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作报告之贵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工作报告之贵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贵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篇一: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黟县地域文化调查

——《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及过程

我主要对黟县的风俗进行了调查,一方面我从小在黟县长大对黟县的一本风俗比较了解,也切身体会了很多。另一方面,黟县有着世界闻名的西递宏村古名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和风俗。所以我主要对以下的内容进行了调查:

(1)黟县的方言

(2)黟县的传统节日

(3)黟县建筑

以上的内容是有些是通过访问当地居民,尤其是年长的一些的居民进行口述了解,有些是通过走访当地的特色村落和古名居以及当地的商店进行调查的,有些是自己从小感受到的,另外还有就是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获得的。

二、特点介绍

(1)黟县的方言

黟县方言具有很多特色。一种是,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原句的意思。诸如:黟县方言管太阳叫“热头”,月亮叫“月光”;晚上为“夜高”,睡觉说“困搞”;黎明为“蒙蒙光”等。再如吃早饭,我们叫吃“天光”,吃稀饭我们叫吃度(du去声),吃中饭叫吃“点心”或“钟点”,吃晚饭叫吃“老昏”。

而另一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外人根本不知原句的意思,因为音译后的与原句意思,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如黟县方言把挨骂,说成是“驮段”;称撒娇为“为奇”;称少见为“奇数”;称正中下怀为“倒板一十六”。

黟县方言的另一特色是,保留浓郁的古文化特色。诸如:黟县方言把妇女称为“老孺”,而“孺”是明、清时期,对妇人的尊称;而把打扰了、谢谢,说成了“聒噪了”,而“聒噪”是宋、元时打招呼的习惯用语;还有,黟县方言把窗子称作“槛”,把腌菜称着“盐齑”。这种带有古文化色彩的语言,曾使许多外人处于尴尬境地。传闻,一位黟县人因外地朋友仓促来访,准备出门张罗酒菜时,被朋友一把拉住,坚持只须家常便饭就行。主人解释说,不巧家中没别的菜,只

有“盐齑”,客人听说大为高兴,连声说道:“嘿,有?腌鸡?还不行吗?,不瞒你说,我平生最爱吃?腌鸡?。”谁知上菜时,主人端出了

一碗腌菜,客人顿时感到受到了捉弄。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他才

从别人那里了解到,黟县人就是这么文诌诌地把腌菜称着“盐齑”,

让人听成是“腌鸡”,造成诸多误会。

黟县方言还有一种特色是,同一语言,由于发音的微弱变化,使别

人能准确领悟到你所言的物体大小、高低。诸如,山、屋、路、刀、碗、盘、桌、凳等等,道地的黟县人,完全能从别人的发音判断出

它的体积、容积。这种发音的些微变化,很难使用拼音来注解,只

有亲耳聆听,才能加以区别。

黟县方言还能举出一些特色。比如:一些动物的名称是根据其声音

来确定,黟县人把蝉叫成“嗯知”,纺织娘叫成“蜡箭”;而一些动作

名称又是根据其形象来加以创造。比如,黟

县方言中把打哈欠称之为“卖花也”,是因为打哈欠时的口型,像是

在喊“卖花也”。

(2)黟县的传统节日黟县的节日也是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惯的。

下面选讲了了几个重要的节日和我们家乡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我们称之为“过年”。除夕那天人们会早上去

祖坟祭拜,表示一年结束了向祖先汇报这一年的情况,并且祈福来

年好运。下午大家很早就贴好春联,然后鸣鞭再吃年夜饭,年夜饭

一定会有道菜——鱼,并且不能把它吃完,尤其是留着鱼头和鱼尾

表示“年年有余”。吃完晚饭人们换上新的衣裳出去窜门,小孩子去

拜访长辈并且会收到“压岁钱”。然后回来守岁,现在很多人是边看

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也有玩游戏等活动。零时,由男子开门鸣爆

焚香,敬拜四方神明,叫作“出行”。早起,先烧香焚纸敬拜祖宗容像,后吃“锡格子茶”。

“锡格子茶”,是黟县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的早茶民俗。“锡格子茶制

作技艺”如今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格”是装茶

点的锡器工艺品,大年初一见“锡”就是见“喜”,有皆大欢喜之意。

古往今来的黟县人家,欢度了除夕,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儿,就是享

受“锡格子茶”。焕然一新的家人们互相拱手作揖、祝贺新禧之后,

便按照辈分围坐在厅堂中央八仙桌旁。八仙桌正中间,则高高矗立

着一只圆圆的、扁扁的、周边雕有花纹的、层层叠加的塔形锡器工

艺品,一般由一底、一盖、一提篮以及中间的四层组成,这就是那

类似果盘的“锡格”,寓意为“步步高、年年高”。将锡格从塔形样式

除去提篮、掀盖、去底再将中间四层分别搁置于桌上之后,你会发现,那四层里边分别摆放着黟县的地方特产茶点千张酥、寸金糖、

芝麻糖(我们称之为“麻片糖”)和花生(或花生糖)。这些茶点都

是当地人家进入腊月之后自己用土法制作或自产的,各自寓意为:

多片酥糖、多层叠加、外边有五彩色纸包裹的“千张酥”——步步高;外形既像金条又似元宝的夹心糕店“寸金糖”——吞金进银,招财进宝;黑、白芝麻打制的片状糖“芝麻糖”——节节高;花生或花生糖——生男生女、儿女双全。就着早茶品过茶点之后,就有一盘热气

腾腾的五香茶叶鸡蛋端上桌子,一般每人必须吃两只茶叶蛋,寓意

为“成双成对、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特地再上来一小碟又细又白

的绵白糖,拿剥开的茶叶蛋蘸上吃,寓意“甜甜蜜蜜、好事成双”。

吃过茶叶蛋之后,人们便一个个高高兴兴地相继离席,那四层锡格

又被添加满糕点,连同底座和顶盖依次叠加成塔形,置于收拾干净

的八仙桌上。至此,“锡格子茶”就宣布结束,“大拜年”、“走亲戚”、“访友朋”、“看大戏”等欢度春节的帷幕便正式拉开。从此,在直到

元月十五元宵节为止的整个春节期间,每逢家中来了拜年的客人,

主人家都必须以此“锡格子茶”习俗招待来宾。如此“茶俗奇葩”沿袭

至今。

我们家以前这些糕点都是自己制作的,后来渐渐的变成买现成品了。我的外婆家现在仍然在用“锡格”,也有很多人不用这种锡格了而是

改用了塑料制作的类似于锡格的乘物盒子。而且现在里面装的吃的

不仅仅是当地的特产,还添加了很多其他产品,但都是取其吉祥之意。

清明节这天,家家都要带上祭品登山扫墓,祭祀已故亲人,将坟地

杂草清除并培土,整修坟包,然后插上纸钱(纸剪的钱串),俗称“挂钱”。大部分的“钱”都是自己家剪的,现在也有很多的直接购买。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家家会在门上插上艾叶,挂菖蒲用以驱邪。

有些人家仍然保留着喝黄酒的习惯,小孩子挂蒜头在胸前??但是这

些习俗现在渐渐的淡化了。

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又名中元节,家家会上祖坟祭拜祖先,但

是不会跟清明节一样扫墓培土之类的,只是简简单单的“挂钱”而已。中秋节现在只是保留了家家聚餐、吃月饼、赏月的习俗而已。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人们早上吃“腊八粥”,腊八粥跟现在的八

宝粥有着类似的感觉,各家所放的原料不一样,但是基本上花生、

豆腐、桂圆等各家都会放的。传说是托灶神爷在上天向玉帝奏本时,

要说地上人家的清贫、节俭,俾求苍天明年赐福,给予一个丰收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全面打扫,俗称“扫尘”。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小年”是给逝去的祖先过的,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祖坟鸣鞭,“挂钱”,烧纸??让祖先们在

底下过年。有当地的老奶奶们说只有让祖先们过完年我们在可以过

好春节的。

(3)黟县建筑

徽派建筑主要是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黟县的古名

居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其中宏村、西递、屏山和关麓就保留着

多数古名居且宏村和西递已经申请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黟县古名居建筑其主要的特征有两个,一是“讲究风水”,二是“注重

雕饰”。一般而言古村落的选址是非常讲究的,不仅要按照中国传统

的五行学说周密的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通常村落的选址都是依山傍水的,以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

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散列于山麓或丛林之中,浓绿和黑白

相互映衬,山和水相互辉映。古民居的外观造型也颇具特色,除了

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外,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

墙檐收顶,并且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步低落的形式,节省了材料,

又有防火的功能,故又称为“防火墙”。

“天井”也是黟县古名居或者徽派建筑的一个建筑形式,几乎每一幢

的古居民住宅都有天井。天井使得室内光线充足,而且通风降湿,

天井的两侧建有廊房,通常还会修有排水的水沟,使室内居民宅与

外部的水系统联系在一起。宏村村落就是一个用内部活水来贯通全

村的村落,当然这个活水是后来人工建成的,并不是天然的。村中

每一家的水都会联系在一起并且流过南湖和半月湖。走在任何一个

角落都可以听到水流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对于民居的雕饰,有砖雕、木雕、石雕三雕。像木质的廊房等的窗

户和门上一般都会雕有饰品,且都是取材于自然之景物如荷花、梅

花竹子、石头、人物等等之类。而府宅大门则一般都会用石雕砖雕

在门上方装饰以显示这户人家的社会地位。黟县的建筑除了典型的

古名居之外还有就是牌坊。但是现在保留下来的相对比较少,其中

宏村和西递都有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

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黟县的商人在外经商获得财富之后都

会回来修建牌坊来显赫自己的殷实财富。

祠堂和石塔也是黟县建筑的一个类型,都是各具特色的。其中有云门塔、尚德堂、笃敬堂等等。

三、个人意见

黟县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她的民俗特点既有中国民俗文化的共性,

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黟县的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美丽,人文气息浓厚,方言独特具有研究意义。我们需要对这样的文化传承做出相应的措施,不能让太多的现代化侵蚀百花般的中国村落文化。【篇二:关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文化的传承情况的

调研报告】

关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文化传承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榕江县八开乡亚类村为例

张兴明* 陈轶豪

【摘要】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农村人进城务工变得越来越频繁。近年来,随着亚类村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能唱苗歌、吹芦笙、跳芦笙舞以及制作苗族服饰、手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少;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农村年轻人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加之主流文化的冲击,苗族人逐渐被“汉化”,就更没有人愿意去学习和传承苗族的传统文化。因此,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在我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当地政府也对此积极采取命名传承人、争取国家文化传承资金补贴等方式鼓励村民们对苗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但效果并不明显。为此,我们根据我村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等方面通过登门拜访和村头访谈的形式就我村对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情况展开调查,发现我村在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存在的问题,并对苗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字】苗族文化保护传承问题建议

* 张兴明:男,苗族,1995年生,贵州黔东南人,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交通运输专业2013-2班,电话:187 **** ****,电子邮件:* 陈轶豪:男,汉族,1995年生,上海人,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交通运输专业2013-2 班,电话:134 **** ****,电子邮件:

一、调研背景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少数民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要实现各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

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

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亚类村来说尤其重要。(一)亚类村概况

亚类村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八开乡,

分布在八开乡最高的山——九华山的半山腰上,地理条件非常

差,直到2004年村里才通公路。全村共辖4个村民小组,分别

有四个自然寨,218户,937人,其中中共党员26人,全村区域

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森林覆盖率高达88%。主要居住

着苗族和水族两大少数民族以

及少数侗族和汉族等,其中苗族占60% 以上,这里的群众思想

文化素质较低,经济意识较差,人民生活水平较为落后,经济来

源主要靠传统的种养殖业,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800元,人民经济

情况极其困难。(二)亚类村苗族文化传承的现状

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

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

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

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

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

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

内心是否产生一片恐慌和一丝遗憾?

亚类村也渐渐地朝着这种不容乐观的方向发展着,这是我们所不希

望看到的。从我村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经济上发展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村风也更加文明淳朴??但伴随着

这些发展,我们原来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和苗族技艺等却不经意

间从我们的生活中渐渐消失了。村里一幢幢新盖了房子都砌上了水

泥墙,原来代表着苗家人独特建筑的吊脚楼越来越少;以前,村里

的苗族传统节日很多,吃新节、姊妹节、芦笙节等等节日热闹非凡,村民们聚在一起唱苗歌、吹芦笙、跳芦笙舞、斗牛以及举行一些祭

拜仪式,但是近几年,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能够继承这些苗族

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不再有年轻人愿意学苗歌、吹芦笙、跳芦

笙舞等,至于继承传统苗族服装和工艺制作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甚

至有些已经失传;我村当地苗族的欢庆节日举办的次数也逐渐减少,

有的节日甚至都不举办了,村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

以及一些妇女,村子变得越发冷清。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兵家常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于一个村庄、一个民族来说,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这个民族才能得到更

好的发展。我们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观察、村头访谈以及登门拜访

等方式,根据村里老人的讲述以及我们的调查结果,找出我亚类村

现在苗族人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传统节日欢庆的方式等与以

前存在的不同,发现我村在苗族文化保护和继承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关意见和看法,旨在改善我村苗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状,

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通过调研,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我们可

以深入社会或农村,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课题

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一些基本的调研方法和技巧,同时,也

可以锻炼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团队协作和自我动手等各方面

的能力。

三、亚类村苗族文化传承情况调查结果

(一)苗族语言

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

的语言,苗语是苗族同胞的母语,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点,加上各个地方生活习性的差异,苗族分为不同的系别,分为黑苗、红苗、白苗、短裙苗和长裙苗等,因此,苗语也有

很强的地域性,各个区域之间的苗语有较大的差别。

亚类村的苗族属于黑苗,其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组苗族语支,

亚类村主要有苗、水两个民族,苗语是我村苗族同胞沟通交流主要

的甚至可以说唯一的语言,除了学生上课用汉语教学外(大多为方

言教学),村里苗族同胞都是用苗语交流。让我们高兴的是,在访

谈中村民告诉我们,村里每个人都能说一口流畅的苗语,显然苗语

对亚类村苗族同胞来说早已根深蒂固,有的老年人甚至听不懂也不

会说当地的方言,更不用说普通话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渐

改善,一些家长也会在孩子刚学会说话时教他们说苗语的同时也教

他们汉语。这些家长说:“孩子一旦上学了,就得接受汉语教学,教

孩子说汉语也是为了他们上学时能更快地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不至

于听不懂汉语而拖学习后腿。”但是,我们也产生了一丝担忧,万一

越来越多父母从小偏重于孩子的汉语教受而忽略了苗语,那久而久之,我村的苗语会不会面临灭绝的可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二)芦笙及芦笙舞

芦笙作为苗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它对苗族人

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苗族同胞对芦笙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芦笙

舞是伴随着芦笙吹奏出来的乐声而有节奏性地舞动的一种舞蹈,有

很强的表演性,是苗族人民欢庆的最普遍的方式。

苗族芦笙一般由外径2cm左右的竹杆装上能够振动发声的铁片再装

入一个吹奏管里制作而成,一般分为四杆型、六杆型、十二杆型,

甚至更多,常见的有六杆型(没有fa音),

用于吹奏时按住使每根发出不同于其他的音调。一副芦笙一般有四

个大小不同的型号,

随着芦笙型号的增大,芦笙的声调也逐渐低

沉。苗族芦笙舞分为斗牛芦笙舞和歌塘芦笙

舞(当地叫做踩歌塘)两类,斗牛芦笙舞一没有女生伴舞,芦笙声

响亮而高亢悠扬。踩

村里人都说以前的芦笙节是村子里最热闹的节日了,这天,村里男

女老少都穿着盛装聚在一起看斗牛、跳芦

笙舞,但是遗憾的是,随着外出打工的人的增多,村里

能熟练吹奏芦笙、跳芦笙舞的人越来越少,因此芦笙节

也好久没举办了,只有过年的时候会跳一会儿芦笙舞,但是参加的

人越来越少了。“以前,在农闲时节只要遇上学生周末或放寒暑假,

我们就来教他们学习吹芦笙,

但是现在没人想学了,很多学生也都寄宿在学校,没机会学,芦笙

的传承越来越困难咯。”村里的芦笙师傅王发庆如是说。我们在访问

过程中也发现,其实还是有一些年轻人有学习芦笙的渴望的,但是

由于常年外出打工,回家了也很难找到机会和师傅手把手学习,加

上吹芦笙需要很大的肺活量、灵活的手指和一定的吹奏技巧,学习

起来也不见得容易,因而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地愿意学习吹芦笙,会

吹芦笙的人少了,芦笙节跳芦笙舞也就很难进行了。

(三)苗族民歌

如果说苗语是苗族同胞之间交流的直接方式,那么苗族民歌就是人

们表达内心理想与美好祝愿、男女传情达意的最好的途径。亚类村

苗族民歌历史也很悠久,主要分为苗歌大小调、情歌对唱和祝酒歌

三大类。

大小调主要是一些人们表达愿望、讲述古老故事的歌曲,起调属于

小调,歌曲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叙述的中心属于大调。大小调的曲调

往往比较高亢,歌词的内容比较固定,有独唱和对唱两种类别,独

唱一般偏向叙事纪实,对唱一般偏向于表达互相之间的祝福等。情

歌对唱顾名思义就是男女之间传情达意、互相表达爱慕之意的歌,

一般曲调比较悠扬,听起来有些伤感,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可改动性,歌词大意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任由自己改编。祝酒歌当然就是在

酒桌上相互之间敬酒时唱的歌,歌词往往比较风趣幽默,略有互相

调侃之意,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祝福的歌曲。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亚类村的苗族民歌传承情况不容乐观。村里

82岁的歌师潘云岩告诉我们:“现在年轻人都出去了,学苗歌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晚上总是有很多的孩子主动来我家请我教他们唱苗歌,现在不要说主动来学,连叫他们听他们都不愿意听了。”从村头

的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年长的老人家大都是会唱苗歌的,为人父母

的中年人也或多或少听得懂也会唱一些情歌和祝酒歌,但是到了我

们这一代,会唱苗歌的人几乎没有了。14岁的韦通胜这样说:“苗歌既难学又不好听,流行歌曲好听又易学,我更愿意学流行歌曲,而

且在学校没人唱也没人教,也没有人想学。”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我村

苗族民歌的传承情况是一代比一代差,没人学、不愿意学成了苗歌

无法传唱下去的主要原因。

(三)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是苗族人民外在美的体现。苗族妇女不仅善良漂亮,

还心灵手巧,双手能制作出精美漂亮的服饰,苗族服装的制作工艺

苗族服装分为男装和女装,均有便装和盛装。便装主要是平时

劳作时穿的,比较方便,我村苗族妇女的传统便装一般都是黑色,

现在都是蓝色;盛装主要是在欢庆节日或者重要的日子才穿的,由

于银饰较多较重,穿的起来不是特别方便。在亚类村,一身齐全的

传统苗族女装服饰包括头饰、上衣、苗裙、围兜、裹腿布和绣花鞋。头饰是先将银条淬火软化在打造成各种花鸟等形状,再组装插戴于

头上;我村传统的苗族上衣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首先是蜡染,先将

一种植物在桶内用水浸泡一周左右,再用适

量石膏与浸液反应后静置沉淀,用同样的方法制出足够多的沉

淀物,其次将棉线纺织成的白布浸入沉淀物中染色,一段时间

后捞出漂洗晾干,如此重复使其定色,当染成深黑色时将晾干

的布匹置于敲布石上捶打让布匹光滑,最后裁缝成底装,完成

后用不同颜色的线刺绣出鲜艳的图案花纹,有的还配上银饰,

如此便做成了上衣;围兜用于固定上衣的下摆,苗裙和裹腿布均是

统一的黑色,绣花鞋各种花鸟形状的刺绣图案更是繁琐复杂了。

亚类村的妇女平时为了方便劳作都穿的是蓝色便装,现在的便装都

是从街上购买布料缝制而成的,只有盛装仍然沿用传统制法。遗憾

的是,由于制作繁琐加上不方便劳作,亚类村男子均已不穿苗服了,只有少数人家里仍收藏有一两件苗族男装,庆幸的是大多数家庭都

备有一件女盛装,有女儿的家庭更是有两件以上,但绣花鞋由于制

作复杂现已渐渐减少了,甚至已经没有了,穿苗服的年轻人也越来

越少,如此下去,亚类村苗族服饰的传承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制作

出这样精美服饰的技术也将会面临失传的可能了。

四、亚类村苗族文化传承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流文化的冲击

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地处贵州偏远地区的亚类村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

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

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

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的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

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

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

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

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

入现代化,使之并非我愿地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必然为之

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

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

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

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

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

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

了人们的行为。

(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村由于生源较少,再加上师资力量极其匮乏(村里只有一个老师),因此村里只

有两个年级,三年级及以上必须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就读,学生因为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因此家庭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

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

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

重要原因。

(四)新生代年轻人的兴趣使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我村年轻人学习和继承苗族文化

的一大动力,但是随着年轻人逐渐接触到主流文化,兴趣有所转移,年轻的一辈学习苗族技艺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淡,年轻人更喜欢听流

行歌曲而不是苗歌,更愿意去学习流行乐器和现代舞蹈而不愿学吹

苗族芦笙和跳芦笙舞,人们嫌苗族服饰制作太过繁琐复杂,有的人

甚至觉得它不好看、银饰穿戴起来太过笨重、不够舒适方便等原因,便对苗族服饰失去了兴趣。因此,对苗族文化没有兴趣也成为了我

村苗族文化传承的一大障碍。

五、促进亚类村苗族文化传承的建议

(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及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费孝通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

活在一定文化历史

【篇三: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2)】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家乡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是我们

思念亲人的地标,它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它的繁荣需要我

们共同打造,进行家乡文化资源调查旨在为家乡的文化产业的发展

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调查目的

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地方。家乡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发展

也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

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更加和谐,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

有必要为家乡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进行

了此项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内所有文化资源

2、资料收集方法:走访绥阳县文化局,绥阳县政府办公室,实地考察后水湖旅游景区、水晶温泉、宽阔水原始森林景区等,网上收集绥阳县内各地区文化资料

三、调查内容

1、绥阳概况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隶属遵义市管辖。全县南北长75多公里,东西宽56多公里,国土总面积2566多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 1.45%。2010年末总人口53.5万人,面积2566

平方公里,全县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6公里。下辖12个镇和3个乡,117个村居,是一个正在遵义中部率先崛起的新型城市。绥阳县平均海拔866米。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160毫米,全年无霜期283天,年日照时数1114.2小时。绥阳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28.7%,荒山草坡300万亩,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硫铁、钾、铅锌、石膏矿、瓷土矿等几十种,5.06

亿吨煤炭等矿产;同时还盛产天麻、杜仲、金银花等650余种中药材,有以“绿色宝石”著称且浴,四季不竭,

水质清澈透明的天然温泉,有神秘深幽的中国第一洞的国家地质公园——双河溶洞,

还有贵州省人工第二大湖——后水湖

绥阳物产丰富,素有“黔北粮仓”之称,境内有4个万亩大坝,10个五千亩大坝,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示范县”、“中国辣椒之乡”,“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点蔬菜生产合格县”、“全国绿色果菜之乡”。2007年已建成8万亩优质烤烟、15万亩辣椒、8万亩蔬菜、6.25万亩药业(金银花4万亩、黄栀子2万亩、葛根0.25万亩)、10万亩优质玉米、18万亩

优质稻、23万亩油菜、4万亩方竹等八大产业基地,绥阳“朝天椒”被列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远销中国内外;绥阳银丝空心面以手工精

制而成,为清乾隆年间贡品,1989年获全国首届博览会“银质奖”,还有高级烹调油、方竹笋、蕨苔、金银花、杜仲等一批土特产品、中药材深受消费者青睐。

2、自然资源

等几十种,其中煤炭储量达5.06亿吨

水资源:绥阳县水能蕴藏量达8万千瓦。 3、诗乡文化

绥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诗歌创作源远流长。东汉时,文学家尹珍在

这里设馆讲学十三年。自隋唐到晚清,先后涌现出了一百多位有名

的诗人,作为唐代古播州所在地的绥阳,是黔北文化中心, 县境内留有众多与诗有关的古迹,城西的“陈子昂祠堂”和“白氏庙”,均为其后人

所建。旺草镇的“怀白堂”,传说为李白流放夜郎时的寓所,“太白镇”亦

与李太白之名有关。大溪源中的“儒溪书院”(原名“柳公书院”),据传也是柳宗元在播州任职时所建。当代,诗乡走出了廖公弦、李发模、

祝焘、杜兴成等著名诗人、画家、音乐家,境内氛围浓厚,活跃着

大批文学艺术爱好者,他们吟唱、描绘绥阳县的山水风

情、社会发展,出版了以诗歌为主的各类专著70多套,发表文艺作

品1万多件,有些作品被译成英、法、俄、意等文学作品介绍到国外。

赛。作曲家杜兴成也拿出稿费设立了杜兴成文艺奖,重奖诗乡文艺

人才。诗人艺术家中,也兴起了十分浓厚的传帮带之风,教出了一

大批青少年文艺人才。

绥阳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从东汉时期的尹珍在旺草

设讲学堂到宋代改变世界历史进程、挽救欧洲文明的绥阳人冉琎、

冉璞兄弟,留下千古佳话,贺龙元帅驻军郑场、游览卧龙寺,使绥

阳革命老区引以为豪,在当代又涌现了廖公弦、李发模等著名诗人,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名作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文艺作品2万

余件,出版各种文艺著作100多部。

绥阳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诗歌创作渊源流长。绥阳是“全

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诗乡”“中国布谷鸟之乡”。省级科技先进县、

省级文化先进县,贵州省“治安模范县”等称号。

4、旅游文化

2012年1--10月,全县接待游客475.4万人,实现旅游收入41.3亿元。

神仙洞:神仙洞系绥阳明清时期“外八景”之一,雅号“碧霄古洞”。

位于望霭山麓,距县城3公里。神仙洞为喀斯特溶洞,洞口钟乳石

幔如巨大的屏幕,上有盘龙升天、鳄鱼入海,宝莲灯等造型。洞口

下方的岩壁上,有一长约十丈的石槽,槽内光滑如遛,宛若巨蟒梭

出的槽痕。石槽底端,有一口石锅,锅内的水,永不干枯,也不会

溢出来。洞底是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大厅,中有暗河穿流。千姿百态

的钟乳石密布洞内,牛马、狮虎、孔雀、麒麟等动物造型惟妙惟肖;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