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交学复习提纲-终极版

外交学复习提纲-终极版

外交学复习提纲-终极版
外交学复习提纲-终极版

外交学

第一部分:外交知识(40分)。

1、填空(10题,每题1分,共10分)

2、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共15分)

3、简答(3题,每题5分,共15分)。

第二部分:外交业务(30分,2题,每题15分)。

第三部分:外交理论(30分,2题,每题15分)。

第一部分:外交知识。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外交的英文是DIPLOMACY,这个词来自希腊语,希腊语原义是指古希腊的君主向使节颁发

的特许证书,作用是证明他们的身份,后来就演变出外交一词。

(2)英国学者萨道义认为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之间的官方关系,而法国学

者加登把外交定义为谈判的科学或艺术。

(3)外交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外交强调外交是艺术,主要内容是谈判;而广义外

交强调外交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活动,第二,外交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4)外交主体指外交行为的行为者,外交客体指外交行为的对象,外交的主体和客体合在一

起称为外交实体,泛指外交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

(5)外交的目的就是外交的根本目标,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要服从国家的需要,从根本上来

讲,外交的目的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6)外交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外交及其一般规律。

(7)外交学的常用研究方法有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经济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定量研

究法。

(8)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外交的发源地,它的伟大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就描述了条

约和使节的形象。

(9)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提出,解决各国之间的争端,外交途径应占据首位,武力应退居

第二位。

(10)中国春秋战国之时,外交已经相当发达,各诸侯国之间的“会”和“盟”十分频繁,

“会”即为国际会议,“盟”则为缔结条约。

(11)古罗马的费启亚里斯法已出现国际法的萌芽,对宣战和媾和已有一套法律制度,万民

法用于调整罗马人与外国人之间的关系,是近代国际法的前身。

(12)12世纪末期,威尼斯人开始在东方的意大利殖民地设立领事职务。1455年,米兰公

爵第一个在热那亚设立常驻使节。不久,这种做法为其他意大利城市国家所仿效,并迅速风行于西欧各国,意大利人因此被认为是西方近现代外交的鼻祖。

(13)马基雅维利根据其外交政治经验,撰写了<君王论>一书,成为近代西方外交学之父,

也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学派的开创者。

(14)荷兰著名外交家维格尔福特在其<大使及其职能>一书提出,大使一方面是“和平的使

者”,同时也是“光荣的间谍”。

(15)摩根索在<国家间的政治>一书中指出,外交不仅是维持世界和平的工具,而且是用和

平方式增进国家利益的工具。

(16)最基本的外交准则集中体现在<联合国宪章>,可以归纳为: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际

争端、互不使用武力,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17)<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建立外交关系和建立使馆要“以协议为之”,即按主权

平等的原则经建交国双方同意。

(18)位次的含义是“在先权的次序”,即谁先谁后的问题。一般说来,国家间的位次在两

种情况下发生:一是各国派出的外交代表在不同场合下的席次先后;一是缔结国际条约时缔约各方在文件中的次序先后。

(19)当代各国的外交机构,不论政体和国体如何,在组成上都大同小异,一般都包括外交

决策机构、专职外交执行机构、常驻建交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外交代表机构。

(20)外交涉及一国最高利益,任何国家的外交决策权都掌握在一国最高领导或实际掌握一

国最高行政权力的执行机关手中。由于各国政治制度不同,情况也就各不相同。美国的外交决策权在总统,中国的决策权在党的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1)“外交部”是国际公认的对各国专职外交执行机构的统称,其首长即为外交部长。少

数国家由于历史和传统原因,也有把本国的专职外交执行机构及其首长称作“国务院”和“国务卿”,如美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和“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如英国;“外务省”

和“外务大臣”,如日本。

(22)根据1815年维也纳国际会议的决定,使馆馆长分为三个等级:大使、公使和代办。

(23)《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在第三条中为使馆规定了五项基本任务,简而言之,它们是

代表、保护、谈判、观察和发展五大项。

(24)在大使馆里工作的人员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即外交官员,行政及技术职员和当地雇

员。

(25)在外交官系列中,依位次高低分别为大使、公使、公使衔参赞、参赞、一等秘书、二

等秘书、三等秘书和随员。另外,还有武官等官员。

(26)使馆与外交代表享有特权与豁免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理论根据,即"代表性说"、"治

外法权说"和"职务必要说"。

(27)使馆和外交人员对接受国应履行的义务和必须遵守的一些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

它们是:尊重接受国法律规章和不干涉内政、使馆馆舍不得充作与使馆职务不相符的用途、不滥用特权。

(28)外交谈判依参加谈判各方的数目多少,分双边谈判和多边谈判,依参加谈判方首席代

表或团长的级别,又可分为政府首脑、外交部长、高级官员和技术专家等不同级别的谈判。

(29)外交调研合法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大量占有合法材料;广泛展开合法活动。

(30)早期外交实践中常把国际会议分成大会和会议。凡有国家元首参加,或为缔结和约而

召开的会议,通常称之为大会。商讨一些次要的问题,由各国政府派出一般全权代表或使节参加的代表会晤,称为会议。

(31)根据与会成员所代表的单位而定,国际会议分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两种。根据地理区域,

可分对所有国家都开放的世界性会议,以及属于一个区域的国家参加的区域性会议。(32)国际组织如按其活动的目的,可分为普遍性和专门性两类。前者如过去的国际联盟和

今日之联合国,后者如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从国际组织成员

的性质上可以划分为政府性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性国际组织。前者如联合国、欧洲共同体、经济互助委员会、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后者如社会党国际、国际世界语协会、国际笔会、亚非人民团结组织等。从国际组织的成员国所在地理区域有无限定来加以区别,可划分为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前者如过去的国际联盟和今日的联合国;后者如非洲统一组织、美洲国家组织、欧洲委员会、北欧理事会、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等。

(33)国际组织在一般结构上,多由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三个机构组成。

(34)联合国的主要机构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

和秘书处,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瑞士的日内瓦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分别设立有办事处。(35)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主要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

略行为","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和 "促成国际合作"。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外交

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其中,外交主体、外交客体、外交基础、外交目的、外交方式及外交范围是外交的六要素。

(2)外交准则

外交准则,在此是指从事外交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各国所公认的、用以构成外交基础的、作为自身行动依据的基本原则。传统的外交准则包括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共同同意和恪守诺言准则。新中国的外交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外交团

外交团是各国驻同一国的外交代表机关的馆长及其外交人员的总称。其作用是为了调整各国派驻同一国家的外交人员作为一个整体同驻在国政府之间的日常关系。外交团团长是从各国派驻接受国使馆馆长中按国际惯例自然产生的。

(4)外交报复

外交报复,在此是指针对其他国家对本国的伤害性行为,在外交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种回应。

直接地说,所谓外交报复,就是一个国家在外交领域内采取外交行动,对别国所进行的一种报复。外交报复是一种国家行为,是一种以惩罚或施压为主要特征的外交行为。

(5)外交特权与豁免

外交特权与豁免,简称外交优遇,指为了使职业外交官以及外交使团作为派遣国的正式代表能够独立、合法、有效地履行职务,从而使其在接受过之内享有特殊的、规范的国际法地位,即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权利,并免除某些接受国本国公民所应尽的义务。从本质上看,豁免亦为特权,故此外交特权包括豁免权在内。

(6)谈判

外交谈判,简称谈判,指的是在外交场合里所进行的谈判活动。具体来说,谈判意即有关方面针对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会谈、磋商和讨论,以求达成一定的协议。而外交谈判则通常是指有关主权国家的中央政府就彼此之间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其他重要的国际事务进行协商和讨论,以求协调彼此的立场,达成某种妥协,最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7)国际会议

国际会议,主要是指数国以上的代表为解决互相关心的国际问题、协调彼此利益,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寻求或采取共同行动(如通过决议、达成协议、签订条约等)而举行的多边集会。

(8)会议外交

会议外交是一种新型的外交方式,指把国际会议做为外交交涉的一种手段,国家通过参加国际会议达到本国外交政策的目的。

(9)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一般指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国际法主体之一。狭义上说,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个或两个个以上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为实现共同的政治经济目的,依据其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常设性机构。广义上的国际组织还包括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三、简答(每题5分,共15分)

(1)外交的任务是什么?

(2)外交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从理论上讲,外交的出现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国家形成,外交有了活动实体;

2、国家主权独立,可以对外行使主权;

3、众多的主权国家组成了国际社会,国家利益不尽相同的主权国家之间在客观上产生了互

动的需要。

(3)现代外交的特点是什么?

1、外交角色全球化

相比于“旧外交”以欧洲为中心的特征,进入20世纪后,社会主义国家登上了外交舞台,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美日等一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后起之秀在外交上的作用加大。

2、外交方式多样化

一系列崭新的、具体的形式层出不穷。根据具体内容和具体角色的不同,出现了经济外交、商务外交、文化外交、多边外交、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等等。

3、外交决策民主化

一方面,就各国外交自身而言,外交决策通常需要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另一方面,就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合作而言,在其大政方针等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上,也有必要实行国际民主。

4、外交活动高层化

各国的外交活动往往必须由外交部长亲自出马,各国的外交特使穿梭于国际舞台,而且各国的最高领导人也经常直接介入外交活动,并时常处于外交活动的中心。首脑外交成为当代外交的新景观。

(4)摩根索提出的外交四项方针是什么?

1、外交必须根据实际和潜在的力量决定其实现的目标;

2、外交必须判断其他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它们为实现其目标所能运用的实际和潜在的力

量;

3、外交必须决定不同的追求目标在什么程度上能够相互一致;

4、外交必须采取适合于实现其目标的手段。摩根索的外交思想,适应了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的需要,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什么是建立外交关系的条件,中国的建交条件是什么?

所谓建立外交关系的条件,一般是指为建立外交关系而提出来的某些特定的要求,有一般条件与特殊条件之分。一般条件是指对建交对象所提出来的普遍性要求,主要包括:其一,必须遵守外交准则;其二必须正式承认本国;其三,必须正式承认本国政府。特殊条件是指建交对象国所提出的某些特别性要求。

在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时,中国政府均要求对方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与大陆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与“台湾独立”;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政;不与台湾建立任何官方性质的关系等等。

(6)什么是位次,外交实践中如何安排位次?211

位次,亦称礼宾序列或礼宾排列,作为外交礼仪的一项基本规则,它要求东道主在外交场合里接待多方宾客时,应参照外交惯例与本国约定俗成的方式,对来宾的具体顺序、位次进行一定的必要排列,并据此分别给予有关各方相应的礼遇。

礼宾排列的具体操作方式大致有如下五种:

1、以来宾具体职位的高低为序,由高而低依次进行排列;

2、以来宾所在国家或所代表的国际组织的正式名称的拉丁字母的前后为序,由前而后依

次进行排列;

3、以来宾正式抵达目的地的先后为序,由先而后依次进行排序;

4、以来宾正式告诉东道主自己决定到访的具体时间的早晚为序,由早而晚依次进行排

序;

5、不进行正式的排列。

(7)政治庇护与外交庇护的区别是什么?

政治庇护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亡它国,要求准予居留,即要求给予“政治庇护”,俗称“政治避难”。它国接受上述逃亡者的要求,不予引渡,准予居留,就是给予政治庇护。这就是“庇护权”。外交庇护是指一国利用本国驻外使馆为外国政治犯所提供的庇护。国际法不承认外交庇护。但使馆未经许可绝不得进入。

(8)外交部的职责是什么?97

1、负责本国的外交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各国的一切外交活动均应交由本国外交部具体

负责。

2、领导本国的驻外代表。作为外交主管机构,各国外交部通常都负责领导、监督本国驻

外使领馆、特别使团、驻国际组织组织使团与出席国际会议代表团的工作和活动,并与它们保持正式的联系。

3、参与本国的外交事务。外交部在国际法上被看做是国家和中央政府的正式代表,因此

外交部、外交部长及其代表均有权参与本国外交事务的处理。

4、组织本国的外交接洽。对各国之间的“礼尚往来”,有关国家的外交部必须具体负责

组织实施。

(9)《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规定的使馆五项基本任务是什么?99

1.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

2.于国际法许可之限度内,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之利益;

3.与接受国政府办理交涉;

4.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向派遣国政府具报;

5.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间之友好关系,及发展两国间之经济、文化与科学关系。(10) 常驻国际组织外交代表机关的职责是什么?

1、在国际组织内代表派遣国,按派遣国在国际组织内应享有的权利和应负的义务履行职责;

2、在国际组织内代表本国政府,就该组织正在处理或应该处理的事项阐明本国政府的立场和

主张,实现本国政府的意图;

3、了解国际组织内外的情况,及时向本国政府具报;

4、在国际组织内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促进同其他成员国的多边和双边关系,包括在特别授权

的情况下同其他成员国代表进行双边谈判以至签订协定。

(11)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内容有哪些?

1.给予职业外交官的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确保其个人人身安全

和给予其在经济方面的适度照顾。

a.职业外交官的人身不可被侵犯;

b.职业外交官的安全必须被确保;

c.职业外交官享有行动及旅行自由;

d.职业外交官享有管辖豁免;

e.对职业外交官可免除个人捐税;

f.对职业外交官可免除关税和免受查验。

2.给予外交使馆的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维护其国家尊严,并有利于

其执行公务。

a.使馆馆舍不可侵犯;

b.使馆档案和文件不得侵犯;

c.通信自由;

d.使用国旗与国徽;

e.免税;

f.免除关税和免受查验。

(12)在中美上海公报中中方和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措词有何不同?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第二部分:外交业务(每题15分,共30分)

1、我国与x国建交,委派x大使馆参赞XXX先生为临时代办,办理建馆事宜,请你用英文草拟一份正式外交照会。

Beijing, date

Your Excellency

Before the arrival of the Ambassador Extraordinary and Plenipotenti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______at his post, I have the honour to design ate Mr. XXX. Counsellor of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______, as Charge d'Affaires ad interim to establish the Embassy.

I hereby introduce Mr. XXX to Your Excellency and hope that you will kindly receive him and render him all the facilities necessary for the discharge of his duties.

I avail myself of this opportunity to express to Your Excellency the assurances of my highest consideration.

(signed) ______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is Excellency______,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______,

PLACE

2、我国驻x国大使馆搬迁,请你用英文草拟一份普通照会。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esents its compliments to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has the honour to inform the Ministry that the chancellery of the Embassy moved into its new office at ____ (address) on ____ (date). The telephone numbers of the Embassy are ____.

The Embassy avails itself of this opportunity to renew to the assurances of its highest consideration.

(seal)

Place, dat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____

PLACE

3、自今年以来,中美汇率问题磨擦加大,中美双方先后进行了多轮谈判,假设你是美方谈判代表,请拟定一套详细的谈判方案。

(1)背景

(2)议题

(3)利害关系

(4)目标(三种目标)

(5)策略(其中包括对对方策略的估计)

(6)你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

4、自今年以来,中美汇率问题磨擦加大,中美双方先后进行了多轮谈判,假设你

是中方谈判代表,请拟定一套详细的谈判方案。

第三部分:外交理论(每题15分,共30分)。

1、试以中国或美国的外交政策为例,论述外交政策的构成要素。

中国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指的是外交实体主要是主权国家为实施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外交战略而具体制定的行为准则。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大体上都是由其基本立场、主要目标、立足之点、重要任务等项具体要素所构成的。

A.基本立场:所谓基本立场,就外交政策而言,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在认识和处理外交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持的态度。简单来说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对其所面临的外交问题的基本看法。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开展全方位外交。坚持独立自主是其基本要求,开展全方位外交则是其主要做法。

a、坚持独立自主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维护中国的主权独立;中国人自己处理自己的外交事务;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绝不屈从于人核大国或强权势力的压力;中国绝对不对其他任何国家的内政外交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

b、所谓全方位外交,主要是指中国在开展外交活动时,应以世界各国为自己的对象,并要强调外交活动的全面化、广泛化。中国所开展的全方位外交有以下四个特点:不结盟;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不拉帮结伙;不分亲疏,一视同仁。

B.主要目标: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其外交活动所要争取达到的标准或境地。在外交政策中,主要目标所起的作用,一半是为国家指明其进行外交努力的方向,或阐明其外交行动的基本意图。

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一是维护世界和平,而是建立国际新秩序。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维护世界的和平,就必须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必要保障;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必然就要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则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目的。

a、要真正事先维护世界和平的目标,要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二是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三是倡导和平共处与和平解决争端。

b、中国所主张的国际新秩序有以下特点:一是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二是以保障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三时包括国际政治新秩序与国际经济新秩序互为保障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四是重视联合国作用的发挥;五是间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坚决反对国际旧秩序;二是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C.立足之点:在外交政策中,立足之点是指外交政策制定国在其进行外交活动时所要依靠的基本力量。

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就是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永远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换而言之,中国在进行外交活动时,必须以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自己的基本依靠力量。因为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命运,面临共同的现实处境,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曾经有过密切的合作,以及今后的和平与发展依旧有赖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合作。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密切合作的时候,就必须注意:与发展中国家要平等相待;与发展中国家要真诚合作;与发展中国家要相互支持;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与合作不得附带任何条

件;既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永远站在一起,又要永不当头、不称霸。

D.重要任务:在外交政策中,重要任务是指外交政策的制定国在贯彻落实其外交政策时所必须完成的既定工作。通常,它是直接来自外交政策中所确定的主要目标。

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任务,就目前而言,主要是以下两项:促进经济建设以及争取祖国统一。

a.作为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中国尤其需要正视这一点,并且需要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努力把本国的经济建设工作搞好。并且,中国展开的外交活动必须符合本国的内政实际需求,并服从本国的中心工作。

b.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中,争取祖国统一不仅是一项主要任务,还有一系列具体措施作为其实现的重要保证:一是中国必须实现统一;二是中国的统一问题是本国的内政问题;三是中国的统一不允许别国来插手;四是坚决反对重新分裂中国的阴谋。

2、试以中国或美国为例,论述外交战略、外交策略、外交政策和外交决策之间的区别。

3、试以中国或美国为例,论述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在制约外交的诸因素中,必然存在着某些发挥关键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其中经济、科技、文化等等,就是对外交发挥关键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文化,在一般场合是指人类社会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综合。在更多的时候,文化特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方面的财富,诸如文学、艺术、教育、习俗等。对外交而言,文化通常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A、文化交流推进外交

目前在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否频繁,早已成为衡量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密切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必然会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从而推动其外交关系不断地有所发展,就两国关系而言,双方的文化交流大都开始于其外交关系正式建立之前,所以文化交流往往成为各国外交的“开路先锋”。而两国外交关系一旦正式建立以后,反过来又会对双方的文化交流有所推进。为了突显文化交流之于外交的重要性,有的专家学者索性直接称文化交流为文化外交。

2002年,为纪念邦交正常化周年,中日韩三国政府共同主办了“中日韩文化年”; 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意大利年、俄罗斯年,这些文化外交活动都是由政府发起,审视时代需要,结合本国外交大战略而举办的。它们在外交过程中遵守国际规则,实现文化对等交往,使彼此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实现了相互了解与融合。正是在这种正宗文化外交的指导与实践下,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转良,甚至进入“蜜月期”。

B、文化传统限制外交

各国文化的发展,都难以脱离对其本国文化传统的积极继承。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各国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维护往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必然会对本国的外交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各国不同的传统文化使各国外交形成不同的风格。新中国外交的坦诚热情、以和为贵、主持正义、信守诺言等基本风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便可以找到源头。讲究功效,追求利益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念,也有明显的表现: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其二,各国不同的传统文化使各国外交往往奉行着不同的战略与策略。历史上和谐思想对中华各民族的涵化、融合曾发挥重要作用,今天中国外交中“睦邻友好”、“求同存异”、“强不凌弱”、“尊重世界多样性”等政策主张则是通向“和谐世界”理想的可行之路。在美国国民中,“优越感”、“救世主精神”、“自命不凡的使命感”一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美国对亚、非、拉美新兴的独立国家的态度、观念始终没有根本改变,极力把其社会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这种扩张主义正是种族优越主义的产物。

其三,各国不同的传统文化使各国外交的决策者采取了不同的操作方式。

其四,各国不同的传统文化使各国外交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准备亦有所不同。

C、文化差异阻碍外交

文化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外交活动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在此过程之中,由于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价值观念、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种种差异,使得他们相互间的有效沟通大打折扣。各国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本是一种既成事实,它本身并无任何不是之处,但是文化侵略却通常因此而引起,所以说它客观上起到了阻碍各国正常进行外交活动的作用。

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以“民主”“自由”“人权”等人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为旗号的“和平演变”;美国制定大中东民主计划,干涉中东事务,发动伊拉克战争,强行将自己的“民主”思想置于伊拉克。这些都是典型的文化入侵外交的实例。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修订版)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 (修订版) 第一章 1.传播的三种定义 ①共享说 ②劝服说 ③反应说(生理学原理来自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2.信息、符号、媒介的概念 ①信息: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如果获悉的某一事物的表征,使人感到对这件事物的不确定性减少了,那么这种表征就是信息。 ②符号:指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③媒介:信息、知识的载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 3.媒介技术发展的四个时代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 4.传播的四种类型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印刷术的影响 1、印刷品数量增多,广泛传播、廉价供应 2、促进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与扩散 3、导致了近代报刊的产生 4、形成生机勃勃、自由平等的公共文化,为民主政治创造了环境。

第二章 一、施拉姆 1、创立传播学博士课程的时间:1943 2、传播研究所的时间:1947 二、拉斯韦尔 1.5W模式 传者(控制分析) 内容(内容分析) 媒介(媒介分析) 受者(受众分析) 效果(效果分析) 2.传播三功能说 社会雷达(环境监视)、使社会各部分适应、环境传承社会遗产 三、拉扎斯菲尔德 1.伊利县研究 背景:伊利县位于大城市克利夫兰和托莱多之间,人口4.3万,主要为工人和农民。居民多阅读克利夫兰日报、收听克利夫兰、托莱多及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在历届总统选举中,此县投票结果与全国大选结果相近,具有典型性;调查从5月开始,到11月罗斯福击败威尔基结束。 调查结果:大众传播对改变选民投票意向并没有什么用。 2.二级传播论 选民中存在一些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内容基本上是从大众传媒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由他们传给他们想要影响的人们,即人际传播扩大了大众传播内容的传播范围,且比大众传播更有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60字左右,5-6题) 1 外交庇护 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其庇护,根据国际法规定,使馆馆舍享有不可侵犯权,外交庇护就是利用使馆的这种特权,把使馆作为遭到驻在国追捕的公民的避难所。 2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1963年3月4日,联合国在维也纳主持召开关于领事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与4月22日通过《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该公约于1967年3月19日生效。该公约对以职业领事官员为馆长的领馆的设立,领事职务等级以及委派领事官员和其他领馆人员的便利,特权和豁免等,作了系统的规定。 3 外交豁免 指一国派驻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受接受国法律规范约束的待遇。外交豁免权的全称是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 4 多边外交 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两国以上的国家通过磋商、协商及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由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磋商,协调及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5 外交报复 专指原伤害行为是外交性质的,受害国所采取的报复手段也是外交性质的。如甲国驱逐乙国的外交官,乙国也以驱逐甲国的外交官作为报复,这就是外交报复。 6 外交调研 指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政府具报。外交调研的最高目的是为一国对外决策机构尽可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情况、信息、观点和建议。 7 临时代办 在外交代表大使或公使缺位或因故不能履行职能时,被委派代理其职位的外交人员称临时代办。临时代办由外交人员中等级最高者担任,他以临时代办的名义履行使馆首长的职能。 8 外交交涉 指主权国家之间,各自通过它们的外交代表机关,在双边或多边国际关系中,就利害相关的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以求得适当的或为大家满意的解决办法。 9 领区 领事馆的辖区称为领事区域或领区,是领事馆执行领事事务而设定的区域。领事馆辖区由派遣国和接受国根据需要和互惠原则共同商定,一般限于领事馆所在的城市或省区。 10 主权平等原则 主权是一国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的权利。各个国家,无论其经济、社会、政治或其他性质有何不同,都有平等权利和义务,并同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每个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有权自由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同时负有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 11 使节权 通常指一个国家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的权力。使节权包括接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外交使节的权力,和向他国或国际组织派遣外交使节的权力。使节权是主权的特征和属性。 12 职业领事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把领事官员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即职业领事,也称派任领事或专业领事。一般由

外交学院真题

2000年 《外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外交团 2、外交庇护 3、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4、外交豁免 5、多边外交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回答外交代表机关的主要职责。 2、请举例说明当代公认的主要外交基本准则。 三、论述题(30分) 请分析美国袭击中国驻南使馆违反了哪些重要的外交公约原则及美国企图达到何种险恶目的。 《当代国际政治与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两极格局 2、非政府组织 3、“新干涉主义” 4、万隆会议 5、“三砸一烧”事件 6、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第二代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特点 2、试论新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建交高潮?各有什么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北约东扩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 2、试论世纪之交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及其对中国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2001年 《外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位次 2、外交报复 3、外事 4、外交调研 5、联合国常驻代表团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外交承认的理论含义和实践方式是什么? 2、首脑外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作用如何? 三、论述题:(30分) 论述科技革命影响外交的主要途径并以互联网络技术为例予以分析。

《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华沙条约组织 2、安理会242号决议 3、《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4、“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5、“珍宝岛事件” 6、“八·一七公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美、俄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斗争。 2、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主张和原则立场。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2、论述80年代中国在裁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及对美苏军备谈判的态度。 2002年 《外交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外交团 2、公使 3、临时代办 4、管辖豁免 5、正式照会 6、国宴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多边外交的特点和作用 2、新中国外交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外交礼仪在外交工作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外交工作是高度事务性的特点。 2、试从理论上论述外交与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谈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面对新的形势,中国外交应采取何种对策。 《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六·五战争” 2、核不扩散条约 3、科索沃危机 4、旅顺口、大连问题 5、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6、中葡联合声明

外交学概论

第一章外交学概述 一、外交本质 广义:1.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题的活动 2.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 3.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 4.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一种官方活动 狭义:1.外交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2.外交的基本手段是谈判 3.作为外交基本手段的谈判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的 4.外交应当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二、外交定义 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 外交六要素 1.外交主体:一切外交行为中的行为者。外交主体不仅享有一定的权利,还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外交主体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外交活动中的核心部分。独立的主权国家才能成为外交主体。 2.外交客体:外交行为的对象。 3.外交基础:实际上指的是外交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前提。作为外交基础的国际惯例,亦称外交惯例,是外交人员处理外交事务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守则,是规范外交行为的基本框架。 4.外交目的:指宏观的外交根本目标,外交总体的基本的意图。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主权是外交的根本目的。 5.外交方式:在外交活动中进行联系与沟通的具体方法。 6.外交范围:指定义外交时的具体涉及面。 第二章外交的制约因素 一、政治、意识形态、军事对外交的制约 国内政治影响:1.统治阶级掌控本国外交 2.政党政治左右本国外交 3.政局稳定牵制本国外交 4.政治制度决定本国外交 国际政治影响:1.全球政治直接影响到各个国家的外交 2.地缘政治密切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外交 意识形态影响:1.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 2.意识形态支配外交目标 3.意识形态涉及外交决策(影响决策者、决策模式、社会舆论) 军事制约因素:1.军事实力奠定外交后盾 2.军事战略协调外交战略 3.军事行动波及外交行动 4.军事交往有助于外交交往 二、经济、科技、文化对外交的制约 经济制约因素:1.经济是外交的主题(各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本国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的是为了在国际上争取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外交活动往往配合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外交学概论

外交学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外交学概论 第一节外交的界定 一、外交的本质 1、广义的外交“外交”的出处;“外交”的正式出现;经典解释;广义的外交及其特性。 2、狭义的外交的实质;经典释义;狭义外交及其共性;广义外交与狭义之比较研究。 3、外交的本质:广义外交的本质;狭义外交的本质。 二、外交的定义 l、外交的主体定义:学术界的共识;实际运作与特殊情况。 2、外交的客体定义:国际组织对原有定义的改变:外交实体的定义。 3、外交的基础一般定义:本书中的定义;外交惯例的作用。 4、外交的目的定义:外交的目的;国家利益定义及其重要性。 5、外交的方式经典解释:外交方式的内涵;和平的外交方式的多样性。 6、外交的范围外交的范围及其内涵:本书的界定。 第二节外交的发展 一、外交的萌芽 1、萌芽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与外交理论的空白;外交范围较为狭小;外交辅助对外战争;外交谋略倍受重视。 2、贡献使节制度:结盟制度:外交方式。 二、外交的形成 l、形成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基本形成:外交理论争相问世:外交范围有所扩大:秘密外交与强权外交成为外交的主旋律。 2、贡献外交人员职业化:外交行为规范化;外交活动集团化。 三、外交的定型 1、定型时期的特点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新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科技革命影响历史进程。 2、贡献外交范围扩大化;外交方式多样化;外交决策民主化;使节作用的淡化。 第三节外交学研究 一、外交学的研究对象 l、外交学的定位外交学的定位及研究对象;有关外交学研究对象的不正确认识:对“外交”的界定。 2、外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法学;交际学;外交史。 二、外交学的研究范围 1、现行的外交学研究范围以外交理论外交实务外交过程外交制度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围。 2、外交学范围的重新确定现行研究范围的片面之处;重新确定时的重点考虑因素:重新确定后的内容。 三、外交学的研究方法 1、阶级研究法定义:重要意义:正确态度。 2、经济研究法定义;经济研究法与阶级研究法的关系;正确态度。 3、比较研究方法定义;形式;正确态度。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答案:现代化的传播机构或组织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向广大的受众开展信息传播的活动。 2、反馈。答案:反馈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信息以后对传者所做出的反应。 3、传播单位。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式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而是统称为“解码者”,或者称为“传播单位”。他们把参与传播行为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编码和译码。 4、环境监视功能。答案:施拉姆把它称为“雷达功能”。就是向人们提供种种即将到来的灾害、威胁等警告,从而提高人们的警惕,促使人们加以防御。 5、《权力的媒介》。答案: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在上世纪80年代写的《权力的媒介》一书被认为是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第一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他主要想表达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切媒介,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而是某种权势的“吹鼓手”,包括宗教的、世俗的;党派的、经济的,总之,是“某种权势的媒介”。并且认为,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存在四种关系:一是官方关系,是由规定、法令和条例决定的;二是商业形式的关系,主要是广告商及商业伙伴;三是利益关系形式,比如金融企业,或政党,或宗教团体等;四是非正式形式,这主要是只亲朋好友。 6、EPS。答案: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怎么一个过程。有学者将这一规律称作EPS,其中E(elite)指上流社会、精英阶层,P(popular)指大众化、流行化,S(specialized)指专门化。

7、第四媒体。答案:互联网因其诞生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又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8、地球村。答案:由于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原来比较分散、联系不够紧密的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从而使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就像一个城市或乡村社区内部的联系那样紧密。 9、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意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同时,这种封闭的、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比较弱。 10.容器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 11、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 12、传播效果。答案:一般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称。 13、意见领袖。答案:就是活跃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物。 14、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形状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外交学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也推广到独立国家和附庸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更简单地说,是指以和平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事务。”这一定义出自哪部著作? A. 《外交辞典》 B. 《韦伯斯特词典》 C. 《牛津英文字典》 D. 《外交实践指南》 2 【单选题】(10分) 国际法的鼻祖荷兰人格劳秀斯的代表作是什么 A. 《战争与和平法》 B. 《现代外交学的发展》 C. 《使节及其职权》 D.

《国际法》 3 【判断题】(10分) 外交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A. 对 B. 错 4 【判断题】(10分) 外交工作授权有限 A. 错 B. 对

5 【多选题】(10分) 同外交学有交叉关系的学科有哪些? A. 国际经济学 B. 国际法学 C. 外交史 D. 国际政治学 6 【单选题】(10分) 在中国关于外交学译著最早的是《外交精义》,它是从哪种语言翻译过来的? A. 法语 B. 日语 C. 英语

D. 俄语 7 【判断题】(10分) 外交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因此和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A. 对 B. 错 8 【判断题】(10分)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标志近代国际法的诞生。 A. 对 B. 错

9 【判断题】(10分) 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A. 错 B. 对 10 【判断题】(10分) 外交被看作是“外交家的业务或艺术”,或是“谈判的科学或艺术”。 A. 错 B. 对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在古希腊神话中,谁被崇拜为使节和传令官的庇护神? A. 波塞冬 B. 宙斯 C. 赫拉 D. 赫尔墨斯 2 【多选题】(10分) 外交的产生必须有如下条件为前提 A. 产生了国家 B.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各国共同认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瞧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就是作为意义与符号、精神内容与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就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就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就是一种行为,也就是一种过程,也就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就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与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就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的存在就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与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与谐与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与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完整版)外交学概论整理

小马哥背死你(八) 一.外交与外事的关系(简答) 1.广义外交与广义外事 广义外交:外交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联合体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以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基础,通过代表本国的最高领导人和以专职外交部门为核心的中央政府部门,以及它们的领导下的半官方非官方组织、民间团体、个人,通过会谈、谈判、访问,签订协议等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国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 广义外事:外事是中央政府、政党、议会、军队、民间团体以及个人的对外交往活动。 关系:广义外交是广义外事的一部分。广义外事中不直接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对外交往活动不能称为外交。 2.狭义外交与狭义外事 狭义外交:外交是谈判的艺术。 狭义外事:除了中央政府之外的各种机构、团体、个人进行的对外事务、对外活动、对外工作。 二.外交与武力的关系(简答) 1.武力是外交的后盾:武力的存在其本身对另一国的谈判立场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2.外交涉及武力的非暴力使用:包括武力威慑和武力威胁。这两者都不涉及武力的直接使用,而是通过表达使用武力的决心来增强本国在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地位。 3.使用武力的全过程都需要外交:之前寻找盟友孤立对手,之中寻求外交解决的可能性,之后落实战后安排。 三.外交团(名解) 1.由同驻一国的所有外国外交官所组成 要求:由外交代表人员组成,不是由外交代表机关组成。 不包括使馆一般工作人员 不包括驻在国本国的外交官 不包括驻在国其他城市的领事官 (有些国家包括外交官的配偶和子女,有些国家只包括馆长)

四.政治庇护(名解) 请求整治庇护: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往他国请求准许居留。 给予政治庇护:他国接受上述逃亡者,不予引渡准予居留。 五.外交庇护(名解) 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庇护 无论题目是外交庇护还是政治庇护,两个都要回答 六.人权的国际保护(简答) 1.人权的内涵:包括西方国家强调的“人生而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发展权等集体人权。 2.为什么要保护人权:有些国家不能保护人权:战争、国力不足 有些国家不愿保护人权:种族歧视、屠杀 3.谁来保护人权:大国、邻国、国际组织(联合国、红十字会) 七.全球化时代的外交 1.主客体多元化:主体多元化:主权国家数量增加;客体多元化:主权国家、政府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有影响力的个人数量增加。 2.议程多样化:当今外交需要适应国家本质从领土国家向福利国家、从民族国家向世界国家的转变。任何一国都需要与国际社会一起努力,为解决当今世界的众多国内、地区和全球化问题作出贡献,比如解决各种国内和国际冲突,防止大规模武器扩张,克服全球人口爆炸,毒品等问题。 3.国际制度时代:①当今外交日益受到国际组织的规范与制约 ②当今外交日益在国际制度中展开,催生一个多边外交大发展时代 ③当今外交日益围绕国际制度的创建和改革而进行 4.信息与科技革命时代:交通及通讯技术进步使得传统外交地位下降,首脑外交流行,穿梭外交、多变外交勃兴,催生公众外交的新现象。外交节奏加快。 5.民主化时代:①国内政治的民主化赋予了民众以及通过他们的议会代表一定外交权限。 ②现代交通及通讯技术的进步使得民众日益见多识广,民众有可能对外 交事务有通盘了解,形成自己的见解。 ③一国外交政策的实施需要国民的理解与支持。 八.当代外交机关 1.当代外交机关包括专职外交执行机关、外交决策机关、常驻建交国的外交代表机关、常驻国际组织的外交代表机关、外交部门、外事部门以及领事部门 (2.外交决策机关:即一国最高决策机关,负责外交的决策与) 3.外交部门:一般叫外交部,具体负责外交政策的执行

传播学教程备考整理知识点

+编码与译码(Encoding & Decoding):编码位于传播者一端,是指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 +译码位于受传者一端,指的是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那种信息或意义。 +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创始人:20世纪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H. 米德 把人看做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象征行为的研究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1、群体暗示(group suggestion) ?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 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 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 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2、群体感染(group contagion)?群体感染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 ? ?(二)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1.群体模仿

?模仿可分为两类:无意识模仿、有意识模仿。 ?集合行为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本能的、条件反射的模仿。 2.“匿名性”(Anonymity)?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互不知道姓名和身份、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 自我控制能力。 ? ? ?(三)集合行为的“信息流”: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 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 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 ?(四)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 1.环境监视(surveillance)——向受众提供新闻。? 2.社会协调(correlation)——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和解释。 ? 3.社会遗产传承(transimitters of culture)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 1.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

中国人大:外交学概论试题

外交学概论试题 一、基本概念:(每题5分,共20分) 1、首脑外交 答:首脑外交,是当今外交新形式之一。它通常是指由国家实际掌握最高外交决策权的首脑人物――一般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出面以各种方式参与或处理外交事务。 2、领事 答:领事,是领事馆职员之一。领事一般是指由一国政府委派或授权,经接受国同意,而在其国内一定地点,根据领事制度的有关规定行使其职权的人员。领事并非外交官,但有时可以授权从事某些外交工作。 3、黎塞留 答:黎塞留(1585-1642),红衣主教,十七世纪初长期任法国首相。因其在外交理论与外交实践上贡献良多,被称为“近代外交的奠基者”、“法国外交之父”。在其代表作《政治遗嘱》里,他坚持国家至上,主张“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并认为外交活动可以采取一切方式。 4、子产(公孙侨) 答:子产,又名公孙侨(约公元前580-前522年)。史称“春秋第一人”。曾经担任郑国宰相21年。在其执政期间,郑国弃武功而修文德,奉行“以德治国”的方针,在大国夹缝之间。在外交思想上,他主张以实力求生存,重视外交决策,维护国家利益。在外交行动上,他坚持原则,讲究策略,努力捍卫本国主权。 二、要点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外交的本质 答:所谓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之间的中央政府,以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所进行的官方交往与沟通。从静态方面来看,外交是一种有关主权国家之间进行官方交往的国际制度。从动态方面来看,外交则是主权国家中央政府之间以互动为目标所进行的官方沟通。 2、外交特权与豁免 答:外交特权与豁免,是现行外交惯例之一。它是基于相互的原则,为使外交官和外交使团作为派遣国的代表能够独立而有效地执行职务,使其在接受国内享受的特殊国际法地位。就适用范围而言,它对适用对象、适用时间、适用地点有一定要求。就基本内容而言,外交官与外交使团所享受的外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 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 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7. 编码:认知 --- 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或组织。 9. “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1. 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 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1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5. 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6.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7.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简答题 1.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的性质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 (6)大众传播是制度性传播。 2. 传播的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 拉斯韦尔“ 5W模式”:查书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

《外交学概论》题型及重点

一、题型: 1、名词解释(20%)5’*4 2、简答题(45%)15’*3 3、论述题(35%)35’*1 二、重点内容: 1、外交的传统含义:外交指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扩展含义:外交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联合体),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以国际法和有关惯例为基础,通过正式代表本国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在他们的领导下通过其他半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社会团体以至个人,以通讯、访问、会谈、谈判、签订协议等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和国的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 2、四项外交原则:第一,主权平等原则。第二,不干涉内政原则。第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第四,承担国际义务原则。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外交特权: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超越接受国国内法赋予其法人与自然人的权益。 外交豁免: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除接受国法律条款的待遇,本质上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 4、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享有的 不可侵犯性:第一,使馆馆舍不可侵犯。第二,使馆档案和文件不受侵犯。第三,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第四,外交通讯不可侵犯。 管辖豁免: 第一,刑事豁免。第二,民事豁免。第三,行政豁免。第四,无作证之义务。 外交特权:第一,免纳直接捐税。第二,免纳关税。第三,行李免检待遇。第四,其他特权。 5、外交礼仪11原则:1、以人为本2、忠于祖国3、维护形象4、求同存异5、遵时守约 6、热情有度 7、不宜过谦 8、尊重隐私 9、女士优先10、保护环境11、白金法则 6、外交决策含义:是指外交实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采取正式的外交行动之前所作的必要决定。具体而言,外交决策是指外交实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采取外交行动之前,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和进行抉择的过程。 7、外交决策的过程:(1)发现问题(2)确定目标(3)拟订方案(4)评估选优(5)反馈修正 8、外交机构含义:外交机关;是指在每个国家负责办理本国外交事务的有关部门。 特征:常设性:专业性:官方性:普遍性: 9、外交人员含义:狭义:使馆馆长。广义:国内外交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驻外使馆全体外交人员。 类别:2、使馆馆长:大使。公使。代办。 3、其他外交官:(1)公使。(2)公使衔参赞。(3)参赞。(4)专员。武官,军事专员:(5)秘书。(6)随员。(7)工作人员。 4、特殊外交代:(1)特使。(2)无任所大使。(3)观察员。 5、领事官员:(1)总领事。(2)副总领事。(3)领事。(4)副领事。(5)领事随员。

传播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 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 )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一一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收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站爱和传播隔阂。

北京大学外交学概论试题

外交学往届试题 2003年11月期中(贾庆国) 一、名词解释 外交、主权平等、国家安全、秘密外交 二、简答题 1.列举现代交通通讯技术对外交的2点影响 2.如何判断一国国家实力 3.国内政治对外交的影响 4.自由主义对国家利益的看法 5.现代外交的特点 三、论述 1.马克思主义和现实主义关于国家利益看法的异同比较 2.是否同意国家间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大他国不可能对一国国内事务不闻不问的观点 2007年11月期中(贾庆国) 一、名词解释: 外交、地中海体系、主权平等、秘密外交、格劳修斯 二、简答: 1.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对外交的任意两个影响 2.如何判断一国国家实力 3.举例说明国家职能的扩大对外交的影响 4.现代外交的特点 5.举例说明核武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论述: 1.试论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看法 2.同03-04年 2004年1月(贾庆国) 一、名词解释 名誉领事、标准操作程序、外交团长、对等原则 二、简答题 1.列举外交使馆和领事馆的2个重要区别 2.中国外交部的组成 3.列举外交谈判的3个动机 4.多边外交的主要功能 三、论述 1.首脑外交的特点和局限性 2.举例描述官僚决策模式

2006年1月(贾庆国) 一、名词解释: 名誉领事、对等原则、标准决策程序、外交团团长 二、简答: 1.建立外交关系等于建立领事关系吗?断绝外交关系等于断绝领事关系吗? 2.列举三个外交谈判要达到的目的。 3.中国外交部的组成部分。 4.多边外交的功能。 5.马克思主义学派为什么质疑国家利益? 三、论述: 1.首脑外交的作用和局限。 2.描述和举例说明决策理论中的组织过程决策模式。 2008年1月(贾庆国) 一、名词解释4*5 名誉领事、外交庇护、理性决策模式、外交团、对等原则 二、简答6*5 1.建交是否等于建立领事关系?断交是否等于断绝领事关系? 2.中国外交部机构构成 3.外交谈判的三个主要动机 4.多边外交的功能 5.马克思主义学派为何质疑国家利益的存在 三、论述25*2 1.首脑外交的作用与局限 2.描述和举例说明决策模式中的官僚决策模式 2005年1月(王锁劳) 一、名词解释 外交政策、外交豁免权、外交庇护、《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穿梭外交、外交辞令、君子协定 二、简答题 1.外交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理性行为者决策模式? 3.正式照会与普通照会之间有什么异同? 4.宴请包括哪些种类和形式? 三、论述题(二选一) 1.为什么说“外交为民”是外交官工作的宗旨?请联系2004年中国的外交实践来谈。 2.外交谈判有什么艺术和技巧?请联系中国的外交实践来谈。 2006年1月(王锁劳)

《新闻传播学概论》笔记整理

一、中国新闻学的形成 1.徐宝璜1919年编写《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2.邵飘萍1923年编写《实际应用新闻学》,为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3.戈公振1927年编写《中国报学史》,为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二、《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源于16、17世纪的英格兰) 主要内容: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2、自由主义理论(被1688年以后的英格兰和美国采纳,并影响到其他地方) 主要内容:认为,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任何人都 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人民是统治者的唯一监督者。 3.社会责任论 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 主要内容:首先,社会责任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其次,社会责任论认为,报刊自由涉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三者的利益。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护公众的自由。因此,公众的自由应当高于媒介的自由。其三,社会责任论提出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概念。所谓“消极的自由”,就是报刊“不受外界限制的自由”,这是自由主义理论所追求的自由;而社会责任理论追求的是“积极的自由”,即报刊必须“具有行动所必需的手段和设备。” 第四,社会责任论主张政府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认为,政府不应是报刊自由的旁观者,如果报刊不主动地负起责任,政府将以权力作为最后手段,强制它改正。 显然,社会责任论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和具体措施,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受到了西方国家甚至世界范围普遍重视。但是,由于新闻媒介的私人占有,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又是这种私有制经济的维护者,因此媒介不能摆脱与实际相脱节的困境。 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的集合体。 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党和国家的工具来使用的,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 和责任不可分的连在一起。 因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因此书中对此部分颇有偏见,一般为后人所遗弃。 三、新闻的含义 资产阶级报人对新闻的解释: 猎奇,反常、趣味、刺激: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19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 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 ?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20世纪30年代初《纽约先驱论坛报》采编主任斯坦利?瓦利克尔) ?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美国堪萨斯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