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部控制简答题

内部控制简答题

内部控制简答题
内部控制简答题

内控简答题

第一章

1.请简述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于发展历经的阶段,并指出每一阶段的特点。

答: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四个不同的阶段,并已初步呈现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演变的趋势。

(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从内部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

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内部牵制的基本思路是分工和牵制。

这一阶段的不足之处在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强调内部牵制

机能的简单运用,不够系统和完善。

(2)内部控制系统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由此内部控制正式被纳入制度体系之中,同时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进入

内部控制结构组成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对内控发展的贡献:其一,首次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

其二,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而统一以要素来表述。

(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1992年9月,COSO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对内部控制的发展最重要的贡献:对内部控制下了一个迄今为止最权威的定义。

提出了内部控制三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

构成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5)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2004年9月,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

这一阶段的显著变化是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

提出风险管理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

构成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

2.《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进步:

答:(1)从目标上看,ERM框架涵盖内部控制框架中的经营、财务报告和合规三个目

标,并且新提出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扩大了报告的范畴。ERM 框架指出,企业风险管理应贯穿于战略目标的制定、分解和执行过程,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2)从内容上看,ERM框架涵盖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的五个要素,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四个要素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风险管理的完整过程。此外,对原有要素也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如引入了风险偏好和风险文化,将原有的“控制环境”改为“内部环境”。

(3)从概念上看,ERM框架提出了两个新概念一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风险偏好是指企业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愿意接受的风险的数量。风险容忍度是指在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差异的可接受程度,是企业在风险偏好的基础上设定的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差异的可接受程度和可容忍限度。

(4)从观念上看,ERM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风险组合观。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企业管理层以风险组合的观念看待风险,对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措施使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在风险偏好的范围内。

3.我国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框架与具体内容

答:基本规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它描述了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建立的框架结构,规定了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要素等基本要求,是制定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依据。

规定了五方面目标,即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规定了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五项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规定了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4.简要概括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

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框架体系由《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组成的。

基本规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

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主体地位;

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

审计指引是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

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重要意义(分析提示):

(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可见,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由多方实施,为了多方利益的一个过程。双汇“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存在重大盲点或漏洞,才造成了目前这种境况。形同虚设的检测程序只会成为不法分子的通道,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不可缺少,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长久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真正为企业、为更多利益相关者带来真实的益处。

(2)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双汇拥有18道安检程序,却没有对瘦肉精的检验,让其内部控制程序形同虚设。这说明从企业管理层内部就有漏洞和弊端,管理水平需要提高。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防范企业经营活动偏离企业目标的一切可能性。正是在安检这个最重要的风险防范点上出现了问题,才造成双汇成为了众矢之的。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健全的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系统,任何的差错都会得到很好的监控,更不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和损失。

(4)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在整个瘦肉精事件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社会公众。曾经生活常用的食品成了有毒食品,不知多少人曾为此买过单,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更重要的是,这又一次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恐慌,无法信任身边的产品。此外,对于双汇的投资者来说,资本市场更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一切正是内部控制缺失带来的。由此可见,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内部控制息息相关。

第二章

1.如何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

答: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可从三方面进行理解:

(1)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即内部控制强调全员参与,人人有责。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应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是被动地遵守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

(2)内部控制是一种全面控制,这是指内部控制的覆盖范围要足够广泛,涵盖企业

所有的业务和事项,包含每个层级和环节,而且还要体现多重控制目标的要求。

(3)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即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2.内部控制的目标分为几个层次?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

(1合规目标。合规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企业在国家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严禁违法经营。

(2资产安全目标。资产安全目标主要是为了防止资产流失。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前提。

(3报告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企业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

(4)经营目标。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是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

(5战略目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内部控制的五个目标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

其中,战略目标是最高目标,是与企业使命相联系的终极目标;

经营目标是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与落实,是战略目标的短期化与具体化,是内部控制最直接最根本的核心目标;

资产安全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物质前提;

报告目标是经营目标的成果体现与反映;

合规目标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保证。

3.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把握哪些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与成本效益原则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把握的原则包括: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和事项、高风险领域和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的制衡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应当与其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实施内部控制应当权衡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

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全面性原则强调全程控制、全员控制和全面控制,重要性原则要求在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在强调重点的同时也要考虑实施的成本,即成本效益原则。

4.简述“三重一大”制度。

答:“三重一大”,指“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使用”。

“三重一大”事项应坚持集体决策原则。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企业应当健全议事规则,明确“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规则和程序,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内部控制包含哪五个要素?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答: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包括: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结合具体业务和事项,运用相应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或称控制手段去实施控制。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企业应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内部环境在最底部,这说明内部环境属于内部控制的基础,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内部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内部控制其他要素能否有效运行。

内部监督在最顶部,这表示内部监督是针对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检查,是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

由于企业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找出那些会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对其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这就是风险评估,它是采取控制活动的根据。

根据明确的风险应对策略,企业需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有效控制风险,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尽量降低企业的损失,这就是控制活动要素。

信息与沟通在这五个要素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关键地位。内部环境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需通过信息与沟通这一桥梁才能发挥作用。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的实施需要以信息与沟通结果为依据,它们的结果也需要通过信息与沟通渠道来反映。缺少

信息与沟通,其他因素就可能无法保持紧密的联系,整合框架也就不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6.内部控制存在哪些局限性?

答:内部控制存在的局限性包括:

(1)越权操作。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实施手段之一,授权批准控制,使处于不同组织层级的人员和部门拥有大小不等的业务处理和决定权限,但当内部人控制的威力超过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力量时,越权操作就成为了可能。一旦发生越权操作,内部控制分工制衡的基本思想将不能再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也就形同虚设了。

(2)合谋串通。内部控制制度源于内部牵制的理念,因为相互制衡,在经办一项交易或事项时,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的概率要大大小于一个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一个人或部门。基于这思想,有了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轮岗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等。而串通的结果则完全破坏了内部牵制的设想,削弱了制度的约束力,使内部控制制度无效。

(3)成本限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是要花费代价的,企业应当充分权衡实施内部控制带来的潜在收益与成本,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控制点,实现有效控制。

7.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可能会发生越权操作的行为,简述越权操作的危害。

答:(1)打乱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流程;

(2)为徇私舞弊、违法违规创造一定的条件。如果越权操作行为发生在基层,往往会引发资产流失、挪用公款等案件;如果发生在高层,则往往形成“内部人控制”,筹资权、投资权、人事权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都掌握在公司的经营者手中,股东很难有效的监督。

(3)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力过分集中,经理人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高,这就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严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短视行为泛滥等问题。

案例分析:

2.分析提示:

(1)原因是中航油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

①企业组织架构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总裁一手遮天大权独揽);

②忽视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风险,风险评估机制未发挥应有作用;

③授权审批制度形同虚设;

④内部监督审查无能为力;

(2)这一案例反映了内部控制存在越权操作的局限性。

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这一局限性:

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防范越权操作的组织保障与机制保障;

②建立并实施授权审批制度,尤其是国企必须要推行“三重一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审批制度;

③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审查和评价制度。

(3)教训:母公司应当建立科学投资管控制度,重点关注子公司特别是异地、境外子公司的发展战略、年度财务预决算、重大投融资、重大担保、大额资金使用、主要资产处置、重要人事任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等重要事项。

第三章

1.内部环境构成要素内容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请简要说明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

答:(1)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价值观念、—风险偏好、组织形式和管理风格,决定了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以及职能的发挥产生重大、持久的影响;

(2)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内部控制环境的各要素就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内部环境决定要素发挥作用的效果,其次,健全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推动内部环境功能发挥,完善的内部环境有利于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

(3)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相互制衡,内部控制的效果取决于内部环境要素对控制活动的推动或阻碍;

(4)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是互动关系,两者之间或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适应与不适应、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形成相互依赖/作用/渗透/制约/促进的良性循环。

3.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一般包括四种基本形式,即U型结构、M型结构、H型结构和矩阵型结构。

U型结构(直线职能制)是一种中央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它同时设置纵向的领导指挥机构和横向的参谋咨询机构。其优点是领导集中、职责清楚、工作效率较高,组织稳定性高。而缺点是上下级部门的主动积极性发挥限制,部门分割,互通情报少,不能集思广益地做出决策。

M型结构(事业部制)是一种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企业按产品、客户、地区等来设立事业部,每一个事业部都是一个有相当自主权的利润中心,独立地进行日常经营决策,各事业部都相当于一个U型企业。

控股型组织结构简称H型组织结构,是指在公司总部下设立若干个子公司,公司总部作为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控股,承担有限责任。母公司对子公司既可以通过控股性股权进行直接管理,又可以通过子公司董事会来进行控制。

矩阵制组织结构是按职能划分部门和按任务特点(产品和项目)划分小组相结合所产生的。当环境一方面要求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每个产品线能快速作出变化时,就可以应用矩阵式结构。职能式结构强调纵向的信息沟通,而事业部式结构强调横向的信息流动,矩阵式就是将这两种信息流动在企业内部同时实现。

4.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答:人力资源管理一般包括引进、开发、使用和退出四个方面。

企业在管理中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露。

(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5.请简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答:(1)企业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价值创造,不断通过税收、红利、工资和产品等形式为国家、股东、员工以及消费者提供财富,其本质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必然导致企业竞争力的削弱,反而会有助于改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户,同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可以帮助企业规避监管等风险,赢得品牌和声

誉,赢得公信力和商机,得到社会尊敬的企业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这也是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

6.作为内部控制要素之一的内部环境,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内部环境不好,企业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因此企业无需改善内部环境。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说明二者的关系;如果正确,请叙述你的理由。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因为完善的内部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保障,有效的内部控制又将推进内部环境的不断完善。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并不是因为企业内部环境不佳,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

关系见简答题2

7.社会责任作为企业需要履行的义务,有很多人认为既然企业的目标是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履行社会义务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不应该负担这项义务。还有人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从长远来看会提高企业经济利益。你认为这两种观点哪种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第二种观点正确。

理由见简答题5

案例分析

1.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不是单一的因素构成,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其核心是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形成,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丰富和变化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正是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大至决策的产生、人事任免,小至员工行为举止、衣着爱好、生活习惯等。在两个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其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

2.企业文化的意义

(1)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

(2)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章

1.与其他目标相比,战略目标的特点有哪些?

答:(1)宏观性。战略目标是对企业全局的总体设想,从宏观角度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的设定,并提出企业整体发展的总任务和总要求,具有高度概括性。

(2)长期性。战略目标是关于未来的设想,要经过企业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

(3)相对稳定性。战略目标既然是一种长期目标,那么在其所规定的时间内应是相对稳定的。当然,也并不排除根据客观需要和情况的发展而对战略目标作出必要的修正。

(4)全面性。战略目标是一种整体性要求,虽着眼于全局,但并不排斥局部;虽着眼于未来,但却没有抛弃现在。科学的战略目标是对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综合反映。

(5)可分性。战略目标作为一种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是可以分解成某些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和具体要求的。

除了上述特点外,战略目标还具有可接受性、可检验性和可挑战性等特点。

2.战略目标设定的原则有哪些?

答:企业在确定战略目标时,通常使用一套被称做SMART的五个基本原则:

(1)S(Specific)代表具体,不能笼统。

(2)M(Measurable)代表可计量,可以量化并可被验证。

(3)A.(Attainable)代表可行,可以达到。

(4)R(Relevant)代表相关性,实实在在,可以证明和观察。

(5)T(Time-based)代表时限,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3.风险识别具有哪些特点?

答:风险识别具有下列特点:

(1)是一项动态的、连续不断的、系统性的重复过程。

风险识别需要针对环境的变化而持续进行,不能做到一蹴而就,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风险要经过多次调查和反复论证方能得到准确答案。随着主体的活动,新的风险也会不断产生。

(2)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风险识别的系统性是指风险识别过程不可能局限在某一个专门部门或者专门的环节,风险识别要把主体作为完整系统看待,不仅要识别主体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而且要求主体的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并密切配合。

(3)是整个风险评估过程中重要程序之一。

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

应的风险承受度。风险识别是否全面、深刻直接影响风险评估的质量,风险识别的目的就是确认所有风险的来源、种类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为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提供依据。

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是风险分析的两类方法,如何理解两者的关系?

答: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理论上讲,定量分析可以对风险进行精确的分析,且定量分析的结果很直观,容易理解,但定量分析法的应用是以可靠的数据指标为前提的。事实上,在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定量分析所依据的数据的可靠性是很难保证的,再加上数据统计缺乏长期性,获得更多的数据需要更高的成本,这都给分析的细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此外,定量分析法虽然较精确。但许多非计量因素无法考虑。

与定量分析相比较,定性分析的准确性稍好但精确性不够。定性分析虽然可以将一些非计量因素考虑进去,但估计的精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分析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的影响,这不可避免使风险分析结果因人而异,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且定性分析的结果也很难有统一的解释。

5.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风险承受能力。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够承受多大的风险,也决定了企业应对策略的选择。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企业的资源和财力水平、企业的风险态度等。

(2)成本与效益。每一种风险应对策略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成本,这些成本要与其创造的效益相权衡。只有风险应对策略的成本小于其带来的收益时,这种风险应对策略才是可行的。

(3)风险的特性。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必须以风险的特性为依据,对不同特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对于风险较大(超出企业的风险承受度)的业务,企业一般采用风险规避策略;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风险,企业一般采用风险转移策略。

(4)可供选择的措施。对于某一特定风险,如果可以采取多种应对策略,那么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就需要在多种策略中进行比较,选择最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案例分析:

1.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哪些?应怎样进行风险识别?

酒鬼酒存在的风险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酒鬼酒的外部风险主要是法律法规风险。酒鬼酒的内部风险主要表现为经营风险和决策风险。

风险识别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发现或者调查风险因素,重视和关注社会经济因素,关注相关法律法规,为可能带来的违法责任做好应对预案。同时,还要预测营运环境可

能带来的变化,比如行业地位、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变化等;②减少风险因素增加的条件。酒鬼酒的“道歉却不认错”,致使资本市场给予强烈回应,股价连续跌停,市值巨额蒸发,其风险因素增加。③预见危害或者危险。④重视风险暴露。

2.对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应对措施作出评价,并给出你的建议。

①股市停牌,以避免因股市波动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这是正确的,但是突然地停牌,也让机构和散户措手不及。②没有积极引导舆论导向,道歉存在一些问题。酒鬼酒的这次道歉被解读为“道歉却不认错”,缺乏诚意。道歉不见成效,③没有承担积极责任。④滥用危机公关手段,反而起到相反效果。

建议: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对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风险评估与控制。首先,企业应借助这个契机,改进或更新生产设备,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将产品送检权威检测机构,并借助媒体进行积极宣传,重新树立企业与产品形象。其次,企业应该积极承担责任,在财务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采取产品召回、下架、质量赔偿等措施以挽救企业形象,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第五章

1.内部控制的主要控制活动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答:内部控制的主要控制活动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和合同控制。

这八种控制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八种控制活动各有特点,对风险控制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联系:①有共同目标,即作为控制措施,它们的目标都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内。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贯穿于其他六

项控制活动,是其他六项控制活动有效实施的基础,而其他六项控制活动实施过

程中又存在交叉协作,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次,八项控制活动贯穿于企业所

有层级和职能部门,且相互之间又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一项控制活动实施

不到位都会造成企业风险控制的失败,因此这八项控制活动缺一不可。

2.何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一般情况下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哪些?

答: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是指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一般情况下需要分离的不相容职务分为以下几种: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业务执行与决策审批、业务执行与审核监督、会计记录与业务执行、业务执行与财产保管、财产保

管与会计记录。

3.何为授权审批控制?它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答:授权审批控制是指企业按照授权审批的相关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授权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授权要依事不依人,不可越权授权,适度授权,以监督为保障。

审批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不得越权审批,不得随意审批。

4.何为会计系统控制?它的内容包括什么?

答:会计系统控制是指利用记账、核对、岗位职责落实和职责分离、档案管理、工作交接程序等会计控制方法,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内容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选择、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确定、文件和凭证控制、会计档案保管控制、组织和人员控制以及建立会计岗位制度。

5.何为财产保护控制?它的具体控制措施有哪些?

答:财产保护控制是指企业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财产档案的建立和保管、限制接近、盘点清查、财产保险。

6.什么是预算控制?全面预算的作用有哪些?

答:预算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全面预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2)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的有效方法和工具。

(3)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4)有利于实现制约和激励。

7.全面预算的流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应注意的风险有哪些?

答:全面预算流程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三个阶段。

(1)预算编制阶段。预算编制是企业预算总目标的具体落实以及将其分解为责任目标并下达给预算执行者的过程。在此阶段应该注意的风险是: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

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2)预算执行阶段。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的核心环节,预算执行即预算的具体实施,它是预算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此阶段应该注意的风险是: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3)预算考核阶段。预算考核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部门或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将预算的评价结果与预算执行者的薪酬相挂钩,实行奖惩制度,即预算激励。在此阶段应该注意的风险是:预算考核不严也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8.何为运营分析控制?它的具体分析方法有几种?

答:运营分析控制是指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经理层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比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具体方法包括:

①比较法,是运营分析的最基本方法,有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

②比率法,亦称财务比率法,主要用于财务报表分析。

③趋势分析法,即根据企业连续若干会计期间(至少三期)的分析资料,通过指数或动态比率计算,比较研究不同会计期间相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④因素分析法,即通过分析影响财务指标的各项因素,计算其对指标的影响程度,来说明财务指标前后期发生变动或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⑤综合分析法,即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的指标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以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9.何为绩效考评控制?实践中存在几种绩效考评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绩效考评控制是指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实践中存在三种绩效考评模式:

(1)会计基础绩效考评模式。主要特点是采用会计基础指标作为绩效考评指标。

(2)经济基础绩效考评模式。主要特点是采用经济基础指标作为绩效考评指标。

(3)战略管理绩效考评模式。主要特点是引入非财务指标并将评价指标与战略相联系。

10.绩效考评系统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答:一个典型的绩效考评系统应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报告等基本要素构成。

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评价目标是绩效考评系统的指南和目的,它决定了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标准的设置、评价方法的确立和评价报告的编报。评价目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又分解为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即评价指标反映评价目标的具体内容,评价标准反映评价目标的具体水平。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相互影响。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是形成评价方法的基础,其类型的选择会影响评价方法的确立。评价方法不仅是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具体运用,而且是对实际业绩是否达到评价目标的判断过程和处理过程。评价报告是整个绩效考评系统的输出信息,是对绩效考评系统其他要素的最终反映和综合体现。当然,评价报告的深度、广度与可信度要取决于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11.何为合同控制?它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答:合同控制是指企业通过梳理合同管理的整个流程,分析关键风险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合同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范围内的整个过程。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健全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

案例分析:

1.从内部控制活动角度分析公司缺陷

分析提示:

(1)违背了授权审批控制中的“三重一大”制度。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2)没有进行有效的预算控制。公司进行融资、投资等大额资金活动应该编制相应预算,统筹规划,控制风险。

(3)会计系统控制不到位。会计账簿等会计档案应该由专门的档案部门管理。

…考虑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预算编制和审批、合同的签订和审批、存货的保管和记账),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刚性、执行不力,合同实施过程中未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存货入库环节会计系统控制不健全

2.平衡计分卡绩效考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评价目标的确定方面,尽管该方法从不同方面关注了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忽略了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来认识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因而可能导致不能准确地确定提高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关键动因。

②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该方法没有具体说明如何选择特定的绩效考评指标。另外,非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和计算也是一个难题。

③在评价方法方面,该方法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单个指标的计分方法、权重的确定容易产生问题。

第六章

1.什么是内部报告?它有什么作用?

答:内部报告,亦称内部管理报告,是企业在管理控制系统中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以定期或者非定期的形式记录和反映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的各种图表和文字资料的总称。这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最普遍的信息传递形式。

作用:

(1)可以为管理层提供更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为管理层合理有效地制定各种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

(2)内部报告还可以反映检查和反馈管理层决策的执行情况,帮助管理层监控和纠正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2.内部信息传递中及时有效性原则、反馈性原则和预测性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答:及时有效性原则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做到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数据搜集,尽快进行信息加工,形成有效形式并尽快传输到指定地点和信息使用者。有二重含义:一是搜集信息及时;二是报送及时。

反馈性原则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相同口径的信息能够频繁地往返于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之间,把决策执行情况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信息使用者,帮助信息使用者证实或者修正先前的期望,以便其进一步决策的活动。有二重含义:一是要建立多种渠道,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二是用户要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恰当地调整决策。

预测性原则是指企业传递和使用的经营决策信息需要具备预测性的功能。此项功能在于提高决策水平从而发现差别、分析和解释差别,进而在差别中减少不确定的信息。

有二重含义:一是提供给使用者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未来信息;二是预测信息与未来的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同时还要注意排除过多低相关的冗余信息。

3.内部信息传递时,编制及审核内部报告环节的主要风险有哪些?有什么相应的控制措施? 答:主要风险点具体可细分为以下方面:

(1)内部报告内容不完整或难以理解。

(2)内部报告编制不及时。

(3)未经审核即向有关部门传递。

相对应可采取的控制措施是:

(1)及时取得指标计量信息,获取符合分析模型要求的信息,确保报告信息完整性。提高人员出具内部报告的能力,使报告的可理解性更强。

(2)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敏感性以及工作能力,确保内部信息报告编制及时有效。

(3)建立独立于报告编制岗位的报告审核岗位,严格审核报告,确保报告的高质量。4.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一般要经过系统规划期、系统开发期和系统运行与维护期三个主要阶段。

(1)信息系统规划时期,主要考虑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向信息化流程的转变。包括战略规划和项目规划。

(2)信息系统开发时期的任务是完成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①系统分析阶段又称为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单位的管理、业务人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业务活动各种需求,从而建立未来目标系统逻辑模型。

②系统设计阶段是根据分析阶段确定的目标系统逻辑模型建立信息系统的物理模型。

③系统实施阶段是编程和测试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

(3)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时期,系统投入运行后,需经常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5.评价信息系统的外购调试开发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于哪种类型的企业?

答:信息系统外购调试方式的基本做法是企业购买成熟的商品化软件,通过参数配置和二次开发满足企业需求。

优点:开发建设周期短;成功率较高;成熟的商品化软件质量稳定,可靠性高;专业的软件提供商实施经验丰富。

缺点:难以满足企业的特殊需求;系统的后期升级进度受制于商品化软件供应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企业自主权不强,较为被动。

适用:企业的特殊需求较少,市场上已有成熟的商品化软件和系统实施方案。

6.针对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应关注哪些风险点?

答:至少应当关注下列主要风险:

(1)系统规划不合理,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2)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实施有效控制。

(3)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信息泄漏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7.信息系统规划时期应关注哪些主要风险点?对此可以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答: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起点,战略规划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依据制定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性、长期性规划。

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风险是:

(1)信息系统规划风险,即缺乏战略规划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2)信息技术无法满足业务需求的风险,降低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

对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1)企业必须制定系统开发的各项规划,促进经营管理活动与信息系统协调统一。

(2)企业在制定信息化战略过程中,要使各部门广泛积极参与,沟通,提高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

(3)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要与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地域分布、技术能力等相匹配,避免相互脱节。

8.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中,日常运行维护的主要风险点是什么?应采取怎样的控制措施? 答:这一环节的主要风险是:

(1)没有建立规范的日常运行管理规范,计算机软硬件的内在隐患易于爆发,可能导致企业信息系统出错。

(2)没有执行例行检查,导致人为恶意攻击会长期隐藏在系统中,可能造成严重损失。

(3)企业信息系统数据未能定期备份,可能导致损坏后无法恢复,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相应的控制措施有:

(1)企业应制定具体操作规范,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切实做好系统运行记录,将异常现象、发生时间和可能的原因作出详细记录。

(3)企业要重视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由专人负责硬件方面日常维护。

(4)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处理系统运行中的突发事件,必要时同系统开发人员或软硬件供应商共同解决。

9.内部沟通对企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对于企业控制环境、控制作业、风险评估等各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采用顺畅沟通的方式,使员工了解应承担责任、应实现目标,以及这些目标对企业的影响。

10.列举三个内部沟通的方式,并分别说说它们的优缺点。

答:(1)电子沟通包括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其优点是方便快捷,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及技术上的要求,信息的安全性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2)书面沟通包括例行或专题报告、调查研究报告、员工手册、内部刊物、教育培训资

料等方式。书面沟通以文字为媒体,其优点是比较规范、信息传递准确度高、信息传递范围广、有据可查、便于保护。其缺点是可能会为了形式规范而耗用较长的时间导致成本效益不对等,并且缺少反馈或反馈机制不灵敏。

(3)口头沟通包括例行会议、专题会议、座谈会、讲座等方式。其优点是沟通迅速、灵活且反馈及时。缺点是由于信息的汇总及传递机制不到位导致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大。

案例分析

1.信息技术外包的优缺点

优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专业公司的专业优势,构建全面、高效满足企业需求的个性化系统。企业不必培养、维持庞大的开发队伍,相应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其缺点是沟通成本高,系统开发方难以深刻理解企业需求,可能导致开发的信息系统与企业的期望产生较大偏差。同时,由于外包信息系统与系统开发方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存在密切关系,也要求企业必须加大对外包项目的监督力度。

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企业内部控制10425 重点资料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1、是一个过程 2、需要企业全员参与 3、只能合理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1、组织架构——作业控制、管理控制、治理控制 2、控制对象——人事、财务、会计、生产 3、控制依据——制度、预算 4、进程时序——事前、事中、事后 5、控制范围——战略、经营 内部控制的演进 1、萌芽:内部牵制(《周礼》两个人犯错的可能性小;双人记账……)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4、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历史上最著名的欺诈:庞氏骗局 企业欺诈的具体行为迹象 1、公司在多加银行开立了新账户,并且已经超出所需 2、不负责现金交易的人不会按照惯例核对哪些银行账户

3、银行账户的收支差额非常大,或者与银行来往非常糟糕 4、紧急借款成为常有的事情 5、现金的流入与支出不断让管理人员大感意外 6、短期投资的收益低于市场水平 欺诈三角理论(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者此消披长) 薯条欺诈理论(得逞之后会上瘾,直至东窗事发) 烂苹果欺诈理论(上梁不正下梁歪) 白领犯罪理论 4个因素 1、为社会所尊重者所为的破坏刑法的行为 2、行为人打多拥有较崇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 3、违法行为是在行为人职业领域或职业活动中实施的 4、通常情况下违法行为会造成对职责的侵犯 冰山一角理论(不看到的多得多)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欺诈的核心内容 1、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于企业欺诈的源头 2、企业高层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风险 ——就是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期望值的变动 企业风险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与预期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内部控制,对策,问题]探究高等学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探究高等学校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内部控制指的是单位在保障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上,确保单位的资产完整安全,避免欺诈和舞弊现象的发生,为实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套具有控制、调整、约束、评价功能的措施、方法及程序。借鉴此定义,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可以被定义为:在高等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确保高校财产的完整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等资料的正确可靠,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有效性和结果性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调整、约束、评价等措施、方法及程序,并予以系统化、规范化,使其成为一个严密的、完整的框架体系。 根据我国COSO 委员会于1992 年公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的环境。内部控制的环境一般包括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内部审计、权责分配机制和企业文化等。2、风险评估。即使识别系统中经营活动中与内部控制目标不一致的风险,科学合理的制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和评估策略。3、控制活动。根据风险评估后的结果,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方法,将经营活动产生的风险降低到最小且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4、信息和沟通。及时准确的收集传递跟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且予以传递,确保各单位、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5、内部监督。要求内部控制与实施情况之间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检查体制,它对评价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评估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为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漏洞,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的教育开展亟需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的得以利用,避免浪费。首先,许多的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新建不少的学生宿舍,可是班级仍然在固定的教室学习上课,不采取多个专业、班级共同使用的方法,导致没有合理有效的使用资源现象产生。其次,有的学校兴建富丽堂皇的图书馆,但是空间数量不够,藏书量不足,阅读的限制条件过多,资源的利用率低。最后,校园的有些公共设施不能是实现共享,也成为了一种隐性的浪费。 高校内部一般都实现了电算化,不管是财务还是人事,乃至学生管理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各部门内部专业的软件进行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各部门间信息的实时共享不能实现,形成各自孤立的信息范围。而且在大学,可能也无法及时向外部使用者进行相关信息的公开披露。高等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为人民提供教育服务是政府的责任,所以高教信息必须公正、公开,尽管我国高校获取外部信息的途径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学校所发布的信息在管理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高教强国的战略出发,当前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完整和严谨。缺少一个系统科学的披露模式。 近几年来,高校的经济腐败案件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高校的经济活动范围不断进行扩张,在资金的对外投入、招收新生、项目投建等诸度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个别单位的资金在对外投资中只追求资金的收益缺忽视了风险,造成资金难以收回,亏损的现象; 有的学校在招收新生时,变相收费,利用工作之便收取钱财造成经济犯罪; 有的学校在物资采购中,由于市场的开放,不正当的竞争利用各种手段走向犯罪道路。2010 年在北京大学高校职务犯罪论坛中,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的10 年间教育系统犯罪案件20000 多起,涉案金额数十亿元。

企业内部控制试题及答案

a 一、单选题: 1、企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称为(D 。 A.内部资金控制 B.内部信息控制 C.内部监审工作 D.内部会计控制 2、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的正确表述是(C )。 A.企业高管层是制度的制定者,有权掌控内部会计控制 B.财务会计主管是财会工作的领导者,应当有权操纵内部会计控制 C.企业内部涉及财会工作的所有人员均不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 D.监察、审计是企业专司监督的部门,可修改掌控内部会计控制 3、内部会计控制中,关于修订和完善的原则规定(A 。 A.随外部环境变化、职能调整和管理要求提高,应不断修订和完善 B.未接单位上级指示,不得修改内部会计控制 C.未经单位最高行政首长准许,不得变更内部会计控制 D.未经业务主管同意,不得修订内部会计控制 4、关于内部会计控制原则,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B )。 A.内部会计控制应涵盖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业务的所有人员 B.内部会计控制仅涵盖企业内部财会部门的所有工作岗位和人员 C.针对业务处理过程的关键点落实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D.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职责权限应合理划分 5、为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企业应当建立业 务的( C )。 A.经济责任制 B.目标责任制 C.岗位责任制 D.成本责任制 6、为了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及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企业应 当对相关业务建立严格的( A )。 A.授权批准制度 B.业务流程制度 C.信息传递制度 D.经济责任制度 7、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针对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应重点检查的是( D )。 A.是否存在岗位设置不合理现象 B.是否存在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现象 C.是否存在在岗人员业务素质不过关现象 D.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8、下列要素中,不属于内部控制程序的是( D )。 A 交易授权

企业内部控制 自学考 考试重点

第一章内部控制导论 ◆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P3 是一个过程、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只能是合理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根据企业组织构架,分类治理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 治理控制是内部控制最高层次,依次递归,作业控制是第三层次 ◆内部控制的演进 一、控制萌芽期:内部牵制P8 实物牵制、物理牵制、分权牵制、簿记牵制 二、内部控制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盒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有组织计划以及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 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记录。三、内部控制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P11 重点是: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人员必须能够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 第二章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历史上最著名的欺诈事件之一:庞氏骗局 ◆企业欺诈的具体行为迹象6点 1:公司在多家银行开立了账户,并且已超出所需 2:不负责现金交易的人不会按照惯例核对那些银行账户 3:银行账户的收支差额非常大,或者与银行的业务往来非常糟糕 4:紧急借款成为常有的事情 5:先进的流入与支出不断让公司管理人员大感意外 6:短期投资的收益低于市场水平 ◆欺诈三角理论 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者此消彼长) ◆薯条欺诈理论 欺诈得逞之后会上瘾,不断接着欺诈直至东窗事发 ◆企业风险可以划分系统风险跟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不可规避,又称市场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 ◆风险管理可能采用的策略包括P43 规避、降低(主动的措施,预防与抑制)、分担、承受、专人负责管理风险 第三章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内部控制目标分四层P51 1:企业所有者:安全性(基本目标)、经营效率性和效果性(最高目标) 会计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作为保障 2:企业董事会:运营效率效果(最高目标) 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经营信息)可靠性是保障性目标。 3:企业管理当局:企业运营效果(最高目标), 查错纠弊、保证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经营信息)有效的目标服务于资产安全和经营安全性目标。 4:一般员工:经营效率效果(首要目标)、道德品质提升(较高层次目标) ◆中美内部控制原则比较 共同点:“制衡性原则”,讲究内部不同部门互相牵制,使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不同点:中国原则第一条是“合法性”讲究内部控制成本效益;美国则不惜代价进行内控。

论如何加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

论如何加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 尹庆伟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071051 韩春丽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周明明 贵州财经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4 【摘 要】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财务控制,本文从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入手,论述了改善高校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高等学校 风险管理 预算管理 一、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前沿阵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高校由原来的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逐渐转化为有较强自主能力和核算能力的实体,这不但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也从根本上激发了高校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高校自身的变化也给自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高校内部的管理与控制成为了这些问题的焦点。现阶段,高校内部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这些资金需要严格的管理;同时为了满足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贷款机制的引入又加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虽然高校目前有了较强的自主性,可是由于原先体制上的影响,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资金利用率低,风险意识差。高校由于结构的调整和招生规模扩大等原因,使其内部拥有相当数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从高校的发展建设上并不一定很充足,但其绝对金额还是十分巨大的。现实中出现很多的浪费情况,有时不考虑结合现实盲目的进行建设,造成资金的偏差,同时,高校在资金的使用上没能很好的把握时机,该进行支出和投资的地方一定没有坚决的进行,机会失去以后,进行弥补,支付高昂的代价,笔又形成了一种变相的浪费。 2.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留有隐患。高校内部拥有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各类资产规模庞大,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腐败的思潮已经在高校原本纯洁的净土上开始滋生,一些挪用公款、在采购中吃回扣、在基建项目中暗箱操作等行为时有发生。大量教育资金被用于炒作房地产、股市,教育资金脱离会计监管,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利用凭证做假、隐瞒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真象、私设“小金库”,甚至侵吞公款、行贿受贿。 3.预算管理不严。预算外资金收入范围广、项目多、内容杂,各级财政没有具体规定,各高校自行制定开支项目标准,随意性大;有些高校以为预算外资金是自己系部创收得来的,不属国家预算之列,不受财经制度限制,可以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有些高校不编制预算外收支计划,执行无报告,年终无决算,开支不按国家规定,使用不讲究效益,不按规定专款专用,有的甚至将用于发展各项建设事业的资金挪作它用,擅自提高本校福利标准等等。这些问题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方便,浪费了大量资金。 二、造成高校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分析 高校的内部控制环境是高校的管理制度与组织架构,影响高校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高校的组织文化氛围并影响内部控制参与者的控制意识,是实现具体内部控制的基础。当前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权力和职责不明确。许多高校设有校(院)务会议、财经领导小组、基建委员会、收费领导小组等决策机构,这类机构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重叠、权力和职责分配不明确现象,集体决策只是形式,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无法体现。 2.资产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主要在采购、日常管理、报废处置等环节。高校固定资产中最重要的是设备仪器,许多高校盲目追求仪器的先进性,对仪器采购缺乏科学论证,造成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不高,甚至闲置。而且,由于设备采购工作量庞大,许多高校设备部门将主要精力投在采购工作环节上,很少关注设备的使用状况,使设备管理成为薄弱环节。在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只需报给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书面汇签,很少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到现场堪验和核实,内部控制漏洞明显。 3.资金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包括财务部门及其下属经济实体的货币资金,主要体现在防盗窃、防贪污、防诈骗等方面。由于高校会计人员编制不足,导致很多不相容的职能岗位有一人担任,另外很多货币资金方面的控制执行中流于形式,从而为货币资金安全带来隐患。 4.校园文化对内部控制影响不够。内部控制受高校管理层道德价值观、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组织文化方面的因素影响,如具有领导集体决策传统的高校,内部控制效果明显强于领导个人决策的高校。但是,当前高校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多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很少将内部控制提升到组织文化建设层面,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一般只局限于高校会计系统内,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如此必然影响到内部控制在高校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5.财务风险意识缺乏。近几年,各高校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过分强调硬件建设,伴随着求大、求新、求洋高标准的往往是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为此,许多高校以某项收费权作为抵押,通过向银行借贷的形式筹集资金,并由此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对高校收费的政策稍有变动,就可能给高校带来巨大的风险。同时,“高校合并”使许多高校的院系重新组合,内部空间布局发生调整,造成一部分校区资源紧张,另一部分校区资源闲置,所以,资金严重不足和资产严重闲置成为许多高校比较典型的现状。 6.企业改制面的内部控制缺陷。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程序的内部控制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有的高校未对改制企业负责人进行必要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致使改制企业的部分资产被非法隐藏、转移、瓜分;有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内审机构、财务部门未对改制企业评估价值进行必要的复核,没有及时发现改制企业价值被低估,造成国有资产被贱卖。校名在社会上非法牟利,其不法行为对高校声誉的损害是难以弥补。 三、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的措施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高校应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科学划分各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职责;顺应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的要求,建立必要的风险评估机制;设置风险评估机构,定期为管理层提供风险报告;避免校级管理层在学校下属经济实体中兼职;合理提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地位,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职权落实到位;将内部控制理念作为学校的组织文化理念,在各级管理层和员工中广泛宣传;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提高管理信息质量,使各种管理信息在各管理层级之间及时传递。 2.合理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责任的划分。内部控制的基础制度是牵制制度,而在一个组织内部,牵制往往体现为不同的分工和不同的职能,而这些又反映为组织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岗位职责的划分,归根结底是权利和责任的划分。高校的内部组织一般比较庞大,那么一定要对权利和责任进行合理的划分,不相容的岗位一定要分离,授权和审批制度一定要建立并且严格的执行,机构的设置一定要科学,权利和责任即不能重叠也不能出现真空,要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同时要对不同的岗位进行监督,建立责任负责制,并且定期考评,使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能能够得到真正的发挥。 3.完善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高校的财务规划、收支计划、融资、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高校对各项经济业务都要编制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且通过授权与审批,再由相关部门认真执行,这样做,可以使高校内部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预算的编制一定要体现出高校当(上转第221页)

内部控制试题及答案

内部控制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企业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称为(D 。 A.内部资金控制 B .内部信息控制 C .内部监 审工作D .内部会计控制 2、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的正确表述是(C )。 A.企业高管层是制度的制定者,有权掌控内部会计控制 B.财务会计主管是财会工作的领导者,应当有权 操纵内部会计控制 C.企业内部涉及财会工作的所有人员均不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 D.监察、审计是企业专司监督的部门,可修改掌控内部会计控制 3、内部会计控制中,关于修订和完善的原则规定(A 。 A.随外部环境变化、职能调整和管理要求提高,应不断修订和完善 B .未接单位上级指示,不得修改内部会计控制C.未经单位最高行政首长准许,不得变更内部会计控制 D.未经业务主管同意,不得修订内部会计控制 4、关于内部会计控制原则,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 A.内部会计控制应涵盖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业 务的所有人员 B.内部会计控制仅涵盖企业内部财会部门的所有工 作岗位和人员 C.针对业务处理过程的关键点落实决策,执行、监 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D.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 职责权限应合理划分 5、为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项 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企业 应当建立业务的( C )。 A.经济责任制 B .目标责任制 C .岗位责任 制D .成本责任制 6、为了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 及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企 业应当对相关业务建立严格的( A )。 A.授权批准制度 B.业务流程制度 C .信 息传递制度 D.经济责任制度 7、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针对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应重点检查的是( D )。 A.是否存在岗位设置不合理现象 B .是 否存在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现象 C.是否存在在岗人员业务素质不过关现象 D .是否 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8、下列要素中,不属于内部控制程序的是( D )。 A 交易授权 B 职责划分 C 独立稽 核D 内部审计 9、下列各项中,预防员工贪污、挪用销货款的最有效的方法是(C)。 A、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兼任出纳 B、收取顾客支票与收取顾客现金由不同人员担任 C、请顾客将货款直接汇入公司所指定的银行账户 D、公司收到顾客支票后立即寄送收据给顾客 10、关于内部审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对内部控制进行监控是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责 B、相对于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而言,独立性最弱 C、它是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正性相同 11、在一个设计适当地内部控制结构中,同一职工可以负 责(D) A 接受和保管支票,并批准注销客户应收账款 B审核付款凭证,同时签发支票 C 保管现金,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D签发支票,同时保管原始凭证 12、下列各项中,预防员工贪污、挪用销货款的最有效的方法是(A )。 A .记录应收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不得兼任出纳 B.收取顾客支票与收取顾客现金由不同人员担任 C.请顾客将货款直接汇入公司所指定的银行账户 D.公司收到顾客支票后立即寄送收据给顾客 13、下列情形中,不违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试行)》规定的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原则的是(D )。 A、由出纳人员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B、由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所需全部印章 C、由出纳人员兼任收入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D、由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及总账的登记工作 14、在一个设计适当地内部控制结构中,同一职工可以负 责(D ) A、接受和保管支票,并批准注销客户应收账款 B、审核付款凭证,同时签发支票 C、保管现金,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D、签发支票,同时保管原始凭证 15、下列职务中,不属于不相容职务的是( D )。 A 、授权业务与执行业务 B 、记录业务与审核业 务C 、记录资产与保管资产D 、授权业务与审核业务 16、在2007 年的邯郸农行盗窃案中,犯罪嫌疑人张强2007 年3 月20 日已经不是管库员,但当天查库登记簿“管库

内部控制风险点汇总

一、组织架构风险点 (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应避免以下情况的出现:1、虽然形式上减利了董事会、监事会,但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到位,管理流于形式;2、虽 然聘任了经营班子,但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不能有效制定科学的决策;3、内部控制局限于纯粹的内部控制,没有上升到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管理者的这种内部控制意识、造成企业经营决策失误风险较大,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2)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如有些企业未单独设立审计部门或者将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混为一起,这样造成各部门、管理人员之间权责交叉,缺少 相关制约,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和企业各组织机构执行智能的效 率方面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二、发展战略风险点 企业发展战略风险主要产生于企业对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和竞争优势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从而导致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不能充分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限制企业自身优势发展。发展战略风险在企业实际经营中主要表现为: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

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风险点 (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露。 (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四、社会责任风险点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从今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企业文化风险点

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分析

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内部控制也日趋复杂。如何在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是当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在概述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效途径,旨在说明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要性,以期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标签: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规范;有效途径 1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基本内涵 1.1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含义 高等学校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控制环境等。 1.2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特点 高等学校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等原则。从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特点上看,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性。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二是制衡性。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在形式上表现为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三是适应性。高等学校内部控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1.3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意义 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对高校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意义上看:一是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是进一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二是加强内控制度是高校防范财务风险的制度保障,有利于防范高等学校财务风险。三是加强内部控制是高校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客观要求,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是大势所趋。四是加强内部控制是高校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因此,探索高等学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内控1

内部控制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内部控制概论 1、内部控制学的发展阶段:五阶段 ①内部牵制阶段------起步阶段两个设想是:(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的错误机会较少;(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②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进化阶段 ③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高阶段(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 ④内部控制框架阶段----演进阶段 ⑤风险管理阶段------提升阶段 2 、内部控制框架(COSO报告):(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1)三目标提高经营效率,取得好的经营效果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遵循有关的法规制度 (2)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察 3、风险管理模型: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具有多目标驱动、全员、全过程、合理保证的特性。) (1)四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 (2)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4、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1)定义内部控制定义: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2)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 (3)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cc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4)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5)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 《基本规范》的作用规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内部控制的总体框架,在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中起统领作用。 《应用指引》的作用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 《评价指引》的作用是对企业按照内部控制原则和内部控制“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事后控制”的指引,是对企业贯彻《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效果的评价与检查。 5、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①人为错误: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内部控制措施及部门职能

第五节内部控制组织职能 根据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规范要求,建立权力运行制衡机制,通过建立岗位分工合理、岗位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明确内部控制管理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的职能职责,保证内部控制管理职责明确、权限清晰,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一)内部控制的决策机构 1.主任办公会 主任办公会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是:建立本单位领导集体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配置必要的资源,确保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听取风险评估工作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应对报告;审批风险评估工作组工作职责、风险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等;审批单位整体风险控制目标和风险控制计划。 2.风险评估工作小组 组长:主任 副组长:副主任 成员:纪检监察室、财政局,由党群办公室负责牵头。 风险评估工作小组职责: (1)对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估。 (2)评估单位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状况,提出完善风险管理建议。

(3)听取单位风险评估报告、监督检查工作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年度审计、专项审计、管理建议书等情况的报告。 组长职责:全面统筹、协调各业务部门积极配合风险评估工作。 副组长职责:负责计划、组织和安排具体评估工作。负责协调各岗位的风险管理,对初步拟定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 成员职责: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经济活动风险进行评估,在梳理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据此选择控制方法和措施以有效应对风险。 3.单位负责人 主任应当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监督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方案的执行。听取内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单位风险评估报告,以此报告和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召开会议,提出修改意见,监督单位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的执行;审核内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岗位职责、风险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等。 (二)内部控制的执行机构 1.内部控制领导小组 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是本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机构,作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日常管理机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牵头负责。 组长:主任

国外内部控制现状分析概要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的。进入2O世纪9O年代以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美国的COSO报告。对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所带来的启示——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外内部控制的渊源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的“双人记账制度规定”,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要由双人同时记在账簿上,并定期进行对比考核,审查有无错弊,从而达到控制财产收支的目的。15世纪末出现的借贷复式记账法,则标志着内部牵制已走向了成熟。现代内部控制中有关组织控制、职务分离的控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最早涉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RB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而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该文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账簿记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2 各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比较有名的内部控制模式有美国的COSO、英国的Cadbury和加拿大的CoCo。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营造良好的内控框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议。 2.1 美国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1萌芽期——15世纪末到2O世纪初:内部牵制阶段。该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利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完整版)万福生科内部控制分析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内部控制规范 案例分析 题目万福生科财务“造假门” 班级会计N102 组长王璐瑶 组员俞家欢吴星芸吕晓盼

一、财务“注水”事件 (一)公司概况 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幅生科”,300268 SZ)本是一家业内寂寂无名的稻米加工企业。2011年9月27日,它以每股25元的发行价成功登陆创业板,加上超募资金,共募集4.25亿元,曾被多家券商誉为“新兴行业中的优质企业”。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惊爆出财务造假的丑闻,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二)事件起因 2012年8月,湖南证监局对万福生科进行常规稽查,从其银行流水中查了资金流向,对照后发现虚增。据称,当时公司财务总监覃学军“出人意料”一下子上交了“9个账套”,引发事态骤变。2012年9月14日,因涉嫌违反有关证券法律法规,万福生科收到湖南证监局《立案稽查通知书》,要求公司高管人员坚守岗位,积极配合调查。9月17日股票跌停。9月18日晚,万福生科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编号:稽查总队调查通字12788号),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2012年10月26日,万福生科发布公告,公司在2012年半年报中存在虚增营业收入约18759万元,虚增营业成本约14556万元,虚增利润4023万元,并且未披露公司循环经济型稻米精加工生产线项目上半年停产技改时间延长等事项。10月29日股票跌停。12月22日,关于对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的公告。该等情形表明公司未能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高校内部控制建设

Internal Control 内部控制·综 浅析高校内部控制建设 江苏大学 魏微 陈留平 高校作为独立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从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转变为以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多形式的筹措资金,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办学主体。高校面临着投资主体多样性,经济利益多元化,财务管理日益复杂的新局面,为适应形势的变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逐渐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但具体实施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由于物资采购、项目建设、科研经费管理等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高校经济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为防止高校经济舞弊案件的发生,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高校内部控制涵义与内容 (一)高校内部控制涵义高校内部控制是指高校为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防范财务风险,防止财务舞弊,实现学校管理目标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方法、措施和程序。高校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规范高校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促使高校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高校内部控制内容 按照COSO报告的内部控制五要素 的定义,高校内部控制的内容有:控制环境方面的建设,风险评估方面的建设,控制活动方面的建设,信息和沟通方面的建设和内部监督方面的建设等五个方面。结合高校的经济管理行为,高校内部控制的内容涵盖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项业务。根据对高校发展的 重要性与影响程度,主要包括预算控制、收支控制、采购控制、资产控制、 建设项目控制、债务控制、合同控制和专项经费控制等。二、高校内部控制薄弱环节及表现 (一)对内部控制建设不够重视、观念有待改变健全和有效 的内部控制是现代组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同样对于高校防范经济活动风险、防止舞弊发生、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现实的和潜在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在企业业界已经越来越重视,并加以完善。但是由于高校领导者大多是教授、学者,在学术上、所在专业领域是专家,他们更加注重怎样严谨治学,但对组织管理缺乏经验和敏锐性,一直以来对健全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高度重视,这是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比较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的10余年,是高校外延性发展期,伴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张,经济总量的成倍增长,资金来源多样化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高校管理层的管理理念还没有及时调整到内涵建设的之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来。 (二)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累积风险大 伴随着管理体制的变 化,高校经济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高校累积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现阶段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是筹资风险、债务风险、资产风险、投资风险等。 目前高校普遍还存在“赖在国家怀抱”的感觉,风险意识淡薄,缺乏风险管理和防范机制。如:有些高校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不考虑还贷成本和还贷能力过度举债;有些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不规范,存在检查风险和财务风险;有些高校在对外投资方 108

5623 内部控制期末复习题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相互牵制是以( B )为核心的自检系统,通过职责分工和作业程序的适当安排,使各项业务活动能自动地被其他作业人员查证核对。 A. 职责分工 B. 事务分管 C. 作业程序 D. 授权批准 2.( A )是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统称。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组织结构;董事会的职能;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式;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外部影响等。 A. 控制环境 B.会计系统 C.控制程序 D. 控制活动 3.( C )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A. 授权批准控制 B. 会计系统控制 C.组织结构控制 D. 内部报告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它具有(BCD )特征。A.主体是单位内部人员 B.客体是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或经营管理活动) C.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 D.属于单位内部的管理 2.建立和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必须遵循和依据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 A.合法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重要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3.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一般包括(ABCD ) A.基本规范 B.具体规范 C.授权批准 D.应用指南 4.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考虑的重点包括(ABCD )。 A.注重选择关键控制点 B.以预防为主、查处为辅 C.注重相互牵制 D.设立补救措施 5.不相容职务之间应实行分离,其中会计记录应与( ABCD )相分离。 A.会计监督 B.业务经办 C.财产保管 D.预算编制 三、问答题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目标? 货币资金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 按照内控要求,应由( B )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A.记帐人员 B. 非出纳人员 C.会计人员 D.审核人员

浅析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精选版

浅析高校财务内部控制 制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浅析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和原则,结合高校的实际,对如何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制度审计内部控制制度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our country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up a perfec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the high school financ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haracter and principle of the high school financ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made some analysis to how to build up and complete the high school financ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fact of the high school. Key words High school finance Accounting system Audit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高校教育事业活动有秩序和有效地运行,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组织、计划、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可以调节控制的制度。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广泛性、多样性及关联性。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健全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

企业内部控制期末统考(不带答案)

企业内部控制 2017-2018学年度期末统考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管理层不诚实,下层会效仿,从而加剧公司管理的混乱与损失,这一理论是() A.烂苹果欺诈 B.欺诈三角理论 C.白领犯罪理论 D.薯条欺诈理论 2.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是() A.董事会 B.管理层 C.各级员工 D.以上都是 3.注册会计师对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如果是(),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提醒企业加以改进,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A.重要缺陷 B.重大缺陷 C.设计缺陷 D.运行缺陷 4.在下列内部控制要素中,被称为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的是()。A.内部环境 B.内部监督 C.控制活动 D.风险评估 5. 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该该风险主要发生于() A.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的高管人员

B.企业辞退员工而引发的劳动纠纷 C.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D.雇用员工劳动合同而引发的劳动纠纷 6.关于存货盘点清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核对实物的数量,看其是否与相关记录相符、是否账实相符 B.要关注实物的质量,看其是否有明显的损坏 C.存货盘点清査工作有财务部门独立开展 D.盘点清査中发现的问题,査明原因,按照规定权限报经批准后及时处 7. 作为全面预算的核心环节,关乎预算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是()。 A.预算编制 B.预算执行 C.预算控制 D.预算考核 8. 根据国家家规定,一般工业项目设计可分两个阶段进行,即( ) A.技术设计和总体设计 B.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 C.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D.总体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9. 我国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的三种情况的概率进行量化,其中“极小可能”的概率是( )。 A.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B.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0.5% C.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10% D.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2% 10.2010年我国已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项目有()。 A.17 B.31 C.45 D.18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会计系统控制的方法有( ) A.会计凭证控制 B.会计账簿控制 C.财务报告控制 D.会计人员控制 E.会计复核控制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44条规定,内部监督分为() A.日常监督 B.专项监督 C.内部审计 D.内部稽查 E.内部控制评价 3.内部控制与内部环境的关系是()。 A.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B.内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