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热处理答案(1)-1 - 副本教学文案

热处理答案(1)-1 - 副本教学文案

热处理答案(1)-1 - 副本教学文案
热处理答案(1)-1 - 副本教学文案

热处理答案(1)-1-

副本

一、名词解释:

1热强性:在室温下,钢的力学性能与加载时间无关,但在高温下钢的强度及

变形量不但与时间有关,而且与温度有关,这就是耐热钢所谓的热

强性。

2形变热处理:是将塑性变形同热处理有机结合在一起,获得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综合效果的工艺方法。

3热硬性:热硬性是指钢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

4等温淬火:工件淬火加热后,若长期保持在下贝氏体转变区的温度,使之完

成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获得下贝氏体组织,这种淬火称为等温淬

火。

5热疲劳:金属材料由于温度梯度循环引起的热应力循环(或热应变循环),而产生的疲劳破坏现象,称为热疲劳。

6渗氮: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7淬透性:淬透性是使钢强化的基本手段之一,将钢淬火成马氏体,随后回火以提高韧性是使钢获得高综合机械性能的传统方法。

8回火脆性:是指淬火钢回火后出现韧性下降的现象。

9二次硬化:二次硬化:某些铁碳合金(如高速钢)须经多次回火后,才进一步提高其硬度。

10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强度、硬度下降的能力称为回火稳定性。

11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退火,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

12化学热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有时兼用物理方法改变钢件表层化学成分及

组织结构,以便得到比均质材料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的金属热

处理工艺。

13淬硬性:指钢在淬火时硬化能力,用淬成马氏体可能得到的最高硬度表示。14水韧处理:将钢加热至奥氏体区温度(1050-1100℃,视钢中碳化物的细小或粗大而定)并保温一段时间(每25mm壁厚保温1h),使铸

态组织中的碳化物基本上都固溶到奥氏体中,然后在水中进行

淬火,从而得到单一的奥氏体组织。.

15分级淬火:将钢加热至奥氏体区温度(1050-1100℃,视钢中碳化物的细小

或粗大而定)并保温一段时间(每25mm壁厚保温1h),使铸

态组织中的碳化物基本上都固溶到奥氏体中,然后在水中进行

淬火,从而得到单一的奥氏体组织。

16.喷丸处理:是减少零件疲劳,提高寿命的有效方法之一,喷丸处理就是将高

速弹丸流喷射到弹簧表面,使弹簧表层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

一定厚度的强化层,强化层内形成较高的残余应力,由于弹簧

表面压应力的存在,当弹簧承受载荷时可以抵消一部分抗应

力,从而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

17晶间腐蚀:局部腐蚀的一种。沿着金属晶粒间的分界面向内部扩展的腐蚀。18再结晶退火:是将经过冷变形加工的工件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使工件发生再结晶,从而消除加工硬化的工艺。19临界淬火冷却速度:

20季裂:它指的是经冷变形后的金属内有拉伸应力存在又处于特定环境中所发生的断裂。

21奥氏体化:将钢加热至临界点以上使形成奥氏体的金属热处理过程。

22本质晶粒度:本质晶粒度用于表征钢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23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24冷处理:将工件淬火冷却至室温后,立即放置在低于室温的环境下停留一定时间,取出置于室温中,这种低于室温的处理叫冷处理。

25残余奥氏体:是淬火未能转变成马氏体而保留到室温的奥氏体。

二、简答:

1 何为奥氏体化?简述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

答:1、将钢加热至临界点以上使形成奥氏体的金属热处理过程。

2、共析钢的原始组织是珠光体,它是层片状的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混合

物,当加热至Ac1以上,就开始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了。它是

一种扩散性相变,转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形核。将珠光体加热到Ac1以上,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奥氏体优先形核。

(2)长大。当奥氏体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相界面上形核后,建立起界面浓度平衡,从而在奥氏体和铁素体内部出现浓度差,碳原子由高浓度向低

浓度扩算,从而造成渗碳体的溶解,奥氏体的形成,随着这个过程的

进行,奥氏体长大。铁素体想奥氏体的转变速度往往比渗碳体的溶解

快,因此珠光体中铁素体总比渗碳体消失得早,铁素体一旦消失,可

以认为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过程基本完成。

(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铁素体消失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通过碳原子扩散,残余渗碳体逐渐溶入奥氏体,使奥氏体逐步趋近共析成分。

(4)奥氏体的均匀化。残余渗碳体完全溶解后,奥氏体中碳浓度仍是不均匀的。

2 奥氏体晶粒大小对冷却转变后钢的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简述影

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

答:1、奥氏体晶粒度大小对钢冷却后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奥氏体晶粒

度越细小,冷却后的组织转变产物也越细小,其强度也越高,此外塑

性,韧性也较好。

2、奥氏体晶粒大小是影响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有下列因素影响奥氏

体晶粒大小。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越粗大。

(2)加热速度的影响加热速度越快,奥氏体的实际形成温度越高,形核率和长大速度越大,则奥氏体的起始晶粒越细小,但快速加热时,保温

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晶粒反而更加粗大。

(3)钢的化学成分的影响在一定含碳量范围内,随着奥氏体中含碳量的增加,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速度及铁的自扩散速度增大,晶粒长大倾向

增加,但当含碳量超过一定限度后,碳能以未溶碳化物的形式存在,

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使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减小。

(4)钢的原始组织的影响钢的原始组织越细,碳化物弥散速度越大,奥氏体的起始晶粒越细小,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奥氏体晶粒越细小。

3 简述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因素。

答:奥氏体成分(含碳量、合金元素)、奥氏体状态(钢的原始组织、奥氏体化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及应力和塑性变形。

1、含碳量的影响

随着奥氏体含碳量增加,稳定性增加,使C曲线右移。

随含碳量的增加,由于有未溶渗碳体的存在,促使奥氏体分解,使C曲线向左移。

2、合金元素的影响

除Co外,所有合金元素的溶入均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3、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

加热速度越快,保温时间越短,奥氏体晶粒越细小,成分越不均匀,未溶第二相越多,则等温转变速度越快,使C曲线左移。

4、原始组织的影响

原始组织越细,越易得到较均匀奥氏体,使C曲线右移,并使Ms点下降。

5、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

4简述片状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的组织和性能。

答:1、片状珠光体组织:铁素体和渗碳体两项机械混合物

性能:主要决定于片间距和珠光体团的直径。

片间距和珠光体团的直径越小,钢的强度和硬

度越高。当片间距小于150nm时,随片间距减

小,钢的塑性显著增加。片间距和珠光体团的

尺寸减小,相界面增多,对位错运动的阻碍增

大,塑性变形抗力增大,故强度。硬度提高。

2、粒状珠光体组织: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粒状渗碳体的组织

性能:主要取决于渗碳体颗粒的大小,形态与分布。

钢的成分一定时,渗碳体颗粒越细,相界面越

多,则刚的硬度和强度越高。碳化物越接近等轴

状、分布越均匀,则钢的韧性越好。

5何为马氏体?简述马氏体的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及转变特点。

答:1、马氏体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结构,它由奥氏体转变而

来,特点是硬度高,强度高,比容大,冲击韧性低。

2、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

3、马氏体的三维组织形态通常有片状或者板条状,但是在金相观察中(二

维)通常表现为针状。

4、(1)马氏体的显著特点是高硬度和高强度,原因包括固溶强化、相变

强化、时效强化、原始奥氏体晶粒大小及板条马氏体束大小。

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合金元素对马氏体的硬度

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其强度。

(2)马氏体的塑性和韧性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亚结构。

(3)马氏体的物理性能。

5、(1)无扩散性。马氏体的转变是在极大过冷度下,铁原子和碳原子已

经失去扩散能力。

(2)转变速度极快。马氏体的形成不需要孕育期,马氏体的增加不是靠已形成马氏体片的长大,而是靠新马氏体片的不断形成。

(3)转变得不完全性。马氏体点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的成分。奥氏体的碳含量越高,Ms与Mf越低,当奥氏体中的c大于0.5%

时,Mf已低于室温,这时,奥氏体及时冷到室温也不能完全转

变为马氏体。

6 简述贝氏体的组织及性能。

答:贝氏体的组织:上贝氏体、下贝氏体。

贝氏体的性能上贝氏体:强度硬度低,冲击韧性低。

下贝氏体:强度硬度高,韧性塑性好,具有良好的综合

机械性能,缺口敏感性和脆性转折温度低。

7 何为魏氏组织?对性能有何影响?如何消除?

答:(1)含碳量小于0.6%的亚共析钢或含碳量大于1.2%的过共析钢由高温以

较快速度冷却时,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从奥氏体晶界上沿着

奥氏体的一定晶面向晶内生长,呈针片状析出。在金相显微镜下可以

观察到从奥氏体晶界上生长出来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近乎平行,呈羽毛

状或呈三角形,其间存在着珠光体的组织,这种组织称为魏氏组织。

(2)魏氏组织使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脆性转折温度升高。

(3)消除魏氏组织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细化晶粒的正火、退火以及锻造等,程度严重,采用二次正火。

8 简述淬火钢的回火转变、组织及淬火钢在回火时的性能变化。答:1、钢的回火转变包括五个方面

(1)马氏体中碳的偏聚,组织是马氏体

(2)马氏体的分解,组织是回火马氏体

(3)残余奥氏体的转变,组织是回火马氏体

(4)碳化物的转变为Fe3C,组织是回火托氏体

(5)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和F多边形化,组织是回火索氏体

2、回火时力学性能变化总的趋势是随回火温度提高,钢的强度、硬度下

降,塑性、韧性提高。

9 简述回火脆性的分类、特点及如何消除。

答:1分类: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

2特点第一类回火脆性:(1)具有不可逆性;

(2)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无关;

(3)断口为沿晶脆性断口

第二类回火脆性:(1)具有可逆性;

(2)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有关;回火保温

后,缓冷出现,快冷不出现,出现脆

化后可重新加热后快冷消除。

(3)与组织状态无关,但以M的脆化倾向大;

(4)在脆化区内回火,回火后脆化与冷却

速度无关;

(5)断口为沿晶脆性断口。

3如何消除

第一类回火脆性:无法消除,不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回火,没有能够有效抑

制产生这种回火脆性的合金元素

(1)降低钢中杂质元素的含量;

(2)用Al脱氧或加入Nb、V、Ti等合金元素细化A晶粒;

(3)加入Mo、W等可以减轻;

(4)加入Cr、Si调整温度范围(推向高温);

(5)采用等温淬火代替淬火回火工艺。

第二类回火脆性:(1)提高钢材的纯度,尽量减少杂质;

(2)加入适量的Mo、W等有益的合金元素;

(3)对尺寸小、形状简单的零件,采用回火后快冷

的方法;

(4)采用亚温淬火(A1~A3):细化晶粒,减少偏

聚。加热后为A+F(F为细条状),杂质会在

F中富集,且F溶解杂质元素的能力较大,可

抑制杂质元素向A晶界偏聚。

(5)采用高温形变热处理,使晶粒超细化,晶界面

积增大,降低杂质元素偏聚的浓度。

10 何谓退火和正火,主要目的是什么,叙述退火和正火的选用。

答:1、退火: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

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

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

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2、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727到912摄氏度之间以上

40~60min,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

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

3、退火和正火的选用:

(1)当模具钢为含碳量(质量分数)小于0.25%的低碳钢,通常采用正火代替退火。

(2)当模具钢为含碳量(质量分数)介于0.25%~0.50%的中碳钢,也可以用正火代替退火。

(3)当模具钢为含碳量(质量分数)介于0.5%~0.75%的钢,因含碳量较高,正火后的硬度显著高于退火的情况,难于进行切削加工,故一

般采用完全退火,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4)当模具钢为含碳量(质量分数)在0.75%以上的高碳钢或工具钢,一般采用球化退火作为预备热处理,网状二次篸碳体存在,则应先进行

正火消除之。

11 叙述淬透性和淬硬性及淬透性和实际条件下淬透层深度的区别。

答:1、淬透性:是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它反映过

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有关。其大小以钢在一

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和硬度分布来表示。

2、淬硬性:是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硬化的能力,主要取决于马氏

体中的含碳量,用淬火马氏体可能达到的最高硬度来表示。

3、区别:(1)同一材料的淬硬层深度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有关.工件

尺寸小、介质冷却能力强,淬硬层深。

(2)淬透性与工件尺寸、冷却介质无关。它只用于不同材料

之间的比较,是通过尺寸、冷却介质相同时的淬硬层深

度来确定。

12 何谓淬火热应力、组织应力?影响因素都是什么?简述热应力和

组织应力造成的变形规律。

答:1、淬火热应力:工件在加热时由于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导致热涨(或冷

缩)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应力。

2、组织应力:工件不同部位组织转变不同时性而引起的内应力。

3、影响因素:

(1)含碳量的影响: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热应力作用逐渐减弱组织应力逐渐增强。

(2)合金元素的影响:加入合金元素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增加。

(3)工件尺寸的影响:a.在完全淬透的情况下随着工件直径的增大淬火

后残余应力将由组织应力性逐渐变成热应力

性。

b.在未完全淬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应力特性是

与热应力相似的,工件直径越大淬硬层越

薄,热应力特性越明显。

(4)淬火介质和冷却方法的影响:如果在高于Ms点以上的温度区域冷却

速度快而在温度低于Ms点区域冷却速

度慢则为热应力性,反之则为组织应力

型。

4、变形规律:

(1)热应力引起的变形发生在钢件屈服强度较低塑性较高而在表面冷却快工件内表面冷却快工件内外温差最大的高温区,此时瞬时热应

力,表面张力心部压应力心部温度高,屈服强度比表面低得多,易

于变形因此表现为多向压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即立方体向呈球形方

向变化,即尺寸较大的一方缩小而尺寸较小的一方胀大。

(2)组织应力引起变形产生在早期织应力最大时刻,此时界面温差较大,心部温度较高仍处于奥氏体状态,塑性较好,屈服强度较低,

瞬时组织应力是表面压应力心部拉应力,其变形表现为心部在多向

拉应力作用下拉长,由此导致的结果为在组织应力作用下工件尺寸

较大的一方伸长而尺寸较小的一方缩短。

13 何谓淬火?冷却介质有哪些及应用?叙述各种淬火方法、优缺点

及主要应用。

答:1、淬火: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C3或AC1以上一定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

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冷却得到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的热

处理工艺叫做淬火。

2、冷却介质:水、盐水或碱水溶液及各种矿物油。

3、冷却介质的应用:(1)水的冷却能力强,但低温冷却能力太大,只使

用于形状简单的碳钢件。

(2)油在低温区冷却能力较理想,但高温区冷却

能力太小,使用于合金钢和小尺寸的碳钢

件。

(3)熔盐作为淬火介质称盐浴,冷却能力在水和

油之间,用于形状复杂件的分级淬火和等温

淬火。

(4)聚乙烯醇、硝盐水溶液等也是工业常用的淬

火介质。

4、单液淬火法:(1)操作简单、应用广泛,只适用于小尺寸且形状简

单的工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绪论 引入: 材料金属材料 机械行业本课程得重要性 主要内容:金属材料得基本知识(晶格结构及变性) 金属得性能(力学及工艺性能) 金属学基础知识(铁碳相图、组织) 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学习方法:三个主线 重要概念 ①掌握 基本理论 ②成分 组织性能用途热处理 ③理论联系实际 引入:内部结构决定金属性能 内部结构? 第一章:金属得结构与结晶 §1-1金属得晶体结构 ★学习目得:了解金属得晶体结构 ★重点:有关金属结构得基本概念:晶面、晶向、晶体、晶格、单晶

体、晶体,金属晶格得三种常见类型. ★难点:金属得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得影响.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得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内得原子之所以在空间就是规则排列,主要就是由于各原子之间得相互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平衡得结晶。) 规则几何形状 性能特点: 熔点一定 各向异性 2、非晶体:非晶体得原子则就是无规则、无次序得堆积在一起得(如普通玻璃、松香、树脂等)。 二、金属晶格得类型 1、晶格与晶胞 晶格:把点阵中得结点假象用一序列平行直线连接起来构成空间格子称为晶格. 晶胞:构成晶格得最基本单元 2、晶面与晶向 晶面:点阵中得结点所构成得平面。 晶向:点阵中得结点所组成得直线 由于晶体中原子排列得规律性,可以用晶胞来描述其排列特征。(阵点(结点):把原子(离子或分子)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得几何点,称为阵点或结点。点阵:阵点(或结点)在空间得排列方式称

晶体。) 晶胞晶面晶向 3、金属晶格得类型就是指金属中原子排列得规律。 7个晶系 14种类型 最常见: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1)、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得晶胞就是由八个原子构成得立方体,并且在立方体得体中心还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铬Cr、钒V、钨W、钼Mo、及α—铁α-Fe 所含原子数 1/8×8+1=2(个) (2)、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得晶胞也就是由八个原子构成得立方体,但在立方体得每个面上还各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Al、Cu、Ni、Pb(γ-Fe)等 所含原子数1/8×8+6×1/2=4(个) (3)、密排六方晶格:由12个原子构成得简单六方晶体,且在上下两个六方面心还各有一个原子,而且简单六方体中心还有3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铍(Be)、Mg、Zn、镉(Cd)等。 所含原子数 1/6×6×2+1/2×2+3=6(个) 三、单晶体与多晶体 金属就是由很多大小、外形与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得小晶体组成得,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简介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60107 专业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制定及实施、生产管理与质量管理等基本知识,具备热处理操作、热处理工艺编制及实施、基本的热处理工装设计、设备保养与维护等能力,从事热处理生产操作、热处理工艺设计和实施、金属材料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械、航天航空、核工业、船舶制造、军工等企事业单位,在金属材料管理选择、金属材料改性等技术领域,从事热处理生产操作、热处理工艺设计和实施、金属材料管理、产品检验、车间生产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编制与实施常用热处理方法的工艺及工艺规程的能力; 3.具备常用工装夹具设计的能力; 4.具备常用热处理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和技术改造的能力; 5.具备对金属制品进行金相分析、化学分析和力学性能检测的能力; 6.具备选用各种金属材料的能力; 7.具备分析、解决热处理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8.掌握常用热处理方法。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及 CAD、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金属学及金属材料、显微组织分析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金属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热加工检测技术、热处理原理及工艺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机加工、钳工、材料成型与控制、金相组织分析、金属力学性能测试、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热处理操作技能、热处理工艺设计、应用软件技术等实训。 在机械、核工业、军工等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热处理工金相分析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金属热加工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应用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含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含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班级数控班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30分。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金属的、金属学基础知识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3.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金属的及的相关知识。 4.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金属的和。 5.金属学基础知识讲述了铁碳合金的和。 6.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包括热处理的和。 7.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 态、、。 8.固态物质根据其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和。 9.常见的三种金属晶格类型有、、密排六方晶格。 10.常见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 11.常见的点缺陷有间隙原子、、。 12.常见的面缺陷有金属晶体中的、。 13.晶粒的大小与和有关。 14.机械零件在使用中常见的损坏形式有变形、及。 15.因摩擦而使零件尺寸、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磨损。 二、判断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1.金属性能的差异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2.玻璃是晶体。() 3.石英是晶体。() 4.食盐是非晶体。()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性能呈各向异性。() 6.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7.一般取晶胞来研究金属的晶体结构。() 8.晶体缺陷在金属的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9.金属结晶时,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 10.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就越小。() 三、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20分。 1.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A.石英 B.食盐 C.玻璃 D.水晶 2.机械零件常见的损坏形式有()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以上答案都对 3.常见的载荷形式有()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 D.以上答案都对 4.拉伸试样的形状有() A.圆形 B.矩形 C.六方 D.以上答案都对 5.通常以()代表材料的强度指标。 A.抗拉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扭强度 D.抗弯强度 6.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点 B.抗拉强度 C.弹性极限 D.以上答案都对 7.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课程代码】C2-2-1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数控技术 【学时数】48 【学分数】3 【开设时间】模具设计与制造第二学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第三学期 数控技术第二学期 一、课程概述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制造类专业群的平台课程,是在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分析专业群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对我院机械制造类重点专业职业岗位进行整体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模块课程开发的方式形成的、适用于机械制造类专业群开设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方法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及成型工艺知识进行选择材料与改性方法、选择毛坯生产方法以及工艺路线分析的初步能力,并未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从事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具体工艺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机械制造领域内进行选择和判断能力;并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文化修养。 二、课程模块组成 1.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 2.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3.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4.毛坯成型工艺与方法选择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熟悉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工艺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现在制造过程的完整概念。 (2)通过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和力学实验,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给出知识目标,采用问题引入,培养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通过完成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习惯; (5)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评价执行结果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善于沟通协作,团队意识强; (2)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通过学习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概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及行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博学多识的特质。 3.专业能力目标 (1)熟悉材料的种类、牌号、成分、性能、改性方法和用途。 (2)具备阅读金属材料热处理报告的能力; (3)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用途、材料主要质量问题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4)主动了解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的发展; (5)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概况; (6)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前修课程的联系 前修课程是《机械制图》,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去工厂见习,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熟悉典型零件形状,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识图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阐述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知识贯穿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设计时,要根据机械零件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选材;制造时,要根据材料的制造工艺合理安排热处理。更

(完整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题库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复习题库 一、填空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的排列是否规则。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 7.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晶体与非晶体最根本的区别是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而非晶体则不是。 9.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10.位错两种基本类型是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是刃型位错所特有的。 11.点缺陷有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等三种;属于面缺陷的小角度晶界可以用位错来描述。 12.人类认识材料和使用材料的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四个历史阶段。 1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课程。 14.金属是由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15.合金是由一种金属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通过熔炼或其他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6.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 17.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金属的晶体结构及变形的相关知识。 18.金属的性能只要介绍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19.热处理的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处理等。 20。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21.物质的存在状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22. 物质的存在状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固态物质根据其结构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3自然界的绝大多数物质在固态下为晶体。所有金属都是晶体。 24、金属的晶格类型是指金属中原子排列的规律。 25、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架格,成为晶格。 26、晶格是由许多形状、大小相同的小几何单元重复堆积而成的。 27、能够反映晶体晶格特称的最小几何单元成为晶胞。 28、绝大多数金属属于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简单晶格。 29、只由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成为单晶体。 30、单晶体的晶格排列方位完全一致。单晶体必须人工制作。 31、多晶体是由很多大小、外形和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的小晶体组成的。 32、小晶体成为晶粒,晶粒间交界的地方称为晶界。 33、普通金属材料都是多晶体。 34、晶体的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35、金属的结晶必须在低于其理论结晶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 36、理论结晶温度和实际结晶温度之间存在的温度差成为过冷度。 37、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 38、纯金属的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39、一种固态金属,在不同温度区间具有不同的晶格类型的性质,称为同素异构性。 40、在固态下,金属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金属的同素异构性。 41、纯铁是具有同素异构性的金属。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要紧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差不多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差不多要求: (1)了解金属学的差不多知识。 (2)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3)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 (5)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差不多内容。 教学内容: 1、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差不多内容 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进展史

4、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1、结合实际生产授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展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进展前景。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 教学要求: 1、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等概念及各力学性能的衡量指标。 2、了解金属的工艺性能。 教学内容: §1—1 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二、塑性 三、硬度 四、冲击韧性 五、疲劳强度 §1-2金属的工艺性能 一、铸造性能 二、锻造性能 三、焊接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

第二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教学要求: 1、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内容: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与非晶体 二、晶体结构的概念 三、金属晶格的类型 §2—2纯金属的结晶 一、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三、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阻碍 *四、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 §2—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建议: 1、晶体结构较抽象,可使用模型配合讲课。 2、讲透同素异构转变与结晶过程之间的异同点。 *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教学要求: 1、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差不多原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讲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相关理论知识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的结构,金属材料的性能测试,铁碳合金组织,金属材料的常规热处理,金属材料的表面热处理,金属材料的工程选用等。使学生初步认识材料的性能、了解晶体结构、掌握铁碳合金相图、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用途,并能够合理选择热处理方法。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处理简单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力学性能测试和硬度性能测试的能力,具有分析金属的晶体结构、二元合金相图和铁碳合金相图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钢热处理知识,并应用钢热处理知识完成钢的热处理能力,具有鉴别金属材料与的能力,具有选择热处理方式的能力,具有选择机械工程常用材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典型机械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提升、技能操作以及策略的制定与应用,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1.主要结构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对金属材料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精简学科理论知识,突出理论与实际的“前因后果”关系,按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具备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初步鉴别能力,到掌握金属材料的本质和具备显微鉴别能力,再到具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工程应用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1)贴近生产岗位。本标准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使本书内容与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相衔接。 (2)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 (3)工学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优良学风。突出实践,立足于实际运用。 (4)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很多的知识以图、表、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展现。 (5)实施项目教学,项目制作课题的考评标准具体明确,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 (6)突出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机械加工类的职业岗位的要求是相符的,如:中高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材料的性能(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大类,使用性能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选择题) 1.力学性能:强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弹性与刚度、硬度(布氏 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2.物理性能: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 3.化学性能:耐蚀性、抗氧化性 常见金属的晶格类型—— 1.体心立方晶体具有这种晶格的金属有钨(W),钼(M),铬(Cr),钒(V), α-铁(α-Fe)等 2.面心立方晶格具有这种晶格的金属有金(Au),银(Ag),铝(Al),铜(Cu),镍 (Ni),γ-铁(γ-Fe)等 3.密排六方晶格具有这种晶格的金属有镁(Mg),锌(Zn),铍(Be),α- 钛(α-Ti) 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特点,可分为 1.点缺陷点缺陷是指在晶体中长,宽,高尺寸都很小的一种缺陷,常见的有 晶格空位和间隙原子 2.线缺陷线缺陷是指在晶体中呈线状分布(在一维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别 的方向则很小)原子排列不均衡的晶体缺陷,主要指各种类型的位错 3.面缺陷面缺陷是指在二维方向上吃醋很大,在第三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呈面状分布的缺陷 位错:位错是指晶格中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某种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铁素体:铁素体是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晶格,用符号F(或α)表示 简化后的Fe-Fe3C相图,画图啊亲,三个学期的铁碳相图啊有木有,都是泪啊有木有!!!书P9 共析钢由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奥氏体形核,奥氏体晶核长大,剩余渗碳体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 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愈高,保温时间愈长,奥氏体晶粒愈粗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考试题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考试题 部门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工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弹性极限 B、抗拉强度 C、屈服点 2、用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性能指标。 A、强度 B、韧性 C、硬度 3、将钢件奥氏体化后,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然后迅速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使之发生马氏体转变的淬火方法称()。 A、分级淬火 B、等温淬火 C、水冷淬火 D、双介质淬火 4、制造小弹簧宜选用(),制造冷压件宜选用()钢。 A、08F B、45 C、65Mn D、T12A 5、滚动轴承钢GCrl5中的平均含铬量为()。 A、% B、% C、15% D、% 6、合金渗碳钢渗碳后必须进行()热处理才能使用。 A、淬火加高温回火 B、淬火加中温回火 C、淬火加低温回火 D、高温回火 7、工业纯铝的特点的是()。 A、密度小 B、导电性好 C、强度高 D、抗腐蚀能力高 二、判断题 1、材料的屈服点越低,则允许的工作应力越高。() 2、对钢进行热处理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3、退火与正火的目的大致相同,它们主要的区别是保温时间长短。() 4、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应力,降低硬度,便于进行切削加工。()

5、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所使用的电流频率越高,则工件表面的淬硬层深度 越深。() 6、渗碳的零件可以是低碳钢也可以是高碳钢。() 7、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钢的组织不发生变化。() 8、合金钢只有经过热处理,才能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 9、工业纯铝具有较高的强度,常用作工程结构材料。() 三、填空题 1、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和等;工艺性能包括、、、和 ` 等。 2、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和等。 3、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作用下,抵抗和的能力。 4、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 和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5、生产中常用的冷却介质有、和等。 6、生产中在钢淬火后进行的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后的组织 为。 7、Q235—A 表示为235MPa,质量为级的钢。 8、T10A表示含碳量为的钢。 9、常用来制造高速切削的车刀、刨刀的高速工具钢有和。 10、不锈钢是指在介质或大气中具有抗腐蚀性能的钢,其成分特点是 含量较高,含量较低。 11、表面要求具有高的,而心部需要足够的的零件应进行表面热处理。 12、滚动轴承钢的热处理首先采用,以降低锻造后钢的硬度, 便于切削加工,然后采用,以提高轴承的硬度和耐磨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适用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是数控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新概念较多,同时又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联系。该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材料典型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热处理的基本类型及简单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合金钢种类、牌号、热处理特点及应用,为学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1.2设计思路 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为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建议采用讲课、自学、习题课、辅导课、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本门课程可灵活采用全班学习、分组学习等学习形式,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综合运用。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视频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计划

金属热处理工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 1.1总体目标 培养中级技术工人所必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内容包括金属的机械性能、金属学的基础知识及金属材料等部分。并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1.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1)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基础知 识,为学习各门专业工艺学课及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①基本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性能及应用范围。 ②了解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以及成分,组织和性能三者之间的一般关系。 ③懂得金属材料热处理的一般原理。 ④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1.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①会评价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②运用Fe-Fe3C平衡相图解决工程问题; ③能为工程零件及结构正确选材; ④能为工件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2.教学要求 2.1理论知识要求

2.1.1职业道德 2.1.2会评价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2.1.3运用Fe-Fe3C平衡相图解决工程问题; 2.1.4能为工程零件及结构正确选材; 2.1.5能为工件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2.1.6热处理工艺管理知识。 2.1.7热处理各种淬火介质的冷却性能知识。 2.1.8热处理辅助设备、控温仪表知识。 2.1.9.热处理质量检验及校正知识。 2.2操作技能要求工装制作基础知识 (1)识图及绘图。 (2)钳工操作一般知识。 电工知识 (1)通用设备常用电器的种类及用途。 (2)电气传动及控制原理基础知识。 (3)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质量管理知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第一教案 A:课题:绪论 B:课型:新课 C: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史 3、了解金属材料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D:教学重点与难点 无 E:教学过程 绪论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的性能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1、主要内容: 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和金属材料等。 2、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 (1)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学基础知识讲述金属的晶体结构、结晶及金属的塑性变形,铁碳合金的组织及铁碳合金相图; (3)钢的热处理讲述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 (4)金属材料讲述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组织、热处理、性能及用途。 3、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金属材料。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

金属材料的使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四、金属材料在工业农业上的应用。 F:小结 G:布臵作业:预习第一章序论及第一章第一小节 第二教案 A:课题:金属的性能 B:课型:新课 C: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金属材料性能(工艺性能、使用性能)的概念、分类 2、掌握力学性能概念及其指标 3、掌握载荷的性质、名称、分类 4、掌握强度的概念及其种类、应力的概念及符号 D、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金属材料的性能是教学重点 2、金属材料的强度概念及种类是教学难点 E、教学过程: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 概论: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①物理 性能(如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等)。②化学性能(如抗腐蚀性、抗氧化性等)。③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强度等)。④工艺性能。 第一节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力学性能的概念: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 二、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题库完整.doc

一、填空(每空0.5 分,共 23 分) 1 、200HBW10/3000表示以毫米压头,加载牛顿的试验力,保持秒测得的 硬度值,其值为。 1、洛氏硬度 C 标尺所用压头为,所加总试验力为牛顿,主要用于测的硬度。 2 、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有、、。α -Fe 是晶格,γ -Fe 是 晶格。 2 、与之差称为过冷度,过冷度与有关,越大,过冷度也越大,实际结晶温 度越。 3 、钢中常存元素有、、、,其中、是有益元素,、是有害 元素。 3、表示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和,它除了可以检验材料的冶炼和热加工质 量外,还可以测材料的温度。 3 、拉伸试验可以测材料的和指标,标准试样分为种,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和。 4 、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指标,用表示,对钢铁材料,它是试验循环数达时的应力值。 4 、填出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符号: 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非比例延伸强度,抗拉强度,洛氏硬度 C 标尺,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度,疲劳强度,断裂韧度。 5 、在金属结晶时,形核方式有和两种,长大方式有和两种。 5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有和两种,塑性较好的金属在应力的作用下,主要以方式进行变形。 5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五种,它们分别是,,,,。 6、调质是和的热处理。 6 、强化金属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6 、形变热处理是将与相结合的方法。 7、根据工艺不同,钢的热处理方法有、、、、。 9、镇静钢的主要缺陷有、、、、等。 10、大多数合金元素(除Co 外),在钢中均能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 C 曲线的位置,提 高了钢的。 11、按化学成分,碳素钢分为、、,它们的含碳量围分别为、、 。 12、合金钢按用途主要分为、、三大类。 13、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14、变质处理是在浇注前向金属液体中加入促进或抑制的物质。 15、冷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结构和将发生变化,其变化过程分为、、三个 阶段。 10、在机械零件中,要求表面具有和性,而心部要求足够和时,应进行表面热处理。 16、经冷变形后的金属再结晶后可获得晶粒,使消除。 17、生产中以划分塑性变形的冷加工和。 18、亚共析钢随含碳量升高,其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是:、升高,而、降低。 19、常用退火方法有、、、、等。 20、08 钢含碳量, Si 和 Mn 含量,良好,常轧成薄钢板或带钢供应。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例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例谈 作者:施玉娴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12期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专业基础课程,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不太感兴趣。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为今后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打好基础呢?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一、设计好入门课,吸引学生 在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第一节课时,笔者带了一透明塑料整理箱的“杂物”,放在讲台,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了……上课后,笔者就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这个宝箱的“用途”。 首先,笔者从整理箱中取出“杂物”(发夹、手表链、铝合金、不锈钢球、轴承滚珠、自行车链条、水果刀、挖耳勺、钥匙、铁锁、铜锁等),按学号顺序请学生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这样,每一个同学都有了发言的机会。作为老师,要对他们的回答及时加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对新的老师、新的学校产生好感,从而对所学的新知识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然后,将“杂物”分组。每组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物品名称,其余的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点。这时,学生因急于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虑,注意力高度集中,明显提高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笔者在这时恰到好处地给出金属材料的定义,并要求每人用一张白纸写出更多的金属材料的应用,看谁写得多,选出前五名。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了金属材料的定义,更让他们发现金属材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最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同学以奖励,将箱中一些小挂件、小装饰品赠送给学生。鼓励学生注意收集一些金属材料制品,留待以后上课讲解它们的特性、用途等。结合教材让学生讨论几个相关问题,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布置文字作业以及实践性作业。 二、多种方法并用,讲解难点 以“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及其结晶过程;铁碳合金相图的建立、识读和运用”这部分内容为例。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先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课件;用挂图展示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的结构特征;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种晶格的结构示意,然后现场用牙签、橡皮泥、塑料小球等一些手工材料动手做成模型。这样能让学生较为形象地掌握金属的晶体结构是由原子有规则的排列所形成的。原子排列的具体方式不同,便组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晶格,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纯铁组织中不同类型z晶格对碳元素的溶解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全国技工学校机械类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一、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所必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内容包括钢铁的冶炼、金属的性能、金属学的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及金属材料部分。 2、本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各门工艺学课程和生产实习以及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基本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性能及应用范围; 2)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及其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一般关系; 3)懂得金属材料处理的一般原理; 4)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常用热处理工艺及实际应用。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2)正确掌握大纲的深广程度,合理处理教材内容。本大纲中,记有“*”符号的内容,供不同工种选用。 (3)加强实验和参观,增加感性认识。 (4)有条件的还可辅以电化教学(如幻灯、录像等)的手段,是教学活动直观而生动地进行。

绪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1、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内容。 3、我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成就和发展概况。 教学建议: 1、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说明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重要性。 2、结合我国国情,简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炼铁与炼钢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1、明确金属材料的含义; 2、了解钢铁材料的一般生产过程; 3、了解钢铁材料中常存元素的来源。 教学内容: 1、金属材料。 2、金属材料的分类。 3、炼铁。 4、炼钢。 教学建议: 1、金属材料的教学从金属的概念引入到金属材料,内容较为简单,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 2、以讲清钢铁冶炼的实质及基本过程为主,化学反应不作重点要求。 3、如条件许可,最好组织适合的参加。 第二章金属的性能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概念及应用。 2、掌握金属的主要力学性能的概念及其符号的表示方法(σs、σr0.2、σb、 ψ、δ、HBS(HBW)、HRC、HV、σ-1); 3、了解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教学内容: 1、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2、金属的力学性能。 概述:金属的力学性能在机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载荷的种类、变形形式及内力与应力。 强度、塑性(拉伸式样、拉伸曲线、强度指标、塑性指标)。 硬度(布氏、洛氏、维氏等硬度实验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任性(冲击韧性的实验原理、韧性指标、小能量多冲筒介)。 疲劳强度的概念。

第四章 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基本知识(答案)

第四章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学习内容 1、钢的分类:|(1)-碳钢:含碳量低于2%的铁碳合金;-合金钢:在钢中特意加入一种或几种其它合金元素组成的钢;-生铁:含碳量高于2%的铁碳合金.,可通过铸造方法制造零件,所以又称铸铁. (2)按化学成分分类: 碳钢-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中碳钢:含碳量为0.25~0.55%;-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55%. 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3.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3.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 2、洛氏硬度与布氏硬度值近似关系: HRC≈1/10HB 3、热处理及其常用工艺方法 热处理的定义-利用钢在固态下的组织转变,通过加热和冷却获得不同组织结构,从而得到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统称热处理. 常用热处理工艺方法:退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一起缓慢冷却下来,以期得到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4、完全退火:AC3以上30~50℃,用于消除钢的某些组织缺陷和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等温退火:加热到AC3,以上30~50℃,较快的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下等温到奥氏体全部分解为止,然后出炉空冷.适用于亚共析钢、共析钢,尤其广泛用于合金钢的退火。优点是周期短,组织和硬度均匀。 5、正火-正火和退火加热方法相似,只是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空冷),得到的是细片状珠光体(索氏体),强度、硬度比退火的高,与退火相比,工艺周期短,设备利用率高。主要用于低碳钢获得满意的机械性能和切削性能、过共析工具钢消除网状渗碳体、中碳钢代替退火或作为淬火前的预先热处理。 6、淬火-将钢加热到AC1以上30~50℃(共析钢、过共析钢)或AC3以上30~50℃(亚共析钢),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冷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的工艺方法。用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7、回火-将淬火后的工件加热到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一定的方式冷却(炉冷、空冷、油冷、水冷等) -目的:1)降低淬火工件的脆性,消除内应力(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使淬火组织趋于稳定,同时也使工件尺寸趋于稳定;2)获得所需的硬度和综合机械性能。 8、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PWHT、ISR):目的是消除应力、降低硬度、改善组织、稳定尺寸,避免制造和使用过程产生裂纹; 9、试述T8A的含义:含碳量为8‰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10、怎样区别无螺纹的黑铁管与直径相似的无缝钢管? 答:无缝钢管是用优质碳钢、普通低合金钢、高强耐热钢、不锈钢等制成。不镀锌的瓦斯管习惯上称为黑铁管,从管子内壁有无焊缝和管子直径来判断。 11、何谓钢的热处理? 答:所谓钢的热处理就是在规定范围内将钢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在这个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速度和方法冷下来的一种生产工艺。 12、试述T7的含义。 答:T7的含义为:含碳量为7‰的碳素工具钢。 13,退火: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随后由炉中缓慢冷却的一种热处理工序。其作用是:消除内应力,提高强度和韧性,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应用:高碳钢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必须经过生产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才能理解和掌握常见金属材料性能、组织、结构和热处理方法的特点;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为学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选择材料。 2、掌握常见的金属热处理的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 3、了解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常见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金属的结构及结晶、合金的结构和组织、铁碳合金相图、碳钢及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 2、热处理基础知识 钢在冷却(加热)时的转变过程、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3、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特点、性能及应用。 四、《工程材料》课程的主要要求 1、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合理的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授理论时要注重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本课程建议安排在学生学完机械制图及计算机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工实习课程之后讲授。 五、《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质量标准与考核方式 课程质量标准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原理和非金属的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绩考核方式按照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成绩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执行,采用单独考查方式,平时考核占考核评价成绩30%,期末考试占考核评价成绩40%,实验占考核评价成绩30%,考查采用5级制。 六、课时分配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教学课程中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课程,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各专业工艺学与生产实习课的基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常用钢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热处理工艺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制定和掌握热处理工艺规范等多方面的能力。(小四号楷体,下同)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1)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使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知识; (3)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备的英语知识; (4)掌握金属材料的冷热加工、材料分析和检测以及金属材料普通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 (5)掌握热处理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的专门知识。 能力目标: (1)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2)具备使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3)具备对金属材料进行合理冷热加工、正确选择、合理使用金属材料以及质量控制与实验分析的初步能力,具有熟练进行相关零件的热处理 及表面处理操作的能力; (4)具备使用和保养热处理设备的能力; (5)初步具备热处理、表面处理类产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的能力。 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2)文化素质: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状态; (4)业务素质: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再提高的能力,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为一个学期,分为《金属的性能》、《金属学的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和《常用金属材料》四部分。本课程重点是金属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这部分的基础知识可以起到承前启后、画龙点睛的作用;难点是铁碳合金相图的识读与应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题库与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判断题 1、非晶体具有各同性的特点。( √) 2、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3、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力学性能越差。( ×) 4、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 5、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6、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7、组成元素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各金属晶体,就是同素异构体。( √) 8、同素异构转变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 10、非晶体具有各异性的特点。( ×) 11、晶体的原子是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 √) 12、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 1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 14、金属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 15、金银铜铁锌铝等都属于金属而不是合金。( √) 16、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 √) 17、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 √) 18、金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19、银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0、铜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1、单晶体是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 22、晶粒间交接的地方称为晶界。( √)

23、晶界越多,金属材料的性能越好。( √) 24、结晶是指金属从高温液体状态冷却凝固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 √) 25、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26、金属的结晶过程由晶核的产生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 27、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成为单晶体。( √) 28、晶体缺陷有点、线、面缺陷。( √) 29、面缺陷分为晶界和亚晶界两种。( √) 30、纯铁是有许多不规则的晶粒组成。( √) 31、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 32、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 36、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 38、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也是一种结晶过程,故又称为重结晶。 ( √) 39、常见的三种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 40、即使是相同的原子构成的晶体,只要原子排列的晶格形式不同,则他们之间的性能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别。( √) 43、点缺陷分有间隙原子,空位原子和置代原子三大类。( √) 44、铝具有密度小熔点低导电性导热性好的性能特点。( √) 45、面缺陷有晶界和亚晶界两大类。( √) 46、普通金属都是多晶体。( √) 47、最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是变质处理。( √) 48、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 50、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也是一种结晶过程。( √) 二、选择题 1、a-Fe是具有( A )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立方 3、a-Fe转变为y-Fe时的温度为( B )摄氏度。 A、770 B、912 C、1538 4、物质是由原子和( B )构成。 A、质子 B、分子 C、铜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