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语文期末联考试卷(校后)

高二语文期末联考试卷(校后)

校际联考2014年秋学期期末考试

2013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命题学校:宝应中等专业学校命题人:郑海琴

审题学校: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审题人:孙娟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请将所有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并且不能答在密封线内,否则无效。

第Ⅰ卷(共44分)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娇妍.(yán)肩荷

..(hé)上溯.(shù)锱.铢必较(zī)

B.契.约(qì)端倪.(ní)黯黮.(dǎn)横征暴敛.(liǎn)

C.跻.身(jī)薪.酬(xīn)炽.热(zhì)燧.木取火(shuì)

D.不惮.(dān)啃噬.(shì)泯.灭(mǐng)摧山坼.地(chè)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

B.例如永冻区、冻土带、海底地表层等等,就连慧星上也不能排除。

C.历史上,新兴企业家们为了逃避封建君主的横征暴敛,发明了汇票。

D.那时我也皱眉叹息,装作一起发愁的模样,以示“所见略同”之至意。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媲.美(匹配)按部就.班(归于)神乎其.神(那样)长治久安.(安定)

B.高耸.入云(直立)殒身不恤.(顾虑)不欺.暗室(昧心)若即.若离(接近)

C.天作之合.(配合)杂乱无章.(文章)别.开生面(另外)赏心.悦目(心情)D.感.同身受(感激)因.地制宜(依据)消耗殆.尽(几乎)拔.地而起(陡然耸立)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E君的发愁,也不为无因罢,俄国是不要紧的,他们不像我们中国,有所谓“特别国情”,所谓“特殊知识阶级”。

A.或者但是因而还有

B.或者然而因为还有

C.或许然而因而包括

D.或许但是因为包括

D. 尽管那么不仅又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于是我们的造物主——假如天空真有这样的一位“主子”——就可恨了。

B.我要说:“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

C.大家听蔡先生这一段话之后印象如何我不得知,但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乎绝了迹。

D.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闻目睹

....,多方接触,所以她也爱好音乐。

B.小张在车间的的技术比赛中,总是名列前三名,真是首屈一指

....。

C.这个人能力很差,这样的大事对她来说,简直是以汤沃雪

....。

D.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愿他的学生只是亦步亦趋

....,而希望后辈能超越自己。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B. 据《中国日报》报道,英国伦敦当地时间2月5日,世界首个完整的“仿生人”在科学博物馆揭开神秘的面纱。这个名为“雷克斯”的仿生人,是英国科学家利用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造假肢和器官打造。

C.1月以来,中国中东部连遭雾霾袭扰,多地出现20天以上的雾霾天。“雾霾围城”的现状令环保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高层连续表态,各地各部门纷纷制定应对措施,各媒体也相继呼吁告别“口头环保”。

D.今年春节,南开大学共有100余名研究生选择留校过年,学校在留校研究生中开展了“亲情春节感恩父母”主题活动,在新春佳节给父母寄一张“感恩贺卡”、打一通“亲情电话”,送上新春祝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8.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句是()

A.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双关)

B.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

C.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比喻)

D.要而言之,那大缺点就在虽有二大良法,二还缺其一,便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反语)

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树林中的泉水》散文康﹒帕乌斯托夫斯基俄国

B.《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散文傅斯年中国

C.《回忆鲁迅先生》散文萧红中国

D.《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诗歌巴尔蒙特俄国

10.下列课文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寻梦者》以做梦—寻梦—再次入梦来开启诗人情绪律动的闸门。

B.《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运用了大量材料,涉及音乐、舞蹈、绘画等领域。

C.《春末闲谈》是鲁迅“闲话风”散文的典范之作,表面上看似乎漫不经心,任意而谈,实则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D.《“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作为科技新闻,报道了最新科学技术发展动态,既有新闻性,又具有科学性和文学性。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三大题,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一)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1.下列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是出人意外。

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料。

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如此的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外。

12.“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B.“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临难从容,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C. “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

D. “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而前行。

13.上句中,把“倘要寻求”这四个字删去,句子也很通顺,鲁迅先生用这四个字的用意是

()

A.高度赞扬这次请愿的重大意义。

B.认为这次请愿毫无意义。

C.告诫人们从这次请愿行动中接受教训。

D.表明作者不主张采用向反对派请愿这种方式,但既然有人牺牲了,也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

①现在,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村民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如今却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给他们洗碗洗碟子了。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地圣洁的水!而他们却想转动一个开关,拔起一个塞子就利用瓦尔登的湖水了!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②虽然伐木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豪取过它的冰,然而,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它永远年轻,我还可以站在那儿,看到一只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正和从前一样。今儿晚上,这感情

...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每天都和它

在一起厮守一样,——啊,这是瓦尔登湖,还是我许多年之前发现的那个充满着神秘和活力的林中湖泊。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片森林,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着。还是同样水漉漉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就是我的喜悦。

③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愈来愈深化,愈来愈清澈,并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河,我从康科德河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惊呼:瓦尔登湖,是你吗?!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这感情”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故乡的思念。

B.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瓦尔登湖的爱恋。

C.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

D.远离尘嚣后心灵获得的自由心情。

1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虽然遭受了人类制造的磨难,但它依然年轻,依然充满神秘与活力。

B.在作者眼中,湖俨然是一位纯洁神圣、青春永驻的女神。

C.作者还停留在对青春时看到的瓦尔登湖的印象中,并不觉得它在自己眼中有了变化。

D.岁月的流逝,人世的不测丝毫不能使它衰老,这种永恒象征自然的恒久与博大。

16.课题为“神的一滴”,这“一滴”可以指“泪水”,下面不属于对“泪水”的理解的一项是()

A.伐木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

B.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

C.一只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

D.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

(三)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7.《山居秋暝》描绘出一幅雨后山村秋日晚景图,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下列说法中,对原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B.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C.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D.尾联寄慨言志,写此景美好,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1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王孙”实是诗人自况,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归隐。

B.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C.本诗作者的风格流派是浪漫主义诗派。“风格即人”,平常的乡村生活中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恬静、美丽。。

D.诗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19. 下列诗句与“空山新雨后”的描写手法、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A.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0.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接近)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B.纵.一苇之所如(放纵)假.舆马者(利用)

C.度长絜.大(衡量)击空明兮溯.流光(顺流而上)

D.间关

..莺语花底滑(鸟鸣婉转)声非加疾.也(快)

21.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外连衡而斗诸侯君子生非异

B.曲终收拨当心画赢粮而景从

C.杯盘狼藉倚歌而和之

D.举酒属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斩木为兵.B.白露

..横江

C.凄凄不似向前

..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声D.仁义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A.内立法度

B.扣舷而歌之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积水成渊

24.下列句式是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A.信臣精兵陈利兵而谁何

B.羡长江之无穷

C.渺渺兮予怀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5.下列各项中,对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由兴而亡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指出秦亡之速是仁义不施。B.《荀子》由《论语》《庄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是古代说理文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C.《青玉案·元夕》通过对比,反衬出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的女性形象。

D.《八声甘州》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乡情绪。

第Ⅱ卷(共10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二大题,共20分)

(一)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6.写出诗人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琵琶女指法的灵活多变?(2分)

27.归纳出乐曲旋律的变化。(2分)

28. 说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2分)

29.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意境及作用。(4分)

(二)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30.“无恶意的闲人”与“有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样的人?(2分)

31.文中“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有什么含义和感情?(2分)

32.文中“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一小块”各有什么比喻意义?(3分)

33.文段中引用陶潜的诗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五、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共10分)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⑴而绝.江河⑵用心一.也

3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什么句式?(2分)

36.翻译(4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六、口语交际(8分)

38. 假定你是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负责电话接待。有一天,一位消费者所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打来投诉电话。你将如何接待。请设计接待投诉电话过程中的对话。

要求:简明得体,符合语境,不少于三个回合。

七、综合实践活动(8分)

39.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指出: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成为许多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度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材料反映出一个什么现象?(2分)

(2)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三个问题。(6分)八、应用文写作(10分)

40.高州中专足球队访问宿阳中专篮球队,按照计划他们将于2014年3月22日(星期天)下午四点在宿阳中专篮球场举行一场篮球友谊赛。请你以宿阳中专学生会的名义为这次篮球赛写一份海报。(10分)

九、作文(50分)

41. 请以“镜子”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