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第1章管理数字化企业

一.概念:

1.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观和系统观):

(1)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观(系统观):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部件集合,它可以进行数据或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分发,以支持企业的管理控制和决策(见P11图1-6)。

(2)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观: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是技术,企业投资于IS是为了创造价值、增加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信息系统是企业面对来自于经营环境中的挑战,在组织、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给出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信息系统以技术为基础,但还需要在企业的组织和管理变革以及创新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信息系统能够创造价值,主要在于信息系统能改善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决策。

2.输入:在组织内部或其外部环境中扑捉或收集原始数据。

3.加工处理:把数据转换为有意义的形式

4.输出:将处理后的信息转交给使用它的人或其他活动

5.反馈:将输出反送到组织中合适的成员,去帮助他们评价和校正输入

6.数据:指表示企业中原始事实(如发生过的交易)的符号串

7.信息:指对人们有意义和有用的数据,通常由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而形成

8.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维度:技术、组织和管理

二.问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1)企业对信息系统的投资份额逐年增加,成为企业重要资源或资本

(2)信息系统已成为多数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

(3)信息系统是驱动企业生产率持续增长的有力工具。

(4).提升企业的战略机会和优势。

例如,美国IT曾是生产率复苏的主要因素,始于1995年持续至今,平均增长率为2.7%远高于1973~1995的1.4%。

2.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维度:组织、管理、技术维度,信息系统是组织整体的一部分。

具体含义:

组织的关键要素是人员、结构、企业过程、政策和文化。由不同的层次和专业任务组成。展示了清晰的劳动分工。主要的职能或组织执行的专业任务,由销售和市场、制造和生产、财务和会计以及人力资源等组成。

管理工作在于对企业所面临的许多情况做出感知、进行决策、提出解决企业问题的正式计划。管理者认识到环境的挑战,并构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组织战略,分配一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以协调工作和达到目标。

信息技术是管理者应对变化的众多工具中的一个。计算机硬件是在信息系统中进行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设备。它包括中央处理器、各种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并通过物理介质把它们连到一起。

3..与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学科: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运筹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

第二章.企业中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类别)

一.概念

1.TPS:事务处理系统。

2.DSS:管理信息系统。

3.MIS:决策支持系统。

4.ESS:主管支持系统。

5.企业职能:一种新的划分信息系统的维度,其主要职能有市场、生产、财会和人力资源。二.问题:

1..企业管理层级,四种主要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对象:战略级,控制级和执行级。主管支持系统(ESS)服务于战略级。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服务于控制级。事务处理系统(TPS)服务于执行级。

2..企业中存在的管理信息系统种类:

作业层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它们跟踪那些进行商务活动所必需的日常常规业务流。

管理层系统给管理层提供报告和存取组织当前绩效和历史记录。

决策支持系统支持管理决策,这些决策是独特的、快速变化的、不能事先指出的。它们比MIS具有更先进的模型和数据分析能力,而且常能和内源一样地由外源收集信息。

主管支持系统提供最重要的数据给高层管理决策者以支持战略层,常通过门户以图形和图表提供。它们具有有限的分析能力,但能抽取复杂的图形软件和多源的内部和外部信息。

关系:四者彼此交换数据,TPS是其他系统的数据源尤其是MIS、DSS。ESS由低层系统接收数据。呼唤更多系统之间集成,但不易达到。

第三章.信息系统、组织、管理和战略

一.概念:

1.组织(包括技术观和行为观点):

(1)组织的(微观经济学)定义: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加工或处理这些资源、产生输出给环境。

组织的微观经济学定义把组织仅仅看成是对资源进行加工的“黑匣子

(2)组织的行为观定义:组织是一个各种权力(rights)、特权(privileges)、义务(obligations)和责任(responsibilities)的集合。各种权力、特权、义务和责任能够通过组织的冲突化解机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平衡。

2.SOP:标准操作规程。指个体行动的基本模式

3.业务流程:办事常规的集合

4.信息系统部:负责信息技术服务的正式的部门。负责硬件、软件、数据存储设备、通信网络

5.企业战略:是一组能够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

二.问题

1.管理信息系统对组织影响:经济交易成本理论(增加信息的对称性,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并使得企业比以前的规模更小)代理理论(减少监督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可大大降低代理成本)行为(组织变得扁平化、催生后工业化时代的组织和虚拟企业、增加组织的灵活性、了解组织变革的阻力、因特网和组织)

2.企业中的信息系统部门:作用:负责维护企业的IT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存储设备、通信网络。构成:信息系统专家:信息主管、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员、网络专家、数据库管理员、办事员。

3.用明茨伯格的管理行为模型——管理者10种角色理论说明信息系统对管理的影响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好10种角色,他就非常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明茨伯格的理论清晰、细致,易于理解和操作,因而教科书用他的理论框架来描述信息系统对管理活动的支持(也就是影响)。请看下页的表(P63,表3-4)。

4..企业存在的战略层级:业务级、企业级、行业级。

对企业战略性作用:业务级(帮助企业成为低成本生产者、实现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或服务新市场。用快速顾客响应与供应链管理系统锁定顾客和供应商。价值链分析强调某种特殊活动)企业(联接分立的企业单位一起运行,使功能如一或跨单位共享知识)行业级(提高竞争优势与本行业其他企业合作。共享信息、交换业务、协调活动。竞争力模型、信息伙伴、企业生态系统和网络经济在此级别有用。

第四章数字化企业:EB和EC

一.概念:

1.数字化企业:是这样的企业,它与顾客、供应商、员工等之间所有商业关系几乎都可以实现或借助数字化。

2.MIS:MIS=EB+EC

3.EC:电子商务。包括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和B2C(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

4.EB:电子企务。

二.问题

BC和EB的不同:

第九章

一.概念

1.、ERP管理理念

2.、ERP系统: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能够实现对企业的各类资源及其相关业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快速地应对外部需求的变化,提升或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的管理信息系统。

理解要点:1.ERP系统一种管理信息系统。2.ERP系统实现了ERP管理思想。 3.ERP 管理思想:其核心是“一体化”。4.企业各类资产主要只企业各类资产。5.ERP系统的目标:

更快适应需求的变化。

3.、供应链(Supply Chain)是一个由各类组织或个体为节点,通过相关物流业务流程连接而成的网络。通过该网络,原材料被采购来加工成某种产品,并配送给需要这种产品的最终顾客。

概念要点:

(1)、各类组织或个体: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顾客。

(2)、物流:指有形的物质资源在空间上的存储、转移或加工,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或半成品、成品或产品。

(3)、一般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供应链。在本章中,提到供应链,通常是指某个制造商的供应链。

4、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是指对供应链的设计,以及对供应链上各物流业务流程的协调和控制,以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对顾客需求的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概念要点:

1、供应链设计:指供应链中的节点应包括哪些节点,包括供应商、仓库或配送中心、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客户等。

2、供应链协调和控制:指如何优化各节点间的相关物流业务流程,从而降低运作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

3、有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还包括对逆向物流的管理。

5、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是供应链网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从供应链下游往上游前进,各级供应链主体所面临的需求的波动性会被逐步放大的现象。

牛鞭效应的发生主要根源于每个供应链主体几乎都是单独预测自己面临的波动性需求,有时甚至缺乏相关的预测信息。

6、SCM系统一般来说,一个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供应链计划系统和供应链执行系统两部分组成。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核心目标就应该是为各供应链主体之间的需求信息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提高他们在物料存储、加工和产品配送等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1、供应链计划系统负责对产品需求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寻源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制订(拉动式的供应链!)。

2、供应链执行系统则管理和控制物料或产品在供应链上以最为有效的方式转移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详见教科书P198表9-2

7、客户关系是指企业与客户之间在产品和服务交易中的所有联系。客户关系是企业的一种竞争性资产。良好的客户关系可以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不断保持甚至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率。

8、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是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通过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不断维持、提高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的活动。广义的客户关系管理还包括伙伴关系管理,把下游的分销商或零售商也视为企业的客户。

9、CRM系统是帮助企业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信息系统。它能够:

1、从组织的各相关部门捕获所有客户的交易或交互数据。

2、利用相关工具或模型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

3、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特别是在客户接触点,发布这些信息和分析结果,直接服务于客户服务或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并为销售和市场营销部门的工作提供决策的帮助。

CRM系统通常包括三个子系统:

1、销售力量自动化系统:提高销售人员的生产率。

2、客户服务系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市场营销系统:提高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有效性/效率性

问题

一、ERP系统、SCM系统和CRM系统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或者简要说明这三个系统都能帮助企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1、ERP系统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通过信息集成,信息共享,实现实时响应,全面分析,有效决策,整体优化,协调运行,最终提高竞争优势。一句话:通过信息集成和共享,实现一体化协调管理。

2、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核心目标就应该是为各供应链主体之间的需求信息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提高他们在物料存储、加工和产品配送等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商业价值

1)、能够改善顾客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

2)、能够节省运营成本。

3)、能够提高现金的周转率。

3、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商业价值

1)、提高客户满意度。

2)、更加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节省市场营销成本。

3)、更低的客户获取成本和保留成本。

4)、从最有价值客户的辨识中,获取更多的销售回报。

第十章

一、概念

1、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属性的符号,如文字、数字、图片、录音、录像等等。数据本身对于被它描述的事物是有用的,除此之外,假如没有人的介入,则数据本身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2、信息:是指对人们有价值的数据,通常由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而形成,包括理解、整理、分类等。

3、知识:是指人们归纳出来,并认为真实正确,可用来指导人们解决问题的结构化的一系列信息,一般表现为经验、规程或程序、方法或技术、理论等。

4、知识管理:是企业有意识地获取、存储、传播和应用相关知识的一系列活动或业务流程的总称

5、知识管理系统:即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指能够支持企业更有效地实现知识管理理念和相应业务流程的管理信息系统。

6、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结构化的知识、半结构化的知识

结构化知识系统所收集、存储和分发的知识都是显性的结构化知识。

1、这些知识是人们通过观察专业人员的决策行为总结出来的,如他们解决问题的经验、技术或方法等,一般都是用正式的文档,如做事规则、解决问题的规程或案例报告的形式明确描述出来的,因而是显性知识。

2、这些做事规则、规程或案例报告意义明确,很容易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和分发,因而是结构化的知识。

所以,支持结构化知识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对知识的分类、编目、数据库模式和数据库搜索。

半结构化知识系统所收集、存储和分发的知识都是显性的半结构化知识。

1、这些知识同样来自于专业人员解决问题或进行决策的过程,这些经验、技术或方法通常都是以非正式的文档,如便条、备忘录、建议书、电子邮件、声音邮件、聊天室内的交流记录、录像、数字图像、演示文稿、小册子、公告板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也算是显性知识。

2、不过,由于这些知识都以非正式的文档形式表现出来,需要通过适当的处理,才便于进行数字化的存储和分发。

所以,半结构化知识系统的核心技术更加强调知识的分类、编目、数据库模式和数据库搜索,尤其是对那些非正式文档的分类(Taxonomy)和编目(Tagging) 。

知识网络系统所收集、存储和分发的知识都是存在于人们特别是专业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二、问题

1、企业为什么需要进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产生的背景: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

组织学习:学习本是一种个体行为,组织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比喻,用来比喻组织的类似行为。组织学习实际上是指组织不断努力吸取各种内外知识,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由组织中的人有意或无意地推动。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具有不断“学习”知识的能力,并因此而具有自我演化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不仅描述了组织如何获得和利用知识,还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塑造一个学习型组织。这就是圣吉的“五项修

炼模型”的核心。

2、按照知识类型和服务或支持的对象,知识管理系统都分为哪些类型?

按照应用范围或领域的不同,可把知识管理系统分为三类:

1、企业范围的知识管理系统:服务于企业中所有人员。

2、知识工作系统:服务于企业中的知识工作者。

3、基于智能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服务于中高层决策者等

第十一章

一.概念

1、决策

2、按照决策问题的性质,决策可划分成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三类。一般地,高层管理者面对的多是非结构化的决策,中层管理者面对的常为半结构化的决策,而操作管理层及其员工面对的则多是结构化的决策。

3、结构化的决策:所面临的决策问题是重复出现或例常性的,信息完全,有明确的解决步骤或操作规程。如生产排程、产品生产、客户订单处理、会计记账等。

4、非结构化的决策: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往往是非例常性的或突发的,问题解决没有标准操作规程可遵循,信息不完全而且不确定,决策者需借助自己的特有经验或直觉才能解决问题。如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建立一个新的产品事业部,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去投资等。

5、通常把DSS分为两种类型:

(1)、模型驱动的DSS:通常独立于其他信息系统而运行,大量使用基于某些强势决策理论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敏感性分析(What-if)来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工作,强调用户接口的友好性。面对的决策问题往往也是特定的。

(2)、数据驱动的DSS:依赖于其他的企业应用系统,因为要利用这些应用系统所提供的海量数据。目前主要使用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创造性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和趋势或商业机会,以推动相关业务的改进,甚至启动新的业务。

6、群决策支持:在企业中,许多工作是由小组完成的。人们经常需要一起做决定,以解决一些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不确定答案)

7、群决策支持系统(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GDSS)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互式信息系统,被一群作为一个小组而一起工作的决策者们所使用,以解决一些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群决策支持系统通常在决策者们坐在一起开会时或在网络上召开的电子会议中使用。

8、主管支持系统(ESS):企业高层管理者使用的信息系统。借助该系统,高层管理者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其工作中面临的非结构或半结构化的战略性决策问题。

二、问题

(一)、企业为什么需要决策支持系统?

改善企业决策的价值(课件没有详细的,大家在课本找)

(1)、管理就是决策(H.A.Simon)!

(2)、如果能够提高企业内部各类人员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就势必会提高企业整体的盈利性。

(二)、MIS系统和DSS系统都能支持决策吗?如果是的话,它们对决策的支持有什么不同?

1、MIS和DSS的相同之处:都是主要支持中层管理者决策活动的信息系统。

2、MIS和DSS的不同之处:

1)、MIS:主要支持决策过程中“情报”阶段的工作,为管理者提供常规报告和例外报告,以便于其进行惯常的管理控制工作,通常用于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2)、DSS:支持决策过程全部阶段的工作,尤其是设计和抉择阶段,通常用于解决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非惯常性决策问题。

第十二章用信息系统重设计组织

一、概念:

1、组织变革:

2、组织变革的类型:

3、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地再设计,以便改善成本、质量和服务,使

得技术的价值最大化。

4、系统生命周期法:是最早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今天人们仍在使用它;

受结构化系统开发思想的支配很深;

适合于大中型管理信息系统(MIS、TPS)项目的开发;

开发中要经历几个顺序而行的主要阶段,时间较长;

在开发者和最终用和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

5、原型法:(1)原型化(Prototyping): 先快速和低成本地建立一个实验性的系统,然后

向用户演示当前系统的功能并供用户评价。这样,用户可以不断精炼他们的真实需求,开发人员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原来的实验性系统。如此改进下去,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2)原型(Prototype): 在原型开发法中,每次用于向用户展示和评价的那个版本的信息系统,称为一个原型。

原型开发法中包含一个迭代的过程。

6、应用软件包法:指人们通过直接购买应用软件包来开发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7、最终用户法:最终用户开发法指的是由系统的最终用户自己来开发系统,基本无需技

术专家们的帮助

8、外包法:外包法也是一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选方法。

外包指的是企业将计算中心、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开发,通过商业合同转包给外部相关服务供应商去代为完成的做法。

9、结构化开发思想: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思想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简单说就是自顶向下,逐

步求精!):

从抽象到具体,从粗到精;

一步一步来,循序渐进;

每步工作的开展都建立在前一步工作的基础上。

一般来说,结构化系统开发思想可以体现在结构化系统分析、结构化系统设计、结构化编程等几个方面。

10.CASE(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目的是想将系统开发过程自动化。它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系统开发思想或系统开发方法论!

这种自动化包括: 自动产生各种开发用的图表;利用自动生成器自动生成系统中的各种用户界面和工作报表;自动生成数据字典;自动生成开发进度表;自动进行系统分析和检测工具;利用程序代码生成器自动编程;自动生成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工作文档等等。

二、问题

1.为什么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相当于引入一场组织变革?或者,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相当于引发哪种类型的组织变革?为什么?

建立一个新的信息系统是组织变革的一种形式,这将会涉及组织中的许多人员。因为信息系统是社会技术实体,信息系统的变化引起了工作、管理和组织的变化。技术带来的四种变化是:自动化;过程的合理化;企业过程再工程;范式转移,还伴随富有风险和回报的长远变化。许多组织试图利用企业过程再工程去重新设计工作流和企业过程,希望实现巨大的生产率突破。信息系统也可用于支持企业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和其他增量过程的改进。

2、系统生命周期法中,各开发阶段的主要工作和工作结果大概是什么?通常由谁来完成?系统生命周期法主要工作和工作结果:

(1)系统规划阶段:决定开发信系统背后的理由,确定新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规划书。

⑵系统分析阶段:细化信系统的功能,系统分析报告。

⑶系统设计阶段: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

⑷系统实施阶段:编程,调试,切换。

(5)系统运行于维护过程:评估,更新和纠错。技术专家负责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工作。终端用户提供信息需求和评审技术人员的工作

3、按照你的知识和专业背景,在系统生命周期中,你最有可能参与哪些阶段的工作?为什么?

这道题我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吧

4、你认为哪些方法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为什么

H.A.西蒙支持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他认为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于完全理性,决策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政人,不可能预见一切结果,只能在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方案。"行政人"对行政环境的看法简化,往往不能抓住决策环境中的各种复杂因素,而只能看到有限几个方案及其部分结果。事实上,理性程度对决策者有很大影响,但不应忽视组织因素对决策的作用。

信息系统可以以各种方式为公司提供商业价值,最明显的价值贡献在于改善现金的企业过程或创造新的企业过程,以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此外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改进决策、增加决策的速度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所以按照明茨伯格的“决策者角色”及西蒙的“行政人”理论信息系统对于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有着极大的帮助

5、应用软件包法和外包法有什么区别?

应用软件包法是通过直接购买应用软件包来开发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而外包法是通过商业合同转包给外部相关服务供应商去代为完成的做法。

第十三章了解系统的商业价值和管理变革

一概念:

1.管理信息系统的商业价值:理论上是指企业通过开发或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得到的收益减去因开发或实施所投入的成本。这个差值越大,表明这个管理信息系统给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越大,这个信息系统就越值得企业去开发或实施。

2.系统失败:信息系统项目失败是指:系统表现得不像预期的那样,或者,系统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发完成,或者系统成本超出预算。

3.系统成功:

4.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对信息系统项目从技术、管理和组织等三方面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

5、反实施行为:故意阻挠系统实施的想法或做法

6、沟通鸿沟: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在经验、兴趣和偏好上的差异对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问题解决造成的障碍

二、问题:

1.为什么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价值难以评估?

答:(1).系统的成本和收益难以量化,单一的技术投资的影响很难确定,此外确定在组织中实现对新技术的社会成本的测量难以确定。

(2).系统产生较少的有形收益和较多的无形收益难以量化判断。

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资产、权益评估,是对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的过程。

由于:①.系统的成本和收益难以量化,单一的技术投资的影响很难确定,此外确定在组织中实现对新技术的社会成本的测量难以确定。

②.系统产生较少的有形收益和较多的无形收益难以量化判断。

所以,企业价值中企业权益和资产难以用管理信息系统单纯的判断出。所以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价值难以评估。

2、导致系统失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这对企业成功实施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有什么启发?

因素:(1)信息系统的成功或失败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即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和组织因素

(2)技术因素可以在系统(技术)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

(3)管理因素和组织因素控制的角度看,导致信息系统实施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包括如下四点:用户参与和影响力、管理者的支持和承诺、系统的复杂度和风险程度、对实施过程的管理

关键因素1:用户的参与和影响力

用户参与对系统功能的确定和设计有积极影响。

但用户与系统开发者之间往往存在着沟通上的障碍,即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在

经验、兴趣和偏好上的差异对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问题解决造成的障碍(沟

通鸿沟的存在)。

关键因素2:管理者的支持和承诺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承诺可以:

?鼓舞用户和开发者的士气。

?保障必要的资金和其它资源的支持。

?强化组织内的所有变革。

可是:

?管理者的支持不应该过头。

?对中小企业的情形,管理者的支持有时是不必要的。

关键因素3:系统复杂度和风险程度

一般而言,项目的风险和复杂度越高,项目失败的可能性越大。

一些研究者发现,有几个关键因素会影响项目的风险程度,包括:项目规模、

项目所处理的问题的结构、技术经验。

关键因素4:对实施过程的管理

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糟糕的系统实施管理很有可能导致:成本过高。时间拖延。技术缺陷影响了性

能。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

为什么项目管理会如此糟糕?无知和过于乐观、人力投入的不当。信息反馈不灵或滞后:坏消息向上传递太慢

对企业启发:小心管理,用不同的试验检测模型了解系统成功和失败,系统设计者与用户互动,面向技术的设计者和企业用户之间的矛盾必须解决。成功由信息系统专家、终端用户和决策者在系统实施各个阶段合作程序决定,引导一个用户的支持和维持一个合适的用户参与水平

实现过程的管理支持和控制,选择合适策略,风险水平可由项目规模、结构、技术经验确定

3、如何克服用户的反实施行为?

克服的方法包括:提前进行教育或培训;劝说或强制;激励措施的引进;鼓励用户参与;改善系统或界面设计,等等

实验内容大家自己看我们那三次上课的PPT

工业园区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工业园区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背景介绍 1、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化工区、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方式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同时,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日益频繁,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打造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从目前环保部力推的“气,水,土三大战役”的初步效果来看,下一步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是对于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而对于三个领域治理效果的检验,依赖于全面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根据调研大部分企业具备简单治理技术,即将生产车间内生产工艺所产生的VOCs污染物通过管道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以后进行排放,但园区内存在着有组织排放超标和无组织排放的问题,为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治理装置,减少无组织排放,建议园区部署网格化区域监控系统。 系统部署可提高各工业工园区污染源准确定位能力,同时快速直观的分析出污染源周边的相关信息,通过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和环境保护业务资源,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数据库,将空间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动态监管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等业务数据进行无缝衔接。为管理者提供直观、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环保业务管理能力,综合管理与分析的决策能力。同时根据业务应用的不同,对数据进行横向的层次划分,通过应用人员层次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纵向的层次划分,明晰信息的脉络,方便数据的管理。 2、建设依据 2.1相关政策、规划和工作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6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13〕3号) 《关于印发<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20号)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环发〔2011〕112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的通知》(环 〔2009〕15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 《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10〕14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3〕10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67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 2.2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人管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版)

1.数据(Data)是指说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数字,字符、文字、图形等),它具备一定的含义,但它本身并没有意义。可以进行传递、存储、处理和利用。 2.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另外一种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区别 信息能够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数据却不能直接满足接受者的需要。 ?可以将它们的关系比作产品和原料,信息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是数据要表达的内容。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信息=数据+处理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3.知识(knowledge)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4.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区别 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对思维的管理。 5.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6.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层次性 5、整体性 6、涌现性:整体的涌现性和层次间的涌现性 7、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7.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 键盘、鼠标、主板、内存、硬盘、CPU、I/O接口、显示器、声卡、显卡、光驱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CPU是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的运算单元。主要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 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器)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 CPU运算速度是决定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到目前为止,CPU 功能档次的研究与开发周期已少于一年。 ?存储器(memory)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 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 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 报表文件统一 B. 数据代码化 C. 建立组织机构 D. 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 1:1 B. 1:n C. n:1 D. 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 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 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 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 由顶向下 B. 由底向上 C. 集中 D. 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 原型法 B. 生命周期法 C. 面向对象的方法 D. 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 集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控制阶段 D. 数据管理阶段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 施。 A.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B.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C. 自上而下,由总到分 D. 由总到分,自上而下 11.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 为()。 A. EDP、DSS、MIS、EIS B. DSS、EDP、MIS、EIS C. MIS、EDP、DSS、EIS D. EDP、MIS、DSS、EIS 12.DSS的工作方式主要是()。 A. 人机对话方式 B. 键盘操作方式 C. 交互会话方式 D. 非交互会话方式 13.专家系统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即知识库和()。 A. 数据库 B. 推理机 C. 方法库 D. 决策模型 14.处理功能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决策树、决策表和()。 A. 结构化语言 B. 数据字典 C. 数据功能格栅图 D. E-R图 15.在医院,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属于()。 A. 1:1 B. 1:n C. n:1 D. m:n 16.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它采用先确定()模型,再设计() 模型的思路。 A. 实体,用户 B. 用户,实体 C. 逻辑,物理 D. 物理,逻辑

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厦门市检测市场,加强对检测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按照市建设局的要求,决定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从检测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等各方面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建材检测的权威性,保障工程建筑的质量安全。按照这个目的要求,本站提出如下的检测信息管理方案: 一、信息化技术要求 1.各检测单位所检测工程按照一定的规定统一编 号,建议工程编号与质量监督信息系统统一起 来,以便质量监督人员能够查询到相应的工程 数据。 2.检测报告、报表统一标准:由市监督站检测监 督科制定统一标准的检测报告格式,规定检测 报告的纸质格式、电子格式化标准,其中电子 格式推荐Borland Delphi的QuickReport格式, 该数据格式包含单个或多个工程检测部位(送 检样本)的单个或多个检测原始数据、检测处 理结果等。这样便于各检测单位、检测监督单 位、上级主管部门、其他相关单位等便于查看、 检查、转换、打印等。

3.检测数据上报功能:各检测单位一般上报检测 数据的电子格式的数据,上报方式采用软件系 统自动上报功能或人工上报。检测数据上报后, 由软件系统自动导入或管理人员导入到检测信 息化管理数据库中,便于检测监督人员随时检 查。 4.软件系统自动统计各检测单位的工程检测数 量、不合格报告数量、作废检测数据数量等, 对不正常的检测报告发出报警。统计各施工单 位的检测检测数量、不合格报告数量、作废检 测数据数量等,对超过一定数量不合格检测报 告发出报警。 二、信息化软件功能要求 1.软件开发设计应采用B/S的方式开发:B/S方式 即采用web方式开发,这样,客户端只需要打 开网页浏览器,输入网址就可以处理各种事务 了,不必在客户端安装软件或不断升级软件了, 减少了软件维护麻烦,保证用户能够及时处理 事务。 2.工程编号管理功能:软件应采用一定的方式保 证检测单位所检工程的编号是唯一、不重复的。 3.(预留接口)施工(送检)单位编号:软件应

【免费下载】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信息管理学院专业课实验报告 上机日期: 2014.9.29 上机地点与机号:SC610 指导教师:徐彤阳 班级: 财政金融学院财政一班 学号: 201204010104 上机人:吴家吉 实验名称:体验性实验:你身边的数字化校园 一.实验目的 1.从职能和层次维度体验和理解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应用; 2.理解信息系统中信息产生的过程; 3.理解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4.理解当今信息时代,数字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二.实验环境 1.计算机 2.互联网 3.IE 浏览器 4.一个或若干个信息系统软件 三.实验步骤和要求 1.列举你身边数字化校园中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它们对学校各项业务的管理的重要作用。登录相关网站或者联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或者通过其他可行的方式,尽量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学校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看与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使用过的信息系统应用是否相符。 2.登陆你所在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详细描述它视线里哪些功能?从层次的视角,分析这些功能如何支持学校管理层的管理控制和业务层的操作处理? 3.教务管理系统中的网上选课功能为学生提供了简便快捷、公平合理的选课平台。认真体验学生网上选课的功能和过程,详细描述该过程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4.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有类似“校园一卡通”之类的学生卡,你的学生卡可以在学校的哪些领域使用?能否列举1~2个学生卡应用的具体情景?你觉得学生卡与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种相关系统之间是什么关系? 5.你们的数字化校园是否存在和外界的信息接口?都有哪些外部系统? 6.你觉得你所在学校还有哪些需要改善或者需要增加的IT 应用? 7.除了学校,还有哪些组织正在构建数字化平台?列举它们的主要功能。 四.实验过程 1.列举你身边数字化校园中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它们对学校各项业务的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校园一卡通的使用。一卡通的作用不仅有消费作用而且具备身份识别的功能。在使用一卡通之前我们在食堂使用的是饭卡,但当你的饭卡丢了之后,你无法辨认这是否是你的饭卡。而一卡通就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卡通上面有你的基本信息,及时即使你的一卡通丢了,拾到的人也可以很好的跟你联系。、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管理信息系统范例-保险理赔业务系统

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1.现行系统概述 开发背景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中心分公司自2005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济宁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保民生平安为已任,坚持培养优良团队,建设精品公司的发展目标,坚持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回报社会的保险服务宗旨。三年累计完成各项保费收入6400万元,赔付客户各类保险损失3530万元,交纳税金350万元,为济宁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1月,公司被济宁市中区区委、区政府评为“十强服务企业”。公司总经理当选为济宁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在知识经济时代,保险业正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而信息化建设正是促进保险公司快速发展的基础。 保险公司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能加快信息流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管理。目前,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中心分公司的理赔部门每天都需要收集、处理、传递和存储大量信息,急需一个统一的平台完成业务、数据和客户服务等内容的集成处理,进而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管理能力。 组织结构分析 永安保险公司济宁分公司现有员工200余人,下设业管中心、理赔中心、财务中心、行管中心、业务中心、人力资源部及营销服务部等部门。通过在永安保险公司的实习调研,画出了该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组织结构图 现行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目前,永安保险公司的理赔业务系统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的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

足:各环节的操作衔接不够,造成一些重复操作;查询功能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如果查询时间跨度过长则需输入好几项基本信息才能调阅;各环节操作时间在查询项内得不到充分体现等。所以需要针对理赔业务的特点,重新开发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库,把所有业务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紧密关联起来,从而提高理赔服务的时效性,将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目标与需求分析 如何优化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加快公司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与公司外部的沟通对公司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必然会提高企业的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经营上的增收节支,同时,也会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设保险理赔业务处理系统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从而赢得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新系统立足于保险公司理赔部,对客户、保单、报案、核赔和结案进行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员工的日常工作提供方便,使其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保单、报案、查勘定损、核赔、结案等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加快公司内部信息流动的速度;新系统的报表生成和打印功能相比较传统的处理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确保数据准确的同时可以提高辅助决策的科学性;新系统还应具有用户管理功能和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总之,新系统应能解决传统处理方式下工作量大、步骤繁琐等问题,同时也能避免数据不一致和数据查询困难等问题的发生。 (1)保单信息管理 保单基本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需要输入相关的保单基本信息,主要应包括新生成的保单编号、投保日期、起保日期、终止日期、业务员编号、争议处理、险类、销售渠道、应交保费。其中争议处理、险类、销售渠道有规定的种类,所以在系统设计时应考虑以下拉列表的方式实现选择;业务员编号应根据业务员信息的改变而自动查询并显示不同的信息。 标的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在输入完保单基本信息后,还应输入标的信息。标的信息是保单基本信息的明细,应用保单编号来标识,虽然表面上造成了数据库表的冗余,但却为保险行业系统的业务处理提供了方便,进行标的信息管理是调研分析的结果。标的信息还包括行驶证车主、被保险人与车辆关系等。 投保人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需要输入的自身相关信息。 被保人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需要输入的被保人相关信息。 (2)理赔部管理 业务员信息:需要输入的理赔部业务员的相关信息。 被保人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需要输入的被保人相关信息。 (3)报案管理 报案信息录入:客户拨打报案电话后,由业务员输入有关报案信息,主要应包括:报案号、保单编号、出险日期、出险地点、投案人、投案方电话、报案时间、就诊医院。其中保单编号要在已有的保单编号中选择。 报案信息浏览:查看报案信息,并可以对报案信息进行删除或修改。 (4)查勘定损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三大资源是指( ) A.信息、能源和物质 B.信息、生物和能源 C.信息、宇宙和生物 D.信息、宇宙和能源 2.数据资料含有信息量大小的标志是( ) A.数据记录的条数多少 B.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的大小 C.输出信息表格的复杂程度 D.引起人们注意力的程度 3.描述业务逻辑所使用的流程图叫做( ) A.管理功能图 B.数据流程图 C.业务流程图 D.表格分配图 4.目前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大多数为( ) A.层次结构 B.关系结构 C.网状结构 D.链表结构 5.下述对数据文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数据文件包括建立文件结构和输入数据两步 B.数据文件是数据项的有序集合 C.数据文件中记录个数是固定不变的 D.数据文件中的数据项数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允许改变 6.关于管理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用计算机后才能产生管理信息 B.管理信息都是为高层领导提供决策支持的 C.管理信息是管理数据加工的结果 D.管理信息没有时间性 7.管理信息系统是分层次的,最下层的处理是( ) A.从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B.进行业务处理 C.从业务处理系统提取数据 D.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8.详细调查和对调查结果的系统化分析是( ) A.原系统逻辑模型设计的前提 B.原系统物理模型设计的前提 C.新系统逻辑模型设计的前提 D.新系统物理模型设计的前提 9.系统设计的任务是( ) A.将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B.将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 为物理模型 C.将系统分析阶段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 D.将系统逻辑模型转换为功 能模型 10.下列对数据字典叙述正确的是( ) A.编制和维护数据字典简单方便 B.编制数据字典的工作量较少

环境自动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_运维管理操作手册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运维管理模块 操 作 手 册 省环境保护局监测信息处 省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 2011年7月

目录 1.前言 (1) 1.1目的 (1) 1.2围 (1) 1.3运行环境 (1) 1.4如使用本手册 (2) 2.概述 (2) 3.操作手册 (2) 3.1系统登录 (2) 3.2在线监控 (4) 3.2.1首页 (4) 3.2.2实时信息 (5) 3.3运维管理 (8) 3.3.1 运维单管理 (8) 3.3.2日常运维 (13) 3.3.3比对数据 (19) 3.3.4汇总查询 (21) 3.3.5消息转发 (24)

1.前言 1.1目的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全省污染源在线监控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操作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联动,数据整合交换,为环境执法人员及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与管理平台,提高了操作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为改善全省环境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操作手册详细介绍了《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各种服务程序、应用功能、具体操作法及相关问题解答,为使用人员实际操作提供指导。 1.2围 本手册的编写对象:《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1.3运行环境 本系统运行环境要求如下 系统使用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操作系统 浏览器版本:IE7.0、IE8.0 系统安装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server2003操作系统(含:.netframework2.0,IIS6.0)数据库:oracle10g 发布平台:tomcat5.5

1.4如使用本手册 1)按顺序阅读每一章。 2)根据目录中的索引词条选择性阅读。 3)建议您完整阅读本手册,以便整体把握与操作。 2.概述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是原在线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版本,解决了之前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系统缺陷,操作不便及人工耗时等问题,并针对新的用户需求进行研发,如:环境质量和数据统计的信息化处理,有效性数据审核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加强了省、市、县(区)三级部门的信息联动,为管理者的有效考核与管理提供了支撑。 3.操作手册 3.1系统登录 (1)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应的网址,启动系统时,显示登录页面如图3.1.1。

卫生监督监测管理系统(V1.3)

卫生监督监测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北京争上游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

目录 1. 项目背景 (3) 2. 项目目标 (3) 3. 建设原则 (3) 4. 技术方案 (4) 4.1. 设计原则 (4) 4.2. 总体架构 (6) 4.3. 技术架构 (7) 5. 分项设计 (8) 5.1. 监测管理 (9) 5.1.1. 产品登记 (9) 5.1.2. 产品质控 (9) 5.1.3. 产品监测 (9) 5.1.4. 产品复核签发 (10) 5.1.5. 产品评价 (10) 5.1.6. 产品综合查询 (10) 5.1.7. 检验单位信息管理 (10) 5.2. 监督单位管理 (10) 5.3. 统计分析 (11) 5.4. 监督抽检 (11) 5.5. 风险预警 (11) 5.6. 法规标准 (12) 5.7. 系统管理 (12) 6. 售后服务 (12) 6.1. 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目标 (12) 6.2. ISO9001服务体系和规范 (13) 6.3. 售后服务期 (13) 6.4. 售后服务的方式 (14) 6.5. 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的程序 (15)

1.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工作的内容和难度也随之增大。为了实现对卫生安全的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使我国的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工作尽快达到规范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依照国家及卫生部颁布的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监督监测工作规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成一套满足现行卫生监督监测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的信息系统,实现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电子化管理和区域信息共享。 2.项目目标 通过信息系统应用卫生监督监测和指导,构建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动态掌握管理相对人基本信息和卫生状况,初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卫生监督监测综合评价体系,促进改善卫生状况,实现卫生监督监测的综合管理,为制定卫生政策、法规提供基本数据和科学依据。 3.建设原则 1、以服务监测为中心; 2、以规范业务为主导; 3、以资源共享为手段; 4、以优化管理为目标。

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代码:课程设计 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年级专业: 完成日期:2016年5月29日

目录 1概述 (1) 1.1系统开发背景 (2) 1.2系统目标和开发可行性 (2) 1.2.1系统目标 (2) 1.2.2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3) 2 系统需求分析 (4) 2.1组织结构分析 (4) 2.2理赔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5) 3 系统结构设计 (6) 3.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6) 3.2系统软硬件配置及数据库系统设计 (7) 3.2.1系统软硬件配置 (7) 3.2.2数据库系统设计 (7) 4系统数据库及数据结构设计 (8) 4.1基本表结构 (8) 4.2输入设计 (8) 3.3输出设计 (8) 5系统实施案 (9) 5.1系统切换案 (9) 5.1.1系统部署 (9)

5.1.2应用部署 (9) 5.1.3数据迁移案 (9) 5.1.4应急案 (9) 5.2人员培训案 (9) 5.3系统开发与实施进度图 (11)

1概述 保险理赔是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发生风险事故后,对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请求进行处理的行为。保险理赔业务信息是管理工作中至关晓红要的工作组成部分,是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保险理赔信息的管理是按其形成和使用规律,运用一系列的网上技术手段,把保险理赔业务中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统计、分析及推理,从而得出有利于今后的理赔业务工作的新信息。保险理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很健全的制度,保险理赔可以让个人和集体的损失降到最低能让生活和生产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理应重视保险理赔的发展,这也成了开发保险理赔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且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相比的情况下年国公司在理赔信息技术的应用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开发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也为保险理赔业务提供配套的网络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对基层保险公司进行信息建设,促进基层公司业务和管理协调发展,已成为保险公司信息化发展向。传统的手工单证归档管理和手工操作计算机签保单的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保险发展的需要。对保险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于保险公司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提高保险行销人员的业务素质等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1.1开发背景 随着我国的入世以来,国保险公司将和国外保险公司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运用和管理,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使被保险人财产受到损失或人身生命受到损害时,或保单约定的其它保险事故出险而需要给付保险金时,保险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由以往的a、立案查勘;b、审核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数学模型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资源,为组织的运行、管理、分析、计划及决策等职能服务的集成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就是管理人员设施组织目标的有效工具。 2 目前,社会上将办公自动化以英文名称简写为(OA)。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就是( 知识)与(信息)。 4信息的三要素就是 (信源)、(信宿)与(载体)。 5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 (信息循环)。 6 在数据传输中,数据沿通信线路可以向两个方向传递,但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属于 (半双向通信方式)。 7 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就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 (内聚)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 (耦合)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 8 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就是(DDS)。 9 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处理,便进入了(数据世界)。 10 数据交换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方式就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12 系统分析阶段就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通常简称(CASE)技术。 14 UML 把软件系统开发分成五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设计,(编程)与测试。 15 (电子商务)就是指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 16 (误码率)就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度量指标。 17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 18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及其(载体)。 19信息理论的创始人就是(香农)。 20 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就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21 (模块)就是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1)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2001年7月修订 一、开设系(部):信息管理系 二、教学对象:信息管理系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 三、教学目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又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培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课程及今后在工作中应用它去解决MIS的问题奠定基础。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以及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3)掌握和运用管理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4)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管理信息系统。 (5)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系统评价的原理。 (6)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四、教学要求:在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以下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教与学: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本课程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基本思想的介绍。

(2)学生在学习(预习、听课和复习)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基本思想。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证结合,尽可能使用实例教学。 (4)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同时应注意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 (5)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安排案例教学,重视与现实联系。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本门课的教学课时及其分配如下表所示: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课时安排表 注意:其他为总复习或机动课时 六、考核形式:《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管理系专业主干课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其考核形式一般采用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和口试的形式,试卷采用统一命题,其试题类型又: 套试卷库中予体现,题量以两个小时为准,分值分配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当今全球商业中的信息系统 1.互补性资产是指确保基本投资获得价值的资产。如要实现汽车价值,就需要大量互补性资产投资,注入高速公路、马路、加油站、维修设施,以及制定标准和管理司机的一套法律规范体系等。 2.商业模式描述的是企业如何通过生产、运输和销售产品或服务创造财富。 3.业务流程是指组织按照时间顺序开发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任务和行动,以产生特定的业务结果以及组织与协调业务活动的特定方式。 4.信息系统如何转变业务,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 答:电子邮件、网络会议、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成为开展商务活动的基本工具。信息系统是快节奏供应链的基础。互联网让许多企业实现了在线采购、销售、广告和收集客户反馈。通过核心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组织均正在逐渐演化成数字化公司,努力试图变得更有竞争力和富有效率。互联网让我们可以大大降低生产、采购成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从而刺激了全球化发展。信息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包括:新兴的移动数字平台、在线的软件即服务(SaaS)和云计算等。 5.什么是互补性资产?为什么互补性资产在确保信息系统提供给组织真正的价值上是必不可少的? 答:为了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有意义的价值,组织在投资技术的同时必须辅以对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互补性资产投资。这些互补性资产包括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组织文化和管理行为、合适的技术标准、规则和法律等。当企业投资新的信息技术时,企业除非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组织变革以支持该技术,否则不太可能获得高回报。 6.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为什么做服务?是哪两个学科交叉结合的?依赖于什么学科发展? 答:信息系统:从技术的角度看,信息系统从组织内外部手机、储存和分发信息,以支持组织的各项职能和决策、沟通、协调、控制、分析和可视化。信息系统通过三个基本活动——输入、处理和输出,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从业务角度看,信息系统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是一系列获取、处理和分发信息的增值活动的一部分,管理者可利用这些信息改善决策制定,提升组织绩效,最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应对公司面临的问题或挑战的解决方案,包含管理、组织和技术三个维度要素。(信息系统的管理要素涉及领导力、战略和管理行为等方面的内容,信息系统的技术要素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包括互联网),信息系统的组织要素涉及如组织层次、职能分工、业务流程、文化和政治利益团体等内容) MIS是对企业和管理中信息系统的研究。MIS在解决信息系统开发有关的问题之外,还要处理公司内管理者和员工使用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系统应用的影响问题。MIS这一术语也可指为中层管理服务的一类特定的信息系统。MIS 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关于组织当前运行情况的报告,中层管理人员使用这些信息来监督和控制业务,并预测未来的绩效等。MIS通常回答的是常规性问题,这些问题通常都是预先设定,并有一套预先确定的程序来解答的。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结合的。由于信息系统研究涉及技术和行为学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

1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话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程序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3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源数据 的目录,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4关键成功因素发(CSF法):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CSF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5.信息资源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货币 6数据结构:描述了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还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数据字典中对数据结构的定义:1.数据结构的名称和编号2.简述3.数据结构的组成 7数据流: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定义数据流时,不仅要说出数据流的名称,组成等,还要指明它的来源、去向和数据流向等。 8外部实体:外部实体的定义包括:外部实体编号、名称、简述及有关数据流的输入和输出 9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结构保存的场所。它在数据字典中只描述数据的逻辑存储结构,而不涉及它的物理组织10程序效率:程序效率是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11管理信息是什么系统: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运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组织作业运行、管理控制、战略计划效率,整体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的人机系统。 12管理上的可行性:指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主管领导不支持的项目肯定不行。如果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很大,就有必要等一等,积极的做工作,创造条件。管理方面的条件主要指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相应管理制度改良的时机是否成熟,规章制度是否齐全以及原始数据是否正确等 13数据处理的目的:数据处理的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申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3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14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点表现在:1.数据调用方便,只要按少量键,便可以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2大量使用图表形式来显示 整个企业或直到基层的运营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15模块化设计思想:模块化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一些规模较小、功能较简单的,易于建立和修改的部分。 16系统实施: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切换和评价等。系统实施是指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式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 17信息主管CIO:是信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承担有关有关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领导工作 18信息: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19数据: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20:原型法: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不同,原型法不注重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系统的调查与分析,而是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的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的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21封装:为实现各式各样的数据传送,将被传送的数据结构映射进另一种数据结构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应用科学方法论中的分类思想,将近似或相似的一组对象聚合成类,采用各种手段将相似的类组织起来,实现问题空间到解空间的映射。 封装性: 22数据流程:数据流程是数据的采集、输入、处理、加工和输出的全过程。信息原始数据经采集后,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模式或统计运算,或按用户的特殊要求编制某种专门程序来加工处理数据,然后输出结果数据。输出结果一般都应说明或反映某一领域内客观事物自然属性的特性和规律性。 23代码: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也就是程序员用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源文件,是一组由字符、符号或信号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 24功能过程分解:功能分解就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25模块化程序设计应注意:1.模块的独立性2.模块划分的大小要适当3.模块的功能要简单4.共享的 功能模块要集中 26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是指那些以文字、数据、图表、音像等形式描述的,能够反映组织各种业务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时间上的变化程度,并能给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情报资料。管理信息都是专门为某种管理目的和管理活动服务的信息。

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代化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将越来越多,同时为了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需要,建造地下室也将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便是深大基坑的开挖与支护问题,尤其在软土地基中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给岩土工程师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引言 基坑变形监测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评价基坑当前的安全状况,对变形趋势作出分析,用于指导施土,是基坑工程质量保证的基本要素之一。基坑监测信息系统以工程化管理的思想对所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管理,可以为基坑工程的信息施工提供快速、准确、形象、直观的监测数据及分析与预测成果,能够较好地满足基坑监测数据快速处理、反馈的需要。 1、概述 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是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工作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设施施工的全过程。其监测项目主要有: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立柱竖向位移、支撑内力、地下水位、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周边建筑和地表的裂缝、周边管线变形以及周边建筑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倾斜等。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和了解监测目标当前的安全状态,需对每个监测项目由专人进行周期性的观测。 现场监测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并预测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而目前现场监测人员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对数据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现场监测模式大多仍停留在“测点埋设-数据监测-数据简单处理—报表提交“的阶段,面对大量的监测信息,监测人员很少对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预测下一步发展趋势及指导施工。数据处理方法也多由人工完成,处理效率低、反馈成果不及时、缺乏分析深度,影响工程决策的效率,且原数据、报表、日志等以简单的word或excel形式进行保存,不利于日后进行快速查询和分析。因此结合工程经验,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构建以数据库为基础的,集信息管理、报表输出、数据分析与预测为一体的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系统设计 针对变形监测工程中的信息管理需求,分析变形监测的原理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抽象为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的概念模型,以GIS为基础,将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变形分析等方法融合于信息管理系统中,设计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