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作业_3___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作业_3___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作业_3___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作业_3___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3

(第八章~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 A )。

A.以人为本

B.以学为本

C.以物为本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 B )。

A.和平发展

B.改革开放

C.民主法制

3.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B )。

A.基础建设

B.保障和改善民生C生产效率

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 B )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A.社会

B.自然

C.人类

5. ( C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八大

B.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 B )的共同努力。

A.发达国家

B.全世界

C.发展中国家

B.

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 C )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A.人工造林

B.科学技术

C.自然力

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 B ),割占我国台湾的。

A. 《北京条约》(1860年)

B. 《马关条约》(1895年)

C. 《二十一》(1915年)

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 B )方针。

A.解放台湾,统一祖国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收复香港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C )。

A. 1997年12月01日和1999年07月20日

B.1997年02月01日和1999年07月12日

c. 1997年07月0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11. 2007年10月,党的( B )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写进党的文献,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12.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 A )。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B.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13.现阶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依靠力量,同时又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

强柱石的是( B )。

A.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1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A )党的领导。

A.改善

B.服从

C.统一

15.新形势下建设( B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A.科学型

B.服务型

C.学习型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ABCD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指( ABCD )

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D.住有所居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ABC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开发自然

4.着力推进( ABC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低碳发展

D.经济发展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 AD )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A.改革开放

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科技创新

B.

6.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ABCD )。

A.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学者谈和平统一设想

B. "邓六条"

C. 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某大学代表团的谈话

D.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

7. 1992年,代表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

二共识"的是( AC )。

A.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B.大陆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C.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D.台湾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的四个尊重是

( ABCD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9.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军。这是因为: (AB)

A.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自身具备这种领导能力,

其领导能力是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的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全中国人民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而做出的自觉选择,是

庄严地写进了我国宪法的

C.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是执政党,有长期的执政经验

D.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选择的领导者

10.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包括( BCD )

A.建设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B.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C.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答:社会建设的新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人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2.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答: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是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与此相应,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2)建立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惊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3)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一是合理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引导资源节约利用。二是加大资源环境税费改革。积极探索运用税费手段提高环境污染成本,降低污染

排放。三是健全资源、补偿和交易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四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五是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体制。

3.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答:

第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首要的一点就是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基本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第三,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是我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战略原则和主张。中国这样主张,也这样付诸实践,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也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4.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答:(1)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2)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就是要调动-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答: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它放在突出地位具有战略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师、环境瓶颈制约难题的迫切需要。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很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消耗大、浪费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使得气候变化问题突出,这些表明,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人们越来越关注和关心空气质量、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生活环境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满足人民群众这些诉求和期待,加强生态建设迫在眉睫。

(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二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突出,影响或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同时,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迫切需要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适应世界结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生态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2.结合实际,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答: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首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它是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

其次,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继续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前提。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

总之,只有抓好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才能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艺术概论课后复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从文学、音乐、绘画等形态之一而论) 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 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 5.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 10.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11.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 15.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16.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 17.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19.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 20.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 21.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22.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 23.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 24.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 25.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 27.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 29.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 31.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 32.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 33.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 34.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 35.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1.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又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 2.二者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形态都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观意识及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赋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浪花激溅、海鸟翻飞的自然景色,使得音随意转。其意境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皆具有不可复制性。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50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自身又是一个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第三,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五,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第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为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因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艺术概论作业题答案

《艺术概论》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青铜雕塑《巴尔扎克》的创作者就是(C ) A、马约尔 B、菲迪亚斯 C、罗丹 D、亨利·摩尔 2、元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就是( D ) A、《汉宫秋》 B、《赵氏孤儿》 C、《西厢记》 D、《窦娥冤》 3、唐代著名画家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关于( C )的理论。 A、艺术批评 B、艺术发生 C、艺术创造 D、艺术欣赏 4、“八大山人”就是画家( C )的别号。 A、郑板桥 B、石涛 C、朱耷 D、唐寅 5、艺术欣赏过程的第一阶段就是( C )。 A体验与想象 B、理解与创造 C、直觉与感知 D、领悟与净化 6、戏剧、电影与电视剧属于( C )。 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视听艺术 D、想象艺术 7、动作性、抒情性以及同音乐的密切性,这就是( D )的主要特征。 A、武打片 B、动画片 C、戏剧 D、舞蹈 8、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就是( A )。它上承观察与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 A、艺术构思 B、艺术选材 C、艺术手法 D、艺术语言 9、美术具有许多特性,在许多特性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它的造型性与( B )。 A、静止性 B、视觉性 C、空间性 D、永固性 10、把“艺术”瞧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就是( C )的独特发现与一贯见解。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1、艺术反映的对象就是(A )。 A、实际生活 B、劳动 C、思想 D、政治 12、神话的创作方法就是( A)。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自然主义 13、以动物为表现题材的原始壁画,产生的根源就是( A)。 A、人们的巫术信仰 B、人们的狩猎生活 C、人们的审美观念 D、人们的理想愿望 14、“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由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 D )提出来的。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A、康德 D、黑格尔 15、“艺术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就是由美学家( B )提出。 A苏珊、朗格 B、克利夫、贝尔 C、席勒 D、克罗齐 16、“美即生活”就是由( C )提出来的。 A、别林斯基 B、康德 C、车儿尼雪夫斯基 D、斯宾塞 17、“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更高于生活”就是由下面( A )提出来的。 A毛泽东 B、车儿尼雪夫斯基 C、周恩来 D、达、芬奇 18、下面的学者中主张“模仿说”的代表就是( D )。 A、斯宾塞 B、康德 C、克罗齐 D、柏拉图 19、爱德华、泰勒就是下面( A )学说的代表之一。 A、巫术说 B、表现说 C、模仿说 D、劳动说 20、舞蹈的构成要素有舞情、舞律与( A )。 A、构图 B、节奏 C、旋律 D、节拍 21、下面属于生活舞蹈的有( C )。 A、古典舞 B、双人舞 C、迪斯科 D、芭蕾舞 22、狮子舞属于( B )舞蹈。 A、民族舞 B、民间舞 C、现代舞 D、古典舞 23、音乐的表现手段丰富,其中( D )就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 A、节拍 B、节奏 C、音响 D、旋律 24、“音乐就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就是(A)的观点。 A、黑格尔 B、康德 C、席勒 D、柏拉图 25、下面不属于音乐、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的就是( B )。 A、抒情性于表现性 B、平面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

第一、二题是老师ppt上面的,三、四题是自己整理总结的,仅供 大家参考 一: 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思想路线、根本任务、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发展动力、根本目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和平统一、外交与国际战略、依靠力量、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继毛泽东思想之后产生的又一大理论成果,是党在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创造,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理论上的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必将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指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是由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共同构成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之间紧密相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前进方向,凝聚各方力量,是党在现阶段的政治纲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我们党、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作业答案

第一章 1 《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 A 新石器文化晚期 2 《汉书》里边记载大臣给皇帝上书 说帝王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B,承天之序 3 下面哪个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这个文献 D,陶寺 4 四方的概念加一个中方的概念 即羲和在中间待着 这是一个历法体系 叫什么 A,五方历法体系 5 远古时代 在中国这样一个这么大的广大地域上是怎么把大家凝聚起来的 C,宗教 6 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靠的是什么来吸附 B,它自身的文明

7 什么时期有了12个贤臣 D,舜 8 小族归于一个强大的族群 给人当儿子 这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里面叫做什么 B,收族 9 “同姓不婚”遵循的是哪个族群的习俗 B,周人 10 随着家天下到来的时候 尧舜时期的那种服凑奔向文明的哪种方式徒然就中断了 变成了什么 C,杀伐征服 11 关于分封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周武王分封 12 周公建议在哪里建立精神首都 B,洛阳 13 本视频中提到把殷商人分散了 下面哪个没有殷商人 D,楚

14 古代有一个观念 灭你的国家但不灭的你的香烟后代 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相信什么 D,闹崇鬼 15 分封制在精神上造就了一个结果就是什么 C,忠 16 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 A,君民同体关系 17 分封制在西周造成了极好的效果 到了以后朝代却不行了 是因为西周时有什么 D,众多的异族 18 周人用什么手段联合异族 B 通婚 19 本视频说看到 的时候 我们看到了华夏意识成为显形的存在 C 齐恒公尊王攘夷 20 分封制最大的功劳是什么 B,统一文化

21 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 C,商人创制 22 中华文化的什么对于中国民族大融合很有利 A,开明性 23 下面不属于儒家看乡饮酒礼的 B,繁文缛节 24 《曲礼》里边《少仪》规定对老师怎样 D,无隐无犯 25 本视频说礼乐文化第二个特点是什么 B,物质形态 26 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 D,各国皆有 27 中国古代发兵用什么礼节 D,丧礼 28 我们现在最早的诗歌的记忆是什么 A,《大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浅析改革开放 贺海兵农业水土工程6班1008280946 摘要: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讨论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影响,以及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进行了简单的思考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 改革开放的实质,其实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必经之路 一、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二、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三、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机和活力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新思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开放---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七十年代末,冷战的阴霾就要散开,意识形态的对抗被社会经济发展取代成为时代发展主题,经济社会全球化成为时代趋势,要想发展就必须融入经济社会全球化以跟上时代步伐。 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与时俱进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 3、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 ( ) 。 A、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B、把发展文化教育放在首位 C、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D、把军队建设放在首位 A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的核心力量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A、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B、任何社会主义国家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C、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D、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阶段 C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改革、发展和稳定 C、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7、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建立一个好制度 D、改变我国的落后状态 A 8、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这是指( ) A、我们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开放 B、我们的对外开放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C、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梯次展开的

艺术概论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填空: 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 朝闻早在50 名词解释: 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 术意境 术流派 象思维 型艺术 境 简答题 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

,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P-398】 述道德、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2):第一,其次,在 式样中, 现。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它们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立意方面。对生活中的假、恶、丑的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作格调的高低。一般来说,进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审美理想以及创作上的社会责任感是创作高格调的艺术作品的基础和前提。俗与雅是衡量作品格调高要标准。高格调的艺术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也就是说,它能触及生活的本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给世界和人生以新的解释,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在格调高的作品中还能体现艺

2016年秋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线作业(一)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2、()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的是(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4、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了()的命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5、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硬就硬在() A)实现国家统一要靠经济发展

B)维护世界和平 C)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靠经济发展 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 A)发展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7、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国的建立 B)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C)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经济建设 B)与时俱进 C)发展 D)发展生产力 9、在当代中国,()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A)马克思主义 B)理论 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09日21:20 我来说两句(0) 复制链接 大中小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 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发端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征程中逐步形成、 完善和发展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进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的艰辛探索为后来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种探索是从反思苏联苏联模式利弊开始的。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长处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也确实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弊端日益暴露,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僵化、农民负担过重等。毛泽东1955年就提出“以苏为戒”,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1956年,他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建设的重大关系。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由于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个复杂的新课题,我们党缺乏经验,加之国内外形势复杂,党内左倾思想滋长,使得一些正确方针没有得到贯彻。但是毛泽东的艰辛探索为我们党提供了宝贵财富,成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二)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

最新.尔雅园林艺术概论习题答案

作业标题:园林艺术概论(一) 1 1992 年的国家园林城市不包括下列()。 A、苏州 B、北京 C、合肥 D、珠海 正确答案: A 2 下列()被称为“植物的王国”。 A、江苏镇江 B、湛江 C、海南 D、西双版纳 正确答案: D 3 武夷山是在我国()省。 A、四川 B、福建 C、台湾 D、陕西 正确答案: B 4 承德避暑山庄面积有()亩。

A、4350.0 B、4095.0 C、8460.0 D、5200.0 正确答案: C 5 苏州园林有()个。 A、5.0 B、7.0 C、9.0 D、10.0 正确答案: C 6 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颐和园。 正确答案:× 7 苏州园林可以用两个字概论,就是“渔隐”。 正确答案:√ 8 圆明园的面积有 4095 亩,比天坛 5200 亩要小一些。正确答案:× 9 圆明园占地()亩? A、5200 亩 B、4095 亩 C、4350 亩

D、8460 亩 正确答案: A 10 颐和园是康熙时期建造的。 正确答案:× 11 北京最大的亭子是在()的廓如亭。 A、故宫 B、雍和宫 C、恭王府 D、颐和园 正确答案: D 12 北京廓如亭的面积大概有()平米。 A、30.0 B、50.0 C、90.0 D、134.0 正确答案: D 13 ()近代园林之父奥姆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扣扣斯特德,是泰斗级人物。 A、俄罗斯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 C 14 中国第一位园林工程院院士是()。 A、孙筱祥 B、汪菊渊 C、陈景润 D、华罗庚 正确答案: B 15 下列()不是城市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 A、园林 B、建筑 C、交通 D、城市规划 正确答案: C 16 廓如亭的面积是()平方米。 A、100.0 B、110.0 C、97.0 D、134.0 正确答案: D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 “文”“化”二字的复合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写的( A ) A、《易传》 B、《吕氏春秋》 C、《战国策》 D、《国语》 2. 战国时期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提出了( C )的观点。 A、八卦 B、天人感应 C、五行相胜 D、天道自然 3.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的,以( B )为本,并结合《周易》中的儒家思想,所创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 A、法家思想 B、老庄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学思想 4.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使节去印度求取佛经,以白马驮佛像经卷回到洛阳,在洛阳城外建(D),是史书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 A、少林寺 B、相国寺 C、大理寺 D、白马寺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 C )。 A、《论语》 B、《孟子》 C、《易传》 D、《尚书》 6.最早提出“天道自然”观点的是( B )。 A、史伯 B、老子 C、庄子 D、列子 7.真正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的是( B )。 A、达摩 B、六祖慧能 C、神秀 D、济颠 8.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 )。 A、气本论 B、理本论 C、一阴一阳谓之道 D、吾心即宇宙 9.儒家五经由汉朝人用当时通行的文字( B )记录成书的,所以称为今文经,训解、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A、小篆 B、隶书 C、籀文 D、大篆 10.倡导“知行合一”“致良知”并加以系统理论阐述的,是明代哲学家是( B )。 A、李贽 B、王阳明 C、陆九渊 D、顾炎武 11. 宋代哲学家张载提出的宇宙本原观点是( A )。 A、气本论 B、理本论 C、一阴一阳谓之道 D、吾心即宇宙 12. 书院之名,最早见于( D ),最初是作为官方藏书、修书的场所。但真正具有教学性质的书院出现在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并逐步衍变成具有学校教育、学术研究、图书整理和出版性质的机构。 A、西周 B、战国 C、汉代 D、唐代 13. “五斗米道”是东汉年间沛国丰人张陵在西蜀( C )创立的。 A、昆仑山 B、巴山 C、鹤鸣山 D、武当山 14. “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 D ) A、《列子》 B、《文子》 C、《春秋繁露》 D、《周易》 15.“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最早见于( B ) A、《尚书》 B、《春秋·公羊传》 C、《左传》 D、《史记》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道教的信仰特征。 (1)首先指出道教把道家的“道”人格化为什么。 (2)指出道教的核心内容与终极关怀是什么。 (3)指出道教有哪两重理想境地。 (4)指出道教乐生、重生、贵术的特点。 (5)最后指出道教对“命”的态度。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是西汉末年形成的经学研究中的两个派别。所谓“今文”和“古文”,最初只是指两种字体。“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传授经典的学者,所持底本是用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正式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及突破: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重要贡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方式,先在总体上对课文内容作介绍,让学生对整体结构有一个了解,再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讲述,通过质疑法和联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点,最后进行总结。其次,利用图片或电影片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帮助学生掌握邓小平在党的各次大会上的重要发言,以此归纳邓小平的活动,来突破重点。 难点及突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姓“资”姓“社”问题和邓小平理论问题。可通过社会主义的概念与根本目的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突破难点。 教学手段 多媒体及相关网站:邓小平纪念馆、中共党史上的80件大事、中学历史在线、中学学科网 教法学法 ①采取总分总的形式。先对课文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再对每一部分的具体知识点作详细的说明,最后再进行总体归纳。 ②由于涉及的会议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通过电教手段,从视觉上帮助学生记忆。 ③由于本课的理论性较强,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诱导的方式,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联系性。 板书设计

(0841)《艺术概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841)《艺术概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1:[论述题]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参考答案: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论述题]从哪几方面说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参考答案: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3:[论述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参考答案: 建筑具有许多社会文化的属性。一是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形式。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地理、文化等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建筑形式的地域差别。同一民族,由于地域条件的不同,建筑形式也不一样(如帕特农神庙与雅典卫城)。二是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别。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差别就更明显。象上边欣赏过的天坛与现代的江南民居就具有相当大的差别。所以,欧洲人把他们以石料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代建筑称作是“石头的史书”。建筑对于一个城市,可以说是象征和标志,一个城市是否兴旺和发达,建筑起着门面的作用,这几年,我们发展相当快,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我们了解了建筑艺术,对于建筑艺术,已经不再陌生,我们可以以专业的方式去欣赏这些建筑艺术。 4:[填空题]我国古代的散文范围很广泛,主要是指一种与、相对立的文体,包括经、史、传等各种散体文章。 参考答案: 建筑具有许多社会文化的属性。一是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民族有不 同的建筑形式。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地理、文化等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建筑形式的地域差别。同一民族,由于地域条件的不同,建筑形式也不一样(如帕特农神庙与雅典卫城)。二是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别。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差别就更明显。象上边欣赏过的天坛与现代的江南民居就具有相当大的差别。所以,欧洲人把他们以石料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代建筑称作是“石头的史书”。建筑对于一个城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 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 E.体型标志 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 A.艺术 B.政治 C.道德 D.风俗习惯 E.宗教 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 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 A.战争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 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 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 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广义文化 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 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 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35.“中体西用论”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 答:(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创造性地探索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一、推动了人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强调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世界形势、时代主题做出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强调国家无论大小、富贫、强弱都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国人民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管理,坚决反对国际社会中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的强权政治;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应当为争取世界和平做出“非常伟大”的贡献;中国不称霸,要以平等态度对待别国,同样尊重别国的平等地位。这些重要观点及其实践,无疑对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解决了全球1/5人口的生存问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发展、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国两制”、

“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思想,更是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赞誉,被认为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好方式,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中国已成为一些重要的国际和地区性组织的重要成员,在朝核问题等其他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南南合作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广泛而友好的合作关系,不仅彼此提高了国家建设水平,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生态,使非西方世界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这些都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做出的贡献。 二、开辟了经济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的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国家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北京模式”成为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或西方人思维中的

16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答案

16秋《中国文化概论》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V 1. 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A. 秦 B. 汉 C. 隋 D. 唐 满分:4 分 2. 楷书成熟于 A. 魏晋 B. 隋唐 C. 明初 D. 清末 满分:4 分 3. 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 A. 王叔和 B. 皇甫谧 C. 孙思邈 D. 李时珍 满分:4 分 4.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认为“立国”的三大要素是 A. 人口、财富、教育 B. 人口、家庭、教育 C. 人口、资源、教育 D. 国家、社会美德、教育

满分:4 分 5.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A. 清朝康熙年代 B. 明朝万历年间 C. 清朝乾隆年间 D. 明朝永乐年间 满分:4 分 6. 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 部落的代兴 B. 部族的代兴 C. 族群的代兴 D. 方国的代兴 满分:4 分 7. 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A. 北京方言 B. 北方方言 C. 南方方言 D. 官话 满分:4 分 8. 科举制开始于 A. 晋 B. 唐 C. 宋 D. 元 满分:4 分 9. 太学开始于 A. 东汉

B. 西汉 C. 魏晋 D. 南北朝 满分:4 分 10. 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点是 A. 现实性与理论性 B. 系统性与世界性 C. 综合性与广泛性 D. 实用性与整体观 满分:4 分 11. 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A. 正东 B. 正南 C. 东南 D. 西南 满分:4 分 12. 《汉书五行记》:“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最早记载 A. 太阳黑子 B. 彗星 C. 日食 D. 月食 满分:4 分 13. “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这句话出自 ()的著述。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