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作者:周美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9年第08期

有一年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上有这样一道病句辨析题:“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由于这是全国卷中出现的试题,因而后来被广泛地征引和考查,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有涉及病句辨析专题的,大多都会借用它。然而这道含有“最让人高兴的”成分的句子,却怎么也不能让人高兴起来,因为不同版本的资料给出的参考答案竟然千奇百怪,一时间让人无所适从。现简单罗列其中的一些:

(1)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2)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终于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生产指标。

(3)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我们终于把全年的生产指标超额完成了。

(4)最让人高兴的是,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终于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生产指标。

(5)最让人高兴的是,经过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6)“在……下”应改为“经过”;“指标”和“超额完成”搭配不当。应改为“任务超额完成”或“指标提前完成”。

(7)本句的主干为“指标超额完成”可看出“指标”与“超额完成”搭配不当。

(8)不搭配,应当是“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终于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生产指标”。

(9)句子的宾语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生产指标超额完成”显然搭配不当,应该在“终于”后面加一个“被”。

这些貌似冠冕堂皇的答案,实际上给不了学生多大的帮助,因为这些答案提供者本身就是糊里糊涂的,他们有的只能给出个他们自认为合理通顺的修改方案,比如(1)-(5);有的只是指出“病因”所在,比如(6)——(9),什么“应当改为”“可以看出”,听起来好像蛮权威的,其实没有说服力,经不起推敲。

语文试卷“答案不唯一”的特点固然不同于其他学科试卷,但也不能因此总是“模棱两

可”“打骂过河”。如若这样,这语文岂不是人人得而教之,“照本宣科”、“自成一家”谁还不会啊?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学生对语文兴味索然。没有一个相对标准的、权威的答案,老师讲得心虚,学生听得瞌睡。

其实,这道病句辨析题并不复杂,稍加分析。无非有两处值得推敲,“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和“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先提取主干:(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超额]完成了

《现代汉语词典》第1753页:“[指标]计划中规定达到的目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生产指标”可见,“指标”是一个要用数字度量的名词,是一个纯名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1402页:“[完成]按照预期的目的结束;做成:完成任务、完成作业、完成计划、计划完得成、完成使命。”可见“完成”所带的宾语通常是带有动词性或动词意

味的词(组)或短语,“任务、作业、计划、使命”的本质都是事情(过程),带有动词特征,而不

是纯名词。所以“指标完成”,虽然在意思上表达清楚。但不符合语法要求,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因此。该句主干部分可以改为“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提前达到”或“全年的生产任务终于超额完成”。

再看介宾状语[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在逻辑上它是后一句的条件或原因,不过这种固定结构常常被误用:

例1: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提前超额完成了。

例2:在不减少插秧丛数下,有可能做到周年套养红萍,争取大幅度提高红萍产量,为解决肥料问题闯出一条新的路子。

例3:在毫无精神准备下,突然失去了最亲近的人,那痛苦就格外深重。

例4:中国软件产业如何在一个减速下继续发展,已经是最现实和最严峻的挑战。

“在……下”这种固定介词结构的用法应该是:“在……上,下”中间应该插人名词性(有动词义)词语,一般不能是谓词性词语。前面的句子应该改为:

例1“在……下”中间插入了主谓短语“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可改为“由于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全年……”。

例2“在不减少插秧丛数下……”可改为“在不减少插秧丛数的前提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