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作弊版(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作弊版(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作弊版(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作弊版(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样题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

一、选择题20

二、判断题10

三、问答题70

说明:下列题目仅供复习用,与期末题目没有必然联系。

一、选择题

1.电路交换是基于位置的交换,而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来转发数据分组。分组交换网的出现是现代电信的开始,大家公认的是分组交换网之父。

A.INTERNET B。ARPANET C.X.25 D。ISDN 2.大家知道,网络协议是指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它有三个要素。请问“表达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是属于网络协议哪一个要素的内容?

A.语法 B。语句 C.同步 D。语义

3.路由表的分组转发算法是在路由器的IP层执行的,其寻找路由的算法顺序是:

A.直接交付-→特定主机路由-→正常路由-→默认路由

B.特定主机路由-→直接交付-→默认路由-→正常路由

C.特定主机路由-→默认路由-→直接交付-→正常路由

D.直接交付-→正常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

4.OSI制定了网络管理标准框架ISO7498-4,此框架将网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层管理和层操作。并将系统管理分为五个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请问:“保证在使用最少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时延的前提下,网络能提供可靠、连续的通信能力”是属于哪一个功能域?A.故障管理 B。配置管理 C。计费管理D。性能管理5.在停止等待协议里,如果丢失了确认帧,超时重传将使接收方收到二个同样的数据帧,这就是停止等待协议的“重复帧”现象。请问:停止等待协议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解决“重复帧”问题?

A.启动超时计时器 B。设置滑动窗口 C。采用连续ARQ协议D。设置发送序号

6.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称为:

A.比特流、帧、数据分组、报文段 B。帧、报文段、数据分组、比特流

C.比特流、数据分组、帧、报文段 D。帧、数据分组、报文段、比特流

7.OSI的物理层有四个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请问:在EIA-232-E标准接口(它是EIA制订的著名物理层异步通信接口标准)里,“规定引脚的作用”属于哪一个特性?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8.传统的集线器是第一层的设备,集线器冲突域

A.扩大了 B.减小了 C.既不扩大也不减小 D.转发了

*9.网卡地址的二进制位有多少位?

A.48 B.64 C.128 D.256 10.目前流行的网络管理系统都是采用基于TCP/IP模型的一个工业标准协议,它就是:

A.HTTP B。FTP C。SNMP D。DNS 11.TCP/IP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C.UDP,IP,ICMP,RARP D。IP,ICMP,ARP,RARP

12.URL地址由哪三部分组成?

A.符号、字符、类型 B。协议、主机名、类型

C.符号、主机名、目录文件名D。协议、主机名、目录文件名

13.将十进制表示的IP地址192.5.34.11转换为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为:A.11000000.00000101.00100010.00001011 B。

11000000.00000101.00100011.00001011

C.11000000.00000110.00100010.00001011 D。

11000000.00000101.00100010.00001010

14.129.0.0.0属于传统分类的哪类IP地址?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15.子网IP地址的组成结构为:

A.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子网端口地址十主机地址

C.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络接口地址 D。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

16.帧中继网络是一个快速交换网络,在网络中间节点具有以下功能:A.有限的差错控制和有限的流量控制B。有限的差错控制和无流量控制C.无差错控制和无流量控制 D。无差错控制和有限的流量控制17.从OSI层次来看,路由器是一个第几层的设备?

A.第一层 B。第二层C。第三层 D。第四层18.在数据传输之前,TCP协议采用了几次握手来建立收发双方的同步?A.一次握手 B。二次握手C。三次握手 D。四次握手*19.B类地址135.16.15.2中,其网络地址位和缺省子网掩码分别是:A.135.16和15.2 B。135.16和255.255.0.0

C.15.2和135.16.255.255 D。15.2和135.16

20.在应用层有一个常用软件,它可以用来测试二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此软件的名称是:

A.routing B。ping C。ARP D。RARP

21.运输层的协议都是用端口与应用层之上的应用进程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一个端口标识了一个应用进程。请问FTP服务器使用了哪一个熟知端口号来接受客户端的请求?

A.21 B。23 C。25 D。69 22.透明网桥使用了一个叫做支撑树的算法,此算法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透明网桥里存在的什么问题?

A.通信量问题 B。通信负载问题 C。广播风暴问题D。兜圈子问题

23.下列有关调制解调器(Mode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波形变换和波形识别 B。进行数模和模数转换

C。使用异步通信方式D。其速率目前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个兆比特

24.由于码元的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制约,所以要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设法使一个码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制的调制方法。当采用16元制时,如果码元的传输速率是2400Baud,则信息的传输速率为:

A.38400b/s B。9600b/s C。4800b/s D。2400b/s 25.OSI是一个网络参考模型,我们在计算机网络里主要学习的一个工业标准协议集是:

A.OSI B。ISO C。ITU-T D。TCP/IP

26、在 OSI模型中,第 N层和其上的 N+l层的关系是:

(A)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 (B)N十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了一个头

(C)N层利用N十1层提供的服务 (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

27、 IP地址205.140.36.86的哪一部分表示主机号?()

A. 205

B. 205.140

C. 86

D. 36.86

28、 IP地址129.66.51.89的哪一部分表示网络号?

A. 129.66

B. 129

C. 192.66.51

D. 89

29、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子网号为。

A. 192.168.5.12

B. 120

C. 15

D. 168

30、下列数据交换方式中,线路利用率最高的是( )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延迟交换

31、0OSI分层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是指( )

A.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

B.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传输媒体

C.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D.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逻辑连接

32、TCP/IP是一组分层的通信协议。构成TCP/IP模型的四个层次是( )

A.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运输层,应用层

C.数据链路层,运输层,会话层,应用层

D.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会话层,应用层

33、 IP地址由一组( )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C.32位D.64位

34、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模型的

A.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B.网络层和传输层

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和网络层

35、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

A.141.0.0.0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36、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 ) A.WWW B.FTP C.Telnet D.SMTP

37、对于无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

A. 2n-1

B. 2n

C. 2n-1

D. 2n-1

38、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39、使用了VLSM技术的IP地址组成结构为()

(A)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B)网络地址+子网网络接口地址+主机

(C)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络接口地址(D)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

40、OSPF协议中哪种类型的分组使用洪泛的方法来发送()

(A)HELLO分组(B)数据库描述分组(C)链路状态请求分组(D)链路状态更新分组

二、判断题

1.频分多路复用,在同样的时隙占用不同的频带资源;时分多路复用,在不同的时隙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是一种改进的时分复用,不固定分配时隙,可以提高线路利用率;波分复用,即光的频分复用,它使用光的波长而不用频率来表示光载波。Y

2.具有保密性的数字签名在发送方先用发送者的秘密密钥签名,再用接收者的公开密钥进行加密。而在接收方,则先用接收方的秘密密钥解密,再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核实签名。Y

3.HDLC是面向字符的链路控制规程,而PPP是面向比特的而不是面向字节的。HDLC后来发展到LAPB。HDLC和PPP的帧格式相似,前后1个字节都是“01111110”。HDLC和PPP都是链路层的协议。N

4.在使用CSMA/CD协议时,一个站不可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因此,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不可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因此目前的以太局域网一般很少采用CSMA/CD协议。N

5.帧中继所使用的DLCI标识了每一条永久虚电路PVC;ATM所使用的标识符

是VPI/VCI。DLCI和VPI/VCI都只具有本地意义,经过帧中继交换后的DLCI和经过ATM交换后的VPI/VCI都不相同。Y

6.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除了检验数据报的首部外,还要检验数据部分,以便确定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如果有错误,节点就会将IP数据报丢弃。N

7.TCP采用大小可变的滑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窗口大小的单位是字节。在TCP报文段的首部的窗口字段写入的数值就是当前给对方设置的发送窗口数值的上限。改善窗口在连接建立时由双方商定。但在通信过程中,,接收端可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随时动态地高速对方的发送窗口上限值。

Y

8.IP地址的方案之一是子网划分,子网划分的方法实际上是在传统的A,B,C三类地址中,将主机地址位“借”位作为子网位。对于A类地址,可以借位的最大值是14。

9.在广域网中的最高层是网络层。网络层为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提供了二类服务:无连接的服务和面向连接的服务。也即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Y

10、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Y )

11、普通的集线器是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一层,也就是物理层。( Y )

12、将数字数据转换成为模拟信号的过程为解调,将模拟数据转换成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为调制。

13、使用虚电路服务可以将一个分组发送到多个地址。( N )

14、CIDR消除了传统A类、B类、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 N )

15、带宽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对于数据信道来说,带宽常用数据率或比特率来表示;对于模拟信道为说,带宽常用频率来表示。Y

三、问答题

1、若发送窗口大小为5,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

还可发几帧?请给出可发帧的序号。(设发送序号用3比特编码)

2、有一比特串011011111111111001011111101用HDLC协议传送,经过零

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HDLC的数据部分是001110111110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3、简单描述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

答:拥塞控制是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是一个全局变量;而流量控制往往只是指点对点之间对通信量的控制。

4、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个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

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包括首部长度)。试问应该划分为多少个短的数据报片?各个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短,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为何值?

5、用香农公式计算,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

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

6、什么是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

答:单工通信是指数据通信线路上始终向一个方向传输。

同一时刻一个信道只允许单方向传送,半双工通信要求A、B端都有发送装置和接受装置。

全双工通信能同时进行两个方向的通信,即两个信道,可同时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全双工通信效率高,控制容易,适合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7、调制解调器里的调制和解调分别是什么作用?

答: 调制的主要作用:波形变换,将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变换成适合于模拟信号传

输的波形。 解调的作用:波形识别,将经过调制器变换过的模拟信号恢复成原来的数字信号。 8、下图是一个网络中的各个路由器的初始路由表,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 此网络内的路由器使用的是英文缩写为 (1分) 的路由选择协议,它跟OSPF 采用的基于链路状态算法不同,它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 (1分)的路由选择协议。 [2] 请填写经过该协议运行且稳定后的A 和D 路由器的路由表: A : D : (2分) (2分)

[3] 当在应用层运行一个称为routed 的路由软件时,它经过传输层时,使用了传输层的哪一个协议? A.TCP B.UDP C.RIP D.FTP 。 答:

(1分) [4] 请解释B 路由器中的一项“3 1 -”的含义: (2分)

[5] 该协议的最大优点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它规定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

(1分)个路由器。 9、假设一个公司的网管员从ISP 得到一个B 类网络的网络号为172.16.10.0,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24.0,请问:

[1] 该网管员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子网?[2分] [2] 每个子网可容纳的最大主机数?[2分] [3] 每个子网的IP 地址范围是多少?[6分]

提示思路:先根据子网掩码判断借了多少位作为子网位。

注:所有答案均要求写出详细解题过程,否则给0分! 10、下图为网络拥塞控制图,A ,B ,C 三条曲线反映了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其网络吞吐量的变化情形,请问答下列问题: [1] A,B,C 分别反映了哪种类型的拥塞控制?请选择最佳答案 A 曲线: (1分)拥塞控制; B 曲线: (1分)拥塞控制; C 曲线: (1分)拥塞控制 A.实际的 B 。理想的 C 。无 D 。全部的 [2] 图中的X 点表明:当提供的负载继续增大到某一数值时,网络的吞吐量下降到零,这种现象称为 (1分)。 [3] 拥塞控制是一个 (1分)的过程,与流量控制不同,流量控制往往是在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点对点的控制。请选择最佳答案: A .局部性 B 。全局性 C 。笼统性 D 。抽象性

吞吐量

提供的负载

11、请写出计算机网络里常见的下列词语的英文全称,并简单解释。[1]。DTE,英文全称:Data Terminal Equipment

(0.5分),简单解释:数字终端设备,指一般的终端或是计算机。可能是大、中、小型计算机,也可能是一台只接收数据的打印机。

(0.5分)

[2]。OSPF,英文全称: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0.5分),简单解释: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0.5分)

[3]。HTTP,英文全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0.5分),简单解释:超文本传输协议

(0.5分) [4]。FTP,英文全称:File Transfer Protocal

(0.5分),简单解释: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

(0.5分)

[5]。IP,英文全称:Internet Protoco l

(0.5分),简单解释: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0. 5分)

[6]。OSI,英文全称: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0.5分),简单解释:开放系统互连,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种7层的参考模型

(0.5分)

[7]。ICMP,英文全称: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0.5分),简单解释: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0.5分)

[8]。UDP,英文全称:User Datagram Protocol

(0.5分),简单解释:用户数据报协议

(0.5分)

[9]。ARP,英文全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0.5分),简单解释:地址解析协议

(0.5分)

[10]。DHCP,英文全称: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0.5分),简单解释: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0.5分)

12、为了更好地在运输层进行拥塞控制,在运输层实现了很多算法如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下图是一个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实例,图中曲线表示随着发送端向网络中注入的报文段的增加,发送端所设置的拥塞窗口的变化。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 A,B分别表示了什么阶段?答:

A表示(1分) 阶段;B表示(1分)阶段。

[2] 图中的C点表明:当拥塞窗口的数值增长到24时,网络发生了(1分),这时,拥塞窗口必须重新设置为1。而D则表示更新后的门限值ssthresh= (1分)。

[3] 拥塞窗口是来自 (1分)的流量控制。请选择:

A.发送端 B。接收端

13、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192.77.33/24。公司的网络布局如图所示。总部有五个局域网,其中的LAN1~LAN4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过LAN5与路由器R5相连。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LAN6~LAN8通过广域网相连。每一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的主机数。试给每个局域网分配一个最佳的网络前缀。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网络层知识点总结

网络层 一、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电路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 数据报服务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二、网际协议IP 1、与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AR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2、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 ?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3、互联网可以由许多异构网络互联组成 4、分类的IP 地址 IP 地址定义: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 位的标识符。 5、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分类的IP 地址,子网的划分,构成超网。 两级的IP 地址:IP 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 分类的IP 地址:A类,B类,C类地址都是单播地址 D类地址用于多播,E类地址保留 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Ip地址不仅可以指明一个主机,还指明了主机所连接到的网络 点分十进制记法:192.168.1.1 一些特殊的ip地址:保留地址0.0.0.0 本地软件环回测试地址127.0.0.1 不指派地址128.0.0.0 192.0.0.0 6、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首部,硬件地址放在MAC帧首部,在网络层及网络层以上使用IP地址,在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7、解析协议ARP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这个映射表还经常动态更新。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8、如何知道同一个局域网内其他主机的mac地址? A在局域网内广播arp请求分组,其他主机接收分组,IP地址与报文中一致的主机收下分组,并在自己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A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并发送arp响应报文,A 收到响应报文后在自己的arp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9、生存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10、若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内,arp映射表怎样建立?交给连接不同网络的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A.800ms、1600ms B.801ms、1600ms C.1600ms、800ms、 D、1600ms、801ms 8.(14-33)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样题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 说明:下列题目仅供复习用,与期末题目没有必然联系. 一、选择题 1.电路交换是基于位置的交换,而分组交换采用的是存储转发技术来转发数据分组.分组交换网的出现是现代电信的开始,大家公认的是分组交换网之父. A.INTERNET B.ARPANET C.X.25 D.ISDN 2.大家知道,网络协议是指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它有三个要素.请问“表达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是属于网络协议哪一个要素的内容? A.语法 B.语句 C.同步 D.语义 3.路由表的分组转发算法是在路由器的IP层执行的,其寻找路由的算法顺序是: A.直接交付-→特定主机路由-→正常路由-→默认路由 B.特定主机路由-→直接交付-→默认路由-→正常路由 C.特定主机路由-→默认路由-→直接交付-→正常路由 D.直接交付-→正常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 4.OSI制定了网络管理标准框架ISO7498-4,此框架将网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层管理和层操作.并将系统管理分为五个功能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请问:“保证在使用最少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时延的前提下,网络能提供可靠、连续的通信能力”是属于哪一个功能域? A.故障管理 B.配置管理 C.计费管理D.性能管理 5.在停止等待协议里,如果丢失了确认帧,超时重传将使接收方收到二个同样的数据帧,这就是停止等待协议的“重复帧”现象.请问:停止等待协议采用的是什么方法来解决“重复帧”问题? A.启动超时计时器 B.设置滑动窗口 C.采用连续ARQ协议D.设置发送序号 6.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称为: A.比特流、帧、数据分组、报文段 B.帧、报文段、数据分组、比特流 C.比特流、数据分组、帧、报文段 D.帧、数据分组、报文段、比特流 7.OSI的物理层有四个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请问:在EIA-232-E标准接口(它是EIA制订的著名物理层异步通信接口标准)里,“规定引脚的作用”属于哪一个特性?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8.传统的集线器是第一层的设备,集线器冲突域 A.扩大了 B.减小了 C.既不扩大也不减小 D.转发了 9.网卡地址的二进制位有多少位? A.48 B.64 C.128 D.256 10.目前流行的网络管理系统都是采用基于TCP/IP模型的一个工业标准协议,它就是: A.HTTP B.FTP C.SNMP D.DNS 11.TCP/IP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 C.UDP,IP,ICMP,RARP D.IP,ICMP,ARP,RARP 12.URL地址由哪三部分组成? A.符号、字符、类型 B.协议、主机名、类型 C.符号、主机名、目录文件名D.协议、主机名、目录文件名 13.将十进制表示的IP地址192.5.34.11转换为二进制表示的IP地址为: A.11000000.00000101.00100010.00001011 B.11000000.00000101.00100011.00001011 C.11000000.00000110.00100010.00001011 D.11000000.00000101.00100010.00001010 14.129.0.0.0属于传统分类的哪类IP地址?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15.子网IP地址的组成结构为: A.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子网端口地址十主机地址 C.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络接口地址 D.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 16.帧中继网络是一个快速交换网络,在网络中间节点具有以下功能: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 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80ms B: C: D: 4、(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1600ms 、1600ms 、800ms、 D、1600ms、801ms 8.(14-33)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 1、( 09-33)在OSl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A. 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2、( 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网络的层次 B. 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 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3、( 10-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 80ms B : 80.08ms C : 80.16ms D : 80.24ms 4、( 11-33)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A.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5、( 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的是:() A. PPP B. IP C. UDP D. TCP & (13-33)在OSl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7. (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和分组大小为10kb的分 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 (1M=10)的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和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谢希仁版本-期末版)

计算机网络(第6 版)复习提纲 题型:选择20个*2=40分填空2个*10=20分名词解释5个*4=20分大题:20分(2-3个) 第一章概述(10-15分)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因特网概述 1.3 因特网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功能(特性):连通性、共享 3、网络与互联网: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4、ISP:网络运营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5、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资源子网)、核心部分(通信子网) 核心部分的三种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选择题: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是:网络层。而边缘部分有应用层和运输层。 6、端系统的通信方式:C/S即客户服务器方式、P2P(peer-to-peer)即对等连接。 7、路由器的任务: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转发。 8、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9、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10、分组交换: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这三种方式必须要知道) 11、网络分类: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1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发送,传播)利用率(必考计算题) 13、网络协议(协议)的组成:为进行网络中心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14、体系结构:(协议和服务)(必考!!!)看书! 协议的方向:水平 服务的方向:垂直 OSI的七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的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应用层。 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题:√-1在物理层上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PDU是什么?比特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复习要点

第一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3、NAP(或称为IXP)——网络接入点: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向各ISP提供交换设施,使他们能够互相平等通信 4、因特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主机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 两类通信方式: 1)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 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 求(被动等待); 2)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1)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 还通信资源)始终占用资源; 2)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3)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形成分组(包packet);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 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端口;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 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 ●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WW AN(手机); ●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比特每秒b/s):数据量/信息量的单位; 2)带宽(两种):①频域称谓,赫兹Hz,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②时域称谓,比特每秒(b/s), 通信线路的最高数据率;两者本质一样,宽度越大,传输速率自然越高; 3)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 额定速率的限制。

(完整)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考试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 第1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3、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4、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①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②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③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5、互联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 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是进程之间的通信)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上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软件)。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 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不需要特殊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在这些网络上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 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建,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 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在发送报文(message)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 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包头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包packet);分组是在互联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接口转发出去。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能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多路由的分组交换网) 问题:存储转发时会造成一定的时延;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带宽。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区域网);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7、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比特每秒bit/s):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传输延迟时间最小的交换方法是(A ) A线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 2、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 OSI将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4、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元分别是( c) A、报文(Message)、比特(Bit) B、分组(Packet)、报文(Message) C、帧(Frame)、比特(Bit) D、数据报(Datagram)、比特(Bit)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OSI参考模型分层的是(b ) A.物理层 B.网络接口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 6、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上述三种均不是 7、若信道的复用是以信息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身分,则这种复用方式为( c) A、异步时分复用 B、频分多路复用 C、同步时分复用 D、以上均不对 8、(c )是下列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C.光纤 D.以上都好。 9、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 a)比较合适。 (A)光缆(B)同轴电缆(C)非屏蔽双绞线(D)屏蔽双绞线 10、局域网体系结构中( b)被划分成MAC和LLC两个子层。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11、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c) 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 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 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 12、Hub是( c)。 A、网卡 B、交换机 C、集线器 D、路由器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试题带答案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得层次就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得内容就是( )A、网络得层次 B、每一层使用得协议 C、协议得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得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得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得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得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得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与传播延迟得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得时间至少就是( ) A:80ms B:80、08ms C:80、16ms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得网络层提供得就是() A。无连接不可靠得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得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得虚电路服务D。有连接可靠得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得就是:() A、 PPP B、IP C、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得相邻层实现得就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C、路由选择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得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与分组大小为10kb得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得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与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得总时间分别为()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期末考试必备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 第1章 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 形成了多层次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结构的因特网。 3、NAP (或称为IXP)网络接入点: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向各ISP 提供交换设施,使他们能够互相平等通信 4、因特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主机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 两类通信方式: ?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 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 ?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源)始终占 用资源; ?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 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 )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 )形成分组(包packet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 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 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 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端口;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作用范围:W AN(广),MAN (城),LAN (局),PAN (个人); ●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 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 ● 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 ,WW AN (手机); ● 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 速率(比特每秒b/s ):数据量/信息量的单位; 2) 带宽(两种):①频域称谓,赫兹Hz ,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②时域称谓,比特每秒(b/s ),通信线路的最 高数据率;两者本质一样,宽度越大,传输速率自然越高; 3)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4) 时延: ●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b b s 发送速率()数据帧长度(发送时延=;发生在及其内部的发送器中; ● 传播时延:)/m m s 速率(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信道长度(传播时延= ;发生在及其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 ●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 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取决于当时的通信量); ? 数据的发送速率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5) 时延带宽积:时延带宽积(体积)=传播时延(长)X 带宽(截面积),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Ch1 网络概论 计算机网络 网络协议 实体 分组交换 数据报服务 时延 吞吐量 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定义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C/S模式和P2P 模式。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LAN(局域网)、WAN(广域网)和MAN(域域网)等。 把网络分按数据交换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电路交换方法在实时性方面优于其他交换方式。 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合一”的趋势,三网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吞吐量。 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可成为延迟货迟延。 国际性组织ISOC对Internet进行全面管理,它下面的技术组织IAB负责管理有关协议的开发。所有Internet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网上发表,它的意思是请求评论。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间歇性、突发性。 带宽本身是指新到恩那个传送信号的频率范围,也就是可以传送信号的高频与低频之差。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锁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OSI的会话层处于运输曾提供的服务至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会话层的主要功能呢个是会话管理。 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间信息交换的表示方式。它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所有internet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网上发表,它的意思是请求评论。 TCP/IP体系结构共分4层。各层的明晨、传输单位。 计算机网络由负责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和负责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的形式,叫做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层次(树)-、总线型、环型、星型和网型。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实体之间的规则叫协议,而上下层通过(层间)接口(使用服务原语)传递数据。 物理层要解决信号(码元)同步的问题。 运输层主要解决进程间端到端的传输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资料整理(期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资料整理(期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 第1章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②建成了三 级结构的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结构的因特网。 3、NAP(或称为IXP)网络接入点: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向各ISP 4、因特网的组成: ①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 主机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 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 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占用资源;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形成分组(包packet);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 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 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端口;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AN(广),MAN(城),LAN(局),PAN(个人);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 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WWAN(手机); 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 速率(比特每秒b/s):数据量/信息量的单位; 2) 带宽(两种):①频域称谓,赫兹Hz,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②时域称谓,比特每秒(b/s),通信线路的最高数据率;两者本质一样,宽度越大,传输速率自然越高; 3)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4) 时延: b)发送时延(传输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发生在及其内部的发送器中;发送速率(b/s) 传播时延: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发生在及其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取决于当时的通信量); 数据的发送速率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第1页,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第五版谢希仁)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3.交换技术: a)电路交换:电话机的交换方式一直都是电路交换步 骤: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 信资源 线路的传输效率很低 特点: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 送 b)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通常我们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就构成了一个 分组。分组又称为“包” ,而分组的首部也可以称为“包头” 。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而路由器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 交换的。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造成时延、造成开销 特点: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的结点,储存下 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c)报文交换:特点: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 到下一个结点。 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a)速率: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 据的速率,他也称为数据率或是比特率。速率的单位是b/s 。 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b) 带宽: 1)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2)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最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 高数据率” 。 c)时延: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 端所需的时间。 i.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叫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数据帧长度( b) /发送速率( b/s) ii.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 =信道长度( m)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m/s) iii.处理时延 iv.排队时延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 注意:对于高速网路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 播速率。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d)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得到广泛应用的不是法律上的国际标准OSI,而是非国际标准TCP/IP 。这样,TCP/IP 就被称为是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七版)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1、(0933)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得层次就是 A.数据链路层B、传输层C、会话层D、应用层 2、(10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得内容就是( ) A、网络得层次 B、每一层使用得协议 C、协议得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得功能 3、(1034)在下图所示得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分组得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得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其中分组头大小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980000B得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与传播延迟得情况下,从H1发送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得时间至少就是( ) A:80ms B:80、08ms C:80、16ms D:80、24ms 4、(1133)TCP/IP参考模型得网络层提供得就是( ) A.无连接不可靠得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可靠得数据报服务 C.有连接不可靠得虚电路服务 D.有连接可靠得虚电路服务 5、(1233)在TCP/IP体系结构中,直接为ICMP提供服务协议得就是:( ) A、 PPP B、 IP C、 UDP D、 TCP 6、(1333)在OSI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得相邻层实现得就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D、可靠数据传输 7.(1335)主机甲通过1个路由器(存储转发方式)与主机乙互联,两段链路得数据传输速率均为10Mbps,主机甲分别采用报文交换与分组大小为10kb得分组交换向主机乙发送1个大小为8Mb(1M=106)得报文。若忽略链路传播延迟、分组头开销与分组拆装时间,则两种交换方式完成该报文传输所需得总时间分别为 A、800ms、1600ms B、801ms、1600ms C、1600ms、800ms、 D、1600ms、801ms 8.(1433)在OSI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得就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运输层知识点总结

运输层 运输层之间的通信是进程与进程之间的,通过端口的 一、运输层协议概述 1、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 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2、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的功能进行端到端的通信时,只有 位于网络边缘部分的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 只用到下三层的功能。 3、两个主机进行通信实际上就是两个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互相通信。 4、运输层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复用和分用。通过端口实现。 5、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6、当运输层采用面向连接的协议时,尽管下面的网络是不可靠的(只提供尽最大努力服务),但这种逻辑通信信道就相当于一条全双工的可靠信道。当运输层采用无连接的协议时,这种逻辑通信信道是一条不可靠信道。 7、两个对等运输实体在通信时传送的数据单位叫作运输协议数据单元 8、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虽然不提供可靠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则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9、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与网际层的数据报的区别:数据报要经过互连网中许多路由器的 存储转发,但用户数据报是在运输层的端到端抽象的逻辑信道中传送的。 10、硬件端口与软件端口的区别:在协议栈层间的抽象的协议端口是软件端口。路由器或交换机上的端口是硬件端口。硬件端口是不同硬件设备进行交互的接口,而软件端口是应用层的各种协议进程与运输实体进行层间交互的一种地址。 11、端口用一个16 位端口号进行标志。 12、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在因特网中不同计算机的相同端口号是没有联系的。 13、端口的分类:熟知端口和登记端口号合称为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0~1023。 登记端口号,数值为1024~49151,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的。使用这个 范围的端口号必须在登记,以防止重复。 客户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数值为49152~65535,留给客户进程选择暂时使用。 二、用户数据报协议 1、只是在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端口的功能和差错检测的功能。 2、的主要特点 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同时也不使用拥塞控制。 是面向报文的。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 个字节。 没有拥塞控制,很适合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3、发送方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层。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4、的首部格式(每个部分各两个字节) 源端口(不需要回送时可填0),目的端口,长度(包括数据部分,最小为8字节),检验和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一章概述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1.2 互联网概述 1.2.1网络的网络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结点可以是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智能手机等。 互连网(internet):“网络的网络”,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互连。 互联网(Internet):起源于美国,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特定互连网。 1.2.2互联网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2.第二阶段的特点是组成了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3.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ISP:互联网服务提供者)1.2.3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制定互联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互联网草案的有效期只有六个月。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3 互联网的组成 1.3.1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定义: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通讯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方式。描述了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谢希仁版)部分答案.

一、填空题 1、目前计算机网络主要采用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和环行等三种。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_________ 2、计算机网络中,负责信息传递的称________子网和负责信息处理的称 _______子网组成。 3、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和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5、按照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可将光纤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它们是 ____________。 6、光纤可分为两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传输距离较远 7、在IEEE 802.3以太网中,工作站在发送帧之前,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前者是同一时间同时传送多路信号,而后者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9._______层的主要任务是在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______层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由。 10、TCP/IP模型分为_________层、________层、________层、_________ 层 11双绞线RJ-45头的制作方法有2种标准。Pc与hub的连接线称为 _ _线,pc 与pc的连接线称为_ __线。12交换技术分三种,分别是交换、交换、交换。

13、由HUB连接而成的网络,从物理拓扑结构上看是一个______网络,而从逻 辑拓扑结构上看则是一个___网络。 14、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__ _和__ _,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务 15、用以使发送方确认接收方是否正确收到了由它发送的数据信息的方法称为反馈差错控制。通常采用反馈检测和______________两种基本方法来实现 16、WWW网页文件的编写语言为HTML语言,相应的支持协议为 ______________ 17、在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化体系结构中,除了在物理媒体上进行的是实通信之外,其余各对等实体间进行的通信都是______________。 18、物理层有四个特性,它们分别是机械特性、_______________、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19、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______________比特,而在IPV6中 _______________比特。 20、WEB页面是一种结构化的文档,它一般采用________语言书写而成,URL 的一般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OSI模型的角度来看,路由器是在____层次上实现网络互联。 22、因特网从工作方式上看,可分为_____和边缘部分两大块。 23、._____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它说明每秒传送多少个码元。 24、 TCP/IP采纳了一种混合方式对端口地址进行管理,分成三类:________端口,数值一般为 0~1023、________端口号,数值为1024~49151、________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数值为49152~6553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