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赏析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赏析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赏析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赏析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说明

肖邦,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十九世纪初(1810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小就展露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能作曲,他在华沙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不满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的家里,经常聚集着他父亲的朋友——一些进步的文学家、科学家、美术家、音乐家。肖邦自幼受到这些大家的影响,使他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民族意识,对民族文化艺术加深了认识,并打下了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肖邦的后半生遭遇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一生不离钢琴,作品繁多,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c 小调练习曲》又名《华沙的陷落》,是肖邦创作的27 首练习曲中流行最广的一首。创作于1831 年9 月,这时肖邦离开祖国去巴黎,来到德国斯图加特时,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孤零零一个人走回旅馆,悲痛、愤怒使他坐卧不安,他在屋里踱来踱去,硝烟弥漫的祖国,火光冲天的华沙,倒到血泊中的起义者,这些景象萦绕着肖邦,使他不得安宁。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他的心紧缩起来。他把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啊!上帝,你还在吗?你活着却不去报仇雪恨,俄国人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吗?……”《c 小调练习曲》正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的各种复杂的心情,所以,人们又把这首练习曲称为《革命练习曲》。在这首乐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品中注入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这是肖邦的

一部著名代表作,影响较大。从此,戏剧性形象代替了幻想和抒情。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成为肖邦主导的创作主题。

《c 小调练习曲》是热烈的快板,4/4 拍子,c小调,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练习曲从不协调的、强有力的属七和弦开始,引出一连串汹涌澎湃的十六分音符,上下翻滚,十分突出,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犹如同仇敌忾的狂涛,奏出热血沸腾的音调,它好像是肖邦内心感情的大爆发,接着左右手同时并进,两道激流,奔腾不羁,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钢琴在高音区奏出明亮有力的音符,似冲锋陷阵的号角,激昂有力,这种起伏的旋律感情,把乐曲一次次推向高潮,向人们展现一幅波兰人民英勇斗争,前仆后继,血染大地的生动画面,这段音乐除了表现肖邦内心的愤怒和焦急之外,还包含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它仿佛是愤怒中的抗争,痛苦中的挣扎。这个主题是一个从愤怒的和弦到失望的下行音阶,虽说第一个强有力的和弦代表作曲家以满腔热血的革命精神勾勒出一幅华沙起义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场面,但随之而来的旋风般的下行旋律告诉我们,斗争并未取得最后胜利,相反,而是令人失望。特别是曲首冠音,气息悠长的旋律具有诉说、叹息的情绪。就像浪漫主义诗人的朗诵,也相当于语言文字中的感叹句,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音乐在感情激烈的动荡之后,出现了一段悲愁、哀痛的曲调,像是对牺牲者的哀悼,又好似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在一系列的转调和变化音的推进下,音乐盘旋发展,这是一个凯旋的形象,它是对华沙起义爆发一瞬间的美好回忆。乐曲的最后,为第一段的再现,从c小调起又经多种转调,最后回到c 小调而终了,恢复到自豪、刚毅的形象,左右手八度齐奏,气势逼人,大有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之势。最后,在四个倍强力度和弦的进行下,奏出了大调主和弦,不但使肖邦的激情和愤怒达到了极点,同时也体现了肖邦对民族解放的坚定信念。

肖邦的一生,致力于钢琴音乐的创作,他发掘了钢琴的潜力,充分发挥钢琴的表现力,以诗一般的语言,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感情的,形式丰富而完美的钢琴作品,可以与其他

著名作曲家在各个音乐领域中,各种乐器上所达到的高峰相媲美。正如俄罗斯钢琴家鲁宾斯坦所说:“肖邦是钢琴的诗人”、“灵魂”,肖邦的音乐是“藏在绿丛中的大炮”(舒曼)。肖邦一生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他晚年非常孤寂,身患肺病,对祖国的复兴已感到希望渺茫,逝世时年仅39 岁。他的葬礼是他最为大的成功,公主王妃和艺术家们都向他表示敬意。梅耶贝尔,柏辽兹和德拉克洛瓦都在送葬者行列,但乔治·桑没有来。他的心脏送回了波兰,其余部分都留在巴黎。在他的墓上,一个朋友撒了一抔波兰的泥土,让他的灵魂永永远远与祖国并肩战斗,永永远远地依偎在波兰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并祝福这片土地繁荣昌盛。今天,当我们聆听到这首《c 小调练习曲》时,也不禁被肖邦所渲染的爱国主义情怀所震撼、所感染。。在浩瀚的音乐曲库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音乐题材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不敢忘忧国”,这些名言警句,一直告诉我们每个人:要同祖国的命运共呼吸,共患难,要为祖国而奋斗,为祖国而讴歌。

最新高中音乐《c小调练习曲》教师招聘获奖说课稿公开课观摩示范课优质课说课稿最新精品精编优秀实用说课稿

高中音乐《c小调练习曲》最新获奖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课第9单元第17节的《c小调练习曲》,我准备从教学思路设计、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处理和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学思路设计 《c小调练习曲》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九单元第十七节的一首作品,肖邦的这首练习曲,表现了肖邦在华沙革命失败后内心感受。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 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这是一首单一形象的音乐作品。全曲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而体现出来的。主题后半部分具有明显的宣叙调特点,仿佛倾诉着内心的苦痛。乐曲中段,附点节奏级进上行的呐喊式的音调,在急骤起伏的伴奏声中一再重现,使乐曲情绪越来越激昂。尾声出现了蕴含悲痛的曲调,寄托了沉深的忧郁和哀思。 二、说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标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新课标也提出了应简坚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 动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受乐曲的风格特征。 2.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受乐曲内容。 3.了解伟大作曲家肖邦的生平以及创作历程,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与技巧。 三、说教学重点处理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 编辑本段乐曲概述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13号,创作于1798年至1799年初,作品献赠给他的赞助人与仰慕者利赫诺夫斯基王子。本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 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10张) 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词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编辑本段乐曲赏析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极缓板,转辉煌的快板,宏伟的奏鸣曲式。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子。本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本乐章的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它曾被现代轻音乐队改编为轻音乐曲,成为通俗音乐中的精品。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奏鸣曲式。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曲式及演奏分析鉴赏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曲式分析及演奏鉴赏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827年)男,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乐圣”。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代表作有交响乐《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欢乐颂》,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幻想》、《致爱丽丝》,弦乐重奏《大赋格》等。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前承莫扎特晚期错综复杂的音乐性格,后推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浪漫主义音乐浪潮,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在世界交响音乐界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在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中,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再次首奏鸣曲中,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且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引子:引子的开始就确定了曲目的速度,调性,节拍和伴奏的音型,并对本乐章的氛围进行了铺垫;主题:在主题的开始部分,调性为#c小调,但在主题副本快要结束的时候转为b调,因此与引子部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尾声:尾声可以来分为两部分,(52-60)小节是第一部分,这部分起着队第二主题意境的连接和过渡作用。(61-69)小节市第二部分,贝多芬才用了重复终止的手法,利用位于钢琴低音

肖邦《#c小调圆舞曲》曲式分歧之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7744339.html, 肖邦《#c小调圆舞曲》曲式分歧之比较 作者:张雪锋 来源:《音乐时空》2016年第13期 摘要:在整个音乐系统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原理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同构性和同源性结构因素。本文以理论界对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的相关分析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学者对该作品“差异和同一”两种性质的认识。 关键词:肖邦圆舞曲边缘套合倒装 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曲式结构原则结合或套合在一起的音乐作品,被学界称为混合曲式或边缘、中介曲式。这些定义在学界已约定俗成,在每个研究者心中都有自己的定位,也暂时不用讨论它的是非曲直。而回旋性原则与三部性原则结合的作品实属不少,回旋性原则与三部性原则结合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是呈示部为三部曲式,而在再现部进行紧缩,这样使中部好像成了回旋曲式的第二个插部,如比才的《卡门序曲》;另一种情况是三部曲式的结构比较自由,其中又因某一部分出现三次而具有回旋曲式的要素。这里笔者将以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Op.64 No.2)为例来列举相关学者对回旋性原则和三部性原则相结合的有关看法与判定。总体上分为三种:一是混合曲式或边缘曲式;二是复三部与迭部后置的回旋元素交叉套合曲式;三是倒装回旋曲式(变体回旋曲式)。 一、混合曲式或边缘曲式 混合曲式或边缘曲式是指一部音乐作品中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曲式结构原则结合在一起,并且相互渗透,使之异化或自由化的曲式。李吉提著《曲式与作品分析》把该作品判定为“混合曲式或边缘曲式。因为再现单三部曲式与回旋原则混合结构的形式还包括某些在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每一个段落后面都附加一个回旋性主题的特殊结构样式。作为再现单三部曲式的“主体部分”,它本来只包括;第一部分,#c小调,这是一首比较女性化的委婉主题歌调,属于复乐段结构(9+7,9+9+7);第二部分,bD大调,这是一首比较热忱的男性化主题歌调,属于开放性的对比复乐段(9+8,8+7);第三部分:回主调#c小调。再现第一个主题和复乐段结 构。以上在单三部曲式的每一个主体部分后面均出现的“附加性主题旋律”是一曲新的、渲染舞会上旋转性律动的音乐段落,8+8结构,并反复一遍,以便其规模能与主体结构相抗衡。该附加性段落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也占据#c小调的主调位置,因此,它的“穿插出现”又具有回旋曲式中“主部A”的含义。为了与标记的A相区别,把原本是再现单三部曲式的主体标记为B、C、B。于是就形成了再现单三部曲式与回旋性原则“同时穿插结合”的形式,就显示为BA—CA—BA的结构样式。有的理论家称之为与“回旋曲相类似的曲式”。说明它既不好单纯的看作是单三部曲式,又不能称它为插部在前的回旋曲式。因为B的再现,使乐曲的三部性仍然相当明显,所以应属于混合曲式或边缘曲式范畴。”笔者认为李先生的分析面面俱到且思维犀利,充满了戏剧性和多样性。其观点以回旋原则和三部性原则交织为前提,认为两种原则是对抗的、不相上下的,没有哪一种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近现代音乐分析学中又把类似这样的情况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 NO.精选创作背景及曲式分析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创作背景及曲式分析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的、英雄的、激情的、悲怆的调性,而这首奏鸣曲就是取用c小调写作的最早奏鸣曲。在这形态比较娇小的作品中,已经做到朴素与单纯的极限,在音乐中植入真确而丰富的内容。 这首奏鸣曲好象清醒地总结了第一组奏鸣曲的成就,它的最大特色是三个乐章全部用奏鸣曲式写成,又返回从前的三乐章制,各乐章都呈示出新的尝试。贝多芬用大型的四乐章曲式写了最初四首奏鸣曲以后,便开始探索奏鸣曲式的发展新途径,这首便是删去了小步舞曲或诙谐曲乐章,变成三个乐章的奏鸣曲,是贝多芬所写的第一首三个乐章的钢琴奏鸣曲。这三个乐章既保留了古典奏鸣曲的特有性质又处理得十分简洁,乐念和内容非常宏伟丰富,拥有强烈的紧张感,它的形式十分紧凑,又有很强的表现力,全曲情绪热烈激昂。 这首奏鸣曲曾引起了同时代音乐评论家的粗暴攻击,他们指责贝多芬的思想“含糊不清的娇揉造作。”但事实上,这种“含糊不清”,恰恰阐明了贝多芬的个性,表明了贝多芬多少苦难和无穷欢乐的创作想象。这部作品把各种感情广为发展得如此完整、如此优美,它倾注了贝多芬极其真诚的心,是贝多芬风格的最好接近点。第一乐章那激动的斗争,第二乐章对深刻慰藉的渴求,第三乐章在焦躁中对平安的祈望,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中有激怒的骚动、有悲哀的怨诉,有切近于人类热情而简练的语言,它是年轻贝多芬英雄戏剧性和悲怆风格结合的典型。如果说奏鸣曲第一、二乐章以严谨和完整为特点的话,那末终曲到处是听觉顽强探索的尝试。 贝多芬在此曲中更自由而确实地使用了变形的动机和锐利的对比,试图使全曲呈现多面性,以强化了全曲的统一。在作品的立场上,此曲和莫扎特的c小调奏鸣

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的艺术风格与演奏技法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的艺术风格与演奏 技法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演奏家。本文对拉赫玛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旋律风格,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其音乐的内涵,从更好地演奏这首作品。 1 拉赫玛尼诺夫及其钢琴音乐创作 拉赫玛尼诺夫力图用音乐表现普通人的思想情感,音乐中时常具有幻想与哀伤的冲突,音乐表达诚挚、通俗。在他的作品中,深刻而细腻的抒情、浪漫奔放的激情和高尚的阳刚之气兼收并蓄,大量使用色彩性技法,隐含印象主义特色,擅用小调,音乐具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和五彩斑斓的音响效果,色彩浓郁,织体繁复。 2 《升c小调前奏曲》的音乐分析 这首作品是单三部曲式,62个小节,调性鲜明,速度徐缓,全曲的风格压抑悲郁。 呈示段(1~14小节)为慢板,升c小调,重复结构的单乐段,采用摸进手法,以沉重缓慢的八度和弦级进,营造出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表现出作曲家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现实的呐喊与抗争。 中间段(15~45小节)是一个激动的快板,为对比性中部重复结构和单乐段,推动着情绪不断激化,从36小节以后和弦和双音交替进行,短促的节奏音型如潮水般此起彼伏。44小节和45小节是连接部分,引入A段的“命运主题”。从坚定的八度和弦转为紧张的三连音,情绪也变得更加焦躁不安,充斥着一股彷徨、迷茫之感,表现出对命运玩弄的绝望之感。 再现段(46~62小节)是一个动力再现乐段,回归A段的音乐主题,但在力度和音响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力度从ff到ffff,显示

出强大的音响效果,给人以最为震撼的音响效果,如同命运的示威。从56小节开始,乐曲情绪渐渐舒缓,仿佛是作曲家对自己不幸命运的最后悲叹,通过力度上的渐弱表现自己的灵魂得以安息。 3 《升c小调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3.1 钟的音响 这首《升c小调前奏曲》以沉重的钟声带给人的一系列心理变化进行创作。在这首前奏曲的演奏中,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开头的主題上。乐曲开头以3个音的方式出现,发出的声音应该像钟声一样,庄严肃穆,且带有一点不祥的感觉。右手开始弹奏的时候几个手指应该并拢,只伸出三指弹奏,整个手掌的力气都施加在三指上,使得三指更加坚定有力。每换一个音时,右手平贴着琴键,每次都按同样的方法演奏,并且注意曲谱下方的力度标记。左手不太明确地弹奏八度,注意掌关节的支撑,使低声部的音色更加沉稳,具有厚重感。 3.2 三连音的弹奏 乐曲的第二段主要由三连音组成。在开始弹奏这一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各个部位的放松,如肩膀和大臂、手腕和手指。掌关节要撑好,可以靠手腕去带动三连音的弹奏,音符之间的连接要圆润连贯,身体的重心也可以随着手腕的移动而移动,要注意突出高声部的主旋律,三连音的第一拍可以稍稍加重。3个音的关系是强、弱、更弱,在演奏的过程中,要保证节奏的稳定,不能赶拍子,3个音虽然力度不同,但长度应该保持一致,保证乐曲稳定有序地发展。 3.3 双手的快速交替演奏 在第36小节至43小节这部分是以双手交替演奏的形式写作的。表现声嘶力竭的挣扎,双手交替演奏三连音,在三连音的第一拍应该加重一些,3个音的力度分别为重、轻、更轻。双手交替演奏三连音的重音,右手是和弦,左手是三度关系的双音。因此,在演奏过程当中,左手应该适当加重一些。这样在音响效果上才能保证左右手的协调。 3.4 踏板的使用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学设计1湘艺版

c小调(“革命”)练习曲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聆听《c小调练习曲》和《#C小调圆舞曲》,感受、体验音乐情绪,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3、在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肖邦及其艺术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C小调练习曲》,在音乐中感受肖邦从指间流露出的一泻千里的激情,深刻体会肖邦的爱国热情;通过聆听《c小调圆舞曲》,感受肖邦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临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本阶段的学生在经过了前一段时期的学习后,掌握了一些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不同于以往综合性的器乐欣赏课,本节课是一种以单一乐器作品的欣赏为主,这一独具匠心的课程设计无疑成为本学期内容的一个亮点。对于学生们来说,钢琴既是当下学生们最熟悉又颇感神秘的西方传统乐器,这对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有帮助。因此,教师可通过作品体裁、创作背景、作曲家介绍等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欣赏作品。在欣赏学习中还应多引导鼓励学生将作品情感表现与其创作背景联系起来思考,谈自己对音乐作品思想艺术价值的观点,从而在音乐中净化心灵,真正进行“美”的教育。 3重点难点 深入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播放《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片段) 周杰伦在这部自导自演的影片中展示了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而“斗琴大赛”中出现的三首曲目中有两首是肖邦的作品,第一首是肖邦的黑键练习曲,第二首是《C小调圆舞曲》,但影片并未完全抄袭经典,而是精心改编,令人耳目一新。自幼学习钢琴的周杰伦也有他的偶像,那就是被誉为“钢琴诗人”的波兰音乐家肖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肖邦的钢琴音乐。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NO创作背景及曲式分析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 P N O创作背景及曲式分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创作背景及曲式分析 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的、英雄的、激情的、悲怆的调性,而这首奏鸣曲就是取用c小调写作的最早奏鸣曲。在这形态比较娇小的作品中,已经做到朴素与单纯的极限,在音乐中植入真确而丰富的内容。 这首奏鸣曲好象清醒地总结了第一组奏鸣曲的成就,它的最大特色是三个乐章全部用奏鸣曲式写成,又返回从前的三乐章制,各乐章都呈示出新的尝试。贝多芬用大型的四乐章曲式写了最初四首奏鸣曲以后,便开始探索奏鸣曲式的发展新途径,这首便是删去了小步舞曲或诙谐曲乐章,变成三个乐章的奏鸣曲,是贝多芬所写的第一首三个乐章的钢琴奏鸣曲。这三个乐章既保留了古典奏鸣曲的特有性质又处理得十分简洁,乐念和内容非常宏伟丰富,拥有强烈的紧张感,它的形式十分紧凑,又有很强的表现力,全曲情绪热烈激昂。 这首奏鸣曲曾引起了同时代音乐评论家的粗暴攻击,他们指责贝多芬的思想“含糊不清的娇揉造作。”但事实上,这种“含糊不清”,恰恰阐明了贝多芬的个性,表明了贝多芬多少苦难和无穷欢乐的创作想象。这部作品把各种感情广为发展得如此完整、如此优美,它倾注了贝多芬极其真诚的心,是贝多芬风格的最好接近点。第一乐章那激动的斗争,第二乐章对深刻慰藉的渴求,第三乐章在焦躁中对平安的祈望,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中有激怒的骚动、有悲哀的怨诉,有切近于人类热情而简练的语言,它是年轻贝多芬英雄戏剧性和悲怆风格结合的典型。如果说奏鸣曲第一、二乐章以严谨和完整为特点的话,那末终曲到处是听觉顽强探索的尝试。 贝多芬在此曲中更自由而确实地使用了变形的动机和锐利的对比,试图使全曲呈现多面性,以强化了全曲的统一。在作品的立场上,此曲和莫扎特的c小调奏鸣曲(K.457)有相似之处,如陈腐的伴奏已经消失,被特性化了;过门连接部分已旋律化;出现的动机被有机性地发明了。除主、副主题外,加入的旋律式曲思变得非常丰富,过门的音群不再供装饰用,而成为气氛的发展和细致与简结的相结合,并获得了高度的美感与和谐。由于在第一、第三乐章中具有粗狂、激烈的热情,具有英雄式的反抗精神及阴暗的严肃气氛,有人称这首奏鸣曲为“小悲怆奏鸣曲”。 曲体分析 第一乐章很快并充满活力的快板 (Allegro molto e conbrio) c小调 3/4拍子奏鸣曲式 1.呈示部(1—105) (1—31)主要主题 (c) (32—55)连接 (56—94)副主题 (bE) (94—105)结尾 2.展开部(106—167) 3.再现部(168—284) (168—190)主要主题 (在原调上) (191—214)连接 (215—271)副主题 (F—c) (271—284)结尾

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

第五钢琴奏鸣曲 (献给冯·布朗伯爵夫人) c小调 op.10 No.1 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的、英雄的、激情的、悲怆的调性,而这首奏鸣曲就是取用c小调写作的最早奏鸣曲。在这形态比较娇小的作品中,已经做到朴素与单纯的极限,在音乐中植入真确而丰富的内容。 这首奏鸣曲好象清醒地总结了第一组奏鸣曲的成就,它的最大特色是三个乐章全部用奏鸣曲式写成,又返回从前的三乐章制,各乐章都呈示出新的尝试。贝多芬用大型的四乐章曲式写了最初四首奏鸣曲以后,便开始探索奏鸣曲式的发展新途径,这首便是删去了小步舞曲或诙谐曲乐章,变成三个乐章的奏鸣曲,是贝多芬所写的第一首三个乐章的钢琴奏鸣曲。这三个乐章既保留了古典奏鸣曲的特有性质又处理得十分简洁,乐念和内容非常宏伟丰富,拥有强烈的紧张感,它的形式十分紧凑,又有很强的表现力,全曲情绪热烈激昂。 这首奏鸣曲曾引起了同时代音乐评论家的粗暴攻击,他们指责贝多芬的思想“含糊不清的娇揉造作。”但事实上,这种“含糊不清”,恰恰阐明了贝多芬的个性,表明了贝多芬多少苦难和无穷欢乐的创作想象。这部作品把各种感情广为发展得如此完整、如此优美,它倾注了贝多芬极其真诚的心,是贝多芬风格的最好接近点。第一乐章那激动的斗争,第二乐章对深刻慰藉的渴求,第三乐章在焦躁中对平安的祈望,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中有激怒的骚动、有悲哀的怨诉,有切近于人类热情而简练的语言,它是年轻贝多芬英雄戏剧性和悲怆风格结合的典型。如果说奏鸣曲第一、二乐章以严谨和完整为特点的话,那末终曲到处是听觉顽强探索的尝试。 贝多芬在此曲中更自由而确实地使用了变形的动机和锐利的对比,试图使全曲呈现多面性,以强化了全曲的统一。在作品的立场上,此曲和莫扎特的c小调奏鸣曲(K.457)有相似之处,如陈腐的伴奏已经消失,被特性化了;过门连接部分已旋律化;出现的动机被有机性地发明了。除主、副主题外,加入的旋律式曲思变得非常丰富,过门的音群不再供装饰用,而成为气氛的发展和细致与简结的相结合,并获得了高度的美感与和谐。由于在第一、第三乐章中具有粗狂、激烈的热情,具有英雄式的反抗精神及阴暗的严肃气氛,有人称这首奏鸣曲为“小悲怆奏鸣曲”。 曲体分析 第一乐章很快并充满活力的快板 (Allegro molto e conbrio) c小调 3/4拍子奏鸣曲式 1.呈示部(1—105) (1—31)主要主题 (c) (32—55)连接 (56—94)副主题 (bE) (94—105)结尾 2.展开部(106—167) 3.再现部(168—284) (168—190)主要主题 (在原调上) (191—214)连接 (215—271)副主题 (F—c) (271—284)结尾 4.没有尾声。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

Northern Music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 黄丽丽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杰出传承者和创新者。本文主要围绕《升c小调前奏曲》,介绍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分析这首曲子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曲式结构以及如何演奏好此首作品,为能更好的欣赏以及演奏这首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曲式结构;演奏 【中图分类号】J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20世纪俄罗斯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中,钢琴作品占有很大的地位,普遍具有很鲜明的俄罗斯色彩。《升c小调前奏曲》创作于1892年,是拉赫玛尼诺夫《二十四首前奏曲》中的第一首作品。《升c小调前奏曲》作品中常用尖锐的半音和声和不断变化的平行和弦,意在用不稳定的和声功能体现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二、曲式结构 《升c小调前奏曲》采用复三部曲式,速度徐缓,结构严谨规整,4/4拍。第一部分(1-14小节)呈示部的主题为所谓的“命运主题”,开头所展示的三个浑厚的低音为全曲的核心,庄严而又坚定,就像教堂的钟声一般给人一种严峻感和威严感,仿佛就像当时俄国分子背负着的沉重压力。第二部分(15-45小节)展开部的情绪开始由沉重转为激动,速度也由之前的慢板变为快板,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之前的八度和弦突然转变为急促不安的三连音,风格不仅变得富有激情,甚至有一点惶恐不安,最后使用了和弦式三连音下行,气势变得激进躁动,仿佛在绝望不安的呐喊哀求,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第三部分再现部(46-62小节)速度又变回了慢板,力度与速度不断加大,让内心压抑的悲怆情绪爆发出来,与之前的展开部相比显得更加狂躁震撼,就像教堂所有钟声被敲响一样,发出强烈的呼吁,但最后还是无可奈何的归于沉寂,被钟声逐渐淹没、吞噬。而在56-62小节时,音乐缓缓静下来,速度和力度变得渐弱,此时依然采用密集的柱式和弦不断下行,仿佛钟声般拖长的重音和旋律渐渐消逝,渐飘渐远,在宁静的氛围中结束全曲。 三、演奏方法 (一)钟声主题的演奏 乐曲开始出现的三个浑厚而沉重的低音确立了全曲的基础基调,这也是典型的拉赫玛尼诺夫式开头,要注意这三个音的渐强关系,运用拳奏法来演绎,这样便可弹奏出强烈的艺术色彩。演奏时要放松,身体可以略微前倾,将身体的力量集中至手指。在弹奏左手八度低音与右手的单音时要运用肩、大臂和小臂的力量传入手指,手指牢固、稳重的支撑住,手腕提高一点,将手腕和手臂作为一个整体去运用,弹奏出洪亮而深厚的声音效果。 (二)三连音的演奏 乐曲中的三连音是作曲家为了表现乐曲的主题精心安排的,要注意把握乐曲小节转换之间的联系与对比。乐曲在展开部始终表现出一种激动和不安,三连音在不同声部上反复交替,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注意乐句的呼吸以及转折,左手的主旋律和右手的三连音之间的配合尤为重要。在第17、30以及34小节要采用大跨度音的弹法,弹奏时肩膀切勿僵硬,同时借助踏板来完成此部分热情的演奏情绪。在第15到36小节,要注意声音的均匀和旋律声部清晰,在力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去控制肩膀和手腕的配合。而第36到42小节是托卡塔式的双手相互进行的三连音,不仅是展开部的高潮,同时也是到再现部的重要连接。这段也是本曲的技术难点之一,在弹奏时手臂力量要通透,手腕切不可僵硬,手型牢固,利用指尖来支撑整个掌关节,触键迅速,做到声音干净且平均,音乐的内在张力在慢慢加强,弹奏者也随着音乐的热情彻底的爆发。 (三)大和弦的演奏 再现部出现了大量的大和弦,较之前的和弦相比织体更为复杂,力度、音响也均加浓加厚,可以感觉到全曲高潮的到来,表达了作者热烈、激动的情感迸发。在弹奏这些大和弦时,演奏者要懂得利用全身的力量去集中在指尖来弹奏出那种爆发、辉煌的感觉,可以借助腰背的爆发力来弹好饱满的双八度主题,切勿拖泥带水和硬砸琴,把力量放在手指尖的支撑上,手腕手臂都充分的放松,这样才能弹出好的音响效果。而在最后八小节,要用渐弱的方式来弹奏,仿佛钟声随风飘去,昭示着全曲的终结。 四、结论 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升c小调前奏曲》作品的出现,将拉赫玛尼诺夫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与高超的作曲技法体现得淋漓尽致,完美体现了俄罗斯传统音乐风格,深受全世界音乐界的喜爱,不愧是经久不衰的经典音乐佳作。 参考文献 [1]林育.简析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黄丽丽(1994—),女,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86 Northern Music

贝多芬第32钢琴奏鸣曲(作品111,c小调)

第32奏鸣曲(作品111,c小调) 第一乐章 引子(1—18)。歌谣曲式的“a”部分是乐句,停在半终止上(1—11)。开放的“b”部分,构成了八小节加固属和弦的段落(11—18)。这八小节的和声,前面中间声部围绕着属的持续音,完成了两次功能循环,并且两次都到了半终止(11—13,13—15),后面的四小节全部都是属三和弦(15—18)。这四小节的后两小节(17—18),虽然仍属于引子,但速度已变成了快板。 呈示部(19—69或70)。第19、20小节,是主要主题开始前的两个动力准备,它们曾两次试图把主要主题推出来,但主要主题的真正开始是随着第三次动力准备才展现出来。主要主题为乐段(21—35)。其终止是:半终止(第26小节中部,延伸为两小节半),完全终止(第35小节中部)。注:(一)前乐句是齐奏,从低音区开始,后乐句是多声部的,从中音区开始。(二)乐段结束的终止(第35小节中部)相当隐蔽,不在强拍,又因低音声部属音的连接线(46和弦!),使它变得非常不完满,几乎找不到完全终止的痕迹。连接段落(36—50)用主要主题动机性格的材料转到平行大调的下属调降A大调,即副主题的调性。副主题(50—55)的曲式是乐句,停在不完满完全终止上开放着。或者更准确的说:副主题是停在阻碍终止上开放着、渐慢和变奏的重复片断(50—54)+模进的部分重复,最后停在不完满的完全终止上(慢板,55)。副主题通过渐慢和不稳定的终止,获得了沉思幻想的特征。一段技术精湛的快速齐奏,突然打断了沉思幻想的气氛(56—57)。这一段快速的齐奏以回到了快板,它用更强奏的、暴风雨般的十六分音符进行,进入第一个结束主题。第一个结束主题的曲式是变奏的重复乐句(58—64),它的主题性格的材料来自主要主题。其变奏是:重复时将开始乐句在低音区的旋律移到了高音区。第二结束主题(65—67)是重复终止,其中T和D以二分音符的时值交换一次。第三结束主题(67—69)是重复终止,其中T和D 以二分音符的时值交换一次。至此为呈示部并重复(由第一个括号开始重复,69)。由第二个括号(70)和后面两面三刀小节引出展开部。 展开部(73—92)。只用主要主题发展。第87小节到达主调的属和弦,并将该和弦在持续音上发展成六小节的段落(87—92),由此引出再现部。 再现部(93—147)。再现的主要主题(93—101)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乐段变成了乐句,并向下属(f小调)方向转调。主要主题和副主题之间的连接段落,用呈示部中连接段落的材料转回改为大调的主调C大调(101—116)。再现的副主题比在呈示部时长了许多(117—128)。开始旋律出现在C大调(117—122),随后转向下属小调(f小调,123—124),现在旋律又出现在f小调(第一个片断在低音声部,变奏的重复在高音声部,125—128)。从副主题的五连音动机中发展出渐强、渐快的连接段落(129—135),引出了移到主调再现的第一结束主题(136—142)及其后的第二和第三结束主题(143—147)。 尾声(147—159)。叠入开始。用主要主题发展。最后不断渐弱,在微弱中结束。第二乐章 主题。两部分的、无再现的歌谣曲式:16+重复的8小节(1—18)。第一部分为乐段。其终止是:半终止(第一个括号,在第8小节),完全终止(第二个括号,在第9小节)。歌谣曲式的第二部分是新材料。其曲式是重复乐句,用完全终止结束(17或18)。第17小节的第一个括号返回重复部分,第18小节的第二个括号引出下面的变奏。 所有的变奏,都保持着主题的速度(很慢)。主题和某些变奏之间都没有句逗,主题和这些变奏紧接在一起。前三个变奏的特点是,在保持原速度的条件下,一次比一次活跃激

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欣赏与演奏-文档

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欣赏与演奏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20世纪初俄罗斯的一位伟大钢琴家和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体现了当时俄国社会中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他的旋律写作大量汲取了俄罗斯民歌的风格特点,每一首乐曲里都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式的抒情色彩。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 年4 月出生于俄国的位于诺夫哥罗德县的小村庄奥尼加。他的父亲是资产丰厚的大地主,曾任陆军士官、退役后,专心管理广袤的土地。其祖父曾随爱尔兰钢琴家兼作曲家――“夜曲”的创始人费尔德学习钢琴,是一位造诣颇深的爱乐者。在杰出而慈祥的祖父和严厉的母亲那里,拉赫玛尼诺夫获得了最初的音乐启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就充满了美丽的和声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他天才的一面。在他9 岁生日时,就被破格录取为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学生。2岁时他转学到了莫斯科,跟随柴可夫斯基的朋友一兹维列夫学习钢琴,之后又跟随弗朗兹?李斯特的学生亚历山大?西洛迪学习钢琴。两位老师的严教,使拉赫玛尼诺夫受益匪浅,使他的技艺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直至1892 年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金质奖章。随后,拉赫玛尼诺夫开始以钢琴家的身份旅行演出。所到之处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其影响力很快波及到欧洲和美洲。他的名字家喻户晓,热爱钢琴的人们殷切期待着他的访问演出。在其辉煌的旅行演奏奠定了他的钢琴大师身份的同时,

他却十分担心自己的作曲技能会由此萎缩,创作对于他又是那么的重要。因此在演奏的间隙他积极进行创作,涉猎了歌剧、钢琴、协奏曲、交响曲、艺术歌曲、交响乐等各种音乐体裁,像我们熟悉的c 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就是我们百听不厌的精品之一。 升c 小调前奏曲》是拉氏的又一力作,是他24 首前奏曲 中的第一首,仿效肖邦的24 首前奏曲以平均律音阶的调写 24 个不同成,献给他的堂兄一一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亚历山大契洛底。其影响力远远超于他的其他作品。在短短的62 小节中,激动的情绪和戏剧性的高潮,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创作伊始,拉赫玛尼诺夫并没有打算要表达出什么悲壮、阴暗的情绪,尽管人们编出了许多故事来试图解释它,但拉赫玛尼诺夫却说:“这个主题是我们必须吃饭。”有传说他写这首曲子仅得到了5 块钱。也许他只是开了个玩笑吧! 事实上,他的意思是“去问音乐家们吧! ”他不想解释他的音乐意图,而音乐的内涵又怎么能解释得清楚呢?《升c 小调前奏曲》的成功演出使拉赫玛尼诺夫又一次声名大振,更加确定了他在钢琴音乐创作上的大师级的地位。成为俄国音乐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位作曲家兼钢琴家,《升小调钢琴前奏曲》是典型的单三部曲式,描写一个人发出自己被活埋的感,阴郁的情绪弥漫了全曲。第一段为升c 小调,乐曲开始,左手的八度音与右手的单音奏出低沉浑厚的音响,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乐念。开头的三个音一一钟声(如果愿意称之为《莫斯科的钟声》的话) 透过黑暗的幽深处在被埋葬者的耳边敲响,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10 NO.1)创作背景及曲式分析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OP.10 NO.1)创作背景及曲式分析 贝多芬把c小调作为表现斗争的、英雄的、激情的、悲怆的调性,而这首奏鸣曲就是取用c小调写作的最早奏鸣曲。在这形态比较娇小的作品中,已经做到朴素与单纯的极限,在音乐中植入真确而丰富的内容。 这首奏鸣曲好象清醒地总结了第一组奏鸣曲的成就,它的最大特色是三个乐章全部用奏鸣曲式写成,又返回从前的三乐章制,各乐章都呈示出新的尝试。贝多芬用大型的四乐章曲式写了最初四首奏鸣曲以后,便开始探索奏鸣曲式的发展新途径,这首便是删去了小步舞曲或诙谐曲乐章,变成三个乐章的奏鸣曲,是贝多芬所写的第一首三个乐章的钢琴奏鸣曲。这三个乐章既保留了古典奏鸣曲的特有性质又处理得十分简洁,乐念和内容非常宏伟丰富,拥有强烈的紧张感,它的形式十分紧凑,又有很强的表现力,全曲情绪热烈激昂。 这首奏鸣曲曾引起了同时代音乐评论家的粗暴攻击,他们指责贝多芬的思想“含糊不清的娇揉造作。”但事实上,这种“含糊不清”,恰恰阐明了贝多芬的个性,表明了贝多芬多少苦难和无穷欢乐的创作想象。这部作品把各种感情广为发展得如此完整、如此优美,它倾注了贝多芬极其真诚的心,是贝多芬风格的最好接近点。第一乐章那激动的斗争,第二乐章对深刻慰藉的渴求,第三乐章在焦躁中对平安的祈望,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中有激怒的骚动、有悲哀的怨诉,有切近于人类热情而简练的语言,它是年轻贝多芬英雄戏剧性和悲怆风格结合的典型。如果说奏鸣曲第一、二乐章以严谨和完整为特点的话,那末终曲到处是听觉顽强探索的尝试。 贝多芬在此曲中更自由而确实地使用了变形的动机和锐利的对比,试图使全曲呈现多面性,以强化了全曲的统一。在作品的立场上,此曲和莫扎特的c小调奏鸣曲(K.457)有相似之处,如陈腐的伴奏已经消失,被特性化了;过门连接部分已旋律化;出现的动机被有机性地发明了。除主、副主题外,加入的旋律式曲思变得非常丰富,过门的音群不再供装饰用,而成为气氛的发展和细致与简结的相结合,并获得了高度的美感与和谐。由于在第一、第三乐章中具有粗狂、激烈的热情,具有英雄式的反抗精神及阴暗的严肃气氛,有人称这首奏鸣曲为“小悲怆奏鸣曲”。 曲体分析 第一乐章很快并充满活力的快板 (Allegro molto e conbrio) c小调 3/4拍子奏鸣曲式 1.呈示部(1—105) (1—31)主要主题 (c) (32—55)连接 (56—94)副主题 (bE) (94—105)结尾 2.展开部(106—167) 3.再现部(168—284) (168—190)主要主题 (在原调上) (191—214)连接 (215—271)副主题 (F—c) (271—284)结尾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赏析

C小调革命练习曲介绍与说明 肖邦,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十九世纪初(1810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小就展露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能作曲,他在华沙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不满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的家里,经常聚集着他父亲的朋友——一些进步的文学家、科学家、美术家、音乐家。肖邦自幼受到这些大家的影响,使他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民族意识,对民族文化艺术加深了认识,并打下了牢固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肖邦的后半生遭遇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一生不离钢琴,作品繁多,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c 小调练习曲》又名《华沙的陷落》,是肖邦创作的27 首练习曲中流行最广的一首。创作于1831 年9 月,这时肖邦离开祖国去巴黎,来到德国斯图加特时,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孤零零一个人走回旅馆,悲痛、愤怒使他坐卧不安,他在屋里踱来踱去,硝烟弥漫的祖国,火光冲天的华沙,倒到血泊中的起义者,这些景象萦绕着肖邦,使他不得安宁。他痛苦地闭上了双眼,他的心紧缩起来。他把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啊!上帝,你还在吗?你活着却不去报仇雪恨,俄国人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吗?……”《c 小调练习曲》正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的各种复杂的心情,所以,人们又把这首练习曲称为《革命练习曲》。在这首乐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品中注入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这是肖邦的

九年级音乐上册 第4单元 欣赏《c小调练习曲》教案 新人教版

《c小调练习曲》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协奏曲的结构。 2、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 钢琴的发展及钢琴的真正价值的了解,我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钢琴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记忆能力、听辨能力的培养。 教法 放磁带,让学生欣赏两遍,了解曲子的旋律特点。 学法 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作者介绍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xx年为肖邦诞辰200周年,被波兰命名为“肖邦年”。 2、作品介绍 乐曲创作于1831年9月,这时肖邦离开祖国去巴黎,途中经维也纳、慕尼黑,来到德国斯图加特,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而陷于帝俄之手的消息,内心深处沸腾着剧烈的激情和愤怒。乐曲就是在这种万分悲愤的心情下写的,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所以人们也简称其为《革命练习曲》。 3、欣赏《c小调练习曲》。

《c小调练习曲》是热烈的快板、四四拍,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 4、播放《c小调练习曲》,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 提示学生在欣赏时,与创作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乐曲表达的是作者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们起来斗争等各种复杂的心情。 三、小结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贝多芬第5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c小调)

第5奏鸣曲(作品10之1,c小调) 第一乐章 呈示部(1—105)。主要主题是三部分的综合乐段,用完全终止结束(1-22).叠入开始一个加固的乐句(22-31).连接段落从突然跳出的新调(降A大调)开始(32),并从新材料经过f小调和降D大调转到平行大调(降E大调),然后用该调的属和弦构成八小节有持续音的断段落(48-55)。副主题是在降E大调的长乐句(56—94)开始是八小节的双片断(56—63)并变奏重复(用顿音音阶将旋律引向高音区,64—71),而在此之后进行扩展,并暂时先停在不完满的完全终止上(72—77)。接着是一个变奏的部分重复和延伸为十一小节的、终止的四六和弦(82—92,围绕着四六和弦)使这个乐句进一步得到扩展,最后在第94小节终于用完满的完全终止结束了这个乐句。叠入开始结束主题,它是个重复终止(94—105)。至此为呈示部并重复。没有连接段落。 展开部(106—167)。从跳出的新调(C大调)开始。起初用主要主题的第一部分发展览厅106—117)。此后是个新材料的乐段(118—133),从下属调(f小调)开始,其后乐句在降b小调上与前乐句相呼应。其终止是:f小调的完全终止(125),降b小调上与前乐句相呼应。其终止是:f小调的完全终止(125)。降b小调的完全终止(133)。在此之后展开部只用此新材料发展并不断转调,最后到达为再现部作准备的主调的属和弦(G),并将该和弦在持续音上构成十小节的段落(很弱的!158—167),从而为以突然强奏开始的再现部作了准备。 再现部(168—284)。主要主题无变化地再现(168—190)。没有再现加固调性的乐句。此时呈示部中连接段落的材料同样跳到新调(降G大调),并从这里转到了降E大调,然后又转到f小调(主调的下属调)。用下属调属和弦构成八小节有持续音的段落(207—214)代替了主调和弦的段落。副主题从F大调开始(215),但很快变为小调(229),之后又转回主调(231)。从这里开始全部呈示部中的材料均在主调上规则地再现。 没有尾声。代替它的是两个强奏的和弦(D—T)。 第二乐章 呈示部(1—44)。主要主题为乐段(1—16)。其终止是:半终止,完全终止。后乐句用十六分音符将伴奏音型化。在七小节的连接段落(17—23)之后,副主调在属调(降E 大调)从V2和弦开始(24—44)。其曲式为扩展了的乐句,它先停在半终止上开放着(35),随后通过一个七小节的变奏部分重复进行扩展(36—42),最后在较低的音区以叠入开始重复前面那一部分的后三小节(42—44)在这里扩展的乐句用降E大调的完满终止作了结束。没有结束主题。用唯一的一个转调和弦(降A大调的V7,45)连接再现部。 再现部(46—91)。主要主题的再现稍有变奏(4661)。在主要主题和副主题之间向S方向离调(62—70)的材料,与呈示部的连接段落一样。副主题(71—90)在主调上规则地再现。 尾声(91—112)。叠入开始,具有主题的性格。第102小节到达主调的完满的完全终止,并由轻奏的重复终止来加固这个完满的完全终止(102—112)。 第三乐章 呈示部(1—46)。主要主题为乐段(1—8)。其终止是:半终止,完全终止。前后乐句是开始是对比的:T—,D—。与主要主题相连接的是有持续音的。主题性格的加固部分(8—12)叠入开始新的加固部分,它是个重复终止,停在半终上开放着(12—16)。出乎

肖邦练习曲分析

肖邦《c小调练习曲》分析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科·肖邦(Franciszek·Fryderyk·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2月22日生于华沙附近。同年时代,他母亲经常唱故乡的歌曲给他听,这对他后来的创作活动有很大影响。肖邦自幼开始学习音乐,八岁即公开演奏,他最初的创作就在这是被刊印出来。1826年,他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这时不论在钢琴演奏或作曲方面都已经取得惊人的成就。1830年,肖邦来到巴黎,尽管他在巴黎取得了欧洲第一流钢琴家的美誉,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祖国,祖国人民为争取民座独立而进行的斗争,始终牵挂着他的心。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定居巴黎。肖邦的晚年生活孤寂,体弱多病,他自称是“远离母亲的孤儿”。1849年10月17日病逝于巴黎。死后将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之一。他的创作较少依赖于传统的形势和手法,他的作品虽然也有清晰的结构,但是音乐即兴抒情诗似的表达和半音和声洋溢出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肖邦的音乐又是最钢琴化的,丰富的音型织体、富于想象力的踏板和独特的节奏都是他风格的重要因素。肖邦的音乐虽然也与诗歌、舞蹈有联系,但是与同时代的其他浪漫主义作曲家不同,肖邦的音乐从不是描绘性的。一切幻想、隐秘、激昂、悲伤在他笔下都化为充满诗意的抒情自白,他是“最纯正的浪漫主义钢琴抒情诗人。” 肖邦共写了二十七首钢琴练习曲,即作品十号和第二十五号各十二首,以及没有作品号的三首。作品第十号又称《十二首大练习曲》,是作者献给李斯特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为其中最末的一首。 肖邦的练习曲之所以被高度评价,不仅因为它有突出的“技术性”以及明确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各有其鲜明的艺术形和思想内容,明显的表现出浪漫派钢琴风格的基本特征。所以肖邦和李斯特的练习曲不仅称为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派钢琴技术的“法典”,至今仍是音乐会上演出的经典曲目。 《c小调革命练习曲》创作与1831年9月,这时肖邦离开祖国去巴黎,途中经过维也纳、慕尼黑来到德国斯图加特,听到了波兰起义失败而陷于沙俄之手的消息,内心深处沸腾着剧烈的激情与愤怒,这时期,肖邦曾写道:“啊!上帝你还在吗?你活着却不去报仇雪恨!俄国人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吗?——或者,或者你自己也是一个俄国人!?”这首练习曲正是在这种万般悲愤的心情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肖邦对暴力的愤慨,对祖国灾难的悲痛和号召人民起来斗争等复杂的心情。《c小调革命练习曲》用洗练的音乐语言,反映了作者在听到这一噩耗后不可遏止的悲愤之情和失去家国的痛苦感受。 《c小调革命练习曲》是热烈的快板、4/4拍子、采用比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全曲自始至终贯穿着愤怒、激动、悲痛、失望的情绪。通过左手奔腾不息的16分音符跑动和右手号召似的刚毅曲调体现。 音乐从突然闯入的属九和弦开始,左手以飞快的16分别音符形成暴风骤雨一般的音流,与右手时而悲壮、时而沉痛的和弦交织在一起,经过三次起伏,给人以听觉上的强烈冲击,形成一种巨大的感情波涛。表达了肖邦在听到华沙沦陷这个晴天霹雳一般的噩耗后,情绪几乎疯狂,心中充满了痛苦绝望。他心中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