如此,原

语和译语并不能看作是互为映射,即使二者之

间可能出现某些相似性,但也并不意味着二者

在音字句篇上都存在一一对应。

4.2翻译认知方式:互动体验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互动体验(即图4中

双向箭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两种客观现实的互动体验。客观现

实是无限丰富的,认知主体对客观现实的互动

体验所形成的心理现实往往只是其中的部分。

对两种客观现实都具有丰富的体验,有助于理

解作者的作品所描写的客观现实,这就是人们

更加青睐“中西合璧(联姻)式”译作的原因,如

杨宪益夫妇、葛浩文夫妇、陈迈平和陈安娜夫

妇。当然,即使译者缺乏对作者所处的客观现

实的体验,但由于有对自身所处的客观现实的

体验,他对作者的作品也是能够理解的,因为作

者和译者所处的客观现实(生态环境和社会环

境)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即使客观现实

完全不同,但也可以通过人类都具有的隐喻性

认知机制加以体验。这可以解释庞德和林纾的

翻译现象,

即虽然对作者所处的客观现实没有

12

切身体验过,但翻译出来的作品依然那么感人,为人称道。

(2)与作者-读者(-人物)的互动体验。

这种体验就是“设身处地”地体验。这里的“设身处地”有三重含义:一是“设身作者”,即译者把自己设想成作者来谈自己如何写以及为什么

要这么写;二是“设身人物”,即译者将自己置于情景之中或把自己设想成作品中的人物去体

验作品人物的经历和喜怒哀乐。三是“设身读者”,即译者把自己设想为译语读者,这有助于译语的可读性和通顺性。

(3)与两种语言现实的互动体验。对语言现实的体验,并非指熟背单词和语法化规则,而是体验实词所指对象或所欲表达的概念,和体验语法化背后的意图。译者对原语现实和译语现实的体验,更多地要体验二者之间在音字句篇四个层面上的差异,并以再现原语所欲表达的心理现实为宗旨,根据原语和译语的差异来制定翻译策略。

(4)与两种心理现实的互动体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将原语翻译成译语之后,往往会将两种语言现实还原成两种心理现实,并对比两种心理现实的异同,然后以心理现实的同一性作为翻译的标准。

4.3翻译认知机制

机制原本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所谓“机器的构造”就是“模型”,机器的“工作原理”都是按照一定的“模型”进行工作的。“机制”现已泛指一切现象的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

据此,我们可以把认知机制看作是认知的内部组织(即认知模型)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和原理(即认知加工)。那么,人又是按照什么样的认知模型进行认知加工的呢?

正如上文所说,人对现实的体认必然有结果,并以意象图式存贮在人的记忆之中。所谓意象图式,就是Lakoff 和Johnson 所说的“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它们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转自王寅,2007:175),可以简称为“图

式”,也就是王寅本人所说的“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可以较

长时间地储存于记忆之中”

(王寅,2007:175)。而这些通过对现实世界互动体验而形成的意象

图式便构成认知模型。我们知道,人对客观现

实的互动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

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那么,其最终结果就是建构出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 )。

一言以蔽之,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一个通过互动体验形成认知模型,并按照认知模型来加工并获得意义,最后加以语言化的过程。作者如此,译者也不例外。那么,译者又是按照什么样的认知模型进行加工的呢?

4.3.1翻译认知模型

由于作者和译者处于不同的客观现实(包括客观自然界、社会文化)和语言现实之中,因此,存贮在二者记忆中的理想认知模型并不相同。仅就其中的语言现实而言,我们对语言现实的体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语言形式的体验、语言内容的体验、语言体式的体验。对这三个层面体验的结果便形成相应的图式,即语言图

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颜林海,2008:74-75)。

根据以上图式的定义,我们可以将语言图

式定义为主体对语言现实认知的结果,包括关于语音、字词、句式和篇章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组词造句和积句成篇的知识。它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没有语言图式,译者来就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也就无法利用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和线索去调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因而也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内容图式是指有关文章内容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其中包括涉及具体文化的内容图式。具体地说,内容图式包括译者对于原语国家的历史概况、政治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的了解。译者对原语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知识越丰富,可能对原语的语言图式的理解就越深入。

修辞图式是指关于如何准确、鲜明、生动地组词造句和积句成篇等方面的知识。此处的“修辞”并非仅仅指修辞格,更多的是指由语言形式与内容构成的文体风格,因为不同文体风格的文章,其择词、造句和成篇的体式各不相同。

这三种图式,不仅作者有,译者也自然有(模型图式中的三个椭圆形)。但二者毕竟处于不同的客观现实和语言现实之中,因此,译者不仅要熟悉译语现实中的三个图式,同时也要熟悉原语现实中的三个图式。但译者拥有的三种图式的程度因人而异。客观主义哲学认为原

=5>:C5:8A 5>7 B;8<@ B856;<>: 13

,13,1*,1-

图5

非交集模型是指译者对原语或译语的三种

图式几乎没有任何了解。这种模型只是为了解

释后面两个模型而作的理论设想,因此,这样的

译者并不存在。交集模型是指译者对原语和译

语的三种图式都有所了解;从而与作者形成共

享,即共享性图式。在这种模型中,共享性图式

是随着译者的水平提高而增大,增大到极限就

是模型三,即融合性模型———译者与作者在三

种图式上完全融合。融合性模型是一个理想化

的认知模型;实际上,译者和作者不可能达到完

全的融合,因为二者所处的客观现实和语言现

实都是无限丰富和发展变化的。

4.3.2翻译认知加工

认知加工都是在人的工作记忆中进行加工

的。然而,由于工作记忆的加工容量只有7+/

-2个单位(王甦汪安圣,1992:137),那么翻

译认知加工的单位是什么呢?译者又是如何一

步一步地加工(即加工步骤)呢?

(1)翻译认知加工单位

Bransford和Franks(1971)进行了一系列

实验来调查人们是如何整合来自不同句子的信

息。他们给被试呈现含有不同命题数量的句

子。命题集从含有四个命题的句子开始,然后

把这些命题分解成不同的陈述句。实验假设是

大脑记忆的是句子意义而不是句法结构。实验

结果证明,大脑记忆的是整个语义观念而不是

具体的句子,而且,被试能记住命题的精确意思

和语义信息整合后命题之间的语法关系,却记

不住精确的措词。

这个实验不仅证明了人的认知加工是一种

信息加工,而且也证明认知加工单位是命题而

非句子。那么,什么是命题呢?

史密斯和威尔逊(1983:161)说“命题是撇

开句法形式和音位形式,旨在表现语义结构的

抽象的东西。”此定义中“撇开句法形式和音位

形式”就是去语言化过程,即将句中字词还原成

概念以及概念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即“结构”);

其中“抽象”是指命题的书写形式不是按照自

然语言的句法形式和音位形式,而是采取R

(X,Y,Z)形式。其中括号中的X,Y,Z表示概

念,在自然语言中称为名词;R表示概念之间构

成的各种关系。根据充当R的词性,笔者(颜

林海,2008:200-201)将命题为四类:动词命题

(V(X,Y,Z)),系词命题(Be(X,Y)),形容词

命题(adj(X))和介词命题(Prep(X,Y))。

既然人的认知加工是以“命题”为单位,那

么,翻译也可以以命题为加工单位。

(2)翻译认知加工步骤

翻译中的认知加工包括范畴化和概念化,

认知加工对象和结果都是意义。翻译理解如

此,翻译表达也是如此。

(a)翻译理解

从翻译体认观看,翻译理解的过程就是译

者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将原语现实还原为心理

现实的过程,即去语言化的过程。“去语言化”

包括“去词汇化”和“去语法化”。“去词汇化”

就是将原语实词还原为其所表达的概念,“去语

法化”就是寻找原语语法手段背后的意图,并建

构整合概念与概念之间所构成的心理现实或意

象图式。

从翻译操作角度看,翻译理解可以分为三

个步骤:命题刈分、命题层次化和命题小句化。

命题刈分,或命题分解,就是“把原语语篇分解

成命题集合,即对原文进行命题信息加工”(颜

林海,2008:202)。从本质上说,命题刈分就是

将原语进行去词汇化和去语法化的过程,旨在将原语符号还原为语言所承载的心理现实。具体地说,就是寻找原语心理现实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命题层次化是指“找出整个句子或段落或文本的命题层次网络”(颜林海,2008:203),换句话说就是,寻找原语心理现实中各个概念之间的等级关系。命题小句化“实际上就是用

14

原语对命题重新进行语法编码”(颜林海,2008:203),即将原语心理现实中每一种关系加以重新原语化,因为人们平常都习惯于用自然语言理解。

(b )翻译表达“现实———认知———语言”这个原则本质上就是一个语言生成的过程,因此,对翻译表达更具有解释力,因为翻译表达的过程就是译语生成的过程。在译语生成过程中,译者会对原语和译语的音字句篇四个层面加以比较斟酌,寻找两种语言现实的差异性及其最佳转换策略(即图4中两种语言现实之间的双向箭头),力求原语所承载的心理现实的再现(即图4中两种心理现实)。

从操作角度看,翻译表达可以分为:小句翻译(包括字词翻译和小句翻译)、译语整合和译语润饰。小句翻译就是将用原语重新小句化后的句子用译语语言化,包括两个过程:译语词汇化和译语语法化。前者是根据原语心理现实中概念去提取译语词汇,后者是根据译语的语法规则加以组词造句。译语整合就是根据原语心理现实中各种等级化命题按译语积句成篇的规则加以语法化。译语润饰就是根据作者的意图和原语的心理现实对译语的字词、句式和篇章加以修饰,力求最贴切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译语承载的心理现实与原语承载的心理现实保持同一性。

5.结语

王寅教授用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

原则建构了认知翻译理论模式

———“翻译体认模式”,不仅对翻译中的种种现象具有独到的解释

力,而且也为认知翻译学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认知翻译操作模式,旨在希望两种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既可以用来解释翻译中的种种现象,也可以指导翻译实践。关于王寅的“翻译体认模式”对翻译其他方面的解释力,笔者将另文专述。

参考文献:

[1]Bransford ,J.&J.Franks.1971.The abstraction of linguistic i-deas [J ].Cognitive Psychology ,(4):331-350.

[2]de Beaugrande ,R.1978.Factors in a Theory of Poetic Trans-lating [M ].Assen :Van Gorcum.

[3]Martin ,R.2010.On paradigms and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A ].In G.Shreve &E.Angelone (eds.).Translation and Cognition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4]史密斯威尔逊.李谷城等译.1983.现代语言学[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王甦汪安圣.1992.认知心理学[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王寅.2005.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 ]

.中国翻译,(5):15-20.

[7]王寅.2006.解读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

——七论语言的体验性:详解基于体验的认知过程[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6):53-59.

[8]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王寅.2008.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

性的解释力—

——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

J ].外语教学与研究,(3):211-217.[10]王寅.2010.体验哲学探源[J ].外国语文,(6):45-50.[11]王寅.2012.认知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4):17-22.[12]颜林海.2008.翻译认知心理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ng process by means of the approache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cognitive sciences.Professor Wang Yin has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based upon the core principle of embodied philosophy (EP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CL ).Under this frame-work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operative mode of cognitive translation ,in which he describes the nature of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ve em-bodi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 ”,and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ranslating from “C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EP ”and “CL ”,the author enriches his ex-isting view of “proposition as translating unit ”put for-ward in 2008.

Key Words :embodied philosophy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teractive embodiment in translation cognitive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