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

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子洲电大工作站

专业行政管理专业

年级 2012秋

学号 1261001262639

关于重塑中国现代行政文化的研究

内容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制胜成为行政管理的时代主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与政府职能转换,行政改革已开始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在改革进程中,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些原有行政文化要素所起的消极作用,感觉到外来行政文化对我国行政领域的冲击,逐渐认识到行政文化的重塑对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所形成的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系统性行政文化,在维护相关的行政管理体制、调节行政官员行为、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等方面曾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中国现代行政文化的积弊,对重塑行政文化的路径选择提出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现代行政文化积弊重塑路径选择

所谓行政文化是行政体系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行政体系及其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原则、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其内容包括行政意识、行政观念、行政理想、行政思想、行政道德、行政原则、行政传统、行政习惯等。行政文化是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以及其他行政行为时时、事事、处处都碰到的最深层而又最现实的问题,是公共行政之魂。行政文化在行政组织的形成和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包括:

第一,目标导向功能。行政文化对行政组织和组织内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使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整体目标趋于一致。

第二,凝聚功能。指当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一旦被组织成员认同接受,达到共识,则会形成一股黏合力量,从各方面把组织成员团结起来,使组织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三,激励功能。以组织文化为组织的精神目标和支柱,可以激励全体成员自信自强,团结进取。

第四,约束功能。行政文化通过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群体模范或共同的价值准则对组织成员的思想、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第五,整合功能。行政人员坚守的价值观和信念表现出强烈的感染力。当一个新的成员加入这个整体时,通过耳濡目染,就会自觉地接受行政组织的宗旨和信念,在潜移默化中为其所同化,从而自然而然地融合到行政组织中。

第六,衍射功能。重塑行政文化可以通过行政人员与外界的交往,把优良作风、良好的精神面貌辐射到整个社会,对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行政文化作为行政体系的思维模式、目标导向、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整合衍射工具,在整个行政管理过程中发挥着“统摄”的作用。

这种“统摄”决定了行政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其影响是巨大持久、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主

要有如下方面:

第一,影响行政观念。行政人员是行政活动的主体,在行政活动过程中,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人员的观念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行政文化对人们行政观念的影响是长远的、深层的。行政文化作用于行政活动往往是通过行政人员的观念、信仰、习惯来实现的。社会成员进入行政活动领域后,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有行政文化影响下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因素,并在一定的行政体系内和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特定的思想观念,如官僚主义,遇事推委,为政不廉;任人唯亲等行政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封建的等级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行政文化氛围有关。

第二,影响行政体制。行政文化从多方面影响行政体制,这种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复杂的,通过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状况、经济水平等对行政体制发生作用。

第三,影响行政行为。行政文化通过人们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习惯对行政行为发生作用。任何特定的行政活动无不受到行政文化的制约,无论是行政决策还是行政执行都是如此。行政文化对行政行为的影响是全面的、直接的,不仅影响行政决策是否果断、科学、可行,而且影响行政执行是否快捷、完整、灵活。

总之,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行政文化通过行政行为、行政观念、行政体制对任何特定的社会行政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直观的、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

潜在的过程。

一、中国行政文化现状

中国现代行政文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行政文化,这既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现代的延续,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结果。纵观中国现代行政文化,尽管从根本改变了行政本质和行政主体与人民的关系,把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自律,坚持行政改革,优化行政组织作为中国现代行政文化的主旋律,并开始注重法制、效率,逐步走向开放。但这种行政文化在继承了我国古代行政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也残留了不少封建文化的弊端,既有现代文化的风采,又有传统文化的遗风,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一方面它以廉洁、效能、服务的精神,规范引导着行政人员;另一方面又以集权、封闭、保守、官僚主义压抑行政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当前我国公共行政文化存在的积弊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

(一)过于封闭和排他。也就是说中国现代行政文化封闭而不开放,排异而非兼容。这主要表现在:行政体系缺乏与其他社会体系的经常性交流;行政决策过程缺乏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和纠错机制;在行政体系内部,本位主义严重,各地只重视地方利益,关心地方问题;在经济管理中,片面强调经济工作中的地区、部门的

行政区划和管辖,以至“画地为牢”、“以邻为堑”。这必然有碍于全国性政策的贯彻、开放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导致缺乏竞争以及相应的更新机制,使公共行政体系缺乏生机与活力,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二)缺乏透明度。行政体系的封闭性和行政心理的排他性必然导致行政活动的神秘性。传统文化的非参与意识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念根深蒂固,行政活动缺乏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和社会的有效监督,行政活动成了少数精英的治国安邦活动。

(三)个性化不突出。传统文化中以办事稳健、不出风头为为政的要决,以至于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重共性而轻个性,表现为思想僵化、保守,求稳怕乱,不愿创新和改革。这种传统文化影响所及,使行政改革缺乏推动力,人事管理缺乏激励机制,人们对行政改革缺乏必要性和自觉性认识,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改革中止或迟缓,尤其是改革中涉及利益调整时更是阻力重重。

(四)形式主义严重。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就注重形式,行政活动过分拘泥于形式和常规,做官样文章,办事拖拉,久而久之养成了很大的情性。而当新文化运动在反传统之时,又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思想方法,判断问题严重脱离实际,主观主义绝对化。这样,老的形式主义与新的形式主义相结合,在当前行政文化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新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主观主义,非科学化的经验决策,执行过程中的脱离实际,反馈过程中的浮夸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共行政的效益和现代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行政活动是很难有效率可言的。

(五)重人治而轻法治。传统行政文化中治国安邦往往是重人轻法的,先秦时就有“有治人,无治法”之说。这也导致现代的行政管理重人治,轻法治,行政个人往往凌驾于行政群众之上,凌驾于法律和制度之上;下属与上级的关系常常与私人关系混为一体,行政决策和执行缺乏法律的约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成为常事。甚至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结果导致“人情风”和“裙带关系”盛行。

(六)官本位思想严重。传统社会定于一尊的皇权使官本位思想影响至深。这不仅使得行政系统内部成员缺乏个性和活力,在行政活动中往往会重权威而轻民主,出现独断专行,集权制,家长制,个人决策的现象,而且严重影响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也成为我国政府规模不断膨胀的重要原因。

(七)追求等级观念缺乏平等。中国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是严密的.等级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封建官僚制发达的文化成因,这一思想观念在现代社会总是把一定的人与一定的身份或等级联系起来,泛化为大众文化的内涵,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还是文学创作,总是要与某一级别联系起来,连企事业单位也要排级别,甚至出现过令人啼笑皆非的“处级和尚”等怪事。在行政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极强的等级性和依附性,严重影响行政法制建设和行政民主进程。

二、重塑中国现代行政文化的必要性

鉴于当前中国现代行政文化存在的积弊,在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和两个根本转变的条件下,重塑行政文化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与现实迫切性。

(一)重塑行政文化是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科学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科学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任何国家要想走在世界前列,都必须同时转动这两个车轮。我国近几年公共行政的科学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的被动局面尚未根本改观。迅速提高公共行政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公共行政的管理科学化,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而公共行政管理能否实现科学化,关键取决于相应的文化特性,行政文化建设本身,就是公共行政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科学主义、行为主义、权变主义等阶段,在80年代进入了“文化制胜”的全盛期。行政管理必须对这一潮流作出积极的回应。科学的公共行政,固然需要理性、定量化、结构、物质手段、制度等“硬件要素”,但如不将其同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观、行政心理等“软件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方法,再好的物质手段,也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因此,当前要提高我国公共行政的科学管理水平,必须跳出纯理性管理的框框,重塑行政文化,把“硬件要索”与“软件要素”有机结合起来。

(二)重塑行政文化是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建国以来,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已进行了六次,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始终都未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没有逃脱各种“复旧”、“趋细”、“增生”、“韭菜”[2]现象的困扰。这

其中固然有体制不顺、职能不畅的原因,而在更深层次却是没有从行政文化的层面上来变革公共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行政文化的变迁过程。这既是对传统行政文化的冲击,又是对现代行政文化的培育。从一定角度而言,行政文化的变革层次更深、难度更大,是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若不变革传统的、落后的行政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缺少观念的支撑和理论的指导。在前一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注重了其“硬件要素”的变革,忽视了行政思想、行政价值观和行政心理等“软件要素”的变革和重塑,从而导致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许多“煮夹生饭”乃至反弹的现象。诸如,一些机关单位虽然贯彻了行政责任制,革新了组织结构,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方法,但由于新的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观念、行政心理等尚未形成,传统的行政文化中的一些劣根性尚未得到清理,有的甚至还在某些行政领导者的观念深处根深蒂固,某些行政领导者仍然被束缚在传统的行政文化的框框之中,致使一些改革措施难以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难以深化和取得实效。

因此,要巩固改革成果,积极稳妥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在改革实践中,重塑我国行政文化,从而培育出适应社会健康发展的行政文化。这样从变革行政文化入手,来改革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就能使这一改革中的“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的变革协调配套,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重塑行政文化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把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为祖国昌盛和人民幸福勇于奉献的精神,灌输到公务员头脑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行政管理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行政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因此,要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学管理水平与行政效能,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必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是国家行政机关业务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加强行政文化的建设,必须贯穿于公共行政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这就要求:一方面行政领导干部要确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和行政心理,并切实贯穿于行政活动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行政领导干部要用富有时代特色的行政文化,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二者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公共行政文化对公共行政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中介作用。加强行政文化建设,还可以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新的视野与途径。行政文化的许多内容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独到之处。例如,把以人为本的行政文化观,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对于克服思想政治工作中“见物不见人”、“我说你听”、居高临下的弊端,培养公务员的组织认同感,是大有裨益的。

(四)重塑行政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国家公务员的积极性

物质激励和规章制度是调动国家公务员积极性的重要机制,但若仅凭这两个机制来调动国家公务员的积极性,或片面强调这两个机制的作用,而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这种积极性不仅不会持久、巩固,

而且还会诱发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欲望,腐蚀国家公务员队伍。因此。要充分发挥物质激励和规章制度的作用,必须同时运用精神激励。国家行政文化建设,是行政机关实施精神激励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确定共同正确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心理等,可以激发国家公务员的认同感、荣誉感、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公务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要充分调动国家公务员的积极性,必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五)重塑行政文化是促进行政管理人才开发的必要手段

行政人才的开发及其利用是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关键。而行政人才开发工作中的选拔、培训、考核、流动等环节,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行政文化环境的制约。因此,为有效地开发行政人才资源,必须重塑行政文化,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行政文化环境。首先,行政文化对行政人才的开发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理性引导作用。这表现在四个方面:行政体系内部的行政文化,所包含的行政信念,规定着行政人员参与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规则;行政文化中的行政价值观,对行政人员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理性指导作用;行政文化对每一个国家公务员明确了观念上的要求,实际上就给行政人才的开发工作规定了基本方向和大致范围;一定时期的行政思想,为行政人才的开发提供了舆论准备和理论导向。其次,行政文化对行政人才开发具有较明显的强制、说服定势。加强行政文化建设,使行政规范、行政原则为国家行政机关中多数成员所认同,并反映在国家公务员日常工作态度上和自觉遵守行为规范上。这些虽然不具有法律的

强制性,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产生观念性的影响,从而对行政人才的开发,带来较明显的心理压力和说服定势。

三、重塑中国现代行政文化的路径选择

行政文化,深深影响和制约行政体系及其国家公务员行为的方方面面,是公共行政之魂。鉴于我国当前行政文化的积弊以及重塑行政文化的重要性,我认为,应从思想、制度和环境三方面对当今中国行政文化的重塑进行路径选择。

(一)思想上,要彻底清除封建传统思想的不良影响,更新观念,优化社会心理。

第一,彻底清除封建传统思想的不良影响

重点清除残存于现代行政文化中的封建宗法思想、特权思想、专制思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奴化买办思想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行政思想。同时,要积极吸收借鉴中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行政思想,如中国古代行政思想中的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天下为公的思想,近现代西方法治、实效的思想以及不断更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如侧重制度结构研究的早期组织理论,侧重人的社会心理关系研究的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侧重社会整体联系研究的系统论、组织理论等,着重培养现代化行政管理需要的创造性、开拓性的行政思想,使整个行政思想朝着高效、开拓、开放、法制的方向发展。

第二,更新观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以“统一”、“服从”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行政价值观,必将为一种新的即注重民主法制、公平效率、物质利益、平等竞争的价值观所代替。这种新的行政价值观亦是我国行政文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1.公平效率观。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我们都能感受到的,就是公平是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改革所要实现的伟大目标。而且,公平是效率的重要源泉,公平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发展的效率。相反,在效率低下的地方,往往原因也跟公平不够有关。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界定公平的涵义,坚持把效率的提高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正确的做法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民主法制观。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本质要求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不可能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形式,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程与实现科学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重要一环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

3.物质利益观。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利益的实现是通过各市场经济主体以独立身份参与市场竞争来实现的。因而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和金钱,便无可厚非。有鉴于此,我们在构建公共行政价值观时,一方面要注重人们的物质利益,让人们在实现自身利益、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强调权力文明,排除在权力上的任何私有欲,树立起社会利益至上的服务宗旨,并通过社会控制规范个体行为,减少和消除庸俗与狭隘,倡导文明与奉献,使其符合社会整体发展要求,将公共行政行为纳入廉洁的轨道。

4.平等竞争观。由于传统观念、旧体制弊端的存在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的影响,在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中不平等思想、不平等竞争观念大有市场,严重损害了行政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在深化公共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公共行政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重塑人们的平等竞争观。从而,在公共行政管理中,人才的选拔与使用、职位的晋升与下降都应本着能力高低、功绩大小为原则,坚持公务员人格上的平等权;反对任何特权行为。唯有如此,良好的行政环境才能形成,高效率的行政机构才能建立。

第三,优化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人们对社会事件所做出的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心理反应和心理特征[3],具有情感性、互动性和弥散性的特征。它既是行政管理活动所必须面对的公众要素,同时,由于行政人员本身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心理本身也影响、

制约着行政文化。

因此要培养健康的行政心理,优化社会心理。大量运用现代管理心理学,端正行政动机,改善行政态度,增强行政情感,改革行政习惯,保持公平的行政心理,确立正确的行政价值取向,建立真诚、乐观的行政情绪,加强行政心理的调适,着重运用组织管理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行政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使行政人员的不良心理适应得到调适,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修养得到提高,以现代化行政管理的要求树立稳定、健康、和谐的行政心理,使整个行政心理充满活力和内聚力。最终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的价值评价体系,这就为重塑行政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二)制度上, 要积极改革创新并要建立一整套行政行为规则,确保各种行政行为依法依规、有序透明、高效运行。

一直以来,许多为我国政府推崇的民主、效率、法治等价值并没有很好的内化为实际指导行政人员行为的价值观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配套的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跟上。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行政行为规则,来确保各种行政行为依法依规、有序透明、高效运行。

建立行政行为规则,要以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为基本依据,以公正透明、运转协调、务实高效为目标,力求体现创造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前,要着力在“四个规范”上多思考多作为,即:规范决策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集民智,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

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并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把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规范办事流程,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杜绝相互推诿扯皮,推行限时办结和超时许可,着力提高行政行为效率;规范行政质量标准,按照部门职责和一岗一责的要求,确定质量标准,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评议评价和奖优罚劣机制,努力在各级党政机关和公务员队伍中营造争先进创一流的良好氛围;规范政务公开,在保证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以便更广泛地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规范公务员用语,制定公务员文明用语规范,提倡讲普通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改善语言交流方式,展现公务员良好素质。

(三)环境上,营造良好氛围,实现行政文化的现代化。

我国目前属于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当务之急要实现从人治行政文化、全能行政文化、管理行政文化向法治行政文化、有限行政文化和服务行政文化的转变。

首先,从人治行政文化向法治行政文化的转变。

人治型行政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律的自由裁量偏大等,主张国家主要应由具有高尚道德的圣者、贤人通过道德感化进行治理。这种行政文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诸多弊端,表现为官就代表法,法服务于官,法缺乏对权力的约束。而法治行政文化则认为主要应由掌握国家权力者通过强制性法律治理国家,法治型行政文化是现代行政的基石,要求行政工作程序化、

科学化、规范化,以法律至上为最高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行政官员与百姓一样都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各种行政权力的运行边界界定清晰,对权力依法监督,严格控制。从法治行政文化的过程看,法治化、市场化、民主化应同步进行。“市场化可以给中国的法治政府提供经济制度条件,而中国政府的法制化,也可以给市场化提供法治政府的保障,并为中国政府的民主化提供基础。”[4]

因此,向法治行政文化的转变,首先要求政府在理念上向法治化、市场化和民主化转变,以此指导公共行政,并最终在制度表述上和执法实践中真正体现法治精神。

其次,从全能行政文化向有限行政文化的转变。

全能行政文化认为,政府是全能的、积极的行为主体,社会是散漫无度的,是被动的对象客体;政府有责任包揽它有能力做的一切社会事务。在全能行政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政府无所不管、政府权力无限的管理格局,最终因为“政府提取公共财力的调动资源能力的有限性与其所承担责任的无限性”[5]使政府处于“管不好”、“管不了”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实行由全能行政文化向有限行政文化的转变,在指导思想上确立有限行政的意识,完善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即宪政约束、民主约束、财政约束、分配约束。向有限行政文化转变,还要求政府培养市场经济的意识,改变“吃大锅饭”、“父爱主义”、只讲收益不讲投入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逐步树立科技意识、竞争意识、成本意识、效能意识、开放意识、进取意识等观念,

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接轨、旨在确立有限有效政府的制度。

第三,从管制行政文化向服务行政文化的转变。

管制型行政文化从传统的管制型行政体制演变而来,适合于集权型的管理方式。在这一体制下,政府是全能的,具有无所不包的行政责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随着现代市场机制的建立与运行,传统的管制型行政失去了意义,企业和民众成为市场和社会的主体,政府权力受到限制,从而,提倡政府转变职能,实行“小政府大服务”,增强政府对社会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行为,从管制型行政向服务型行政转变,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要实现管制行政文化向服务行政文化的转变,需要健全行政民主监督机制,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由“黑箱”行政模式转为公开性行政模式,使政府部门按照一定的制度、法规、程序行使公共权力,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可以有效地监督政府行为。通过公开的行政模式这一“玻璃屋”[6]实现法治行政文化和服务行政文化在广大行政人员中的内化。

注释:

[1] 徐颂陶,《走向卓越的中国公共行政》,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版,第296页

[2] 刘怡昌,《中国行政科学发展》,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3] 许文惠张成福孙柏瑛,《行政决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7年版,第302页

[4] 毛寿龙李梅,《法治政府进程面临挑战》,《中国国情国力》,1999.2,第42页

[5] 齐明山,《转变观念、界定关系——关于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

几点思考》,《新视野》,1999.1,第37页

[6] 庄素王,《新加坡透明的文官制度》,《中国公务员》,1996.6,第45页

参考文献:

[1]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许文惠张成福孙柏瑛,《行政决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刘怡昌,《中国行政科学发展》,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版

[4] 黄达强,《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 王学栋,《论我国公共行政文化的重塑》,《石油大学学报》,

2001年版,第1期

[6] 时和兴,《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其走向》,《南京社会科

学》,1994年版,第4期

[7] 罕岳,《行政文化与中国现代化》,《政治学研究》,1998年版,第2期

[8] 罗兴佐,《行政文化建设浅议》,《吉安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版,第3期

368#——国家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考试题(1) 一、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说法前写上T,认为错的前写上F): 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说法前写上T,认为错的前写上F): 1.( F )政务官一般不参加党派活动。 2.()年满60周岁退休就属于自愿退休。 3.()公务员散布谣言是违反了道德纪律。 4.()副科长是我国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中最低的一级。 5.()受警告处分的,若已经改正错误,可在半年后解除处分。 6.()我国公务员任职方式是委任制。 7.()保守职业秘密是公务员的义务。 8.()我国第一部公务员法是200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法》。 9.()我国公务员考试的两个主要环节是笔试和口试。 10.()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规定予以辞退。 二、简答题: 1)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是什么? 2)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是怎样设置的? 3)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范围是什么? 4)什么是公务回避? 5)公务员交流有那几种形式? 6)公务员辞职有哪些程序? 7)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有哪些? 三、案例分析 新录用的女公务员张玲进入某县财政局工作后不久,经人介绍与该局办公室主任的儿子恋爱并结婚,此后张玲就被调离了财政局。 张玲因何故被调离该县财政局? 参考答案 二、简答题: 1)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公开、平等、择优录用。 2)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是怎样设置的?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工作。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3)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范围是什么? 录用的范围仅限于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具体包括: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和办事员。 4)什么是公务回避? 是指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遇到处理与自己其亲属有利害关系的问题时,要自觉避开,本人不参与,也不得施加影响。 5)公务员交流有那几种形式? 调任、专任、挂职锻炼。 6)公务员辞职有哪些程序? 1)本人向所在单位提出辞职申请,用书面形式提出辞职要求并说明理由,并填写《国家公务员辞职申请表》。2)所在单位提出意见,按照管理权限上报任免机关。3)任免机关审查批准。4)办理公务交接手续。任免机关根据公务员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对辞职公务员进行财务审计。财务审计应再辞职批准之前进行。 7)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有哪些? 德、能、勤、绩、廉。 德主要指政治思想表现,法制政策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 能主要指公务员的基本能力和工作能力。 勤主要指公务员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 绩主要考核公务员在履行职责中所完成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等过内容。 廉指公务员要清正廉洁。 三、案例分析 新录用的女公务员张玲进入某县财政局工作后不久,经人介绍与该局办公室主任的儿子恋爱并结婚,此后张玲就被调离了财政局。 张玲因何故被调离该县财政局? 答:这是组织决定回避。张玲与该局办公室主任的血亲(儿子)恋爱并结婚,跟自己的直接领导形成了姻亲关系,属于公务员回避的范畴。一般来说,职位低的会被调离,所以,张玲会被调离以示回避。

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

标题: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副标题:浅谈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论文纲目:公务员制度,也叫文官制度,是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各 级事务官员或文职人员进行人事管理的制度,包括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晋升、退休等。自从公务员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建有了明显进步,但由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时间较短,加上制度建设本身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以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中国当前社会的客观环境的一些不利影响,使得公务员制度没有得到较高水平的实施和运行,影响了政府整体的效能的提升,所以完善公务员制度,解决现有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强化政府职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本论文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公务员制度中考试录用、绩效考核、分类分级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给出自己的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简述公务员制度改制后的意义和影响。 基本论点和论据: (一)公务员考试录用缺乏灵活性 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是公务员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公务员管理系统中是最基础的环节,考试的公平性、竞争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但我国公务员的选拔环节牵扯到选拔的方式、考官队伍的素质、试题的科学化等方面的问题。 1.考官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国考官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组织人事部门的官员,二是高校、行政学院和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前者具有一定的干部选拔任用经验,但对于专业管理知识缺乏深入研究,对于考生的书面和口头答案理解不深,判断不准。后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社会需要和职位特点研究不够,所设计题目多倾向于理论陈述,对应用性、操作性题目掌握不够。 2.考试的方法仍主要依靠笔试和结构化面试,而对一些较先进的新技术方法如情景模拟、心理测验、投射法、评价中心技术等缺乏研究和应用,因而无法全方位地对考生进行准确考察。 3.公民担任公职的机会和权利受到制约。首先,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基本上没有担任公职的机会,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事实上存在着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方面机会的不平等,也不利于社会人才的全面和充分的开发。

全国年月《公务员制度》考试及答案

全国年月《公务员制度》考试及答案 1 / 10

————————————————————————————————作者:————————————————————————————————日期: 2 / 1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务员制度试题 课程代码:0184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法律法规中,我国于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是【 C 】1-11 A.《国家工作人员法》B.《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D.《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2.在国际上,公务员一般是指【 D 】11-235 A.在政党机关工作的人员 B.在国家各类机构工作的人员 C.在政府部门和公营企业工作的人员 D.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3.我国公务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 D 】1-15 A.党管干部原则决定的 B.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决定的 C.国际上公务员制度形成的惯例决定的 D.我国政权的性质和国家机关职能的本质决定的 4.机关不能保证公务员的基本办公经费,侵犯了公务员的【 D 】2-31 3 / 10

第一章国家公务员制度导引

第一章国家公务员制度导引 填空题 1.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以外的工作人员。 2.1993年8月14日,由国务院颁布的《》是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基础性法规。 3.邓小平关于我国的思想,为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4.我国的国家公务员管理机构是各级政府的。 5.英、美最早建立的是部外制的典型。 6.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7.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不仅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的形成,亦标志着我国制度的确立。 简答题 1.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基础。 2.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实施的范围。 3.简述我国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 4.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实施的成效。 论述题 试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 第二章职位分类制度 填空题 1.职位分类是以为对象进行的分类。 2.品位分类是以为对象进行的分类。 3.是应当完成的任务与完成任务所享有的权利。

4.是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员执行职务的义务。 5.是执行公务的基本单位,是组织机构的细胞和最小单元。 6.最初的职位分类是在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7.我国国家公务员职务分为、和两个序列。 简答题 1.简述职位的涵义及其特点。 2.简述职位分类的涵义及其特点。 3.比较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长处和短处。 4.简述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特色。 5.简述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序列。 6.简述我国设置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的动因。 7.简述我国国家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论述题 1.试述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 2.试述我国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 第三章录用制度 填空题 1.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国家公务负队伍的“进口”和国家公务员管理的首要环节。 2.在中外历史上,选拔官员的办法最主要的有、、、等四种。 3.早在时期,我国就已开始实行公开招聘人才、广开才源等选拔制度

公务员制度论文

公务员制度论文 论国家公务员制度 姓名:周程学号:2010962255 班级:兴湘学院10级会计1班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借鉴了前苏联的一些人事管理经验。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对各类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建设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群体优势,从组织上确保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任务的完成,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实施。解放初期以至后来一段时期内,这种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公平竞争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并且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身份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原则:功绩是国家公务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职务升降、考核、任免、奖励等,都以其在工作中的功绩为主要依据。

三、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原则:法制原则就是制定法律规范依照法规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并受法律保护。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任免、升降等都必须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律规定。 四、分类管理原则:分类管理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事制度坚持的根本原则,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是削弱党对干部的领导,而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工作的领导。通过把党的组织路线、方针、政策按一定程序转化为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法规,依此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现代公务员制度有很多制度构件,包括录用、晋升、退出、工资激励、权利保障等机制。其在录用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的才干,通过竞争性的招聘考试。考试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或者部门性的。在晋升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才干和业绩,业绩优秀者得到适当的奖励。这样,公务员可以长期保持工作的激励,不会过多地考虑取悦于上级或者有权优势的领导人。在工资制度方面的特征是,其工资一般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之上,并且上下级之间有相当的差距。高级公务员与低级公务员工资差别较大,可以吸引高质量的人员,并将重要人才集中到薪金较高并且具有战略性的人员。其核心特征是不任人唯亲,通过竞争性的录用、晋升和富含激励的制度确保用人唯贤。 在充分肯定公务员制度实施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还只是刚刚起步,制度的健全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一是全国的发展不平衡;二是在动态地满足实践发展中提出的新要求上有欠缺;三是制度本身还有不完备的地方。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完善。 具体说来,今后一段时期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点应有四个方面: 一是增强制度活力。主要是完善分类、聘用、考核、竞争机制等。研究改进考核制度,实行多层面考核,净化民主测评的环境,公示考核结果。完善公务员竞争

国家公务员制度答案

国家公务员制度·答案 模拟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第 1 题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第 2 题 职系是指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总称。 第 3 题 公务员奖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据公务员管理法规,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公务员,以及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所给予的奖励。 第 4 题 调任是指公务员在同一部门、同一职系之间的流动,以便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填补职位空缺,以适应政府功能的扩张,培训公务员和避免不正当降级等多重目的。 第 5 题 地区回避是对公务员的任职地区进行一定的限制,即要求公务员不得在自己的本籍或原籍担任公职。 第 6 题 国家公务员申诉是指国家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做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依据国家公务员法律规定,向原处理机关、政府人事部门或行政监察部门提出重新处理意见和要求的行为。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第 1 空时限性 第 2 空范围宽泛 第 3 空涉及人员普遍 第 4 空竞争原则 第 5 空功绩原则 第 6 空理论联系实际 第7 空学用一致原则 第8 空按需施教原则 第9 空夫妻关系 第10 空直系血亲关系 第11 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第 1 题 答案要点:实现对国家公务员的科学管理,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的优化、廉洁,提高行政效能,是我国建立和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的。 第 2 题 答案要点:(1)同一性(2)法制性(3)平等性(4)强制性(5)不可放弃性 第 3 题 答案要点: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 第 4 题 答案要点:(1)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2)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3)定性考核与定量相结合。 第 5 题 答案要点:建立公务员奖励制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它是保证贯彻实施我国现行宪法有关奖励制度规定的主要措施。(2)它是完善激励竞争机制、鼓励公务员积极向上的主要途径。(3)它是保护公务员积极性、优化公务员成长环境的重要手段。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1章: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第1节: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 一、务员的涵义和范围 1,公务员的涵义: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物管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2,公务员的范围: 大范围:把国家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各级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立学校及医院,国有企业,事业等部门的所有正式工作人员和军职人员,都称为公务员。如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公务员范围基本属于这种类型。 中范围:把在国家政府机关中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称为公务员,公务员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文职人员以及军事人员.如美国和德国 小范围:把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在政府机关中任职的工作人员称为公务员.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不包括司法人员和军职人员。如英国。 3,中国公务员的范围 公务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就是说,只有同时符合依法履行公职、使用行政编制和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这三个标准或条件的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成为国家公务员。 一、是国家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政府机关、人大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二、是法官、检察官 三、是除工勤人员以外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与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 四、是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机关工作人员 五、是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二、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涵义:指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科学管理而建立的一套法规和制度体系.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征 分类机制:激励竞争机制、监督约束机制、新陈代谢机制、保障机制、法律法规体系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不同 1、西方国家实行”政治中立”,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党管干部原则.

《国家公务员制度讲座》期末复习指导

《国家公务员制度讲座》期末复习指导 一、课程说明 《国家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是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和人事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采用的主教材是:《新编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主编是徐颂陶,副主编是侯建良。配套资源有:教学大纲、导学。导学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包括各章的学习要点和综合练习题两大部分。 二、考试说明 1.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试的题型包括:填空题、判断正误并改正、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五种。 3.占分比例: (1) 填空题占总分的20%. (2) 判断正误并改正占总分的12%. (3) 名词解释占总分的25%. (4) 简答题占总分的28%. (5) 论述题占总分的15%. 4. 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同学们对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因此,试卷中不会出现怪题和偏题。考试内容不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范围,试题中所涉及的观点和提出均以主教材为准。 三、复习要点 同学们可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讲座导学》进行复习. 第一章绪论 国家公务员,即指国家公务人员。他们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国家公务员制度,即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彭德尔顿法》奠定了美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1883年1月,国会通过了由议员彭德尔顿提出的《文官制度法案》(即《彭德尔顿法》)。这个法律确定了文官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是美国文官制度的基本法,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 我国的科举制,肇始于隋朝,确立于唐代,历经宋朝和明朝,至清朝末年废止,历史达1300多年。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公务员制度论文公务员制度改革论文

公务员制度论文公务员制度改革论文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摘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已经建立了其基本的框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某些问题上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要努力突破陈旧观念,在总结经验及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我国制度。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改革;完善 在我国,公务员的发展进程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建设路程起步较晚。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方式也在时间和宝贵的知识经验下不断的探索积累。尽管,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发实施及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的出台,使我国的各项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公务员制度也更趋完善,已基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为社会和谐社会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制度变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还要一段距离。因而,转变观念、优化体制,完善操作就成为了改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的当务之急。 1.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中的障碍 1.1观念意识方面的障碍 "官本位"意识思想影响严重,有着二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在传统文化意识的观念上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从而构成了我

国文化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多以其官职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的事业上的成功程度;随着官职高低的不同,享受着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不同的生活、政治上的待遇,也因此让官员仍处于社会上的轴心地位。再加上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与行政级别的密切联系,使人们对于"逐官"意识更加的强烈,从而造成"千军万马奔官来"的不良局面。也由此引发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其次,公务员本身的意志太过于薄弱,把当官与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名利双收这种官利一体化话的思想观念强植入自身的思想意识中,并"继续统治着一些人的思想,规范着他们的行为,吸引着他们的追求"。[1] 1.2公务员法制法规不完善 1.2.1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务员工资制度上存在着问题。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王学力指出我国公务员工资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现行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已经失去了激励作用,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所占工资分配的比重逐步降低,地方性补贴比重越来越大,标准工资的职能已被弱化;在制度上,各职务之间工资差距较小,工资分配没有拉开档次,没有完全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平均主义"束缚,工资分配内在的激励和杠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 1.2.2岗位更新上存在的问题

《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业(全部答案)

《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业 必做作业A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C ) A、民政部 B、居委会 C、团中央 D、人民法院 2、应当完成的任务与完成任务所享有权利是指( C ) A、职责 B、职位C职务D、品位 3、下列四对职务中,相当于同一职务层次的是(D) A、调研员和副处级 B、司长和县长 C、助理巡视员和正处级 D、巡视员和正厅级 4、国外公务员录用的标准分为通才标准和( C ) A、德才标准 B、语言标准 C、专才标准 D、政治标准 5、国家公务员录用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B ) A、用人部门名称及其编制数 B、招考最终录用的人员 C、拟录用职位我称、专业、人数及所需要垢资格条件 D、招考的对象、范围 6、我们党多年来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考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是(C) A、勤绩考核法 B、360度考核法 C、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D、处分考核法 7、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什么等次时以其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为标准发给一个月基本工资数额的奖金?( B ) A、优秀以上等次 B、称职以上等次 C、基本称职以上等次 D、不称职以上等次 8、国家公务员奖励的待遇可分为受奖国家公务员的奖励待遇和(B) A、受奖国家公务员亲友的奖励待遇 B、受奖国家公务员直系亲属的奖励待遇 B、受奖国家公务员妻儿的奖励待遇D、受奖国家公务员父母的奖励待遇 9、国家公务员奖励种类中层次最高的奖励是(D) A、记一等功 B、记二等功 C、记三等功 D、授予荣誉称号 10、国家公务员纪律的基本内容的核心是(D) A、宪法规定的国家公务员的义务 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C、宪法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的义务 D、国家公务员履行职责、执行公务中所应遵循的纪律内容 11、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中最重的一种行政处分是(D) A、记过 B、记大过 C、开除 D、撤职 12、国家公务员升职的条件不包括( A ) A、保证条件 B、前提条件 C、资格条件 D、基本条件 13、国外国家公务员职务晋升采用上岗方式包括法国采取( B ) A、公开聘任方法 B、公开竟争考试方法 C、竟选方法 D、演讲自荐的方法 14、依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第57条,根据提升候补花名册提升职员,每提升1人,应从提升候补花名册考试得分高的几个志愿者中选取1人?(C) A、3个 B、4个 C、5个 D、7个 15、研究生班的研究生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后,可任命为科员,定为( B )。 A、十二级 B、十三级 C、十六级 D、十八级 16、我国国家公务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B )

浅谈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当代官吏选拔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与当代官吏选拔制度 [摘要]官吏的选拔制度贯穿着古今社会。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存在着“禅让制”的官吏选拔制度,再到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封建社会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直接当今社会的公务员选拔制度。我们要了解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当代的官吏选拔制度做出正确的认识,才能为我国行政制度改革纳言献策。 [关键字]官吏选拔考试制度公务员选拔对比启示 无论在动物种族中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会存在着领导者,以将群体聚集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群体的“本能”,但是当群体的逐步扩大,若全部依赖于一个领导者便难以负荷群体的正常运转,于是便要扩张领导的助手以保证群体内部事务的正常运转,官吏便由此产生。但是官吏的选拔要有足够的能力协助领导者进行管理,所以要寻找适合的官吏促进管理的有序进行,官吏的选拔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的发展 官吏的选拔制度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主要实行的官吏选拔制度的禅让制,主要是体现在王位的禅让。在中国的商周时代,各级官吏实行“世卿世禄”,即奴隶主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子孙世代为官,占据统治地位。由秦及汉,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时代,出现了察举制,东汉末年是九品中正制的萌芽时期,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一)先秦的世袭制 世袭制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帝位及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取代了原来的禅让制而出现。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具有极强的封建性。 世袭制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但是官吏的选拔是在窄狭的世袭范围内选择接班人,不可能保证官吏素质的优化与崇高和贯彻任人唯贤的用人选择,影响国家的发展。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人事、行政和文秘等专业开设的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徐颂陶主编的《新编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 教学方法采用三结合:以自学为主,适当辅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知识与作业相结合。教学要求分为了解、明确和掌握三个层次。 第二部分教学方案 教学资源:除教材外,还有教学大纲和导学。导学包括各章的学习要点和综合练习。 平时作业:4次占课程总成绩的20%。 第三部分考试说明 考试原则:全省统一大纲、命题和组织。每学期举行一次。 考试原则: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 考试原则: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考试题型:填空题(约20%)、判断并改正错误(约12%)、名词解释(约25%)、简答题(约28%)、论述题(约15%)。 第四部分大纲文本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各国公务员制度发展情况,我国人事制度的历史和改革;掌握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意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明确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工作。 第一节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概况 一、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 三、公务员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1.联邦德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2.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3.公务员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 第二节我国人事制度的历史发展和改革

一、我国的科举制度 二、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三、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第三节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竞争原则 二、功绩制原则 三、党管干部原则 四、依法管理原则 第五节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指导原则 二、同传统人事制度相比较的特点 1.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 2.具有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 3.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浅析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研究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题目浅析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研究 姓名刘程伟教育层次专科 学号 1213001458116 分校邯郸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行政管理教学点市直 指导教师范素平日期 2014年4月29

浅析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研究 摘要:公务员制度作为一种现代人事制度,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有着中国的特色,它是在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一整套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公务员作为政治与行政系统中特定的一个群体,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为了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进行完善也是当前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工作之一。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特点研究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最初形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出现,是人事行政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从最初的提出,不断改进,到后来的日益完善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1982年、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范围太广,决定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后又进一步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人事部从1989年起即开始组织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务院的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了部门性试点。1990年,又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地区性的试点。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正式签署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至此,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诞生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公务员制度范本

第2次作业 <国家公务制度度> 2016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5 分) 1. 我国公务员考核的原则是()、公正、公开、民主 A. 客观 B. 公平 C. 全面 D. 分类 2. 最初的职位分类的产生基础是( ) A. 行业科学研究 B. 资产阶级革命 C. 自然科学的发展 D. 科学管理理论 3. 根据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关规定,国家公务员对国家医药管理局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下列行为可以提起控告的是( ) A. 侵犯在华外籍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 B. 侵犯公务员合法权益的行为 C. 侵犯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D. 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4. 试用期结束后,经考核确认为不合格的新录用国家公务员,可以原岗位上延长试用期,但最多不能超过( ) A. 3个月 B. 半年 C. 9个月 D. 一年 5. 从1994年7月1日起,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实行国外职务工资制度。并将工作人员的性质分为外交和工勤两个系列,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外交系列的是:( ) A. 军职武官 B. 参赞 C. 随员 D. 特一级厨师 6. 应当完成的任务与完成任务所享有权利是指( ) A. 职责 B. 职位 C. 职务 D. 品位 7. 国家公务员升降职公正、公开的条件是( ) A. 公开 B. 平等 C. 竞争 D. 择优 8. 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的日期为( ) A. 1993年10月1日 B. 1993年4月24日 C. 1992年12月31日 D. 1993年8月14日 9. 地区津贴分为艰苦地区津贴和( ) A. 地区岗位津贴 B. 地区年资津贴 C. 地区附加津贴 D. 地区考核津贴

国家公务员制度复习

国家公务员制度复习

国家公务员制度 题型:选择题10个名词解释4个案例1个(3小问)简答题2个 ★为掌握,其余为了解 绪论 1.西方国家的公务员(知道哪些人) 2.西方国家的公务员特征 ①不与内阁共进退;②公开竞争考试并择优录用;③无过失可长期任职。 3.公务员制度★ 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培训、晋升、解职、退休、保障、待遇等制 定系统的法律和规章依此对公务员进行管 理的制度和体制。 4.公务员制度的一般特征★ ①统一管理②分类管理③“择优竞争 原则”④职务常任⑤职业道德 5.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①两官分途政党分肥制政务官政策制 定;事务官执行 ②政治中立无党派倾向 ③功绩主义

6.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比较★ 第一,范围不同 第二,不存在西方意义的"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不搞两官分途 第三,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奉行政治中立 第四,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 第一章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①西方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具体历史背景 政党分肥制日益暴露出严重的问题 ⑴贪污腐败 ⑵周期性政治震荡 ⑶大批官员失业 ⑷缺乏效率和人才中国科举制 的影响 ②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具体过程 ⑴英国。 ⅰ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分化,是英国文官系统形成的第一步。 ⅱ考试录用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化是英

国文官系统形成的第二步。 ⑵美国。 《彭德尔顿文官法》美国公务员确立的标志 第一,规定了政治性任命官职和非政治性任命官职的区别。 第二,公开的竞争性考试为选拔文官的手段 第三,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任命三人组成文官委员会。 ⑶德国 先推行考试制度,再将政务官与事务官区分开来 ⑷法国 ⅰ发展过程异常曲折 ⅱ与教育制度联系在一起 ⑸日本。 ⅰ1885年,提出考试任用官吏 ⅱ1913年,日本修改法令,规定高级文官不须考试任用,可由首相自由任用。 第二章公务员分类管理

国家公务员制度选修论文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改革措施 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当代中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政治民主,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某种意义上我国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借鉴与运用只是一种制度模仿与移植,更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公务员制度理念的对立与冲突以及前现代社会的基本社会生态环境,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遇到一系列的阻碍与困难甚至出现制度变异,因此有必要从本质与内涵上对其重新审视以进一步推进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因此国家政治制度也有着绝对的区别,公务员制度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也必然具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色彩。为了适应我国日益完善的国家制度,公务员制度也因此要根据当今的社会性质进行适当的调整。 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对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改革进行议论: 一、公务员考选制度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和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标志, 也是从源头上把好公务员素质关、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的重要工作。但是目前,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施的环境以及考试体系本身, 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具有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国公务员考选制度存在的问题有: 1. 法规体系不健全, 执法力度不够; 2.选拔方式的科学性和灵活性还有待提高; 3. 考录过程中实践执行不到位, 影响了考试录用的效度。 为完善我国公务员考选制度应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法律体系, 实现考录工作的法制化,建立独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提高选拔程序的透明度,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意考试和考核相结合,提高面试考官的素质水平, 建立相对稳定的高水平考官队伍,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确保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平性。 二、实行政府雇员制 政府雇员是政府机关根据政府工作的特殊性或临时性需要, 以契约的形式从社会上招聘的具有金融、法律、信息、外语、高新技术等专门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政府雇员不占用行政编制, 不具有行政职务, 不行使行政权力。政府雇员制是对目前公务员制度的补充, 但又独立于公务员制度, 两者是不同的两个人事管理体系,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政府雇员制的实施将对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及公务员制度改革裨益甚多。首先其是公务员制度的有益补充,且有助于淡化行政人员的官本位意识,还有就是有助于完善政务活动中的竞争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公共管理成本。 三、公务员管理“准市场化”机制建设 公务员管理打破“青一色”的国家调控机制,初步建立起“准市场”的竞争机制所谓“政治市场”的公共选择场,其本质精神之一就是竞争。我国《公务员法》的鲜明特色和重要精神之一也正是竞争,批判性地导入“政治市场”概念,加大公务员管理“准市场化”机制建设力度,能增强机制活力。在坚持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指导时,也要注意克服其局限性。如个体主义与

2019国考行测备考:常识判断练习题(三)

2019国考行测备考:常识判断练习题(三) 1:“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 单项选择题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钢铁时代 D、网络时代 2:下列将项与其表彰对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菲尔兹奖――数学家 B.普利策奖――记者 C.南丁格尔奖――医生 D.图灵奖――计算机科学家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3: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不利于出口贸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会导致热钱流入 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 4:历史学家们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科学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驱者是()。 单项选择题 A、达尔文 B、牛顿 C、拉瓦锡 D、法拉第

5:我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单项选择题 A、河南 B、山东 C、新疆 D、陕西 6:下列关于《行政处罚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罚款可以折抵罚金 B、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C、间歇性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免除行政处罚 D、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7:下列关于声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8: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洗衣粉所含成分中表面活性剂会破坏皮肤角质层,使皮肤变粗糙 B、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这主要是因为高压锅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 C、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铝 D、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这常是下雨的征兆 9:刷牙可以保持牙齿健康和口气清新,牙膏的主要原料是()。 单项选择题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复习资料 (2)

一卷 一、判断题,下列哪些是公务员,哪些不是?是公务员的请打“√”,不是的打“×”。 1.山东省政协主席 2.审计署审计长 3.江苏省人大代表 4.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5.某旗旗长 6.某县防疫站站长 7.某社区派出所警员 8.某村委会村长助理 9.某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 10.某居委会主任 二、论述题 1. 与《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有哪些创新? 三、案例分析 奥运冠军"金牌"换"官帽" 2010年6月7日,网络上出现一则新闻,名为“山东9名奥运冠军晋升副处级领导职位”,具体安排是:杜丽将出任山东省竞技体校副校长,张娟娟将出任青岛训练基地副主任,邢傲伟将出任省体操中心副主任,唐功红将出任威海基地副主任,林伟宁将出任省体育总会副处级调研员,邢慧娜将出任省田径中心副主任,奚爱华将出任山东水校副校长,王峰将出任省跳水中心副主任,刘春红将出任省举摔柔中心副主任。 邢慧娜接到记者电话时说,“我没有接到过当副主任的通知”,“我现在的身份还是运动员,目前在北京体育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学校给了我一个公派留学的机会,过段时间就要去美国学习半年。”对于将来的打算,她说:“等学业完成后再说吧。” 你认为,对运动员的这种职务安置合理么? 一卷答案 一、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二、论述题 1. 在我国,国家公务员有其特定的含义。一方面,我国不像法国、日本那样大范围地界定公务员的范畴,其实,在建国以后,我国并没有“公务员”这样的称呼,只是统称“干部”,当时社会把就业人群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干部、工人、农民。十三大指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国家干部这个概念过于笼统,干部队伍庞杂,并且没有使用统一的办法进行管理,忽视了各类工作人员在工作性质、社会责任以及人才成长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难以实现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所以,1993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

“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ivil Servant System 课程编号:MAGT4685 学时:2 学分:32(授课26学时,讨论6学时,课外6学时) 适用对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四年级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舒放、王克良.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敏凯.比较公务员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课 目的: 1.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设计的基本原理、作用机制等; 2.培养学生审视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相关现象及其原因后果的能力; 3.培养学生成为公务员、特别是进行公务员管理的基本知识储备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简介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公务员制度使国家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覆盖了公务员的录用至公务员退出的全过程的制度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和我国现行的制度内容。通过中西对比、历史比较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设计的基本原理、运行机制以及改革方向等。 三、教学基本要求 1.认识公务员制度发展对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意义; 2.掌握西方国家和我国主要的公务员管理体制和公务员分类方式; 3.掌握我国公务员体系的主要进入方式和管理制度设计; 4.掌握我国公务员的考核激励制度; 5.掌握我国公务员的职务管理、特别是职务任免、升降和交流回避制度; 6.掌握我国公务员体系的主要退出方式和管理制度设计; 7.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国家公务员制度发展概述 1.掌握公务员制度的相关概念 2.了解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3.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选修课公务员制度结课论文

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浅析 前言 学习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其虽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掌握的也不很全面。但就我个人的认识,在这里有一些浅显建议和应对方法。不过我们现在仍停留在理论和纸上谈兵的状态,真正的公务员制度在实际社会中是十分复杂实施起来又十分困难。所以,论文有不到之处还请指正和包涵。 正文 我国公务员制度虽经过这么多年的运行,但仍然很不完善。原有《条例》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行政环境变化的要求。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政府,应该积极顺应新形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改进和完善现有公务员管理体制,保持公务员队伍的活力。(这些问题既有制度本身的问题,也有一些是由于各种经济社会政治条件的制约使制度在运做中出现变形、不到位等问题。) (1)现行公务员范围界定和划分 根据目前的规定,只有“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才是国家公务员。这就是说,其他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组织的工作人员有不同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本质特征,应该分别建立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但是在现实中,这些组织“参照公务员制度执行”,这就使现行的公务员范围划分(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失去意义。实际上,这些机关都是掌握国家公共权力、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就这一点来说,是相同的。 我们知道,在我国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的之一即是在人事管理中实行分类管理,改变过去"干部"概念过于笼统,管理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的弊端。 分类应该根据其业务特点和性质进行。应当适当扩大公务员范围,不仅把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行政人员纳入公务员范围,并且还应当包括各系统中的工勤人员。"参照管理"作为权宜之计,不能长期实施,必须尽快予以分解。该并入的要及时并轨,统一管理;该从参照管理系列中分离出来的,要及时分离,单独管理。因此应该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社会团体"社会化"的进程,增强其用人的独立性、自主性。 (2)公务员人口问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考核内容过于抽象和划一,标准过于笼统。各部门、各职位之间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差异大,部门之间、被考核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考核者往往无所适从2,等次少。称职的大平台现象,混淆了公务员行为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助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