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市政学

现代市政学

现代市政学
现代市政学

第一章:现代市政学概论

一、市政

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解决各种问题,有效的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估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二、中国现代市政的发展趋势

1、市政问题复杂化

城市中广泛存在的贫穷、不平等和两级分化、地方腐败蔓延和暴力上升问题,是城市问题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使得市政问题越来越复杂。

2、市政职能的变化

全球化和信息化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形态。今后市政职能的发展趋势是为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各种快件、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3、政府的角色改变

以前政府是城市服务和基础设施配臵的猪蹄,现在政府往往承担城市发展推进者的角色。

4、市政管理手段现代化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市政管理手段也日益现代化,主要表现为市政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第二章:现代城市发展

一、城市:是指那些人口稠密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某一层级的中心地位的地理区域。

二、城市的特征

(1)城市要素的高度聚集性。

(2)城市运行的复杂性。

(3)城市系统的开放性

(4)城市文化构成的异质性。

(5)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三、城市化

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市场化是城市化的作用机制

(5)制度化安排是城市化的现实支撑

五、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在发展动力上,采取政策型调控为主、工业带动为辅的机制

2、在发展模式上,出现“乡村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模式

3、在发展形态上,出现了职业转换先于地域的半城市化现象

4、在发展布局上,出现城市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

六、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1) 中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期

2) 区域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群成为城市化发展重点。

3) 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4) 城市国际化程度逐渐加强

5)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七、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1) 坚持与产业升级同步提高、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原则

2) 坚持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的原则

3) 注重城市化内涵发展、坚持提高竞争力的原则

4) 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宜人居的绿色城市化原则

5) 坚持城市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原则

八、城市群的含义:城市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

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特征: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城市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九、世界主要的城市群:

第三章市政体系及其运行

一、市政组织体系的含义:是指参与市政活动的各种组织主体,包括城市政权组

织、政党组织、政治社团和其他非营利组织等。

二、国家政权机关:人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非国家政权机关的市政组织: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政治社团、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三、市政过程:指市政组织体系中的国家政权机关与政党组织、政治团体等多元

主体围绕城市管理活动的运行过程。

市政执行过程:主要指人民政府的职务行为,是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的过程。

四、市政执行的主要环节

1)准备阶段: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和人力的准备、思想动员、物质经费的筹备

2) 具体实施:执行的宣传发动、执行手段的选择(行政、法律、经济、思想

教育手段)

3) 沟通、协调与控制:现实的执行总会受到一定的人为阻力,总会与预期目

标和预定方案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执行过程中要进行沟通、协调与控制。

方式有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4) 政策调整:政策补充、政策修改、政策更新、政策终止

5) 政策评估

五、市政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的地位和作用:

(一)公民参与对于城市公民个人的意义: 1)有助于表达公民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有助于提供公民自我发展与选择的基础 3)有助于增进和发展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动的力量,解放个人的潜能,建构有效能的公民,在参与的过程中纠正现代公民对于政治的偏见

(二)公民参与对于城市社会发展的意义: 1.)有助于调整社会与国家的结构关系,改变国家处于强势支配地位的现象,增强社会的自我治理能力,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二者合理边界的确定 2)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3).有助于塑造规则意识和诚信观念,建立合作关系网络,促进社会资本积累,为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公民参与对于城市政府治理的意义: 1.)有助于规范政府权力的行使,强化公众监督,遏制腐败,保障公共利益 2.)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质量的提高和政策的高效执行,提高管理效率 3.)有助于促城市是管理的民主化,提升政府的民主化水平,推进其民主化进程 4).有助于增进公众对于政府的认同,提高政府的合法性。

市政过程中公民参与的完善与提升方法

1)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的基本条件

2)充分保障公民参与的代表性

3)综合考虑公民参与的正负效应:(a)管理成本增加(b)特定群体参与追逐特殊利益,会导致更广泛的公共利益的缺失(c)公民参与中的保守力量和既得利益者有时会阻滞对城市发展有利的改革

第四章市政职能

一、市政职能的含义:是指狭义上的城市政府即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在城市管理过

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主体是城市行政机关。。

二、1、城市政府的宏观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2、城市政府具体职能: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公用事业服务、公共事业管

理、社会福利与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

1、从市政职能的范围来看,城市政府的职能范围过大

2、从市政职能的主体来看,城市政府缺少自主权

3、从市政职能的重心来看,城市政府的职能界定不尽合理

第五章市政体制

一、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的特点:

1、

2、

3、

4、

5、

二、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三、我国市政体制的特点:

1、城乡合治,建制性质双重

2、不同建制,行政地位不一

3、组织设臵,结构形式同一

4、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5、中共市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四、、我国市政体制改革发展方向:(具体变化)

1、扩大城市管理自主权

2、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3、调整层级结构

4、创新管理体制

5、建立规范、高效、民主的市政体制

五、市领导县体制

1、含义:我国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都有领导县的权力,其领导的县也是该市的组成部分,市与其领导的县、县级市之间构成纵向的上下级关系,市对县、县级市拥有绝对的领导权,这种体制被称为“市领导县体制”

2、弊端:

(1)“地级市管县”缺少充分的法律依据

( 2)管理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低下

( 3)市县矛盾突出,不利于城乡统筹

第六章城市规划管理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

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二、城市规划特点:

(1.)战略性和政策性 (2)科学性和预见性

(3.)系统性和综合性(4)区域性和特色性

(5.)动态性和阶段性

三、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

城市规划的理论思潮:理想主义思潮、现代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思潮

四、城市规划的原则:(论述或材料题)

1、城市规划与国家、地区的经济和建设等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2、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原则;

3、用科学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水平的原则;

4、以人为本的原则;

5、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原则;

6、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和城市特色的原则;

7、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原则;

8、统筹兼顾、综合部署的原则;

9、城市建设与国家、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六、城市规划的内容

习题:2005年,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到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请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解读北京市这一总体规划中所涉及的城市定位、城市性质、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城市性质:全国政治中心

城市定位: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城市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

发展策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把北京发展成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七、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

1、国家生产力的布局规划;

2、城市在一定的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3、城市自然、经济和人文的地理条件;

4、城市的发展战略;

5、城市的经济计划。

八、我国城市规划管理的趋势

第七章:城市土地与房产管理

一、城市政府加强城市土地管理的必要性

1、提供城市基础设施用地

2、减少土地利用中的外部性

3、保证土地市场的稳定运行

4、促进公平分配

二、城市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

1、城市土地规划管理

2、城市土地权属管理

3、城市地籍管理

4、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5、城市国有土地资产经营管理

三、完善我国城市土地管理的措施

1、细分土地产权,扩大土地权利种类

2、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建立土地查阅制度

3、完善土地评估,合理确定土地使用权价格及其他产权交易价格。

4、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5、切实发挥租税费对国有土地资源配臵的杠杆作用。

四、城市房产管理基本内容:

1、城市住房规划管理

2、房地产开发管理

3、房地产交易管理、

4、房地产权属登记管理

5、房产物业管理

五、城市住房保障:是指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为解决居民住房困难和改善居住条

件,尤其是为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通过经济、法律、政策的支持,所提供的具有福利性质的保障体系。

六、我国城市住房保障体系:

1、限价商品住房出售

2、经济适用住房供应

3、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4、廉租房配租

5、住房公积金制度

6、财政住房补贴

七、完善我国城市住房保障的方法: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保障性住房的法制化

2、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

3、组建职能管理机构,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

4、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财政投入体系。

5、扩大保障对象的范围,完善规范保障性住房和保障对象的管理。

6、加强监督和程序规范,建立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机制。

第八章城市公共财政管理

一、城市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1、政府间的支出责任划分

2、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3、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二、、政府预算:是由政府编制的、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批准的、反映年度内财

政收支状况的计划。按照编制方式:政府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复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三、政府预算特征:法治性(根本)、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年度性

四、我国部门预算改革:

1、改革部门预算的支出预算的编制方法,推行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法。

2、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方法:改革后政府收支分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

和支出经济分类三方面构成。

五、政府采购管理:

1、政府采购:是政府为了满足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需要,向私人部

门购买产品、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2、采购方式:公开招标(主要方式)、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

购、询价及其他采购方式。

六、城市公共财政管理面临的形势: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

3、城市公共财政运行面临的新挑战(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人们对休闲质量需求的增加

七、我国城市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完善税制,规范财政收入体系。

2、优化支出结构,有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进一步完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城市政府调控能力。

4、改革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城市财政资金运行效益。

5、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第九章城市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具有公共服务

性质的设施的总称,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1、服务的公共性和两重性

2、能力形成的同步性和建设的超前性

3、运转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4、经营管理的多样性和垄断性、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四、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

1、政府财政支出

2、城市维护建设税与配套费

3、土地批租收入

4、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费和企业化经营的收入

5、利用国内外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债权和股票融资等。

五、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概念):政府、企业、个人等行为主体采取多种

方式和手段对城市基础设施运营进行管理的过程。

六、运营模式:

1、公营模式

2、公私合营模式、

3、私营模式

七、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公用事业法规体系不健全,缺乏指导改革的系统性政策法规

2、投资能力明显不足,与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要求上有较大差距

3、垄断现象依然存在,有效竞争体制尚未形成

4、城市公用事业价格体系不合理,缺乏激励性定价机制

5、政府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八、促进公用事业健康发展的策略选择:

1、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系统

2、健全城市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

3、打破垄断,促进有效竞争机制的形成

4、完善城市公用事业定价机制,发挥价格的激励作用

5、建立和健全城市公用事业的政府监管体系

第十章城市交通管理

一、城市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2、交通资源供给和交通需求管理相结合原则

3、交通分离和交通连续原则

4、交通管理主体的多元参与原则

二、改善城市交通管理的思路:

1)做好城市交通规划,引导和调控城市交通发展方向

2)由注重交通供给向重视交通需求转变,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3)实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城市交通机构(是重要解决交通拥挤的战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做到:

1、在法规上规定公交优先,制定相关的公共交通法规和交通规章制度,

保障公共交通对交通资源的优先使用,

2、在经济上采取政府扶持,建设时予以财政支持,优化公交线网,发展

快速、大容量、方便、舒适、多样化的共用交通系统,对公共交通经营

中的政策性亏损给予财政补贴、专项补偿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3、在运营管理中突出公交的公益性,提高运营质量、服务质量和安全水

平,增强公共交通对于城市出行者的吸引力,提升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

率,改善城市交通结构。

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优先发展,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4)深化城市交通的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求

5)制定协调的交通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6)借助现代化交通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三、促进城市交通发展的具体举措:

1、建设“公交城市”

2、提高路网承载能力

3、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

4、推进交通精细化管理

5、推进交通文明建设

第十一章城市环境管理

一、我国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是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防治污染的设施须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排污许可证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第十二章城市社会保障管理

一、社会保障:

二、城市社会保障的内容

三、我国城市社会保障的主要项目

四、城市社会保障的类型

五、、城市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城镇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六、城市社会保险的特点:预防性、法定性、互济性、补偿性

七、基本内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八、社会保障基金:

第13章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一、城市公共安全:

(1)概念:是指城市运行以及城市市民、社会、设施的安全,是在城市的构成要素、公众利益、社会秩序、社会价值、行为准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形成的一种平衡协调、相对稳定的状态。

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原则

1、以人为本

2、法律至上

3、政府主导

4、防治结合

5、整体联动

三、城市灾害管理的原则

以人为本、防治结合、针对性和综合性结合、

权威领导和责任明确有机结合、预案准备与权变性、可操作性

四、城市灾害管理体系建设:

1)明确城市灾害管理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2)健全城市灾害管理组织体系

3)理顺整合城市灾害管理的流程体系

4)建设城市灾害管理的储备体系

5)实现城市灾害管理的多元参与

6)建立城市灾害管理的评估机制

五、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

六、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

七、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保障机制

第14章城市公共事业管理

一、城市公共事业:

(1)概念:城市中以满足全体公众的基本需要为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关系到城市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城市公共事务。

(2)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

1)城市公共事业范围不明确,职能泛化

2)部门分割,公共事业“事”出多门

3)政事不分,城市公共事业组织过于行政化

4)忽视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行,体制僵化

5)举办和管理主体单一,管理方式落后

二、深化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

1)积极推行“政事分开”,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2)加快构建公共事业服务体系,保障公益性事业发展以满足人民需求

3)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推进城市公共事业经营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4)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5)加快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制建设

三、.城市教育管理:含义:P2914.

四、城市科技管理:P2965

五、.城市文化管理:P304

六、城市医疗卫生管理:P310

第15章城市发展

一、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结果。

二、城市的文化风貌:历史文化风貌、建筑文化风貌、生态环境风貌、城市的人文风貌

三、城市文化建设策略:

1)以城市文化统领城市规划

2)塑造城市精神

3)重视城市文化活动设计

4)保护和营运历史文化资源

5)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和文化设施

6)培育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市民文化

7)发展文化产业

四、城市更新(概念):是从综合工程、科学规划的角度研究如何改造旧市区,

但是它也要与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相区别

五、现阶段我国存在的问题:

1)大拆大建,城市资源浪费

2)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特色消失

3)手段和方法不当,扭曲社会关系和利益结构,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4)对城市更新的理解片面强调物质更新

六、我国城市更新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1)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2)合理引导房地产企业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3)引入市场机制,完善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

4)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有效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

七、.数字城市:(概念) P329

八、城市竞争力:(概念)

九、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资本条件、产业结构、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制度环境、城市治理、企业管理、城市文化、开放程度、区位因素

城市公共管理学科构建

城市公共管理学科构建 城市规划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构件,当这种关系投射到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时,城市规划教育自然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规划教育理应纳入到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并占有相应的比重。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设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自此,很多高校开始试办公共管理专业,此前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景观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城市规划教育也逐 渐纳入到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范畴,城市规划课程在公共管理专业领域得到了不同程 度的体现。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市规划教育也得到了关注,但与我国城市化及公共管理现代化的水平相比,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显得滞后和重视不够,这不仅不利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还将影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政府的公

共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城市规划教育与公共管理学科的改革发展,势在必行。 一、公共管理专业开展城市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科融汇交流不足 公共管理专业试办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主要集中在工学和理学中的建筑工程、工程测绘、经济地理等专业。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138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本科城市规划专业,5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了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自1998年起,公共管理专业异军突起,城市规划逐渐步入社科领域,目前已经有成百所高校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但公共管理在引入城市规划教育方面明显滞后,既没有重视城市规划在该领域的建设,也没有充分吸取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专业优势做出适宜自己的专业 布局。培育出来的公共管理人才缺乏必要的规划技术、规划理念和设计思维,缺乏城市意识,不能按其规律建设管理好城市,对于其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构成了短板。 专业建设重视不够

现代城市管理学

现代城市管理学

第一章、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 城市管理是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1城市管理的特征:管理的综合性;管理的开放性;管理的动态性;管理的参与性 2城市管理内容:城规划管理;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交通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住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 3城市管理趋势:城市管理柔性化;数字化;民主化 4城市管理的一般原则:①以人为本的原则②系统管理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③可持续发展原则④因市制宜的原则⑤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⑥法制化原则⑦合理控制城市规模的原则 5城市管理的目标和手段目标:“以法制为规范、以行政为主导、以社会自治为基础”的城市管理的手段体系。 第二章城市及其发展 1城市的特征:①空间上的聚集性②经济上的非农业性③构成上的异质性④中心性 2城市化的概念:就是指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的地域空间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①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②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 ③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政府搬至临港新城;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严格的二元户籍制度;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政府调控城市化速度。 ②城市化发展滞后与工业化③出现乡村城镇化新模式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6.人口高增长制约城市化 4城市职能: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5城市的主要类型:按照城市的性质或功能分类: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商业金融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科学文化城;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分类: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分类;按照城市的地理位置分类:沿海城市、内地城市、边境城市;按照城市的结构进行分类: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 6城市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7城市体系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第三章市制 1.市制:广义的市制是指市的建制和管理体制,后者也称市政管理体制。 2市制的特点:建制的双重性、结构同一性、法律地位非自治性、行政地位等级性、职能广泛性、内设层级混合性 3市管县优点、弊端:工农业生产发展顺利、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工农商结合、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属县有依:赖思想、出

城市管理学1

城市管理学(原市政规划与管理)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7.03.30) 一、市政管理的涵义与特征 (一)市政管理的概念 市政管理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二)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市政的主体,主要是城市的城市行政机关,它是整个国家政权机关的一部分;市政的客体或内容,主要是城市的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的管理;市政的手段,主要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依法治市;市政的过程,同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因此,市政必然具有国家管理的属性,体现着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现代市政发展表明,市政早已成为“政治的一部分”或“一个政治过程”,已超越单纯的技术性、中介性和方法手段方面的问题而体现着社会集团的目的和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2、历史性,市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进。 3、系统性,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 4、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对象) 5、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二、城市管理主体的构成 城市管理主体的构成由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和城市政治参与系统共同构成。 城市政治权力系统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组织,包括国家政治权力系统的城市政权机构:城市国家权力机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政机关——市人民政府,司法机关——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以及这些机构的下级组织机构。 城市政治参与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从广义上说,城市政治参与系统也是市政管理的主体,但相对于城市政治权力系统而言,它们是次要主体、间接主体。虽然它们的参与对市政管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有时甚至能对某些问

市政学作业(主观题部分)

市政学作业(主观题部分) 第一章 1简述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则? 答:特点: (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①政府对城市定位。 ②农村人口转移政策:户籍,就业,粮油政策等。 ③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④城市化速度受政府控制。 (2)中国城市化把城乡矛盾限定在可控范围内 (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人口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双向运动。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主要因素。原则: (1)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2)以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引导和调节作用 (3)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4)以人为本 (5)城市发展模式多样化(东部、中部、西部) (6)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经济规模设定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特色;不人为构市注重成本效益) 2试论述中国市政职能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的方向? 答:中国市政职能的特征: (1)行政主导型的市政职能体系 有利于城市政府集中使用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缺点是市政职能体系的社会化程度低,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度低,缺乏社会监督,城市政府垄断社会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2)单一化的市政职能实现方式行政手段仍是目前中国城市经济与社会管理中的最主要手段,许多本来应该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仍然通过行政手段解决,城市政府承担了大量本可以由社会组织行使的职能。 (3)发展不均衡的市政职能体系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城市政府是典型的全能型政府。城市政府将经济建设作为首要职能,而轻视了对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投入。 (4)重管理、轻服务的市政职能导向这具体表现为:在城市管理中强调政府为本位,行政权力 过分集中,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干预从微观到宏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市政管理过程缺乏民主化和 法治化,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的主动参与度低,等等。

试述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启示(1)

试述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该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公共服务的供应模式和供应主体。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城市管理同样在政府公共管理中被赋予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决定必须引入多元化主体共治,以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发挥不同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可以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部门或个人,与之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时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城市政府在职能上要实现从“划桨人”到“掌舵人” 的转变,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城市政府更应将其职能集中在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等工作上,而把非纯公共物品生产的具体职能让渡给企业和半行政性的机构。如政府可以通过与私人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权、BOT、TOT 等多种形式,与私人企业建立伙伴关系,采用市场机制,将部分业务让渡出去,而政府则集中主要力量做好总体的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工作。 (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新公共管理主张从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政府公共部门可以利用私营部门采用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对城市管理来说,在城市政府内部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将刺激政府提供更有效率的管理 一、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区别于农村地区。 A. 人口数量和密度 B. 人口构成 C. 产业构成 D. 行政管辖 满分:2 分 2. 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为主。 A. 军事功能 B. 社会功能 C. 政治功能 D. 文化功能 满分:2 分 3. 现代企业成长理论认为,成长经济理论主要包括(),认为企业必须对能够扩展生产领 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不断积累才能得以成长。 A. 企业资源基础论

城市管理学复习题(已整理)

城市管理学 一、多项选择题 ()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D. 信息化 ()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A. 市人民政府()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D. 增长型 ()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B. 需求型C. 供给型D. 资源型 ()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C. 第三次 ()在城市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A. 市人大 ()是市政体制存在的前提。D. 市建制体制 C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可以划分为()。A. 自然社区B. 功能社区C. 法定社区 C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A. 职业型社区D. 居住型社区 C城市财政管理包括()A. 预算管理B.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C. 税收管理D. 预算外资金管理 C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A. 系统分析方法B.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 综合分析方法 D.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C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组成。A. 战略措施B. 战略反馈C. 重点战略D. 战略依据和战略愿景 C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获取。A. 优劣机威分析方法B. 竞争——合作分析方法C. 政经社技分析方法D. 历史分析方法 C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A.生活质量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社会进步指标D.经济发展指标 C城市环境具有()的特征。A. 脆弱性B. 开放性C. 人为性D. 复合性 C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年。C. 20 C城市出现在()。D. 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C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A. 产品B. 城市营销主体C. 目标市场需求D. 目标市场 C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的特性。A. 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B. 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C. 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D. 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 C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 A. 社区成员 B. 社团性组织 C. 企事业组织 D. 行政性组织 D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 政府的低效率 B. 政府赤字问题 C. 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 D. 政府的行为动机 G根据我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A.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B. 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C. 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D. 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正趋于减低 G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B. 混合型C. 政府主导型D. 自治型 J近代城市规划始于()。C. 法国 J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区别于农村地区。A. 人口数量和密度C. 产业构成D. 行政管辖 K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包括()的协调与统一。 A. 生态可持续发展C. 经济可持续发展D. 社会可持续发展 M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的主要是()。B. 道路C. 污水处理S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是,具有地方()。A. 任免权B. 监督权C. 决定权D. 立法权 S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的城市。A. 适于居住B. 银行信赖C. 治理和管理良好D. 有竞争力 S社会性规制主要针对()。B. 信息不对称问题D. 自然垄断 S市政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在()过 程之中,各部门如何实现其职能。B. 市 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S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 市 行政管理体制B. 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C. 市政府构成体 D. 市建制体制 T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 动 态原则B. 协调原则C.市场调节与计划 控制相结合原则D.效益原则 T土地利用主要受()的影响。A. 社 会经济因素B. 技术因素C. 土地利用 现状D. 自然因素 W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 ()。A. 上海模式B. 杭州模式C. 南通模式D. 武汉模式 W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 ()。A. 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 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 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 展服务B. 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 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C. 保障和创造 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 W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 副 省级市B. 县级市C. 地级市D. 直辖市 W 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 现为()。A. 水污染B. 固体废弃物 污染C. 视觉污染 D. 大气污染 W我国城市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可以 归纳为()。A. 首长负责制B. 纵向 层级的集权制 C. 层级制与职能制 相结合D. 完整制与分离制相协同 X现代企业成长理论认为,成长经济理 论主要包括(),认为企业必须对能 够扩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不 断积累才能得以成长。A. 企业资源基 础论B. 企业动力能力论C. 企业知识 基础论 X下列的城市政府职能中,()属于 传统职能。A. 消防D. 治安管理 X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萌生。 A. 美国 Y以下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法正确的 是()。B. 强调管理对象的外部化 Y一般认为,增长极通过()对区 域经济产生组织作用。A. 支配效应C. 溢出效应D. 乘数效应 Y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 ()。A. 人口的流动B. 总人口 的增长C. 技术进步D. 经济增长 Y与传统的公共管理相比较,()成 为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字眼。A. 市场导 向B. 结果趋向C. 绩效标准D. 顾客导 向 Y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可以将 城市划分为()。A. 稳定型城市B. 衰退型城市D. 增长型城市 Y以下的()属于我国城市政府财 政收入的一般预算收入来源。A. 利润 收入C. 政府公债D. 税收收入 Z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A. 外部性 B. 公共物品 C. 非对称信息 D. 垄断势力的存在 Z在我国城市中,下列的()属 于城市政治参与主体。A. 市政协B. 市 民D. 城市居委会 Z组织与各成员均善于学习的指的是 ()。A. 全过程学习B. 团体学习C. 全员学习D. 终身学习 Z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 主要以()为主。A. 军事功能C. 政 治功能 Z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 括()。A. 市人大B. 中共市委D. 市 政府 Z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 括()。A. 市法院B. 中共市委C. 市 检察院D. 市政府Z在我国,市人民团 体特指()。A. 市妇联B. 市共青团 D. 市工会 Z中共市委对()起着领导作用,处 于领导地位。A. 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 法院C.市人民检察院D.市人大 Z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 控具有()的特征。A.以“间接性” 为主C.以“经济性”为主D.具有“公 共物品”属性 Z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 为的假设有()。A. 慈善模式B. 民 主模式 C. 巨物模式Z在市政决策领 导体系中,()在决策中处于核心 地位。D. 中共市委 Z在()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 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D. 衰退型 二、简答题 B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 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 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 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B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合考虑 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土 地利用规划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开 发土地的经济价值,严格受市场调节。 规划很大程度上应建立在市场基础之 上、由市场引导,规划结果是适应这种 引导的结果。同时,土地利用涉及各方 面利益,除经济目标外,还必须考虑社 会和环境生态效益与目标,这在很大程 度上须由国家立法、政府方针、政策来 控制完成。(3)动态原则。土地利用规 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 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 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 用土地的障碍。(4)协调原则。土地利 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 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 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效贯彻实施。 C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答:(1)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 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 发展条件;(2)战略愿景,城市的战 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 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3)重点战略, 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 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 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 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 领域的战略举措;(4)战略措施,战略 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 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5)战略反馈。 C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答:(1)综合性;(2)法治性、政策性; (3)地方性;(4)长期性、经常性;(5) 实践性。 C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 容? 答:(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 (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3) 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4)加 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5)制定城市人 口发展战略和规划。 C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 答:(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2) 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信 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W我国市民参政的内容是什么? 答:(1)市民的政治参与,主要包括行 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政治权利和 自由权利,履行公民和市民的政治义 务,参与和支持城市立法机关、行政机 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决策,向政府及其 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维护市 民的合法权益,监督城市党政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的政治行为,实现市民当家作 主的民主权利,促进市政管理的法制 化、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2)市民的 行政参与,主要包括参与城市政府的行 政决策,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 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及其公 务员的违法失职和渎职行为,行使监督 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参与城市的规 划、建设和管理活动,维护城市公共设 施和公共财产的安全,改善城市公共服 务;促进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 现代化。(3)市民的社会参与,主要包 括参与城市社区、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和 其他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事社区服 务、拥军优属、残疾人援助和义工活动, 参与城市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医 疗卫生、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公共管理和 公共服务。 W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 题? 答:(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2) 协议出让,政府让利;(3)生地出让, 效益粗放;(4)有地没人用,有人没地 用; W我国城市经济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1)区域性。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 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对本城市区域范围 内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因 此,城市经济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区域经 济管理。(2)综合性。城市经济管理既 包括城市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 换、消费的各个环节,又包括城市的各 个经济部门、各类企业,是对城市经济 各环节、各部门、各企业的平衡、协调 和控制。城市政府要在城市经济各环 节、各部门、各企业加强自身管理的基 础上,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管 理,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3) 两面性。所谓两面性是指,城市经济管 理既要服从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 政策,服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维护国 家的整体利益;又要从本市的实际情况 出发,把国家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利益与 本市的实际需要、实际可能及正当的局 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的经济发 展与本市的城市性质相适应,以避免城 市经济的盲目畸形发展,实现城市经济 结构的合理化和城市经济功能的优化。 (4)二重性。城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 是指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W我国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 么? 答:(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和规划;(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 经济管理体制;(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 市经济结构;(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 发展规模;(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 间接管理和服务;(6)规划、建设和管 理好市政公用设施;(7)注重全市就业 情况。 X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 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 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2)再利 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 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 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3)资源化原则, 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 再生利用或资源化。 X学习型政府组织具有哪些特征? 答:(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意愿, 即组织的共同构想;(2)组织与各成员 均善于学习;(3)组织结构扁平化;(4) 组织具备极强的自我创造力;(5)弹性 化的组织结构;(6)能够实现充分的自 主管理。 1

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

试述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 现代各国政府事实上都面临一种无法回避的挑战:社会公众一方面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又希望政府避免公共开支过大,在不加重税费的前提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就对政府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20年来,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以及摆脱财政困境和提高政府效率,一股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席卷了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全世界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治道变革运动。在政府改革方面,主要趋向就是精简和重组政府机构、精简人员、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运作机制、还权于市场、公民组织与公民个人。在这一股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中,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最基本趋势。它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以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为理论基础在西方公共管理学界形成的。这一管理思想对西方各国的政府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市场机制改造政府、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推动了传统的韦伯官僚制模式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的转变。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国家的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英、美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行政架构、管理理念和服务范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大大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新公共管理思想所形成的这股强大的公共行政改革力量,也正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许

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管理改革。 因此,总结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进程,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思想——新公共管理模式,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分析,来不断地探寻未来行政改革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管理的绩效。 一、我国行政改革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我国自建国以来,随着国家建设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其行政组织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改革基本上是围绕着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的重点目标而展开的,其基本的形式也是世界通用的,如调整结构和精简人员,以及后来的转变政府职能等等。这些变革,反映了我国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对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认识和不断发展。但是,这些变革并未完全取得预期的成效,特别是1998年以前的数次行政机构改革,相反而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某些弊病和不足,因而严重影响了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并且不约而同地出现和形成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合并——分开——再合并——再分开”和“权力上收——下放——再上收——再下放”的三个循环怪圈。因此,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探索未来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行政管理的效能,深化改革开放,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大业,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市政复习知识点

现代市政学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 1、1688年英国革命是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 2、1909年晚晴政府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3、1911年,江苏省临时参议会制定了《江苏暂行市乡制》。 4、1954我国又颁布《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5、1982年,我国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改革地区制度,实行地市合并,采取市领 导县体制。 6、市政的内涵: (1)市政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权力机关; (2)市政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公共政策; (3)市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公共利益; (4)市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7、1918年广州设立“市政公所”,1912年设“市政厅”,1925年设“市”,拉开 了中国设市城市(建设市)设置和发展的序幕。 8、(1)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100万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50万之间的城市。 小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20万以下的城市。 (2)2010年新的划分标准: 50万以下小城市 50---100万中等城市 100---300万大城市 300—1000万特大城市 1000万以上巨型城市 9、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1)市长——议会制 (2)议会——市长制 (3)市议会制 (4)市委员会制 (5)市经理制 10、我国基层城市管理体制经历了以单位制为主到以街居制为主再向社区制转变 的历史过程。 11、在规划实践中,我国古代城市布局经历了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的转变。 12、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S.Y.马塔提出了“带形城市”理论。 13、1902年,英国记者霍华德修订并再版了《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提出了 “田园城市”的理论。 14、1922年,英国伦敦规划委员会总顾问昂温受“田园城市”理论的启示,提 出了“卫星城市”理论。 15、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于1942年出版了《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未来》一书, 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

0715市政学作业答案闭卷考整理

0715市政学闭卷考作业答案整理(按照拼音顺序) [单选题]把市政看作是国家整个地方政权的组成部分,这种看法属于(A:城市政权说)。牋 [单选题]城市常住人口是指(B: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人口)。牋 [单选题]城市的共同功能是(A:为城市生产、生活和提高人的素质提供服务的功能)牋 [单选题]城市的权力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是我国(牋C.市政体制的核心?)。牋[单选题]城市复杂的社会生活结构决定了西方国家市政职能( B.内容的广泛性) [单选题]城市公共财政的首要职能是( B.资源配置职能) [单选题]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叠加性发展)。牋 [单选题]城市环境中人类活动及其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性质是(C:对立统一)。牋 [单选题]城市教育管理过程的第一步是(A:教育预测)。牋 [单选题]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最显著特征是(A:人口与物质的高聚集性)牋 [单选题]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的及其相互关系,称为(A:城市的社会结构)。牋 [单选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B.生态结构变化) [单选题]城市生态系统组成要素主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同时还包括( D.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 [单选题]城市税收征收管理的根本作用是(A:实现城市税收分配关系)。牋 [单选题]城市文化活动最基本的构成是(D:群众性文化行为)。牋 [单选题]城市政府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决策、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属于(C:城市经济管理)。牋 [单选题]城市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而引起的财政收支是(A:公共财政收支)。牋 [单选题]从狭义的上讲,市政主体是指( C: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 )。牋 [单选题]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类第三次大分工是( C:商人阶层的出现 )。牋 [单选题]衡量市政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是( A.市政绩效) [单选题]具有垄断性质的城市土地市场是(A:一级市场)。牋 [单选题]认为市政是指城市政权,这是从哪个角度讲市政的(D:从政权角度)。 [单选题]社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D.服务社区居民) [单选题]失业保险管理的特点是普遍性、强制性和( B.互济性) [单选题]市政绩效对市政管理实绩的测量主要属于( B.定量测量) [单选题]市政主体是指(A:城市政权机关)。牋 [单选题]特大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D:100万以上的城市)。牋 [单选题]我国城市效仿西方设置市建制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在( A.清朝末年) [单选题]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C:市人民代表大会制)。牋 [单选题]我国市政体制中属于核心领导地位的是(D市党委 ) [单选题]西方国家的市长和市议员的产生方式是通过选民( C.直接选举)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是(牋燘:确定城市性质、发展方向??。牋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旧城改造内容的是(C:保护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牋 [单选题]下列国家中实行市经理制的是(D:美国)。牋 [单选题]下列机构中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是(D:城市建设委员会)。牋 [单选题]下列监测类型用于监测污染大户的是(B:污染源监测)。牋 [单选题]兴办基础教育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基础教育事业经费应该( C.以财政拨款为主) [单选题]一般来说,在各类大城市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的(C:经济结构)。牋 [单选题]在城市公共交通中,速度快,载客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交通工具是(B:地铁)。牋 [单选题]在地域范围上,市政由以往单独管辖城市市区,发展到还管辖周围广阔的乡村地区,出现“城乡共治”局面是在(A.公元前6世纪的古罗马时代) [单选题]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私人被授权进行投资建设,完工之后在一定期限内由私人经营管理,利润为私人所有,到期之后再将项目移交给政府部门,这称之为(授予特许权) [单选题]在三位一体的市政控制体制中,领导控制的重点是( D.资源调配) [单选题]在我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产生于(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牋 )。牋

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

.. . . 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 现代各国政府事实上都面临一种无法回避的挑战:社会公众一面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另一面又希望政府避免公共开支过大,在不加重税费的前提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就对政府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20年来,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以及摆脱财政困境和提高政府效率,一股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席卷了西发达,几乎全世界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治道变革运动。在政府改革面,主要趋向就是精简和重组政府机构、精简人员、转变政府职能、改变运作机制、还权于市场、公民组织与公民个人。在这一股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中,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成为西政府改革的最基本趋势。它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以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为理论基础在西公共管理学界形成的。这一管理思想对西各国的政府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市场机制改造政府、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推动了传统的韦伯官僚制模式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政府管理新模式的转变。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的普遍展开,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英、美等多西发达的政府行政架构、管理理念和服务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的公共管理水平,大大促进了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新公共管理思想所形成的这股强大的公共行政改革力量,也正越来越 .. . word.

多地影响到多发展中的政府管理改革。 因此,总结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进程,学习和借鉴西公共行政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思想——新公共管理模式,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分析,来不断地探寻未来行政改革的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管理的绩效。 一、我国行政改革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我国自建国以来,随着建设情况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其行政组织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改革基本上是围绕着调整中央与地的关系,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的重点目标而展开的,其基本的形式也是世界通用的,如调整结构和精简人员,以及后来的转变政府职能等等。这些变革,反映了我国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对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认识和不断发展。但是,这些变革并未完全取得预期的成效,特别是1998年以前的数次行政机构改革,相反而在某些面强化了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某些弊病和不足,因而重影响了行政管理职能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并且不约而同地出现和形成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合并——分开——再合并——再分开”和“权力上收——下放——再上收——再下放”的三个循环怪圈。因此,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探索未来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行政管理的效能,深化改革开放,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大业,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同世界上其他的改革相比,我国的行政改革还远没有达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

现代市政学 1.市政的含义:指城市的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促进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公共问题、有效地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城市公民、利益群体等对公共政策的各种影响活动。 2.市政的特征: (1)政治性,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2)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3)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4))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它更是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 (5)双重性,市政要力求将国家整体利益和本市局部利益协调一致,其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 3.现代市政发展的趋势: (1.)市政问题复杂化(2)市政职能的变化 (3)政府的角色改变(4)市政管理手段现代化 4.城市的发展阶段:(1)原始城市阶段(2)封建城市阶段 (3)近代城市阶(4)现代城市阶段 5.城市的含义:城市是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人口为主,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 济、地理概念。 6.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 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 形态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的改变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 意识上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 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4.) 市场化是城市化的作用机制(5).制度性安排是城市化的 现实支撑 8.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在发展动力上,采取以政策型调控为主,工业化带动为主的机制 (2).在发展模式上,出现“乡村城镇化”和“人口城市化”的双重模式(3.)在发展形态上,出现了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移的半城市化现象 (4.)在发展布局上,出现城市地区分布不均衡现象 9.城乡一体化概念: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内容。 10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1 )坚持与产业升级同步提高、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原则 (2 )坚持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的原则 (3).注重城市化内涵发展、坚持提高竞争力的原则 (4).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适宜人居的绿色城市化原则

西南大学行政管理2011-市政学作业

市政学 题目:1、案例分析 案例原文 某市原主管城市建设职能的部门是城建局,为了适应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协调城建局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市政府成立了城市建设委员会。后来市政府为加强对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又在市政府办公厅成立了城市建设科,协助城建委和城建局的关系。一个城市三个机构主管城市建设职能,结果职责不清、互相扯皮的事层出不穷,有利的事大家抢着干,有困难的则互相推诿。而且属于处级单位的城建委和城建局要向政府请示汇报工作,还要通过市政府城建科这一科级单机构,又多了一个层次。这样事与愿违,严重影响了该市城市建设的发展。 问题:(1)城市政府机构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2)分析案例中某市机构设置中违背了什么原则?应如何处理? 答:(1)实现市政组织机构设置的科学化必须遵循完整统一的原则,首先是行政组织的职能目标要完整统一。这就是说,市政组织机构设置时要实行目标归类,同类行政目标应归并于一个市政职能机构承担。(2)某市在设置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时,恰恰违背了完整统一原则。同一城市建设职能目标设置了二个(三个)机构分别承担,相互扯皮、争功倭过在所难免。原本是想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结果事与愿违。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该市为了协调矛盾双方的关系而增设专门的城市建设办公室是错上加错,不仅不能消除矛盾,而且使矛盾更多更复杂。解决的办法就是成立统一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 题目:2、分析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机关的领导作用主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答: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城市政权的领导者,但城市党组织本身并不是城市国家政权机构,它并不直接、具体地管理城市事务,而是体现为市委对城市和城市政权机构的领导,市委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领导。政治领导主要指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上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主要干部。 (2)思想领导。指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全党和全体人民,提高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 (3)组织领导,指通过党组织的工作,使党和广大群众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党的目标。 题目: 3.我国市政体制的主要形式是( )。 A:市政治协商会议制 B:中共市委领导下的多党参政制 C:市人民代表大会制 D:市委员会制 批阅:正确答案:C 题目: 1.认为市政是指城市政权,这是从哪个角度讲市政的( )。 A:从政治角度 B:从行政角度 C:从政策角度 D:从政权角度 批阅:正确答案:D 题目: 2、从狭义的上讲,市政主体是指( )。 A:城市政权机构中的权力机关 B:城市政权机构中的司法机关 C: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 D:城市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 批阅:正确答案:C 题目:4.在我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产生于( )。 A:中共市党代表大会 B:中共市委员会全体会议 C:中共市常委全体会议 D: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 批阅:正确答案:D

现代城市管理学试题一

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题答在空格内,每空分,共10分) 1.与乡村相区别_____ 、_____ 、_____ 是城市的三大基本特征。 2.根据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德的观点,城市化i包括人口和非农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_____ 转化为_____ 的地域推进过程。 3._____ 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城市_____ 的集中反映。 4._____ 、_____ 、_____ 是城市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三个条件。 5.市民参政的三个途径分别是_____ 、_____ 、_____ 。 6.现代城市管理是指依法管理或参与管理城市地区_____ 的有效活动,属于公共管理范畴。 7.我国在城市地区设置的地方政府单位有_____ 、_____ 、_____ 。 8.经济区一般以城市为中心,以_____为骨架,以城乡间、城际间的分工协作和经济文化交流为基础。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家建设部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我国的城市规划分为三种类型:城市总体规划_____ 、_____ 、_____ 城市详细规划。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美国市政体制的“强市长制”指的是( )。 a.市委员会制 b.市议会制 c.市长议会制 d.市经理制 2.我国城市权力的核心在( )。 a.中共市委 b.市人大 c.市政协 d.市政府 3.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产生于()。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4.英国学者霍华德的规划思想对当今城市发展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他的理论是( )。 a.“田园城市”理论 b.卫星城市理论 c.邻里单位理论 d.“中心地”理论 5.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核心是( )。 a.规划布局 b.设施配套 c.综合开发 d.开发计划 6.每届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为( )。 a.1年 b.两年 c .3年 d.5年

现代市政学复习资料(2015-2016)

市政学复习资料 1、随着市政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城市管理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其发展的依据是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市政的科学管理又取决于市政的管理科学,这就是市政学,它也因此被称为城市现代化的“金钥匙”。P10 2、市政学: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P10 3、城市群: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者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城市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种集合体称为城市群。P38 4、市政职能:是指狭义上的城市政府即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P68 5、市政职能的主要特征P68 (1)从历史变迁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动态性和扩张性 (2)从职能内容和实现方式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3)从城市地位表现来看,市政职能具有双重性和差异性 (4)从城市发展的要求来看,市政职能具有规范性和服务性 6、市政体制内涵的具体理解P81 (1)市政体制的核心是权责配置问题。 (2)市政体制的特点:差异性、多样性、动态性。 (3)市政体制的基本要求:市政体制是处理和规范城市内外各种关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表现形式,法制化是市政体制的基本要求,是市政体制走向规范和成熟的标志。 7、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点P85 (1)多数城市不辖区县,市县分离,建制性质单一 (2)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普遍拥有自治权力 (3)市政体制类型多样,形式灵活 (4)城市官员一般有市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5)大量利益集团和非营利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参与作用 8、我国市政体制的特点P91 (1)城乡合治,建制性质双重 (2)不同建制,行政地位不一 (3)组织设置,结构形式同一 (4)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