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护理常规279页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护理常规279页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护理常规279页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护理常规279页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1、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

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临床分类

命名定义

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以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15天至26周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3、常见原因

3.1 病毒:肝炎病毒(主要是乙肝病毒),还有巨细胞病毒等其他病毒。

3.2 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异烟肼、利福平、化疗药、酒精、毒蕈等)。

3.3 细菌:败血症,持续感染。

3.4 其他:肝脏缺血缺氧、肝豆状核变性、肝移植后等。

4、肝性脑病分期见肝硬化护理常规

一护理问题/关键点

1、呼吸困难

2、腹内压

3、腹水

4、脑水肿

5、肝性脑病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消

化道出血 8、肝肾综合征 9、感染 10、黄疸 11、凝血功能障碍 12、营养 13、实验室检

查 14、教育需求

二评估

1、神经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脑水肿及肝昏迷。脑水肿是爆发型肝衰死亡的主要原因

1.1 评估神志、瞳孔、四肢活动情况,有无头晕、头痛、意识障碍

1.2 评估是否有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精神、性格及行为有无异常表现,双手是否有扑翼样

震颤等

2、呼吸系统肝硬化患者肺内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右到左的

血液分流,可以导致低氧血症;另外,肝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低蛋白患者还可以导致胸腔积液

2.1 给氧方式,氧饱和度、血气情况,昏迷的患者需要注意评估是否有舌根后坠

2.2 呼吸音、呼吸频率、型态,肝昏迷患者可有过度通气

2.3 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

2.4 胸片、胸部B超、CT以及痰培养结果

3、心血管系统:评估容量是否充足:心率、心律、血压、CVP、水肿程度、进出量

4、胃肠道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因免疫力下降还可

以出现自发性腹膜炎。需要评估:

4.1 腹内压力

4.2 饮食及食欲情况,有无胃潴留、呕吐

4.3 肠呜音、腹胀、腹痛、以及腹壁静脉曲张、痔疮等

4.4 大便颜色、性状、量以及次数

4.5 消化道出血征象

4.6 腹部B超,检查是否有腹水。有腹水患者监测腹围

5、泌尿系统警惕出现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是指肝功能衰竭伴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和氮质血症。需要评估:

5.1 尿量、颜色、是否浑浊,进出量是否平衡

5.2 肾功能

6、感染征象: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感染,需要关注体温及白细胞及培养结果。患者可出现腹

膜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注意观察相应的感染征象

7、皮肤、肌肉系统

7.1 皮肤瘀斑、粘膜出血情况,蜘蛛痣以及肝掌

7.2 有无黄疸、肝病面容

7.3 水肿情况,皮肤是否完整,四肢肌力

8、化验检查

8.1 血糖:由于糖原移动,糖异生和胰岛素代谢障碍可出现低血糖。注意观察低血糖的临床

表现

8.2 CBC:脾亢患者可出现血三系减少。注意血色素、血小板和白细胞

8.3 凝血功能: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减少,可出现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8.4 胆红素:失代偿期可出现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升高,胆红素的持续升高是预后不良的

重要指标

8.5 蛋白: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正常值为35-55g/L,白蛋白低于28g/L为严重

下降;A/G比值正常为(1.5-2.5):l,A/G倒置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

8.6 肝酶和血氨:ALT、AST升高,疾病后期可降低;血氨升高需要警惕肝性脑病出现

8.7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低钠/高钠

9、既往史及相关病因:饮酒史、肝炎史、长期用药史、毒物摄人、细菌感染、血吸虫病史、肝

硬化相关疾病等

三干预措施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管理原则是支持疗法、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发症。包括支持心、肺功能;维持人体各种平衡;支持肝脏血流学的功能和营养功能。

1、休息卧床休息增加肝脏血流量,保护肝细胞和促进肝细胞修复,直至病情改善。

2、饮食和营养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植物蛋白为主)、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补充维生素K

2.1 有腹水应少钠盐或无钠盐饮食;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给予温凉软食,避免坚硬和刺激性

食物。

2.2 腹胀明显、频繁呕吐的患者可禁食并给予静脉营养。

2.3 肝昏迷患者采用低蛋白饮食,限制蛋白质摄人,以免血中血氨升高,加重肝昏迷。

3、保持脑灌注,降低颅内压

3.1 肝功能衰竭患者,可伴有脑水肿,采取可降低颅内压的措施:见颅内低压护理常规。

3.1.1 床头抬高,利于脑静脉血回流。

3.1.2 保持颈部与躯干呈一直线,防止颈部扭转、过度屈曲和伸展;气切系带不宜太紧。

3.1.3 翻身时身体保持一直线。

3.1.4 避免胸内压增加:打喷嚏、呕吐、咳嗽、屏气、吸痰等。

3.1.5 使用脱水剂。

3.1.6 适当镇静。

3.1.7 高热患者积极降温。

3.2 肝性脑病的处理

3.2.1 观察神志变化,必要时定时刺激患者帮助患者建立定向能力。

3.2.2 定期复查血氨。

3.2.3 去除和避免诱因:避免应用镇静药、麻醉药;避免快速利尿、大量放腹水;及时

处理严重的呕吐、腹泻;控制感染;保持大便通常,防止便秘;预防及控制消化

道出血;禁食或限食者,避免发生低血糖;禁止大量输液。

3.2.4 减少肠内氨的生成和吸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灌肠或导泻;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口服新霉素、甲硝唑等。

3.2.5 促进氨的代谢清除:使用降氨药物(如谷氨酸钾、谷氨酸钠等);人工肝。

3.2.6 注意安全防护,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意外伤害,必要时给予约束。

4、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氧合

4.1 床头抬高大于30°:横膈下移有利于呼吸,同时也可降低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4.2 胸部物理疗法:鼓励患者深呼吸、使用化痰药、湿化/雾化疗法、叩背、体位引流以及

吸痰等。

4.3 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给氧方式,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

4.4 并发症处理:呼吸衰竭见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5、合理补液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对腹胀严

重的患者,补液时对于CVP的参考应该考虑腹内压的因素见腹内高压护理常规。

6、维持正常的胃肠道功能,防止菌群移位。

6.1 必要时监测腹内压:见腹内高压护理常规。

6.2 腹水患者护理

6.2.1 定时测量腹围。

6.2.2 半卧位,降低横膈,有利于呼吸。

6.2.3 低钠饮食、限制液体输入量、应用利尿剂减少腹水,并同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

乱。

6.2.4 患者有胸闷、气急、腹胀难以忍受时,可放腹水。放腹水时注意控制速度和量,

防止血压下降。

6.3 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使用通大便药物,必要时可灌肠或请中医科会诊。

6.4 并发症处理:消化道出血(见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7、维护肾脏功能,保持出入量平衡。对于肝肾综合征患者:

7.1 予低盐、低蛋白、高糖、高热量饮食。

7.2 治疗肝脏疾病,改善肝功能和治疗诱发肝肾综合征的可逆因素,禁用损害肝、肾功能的

药物。

7.3 早期扩容治疗,增加有效血液循环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保证肾脏有效灌注。

7.4 支持疗法:根据医嘱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8、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防治出血

8.1 根据需要输注血小板、新鲜血浆,补充维生素K。

8.2 对于凝血功能差的患者,避免碰撞和不必要的穿刺。

8.3 对于出血的患者,可相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按压、冷敷及介入治疗等。

9、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Kupffer′s细胞抗感染功能下降,容易导致各种感染。采取措施积极

预防感染。

9.1 减少管道的留置及留置时间。

9.2 定时更换留置管道。

9.3 积极洗手和严格无菌操作。

9.4 必要时血培养和管尖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10、保持皮肤完整和患者舒适,适当活动,维持肌肉和关节的功能。

10.1 保持全身皮肤干洁,勤翻身,使用气垫床。特别是对于水肿的患者要注意保护皮肤,

预防压疮的发生。

10.2 口腔护理选用软毛牙刷,或口护棒,动作轻柔,避免牙签剔牙,以免牙龈出血。

10.3 患者严重黄疸时,会有皮肤瘙痒感,可用碳酸氢钠洗浴、炉甘石外敷或给予抗组胺药

降低瘙痒程度。

10.4 进行主动及被动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

11、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四教育

1、尽量避免使用肝脏毒性的药物,并尽量少用药物,以减轻肝脏负担,因为大部分药物在肝脏

代谢。

2、强调正确饮食的重要性。

3、宣教如何观察各种出血症状:黑便、鼻衄、牙龈出血、淤斑、头痛、血尿等,以及如何避免

和简单处理出血。

4、教会家属辨别肝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和避免诱发因素。

5、对于乙肝患者,教育家属隔离的重要性和隔离方法。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护理常规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1、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 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临床分类 命名定义 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以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15天至26周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3、常见原因 3.1 病毒:肝炎病毒(主要是乙肝病毒),还有巨细胞病毒等其他病毒。 3.2 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异烟肼、利福平、化疗药、酒精、毒蕈等)。 3.3 细菌:败血症,持续感染。 3.4 其他:肝脏缺血缺氧、肝豆状核变性、肝移植后等。 4、肝性脑病分期见肝硬化护理常规 一护理问题/关键点 1、呼吸困难 2、腹内压 3、腹水 4、脑水肿 5、肝性脑病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消 化道出血 8、肝肾综合征 9、感染 10、黄疸 11、凝血功能障碍 12、营养 13、实验室检 查 14、教育需求 二评估 1、神经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脑水肿及肝昏迷。脑水肿是爆发型肝衰死亡的主要原因 1.1 评估神志、瞳孔、四肢活动情况,有无头晕、头痛、意识障碍 1.2 评估是否有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精神、性格及行为有无异常表现,双手是否有扑翼样 震颤等 2、呼吸系统肝硬化患者肺内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右到左的 血液分流,可以导致低氧血症;另外,肝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低蛋白患者还可以导致胸腔积液 2.1 给氧方式,氧饱和度、血气情况,昏迷的患者需要注意评估是否有舌根后坠 2.2 呼吸音、呼吸频率、型态,肝昏迷患者可有过度通气 2.3 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 2.4 胸片、胸部B超、CT以及痰培养结果 3、心血管系统:评估容量是否充足:心率、心律、血压、CVP、水肿程度、进出量 4、胃肠道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因免疫力下降还可 以出现自发性腹膜炎。需要评估: 4.1 腹内压力 4.2 饮食及食欲情况,有无胃潴留、呕吐 4.3 肠呜音、腹胀、腹痛、以及腹壁静脉曲张、痔疮等 4.4 大便颜色、性状、量以及次数 4.5 消化道出血征象 4.6 腹部B超,检查是否有腹水。有腹水患者监测腹围 5、泌尿系统警惕出现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是指肝功能衰竭伴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不全。 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和氮质血症。需要评估: 5.1 尿量、颜色、是否浑浊,进出量是否平衡 5.2 肾功能 6、感染征象: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感染,需要关注体温及白细胞及培养结果。患者可出现腹 膜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注意观察相应的感染征象 7、皮肤、肌肉系统 7.1 皮肤瘀斑、粘膜出血情况,蜘蛛痣以及肝掌 7.2 有无黄疸、肝病面容 7.3 水肿情况,皮肤是否完整,四肢肌力 8、化验检查 8.1 血糖:由于糖原移动,糖异生和胰岛素代谢障碍可出现低血糖。注意观察低血糖的临床 表现 8.2 CBC:脾亢患者可出现血三系减少。注意血色素、血小板和白细胞 8.3 凝血功能: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减少,可出现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8.4 胆红素:失代偿期可出现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升高,胆红素的持续升高是预后不良的 重要指标 8.5 蛋白: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正常值为35-55g/L,白蛋白低于28g/L为严重 下降;A/G比值正常为(1.5-2.5):l,A/G倒置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肝功能衰竭护理常规相关知识 1、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 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临床分类 命名定义 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以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 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15天至26周出现肝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加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3、常见原因 3.1 病毒:肝炎病毒(主要是乙肝病毒),还有巨细胞病毒等其他病毒。 3.2 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异烟肼、利福平、化疗药、酒精、毒蕈等)。 3.3 细菌:败血症,持续感染。 3.4 其他:肝脏缺血缺氧、肝豆状核变性、肝移植后等。 4、肝性脑病分期见肝硬化护理常规 一护理问题/关键点 1、呼吸困难 2、腹内压 3、腹水 4、脑水肿 5、肝性脑病 6、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7、消化道出血 8、肝肾综合征 9、感染 10、黄疸 11、凝血功能障碍 12、营养 13、实验室检查 14、教育需求 二评估 1、神经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脑水肿及肝昏迷。脑水肿是爆发型肝衰死亡的主要原因 1.1 评估神志、瞳孔、四肢活动情况,有无头晕、头痛、意识障碍 1.2 评估是否有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精神、性格及行为有无异常表现,双手是否有扑翼样震颤等 2、呼吸系统肝硬化患者肺内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血管病理性扩张,增加肺部右到左的血液分流, 可以导致低氧血症;另外,肝功能衰竭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肺部感染。低蛋白患者还可以导致胸腔积液 2.1 给氧方式,氧饱和度、血气情况,昏迷的患者需要注意评估是否有舌根后坠 2.2 呼吸音、呼吸频率、型态,肝昏迷患者可有过度通气 2.3 咳嗽咳痰情况,痰液的性状、颜色和量 2.4 胸片、胸部B超、CT以及痰培养结果 3、心血管系统:评估容量是否充足:心率、心律、血压、CVP、水肿程度、进出量 4、胃肠道系统:肝功能衰竭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因免疫力下降还可以出现自 发性腹膜炎。需要评估: 4.1 腹内压力 4.2 饮食及食欲情况,有无胃潴留、呕吐 4.3 肠呜音、腹胀、腹痛、以及腹壁静脉曲张、痔疮等 4.4 大便颜色、性状、量以及次数 4.5 消化道出血征象 4.6 腹部B超,检查是否有腹水。有腹水患者监测腹围 5、泌尿系统警惕出现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是指肝功能衰竭伴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不全。临床主 要表现为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和氮质血症。需要评估: 5.1 尿量、颜色、是否浑浊,进出量是否平衡 5.2 肾功能 6、感染征象: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感染,需要关注体温及白细胞及培养结果。患者可出现腹膜炎、肺 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注意观察相应的感染征象 7、皮肤、肌肉系统 7.1 皮肤瘀斑、粘膜出血情况,蜘蛛痣以及肝掌 7.2 有无黄疸、肝病面容 7.3 水肿情况,皮肤是否完整,四肢肌力 8、化验检查 8.1 血糖:由于糖原移动,糖异生和胰岛素代谢障碍可出现低血糖。注意观察低血糖的临床表现 8.2 CBC:脾亢患者可出现血三系减少。注意血色素、血小板和白细胞 8.3 凝血功能: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减少,可出现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8.4 胆红素:失代偿期可出现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升高,胆红素的持续升高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8.5 蛋白: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正常值为35-55g/L,白蛋白低于28g/L为严重下降;A/G 比值正常为(1.5-2.5):l,A/G倒置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 8.6 肝酶和血氨:ALT、AST升高,疾病后期可降低;血氨升高需要警惕肝性脑病出现 8.7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低钠/高钠 9、既往史及相关病因:饮酒史、肝炎史、长期用药史、毒物摄人、细菌感染、血吸虫病史、肝硬化相关

病毒感染与肝功能衰竭(文档版)

1.1甲型肝炎病毒(HA V)感染.HA V是小RNA病毒.主要 经粪——口途径传播。人感染HAV,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6岁以下儿童感染HAV后,70%为亚临床型感染;大龄儿童和成人感染HAV后,70%以上为临床型感染。病死率为0.3%~0.6%;5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为1 .8%;慢性肝病者感染HAV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性升高.。HAv感染大多表现为自限性、急性临床过程,单独HAV感染进展为急性肝衰竭的几率低(约0.1%~0.35%),但一印度医院报道的70例HAV感资的儿童中,l4例发展为急性肝衰竭.几率为20%。调查解放军302医院1977例肝衰竭患者的病因未发砚单独HAV感染急性肝衰竭,发现5例HAV感染引起的肝衰竭皆为在慢性HBV感染基础上发生。有研究显示HAV感染进展为急性肝衰竭与HAV受体TIM1的基因多态性有关1.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目前我国慢性HBV感染者 达9300万,HBV感染是我国引起肝衰竭的最主要病因。有研究显示,HBV感染在1977例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因中占87.25%。 1.3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HCV感染是欧美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目前世界范围内确诊为HCV感染患者的人数达1.7亿,我国抗-HCV阳性率为3.2%,有近4千万感染者。HCV感染后一般临床症状较轻,引起急性肝衰竭少见,仅20%感染者表现为急性并呈自限性发病过程,而

15%~80%发展为慢性感染,肝硬化、肝愛发生率也较高,约25%的慢性HCV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大多发展为以严重腹水、腹膜炎、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为特征的慢性肝衰竭。慢性HCV感染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少见。 1.4 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HDV是一个小型的、有缺陷的RNA病毒,只感染有HBV感染基础患者,全球超过1500万人感染。HDV虽一定程度上抑制HBV复制,但会加速病程进展为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有研究报道在HBV感染相关的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合并HDV感染者约占30% ,远远高于普通型乙型肝炎患者中HDV感染的阳性率,说明HDV/HBV感染发生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几率远远高于单独H BV感染者。 1.5戊型肝炎病毒(H EV)感染同HAV感染相似,HEV经消化道传播,大多呈自限性,孕妇、年老体弱者及慢性H BV 感染者感染HEV后易发展为肝衰竭,病死率也相对较高。孕妇感染HEV的预后比感染其他嗜肝病毒的预后差,我国上海地区孕妇感染HEV后的病死率为31%,印度北方地区病死率为39.1%。范振平等报道424例戊型肝炎患者中,青年、中年、老年组重型肝炎病例分别占单纯性戊型肝炎的3.0%、5. 99%和14.0%,汪茂荣等报道45例戊型重型肝炎平均年龄58岁,混合或重叠其它肝炎病毒感染19例(4 2. 2%),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5717592187.html,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郑燕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 【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急 性肝功能衰竭43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护理并总结。结果:80%的患者痊愈或好转,6.9%的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结论:除了药物治疗外,同时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5-01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而复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院通过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8岁-70岁。经过治疗和护理,治愈23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5例,病情恶化及死亡3例。 2 临床观察 2.1 精神情况观察肝性脑病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占发病率的26.5%[1]。肝性脑病一般分为四期[2]:前驱期以性格行为改变、持物不稳、口齿不清或不合逻辑;昏迷前期出 现意识模糊,定向力、记忆力、记算力差,有扑翼样震颤,患者嗜睡;昏睡期嗜睡,伴肝臭味;昏迷期意识和反射逐渐消失。 2.2 皮肤黏膜观察皮肤巩膜深度黄染,面色呈褐灰土色。 2.3 出血倾向观察出血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常见并发症, Louis等报道的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1%~75%,10%~60%[1]。主要原因有:肝细胞坏死所致的各种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减少、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及情绪激动等应激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胃黏膜腐蚀性糜烂等[3]。 2.4 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出现持续低热或体温逐渐并持续升高时,常提示有继发感染。有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加快、细速,常提示有大出血或休克的可能。脉搏缓慢、洪大有力,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深慢时,常为颅内高压的先兆。做肝穿刺或腹腔穿刺放腹水时,专人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ICU成人急性肝衰和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的治疗指南(中文)-执行概要

ICU成人急性肝衰竭(ALF)和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ACLF)的管理指南:心血管、血液、肺脏、肾脏和 内分泌的注意事项—执行概要 美国重症医学会(SCCM)(2020年3月) 急性肝衰竭(ALF)和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ACLF)是ICU中经常遇到的疾病,并且有高死亡率。这些指南的目的是制定基于证据的推荐,以解 决围绕重症患者肝衰竭独特表现的常见临床问题。通常,临床医疗必须遵 照个体的临床情况和患者/家庭的情况。这些指南旨在补充而非替代个别临床医生的认知决策。这些准则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最佳实践,并不代表医疗 标准。 方法 重症监护医学协会(SCCM)任命了联合主席和副主席。根据他们的临 床和/或方法专业知识,选择了25个其他小组成员。然后,根据个人专业 知识,小组分为九个小组。本文档介绍了其中五个亚组(心血管,血液学,肺,肾和内分泌)的建议。每个小组成员遵循美国重症医学学院/ SCCM标 准操作程序手册中记录的所有利益冲突程序。小组提出,讨论并最终提出 了30项人口干预比较结果,他们认为这对患者和本指南的最终用户最为重要。我们使用GRADE方法对结果进行优先排序,评估证据质量并确定结果 的强度(1)。根据GRADE方法,我们将每个建议分类为强推荐或有条件推荐。如果至少75%的小组成员达成80%的共识,我们接受这一项建议。我们在遵守严格条件的情况下制定了最佳实践声明,作为未分级的强力建议。结果 我们报告了有关ICU中急性或ACLF处理的29条建议,涉及5组(心 血管,血液学,肺,肾和内分泌)。总体而言,有6项是强推荐,有19项是有条件的建议,有4项是最佳实践声明,在两种情况下,由于证据不足 而未发布建议。表1列出了建议的摘要,我们讨论了六项强推荐的基本原理。完整的建议和完整的原理可以在详细文章中找到。 问题1 对于ALF或ACLF的重症患者,我们是否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或明胶进行初次复苏,而不是使用晶体溶液? 建议:我们建议不要在ALF或ACLF患者的初始液体复苏中使用羟乙基淀粉(强烈建议,中等质量的证据)。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路径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路径 (2019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肝衰竭的住院患者。 一、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瘟(TCD编码:BNW220)。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慢性肝衰竭(ICD-10编码:K72.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联合制订的《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012年版)》。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 湿热蕴毒证 瘀热蕴毒证 阳虚瘀毒证 阴虚瘀毒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肝瘟(慢性肝衰竭)。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瘟(慢性肝衰竭)。 2.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出现症状急性加重或出现新的并发症,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原发性肝癌、抗HIV阳性者及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和精神

病等影响疗效评价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观察并记录身目黄染、口干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水、神志、行为、出血等症状或体征及其变化情况,注意舌像、脉象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项、血糖、血清电解质; (3)血清甲胎蛋白(AFP); (4)血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检测; (5)心电图、腹部B超、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清内毒素定量、细菌培养、血氨、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CT或MRI等。 (八)治疗方法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蕴毒证:祛湿解毒、凉血化瘀。 (2)瘀热蕴毒证:化瘀解毒、健脾和胃。 (3)阳虚瘀毒证:温阳利水、活血化瘀。 (4)阴虚瘀毒证:滋补肝肾、化瘀解毒。 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 特色疗法 (1)中药灌肠 (2)中药外敷 4.其他疗法 5.内科基础治疗 6.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乏力、纳差、腹胀、出血倾向等症状明显好转,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2)黄疸、腹水等体征明显改善。

肝衰竭的诊断

第三节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与步骤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与步骤:首先,确定有无慢性肝病史及临床表现;其次,注重发现肝病到肝性脑病出现所历时间的长短;最后,关注大量功能性肝细胞的丧失及由其所导致的多系统证候群。其示流程图见附图。 (一)临床诊断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1.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在两周内出现以下表现者。 (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频繁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和(或)腹水; (2)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μmol/L); (3)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 (4)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A型); (5)肝脏进行性缩小。 2.亚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在15日至24周出现以上急性肝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3.慢性肝衰竭 是指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其主要诊断要点:(1)有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2)肝性脑病(C型);(3)血清总胆红素>51.3μmol/L, 白蛋白<30g/L;(4)有凝血功能障碍,PTA≤40%。 (二)辅助诊断 (1)总胆红素升高;(2) 白蛋白或前白蛋白明显下降;(3) AST/ALT比值>1;(4)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显著降低;(5)PTA<40%;(6)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值(BCAA/AAA)显著下降;(7)血氨水平明显升高;(8)血内毒素水平升高; (9)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体积进行性缩小;(10)血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 (三)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衰竭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严重降低,实施肝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1],中华中医药学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2]及《中医内科学》拟定[3]。 (1)以身目、小便色黄,或迅速加深、重度乏力、纳差为特征。 (2)黄疸持续不退,色泽鲜亮或晦暗,或有呕恶、腹胀、腹痛、尿少等,或有神昏、出血等。 (3)有疫毒感染或药毒病史,或长期、大量饮酒史,或胁痛、积证久不愈者。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012年版)》[4]。 诊断标准: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①血清TBIL明显升高;②白蛋白明显降低;③出血倾向明显,PTA≤40%(或INR≥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④有腹水或门静脉高压等表现;⑤肝性脑病。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2]拟定。 (1)湿热蕴毒证:起病急骤,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口干口苦或口渴但饮水不多;鼻齿衄血,或皮肤瘀斑;胁下痞块;小便短赤,大便不调或秘结;舌质红或紫暗,或舌见瘀斑瘀点,苔黄(厚)腻,脉实有力。 (2)瘀热蕴毒证:身目俱黄或迅速加深,极度乏力,纳呆呕恶,口干,尿黄赤,大便秘结,或鼻齿衄血,皮肤瘀斑,嗜睡、昏狂谵妄,胁下痞块,舌质绛红,瘀斑瘀点,舌下脉络增粗延长,脉弦数。 (3)阳虚瘀毒证:身目黄染、色黄不鲜,畏寒肢冷,面色恍白;纳差,腹胀或痛,便溏或饮冷则泻;腹水征(+),或双下肢水肿,或颜面浮肿,小便不利,或夜尿频;舌体大,舌边有齿痕,舌质淡暗或紫暗,苔白腻,或水滑,脉沉迟。 (4)阴虚瘀毒证:身目黄染、色黄晦暗,腰膝酸软,面色晦滞或黧黑;腹胀、呕恶纳少、乏力,头晕目眩,烦热口干,小便黄赤、量少,或有牙宣、鼻衄,烦躁神昏;舌红少津,或有裂纹,少苔或无苔,脉沉迟或沉细数。

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竭。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肝脏疾病过程中,症候险恶,预后多不良。肝衰竭可被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临床表现: 1、肝性脑病为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初期有行为和性格改变,不能正确回答询问,辨向力和计算能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兴奋或嗜睡,出现扑击样震颤,脑电图异常,终至昏迷。 2、黄疸开始见尿色加深,很快出现皮肤、粘膜及巩膜的黄染,并迅速加深。患者呼出气中有一种霉烂的臭味,即肝臭。 3、出血由于肝脏制造凝血因子功能障碍,内毒素血症激活凝血系统等因素,可出现皮肤出血点、瘀斑、呕血、便血、衄血等。 4、腹水门静脉高压、血浆白蛋白降低等因素可使30%的患者出现少至中量的腹水。另外,还可脑水肿、肺水肺、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二、心理指导: 由于肝功能损害,出血、腹水等,使病人极度痛苦,产生恐惧心理,悲观情绪,所以要关心体贴病人,告诉病人积极针对病因治疗和积极对症治疗,能使病情缓解,尽量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帮助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其心身状态,以积极、乐观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三、饮食指导: 1.患者肝脏功能及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故不合理的增加饮食将明显增加肝脏负担,

并导致胃肠道症状加重,阻碍肝功能恢复。所以病人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严格控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给予低脂、高热量、低盐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血浆置换大量输入异体血浆后,有可能因为首次接触某些变应原或补体而使机体变为致敏状态,故血浆置换后尽量少食易致敏食物,如虾、蛹、海鲜类等。 3.因为蛋白质在肠道发生分解的产物会增加胃肠道和肝脏的负担,有肝性脑病患者禁食蛋白,防止血氨增高导致昏迷。 4.有消化道出血者禁食水。 四、健康指导: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易导致出血倾向加重或引起消化道、皮肤黏膜出血,甚至是脑出血,如呕吐物为咖啡色或鲜血;排柏油样;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瘀斑;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应,以便早发现、早处理。经药物止血药治疗而出血仍未停止者,可置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2.肝衰竭患者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菌群易位可导致胃肠道感染、胆道感染或腹水感染,应注意做好对患者的保护性隔离,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勿抓破皮肤,防止继发感染。 3.为保护肝昏迷或肝性脑病患者,避免意外伤害,会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请患者及家属给予理解、配合。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以减少能量消耗,保护脑细胞功能。 4.有腹水者取半卧位。采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呼吸。大量腹水引起腹内压力增高,酌情放腹水,一次放腹水量以不超过3000—5000ml为宜,同时补充白蛋白。因大量排放腹水可诱发肝性脑病,也可并发腹膜炎,故腹胀。 5.肝功能衰竭患者如果忽略了休息的重要性,过早过多活动,可造成病情加重,因此肝

儿童肝功能衰竭

儿童肝功能衰竭

————————————————————————————————作者: ————————————————————————————————日期: ?

儿童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ALF)是严重的肝病症候群。临床上虽属罕见或少见,但因为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因此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为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于2006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2]。这些建议和指南针对成人肝衰竭而制定,儿童肝衰竭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等与成人都有较大差别。2008年8月28-30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九次全国儿科肝病学术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办,上海市肝病学会和上海市感染病学会协办,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小儿肝病及感染学组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承办。为提高对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水平和救治能力,会议特邀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和英国国王学院医院儿童肝病科主任、欧洲儿童肝病专委会主席Anil Dhawan教授等就有关问题作了专题报告。特将其中的新进展进行总结。 一、儿童肝衰竭的定义 急性肝衰竭最初的定义为无慢性肝病的患者,在起病8周内出现大块的肝坏死伴肝性脑病。以后许多学者认为一些先前无症状的慢性肝病,包括肝豆状核变性、垂直获得性HBV 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能已存在肝硬化,但呈急性起病者,仍应纳入ALF 范畴。还有学者不以最早出现症状的时间,而以出现黄疸到进展为肝性脑病的时间进行分类。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定义为原来没有肝硬化的患者,在发病26周内出现凝血障碍(INR≥1. 5)和不同程度神智障碍(肝性脑病),包括急性起病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等。既往国内对于肝衰竭多称为重型肝炎,但命名、分类和定义等和国际上所称的肝衰竭并不一致。我国《肝衰竭诊疗指南》将肝衰竭定义为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严重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障碍,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可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四种。急性肝衰竭指起病2周以内出现肝衰竭表现,亚急性肝衰竭指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肝衰竭,分别相当于既往的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之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是本次肝衰竭标准中新提出的。慢性肝衰竭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或造成失代偿,是慢性肝硬化的结果,和国际上的定义相同。

昏迷、黄疸(肝功能衰竭)

昏迷、黄疸(肝功能衰竭) 一、中医诊疗常规 1.昏迷 (1)热毒熏蒸 多由湿热邪毒壅遏所致,热毒燔灼厥阴逼乱心神,木火升腾胆液泄越。表现为壮热昏谵全身黄疸。络损血溢,故衄血便血。 因脾胃大热热伤于心,心主于血热气盛,故发黄而动血。心主神,心静则神爽,心为烈火所燔,则神不清而谵语。肝阳化风故二手震颤,舌苔黄质绛,示湿重热淫。脉细弦数,示火旺阴伤。 【治疗】凉血祛瘀,晴热醒神 【处方】犀角地黄汤 组成:广犀角15、鲜生地30、赤白芍9、丹皮9、连翘9、生蒲黄9(研末分2次冲入)、荷叶9、安宫牛黄丸2粒。 全身黄加茵陈30后下,焦三栀9、生大黄9;衄血加土大黄15、茜草15;便血加侧柏叶15、地榆炭9. (2)湿热证: 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隔散。若大便数日不通,热邪闭结肠胃仿承气微下之例。舌苔老黄带黑,干裂起刺示热结伤津、脉洪数为里实热盛。 【治疗】大承气汤合凉膈散加减: 组成:生大黄9、元明粉9、川朴5、枳实5、黄芩9、连翘9、山栀9、湿热结聚,发痉笑厥,去川朴、枳实、加生甘草3、鲜竹叶30片,鲜卢根2支去节。 对伤寒阳明腑证或湿热入胃,燥实内结都会引起神昏谵语,笑妄痉厥。治疗要急下存阴,决非芳香开窍而能奏效。

邪在络居多,而在阳明较少。如邪搏阳明,阳明太实,上冲心包神迷肢厥,甚至通体皆厥当从下法。惟伤寒下不嫌迟,必待化热屎燥,方可议下。 湿多嫌秽,蕴阻阳明症见识乱神秘,发痉撮空阳明之邪,仍假阳明为出路,亦宜凉膈撤热参合承气通降,热退则神识自清。温邪为阳明火必克金,故先犯飞,火性炎哈桑难得下行,若肺气肃降有权,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应及时濡润利导轻用蒌杏重用硝黄,但温病最易伤津,积朴应尽慎。 2.黄疸: 阳黄 1、热重于湿 【治法】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组成:茵陈蒿(12克)栀子(9克)大黄(9克) 2、湿重于热 【治法】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汤和连朴饮加减 组成:茵陈12、泽泻9、猪苓6、茯苓6、山栀6、木通6、白术6、山楂12、枳实9、甘草9、陈皮9、滑石6、姜6、枣6、灯心3. 3、急黄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减。 二、西医诊疗常规

肝衰竭的诊断

第三节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和步骤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和步骤:首先,确定有无慢性肝病史及临床表现;其次,注重发现肝病到肝性脑病出现所历时间的长短;最后,关注大量功能性肝细胞的丧失及由其所导致的多系统证候群。其示流程图见附图。 (一)临床诊断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1.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在两周内出现以下表现者。 (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频繁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和(或)腹水; (2)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μmol/L); (3)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 (4)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A型); (5)肝脏进行性缩小。 2.亚急性肝衰竭 急性起病,在15日至24周出现以上急性肝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3.慢性肝衰竭 是指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其主要诊断要点:(1)有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2)肝性脑病(C型);(3)血清总胆红素>51.3μmol/L, 白蛋白<30g/L;(4)有凝血功能障碍,PTA≤40%。 (二)辅助诊断 (1)总胆红素升高;(2) 白蛋白或前白蛋白明显下降;(3) AST/ALT比值>1;(4)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显著降低;(5)PTA<40%;(6)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值(BCAA/AAA)显著下降;(7)血氨水平明显升高;(8)血内毒素水平升高; (9)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体积进行性缩小;(10)血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 (三)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衰竭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严重降低,实施肝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

病毒感染与肝功能衰竭(文档版)

1.1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HAV是小RNA病毒.主要 经粪——口途径传播。人感染HAV,可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 床型感染。6岁以下儿童感染HAV后,70%为亚临床型感染; 大龄儿童和成人感染HAV后,70%以上为临床型感染。病死率为0.3%~0.6%;5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为1 .8%;慢性肝病 者感染HAV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性升高.。HAv感染大多表现为自限性、急性临床过程,单独HAV感染进展为急性肝衰竭的几率低(约0.1%~0.35%),但一印度医院报道的70例HAV感资的儿童中,l4例发展为急性肝衰竭.几率为 20%。调查解放军302医院1977例肝衰竭患者的病因未发砚单独HAV感染急性肝衰竭,发现5例HAV感染引起的肝衰竭皆为在慢性HBV感染基础上发生。有研究显示HAV感染进展为急性肝衰竭与HAV受体TIM1的基因多态性有关1.2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目前我国慢性HBV感染者 达9300万,HBV感染是我国引起肝衰竭的最主要病因。有研究显示,HBV感染在1977例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因中占87.25%。 1.3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HCV感染是欧美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目前世界范围内确诊为HCV感染

患者的人数达1.7亿,我国抗-HCV阳性率为3.2%,有近4千万感染者。HCV感染后一般临床症状较轻,引起急性肝衰竭少见,仅20%感染者表现为急性并呈自限性发病过程,而15%~80%发展为慢性感染,肝硬化、肝愛发生率也较高,约25%的慢性HCV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大多发展为以严重腹水、腹膜炎、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为特征的慢性肝衰竭。慢性HCV感染基础上发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少见。 1.4 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HDV是一个小型的、有缺陷的RNA病毒,只感染有HBV感染基础患者,全球超过1500万人感染。HDV虽一定程度上抑制HBV复制,但会加速病程进展为肝硬化和慢性肝衰竭。有研究报道在HBV 感染相关的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合并HDV感染者约占30% ,远远高于普通型乙型肝炎患者中HDV感染的阳性率,说明HDV/HBV感染发生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几率远远高于单独H BV感染者。 1.5戊型肝炎病毒(H EV)感染同HAV感染相似,HEV经消化道传播,大多呈自限性,孕妇、年老体弱者及慢性H BV 感染者感染HEV后易发展为肝衰竭,病死率也相对较高。孕妇感染HEV的预后比感染其他嗜肝病毒的预后差,我国上海地区孕妇感染HEV后的病死率为31%,印度北方地区病死率为39.1%。范振平等报道424例戊型肝炎患者中,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