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PT LXL 2010导游词

PT LXL 2010导游词

平潭概况

亲爱的游客朋友欢迎您到平潭旅游观光!我是导游***,下面请让我为您介绍平潭的基本概况。

平潭古称海坛,俗称“海山”,别名“东岚”,简称“岚”。秦汉时属闽中郡、会稽郡、侯官都尉,晋时属晋安郡原丰县,隋时属闽县,唐时属长乐县、万安县,五代以后属福清县。清嘉庆三年(1798年)二月改设平潭厅,属福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4日,废厅置县,仍隶属福州府。距今已98年。

平潭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与长乐、福清市隔海坛海峡相望;南近莆田市的南日岛,北望白犬、马祖列岛,东濒台湾海峡。从平潭猴研山到台湾新竹南寮渔港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方。2009

年10月30日,福州市和台湾新竹市在此处进行了名为“这里,距宝岛台湾最近”的揭牌仪式。

平潭陆地面积392.9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主岛海坛岛面积为324.13平方公里,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为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全县共由126个岛屿和702个礁岩组成,有“千礁百岛”美称。平潭地貌属木兰溪与龙江丘陵台地平原岛屿区,形成多岛屿、多礁岩、多港湾,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貌类型。最高点君山海拔434.6米,由于君山山顶终年岚气缭绕,雾霭氤氲,如梦如幻,犹如仙境一般,因此平潭岛还有“岚岛”的雅誉。

平潭属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区,在大气环流和浩瀚大海的作用下,形成季风明显的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罕见,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19.5℃,最冷月(2月)平均气温10.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9℃。年平均降水量1196.2毫米。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季节多为东北风。

平潭全县总人口为39.2万人(2009年户籍人口)。7000多年前祖先们就在海坛岛栖息繁衍。海坛岛上的南垄村“壳丘头文化遗址”是福建省最早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49年9月16日,平潭全境解放。行政区划先后隶属闽侯专区、晋江专区、莆田专区。1983年4月划归福州市至今。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全县辖7个镇、8个乡。

平潭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水产资源丰富。共有鱼、虾、蟹、贝、藻类934种。其中最为突出的海洋珍品为坛紫菜,蝴蝶干和金鲟。坛紫菜生长于浅海礁石上,以塘屿所产为最优,宋代列为贡品。坛紫菜营养丰富,味道甜美,具有健胃宜脾、化痰利水之功用。在日本被誉为“中国长寿菜”。蝴蝶干产于青峰、白沙一带的厚壳贻贝,生剥鲜肉晒干,形似蝴蝶故名。东庠门所产的锯缘青蟹,俗称“金鲟”。栖息于激流礁石之间,蟹大有力,冬至前后膏满味美,民间视为上等补品,幼儿学步时食之,效果尤佳。

平潭海岸线长达408公里,拥有众多条件优良的港湾,全县已建港口7处,可建港口数十处,开发潜力巨大。其中,位于县东部的澳前镇观音澳是中国大陆对台湾开放最早的港口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批台轮停泊点。

平潭石英砂、花岗岩和海盐储量丰富,品质优异,开采方便。全县砂地面积82.3309平方公里。由于波浪、风力的自然分选,颗粒适中,石英砂晶粒洁白,含硅量96%,颗粒0.1~0.8毫米,成为电子工业和建筑业的重要原料。全县已探明石英砂储量约16亿吨。花岗岩质地优良,耐压强度大,是建筑工程和雕制品的首选材料,全县已探明花岗岩储量约7.7亿立方米。平潭四面环海,滩涂广阔,地势平坦。

平潭的农作物以甘薯、花生、西瓜、蔬菜为主,近年来还引进种植多种台湾果蔬,例如台湾脐橙,火龙果等。平潭中楼乡还盛产水仙花,这里出产的水仙具有花箭多,花期长,花姿美,花味香等特点。1992年3月平潭水仙参加香港花展并获得“最佳展品奖”。“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娥眉簪一枝”就是平潭水仙花最好的写照。

平潭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北厝、流水、岚城、平原等乡镇以及国营防护林场。林木种类有-黑松,木麻黄、相思树。其中木麻黄原产于澳大利亚,具有耐碱、耐干旱、抗风固沙等特点,平潭于1954年开始引种,1960年后大面积推广,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树种。全县植被覆盖率达到32.7%,曾被全国绿化委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2010年大绿化工程实施方案》,今年平潭将计划完成造林绿化5.7万亩(其中退耕造林4100亩),植树近700万株。重点为沙荒风口造林、基干林带造林、绿化村建设和基干林带的修复,为平潭建成生态园林岛打下坚实基础。

说到水利资源就不得不提平潭人民的母亲湖------三十六脚湖。该湖位于平潭中部,北厝镇东北,距县城3.7公里。湖面积2.1平方公里,蓄水量1290万立方米,为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隔着一道沙滩,

一边是咸涩的海,一边是清甜的湖,三十六脚湖湖的形成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据地质考察,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原是坛南湾的一个角落,后来由于地壳抬升,这个海角与大海连接的通道随之上升,被泥沙所阻塞,形成拦湾沙坝,从而与大海隔离,成为“泻湖”。沙坝形成之后,一方面是咸海水流不到湖中去;另一方面,这一带雨量充沛,雨水成为湖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海滨地表的淡水注入湖中,沉积沙层的地下淡水也渗入湖中,都有效地冲淡了原来的咸水;多雨季节湖水外溢,也有助于降低原来的盐分。多方面的自然淡化作用,历经悠久岁月,咸水湖就渐渐成为淡水湖。此外,湖岸蜿蜒曲折,港汊四伸,整个湖区像多脚的软体动物---海星,所以称为三十六脚湖。

平潭地处台湾海峡和海坛海峡之间,受“穿堂风”的影响,风力大,风向稳定,风能资源丰富,岛上年平均风速为8.4米/秒。位于平潭县北部的长江澳二期风电场工程是我国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最大可再生能源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世行“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优先试点。同时它也是亚洲单机最大的、风机叶片最长的风电场,单机机翼直径长达70米,柱高100米,总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2.5亿千瓦时。正在筹划中的长江澳风电三期的机组、容量、数量已基本确定。而随着平潭现有的风电场列入福建省风力发电“十一五”规划中,平潭岛已经不仅能在用电上实现自给自足,剩余用电还可向外输送到福建电网,进行创收。

由于平潭宽阔的海域与外海大洋相连,众多的岛礁点缀其间,使海岛自然拥有秀丽迷人的风光。由于地质构造和海水侵蚀的影响,发育众多奇特壮观的的海蚀地貌形态,既有平坦宽阔的海滨沙滩,又有数不胜数的象形奇岩异石。湖、海、沙、石相应成趣,奇、幽、险、俏引人入胜,构成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景线,博得文人墨客的吟咏赞叹。根据地理专家考证确认,平潭是个巨大的旅游资源宝库,天然的地理博物馆,素有“海滨沙滩冠九州,海蚀地貌甲天下”之美誉。海坛风景区于1994年1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列入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2006年被列入我国自然遗产名录。景区总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陆域49平方公里,海域22平方公里。拥有旅游资源6大类75种基本类型中的36种,共217个景物,其中尤为突出的“半洋石帆”、“海坛天神”、“东海仙境”是地球内外营力共同塑造的巨型奇特造型地貌景观,在已查询、掌握的全球岛屿海蚀地貌中,它们属于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曾被业内专家誉为不可替代的世界性垄断旅游资源,是观光度假、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海坛风景名胜区先后开发开放了国内最大海蚀柱、天下奇观“半洋石帆”,变幻莫测的“东海仙境”,石景千奇百怪、素有“白兽大观园”之称的南寨山和1996年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地将军山以及部分海滨沙滩度假景区。目前旅游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旅游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都较为规范,中外游客正在逐年增多。从2003年开始福建省旅游局、福州市人民政府在海坛风景区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海坛国际沙雕节”,邀请了国内外众多沙雕好手参加,其间还穿插举办了平潭水仙花节以及精英模特赛等十多种配套活动,吸引中外数十家媒体参于报道宣传,轰动性提高海坛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

平潭岛民淳厚善良,勤劳朴实,自古以来的风俗具有浓郁的海岛特色。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服饰、饮食、婚姻、节日、交际、信仰等习俗,与其他地方汉族的习俗,既保持诸多方面的共同性,也有本地的独特性。就是县境内各村落、岛屿的风俗习惯也略有差异。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平潭自唐、五代起先后隶属于福清、福州,特别与福清语言相同,民情相融,两地习俗大致相似。但平潭先民,迁徙自闽东、闽中、闽南诸地,一些岛屿、村落仍保留部分祖籍地风俗。如南海乡塘屿岛住民保留兴化语系方言和部分习俗;屿头、大练等岛屿保留长乐、福清习俗和福清海口的口音;流水镇后田、中楼乡韩厝、澳前镇龙山村等村庄,还保留闽南语系方言及部分习俗。

民以食为天,食是旅游者最关注的事情之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有一方美食。平潭传统的名菜佳肴和风味小吃达数百种,以海岛出产的海鲜和农副土特产品为主要原料,选料注重鲜活,烹制擅长本味,调味兼有甜酸糟香,菜品注重色香味。主要名菜有八珍炒糕、清蒸龙虾、串帘鱼卷、清蒸金鲟、百灼观音掌、金薯甜饺、青衣海螺。八珍炒糕是平潭传统名菜,主料为上乘薯粉,辅料为虾仁、肉丁、蟹黄、蟹白、墨鱼丁、香菇丁、菜花、酥花生片,制作考究,风味奇特。因为是将各种美食有机地合为一体,常常是一家人的团圆时享用的名菜,所以有一个很吉祥的菜名“一团和气”,外来游客戏称之为“平潭披萨”。以平潭土产的上乘甘薯淀粉为主料而制的小吃还有薯粉咸糍、薯粉丸等十多种。具有价廉物美、做工简便、

味道鲜美之特点。薯粉咸糍是用研磨薯粉与蒸熟地瓜舂成的有弹性且无颗粒的皮,内馅包有肉丁、虾仁、蟹肉、菜丁等,外表呈圆形,荷包形或饺状,可炸、蒸、汤煮,均可口宜人,具有皮薄馅足,皮淡味荤之特色。是冬至时节平潭每家每户必吃的传统食物,也是平潭人民的祖先发掘甘薯用途的一大创举。农历正月二十九日是平潭民间传统的节日,俗称后九节。后九,又叫拗九,既是节名,也是这一节中主要食品的名称。这是一种以薯粉为主要原料的食物,它的皮同咸糍一样,但以糖、花生碎末、芝麻、香油、冬瓜条丁等到为馅,包成小饺状或朵状,可蒸、炸或和糯米,红枣、花生仁、红糖等合熬后九粥。包的形状呈饺子状,经炸至金黄色,就称为金薯甜饺。

平潭人民在生活劳动过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富有乡土气息的民歌民谣、故事传说、俚语谚语,世代流传,相承不息。自宋代以来,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促使外地文化艺术与岛内文化艺术相互交融,从而产生种类繁多、表演独特的民间传统文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起源于戚继光在浙江、福建抗倭时创立的鸳鸯阵藤牌操。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戚家军追倭至平潭时,藤牌操传入民间。明末清初,郑成功部属驻军平潭,常操练藤牌军,由此逐渐演变成民间健身活动,继而又在民间节庆和祭祀中表演,逐步演变为文娱活动中的藤牌舞。舞路程序共有六阵:一字长蛇阵、双龙戏水阵、三才定穴阵、四门兜底阵、五虎下山阵、九宫八卦阵和十面埋伏阵。六阵之后即为单打、双打、三打,最后以藤牌手舞狮祝捷结束。藤牌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民俗活动,备受海岛民众的喜爱,成为节庆之时的重头戏,成为集娱乐游艺、体育锻炼、武术操练的多重功能的民俗文化。

改革开放给平潭带来了勃勃生机,特别是近年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受到中央政府和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平潭加快开发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意见》提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2009年7月底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作出了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实验区的发展定位是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积极探索采取两岸共建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实现合作规划、合作开发、共同受益,推进两岸经贸紧密合作、融合发展,构建两岸直接往来的重要快捷通道,推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打造两岸合作的国际旅游岛和两岸贸易特别区。实验区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推进通关制度、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创新,为台湾人士在平潭就业、居住和自由往来提供便利,为海西“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创造经验。海西春潮涌,东海升麒麟。乘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风,平潭,这块充满潜力的土地,正趁势扬帆,绘就跨越式发展新蓝图!福建省委省政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总体要求,科学谋划实验区发展的宏伟蓝图,加快建设产业发展区,国际旅游发展区,城市及文化教育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等四大功能区,

一、产业发展区:

1、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布局在海坛岛中北部区域和长乐空港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海洋生物,清洁能源等产业。

2、临港工业区:位于江阴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重化工等临港产业。

3、保税物流港区:在海坛岛西南侧的吉钓岛北厝区域,规划建设客货滚装码头,布置建设保税物流港区,同时充分依托江阴保税港区,中远期在流水湾区域预留规划建设大型深水码头及加工贸易区。

二、国际旅游发展区:以海坛岛东南部海湾为主体,串联环岛主要旅游景点,整合岛内旅游资源,加快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构建滨海休闲区,度假酒店,免税商品贸易中心,海上丝绸之路水下文物博物馆和海上运动基地等旅游功能区,着力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建设世界级的国际休闲旅游度假重点区。

三、城市及文化教育发展区:在改造提升现有城区功能的基础上,向西拓展,以西部海坛海峡临岸为主轴带,沿幸福洋至火烧港区域,规划建设沿西海岸布局的滨海新城区,建设高端的行政办公,商务办公,旅游服务及相关服务业设施,打造高度宜居的现代化新型海岛旅游度假城市,创办两岸文化教育合作示范园区,发展文化创意,文娱演艺,影视动漫,体育休闲等产业,建设海西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四、生态保护区:重点建设海坛岛风口地区的长江澳防风林带,君山风景名胜区,三十六脚湖重要水源保护区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功能,确保区域生态安全。

总投资11亿元的平潭海峡大桥将在2010年底建成通车,福清渔溪至平潭大桥的渔平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建成后,从福建省会福州至平潭的路程仅需一小时二十分钟。总投资130多亿元,总里程近70公里的长乐古槐到平潭的高速公路是京台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争取在2011年上半年动工,建成后,从平潭到长乐国际机场仅需40分钟车程。建设中的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福州城市轻轨将延伸到平潭岛,与规划中的台湾海峡隧道北线相连,形成京、福、台快速铁路通道。建成后,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海、陆、空港综合交通体系,将平潭纳入福州半小时城市圈。目前,总投资60亿元的环岛公路、入岛景观大道,城区市政路网正在加快建设中,将高标准构建岛内交通路网。

发挥海岛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优势,规划建设50万千瓦的海上风力发电场。2009年底,110千伏第二批海底进岛电缆已建成,220千伏进岛电力线路正在规划建设。福建省重点能源项目液化天然气将进驻平潭,目前,进岛管线也在规划之中。为保障岛内供水,实验区管委会未雨绸缪,在加大三十六脚湖扩容提升的同时,规划建设平潭第二供水厂、海水淡化,及闽江调水工程。

这里,必将成为东南之滨,台湾海峡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热忱的邀请各界朋友走进平潭,投资平潭,开发平潭,收获平潭,共同见证位于天风海涛的美丽岚岛趁势扬帆,破浪远航!

猴研山(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点)

各位团友们,现在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位于澳前镇的猴研山景区,它是祖国大陆距台湾岛最近的点,离台湾岛仅68海里(约126公里),也是福建省对台发挥五缘优势的地缘之所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国沿海实行戎兵换班制度,规定每三年调换一次。海坛镇水师与台湾镇澎湖协调调换,三年后旋里,直到台湾被日本侵占换班遂止,期间共有211年时间。因水师海坛镇原有兵员2400名,俗称“二千四兵”。平潭有句谚语:二千四兵换班,不离台湾海山。由此可见平潭与台湾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平潭是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清咸丰年间被开辟为福建省五个对台贸易的港口之一。改革开放以后,成为全国最早被批准设立的台轮停泊点、台胞接待站和对台小额贸易县之一,两岸民间直接交往活跃,是台湾民众认识大陆、了解大陆、走进大陆的一个便捷“窗口”。

平潭全县拥有澳前和南中两个台轮停泊点。澳前台轮停泊点于1981年3月13日正式投入接待运营,南中台轮停泊点于1992年9月获准增设。台轮停泊点的设立,为促进平潭县对台贸易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自1981年至2009年4月份,全县共接待台轮29709艘次,台胞126792人次。接待高峰期1995年全县共接待台轮2707艘次,台胞9657人次。

平潭的对台小额贸易开始于1984年,至2009年4月份,全县民间对台小额贸易总额累计已完成15780.8万美元。经营地点在平潭东甲岛、南海和观音澳。对台小额贸易主要经营小商品(台湾布、手表和三用机等)、农副产品和海产品。起初,经营公司用大陆产品与台商交换小商品,即以货易货,其交易量较为大宗。之后台商用美金以现汇方式购买大陆的香菇、酒类等农副产品,以及中药材和海产品等。

平潭开展对台渔工劳务输出业务始于1988年。自当年首创对台渔工劳务合作至2001年5月底,共派遣对台渔工37380人次,创汇收入约2500万美元,一度居大陆首位;自2006年“5·19”恢复渔工劳务输台工作至2009年4月,派出短期渔工劳务1378人次,创汇收入约80万美元,居大陆第三位。

在前往景点的途中,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猴研山所在的澳前镇。澳前镇以渔业为主,捕捞、养殖及水产品加工是全镇经济的三大支柱。东面有牛山渔场,盛产大黄鱼、带鱼和梭子蟹等,是福建省最大的渔场。牛山渔场附近曾发生过著名的“阿波丸”沉船事件。1945年4月1日,日本“阿波丸”号货轮在此被美军“皇后鱼”潜艇击沉,船上仅有一名幸存者。有人说“阿波丸”装有违禁的战略物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价值不菲的金银财宝。1977年1月13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由福州军区统一指挥,交通部和海军一起组织力量,对“阿波丸”沉船进行打捞,工程代号“7713” 。历时三年的打捞,共获得锡锭2472吨,当时售价5000余万美元,还有橡胶等货物数千吨。然而,不知是因为当时水下作业技术落后还是宝贝早已被盗走,

人们没有找到黄金,也没有发现“北京人”化石的踪影。“阿波丸”上的金银财宝和北京人化石究竟流落何方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澳前镇观音澳是天然良港,也是平潭县重要渔港,拥有发展水产业的优越条件,并建有500吨级深水码头。1979年1月,观音澳被国务院批准为台湾渔轮停泊点,成为海峡两岸交往的重要窗口,镇子里出海捕鱼的渔民几乎人人参与“以货易货”的对台小额贸易。

根据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最新规划,澳前镇将被纳入两岸商贸合作起步区,设立两岸水产品交易中心、台湾商品街、台湾特色产品免税店或台湾饮食街等,将是先期形成两岸商贸合作的紧密区域。

平潭有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海坛岛海坛岛,只长石头不长草。这说的是我们平潭岛非常典型的海岛花岗岩地貌。储量丰富的花岗岩是岛上优质的建筑材料,大家看,路旁的民居大多以花岗岩为主要材料,坚固简单。而少许的拱形石窗,则为平潭平添了几分异国情趣。在路旁我们不时看到有小型的庙宇,它们多为几个村或几户人家共同建造,庙虽然小,却仍寄托着沿海渔民的信仰与祝愿。平潭人民多信仰妈祖或天主教,而澳前镇的人民则多信仰观音娘娘。

我们的目的地猴研山已经到了,请大家带好东西跟随我下车,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有带小孩的家长要看好小朋友。

大家可以看看这些石头,一个个奇形怪状、拟人状物、徐徐如生,有的像婴儿,前面的凹槽,像“小粮仓”。前面还有观音娘娘降临时的莲花台,以及椅子,铃铛等。在这里,处处可以看见海坛天神一家生活的痕迹。还有豆腐块,晾晒的鱼干,捣碎用的舂等等。用你明察秋毫的眼睛,发挥你的丰富想象力,说不定还能找到其他的宝贝呢。这些物品都化作了坚固的磐石,矗立于海边,屹立不倒。

其实,这些惟妙惟肖的石头只是千百年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那漂亮的莲花台是在海风和海浪长期作用下,花岗岩球状风化的结果。而那些豆腐、椅子动物们也都是花岗岩石在海风、海浪的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海蚀景观。

善良的平潭人民在这些形态各异的石头上寄予了他们美好的愿望,寄托着对海峡对岸同胞的牵挂。相信随着两岸沟通与交流的不断推进,这湾浅浅的海峡将不再是那深深的乡愁,而将成为两岸交流的大动脉。大家请往这里看,这座高3米、宽5米的祖国大陆距台湾岛最近点标识石碑是在2009年10月30日揭碑的,当时台湾新竹市市长林政则也参加了揭碑仪式。我们现在所在的福建平潭岛猴研山和新竹南寮渔港看海公园,是海峡两岸最近距离点,两地相隔68海里,约126公里。据说新竹市沿海风景区内的看海公园中也竖立着一块标明两岸最近距离的石碑,这座碑与对岸的新竹市已有的标志性石碑遥相呼应。

早在2007年9月28日,新竹市市长林政则曾引领马英九参观位于新竹的台湾本岛距离大陆最近点的标志石碑。当时马英九正在参选中国国民党领导人,面对石碑,他曾表示若当选后将十分重视两岸三通问题。果然,在马英九上任后不久的2008年12月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全面启动,这对两岸关系、两岸经济合作来说,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两岸经济的发展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大家可以在这座标识石碑前合影留念,也可以到周边的海蚀景观中去探寻海坛天神的故事,我们1个小时后回到标识石碑前集合。

随着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不断建设发展,朋友们过几年再来,你们就可以看到沧海桑田,变化巨大的海坛岛了。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在游览过程中对我工作的支持,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平潭游玩。最后预祝大家生活美满幸福,事业一帆风顺,谢谢!

君山

今天我们即将游览的是平潭岛的海拔最高处——君山。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君山了。君山海拔434.6米,有插云峰,观日岩,锣鼓响石,卧龙岗等,山上常有岚气缭绕,又称“东岚山”,所以平潭又简称“岚”。顺便提一下,岚气中富含氧离子,有健体作用。通过对人呼吸道或皮肤的刺激引起神经反射,并影响全身各系统,从而起到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流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恢复人体平衡的功效。也就是说君山可是一个天然氧吧。这里还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君山顾名思义是“王者之山”,据说旧时,行船海中,在平潭周边数千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只有该山雄踞一方,朝阳中紫气东来尽显王者风范。

在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插曲,关于“紫气东来”美丽的传说。传说老子七十多岁的时候,天下大乱,老子预料会有更大的战乱发生,就辞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不做,骑着一头青牛,离开洛阳向西走去。一天清晨,函谷关善观天象的关令尹喜突然看到东方紫气氤氲,便出关相迎,果然见一长须如雪,道骨仙风的老者,骑着青牛悠悠而来,这就是老子。尹喜把老子留下来,请他做篇文章再走,老子就写了篇专门讲“道”和“德”的文章,也就是后来的《老子》。古时见有紫气东来是祥瑞之兆,而在君山,则时而可以见到岚气弥漫于山中。若说是有贵人降临,则是我们尊贵的游客朋友们远道而来,君山欢迎你们所致。

大家现在可以极目远眺,远处一排排巨大的白色风车迎着海风缓缓转动风叶,那就是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试点的长江澳风力发电场。由于平潭地处台湾海峡和海坛海峡之间,受“穿堂风”的影响,风力大,风向稳定,风能资源丰富,岛上年平均风速为8.4米/秒,因此平潭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丰富。之所以选择在长江澳建设风力发电场,一方面是由于它地处沿海基岸林带,位于平潭县北部风口区域,风力大,无法发展其他产业,另一方面是在此处把较多的风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削弱南下的风力,改善人口较为密集的南部城关地区人民的生活环境。该风电场工程是我国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最大可再生能源项目,同时它也是亚洲单机最大的、风机叶片最长的风电场,单机机翼直径长达70米,柱高100米,总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2.5亿千瓦时。正在筹划中的长江澳风电三期的机组、容量、数量已基本确定。而随着平潭现有的风电场列入福建省风力发电“十一五”规划中,平潭岛已经不仅能在用电上实现自给自足,剩余用电还可向外输送到福建电网,进行创收,为国民经济发展送去源源不断的“绿电”,相信平潭风电产业御风而行的美好画面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大片平原就是芦洋埔,位于海坛岛中腹部,东临君山,西傍幸福洋,北起长江澳、南至竹屿口,总面积约4.5万亩(约3023公顷),其中森林面积2万亩,耕地面积约2万亩,它是由风积物与海积物发育成沙,堆积而成的滨海平原区,土壤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地下水资源丰富,各类农作物丰产质优,是我县重点农业区,其前身为国营农场,素有“海岛粮仓”的美誉,主要作物有三大类:粮食品种有:甘薯、马铃薯、花生等;蔬菜品种有:西瓜、萝卜、西红柿、大白菜、四季豆等;水果品种有:美国纽荷尔脐橙、橙、福桔、芦柑等;目前正在培育的有:台湾仙密果(火龙果)、木瓜、葛根等。2009年,芦洋埔已经开发了果园现场观赏加采摘的销售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不仅收益成倍增加,也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下基础。

随着平潭作为海峡西岸先行先试区概念的形成,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规划定位,拟以芦洋为轴心划出2万亩以上耕地作为闽台合作园区,我们的初步设想是:1、依托长江澳“林海风车”景区,整合周边的果园、耕地,发展观光农业,打造闽台农业合作观光园区;2、依托幸福洋、南江林场、整合周边的林地、耕地、果园,发展精致农业,打造闽台农业合作高新园区;3、整合芦洋周边乡镇的耕地,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业集群,打造闽台农业合作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业园区。

位于芦洋埔的西面就是幸福洋围垦区。以西部海坛海峡临岸为主轴带,沿幸福洋至火烧港区域,将规划建设沿西海岸布局的滨海新城区,建设高端的行政办公,商务办公,旅游服务及相关服务业设施,打造高度宜居的现代化新型海岛旅游度假城市。

现在大家俯瞰整个海坛,是不是觉得像一幅宁静朴实的铅笔画?石头房村庄错落有致,田野阡陌纵横,如诗如画,山上海风飒飒,令人气定神闲,飘逸思远。君山的主峰是插云峰,站在山巅上,四周雾气随风升腾飘渺,湿气凉爽袭人,雾大时百米内难见景物,雾过处山林岩石魅影朦胧,恍然间整个人也要随风而

起,感觉好像腾云驾雾,天上人间难辨身所。不过现在插云峰已经成为我国军事基地,无法攀登了。当然君山之性,并非只独钟情于插云峰。君山山脉诸峰相连,不乏峰回路转,不乏柳暗花明,每每胜景叠山,耳目一新。而山上的黑色花岗岩更是良好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好了,朋友们,我们的君山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

石牌洋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早上由我带领大家游览位于苏澳镇看澳村的石牌洋。这是我国最大的海蚀柱,与海南的“南天一柱”相比,就是“大巫见小巫”了。初听来,也许你会觉得这仅是两块石头而已,我敢肯定,其奇特的造型,宏伟的规模,美丽的传说定然会让您神往。从县城到石牌洋景区有25公里,约40分钟左右的车程,一路上我们将经过中楼乡,芦洋乡,平原镇等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了岚城乡。大家注意道路两边的房子。都由石头建成,雕琢平整,固如金汤,造型别致,建筑特色有些类似以色列等中东国家的石头民居。原来平潭的石头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的三大石头城之一。这里的石头城有三个优点:1、就地取材;2、冬暖夏凉;3、防风固沙。那大家看,这些石头建筑窗户都非常小,使得石头城犹如一个坚不可摧的碉堡,只是这里守的是风沙,而非残暴的敌人。平潭是个强风区,风沙成灾,早年的防护林很少,自古就有“平潭岛,好是好,男的多,女的少,光长石头不长草,上个厕所炸雕堡”的谚语,可见当地的居民深受风沙之苦。当地居民为了抵抗风沙灾害,所以特地把窗户建的小一点。这可不象刘禹锡笔下的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般的凄凉,这里的民风淳朴,安详的炊烟会给您归隐的恬淡之感。

这里是中楼乡,大家可以通过窗户往上看,那座最高的山的就是君山,它海拨343.6米,也是海坛六大风景之一。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山上终年岚气缭绕,雾霭氤氲,如梦如幻,犹如仙境一般,因此平潭还有岚岛的雅誉。那里自古是国家军事要地,山上至今仍驻扎海防部队,未对游客开放,我们只能遥望远处想象国家的威武之师在这海浪海风之中是如何的守卫祖国这美丽的海疆的了。中楼乡还盛产水仙花,汉高祖刘邦诗曰: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娥眉簪一枝。凌波仙子于是飘然人间,以水仙之昵称,为天女散花添无限风雅。这里出产的水仙具有花蕊多,花期长,气味清香等特点,是每年春节晚会上和人民大会堂里面的指定装饰花卉。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芦洋乡。唐宋时期,因风沙肆虐,长期以来人烟稀少。据文献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这里曾经一夜沙埋18村。后来造林成功,成为平潭最大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花生,地瓜,西瓜。近年还引进种植多种台湾果蔬。自古肆虐平潭人的风沙,被我们巧妙利用,利用多年沉积下来的丰富的地下石英砂矿产资源,开办了大大小小的几十家沙厂。风能被我们开发为风力发电场,大家现在看到的巨型风车就是我县的长江澳风力发电场,平潭长江澳二期风电场工程是亚洲单机最大的、风机叶片最长的风电场,单机容量为2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为10亿元,年发电量约为2.5亿千瓦时。三期风电场工程正在筹建中,将覆盖全岛大部分区域,整个风电场规模宏大,形成平潭岛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平原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北京的桥,浙江的路,平潭的隧道顶呱呱。这里的隧道不是指我们平潭有多少条隧道,而是指全国有70%多的隧道工程都是这个乡镇承包的。也许,你曾经奔波于祖国的天南海北,也许你曾无数次的穿越隧道,一百次中你就有可能七十次是穿越着平潭人挖的隧道。平潭县自古以来就是海防军事要地,练就了平潭人挖隧道的高超本领。

苏澳镇到了,再过几分钟我们就要看到石牌洋了。大家可闭目养神一会,呆会有更好精力欣赏在四百多年前就被称为“天下奇观”的石牌洋。

各位团友,我们已经到达石牌洋景区了。那两块并峙的海蚀柱,犹如一艘巨船竖起的两片风帆,故而石牌洋又称半洋石帆。大家都知道树有年轮,那代表着树的年龄,而石牌洋这里的石头也有“年轮”。海岸岩石受强烈海蚀风化便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球状风化同心圆石蛋,曾被地质学家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接着大家转身来看,这块石头像什么呢?对了,像青蛙,这石景我们称之为“青蛙岩”,旁边那块是不是有些像古时候的笔架,那是“笔架岩”。接着我们往下走,可以抬头看看这弥勒佛,坦胸凸肚,屈膝盘腿,面带微笑,形象逼真!那盘着的腿前还有一圈米黄色似带状的岩脉,那是弥勒佛献给大家的金哈达,祝愿

来此的游客吉祥如意。

游船来了,大家小心上船。

现在我们脚下踩的就是石牌洋的礁盘,礁盘浑圆平缓,在低潮的时候面积有四亩多,高潮时浮露出一亩。很多岩礁上长有海苔,十分湿滑,大家走路要多加小心。这两海蚀柱相距12.1米,南矮北高。高者33米,有球状分化壳包住,如莲花托柱,柱体直立。西北侧半壁有一高约3米的风化壳残体,形同神龟上柱,矮者高17米,除顶部浑圆外,其余各面均平整光滑。由于石帆体量巨大,形象其特,自古以来就远近闻名,被誉为“天下奇观”,并留下种种神奇美妙的传说。相传当时有个哑巴皇帝,与他的嫂嫂相依为命,他从小爱剪纸人纸马,自己装作御驾亲征的皇帝,所以人称“哑巴皇帝”。有一天,蓬莱大仙云游此地,送给哑童3张仙纸,叫他剪成房屋、粮食、衣服,往后不愁吃穿住。但是它觉的百姓受苦,罪在皇帝。于是,它将3张仙纸剪成利箭、战马、士兵,剩下的剪成春臼、簸箕给嫂嫂用,一切准备就绪。哑童突然开口说话了,就吩咐他的嫂嫂五更叫他起来,结果嫂嫂三更的时候,就叫他起床。哑童就向金銮殿御座射箭,结果皇帝还未上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查明了弓剪的来源地,于是派兵捉拿他们,哑童便撒出那些纸兵应战,结果忘了给他点上眼睛,于是便成了瞎子兵,结果全军覆没。于是哑童便携带他的嫂嫂往海边跑去,他将纸春臼和簸箕撒向海中,口中念道:“春臼变船,簸箕变帆”。顿时,眼前出现了一艘船,他让他嫂嫂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闭眼莫开口。不料,当时海风呼啸,海水汹涌,他嫂嫂忍不住地睁开眼,叫了一声“哎哟哟”,顿时石船沉入海底,二人葬身鱼腹。船身变成一块巨型石,上面竖着两片石帆,就成了今日所见的“半洋石帆”。

其实据文献记载,七百多年前确有一位帝子在这块礁盘上作过短暂的逗留,宋端宗景炎元年,南宋末代皇帝赵罡在元军追逼下,由杨太妃携带逃亡海中,故臣陈宜中、张世杰备舟迎至平潭在这岛礁上呆了一段时间,后人为纪念此事称双帆石为“王母礁”。后来清代名媛林淑贞在《石帆绝句》中“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勾留”。的诗句,为这一事件作了旁注。历史上来过这里的伟人名人不少,其中包括有“南方徐霞客”之称的陈第。陈第是一位将军,连江人,他五十六岁始出游,到这里游玩时已经58岁了。面对银涛万顷中托起的如此壮观的巍巍石帆,陈第将军不禁用“海上孤岛,上有二石,宛如碑碣,卓立中流,天下奇观”五句话来概括当时的感受。这廖廖二十字,透露着作者对半洋石帆的深深情结和由衷赞美。也许从那时起,“天下奇观”就成了石牌洋的美称。

这奇观是如何形成的呢?据地质学家考证石牌洋早期是一个海底大山包,就像对面的山包一样,由于受地壳板块运动的影响不断抬升。山包内部石质不一样,脆弱的部分受到海浪的冲刷和自然的风化就慢慢地脱落下来,剩下的就是这个坚硬的海蚀柱。成型后,继续不断受到风化侵蚀,因此表面有岩层还在渐渐地脱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剥落出来的核心部分,这就是“天下奇观”的地质成因。据众人概括,奇观有三大奇处。

一、这高石柱上有一根草,当地人称之为“灵芝草”,吃了会长生不老,刚才那只正在上柱的神龟就是想上去采这种灵芝草献给对面的那只母龟呢!二、这高石柱上有三片“瓦”片经历了多少次的十二级台风仍纹丝不动。其实那不是瓦片,而是风化后的残留物,状似瓦片。三、这矮石柱的底部虽然只有六分之一与礁盘接触,但是却稳如泰山,难以撼动,也许数百年后,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海上风动石。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我们这个景点所处的区位,我们现在所处的海域叫海坛海峡,是祖国东海区域的近海主要航道,对面左手方向是福清市,往右一点就是长乐市。我们现在正在筹建从长乐通往平潭的第二大桥,第二大桥上将建设京台高速铁路、公路、福州城市轻轨。通桥后平潭将成为祖国大陆来往台湾的最便捷通道。去长乐国际机场也只需半个小时,进出岛十分方便。在右边还有我们平潭的大练、屿头等岛屿。在屿头岛附近的海域,就是著名的碗礁一号打捞处。2005年6月下旬的一天,福建省东海海域的渔民在平潭碗礁附近捕鱼时意外捞出几个瓷器,上面的花纹精美而古朴,经过考古调查,发现水下十几米处有一艘沉船。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专家认定这是清康熙年间运送瓷器的船只。国家文物局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7月6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沉船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命名为“碗礁一号”。至于为什么会叫碗礁,因为渔民捞起的瓷碗居多,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碗礁。这里曾是古商船往来频繁的航道。因为当时航运技术落后,一些商船时有沉没。根据沉船上的货物,当地人依次把这里的海域叫白糖礁、银珠礁、碗礁。碗礁一号”最后清理发掘完毕后,共有15000多件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民窑出产的青花瓷器出水,器型约90多种,令专家惊叹

不已。连同失散、被盗、被毁的,这船货物估计至少应在5万件以上。专家推测,“碗礁一号”应该是转口贸易,它的中转站有可能是厦门或广州,也有可能是欧洲人在远东的贸易中转基地菲律宾的马尼拉和印尼的巴达维亚。对中国古代青花瓷器的外销及其相关重要历史的研究,“碗礁一号”考古发掘第一次提供了来自海底的宝贵资料。“碗礁一号”对于研究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重大,考古学家说,到了16世纪,渴望与东方贸易的欧洲人开辟出了两条连接东西方的新航路,其中一条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扩展到了欧洲之后,青花瓷的贸易尤为频繁。

游艇快到了,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可以照照相,尤其是站在这个角度看小块的石柱,就好像是一个寿桃。在这里我要祝所有的游客健康长寿。大家可以跟寿桃石来个合影,等游船来了我们就要返航了。

各位团友,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将军山景区

各位团友,下午好!很荣幸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风景如画的将军山。沿途我将给大家对平潭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平潭俗称“海山”又名“海坛”,因为主岛在海上远望很像古代帝王向上苍祁福祭祀的神坛,又因长年累月雄居海上而得名;又因为在县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君山”常年有岚气弥漫,故而简称为“岚”。平潭是祖国的第五大岛,福建省的第一大岛,陆域面积392.9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8.7公里,而主岛海坛岛的面积是324.13平方公里。平潭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美称,共有126座岛屿,702座礁岩所组成,这些礁岩宛如明珠密布在海坛岛的四周,或造型奇异,或宏伟壮观,构成了平潭旅游具有垄断性的拳头景点。在这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养育着40多万儿女,共同喝着三十六脚湖湖水,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一个天然淡水湖。

将军山,坐落于海坛岛南陲,海拔才104米,却山势崔嵬,万石森罗,如水师操练,将军点兵。海风紧时,浑山啸然有声,当地人呼为“老虎山”。原来这里地势险要,地扼平潭南大门,自古即为军事要塞。96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率领128位将军临山顶观摩三军联合作战,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前所罕见。当地群众为纪念此事,遂改山名为“将军山”。将军山景区还有“一线天”、“摩崖石刻”等下到了我们一一游览观看。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将军山景区。首先给大家展示的是将军山的纪念碑了。它高31.8米,是三面六体的,这是纪念1996年3月18日的演习纪念日,上面三把戟象征着陆、海、空三军像三把利剑刺向长空。现在我们先到放映厅观看当时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录像,让昔日壮阔的作战场景在大家眼前再次展现。

看了作战演习录像,接下来我们就要去登高望远了。这塔碑共有九层,129个台阶。这些数字反映平潭的建筑风格,平潭的建筑喜奇不喜偶,故而建九层。另外,来此观摩作战的将军只有128位,为什么有129层呢?除与建筑风格有关外,人们还有一种说法,老虎堪称百兽之王,故而也把它列入众多将军之列。

现在我们到下面的平台。展示我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对面就是坛南湾海滩了。1996年3月18日—3月25日,南京军区在台湾海峡成功地组织了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显示了全国人民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心和能力。如果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支持“台独”我们将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给予坚决打击。

那么当时为什么要选将军山作为演习地点呢?因为将军山海拔较高,而且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再则此地距离台湾新竹仅68海里,是本岛距台湾新竹最近的地方。另据考察对面的坛南湾两个突出的澳类似于台湾的基隆港。

现在请各位团友随我去看“虎”碑。那巨石壁上刻着的虎字,数米见方,草体,笔力坚挺而雄放,虎虎如有风声生,是本岛迄今最大的一方摩崖题刻,听说是一位士兵写的。这“虎”字包含着几个意思:①原名叫“老虎山”;②象征作战演习时三军如猛虎出山;③代表当时执行任务的猛虎队;④当时来观摩作战演习的128位将军中有50多位是属虎的。

各位团友,将军山的景点除了刚才所见之外,还有一线天,花岗岩洞等。大家看这里的“一线天”,在这里仰望天空,恍然觉得世界是那么的深邃,岩壁礁石嶙峋,如尖刀利戟,非他处可比,在此崖口更可遥望波涛汹涌的大海,在狭窄处综观世间最博大的东西,是不是另有一番难以言语的感受?有人曾用“侧身飧海色,

碧汉玉轮圆”,真是恰如其分。

这里的石洞迂回曲折,有宽有窄,有高有低,环环相扣,洞中有洞。有的石块遮天,却坚如磐石,风击浪博而千年不落;有的双石对顶,触目惊心,巍然耸立之中万千气势令人心胸开阔,雄胆顿生。有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有的双则可容数十人。大洞套小洞,环环相扣,美景览不尽,奇岩叠现,令人目不暇接。洞内清凉干爽,炎夏之中,凉风习来,清凉透骨,此处闲雅自在可怎是承德避暑山庄可比。现在大家看到是朱以撒题的“金戈铁马”,刚健有力,宛如真的有千军万马在崖壁上纵横驰骋,气壮山河。前面还有许多石刻,都是对将军山旖旎风光的赞美。摩崖石刻,国内景点不乏经典之作,但如这里的石刻有军人的雄壮和巍峨的似乎不多。

各位团友,我们为大自然的无穷力量感到惊叹,更为海、陆、空三军英勇的表现感到敬佩。好了,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东海仙境

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X。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东海仙境景区。它位于流水镇东尾村,距城关15公里,行车时间在20分钟左右。因景观带有强烈的神秘感,恰似神仙造化而得名。

流水镇地处海坛岛东北突出部,东临台湾海峡,西与中楼乡为邻,南与岚城乡接壤。它是全县七镇之一。全镇人口数目为5万,镇内西部为农区,东部为渔区。流水镇是渔区集镇,其渔业、海运业发达,捕捞、养殖均具规模,尤其为鲍鱼养殖。且这里是以水产品加工为主,是平潭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如果大家想要过足吃海鲜的瘾,就可以来流水镇,这里的海产品是以品种繁多,鲜度够高而出名。这儿有许多的海鲜楼,食材用料绝对是第一手,而且物美价廉,大家既然来了,等下可千万不要错过。

好了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东海仙境景区,奇石趣味游是平潭旅游的重要特色,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奇石海景,特别是可以欣赏到平潭三绝之一的仙人井。“东海仙境”位于平潭岛流水镇东尾村王爷山的南麓,这里处于海坛岛东北部临海突出部位,由于东临开敞海域,基岩岸坡直接遭受海浪的强烈冲蚀,发育了宏伟壮观的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平台、海蚀沟槽等不同类型的海蚀地貌。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处景点叫做仙人谷,仙人谷长70余米,内窄外宽,窄处约30余米,谷口开阔如海。两侧绝壁挺拔垂直,黝黑发亮,壁上青苔斑斑,裂缝处绿草轻盈而长。谷中间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滚圆滚圆的鹅卵石,那是由崖壁两边的碎石块掉落下来后经过千万年来海水冲刷的结晶。不仅有足底按摩的功效,取两块互相敲击,声音清脆,可以听到犹如磬一样的响声,非常悦耳动听。在此地停留,此谷此石此景,乃大自然历经千万年造化之功,令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间的沧海桑田。不过那些鹅卵石,大家摸一摸也就算了,不要把它带回家了。第一呢,这一路的游玩已经够累的了,身上放块石头不是加重自己的负担吗?第二,这石头有限,游客无限。如果一人捡走一块的话,那以后来的游客就见不到这么美丽的风景了。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去参观东海仙境的代表性景点---仙人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代表性景点——仙人井。它是一口天然的海蚀巨井,井深43米,井口直径50米。我们可以看到井内有三个大洞通向大海。传说这仙人井是当年女娲补天时,为了炼补天之石而铸造的。因为平潭岛状似麒麟,凝聚天地之灵气,而此处又是平潭岛的风水宝地,故女娲会选择在此地炼石,井底的三个小口,就是柴火的入口。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下面我从科学的角度给大家讲讲仙人井的成因。亿万年来,由于火山岩构造裂隙发育,海水冲刷侵蚀的作用,底部的岩层被掏空了,引起上部岩层出现垮塌、脱落,直至冒顶。也就是说,仙人井是先形成井底,接着形成井身,最后形成井口的。风平浪静时,可以驾小船进入井中,感受在海里“坐井观天”的乐趣。但是每当涨潮时,井中的狂涛雷鸣海啸,惊天动地,非常的壮观。这里的海浪不是平面横流,而是由海中卷进山洞,沿着仙人井的陡壁,向上冲击30余米,奔腾的海浪从三个小洞涌进来,如三条蛟龙,在半空中交汇在一起,卷起千堆雪!所以旧时景称“仙井吼涛”。其壮观险绝,“嶙峋百仞狂涛吼,俯览尚疑无敌渊”就是它最好的写照。

站在仙人井的观望台上,极目远眺,东濒台湾海峡,在那海天相接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宝岛台湾,我们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是新竹市,只有68海里,相当于126公里。比去福州还近。

在我的右手边那若隐若现的岛屿就是平潭的牛山岛——形似卧牛而得名,牛山岛上设有牛山灯塔。塔高24米,射程40公里,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灯塔,是由当年的万国公会(联合国的前身)建的。在牛山岛附近的海域曾经发生过著名的“阿波丸”沉船事件。1945年4月1日,日本的“阿波丸”货轮在此被美国的“皇后鱼”潜艇发现后遭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除1人外,2009名乘客、船员以及船上装载的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左右的珠宝和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以及数千吨大米,全部沉入海底,70年代总价值五十亿美元。死难人数超越了当年的泰坦尼克号的1503人。据跟踪研究“阿波丸”的记者李树喜所称,在“阿波丸”上很有可能装载有“北京人”头盖骨。在1977年我国策划以张智奎为代表的77.13工程首次打捞阿波丸,此次打捞共捞获锡锭2472吨,售价5000余万美元,还有橡胶等货物数千吨。由于受当年科学技术的限制,打捞行动在1980年中途停止,也许还有更多的宝藏以及传说中的北京人头盖骨在更深的海底等着我们去发掘。牛山岛周围奇岩绕岛,周围海域为牛山渔场,为省主要渔场之一。盛产大黄鱼,梭子蟹,坛紫菜等珍贵的物种在内的100多种海鲜生物。

与牛山岛一水之隔的就是澳前镇的观音澳,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台轮停泊点。1979年1月国务院批准它为台湾渔轮停泊港口,成为海峡两岸交往的主要窗口。在我的右手边是海坛湾的起始点,海坛湾长25公里,可一直延伸到澳前镇的南面,沿着波涛宁静的海岸线,海面上渔舟点点,跟西边苍绿的山脉相依相偎,错落在这风景如画的海景里,往上是东尾村,古老的四扇厝间穿插着一幢幢现代气息的花岗岩大楼,对比鲜明,却又如此和谐。村里的人们主要靠渔业为主,当渔民出海归来时,整个村子洋溢着热闹、繁荣的景象。与周围的景象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其乐融融,和谐统一的美丽渔村山水画卷。

大家往前走,位于正前方,有几块岩石拔地而起,如一把把利刃插向空中,那就是仙人峰。攀登仙人峰的两道石阶叫仙人阶,拾级而上,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甚至得道升天的自豪感。很多渴望事业有成的人,来平潭旅游最喜欢登两个地方:一是将军山的129级的“将军梯”,二是这里的“仙人阶”。甚至有人把“将军梯”称为“事业梯”、“升官梯”,把“仙人阶”称为“事业阶”、“升官阶”。登峰观景,风光无限。这里视野比较开阔,看那雪白雪白的浪花拍打在岩石上,大家有什么感想呢?如果遇上台风天气,腾空而起的海浪甚至能从仙人峰上空越过!在此游历,真的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仙界还是在人间,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美在四方云游,美在东海仙境旅游!”

接下来我们要到对面的王爷山去游览更为神秘的景点,路程比较长,我先来给大家讲讲王爷山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王爷,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各地微服巡查。当他来到平潭岛发现人民生活还比较落后,他为渔民做了三件大事(惩办贪官污吏;植树造林;修建码头,改进捕鱼技术)改变了当地渔民的命运,渔民深深地爱戴这位好王爷。可是,京城突然告急,皇帝急召王爷回京。面对渔民的恳求挽留,王爷只能不舍地离去,渔民为了多看王爷一眼,站在一座高山上目送远去的王爷。后来渔民年年登山望海希望他归来,所以为了纪念王爷,渔民便将这座山命名为“王爷山”。

再往前就是“隐仙谷”与“仙人洞”。大家请看这是“隐仙谷”,“仙人洞”在“隐仙谷”内,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能显露出来,平常的时候都是被隐藏在隐仙谷中。所以要看到仙人洞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谷口地势十分险峻,下谷阶石以铁链相辅几乎呈九十度而下,上下谷需手脚并用,所以大家要小心,有恐高症或缺乏运动体质的人不宜下去游玩。这里双峰对峙,谷壁石面条状上下,象刀斧过处开裂留痕,谷底乱石横亘,似被汹涌而至的潮水打得七零八落,而谷口面海石壁下端也被海浪冲刷出光滑内陷的横沟,似乎要把整个断崖从底部挖空的味道。而“仙人洞”的成型,也不能不说是前期地质升抬沉降的运动与后期海水经年冲击淘磨的自然合谋。三面斜垂峭壁上尖下方,上空下阔,一洞直贯岩壁深处。洞内铺着比刚刚我们在仙人谷看到的更厚的一层鹅卵石,因为这里并不是任何时候来游玩的游客都可以看的到的,所以还是呈现一个原始状态,保存完好。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洞内有清泉顺着崖壁流下,浅尝一口这仙境里的仙泉,清纯甘甜。这样的山泉用来泡上等的茶叶,简直是只有在天上才能尝到的极品。

刚才大家已经见识过仙人谷的开阔与隐仙谷的逼迫,那么神兵谷又是一番什么景韵呢?大家请看,这就是神兵谷,它的山峰耸立更为险峻,狭窄处虽无仙人谷的开阔但入海口更为空旷,山体像伸出一双巨手拦海入怀。那么现在再请大家看这绝壁,如刀剑拔张,再看谷底的横七竖八的巨石,大家想到了什么,它的直上直下与不拘章法的勾捺顿挫,大家是否想到了书法中的狂草体。不过天工造物,鬼斧神工,大自然的书

法更为潇洒飘逸,光怪陆离。那么为什么称之为神兵谷呢?请看绝顶上许多断裂方整的石块悬列这犹似如临大敌的神兵天降。在这里当海浪拍岸风声呼啸时。这里不见日光,越显阴霾,大家是否感到一场战争一触即发的景致氛围。

大自然以雄伟奇丽明快犀利的画笔一路铺呈了雄奇瑰丽的画卷。现在大家看到得是大自然的另一幅巨作雷劈礁。记得老子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看潮起潮落时可见一斑。那么雷劈礁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早在大家游览龙凤头海滩时,我跟大家提过龙三太子和凤仙子的故事,在玉帝和龙王得知龙太子和凤仙子被章鱼精害死后,大发雷霆,并派了天兵天降和虾兵蟹将两路兵马杀来,章鱼精们顽固抵抗,雷神爷耐不住火性,挥斧乱砍,顿时章鱼精的脑袋就开了花,并化作这个奇异的雷劈礁了。

我们这边有种说法,扁舟只渡有缘人。这说的就是我们的金观音。在海中,有一块半浮雕式的奇石,与周围石壁相异,呈锥状体,形似观音坐像,造型生动。不过要想看到金观音需要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清晨坐船到附近海面,等旭日初升的光芒投射在岩壁上,从海上眺望,石观音在朝露的折射下发出闪闪金光,仿佛佛光普照,菩萨显灵,时间能延续一小时左右,随着太阳升起后隐约而逝,传说这附近见到金观音的人都大富大贵,希望今天大家也同样有幸见到金观音。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仙境之旅到这里就要结束,不知道今天大家是否都体验到当神仙的感觉?希望此次的旅程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谢谢大家!

海坛天神

游客朋友,我是你们的导游小X,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景区叫海坛天神风景区。我们现在要坐上这个渡船前往,十五分钟左右我们就可以到达。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海坛天神景区的情况。海坛天神景区属国家级海坛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位于平潭县南端的南海乡南端。南海乡位于海坛岛南面海中,距县城16公里,由草屿岛、塘屿岛等28个岛礁组成。除塘屿、草屿外,其他无人居住。总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1.01万人(2004年)。辖7个行政村。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59公里。以渔业为主,地处海坛海峡和台湾海峡的交汇处,地理位置特殊,素有平潭南部海域“金三角”之称。辖区内的天然良港——南中沃为省政府和南京军区批准的台轮停泊点,是我县对台开放的重要港口。海坛天神因岩石形状酷似“天神”而得名,又称“石人坛”,为一巨型裸体男性象形石。其肢体各器官俱全,比例匀称,巧夺天工。

海坛天神位于海坛岛南海域的塘屿岛的海边,邻近海坛海峡南口水岸,北与草屿毗邻,南与南日岛相望,西与万安村相峙,南北长4.23公里,东西宽0.72公里,面积3.248平方公里。周围滩涂面积0.89平方公里,岸线长15.67公里,形成12个澳口。塘屿在八十年代中期一度被辟为对台贸易岛,经济实力雄厚。特别是南中村经济繁荣,一片造型豪华气派,有“小台湾”之称。塘屿岛附近岛礁密布,是紫菜生长的天然海域,其所产的“塘屿紫菜”,闻名海内外,曾经是献给朝廷的贡品,皇家酒宴用得就是塘屿紫菜。因水产资源丰富,素有“金东庠、银塘屿”之称。草屿岛南北长1.35公里,东西宽3.8公里,面积5.163平方公里,周围滩涂面积1.07平方公里。岛内大部分是低山、丘陵。西南高,东北低。岩岸陡峭、曲折。岸线长15.47公里。坐在游轮上,乘风而去,万浪千波,鱼跃鸥欢,碧海丹霞,空气中透着丝丝腥气,让我们尽情感受这大海赋予我们的博大情怀。

现在我们就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塘屿岛。大家下船的时候要尽量小心,注意安全。南海乡的原居民大部分是从莆田迁来的,所以大家如果仔细听的话,会听到他们说的不是平潭的方言,而是莆田话。而且他们的风俗习惯也都与莆田相近。刚刚介绍了南海乡经济是比较发达的,大家看看他们的房子就知道了,南海乡的房屋建造很有特色,都建的很大很漂亮,而且颜色鲜艳。与我们在平潭其他地方看到的早期房屋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一个方面反映了南海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房屋建造也符合莆田的特色。

好,现在请大家往远处沙滩边的那座岛礁望去,那就是我们平潭双绝之一的“海坛天神”。我们看巨人仰卧于金沙碧海之间,享受着大海的汹涌和金沙的温雅。天神体长330米,胸宽150米,由灰白色粗粒花岗岩组成,头枕金色沙滩,脚伸东海碧波之中,身旁双臂平直,头部、耳朵、喉结俱全,还可以见到挺挺凸起的肚子,浑圆犹如人工磨制。认真看的话我们还能看到天神的脖子上有一串项链。最神奇的是我们可以看

到巨人下身逼真的男性器官长达3米多,高4.15米。据说只要摸一摸这个地方,就能求男得男,求女得女。黄昏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好多慕名而来的善男信女们聚集在这里,祈求天神赐予他们一个健康的宝宝。如果我们近距离观察会发现这处石景很像一个倒立的靴子的形状,所以这处石景又叫做倒金靴或者朝天靴。海坛天神是由一巨型花岗岩风化体所构成,有两组近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棱格状交叉的垂向节理和一组近于水平的弧形节理。其头部和耳朵是一巨型丘陵表部残留之石球,其中左耳小,叠于头部,实为一块风动石。头部长33米,宽25米,高33米,其凸肚光裸圆挺,最高处38米。其石人的雄奇之物也是经过千万年的海浪侵蚀过的风化残余部分。在石人躯体东侧,由于海浪沿着水平弧形节理的侵蚀,形成壳状横向洞穴,深五米,前椽缝高仅80厘米,人需匍伏进出,到达最深处可以站立,看到通天的垂向裂缝洞穴。在石人的西侧和北侧,有三个弧形海湾,湾间沙滩连接石人的头肩部。沙滩由金黄色和银灰色沙粒组成。碧蓝的海湾中有小的球状分化的礁石屏障。此外,岛礁上还有锣鼓石、香炉石、木鱼石、八仙围棋石等众多天然海蚀造型景点,它们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十分奇特。

关于海坛天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在海坛岛上,有一对打鱼为生的夫妻,丈夫不仅是海坛岛上最强壮的男人,也是东海方圆数千里内最英俊潇洒的美男子,被称为海坛勇士。他的妻子既美丽又贤慧,夫妻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喜爱。丈夫喜欢用自己的力量与智慧为渔民们排忧解难,特别是在当别的渔船遇到台风等风险时,丈夫总是挺身而出,成为东海上著名的海上救险者。妻子喜欢利用自己的柔情和热情帮助渔家姐妹们,最喜欢给人当红娘,牵线搭桥,成全了许多对美满姻缘。夫妻俩和乡亲们非常幸福地过着海岛渔家生活。这让东海龙王十分嫉妒,总是想破坏他们的幸福生活。龙王多次在丈夫捕鱼时掀起狂风巨浪,让其他的渔民陷入危险中,但是丈夫的力量太强大,每次都化险为夷。但是有一次,龙王施展出全部魔力,把岛上最大的一艘渔船困在离岛数百里的大海上,十多位渔民无法回家,丈夫独自驾着一只小船前往营救,与龙王进行生死搏斗。最后,乡亲们得救了,海坛勇士却被龙王用胡须缠住脖子,勇士与龙王在大海上大战了七七四十九天,本想把龙王擒回海坛岛,但是到了离海坛岛百里远的塘屿岛旁的大沙滩时,就精疲力竭了,只好躺下休息,不再醒来。龙王割断自己的胡须,逃回大海,没有了龙须,从此不再兴风作浪。妻子闻讯赶来,悲痛欲绝,取下自己的玉石项链,扯下胡须,戴在丈夫的脖子上。所以今天在南海天神的脖子上还能够看到那串玉石项链。海坛勇士的故事感动了女娲,为了让后世永远能够缅怀海坛勇士的丰功伟绩,女娲把他的肉体变成了巨大的石人。妻子每天都从海坛岛驾船来看望丈夫,久而久之产生了想有个孩子的愿望。女娲满足了妻子的愿望,在炼石时炼出能够帮助女性生子的“生命之根”。从此后,不仅海坛勇士的妻子生出了孩子,一些因为生理等原因无法生孩子的夫妻都来此朝拜。于是人们就把海坛勇士称为“海坛天神”。

这个地方最早是一些渔妇发现的,她们自发地捧着香烛来到石人的性器官象形石前,抚摸象形石,祈拜生子。作为旅游景点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专家们考察后,认为这是一处与人类的生殖文明有着密切关系的奇特的自然景观。才作为旅游景点开发并且保护起来,也正因如此,我们今天才能够观赏到如此壮观奇特的景观。好了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南海之行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接下来请大家品尝南海的特色海鲜,然后我们就要坐船返航了,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