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

一、谜语导入:

请学生齐读“了解对联”。

三、对联特点: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4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044年了。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对联有什么基本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请在座的各位当回医生,给下面这幅对联号号脉,看它对仗是否工整?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

有什么问题,怎么改?刚才这几位同学指出了这幅对联的两个问题,也提出了两条修改意见。

第一是下联少了一个字,最好是添加一个“香”字;

第二是下联的“梅花万朵”与上联的“千条杨柳”是数量词对名词,名词对数量词,对仗不工整,要调整为“万朵梅花”。

这样,数量词“万朵”对“千条”,名词“梅花”对“杨柳”。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对联的两个特点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板书)。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

大家记下来,对联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我们可以得出的对联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对,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板书)。

我们将我们自己修改好的对联齐读一遍: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我们再看这幅对联字数是否相等,词性是否相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红满门

如何改?(学生讨论后小结)

“红”是形容词,而“娘”是名词,要把形容词“红”改为名词“福”或者“孙”,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才相同。

我们再看,改为同样是名词的“爹”,行不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爹满门

不行。所以我们在追求词性相同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联的意境。“娘增寿”可以,“爹满门”就不行。

大家看这幅对联有没有什么缺陷,如果有,你能迅速的找出来吗?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水果

下联:牡丹杜鹃芍药,皆是江北名花

这副对联表达了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小结:上联是说荔枝呀,龙眼呀,木瓜呀,都是水果,而且出自岭南;下联是说,牡丹呀,杜鹃呀,芍药呀,都是有名的花,而且都产自长江以北。

有什么缺陷,怎么改?

小结:上下联第七第八个字都是“皆是”,读起来没有味道。最好是把下联的“皆是”改为“同为”或者“全是”。所以我们就得出了对联的第三个特点,“用字不重复”(板书),当然这是指在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如果上下联用字可以重复的话,那天下就没有我对不出的联了,你出个什么“福如东海”,我也对个“福如东海”,能行吗?不行。

以上这三个特点是对联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那么,对联在音律方面又有什么要求呢?请看: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李商隐《无题》里的名句。古代的音律比较复杂,现代汉语的音律相对比较简单。现代汉语的音律可以分为平和仄,大家还记得吗?其中“平”声就是哪两个调?阴平和阳平,也就是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呢?就是上声和去声,也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

这里,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中,“春”是平声,“蚕”也是平声,“到”是仄声,“死”也是仄声,“丝”是平声,“方”也是平声,“尽”是仄声;也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是仄声,“炬”也是仄声,“成”是平声,“灰”也是平声,“泪”是仄声,“始”也是仄声,“干”是平声,也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记住,平对仄,仄对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平仄相对”(板书)就是对联的第四个特点。

比如:“云”是平声,对――雨,“雪”是仄声,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是《声律启蒙》中的一小段。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一副对联在音律上做到了平仄相对的话,读起来就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问一下同学们,过年的时候,大家都贴过春联没有?贴错过对联没有?大家是怎么分辨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的?

我经过高三年级的某个班级,门上贴着这样的一副对联,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上联:男儿立身当自强

下联:先生抱才终大用

横联:天不负人

假如要你张贴,你该怎么改?

调换为上联:先生抱才终大用

下联:男儿立身当自强

为什么这样改?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遵循对联的第五个要求“仄起平收”(板书)。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仄”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平”声。上联在看联者的右边,下联在左边。

农村房舍的神坛前有一副这样的对联:

上联:祖德流芳远,

下联:宗功庆泽长。

上联最后一个字“远”就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长”就是平声。

我们再来看一下对联在内容上还有什么要求呢?请看下面这幅对联:

上联:反对侵略

下联:学习下棋

它有没有问题,错在哪里啊?错在上下联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内容相关”(板书),这就是对联的第六个特点。如果改为:

上联:反对侵略

下联:学习射击

这样,上下联就有了目的关系。要“反对侵略”,就要“学习射击”;“学习射击”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侵略”。内容在逻辑上就有必然的关联了。

到现在,我们就了解了对联的六个基本特点。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能记住这六个基本特点吗?

我们一起齐背一遍。“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字不重复,平仄相对,仄起平收,内容相关。”

四、大显身手

1、读对联:

从前有个贪财的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你写的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兴旺,店里还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多似水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很高兴,连声说道“好对联,好对联,吉利、吉利!”。请问:财主是怎样断句的?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这时候,财主的老婆出来了,一看对联,大骂道,“什么鬼对联,晦气、晦气!”。请问:财主的老婆又是是怎样断句的?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幅:人多病,少财富。

你看,一副对联,却可以读出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境,你说对联“奇妙”不“奇妙”!

2、对对子

下面让我们先易后难地创作简单的对联。“失败”对――“成功”,“失败者”对――“成功人”,“昨日失败者”对“今朝成功人”,“没有昨日失败者”对――“哪来今日成功人”。

大家思维敏捷,真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提醒注意避免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出现相同的字。

3、对联寻亲

上联:霍去病,

下联:高渐离

下联:李太白

下联:辛弃疾

最恰当的应该是辛弃疾。这样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仄起平收,最符合对联的要求。

4、尝试创作

这里有三幅上联,请你和前后座商量讨论,给它对个下联。每四个同学一组,讨论有结果之后,请推荐一个同学,将你们用心对出的下联写在黑板上。

东风吹柳绿,()

祖国江山好,()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东风吹柳绿”有同学对出的下联是:。

别的班级也有人对了两个,大家欣赏欣赏。

一是“春雨润花红”,一是“明月映湖清”。

“祖国江山好”有同学对出的下联是:。别的班级也有人对了两个,大家欣赏欣赏。一是“民族气象新”,一是“百姓衣食丰”。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有的同学对为“乡文明,村文明,乡村文明”,有的对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还有的对为“人有福,民有福,人民有福”,都是不错的好下联。

五、课后拓展:

古人留有一上联,至今仍没有征得最好的下联,你想试试吗?

上联为: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提示:这副对联很奇妙,妙就妙在在“梅花”“竹叶”既是“霜桥”的风景,又是“鸡”“犬”的脚印;妙就妙在在“鸡”“犬”俗到了极点,而“梅花”“竹叶”又雅到了顶峰。

七、结束语:

对联,是汉语言文字特有的一种形式。它同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一样,有的写景咏物,有的借景说理,有的叙情抒怀,有的评人论史。它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字字珠玑,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

因此,希望大家平时多积累,多欣赏,多写作,让我们“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泛游联海竞逐群雄高中湘南状元。”

趣味对联

上联:我爱的人名花有主

下联:爱我的人惨不忍睹

横批:命苦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缘分不在服务区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感情不能再充电

横批:心若移动如何联通

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

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

横批:愿者上钩

上联: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

下联: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

横批:发错人了

上联:爱国爱家爱师妹

下联:防火防盗防师兄

横批:恋爱自由

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

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

横批:我的妈呀!

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上联:忆往昔,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小孩一帮

下联:看今朝,白米饭,王八汤,小孩一个,老婆一帮

横批:与时俱进

上联:为你痴为你累为你受尽所有罪

下联:为你死为你狂为你咣咣撞大墙

横批:为爱疯狂

上联:爱与被爱都艰难

下联:有情有缘要时间

横批:情义无价

某大龄男子于公园中遇一大龄女子

男出上联:空有一身牛劲,无地可耕

女对下联:枉闲二亩良田,等人来犁

横批:浪费可耻

上联:爱已停牌,情也斩仓,缘分滑到跌停板

下联:思正牛市,想无熊市,感情无法投长线

横批:赶紧补仓

上联: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

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

横批:生无可恋

解缙斗智——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少有神童之称。解缙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以磨豆腐为生,不过解缙家还真住在高档住宅区,他家对面就是曹尚书府。曹尚书家住的是高级别墅,园林景观设计得不错,院内种有大片绿竹林,一年春节,解缙借尚书家的景写了副对联贴在自家的破门上: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对子很快就引得路人围观赞叹不已,曹尚书听下人禀报说有人拿他院里的竹子说事,心想这小子也太狂了!我当朝尚书都不敢说家藏万卷书,你一个做豆腐的敢如此张狂!家藏万颗豆还差不多!

曹尚书喜欢较劲,使的还是损人不利己的怪招,他马上吩咐下人:“去,组织一个班的人,把竹子全给我削短了,短到外面看不到为止!”一帮家人大呼小叫,拿着镰刀斧头忙活了半天把竹子全砍了头,削下的竹子头顺手乱七八糟全扔到墙外面去了。

解缙这时候正在门口玩,一看竹子头扔了一地,自己蹦着高也看不到尚书府里一片竹叶,一想知道是自己的对联惹事了。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解缙心说你曹尚书心胸也太狭窄了吧!你不是爱砍竹子玩吗?好,待会让你连根刨!

解缙转身进屋告诉父母说对门的曹尚书怕咱家明天做豆腐没柴烧,把自家院中种的竹子削下来了,你们快点去拾回来吧,要是不够,待会儿尚书还会把竹子连根刨了送出来。

解缙的父母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有毛病?人家那么好的竹子会给你当柴烧?万没想到出门一看,尚书家院门外真的扔了一地,全是竹子头,鲜嫩嫩绿油油的!两个人喜出望外地推车去拣竹子了,解缙这时候取了笔墨出来在对联上加了两个字,对联成了: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写完了看了看,解缙把笔一放,忙着去帮父母捡柴禾。

一会儿曹尚书打发下人来看解缙家的对联刮下来没有,家人气喘吁吁跑着回来说不但没有,还长长了!曹尚书一听坐不住了,亲自跑到门口偷偷地看,看完气得坐在地上直喘粗气。曹尚书退休后闲得无聊,最喜欢说东家长道西家短,可别人拿他的竹子“说长道短”,老曹不干!他又把管家叫过来:“去,组织一个排的人,不,一个连的人,把竹子全给我刨了扔出去!看他对联还长不长!”

一会儿尚书府又开始稀里哗啦往外扔竹根了,这下连走道的都觉得奇怪了,尚书家这是要干什么,年不过了?

解缙的父母早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坐在门口拉开架势等着抢竹根了,看看扔得差不多了,喜滋滋地推着车过去捡。这时解缙又把笔墨拿出来了,在对联上又加了两个字,这回成了: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家人来报告对联又长长了时,曹尚书正站在刨得乱七八糟的竹园里发呆,琢磨着该种点萝卜还是白菜。一听对联又长了,心里好个气啊,好好的一片竹林让你这副缺德对联闹成这样,它倒越长越长了,这事要传出去我这老脸可往哪儿搁?你不是爱对对子吗?好!看你这黄毛小儿有多大能耐!他马上吩咐管家:“去,到对面把姓解的那小子给我叫来。”

不一会儿解缙蹦蹦跳跳地来了,曹尚书欺负人,吩咐下人不许开中门,让这小东西从旁边的偏门进来。解缙当即抗议:

“正门未开,非迎客之礼。”

曹尚书轻蔑地说:“你个小毛孩子也想当贵宾?我出几副对联,你要是能对得上,我就亲自开中门迎接你。”

解缙说那你出题吧,曹尚书一挺肚子,道:

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想都没想就说:

大鹏有志恨天低

曹尚书吃了一惊,又出一联: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解缙答: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曹尚书听了心里暗暗称赞,他还真挺守信用,自己“呼哧呼哧”地就把中门大开迎接解缙。到得厅上坐下来,曹尚书见解缙个子矮小,身穿绿衣,眼珠一转,一个馊联就出来了:

出水蛤蟆穿绿袄

解缙一看曹尚书身着红袍,腆胸迭肚,四肢乱舞,毫不客气地对道:

落汤螃蟹着红袍

曹尚书脸一下红得跟猴屁股一样,心里边一个劲地骂老婆,好啊,都是你这个该死的!今儿早上强烈建议我穿这身大红袍!端起水喝两口静静心,曹尚书又有了个上联:

二猿伐树,看小猴子如何对锯(句)

解缙笑眯眯地说:

一马犁田,待老畜生怎样出蹄(题)

曹尚书一抹嘴换了副面孔,慈祥得像隔壁的老婆婆,他慈眉善目地跟解缙拉家常:“你父母是干什么的呀?”其实解缙家的豆腐早就是这老头儿唯一指定专用产品,他是想嘲笑人家家贫。

解缙家里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母亲每天在家推磨做豆腐,父亲一早挑出去卖。面对尚书的不屑,解缙起身朗声答道:

严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转乾坤

曹尚书至此不得不叹服,连赞解缙是神童。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拓展材料 一、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对联。 1、(1987年全国)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 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A)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2、( 1991年全国)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完成后面的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1)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A) A.邓拓 / 毛泽东 / 曹雪芹B.邓拓 / 邓小平 / 曹禺 C.吴晗 / 毛泽东 / 曹禺D.吴晗 / 邓小平/ 曹雪芹 (2)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3、(1992年全国)“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C)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2004年全国Ⅰ) 第一题: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树世纪新风) 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5.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2004年福建)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6.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2004广东)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下联: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7.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2005福建)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横批:振兴中华8.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2008年高考重庆) 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奇妙的对联》说课稿 周建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奇妙的对联》这一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 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中的一个专题,这是新课程改 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它主张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究发现祖国文化的精髓,并在对对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 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能够尝试去继承和发 扬这一传统文化。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对联不仅仅是文字和思维游戏,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 是汉字奇妙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国人思维灵性的彰显。因此 在教学这一专题时,就不能只注重对联知识,虽然中考、高 考语文卷中,都出现了对联题目。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就把三 维目标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体现过程的评价、发展的评价,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 验中国文化艺术瑰宝--对联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学习的过程 就是一个愉快的、激发兴趣的、文化回归的、有利学生自主 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情感态度上,让学生喜欢 对联,喜欢中国文化和各种文学表现形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次身心愉悦的文化洗礼,这堂课综合 考虑了如下因素:1.围绕学科特点,立足教材,把握要点,

突出语文性,2.符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增加 趣味性,3.联系社会实际,灵活选择,注重实用性,4.突出 过程与方法,注重基础,增强探究性,5.增加文化含量,丰 富思辨性。基于以上五个因素,我对本专题做了分四步走的 设计:第一步,了解对联: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联,让学生归 结出对联的基本特征,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合, 内容相关等,从演绎到归纳,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升华,符合 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步:欣赏对联,通过欣赏学生和教师 搜集的奇联妙对,体会不同种类对联的创造方式,真正体会 对联的奇妙特征,以兴趣激励学生对对联文化的探究学习, 同事能积累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每一个奇妙的对联背后都 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第三步:评改对联,这实际上是对对 联特点的深化过程。通过辨析和修改对联,完成对对联基本 知识的再认识,并为创作对联做好铺垫。第四步,拟写对联,也就是对对子,学生可以充分发散思维,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对联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提高自己与 别人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创作思维和应用语 言的能力,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在对对 联的过程中,兼顾对联的基本准则,把辩证性思维和发散性 思维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对联用 毛笔写出来,即使是不会写毛笔字的同学,也可以尝试一下。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

奇妙的对联公开课1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升审美水平。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写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能够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板书:奇妙的对联) 国文科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课本P78)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上联——孙行者下联——胡适之祖冲之韩退之王引之)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 下面我们翻到课本P78,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对联欣赏1、2、3中的六副对联,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学生大声朗读。 请同学们说一下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能发现几条就说几条。不要求面面俱到,说出一点也可。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积极肯定。很多学生都能回答上要求对偶,老师可即时出示投影,并追问学生“对偶在形式上有什么要求?”学生可能回答的对联特点:(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结构相当;(4)仄起平收;(5)内容相关。) 教师以“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为例解说对联的特点。 教师总结:结合同学们的发言,我们能够发现,对联对联,顾名思义,既要“对”,有要“联”,对联有如下特点和要求: 板书: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对仗工整:字数、词性、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联”内容相关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通过以上题目,同学们都理解了对联,但我们不但要识其形,还要赏其韵。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副对联?为什么?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书院

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1.

《奇妙的对联》 【教学目标】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三、学习欣赏对联,积累一些名联。 四、指导学生尝试写对联。 【教学建议】 一、注重趣味性。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中让学生能体味出汉字的奇妙,揣摩出对联所体现的思维的灵性。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二、教学中,联系学生学过的古典诗文,引导学生从已学诗文中搜集对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对联,并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教学设计】 一、以有趣的对联故事导入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对联常识包括对联的起源、种类、基本知识 (1)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2)对联的种类: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3)对联的基本常识: 传统的对联讲究”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 从上面的“四讲”可以看出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②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 ③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漏尽/飞身/去;心空/及第/归。 平仄相对简单说来就是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 举例: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奇妙的对联实用教案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安徽砀山职教中心(砀山三中)王本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 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l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l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l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l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 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 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 (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2.师生共同赏析课本名联,要求学生讨论说明来历和妙处,教师适当点拨。(见课本)3.妙联撷趣。(多媒体显示教师与学生辑录的妙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奇联共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示) 名胜联: ①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岳阳楼·范仲淹)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醉翁亭·欧阳修) 哀挽联: 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1)

语文竞赛题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二、比正确,求速度 下面的练习,请你邀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做,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又正确。 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划出来,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身材魁悟()千均一发()万籁惧寂() 调兵遗将()再接再励()专心至志() 迫不急待()杨眉吐气()换然一新() 气势凶凶()汗流夹背()川流不息() 欢心鼓舞()别出心材()直接了当() 三、猜谜语(打小动物) 1、辛勤一老汉,领人田里干,产出万吨粮,啃草当菜饭。() 2、头上长叉叉,身上开梅花,为了取药材,捉来驯养大。() 3、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长个大口袋。儿子袋中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4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5、耳朵两把扇,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 四、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5分) 过五关,斩六将《》() 西天取经《》() 刘姥姥进大观园《》() 逼上梁山《》() 负荆请罪《》() 五、下列对联有歧义,请断上不同的标点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看你有几种断法? (1)迎春联: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六、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学博苑 09-01 0540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4、尝试对对子。 教学建议 1、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教师要教出兴趣,学生要学出兴趣。教学要注重在“奇妙”两字上,体味汉字的奇妙,中国人思维的灵性,不要把对联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对本单元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联,可以要求学生背下来。 2、本单元教学强调搜集对联,尤其是生活中还在使用的“活”的对联。要求学生搜集对联,教师自己必须先搜集一些奇联妙对,这是把本单元内容教活的基础。 3、本单元注重小学、初中以及平时的积累,注重与经典古诗文的联系,尤其是在名联欣赏中,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古诗文去理解,要与本册课本中古诗文课文相联系,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与《兰亭集序》相关的名联。 4、对联与书法紧密相联,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用毛笔书写一副对联。评选出最佳者,可贴在班上展示。 5、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可参照“有关资料”中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研究对联。 有关资料 一、关于各部分的练习及“课外延伸”参考内容 (一)关于“对联常识” 能够简单说出对对子的方法即可,如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

(1)名词对得工整,以胡对孙,有谐“猢狲”之妙,“适”对“行”,“之”对“者”工整。考生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2)名词对得工整,以祖对孙,有合“祖孙”之妙。梁羽生在《名联谈趣》中认为“祖冲之”对“孙行者”最佳,乃天造地设。(3)动词对得工整,以“退”对“行”。退之,是唐代韩愈的字。苏轼诗云:“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4)王引之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 子夜、春蚕 (二)关于“对联欣赏” (1)李秀峰题白鹿洞书院联;(2)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陈澧题钟山书院联) (2)得英才而教育;以山水为性情。(信江书院联) (3)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张百熙题京师大学堂联) (4)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玉屏书院) (5)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船山学社) (6)理本精深,看阶前双水合流,寻到源头方悟澈;学无止境,想宇后孤峰独秀,登来巅顶莫辞劳。(桂山书院) (1)眉山县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2)韩城司马迁祠,司马迁。 此外,还可以欣赏以下名联: (1)韩潮学派百川会;公起文章八代衰。(衡阳韩文公祠联,韩愈) (2)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唐陶山题九江陶渊明祠联,陶渊明)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采石矶太白楼联,李白) (4)枫叶四泣秋,枨触天涯千滴泪;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九江白太傅祠联,白居易)

高中语文《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考练 新人教版必修1

《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姓名班级组别 说明:本试题满分65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选出下列寿联所指年龄正确的一项 (1)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颜久驻去期颐尚廿载预征后福无疆 (2)花甲虽周犹可大显身手精神尚旺定能再先扬鞭 A.(1)70(2)80 B.(1)60(2)70 C.(1)70(2)80 D.(1)80(2)60 2.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A.初中毕业时,老师送了我几本价值不菲的书,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一年的高中生活中,班长给了我们各方面的帮助,尽管只是绵薄之力,我们应该感谢。 C.高一甲班邀请高三学长参加班会,学长捎来一张字条说: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班班会,深表歉意。 D.预防流行病的宣传工作应该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3.下列对联涉及对有关人物的评价,请选出对应正确的一组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②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④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⑤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 A.①蒲松龄②苏轼③杜甫④岳飞⑤诸葛亮 B.①吴敬梓②苏轼③李白④袁崇焕⑤刘备 C.①吴敬梓②辛弃疾③李白④袁崇焕⑤刘备 D.①蒲松龄②辛弃疾③杜甫④岳飞⑤诸葛亮 4.下列对联所指行业,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1)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2)男添庄重女添俏,夏透风凉冬御寒 (3)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4)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 A.(1)照像馆(2)服装店(3)书画廊(4)药店 B.(1)戏班(2)珠宝店(3)书画廊(4)酒店 C.(1)戏班(2)服装店(3)理发店(4)酒店 D.(1)照像馆(2)珠宝店(3)理发店(4)药店 5.用数字猜成语,不恰当的一项 A.12345609(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B.1+2+3(层层深入) 333 555(无所事事) C.3.5(不三不四) 15 10(一五一十) D.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1:1(不相上下)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我们要育的是莲藕,因为它;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A.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 B.埋没底层,却能抗浊排滓;出自泥淖,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 C.出自泥淖,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埋没底层,却能抗浊排滓 D.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7.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有一次,听到了山林里的猿啼。那声音忽远忽近,或呼或和,飞动如闪电,高亢如天风,,比人类伟大天才谱出的乐章更神妙。 (2)北平郊外,,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用语言来形容。 ①激越如奔泉,飘逸如闲云 ②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 ③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 ④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语言表达(44分) 8.请补出下面与虎有关并与其他生肖有关的成语。(8分) ①牛虎——喻极大的力量。 ②龙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③羊虎——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④虎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2006年铜梁实验一小语文竞赛题 一、一幅奇妙的对联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 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 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聪明的小读者,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你能猜出这个成语是什么吗? 二、比正确,求速度 下面的练习,请你邀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做,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又正确。 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划出来,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身材魁悟()千均一发()万籁惧寂() 调兵遗将()再接再励()专心至志() 迫不急待()杨眉吐气()换然一新() 气势凶凶()汗流夹背()川流不息() 欢心鼓舞()别出心材()直接了当() 三、猜谜语(打小动物) 1、辛勤一老汉,领人田里干,产出万吨粮,啃草当菜饭。() 2、头上长叉叉,身上开梅花,为了取药材,捉来驯养大。() 3、一物生来真奇怪,肚下长个大口袋。儿子袋中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4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5、耳朵两把扇,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 四、下面的故事分别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并写出作者。(5分) 过五关,斩六将《》() 西天取经《》() 刘姥姥进大观园《》() 逼上梁山《》() 负荆请罪《》() 五、下列对联有歧义,请断上不同的标点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看你有几种断法? (1)迎春联: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六、不知道你留心没有,在我们的教学楼、实验楼的走道里挂出了非常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让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最新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资料

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 人教版《必修一》 【阅读欣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2.雨巷.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2016年1月】 1.大堰河的一个片段要求:(1)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2)分析“紫色的灵魂”的含义。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2016年1月】 1.荆轲刺秦王中要求:对易水送别进行赏析。 2.烛之武退秦师要求:分析“之字:的三种用法。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功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10.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1.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3.人性光辉写人要突出个性 4.黄河九曲写实要有点波澜 5.朗诵 【梳理探究】 1.优美的文字 2.奇妙的对联 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1.《论语》 2.《大卫.科波菲尔》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 2.故都的秋 3.囚绿记 【2016年1月】 1.荷塘月色要求:叠词表现力,分析荷塘月色中某一段叠词的作用,设计活动让学生感受叠词的效果。 2.故都的秋,秋槐图分析。学生将本段概括为落蕊轻扫,让你修改并说明理由,抓住关键字词,句子分析。 3.故都的秋的练习三,列举写秋的诗,鉴赏其中一首。 第二单元 4.氓.采薇 5.离骚 6.孔雀东南飞 7.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田园居(其一) 【2016年1月】 1.孔雀东南飞给一段话要求:朗诵,分析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家的时候为什么要梳妆打扮。 2.氓 (1)赏析余冠英翻译的《氓》的现代诗歌第一段,要求:指导学生将这篇古文翻译成现代诗歌。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 (4)

《对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并能够依据题意正确解答。 二、教学重点: 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并能够依据题意正确解答。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据说,年少时的林则徐赴考时,他父亲恐他年少远行疲惫,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进考场时,主考官以林则徐年少,即景出一联索对,作为进考场的条件。联曰:以父作马。林则徐的父亲羞得面红耳赤,怪难为情的。可骑在父亲肩上的小子真是不简单,应声对到:望子成龙。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巧妙地为父亲解了嘲,又对得很工整,主考官拍案叫绝。 (二)对联简介 (三)对联特点介绍 “对”(形式)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语法结构相同,上下联不能重复用字。 2、词性相同、位置相同,虚实一致。 3、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上下联尾字要仄起平落。 “联”(内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等关系。 (四)学生依据例联辨析正对、反对、流水对 青山有幸埋忠骨一失足成千古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白铁无辜铸佞臣再回头是百年身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五)学生依据对联特点介绍选择下联 独角兽 1、二头蛇 2、九头鸟 3、比目鱼 春来眼际 1、悲上心头 2、喜上眉梢 3、风光无限 (六)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概括对联的主要特点,板书体现。 对词性对结构仄起平落 联内容联意境上引下承 (七)实战演练 1、根据下面所提供的词语,组成一副七字对联。 治读学如衔似书 诚当泥酿蜂燕蜜 2、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 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应调整为: 3、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 4、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八)布置作业:请你为同学们拟写一副励志对联,字数不限。 (九)教师总结。 附:板书 对词性对结构仄起平落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329-73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本学期是本届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二学期,我们必 须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 础。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备 课组老师认真讨论后,形成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1.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选用多种 教学方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增强他 的语文素养。 2.贯彻学校的“三体”教育目标,着眼学生整体发 展,促进学生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 实学校的教学要求,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高

教学效益。 3.落实我校语文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推进“大语文”学习和研究性阅读活动的开展。倡导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多出研究成果,促进教师发展。 二、教学目标及工作任务 (一)教学目标 1.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2.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知识视野和精神境界,引导学生热爱汉语,热爱中华文化。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的工作任务 1.开展“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语文情况,引导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 一、谜语导入: 请学生齐读“了解对联”。 三、对联特点: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4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044年了。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对联有什么基本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请在座的各位当回医生,给下面这幅对联号号脉,看它对仗是否工整?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 有什么问题,怎么改?刚才这几位同学指出了这幅对联的两个问题,也提出了两条修改意见。 第一是下联少了一个字,最好是添加一个“香”字; 第二是下联的“梅花万朵”与上联的“千条杨柳”是数量词对名词,名词对数量词,对仗不工整,要调整为“万朵梅花”。 这样,数量词“万朵”对“千条”,名词“梅花”对“杨柳”。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对联的两个特点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板书)。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 大家记下来,对联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我们可以得出的对联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对,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板书)。 我们将我们自己修改好的对联齐读一遍: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我们再看这幅对联字数是否相等,词性是否相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红满门 如何改?(学生讨论后小结) “红”是形容词,而“娘”是名词,要把形容词“红”改为名词“福”或者“孙”,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才相同。 我们再看,改为同样是名词的“爹”,行不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爹满门 不行。所以我们在追求词性相同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联的意境。“娘增寿”可以,“爹满门”就不行。 大家看这幅对联有没有什么缺陷,如果有,你能迅速的找出来吗?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水果 下联:牡丹杜鹃芍药,皆是江北名花 这副对联表达了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小结:上联是说荔枝呀,龙眼呀,木瓜呀,都是水果,而且出自岭南;下联是说,牡丹呀,杜鹃呀,芍药呀,都是有名的花,而且都产自长江以北。 有什么缺陷,怎么改? 小结:上下联第七第八个字都是“皆是”,读起来没有味道。最好是把下联的“皆是”改为“同为”或者“全是”。所以我们就得出了对联的第三个特点,“用字不重复”(板书),当然这是指在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如果上下联用字可以重复的话,那天下就没有我对不出的联了,你出个什么“福如东海”,我也对个“福如东海”,能行吗?不行。 以上这三个特点是对联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那么,对联在音律方面又有什么要求呢?请看: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博苑 09-01 0625 高中必修一《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的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音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2、尝试对对子。 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投影:四幅不同场景,里面各有一副独联。) 白板上出示了四副画面,虽然场景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都有对联)是的,对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婚嫁节日有喜联,丧事悼念有挽联,名胜古迹有楹联,店铺门头有行业联……可以说,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投影:书法艺术对联),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对联,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去领略一下对联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投影:奇妙的对联) 本节课我们将达成如下学习目标:(投影) 1、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联特点。 2、鉴赏对联,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尝试对对子。 二、【讲解第一知识模块:认识对联】 我们先从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说起。当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投影:上联——孙行者下联——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胡适之) (学生回答,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回答“…”老师追问“为什么呢?”然后,老师明确。)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刚才同学的回答很好,都知道对对子应该去“对”。下面我们出示几副对联请同学们朗读几遍,讨论归纳对联的特点。

奇妙的对联

奇联共欣赏,妙对相与析——《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浏阳市田家炳中学陶芬兰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对对联的兴趣。 2.欣赏、品味、积累奇联妙对。 3.根据对联的要求,学写对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梳理对联常识。 2.欣赏名联佳对。 教学难点: 1.尝试对联创作。 2.相互评改对联。 三、教学创意 “梳理探究”活动课是高一学生最新接触的一种教学模式,本课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品种和文学体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通过积累、欣赏和创作对联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引发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的愿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对联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原来对联竟有如此神奇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奇妙世界。 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这堂课主要从对联常识、名联欣赏和对联创作三个方面来作一些梳理

最新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真题整理1、2

2017年1月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真题(网络信息汇总)1.《滕王阁序》分析用典特点(阮籍那段) 2.《六国论》朗读最后两段,分析语调语速和感情的关系 3.《金岳霖先生》朗读,处理好语速、音调、感情的关系;分析文本情感和思想内涵 (请大家吃饭林徽因生日那一段,还有毛泽东提议他出去走走的那一段) 4.《离骚》屈原简介,爱国敬业富强民主……;对偶的表达效果5.《宇宙的边疆》对第一第二段的语境意义进行解读 6.《师说》:朗读第二段、并指出写作特点;文章的写作特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也”的用法;朗读第一段,论证方法讲解;设计活动讨论韩愈师道观的现实意义。 7.《劝学》第三段论证方法答辩:(1)翻译第一段木石中绳那一句,说明作者写作意图;(2)朗诵第一段最后一句(应该是考字音“省和知”) 8.《阿房宫赋》理解最后一段作者写作目的,秦灭亡原因 9.《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表达什么观点? 10.《京口北固亭怀古》 11.《寡人之于国也》五到七段的比喻论证,划分句子节奏,朗读12.《奇妙的对联》专题活动 13.《我与地坛》,一段景物描写“譬如……”朗读分析情感和内容14.高考作文(孙中山名言:失败不灰心,奋勇向前,审题,自选文

体,板书) 15.《林黛玉进贾府》,朗读,分析线索句 16.《囚绿记》加《杨柳枝词》分析拟人修辞手法,再用拟人手法造一个句子分析。 17.《窦娥冤》朗读2468段,三桩誓愿朗读体会情感,设计问题分析想象夸张手法;元曲的行文结构是怎样的;夸张手法分为哪几类,这里用的是哪一类 18.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理解思想感情 19.《荷塘月色》采莲曲删与不删的效果,指导朗读 20.《动物游戏之谜》:最后一段品味作者意图;朗读开头三段,指导学生理解科普文语言生动性 21.设计活动写作文,以滋味为题 22.专题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 23.《囚绿记》生的欢喜 24.专题:有趣的语言翻译,讲授翻译经验 25.《氓》三四节,比兴手法,翻译,情感 26.郑愁予《错误》分析情感语言 27.《再别康桥》分析三美 28.作文讲解: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铁路巡查员”审题立意29.《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朗读注意把握情感与语调,设计活动让学生体会“欧亨利式结尾” 30.试讲课文《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散文,对第五、六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设计人:张保玉审核人:编号:16 使用时间: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学习欣赏对联。 尝试对对联。 学习过程: 一、联林趣事 谢缙巧对曹尚书 明代翰林学士谢缙,是个有名的才子。据说,他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人们都称他为“神童”。他家与曹尚书府第的竹园相对,于是他便在自家的大门上写了一联: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第二天,曹尚书见了很不愉快,命家人曹保去问是哪个人写的。一打听,原来是卖水的贫民谢通之子谢缙写的。曹尚书心想:我家的竹园景色岂能让他借用?于是,命家人把园中竹子砍去一截。谢缙见了,就在对联下面各添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读了对联更加气愤,忙命家人把园中竹子全部砍光。谢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感到十分惊奇,即命家人曹保把谢缙叫到府上。当谢缙来到曹府时,不料大门还关着。谢缙当时高声指斥:“正门不开,非迎客之理。” 曹尚书在门内说:“我出几副对联,如果你对得上,我便开中门迎接。”于是,念了上联:小犬无知嫌路窄; 谢缙对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又念一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谢缙闻声对道: 盗者休来道者来。

曹尚书见谢缙对答如流,连称“奇才”,当即开了中门迎接。谢晋身穿绿衣,个子矮小,走起路来连蹦带跳,曹尚书便又挖苦他: 出水蛤蟆穿绿袄; 谢缙见曹尚书身着红袍,老态龙钟,不假思索地答道: 落汤螃蟹着红袍。 曹尚书听了觉得很尴尬。待谢缙进入府后,便问:“谢学生,你父母做何生意?”谢缙想起父亲起早摸黑,沿街卖水,早晨、夜晚水桶映照着太阳月亮的光华;又想起母亲在家纺线织布,双手灵巧操作的情景,于是回答道: 严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转乾坤。 曹尚书听了,不得不惊服谢缙的奇才。 读了上面这个故事,你一定也能想起来不少关于对联的趣事吧。写下提要,课堂上给同学们讲一讲。 二、了解对联常识 1、对联由和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 2、对仗的要求是,,。 3、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名词,,,, 等。(请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4、结构相当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等。(请用“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填入前面各空,并补充完整) 5、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两种,仄声包 括、两种。 6、对联讲究平仄,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 (1)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并积累平仄、对仗等有关对联知识;欣赏对联佳作,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能力目标:在把握对联有关常识的基础上尝试对对子,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对联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文人的高超智慧和高雅情怀,陶冶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人格品位和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对联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尝试对对子 四.教学关键:赏析名联及名联故事,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活动组织过程. (一)导入: 名人对联故事(1.解缙与老员外对联故事 2.郑板桥对联故事) (二)新知探究: 1.对联常识: a.对联的起源。 b.对联的别称。 c.对联的种类。 2.对联的基本要求: (1)对仗: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2)平仄:平仄相异,声调和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对仗:基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a.工对:平仄相反,词性相同,事物类别一致。如: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b.宽对:相对宽松,词性大体相同,平仄可不过分要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湖夜雨十年灯。 c.正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反对(有 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串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集句对(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无情对(无心复命维他命一意孤行任我行),回文对。 3.名联欣赏: 数字联:万砖千瓦百匠造成十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拆字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谐音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格言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复字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积累迁移,学过的古诗文中的名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