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发热试题

发热试题

发热试题
发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体温持39-40°C左右,达数天或数周,日温差在1°C以内,属于()

A、不规则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弛张热

2、发热的病因最多见者为()

A、感染

B、变态反应

C、内分泌代谢障碍

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3、内源性致热源的成分是()

A、矿物质

B、糖类

C、脂肪类

D、白细胞介素1

4、临床表现为稽留热的疾病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败血症

C、风湿热

D、疟疾

5、弛张热型伴有寒战者常见于()

A、麻疹

B、伤寒

C、病毒性肝炎

D、败血症

6、发热原因由于产热过多所致,可见于()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血清病

C、风湿热

D、重度脱水

7、体温39°C以上,日温差2°C以上,波动度大,属于()

A、不规则热

B、稽留热

C、间歇热

D、弛张热

8、弛张热体温一天内波动范围是()

A、不超过1°C

B、发热无一定规律

C、差别达2°C以上

D、在3°C到5°C以上

9、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无菌坏死组织的吸收

B、结缔组织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C、感染性疾病

D、内分泌代谢障碍

10、非感染性发热的病因不包括()

A、甲亢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大量失血

D、大叶性肺炎

11、发热病人最常出现()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12、一般来说,体温升高1°C,脉搏每分钟增加()

A、5~10次

B、10~20次

C、10~15次

D、15~20次

13、体温波动在37.8°C~38.7°C属于()

A、低热

B、中等热

C、高热

D、超高热

14、发热时冷敷不应长时间在同一部位,最长不应超过(),以防冻伤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15、下列哪项不属于过热()

A、先天性汗腺缺陷

B、脱水热

C、中暑

D、严重创伤

E、甲亢

16、发热高峰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超过散热

B、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

C、散热明显减少

D、辐射热明显减少

17、发热机体在体温上升期泌尿功能变化是()

A、尿量减少,比重增高

B、尿量减少,比重减小

C、尿量增多,比重升高

D、尿量增多,比重减小

E、尿量无变化,比重无变化

18结核病常见热型是()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不规则热

19、热型是根据下列哪项决定的()

A、体温的高低

B、体温的上升速度

C、体温的持续时间

D、提问的曲线形态

E、体温的波动幅度

20、EP是一种()

A、小分子蛋白

B、大分子蛋白

C、磷脂

D、多糖

E、淋巴因子

二、多项选择题

1、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有()

A、病毒

B、支原体

C、细菌

D、真菌

E、寄生虫

2、稽留热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肺结核

C、支气管炎

D、伤寒

E、败血症

3、正常人的体温是由(AD )所控制

A、大脑皮层

B、脑干

C、小脑

D、下丘脑

E、延髓

4、正常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温度是()直肠温度是()腋下温度是()

A、36.5°C~37.7°C

B、36°C~37°C

C、36.5°C~37.5°C

D、36.2°C~37.2°C

E、36.2°C~37°C

5、下面属于外源性致热源的物质有()

A、各种病原体及其产物

B、中性粒细胞

C、炎性渗出物

D、无菌性坏死组织

E、抗原抗体复合物

6、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

A、流行性乙型脑膜炎

B、斑疹伤寒

C、中毒性菌痢

D、巴比妥中毒

E、中暑

7、发热伴寒战常见于()

A、血流感染

B、风湿热

C、细菌性痢疾

D、流行性感冒

E、麻疹

8、生理性体温升高包括()

A、癫痫发作

B、月经前期

C、妊娠期

D、剧烈运动

E、甲状腺功能亢进

9、下列哪些不属于发热激活物()

A、尿酸结晶

B、内毒素

C、热休克蛋白

D、炎性渗出物

E、白细胞介素1

10、发热机体可出现()

A、糖原合成增加

B、代谢性酸中毒

C、血浆蛋白升高

D、磷脂合成增加

E、脱水

答案:单选1~5BADAD 6~10ADCCD 11~15ABBDD 16~20BEEDA

多选1~5ABCDE AD AD DAB ACDE 6~10 ABCE AD ABD ADE ABDE

诊断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属外源性致热原的物质为(1分)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白细胞介素-1 E.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2.下列哪种是内源性致热原(1分) A.细菌 B.坏死组织 C.肿瘤坏死因子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炎性渗出物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3.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1分) A.病毒 B.炎性渗出物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坏死物质 E.干扰素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包括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4.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1分)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5.由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1分) A.脑出血 B.肺炎 C.心力衰竭 D.甲亢 E.皮炎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余下四项为非致热原性发热。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6.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1分) A.变态反应 B.感染性疾病 C.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 D.内分泌代谢障碍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7.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1分) A.病毒 B.立克次体 C.细菌 D.真菌 E.肺炎支原体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其中以细菌最常 见。

西医诊断学1发热

第一章常见症状 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体征(sign)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多种形式,有些只有主观才能感觉到的,如疼痛、眩晕等;有些既有主观感觉,客观检查也能发现的,如发热、黄疸、呼吸困难等;也有主观无异常感觉,是通过客观检查才发现的,如粘膜出血、罗音、杂音、肝脾大等;还有些生命现象发生了质量变化(不足或超过),如肥胖、消瘦、多尿、少尿等,需通过客观评定才能确定的。凡此种种,广义上均可视为症状,即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了体征。 症状学(sympomatology)研究症状的识别、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是医师向思者进行疾病调查的第一步,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主要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疾病的症状很多.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又可有某些相同的症状,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作出错误的诊断。 本章仅对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部分症状加以阐述。 第一节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一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食后体温也可赂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稍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如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家(L1)、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收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 )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 )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 )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 )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 )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 )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 )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 )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 )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 )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 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 A、红舌 B、绛舌 C、淡白舌 D、紫舌 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 A、热邪壅肺 B、胃热亢盛 C、肝胆火盛 D、阴虚内热 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 ) A、肺 B、肝胆 C、脾胃 D、肾 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 A、迟脉 B、弱脉 C、濡脉 D、微脉 20、滑数脉多见于( ) A、痰热内蕴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气郁结证 D、阴虚内热证 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 ) 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此属( ) A、表热证 B、里实热证 C、里虚热证 D、戴阳证 23、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 )

诊断学发热部分试题(特选内容)

第一节发热 一、填空题 1.发热的分度是: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 2.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而以为多见。3.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和两大类。 4.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②;③。 5.各种病原体如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6.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7.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①;②;③。 8.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可引起非感染性发热,这包括:①损害;②引起内脏器官或肢体坏死;③。 9.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种原因:①。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 10.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②;③。11.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 、、。 12.稽热型常见于、、等疾病。 13.弛张热型常见于、、、等疾病。 14.间歇热型可见于、等疾病。 15.波状热型常见于。 16.回归热型可见于、、等。 二、判断题 1.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规则。()2.热型与患者个体反应性的强弱无关。() 3.请对下列热型进行判断 ①弛张热型() ②稽留热型() 弛张热型()

稽留热型() 不规则热型() 波状热型()回归热型()驰张热型() 4.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5.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6.低热是指37.3—38℃。() 7.高热是指39.1—41℃。() 三、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四、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感染性发热疾病 B.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 D.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2.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B.稽留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C.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D.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E.不规则热指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性。 B型题 问题(1—7) 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型 D.不规则热E.波动型 1.斑疹伤寒或伤寒高热期()

发热门诊CT流程

发热门诊CT检查流程 1、发热门诊开具检查单后,在发热门诊收费、登记处刷卡、登记;其他需要在发热门诊CT检查的病人登记后: 2、发热病人登记均按急诊登记; 3、患者持申请单,由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引导患者到发热门诊CT检查室接受检查; 4、患者检查后即可返回发热门诊等候结果; 5、CT室应在30分钟内出具检查报告及胶片; 6、发热门诊指派专人定时到CT诊断室取结果,并将结果转交至专家组; 7、专家组甄别后再由专人将胶片及结果分送至患者或存档。 注意:不要让患者持卡到CT登记处登记! 不要让患者去CT室取结果!

发热门诊CT扫描间人员工作流程 1、在指定洁净区域更换防护衣、穿戴相关防护用品并检查 无误后方可进入CT检查区域; 2、收到检查申请单并确认被检查人员的相关信息; 3、指导被检者平躺于检查床上,定位、检查床复“0”; 4、告知操作技师患者信息,核对患者无误后退出扫描间; 5、扫描间移动门打开后,协助患者离开检查区域(轻者可 让患者自行离开),并告知患者去发热门诊候诊区等待医务人员发放检查结果。 6、值班结束时,在指定区域按规范除去防护用品及防护衣 等,并按规范放置。 7、做好技术、卫生等各项交接班工作。 发热门诊CT扫描间人员工作制度 1、服从医院统一管理,由发热门诊和影像科双重领导;技术指导归CT室;代班组长应以身作则,主动管理;

2、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尤其应严格执行各项感控制度;遵守疫情管控纪律,不发布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不散布不实信息; 3、在工作区域,应保持各区域清洁,认真按规范做好“消杀”工作;每班应将医疗废物归于医疗废物桶内,便于工作人员清理; 4、在休息区域,保持环境整洁,不相互串房间,禁止私自外出,不影响别人休息等;做好物品、卫生等交接班工作,各班之间应相互帮助、相互监督; 5、代班组长应履行职责,做好管理和各项保障工作,各班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领导及科室反馈。 发热门诊电话: 值班主任:

诊断学试题

检体诊断试题库 总论 1.男,58岁,咳嗽4年,2个月来痰中 带血,消瘦,X线胸片示左上肺密度 较高圆形阴影。如果该病人淋巴结肿 大,哪组区域的浅表淋巴结最先肿大 的可能性大 A 左颈深淋巴结上群 B 右颈深淋巴结上群 C 左锁骨上窝淋巴结 D 右锁骨上窝淋巴结 E 右颈深淋巴结下群 2.正常人一天中体温最高是 A 凌晨2-6点 B 下午1-6点 C 中午12点 D 晚6-9点 E 上午10-12点 3.下列关于体温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 妇女月经期体温较高 B 青壮年体温较老年人高 C 剧烈运动体温可以升高 D 进餐后体温升高 E 孕妇体温较高 4.下列不属于感染性发热的是 A 大叶性肺炎 B 肺脓肿 C 中暑 D 伤寒 E 流行性脑脊髄膜炎 5.非感染性发热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心肌梗死后低热 B 白血病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流行性出血热 E 感染后低热 6.下列关于弛张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升至39-40℃,持续数天,降至 正常 B 体温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 降至正常,后又升至39℃以上 C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 围范围大于2℃,但都在正常以上 D体温常至39℃以上, 24小时波动范 围范围小于2℃,均在正常以上 E体温常至39℃以上, 24小时波动范 围范围小于1℃ 7.下列发热性疾病中,不伴有单纯疱疹 的是 A 大叶性肺炎 B 急性肾盂肾炎 C 间日疟 D 流行性感冒 E 流行性脑脊髄膜炎 8.下列发热性疾病中,不伴有肝脾肿大 的是 A 急性ITP 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 病毒性肝炎 D 淋巴瘤 E 白血病 共用题干(9-10题): A 抗原抗体复合物 B 中性粒细胞 C 单核吞噬细胞 D 白介素IL-2 E 5羟色胺 9.内源性致热源 D 10.外源性致热源A 共用题干(11-14题):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诊断学 常见症状学

常见症状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1.正常人腋测法体温为: A.36.5~37℃ B.36~37℃ C.36.3~37.2℃ D.36.5~37.5℃ E.36.5~37.7℃ 2.6岁男孩,发病第1天体温为37.5度,伴咽痛,未予治疗,第2天体温达41度,伴神志恍惚及抽搐,经输液,抗生素等治疗,第3天体温降至38.2度,其体温变化过程: A.低热→超高热→中等热 B.中等热→高热→中等热 C.低热→高热→高热 D.中等热→超高热→中等热 E.低热→高热→中等热 3.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 颅脑损伤 B.变态反应 C.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D.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E.感染 4.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肺炎支原体 E.立克次体 5.弛张热一天内温差为: A.1℃以上 B. 2℃以上 C. 3℃以上 D.1℃以下 E. 2℃以下 6.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A.病毒性肝炎 B.斑疹伤寒 C.败血症 D.急性白血病 E.胆道感染 7.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流行性出血热 B.脑出血 C.败血症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A.心力衰竭 B.恶性肿瘤 C.风湿热 D.支气管肺炎 E.脑出血 9.伤寒的常见热型为:

A.张弛热 B.波状热 C.稽留热 D.间歇热 E.不规则热 10. 中等度热的口温范围是 A. 37.3℃-38℃ B. 38.1℃-39℃ C. 39.1℃-41℃ D. 41℃以上 11.引起发热的病因中,下列哪项属非感性发热: A.立克次体 B.变态反应 C.肺炎衣原体 D.螺旋体 E.病毒 12.体温上升期的表现一般不会出现下列哪一些? A.肌肉酸痛 B.面色苍白 C.大汗淋漓 D.寒战 E.疲乏无力 13.出现持续压榨性或窒息性胸部闷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肋间神经痛 C.食管炎 D. 自发性气胸 E.心包炎 14.胸痛并向左肩左前臂放射,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包炎 B.纵膈疾病 C. 急性胸膜炎 D.心绞痛 E. 食管炎 15.腹痛位于右上腹部,并向右肩部放射,提示: A.肠炎 B.阿米巴痢疾 C.胃炎 D.胆囊炎 E.胰腺炎 16.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饭后疼痛,服碱性药物可缓解,提示: A. 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 C. 食道炎 D.胰腺炎 E.胆囊炎 17.女性病人停经后突发剧烈腹痛应首先想到: A.急性肾盂肾炎 B.肝破裂 C.脾破裂 D. 异位妊娠破裂 E.急性膀胱炎 18.头面部阵发性电击样或撕裂样疼痛多见于: A.脑供血不足 B. 三叉神经痛 C.偏头痛 D.肌紧张性头痛 E.高血压病 19.阑尾炎的疼痛特点: A.上腹痛 B.转移性右下腹痛 C.左下腹痛 D.右下腹痛 E.下腹痛 20.上腹进行性疼痛伴黄疸可见于:. A.消化性溃疡 B.胰腺癌 C.胆囊炎 D.胰腺炎 E.慢性胃炎

诊断学发热部分试题

第一节发热 一、填空题 1。发热得分度就是:低热;中等度热、;高热 ;超高热。 2.引起发热得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而以为多见。 3.多数患者得发热就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与两大类。 4.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 ;② ;③、 5、各种病原体如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6.常见得功能性低热有: 、、、。 7.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① ;② ;③、 8。无菌性坏死物质得吸收,可引起非感染性发热,这包括:①损害;②引起内脏器官或肢体坏死;③。 9、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种原因:①、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10.发热得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 ;② ;③。 11.临床上常见得热型有: 、、、 、、。 12.稽热型常见于、、等疾病、 13。弛张热型常见于、、、等疾病。 14.间歇热型可见于、等疾病。 15。波状热型常见于。 16.回归热型可见于、、等、 二、判断题 1.抗生素得广泛应用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某些疾病得特征性热型变得不规则。( ) 2.热型与患者个体反应性得强弱无关。( ) 3。请对下列热型进行判断 ①弛张热型( ) ②稽留热型( ) 弛张热型( ) 稽留热型( )

不规则热型( ) 波状热型( ) 回归热型( ) 驰张热型( ) 4.发热得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 ) 5。多数患者得发热就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与内源性两大类。( ) 6、低热就是指37.3—38℃。( ) 7、高热就是指39.1—41℃。( ) 三、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四、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发热得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得疾病就是: ?A、感染性发热疾病 B、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 D、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2.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A。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 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B.稽留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C.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 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D.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E、不规则热指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性。 B型题 问题(1—7) ?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型 D.不规则热??E.波动型 1.斑疹伤寒或伤寒高热期 ( ) ?2。败血症( ) 3。疟疾 ( ) ?4、支气管肺炎( ) 5.布鲁菌病( ) 6.结核病 ( ) 7.化脓性炎症 ( ) 问题(6-21) A.发热伴寒战?????B.发热伴皮疹? C。发热伴淋巴结肿大?D.发热伴肝脾肿大 E、先发热后昏迷 ?8、中毒性菌痢 ( ) ?9、中暑( )

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要求(一类特选)

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要求 一、预检分诊点设置规范 (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各医院不得用导医台(处)代替预检分诊点。 (二)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三)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病人用的口罩、体温表、流水洗手设施或手消毒液、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等物品。(四)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五)经预检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告知到其发热门诊的路线(不宜带病人就诊),预检人员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六)门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设有醒目标识),以保证能24小时应诊。 二、发热门诊设置规范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设立发热门诊,乡镇卫生院及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独立的发热门诊,其他医疗机构设立发热诊室。 ㈠发热门诊要求: 1通风良好、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要设立醒目的标识。 2诊室基本设备。适量口罩、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观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有加盖的非接触式污物桶、一次性压舌板、处置台、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纱布罐、方盘、药品柜、紫外线灯、有流动性洗手设施、干手设施和手消毒剂灭菌消毒器材等并有备用诊室。 3设隔离卫生间。 4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该区域完成。5设立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 6设置隔离留观室。 7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对就诊的发热病人要立即给其戴防护口罩,诊室内不得同时进入多人,候疹者需在诊室外指定位置等候就诊。进入隔离留观室按二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诊断学发热部分试题复习课程

诊断学发热部分试题

第一节发热 一、填空题 1.发热的分度是:低热;中等度热;高 热;超高热。 2.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而以 为多见。 3.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和两大类。 4.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②;③。5.各种病原体如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6.常见的功能性低热 有:、、、。 7.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①;②;③。8.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可引起非感染性发热,这包括:①损害;②引起内脏器官或肢体坏死;③。9.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种原因:①。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 10.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②;③。 11.临床上常见的热型 有:、、、 、、。 12.稽热型常见于、、等疾病。13.弛张热型常见于、、、等疾病。 14.间歇热型可见于、等疾病。 15.波状热型常见于。 16.回归热型可见于、、等。二、判断题 1.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规则。() 2.热型与患者个体反应性的强弱无关。()

3.请对下列热型进行判断 ①弛张热型() ②稽留热型() 弛张热型() 稽留热型() 不规则热型() 波状热型()回归热型()驰张热型() 4.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 5.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6.低热是指37.3—38℃。() 7.高热是指39.1—41℃。() 三、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四、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感染性发热疾病

诊断学发热部分试题

第一节发热一、填空题 1发热的分度是:低热;中等度热;高热;超高热。 2 ?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两大类,而以为多见。 3?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和两大类。 4?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②;③。 5. 各种病原体如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6. 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7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①;②;③。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可引起非感染性发热,这包括:①损害;②引起内脏器官或肢 体坏死;③。 9?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种原因:①。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 10?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②;③。 11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 12?稽热型常见于、、等疾病。 13?弛张热型常见于、、、等疾病。 14?间歇热型可见于、等疾病。 15?波状热型常见于。 16?回归热型可见于、、等。 二、判断题 1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规则。()

4?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 () 5?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 6. 低热是指 3 7.3 — 38 C 。() 7. 高热是指 39.1 — 41 Co () 三、 名词解释 1 .发热(fever ) 2. 稽留热(ontinued fever ) 3. 弛张型(remittent fever )或败血症热型 4. 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 5 .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 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 7.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四、 选择题 A 型题 1. 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 感染性发热疾病 B. 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 D. 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 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2.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 39 — 40C 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 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C B. 稽留热指体温常在 39C 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C, 且都在正常 水平以上 C. 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 歇期)可持 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D. 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 39 C 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 降至正常水平,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E. 不规则热指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性。 B 型题 问题(1 — 7)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 波动型 1. 斑疹伤寒或伤寒高热期 () 2. 败血症 () 3. 疟疾 () 4. 支气管肺炎 () 5. 布鲁菌病 () 6. 结核病 () 7. 化脓性炎症 () 问题(6-21 ) 波状热型() 回归热型() 驰张热型() C.间歇型

诊断学 症状学 发热

【发热】 →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体温: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 →体温特点:(1)体温有个体差异。 (2)日变化:下午体温高于早上,剧烈运动、劳动、进食后体温可略升高,但波动小于1℃。 (3)妇女月经前、妊娠期体温稍高。 (4)老年人体温稍低于青壮年(因老年人基础代谢率较低)。 (5)在高温环境下体温可略高。 →临床体温升高 一、问诊要点:是否发热?分度?起病情况?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诊治过程?药物热? 伴随症状? 一般状况? 传染病接触史? 二、发热机制: Ps.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不能通过BBB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嗜酸性粒细胞,使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从而引起发热。Ps.EP一方面可以通过BBB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setpoint上升,体温调节中枢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

三、病因与分类: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如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 急慢性、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2、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溶血反应等。 ps.药物热:由用药所致的发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药物过敏反应是最普遍的机制。药物热与一般感染性发热不同,特征为:如果首次用药,发热可经7~10天左右的致敏期后发生;再次用药发生的药物热发生快,易联想到与用药有关;一般是持续的高热,常达39℃~40℃。但患者一般情况尚好,与热度不成比例;应用各种退热措施(如退热药)效果不好;但停用致敏药物,有时即使不采取抗过敏措施,体温也能自行下降。 3、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Ps.结缔组织疾病:泛指结缔组织受累的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及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具有某些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学方面的共同特征,如多系统受累(即皮肤、关节、肌肉、心、肾、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等可同时受累),病程长,病情复杂,可伴发热、关节痛、血管炎、血沉增快、γ球蛋白增高等。广义的结缔组织病还包括一组遗传性的结缔组织病,即由于先天性的缺陷使结缔组织中某种成分(如胶原、弹性蛋白或糖胺聚糖)的生物合成或降解发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异常及病毒感染等有一定关系,是多因性疾病。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发现多数结缔组织病均伴有免疫学的异常,如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多数结缔组织病有自身抗体存在,故也将这组病归入自身免疫性疾病。 4、血栓及栓塞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肢体坏死等。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 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无菌性炎症而引起发热,称为吸收热。 5、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都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而恶性淋巴瘤为高热。 6、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7、物理及化学性损害:如中暑、大手术后、内出血、骨折、大面积烧伤及重度安眠药中毒等。 8、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为中枢性发热。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发热,为产热过多所致。 9、皮肤病变:皮肤广泛病变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引起发热,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 慢性心力衰竭使皮肤散热减少也可引起发热。 10、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 1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多为低热, 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于功能性发热。 (1)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小,多在0.5℃内。 (2)感染治愈后低热:原感染已愈,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低热不退。需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潜在的病灶如结核活动或其他新感染所致的发热相区别。 (3)夏季低热: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季自动退热,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且多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出现。 (4)生理性低热: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月经前、妊娠初期可出现。 四、临床表现: 1 2、发热的临床过程:

诊断学试题题库

诊断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 肝颈静脉回流征: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 Kussmaul呼吸:当有重度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快的呼吸,使机体代偿性地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以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该呼吸称为Kussmaul呼吸或深长呼吸。 4. 三凹征: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时,气流进入肺中畅,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加强,肺内负压明显增高,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1、发热:致热源作用于抗体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2、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远曲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形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可随尿排出,尿中多量出现是肾脏病变的主要特征。4、主诉:患者本次就诊感受最明显、最重要的症状或体征,也即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5、啰音:呼吸音之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音。 7、发绀: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的现象。 10、黄疸:因胆红素代谢障碍,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并渗入组织,使巩膜、皮肤和黏膜等发生黄染的现象。 11、人工对比: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人为地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12、移动性浊音:因体位不同而产生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 1000ml 以上时可见,是检查腹腔内有无积液的重要方法。 14、症状:机体在患病状态下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病人的主观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15、脑膜刺激征:脑膜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可刺激脊神经根使相应的肌群发生痉挛,当牵扯到这些肌肉时被检查者出现防御反应。 17、核左移:外周血杆状核或杆状核以上的幼稚粒细胞增多超过 5%。 18、病理反射: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9、蛋白尿:尿蛋白含量大于 100mg/L 或 150mg/24h 时,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 20、呼吸困难: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 21、心脏杂音: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出现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 22、咯血:喉部以下呼吸器官的出血经咳嗽反射从口腔排出的现象。 23、墨菲征:医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时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疼痛剧烈而致吸气终止称墨菲征阳性。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发热的临床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 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以及不规则热。 3. 胆汁淤积性典疸患者,检查时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4. 问个人史中的居住地时,应注意是否到过疫源病和地方病流行地区。 5. 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关节的掌面的皮肤最为敏感,故多用此两个部位进行触诊。 6. 营养状态通常根据皮肤、皮下脂肪、肌肉发育、毛发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8. 出现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的原因有肺组织实变、肺内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 9. 常用于计数胸椎的标志是第七颈椎棘突 10. 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右位心时,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五肋间即正常心尖搏动的镜相位置。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左移2-3cm ;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右移 1.0-2.5cm 1、一个完整的诊断应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

诊断学参考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参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A型题(1~50) 1.某男性患者畏寒发热已10天,每天体温最高达39.6~40.1℃,最低体温是37.6℃左右,试问该热型属于下列哪种? A.波状热B.稽留热 C.弛张热D.不规则热 E.间歇热 2.引起发热的病因中,下列哪项属非感染性发热? A.立克次体B.变态反应 C.肺炎支原体 D.螺旋体 E.病毒 3.发热时寒战常出现于 A.体温上升期B.高热持续期C.体温下降期 D.间歇热的无热期 E.应用退热药后 4.下列哪项可引起局部水肿? A.右心衰竭 B.肾病综合征 C.丝虫病 D.营养不 良 E.肝硬变 5.下列哪项可出现中毒性呼吸困难? A.重度贫血 B.尿毒症 C.癔病D.脑膜炎 E.脑出血 6.每天咯血量为多少时属于小量咯血? A.<100mL B.100~200mL C.<200mL D.< 500mL E.100~500mL 7.下列哪项不是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咯血? A.二尖瓣狭窄 B.肺梗死 C.房间隔缺损引起肺动脉高压 D.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E.支气管粘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 8.心悸伴消瘦及出汗可见于 A.心肌炎B.心包炎C.甲状腺功能亢进 D.感染性心内膜炎 E.心脏神经官能症 9.呕吐大量隔宿食物可见于 A.急性糜烂性胃炎B.慢性胃炎 C 胃十二指肠溃疡 D.急性肝炎 E.幽门梗阻 10.呕血伴黄疸常见于 A.胃粘膜脱垂症B.胆道疾病 C.慢性胃炎 D.消化性溃疡E.十二指肠炎

11.腹泻伴皮疹或皮下出血可见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伤寒或副伤寒 C.肠结核 D.霍乱 E.细菌性食物中毒 12.意识障碍伴瞳孔散大可见于 A.颠茄类中毒B.吗啡类中毒 C.巴比妥类中毒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毒蕈中毒 13.男性,45岁,出现无痛性血尿1个月。下列哪种疾病可能性较大? A.膀胱结核B.膀胱结石 C.输尿管结石 D.前列腺增生E.膀胱癌 14.男性患者,患慢性迁延性肝炎数年,近来出现腹水,腹部隆起,欲查清肝、脾肿大情况,应选择何种检查方法更恰当? A.深部滑行触诊法B.深压触诊法C.双手触诊法 D.浅部触诊法E.冲击触诊法 15.当体重减轻至低于正常的多少时称为消瘦? A.低于正常的5% B.低于正常的10% C.低于正常的20% D.低于正常的30% E.低于正常的15% 16.下列哪项不属于皮肤或粘膜下出血? A.瘀点 B.紫癜 C.蜘蛛痣 D.瘀斑 E.血肿 17.出现颈静脉搏动,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三尖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甲状腺功能亢进E.严重贫血 18.某老年男性,胸部体格检查示胸廓前后径明显增宽,肋间隙饱满,腹上角增大。此胸廓形态为 A.漏斗胸B.扁平胸 C.桶状胸 D.鸡胸 E.正常胸形 19.呼气性呼吸困难最常见于 A.肺炎B.胸膜炎C.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 D.气管阻塞 E.肋骨骨折 20.胸部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B.胸壁皮下气肿C.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D.支气管肺炎E.慢性支气管炎 21.胸膜摩擦感与心包摩擦感的鉴别要点 A.有无心脏病史B.患者体质状况 C.屏气时摩擦感是否消失 D.咳嗽后摩擦感是否消失 E.变动体位摩擦感是否消失

(完整版)诊断学名词解释精华版

1.发热(fever):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 2.热型:许多发热性疾病时,体温曲线的形状可有一定规律性,称为热型. 3.稽留热(continued 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摄氏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4.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 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5.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多见于 布氏杆菌病。 6.间歇热:体温聚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 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7.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 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8.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9.症状(symptom):患者主观感受到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10.体征(sign):医师客观检查到的患者身体方面的异常改变。 11.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12.咯血(hemoptysis)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13.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14.发绀(cyanosis):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5.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所指的发绀. 16.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 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7.三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时,患者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18.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肺淤血加 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 19.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 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20.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21.黄疸(juandice):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症状和体征. 22.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经胆管排入肠道后,形成尿胆原,小部分经肠道吸收,通过门静脉血回 到肝内,其中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23.少尿(oliguria):正常成人如果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毫升,称为少尿. 24.无尿:正常人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称为无尿。 25.多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称为多尿(polyuria). 26.尿三杯试验:患者一次排尿,将最初10~20毫升尿液留于第一杯中,中间30~40毫升尿液留在第二杯中,终末5~10 毫升留在第三杯中. 若第一杯尿液异常,病变部位可能在前尿道;第三杯尿液异常,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若三杯尿液均异常,病变在膀胱颈以上,称. 27.膀胱刺激征:膀胱区或后尿道病变,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也称尿道刺激征. 28.晕厥(faint):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 29.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 碍。 30.抽搐(tic):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地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31.惊厥(convulsion):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 32.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 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引起. 33.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 感. 34.嗜睡(somnolence):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呈病理性持续睡眠状态,经刺激可唤醒,醒后能回答问题,能配合体格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