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6 年10月第3卷/第19期V ol.3, No.19, Oct. 2016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77

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李文慧1,李海兰2*

(1.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山西晋城 048000;

2.山西省晋中市妇幼保健院,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探讨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技术及方法。方法?收集30例共35颗畸形中央尖引起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牙,其中14颗患牙采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21颗患牙采用冷侧压技术行根管治疗术。结果?治疗后全部患牙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畸形中央尖导致的根管内感染通过根尖诱导成形术或根管治疗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畸形中央尖;感染根管;根尖诱导成形术;根管治疗术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6.19.077.02

畸形中央尖是牙齿在发育期间,成釉器形态分化异常所致的牙形态发育异常。畸形中央尖多发生于下颌前磨牙,可单侧或对称性出现,在咬合面颊、舌尖之间呈圆锥形突起。根尖诱导成形术是对牙根未完全形成前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进行药物诱导,使牙根继续发育、根尖形成的方法。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文献报道其成功率为73%~97%[1]。本文通过分析总结30例共35颗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的临床资料,目的是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探讨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技术及方法,从而提高患牙的治疗成功率。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6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30例由畸形中央尖导致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共35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33岁。所有患牙均为下颌前磨牙。

1.2 治疗方法

1.2.1 材料和器械

不锈钢K锉,手用或机用ProTaper镍钛锉,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次氯酸钠,双氧水,盐水,Vitapex糊剂,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玻璃离子水门汀,牙胶尖,根充糊剂,3M充填树脂。

1.2.2 方法

所有患牙术前均常规拍摄X线片,依据临床表现及X 线片所见综合分析,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确定治疗计划。治疗方案包括:(1)根尖诱导成形术后充填修复;(2)根管治疗后充填修复或全冠修复。

面开髓,建立进入根管的通路,拔髓,根测仪结合X线根尖片确定根管工作长度,急性根尖炎者需先开髓引流;选用不锈钢K锉、手用或机用ProTaper镍钛锉辅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预备根管;次氯酸钠,双氧水,盐水冲洗根管,隔湿干燥,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碘仿糊剂,选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暂封,观察1~2周,无临床症状后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压采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3M树脂充填,根尖发育完成者采用牙胶尖+根充糊剂行完善根管充填+3M树脂充填或观察2周后行冠修复。

治疗完成后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检查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根尖片,不能复诊者,行电话随访。疗效评定标准[2]:(1)痊愈::患牙无临床症状,无叩痛、无窦道,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X线片示根尖周病变消失、根尖孔闭合;(2)好转:患牙无临床症状,无叩痛、无窦道,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但根尖孔未完全闭合,局部暗影明显缩小;(3)无效:患牙有自觉症状,仍存在窦道,牙齿松动,不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X线片示根尖有阴影,根尖孔未闭合。痊愈和好转视为成功,无效视为失败。

2?结?果

2.1 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33岁。

2.2 牙位分布

35颗患牙均为下颌前磨牙,其中第一前磨牙16颗(右下第一前磨牙7颗,左下第一前磨牙9颗),占45.71%;第二前磨牙19颗(右下第二前磨牙11颗,左下第二前磨牙8颗),占54.29%。(图2-1)。

2.3 疾病诊断

35颗患牙中13颗诊为牙髓炎;22颗诊为根尖周炎,其中15颗表现为急性根尖周炎(肿胀疼痛,不敢咬物)(图2-2),7颗表现为慢性根尖周炎(咬不适、根尖对应粘膜有窦道)。

2.4 首诊X线根尖片

14颗患牙根尖孔未闭合;21颗患牙根尖发育完成,慢性根尖炎者根尖周可见低密度影(图2-3)。

2.5 治疗方法

14颗年轻恒牙采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

通讯作者:李海兰,E-mail:limeilan52@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8978323.html,

牙体牙髓病试题

牙体牙髓病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龋的特点 A,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 B,病变组织颜色浅 C,病变进展快 D,质地软而湿 E,去腐时必须用钻取出 2.龋病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缺损,可由以下那种方法治疗 A,药物治疗 B,自行修复 C,充填治疗 D,再矿化疗法 E,以上方法均可以 3.下列龋病类型哪种是按损害程度分类的 A,急性龋 B,慢性龋 C,中龋 D,静止龋 E,窝沟龋 4.静止龋主要是在下列何种情况下产生的 A,机体抵抗力增加 B,牙齿再矿化能力增加 C,牙面产生龋的环境消失 D,口内致龋病菌减少 E,牙齿的抗酸力增加 5.恒牙龋病的最好发部位是 A,磨牙合面窝沟 B,后牙邻面 C,后牙颈部 D,后牙颊面 E,前牙邻面 6.恒牙龋病的最好发牙位为 A,下颌第一,二磨牙 B,上颌第一,二磨牙 C,前磨牙 D,上前牙 E,以上牙位依次好发 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

A,冷热刺激痛 B,食酸甜食物敏感 C,自发痛 D,食物嵌塞痛 E,牙髓活力测试正常 8.深龋备洞时,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洞底平,侧壁平直,两者相垂直 B,去尽腐质 C,保护牙髓 D,洞缘线圆钝 E,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9.复合树脂充填时,不宜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垫底是因为 A,可致树脂性质改变 B,影响树脂聚合 C,影响树脂与牙粘接 D,抗压强度不足 E,使树脂色泽改变 10.下列哪个时期生活在高氟区,可造成氟牙症发生 A,0~7 岁 B,8~15 岁 C,16~22 岁 D,23~30 岁 E,31 岁以后 11.为防止四环素牙的发生,哪些人不宜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A,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B,3 岁以下小儿 C,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 8 岁以下儿童 D,8 岁以上儿童 E,所有人 12.牙隐裂检查时最有帮助的检查是A,视诊 B,探诊 C,X 线 D,涂碘染色 E,温度测验 13.Black 窝洞分类的是根据 A.窝洞所在的部位 B.牙的解剖形态 C.龋洞发生的部位 D.不同牙位功能 E.充填材料性质 14.患者 18 岁,右下大牙不适就诊.查:右下第二前磨牙颊侧根部瘘管,合面 ,X 中央尖出现圆形黑环,叩诊(+) 线片示其根尖孔未形成,根尖暗影.牙髓感染途径为 A,深龋 B,畸形中央尖 C,血源性感染 D,逆行性感染 E,创伤 15.患者,女,右侧后牙咀嚼酸痛 3 个月余.查:右下第一磨牙合面近中釉质磨 .该牙最佳治疗损明显,探酸,叩诊(-) A,调合 B,牙髓治疗 C,全冠修复 D,脱敏治疗 E,充填治疗 16.引起牙髓病的病因的主要因素为A,细菌感染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D,免疫因素 E,特种因素 17.引起牙髓感染的主要途径为 A,暴露的牙本质小管 B,牙髓暴露 C,牙周袋途径 D,血源感染 E,以上都是 18.温度刺激出现疼痛,但刺激去除后疼痛即可消失,可能为 A,牙髓正常 B,牙髓坏死 C,可复性牙髓炎 D,牙髓钙化 E,慢性牙髓炎 19.若诊断为逆行性牙髓炎,检查最重要的是 A,牙龈出血 B,龈下牙石 C,牙周溢脓 D,深牙周袋 E,深的龋洞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1第一章明确病原诊断正确采集临床标本病原体检测正确分析病原体检测结果根据临床特点判断致病菌性质规范药敏实验引导合理用药 第二章主要抗菌药特点 第三章合理使用抗菌药 第一节临床常见病原菌的针对性用药 第二节经验用药 第三节将主要抗菌特性应用于临床 第四节根据抗菌药的药动学特点合理用药 第五节临床主要感染的用药方案 第六节预防性用药 第七节联合用药 第八节特殊情况下用药 第九节抗菌药物中易被忽视的不良反应附表1:抗菌谱附表2:常用抗菌药物剂量表附表3:常用抗菌药物名称前言抗感染疗法的基本思路抗感染疗法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病员的全身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正确的诊断感染的正确诊断包括定位与定性,即何系统. 何器官.何部位发生感染,由何种致病原引起及其对药物的敏感. 耐药状况。

1.感染的定位--般临床医师已具备感染定位的本领,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予以判断。除了发热.畏寒等感染的共同表现外,患者岀现的系统感染征象能最敏感地提示感染的部位。例如,咳嗽.咳痰.肺部出现细湿罗音示呼吸系统感染;伴明显胸痛.胸膜刺激征示胸膜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示有下尿路感染,而伴明显腰痛?发热.畏寒常示上尿路感染;腹痛.腹泻. 呕吐示消化道感染,腹泻次数不很多,便量大,稀.脐周阵发痛常示小肠炎症,而腹泻次数多.便量少.带粘液或浓血,甚有里急后重,常为结肠炎症;当患者有高热.畏寒.寒战.血象改变等严重感染的表现,而缺乏系统感染征象,或具有波及多系统病变表现时,应考虑血行感染的可能。 然而有些疑难病例的系统感染表现不典型,此时感染定位较困难,可借助实验室检查及相应辅助诊断技术以明确感染部位,例如三大常规.X线.B超检查等。必须强调,认真的病史询问和全面.规范的体检仍是明确诊断最基本的手段。 2.确定致病原在明确感染部位后,不应急于投用抗菌药,而应致力于尽早确定致病原,特别对于中度及重度感染,这是处理感染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本思路。 确定致病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规范地收集相应的临床标本作病原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根据阳性结果可选择针对性强.抗菌作用优的抗菌药,以获满意疗效。涂片.染色检查常在即时获得有价值的病原诊断结果。此途径最可靠,但需花费时间,常在数天后才能获得病原诊断结果,然后再调整用药方案。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更改的病例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更改的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1T13:42:59.5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6期作者:杨金敏1 荆莉2 [导读] 结果:依靠临床药师的干预,更改治疗方案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临床药师通过病例分析,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1.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0032; 2.南京市第一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0006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对患者初始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依靠临床药师的干预,更改治疗方案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临床药师通过病例分析,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方案;病例分析;临床药师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初始抗感染治疗一般经验性用药。本病例患者为典型的CAP,初始抗感染治疗控制不佳,依靠临床医生的经验判断及临床药师的干预,更改治疗方案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对此病例的分析,为CAP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经验依据及为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经验。 1 病史资料 患者,男,69岁,半月前出现咳嗽咳痰,黄白粘痰,初起痰中有血块,自服头孢三天(具体不详),症状好转不明显,至我院门诊就诊,予以头孢唑肟钠抗感染治疗5天,咯血好转,但咳嗽咳痰无明显改善,故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五年,最高150/95mmHg,自服“硝苯地平控释片、伊贝沙坦片”控制血压,自诉血压控制尚可;有“慢性胃炎”病史,间断予护胃治疗;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自诉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6.2℃ P:80次/分R:18次/分BP:140/90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胸廓对称,两侧语颤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辅检:全胸片:右下肺感染,右侧胸膜局部增厚。入院诊断:1、社区获得性肺炎,2、高血压病1级(高危),3、慢性胃炎。 2 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1)抗感染治疗:入院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2)降压治疗:伊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二天,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1.03 x109/L、中性粒细胞:78.70%;血沉:40mm/60min;内毒素定量测定:1.130 EU/ml。入院第3天,患者咳嗽咯痰略有好转,气喘改善。肺炎支原体抗体:<1:40、C-反应蛋白:31.9 mg/L;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入院第7天患者诉咳嗽次数逐渐增多,现咳嗽恢复到入院时情况,否认受凉诱因。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6.73 x109/L、中性粒细胞:74.20%;痰培养阴性;血培养:培养7日无细菌生长;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0.340 EU/ml;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C-反应蛋白:16 mg/L;血沉:20 mm/60min;胸部CT复查病灶示病灶较前吸收欠佳。更改抗感染治疗方案,停用美洛西林舒巴坦和阿奇霉素,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入院第10天患者咳嗽明显好转,痰量不多,无胸闷胸痛,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5.19 x109/L、中性粒细胞:55.30%;真菌涂片检查:未找到真菌,继续该治疗方案。经13天的治疗,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咳嗽明显好转,痰量不多,无胸闷胸痛。辅助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痰培养阴性。胸部CT复查病灶示病灶较前部分吸收,气管镜病理回报暂无特殊。患者症状好转,病情稳定,准予出院。 3 分析与讨论 患者为老年男性,机体抵抗力弱,反复咳嗽咳痰。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患者,经验治疗可以使用:①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大患内酯类,②呼吸喹诺酮类,③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用或联合大患内酯类静脉给药,④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该患者选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符合指南推荐。 患者使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后咳嗽咯痰较前好转,气喘改善。治疗七天左右咳嗽次数逐渐增多,恢复到入院时情况。患者入院第三天肺炎支原体抗体:1:40,第七天肺炎支原体抗体:1:160,有临床意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大。入院后阿奇霉素治疗7天,效果不佳,考虑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耐药的可能。另患者已经连续使用抗生素15天,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近3个月内使用过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肺炎链球菌为高危人群,因此,结合患者病情,考虑为耐药肺炎链球菌可能性亦大。所以本患者可能是非典型致病菌和耐药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肺炎链球菌高水平耐药或存在耐药高危险因素时应选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厄他培南、呼吸喹诺酮类或万古霉素。由于患者亦考虑肺炎支原体阿奇霉素耐药的可能,故可选用呼吸喹诺酮类。邢颖等研究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得出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对症状控制、细菌的清除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1],故建议医生选用莫西沙星。 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不仅对阳性球菌、阴性杆菌有作用,而且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厌氧菌、非典型病原菌(支原体、军团菌等)以及结核杆菌均有良好的作用。莫西沙星因半衰期长,组织穿透性强,在肺、支气管粘膜中的浓度高,尤其对呼吸系统临床效果显著。莫西沙星对肺炎链球菌的抗菌活性强,且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2]。令狐汝等研究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的Meta分析得出,与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比较,莫西沙星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细菌转阴率,且退热时间较短,所以莫西沙星较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能更有效治疗支原体肺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3]。李勉珊等研究莫西沙星治疗国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Meta 分析得出与对照组比较,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总有效率更高,比值比为1.94,95%可信区间为1.32~2.84(P<0.05)[4]。范红等研究呼吸喹诺酮类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治疗非ICU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得出结论非ICU住院CAP患者中,单用呼吸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用大环内酯类相比,其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安全性更好[5]。因此,抗感染治疗方案的更改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被临床医生采纳。 4 总结

院内感染病例讨论

院内感染病历讨论记录: 1月份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研究生汇报本月院内感染病历:本月院内感染病人1例,吴风伦住院号777158,患者因颈椎过伸性损伤并截瘫及齿状突骨折入院,后施行了颈椎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经过积极痰培养(培养菌为一般细菌)和针对敏感药物治疗,治愈出院。分析:以上两病人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为颈椎损伤手术的常见并发,尤其容易出现在上颈椎损伤的患者当中,对这类病人的严密监控治疗尤为重要。 讨论结果:1.重视院内感染:积极参加有关省市级卫生部门组织的有关院内感染的学习班并组织全科培训。护士长带头,总住院医师或医师,担任感染监控员,由感染办公室专职人员对他们每年进行1~2次的业务指导及培训。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院内感染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每年1~2次。对实习护士来科实习,要进行医院内感染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消毒、隔离、灭菌等。对护士重点培训隔离、消毒方面的有关问题。对卫生员培训有关病房卫生清扫、隔离消毒的基本知识、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2.加强对颈椎损伤病人术后的重点监护及病房的隔离消毒等措施。

发热的临床思维(整理)

发热的临床思维 由多种不同原因致人体发热大于散热,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 41℃)及超高热(41℃以上)。有些发热原因易查,有些发热原因一时难以查明。当体温超过38.5℃,发热时间超过2~3周,经完整的病史询问、全面体格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称为发热原因待查(FOU)。先主要讨论高热的临床思维: 一、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 (一)病史询问要点 1.诱因发热前2~3周内有无皮肤外伤及疖肿史,现已愈合的皮肤切割伤或疖肿一般不引起病人注意,但常作为细菌入侵门户,是诊断败血症,尤其是葡萄球菌败血症的重要线索;近1~3周内有无传染病疫区逗留史,如蚊虫叮咬可引起乙型脑炎、疟疾等;1个月内有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可引起急性血吸虫病。 2.热度及热型病人是否测量过体温,每天最高和最低体温是多少,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为高热及对热型的判断。 3.体温升降方式骤升型发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输液反应等;缓升型发热见于伤寒初期、结核病、布氏菌病等;骤降型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输液反应及服退热药者;渐降型见于伤寒缓解期、风湿热及感染性疾病经抗生素治疗有效时;双峰热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4.是否伴有寒战高热前先有怕冷、恶寒及寒战者,多见于败血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急性溶血及输液反应等。传染病过程中每次寒战是病原体入侵血流的信号。 5.发热的伴随症状发热伴明显中毒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尤其是败血症;发热伴行性消瘦见于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恶性肿瘤。若长期发热而—般情况尚好,见于早期淋巴瘤、变应性亚败血症。 (二)体格检查重点 1.一般状况及全身皮肤粘膜检查注意全身营养状况。恶病质提示重症结核、恶性肿瘤。注意有无皮疹及皮疹类型:斑疹见寸:丹毒、斑疹伤寒,面部蝶形红斑、指端及甲周红斑提示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环形红斑见于风湿热;丘疹和

一例ICU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一例ICU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一.病例介绍 患者,女,17岁,体重49kg,2011年3月因双下肢乏力,在我院诊断为“脊索瘤”,予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双下肢乏力好转。6月前患者出现四肢活动障碍,行走困难,饮水呛咳,症状逐渐加重,于我院行头部MRI示“脊索瘤术后改变、肿瘤复发,右顶异常强化;静脉畸形可能性大。轻度脑积水,双侧乳头炎”,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5年7月8日收入院。入院诊断:脊索瘤(颅底);脑积水;双侧乳突炎。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2015年7月21日患者行颅底脊索瘤切除术后转入ICU病房进一步监护。给予呼吸机A/C 模式辅助通气,并积极给予补液、降颅内压、扩管、抗感染、抑酸、保肝等治疗。二.抗感染治疗经过 患者转入ICU第一天血象不高,但体温偏高,胸片示两肺纹理模糊,临床经验性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2g Q8h 静点抗感染治疗。转入ICU第2日至第8日,多次痰培养结果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但患者血象、体温及PCT均不高,故考虑细菌定植。转入ICU第9日,患者血常规回报WBC 12.29×109/L,GR 72.94%,体温最高达38.2℃,体温、血象均升高,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考虑为肺部感染;患者为颅脑术后,不排除颅内感染可能,故结合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回报:MRSA并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其敏感,故将注射用头孢他啶调整为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0.5g Q6h 静点抗感染治疗。转入ICU第11日,患者血象仍偏高,体温最高达39.2℃,持续冰毯降温至体温37.6℃。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并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胸片结果为两肺渗出性改变,但较前略好转;根据上述指标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注射用美罗培南1g Q8h 静点抗感染治疗。入ICU第13日,患者血象持续升高,WBC达15.81×109/L,NE 83.7%,故在维持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剂量的基础上将注射用美罗培南的剂量从1g Q8h调整至2g Q8h静点。转入ICU第16日,患者血象正常,但体温偏高,继续目前抗感染治疗。入ICU第22天,患者血象、体温正常,胸片示两肺渗出性改变、较前好转,同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敏感。考虑患者感染情况有所好转,故行降阶梯治疗:将注射用美罗培南

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6 年10月第3卷/第19期V ol.3, No.19, Oct. 2016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General Journal Of Stomatology77 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临床分析 李文慧1,李海兰2* (1.山西省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山西晋城 048000; 2.山西省晋中市妇幼保健院,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探讨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技术及方法。方法?收集30例共35颗畸形中央尖引起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牙,其中14颗患牙采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21颗患牙采用冷侧压技术行根管治疗术。结果?治疗后全部患牙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畸形中央尖导致的根管内感染通过根尖诱导成形术或根管治疗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畸形中央尖;感染根管;根尖诱导成形术;根管治疗术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6.19.077.02 畸形中央尖是牙齿在发育期间,成釉器形态分化异常所致的牙形态发育异常。畸形中央尖多发生于下颌前磨牙,可单侧或对称性出现,在咬合面颊、舌尖之间呈圆锥形突起。根尖诱导成形术是对牙根未完全形成前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进行药物诱导,使牙根继续发育、根尖形成的方法。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文献报道其成功率为73%~97%[1]。本文通过分析总结30例共35颗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的临床资料,目的是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探讨畸形中央尖感染患牙治疗的技术及方法,从而提高患牙的治疗成功率。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6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30例由畸形中央尖导致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共35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33岁。所有患牙均为下颌前磨牙。 1.2 治疗方法 1.2.1 材料和器械 不锈钢K锉,手用或机用ProTaper镍钛锉,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次氯酸钠,双氧水,盐水,Vitapex糊剂,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玻璃离子水门汀,牙胶尖,根充糊剂,3M充填树脂。 1.2.2 方法 所有患牙术前均常规拍摄X线片,依据临床表现及X 线片所见综合分析,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确定治疗计划。治疗方案包括:(1)根尖诱导成形术后充填修复;(2)根管治疗后充填修复或全冠修复。 面开髓,建立进入根管的通路,拔髓,根测仪结合X线根尖片确定根管工作长度,急性根尖炎者需先开髓引流;选用不锈钢K锉、手用或机用ProTaper镍钛锉辅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预备根管;次氯酸钠,双氧水,盐水冲洗根管,隔湿干燥,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钙+碘仿糊剂,选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暂封,观察1~2周,无临床症状后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压采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3M树脂充填,根尖发育完成者采用牙胶尖+根充糊剂行完善根管充填+3M树脂充填或观察2周后行冠修复。 治疗完成后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检查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根尖片,不能复诊者,行电话随访。疗效评定标准[2]:(1)痊愈::患牙无临床症状,无叩痛、无窦道,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X线片示根尖周病变消失、根尖孔闭合;(2)好转:患牙无临床症状,无叩痛、无窦道,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但根尖孔未完全闭合,局部暗影明显缩小;(3)无效:患牙有自觉症状,仍存在窦道,牙齿松动,不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X线片示根尖有阴影,根尖孔未闭合。痊愈和好转视为成功,无效视为失败。 2?结?果 2.1 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33岁。 2.2 牙位分布 35颗患牙均为下颌前磨牙,其中第一前磨牙16颗(右下第一前磨牙7颗,左下第一前磨牙9颗),占45.71%;第二前磨牙19颗(右下第二前磨牙11颗,左下第二前磨牙8颗),占54.29%。(图2-1)。 2.3 疾病诊断 35颗患牙中13颗诊为牙髓炎;22颗诊为根尖周炎,其中15颗表现为急性根尖周炎(肿胀疼痛,不敢咬物)(图2-2),7颗表现为慢性根尖周炎(咬不适、根尖对应粘膜有窦道)。 2.4 首诊X线根尖片 14颗患牙根尖孔未闭合;21颗患牙根尖发育完成,慢性根尖炎者根尖周可见低密度影(图2-3)。 2.5 治疗方法 14颗年轻恒牙采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 通讯作者:李海兰,E-mail:limeilan52@https://www.wendangku.net/doc/5b8978323.html,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思路

2012-10-09 14:51来源:中国医药作者:杜丽华 字体大小 -|+ 抗感染药物是人类可用来对付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然而我国抗感染药物不合理使用由来已久,由此导致的细菌耐药日益严重,错误的用药观念,错误的用药行为,错误的用药习惯,使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严重的细菌耐药警示人们抗感染药物的正确使用到了刻不容缓地步。“如何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又一次让民众,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审慎面对。随着抗感染药物在医疗、农业、养殖、畜牧等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和滥用,细菌耐药性在不断增强,细菌耐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医疗费用增加、病死率上升,耐药菌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使人类重新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我国政府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于 2011 年 4 月 18日将《2011 年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下发全国。自觉抵制抗感染药物滥用,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必将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1治疗性使用抗感染药物 1.1治疗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之经验用药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是临床上最困难的用药决策。抗感染药物的经验治疗在临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许多情况下,病情不允许耽误,用哪一类哪一种抗感染药物,细菌对所选药物是否敏感,抗感染药物的用药剂量、用药途径,药物能否达到感染部位,是否要联合用药等一系列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需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首先判断:是单纯病毒感染或单纯真菌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是单纯病毒感染或单纯真菌感染,无需使用抗细菌药物。考虑为细菌感染时立即采取经验治疗。如此之多的抗感染药物,究竟选哪种抗感染药物。 1.1.1选用何种药物根据临床特点尽快判断感染部位的常见病原菌,确定选取何种抗感染药物。这时要了解患者先前使用过抗感染药物与否,本地区的耐药情况如何(近期当地耐药性监测结果)? 确定药物后对被选抗感染药物的抗菌谱 / 组织穿透性 / 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 耐药性 / 安全性 / 经济性等有所了解,结合患者的生理状态(高龄、幼、孕、哺、未成年)和所能了解到的病理生理状态(肝肾功能、免疫缺陷等)、既往用药情况及过敏史等确定选药,进行紧急治疗,特别强调能留取标本的一定在用药前留取!当常规检查结果出来之后,肝肾功能损害患者需要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密切观察抗感染药物的治疗效果,在有病原学检查结果时,要注意所使用的药物是否对病原体敏感,观察感染的局部症状是否好转,如局部功能障碍是否逐渐好转,分泌物是否减少,伤口是否逐渐愈合等。若经验治疗效果不佳,此时病原学结果就可以作为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感染药物的重要参照,转入目标治疗。虽然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经验性治疗治愈,但在不同的时间、地域,致病菌的构成、种类和药物敏感性有着很大差别,临床还需重视病原学的检查,然后根据用药效果,尽快判断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参照细菌学检查结果针对性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感染药物,进行目标治疗。在感染诊断明确,有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时,要优先使用敏感、窄谱、低毒性、价廉、半衰期长的药物。 1.1.2采用何种给药途径这是药物确定后需做的第 2 个选择。对于严重感染采取静脉给药,轻症感染时采用口服给药。 1.1.3给药剂量、给药间隔给药剂量、间隔根据患者综合情况和药物的 PK/PD 参数,对于浓度依赖型、时间依赖且半衰期短、时间依赖且具抗菌后效应的抗感染药物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案,对于β内酰胺类应 2-3 次 /d 给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 B 等属浓度依赖型药物,且前 2 类具有确切的抗菌后效应,可日剂量一次给药(重症感染例外),疗效不变或有所增加而耳、肾毒性明显减少。

(完整版)儿童口腔医学题库2

儿童口腔医学 一.选择题 1 第二乳磨牙末端平面的关系哪种不存在( ) A垂直型B近中型C远中型D前倾型 2下列哪种现象在恒牙萌出早期出现不可能改善或消失的() A上切牙远中萌出B下切牙拥挤C下颌第一恒磨牙前移约5cm D前牙覆颌较深 3.乳牙牙体形态特点不正确的有: A恒牙牙冠较之乳牙近白或微青白色 B乳牙牙冠之外形除乳磨牙基本类似继承恒牙C第二乳磨牙牙冠和第一恒磨牙相似 D于其继承恒牙相比,乳磨牙近远中径大于前磨牙近远中径。 4. 窝沟类型不正确的有: A.V B.U C.I D.S 5.就髓腔和牙体大小比例而言,乳牙髓腔相对恒牙大,其表现不正确的是: A. 髓室大 B. 髓角高 C. 根管粗大 D. 髓腔壁厚 6.下列关于乳牙釉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 其矿物盐存在的形式和恒牙不一样。 B. 乳牙釉质比恒牙易受脱钙剂作用而脱钙。 C. 乳牙釉质比恒牙易受氟化物的作用而增强抗酸性 D. 釉质硬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7.乳牙感觉不如恒牙敏感的原因不包括: A. 乳牙小恒牙大 B. 乳牙牙髓神经纤维如未成熟状。 C. 边缘神经丛少, D. 组成腊施柯夫神经丛的神经纤维少 8.年轻恒牙牙根发育完全的时间: A. 萌出后2-3年 B. 萌出后2-3月 C. .萌出时 D. 萌出后7-8年 9.畸形中央尖最常出现于 A.下颌第一前磨牙 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下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一磨牙 10.一般因长期生活在高氟区导致氟牙症的年龄是 A.孕妇期 B.新生儿期 C.6-7岁前 D.青少年期 11.一般能引起氟牙症的水源含氟量的临界值为 A.0.5ppm B.1ppm C.2ppm D.3ppm 12.畸形中央尖分次磨除法每次磨除的厚度不超过 A.0.5mm B.1mm C.1.5mm D.2mm 13.发育障碍发生在3岁以后会导致釉质发育不全的牙位是 A.前磨牙 B.尖牙 C.中切牙 D.第一恒磨牙 14.发育障碍发生在1岁以内不会导致釉质发育不全的牙位是 A.中切牙 B.尖牙 C.第一恒磨牙 D.前磨牙 15.奶瓶龋好发于 A 上颌乳前牙B下颌乳前牙C 上颌乳磨牙D下颌乳磨牙 16.预成冠牙体制备颌面一般去除牙体表面为佳 A0.8mm B1.0mm C1.2mm D1.5mm 17.以下哪项不是乳牙龋病临床表现的分类

口腔解剖学题库

口腔解剖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0.8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 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 颏孔: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 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 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 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 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周围,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 第四章 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 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称为牙列。 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 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部分称为根干或根柱。 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表面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不如牙釉质坚硬。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 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解剖牙冠: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 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只有乳牙,称为乳牙列期。 第五章 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 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 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 斜嵴:牙合面上斜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斜嵴。 点隙:几条发育沟相交处或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点隙。 轴嵴:为牙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 边缘嵴:是指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的长条状牙釉质隆起。 三角嵴:从后牙牙尖顶端斜向牙合面中央的嵴,称为三角嵴。 接触区:相邻两牙邻面接触的部位称接触区,也称邻接区、接触面或接触点。 外形高点:相对于牙体长轴而言,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牙体长轴: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称为牙体长轴。 第六章 楔状隙:在正常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 邻间隙:在龈方的楔状隙称为邻间隙。 第七章 髓室:髓腔朝向牙冠的一端扩大成室,称为髓室。 根管:髓腔朝向牙根的一端逐渐缩小呈细管状,称为根管。 髓角:髓室顶与牙尖相对应的部分突起呈角状,称为髓角。

牙体牙髓病学试题(答案)

牙体牙髓病学试题(答案) 1、影响龋病发生得因素有: A 细菌 B 易感牙面C食物 D 一定得时间 E 以上因素都有 2。浅龋得最常使用得常规诊断方法就是() A X线片检查B探诊C显微放射摄影法 D氩离子激光照射E冷热诊 3。隐裂发生最多得牙齿就是() A 前磨牙B第一磨牙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E下颌第二磨牙 4.X线检查一般不使用于() A He面龋B深龋C牙折 D慢性根尖周炎E牙髓疼痛 5、最适宜作直接盖髓剂得药物就是() A EOEB氢氧化钙糊剂C 抗菌素糊剂 D抗菌素加激素糊剂E1—2%聚甲醛 6、额外牙最多发生得部位就是() A 下颌两中切牙之间B上颌两中切牙中间 C上颌两双尖牙之间D 上颌第二磨牙远中侧 E下颌第三磨牙远中侧 7。急性牙髓炎应急镇痛治疗得最好方法就是() A药物消炎,镇痛 B局部麻醉下开髓引流,辅以药物镇痛 C直接或间接盖髓D拔除牙髓E拔除牙齿 8 、牙髓坏死后牙齿变色得原因() A失去血液供应 B血红蛋白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C脓液进入牙本质小管 D细菌分解产物进入牙本质小管

E胆固醇结晶进入牙本质小管 9。诊断牙本质过敏症得主要方法为() A问诊B探诊C摄X线片D 扣诊E望诊 10。恒牙列中患龋得频率最高得就是( ) A下颌第一前磨牙B下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D上颌第二前磨牙 E以上都不就是 11. 临床记录中,舌面为( ) A La BL CM D D EO 12. 青少年畸形中央尖所致牙髓坏死首先用() A根尖诱导成形术B牙髓塑化治疗 C拔除D根管治疗E根管外科 13. 对于牙本质过敏首选得治疗方法有( ) A药物脱敏B 牙髓治疗C 牙周洁治 D垫底充填E树脂充填 14 。目前认为菌斑中最主要得致龋菌就是() A乳酸杆菌B血链球菌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E变形链球菌 15 釉珠附着在() A根尖牙骨质表面 B 髓腔内壁 C近颈部牙骨质表面D根管内壁E牙冠表面 16、畸形中央尖最好发于() A下颌第一磨牙B下颌第二磨牙 C下颌第三磨牙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下颌第一前磨牙 17制备倒凹就是为了( ) A 获得良好得抗力形 B 便于垫底 C 便于充填D获得良好得固位形 E 便于放置盖髓剂、 18。浅表有隐裂。无明显症状,但牙髓活力正常者。其治疗应首选()

(医疗药品管理)正确的抗感染思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张永信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1 第一章明确病原诊断 正确采集临床标本 病原体检测 正确分析病原体检测结果 根据临床特点判断致病菌性质 规范药敏实验引导合理用药 第二章主要抗菌药特点 第三章合理使用抗菌药 第一节临床常见病原菌的针对性用药 第二节经验用药 第三节将主要抗菌特性应用于临床 第四节根据抗菌药的药动学特点合理用药第五节临床主要感染的用药方案 第六节预防性用药 第七节联合用药 第八节特殊情况下用药 第九节抗菌药物中易被忽视的不良反应附表1:抗菌谱 附表2:常用抗菌药物剂量表 附表3:常用抗菌药物名称 前言

抗感染疗法的基本思路 抗感染疗法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病员的全身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正确的诊断 感染的正确诊断包括定位与定性,即何系统、何器官、何部位发生感染,由何种致病原引起及其对药物的敏感、耐药状况。 1.感染的定位 一般临床医师已具备感染定位的本领,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予以判断。除了发热、畏寒等感染的共同表现外,患者出现的系统感染征象能最敏感地提示感染的部位。例如,咳嗽、咳痰、肺部出现细湿罗音示呼吸系统感染;伴明显胸痛、胸膜刺激征示胸膜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示有下尿路感染,而伴明显腰痛、发热、畏寒常示上尿路感染;腹痛、腹泻、呕吐示消化道感染,腹泻次数不很多,便量大,稀、脐周阵发痛常示小肠炎症,而腹泻次数多、便量少、带粘液或浓血,甚有里急后重,常为结肠炎症;当患者有高热、畏寒、寒战、血象改变等严重感染的表现,而缺乏系统感染征象,或具有波及多系统病变表现时,应考虑血行感染的可能。 然而有些疑难病例的系统感染表现不典型,此时感染定位较困难,可借助实验室检查及相应辅助诊断技术以明确感染部位,例如三大常规、X线、B超检查等。必须强调,认真的病史询问和全面、规范的体检仍是明确诊断最基本的手段。2.确定致病原 在明确感染部位后,不应急于投用抗菌药,而应致力于尽早确定致病原,特别对于中度及重度感染,这是处理感染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本思路。

抗生素微泵给药与临床思维

抗生素微泵给药与临床思维

————————————————————————————————作者: ————————————————————————————————日期: ?

抗生素微泵给药与临床思维 辛栋轶1,林峰1,谢觉醒1,沈吉1,辛学俊2 1,肝胆外科2,临床药学?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18020)? 摘要:目的探索抗生素微泵给药与临床思维调整的意义。方法总结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延伸到微泵给药后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变化,分析其对临床思维的影响,汇总当前抗生素延时给药的配伍稳定性研究资料,初步提出评估意见。结果,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微泵给药可提高T>MIC参数,使抗生素发挥极致的抗菌潜能,极大地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中国医学论坛报有16 篇专题介绍国际国内专家经验。重点对多重耐药感染、重症感染病例,专家们基本共识是“增大剂量、联合用药、增加给药频次、延时给药”。特别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反复论述,强调美罗培南+舒巴坦、粘菌素、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等联合用药。调研抗生素微泵给药时间段中的药剂学稳定性,成为能否微泵给药的先决条件。但该领域尚缺乏深入研究,几乎是空白。国际上对美罗培南获较肯定延时给药的意见,亚胺培南存在争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延时给药24h、头孢他啶延时给药12h,其稳定性受质疑。比厄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孟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有研究资料,支持可微泵给药。结论微泵给药是优化临床抗生素合理用药的重要方法,其稳定性需深入研究,医药结合大有作为。 关健词,时间依赖型抗生素PK/PD T>MIC延时给药微泵β-内酰胺类稳定性临床药学? Micro pump infusion of antibiotics andclinicalthinking? XIN dong-yi,LIN Fong XIE jue-xing SHEN JI XIN Xue- jun?Departmen tofHepatobiliary 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Taizhouci ty of ZhejiangProvince318020,China??ABSTRACT?BJCTIVE To ex plore the significanceof micro pumpinfusion ofantibioticsan dclinicalthinking. METHOD Summary of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K/PD) theory is extended to themicrochangesof clinicaltreatmenteffec tafterdosingpump.Analysis of theeffecton clinical thinking. Summary of currentantibioticdelayto studyon thestability of drugcompatibility.Thepreliminary assessment opinionsput forward. RUSULTSTime dependent antibiotics, micro pump injectioncanimprove theT>MICparameters. To playthe ultimateantibiotics antibac terial potential. Greatly improve theantiinfection treatment。Chinese MedicalTribune, 16topicsofinternationaland?------------------ 作者简介:辛栋轶(1978-),主治医师,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电话:(0),Email:;?通讯作者:辛学俊(1949-)主任药师,从事临床药学研究工作,Email:;通讯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城关横街218号;(邮编:318020);电话:8; domestic expertsexperience。Expertsconsensuson"increasing the dose, drug combination, increasethe frequencyofadministration,delayed delivery" inthe caseofmulti drug resistant infections, and severe infection. Especiallyfor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ofBauman Acinetobacterinfection, repeatedly discussed.Meropenem a ndsulbactam,colistin, tigecycline,aminoglycosidescombined m

2018年上半年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2018年1-6月份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一、目标性监测: 2018年全院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信息汇总表 1、全院留置导尿1007人次,留置导尿总日数为3255日,发生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1例,导尿相关人数感染率为0.10%,导尿千日感染率为0.3‰。 2、外科系统:1-6月份共计实施Ⅰ类手术545台次,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病例; 3、使用呼吸机53人,呼吸机辅助呼吸总日数为335日,发生呼吸机相关感染病例0例,呼吸机相关感染率为0%。 4、使用中心静脉置管8人,中心静脉置管总日数75日,未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病例,感染率为0。 二、医院感染病例分布表:

2018年1-6月全院院内感染情况汇总分析与反馈 总结与分析:

1、本年内全院发生医院感染36人次/37例次,共发生了5个部位的感染,上呼吸、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手术切口;医院感染发病率为0.42%; 2、医院感染各部位发病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0.22%;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0.13%;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为0.03%,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0.01%。 3、各部位医院感染分布比:上呼吸道感染占51.35%,下呼吸道感染占39.73%,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占8.1%,手术切口感染占2.7%。 三、2018年1-6月份出院人数 2018年1-6月份医院感染发病部位分布表:

上呼吸道感染明显的季节性,3月份多发,切口感染仅6月份1例,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2018年第三季度各部位感染例数:

(一)上呼吸道感染19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53%,占出院人数的0.22%。分布在1月份5例、2月份2例、3月份8例、4月份2例,5月份2例、6月份0例 (二)下呼吸道感染11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31%,占出院人数的0.13%。分布在1月份5例、2月份2例、3月份8例、4月份2例,5月份2例、6月份0例 (三)胃肠道感染2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6%,占出院人数的0.02%。分布在2月份、3月份6月份各1例 (四)泌尿道感染3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8%,占出院人数的0.03%,分布在3月份1例、5月份2例 (五)表浅切口感染1例,占医院感染总例次的3%,占出院人数的0.01%。分布在6月份1例 四、感染原因分析:

相关文档