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1998年3月就职,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本届政府初期,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国内产业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1998、1999年连续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进,顽强拼搏,战胜种种困难,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五年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重要步伐。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传统工业改造

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国家税收连年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8651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91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053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399亿美元增加到2864亿美元。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万亿元,特别是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形成3.28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办成不少多年想办而没有力量办的大事。社会生产力跃上新台阶,国家的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我们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五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3562亿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相当于1950年到1997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的总和。一批重大水利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和竣工。江河堤防加固工程开工3.5万公里,完成了长达3500多公里的长江干堤和近千公里的黄河堤防加固工程,防洪能力大大增强。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即将完成,黄河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投入运行,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交通建设空前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五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12343亿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是1950年到1997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总和的1.7倍。公路通车里程由1997年的123万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17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4771公里增加到2.52万公里,从居世界第三十九位跃升到第二位。铁路营运里程由65969公里增加到71500公里;五年建成新线5944公里,复线4603公里,电气化线路5704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50个。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44亿吨。邮电通信建设突飞猛进。长途光缆线路长度由1997年的15万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47万公里;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由8354万户增加到4.21亿户,居世界首位。能源建设继续加强。发电装机容量由1997年的2.54亿千瓦增加到

2002年的3.53亿千瓦。城市规划和公用设施建设明显加强,许多城市面貌有很大改观。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年来,国家通过加大建设投入、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实施优惠财税政策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新开工建设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干线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等工程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公路、中小型水利、人畜饮水和科技、教育设施建设加快。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五年全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5800亿元,是1950年到1997年投入总和的1.7倍。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五年内,全国造林面积2787万公顷,封山育林3153万公顷,退耕还林382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治理沙化土地570万公顷。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资源保护取得新进展。地质调查成果丰硕。防灾减灾成效明显。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6.45‰,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时期。

五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公有制经济在调整和改革中发展壮大,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取得成效。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控制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和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国有中小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城乡集

体经济得到新的发展。股份制经济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扩大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展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公用服务和能源、交通领域价格改革不断深化。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现代流通和营销方式不断拓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全国先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击走私、骗税骗汇、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行动,对文化、旅游、建筑、集贸等市场和安全生产秩序进行专项整治。依法查处了一大批经济违法案件,惩治了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分子。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逐步改善。

——金融、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逐步完善金融调控方式。改革了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保险监管体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不断推进,中小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得到优化。整顿和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重要进展。坚持“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证券业在逐步规范中发展。保险业改革不断深化。清理和撤销了农村合作基金会。依法取缔社会乱办金融等违法活动。金融监管逐步加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成效,银行不良资产比例逐步降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财政体制在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实行了所得税分享改革。中央和省两级实行部门预算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改革成效显著。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方式实现多样化,初步建立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国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已逐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建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积累资金124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社会保障体系的加快建设,为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对外贸易连续跨上几个台阶。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3252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8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十位上升到第五位;出口总额由1828亿美元增加到3256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稳步发展,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大幅度增加。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超过1979年到1997年的总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吸收外资明显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不断扩大。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信守承诺,履行义务,行使权利,赢得较好声誉,促进了对外合作。

五年来,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成就突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完成、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实验工程建成、超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

机研制成功、“神舟”系列飞船试验成功等,标志着我国在相关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明显加快。五年获得国家登记的科技成果14万多项,授予专利权52万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一批可喜成果。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人口地区覆盖率,由1997年的65%提高到2002年的91%。高中阶段教育得到加强。高等学校从1999年起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考录取率从36%提高到59%;2002年高等学校在校生1600万人,是1997年的2.3倍;五年内全国本专科毕业生1300万人,毕业研究生31万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新建和改建学生公寓4800万平方米,超过1950年到1997年的建设总规模。基本建成结构比较完整、专业门类齐全的职业和成人教育体系。特殊教育、早期教育得到重视。民办教育迅速发展。素质教育不断加强,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五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各级政府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逐步推行。城市社区建设继续发展。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行政,政府法制建设进程加快。五年间,国务院提出法律议案50件,颁布行政法规150件;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对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756件行政法规进行全面清理,废止71件,宣布失效80件。国务院各部门共清理涉外规章和有关政策规定2300件,废

止830件,修订325件。普法宣传教育深入进行,公民的法制观念增强。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强化行政监察、审计和经济监督,在推进依法行政、反腐倡廉和查处大案要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陆地行政区的界线勘定任务全面完成,海域勘界工作全面铺开。社团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坚决取缔邪教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状况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增强。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深入开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展开。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加强。科学知识进一步普及,科学精神得到弘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全面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文化、卫生、体育领域改革和发展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和各类专项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文化馆等。文物保护和档案工作取得新成绩。“扫黄”、“打非”斗争不断深入。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城乡卫生工作得到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取得成效。加强灾后防病防疫工作,实现了特大洪涝灾害之后无大疫。颁布并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开展。残疾人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展开,竞技体育屡创佳绩。五年间,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共获得485个世界冠军,创造世界纪录193次。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上海赢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得到加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得到保障。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侨务政策继续落实,侨务工作不断加强。

五年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160元增加到2002年的7703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90元增加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4.6万亿元增加到8.7万亿元。居民拥有的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也有较多增加。农村贫困人口由4960万人减少到2820万人。这五年,在经济较快增长、物价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市场繁荣,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97年的2.73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4.1万亿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7.8平方米增加到近2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2.5平方米增加到26.5平方米。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进一步普及,电脑、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居民家庭。公共服务设施、人均绿地面积不断扩大。法定节日假期增加,外出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消费明显增多。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2002年达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我们这样一个近13亿人口的国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五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军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继续加强,国防实力和军队防卫作战能力提高。如期完成裁减员额50万的任务。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有效。后勤保障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支持经济建设和抗灾抢险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防科研得到加强,国防科技工业有了新发展。国防动员工作不断进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加强。

五年来,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继香港回归祖国之后,1999年12月我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坚持“一国两制”方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得到贯彻执行。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香港、澳门社会经济稳定。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同“台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推动两岸交流与往来,推进两岸“三通”,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做了大量工作。

五年来,外交工作开创新局面。面对国际局势的复杂变化,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不断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促进了地区稳定和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启动,与东盟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加强。我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性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挫败了外部势力干涉我国内政的图谋,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并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各位代表!

过去五年,“九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五”计划开局良好。这五年,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五年;是国家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是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的五年。本届政府认真履行职责,为促进国家繁荣、增进人民福祉,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五年来,我们的主要工作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要着眼于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敏锐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增强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几年,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我们采取的最重要举措,就是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紧缩趋势,并在实践中适时完善政策措施,把握调控力度,确保取得成效。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和量入为出,是经济工作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是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特殊政策。我们始终坚持经常性预算不打赤字,建设性预算赤字不突破年初确定的规模。在银行存款增加较多、物资供给充裕、物价持续负增长、利率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发行国债搞建设既可以利用闲置生产能力,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一举多得。在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使用中,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科技教育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注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强国债项目管理,防止重复建设和过度超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重视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主要是努力增加城乡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1999年以来,三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实施年终一次性奖金制度,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待遇。较大幅度地提高各类社会保障对象补助标准。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努力形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双拉动。

这几年宏观调控的成功,还在于高度重视做好金融工作,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保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持,又防止盲目放松银行信贷。银行优先为国债项目提供配套贷款,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贷款需要。根据资金供求变化和经济发展需要,1998年以来五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发展居民住房、助学等消费信贷,2002年末消费贷款余额达1.07万亿元。这些措施,对增加企业投资、扩大居民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

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较快增长,培植和扩大了财源。同时,由于不断完善财税体制,加强税收征管,中央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除税收返还和体制性补助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由1997年的664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4025

亿元,五年共计12319亿元,其中用于地方“两个确保”和“低保”的资金1777亿元,用于地方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1755亿元。这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地区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使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发展必须有新思路,有市场、有效益的速度,才是真正的、健康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的新情况下,必须坚决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们注意把各方面主要精力引导到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我们坚持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着力抓好调整产业结构这个关键。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在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调整结构的必然选择,既可以消除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又可以带动装备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质量第一。严格控制新上加工工业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组织实施了1000多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在短期内实现了产业化。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作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体系。通过推进改革开放和加大投入,使我国信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三是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采取国债贴息、改进技改项目审批等办法,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五年全国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66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67%。一批大型企业走出了依靠自身力量提升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的新路子。同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纺织行业为突破口,逐步扩大到煤炭、

冶金、建材、石化、制糖等行业,关闭了一大批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了一大批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了部分过剩生产能力。四是努力发展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改善发展环境,推行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使传统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支持和鼓励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提高产品质量是兴国之道,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根本之策。我们通过采用国际标准,推广先进技术,加强认证认可工作,强化质量管理,使各行各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三)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近几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就会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甚至危及国民经济全局。我们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了很大功夫。

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支持、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同时,抓住粮食供给充足的有利时机,实施退耕还林,既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又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因地制宜,不搞行政命令,尊重农民意愿。

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购销市场化是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但在改革步骤上,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力,积极稳步地推进。1997年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等政策。1998年进一步提出“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实行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2001年,在粮食主产区继续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同时,放开主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收到明显效果。国家为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投入了很大数量的资金。棉花购销市场化改革也不断深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为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2000年起,在安徽等地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试点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点地区农民负担平均减轻30%。今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支持这项改革的资金将达305亿元。同时,进行了乡镇机构、农村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配套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改由县财政统一管理,以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场伟大变革,对保障农民减负增收、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得到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

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这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五年来,国家财政支持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达4077亿元,比前五年累计增加1852亿元。我们还将部分国债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重点支持了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农村电网改造、国家储备粮库等方面建设,还支持了农业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认真落实并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制定和实施新世纪头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五年间,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达480亿元,通过贴息方式安排扶贫贷款770亿元,都比以前明显增加。坚持开展东部和西部地区协作扶贫。经过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

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们坚持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支持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清理和纠正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乱收费,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引导和管理。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本届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倾注了极大精力,取得了积极成效。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四)坚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加强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不坚决推进改革,国有企业就没有出路。五年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知难而进,敢于碰硬,加大工作力度,打了一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

一是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积极推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分配、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上市。五年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境内外新增上市公司442家,累计筹资7436亿元,包括境外筹资352亿美元。二是建立企

业优胜劣汰的机制。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支持具有优势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做强做大,使他们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同时,国家制定了妥善安置职工、对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经国务院批准核销企业银行呆坏账等政策规定,使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平稳地实施破产关闭,形成了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机制。三是减轻企业负担和历史包袱。结合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确定对符合条件的58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实施债转股的企业,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多数已扭亏为盈。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企业冗员过多、企业办社会等问题。四是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强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五是大力加强企业外部监管。国务院先后向192个重点国有企业以及一批国有金融机构派出了监事会,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领导人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这些对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至关重要的是,坚持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方针,切实搞好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两次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相继制定和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下岗分流人员,通过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代缴社会保险,促进实现再就业。对关闭破产企业,首先要妥善安置职工。1998年以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达2700多万人,90%以上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先后有1800多万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了再就业。同时,逐步完善“三条保障线”。各级政府逐年增加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方面的资金投入,2002年中央财政用于“两个确保”和“低保”的资金达59

4亿元,是1998年的6.2倍。从2001年起,在辽宁全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为在全国逐步推广积累了经验。

实践表明,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相互配套的完整体系。只有全面贯彻执行,才能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实现。

(五)坚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壮大自己。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变挑战为机遇,开创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这几年,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扩大出口的努力。1998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一度出现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果断采取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着力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质量和档次。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提高口岸管理水平和通关能力。由于措施得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出口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进口了大量国内急需的设备、技术和短缺原材料,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实践证明,稳定人民币汇率、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决策和措施是正确的。

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到境外投资办企业,带动设备、零部件出口和劳务输出。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合作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开展带资承

包,投资经营,提供无息、低息贷款。这样,既有利于巩固传统友谊,又有利于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意义重大。

根据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我们抓住机遇,积极扩大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吸收外资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几年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交通、通信设施等硬环境大为改观;努力完善法制,提高政策透明度,提供优质服务,软环境也有很大改进。这是增强对外资吸引力的根本有效之举。

(六)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国民素质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几年,我们始终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极其重要的任务,主要从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较大幅度地增加科技、教育投入。五年来,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累计2500亿元,比前五年增长一倍多。全国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从1997年的509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6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0.64%提高到1.13%。中央财政较多地增加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专项投入。科研条件的明显改善,促进了科技创新。200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366亿元,是1997年的1.8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5%提高到3.3%。从1998年起,中央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仅此一项五年增加489亿元。中央财政还安排了大量资金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拖欠、中小学危房改造等问题。同时,建立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助学政策体系,努力使家庭生活困难学生不失学。

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1999年以来,先后对国务院部门所属和省级所属应用型科研机构进行企业化转制的改革,对有条件的公益类科研机构也进行了多种形式面向市场的改革,初步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有效机制。实行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正在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通过改革,企业正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科研机构、大学和地方的科技力量不断增强。采取“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形式,对高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政府管理、以省为主的新体制,开始改变长期以来条块分割、学校规模过小、专业设置过窄的局面,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积极推进课程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完善国家科技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制定技术和管理参与分配的政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科研机构内部积极推行聘用制。奖励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家多次提高教师工资标准,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制定和实施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加强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的制度与措施,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员考试录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与培训制度。完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制度。坚持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资助科研与创业,吸引了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

几年来,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我们始终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投入,从源头抓起,坚持标本兼治。

一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后,总结实施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江河”的基本措施。在重点林区和长江、黄河上中游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在生态脆弱地区有步骤地开展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办法,并总结推广“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的经验。国家向农户无偿提供粮食、种苗和生活补助金,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这对改善生态环境、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江流域实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政策,恢复水面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其中鄱阳湖、洞庭湖还湖面积分别达到880平方公里和600平方公里,实现了千百年来从围湖造田、与湖争地到大规模退田还湖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强化对土地、矿产、淡水、海洋和生物等资源的管理。制定并实施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切实保护耕地。坚决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制止乱采滥挖。海域使用管理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从1999年起,对重点江河全流域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对照版和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对照版和《经济学家》中英文对照版建议多看看,上面的习题最好都亲自做一下,三级没多大难度,充分准备应该可以通过 汉英翻译技巧的培养(transl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应涉及以下内容: 一.要培养对英语的语感和悟性(language intuition – open and alert mind to pick up idioms, specific expressions, etc.); 二.要培养对英语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evaluation capacity – judgment); 三.要培养对英语的洞察能力和剖析能力(power of observation – insight); 四.要培养对英语细微特征的反应能力(linguistic nuances alertness);- 五.要培养对社会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social-cultural sensitivity –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六.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差别的意识(sens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七.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awareness of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八.要培养对英语“洋为中用”的意识(“use things foreign to serve Chinese purposes”); 九.要培养对英语“学以致用”的意识(apply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your translation); 十.要培养对翻译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思维方式(a multi-tier approach )。 十一.一名称职的翻译工作者必须懂得什么是翻译的真谛(a clear conception of what translation is)。 十二.一名优秀的翻译人员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的视角(great powers of conception)。 各种能力和意识的培养都需要加强翻译意识的锻炼: 第一:要对翻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充分的认识,翻译的对与错、好与坏有时会产生绝

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至2009年)

中国经济“质变时刻” 前言:危机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结构调整已成全局重心,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改善民生 正文: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综合国 际国内经济形势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转变 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做好明年经济工作, 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 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决发展和力司决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 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为此,提出了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 的指导方向:要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 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 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外部倒逼机制形成 这次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 经济陷人衰退,国际贸易增长放缓,外部 环境剧变,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进出口出现双下降,大批外贸加工企业特 别是中小企业因出口订单下降处于停产半 停产状况,导致工业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长期保持的两 位数增长在2008年11月下降至5.4%, 创1990年以来新低。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央出台、实 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把握了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取得了明显成 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我国 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目前全球经济最坏 时期已经过去,开始复苏,这使我国经济 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 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发展方 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 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 式的冲击。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 人们普遍感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 的冲击。感受到我们面临出口难度增大、 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多重压力。

国发〔2012〕13号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 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国发〔2012〕13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中央关于2012年工作部署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现就《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提出部门分工意见如下: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继续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规模和标准,压缩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投入。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计署、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国管局等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管好用好外汇储备。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控。规范各类借贷行为,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机构、环境保护部、审计署等负责) (三)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部、人民银行、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 各位委员: 值此市政协一届五次会议隆重开幕之际,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在过去的一年里,市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优势,利用各位委员的影响,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献策出力,对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对此,我代表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即将召开。提交这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经印发给各位委员,为便于大家讨论和协商,更好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下面,我对《报告》的起草情况、主要内容及相关问题作以说明。 一、关于《报告》的起草情况 市政府对《报告》的起草工作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以我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和秘书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市政府研究室牵头,从市政府办、计委、经贸委、农委、财政局、乡企局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专门起草班子。根据“两会”总体要求,制定了《报告》起草工作方案,分阶段安排了起草工作日程。我和几位副市长、秘书长与《报告》起草组的同志认真研究了起草工作的指导思想、《报告》的结构框架和主体内容,并召开政府常务会对《报告》的提纲进行了专题讨论。同时,政府研究室及相关部门的同志有重点地进行了一些专题调研,进一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报告》的初稿,经市政府常务会讨论原则同意后,起草组又进行了认真修改。然后,分别呈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并印发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按照反馈的意见 。 亿元,同比增长%;投资超亿元项目个,超五千万元个,盘活存量资产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 万美元,分别增长204.5%和155%。 五是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根本,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全市已有439个国有企业全部退出竞争性领域,占应退国有企业的52.2%。农村税费、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取得新成效。六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基点,同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户,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户,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8.5%,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和计划生育等事业健康发展。 七是以“一园三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市本级发展步伐。市直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利税亿元,分别增长15.7%和20.4%。市本级全口径财政收入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分别增长14.97%和14.22%。工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用,共引进1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5个。 八是以开展“两风”建设为动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市行政审批中心正式运行,行政审批项目由项减少到项。全年共向上争取资金亿元,争取各类项目110个。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报告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实施办法》。深入开展了为受灾农民办10件实事活动,共为灾民筹集口粮吨,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万元,组织支农储蓄亿元,社会秩序井然,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知全市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对财政的支撑能力还比较弱。二是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成本加大,生产要素不齐不强,资金、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牵制和影响我们积聚发展后劲的进程。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脱贫解困、城镇就业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面临诸多难题。四是企业改制不到位,改而不活、活而不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五是发展环境还不够优良,“中梗阻”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审批程序烦琐、以权勒卡谋私等问题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外商对我们的评价还不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浴火重生的五年。五年来,面对经济断崖式下滑的严重困难局面,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特别是2014年9月,党中央对省委领导班子进行改组式的重大调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坚强领导下,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实现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退出煤炭产能4590万吨,率先实施煤炭减量化生产。 ——转型综改开创新局面。打出转型综改“组合拳”。稳步推进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成立转型综改示范区,批准新设15个省级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率先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开展“1+9”专项行动。制定实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办法。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 ——动能转换取得新突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碳纤维、笔尖钢、高铁轮轴钢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五个一批”。实施“十大创新行动”,大力开展“双创”活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14个配套文件。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实施“东融南承西联北拓”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实施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开展山西品牌中华行、丝路行活动。启动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成功开通中欧、中亚班列。太原武宿机场进入全国繁忙机场行列。 ——“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果。五年出台50项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0亿公斤左右。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增效工程。以省级战略推动农谷建设。累计退出4800个贫困村,27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3.6%下降到3.9%,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967元增加到7330元。脱贫攻坚首战首胜、再战再胜。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全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2个百分点。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顺利实施。推动“五规合一”。狠抓“铁、公、机”“岸、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同、运城、五台山航空口岸开放和中鼎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增长67.2%,4G电话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达到61.5%。 ——文化建设实现新发展。持续推进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编纂出版《山西文华》。一批优秀成果获“文华大奖”等国家级奖项。实施重大文化传承工程。竞技体育蓬勃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38万亿元用于民生福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高等教育“133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新增6所本科院校,实现设区市本科层次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全覆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8.8%。全面加强就业工作,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成为全国典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省政府每年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完成国家下达的“大气十条”目标任务。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五水同治”。以汾河谷地为中心的地下水位连续10年回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累计下降19%。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133件、政协提案4020件。省市县三级行政机构权力清单、

200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0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2001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国将实施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过去五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达8940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8.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在经济持续增长和效益改善的基础上,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达1338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6.5%。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工业生

产能力取得成效,重点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推进。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境内外上市。企业扭亏增盈成效显著,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为1997年的2.9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基本实现。在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私营、个体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继续推进,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迅速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财税体制继续完善。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城镇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等方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2000年进出口总额达4743亿美元,其中出口2492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69%和67%。出口商品结构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提高。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吸收外资规模增大、质量提高。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9.6%。国家外汇储备2000年底达1656亿美元,比1995年底增加920亿美元。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分别达到2253元和628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4.7%和5.7%。市场商品丰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0.6%。城乡居民住房、电信和用电等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五年增长1倍多,股票、债券等其他金融资产迅速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

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篇一:我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看法暨建议】我对政府工作报告 征求意见稿的看法暨建议 四川省人大代表:翟峰 今天,即在2007年的前夕,我收到省政府传来的省十届五次人大 会上省长将要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用了整整一上午 时间认真阅读,并在结合平常的视察和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有了对 政府工作报告的“2006年工作回顾、07年工作安排和政府自身建设” 这三大块的结构安排以及对报告的内容表示赞同的明确态度。 首先,我把对政府工作报告初稿表示赞同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报告重点突出。报告在全面、客观总结和分析06年工作的基础上,以接近三分之二的篇幅突出了07年工作安排和政府07年的自 身建设。这样写,不仅重点突出,而且也说明了政府工作更注重在 新一年的落实上下功夫。 二是报告对06年的工作回顾实事求是。报告对06年省政府在“一 三产业发展势态、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生 态建设和环保进展、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政治稳定” 这七个方面的工作,以及对06年政府工作面临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尚未根本改变、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市场经济还待完善、政府职能 和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这四个方面的困难都作了实事求是地阐述和 分析,报告中所写的与我们人大代表在实际工作中的观察是一致的。三是报告对07年的工作安排既着眼于高起点,又立足于全省工作的实际。报告围绕“党的十七大召开,努力建设西部经济和文化强省, 建设法治四川、和谐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这些高目标安排07年的工作和政府的自身建设,所列的工作安排的10个方面和自身建 设的四个方面都立足于能够办得到、实现得了。 鉴于上述,所以我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基本表示满意。我对 报告的修改建议初步有这样几条: 一是按近几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一贯的写法,在报告后面应附上较为 详细的备注解释和说明,这样方便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代表都能 看得明白。如“新五大旅游区”、“四项直补”、“三个百亿工程”、“红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建议译文(北外)

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往往比较死,读起来不够地道。这主要是在翻译过程中,缺乏外国专家的参与(发布前属于国家机密),而国内译者比较谨慎,不敢脱离原文的束缚。下面向大家提供的,是比较灵活的翻译,当然希望同时忠实于原文意思。 星期一, 10/12/2009 - 14:13 —李长栓 说明:有LCS标记的为李长栓的建议,其余均为周蕴仪(Chow Wan Ee)修改 1.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Emplo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nd maintain harmony and peace during development LCS: pursu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harmony and peace LCS: Adopt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a process that emphasizes harmony and peace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LCS: 全面是指从各个方面) LCS: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dopt scientific approaches LCS: Stee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to a scientific course. 4.科学发展 Develop with a scientific approach 5.走科学发展道路 Employ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6.科学民主决策 Rational and democratic decisions Scientific decisions 没什么意义。 LCS: 在此文件中,建议保留scientific。关于科学的含义,有许多争议。 7.中央 The national leadership/the central Party and government authorities(原为:the central authorities) 要看上下文。 8.今年提出GDP增长8%左右的指标 The proposed GDP growth target this year is around 8%. LCS: This year, the GDP growth target is set at round 8%.(强调“提出”) 9.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 Culture and sports made further progress. 10.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Support programs for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challenged persons. LCS: Support program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LCS: 几个词的演变:disabled persons,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challenged persons,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11.我们要发展老龄事业 We will develop old age programs. 或者:…Programmes for the elderly. 12.经济运行中的关键问题

无锡市滨湖区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_DOC版

无锡市滨湖区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6日在无锡市滨湖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区长朱渭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滨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关于2002年工作回顾 2002年,是我们面对各种挑战,战胜各种困难,积极有效开展工作,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成绩的一年。全区人民在中共滨湖区委的领导下,紧紧围

绕全年目标,真抓实干,团结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全区预计完成GDP145亿元,财政收入22.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7%、25.1%、30.4%。农业稳定发展,全年上市蔬菜6万吨,粮油4.3万吨,荤食品2万吨,实现农副业总收入超5亿元,增长6%,完成农业结构调整面积7200亩,粮经比例调整到4.8:5.2。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完成工业纳税销售270亿元,增长27.5%,完成工业投入2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势强劲,实现三产纳税营销132亿元,增长52%,完成三产投入17亿元。开放型经济取得较好成绩,全区合同利用外资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自营出口1.2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8%、95%、20%。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进区游园人数820多万人次,接待旅游总人数30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1%、22%。街道和区有直属经济完成工商两业纳税销售24亿元,国地两税1.5亿元,增幅分别达36%和27%。 城乡建设展示新貌。高浪路等5条城市重点道路工程建设和灵山文化广场、五里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园区建设所涉及的约52万M2各类建筑全面拆迁到位。配合市重点道路工程拆迁和经济园区建设,在蠡园等9个乡镇(开发区)规划了占地2800多亩、总建筑面积近230万M2的13个农民住宅小区,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50万M2,其中13.9万M2的市道路工程拆迁安置房已全面交付使用,一批新的农民住宅小区正在逐步形成。省道苏锡线新安段拓宽、马山东半山公路拓宽、硕放大桥和新安北桥引坡改造等一批道桥建设工程和年初确定的各项村镇建

唐山市遵化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唐山市遵化市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遵化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及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过来五年,是我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跨越发展的五年。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遵、旅游突破、工业强市、龙企富民”发展战略,沉着应对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严峻考验,抢抓机遇,埋头苦干,攻坚克难,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国民经济实力跃上一个大台阶。“十五”末,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2.6亿元,年均增长15.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615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8.33亿元,年均增长51.1%,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市、由吃饭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的“两大转变”。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十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百强中位居第55位,三年之内前进了22位,并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位居第65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板栗、

优质鲜果、食用菌、无公害蔬菜、奶牛、畜禽产品深加工六大特色农业基地加速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2%。畜禽良繁与防疫、信息、农产品检测、金融、市场五大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4家,其中唐山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文明生态村创建取得丰硕成果,创建村达到395个,其中精品村45个。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2.5亿元、利税49.15亿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08倍和8.54倍。五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3.2亿元,是“九五”的2.3倍。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6个,累计完成投资53.4亿元。建龙、港陆两大钢铁企业实施技改扩建项目15个,累计完成投资43.8亿元,产能分别达到180万吨和200万吨,增加值、上缴税金分别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15.7%和42.8%,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热电厂一期竣工投产,热电厂二期完成投入1.7亿元,钢制易拉罐、HAN防爆器材、新型彩砖、长城科贸和平安城食用菌深加工等一大批重点非钢产业项目相继实施。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电力能源、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等非钢产业项目的增加,使我市经济发展的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5亿元,比“九五”末增加1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76亿元,年均增长19.3%。清东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4A级景区,长城旅游公路、环陵公路先后竣工通车,以清东陵

《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 一是内容的全面性。因为政府管的工作面很宽,包括工业、农业、商业、财政、金融、税收、物价、工商、人事、劳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交通、建设、外交、国防、公安、内务等各个方面,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应把政府所管理的工作内容,都写进去。当然,写全面不等于不要突出重点,重点是经济建设要突出写,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写到。所谓重点突出,全面兼顾。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与其他工作报告的区别之处。 二是叙述的概括性。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全面,如果每项工作都展开来写,写得很详细,那势必文字量大,篇幅冗长。因此,写作时,除了必要的数字和有影响的事情外,一般不要详细的例证和繁琐的议论,而是用概括的方法,有系统地有条理地叙述,以节省笔墨。但也要防止不着边际,应该是具体概括、详细得当、条理分明、叙述清楚。 三是程序的民主性。政府工作报告不是一个人的作品,也不是几个人的作品,而是一级政府的集体作业。它的写作(或制作)程序同一般的工作报告不一样。先由写作班子或写作人员执笔,撰写草稿,然后把草稿分送政府领导成员和各个部门征求意见或建议,再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写成修改过的草稿,召开有关会议讨论研究,再补充、修改;修改后再召开会议通过,取得一致性意见,形成正式草稿,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向代表们报告,提请代表们审议,最后经代表审议后再进行修改,大会一致通过,方能成为正式的政府工作报告。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写作过程,既是征求意见,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这里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大事的精神。 四是结构的规范性。政府工作报告虽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但总还有一定的规范可循。不论哪级政府的工作报告,正文不外乎三、四个部分,即工作成绩,存在问题,今后工作意见,也可总结一些经验教训。根据这三、四个部分,考虑报告的结构,有分标题的,有用一二三四隔开的。开头和结尾比较固定。例如,李鹏总理在1997年3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开头是“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做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结尾语,一般是用“各位代表”开行,第二行开始写出号召、要求、希望等简短有力的一段,作为全文的尾语。 对于正文,如果运用小标题的方法,可依据内容与需要重点突出的问题立标,如李鹏总理去年在八届五次人民代表会上的报告,就分了七个小标题:1.1996年国内工作的回顾;2.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3.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4.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各项社会事业;5.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6.确保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与平稳过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7.关于外交工作。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不要求写这么多的重要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有几个写几个。 政府工作报告的一般写作方法。 一、落实人员。政府工作报告通常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几个人合作完成。高层次政府机关一般要临时成立一个写作班子,专门负责文稿的撰写;市、县政府机关虽无专门写作班子,但也明确几个人负责起草文稿;乡、镇一级政府,除秘书或文书负责外,也要一两个人协助,共同完成。

历年参考资料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出现次数

解读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03月05日 16:14来源:凤凰资讯 以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切口,观察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以及政府施政的方向,向来是人们的一个选择。而语言作为行动的直接传递,我们从1979年到2015年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高频词汇的提取,进行分析。 以改革年代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切口,观察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以及政府施政的方向,向来是人们的一个选择。而语言作为行动的直接传递,我们从1979年到2015年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通过高频词汇的提取,进行分析。 在1979年之前的,文革当中那些充满“斗争”的词汇,比如反攻倒算等,在197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后,便从此消失了。改革的字眼,开始出现,而且频率逐渐增多。 经过对历年改革出现频次的梳理发现,经过第一轮改革开放之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改革呼声极为强烈。此后,邓小平南巡之后,新一轮改革出现,改革逐步走向平稳。 但在平稳中,每逢政府换届年,改革便攀升。但十八大之后的2013年,改变了这一规律。从数据的曲线可以看出,2013年之后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出现频率并没有因为是“平年”而减弱,反之逐年增多,今年达到86次。这跟当前政府深化改革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今年作为改革关键年,改革的高频出现,再次释放了改革持续加码的信号。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几乎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价格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军队改革等等,这些都是要继续啃的硬骨头。 与改革相对应的,依法治国等词汇,在上世纪90年开始出现,随之“服务型政府这类词汇,也开始上升。由于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词汇也高调出现。 而经济一直是改革年代的高频词汇。这说明,历年改革的重点,大多集中在发展经济上。于是,我们看到自从199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入GDP的概念,GDP的总量不断增长。此后出现了两个拐点,一个是2012年温家宝总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时,将八年来一直控制在8%左右的增长目标,下调至7.5%。第二个拐点出现在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GDP增长目标再次下调至7%左右。 这是在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确立的。但总理在报告中所谈及的创业、以及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等等,都释放出确立这一目标的自信——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涉及的积极

【府办讲话】在《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府办讲话】在《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上 的讲话 在《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讲话 春节刚过,市政府组织这次座谈会,主要是听取社会各界代表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参加今天座谈会的有市人大代表,政协常委,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企业、学校、文化界、口岸部门的代表和来自基层的社区干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刚才,大家对《报告》及政府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的发言代表了不同层面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期望与要求,非常实在、非常中肯,听后很受启发、很有收获,对《报告》的充实完善很有帮助,也有利于促进市政府各方面工作。对这些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对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谋划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非常重大。政府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由社会各界来评价和检验,要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标准。今年的《报告》在起草过程中,报告起草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方方面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报告》先后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研究讨论,形成了《报告(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便于更好地修改报告、改进政府工作。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和丰富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发表意见的途径和

方式,听取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使行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希望在座各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监督政府工作,通过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信箱以及政府网站等多种渠道提出宝贵意见,积极参政议政,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共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报告起草组要逐条研究,认真吸收采纳,并结合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反馈的意见,对《报告》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努力形成一个体现民心、代表民意、集聚民智、惠及民生的报告,一个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鼓舞斗志、促进团结的报告。对大家的意见,市政府将认真研究,不仅要修改好政府工作报告,更要改进政府工作。有些具体意见,要抓紧研究落实,能解决的要尽快解决;情况比较复杂、需要逐步推进的,要考虑具体意见和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对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府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符合上级的要求,适应京州的发展地位,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加快调整、重要板块加快崛起、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加快突破、城乡统筹步伐加快迈进,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征、具有特色的基本现代化之路。 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执政为民。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结合2017年为民服务实事,广泛征求了广大市民的建议,从1900多条建议中,筛选出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等10项实事工程,

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 (注意有关数据、亮点、关键词) 2014年3月5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1】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 【3】2014年工作的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 第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第二,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赤字率稳定在2.1%,……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 第三,着力提质增效升级、持续改善民生。 【4】2014年重点工作(九个方面) (一)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二)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三)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 (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六)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七)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 (八)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九)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5】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6】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 【7】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8】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9】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10】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1】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12】扩大全方位主动开放。 【13】今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7.5%左右。 【14】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15】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 【16】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2017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全面深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深入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工业企业利润由上年下降2.3%转为增长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就业增长超出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数再创新高。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就业比较充分,十分不易。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对外开放推出新举措,“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 ——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农业稳中调优,粮食再获丰收。 ——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领域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提升。新建高速铁路投产里程超过19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农村公路29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21项。新增第四代移动通信用户3.4亿、光缆线路550多万公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