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测常识部分复习技巧

行测常识部分复习技巧

行测常识部分复习技巧
行测常识部分复习技巧

行测常识部分复习技巧

一、从头到尾完整复习

常识部分,涉及的知识点广而杂,不知从何着手,就有可能放弃复习。对于常识部分的复习注意以下几个点:

首先,在之前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建议考生用平时的时间把常识部分所有科目的内容翻阅一遍,看完一遍并做相应的专项练习题,不要求过多,在冲刺阶段挑选一些典型有代表的题目来做,以保证题目原创性高,每个部分20-30道题即可,真正达到对所复习内容的巩固和理解的目的。

其次,真题及模拟训练。之前考生应该做了不少模拟题,这时考生应掌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更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掌握考查的重难点。这时反复做真题,在做真题的时候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同时配套做模拟题巩固提高。通过广泛的做题,锻炼自己的做题节奏及摸清真题的出题规律,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一一击破。

最后,临考试很近的时候,再把资料重新翻阅一遍,温故而知新。另外,再把之前做过的真题和模拟题拿出来看看,看作对的题为巩固知识点,看做错的题从而总结积累。考生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再次看书,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多重视一些重难点及考试的预测点。总之,在此阶段要调整好心态,不放弃看书,一直坚持到底。

二、备考方法

常识部分因为知识的庞杂,所以对具体内容还要掌握正确的备考复习方法,这样在复习时事半功倍。

1.多关注国情社情

所谓国情社情除了指中国的地理、历史、国家性质等内容外,还有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政策,考生应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一部分。

2.掌握各学科整体脉络

常识考查内容涵盖多个方面,知识点繁多,考生在做这部分的复习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对各学科的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提纲挈领的复习可更好的抓住各学科的精髓,不至于因小失大。有舍有得。

三、备考心态——沉着冷静

考生在备考时,要相信自己通过长时间的系统复习,知识水平肯定会有所进步,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会越来越熟练,备考心态要调整好,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在考试中一定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

相信成功。成功总是令人欣喜,收获好成绩无疑是最大的成功。成功不会突如其来,从天而降;而是脚踏实地,不断进取,大的成功,从来都是由以往小的成功铺就而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天的收获,可以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自信是唤醒成功的动机,可以赋予自己冷静的头脑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成功,让成功眷顾自己。

只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事情上来,至于考试结果则不必多想,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就足够了。做好每一天,持续下去,心态也会趋向平和。

遇到失意伤心事,多想有一个懂你的人来指点迷津,因他懂你,会以我心,换你心,站在你的位置上思虑,为你排优解难。

一个人,来这世间,必须懂得一些人情事理,才能不断成长。就像躬耕于陇亩的农人,必须懂得土地与种子的情怀,才能有所收获。

一个女子,一生所求,莫过于找到一个懂她的人,执手白头,相伴终老。

即使芦花暖鞋,菊花枕头,也觉温暖;即使粗食布衣,陋室简静,也觉舒适,一句“懂你”,叫人无怨无悔,愿以自己的一生来交付。

懂得是彼此的欣赏,是灵魂的轻唤,是惺惺相惜,是爱,是暖,是彼此的融化;是走一段很远的路,蓦然回首却发现,我依然在你的视线里;是回眸相视一笑的无言;是一条偏僻幽静的小路,不显山,不露水,路边长满你喜爱的花草,静默无语却馨香盈怀,而路的尽头,便是通达你心灵的小屋……

瑟瑟严冬,窗外雪飘,絮絮自语说了这多,你可懂我了吗?若你知晓,无需说话,只报一声心灵的轻叹,那,便是我的花开春暖。

你相不相信,人生有一种念想,不求奢华不求结果,不求你在我身边,只愿有一种陪伴暖在心灵,那,便是懂得。

有人懂得是一种幸福,懂得别人是一种襟怀,互为懂得是一种境界。

懂得,真好!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省考必看)

[经验]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大全(省考必看) 公务员考试中做行测题没有行测答题技巧是不行的,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每一道完完整整进行思考很难行得通,掌握一定技巧就很关键,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在公务员考试中,你就是王者。 今天为大家总结了公务员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常用答题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学运算 1.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 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 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选词填空 1. 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 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 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 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 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片段阅读 1. 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 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 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 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 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 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逻辑推理 1. 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 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 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 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 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7. 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图形推理 1. 图形本身变化不大考虑对称、旋转、平移、翻转等。 2. 图形本身变化较大考虑元素数量、叠加等。 3. 若图形复杂多变且出现怪图,重点考虑共性,如共同元素数量、位置关系等。 4. 空间型图形推理注意合理利用橡皮、小刀等工具模拟题干。 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数列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攻略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攻略 第一,无须“硬啃”法律常识 2007、2008两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的题目全部都是法律常识,使得本应该是最简单的一个模块难度大大提升,一时间考生难以适应,头疼不已。但在2009年,法律常识的比重大大减少,25道常识判断中只有7道法律题。从今年的大纲上来看,法律常识仍然不会作为考查重点,相比于去年的题量比重,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考生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翻教材看案例背法条,只需要对比较重要的一些法律部门有简略的了解即可。宪法行政法仍然可能是主要考查内容,最近一两年内新颁布的有重要影响的法律也应该是关注对象,比如《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七》等,考生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第二、热点时事不能放过 “回归”之后的常识判断,时事政治是不可缺少的一块,尤其是最近一两年、两三年之中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这些时事上至党中央国家政府,下至干部百姓,都普遍给予很高的关注,作为常识考查无可厚非。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就出现了与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神七飞船、CPI、金融危机等重大热点时事相关的考题。作为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2008年还出现了与改革开放有关的题,而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很有可能在这一点上设置题目。对于时政部分,考生其实没有必要刻意专门复习,完全可以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多接触新闻、报纸、网络等,了解国内的方针政策和国外的大事小情,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细节点滴重视积累 严格来说,“复习”二字并不适用于常识判断模块,因为除了法律常识尚算有迹可循外,常识题根本就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复习根本无从下手。因此,真正适用于常识判断备考的,应该是“积累”二字。这种积累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所接受到的知识都有可能派上用场,比如读过的某一本书、看过的某一条新闻、经历过的某一件事等等等等。同时,积累又绝对是一件欲速则不达的事情,考生切忌心浮气躁盲目求快,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常识也不是一夜间能够灌进脑袋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考生需要摆正心态,以平常心面对。 笔者曾经听到一个说法,常识判断只要做上一本“5000题”就可以轻松拿下。在笔者看来,这实在是荒谬至极的事情。首先,绝大多数考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上几千道题;其次,常识判断的整体分量不值得下这么大的力气,如果常识都要做上几千道题的话,那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岂不每一部分都要做上万道题?再次,常识判断可以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可考,即便考生能将《大英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什么》倒背如流,也未必能保证百分百的正确率,又何况区区的5000题。 第四、从真题中寻找方向 常识判断要不要做题,当然要,但绝不是什么“5000题”,而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虽然常识判断命题的规律性不比其它模块,但在历年真题中仍然有蛛丝马迹可寻。真题中考过的知识点,尤其是重复考过的知识点,说明重要程度较高,可能重复出现。试题的考查范围、考查形式,也都能从真题中找出一些端倪。尤其要反复强调的是,对于错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查缺补漏的功夫要下到。常识题原题重复的可能性较小,但同一种类型题考的方式会比较接近,比如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特殊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等。根据以往出题的规律,在积累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所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比长江还要长的河是:伏尔加河 被人们称作通天河的河流是:沱沱河

国考考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

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一)行文规则 1.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 行文规则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公文迅速而准确地传递,避免行文紊乱,防止公文“旅行”,而制定的控制行文数量、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的规定。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在于: (1)加强对文件传递过程的控制,使文件的行文方向正确、传递速度合理,保证文件能够准确、可靠、快捷、有效地到达目的地; (2)使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维护正常的行文秩序,防止行文紊乱;(3)精简公文,简化手续,提高机关行政管理的效率。 2. 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 (1)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根据机关各自的组织系统归属和职权范围决定的,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属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关系;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均属不相隶属关系。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公文传递的方向,即处于领导、指导地位的上级机关可以向被领导或被指导的下级机关主送下行文;而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应向上级领导、指导机关主送上行文;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公文传递路线的结构形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机关对外发文,应依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用多级行文的方式,即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只有在下列特殊情况下才能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由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因特殊情况越级行文时,一般应抄送越过的机关。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应采取直接行文的方式,即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而直接向对方机关制发公文。 (3)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机关对外发文,应正确选择主送机关。除普发性公文外,通常一件公文只选择一个主送机关,防止由于多头主送而贻误处理。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应将公文直接报送领导个人。 选择抄送机关时,应注意不要扩大抄送范围,但向下级机关的重要发文应同时抄报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答复;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公文内容涉及有关机关的职权范围需要征得配合时应向其抄送。如属下列情况则不得抄送:一是请示在上报同时不得向下级机关抄送;二是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得再向其他机关抄送;三是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机关一律不得抄送。 (4)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制发文件。行政机关不能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示、批准。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 (5)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因工作需要,可以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的名义联合行文,但联合行文的机关必须级别层次相同或相近。同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上级政府

2018安徽省考行测备考技巧:排列组合中的常用方法

推荐阅读: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安徽选调生考试网 在公务员笔试考试中,数量关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数量关系考察的知识点较多,也较为全面。而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对于排列组合题型的求解一直是难点。因此,我们必须要针对不同的排列组合题型特征,在有限的考试时间范围内快速选用恰当的求解方法予以解题。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向广大考生介绍求解排列组合常见题型中几种常用方法的运用。这几种常用方法分别是:优限法、捆绑法、插空法、间接法。 一、优限法 当题干中出现特定元素有绝对性位置限制的要求时,可以对其进行优先满足。以此作为解题突破口,再考虑其他元素的排列组合情况。 【例题1】有8人要在某学术报告会上作报告,其中张和李希望被安排在前三个作报告,王希望最后一个作报告,赵不希望在前三个作报告,其余4人没有要求。如果安排作报告顺序时要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则共有多少种可能的报告序列? A.441 B.484 C.529 D.576 【答案】D 【中公解析】此题中张、李、王、赵等四人都有绝对的位置要求,我们可以优先满足他们。张和李希望被安排在前三个,可以先排他们的顺序,为种排法;王希望最后一个,那最后一个位置就排给他,有1种排法;赵不希望在前三个,只能在中间四个位置中选一个,有种排法;其余4人在剩余的四个位置中随便排,有种排法。根据分步原理,所求总的报告序列数为。选D。 二、捆绑法 当题干中出现特定元素要求相邻时,我们可以采用捆绑法,将这些特定元素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考虑。

【例题2】某幼儿园的窗子前设有10个座位,想要分别摆放造型彼此不同的2个布娃娃,3只狗熊和5只小羊,并且要求同类的玩具相邻放置,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放方法? A.3580 B.7750 C.8640 D.11050 【答案】C 【中公解析】此题中明确要求同类的玩具相邻放置,则可以将三类不同的玩具分别捆绑在一起作为三个整体,对三个整体进行全排列,排列数为 ;其次对三类不同的玩具的内部进行相应的全排列,排列数分别为、、。所以摆放方法共有。选C。 三、插空法 当题干中出现特定元素要求不相邻时,我们可以采用插空法。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我们可以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要求不相邻的特定元素插入已排好元素的空隙中。 【例题3】小区内空着一排相邻的8个车位,现有4辆车随机停进车位,恰好没有连续空位的停车方式共有多少种? A.48 B.120 C.360 D.1440 【答案】B 【中公解析】要求没有连续空位,也就是说几个空位不相邻。先将停进车位的4辆车排好,有种排法;然后在4辆车之间形成的5个空当中选择4个空作为空车位,有种排法。则所求的停车方式共有种。选B。 四、间接法 某些排列组合问题中根据正面情况来进行考虑,会显得较为复杂,且运算量往往较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反面入手,即“正难则反”。

(完整版)行测解题技巧汇总

递推型: 1,0,1,1,2,( ),5 A+B=C 1+0=1 0+1=1 1+1=2 1+2=3 2+3=5 3,9,6,9,27,(),27 a.36 b.9 c.18 d.1/16 A*3=D 3*3=9 9*3=27 6*3=18 9*3=27 113,202,222,400,(440)a.400 b.555 c.518 d,628 (113-2)*2=222 (202-2)*2=400 (222-2)*2=440 4/3,0,4,8,(28) a.27 b.21 c.18 d.28 4/3+0=4/3 0+4=4 4+8=12 4/3*3=4,4*3=12 或者 3^-1+1 3^0-1 3^1+1 3^2-1 3^3+1=28 1,3,2,4,5,16,() a.50 b.86 c.75 d.71 1*3-1=2 3*2-2=4 2*4-3=5 4*5-4=16 5*16-5=75

3,2,3,7,18,(B) a.36 b.47 c.24 d.70 以第一个3为基数,分别乘以各项 2*3=3+3 3*3=2+7 7*3=3+18 18*3=7+47 或者: 3B=A+C 2,1,-2,-10,4,( ) A-40 B8 C-72 D-6 2*1-4 = -2 1*(-2)-8 = -10 (-2)*(-10)-16= 4 (-10)*4-32= -72 0,3,17,95,() A、119 B、239 C、479 D、599 1*1-1=0 2*2-1=3 3*6-1=17 4*24-1=95 5*120-1=599 1,2,6,24,120 分别乘以2,3,4,5 3,16,45,96,(175 ),288 1*3=3 2*8=16 3*15=45 4*24=96 5*(35)=(175) 6*48=288 3,8,15,24,(35),48 5 7 9 11 13 4,9,15,26,43,(71 ) 5,6,11,17,28 A+B=C 2,1,3,7,24,( 103 ) 2+1*1=3 1+3*2=7 3+7*3=24 7+24*4=103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篇一: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已经圆满落下帷幕,省级和地市的题型题量一致,仅有几个题不同。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对今年行测试卷的常识判断题进行了深度解读,总结出以下三大特点,帮助大家了解考情。 一、考查知识点常规,重点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有法律、外交、地理、经济、科技、人文常识等。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常规,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考生仔细阅读试题,利用基础的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二、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 历年国考常识判断部分都会考查人文知识,今年的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也会成为以后常识考查的一个趋势。可见,考生应该多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只有多积累,才能做对题。 如今年国考题中考到了和“金石丝竹”相关的诗句,“金石丝竹”指的是不同材质的乐器,题干问的是四个选项中哪句诗词和“竹”相关。做对此题,需要明确“金石丝竹”分别什么意思。“金”指的是金属乐器,比如铜制的编钟等,“石”指的是石制乐器,“丝”指的是弦乐器,比如琵琶、古筝等。“竹”一般指管乐器,比如说竹笛等。分析至此,考生就会比较轻松的选出答案。正确选项为“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三、题量不变,难度适中 今年的国考常识判断有20道题,与往年持平,内容涉及法律、外交、哲学、经济、地理、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跟往年相比,今年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比较适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今年国考的考查多是基础知识,法律考查的都是常见法律的重要知识点,不偏不难。其他部分的试题考查的知识多是中学时代的知识,或者只要仔细阅读试题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2.考察内容多与现实生活有关 从考试内容上来看,今年的考题多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考生只要平时多观察,多积累,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篇二: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中国古典文学汇总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从近三年的题目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直占有相当比重。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试从不同角度,对文学常识做出归纳,帮助诸位考生备考。

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蒙、猜答案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快速蒙、猜答案技巧 规律之一: 数学运算: 1 选项三奇数,一偶数,选偶数。相反选奇数。 2 选项有升有将,答案在中间项。 3 选项中整百整千的数字,往往是答案。 4 存在比例关系,3:4,答案要么3的倍数,要么4的倍数,要么7的倍数。 5 和差倍比与题干中的关系。 6 极值问题,最小往往选第二小,问最大,往往选第二大。 逻辑填空: 1 寻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 2 分析词语和句子的关系。不要分析选项和词语有什么关系 3 选择范围较大的,使用范围广的。 4 语义轻重,要么最重的,要么最轻的。 5 成语辨析时,选难懂的。 片段阅读 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6、如选项中有两项升华选项,选一级升华,而不选二级升华。 7、如选项中既有升华又有推论,选升华,不选推论。 8、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9、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规律之二: 1、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逻辑填空 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片段阅读 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逻辑 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7、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1、判断推理——快速定位,不纠结!(分值:约27分) 判断推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大概有40题,占题目总量的30%左右,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判断推理的难点在于阅读量信息量总体较大,我总结出来的解题技巧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定位所考题目类型及考点,依据考察点解题思路筛选答案,不纠结于各个选项。 (1)图形推理 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有些图形推理杂乱无法,毫无头绪,其实梳理归类,基本考点无外乎四类: ①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考元素平移、旋转或翻转; ②图形构成元素相似的,考叠加或遍历; ③图形构成元素看似凌乱的,考属性或数数; ④折纸盒和拆纸盒。 例题属于第一类,考查移动(位置变化)。图中只有两种元素,小圆圈和线段。小圆圈的移动规律很明显,每次都是逆时针移动两格。而线段的话,我们首先要想到它的旋转角度,但是这一题角度无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想到的是端点的移动,经过观察,线段端点(此题有两个端点,一个跟小圆相连,这里说的端点是指与小圆不想连的端点)是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故答案为D。 图形推理并不复杂,我们要牢记上面四个考察方向,分析规律,培养敏感 性。拿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分辨出它到底考察哪个方向,变化规律是怎样。 (2)定义判断 例题: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

例题是说明了瓿的定义,考查描述和图片的对应。我们抓住“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描述信息,并结合排除法。A、C均有颈,排除;D项不是广肩、大腹,排除,故答案为B。 做定义判断题,要找准关键词,对比选项,运用排除法,最优原则,选一个符合关键词最多的、相对最好的选项,无需过于纠结。 (3)类比推理 例题:左手:右手与()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黑色:白色 B、幸存者:遇难者 C、晴天:阴天 D、老人:孩子 例题中,正常人有两只手,除了左手就是右手,两个词是矛盾关系。A选项,除了黑色和白色还有黄色等等;C选项,除了阴天和晴天还有雨天等等;D选项,除了老人和孩子还有青年,这些都是反对关系。而B选项,事故中只有幸存者和遇难者,为矛盾关系,故答案为B. 做类比推理时,我们要知道它考察什么,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还是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成语结构、语义关系等,难点在于考察范围宽广,重点在于我们要快速定位考察要点,一击即中。 (4)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篇一: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 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 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 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 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 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 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等〗、《新唐书》〖宋 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行测备考技巧:估算法

行测备考技巧:估算法 资料分析题目一直是公务员考试里面的重点,分值较大,题目简单,但是资料分析也是令大部分人头疼的题目:数据繁多,计算复杂。而资料分析中的计算题绝大多数是不需要精算的,只要能够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所以,合理地运用计算技巧,对于提高计算速度、快速完成资料分析意义重大。在这里,华图教育公考专家给大家讲解三种常用到的速算技巧。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例1】1995年,我国总人口为1207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有10846万人,到了2005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3062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达到了12333万人。请问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几个百分点? A.0.46 B.2.84 C.4.27 D.6.84 【解析】:在做资料分析类题时,一定要牢固掌握某些统计术语以及这些量之间的一个计算关系,例如这道题涉及到的比重(比重=部分/整体),快速列出式子:12333/130628-10846/120778,通过观察前后两个分数,我们可以判定这两个分数差不多,都是0.09左右,所以我们可以估算出,他们的差距不会超过1,而看选项,只有A是小于1的,所以可以判定答案就是A。 通过这道题,华图教育想告诉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保有估算意识,如果不需要精确计算,而是简单的通过估算而快速确定选项的话,就可以大量的节省时间,这对于参加分秒必争的河北省考(90分钟125道题)的考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例2】2011年,某市东区流通部门创造的产值为861.67百万元,占东区GDP的9.4%,该市西区流通部门创造的产值为85.39百万元,占该区GDP总值的3.30%,请问,该市东区的GDP大概是西区的多少倍?(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备考.doc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备考 国考常识判断备考有个关键就是复习资料的选择,在近几年与考生的接触中发现,考生大多都是贪心的,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份资料,只要听说有用的,听说是押题的,听说是权威的,都想买回来看一看。这样做的结果是毫无备考思路,随便就让新出的资料打乱了自己的复习节奏,最后精力和钱花出去了大把,剩下的却是得分率依然不高。 人的精力真的是有限的,市面上的备考资料也永远是更新的,就算一直在更新,也有可能是涵盖不全的,譬如政治考点,一直都在与时俱进,但是资料都是要提前出的,不可能近一个月的时事政治出现在前几个月的资料里面,所以不能完全迷信复习资料。 建议考生一开始就选定一套复习书籍,将书上的方法都尽量学会,然后将市面上有的真题、模拟题等都买到手,下载一个靠谱点的刷题APP,以及几个可以了解最新发生事情的新闻软件或者评论软件。将这些都准备好后,会发现常识判断部分的资料就已经将整体复习时间占用的差不多了,所以千万不要听着广告宣传或者别人说这个好那个好,就立马下手买了拿回来看,一定要有所取舍。 这里肯定有人会问如何取舍?取舍的关键就在于自己的复习进度,如果这段时间知识点掌握地差不多了,但是题目还是做不对,那建议就再买些没有做过的题目回来做一做找找感觉。如果题目已经大部分都做得对了,那建议就在各种新闻APP上找热点,找近期的备考方向,比如新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啊,新取

得了什么科技成就啊,新提出了什么说法啊,诸如此类,希望大家能够每天抽出20分钟来专门看看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每天究竟都发生了些什么,再根据这些发生的事情来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出题人究竟会怎么考,是单纯考记忆还是拐个弯考理解,一定要有自己是出题人的意识,接触到新考点之后多想想怎么考才能考倒考生,不断地拓宽自己的思路。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梳理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梳理随着各地省考的结束,一年一度的国考备考也逐渐被各位考生提上日程,每一位考生都清楚国考常识相比于省考常识涉及范围更广,考察深度更深,难度也更大,因此在备考中各位考生的压力也就更大,因此想要行测成绩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提早储备常识内容,这样行测考试中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知识点一:时政常识 每年国考行测常识考察题目中,第一道题一般为时政常识,尤其2019年的考察比重偏大一共涉及到四道题目。但总体来看相对简单,2019年主要考查范畴为十九大报告以及有关扶贫政策的内容。因此建议各位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及时关注国家最新的政策发展以及关注国内重要会议,主要学习渠道可通过看新闻以及及时浏览有关新闻报道的APP等。 【试题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依法治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D。解析: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本题答案为D。 知识点二:地理常识 地理常识考查是国考常识考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副省级的考试占比更为突出,

在2019年的考查中重点考查了我国油料作物的分布以及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题目相对难度大,因此各位考生在地理常识备考中更应该从基础地理常识和一些典型地区开始着手准备,循序渐进方能会有更好的收获。 【试题展示】 下列地理分界限对应正确的是( )。 A.横断山脉——内流区和外流区 B.本初子午线——东半球和西半球 C.200毫米等降雨量线——农耕区和畜牧区 D.祁连山脉——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 【答案】D。解析: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基本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因此A项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o和东经160o,因此B项错误;农耕区和畜牧区接近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因此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知识点三:科技常识 科技常识在国考常识中考察比重比较大,也是比较容易的一部分,因此一直作为各位考生能够的分的题目而受到各位考生的注意,因此备考中应该给予这部分题目更多的备考时间,在2019年的国考常识中一共涉及三道题目,主要是涉及到钢铁、核磁共振以及静脉注射的经历的途径,考查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各位考生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积累更多的生活常识。 【试题展示】 关于核磁共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进行地下水探测

2018年国考行测技巧:常识判断各题型比重及复习重点

2018年国考行测技巧:常识判断各题型比重及复习重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常识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五个部分之一。与其他四个部分相比,常识判断有其起身的独特性。如果说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这四部分还可以系统归纳出各个知识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的话,那么常识判断这部分则显得并没有那么强的实战操作性。常识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公文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考察应试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但也因此常会让考生觉得无所适从。 从历年行测常识判断考题中,我们看到题目的数量一般在20—25道之间,用时约10十分钟,因而要求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用时短,包含的知识面广泛,考生答题的难度相应增大,但也并不意味着毫无办法。公考资料网从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近几年的试题,以政治、法律、科技、人文出现的频率最高,约各占25%,范围相对缩小,为考生在广泛的考查范围中找到了复习时的重点,以下就各科目的重点内容做简要分析。 政治部分的考查中,注重哲学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的结合,尤其是哲学基本原理如对立统一规律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而非死记硬背。 法律部分涉及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其中以根本大法宪法和法律热点行政法所占比重最高。对于法律常识部分,注意结合试题加强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注意对考试当年新颁法律法规及新修改的法条、规定的关注和理解。此外法律常识也常以案例的形式出现,解答案例题要注意捕捉题干中设定的情景,再看法律对这种性质的行为是如何规定的,从而得出答案。 人文和科技在去年的常识判断中增加了比重,两部分总共约占50%。其中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学知识,但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版图幅员广阔,这就为考试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科技部分的考查也会让考生觉得无章可循。其实我们在综合分析历年考题

2020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2020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1.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 商品价值与价值量 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4.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内在的矛盾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其它矛盾的根源;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 货币

行测备考资料

行测备考资料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2020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难度较往年持平

2020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难度较往年持平 2017年4月22日的联考常识部分,考生反映题目难度较去年持平,没有考核时政热点,估计是规避教育机构的押题行为。据分析,从考查内容来看,常识部分共考查了20题,涉及历史、经济、法律、管理、科技、人文等综合基础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基础知识 的掌握程度。其中,政治和经济部分没有出题、哲学1道、法律2道、历史2道、文学3道、地理2道、人文2道科技8道。相对去年,科技增加了1道。 整体上难度与去年持平,如科技部分: 【例题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湿土包裹保存新鲜土豆 B.用铝制器皿泡制老醋花生 C.用铁罐存放冷却的浓硫酸 D.用顶部带气孔的玻璃坛制作泡菜 【模块】常识判断 【难度】较易 【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活常识 【答案】C 【解析】A选项用湿土包裹保存新鲜土豆,容易使土豆发芽,而 发芽的土豆容易使人中毒。做法错误。 B选项用铝制器皿泡制老醋花生,而铝易和酸性物质发生反应。 做法错误。 C选项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把铁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 物薄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做法正确。

D选项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生长、产酸,从而制造出酸脆的泡菜。乳酸菌生长不能有氧气的存在,所以要密封泡菜坛,隔绝空气。而其他大部分杂菌(细菌、酵母等),需要在有氧气(空气)的环境中 生长,所以密封泡菜坛,隔绝空气,能防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所以不能用带气孔的器皿。 【例题2】下列诗句体现了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A.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B.花到岭南无月令,撞水撞粉透性灵 C.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D.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模块】常识判断 【难度】较易 【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答案】B 【解析】花到岭南无月令体现了岭南气候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选项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体现了事物与人的影响; C选项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体现的是环境对人物 心情的影响; D选项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体现的是以闹衬寂, 环境孤寂。 所以选B。 从上述两道题看,对于科技的考查范围基本处于生活常识和生物医学范畴内,难度整体适中,个别题目难度较高。由于没有考核时政、政治和经济部分,所以也增加了对文学部分考题的数量。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多次相遇”解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多次相遇”解题技巧 “多次相遇”问题有直线型和环型两种类型。相对来讲,直线型更加复杂。环型只是单纯的周期问题。现在我们分开一一进行讲解。首先,来看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 一、直线型 直线型多次相遇问题宏观上分“两岸型”和“单岸型”两种。“两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单岸型”是指甲、乙两人从路的一端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现在分开向大家一一介绍: (一)两岸型 两岸型甲、乙两人相遇分两种情况,可以是迎面碰头相遇,也可以是背面追及相遇。题干如果没有明确说明是哪种相遇,考生对两种情况均应做出思考。 1、迎面相遇: 如下图,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迎面相遇在a处,(为清楚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将两人的路线分开画出)则共走了1个全程,到达对岸b后两人转向第二次迎面相遇在c处,共走了3个全程(把甲的bc挪到下边乙处),则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走过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之后的每次相遇都多走了2个全程。所以第三次相遇共走了5个全程,依次类推得出:第n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和为(2n-1)s(s为全程,下同)。 ※注:第二次相遇多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分开看每个人都是2倍关系,经常可以用这个“2倍关系”解题。即对于甲和乙而言从a到c走过的路程是从起点到a的2倍。 2、背面相遇 与迎面相遇类似,背面相遇同样是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下图,此时可假设全程为4份,甲1分钟走1份,乙1分钟走5份。则第一次背面相遇在a处。第3

分钟,甲走3份,乙走15份,两人在c处第二次背面相遇。我们可以观察,第一次背面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差是1个全程,第二次背面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差为3个全程。同样第二次相遇多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的2倍,单看每个人多走的路程也是第一次的2倍。依次类推,得:第n次背面追及相遇两人的路程差为(2n-1)s。 (二)单岸型 单岸型是两人同时从一端出发,与两岸型相似,单岸型也有迎面碰头相遇和背面追及相遇两种情况。 1、迎面相遇: 如下图,甲、乙两人同时从A端出发,假设全程为3份,甲每分钟走2份,乙每分钟走4份,则甲乙第一次迎面相遇在a处,此时甲走了2份,乙走了4份,共走2个全程。再过1分钟,甲共走了4份,乙共走了8份,在b处迎面第二次相遇,共走4个全程,则从a处相遇到b处两人共走了两个全程,与第一次相遇时的路程和相同,依次类推,每次迎面相遇多走2个全程,可得出:当第n次迎面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2ns,每次相遇用的时间相同。 2、背面相遇 与迎面相遇相似,假设全程为3份,甲每分钟走1份,乙每分钟走7份,则第一次背面相遇在a处,2分钟后甲走了2份,乙走了14份,两人在b处背面相遇。由图,第一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差为2S,第二次相遇两人走的路程差为4S,依次类推,每次相遇,两人多走的路程差均为2s,可以得出:当第n次背面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差为2ns,每次相遇用的时间相同。 “直线型”总结(熟记) ①两岸型: 第n次迎面相遇,两人的路程和是(2n-1)S。 第n次背面相遇,两人的路程差是(2n-1)S。 ②单岸型: 第n次迎面相遇,两人的路程和为2ns,每次相遇用的时间相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