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除法——中括号》教学实录与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除法——中括号》教学实录与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除法——中括号》

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Record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Book "Division-Brackets" in the fourth grad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除法——中括号》教学实

录与反思

一、精彩两分钟

师:首先,有请今天的精彩两分钟!

生: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平时我们用的数字叫“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

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小学课本里就有10来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今天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几个运算符号的来历。

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

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我就简要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

师:感谢这位同学带来的精彩!

二、课中研讨

1、游戏,感受中括号产生的必要

师: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数学符号,还都有一段不简单的身世!

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数学符号,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

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18

2 3 6 =18

生1:18除以2,再除以3,然后乘6。

生2:18×2÷3+6=18

生3:18×2-3×6

生(齐):yes!

师:(故意地)咦,我怎么算不到18呢?18乘2等于36,36减3得33,33乘6,不等于18呀?

生1:不对,应该先算18乘2和3乘6,18乘2得36,3乘6得18,36减18就是18。

生2:加减乘除在一起,应该是先乘除,后加减。

师:原来如此!先加减后乘除是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个法则。既然是法则,人人都要遵守,包括施老师。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象排队一样,从前往后依次计算呢?

生:如果算式中只有加号和减号,那么谁在前就先算谁;如果只有乘号和除号,也是谁在前就先算谁。

师:是啊,同一个级别的,都是平等的,那就排着队来。

生:我还有两种方法:18÷2+3+6, 18÷(2×3÷6)。

(师生鼓掌)

师:还是这四个数,18,2,3,6,能让得数等于33吗?

生1:18除以2等于9,9乘3等于27,27+6等于33。

生2:我可以用刚才的第三个式子变一变:18×2-3的外面加上个括号,然后再……,(很不好意思地)我看错了。

(调整,变换,好方法!学生往往会以“成败论英雄”,

因结果的错误而全盘否定,甚至因此而否定这位学生。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评价加以引导。遗憾的是我一时的无为失去了最佳的时机,因为随着后面生3的发言,学生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较好的做法是当时我就及时地介入:我很喜欢你的“变一变”,由原来的基础比从头想起要方便多了。咱们就用他的方法,顺着他的思路,再变一变,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

生3:18×2+3-6

师:(出示:18÷2×3+6=33)

如果我把得数变成81,那么这个等式肯定是错误的,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个等式成立吗?

(片刻之后)

生:在3+6的外面加上括号,就行了。

师:添上括号,怎么算到81的?

生:18除以2得9,3加6得9,九九八十一。

师:是的,()是一个很特殊的数学符号,它可以改变运算顺序,()里的必须先算。

(屏幕上的得数变成1)你能让这个算式的得数等于1吗?

生1:18除以2,再减去3加6的和。

生2:你这么说是不对的,如果是减的话,那就等于0了,应该是18除2,再除3加6的和。

生3:我想给你纠正一下,读“除以”而不是“除”。

生点头称是。

(听完课后,老师们笑着说我“还不如学生”。对生2的错误十分麻木,生3纠正之后我也没有任何反应。其实,不是不敏感,说实话,是我自己也不太喜欢这种乘、除以的很不对称的读法。记得当时费了好大的劲才保证自己不至于犯“科学性错误”。既然学生屡纠屡犯,何必再浪费多少时间呢?只要我们的交流在特定的语境下十分畅通没有任何误会,不就ok!还有,我认为到五年级时,学生学习了整除,知道“除”有另外的含义,相信也就不会随意借用了。不知这么想是否有一丝道理?)

师:这么变,倒是等于1了。但是,请看清要求:

生轻生地读要求: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等式成立。

师:是啊,不许改变,只许添加。

生1:18除以2乘3加6的积,后面再加一个括号。

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好吗?

生1在黑板上写下了:

18÷(2×(3+6)

生2:我觉得你写的不对!应该是:

(边说边来到黑板前修改成:18÷[2×(3+6)])

师:(指着[ ]问)这是什么符号?你为什么不象刚才那位同学那样,继续用(),非要用这么一个新的符号?

生1:这是中括号,因为小括号外面还要加一个括号,就要用中括号了,如果再用小括号,就把原来的两个数给分开了。

生2:我认为不可以用小括号。因为,中括号的作用就是:首先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把中括号的数加、减、乘、除小括号里的,再用中括号外面的数加减乘除他。

生3:小括号外面就得用中括号,中括号外面就要用大括号了。

师:同学们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

一开始,第一个同学在2×(3+6)的外面又添加了一个小括号,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好多同学都给他提意见了,大家认为,小括号外面如果还要加一个括号的话,为了和()区别开来,得换一种形式了。这样就产生了[]——中括号。就像衬衣外面就不再穿衬衣了,得穿外套。这样可以表示的更有层次,更清楚。[ ]是代数的创始人--数学家魏治德首先发明并使用的。

(二合一的右括号,不正好说明了()外加()有道理,但读、写时却容易出错,容易引起各种误会。我却让他从指尖溜走了)

这个又有(),又有[ ]的算式,()里的要先算,[ ]里的也要先算,到底按照什么顺序计算呢?

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是的,别看小括号“小”,但因为它在里边,就数它最厉害了,最先算的还是()里的,然后才是[ ]里的。

说说,怎么算到1的?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3+6得9,再算中括号里的2×9得18,最后18÷18就等于1。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 ],知道了含有[ ]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说说下面三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90÷10+5×2

90÷(10+5)×2

90÷[(10+5)×2]

师:(算第2题的时候,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举起了手,生a第三次自己站起来抢着发言,师示意其坐下)稍等一下,可以把机会让一让吗?你看,同学们都在举手呢!你也不是小括号,对吧?

(算完之后)

师:比较一下,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有什么想法?

生1:相同的地方,就是三道算式的数都一样。不同的地方是第一个算式没有括号,第二个算式有小括号,第三个算式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生2:相同的地方还有都是除、加、乘。

生3:三道题的得数也不一样。我还发现,括号越多,

得数越小。

师:数都一样,运算符号也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括号的不同。括号不同,实质就是什么不同?

生(齐):运算顺序不同。

师:运算顺序不同,得数也完全不一样。看来运算顺序非常重要。至于是不是像刚才那位同学发现的括号越多,得数就越小呢?同学们可以课后去研究。

(回头看看,学生的猜想是多么宝贵呀!可惜,我依然以真理的代言人自居,发自内心地蔑视学生的“幼稚可笑”想法。我的评价尽管还算含蓄,但我的语气和措辞无疑已经清晰表明了我的态度。在我的暗示下,很难想象,学生课后还真的会去“研究”,也许是长期“传道授业”的职业自律让我不敢在课堂留下一个问题!)

刚才的几道题尽管步骤不少,但数据很简单,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算出得数。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可没那么幸运,如果数据比较复杂,要有条理、有根据地把计算的过程表达出来,我们通常用什么形式?

生:脱式计算。

师:好的,看这道题360÷[(12+6)×5],脱式计算,在课堂本上试着完成。

(师巡视,两分钟后,指名展示)

生1:

360÷[(12+6)×5]

= 12+6

= 18×5

= 360÷90

= 4

生(小声地):错了!怎么这样啊!第一步360到哪儿去了?

师:我觉得你的想法好像没错,我能明白你每一步要做什么,同学们明白吗?

生2:我知道,他是想先算小括号里的12+6=18,再算中括号里的18×5得90,最后用360÷90就得4了。

师:是呀,顺序没错,计算也很细心,只是表达起来有点小问题!谁能帮帮他?

生3:脱式计算应该是这么做的:没有计算的都要抄下来,先算的不要抄,把得数写下来就行了。

生4:我想问问你:=是什么符号?

生1:(疑惑不解地)等号!

生4:对了,等号表示的是相等!你这么做,一会儿等于18,一会儿等于90,一会儿又等于4,就不相等了。

师:就是这个道理!为了保证每一步都相等,先算的我们就写出得数,没算的就要原封不动地抄下来。

(生1在黑板上写出了正确的过程。师注意到生1写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