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2017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2017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2017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2017

★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版权所有 请勿翻印 ★

湖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考试辅导资料

(内含2008~2016年真题,分节编排,突出重点)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

2017年10月·新版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01)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本质 (07)

?第三章 高等教育目的 (10)

?第四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15)

?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19)

?第六章 高等学校教学 (23)

?第七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32)

?第八章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34)

?第九章 高等学校管理 (36)

?第十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42)

?附2008~2016年真题参考答案 (44)

?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2017)

说 明:

1.本课程2016年的考试题型及所占分值分别是:选择题(30分,共15小题)、判断题(20分,共10小题)、论述题(32分,共2小题)、材料分析题(18分,共1小题)四种;请大家根据考试题型来复习所列知识点。

2.本课程考试范围基本包括在本复习要点之中,大家如果实在是没有时间看书,可以此资料为主复习,如能全部背记下来(特别是真题所涉知识点)并加以灵活运用,考试及格当属没有问题。本复习资料按照教材顺序编排。

3.资料中粗楷体字为教材每章后的复习思考题,2008年~2016年真题全部穿插在资料中(其中2009年选择题、部分填空题与2011年完全相同,故没有列出),这些真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就是复习的重点,请大家特别关注、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4.本课程是仅有的两门闭卷考试课程之一,并且是第一场考试,监考和巡考最为严格,请大家高度重视,积极备考,强烈建议大家仔细通读教材1~3遍并能记住全书章节名称。

5.由于时间仓促,本资料遗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预祝大家考试顺利,全部通过!

陈章顺

2017年10月20日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在正式讲述高等教育问题之前简要介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高等教育研究的阶段、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动因、学科体系、主要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使大家对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章重点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特征,特别是各阶段中涉及到大学或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1.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活动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它曾走过了19世纪末以前漫长的成长阶段,度过了20世纪的扩张时期,现已跨入了21世纪的门槛。

2.高等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

3.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除主体动因外,主要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推动、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和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等促进的。

第一节 高等教育发展简况

4.考察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特征来分析,即成长中的高等教育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5.成长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19世纪末以前高等教育从萌芽到雏型、成型而趋于完善的过程。

6.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在西方为古希腊时代;在中国为春秋战国时代。

7.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把学问分成两级,一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一为高级教育,除读写训练外,还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字等;古埃及也有“寺庙学校”,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

8.寺庙学校: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一种学校形式。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传授知识和探讨学问并重。

9.雅典大学:雅典大学是希腊最古老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它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国的第一所大学,当时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由柏拉图创办)、哲学学校“吕克昂”(由亚里士多德创办)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2010.2.吕克昂学院的举办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10.七艺:即文法、修辞学和哲学(或辩证法)(三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四艺)。

2015.11.下列内容,( )不属于七艺的内容。 A.射箭 B.文法 C.修辞学 D.哲学

11.中国在殷商时期,便有“右学”、“辟雍”、“泮宫”等高层次的学问传授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2012.1. 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是春秋战国时期的______。

2015.1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政治、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数千人的高等学府( )。 A.右学 B.稷下学宫 C.辟雍 D.泮宫

1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一个有组织、有聘任、有俸禄制度的学术研究中心。

13.这一阶段世界公认的教育家,西方历史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以及“智者派”成员;中国主要为孔子和老子等。

14.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5.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16.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柏拉图的学生,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17.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其学说和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18.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9.高等教育萌芽阶段的显著特点:①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②专业教育性质模糊,③学生年龄参差不齐,④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⑤这时的高等教育不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是相对于当时的知识水平而言的,故后人将其表述为“高级学问” (higher learning)。

20.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主要指形成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教育和中国汉代的太学及唐、宋的书院教育。

21.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开始的。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已初具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的组织雏型和特征。

2016判.1.我国古代的“稷下学宫”和“大学”,古希腊的“学园”,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源泉。( )

22.中世纪大学:指12~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之滥觞的高等学府如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雏型阶段的标志,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

2008.3.下面哪个选项不是最早的欧洲中世纪大学( )

A.巴黎大学;

B.牛津大学;

C.麻省理工大学;

D.萨莱诺大学

2010.3.欧洲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____大学。(波隆那大学)

23.大学(universitas)一词,原意就是“行会”。行会组织是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管理和学术活动组织的最重要的力量。中世纪每所大学都设有医学、文学、法学、神学四种教师会,每个教师会推选一名系主任性质的decani 。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理念主要有“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和大学自治”。

2008.2.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理念除了学术自由、教授治校,还有______。

2010.1.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理念不包含( )。

A.学术自由;

B.教授治校;

C.行政化领导;

D.大学自治

2014.1.中世纪,每所大学都设有医学、文学、法学与( )四种教师会。每个教师会推选一名

系主任性质的decani 。 A.神学 B. 数学 C. 文法 D. 辩证法

2016.1.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其内部管理组织和学术组织最重要的影响力是( )组织。

A. 行会

B.董事会

C.学术委员会

D.教授会

24.在中世纪大学中,教师和学生开始按一些专门的学科(法律、神学、医学及人文学科)聚集在一起,采取“上大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当时课程的安排上,课程是经过较大修改的“七艺”。

25.到14世纪中叶,大学课程有了很大发展,主要包括三类:学士学位课程、特许课程、硕士学位课程。

26.教会和僧侣在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世纪的大学制度及办学实践,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7.在中国,汉代的太学为高等教育从萌芽走上雏型奠定了基础。在汉代的太学,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大学教育制度、形式与方法,如考试制度、大班上课以及学术称谓等。而始于唐、盛于宋的中国教育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制度——书院教育,是从萌芽走向雏型的标志。书院教育与学术结合、自学与讲授结合、自由研习、争辩论道、游学访问、修身养性等学风,对后世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15.5中国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制度( )的出现。

A.官学

B.书院

C.太学

D.私学

28.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份。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才正式确立。书院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由民间学者创办,没有政府的认可与资助,与官办高等学府在许多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29.高等教育雏形阶段的显著特点:已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领域。

30.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始于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而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把这一阶段推向了高峰;同一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却出现了一个断裂带。

31.在欧洲当时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逐步将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在制度上衔接起来,即把高等教育建立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同时,随着知识的不断分化和产业需求的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在组织和内容上不断发达。

32.16世纪,德国人文主义者、路德派新教领导人梅兰克顿创立的拉丁文法学校,人文主义者斯图谟创立的文科中学,风靡德国及欧洲其他城市;英国人文主义教育家哥勒创办的圣保罗学校,成为新型文法学校的样板,特别是著名的“公学”产生后,都成为大学的预科教育机构,成为进入高等教育的阶梯。至此,欧洲的大学教育开始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

33.在工业革命最先发生的英国,经由以纽曼、阿诺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由教育派与以赫胥黎、斯宾塞为代表的科学教育派之间展开的长期激烈的抗衡之后,自然科学教育终于在传统的大学教育里站稳了脚跟,在其他新建的大学里,则得到了迅速扩展。这是大学教育观念在欧洲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2010.9.近代科学教育的最著名的提倡者是___。(斯宾塞)

34.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并进入大学,大学开始围绕着各种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这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2015.1.围绕多种专业、多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主要属于( )学派的观点。

A.科学教育

B.自由教育

C.形式教育

D.实用教育

35.在西方高等教育进入成型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却步履艰难、曲折发展。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了中国明清时期高等教育实质上的萎缩。

36.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是指它的形式开始从单一走向多样,其职能不断丰富和充实。同时高等

教育的形式与结构得到了大发展。

2013.1.高等教育完善阶段的特征,一是职能的完善,二是( )。

A.高等教育内容的完善

B.高等教育手段的完善

C.高等教育形式和结构的完善

D.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37.1810年柏林大学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和“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使大学除培养人才之外还具有科学研究的新职能。

2008.2.科研成为大学在教学之外的又一职能,肇始于( )

A.纽曼;

B.洪堡;

C.克拉克?科尔;

D.雅斯贝尔斯

2012.2. 1810年( )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教学原则,使大学具有了科学研究的职能。 A.牛津大学 B.巴黎大学 C.萨莱诺大学 D.柏林大学

2014.2.1810年柏林大学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和“( )”的新型教育原则,使大学除培养人才之外具有研究的新职能。

A.生产与劳动结合 B. 科学与人文结合 C. 教学与服务统一 D. 独立与自由统一

2016.2.1810年柏林大学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和“( )”的新型教育原则,使大学除了培养人才之外,具有研究的新职能。

A.校长治校

B.独立与自由统一

C.行政治校 D教师治校

38.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揭开了新大陆高等教育史的第一页。

39.通过19世纪美国的“赠地学院”产生了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职能。“赠地学院”与传统大学教育形式的不同,在于把教学和科研活动伸展到课程和校门之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

2012.5.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德国 B.古希腊 C.英国 D.美国

2015.判 1.“赠地学院”与传统大学教育形式的不同,在于把教学和科研活动伸展到社会生活与生产劳动中。( )

40.在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教育的形式与结构得到了大发展。从层次上看,除了传统的本科教育外,“初级学院”在美国出现(1901年伊利诺伊州建立美国第一所公立初级学院——乔利埃特初级学院) ,研究生院(1876年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正式创立)也于19世纪中叶后在美国诞生。完整的体系首先在美国形成,继而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从类型上看,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所有这些,都标志着高等教育日臻完善。

2008.1.在本科之上建立独立的研究生院,是哪个国家的首创?(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中国

41.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直到1840年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开了东方大国的大门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才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体系的一部分。西方关于高等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输入进来,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碰撞、融合,催生了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中国普遍兴办了近现代模式的高等教育机构。1901年,光绪皇帝下诏,将全国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由此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由古代迈向近现代,贯通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血脉。从此,中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轨道中。

4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主要指20世纪完善以后的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生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和趋势。

2013.2.下列哪一个不属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 )。

A.精英化

B.中心化

C.职业化

D.多元化

43.规模化:二战后高校规模、发展速度和入学人数都获得了极大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却是20世纪后半叶的现象。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世界高等教育普遍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

44.按照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世界高等教育必然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然后再进入普及教育阶段,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率先进入大众

高等教育阶段的国家。

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 )阶段。

2012.15.?

A.精英化 B.大众化 C.普及化 D.综合化

45.中心化: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机构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其中,“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领域面向经济建设的一个主要特征。

46.综合化:科技加速发展以及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发展趋势,使高等教育表现出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的特征。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愈来愈相互渗透和融合,涌现了大批交叉和边缘学科。高等教育作为创造新知识、新科学、新文化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园地,不仅要适应这一趋势,而且要为这种融合的发展和新科学的诞生起促进和催生作用。这是世界范围内具有共性的时代特征。

47.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科的整体化发展趋势,要求21世纪人才素质综合化。第二,人才素质综合化的要求,推动了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在全球兴起。全球教学改革呈现出四大特点:目标的多样性,内容的整体性,过程的双向性以及教育方法的综合性。第三,教学内容的改革,着重体现在大力推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构重组,主要对三类课程即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重新确立和重新组合;二是内容更新,主要是课程综合化、创立新学科以及教学内容的大规模更新。

48.国际化:“国际化”或“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在20世纪后50年中日益明显的一个特征。“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功能中的过程。

49.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大学的早期就存在,但那时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进入20世纪以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表现为:①内容更为广泛;②空间更加宽广;③活动方式更为多样。④课程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一个更为基本、更为重要的因素。

50.职业化:二战后,自由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由普通教育论到专业教育论的转变。随之,高等教育出现了注重职业教育的倾向。传统高等院校鼓励更多地开设有关职业准备课程,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不断发展、壮大。高等教育向职业化趋势发展,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

2015.6.高等教育向职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经济发展的产物

B.政府力量的干预

C.社会民众的要求

D.观念意识的变化

51.国际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出,未来的人应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即“学术通行证”、“职业通行证”和“事业心和开拓能力通行证”。

52.终身化:高等教育不再只是一个人一次性受教育,而变成了终身接受教育和主动学习的事情,出现终身化趋势。“终身教育”一词1956年首次出现于法国议会的立法文件中。20世纪60年代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直接推动下,终生教育由个别国家的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国际教育运动。

53.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①强调把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②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③强烈要求冲破传统学校那种僵化呆板的体制以及许多不合理的限制和规定,采取有利于学习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人置于广泛的学习领域之中,并且拥有广阔的选择余地;④注重教育的民主化,体现了国际性,是当代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潮。

54.终身教育思想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并直接导致了终身学习思想的产生。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55.国外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无论从提高工作适应性,还是从提高生活质量来看,都必须告别“一次教育观”,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终身教育观”。从学习主体的角度看,“终身教育观”将逐渐实现四个转变:①动机上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②内容上从知识习得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③形式上由单一化到多样化学习的转变,④结果上由学历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活到老,学到老”不再只是那些“嗜学者”的专利,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立

身之本。第二,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在保障和推进“终身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全社会的“终身教育观”,不断推进终身教育策略和政策。

56.多元化:20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各国竞相创办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高等职业学院、教师训练机构、行政和管理学院、成人教育机构、虚拟大学等,以便向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

57.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多样化。本科教育上下延伸,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结构,或许有更多的划分。第二,类型结构多样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本科大学外,还出现了培养工业、商业、农业人才的学院以及高等职业学校。第三,形式结构多样化。在正规全日制教育形式外,还有非正规高等教育。第四,高等教育跨学科性教育方兴未艾。跨学科教育力图消除传统学科阻隔,使跨学科的普通教育与专业培训有机结合。

第二节 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

58.高等教育研究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法考证。但有关史料表明,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汉代编纂的《礼记》中,《大学》和《学记》都有关于大学教育的论述。西方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高等教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

59.在个别研究阶段,高等教育研究主要由一些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或实际从事教育的工作者自发进行,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则体现在学者们对哲学、政治、伦理、社会、经济、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中。

2011.10.1632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A.夸美纽斯(捷克)

B.纽曼(英国)

C.皮洛戈夫(俄国)

D.保尔森(德国)

60.高等教育学产生于组织研究阶段。有组织的研究最早可上溯到1880年法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会”,但其主要发展则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引起了学术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一是出现了许多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机构或组织;二是许多高校设置了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研究人才。

61.中国20世纪50年代前后学习苏联,也曾出现过专门的研究组织和机构。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1983年高等教育学被编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而得到确认,并作为一个辞条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

62.高等教育研究进入系统研究阶段后,学科体系开始形成。1979年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筹备工作会议。1993年成立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是一个专门探讨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组织。1981年,厦门大学高教室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联合招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厦门大学高教所设置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点,这是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点。1986年7月,厦门大学高教所又被批准成立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点。

63.高等教育系统研究阶段的特点:①高等教育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展开,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迅速扩大。②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③高等教育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④高等教育边际学科不断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认识高等教育学

64.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其总体来说,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就其研究任务来说,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以认识高等教育现象,解决高等教育的任务,又有其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大量的应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也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本理论研究。

2012.简答题1. 简述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65.试分析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动因。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主要来自于认识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1)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2)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3)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66.1984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学》(上、下)。这是全国第一套《高等教育学》,被认为是该学科最早的、影响较大的一本专著。

67.高等教育学是如何产生的?目前对高等教育学有哪些体系的探索?

高等教育学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而完成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的。高等教育研究活动正如大多数研究活动一样,旨在通过发现和应用新知识以解决理论问题。然而,高等教育的研究目的比较复杂,高等教育本身不仅是理论活动而且是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以科学有效的途径发展教育主体的身心。因此,高等教育研究同其他研究活动一样,要关注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它所寻求解决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实践问题。

在我国,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外高等教育学形成学科,也只有40余年的时间。国内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如下探讨: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学》(上、下):主要依据前苏联的教育学体系构建。王伟廉的《高等教育学》:首次把课程与教学领域作为逻辑起点。胡建华等的《高等教育学新论》:主线是历史——现实——未来,从范畴水平来构建学科体系。薛天祥的《高等教育学》:以高深而专门知识的教与学为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田建国的《高等教育学》:以基础理论——宏观高等教育——微观高等教育为逻辑而展开。杨德广的《高等教育学新论》:按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来安排,大学生是逻辑起点。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68.高等教育研究可运用哪些研究方法?(1)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2)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3)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①多学科研究法;②文献研究法;③案例分析法;④反思批判法;⑤体悟总结法等。

69.哲学层面的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中最高级最普遍的方法论,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学说,是方法的方法。

70.一般科学层面的方法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各学科都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科学和科学学等方法;二是学科群和具体学科的方法。

7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以科学的态度、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严密而规范的程序(提出假设、编拟研究方案、严格实施研究方案、尽可能收集资料、定性定量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建立理论体系)进行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

72.多学科研究法:是采用多种方法和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研究方法。

73.文献研究法:是收集图书、报刊、档案、公文、报告、信函等信息资料并加以分析、解释,以发现事实、检验假说的一种常用研究方法。

74.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法,是选择典型的、特殊的案例加以分析、研究,并由此得出一般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75.反思批判法:指运用批判的思维方式通过揭示已有教育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狭隘性和暂时性,从而提出新思想或理论的研究方法。

76.体悟总结法:指通过亲身经历教育实践后,通过对自己或同类人经验的分析研究、独立思考而悟出或总结出教育思想或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本质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本质及其认识基础、高等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高等教育的价值、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目的是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观。

重点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与把握。

第一节 教育与高等教育

1.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终点,人还是教育内部结构的核心。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016判.5.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也”的人性观,是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人性论依据。( )

2.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1)关于人的潜能: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多种潜能,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心理潜能和创造潜能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关于人的价值:人本心理学者强调从人的本性中派生出价值体系,潜能是价值的基础,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多种价值;潜能决定价值,潜能的发挥就是价值的实现。创造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最高价值。(3)关于人性发展的方向:人性是朝着愈来愈完美的趋向发展。

2014.3.“看来只有一个人类的终极价值,一个所有人都追求的遥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被不同的著作家分别称之为自我实现、自我现实化、心理健康、个别化、自主性、创造力、生产力的东西。”这是( )主义的观点。 A.科学 B. 唯物 C. 人文 D. 结构 2016.3.“人是一束具有一定结构的潜能。”这是( )主义学者的观点。

A.科学

B.人本

C.行为

D.认知

3.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1)人性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类本性是不断改变的。

4.建立在人性规定基础上的教育本质观:(1)教育就是发挥人的潜能,(2)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3)教育就是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4)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5.高等教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均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目前仍然没有定论。目前主要指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010.4.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的_____教育。

2011.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_____的社会活动。

2012.1.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 )。

A.科学教育 B.人文教育 C.专业教育 D.通识教育

6.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它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并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活动体系。

7.在中世纪,高等教育仅限于大学教育,Higher Education概念可以直接用University Education 来指代。中世纪大学是围绕学科、专业来组织教育活动的,是一种进行专业教育的机构。

8.高等教育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

9.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来看,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体系中的最高阶段,是建立在完整的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

10.从高等教育性质来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学科知识和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社会活动。

11.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最高层次、带头层次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标志。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带头的指导地位。

12.高等教育的上层建筑属性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上。

13.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是劳动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社会文明的重要手段,具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

14.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是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二是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性。三是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

2008.17.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 )

A.身心成熟性;

B.高等专业性;

C.复杂精神性;

D.非公益性

2010.4.教育的本质不是( )。

A.发现人的价值;

B.发挥人的潜能;

C.训练人的服从心;

D.促进个体社会化

2012.2. 高等教育从劳动过程的特征来看,具有_______。

2013.简答1.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16.4.从人的劳动过程而言,高等教育具有( )特征。

A.高等专门性

B.身心成熟性

C.复杂精神性

D.学科混沌性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地位

15.高等教育的价值即高等教育与其服务对象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主要包括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2008.5.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

16.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在高等教育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也即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可分为(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

2015.6.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即高等教育的( )。

A.社会本位价值

B.个人本位价值

C.知识本位价值

D.文化本位价值

17.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1)社会化,(2)社会选择,(3)社会流动。

18.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个人本位价值观是高等教育价值观中产生最早、至今仍很有影响的基本价值观。个人本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是:(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2)高等教育的职责在于知识传递而非知识创新;(3)高等教育的实施在于通过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普通教育而达成目的。

2010.3.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是( )的基本主张。

A.社会本位价值观;

B.个人本位价值观;

C.知识本位价值观;

D.能力本位价值观

2013.3.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 )。

A.追求真理,创造知识

B.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

C.为社会培养专门的人才

D.为社会培养全人

2015.10大学主要是促进知识传播而不是知识创新,这可能是( )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纽曼

C.范.海斯

D.施密德特

2015.论2.请论述“教育就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现实意义。

19.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求、科学研究。基本观点是:(1)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创造知识;(2)高等教育通过研究进行教学,以自由学术为教学基础。

2014.4.( )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只是创新、学术探求、科学研究。 A.知识 B. 能力 C. 个人 D. 社会

20.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实质是主张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是:(1)高等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在现代,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更多地体现在政府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中);(2)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公民、造就人才。

2015.3.教育的目的在于使青少年按照成年人的意图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可能是( )的观点。 A.杜威 B.萨特 C.涂尔干 D.卢梭

21.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

22.大学走进社会中心的历程:(1)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成为专注于探究治世之法和天理人伦之道的“象牙之塔”。(2)工业经济对科技的要求,相应地对大学提出了培养专业人才和发展科技的要求,由此改变了以往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的状况。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逐渐与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发生联系,走近经济社会。(3)知识经济使大学从工业经济时代处于经济社会的边缘到知识经济时代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

2008.1.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是____时代的必然。

2010.5.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在( )社会才是可能实现的。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

D.原始社会

2012.20.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是( )时代的必然。

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手工生产 D.知识经济

23.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殊作用:首先,大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其次,大学又是知识经济的“知识库”和“思想库”。再次,大学还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

24.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看,发挥大学在知识经济中的中心作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走进经济社会中心,积极投身于知识经济时代行列,以其知识、人才和智力资源优势推动我国知识经济发展,更是大学责无旁贷的使命。

第三节 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

25.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1)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①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

②社会制度,③文化传统等都影响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①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②为社会制度建设服务、③为文化发展服务。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主要体现于对文化的传承、选择、创造上。

2008.19.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更主要表现在( )

A.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手段;

B.高校管理体制;

C.师生关系;

D.高等教育结构

2011.19.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更主要表现在( )

A.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手段

B.高校管理体制

C.师生关系

D.高等教育结构

2011.10.________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016论.2.为什么各发达国家都要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发展国家生产力的战略重点。

26.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②环境制约人的发展的可能与条件;③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④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关键。(2)高等教育引导和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①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引导专门人才成长;②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整体指向大学生发展;③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提供大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

27.个性化高等教育着眼于大学生的“平等化自由人格”的培养。

2010.6.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学习者自身的努力

2012.3.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 )起主导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人际关系

2014论述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高等教育是通过哪些方面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的?

2015.20.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因素

B.学校教育

C.社会环境

D.自我反思

第三章 高等教育目的

凡人都是有目的的,当然从事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必须明确我们的目的,这样才有努力的方向。那么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目的?确定高等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高等教育目的在我们的工作中如何体现出来?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有何关系?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什么是通才教育?什么是专才教育?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搞清楚的。

本章重点是高等教育目的的依据及如何确立高校的培养目标。

第一节 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

1.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一般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为谁培养人,即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教育目的;三是怎样培养人,即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2011.2.教育方针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_____。

2.教育方针的特点:第一,教育方针的阶级性。第二,教育方针的历史性。第三,教育方针的时代性。第四,教育方针的相对稳定性。

3.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一是概念上的不同,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制定的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因而政治色彩较浓,属于政治性概念,而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学术色彩较浓,属于学术性概念。二是层次上的差别。教育方针作为总政策,属于最高层次;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居于中间层次;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具体实现形式,处于最低层次。三是稳定性的差异。教育方针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因而不同历史时期会有所不同;教育目的相对于教育方针要稳定一些,一旦提出,不会轻易改变;培养目标相对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稳定性要差得多,它会随教育体制、招生对象、学制、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2)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于:教育目的是党和国家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是各级各类学校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贯彻和实现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

4.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9月1日起正式生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迄今为止,这是关于我国教育方针最科学、最完善的表述,也是我国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所应遵循的总方针、总政策和总的指导原则。

5.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教育基本规律;(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制定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最根本的现实依据。

2012.3. 制定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______学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6. 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所做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013.4( )是指人们在观念上,思想上对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课程目标

7.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大体上由三个层次构成:一是国家总的教育目的,它客观上反映社会和整个社会成员对教育对象质量规格的要求;二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旨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进行调节和控制;三是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发展目标,它由一系列从低到高的指标体系构成,具体指导学校教育工作。

2011.13.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叫做( )。

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专业目标

D.学习要求

8.教育目的的作用:(1)制约教育对象发展;(2)指导整个教育过程;(3)激励教育主体。

2016.5.教育目的具有制约教育对象发展、指导整个教育过程和( )等作用。

A.激励教育主体

B.培养精英人才

C.促进科学研究

D.检测知识水平

9.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客观尺度――社会需要;(2)内在准则――个体需要;(3)根本依据――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的统一。

2016判.2.教育目的制定的根本依据是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的统一。()

10.高等教育目的是指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的总的要求(规定)或设想。它与一般教育目的一样,对教育对象的培养具有调控和指导作用。

11.高等教育的目的观(价值取向)主要有哪些?如何评价?

(1)自由教育目的:所谓“自由教育”是指以自由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教育。它最早是由古希腊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亚里斯多德所提出的,其最初的出发点是为自由民提供一种发展理性的教育,为自由民的闲暇和理性发展服务。自由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七艺”。高等教育自由教育目的的忠实捍卫者是英国的红衣主教——英国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纽曼。评价:自由教育对人性的发展是合理的;但过分强调知识的作用和无特定教育目的的教育没有或较少顾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使大学与社会成为两个不相干的部分。

2010.7.自由教育是以( )为目的的教育。

A.自由发展人的理性;

B.培养专门人才;

C.掌握知识;

D.发展体能

2010.10.英国红衣主教纽曼是____教育的代表或“家喻户晓的上帝”。

(2)职业教育目的:所谓职业教育目的,即指培养专业人才、养成学生的职业特长、专长的教育目的。中世纪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职业教育目的是大学起源的初衷。评价:职业教育则过于强调人的职业适应性,强调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把人仅仅摆在“工具人”的地位,忽略了人的情感、理性的发展和需要。随着人们对大学功能的认识的不断加深,高等教育自由教育目的和职业教育目的也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由此而出现了普通教育目的和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目的。

(3)普通教育目的:普通教育即综合教育、全面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独特品格和个人生活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完满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普通教育的课程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与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关的内容。

美国是推行普通教育最积极,也是最有成效的国家。从美国普通教育的现有模式来看,普通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强调人的理性和一般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及其教学上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及不同学科的整体联系,主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具有同等的地位,强调必须赋予专业教育一种人文性质。评价:普通教育吸取了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精华,有可取之处,特别是在大学教育初期。但是普通教育很难保证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

(4)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为了把普通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即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目的观,或者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观。人文教育教人做人,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教人做事,做人与做事同时并举,这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教育目的观的精华。评价: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培养人的内在规定性使然。值得提倡的高等教育目的观。

2011.17.那种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称之为( )

A.社会本位论

B.自我论

C.个人本位论 D 统一论

12.我国高等教育目的: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4)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节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素质教育

1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基础;(2)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使人片面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4)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其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充分发展的生产力,创造高度发展的物质条件。其二,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唯一方法。

2010.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依据是_____。

2011.1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015.14.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下面选项中( )不是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A.充分发展的生产力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良好的学校教育

D.科学的社会分工

2016判.10.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条件的优劣没有关系。( )

14.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一种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识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形态和教育实践方式。素质教育在思想上表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在实践上表现为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为核心的、引导和推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实践。

15.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包括面向全体学生,全过程培养学生(时时、处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方位发展学生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2010.8.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让学生主动发展;

D.高分低能

2016判.3.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构成是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和全面发展学生。( ) 第三节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16.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指导思想。历史上,高等教育有两种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教育”模式,一种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专才教育”模式。

17.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一是从性质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这种通识教育以发展人的理性为终极目的。古希腊“自由教育”以及纽曼所主张的教育都可以理解为这一层面的通识教育。二是从目的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的教育。三是从内容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有关非专业、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认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008.5.通才教育不是( )。 A.通识教育;B.博雅教育;C.自由教育;D.专业教育

2011.4.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称为 ( )。 A.通才教育 B.专才教育 C.英才教育 D.普通教育 2015.2.( )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它以发展人的理性为终极目的。

A.通识教育

B.专业教育

C.学科教育

D.基础教育

2016.6.如果从性质上理解,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它以发展人的( )为终极目的。

A.理性

B.博学

C.批判能力

D.阅读能力

18.专才教育也叫专业教育,指以培养适应某一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为人才走向社会之前提供一种职业资格,因此也有人认为“专才教育”就是以职业训练为目的的教育。总之,“专才教育”或“专业教育”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19.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模式:(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一是通过校内已有学科点的综合形成新的学科点,加强专业之间的融合性;二是通过学校的合并增加学科点的数量,从而使学校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覆盖率大幅上升。(2)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中比较流行,也比较容易操作。这种模式的理念是,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类,既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现实条件。为了更好地实现通才和专才的结合,在这三类课程的比例上,应增加更多的任选课,减少必修课和限选课的科目数量,以增强学生选课的弹性。(3)不分专业模式:这种模式在美国的本科院校比较流行。(4)产学研结合模式。

2008.简答2.简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主要模式。

2013.简答2.请简要说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思想结合实施的四种模式。

2014.5.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模式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 )、不分专业模式和产学研结合模式。

A.弹性学习模式 B. 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模式

C. 学分限制模式

D. 完善学分制度模式

20.假如你是一位大学校长,你认为应如何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1) 遵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来制定培养目标;(2) 根据高等教育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培养目标;(3) 根据高等学校的定位、层次设计培养目标;(4) 根据高等学校的类型、特点设计培养目标。(5)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21.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如何分类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从其功能、特性和作用等方面看,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1)规定性目标和开放性目标。规定性目标:是指以事先规定的教育期望作为目标,师生在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达到目标规定的要求。开放性目标:一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过程的实际进展提出相应的阶段性目标,它不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以过程为中心,即根据培养目标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而展开。这种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重视学生在从事某项教育活动后所得到的结果,考虑学生在培养目标实施中表现出来的创造精神。

(2)单向度目标与综合目标。单向度目标:是指按照学科逻辑、社会要求、人的特征的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而构建的培养目标。综合性目标:是指宏观决策者面对大学的各专业、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012.4.按照学科逻辑、社会要求、人的特征的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而构建的培养目标是( )。

A.单向度目标 B.显性目标 C.规定性目标 D.个体发展目标

(3)个体发展目标与群体发展目标。个体发展目标:是指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是群体内所有个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要求。群体发展目标:是在考虑群体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个体与群体性辩证统一的目标。只有在群体目标得到全面实现的情况下,个体发展目标才能真正达成。

(4)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显性目标:是指能用外显行为动词表述,且易于操作、可以测度的目标。隐性目标:是指那些能引起学生内在思想、心理变化的目标。

(5)实有目标与预期目标。实有目标:是指通过教育的实施实际达到的目标。预期目标:是指人们对培养目标的期望。

22.从价值取向上看,我国现阶段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仍然是以社会为指向、以知识为中心。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取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2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有哪些取向?试举例说明。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从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学校特征、学科特征和学生个体特征等方面,可以至少有如下取向:(1)通才化取向;(2)专业化取向;(3)职业化取向;(4)基础化取向;(5)复合型取向;(6)素质化取向;(7)个性化取向。

2011.9.现代社会,在众多的人才素质中突出的是人的进取性和_______。

24.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怎样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1)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本质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因此, 确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科技、社会与教育发展趋势与规律的价值观念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前提。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在1939 年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文科实科的分配究竟如何才算适当, 是不容易确定的。就普遍的原则论, 文胜质则史, 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我想还是成立的――我们的文化, 一向重人事, 而忽略形上形下两界, 就忽略形上说, 我们的弊病在轻文重质, 就忽略形下说, 我们的弊病又似乎在重文轻质――最妥当的政策还是让各种学科平衡发展。”新世纪我国高校要开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素质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当前迫切需要改变片面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现代高等教育的方法, 明确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应包括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人自身的完善。

(2)加快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改革, 这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高校要进一步拓宽专业, 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 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沿性; 落实和实施综合培养计划,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培育学校人文文化传统, 努力建设一批不同层次的、系列化的优质课程和优秀教材,一方面可将现有体系内的若干课程加以整合,另一方面要组织高水平教师, 跟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将体现和反映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整合成新的课程不断推出。

(3)大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是实现两者融合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教

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 只有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有人预言, 21 世纪单科教师的使命将结束, 只能教一门课程的教师可能被淘汰。美国未来学家考夫曼在《教授未来》一书中, 明确提出面向未来, 教师应具有六种相对永恒价值的能力: 获取情报的能力, 清晰的思考能力, 有效的语言文字交流能力, 了解人的环境的能力, 了解人和社会的能力, 个人生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基础能力的教师才有能力去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社会适应能力。

2011.14.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外,最基本的是( )

A.锻炼身体

B.艺术活动

C.教学工作

D.德育活动

第四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指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各自所占的比重。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高校其作用也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认识高等教育,我们必须从其构成的角度加以分析,从而理解不同高校的使命和特色、国家分类管理的依据。高等学校的职能处在不断地演进中,在传统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引领社会”、“创新职业”、“国际合作”等新职能。

本章重点是高等结构的分析及其职能的理解。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结构及其相关概念

1.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可以将其分为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2.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指学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成状态,包括:学科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2008.1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 )

A.层次结构;

B.科类结构;

C.课程结构;

D.能级结构

3.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是指高等教育中各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它反映了社会分工对人才需求的纵断面。高等教育内部按水平可分为研究生教育(包括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两个亚层)、大学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三个(或四个)层次。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国民社会的技术结构和社会文明程度所决定。

2008.6.高等教育的层级结构又称( )

A.科类结构;

B.水平结构;

C.形式结构;

D.能级结构

2010.9.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划分属于( )。

A.科类结构;

B.形式结构;

C.层次结构;

D.地区结构

2015.4.高等教育内部按水平可分为( )、大学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三个层次。

A.研究生教育

B.硕士生教育

C.博士生教育

D.博士后教育

4.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它反映了社会分工对人才需求的横断面。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在我国主要由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3大类组成。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国民社会的产业结构。

2008.7.与纵向的层次结构不同,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是一种____结构。

2010.8.与纵向的层次结构不同,高等教育的科类与专业结构是一种_____结构。

5.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形式;根据授课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全日制高等教育和业余高等教育;根据授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函授大学、夜大、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主要是由国民社会的消费和分配结构以及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并在很大程度上受科技发展及其作用状况的制约。

2010.20.全日制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划分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的( )结构。

A.形式结构;

B.层次结构;

C.能级结构;

D.水平结构

2013.5.将高校按管理体制的不同分为私立和公立两种,这构成了高等教育的( )。

A.形式结构

B.能及结构 D.层次结构

C.水平结构

6.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3个能级:①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③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人才为主的专科院校。

2008.6.我国目前高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重点院校.本科院校和______。

7.地区结构,或称区域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即高等学校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地区结构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国民经济的地区布局结构,表现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高校比较集中,高等教育发展比较迅速;二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高等教育作用的认识以及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三是高等教育在各地区的历史沿革和该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

8.高等教育的功能即指高等教育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能力。

9.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实现新的功能,必然要求结构发生尽改变。另一方面,结构与功能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相同的功能常常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来实现。

10.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

2014.6.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这一基本功能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A.创造新知,促进社会发展 B. 科学研究,发现真理

C. 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D. 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

2015.判2.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与创造。( )

2016.7.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深学问的( )。这一基本功能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A选择与传播 B.选择、传递和创造 C.创新与传递 D.发现与传递

11.高等教育居教育的最高层次,与选择和传递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高等教育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正是这一特点,才使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决定人类命运的巨大作用。

12.从历史发展看,通过组织教学活动传播高深学问,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最初产生的主要历史动因。

13.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具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稳定性。第二,潜在性。第三,表现形式多样性。

第二节 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

14.在美国,副学士级(也称协士)是美国最低一级高等教育。学生在社区学院、初级学院完成约二年的学习计划,或在四年制大学完成前两年学习任务即可获得副学士学位。学士级为第二级高等教育,学生按规定完成四年但不超过六年的中学后教育即可获得学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第三级高等教育,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

15.日本高等教育深受美国的影响,在层次结构上,其第一级由短期大学、大学专科和高等专门学校(专门课程)组成;第二级由大学本科(学部)组成;第三级由大学进修科和研究生院组成。

16.法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比较特殊。两年制短期高等职业教育为第一级。大学第一二阶段和大学校教育为第二级。其中,大学第一阶段为基础学习阶段,学制两年,考试合格后可授予大学普通学习文凭;大学第二阶段为专业化学习阶段,学制两年,第一年和第二年学习结束成绩合格者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导致获得博士学位的大学第三阶段教育和某些专门教育(如医学)的高级阶段为第三级。

17.德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三个部分是: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为第一级,授予专家文凭的本科教育为第二级,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为第三级。

18.国外不同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划分是不一致的。在美国,经1976年修改后并沿用至今的《高等教育教学计划分类》一书将高校授予的各级学位分为24个科类。概括成大科类便有文科、理科、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工科、农科、医科、艺术、教育等9类。日本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由11个部分组成,法国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可以分为法律、经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医药科学、工程

科学、农业科学等7个科类。印度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由人文科学、教育、美术、法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医学、农艺学9个科类组成。

19.各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第二级高等教育中,人文科学类多数趋于减小,社会科学类多数趋于大幅度增大,工科类、教育科类多数趋于减小,其他科类变化不大或无明显的共同趋势。在第三级高等教育中,社会科学科类多数趋于减小,工科类多数趋于增大,其他科类无明显的共同趋势。

20.各国的高等学校,按照办学主体的不同,办学形式结构可分为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两部分。根据公、私立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可以将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结构概括为私立主导型、双轨型、公立主导型三种类型。

21.高等学校的授学形式结构包括以面授教学方式为主的、全日制的正规高等教育,以及在正规、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之外兴办的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等机构,通过函授、广播电视教学、自学等非面授为主的方式开展的非正规高等教育。

22.美国高校的能级结构大致可分为四级:①两年制的初级学院、社区学院;②四年制的文理学院与法、医等专门学院;③一般性的综合大学;④能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

23.英国大学的能级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古典名牌大学,如牛津、剑桥;新名牌大学,如伦敦大学等;现代大学,即二战后创办的大学;多科技术学院以及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等教育学院等。

24. 德国高校的能级结构以综合大学和科技大学为核心。具体分为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神学院,艺术和音乐大学,高级专科学校和综合高等学校。

25.日本高校的能级结构分为四类:学部大学即四年制大学(主体),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

26.国外高等学校能级结构的多样与完善程度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社会既需要一般的初级职业技术人才,也需要经过正规教育、知识面广的中级专门人才,同时更需要一批代表国家未来科技水准的高、精、尖人才。而各类人才的数量(即结构比例)最终取决于社会各部门的实际需要量、对人才的接收能力和各种能级高等学校的培养能力。

27.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及其特点:1951年10月,我国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高等教育由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并提出要扩大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大力发展高等专科教育。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仍显偏低。特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重点在本专科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相对不足。为此,需加大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力度。

28.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根据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当前我国学科门类为13门,一级学科为110个,二级学科目录尚未发布。1997年颁布的二级学科数为387个。

29.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结构在学制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又可分为大学、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成人高等学校属于就业后的继续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职工大学、独立的函授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以及普通高校所属的成人教育学院等。

30.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区域分布)呈现了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梯层结构。

31.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各地“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大学城是一种以大学为主体,企业为主要投资者,政府起支持、指导、协调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

32.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国家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我国高校地区结构的调整目标是:既有为

全国服务的大学,又有为地区服务的大学,但更多的高等学校应该为地方(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2008.7.下列因素中何者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 )

A.文化因素;

B.科技因素;

C.经济因素中的产业结构;

D.教育因素

2013.6.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目标是( )。

A.与产业结构一致

B.与技术结构一致

C.发展高等教育

D.与区域结构一致

33.在发展策略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调整适宜采用“效率优先,兼顾均衡”的原则。地区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努力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差距,其关键在于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等形式,促使大众型高等教育向农村、落后地区和边远地区延伸。

34.请以学科专业结构为例,谈谈对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与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二者间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要点:1996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不够规范,专业种类数偏多,专业结构不合理,理工科专业所占比重比较大,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文社科类人才需求上升,因而增加了经济学、法学和管理类专业,这样才能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结构与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是线性关系。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必须要有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如果没有相应的新兴学科专业,我们就不可能培养出相应的高新技术人才。社会对某方面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也必将引起高校相应学科专业的废立与兴衰。

第三节 高等教育功能的使命定位:高等学校职能

35.高等教育的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有何联系与区别?高等教育功能是指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所具有的能力的总称。高等教育功能的实质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外在表现,具体表现为高等学校职能。高等学校职能是指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针对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言所起的作用,它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36.高等学校职能的历史演变:(1)培养人才:18世纪以前高等学校的职能;(2)发展科学:19世纪初高等学校的新职能;(3)直接服务社会:19世纪末现代高等学校的新职能。

37、柏林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洪堡的“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思想和“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教师的讲授内容已不是过去那些正统的教科书,而是讲授自己的创造性思想与第一手研究材料,并兼有学术研究方法的传递与指导。在教学方法上,首创了研究班(Seminar,习明纳)的形式,研究班上的讨论不再是过去那种对现成立论的解释与消化,而是学生各自的观点与材料,探讨问题,追寻真理。科学研究正式进入大学,开始了大学的现代化进程。

2010.1.科研成为大学在教学之外的又一职能,最先的提倡者是_____。(洪堡)

2013.7.19世纪初高等学校出现的新职能是( )。

A.培养人才

B.发展科学

C.发展高等教育

D.引导社会

38.高等学校把直接服务社会作为自身职能,一般认为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

39.《莫里尔法案》:1862年由林肯总统签署,它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之中,形成了美国大学的独特风格,并引起了大学的第三职能的发端。

《莫里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每一名国会议员3万英亩土地计算,赠予每一个州公共土地,作为建立一所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经费资助,并要求所建立的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主要课程应授予农业和机械专业有关的知识,以求提高各实业阶层的知识水平。绝大多数州都按照法案要求建立起了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这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赠地学院”。“赠地学院”根据工农业的实际需要开设了一些短期课程,推广农业科技与机械工艺知识。《莫里尔法案》对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远不只是导致“赠地学院”的建立,更为重要的是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了与社会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道路。

2008.3.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实施使得美国建立了一大批_____学院。

2010.6.美国的“赠地学院”是由_____法案的签署而产生的。

2011.8.1862年莫里尔法案的实施使得美国建立了一大批_____学院。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 1.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确切地是指。 A. 举办高等教育的学校 B. 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 C. 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基本规律 D. 高等学校的老师、学生 2(一般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初创阶段是在。 A. 20世纪50年代中期 B.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C. 80年代末期 D. 90年代初期 3(关于“教育的本质”的诸多观点中,一般认为,“个人本位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A. 卢梭 B. 涂尔干 C. 罗素 D. 杜威 4(根据马丁?特罗的相关理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毛入学率应为。 A. 15,以 B. 15,,50, C. 50,以上 D.75,以上 5(以下西方发达国家中,最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加拿大 6(欧美教育史家将以下哪所大学称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大学。 A波隆亚大学 B. 阿资哈尔大学 C. 赫克迈大学 D. 雅典大学 7(以下关于计划经济下我国高等教育弊端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国有化的办学体制 B. 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 C. 高度自主的办学管理模式 D. 单一的培养模式 8(“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表述说的是。

A. 高等教育的任务 B. 高等教育的性质 C. 高等教育的目的 D. 高等教育的。 A. 产业功能 B. 交流功能 C. 批判功能 D. 服务功能 10.以下各法规中,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初步确立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 B.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高校60条”) C. 《高等教育管理暂行规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1.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采取的管理体制的主要形式是。 A. 校长负责制 B.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 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负责制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负责制 12.按不同的学科领域来对高等教育进行划分,指的是高等教育的。 A. 形式结构 B. 地区结构 C. 科类结构 D. 层次结构 13.在世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中,“中央集权制”的典型代表是。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 14.下列关于高等教育教师职业的性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专门性 B. 复杂性 C. 创造性 D. 稳定性 15.高等学校教师专业训练的。 A. 专业知识 B. 专业技能 C. 专业态度 D. 专业素养 16.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措施不包括。 A. 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 B. 外源选录,合理流动 C. 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D. 全面推行聘任制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校职务设置的方法的是。 A. 学科法 B. 职称法 C. 任务法 D. 结构法 18.在新形式下,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不包括。

高等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1题: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 1895年创办的()。 A 、京师同文馆 B 、天津西学学堂 C 、京师大学堂 D 、清华大学 ?正确答案:B 第2题: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 ) A 、西方古希腊时代 B 、中国的殷商时代 C 欧洲中世纪大学 D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C 第3题: ()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 、政治体制 B 、经济体制 C 、文化 D 、人口 ?正确答案:B 第4题: ()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 、培养专门人才 B 、发展科学 C 、服务社会 D 、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A 第5题: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高 等 第1部分: 单选((30分)) 教 育 学 模 拟 考 试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正确答案:B 第6题:高等教育入学率()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 3%内B、15% 内C、15%^ 50% D 50%以上 ?正确答案:C 第7题: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A、计划分配 B、双向选择 C、市场配置 D、自主择业 ?正确答案:D 第8题: 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关系。 A、工作 B、情感 C、道德伦理 D、特殊 ?正确答案:D 第9题: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 )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效性D、协作性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A、教师和学生 B、教育手段 C、教育方法 D、课程 ?正确答案:D 第11题: 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A、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B、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改革教学基本条件 D重视课程管理 ?正确答案:A 第12题:()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岀的特点。 A、专业性 B、教学与科研结合 C学生学习的自主性D、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联系 ?正确答案:B 第13题: ()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 A、课堂教学 B、实验操作 C、毕业实习 D、毕业设计(论文) ?正确答案:D 第14题: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A、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 B、难以因材施教 C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D、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 ?正确答案:A

2017年高二政治学测《政治生活》知识点

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 (1)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考点2: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B) (1)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 充分的实现。 考点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B) (1)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③监督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2)政治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考点4: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B)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考点5 :我国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B) (1)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考点11:我国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B)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敢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2)必须采 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1: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B) (1)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考点2:我国政府工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B) (1)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2)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 法。 考点3: 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A) 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考点4:我国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B) (1)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 学性 (2)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 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3)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 程符合法定程序 考点5: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 (1)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政府系统内部监督:(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考点6: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A)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2020年编辑)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第一部分:判断(共12题)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广义的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发展教育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7、微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1题) 1、高等教育P5: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使用。 4、教育方针P2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目的P3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6、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种目的观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育价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8学制P85: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P115: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等。 第六章(1个) 10、高等教育结构P146: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11、专业P202: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12、学科P205:指一定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按学科体系设置专业使培养的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13、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P226: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14、狭义课程P235: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15、广义的课程P235: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 16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P240:是指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7、教学大纲P242: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18、教材P245: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9、教学方法P265:就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20、教学评价P288: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21、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P370:就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准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性的反应。 精品文档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认为,现代高等学校的直接源头是(C)。 A 雅典大学 B 古巴比伦“寺庙学校 C 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国“太学” 2、(D)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最主要的私学高等教育形式。 A 右学 B 国子监 C 辟雍 D 书院 3、(A)率先领导了19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大学职能的大变革。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4、晚清设立的(D)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A 天津西学学堂 B 南洋公学 C 山西大学堂 D 京师大学堂 5、(A)的创建标志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A 柏林大学 B 剑桥大学 C 牛津大学 D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 6、提出“多元化巨型大学”概念的当代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是(B) A 布鲁贝克 B 科尔 C 郝钦斯 D 弗莱克斯纳 7、(A)的颁布,推动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的兴起,引导了美国大学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A 莫里尔法案 B 退伍军人法案 C国防教育法案 D高等教育方向法 8、(B)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 A 培养方案 B 课程体系 C 专业设置 D 学制设置 9、(A)是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 A 教学 B 科研 C 服务社会 D 文化传承 10、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B)而展开。 A 学科 B 专业 C 课程 D 培养计划 11、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结构属于私立主导型的是(D)。 A 美国 B德国 C 荷兰 D 日本 12、下列国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属于地方分权型的是(A)。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13、按照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划分标准,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A)为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C.职业型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D.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B.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B.培养能力 5.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6.中国高等学校实( C )。C.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A.大众化发展 8.(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C.培养专门人才 9.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教学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C.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四、简述题(每题8分,18选4。) 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 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研究职能)(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针对社会) 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 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 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答:(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现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要点要点

政治经济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学者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的完成者: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评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但有根本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上的其他学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为始点范畴,以剩余价值为基本范畴,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从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物关系,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人人关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过程分析的同时也研究和揭示了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未来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提出了原则性的构想。 列宁的经济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理论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不是发挥一般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应该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D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E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在分配政策上,提出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F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G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重点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 (后面的数字是教材页码序号) 使用教材:胡弼成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印刷

《高等教育学》教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高等教育成型阶段: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末期,资产阶级革命初期,高等教育建立在新兴起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围绕专业学科、课程组织教育过程,成为“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P4) ●高等教育完善阶段:从单一走向多样,职能不断充实。其代表是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把科学研究职能引进大学)和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明确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P5)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七大特征和发展趋势—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身化和多元化。(P6-12)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是教育科学体系分支的应用性学科。其任务是应用教育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并开展自身领域的教育理论研究。(P16)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发挥人的潜能/ 发现人的价值/ 使个体社会化/ 引导完备人性的构建和发展。(P34-35) ●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属性(主要表现在其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上),又具有生产力属性(表现在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上)(P40)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高等专门性/ 教育对象的身心成熟性/教育劳动的复杂精神性。(P41-42) ●高等教育的个人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

发展和个性完善;其职责在于知识的传递而非创新;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P46-48) ●高等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观:高等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P49) ●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和“思想库”,而且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的“孵化器”。(p51~53)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国家或政党根据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针、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其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性质任务(为谁培养人)、教育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怎样培养人)三方面的内容。其特点是:①阶级性(政治性)②历史性(阶段性)③时代性④相对稳定性。(P64)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66) ●教育目的的概念、作用和依据:教育目的是对教育对象培养质量规格的总的期望或规定(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在层次上有国家教育目的(反映在教育方针中)、各级各类教育目的(反映在高等学校专业培养目标上)、教育过程的具体发展目标(反映在教育过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中)。(P67)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教育学》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培养社会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教育规律:指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 通才教育:指培养发展较全面、知识面较广、活动领域较宽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 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正当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总方向,但它代替不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专业:指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是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 层次结构:指不同要求和成都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又称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时间流程。 高校教学原则:是在总结高等学校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反映高校教学规律,制定的知道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潜在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证实的教学进行,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 学分制: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的教学制度。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位:是高等院校授予的头衔,它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成都和学术水平在某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 文化(狭义):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宗教、政治、道德、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简答 (1)简述教育的本质; 社会制约性;历史性;阶级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2)简述当代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学的问题领域在不断扩大; 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在发展; 3.高等教育学理论基础不断扩展; 4.高等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改革的联系日趋加强; 5.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国际化影响越来越明显。 (3)为什么说高等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1.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能力的重要手段; 2.高等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简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 (5)简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突出强调的素质培养。 1.要求具有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用于迎接时代挑战; 2.要求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要求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4.要求具有开创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和法律意识; 5.要求具有较高的道德和理性; 6.要求具有国际意识。 (6)大学职能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社会经济发展; 2.科学发展; 3.大学内在逻辑。

高等教育学整理试题

选择 1.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p3 2.在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出现的时间是……三千年前 p15 3.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p16 4.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定的标志是……太学的建立 p16 5.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 p18 6.欧洲中世纪大学实行专业教育,组织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的四大学科是……文法医神 p19 7.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洪堡 p24 8.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柏林大学 p25 9.在美国,1862年生效的旨在通过赠地建立学院,以培养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法案是……《莫利尔法案》 p28 10.赠地学院运动中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p29 11.“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论点的是……威斯康辛大学 p29 1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的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服务社会 p29 13.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美国 p29 14.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p32 15.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癸卯学制》,将高等教育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即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 p33 16.首开中国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通儒院 p33 17.大力倡导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是……蔡元培 p33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5年 p4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1998年 p4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1993年 p41 2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p44 22.阶级关系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利益追求 p45 23.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p48 24.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3 25.制约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程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p54 26.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舒尔茨 p72 27.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提出者是……舒尔茨 p72 28.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 p75 29.高等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复杂性 p87 30.高等教育目标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总方向、依据和……归宿 p89 31.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所体现的价值观是……社会本位 p90 32.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实质教育论 p93 33.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p93 34.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科类结构 p94 35.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演变为“大众教育”的时期是……19世纪后半期 p96 36.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p102 37.高等学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职业性 p103 3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p114 39.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即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2020年《高等教育学》考试398题NR[含参考答案]

2020年《高等教育学》考试398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教育目的所依据的“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二是受教育者的()现实及其趋势。 A.先天条件 B.身心素质 C.个体发展 D.文化涵养 正确答案:B 知识点:高等教育的目的的性质 2.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方面特点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不相适应的问题。 A.劳动者科学文化技术水平 B.劳动者就业能力 C.劳动者工作能力 D.劳动者所受专业教育 正确答案:A 知识点: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3.法国于()年颁布《高等教育法》,它极大地推动了法国高等教育的职业化进程。 A.1971 B.1975 C.1983 D.1984 正确答案:D 知识点:20世纪外国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4.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大学堂 B.中西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南洋公学 正确答案:A 知识点: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

5.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它也是高等教育学所要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 A.教育目的 B.教育政策 C.教育方针 D.教育规律 正确答案:A 知识点:高等教育目的的含义 6.“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改为公社、各行业推荐入学的办法,全国统考招生中断了()年。 A.8 B.9 C.10 D.11 正确答案:D 知识点: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7.高校科研工作和学术领域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的发展为本。 A.学校领导 B.学生 C.教师 D.社会 正确答案:C 知识点: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有效途径 8.()提供了高等教育评价理论的最初形态,也提供了高等教育评价的方法论。 A.应答模式 B.泰勒模式 C.CIPP模式 D.CSE评价模式 正确答案:B 知识点: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 9.高校合格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A.办学指导思想 B.学校规模 C.办学条件 D.教学效果

(完整版)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规划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5.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 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最后,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就是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育中介(介质、文字、材料、手段)、受教育者。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也必须遵循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包括遗传决定的每个个体的特殊性、生长的阶段性以及胜利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四、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 五、高等教育的内涵 1.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才接收的教育,其前提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完成后才接受的教育;

2.是一种高深知识和专业知识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传授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特点专门设定的知识; 3.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是社会高端文化的组成部分; 4.是有一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行为,包括招生制度、学位制度等。 六、高等教育的特征 1.教学内容的高深性(程度特征,代表知识的难度和深刻性); 2.教学内容的专业性(知识的门类和针对性)。 七、高等教育的目的 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目的、目标构成的体系,包括国家对高等教育总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1.国家层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培养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具体的培养目标; 3.专业院系: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定提出更具体的人才知识、能力、品行目标。 八、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1.基本功能 ①育人功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品德培养、知识传授来实现人的各方面发展; ②政治功能: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变革 ③经济功能:影响一定的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 ④文化功能: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衍生功能 促进社会成员的流动;促进文化交流、重组;成为文化资本生产交换的平台;安置社会人口。 九、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 1.教学(培养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2.科研: 3.社会服务: 十、高等教育结构: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结合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湖南高等教育学试题1含答案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考试类别(闭卷) : 题 号 一 二
8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 A 教学是教育的唯一途径 C 两者相同 B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D 不相干
( B

课程试题(A)
9 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 考试时量:120 分钟 三 四 总 分 评卷人 C 主管者 D 举办者 ( A ) A 办学者 B 管理者
( D

10 1632 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1.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实行( D )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党委集体领导制 2 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服务社会 B 了解国情 C 培养学生 ) 。 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C ) A 夸美纽斯(捷克) ; C 皮洛戈夫(俄国) ; 11 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 A 主导作用 B 教师中心 C 辅助角色 ( B B 纽曼(英国) ; D 保尔森 ( 德国)。
( A D 咨询者 )

12..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C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 勤工俭学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B ) D 学习要求 ( C ) D 德育活动 ( D B 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与推动者 D 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 C ) )
3.以认识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是( A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13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叫做 A 培养目标 B 教育目的 C 专业目标
D.开发研究 ( C D 100% A 锻炼身体 B 艺术活动 C 教学工作 ) 14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科学研究训练、 社会实践活动外, 最基本的是
4 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量化指标是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的 A 10%以上 B 15%以上 C 50%以上 ) 。
5 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是指( B A.专业结构 B.学缘结构
15 大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是 C.学历结构 D.职务结构 A 自主发展和建构的主体 6.在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称为 A.总结性评价 B.项目评 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 性评价 ( B D、体育 ) ( A) C 独立的探究性的学习者 16 广义课程是指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综合 D 实践环节
7 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 B、教学 C、智育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1 页
《高等教育学》 (A 卷)共 6 页第 2

2017届政治学合格考知识点

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基础型课程部分(政治学新教材) 主题一人民政权人民当家 1、国家政权的含义:政权是国家的权力。 2、国家政权是政治的核心: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关键在于掌握国家政权。 3、人民军队是我国政权的主要成分:人民军队的重要地位、组成、任务: ①地位: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②组成:我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③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工人阶级的领导是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阶级基础;具有极为广泛的政治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参加政权的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包括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它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两者关系:民主与专政是不可分离、辩证统一的,两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民主是专政的前提和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6、我国的基本国家职能: ①对内:a.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c.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d.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②对外:a.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b.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③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 注:只有国家政权机关才能行使国家职能(党、政协、居委等都不可以) 主题二国家机构服务人民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乡镇和县级)或间接(省级和全国)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2、我国国家机构的构成:权力机关(人大)、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①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②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又称中央人民政府,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和裁决权。 ③我国司法机关的组成: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④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对刑事案件的侦查和、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以及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它们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可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和职权:①全国人大的地位和主要职权: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其闭会期间行使部分职权,两者是从属关系。 我国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两者关系: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